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知識學習范文

時間:2024-01-01 15:20: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工基礎知識學習,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電工基礎知識學習

篇1

電工基礎作為中職理科電子電工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但中職生普遍存在基礎薄弱、綜合素質差、自主學習能力低的現象,他們缺乏對電工基礎的學習動力和興趣,很難在時間短、課時緊的情況下學習較多的內容。如何讓中職生最大效率地學好課程,理解和運用重點知識,為電工技術打下良好的基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也是每一位電工專業學生必須思考的問題。

1 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

式的可行性

1.1 合作學習模式內涵探討

國外學術界對合作學習有著十幾年的開發與研究歷史,但合作學習模式在我國教學領域里還是一個新事物,其理論內涵和應用方法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進行深入、全面的總結。

合作學習是以未來信息社會合作理論為背景提出的,從理論上看,合作學習打破了傳統個體中的競爭態勢,促進學生的團結意識的增強、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合作小組中同伴的成功會為其他組員樹立直觀的成功榜樣,激勵他們投入到學習中。

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沒有教師管理、指導的情況下,學生按意愿自由分配,形成一定規模的小組,成員間相互促進、相互協作、相互溝通地完成某種學科的學習過程的學習模式。在合作學習中,各小組成員既要負責一定的項目,構成整個完整的學習任務,又要在整個任務中發揮智力支持。在整個交流過程中,學生的綜合意見有利于整個組成員對知識體系的完整和更深層次構建,優秀的想法和解題思路被外顯化,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共同解決問題。

1.2 電工基礎課程特征符合合作學習教學模式

1)實踐性強。電子基礎課程的學習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求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這里的“應用”不是較低層次地運用理論知識解題,而是要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識學習和應用體系。

2)抽象思維性強。電工基礎中的理論知識學習需要充分運用抽象思維,如三極管電流分配規律等課程的學習需要學生發揮想象力,運用抽象思維,充分理解課程內容,得出規律性的知識。

3)共同協作性強。電工基礎課程中包含知識面廣,每個章節的內容多,學生需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大量的實驗論證和規律的總結,而學習任務所要求的資源,包括技能、信息、材料等并不是一個個體學習者能全部具備的,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形成合作學習小組則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所長,開放式的問題和答案更容易引起學生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

2 在電工基礎中有效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

2.1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科學整合教學內容和合作學習模式

中職生普遍存在基礎較弱的現象,在學習中碰到困難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但由于個體的差異性,也有少數學生爭強好勝又苦于沒有好的方法,無法消化教師所講內容。因此,教師在貫徹合作學習模式時,應充分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面差異和性格差異,引導學生進行分組,充分發揮他們每個人的優點,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電工基礎課程涉及理論多,電學、磁學等章節又抽象難懂,教師有必要先熟悉課程,并根據學生能力整合教學內容和速度,突出主線,以強化技能學習為主線,刪繁就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2 采取教師合作參與法和直觀教學法

教學方法的設計要面向學生,在電工基礎學習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也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個人演示,讓學生觀察實驗過程和現象,然后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與討論,自己動手實驗并歸納總結課堂知識,再由教師參與合作學習,提出學生的不足之處,使學生得到改正。如便置電阻對放大器波形的影響這一節,就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性教學,幫助學生理解有關理論知識,再讓學生動手進行推導和分析論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學習方法和態度。

其次,由于電工基礎學科的特性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體現直觀教學的特點。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能實現實驗演示,將抽象、靜止的理論學習內容形象化、動態化和實踐化,不僅能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創作能力,借助多媒體教學能方便快捷、直接地實現學生與教師間的交互式互動學習,有助于重難點知識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

合作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沒有教師管理、指導的情況下,學生按意愿自由分配、互助的學習過程。但這并不意味著組織了合作學習小組,教師就無事可做。教師在這個合作學習體系中擔任著一個旁觀者的角色,要善于觀察,掌握每個小組、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使每個小組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合作學習技能,才能順利地開展合作學習。教師在指導學生時,要明確提出一些要求,創作條件或情境,讓學生通過實驗總結形成自己獨有的思考模式和學習方法,形成一種個性化的技能。

2.4 構建公平合理的評價體系

公平、公正、合理的評價體系是增強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要發揮自己的最大潛能,達到個人目標與共同目標的統一,因此需要在合作學習中納入一種能促進小組成員互助合作的體系,使學生更加注重合作學習的過程。

1)評價方式多樣化。以往的教學評價環節,教師往往采取考試形式對學生進行分數總評,這種形式存在較大的不足之處,以一次分數決定每個學生的整個學期學習成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激勵學生學習,如課中用言語、體態評價等,一個微笑、一個贊美都能讓學生得到鼓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評價主體多元化。合作學習模式決定了小組中任務完成和成就的取得不是個人的功績,因此,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時,應多采用自我評價、成員互評和教師評價、家長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這樣利于指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和優點所在,防止學生滋生驕傲自滿情緒。

3)多角度評價。在合作學習中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不僅只看成績,還應包括對學習態度、協作能力、組織能力、課堂表現、動手能力等多方面的評價,這樣才能綜合體現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3 總結

綜上所述,教學中的合作學習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結合作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實施合作學習是實現學生綜合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電工基礎集理論和實踐于一體,課程的學習目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而且要求學生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這里的“應用”不是較低層次地運用理論知識解題,而是要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全面的了解,形成完整的知識學習和應用體系。此外,電工基礎中需要運用抽象思維,充分理解課程內容,得出規律性的知識,互助合作性強,非常適合在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在實踐中,實施合作學習模式,需要科學分組,培養合作能力,構建合理的評價機制。

參考文獻

[1]施劍凡.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模式創新探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18):181.

[2]尹仕,肖看,劉志強,等.電工電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與運行機制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7):103-105,115.

篇2

關鍵詞: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 基礎教學 實訓校本化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是一個歷史久、涉及面廣、技術更新迅速的專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地方經濟對技術工人的要求也在不斷發展和提升,可職業教育的滯后性和薄弱性往往使得高職學生在實習和畢業初期不能迅速適應企業和市場的需求。

事實上,許多高職校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目前也尚未找出很好的解決辦法。為了緩解這一在專業教學中日益突出的矛盾,讓企業滿意,許多高職校紛紛開始探索如何提高專業教學的實效性和實操性,其中開展專業基礎教學和實訓校本化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

1.開展校本研究,促進校企合作

借著這次專業教學標準開發的東風,我院對多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調研,由各企業單位分別填寫了企業調研表,這些新鮮、詳實的資料無不昭示著企業究竟需要具備什么樣專業能力和態度的技術工人,更提醒職業院校:企業對電信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要求時時在變,這種變化與市場經濟的進步緊密相連,高職院校的專業培養已經落后于地方經濟的發展,職業院校的校本研究如果不能跟上這個步伐,就變得毫無意義。

2.開發校本課程,加強專業基礎教育

校本研究與校本課程及其開發之間是包容的關系,校本課程是校本研究的對象,校本課程開發可看成是校本研究的一種形式或類型。統一課程突出的是地區的共性和統一要求,無法充分考慮區域或各個學校的個性和各層次學生的特點。只有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才能滿足不同區域、學校和學生之間的差異需要。

除了普通文化課程以外,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的另一類課程是旨在發展個體技術實踐能力的專業課程,這就是專業校本課程開發必須遵循的原則。高職院校應該在教學中加強專業基礎教育,提高基本能力的培養,改變因強調技能而忽視專業基礎教育的現狀。

有了校本課程,就必須有與之配套的校本教材。作為國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補充,校本教材除了要能及時反映行業、企業的情況,反映新思想、新方法、新技術,也應根據學生的專業情況,強化專業基礎技能的培養和訓練。

伴隨著校本課程和校本教材開發的就是實訓場所的建設。需要指出的是,實訓基地不僅僅是一些硬件和場地,而應當是在理念主導下的物質的綜合。只有有了優質的課程體系,然后按照這一課程體系的實施要求來建設實訓中心,才能最大限度地達到教學目的。

3.進行校本培訓,提升教師素質

“從理論到實踐”是目前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框架的主要支柱,這種邏輯不僅存在于職業教育課程的整個結構中,而且存在于每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按照這一邏輯,教師總希望學生在進行實踐之前先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可實際情況是,在沒有實踐做基礎的前提下,多數學生對課堂學習不感興趣。

隨著新的專業教學標準的逐步開展和深入,新課改也遇到了許多障礙,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學校教育者還不能有效地把新課改所倡導的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新的教育教學要求、新的教育教學方式轉化為具體的教育教學行為。如果沒有學校教育者素質的提升,新課改的前景將難以想象。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新課改的目標、理念、要求轉化為學校教育者自覺自為的行為,對于新課程改革的成功就顯得非常重要。大力提倡和實施校本培訓,是保證新課改順利推進的一個關鍵。

師資隊伍的校本培訓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組織骨干教師參與教學標準的開發制定,繼而參與新教材的編寫和任務引領教學模式的實踐,再結對校內一般專業教師,通過一至兩輪的循環,帶動整個專業教師隊伍的素質提升;二是組織專業教師到企業一線參與專業技術的開發和實踐,在企業中找到自身技能水平的不足,自覺要求提高教學水平;三是采用校本課程設計的模式,選取實用性強的課題,在教學開發中提升教師的實際設計和工作能力。

4.強化校本管理,建立實效機制

據有關統計,我國已有658種教育模式,并且數量不斷增加。著名教育家呂型偉認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教育的浮躁現象,他認為這是教育患有浮腫病和多動癥的表現。

從校本研究結果的評價來看,學校科研管理在以下方面需要改進:一是要改進科研評價指標體系中對研究成果的認定,擴大研究成果認定的范圍;二是要注重過程考察,將有無過程作為重要的評價內容;三是要注重校本研究的效果,并對效果作全面的分析;四是要為校本研究創造寬松、自由的研究氛圍,尊重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主動性與創新精神;五是要制定相應政策對校本研究給予鼓勵支持。通過這些措施,校本研究成為學校教師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常抓常新的制度,成為推進學校實施專業建設的一種動力。

從以上分析和實踐來看,有理由相信,只要結合教師、學校、企業三方的力量和智慧,電信專業基礎教學及實訓校本化的研究是充滿生命力和實用價值的,就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在目前高職院校現有的教學條件下,要鞏固電信專業的專業基礎教學,提升技能教學的實用水平,采用以企業為方向、以項目為結構、以教師為主體、以管理為依托的專業基礎教學及實訓校本化的方式來完善和豐富電氣專業教學,是一條切實可行之路。

參考文獻:

[1]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7.

篇3

關鍵詞:中職物理;電工學;教學五不同

從事物理教學幾十年,只講中職物理這一門已不能適應現代中職教育教學的需要,所以中職物理教師在講好本課程的同時,還要主講與其物理內容相關聯的幾門課程。筆者一般每學年第一學期講物理和數學,第二學期講電工學和數學。我就如何上好不同門類的課程,從中職物理教學與電工學教學的區別談談自己的體會。

比如物理學中恒定電流與電工學中的認識電路、簡單直流電路、復雜直流電路、電容有內容上的交叉。如果把電工學中的這些知識點從物理角度來講,其教學目的達不到中職電工學的教學要求。

因為學科的教學要求限制,無需展開講,有些知識是在物理課中講授過的,所以我們教學的重點是電工技術的傳授。電工實驗實訓是對學生技能的培養,而不能再按照傳統物理實驗探究物理規律、研究數據培養抽象思維能力來上實驗實訓課。

講授中職物理和電工學需要注意以下五不同:

一、教育環節的不同

物理學的教學屬于基礎教育環節,而電工學的教學屬于實踐性的教育環節。前者是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的世界觀及掌握終身學習能力的教育,而后者是培養掌握現代技術復合型人才的教育。

二、物理實驗與電工實驗實訓不同

物理實驗與電工實驗實訓的區別是:物理實驗偏重研究、探索及驗證物理規律,對于測量的數據進行記錄、分析與研究。注重的是歸納、總結、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和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電工實驗實訓強調的是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實踐技能與技巧,提高學生對電工知識的靈活應用以及電工專業技能的熟練操作能力。

三、課程性質的不同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的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科學,是其他自然科學和當代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而電工學是中職學校電氣維修專業和企業供電專業的基礎課。

四、課程任務的不同

物理學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使學生認識到物理對科技進步、文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幫助學生提高現代化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電工學的課程任務是對學生進行電工基礎知識的教育,為學習專業課和實際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通過電工學理論講授、電工實驗實訓等手段,在學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使其掌握電路的基本知識、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和實驗能力。

五、課程教學目標的不同

篇4

【關鍵詞】維修電工實訓教學 PLC應用教學 問題 改進方案

伴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電氣技術被普遍應用于各行各業,大量的用電設備被使用,用電設備的維修行業也隨之興起,而現在的生產模式相對于原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自動化,規模化的生產模式取代了原有的單一生產模式,生產設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我們采用的繼電控制方式由于其高耗能,體積大等缺點已經被淘汰。PLC是可編程控制器的英文縮寫,它綜合了自動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控制靈活,并且當生產過程需要改變時還可以隨時對程序進行修改,所以PLC在我國工業被大范圍的應用,因此說在維修電工實訓的教學中加入PLC應用教學很有必要,對今后PLC的發展也十分有意義。

一 教學中現存的問題

1.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普遍較低

技工教育的維修電工實訓課程很早已開設,但在教學環節中加入PLC應用課程的步伐卻很緩慢,原因之一就是學生的基礎水平不高,本來在初高中的學習基礎就較差,加之學習能力不強,在學校的理論教育中有著抵觸心理,于是學習效果差,造成知識匱乏,而且PLC還是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習者有一定的電氣基礎知識,而現在技校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增加了PLC教學的難度,增加了授課教師的負擔。再加上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差,安全意識淡薄,在動手實踐環節造成了設備的損壞,這會給學校造成很大的損失,同時也會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技校學生的電氣基礎知識唾待提高。

2.課堂內容和教學模式過于陳舊

造成在技工教育的維修電工實訓課程中加入PLC應用教學課程困難的原因不光是技校學生專業基礎差,學校的安排的課堂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模式的陳舊也是一方面,目前使用的有關PLC維修電工的教材內容冗長,缺乏新意,還缺乏對學生的啟發式教育,一些實驗課都是機械的重復書中提供的實驗步驟,學生很難理解實驗的本質和原理,在電工實訓過程中,學生只需按電路圖連好實驗線路,把書中的電腦程序輸入到PLC之中,點擊運行即可,這樣的教育毫無意義,學生在實訓之后不可能增長任何的技能,對以后的工作和學習都沒有幫助,也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這種古板陳舊的教學方式必須進行改變。

3.教學內容與實際聯系不夠密切

維修電工實訓課程是一門與實踐結合十分緊密的學科,光有理論的學習還遠遠不夠。但學校安排的電工理論知識的學習課時遠多于實訓課時,這就造成了學生對實踐不重視,并且在實踐環節中由于人多設備少,大多數的實踐課程也都是走馬觀花的看一遍,采取教師操作,學生觀看的方式來完成,這對于學生的實踐學習幫助不大,沒有親手操作的環節學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造成了學生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對設備的操作不是很熟練,在校期間的所學也會遭到用人企業的懷疑,這也影響了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 問題的解決辦法

1.加大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力度

對于職業院校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普遍較低的情況,我們首先要從學校教師水平方面抓起,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過硬的理論知識,這樣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崇拜感和信任感,然后要循序漸進的安排教學內容,不能操之過急,這樣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教學手段更能增加學生的信心。在一些基礎知識課程中,教師不要因為內容較基礎就一略而過,如與門、非門、或門的含義和使用情況,理解邏輯代數中的邏輯或、邏輯與和邏輯非的原始概念。還有一些模擬電子,數字電子方面的知識,還有電路的基本元器件的使用原理,比如電阻,電感,電容的作用,還有戴維南定理,基爾霍夫定理等。只要熟練扎實地掌握了基礎知識,對以后對PLC的學習就會更加容易了。

2.改進原有的教學模式

原來的維修電工實訓課程授課模式死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對自己的課程進行改進和調整,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如利用多媒體播放趣味性較強的短片,課堂上采取分組討論的形式。在PLC編程序的課程上,精心準備例題,如基本指令和梯形圖設計的例題,讓學生回憶以前課程中的電力拖動控制線路的控制環節來進行梯形圖的設計,梯形圖是一種圖形語言,其中不僅使用了繼電接觸器控制中的繼電器串并聯技術,還有繼電器觸點、線圈等圖形符號,還添加了很多功能強大的指令,而且這些指令使用也十分靈活,再結合微機的特點,簡化編程過程。一個程序調試完一定要讓學生連接至接觸器等輸出元器件再帶動電機,學生會直觀看到電機在運轉。學生對這種比較直觀易懂的圖形編程方式也十分歡迎。所以改進原有的教學模式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3.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PLC教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維修電工實訓中的應用更是如此,如果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根本不可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因為PLC與計算機和設備的關聯密切,所以在實踐環節要讓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任教,最好是帶學生去生產現場實習,邊學邊動手操作,

可以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學校應加強與企業工廠的合作,讓學生去生產車間進行實習,讓學生見到一些設備,比如現在使用廣泛的三菱FX2N系列的PLC,還有三菱的A700變頻器和三菱GOT1000型觸摸屏。在現場給學生出設計題目,比如設計一個用PLC控制的學校鈴聲系統,按照學校正常的作息時間的自動打鈴,起床鈴聲和就寢鈴聲要區分開來,自習鈴聲要持續20秒,工作日的打鈴時間固定,周末不設打鈴時間,并且要求有顯示系統,年月日,星期,時分秒都要有顯示,還要有外接鍵盤等等。這就把理論所學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篇5

關鍵詞:煤礦電工學;教學技巧

一、煤礦電工學教學現狀分析

從學生角度來看,基礎知識薄弱是較為嚴峻的一個問題。很多學生對于電工知識的了解都來自于初高中的物理課堂,部分學習煤礦電工學的學生在以前甚至沒有電學知識,這給教師講授知識的過程帶來一定的難度。其次,學習煤礦電工學的學生很大程度上都沒有積累認真學習的習慣,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瓶頸和困難就會放棄和打退堂鼓,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花費時間來維持課堂秩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樣勢必會占據授課時間,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此外,部分學生認為煤礦電工學并不是主要課程,對電工學的重要程度認識不足,覺得學得好與壞都無所謂,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都嚴重不足。

從教學層面來看,煤礦電工學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狀況不符。煤礦電工學的教學安排應該兼具系統性和基礎性,教學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學生的就業服務。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以便于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能夠實際應用、直接上手,所以煤礦電工學應該給予學生機會掌握實際的設備操作,這樣將來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盡快地適應崗位要求。從當前的教學來看,教師和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實際教學的重要作用。

二、提升煤礦電工學教學效果的思路

第一,注重學以致用概念的運用。煤礦電工學在眾多學科中是比較基礎的學科,學些這門課程的學生大多也是非電類專業的學生,教學內容也是為了后續的專業課程教育奠定基礎,所以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應該控制每一堂課教學的量,以學生能夠接受的程度為限,以學生能夠掌握的知識量為前提,將一些不必要或者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適當地刪減掉。比如說在講解電機控制和安全用電等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講解的重點應該集中電機控制和安全用電上,對于其中的晦澀的理論基礎知識可以適當地略過和刪減。

第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教師要想在煤礦電工學學科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不僅僅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合理性,還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唯有如此,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潛能才能激發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反復強調理論知識對實踐操作的指導意義,引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其背后蘊含的理論基礎。比如說在講解三相電反轉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課意識到只要將電機和與電源相連的三根線中的任意兩根進行調動就可以實現電動機的反轉,這樣學生對三相電反轉的相關知識理解得將更為透徹。

第三,要將相似的內容進行集中教學安排。煤礦電工學中部分概念和知識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學生在理解它們的時候很容易產生混淆的情緒。如果教師按部就班按照課本順序講解,學生可能會有前后脫節之感,并且在理解上也存在較大難度。教師需要靈活地運用教材,將具有相似性的教學內容安排在一起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對比和類比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知識和理論的把握程度,提升教學效果。

第四,要注重比擬教學方法的運用。煤礦電工學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和生硬,學生單憑自己的閱歷和過往的學習經驗難以理解得透徹。如果教師要讓學生能夠提升學習興趣,就要適當地采取比擬教學方法,將課本知識和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對比起來,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具象化,使得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第四,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煤礦電工學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在這門課程的教學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能力顯得至關重要,所以教師要認真地思考應該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熱愛實踐、重視實踐。

三、提升煤礦電工學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根學生實際要求安排教學內容

煤礦電工學,顧名思義,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突出煤礦企業的特征。教師在教學工作安排中應該以煤礦企業的實際應用作為切入點,教學內容則要根據不同的專業進行優化配置。在教學實施中要以電工技能的培養為重難點,做到精簡高效、有的放矢,運用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突出教學重點,使得學生充分掌握課程要求。

鑒于煤礦電工學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課程,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兼顧兩個重點,當然這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精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秉承以實踐技能培養為主題的思想,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為學生數學推到和分析中課程理論基礎,減少課堂中繁瑣的計算環節,注重煤礦電工學和物理課程的銜接和滲透,使得教學能夠有序和連貫地進行下去。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采取多樣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為學生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讓學生在生動更有趣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知識。融洽的教學情境和師生關系有利于減少學生在學習煤礦電工學課程中的緊張感和壓力感,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去思考和探索,最終突破教學難點。

(三)設置合理的實踐操作課程

煤礦電工學要想學好學精,教師就必須重視實踐操作環節的教學。在實操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了解到抽象的電工學知識和生活中具體的形象和事例之間的關系,這樣本來晦澀難懂的知識可能一下子就柳暗花明了。實操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比如說在電氣設備的安裝課程中,學生的讀圖能力不高,難以理解圖像中的抽象符號和設備零件之間的對應關系,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

教師在實驗課程前可以為學生示范式樣的操作方法和注意要點,并在操作的過程中穿插理論知識回顧,和學生進行共同討論,然后學生再進行獨立的實踐操作,最后教師要檢閱學生上交的實驗報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都得到顯著的提升。

煤礦電工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沒有解決,本文從此出發,提出了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教學對策,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提供良好的教學條件。

參考文獻:

[1]毋光明.談談《煤礦電工學》教學中的細節問題[J].科學與財富,2011(2).

篇6

關鍵詞:中專學校 電工電子 實訓教學

電工電子實訓課是中專電子類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傳授電工技術相關知識和電子工程相關理論為基礎,以實踐操作為手段,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的、由教育部重點扶持的實訓項目之一。通過實訓,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實踐能力,還能增強其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因此,對于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本人結合電工電子實訓教學經驗淺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產生一切動力的源泉,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好導師,因此,在實訓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結合學科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課程中涉及到收音機的裝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伊始展示上屆學生的作品與成果,將上一屆學生制作完成的收音機接上電源,打開開關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聽聽,感受一下上屆學生的學習風采和學習成果。這些作品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也躍躍欲試,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趕超上屆學生的作品和成果。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增加電工電子實訓項目,豐富實訓教學內容

電工電子實訓的主要內容包括:有關電的基礎知識、正確認識常用的元器件、并掌握其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練使用常規儀器等。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可以增強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并通過自己的設計安裝和調試具有特定功能的產品,切身體會依靠自己能力完成作品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教師一定要注意,實訓的內容應隨著知識的更新而不斷深入和層層遞進,適當增加實訓項目,進一步體現實訓教學的先進性和實用性。例如在電工方面,可以在簡單的低壓配電和電動機正反轉控制的基礎上,增設綜合應用控制比較復雜的三臺電動機等內容;在電子方面,立足于原有的焊接練習、萬用表安裝調試、穩壓電源制作等基礎課程,增設關于多諧振蕩器、數字搶答器、數字計數器、環型流水燈等制作內容。而且,在增設了實訓項目之后,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進行更多的優化組合教學,針對學生不同的專業來選擇不同的實訓項目,同時,又能對于同樣的實訓項目結合學生專業要求達到不同的實訓目的。

三、改進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樂學”中得到發展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職電工電子實訓教學也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生放置在學習主體的位置上,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重視學生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實訓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學生了解電工電子的相關技術和操作流程,利用實踐性極強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踐效率。讓學生在扎實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取得良好的實訓成果。在進行實訓時,可以根據理論基礎知識,讓學生自主選擇實訓項目,通過內容選擇所需要的儀器設備,并獨立制定實驗方案、方法以及步驟,然后由教師對于學生給出的方案進行正確的啟發和引導,保證其實施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實效性。實驗結束之后,要對整個實驗過程以及結果進行總結評價,教師從中做出正確指導和評價。實訓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自己檢查所有元件,將所有元件焊接起來形成電路,然后對電路進行檢查,檢查過程也應該有步驟、有計劃,比如按照一定順序檢查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穩壓電源等,并讓學生對這些元件進行調試和測量,提升其成就感和興趣感。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改進實訓教學模式,比如現在廣泛應用的計算機分析和數據處理系統、計算機模擬技術和仿真技術等,這些高端信息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和直觀性,就能夠大大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鼓勵學生不畏錯誤和失敗,大膽動腦和動手

在實訓教學中,教師要在確保做好各種安全措施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動手進行操作,比如在做日光燈管實驗以及電動機正反轉實驗的時候,常常會出現短路的現象,甚至引起個別學生的恐慌,不敢打開電源,導致實驗不能繼續完成。針對這類現象,教師要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大膽操作,不要害怕,盡量完成實驗項目。面對學生在操作中出現的錯誤和失誤,只要不違反實驗室的安全規章制度,我們都要給予允許,讓他們在不斷的失敗和失誤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當然,教師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和問題式的啟發,拓展學生思維能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只有這樣的實訓教學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教師要提高對于中專電工電子實訓課程的重視程度,通過自身的深入研究總結出更好、更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爭取做到在學生還沒有走出校門的時候,就讓他們擁有一定的工程經驗,逐漸成長為國家需要的應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同時也為學生將來能夠順利就業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董啟廣,張玉民.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

篇7

【關鍵詞】遷移;遷移規律;電工教學

【Abstract】studies the migration is in a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mportant topic,to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field research work,has the count for much reality instruction significance,waits for furth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to us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fully displays it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promoter action.

【key word】migrates;Migration rule;Electrician teaching

【中圖分類號】:G633.9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4041(2007)09-0080-03

學習遷移,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已獲得的知識和方法對學習新知識的影響。這種影響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前者稱遷移,后者稱干擾。如何更好地排除干擾,讓已有的概念、知識、理論成為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持續恒久的原動力,成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問題。事實上,無論是遷移,還是干擾,它的產生和轉化都是有條件、有規律的。在教學過程中,只要善于分析、研究、發現并運用其他規律,就能創造條件,促進遷移,防止干擾,促使學生順利掌握新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1影響遷移產生的條件

1.1基礎知識是遷移產生的前提。遷移的主要表現是,學生已獲得的知識對學習新知識起促進作用,有利于新知識的掌握。電工學及電子學是一門技術基礎課,介于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是基礎課學習的必然發展。教學實踐證明,凡是基礎課學得好的同學,學習電工學及電子學就比較順利。有些同學對電學問題理解較深,能夠舉一反三,說明這些學生原有的知識在學習新知識時,促進了遷移的產生。據此,我們應重視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講授和訓練,切實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學會把實際問題歸結為相應模型,以便為遷移的產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2概括水平是遷移產生的重要因素。在龐雜的知識面前,凡是能夠發現相互之間的聯系,找出共同規律的就具有較高的概括能力,就能利用原有的知識去識別、理解遇到的新知識。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索、猜測、判斷、推理、證明、運算、檢驗、歸納、總結等能力,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促進遷移的產生。

1.3心理定勢對產生遷移有重大影響。心理定勢,指人的心理準備狀態。學生應用知識的心理定勢對遷移有明顯影響,既能促使遷移產生,有能制造干擾。當學生充滿信心、頭腦清醒時,就會促進遷移;當學生信心不足、心情急躁時就會制造干擾。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保持清新頭腦,形成有利的心理定勢,克服不利的心理因素,以促進遷移產生,提高學習效果。

2運用遷移規律的方法

要促進遷移產生,防止干擾,還必須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2.1由淺入深是促進遷移產生的關鍵。電工學及電子學是理論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與數學、物理學關系甚為密切,對非電工專業學生來說,學習比較困難。在教學中,如果從物理學的電學知識入手,在復習舊概念的基礎上,逐步引入要講的新概念;在加深對原有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逐步理解新知識。這樣,就會使原有的知識促進遷移產生,加快遷移速度。對講課中遇到的主要公式,要在復習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指導公式,使學生在推導過程中加深對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掌握計算公式和計算技巧,從而促進遷移,提高教學效果。

2.2加強學習指導是促進遷移產生不可缺少的環節。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有指導的練習能提高遷移效果;有指導的練習越多,越能產生積極的遷移,遷移效果也就越大。因此,在電工學和電子學教學中,不僅要抓好課堂教育這個關鍵,還要把課外輔導作為促進遷移,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

2.3預測、控制、防止干擾,是遷移產生的保證。它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又具有較大的實踐性;既要求思維的數量,還要求思維的深刻性和靈活性,而且在遷移活動過程中,能培養學生獨立,自覺地運用所給問題的條件,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和途徑,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直覺思維、猜測、轉換、構造等能力。遷移和干擾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對矛盾,當遷移增大,就意味著干擾減少。因此,不僅要想方設法促進遷移,也要努力預測、控制、減少干擾。比如,電工學中的矢量計算方法,雖然是從數學、力學中引申來的,但也有區別。數學、力學中的矢量,不僅代表大小,同時代表空間方向;而電工學中的矢量是代表大小和時間順序(即相位)。在這一點上,若不講清楚,學生勢必在理解中產生干擾,防礙對新知識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應盡量預測產生干擾的地方,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相應對策,反復講授前后知識的區別,使干擾降到最低程度,從而促進遷移。

3注重在知識的應用中促進遷移

3.1要掌握知識應用與知識遷移的區別。知識應用,是指把已或得的知識運用到解決作業或實際問題。知識遷移,是指在以前的情景下獲得的知識,在新情景下對另一類知識學習所產生的影響。二者的區別是,知識運用強調在實踐中運用知識,而知識遷移是無形的,是在潛移默化中起作用的,并且這種作用比較持久。

3.2要辨證地理解知識應用與知識遷移的聯系。知識應用和知識遷移這兩種客觀現象是經常出現的,一般知識應用會導致知識遷移,反過來知識遷移又能促進知識應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很簡單的知識應用中不一定有遷移產生,而在復雜的知識應用中必定有遷移產生,這就是有些學生在理解問題是能夠舉一反三的原因之一。

3.3要以知識應用促進知識遷移,以知識遷移引導知識應用。電工學及工業電子學這門課程,既有電學基礎知識,又有電子技術基礎知識,還有電機等專業知識,內容十分豐富。要提高這門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充分應用遷移規律,注重實踐性教學環節,注意培養學生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技能,要在實驗中引導學生把具體知識上升到一般原理,然后又通過一般原理去理解新的知識和知道知識應用。

篇8

1.1將實驗課程進行分類設置。

把電工實驗課程進行調整,把電工實驗教學進行分類,讓電工實驗教學從理論向著實踐的方向進行轉變,把知識由淺到深的傳輸給學生。

(1)實驗的基礎知識。將實驗的基礎知識在課堂上進行講解,比如安全知識、注意事項等。

(2)基礎性的實驗。安排一些基礎的實驗讓學生動手操作,掌握一些基本的簡單的電子儀器,認真的學習這些儀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為以后的實驗打下基礎。

(3)設計型實驗。對學生進行一些設計實驗,讓學生在課后自己獨立的完成電路的設計,并作成報告,在課堂上進行驗證,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綜合型實驗。給學生安排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實驗,讓學生進行分析研究,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提高。

(5)仿真實驗。利用一些先進的仿真電子軟件,幫助學生進行計算機輔助設計,實現在電工設計上的信息化,學生運用計算機來完成電路圖的設計,在計算機上對電路圖進行測試等,這是把電工教學和最新的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勁頭。為了使學生更加積極的進行學習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上的實驗安排和教學可以充分的讓學生來完成設計內容。

1.2分層教學

根據電工學習的學生不同學習專項和不同的年級,將教學的內容進行深度和難度上的分類。對于電工專業的學生加大他們的訓練力度,在完成教學規定中的實驗內容后增加一些訓練項目。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不同程上的內容教學,一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工具的使用、基本元件的檢測和認識以及對電工專業興趣的培養為主,二年級的學生主要是集成電路、數字電路等綜合的電路調試和安裝,三年級的學生主要是對產品整機的組裝、調整和維修的掌握。通過使用各種儀器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對電路的理解。

1.3開放實驗室

電工實驗教學的改革對開放實驗室的設置很重要的,根據中職學校的人力物力等條件,現在想要做到對實驗室的全面開放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只有在實驗室閑置的時候進行開放,由于實驗的學生很多,他們的能力有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對在電工實驗中失敗或者是完成的不好的學生開放實驗室,讓他們重新進行電工實驗,如果有需要實驗老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電工實驗的指導,,幫助學生進行電工實驗學習和實驗教學的改革。

二、小結

篇9

理論學習 動手能力 復習

機電專業電類課程是理論性、技術性、應用性都比較強的課程。而職校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對知識的理解能力較慢,對多數職業學校來說教學設施配置不全,學生實踐的機會少動手能力差。目前的職業學校課堂教學一般分為兩大類,普通教學班在理論的基礎上加強實踐,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就業為導向;高職教學班以理論為主,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以考學為導向。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教學班,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實踐水平和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成績和提高升學率。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對如何教好電類課程,我淺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

學生普遍感到專業課難學,原因之一是理論基礎知識根基沒有打牢。對于機電專業電類課程來說,電工基礎是電類課程的基礎課,只有打好基礎,后續課程才能學得輕松。比如,學習《電機與變壓器》這一門課程時,對于變壓器和電動機的結構、工作原理都要用到電工基礎電磁感應和磁路的基礎知識,只有理解了電磁感應和磁路的知識,變壓器和電動機的相關知識都可以迎刃而解。

因此,專業課教師在講授專業課過程中,要經常不斷地引導學生復習基礎課的內容。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既要梳理知識要點,打好基礎,又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

二、在實際教學中要加強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的結合

電類課程理論抽象,為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我從網上搜索了很多與課程有關的flas,并制作成課件讓學生體會動態的工作過程,并借助教具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條件的話,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教師要結合大量實例,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讓其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教學中盡可能的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練習,把抽象的內容通過實驗驗證清晰化。

三、細講內容,把握重點和難點,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

針對職業學校學生基礎差,教師在講授重點知識的同時,應盡量降低難度。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允許的情況下,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并盡可能的通過實踐操作加強對理論的理解,所以在機電類專業電類教學中,教師應該精講內容,根據專業特點,突出重點及實用性,處理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與數學公式推導論證之間的關系,合理組織教學內容,應用各知識點的相互聯系,復習鞏固舊的知識點,應用到新知識的學習中。

四、通過動手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機電專業電類課程一般原理較抽象、較難理解,學生往往感到學習困難,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巧妙設計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經常讓學生加強動手練習,讓學生買一些元器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設計電路然后進行焊接,學生的焊接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對電動機的控制電路都一一讓學生進行接線練習,加強了對電路的理解,對plc基本指令也通過編程并經plc驗證,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對于普通教學班的教學采取細講多練,盡可能地讓學生掌握,以加強技能為主。對于高職升學班以理論為主,高職升學班的課程機電專業實踐綜合包括電工基礎,電子技術,電機與變壓器,plc四門專業課程由于覆蓋科目多,知識面廣,因而,復習難度也大。怎樣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搞好各個階段復習非常重要,其中上好第一階段的復習授課更為重要。

1.確定好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

要根據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一年總計劃可分三輪復習階段。第一階段:復習授課階段。按考綱要求,以學習教材內容為主,時間約為一學期;第二階段:階段復習。以做題練習為主;第三階段:綜合復習階段,注重各科的知識整合。第一階段復習授課計劃中,先講電工基礎、再講電子技術、再講電機與變壓器、再講plc。要注重公式的應用和各種原理圖的畫法。

2.扎扎實實打好基礎,不盲目趕進度

“萬丈高樓平地起”,學習就像蓋樓一樣,基礎打好了,樓才能蓋得又高又穩。抓基礎知識,就是要抓課本知識。在教學中根據考綱要求,認真把握每一個知識點,所涉及到的教材內容應詳細地進行全面講解。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力求每章節過關。同時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盡量降低難度。

3.根據各科特點,講究學習方法

機電實踐綜合所包括的四門課,由于知識內容不同,因而各有各的特點,在學習中根據不同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

(1)電工基礎、電子技術考察的是對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公式的應用能力,在教學中要檢查對原理的理解能力和公式的應用能力,并通過大量的習題練習,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一輪二輪復習時電工基礎分配的時間要較多些。保證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理解,在第三輪復習時,以做題為主。

(2)電機與變壓器、plc是相互關聯的兩門課程,plc主要講的是對電動機采取不同的方式控制,在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對電路圖的接線練習,以加強對電路的記憶和理解能力。

篇10

(1)調整教學內容,尋找最大平衡點。《電工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應該最大程度地服務于后續專業課程。結合《電工基礎》的教學安排及實訓場地的安排,重新整合之后的教學內容包括安全與觸電急救部分、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電阻電路、電容和電感、正弦交流電路、電工儀表與工具部分、導線間的連接和導線與電器設備的連接、照明電路的安裝與操作等內容。

(2)采用導入式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雖然《電工基礎》很多教學內容涉及到實訓,但要區別開以往的師傅帶徒弟的“作坊式”教學方式,我們更希望學生能成為學習的主體而非被動體。例如,在“電路組成”這個內容上,通過向學生展示吹風、手電筒、風扇等實物,讓學生說出這些電器的主要組成部分及作用。再由教師歸納這些電器的共同點,它們都由電源提供電能、由開關和導線等中間環節來連接、控制和傳遞電能、由負載來應用電能。事實證明,這種導入式教學方法比“填鴨式”教學方法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效果也更佳。

(3)階段性檢測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時了解學生學習動態,保證教學效果。質量檢測是一種終結性評價標準,檢測成績合格的學生可以免去電工中級證的筆試,這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電工基礎的興趣。但這種終結性評價標準不能作為追求的目標,而應當作為一種手段,應增加階段性檢測以了解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在“對觸電者施行救護”單元學習后,讓學生分組,模擬有心跳有呼吸、有心跳無呼吸、無心跳有呼吸、無心跳無呼吸等情景,讓學生練習如何施救,以了解學生是否真正掌握各種狀態的施救方法。《電工基礎》階段性檢測的具體策略如下:①減少基礎知識考查題的比例,增加能力考查題和自主探究題的比例。例如“考查學生是否掌握萬用表的讀數”,這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但如果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方法之后,分發各種開關、燈泡、接觸器等器材,考查學生是否能夠正確通過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的方法去檢測這些器材的好壞。如此一來,顯然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提倡這樣的命題方式。②提倡研究性學習,布置開放性練習作為階段性檢測的新形式。例如在“串聯”和“并聯”這些教學內容中,教師提供足夠的元器件,讓學生“用兩個開關控制兩個燈泡”,學生根據元器件的銘牌上提供的參數,自己選擇器材、設計電路,在實驗中充分地學習的主動性。結果,在電源和負載參數匹配的前提下,學生組裝出多種電路(如圖1)。這種開放性練習有利于促進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大膽地猜想和獨立地思考,增加了解決問題的勇氣和信心。③重視對電工實驗的考察,加大其在階段性檢測中的比重。電工實驗不要過于追求數量,而要講究品質。例如,在照明電路中,我們要求學生選擇器材,檢測好壞之后,按照電工操作規范實際環境來布置燈泡、插座、燈管等元器件的位置,并正確使用工具完成整個電路的安裝。這是一個典型的RLC串聯電路,雖然我們沒有要求學生進行功率計算、感抗計算、容抗計算,但通過這樣一個綜合練習,學生從中體會到電阻、電感和電容的相互作用,能正確說出鎮流器、啟輝器等元器件的作用,能獨立完成線路安裝和故障排除等工作。④階段性檢測的重點不要放在對知識的記憶和重現上,不能孤立地對知識和技能進行測試,而應放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例如學生學習了功率的相關計算公式:(I)P=UI;(II)P=U2/R;(III)P=I2R。但如何靈活地應用這些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應設置有助于學生理解和綜合運用知識的實際問題情境。例如:某顧客看中銘牌如圖所示的某電熱水器,請幫他完成以下計算。在這樣的一個情境中,學生首先要學會看電器的銘牌,銘牌中有一些信息是解決問題必需的,但也有一些信息是無關的。其次,學生還要運用合適的公式來計算。這樣交電費的真實情境,讓學生覺得所學的電工知識是非常實用的。總而言之,如何進行有效的《電工基礎》教學并順利通過質量檢測是目前廣州市中職學校面臨的一個課題,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本文只是整個機電教學部設備教研組所有教師的一些教學心得,不當之處希望得到專家與同行的批評指正。

作者:吳小蘭 謝金紅 單位:廣州市土地房產職業管理學校 廣東省輕工業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