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傳達設計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4-01-04 17:40: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視覺傳達設計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視覺傳達設計存在的問題

篇1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5)17-0241-01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理念落后。視覺傳達設計概念在字面理解過于廣闊,但凡從眼睛所傳遞訴求的信息皆作為其專業設計的對象,的確讓人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教師慣以平面設計的教學思維來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將二維設計的基礎作為其學科基礎,甚至將繪畫基礎練習直接作為教學的基礎訓練。由于受到這種傳統思維與教學模式的制約,一些授課教師對視覺傳達設計的新知識、新媒介技術缺乏了解,不能與時俱進。

2.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很少進行相應的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另外多數高校普遍對教學實踐關注不夠,對教師參與企業的設計施工業務不支持。這就導致了教學與實踐脫節,學生的視覺傳達設計設計實踐能力低下。

3.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知識缺乏了解。視覺傳達設計以視覺符號為基礎,因此,學生需要找到視傳學習的切入點,通過教學, 本人發現多數學生可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知識, 但對實踐運用的了解相當少,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4.忽視草圖繪制。作品的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的創作思維發展過程。本人發現多數學生忽視草圖繪制,此情況斷裂學生設計思維的連續性。同時只強調最終成品致使許多學生做方案時不畫草圖。該現象的發生與社會上片面強調電腦效果圖也不無關系。

5.缺乏教學創新。教學創新是指教師創造性地教和學生創造性地學。有的教師照本宣科,另外學生缺乏創新,在設計時抄襲他人。設計確實需要借鑒,但更需在適用的基礎上尋找改變,做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設計作品,而非抄襲。

二、提高教學質量的策略

綜上問題,筆者據現狀對視傳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1.轉變教學觀念。授人以魚不如授漁。教師要轉變灌輸式的傳統教學觀念,樹立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通過華立學院所處廣州毗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把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的前沿動態、先進的設計思想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之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能力。

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增加實踐性課程的類型和教學課時,校企結合也正是華立學院現正推崇的,可采用設計公司實習、社會實踐及畢業創作等多種形式和內容。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授課教師要有選擇地安排一些實踐教學環節,包括選擇一些視覺傳達設計方面的權威性比賽,還要注重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實踐教學課程的考核,要以實踐操作考核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礎上總結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校加強與校外企業如北汽的聯合,建立校外實習實踐基地,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從傳媒學部的視覺傳達專業發展來說,可推薦優秀的學生團隊來協助北汽的廣告策劃部做出相應的市場推廣工作。

3.在教學中進行課程整合。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審美心理學、廣告學及品牌策劃等。課程整合要求把這些學科知識在教學中進行相互滲透。

4.做好方案草圖。構思草圖是對特定的內容進行推敲、完善的過程。這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手腦合一,設計思考和思考的表達是同步進行的。優秀的構思源于前期天馬行空的各種思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訓練學生的草圖構思能力,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 也是幫助學生搜集資料的好方法。

5.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在設計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同時又能指導具體的設計活動。因此,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指人們沿著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組眼前的信息和記憶系統中存儲的信息,產生出大量獨特的新思想。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成分,在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發展發散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活動發展學生思維的變通性、獨特性和流暢性,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方向進行剖析設計,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設計活動。

第二,發展聚合思維。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明確練習的目的和要求,選擇合適的練習方法,如集中練習或分散練習等。其次,引導學生有效地觀察示范。學生初期經過模仿,使頭腦中的表象活動起來進入練習的階段,在練習過程中觀察教師的示范,進而形成表象并進行表象練習具有重要的意義。最后,提供高效準確的反饋信息。

第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注重頭腦風暴的結果。在教學中,發現富于創造性思維的學生不但有較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且善于汲取他人優勢。

篇2

鳳凰苗族圖形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價值

經濟的發展,科技、信息傳播的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弱勢民族文化趨于消亡。我國極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遺產正面臨著人滅文亡的境地。苗族是56個民族中的最急需關注的極少民族之一,在2010年中國人口普查中,中國苗族總人口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數民族中居第四位。手工作坊為主邊做邊買,產量不高工藝不一,缺少一個標注等系列問題。苗族文化可能對別的民族來說不是特別的熟悉,但是苗族的歷史文化悠久,苗族有自己特色的服裝設計,他們的服裝設計的圖案也是非常的有特色有文化的沉淀,也具有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歷史保護價值。在如今視覺傳達的領域,設計師也逐漸意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設計師們也逐漸的把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到視覺傳達中了,這樣的設計更加的適合社會的需求,也為視覺傳達的發展和進步做了更大的貢獻。

鳳凰苗族傳統文化元素在平面設計應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民族文化遺產正面臨著趨于消亡的危機。本文對苗族傳統圖形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研究不僅可以挖掘苗族民間工藝美術的特點,同時可以傳承民族文化,與此同時,設計師不是很了解苗族的文化特色和圖案,所以在設計時出差錯也是時有的,所以應該提高社會對苗族傳統文化的認知。

流行的飾品異軍突出,銷售上升。現如今的飾品樣式新奇,五花八門,很受消費者的歡迎,銷售量也是呈上升趨勢。相反,國內的銀飾沒有好的樣式和好的設計師來設計,銀飾的造型比較普遍,造價又比較貴,所以消費者在買銀飾的時候當然會慎重考慮,不利于民族工藝的發展。

首先,我們來淺談下鳳凰苗族傳統文化元素在平面設計應用中存在的缺陷,苗族的文化和傳統圖案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具有獨特的魅力,然而在現代的社會出現了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被不恰當的應用,很多商人為了追求利益而忽視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忽視了苗族傳統的服飾和圖案的應用。手工作坊為主邊做邊買,產量不高工藝不,缺少一個標注等一系列問題。其次,在苗族節日期間,往往有一部分人穿戴民族服飾,但是節日一過,傳統民族服飾也就收藏起來了。因此,我們認為:苗族服飾和銀飾在短期內不會消失,但存在著消失的危險。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改變了很多,以前的傳統藝術和文化,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文化也在流逝,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這問題。

鳳凰苗族傳統圖案在現代視覺傳達的設計應用

視覺傳達是為傳播特定事物通過可視形式的主動行為。視覺傳達設計的要素歸納為:文字、圖形、色彩三個基本要素。其通過用視覺來向人們傳達各種信息,設計師是信息的發送者,傳達對象是信息的接受者。視覺傳達包括“視覺符號”和“傳達”兩個基本概念。所謂“視覺符號”,顧名思義就是指人類的視覺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現事物定性質的符號,如鳳凰苗族服飾、銀飾、染織生活用品等都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它們都屬于視覺符號。所謂“傳達”,是指信息發送者利用符號向接受者傳遞信息的過程。它包括“誰”“把什么”“向誰傳達”“效果、影響如何”這四個程序。鳳凰苗族傳統視覺符號所傳達的效果、影響如何,這就需要對其圖形進行現代性轉變,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

鳳凰藍印花布、扎染、蠟染的共同特點就是巧妙地運用花紋圖案,在白色布面上繪制成各花紋圖案后入染。其圖案組合對峙巧妙、排列有序。花紋圖案的設計有“雙鳳朝陽”、“鯉魚跳龍門”、“喜鵲選梅”等,普遍反映廣大苗族群眾的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其圖案形成多元素組合,構成這種新型形態的平面設計圖案。

篇3

關鍵詞:繪畫藝術;視覺傳達設計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0-0194-01

繪畫與設計同屬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本質上講,視覺設計的語言形式最初也是來源于傳統繪畫,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分工越來越細,各個行業的專業性也逐漸加強,繪畫與藝術便開始分離,各自走向不同的發展體系。即便如此,兩者還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在創作理念還是技法方面都是相互作用,相互服務。繪畫藝術是提高審美判斷能力及審美創造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平面設計最初起源于繪畫的文化意識形態,其空間和意境的表達也是來源于繪畫藝術,并慢慢發展成為自身特色的語言形式。那么兩者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區別,又是怎樣相互影響著?

一、表現形式的異同

視覺傳達設計這術語最早流行于1960年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他的含義是:以某種目的為先導的,通過可視的藝術形式傳達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傳達對象,并且對被傳達對象產生影響的過程。通過它的主要要素如文字、插圖以及標志,把設計者想要表達的東西傳遞給被接受者,從而起到傳播的作用。簡而言之,視覺傳達設計是“給人看的設計,告知的設計”。

繪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是一個捕捉、記錄及表現不同創意目的的形式,它是一個客觀呈現與主觀意識的結合體,是忠實于客觀物象的自然形態,對客觀物象采用經過高度概括與提煉的具象圖形的一種表現形式。傳統的繪畫是以色彩和線條描繪形象的單純美術,比較重視繪畫工具的使用,作品具有獨特的線條,分明的版塊和鮮艷的色彩,再加上完美的構圖。然而,廣告設計也傳承了這一優勢,在體現內容的同時,抓住了人們的視線。

二、靈感與動機的差異

傳統繪畫與設計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在于靈感的差異。廣泛的講,繪畫和設計在剛開始創作時靈感的切入點不盡相同。設計通常都是為了符合需求,因此設計標語、標志和海報等都是為了滿足一種訴求。而繪畫創作,幾乎都是去創造一種從未出現過的新理念。將生命的經歷與個人體驗融合,在藝術家與觀眾之間創造一種感情上的紐帶。

另一種差異就是意圖上的差異。客觀上設計需要去理解那些已經存在的需求與信息,然后將想法付諸于設計中。設計師的設計意圖是一種動機,目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而繪畫只是為了表達一種感受,他們更注重靈感的體現。從這種角度來說設計是對用戶的回應,繪畫創作是一種主動的表達。這更像是一種優先級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應該向觀眾提問,從而讓每個人得到自己的答案;還是應該對觀眾的問題作出回答?這么來看,繪畫是一種提問,而設計是一種回答。

所以,繪畫與視覺設計還是存在著巨大的差異。二者之間的關系屬于兩個不同性質行業之間的關系――是實用性與觀賞性的關系;是多層次多社會性的理性思考與情感宣泄;也是體現工業化生產技術水平與個性藝術者手工技巧的關系。

三、繪畫與設計的聯系

雖然繪畫與設計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但不能否認繪畫與設計這兩個同屬于一根藤的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早期繪畫與設計的起源在藝術規律和基本特征上有著很大的相似性。又如,具備必要的繪畫知識及審美能力,對于設計教學和設計實踐尤為重要。在設計實踐中,視覺傳達設計在構圖上對傳統繪畫藝術的借鑒,設計中,筆墨元素,書法要素,印章元素等等的應用是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契機,增強了視覺設計的意蘊。毫無疑問,中國視覺傳達設計是可以從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發和借鑒,并使平面設計既具有強烈的現代性,又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繪畫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視覺設計的理論依據,是以傳達人類精神為目的,是人類生存狀態及生存意義的需要,設計是為人的生存發展提供所需的傳播媒介。繪畫具有視覺藝術形態的形式美感,繪畫在為平面設計提供藝術精神內質的同時,還可以為平面設計研發形式語言。只要是具有審美特質的視覺形象都會作用于我們內心,都會為平面設計形式語言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資源。

綜上所述,單純的把繪畫藝術和視覺設計割裂開來談都是片面的,我們只有正確地把握繪畫與設計的異同性,掌握適度的分寸關系,在平面設計與繪畫藝術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設計形式語言才能是鮮活的,所以只有正確運用二者之間共性的基礎理論,才能對這一問題有客觀深刻的科學認識。

篇4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教學方式 教學改革

現階段我國許多高校都開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主要課程要求是教會學生利用平面視覺的符號、文字、插圖及相關的標志,以傳達自己的思想,傳遞給接受者各種信息。這門課程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比如報紙、雜志當中的各種平面設計廣告,包括路邊的廣告牌等。概括來講就是有廣告設計、印刷設計、海報招貼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及企業形象設計等許多方面。隨著社會對該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的教學相應需要改革,包括課程的設計、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管理。這些改革都是當前我國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

1.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目標

學校的教育最終要服務于社會,學校的教育不僅僅是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應該與市場相聯系,不斷地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這樣當學生畢業后才不至于失業,才能立足社會。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的國際化、產業的多元化給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許多的就業崗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就業面很廣,前景一片光明。因為不同的企業都有著自身的發展模式及自己的企業文化,所以盡管都是設計部門,但不同的企業會有不同的要求,這些千變萬化的要求對學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提出不一樣的要求。因此,高校“因材施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這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

2.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課程設置改革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要求相關的老師在教授一些基礎設計理論知識和專業設計的前提下融入新的設計理念,促進學生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和設計技巧,進而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所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課程設計改革要求主要是將新的設計理念融入教學,將設計和創作有機結合,在理論教學上實現藝術設計的前瞻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課程改革方面要注意的問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只重視理論而忽視實踐,也不能只重視實踐而忽視理論。只有將兩者結合,才能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因為設計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支撐,如果只重視實踐就會好比空中造樓,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而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理論知識而沒有實踐的支撐就如水中的浮萍,則根基不牢,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一定要使兩者有機結合,才能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可以與企業合作,通過安排相應的實踐課程,使學生參與實踐訓練了解企業真正的需要。學校與企業合作,企業將一些項目交由學校,學生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完成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地體會到真正的設計文化,對他們的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起到促進作用,快速而有效地實現自身的發展。這樣的課程安排,既擺脫課堂的束縛,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有利于學生自我創造能力的提升,可謂事半功倍。

3.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

在教學模式上,由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在我國在改革開放后才真正地建立起來,只有短短的三十多年的時間。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開始設置時由于基礎薄弱,經驗不足,因此在教學模式上基本照搬照抄國外的教學模式,無論是工藝美術教育、應用美術教育、裝飾教育還是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方面。由于自身發展經驗不足,因此基本走的是跳躍式的發展道路,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落后,創新性不強,實踐能力不強,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了改變這樣的局面,有必要改變目前我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積極通過網絡技術開展教學,通過分析一些經典的設計模式向學生講解一些當前的流行因素及新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這些教學方式的改革是對傳統模式的突破。

4.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在實踐方面的改革

前文已提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學習設計知識。在當前的設計背景下,各高校該如何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改革以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呢?方法是多樣的。如前文提到的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學校可以與企業合作,通過制定相應的實踐課程安排,使學生參加實踐訓練了解企業真正的需要;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企業將一些項目交由學校,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完成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實地體會到真正的設計文化,會對他們的設計能力、合作能力及其他方面的能力起到促進的作用,快速而有效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另外,在日常教學時學校可以舉行一系列的設計大賽,通過比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可以個人參賽也可以是團體參賽,這樣安排不僅可以突出個人的創作才華,而且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學生通過參加設計大賽不僅有利于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比賽當中,而且有利于形成整體的設計意識。課堂上,老師只是將某一個設計元素當做作業留給學生發揮設計創造力,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往往只注重于某一個環節而沒有整體的概念。比如設計一個圖標,課堂上學生們可能只會追求結果,而忽略整個設計過程的完整性。而開展設計大賽則不一樣,在參賽過程中,學生自己選題,并圍繞選題寫出設計理念,同時將過程記錄下來。設計完成后向他人講解自己的設計作品。這樣一個流程下來學生學到的不僅僅是設計本身,還有整個設計過程的準備工作,各方面的組織協調能力及創作理念的問題,等等。這樣的一個完整過程能夠有效檢驗學生設計能力的優點以及存在的問題,真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學實踐改革中應不斷地挖掘新方式,挖掘學生的潛能。

二、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中應注意的問題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是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需要,然而,在改革過程中也會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改革要徹底,要充滿決心。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由來已久,如果不改革勢必會影響到教學質量,如果改革就應該下定決心,不可只做表面文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而且不利于學生發展。其次,學校及相關人員要重視教學的改革。任何事情,只有學校和各方面人員都重視,才有利于發展,教學的改革也是如此。教學改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該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的展開。最后,一定要持之以恒。教學改革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夜之間實現所有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改革方向正確,思路正確,適合社會的發展,就不擔心實現不了目標。因此,當改革成果還沒那么有成效時切不可心急,不可隨意放棄,應該勇敢地堅持下去,相信勝利就在前方。

三、結語

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道路漫長且曲折,但改革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校應高度重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不斷地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利用社會有利因素促進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思想觀念上的追求創新,探求更符合現展趨勢的教學方式,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專業人才,這是現代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追求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焱.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大學教育,2014(3).

篇5

【關鍵詞】視覺傳達;主體;客體

一、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異月新,以電波和網絡為媒介的各種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視覺體驗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而在當今的信息化社會中,這些傳媒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設計的形式和表現內容已經難以涵蓋一些新的信息傳遞媒介,因此,視覺傳達設計便順應而生。

二、視覺傳達的概述

(一)涵義

視覺傳達是人與人之間利用視覺的形式進行交流,通過文字、插圖以及標志進行信息表達傳播的方式。不同地域、種族、文化的人們,通過視覺和媒介進行信息傳遞、情感溝通和文化交流,視覺的觀察及體會可以使他們跨越語言障礙,消除文字隔閡,憑借對“圖”―― 圖形、圖案、圖像等視覺共識獲取溝通與交流。視覺傳達包括 “視覺符號”和“傳達”這兩個基本概念。所謂“視覺符號”是指人們用視覺器官(眼睛)看到的能表現事物一定性質的符號,如電影、電視、印刷宣傳物等。所謂“傳達”是指信息發送者利用視覺符號向接受者傳遞信息的過程,它可以是個體內的傳達,也可以是個體間的傳達。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指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各種信息傳遞的設計,簡稱為視覺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門研究視覺傳達及其應用的學科,是視覺傳達的規劃及實現。

(二)基本要求

1、傳達內容真實、準確。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的傳達是非常重要的,對于每一位設計者來說,如何真實、準確的傳達信息是他們始終都要面臨的核心問題。視覺傳達設計是一項面對社會大眾的藝術創作的行為活動,任何信息一旦經過(報紙、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的宣傳,就具有普遍的傳播力和引導力,能成為一種信譽和承諾,因此,就必須保證信息傳達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視覺傳達設計的靈魂和本質所在。任何夸大、虛妄、不合實際的誘導行為都會使信息接受者的心理產生厭惡感,包括對藝術形象的塑造也要適當,否則也會引起反感的情緒。真實、準確的信息傳達會在接受者心理塑造一個優良的形象和品牌效應,這也是視覺傳達設計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2、傳達形式簡潔、醒目。現代社會生活的節奏快,這使得接受者瀏覽信息的時間極為有限,并且不集中,過于復雜的傳達內容往往使人很難理解和掌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傳遞的效果。因此,視覺傳達設計應該呈現一種簡潔、易懂、生動、形象的效果,具有顯眼而強烈的視覺沖擊效果。當然,簡潔不是簡單,不代表無意味的形式和空洞化的內容。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并不在于傳達深刻地營銷觀念,而在于傳遞的信息能產生顯眼突出、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使接受者容易看到并記住信息內容。

3、具備文化藝術性。視覺傳達作為一門設計藝術,其實質是一種文化,具有濃厚的藝術文化色彩。一直以來,視覺傳達設計就屬于藝術的范疇,它在傳遞信息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宣揚著一定的文化精神和靈魂。毋庸置疑,視覺傳達設計和文化藝術有著息息相關、血肉相連的關系。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視覺傳達設計的商業性日漸增強,其文化性和藝術性卻在漸漸的流逝。文化和藝術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視覺傳達設計本身不僅是一種設計形式,也是一種文化藝術形態。因此,視覺傳達設計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也應該時刻重視其文化性和藝術性的提升,防止其流失在商業性的激流中。

(三)特性

視覺傳達設計作為一種信息傳播手段和設計藝術形式,其必然帶有強烈的民族色彩,體現了一個民族獨特的圖像語言和審美觀念;而依賴于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借助于不同時代的媒介進行信息傳遞,使得視覺傳達設計具有時代的印跡,表現出時代性的特征;歸根結底,視覺傳達設計本質上是一種文化創造,具有濃厚的藝術文化性,反映著一個民族和時代的文化特色。

三、視覺傳達主體與客體關系問題的研究

哲學觀認為:“主體是指從事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的人,客體是主體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對象。” 視覺傳達設計就是把信息的發送者(設計師)對生活的感觸、把握、評價等某些復雜而獨特的精神內涵賦予視覺語言,展現于物質形式中, 設計出各式各樣的作品。主體與客體是視覺傳達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對立統一的兩個部分, 兩者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永久的話題,由于自然環境的存在,提供了人類改造的對象,同時人作為主體,也會受到自然的制約。在視覺傳達設計中,自然客體往往運用自然的視覺元素,借視覺方式向受眾傳達作品的精神內涵,如“松、竹、梅”是視覺設計中常用的題材,象征著有氣節、不畏嚴寒、生機盎然的精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實踐和認識能力的增強,對自然的認識也從物質上升到了精神層面,并逐漸形成了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宗教、審美觀等,即一種客觀存在的精神力量影響著不同領域,同樣也影響著視覺傳達設計。中國傳統的圖形設計蘊涵的思想觀念與中國傳統的文化一脈相承, 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信仰和文化趣味。如大師級設計師陳幼堅設計的茶葉標志,與 “禪”學相關,品茶本身是禪的理念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體現,因此“禪”學思想在此設計中表現得酣暢淋漓。

四、總結

在如今的生活環境中,到處可見視覺傳達設計的形式,大到建筑物外的廣告牌,小到分發的宣傳單、宣傳冊等,可以說視覺傳達設計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已經是無孔不入,當今的我們是生活在視覺作品的叢林之中。視覺傳達設計不只是設計師的一種主觀行為,設計師是將自身的體驗和感受作為題材,運用自然的視覺元素, 借視覺方式表達出來。這種設計不是任意的,主體與客體是辯證統一的,對視覺傳達設計的主體與客體關系的研究, 有助于主體創作者充分的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設計出符合多元化社會發展的作品,形成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參考文獻:

[1]彭麗納.視覺傳達設計的綠色化研究[D].濟南:山東輕工業學院.2008.

篇6

關鍵詞:網頁設計 視覺傳達 問題 探析

近年來,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得到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其中,網頁作為網絡信息的載體,能把網絡上的信息呈現出來,不僅方便,而且快捷,適應了當代人的生活、工作需要,也隨著這種呈現方式,受眾對網頁的審美也產生了需求。為了吸引、方便受眾瀏覽網絡信息,我們應該從受眾的視覺感官、網頁的審美表現作為切入點,進行網頁設計,在完成網絡信息有效傳達的前提下,吸引受眾,提高網站的訪問量,使網站朝著良好、長久的方向發展。

1.網頁界面設計的概述

隨著網絡的產生與迅猛發展,網頁界面設計(Web User Interface)作為一個概念以及一種技術應運而生。網頁界面,也即是我們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網絡所呈現給我們的界面。而這個界面是否符合用戶的審美觀直接影響著用戶對網站的訪問意愿。為了吸引用戶,網頁界面設計成了所有網站的重要工作內容。而網頁設計涉及了眾多的學科,不僅有人機工程、計算機技術、視覺設計美學,還有語言學、消費者心理學等等。

網頁界面設計,從操作技術上來說,需要多媒體技術、數字化技術;從心理學意義上來看,需要關注用戶的情感層面以及感覺(包括聽覺、觸覺和視覺)層面;從傳播上來看,設計需要實現頁面的傳播快捷化、廣泛化、交互化、個性化以及多元化。因此,網頁界面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型的工作,也是一種藝術型的工作,需要把技術與藝術相互交融,才能完成的創造設計。需要注意的是,網頁界面設計與其他一般設計相比,其突出要求是網頁界面必須能實現信息傳達,因此所以設計都必須依照這個要求來進行。為了能有效、準確、清晰、藝術地傳達信息,我們在網頁設計中,必須把視覺傳達作為一個重點,實現網頁的形式美、功能美。在設計中,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則。

2.網頁界面設計原則

設計是藝術與技術的融合體、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體。網頁作為信息載體的一種,相對于雜志、報紙等等出版物,有著一些相同之處,但由于運行的方式、社會的功能以及運行的方式不同,所以也存在著自身的設計原則和規律。

2.1主題鮮明

在視覺傳達的設計中,必須根據主題,結合心理學上的視覺心理規律以及心理形式,把設計者的要求以及意圖鮮明的表現出來,將主題明確地傳達給受眾,使受眾能夠在合適的環境里,及時地接收、了解設計所要傳達的信息。因此,網頁界面設計必須做到簡練、精確、單純以及清晰,此外,應該在結合藝術要求的前提下,以具有沖擊力的視覺效果以及獨特的風格,把設計的主題鮮明地表達出來。

2.2實現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網頁的功能是:傳播信息,滿足受眾的需求,實現實用性。在實際中,受眾瀏覽網頁時往往是很快速的,因此,如果要受眾能完整、快速、清晰地體會到網頁想要傳播的內容信息,在設計中就必須注意實現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內容作為設計存在的基本,是一個設計的靈魂;而形式則是內容的外部表現方式以及內部的結構,兩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在實際的界面設計操作中,必須注意保持網頁界面的一致性,一致性不僅是指控件的標準一致,還包括界面的整體風格、顏色、字體、錯誤顯示以及術語等等的一致性。網頁界面設計的初級生,往往喜歡把很多元素塞在一個頁面里,頁面混亂,導致受眾完全無法理解其要表達的主題和內容。

2.3簡潔明了

無論是那種藝術形式,都必須以“簡潔”作為表現原則。在網頁界面設計中,尤其需要注意“簡潔明了”。當今的社會的一切都已經步入了一種快節奏中,人們以往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更加趨向于單純和簡潔。因此,要符合當今受眾的審美趣味以及生活情趣,在網頁界面設計中,應該以醒目的文字、簡單的圖形以及大的色塊進行表現,使受眾有舒適、悅目、美的情感體驗,并能產生豐富的聯想。而色彩混雜炫目、字體繁亂、圖片過多的頁面設計,就很難做到簡潔、清晰,大大影響了受眾的興趣,更加不能把信息有效地傳達出來。

3.國內網頁設計視覺傳達中的突出問題

就我國網頁界面設計的情況來看,設計工作已經有了十多年的經驗,并在實踐中,借鑒外國有益的經驗,也不斷把具有中國特色的元素融入自己的設計中。但不容忽視的是,國內的網頁設計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突出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3.1網頁界面布局不當

我國人們普遍的閱讀習慣,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瀏覽方式。因此,不同的頁面區域,受眾的敏感度就會不一樣。然而,網頁界面的設計者往往會被傳統的思維模式所影響,習慣把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而這樣的頁面設計,對信息傳達來說,無疑是主次顛倒、南轅北轍。此外,某些網頁設計,還存在著羅列內容的現象,而完全不顧及美感以及信息的主題表達,這種機械化的設計操作,不僅浪費了視覺區域的作用,而且還對受眾的忍耐程度以及審美觀構成“挑戰”。

3.2網頁界面雷同

很多網頁設計師,情緒浮躁、急功近利,往往不愿意去思考、獨立設計出自己的作品,而習慣去模仿、乃至抄襲別家網站的頁面設計。這種問題的存在,導致我國眾多的網站出現網頁界面雷同的奇怪現象。網頁界面雷同,不僅無法給受眾帶來審美的感覺,也不可能激起受眾內心情感的共鳴。

3.3動態交互網頁設計所造成的界面友好性問題

隨著網絡的發展,網頁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輸入指令,按需呈現信息內容,還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表現,實現了交互性、靈活性。但是,一些網頁界面設計師在設計中,隨意采用各種網頁元素,變幻莫測,完全不顧及受眾的心理特點以及視覺流程,從而違反對了方便用戶的設計初衷。

3.4技術因素帶來的視覺尷尬

在互聯網環境下,網頁所包括的影像、圖片以及文本等等媒體內容的顯示,都需要計算機配備相應的軟件。因此,從客觀的角度看,網頁界面的視覺傳達效果的好壞,不僅會受到網頁設計師規劃的影響,還要受制于用戶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配置。此外,由于網絡的技術標準還會受到不同時代的影響,因此,用戶使用的瀏覽器不一也會導致視覺傳達效果的不一致。例如,一些媒體形式如flash 動畫,在初級瀏覽器中級無法進行顯示,用戶所看到的只是提示文字以及大片的空白框,網頁設計師的設計內容無法展現,作品美感也無從表現。有時候一些用戶為了獲得最好最優質的網頁效果,只能改變現用的瀏覽器,切換成其他適合的瀏覽器。

結束語

隨著新媒體、新技術、新工具的發展,我們逐步走進了一個數字化的新社會,網絡的網頁設計也成了設計工作中的重要一點。為了能給用戶呈現具有美感的網頁界面,并完成信息有效傳達的目標,我們廣大的網頁設計者必須根據設計的普遍原則,重點關注網頁界面設計的特點,尤其是網頁設計中的視覺傳達問題,實現設計與網絡的完美交融。同時,還要注意網頁設計中現存的主要問題,在實際工作中要避免這些不良狀況的出現,真正實現網頁設計長遠、健康的發展。(作者單位:中華女子學院)

參考文獻

[1]林翠芳.試論網頁設計的視覺傳達藝術[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0(20)

篇7

關鍵詞: 視覺語言視覺次序 信息傳達視覺沖擊力

一、繪畫藝術的視覺次序

繪畫藝術和平面設計的相似表象使得它們具有相同的圖形及色彩次序,無論是西方繪畫還是國畫,能夠給我們帶來視覺享受的作品無一例外的都具有良好視覺次序。

1.色彩的視覺次序

關于色彩的視覺次序通過分析印象派畫家的作品可以得到最為直接的印象,印象派的繪畫主要表現的是色彩在自然中的變幻效果。只要視線掃過畫面,色彩的主題和次序感就一目了然了。

馬奈的作品(見圖1)表現了夏日的燦爛陽光,表達晴空如洗的情思。畫面中色彩是從天空的藍色過渡到黃色再到紅褐色,在十二色環上依次變化為藍——黃——紅,形成一個完整的環狀結構,在色相的范疇里具備了良好的循環次序。從冷暖來看,天空是冷色,人物上部色彩偏冷而下部色彩偏暖,地面是暖色,而且畫家人為增強了冷暖的對比效果,依據暖色具有前進感冷色具有后退感的理論,畫面呈現由暖色向冷色過渡的次序,創造了真實的空間關系。

綜上所述,畫面的視覺流程為:

眼睛對明暗的敏感度最高。畫面的明亮色構成中心視點,亮色向暗色的移動,形成中心向邊緣的發射式視覺移動。由于人物頭部的吸引,視線停留在藍色天空部分。

固有色相的移動次序。依循色環的運動規律視線由上方的藍色,向下漸變移動至黃色再到紅色,最后收束到橙褐(暖色)的地面。

依循色彩冷暖的運動感,形成地面暖色向天空冷色的移動。

明亮色吸引視線回到中心的亮部,完成一個飽滿的視覺次序。

下面再來看看梵高的名畫向日葵。(見圖2)它突出的表現了生命的熱情,與馬奈的畫面效果完全不同。造成這種不同表情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主調色彩的變化,馬奈的作品基本是一個完整的色環結構,色相的動感強烈。而梵高的卻只用了色環上的一個六十度夾角(綠——黃)的狹窄色域,屬于鄰近色的搭配,主要突出黃橙色調以強化熱情奔放的主題,具有較強的主調色彩傾向。

向日葵的視覺流程為:

明亮色構成中心視點,形成亮色向暗色移動的發射式視線移動,突出了向日葵向外伸展的動勢。

由于色相(鄰近色)本身的動感不強烈,視覺向下收束至桌面的暖色,再向上移動至色彩偏冷的上部。

明亮色吸引視線回到中心的亮部,完成一個飽滿的視覺次序。

通過具體的分析,我們發現色彩自身具有的這種運動感是一條潛在的運動軌跡,我們的視線不自覺地被帶動始終在畫面中游走。這兩幅畫都是運用色彩的手段描述主題,利用色彩的次序感抓住觀眾的視線,表達情感。馬奈作品的視覺次序是先發射移動再上下反復移動,形成雙重動態次序,因此畫面氣氛活躍。梵高的作品則是中心發射移動,向上單程移動,結束于畫面中心點,在觀看的過程中沒有反復的跳躍變化,強調的是發射的動態,因此畫面凝重而具有視覺張力效果。

2.圖形的視覺次序

包菊尼的素描作品,這幅畫的重點是描繪一個處于動態效果的人物——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見圖3)

為了突出主題,畫家充分調動了線條的表情優勢。根據平面構成對于線條性格的界定不難發現,就畫面整體對比關系而言,前部為直線形,后部是弧線型,形成強烈的曲直對比。就局部來說前方利用傾斜線構成箭頭式的畫面分割,強調方向感和速度感。后部的弧線具有張力的視覺效果,強調無限的動力。這些線條共同作用,強化了中心人物——騎車者處于速度中。

曲線與直線對比和人物形態的暗示構成了畫面的中心視點。

線條的密集與分散對比,構成中心向邊緣的發射移動。

線條的箭頭式形態暗示和后部的弧線向前的彈力效果構成視線由后向前的移動。

前方傾斜線的壓抑使得視線向中心收束,完成一個完整的視覺流程。

這三幅作品可以說已經把視覺語言中的色彩、線條發揮到了極致,對觀者來說我們感受到了愉悅的視覺享受,色彩和線條如此完美,沒有一絲雜音。但是作為信息傳達來說卻有著明顯的問題——主題的不確定性,看圖后觀者不能產生統一的信息認同,根據觀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人生閱歷等等不同,解讀的層面也會變化。我們發現單純的利用視覺語言的圖形和色彩兩大要素可以傳達視覺的完美次序,但是不能夠將更多的信息準確的快速的傳達出來,觀眾只能得到一個模糊的主題概念。在設計中即要強調愉悅的視覺次序又要強調明確的信息,則必須提到平面設計的文字要素。

二、文學藝術插圖的視覺次序

談到文字與圖形的合作我們自然會聯系到文學插圖。文學插圖和繪畫具有一樣的表象,但是它們的本質卻差別很大,文學插圖具有下面兩點個性:

1.文學插圖的獨特性。

文學插圖的獨特性突出表現在它必須依附于文字,是文字的補充說明,因此文學插圖比繪畫更多的強調信息傳達準確度和情感力度的發揚。

2.以創造性復制文字信息為主的視覺次序。

閱讀書籍具有不定的時間跨度,文字或插圖先造成一定印象,再相互關聯,所以我們看插圖時更多感受到的是對文字的解讀和發揚作用。在這里書籍的文字介入到信息的傳達中,因為文字的界定,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和一致性有了一定保證。但是閱讀時間的間斷造成文字和圖形不能統一在一個視覺流程中,一段相對較長而沒有劃分層次的文字,每個人解讀的重點必然有所分歧,這樣就會造成圖文在閱讀印象中的不配合,從這個方面來說同樣影響到了信息的正確傳遞,再者畫家本人對文學作品的理解也帶有強烈的個人好惡,對于信息傳達的準確度來說也是一大問題。

綜合上面兩個藝術形式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圖形和色彩以及文字作為單獨元素表達時,都可以通過設計達到良好和愉悅的視覺次序,從而達到傳達信息的目的。但是缺陷也非常分明,其中主題表達的局限性以及信息傳達的準確度問題尤為明顯。

三、平面設計的獨特視覺次序

圖形、色彩、文字作為視覺語言的組成部分具有各自不同的控制視覺次序的方式。前面的例子雖然很少,但是對于理解視覺語言本身對于視線流動的暗示作用是很有幫助的,在平面設計中充分調動這些潛在的動力,會使設計不再遭遇本文開頭所說的設計尷尬。 就平面設計信息傳達的角度來看,它具有和前兩種藝術形式明顯差異的兩個方面:  對廣告主題的從屬性。平面設計在利用視覺語言時不會是圖形色彩的獨立存在如繪畫藝術,也不會是對于某一文字內容的創造性復制如文學插圖,而是對需要表達的主題信息的絕對服從。

平面設計要求準確快速的傳達信息。必須完全合理的利用圖形、色彩、文字的視覺次序進行編排,使這些視覺語言要素呈現一條完善的視覺次序,從而帶動觀眾依次閱讀需要傳達的信息。

篇8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培養具有新的要求。本文從教學邏輯的角度出發,依托大數據提供的眾多優勢,研究視覺傳達設計創意課程教學邏輯的創新與實踐方法。

關鍵詞:視覺傳達設計;教學邏輯;發散思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116-03

一、引言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沖擊著各行各業,一定程度上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傳統視覺傳達設計創意課程卻存在一些嚴重問題。國內高校亟需變革教學培養模式、創新教學邏輯與教學實踐方可培育出適應時展和社會需求的人才,尤其是一些剛升本的本科院校,更是需要在教學方面實現積極的轉型。

二、基本概念介紹

(一)大數據

大數據概念在近幾年才剛剛提出便以飛快的速度席卷而來。根據百度百科給出的定義,我們可將大數據理解為:運用全新的模式以及多元化的處理手段,對高速增長和實時變化的海量信息資源進行決策、處理及優化后形成的龐大數據集合。“大數據時代”正在多個領域充當顛覆者,即使顛覆的過程是艱辛而漫長的。

(二)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起源于平面設計。隨著科技與社會的進步,視覺傳達設計拓展到更廣泛的領域,如標志設計、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等,這些形式均是通過人眼所能看到的表現事物特性的符號,即視覺符號,來向受眾傳遞信息的。因此,我們可將視覺傳達設計理解為:是設計者借助可視化的表現形式、通過視覺感官刺激來實現信息傳播目的的各種方式的總稱。經研究發現,如能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將試圖宣教或傳播給觀眾的影像輔助以文字表現形式,圖文并茂將會對受眾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三)創意課程

創意課程,主要是指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而開設的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而言,其創意課程就是培養學生在平面設計時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的一門課程。

(四)教學邏輯

教學邏輯是一種應用性的邏輯,所反映的是教學主體對于教學設計及教學實施過程進行研究思考后發現的一些客觀規律,最終形成的是規律性的認識及某種固化的形式結果。由此可見,教學邏輯是教師進行教學內容選擇、設計以及組織教學活動實施的依據。根據不同的評判標準,我們可將教學邏輯進行不同的分類。例如,根據層次結構從宏觀到微觀來區分,教學邏輯可分為:課程的教學邏輯,學段的教學邏輯,單元的教學邏輯,課堂的教學邏輯;而從教學邏輯的結構上講,又可分為:基本邏輯,輔助邏輯,子邏輯,同時又有邏輯的主線和副線之分;如果從形式上進行區分,教學邏輯則可以分為:強概括的邏輯,中概括的邏輯,弱概括的邏輯,這些內容將成為理念的組成部分和具體的教學思路。

三、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教學邏輯存在的問題

目前國內高校大多沿用傳統的平面設計教學邏輯,不大重視學生創新設計理念的培養。例如,在傳統視覺傳達設計課堂上,如果老師要求“要講究人物的五官比例,畫面布局,線條不能亂等等”,然后提供“范例”,那么學生通常會交出一份和“范例”幾乎無二的繪畫作品。這令許多老師感到十分無奈,“真不知道該不該給學生提供‘范例’。如果不提供,學生就會抱怨不知道畫什么好;而提供了‘范例’,班里的很多學生就會‘照抄’,個性化的繪畫實在是太少了……當然,這僅僅是傳統視覺傳達設計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幕而已。經過總結發現,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在教學方面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見表1)。

四、視覺傳達設計創意課程教學邏輯創新思路

在大數據背景下,筆者通過互聯網海量案例的分析調研,結合長期從事視覺傳達教學經驗,提出了視覺傳達設計創意課程教學邏輯改革創新的總體思路(如圖1),具體展開如下。

(一)注重思維方式的培養

人類一般思維過程包括發現問題、明確問題、提出假設、解決問題幾個環節。而思維方式的形成過程,一般是在經過了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具體的活動之后升華實現的。思維的形式,不外乎就是概念、判斷以及推理這三種形式。因此,在平面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應當是教學的重點。首先,應當注意多給學生講授一些有效的思維[1]方式,如逆向思維、橫向思維、發散思維、系統思維、移植思維、分解思維、質疑思維等等;其次,可以補充一些實用的思維方式,如:增值思維、立體思維、極限思維、動態思維、超前思維、形象思維、想象思維、靈感思維、互動思維等;再次,應該倡導學生熟悉和探索各種創意思維的方式,如可借助大數據時代海量資訊和案例等各方面的有利l件,通過思維方式的培養開闊學生思路。

(二)增加創意思維案例的講解

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型,那么就意味著實踐技能將日益被強調。因而,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利用大數據背景發掘更多的案例,用數據案例去引導學生開發和鍛煉創新思維。對此,本研究通過網絡資源截取了若干優秀的創意設計(見表2)。

由此可見,在大數據時代,視覺傳達專業創意思維培養的關鍵在于將技術的教學從課堂轉移到課下。也就是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展示更多更好的創意案例,摒棄傳統教學中過于注重技術講解的做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比如,在photoshop的課堂,老師通常情況下是帶著學生做一個例子,在此過程中重點為學生講解設計軟件的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的設計技術。

(三)加強發散思維的訓練

在大數據時代,如果給出一個關鍵詞,我們很容易引伸出大量的相關數據,也更容易獲取數據、圖片、文字和案例等。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也將變得更有針對性。例如,在廣告課上,老師可以帶著學生做個游戲,然后在黑板上寫下“狗”這個單詞。接著讓大家輪流上來寫下盡可能多的跟狗有關聯的詞,最后再讓每個人選出幾個關鍵詞來編故事。很神奇的是無數狗糧的廣告就出來了。這樣發散思維比對著屏幕生硬的想狗糧廣告要容易很多。這就是發現思維的力量。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盡可能的發揮你的聯想和想象力,你能想出多少種設計方案?

2.多向思維,淡化標準答案。還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嗎?

3.打破常規,你能想出別人沒想到的嗎?

4.跳躍思維。大膽質疑。

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給出發散思維的培養思路如下圖所示:

(四)激發學生課堂上的無限創意

在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豐沛、獲取途徑便捷,我們在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進行培養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適時把握這一優勢,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去激發和拓展學生的無限創意。

1.提供創新的沃土――構建寬松平等的環境。心理學研究認為:在愉快輕松的環境中,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想象豐富;相反,學生思路阻塞,心靈閉塞,就無創意可言。如果一位老教授面帶微笑授課,講話幽默風趣,及時對學生鼓勵和表揚,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學到知識,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意。

2.匯集創新的活泉――敢于質疑,拓寬視野。在創意課堂,我們可以通過設立動腦筋小組[2]或團隊,采取合作與競爭的方法激發學生創意。讓動腦筋小組在相同時間內對同一問題做創意方案,然后進行評比。在評比過程中,首先讓小組成員分別展示自己的方案,接著由組內和組間對方案互相評議,要求只講缺點不講優點。而被評議的人員只能記下缺點,不能解釋和申辯。隨后設計方案的修改要遵循“沒有提到的不動,提到的地方必須修改”的基本原則進行。如此幾輪之后便能形成好幾套設計方案。這樣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教學方法不僅能使學生的設計創意更具深度和成效,在課堂邏輯上也能大大激發學生創意與視野。

五、創意課堂要注重教學邏輯理論和實踐

創意是視覺傳達設計人才的核心和亮點。我們除了要強調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之外,還要在創意思想的培養方面狠下功夫。首先,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進行設計專題理論講授,既涉及平面設計常見領域,如招貼設計、字體設計、書籍封面設計等,也包括平面設計專業領域,如多媒體課件畫面設計專題等。要讓學生認識到所學設計知識將會在哪些方面產生效果,從而激發其學習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但需注意的是,教師的審美觀點和偏好客觀上存在局限性,因此,在某位教師單獨看完學生設計作業后,最好能由本教研室的其他教師輔助進行評判;如有機會,還可以找幾名優秀的學生來發表觀點,協助評判。其次,利用課下時間為學生安排風格不同的專題講座,講授諸如簡約風格、傳統文化風格等不同風格的源流、特點和設計關鍵,有針對性地進行作品分析并布置作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經實踐證明,這種做法對于增強學生的創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此,筆者總結出實現教學邏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八點要求:(1)把生活引入課堂,教學才會生動;(2)把聯系引入課堂,教材才會鮮活;(3)把觀點引入課堂,思想才會碰撞;(4)把比較引入課堂,理解才會深刻;(5)把體驗引入課堂,情感才會共鳴;(6)把方法引入課堂,能力才會落實;(7)把用心引入課堂,領悟才會生成;(8)把自由引入課堂,學習才會自覺。

六、結論

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人才競爭激烈程度與日俱增,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顯。隨著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媒體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創意課堂教學中來[3]。只要能理清教學邏輯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恰當使用大數據時代下的各種數字化技術,就能讓平面設計課堂教學變得更精彩。對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邏輯的創新,可以有以下幾點改進方向:(1)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講解經典的思維方式以培養創新思維。(2)大量運用各類平面設計創意思維案例以拓展學生思維。(3)注重并加強學生設計發散思維的訓練。(4)充分利用課堂去激發學生創意。(5)關注并重學生的主觀感受,增強互動。

總之,學校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的培養教育方面必須加緊改革步伐,充分利用“大數據”這一時代特色與優勢,通過現代化的多種途徑和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加強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將設計專業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出有發展潛力的精英型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向春宇.激發中職學生平面設計課堂創意思維的初探[J].讀寫算:教研版,2014,(22):22.

[2]易嬌.《平面設計》課程中對學生創意能力培養的研究[J].科技創業家,2013,(15):166.

[3]何婷.論數字化背景下中職平面設計教學改革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35.

收稿日期:2016-11-25

篇9

伴隨中國普通高校設計專業的有序發展,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體系逐漸成熟。但隨著一些社會、市場及學校教學中殘存的不良觀念產生的影響,使視覺傳達的教育工作在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中苦苦掙扎。怎樣消除這些阻礙設計教學與市場并軌的不良影響,將普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做成真正實用的設計學科,這是目前需要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思考并完善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高校;視覺傳達;專業教學;實踐;變革

目前的中國正處在科技、工業與市場等社會形態高度發展的新時代,設計類學科因其與市場經濟、個體審美發展的緊密性,已成為現代社會市場中一個熱門的行業。目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教學體系已漸完善,專業設置與課程安排較為合理,學生進入大學就可以系統地學習專業理論知識體系。但是理論知識再豐富,不與實際的市場運作相聯系,對未來的設計應用來說就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要聯系,如何聯系?學校與市場的需求切入點在哪里?如何建立起具有社會實用價值的設計教育模式?設計市場的需要就是設計教育的需要,設計教育的發展要符合設計實踐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現狀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一種與社會、市場聯系非常密切的學科。中國市場的繁榮與發展,促使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一直處在極速成長的過程中,視覺傳達教育體系在全國各類高校中已逐步被建立起來。最初的視覺傳達專業對于許多學校來說并沒有一個明確的辦學方法,只是因為生源多、學費貴的一些好處就盲目地上了這個專業。雖然不了解這個專業,但只是大致地考察了同類的幾個學校后,無視自己學校的特點就隨意地制定出了培養方案與教學大綱,全然不顧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前期需要的大量教學設施投入。有的學校在只有桌椅板凳與屋子的前提下就開始招生授課了,再加上由于師生比例過大而疲于應付龐大教學任務的一些教師,和一群只會死讀書也只能無奈死讀書的學生,這一切就構成了最初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育模式。這樣的教育怎么可能教出來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的設計型能力型人才!于是,當時的市場中就出現了一種怪現象:一方面設計行業急需大量有用的人員投入,另一方面許多高校新近畢業的設計類學生卻“滯銷”。一些設計單位不得不將這些設計類的畢業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再培訓后才允許其上崗。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教育市場就是這樣的混亂無序。當然,這種混亂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設計類的教育形式也不可能一直這樣任性肆意地發展。面對設計教育的眾多問題,中國的教育界一直有人在不斷地尋找改善問題的方法,竭力調整、完善設計教育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這種探索的成果是顯著的。近年來中國的一些藝術專業類院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逐漸地向良性、有序的方向發展著,被完善了的設計教學模式不但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且在與設計實踐的同步方面也多有加強。但在完善設計教育體系的過程中,我們的教育改革者們因為多借鑒的是歐美設計教育體系中的方法與步驟,這些方法與步驟本身對應的是歐美設計在當地的社會效應與市場效應,它們的教學模式與這些國家地區的大學整體模式相一致,與當地生源模式相一致,而這些內容無論在形式還是功能上都與中國的社會、市場、大學、生源還有著一定的差距。再者,藝術類專業院校因其專業的單一性,在學校辦學方針、辦學方法等方面的決策上都可以直接使用歐美設計體系中現成的因素,但對于那些綜合類普通高校來說,設計類的一些具有專業特殊性的要求,會與學校中的其它專業不一致甚至相沖突,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設計教學形式在中國普通高校的設計教學實踐過程中,無一例外地產生出了或多或少的問題和漏洞。例如,從生源上講,歐美地區的設計類大學生源與教師基本上均保持在25∶1的比例上,按照這種比例,在設計類的課堂教學及課下輔導形式上,靈活性較強,輔導的側重點明確而深入,對于學生的個性與共性的把握較容易。而中國的設計類大學生源與教師的比例大約是50∶1,這個比例在很多綜合類普通高校的設計專業都是存在的。對于設計專業必須1對1輔導的這個特點來說,面對這么多學生的一個班級一堂課下來,教師就是一刻不停地講,也有可能連半數的學生都輔導不到,更不要談教學質量了。所以,按照歐美地區或中國藝術專業院校的設計教育模式,進行1對1的深入分析探討設計主題與設計形式,在中國普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環節中是無法實現的。這也造成了普通高校視覺傳達專業一部分學生學似未學的現象,甚至有個別學生畢業時,本專業的設計能力與技巧還十分薄弱的現象。那么,什么樣的教育體系才適合中國普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呢?

二、出現的問題與嘗試解決的方法

(一)普通高校學生學習的要求與側重點

對于普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許多人在入校時是不知所措的,這種不知所措是這些學生對未來畢業的方向茫然的真實反映。畢竟普通高校中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無論在師資的配備上,還是教學硬件的支持上,或是接觸新信息新資源的頻率和層次上,又或是參與專業實踐的機會上,都沒有藝術專業院校強。也就是說,將來普通高校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畢業后,如果與那些專業院校的畢業生競爭,在設計能力的角逐中是相當吃虧的。怎么辦?是死路一條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實,作為普通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生,是不需要與藝術專業院校的學生相比的。因為,兩者在學校中學習的側重點是可以不同的,將來就業的側重點也是可以不同的。也許有人會問這可能嗎?我認為是可能的。因為在中國現有的視覺傳達設計類市場中,所需要崗位的分工已經明確化、精細化了,其種類多種多樣,且每種崗位對能力要求的側重點也不同。比如,有偏重設計策劃的、有偏重設計表現的、有偏重設計材料的,還有偏重于手工或技巧的、偏重于設計后期加工的,甚至還有偏重于設計市場聯絡與處理的。這么多的崗位對于藝術專業院校的學生來說是無法全部滿足的。更何況,就目前中國藝術專業院校的辦學側重點來看,他們的學生主要培養的是在設計思維與設計表現這兩大方面的能力,而對于溝通策劃、材料應用、工藝制作、市場營銷等設計的輔助方面涉及相對較少。因此,作為普通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如能在這些設計輔助領域加強學習的話,對于將來的就業是不需要有太多擔憂的。幾年前,在與一些中小型設計及印刷企業的負責人溝通時,他們就很無奈地提到企業急需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但接收專業院校的學生根本就是奢望,而普通高校的學生在業務方面又不夠深入。所以,對于普通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體系,我認為在教學大綱的設置上、課程講授的重點上、實踐環節的安排上,都應該在設計的溝通策劃、材料應用、工藝制作、市場營銷等設計類的輔助方面加以側重,突出強調應用環節的比重,使普通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生不止可以搞設計,在設計前期或后期的各個應用、工藝、技術等方面更為精通。這樣的教學改革,既可以調節各個設計類高校學生畢業后找工作時的殘酷競爭,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各類設計單位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設計人才的需求,還避免了不同類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學科反復開設的資源浪費,進而促使中國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辦學體系朝向良性循環發展。

(二)普通高校教學的理想主義與實際應用

相較于藝術類專業院校更方便接觸到許多高端的、甚至是國際性的設計項目而言,普通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生日常的設計作業,多數還處在理想化與商業化的兩極分化中。這些綜合類院校中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學校里,通常都隱藏在系部規模較小的教學單位中,學校對于這個專業的支持、傾斜力度一般都不大。什么國內外的最新專業展覽、知名專家的專題講座、專業兄弟院校之間的相互交流等等,但凡需要投入大量經費的都不可能有,如果再加上所處城市的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的話,那么專業信息的滯后就是一定的了。這個問題所帶來的一方面是視覺傳達專業教師獲取專業的最前沿信息滯后,通常國際設計界已經推陳出新兩三年了,國內設計界也已經完全掌握了新信息、新技術、新材料、新形式了,這些專業教師才如獲至寶地開始去研究這些新了解到的信息。當然,也許有人會說:現在網絡如此發達,信息傳播如此快捷,你出不去也可以上網查資料呀!可是網絡上有關視覺傳達專業新動向、新發展的一小部分的只言片語,怎么能使這些教師完全掌握新技術、新材料、新形式的全部呢?另一方面,教師的信息滯后帶來的就是在專業授課中對學生講解、指導內容的滯后,是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知識掌握與應用的滯后。這在一些大型的國內專業競賽中反映得尤為明顯。對于國內一線的藝術專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因為他們平時看得多、聽得多,其作品的整體設計水平普遍偏高;而內地較偏遠地區的普通高校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的作品,從設計理念、設計思路、設計手法、設計風格、設計表現、設計材料應用等多方面與之相比都有不少的差距,不是說這些學生在學習上不努力或是本身就比較笨,而是和他們日常所接觸到的專業信息的滯后是有很大關系的。對于這個問題,我認為沒有其它的辦法,只有學校、系部重視起來,加大專業硬件、軟件的投入,投入相當量的資金支持專業信息的暢通途徑,這些問題才能得以解決。除了專業知識的信息滯后外,在設計實踐的應用中,普通高校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受到了地域與市場的限制。比如說,在北京的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在平時做作業時,與導師接觸到的大多是高技術含量的大項目,其中甚至有一些是與國際前沿接軌的,設計思維的拓展且不必說,只從設計規格、設計深度上講,就可以使這些專業學生受益匪淺。另外,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中,設計材料可以尋覓到最理想的,制作工藝可以選擇最先進的……諸如此類的市場便捷化,使得設計變得輕松而有趣;反觀那些身處內地二三線城市的普通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學生,當地的市場經濟對視覺傳達專業的要求本身就比較低,技術含量也只是拼圖修圖的優劣,只要電腦軟件玩兒得純熟,就可以滿足市場的純商業需求。再或者,有教師要求的作業標準比較高,于是學生們就只能意想其主題,過于理想化的表現許多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或許其中有個別較優秀的設計形式出現,老師與學生都很得意地看著設計稿新鮮出爐,制作材料與工藝的市場限制又擺在眼前,跑市場,沒有;網上搜,無果,作業最終無改動、無差別地做出來。因此,在這類普通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教師們對他們專業水平的評判標準是否可以改變一下。當然,高標準、嚴要求也還是可以有的,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要考慮到其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和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為此,我們能否降低一下對他們的專業要求,結合當地現有的可用資源,走具有地方特色的視覺傳達設計之路。不需要去和那些藝術專業院校比較,不需要去和資源豐富地區的院校比較,視覺傳達專業的覆蓋面那么的寬闊,設計應用元素那么的廣泛,取其部分發展成為特色,這是有可能實現的。

三、結語

篇10

關鍵詞:視覺傳達 設計 藝術特性

引言

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是一個系統繁雜的過程,是從多個角度,從空間、時間上進行多思維角度的判斷,將視覺思維傳達進行設計,明確實際藝術形態和信息傳達手段,對藝術特性進行系統的分析,實現空間和多維角度的判斷。按照視覺傳達的設計效果進行信息的傳播,完善民族性,藝術性和文化性的視覺認識水平。通過深入的分析民族、時代、文化的藝術特性標準,確定實際視覺傳達的設計原理和表現形式。在設計中通過分析視覺傳達的設計獨特性,明確我國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存在的藝術特點,逐步樹立良好的中國獨立藝術品格標準。

一、視覺傳達的有效設計藝術民族文化性特點

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點,根據歷史、文化、環境、地理條件等相關因素,合理的判斷各個民族之間具有的思維、語言、審美和價值觀念。根據H特定的民族特點,合理的分析民族藝術忒單。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往往存在特異性的民族文化,這些深刻的民族特點,營造了良好的經濟藝術社會形態,實現民族經濟、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面對不同的免租文化、審美標準,不同的歷史形態、地域特點,逐步營造出差異化的設計文化特性。按照現有的邏輯特點,合理的分析實際藝術風格,對中國民族的文化思想觀念、文化底蘊進行分析,明確實際設計的民族特性。伴隨著民族生活、社會文化、審美特點的變化,民族的審美設計因素也逐步發生改變,逐步實現國家、民族、語言、體系的設計變更,這正是藝術設計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符合藝術傳達設計特點的。

我國的文化視覺傳達設計中蘊含有深入的文化思想,歷史豐富的民族所具有的審美意識和思維標準不同。通過一系列的審美特征分析,逐步加強過敏經濟的自信心水平,傳達具有設計思維的視覺傳達效果。加強豐富的獨特性,深化傳統圖形符號的設計特點,完善視覺傳達設計的蘊含效果。本土設計師需要根據實際設計體系的相關語言特點進行重點分析,明確實際傳統與現代、中國與國際、過去與現在、歷史文化與現代個性化發展的區別,通過視覺傳達方式的設計,實現本國深入根源和底蘊的分析,完善設計者內心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二、視覺傳達的有效時展意義

視覺傳達與時代、經濟、文化發展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通過建立良好的時代經濟發展水平,明確實際新時代的發展要求,新觀念、新技術、新挑戰。多媒體技術正在不斷的快速發展,帶動網絡經濟、電子媒體技術行業的快速發展,實現視覺設計空間的快速拓展。依照科學技術手段方式,逐步完善社會經濟行業的穩步發展,以良好的視覺沖擊效果,替身股電腦、互聯網媒體之間的發展水平,構建良好的藝術設計形式。按照科技的時代進步標準,開辟嶄新的生活方式、數字技術、互聯網媒體技術,以動態性視聽效果,逐步完善設計師的實際表現元素。加強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有效變革,重視神經文化的宣傳發展,滿足人們內心的精神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孕育良好的時展觀念,不斷更新時代擴展水平,以嶄新的思維方式,創作良好的設計方法,體橫設計載體的文化觀念認識水平,明確實際生活方式,審美需求標準,不斷完善實際視覺傳達的表現形式和設計效果。

依照現有的藝術特征,準確的分析現階段人們的精神領域標準意義,明確實際人們的思想共同點,完善時代特征、時代文化、時代精神、時代語言的分析,以嶄新的方式,力求完善實際語言形式,解決人們的需求,提升精神的滿足感。為了有效的提升視覺傳達的設計效果,需要對新的語言形式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充分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需求,掌握歷史的脈搏和探索思維,提升經濟、文化、思維的認識效果,明確實際創新設計的樣式標準,以有效的視覺傳達設計方式,逐步優化發展,改變提升自我設計藝術水平。

三、視覺傳達設計的文化歷史內涵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個本質文化歷史的表現,通過視覺傳達,將傳播的信息具體化,內涵化,提升視覺傳達設計作品的宣傳價值,傳遞給人們一種良好的價值觀念。以創新的設計思路,不斷完善文化創造的新概念、新標準、新思維的分析,準確的判斷實際人們的思想意識水平和價值觀念。綜合分析視覺傳達的設計過程和文化創作標準。按照視覺傳達的設計思路,分析社會歷史文化的傳承效果,以優秀的人類文明設計思維為標準,逐步構建社會文化的具體部分內容。加強民族歷史風俗、生活方式、文化審美標準、歷史道德的建設,深化民族歷史文化的內涵和結構,提升民族精神的藝術創作,將民族歷史侵入到文化中,在視覺設計上表現出來,實現民族思維和優勢精神的展現。

結語

綜上所述,視覺文化的藝術設計是以歷史文化、時代性、民族性特征進行分析判斷的,通過明確實際歷史文化的藝術特點,準確的分析歷史傳承的文化魅力和特點,將中國傳統思想融入到視覺傳達設計中,充分體現中華民族文化歷史的偉大,提升視覺傳達設計效果的深入分析,以合理的形式對視覺傳達設計進行展現,提升世界范圍內的信息傳遞,塑造中國設計中豐滿的藝術形象,充分展現中國設計的獨立性藝術特點,實現藝術設計的視覺傳遞發展效果。我國未來的視覺傳達設計需要依照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思維特點標準,逐步拓展創新形式的藝術特點分析,加強視覺傳遞的設計合理性,建立良好的視覺藝術思維分析過程,提升視覺傳達的藝術展現。

參考文獻

[1]后現代主義對當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分析與研究[D].龐小敏.湖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