高職教師思想匯報范文

時間:2024-01-09 17:34:5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職教師思想匯報,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職教師思想匯報

篇1

一、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

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是高職院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據和前提,只有正確認識和分析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通過體育教學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他們保持身心健康,預防各種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發生。

1.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癥狀的發生情況,筆者曾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隨機調查及統計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僅明顯低于全國正常成人常模,也低于全國大學生常模水平;高職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低于男生,工作報告且在軀體化、焦慮、恐懼癥狀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來自農村的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鎮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且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高職高年級畢業生存在中等以上程度心理問題的人數要大于高職新生,差異主要表現在抑郁、偏執及強迫癥狀上;高職大學生有心理問題的檢測率為21.51%,其主要集中在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偏執、強迫等癥狀。

2.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伴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競爭也變得日趨激烈,當代高職大學生不得不面臨來自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經濟、擇業等多方面的壓力,這對他們的心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顯得更復雜、多變、具有獨特性。從調查中得知,影響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緊張的人際關系。相當一部分高職大學生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如以自我為中心、自卑、怯懦、偏執等,在社會交往中容易產生恐懼、憤怒、嫉妒,從而造成人際交往方面的障礙,進而對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其次,自我調控能力較低,缺少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遇事不冷靜,易感情用事,帶有明顯的生理早熟、心理滯后的特征,這個階段很容易形成身心發展的失衡現象。再次,學業問題也是困擾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主要原因。有些學生缺乏學習動力,學業壓力過大,自信心降低,甚至產生失落和自卑感,繼而引發精神緊張、失眠、考試焦慮等心理問題。此外,就業競爭壓力過大、家庭經濟困難、生理缺陷等也是導致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重要方面。

二工作匯報、體育教學優化與高職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

鑒于高職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影響因素,以及體育教學的學科優勢,我們要合理整合教育資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優化體育教學,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有效的干預,以期促進體育教學改革與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協調發展。

1.體育教學目標的優化與高職大學生發展水平的協調。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即預見體育教學活動可能使學生在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及身心發展方面達到的目標,不僅要體現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而且也要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協調發展。然而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許多情況下教師習慣于把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作為唯一的目的和任務,從而忽視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標。因此,在設定目標時,應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科學合理地制訂,把體育教學目標優化為認知、動作技能和情感三個方面,而且其每個方面都應有不同層次的要求,從而達到教學目標與學生發展水平的協調,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2.體育教學內容、方法的優化與高職大學生身心現有水平的協調。論文寫作為使體育教學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有序地進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把握學生現有的身心水平、實際情況,按照教學內容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在教學內容的選擇、改造和創編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特征,選擇那些符合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發展、注意特點、意志表現和個性特征等方面的教學內容,如開設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注重學生心理素質培養內容的開發,增設體育心理訓練及拓展訓練內容,注重傳統體育養生理論的融入等。與此同時,還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智力發展水平、年齡發展階段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方式習慣等,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如合作學習、模擬訓練、創設情境等。

3.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與高職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協調。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特殊需要和培養人、造就人的社會需要來進行組織、安排和設計的。在“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入職思想匯報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有賴于良好心理環境的營造。而心理環境的創設主要在于體育教師能動性的發揮,即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不僅要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創設良好的生生關系,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打開心胸,釋放個性,從而實現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與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協調。

篇2

關鍵詞:KPI;教學質量;教學評價

1目前我國高職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現狀

1.1評價指標無法有效的量化管理

教學質量評價的流程通常具有五個環節:診斷反饋導向激勵提高。其中,診斷是基礎功能,需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可以量化管理的評價體系才能正確反映教師的教學質量,為后面的反饋和提高提供科學的依據。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普遍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量化管理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從而無法科學的給出教學質量評估結果,也就無法形成合理的評價結果,無法進一步建立合理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良性、公平的競爭環境,給后續的教學質量提高提供保障。同時,缺乏科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還容易造成教師與學校管理部門之間的矛盾,影響教師正確看待教學質量管理,影響教師通過教學評價找出不足,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積極性。

1.2評價指標體系無法反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

當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在進行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的有關指標設計時,大多數直接延用了普通高校的評價方法與評價指標,缺乏職業教育特點,無法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的反饋和提高功能。普通高等教育在課堂教學中偏重理論學習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往往偏重于理論能力的提高。而高職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應偏重于實踐應用教育,但目前大多教學評價指標缺乏合理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無法體現職業教育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要求和特點。此外,不少高職院校在評價時對不同專業和課程采用相同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不同評價主體也采用同樣的評價指標體系,忽視了不同課程的特點和學科差異,不能合理的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達不到評價指標設計的目標。

1.3評價主體單一

目前,我國的教育質量評價主體主要就是學校管理部門,由于認識的差異性和情感因素的影響,單一主體評價很容易造成評價結果片面性和不準確,導致評價結果缺乏客觀、合理的科學依據。只有通過適當引入用人單位,社會等不同主體對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才能客觀有效的反映職業教育課堂教學的真實效果和質量。同時校內評價也主要以學生評價和同行評價作為指標,沒有重視教師自我評價,使得教師不能根據評價指標自我完善和進步,導致教學評價效果失去主觀能動性,影響了教學評價的準確性和目的性。

2以KPI指標體系為主,建立高等職業教育評價指標的意義

2.1KPI系統可以對教學效果進行量化分析,提高評價科學性

關鍵績效指標(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是通過對工作流程的分析,找出影響結果的關鍵指標參數進行設取樣、計算、分析和反饋,并對最終結果進行評價的一種量化管理指標體系。KPI體系符合一個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即80%的工作任務是由20%的關鍵行為完成的。根據這一原理我們可以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課堂教學過程進行分解,分析,找出學生成績,教案,作業批改等相關關鍵行為進行量化分析,最終的得出相對合理,科學的結果,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提高評價結果的可行性。

2.2KPI體系可以更好的評價和分析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是一個過程,只注重結果分析不能有效的反應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優缺點,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KPI評價可以通過對關鍵指標的動態跟蹤和分析,有效的量化分析教學過程,反映教學質量,對于反饋和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素質有積極的作用。

2.3KPI指標設計可以充分考慮職業教育和不同評價主體的特點

KPI體系是通過對關鍵指標的設計和分析來評價工作結果。本身是一個開放性和動態的評價體系,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在考慮實現組織目標重點事項情況及其整體設計的流程的情況下,又考慮到組織中的個體差異和主觀能動性差異,科學合理的結合整體和個體。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職業院校和不同專業的特點,抓取關鍵指標進行分析和評價,能夠充分反映不同評價主體的需求和不同專業的特點,提高了評價的科學性,合理性。

3高職課堂教學質量KPI指標體系設計

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是高職院校工作的重點之一,也是評價的關鍵目的。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教學水平是保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我們可以首先圍繞教師教學和素質選取“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社會服務”,“文化素質”,“師德師風”五個方面,設計關鍵指標,構建評價體系。

3.1教育教學水平

教學能力應該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水平的關鍵能力,是關系學生質量的根本指標。教育教學能力可以通過教學水平、知識結構、教學技能、實踐技能、創新能力等五個主要方面來進行評價,這樣既能客觀反映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又能通過反饋進一步提高。

3.2科研能力

科研和教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提升科研水平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所以,科研能力應該選取與提高專業與教學能力相關的專業建設、教學改革、專業研究、論文與學術四類關鍵指標進行設計和考核。

3.3社會服務

培養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積極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職院校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反映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社會服務可以通過選取:畢業生質量、科研轉化能力、社會經濟效益、用人單位評價幾個方面的指標進行設計,既能反映學校不同專業的教學效果,又能通過不同主體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面評價。

3.4文化素質

教師被大家譽為“靈魂工程師”,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審美情趣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果。通過繼續教育、閱讀等關鍵指標的設計,可以更好的反映教師的人文素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