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的本質范文
時間:2023-12-29 17:53:4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計劃經濟的本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至少有兩個特征支持了這一可能性。一是,全球經濟正在經歷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后而形成的緊縮周期。泡沫破滅猶如產生了一個黑洞,流動性被迅速吸干,隨之而來的是家庭財富效應的縮水,以及企業信用鏈條的收緊,這些足以導致實體經濟衰退,而實體經濟企穩通常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時期才能完成。
這個特征與日本一致。日本經濟的噩夢也是由資產價格破滅尤其是房地產價格下跌開始的。1990年日本土地總值達到15萬億美元,比美國土地資產總值多四倍,相當與日本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倍多。日本的房地產市場終于在1990年底急轉直落,其時股市也開始下跌,并拖累整個經濟至今仍未回復元氣。
另一個是,全球零利率時代已現端倪。在下滑趨勢確立之后,我們還能期望什么?一個答案是,更加激進地放松貨幣政策。當前似乎進入了一個降息競賽,誰落在后面誰就會面臨極大的壓力。歐央行曾承擔著這樣的壓力,而現在卻是中國央行。央行23日宣布的小幅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27個基點,海內外的資本市場卻應聲下跌。
日本一直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極低的水平,現在全球都將出現同樣的事情。美國利率幾乎已降無可降,并且低利率會維持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的央行也會不可避免地跟進。與國外同行相比,國內的貨幣政策還幸運地擁有放松空間。這讓市場對央行仍保有期望。顯然,經濟尚未見底,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就沒有見底,央行仍受到進一步降息的壓力。
日本的經驗表明,經濟緊縮(即第一個特征)有可能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并且,低利率政策(即第二個特征)也可能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首先,實體經濟的加速衰退打破了有關市場將經歷V型反轉的樂觀預期。實際上,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衰退都由金融危機開始的。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聯系不再是松散的,而是非常緊密。金融危機不僅會將實體經濟中的問題暴露無疑,還會起到破壞性的放大效應。日本資產價格破滅之后,實際產出、就業、出口等都受到的嚴重影響。當前也是如此。
其次,以降低利率為核心的貨幣政策并不能輕而易舉地“制造通脹”。日本的經驗是:在由資產價格泡沫破滅誘發的經濟衰退中,貨幣政策工具可能會失靈。伯南克一直堅信1929年大蕭條完全是由于當時的美聯儲沒有及時向銀行系統注入足夠的流動性所致。然而當伯南克將責任歸咎于貨幣供給方時,卻完全沒有考慮到貨幣需求方行為變化這個客觀事實。和日本最初的選擇一樣,各國貨幣政策的第一反應是,降低利率,甚至是實行零利率。但是在去杠桿化的大潮中,即便能以極低的成本借錢,如果不存在賺錢機會,信貸市場上還是沒有需求。
篇2
一、環境創設――課程園本化的平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反映了一個幼兒園的課程文化。我園自開園就確立的以“健體、健美、健腦、健心”等四健為核心的健康教育特色,把“健康、快樂、靈動、純美”作為師生的培養目標。
1.氛圍濃郁的四健環境
一樓大廳以健體為主,四個大立柱分別布置健康、快樂、靈動、純美的鹿寶貝照片,結合四周四個小立柱的“健康問一問…‘健康量一量”“健康讀一讀”“健康報一報”等,體現了我園的健康教育以健體為核心的理念。
2.內容豐富的四健區域
我園各班合理有效利用午睡室、活動室、門廳及室外走廊空間,分別創設“健體區、健腦區、健美區、健心區”。其中健體區利用室外走廊空間,結合原有的自制體育器具開展活動;他心區主要利用原有的午睡室的游戲空間,設置3至4種符合本年齡段的游戲內容;健腦區和健美區在活動室四周和門廳開展活動,利用櫥柜創造開放的空間,便于幼兒隨時進入區域活動,四健區域充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再加工。
3.隨處可見的健康標志
孩子的一日生話皆課程,環境具有潛移默化地教育作用。我園充分領用每個角落設置標記。讓幼兒在環境的熏陶中逐漸形成健康行為。
二、課程設置――課程園本化的抓手
課程園本化并不是對原有課程的否定,而是調整、充實與延展。我園在實施現有《滲透式領域課程》為藍本的基礎上,以微調課程設置為抓手。建構我園健康課程的框架。
1.創新健康課堂
我園對健康領域的體育教學進行積極的設想、大膽的改革。在體育課組織中,打破原來固有的以“情境式”為主的教學模式,以動作練習為主的活動流程。改之以純結構的游戲模式來組織,積極開發一些器材。
2.調整課程設置
為了使健康課程更加系統完善,我園在原有的每周課程安排基礎上進行了三個層面的微調。首先,是適當增加了健康領域活動的比重:我們應該樹立大健康的教育觀念,將身體保健、心理健康、健體活動(體育)都列入健康領域的范疇。其次,是開展四健游戲活動,在創設四健游戲環境的基礎上,結合課程中每一話題的實施開展游戲,同時嘗試四健寶寶特色評價,每周進行四健發展的幼兒自主評價。
三、活動展示――課程園本化的亮點
為實現教育目標而組織的全部教育活動的總和即為課程。同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把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首位。在這樣的新課程觀和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園嘗試了一系列特色健體活動,把課程目標落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之中,也使其成為了我園園本課程的亮點活動。
1.快樂五分鐘
快樂五分鐘活動,是晨間體育活動的序曲。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確立了快樂五分鐘的內容:小班拍皮球運動、中班呼拉圈運動、大班跳繩運動。
2.分區體育活動
通過游戲化的設計、層次性的指導、主動性的參與。使分區體育活動呈現主動、積極、創造的三部曲,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提高體育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健康的生長發育。
3.特色體育項目
我園遵循幼兒生長發育規律,請教專業人士,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從開園初就把直排輪這一時尚動感的健康運動引入我園。精良的輪滑鞋、全套的保護裝備、專業的教練是安全有效開展活動的保障,幾年來我們培養了一批批輪滑能手。
四、課程評價一課程園本化的歸宿
一個科學、規范、完整的課程體系,其評價方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的手段,是幫助幼兒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
1.健康課堂評價模式
在創新、實踐我園結構式體育活動特色課堂的過程,老師不僅注重幼兒身體的健康發展,更注重孩子心理的、社會性的發展。同時老師在一次又一次的課堂教學研討中。逐步實現了三個轉變:從重技能走向重素質、從重情節走向重內涵,并梳理出健康課堂“放權、放手、放心”的三個原則以及“心細、眼寬、腦快”的三條策略.初步形成了“健康課堂的評價新模式”。
2.幼兒四健發展目標評價體系
我園開展的是以健體為核心的“健體、健腦、健美、健心”四健健康教育,培養的是“健康、快樂、靈動、純美”的“白鹿寶貝”。為此,我們結合藍本課程中原有的發展目標,在從四健層面上重新梳理、細化,逐步形成了我園幼兒四健發展目標評價體系。每個年齡段結合話題實施的具體內容,進行“四健”寶寶評選,包括每周一次的幼兒自主評價和每月一次的家長老師砰價,并運用自主開發設計的以“鹿”為主要形象的四健鹿寶貝印章,使評價成為幼兒喜愛的活動。
篇3
關鍵詞:對華直接投資 經濟影響 日本
一、引言
近年,中日兩國間的貿易往來不斷升溫。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的2010年上半年日中貿易數據顯示,2010年1―6月,兩國間貿易總額約138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5%,創雙邊貿易半年新高。日本對中國出口達到創紀錄的684億美元,大增47.1%,而從中國的進口也達到699億美元,同比增長24.2%。國際經濟理論證明,增加直接投資、擴大貿易會給貿易雙方帶來巨大利益。對投資國來說,企業可在國外市場獲得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或者通過外國政府的投資獎勵、節省運費等,獲得經濟效益;而對被投資國來說,直接投資不僅能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也能帶來不同形態的資本等。因此,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引起的中日兩國間貿易的擴大,對中日雙方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現狀及特征
日本的對華直接投資可以分為20世紀80年代的摸索階段、20世紀90年代日元升值背景下的工場轉移階段以及2001年以后的開拓中國市場階段。
改革開放初期,日本的民間對華經濟援助是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日本經濟發展停滯、日元升值等因素,日本加速了生產基地向中國的轉移,日本企業的對華直接投資進入正式階段。2001年12月中國加入WTO后,日本企業的對華直接投資有了質的飛躍。截至2009年4月,日本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累計實際到位金額達666.8億美元,中國逐漸成為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重點。
近年,日本企業的對華直接投資逐漸顯現出新的特征。一是制造業的大型生產基地大規模地向中國轉移。考慮到中國市場的遠大前景,一部分日本企業甚至表示10年后將會把公司本部轉移到中國。二是投資結構呈現出多樣化。日本對華直接投資企業既有大、中型企業,也有小型企業;投資領域也涉及到各行各業。三是中國已由“世界工廠”轉型為“世界市場”。日本企業原來實施的“中國制造、日本銷售”的“中國商務戰略”逐步轉成了“中國制造、中國銷售”的“中國市場戰略”。四是投資向中國華東地區轉移的趨勢。華東地區既是中國西部地區和北部地區的連接點,也是與世界市場聯系的紐帶。該地區的人文環境、生活習慣等與日本較為接近,消費水平也處于急速上升階段,使得日本企業都愿意將投資地選擇在該區域。
三、對華直接投資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日本國內曾出現過對華直接投資會導致日本“產業空洞化”的言論,即伴隨著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的持續進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行產業轉移,主要生產經營基地逐漸從國內轉移到國外,國內僅留下一個“空殼”,導致日本國內經濟不斷萎縮。其實,向海外轉移生產是任何發達經濟體的必由之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投資自由化,資本和資源必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最佳配置。理論和實踐都證明對華直接投資未必會引起日本國內的“產業空洞化”,相反,通過對華直接投資,可以擴大雙邊貿易。一般來說,對外直接投資對投資國而言,既有正面影響,也會有負面影響。
(一)對日本國內就業的影響
根據日本著名經濟學家小島清的“比較優勢理論”,如果在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前該產業就即將或已經在本國國內喪失競爭力,對外投資后,雖然此劣勢產業的發展削弱,但國內其他新興產業的就業機會卻會大幅增加,此時對外直接投資對投資國而言有正面的影響;反之,如果在對外直接投資前,該產業還存在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對外直接投資就會削弱投資國國內產業的發展,減少國民的就業機會,此時對外直接投資對投資國而言就有負面的影響。
從目前情況來看,日本對華直接投資所涉及的領域大部分都是在日本國內即將或已經喪失發展優勢的行業。雖然日本制造業海外轉移后日本國內的失業率的確處于上升趨勢,但仔細分析,會發現對華投資的增加并不是日本失業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日本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不良債權問題的惡化以及日本國內需求的不足。不良債權問題不僅難以處理,而且引起了企業破產和失業率的上升,最終導致消費需求的下降。同時,日本對內直接投資規模太小、限制外資進入的政策也影響了日本的經濟發展和就業水平。另外,近年來隨著日本女性地位的提高,日本女性就業的人數不斷攀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失業率的增加。
(二)對日本貿易的影響
傳統的貿易與投資理論認為,對外直接投資與投資國本國出口之間具有替代效應,即對外直接投資的增加往往導致投資國對被投資國出口的減少;反之,被投資國為了保護本國產業發展,往往會采取限制進口的各種措施。如此一來,投資國只能在被投資國直接建立生產基地,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投資國對被投資國的直接投資有所增加。
與替代關系理論相反,日本學者小島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對外直接投資應該以投資國已處于或即將處于相對劣勢的產業的順序依次進行,通過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來擴大兩國之間的比較成本差距,進而創造出新的比較成本格局。究竟對外直接投資與投資國出口之間是替代關系還是互補關系,則取決于投資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投資動機、投資類型和對外投資所處的發展階段。
近年,中日兩國貿易總額呈不斷上升趨勢,從2000年的857億美元到2008年的2664億美元,短短8年時間就增加了兩倍之多。其中,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功不可沒。這些投資帶動了相關的其他產品的出口,促進了中日兩國間的國際貿易發展。由于日本對華直接投資與中日兩國貿易之間存在著互補關系,所以兩國間的貿易呈擴大趨勢。日本對華直接投資更傾向于增加其出口而非抑制出口。
四、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一)對中國產業結構的影響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就積極利用外資,開展加工貿易,開啟了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道路。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世界產業開始大調整,中國大膽地吸收來自歐美、日本等國的資金,大力發展有色金屬、鋼鐵、煤炭、化工等產業。自中國2001年加入WTO后,在日本對中國直接投資的影響下,中國第二產業的規模迅速擴大,同時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也不斷發展與壯大,中國經濟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的增長。
同期,日本對華直接投資也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主要通過資產重組、企業重組等方式彌補產業的空白地帶;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機制推動中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由于直接投資的不斷涌入,中國加大了吸引外資的力度。特別是對通訊設備業、微電子等技術密集的行業投資比重明顯加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明顯。中國還制定了“以市場換技術”的戰略,對于高新技術的外商投資項目給予特殊的優惠待遇來積極引進,促進了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進步的顯著上升,推動了中國產業的快速調整。
(二)對中國技術進步的影響
引進先進技術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主要動力之一。日本大規模在華投資設廠對華直接投資,不僅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經驗等軟技術,同時也為中國帶來許多先進的生產設備等硬技術。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基本上是為日本加工組裝低附加值和低技術含量的產品。90年代后,日本大幅度提高了對中國高科技產業投資的力度,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迅速增加,在2001―2008年的8年間,中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接近22%。其中占GDP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在電子技術、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和航天航空技術等技術領域的產品有13.6%來自日本進口,其中電子技術產品的16.1%、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產品32.5%自日本進口。
五、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
(一)日本對華投資的區域結構、產業結構不均衡
投資區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而西部地區卻少有涉足。同時對于鋼鐵、汽車等制造業的過度投資導致了其市場供給過剩,投資與消費的關系不平衡。最終導致生產力過剩、經濟增長緩慢。同時在此過程中,沿海地區的能源消耗、環境污染等問題也日漸明顯。
(二)日本企業在技術轉讓方面過于保守
日本企業對中國直接投資一直處于一種矛盾的心態。一方面在國際市場爭奪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深感對華投資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另一方面又擔心對中國進行的資金技術投資會不斷壯大中國實力,對日本構成威脅。在這種矛盾心態的影響下,雖然日本企業對華直接投資在規模和數量上不斷增加,但投資技術轉讓始終所占比重較少。
(三)中國投資環境還需不斷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國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但部分地區基礎設施落后、能源及原材料緊張、法律體系不夠健全、勞動力素質不高等問題一直存在,這些都或多或少地成為阻礙日本對華直接投資的障礙。
引進外資是各國企業爭奪資本市場的戰略制高點。我國要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定位產業發展,就應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積極引進海外資本,以強化我國產業的競爭力。惟其如此,我國才能真正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增強國際競爭力,實現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和諧與可持續發展。
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對中日兩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中國為日本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條件,而在華的日資企業也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其應有的貢獻。據測算,在華日資企業直接和間接吸納就業人數920萬人,而在華日資企業也在中國市場得到了巨大的經濟利益。雖然日本對華直接投資仍存在一些問題,但總體而言,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對中日兩國經濟的積極影響遠遠大于其消極影響。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扎扎實實地促進中日雙邊貿易和雙邊投資,構筑中日經濟環境共同體,中日兩國經濟發展將會出現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①日本貿易振興機構(ジェトロ)官網.[DB/OL].
②大前沙代等. 日本の中直接投[Z]. 大阪大學經濟學部,2006(12)
③小島清.對外直接投資:跨國經營的日本模式[M].紐約普雷格出版公司,1978
④張應武. 對外直接投資與貿易的關系:互補或替代[J].國際貿易問題,2007(6)
篇4
關鍵詞:體育文化;競技運動異化本質;文化溯源
中圖分類號:G8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09)09-0007-04
Cultural tracing and retrospecting of the nature of dissimil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
XU Ai-min1,WANG Xiao-ming2,HUANG Ling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7,China)
Abstract: Competitive sport is a sort of body activity with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rule-specific, competitive or challenging, entertaining and uncertain, a body moving process that bases its main goal on creating outstanding performances ultimately. The dissimilation of the nature of competitive sport refers to the in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competitive sport, in other words, the subject of competitive sport is to pursue its own development originally, but on the contrary it is possessed by the object. Civil progress, aggressive violence, national polity and commercial interest have resulted in the dissimil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 we should build a dissimilation resisting castle, and initiatively seek for the essentially meaningful cultural return of competitive sport.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nature of dissimilation of competitive sport;cultural tracing
競技運動是以人為主體的身體活動,它將運動員、裁判員、教練員、觀眾等人的因素統攝其中。當這些人的因素參與競技運動時,發生了某些行為變化或角色遷移,阻礙了競技運動的正常進行時,異化現象就出現了。周愛光[1]認為:“異化是指由主體產生的客體脫離開主體成為與主體相對立的獨立存在,并在保持其獨立性的同時反過來支配其主體的結構。”龐建民等[2]認為:“所謂競技體育本質的異化就是指參與競技體育的人(主體)與競技體育(客體)之間關系的不協調。這種關系的不協調就是指參與者(包括教練員、運動員、裁判員、管理者等)原本是追求自身的發展,但反過來自身卻被對象占有了,即被運動成績和物質獎勵占有了。”在現代的競技運動中,充斥著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競技運動發展的不和諧、不協調的現象,這些現象扭曲了競技運動的本質精神――“公平競爭”原則,形成了結構性的矛盾,異化產生了。在這些異化現象的背后:一是,摻雜了人為的利益因素,競技目的成為次要原則,操縱競賽追求利益成為首要動因;二是,競技運動中所形成、發展的技戰術、組織模式、競賽規則和行為規范逐漸被客觀化,都反過來成為克制和支配競技主體的因素;三是,競技運動的主體被客觀因素所誘導、哄騙、欺瞞和教唆,競技主體缺乏克服的手段,導致主動性、創造性缺失,競爭的公平、公正原則喪失;四是,競技運動的客觀因素目標明確,使得競技主體自然選擇性地跟隨客觀因素的改變,導致競技運動目標偏離本質精神;五是,競技運動主體的保障與目標相脫離,競技主體的付出與回報不符,衍生的嫉妒與怨恨是競技運動無法擺脫的陰影。競技運動的異化“使得人的塑造和關照被忽視,在狹隘民族主義和商業主義壟斷下,競技運動基本喪失了文化教育本原,淪為政治工具和商業手段”[3]。競技運動主體是人,目的是人的身心全面發展。但是在競技運動異化的陰影下,主體被忽視,內部各結構與社會因素相關聯的過程中,表現出非理性的價值選擇、思維意識和行為方式、競技主體成為縱的符號和工具。“一種異己的力量扭曲了競技體育本質,使人們離競技體育的初衷越來越遠”[4]。競技運動異化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與其相關聯的因素眾多,都成為競技運動本質精神異化的手段,要厘清競技運動異化的本質特征,必須從競技運動異化的文化溯源開始。
1競技運動異化本質的文化溯源
1.1文明進步導致競技運動異化的產生
當人類社會突然感知到文明世界的來臨,人類的社會交往活動伴隨著生活領域的擴大而逐漸增多,文明進程開始影響著人類自身的發展。德國哲學家西美爾提出:“生命有超越生命的能力。生命過程是不斷超越生命本身,不斷壯大、發展自身的過程。”[5]文明帶給了人類思想的深度,導致自我意識出現,“人就是自我意識,他意識到了自己,意識到了他的人性事實和他的尊嚴。正是據此,他同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6]。但是自我意識留下了一些思想遺產,比如:怨恨、嫉妒、暴力、負罪、內疚等,這為異化留下了自我生長的空間。德國哲學家尼采探究心靈道德認為:“人變成了一種道德動物,更準確地說,人變成了一種奴隸道德的動物,他的道德的心理標記是內疚和負罪。……內疚和負罪,這是現代人最重要的疾病,就是要挖掘這種疾病的起源。”[7]內疚和負罪感催生出怨恨和嫉妒的心理,社會道德和人性道德界限沒有明顯的劃分,罪惡和邪念在肆無忌憚地扭曲著人們的心靈。對于文明在人類心靈上的異化遺產,起初人類是依靠體育運動來化解和暫緩異化的痛苦,但是隨著靈魂世界的爆發和“上帝”虛無主義的出現,體育運動這一解藥逐漸失去功效,本來是保留著人類道德底線的競技場,最后卻變成了人們追求競技運動中的榮譽、金錢和勝利的地域,不惜用任何手段達到既定目的,競技運動中公平競爭的界限就這樣一次次地被撕扯、襲擾和褻瀆。
1.2攻擊性暴力導致競技運動異化的產生
攻擊性是動物(包括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是一種源自身體內部的本能反應。動物行為學家康拉德•勞倫茲認為:“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都具有一種對抗同類分子的戰斗本能,這就是攻擊性本能,它是生物進化的原始動力。”人類依靠著進化的成果和攻擊性本能,改造著整個世界,并讓自身成為支配這個世界的主宰。“在未經人類文明洗禮過的史前社會,人類依靠種族內部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協作來共同抵御來自自然和其他猛獸的威脅,將各自身上的生物攻擊性引向對群體有利而無害的方向”[8]。攻擊性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但是人類在文明的碰撞中,感受到了恐懼、危險和失敗的苦果,攻擊性轉而變成為一種暴力的手段,于是在人類文明歷史中,戰爭成為了唯一選擇。人類變成為一種善于有組織、有計劃和有意愿屠殺同類的可怕動物。“什么是最大的快樂?暴行的快樂:因為在這些狀態下,對于殘暴行為的欲望和才能被視為一種美德。暴行是人類最古老的節日歡樂之一”[9]。人類情緒是如此琢磨不透,在暴行中獲得的快樂和安全感,流淌在血液中的攻擊性吞噬著人類文明。攻擊性瞬時變成為一把雙刃劍,一面是進步,一面是暴力,在這種兩難的權衡中,競技運動化解了這一矛盾。“競技運動所摹擬的正是一種人類由來已久的暴力行為與暴力現象。但競技運動自身并非暴力行為,它屬于一種具有非理性內涵的藝術形式”[10]。競技運動成為人類攻擊本能的收容所,暴力在這里安靜地、盡情地流淌,人們嘶聲竭力的呼喊、縱情歡快的愉悅、毫無顧及的嬉笑、天性本能的打鬧、激烈隨意的狂歡、能量野蠻的宣泄,競技場成為了釋放天性的舞臺。但是,在競技運動中也會有失控的暴力,攻擊性在競技運動中,形成這樣一種過程:從本能收容異化。
1.3國家政治導致競技運動異化的產生
“體育競技是國家間象征性的對抗,軍事沖突則是國家間事實性的對抗……體育絕非是對戰爭的克服,友誼在體育中一再被強調,恰好是為了掩蓋體育的戰爭本性”[11]。德國體育史學家萊默爾說:“運動和政治永遠分不開,運動最有興趣的地方,也是政治家最有興趣的地方。誰要從事體育運動,誰就擺脫不了政治的影響。否則,就別參加運動。”于是,當國家政治利用體育競技的開始,競技運動就與政治結下不解之緣,這也是導致競技運動異化的因素之一。本身不具備任何政治因素的競技運動,在“為國爭光”、“民族英雄”、“集體榮譽”等政治術語前,淪為國家之間的權力競技、實力競技和經濟競技的工具。競技運動的初衷被改變,原本希望人在競技場中釋放能量、燃燒生命、放飛激情和回歸野性的競技運動,成為國家政治的手段,體力之間的競技變成為經濟、智力和國力的競技。“公平競爭”、“更快、更高、更強”、“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都被淹沒在國家榮譽至上的巨大海洋之中。競技運動從人類身體本能的思想中心轉移到國家身體的政治中心,是一次巨大的變革,競技運動本身不具備承受這種改變的能力,所以異化產生了。“競技已不再是體育,競技已成為人們謀取‘功利’的手段,成為國家利益、民族‘功利’的競技場”[12]。
1.4商業利益導致競技運動異化的產生
古奧林匹克運動榮譽的象征僅是橄欖枝,表達著人追求和平與希望,人與神在競技場得到統一。但是,隨后的古奧林匹克運動會卻充斥著金錢、腐敗、政治與利益,職業運動員的出現,虛假競賽、裁判舞弊、操縱競賽、替代競賽等競技運動異化現象也出現了,使得古奧運會的神威漸失,淪落為政治與權利角逐的工具。“功利化成為籠罩在體育頭上揮之不去的陰影,體育的異化現象已客觀存在”[13]。古奧運會冠軍通常被認為是最有德行的人,冠軍被視為英雄,雅典規定給每個奧運會冠軍500杜拉克的獎金(可買500只羊或20個奴隸)。金錢的刺激,促使一批貧困破產的人以職業選手為身份,“在奧林匹克優勝者的花名冊上,可見到一些出身貧苦的希臘人,常以職業運動員的身份,為雇傭他們的城邦贏得勝利[14]”。這些現象的出現,導致在體育競技中出現營私舞弊,教練員不根據規則違反原則,運動員代表他邦參加比賽。最后出現“雇傭兵制”,就連生命和屠殺都可以進行交換,這一切沖擊著公民對城邦的責任感,“有錢的城邦就是祖國”,古希臘城邦的道德體系崩塌了。在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中同樣出現了這些現象,歷史又一次重現,“商業化的運作給競技體育比賽帶來變革,但過度的商業傾向和商業操縱也給競技體育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損害了競技體育的最本質特征――公平競爭,導致競技體育‘異化現象’發生,如:服用興奮劑,黑哨等”[15]。
2對競技運動異化本質的反思
2.1尋找競技運動的本質文化
“體育根源于人的本質,體育的本質在于人類的自我創造”[16]。在對競技運動本質的思考當中,很自然的將競技與身體聯系在一起,競技運動的本質就是將人身體的最大極限素質發揮出來,讓身體感受快樂、自由、力量與健康。“競技如同一股洪流,把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裹挾進去,讓他們盡情地宣泄、享受、排遣,并從中得到教育和發展”[17]。競技運動是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它伴隨著人類進化的歷史過程,是需要多種文化共同演繹的人類生命起源。競技運動追求的是公平、平等和自由;它展示的是競爭、比拼和對抗;它教育著身體、張揚著身體、表達著身體;它通過競技尋找著身體的差異,并以鍛煉彌補這種差異,使競技運動在與人類身體的交融中表達著本質精神。
2.2建立競技運動的道德規范
競技運動異化根源就在于對道德約束的不重視,使得與競技精神相違背的異化現象有生存的土壤。“競技主體的道德需要是競技主體道德活動發生的主體動力。競技主體的道德行為是由其道德動機驅動的,而其道德動機是在其道德需要心理與客觀的社會道德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況下激發出來的”[18]。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競技運動的道德體系,讓競技主體――人,能主動尋求“內在需要的一種自覺的道德力量,它使從業者認識競技體育運動中什么是善與惡,從而自覺地、主動積極地遵守并同不道德手段與行為作斗爭,為維護競技體育競爭的公平性,保障與促進競技體育健康有序的發展提供價值源與心理認同”[19]。競技運動異化的形式和方式有很多,但都必須作用到人的主動因素中,因此建立競技運動道德規范,必須以人思想道德規范為基礎,同時考慮社會諸多因素,并統攝競技運動的歷史與未來,建立科學、合理和規范的道德體系,形成防止競技運動異化的長效機制。
2.3銘記競技運動的公平競爭
競技運動作為一種身體運動的文化,一定有其特有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核心,它是人類最能讀懂的身體語言。“沒有競賽,就不可能有競技體育的生命與活力”[20]。在競技場只要用眼睛就能理解這里存在的文化內容,因為競技運動“選擇了最易于溝通、最少爭議和歧見的國際性語言――肢體動作。使它最適合作為一種世界文化,對各種民族文化進行統攝、同化、融合和兼容”[3]。對于這樣一種國際語言來說,我們應該保護它在歷史中所形成的文化內涵,不應該受到異化和社會陰暗面的影響,保持其長久的發展方向。“公平、公正”是競技運動的價值核心,只有在“公平競爭”中才能產生純真的競技精神,“公平競爭”是競技運動的前提和基礎,是身體運動文化的深刻內涵。“在競技運動領域的競爭的核心法則是公平競爭。公平競爭作為人類生活態度的顯現,作為人的生命意志面對未來的投射,它渴望通過體育運動這一形式來激昂生命的創造,通過人體運動的形式把握人生、塑造人生、實現自我正是公平競爭存在的深刻價值”[21]。只有真正理解“公平競爭”的涵義才能有效地抵御異化,主動在競技運動領域淡化政治功能、防范商業干擾、疏導暴力傾向,維護競技運動僅存的公平尺度。競技運動的“公平競爭”是不能觸碰的精神底線,是銘刻文化內涵的價值核心。
2.4思索競技運動的生命價值
在競技運動中“人們必須通過長時間的準備,才可以成長為成熟的、羽翼豐滿的運動員。為此,運動員們不得不訓練自身,不斷重復整合自己,甚至懲罰自己”[22]。這一切的過程,都是人類在自我找尋那些原始記憶中的生命符號,身體運動是長久的過程,是一種保持身體健康的手段,必須學會堅持、忍耐、懲罰和克服,這是人類在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經驗總結。身體需要運動作為生命基礎的,靜止等于生命的終結,運動等于生命的繼續,于是身體運動成為有終點的持續過程,要保證身體健康只有堅持運動。“讓我們的肉體與靈魂都得到雙重的解放與充電,這就需要體育。體育,就這樣充當著反抗異化的最積極有效手段。……體育拯救著人類,體育挽救并永遠珍惜人類的本能與力量”[23]。人類必須時刻從睡夢中驚醒,必須反思、理解和暢想,讓競技運動回歸自然、人性、道德和公平。競技運動本身就是人類能力的展示,不要給予它太多的榮譽、光環和理念,不要干擾它本身具備的思想和文化體系,讓它回到單純、人性和自由,讓它告別異化的侵襲,競技運動的異化過程就是人類自身思想、身體的異化,這是可怕、恐怖的事實。當人類還清醒、還會思考的時候,請保存著最后一顆可以拯救人類身體,抵御疾病、虛弱、衰敗和頹廢的唯一生命解藥,這就是競技運動的生命價值――對于生命的解救。
參考文獻:
[1] 周愛光. 競技運動異化論[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龐建民,林德平,吳澄清. 對競技體育中異化現象的分析與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07(1):74.
[3] 盧元鎮. 競技體育的強化、異化與軟化[J]. 體育文化導刊,2001(4):45-48.
[4] 陳淑奇,龔正偉. 競技體育異化與運動員權益保障問題之倫理審視[J]. 體育學刊,2009,16(1):19-23.
[5] 劉放桐. 現代西方哲學[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02.
[6] 亞力山大•科耶夫. 黑格爾著作導論:生產•第一輯[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411.
[7] 汪安民. 尼采與身體[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61.
[8] 范文杰. 從內隱攻擊性視角看競技體育的作用[J].體育文化導刊,2007(11):51-53.
[9] 尼采. 曙光[M]. 田立年,譯.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13.
[10] 路云亭.競技的本質[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22(6):462-464.
[11] 汪民安. 身體、空間與后現代性[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35-36.
[12] 曹衛. 人文體育觀漸入――現代體育“異化”的反思[J]. 體育學刊,2003,10(4):1-3.
[13] 田榮和. 體育的工具性異化與人性化復歸[J]. 體育學刊,2005,12(4):11-13.
[14] 于克勤. 古代奧運會史話[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51-182.
[15] 任建慧. 競技體育發展中的悖論――基于人文視角的觀察[J]. 體育與科學,2008,29(3):58-61.
[16] 伍雄武. 現代人與體育[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58.
[17] 盧元鎮. 競技:人類進步的表征與希望[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5):369-372.
[18] 周成,周文. 化解競技體育異化的思考――基于競技主體道德需要的視角[J].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3):79-82.
[19] 熊文,王澤應. 競技體育倫理及其研究之意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4):545-550.
[20] 肖林鵬. 競技體育本質及發展邏輯[J]. 體育學刊,2004,11(6):1-3.
[21] 劉志敏,解毅飛,凌青東. 對競技體育“公平競爭”的哲學闡釋[J]. 體育與科學,2003,24(1):37-38.
篇5
關鍵詞 生態文化;室內設計;調適作用
室內設計作為人類生產活動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飛速發展而發展,人類生存和行為的范圍不斷擴大,對室內設計本質變化發展的認識也開始站在人與室內環境、生態文化關系的高度來加以審視。對當今室內設計本質認識不僅僅要求在室內設計實踐中引入生態理念,而應發揮室內設計作為人和環境關系的調適作用,創造具有生態文化的室內空間環境。
生態文化作為一種文化類型,它將促進人類生存和思維方式的轉變。生態文化的內容十分廣泛,其中生態哲學是生態文化的核心成分,它的基本觀點是生態系統的整體性。這種觀點影響著人們對人和社會、人和空間環境關系認識的整體水平、思維方式和行為實踐習慣。
生態文化在不同時代,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基礎不同,引領人類思維和行為生態文化價值觀隨之發生變化。20世紀90年代,人作為價值主體的內涵是過度追求人的獨立價值,誤認為只有唯一滿足人的需求才能體現人本價值,導致室內設計的唯功能性,單純尋求滿足人的需要功能,放棄了對環境生態的兼顧,違背藝術設計倫理。當時的室內設計所使用的材料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豐富,鋼鐵、陶瓷、塑料、有色金屬、木材、玻璃、化工復合材料等成為室內裝飾主材,但由于在室內設計施工和材料使用中缺乏對生態理念的全面認識,也引發出種種環境和社會問題,破壞生態和環境,增大環境治理的難度。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問題:第一,缺乏社會經濟文化、環境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觀,把室內設計僅僅看成是裝飾材料的運用,大量的室內裝飾設計忽視室內設計的文化和技術內涵。在室內設計中為了達到人的視覺審美的單純需求目的,過分使用磨光石材、大理石板、不銹鋼、鋁板、銅條、玻璃、金箔、木材等不可再生資源材料,加快了資源消耗速度,導致資源再生和人類審美的不和諧。第二,缺乏對新材料新技術的了解,現代室內裝飾中大量使用了人工合成的化學材料,其中相當一部分化學材料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這些物質在使用中還會長時間散發出來,污染室內空氣,影響人們健康,導致空間營造與人類生存的不和諧。第三,缺乏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的系統觀,很多建筑空間不能最大限度滿足人們對室內空間需求,再加之室內裝飾的時效性,室內裝飾處在不斷地更新過程中,在室內設計環節大量拆除建筑構件和裝飾材料,由于這些材料不能再生循環利用,丟棄便成為環境的污染源――建筑垃圾,導致室內設計與人類生態文化發展的不和諧。
當代中國的發展正處于工業化與信息化相互促進的時代,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又使中國的生態文化在許多方面還保留明顯的工業時代甚至后工業時代的特征。現代室內設計具有工業時代特點,對地球生態環境的破壞也仍然存在,它昭示了現代室內設計的不可持續性。面對種種矛盾,現代室內設計在體現可持續發展思想和生態文化價值觀的原則基礎上,應創造新的思維和實踐方式體現出設計本質,真正實現人、空間、環境和諧發展的宗旨。即充分發揮室內設計在協調人與社會、人與空間環境關系中的調適功能。
現代室內設計的調適功能主要表現為審美調適、情緒調適、功能調適、信息調適等。
審美調適是指運用豐富生動的美感對個體心理進行調整、改善、充實、優化。室內設計作為人類審美活動,對心靈具有調養滋潤作用。通過運用生態美學原理,對空間環境的合理規劃設計,創造出豐富生動的美感元素,激發人的審美欲望,獲得美的感受,實現人的心里結構的動態平衡。充分發揮現代室內設計的調適功能,將空間的形式審美與生態的自然美結合,實現人類多元發展的審美理想,促進人和社會文化的和諧發展。
良好的情緒是人類身體健康的保證,是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持久動力,是提高生活質量的基礎。人們要善于調整情緒,保持良好的情緒,擁有健康的身心,從而實現提高生活質量的愿望。情緒反應是由包含人自身的內在因素和社會環境外在因素引起的,室內環境作為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會影響到人的情緒變化。人一生三分之二時間是生活、工作、休閑在室內空間環境里,空間環境氛圍變化可能產生苦惱、焦慮、憤怒、恐懼、悲觀等不良情緒,室內設計通過創造豐富的生態文化空間環境,達到調適人的不良情緒的目的。如高大空間環境給人以宏大、開闊感,將自然界的陽光、空氣、植物等引入室內空間中往往給人以清新、明亮的和諧美感;暖色調室內空間給人以親切喜悅感等。室內設計通過空間形態、色彩、陳設的合理規劃,良好室內環境氛圍營造能調適人的不良情緒,改善人們生活質量。
功能是人類生產、生活、工作、學習等社會活動的基礎,功能調適改善人類生存方式。功能規劃是室內設計的重要環節,室內設計的功能調適重點就是使空間環境功能合理化,只有功能劃分合理了,才能讓人產生舒適感,舒適了才值得論及美感,才能使人在空間環境中感到和諧,才能讓人類在舒適的環境中工作、生活、學習,并得以可持續發展。
篇6
摘 要: 科技的進步、社會的轉型使課程發展經歷著一個不斷分化與整合的過程。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一個呈現階段替,并在階段內并存的發展過程。從內涵來講,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一組相對的概念范疇,互為基礎,相互轉化;從本質來看,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在量變與質變基礎上課程的重構;從課程分化與整合的可行性來分析,具有相關性、次序性、聚核性特征的基于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方式是學校課程發展的現實路徑。
關鍵詞: 課程分化 課程整合 課程重構
課程是人類長期積淀下來的知識和文化的載體,但是課程并不是以自在的狀態存在的,而是作為一個自為的組織系統并不斷獲得自身發展的意義。課程是不同層面的教育主體對作為科學發展物的知識共同體不斷進行要素選擇和組織建構的過程,因此,課程的發展與科學的進步、知識的增長密切相關。科學的發展研究經歷了從籠統綜合到縱向分科化,再到整體綜合化的過程[1]125;知識的增長是沿著一條“原始的綜合”――“近代的分化”――“新的更高程度上的綜合”的道路進行的[2]195。社會發展狀況的低下、知識的薄弱曾一度制約了課程的分科化發展;社會的發展,科學研究的進步,知識的快速增長又造成了知識分化和專門化的瑣細;為解決緊迫或長遠的社會問題所需形成的科學共同體,又使學科間成為“虛擬的界限”。因此,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一個呈現階段替,并在階段內并存的錯綜復雜的不斷進行課程重構的過程。
一、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一組相對的概念范疇,呈現出不斷交替轉化的狀態。
課程語境中的“整合”概念,源自英文單詞“Integration”,中的學術界習慣將其譯為“綜合”而與“分化”一詞相對,實際是不太貼切的[3]6。“整合”往往指向行為過程,“是指由系統的整體性及系統核心的統攝、凝聚作用而導致的使若干相關部分或因素合成為一個新的統一整體的建構、序化過程”[4]12-17,多與“分化”相對,而“綜合”則更多地指向狀態和結果,指“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事物組合在一起”[5]1525,與“綜合”相對的概念是“單一”。通俗地講,課程的整合指把原來分散狀態存在的較小的課程單位按照一定的統攝原則整合為一個更大課程單位的過程。在現實教育語境中,課程整合結果多以綜合課程形式呈現,在學校教育中多以綜合科目形式實施。
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一組相對的概念,根據不同參照標準可以判斷為不同狀態,以較小的課程單位為參照可判斷為課程的整合行為,以更大的課程單位為標準則表現為課程的分化狀態。分化是在整合基礎上的分化,整合則是分化前提下的整合。學科科目的存在是對作為知識整體系統的人為的劃分,學科之間并無明顯區分的界限。在社會和人文科學領域劃分的學科之間,更是呈現交叉混雜的狀態。像語言、哲學等許多傳統學科課程無論從其所包容的知識范疇還是自身邏輯結構上看,同時體現出綜合課程的特征。從長期歷史發展來看,課程的分化與整合呈現階段交替的發展軌跡,同時,課程的分化和整合又表現出階段內并存的狀態;科學技術一方面高度分化,另一方面高度綜合,各門學科之間的界限正趨向模糊而融合,交叉學科、邊緣學科不斷涌現[6]53。分科課程可能分化為更為精細的科目,綜合課程可能被整合進入更高綜合程度的課程。課程的分化與整合總是在孕育中不斷轉化的,充分體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發展規律。
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課程分化與整合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促進知識生成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二者并不是同步的,科學越是發展,知識越是分化,課程的發展愈是具有整合的需求。這種整合一方面表現為交叉學科的出現,另一方面表現為課程結構的概括性和綜合程度的增強。因為特定時空背景下,課程的容量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面對浩瀚的知識海洋,課程體系的建構,必須重新思考斯賓塞“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問題。面對科技理性膨脹下引發的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問題,解決人類生存的危機,要求學習者形成系統整合的知識體系、綜合的能力和全面的素質。學校教育應該塑造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浩如煙海的知識中選取那些最基本、綜合性最強、遷移價值更廣泛的基本原理,使學生所學知識結構化、綜合化[7]54。
課程的分化與整合,還會受到受教育者身心發展水平的制約。對于學前期兒童,外部世界是以整體籠統的方式被感知的,學前教育具有基礎性和全面性的特點,課程設置多以整合的方式實施。我國2001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的學習是綜合的、整體的。在教育過程中應依據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經驗”。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身心發展水平的提高,分科課程的分量增大,綜合性課程所占比重減少。我國2001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要“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型和選擇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二、課程分化與整合的本質是課程在發展中的重構。
課程是人類科學發展的產物,而科學世界則是人類生活經驗的抽象化和概括化,人的生活經驗的抽象化是一個逐步積累和沉淀的過程,所以作為教育實體組成的教育內容――課程的設計和存在在一定時期內具有難以超越的穩固性。從另一方面來講,課程又是隨著社會的轉型不斷發展變革的,教育具有引領社會發展的功能,作為教育內容的課程設置同時以教育對社會的引領功能為參考,當課程的設置不能滿足社會對教育人才培養的需求時,就會產生課程變革的需要。課程變革的過程是一個量變和質變的過程,當課程發展在量上超出課程所能承受的限度而仍然無法滿足各方面對課程發展的需求時,就會產生結構變異的需要,即課程的重構。課程的分化和整合,是課程發生質變性重構的兩種最基本的形式,課程分化與整合的本質是課程在發展中的重構。
課程的重構是以科學發展產生的知識體系重構為前提的。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了“范式”的概念,他認為,科學的發展是以范式演進的,每一科學發展的歷史階段都有特殊的內在結構,雖然科學概念的使用會有沿襲,但范式之間具有“不可通約性”。課程發展中的重構雖然是以科學的發展為前提的,從整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來看,具有范式轉換的痕跡,但是各個發展階段之間并不是不可通約的,而是一個部分漸變的過程,是從低級向高級階段發展的過程。課程的分化與整合是一種遞進式發展,是由課程發展的低級形式向更高級形式過渡的行為過程,而不是不可通約的“范式”間的突變性轉換。
課程的分化與整合,首先表現為對課程目標的重構。拉夫爾-泰勒在《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中指出,課程編制中對駕馭目標的抉擇來源于三方面信息:對學習者本身的研究,對校外當代生活的研究,學科專家對目標的建議[8]3-25。課程目標的重構,受學習者身心發展素質和社會生活對學習者素質需求的制約;同時會受到一定社會意識形態作用下社會主流教育價值觀的影響。不同層面的教育主體會根據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及自身所在的相關利益集團的影響產生新的課程理念,重新定位課程目標,對現有的課程結構進行分化與整合調整。這種非價值中立的意識形態功能,對課程目標的建構和調整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這也是課程的分化與整合不同于知識分化與整合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課程的分化與整合主要表現為課程結構的重構。課程結構的重構是一個既包括量變又包括質變的過程。隨著社會轉型與發展,原有課程體系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規格的要求,一些尖端的知識內容需要吸納進來,一部分陳舊的課程元素需要清除出去。當課程體系的局部微調的量變過程難以滿足各方面需求的時候,就會發生大的質變――結構性變革,需要在教育主體新的教育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結構重構和課程重組。在原有課程體系中,一些以分化形式存在的課程元素需要在甄別、篩選的基礎上進行整合,既包括學科課程內部課程內容的整合,又包括相關學科課程之間的整合,以及傳統科目課程與綜合課程之間的整合。同時一些以綜合形式存在的課程模塊會產生更高層次的分化,成為新的科目課程;一部分以單一科目形式存在的課程會產生新的分化,導致一些邊緣課程的出現;分化過程中的一些課程元素會產生交叉融合課程。
三、課程分化與整合的現實路徑:基于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促進人的發展。人的發展是有個性的全面發展,課程設置既要考慮到人的全面發展的素質結構對課程設置的基礎要求,又要考慮到個體的智力潛能的優勢對課程個性設置的特殊要求。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各學科綜合實踐課程的設置便是對這些觀點的綜合折中考慮的結果。這種設置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了一定范圍內的整合和概括,以綜合課程內容予以呈現,但是從形式上看,又是以分科課程形式加以實施的,并整合為一定的選修課程模塊,拓寬學生發展的選擇性,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優勢,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這種課程整合的方式我們稱之為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我國當前學前階段領域滲透課程的開展便是這種課程整合形式的典型表現。
學域分化課程整合基礎上產生的課程目標是多維的,特定時空背景下課程的實施,并不能確保各維度目標的均衡發展,而必須在一定教育價值觀指導下,確定該課程內容對學生發展具有的主要功能,在相關性基礎上區分層次性和次序性。整合后的課程目標蘊含著顯隱兩重發展功能,顯是綜合課程作為一個課程單元整體對學生發展的核心發展功能,而其他各功能則是根據向心力的大小、不同程度呈現的。像綜合性較強的語言學習領域,其顯層次的主要發展功能是促進兒童聽、說、讀、寫等語言能力的發展,而在潛在層面上,又客觀地促進其文化意識、藝術素養、價值觀念等其他維度發展的隱。
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以課程分化為課程實施前提,有利于有的放矢,發揮課程效能。在學域分化課程前提下,又對課程內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加強了原先以單一科目形式存在的課程內容之間的聯系。在主要目標發展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容納了其他發展維度,以促進學習者建構整體的意義概念,l展全面素質結構,提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學域分化基礎上的課程整合是具有凝聚性的課程單元整體。這種課程形式具有聚核發展的特性,以一定學科或領域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發展功能為中心,統整課程結構,圍繞核心基點進行課程結構統合,也就是學術界提到的“中心統合論”。
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不同于單科科目開設的課程形式,在科目或領域課程形式下,容納了廣域的課程內容。同時不同于一般的綜合課程,而是以一定學科領域或知識范疇為中心進行的整合,較之一般綜合課程更具有一定的側重性。現實學校背景下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主要有學科本位的課程整合和活動本位的課程整合兩種形式,但是活動本位的課程整合需要在活動設計和實施過程中有所偏指和側重,因此應該歸屬于一定的學域。綜合課程的設置要有一定學域限制,不可能無條件地綜合和無限制地整合。知識體系的龐大冗雜,課程容量的限制,使得綜合課程的發展永遠不會達到整合極限[9]24。因此,學域分化的課程整合是課程分化與整合的現實路徑。
參考文獻:
[1]馬存芳.對課程綜合化的再思考[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2001(2):125.
[2]石中英.知識轉型與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195.
[3]黃甫全.整合課程與課程整合論[J].課程?教材?教法,1996(10):6.
[4]黃宏偉.整合概念及其哲學意蘊[J].學術月刊,1995(9):12-17.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K].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525.
[6][9]朱虹.從課程綜合化看教師教育[J].寧夏教育,2005(2):24.
[7]劉和忠.高師課程綜合化改革的構想與初步實踐[J].教育研究,2002(7):53-56.
篇7
[關鍵詞]資本;增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
資本,是一個歷史的范疇,是隨著大機器的出現,工業化初露端倪,最初采取貨幣的形式而登上歷史舞臺的。商品流通是資本的起點,商品生產和發達的商品流通即貿易是資本產生的歷史前提。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一種發達的商品經濟,也存在商品生產和流通,固然資本也會在市場經濟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目前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明確提出我國已經進入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階段,簡單來說是放寬搞活我國的經濟,更多發揮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作用,本文就是針對資本及其在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作用加以討論。
一、資本的概念及本質
資本,最初以貨幣的形式而存在,但它又不等同于貨幣,他們的區別就在于:當具備勞動力轉化為商品這一條件時,貨幣就轉化為了資本,這也是解決資本總公式(G-W-G)的矛盾的條件。經典作家給資本定義為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更詳細的講:資本是以市場運動為其生命,并采取貨幣和其他商品形式存在的能夠使自身增殖的價值。資本的本質,不是物,是體現在物上的生產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經濟關系。
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資本的性質
資本的性質,我們首先可以從資本和勞動關系中去把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資本,是資本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結合,稱為公有資本;資本和勞動的關系,不再是資本雇傭勞動基礎上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關系,而是一種新型的和諧關系,具體來講是公有制條件下的合作關系。
三、資本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
縱觀世界歷史,資本在西方迅速成長壯大,催生了新的生產關系,書寫了西方近代文明的華麗篇章。但在東方,典型的是我國,資本一直倍受抑制,畸形發展,這是導致東方社會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資本在東西方不同的境遇,足以說明它對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現在我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更應該以此為前車之鑒。
(一)資本是活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要素
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動力不少,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改革是根本動力,所謂改革就是要首先搞活經濟,而資本要素就是搞活經濟的一種成分。資本的本性是最大限度的榨取剩余價值,這使得資本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呈現一種隱性的張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內在力量。
(二)資本是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手段和工具
首先,資本通過其巨大的吸引力將各種生產要素融合,形成一種合力,共同推進生產力的發展。可以這樣講,若沒有資本,任何一種生產要素不能單獨地發揮其對生產的作用。其次,資本通過融資將簡單的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大生產。最后,資本本性也會客觀上刺激技術管理等革新,由此也會極大地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三)資本財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市場經濟發端于物質財富的胚胎里,并從物質財富中汲取營養發展壯大。社會主義資本就是社會主義物質財富的代表,是社會主義物質基礎的體現,是發展社會主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物質條件。社會主義資本規模越大,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就越雄厚,社會主義發展速度就越快。
四、發揮資本在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的舉措
(一)解放思想,使社會主義資本觀念深入人心
使國民具有濃厚的資本觀念,具體來講,即使要從心底接納資本,用資本來組織生產和經營。改革開放之前,我們習慣于把資本與社會主義對立起來,在制政策上也更傾向于把資本排除在社會主義經濟活動之外,導致社會主義建設屢屢受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本問題上必須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歧視資本的傳統觀念,充分發揮資本對發展社會主義的作用。
(二)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發展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資本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再走資本主義國家走過的犧牲生態環境的那種粗放型的老路,而是要走以人為本、保護生態環境的新型路子,實現勞資關系、資本與環境的關系、資本與社會關系和諧發展。
(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的企業是國有企業,現階段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就是對國企的深化改革,其中改革的重要一點就是要用資本重組國企,實現政企分離,從組織結構上根本改造國有企業,使之成為以追求國有資本盈利為存在價值的現代企業。
(四)打破資本界限的限定
篇8
關鍵詞:結構家庭治療,中國家庭特點,人格特征,本土化
家庭治療被引入中國不足20年時間,作為“舶來品”,該療法的“文化適應性”毫無疑問成為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結合中國家庭特點和國人人格特征來探討結構家庭治療的適應性有助于促進該療法的本土化。
一 中國家庭特點
結構家庭治療理論關注家庭的整體性,強調家庭的結構與等級,并認為家庭內存在次系統和界限,這與中國家庭特點相適應。一方面,中國家庭內成員相互依賴,傾向于將家庭看作是一個整體系統。另一方面,經歷了幾千年的等級社會,中國家庭在權力和界限方面的表現較為明顯,再加之儒家文化對家庭成員的代際角色有明確界定和要求,中國家庭總體上結構化程度都很高。因此,Minuchin的治療理論及模型能較好的應用于中國文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庭存在其獨特之處,它與西方家庭的差異就決定了滋長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家庭治療無法完全適用于中國文化下的中國家庭。
首先,中國家庭經歷了從直系家庭、聯合家庭向一父一母一子家庭模式的轉變。對傳統的中國人而言,家庭先于、高于、重于個人。為了維護家庭內部的和諧,個人必須各安其分,在倫理規范所界定的范圍內,將自己的社會角色演好,而自己的真實意見與感受必須慎藏于角色行為之后。在這種傳統文化的籠罩下,家庭沖突是隱匿于和諧幸福的表象之內的。而后,隨著大家庭模式基本為核心家庭或者擴展家庭所取代時,人們開始注重自我價值、自我實現。強調個人的利益、個人的尊嚴、個人的地位。。家庭中的個體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家庭成員的情緒、情感都得以釋放,家庭沖突也隨之呈現出來。
其次,中國家庭內的手足次系統存在特殊之處。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中“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為沉疴,它無疑會影響到中國家庭子女之間關系的協調,進而對手足次系統功能的發揮造成障礙;另一方面,在中國實施“計劃生育”后,一父一母一子的模式占據家庭結構的主體,手足次系統的喪失可能會導致親子次系統內界限的纏結。父母過于溺愛孩子,過度干涉孩子的成長都會為家庭沖突的爆發埋下隱患。
再者,中國人“尊重隱私”的意識比較薄弱,尤其是在家庭內部,這不由導致了個人次系統間界限模糊。無論是夫妻雙方,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倘若一方過多干預對方的事情,剝奪了對方獨立的個人空間,就會遭遇家庭沖突的“責難”。
最后,在中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同住的現象十分普遍,尤其是與兒子同住。這就不可避免的引發父母介入到子女的配偶次系統或子女與孫子女間親子次系統中的現象。。父母與子女生活習慣的差異、對孫子女教養理念的不合等都會引發家庭沖突。因而在此類直系家庭中限定清晰的界限是尤為必要。
二 人格特征
傳統中國是中央集權模式,幾千年來中國文化強調權威,強調社會級別,培養公民的順從意識、等級觀念,推崇的是師道尊嚴,這就使人們普遍具有從眾性強、易受暗示、習慣服從權威等性格特點。因此,來訪者常常會將心理咨詢師定位為高層次的角色位置上,對心理咨詢師的期待和要求也較高,往往將心理咨詢師當作權威人物來看待, 期望從他們那里得到直接指導或具體治療措施。而事實上,心理咨詢旨在“助人自助”,提倡咨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因此這種期望與現實的不一致可能造成中國來訪者因無法從咨詢師處得到具體的問題解決方法而產生失望情緒、甚至放棄治療。
另一方面,中國社會是一個非常重視面子的社會。所謂面子,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上講,就是個人在社會上有所成功或成就而獲得的社會地位和聲望。中國人的面子觀在某種程度上是與封建禮數文化緊密相關的,可以說是禮教中虛偽成分延伸的產物。這種虛偽面子觀的存在使得國人存在一個嚴重的弊端,即缺乏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意識。一旦發現了錯誤,往往會為了顧及面子而對錯誤加以掩飾,并由此產生更嚴重的錯誤。因而,當個體心理上存在痛苦時,他們往往不會主動向專業結構尋求心理援助,而是悶在心里或轉向親朋好友傾訴。對于一個家庭而言,也是如此。中國家庭由于受到“家丑不可外揚”等傳統文化的渲染,家庭成員通常會盡力向外界掩蓋家庭內部的矛盾。當某一位家庭成員患有心理疾病時,其他人也往往傾向于限制其社會交往,避免“丟面子”的尷尬。所以在這種文化背景下,要求一個家庭開誠布公的談論自己的家庭矛盾或沖突,或者在咨詢室真實地演繹自己家庭日常交往情況,都存在很大的阻礙。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庭在沖突發生和尋求幫助的過程中還存在“雙重束縛”的現象。。傳統上,國人一向重視家庭的尊嚴,對家庭成員的生老病死和發展前途都極為關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蔓延了千年,家庭中有權利的人(如父親) 往往把未竟的事業和光宗耀祖的使命派遣到子女身上。如果子女競爭失敗,父母就認為子女智力和素質低下,從而保持自己的自尊和權利。為保證子女順利地完成“使命”,解決子女因激烈競爭出現的學習成績滯后或心身問題,父母才抱著各式各樣的心態尋求專業心理幫助。他們期望心理咨詢師另有妙法,既能消除子女的心理問題,又能保證子女繼續投入競爭。
三 結構家庭治療的本土化
在探討結構家庭治療在中國的文化適應性問題時,我們發現該療法在有些方面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契合,而在另一些方面卻與中國國情相背離。倘若想使結構家庭治療能夠完全適用于中國家庭,中國的家庭治療師需要在運用的過程中進行修正與完善。
首先,家庭治療是從整體上把握關系,從動態中探明相互作用的規則,并不太關注個人。英國的兩位家庭治療專家曾指出,家庭系統的理論和方法在解釋和幫助有問題的家庭成員時并不總是足夠的,應該積極地借用客體關系理論、認知理論及凱利的個人建構論并且與家庭系統論結合一起使用。因而,中國的家庭治療師運用該療法的過程中須做到在遵循“恢復家庭整體功能”原則的同時關注家庭成員個人的情緒,避免類似于“活現”家庭互動模式的治療環節給某些成員帶來過度的創傷和痛苦。
其次,治療師應該考慮到中國家庭不同于西方家庭的獨到之處,敏銳抓住與家庭癥狀有關的中心問題。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有著不同文化。在積極學習和借鑒當代結構家庭療法的同時,還要有所創新,發展出適應我國不同民族特點的家庭治療,促進本土化。
再者,針對中國人“講面子”、“重關系”的特點,需要在全社會拓寬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度,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力度,減輕大眾的傳統思想包袱,提高自覺維護心理健康、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意識。
總體而言,由于家庭治療方式引進入中國的時間還很短,家庭又具有其它任何社會組織所無法替代的功能,因而家庭治療者的自身定位、診治方式以及家庭治療功能如何發揮等問題,都仍需要在理論與實踐方面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黃慧.結構式家庭治療理論評述[J].理論月刊,2006,3.
[2]王躍生.當代中國家庭結構變動分析[J].中國社會科學,2006,1.
[3]PatriciaMinuchin.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Implications for Attachment Theory andFamily Therapy [J].Family Process,2002,41(3).
[4]JoyceL.C.Ma.Treatment expectation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Chinese familiestowards family therapy: appraisal of a common belief [J].Journal of FamilyTherapy,2000,20:296~307.
[5]陳一心.對人格互動、家庭規則與系統式家庭治療的思考[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3).
[6]C.ChristianBeels,M.D.,M.S.Notes for a Cultural History of Family Therapy[J].FamilyProcess,2002,41(1).
[7]江光榮.心理咨詢的理論與實務[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日本和韓國經驗 啟示
“無形文化遺產”這個概念始于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在日本1950年頒布的《文化財保護法》中,人們首次看到“無形文化財”這一全新概念。無形文化遺產,又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3年頒布的《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中指出:“所謂無形文化遺產,是指那些被各地人民群眾或某些個人視為其文化財富重要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活動、講述藝術、表演藝術、生產生活經驗、各種手工藝能以及在講述、表演、實施這些技藝與技能的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工具、實物、制成品及相關場所。[1]在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中,科學地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現代化國家張揚民族精神,獨立自主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文化訴求。
1.借鑒日本和韓國文化遺產保護經驗的可行性分析
中國是個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擁有56個民族的文明古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豐富多彩的文化大國之一。但我國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曾經遭到重大破壞,現在又隨著全球化發展的沖擊和現代媒體的沖擊,許多傳統戲曲、音樂、口頭文學也已處于人亡藝絕的邊緣。[2]日本和韓國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國,但是在其保護上均有較為成熟的做法,堪稱亞洲諸國的楷模。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無形文化財”這一新理念的提出擴大了人類文化遺產保護范圍,受到了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及國際組織的關注。韓國在無形文化遺產保護方面與日本一道,尤其是對其傳承人的高度關注,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1976年美國第九十屆國會通過的《民俗保護法案》,從內容上看也頗受韓國和日本的影響。[3]此外,亞太范圍內,我國與日本和韓國的文化有一定相近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從這兩國尋找出一些超前理念和經驗。
2.日本和韓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可供借鑒的經驗
日本韓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方面具有代表性,日本1950年頒布了《文化財產保護法》,明令規定不僅由國家保護有形文化遺產,還強調由國家保護無形文化藝術遺產。[3]1960年,在一大批民俗文化學者的倡導和參與下,韓國政府頒布了《無形文化財保護法》,經過40年的上下推動,韓國的民族民間文化得到全面保護和振興,很大一批民俗藝術被國家認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并得以傳承,許多民俗藝術在國內外廣泛展演,贏得普遍贊譽。其次,日本韓國高度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在日本《文化財保護法》中,政府將藝能表演藝術家和工藝美術家的認定提到了一個相當高的地位;而韓國在自己的《文化才保護法》的24條規定:“國家為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而保護和培養重要無形文化財”。[2]這些法律規定顯示出他們對傳承人的高度認可和關注。此外,政府還采取了對傳承人提供有力資金保障等措施。
3.日本和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3.1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立法先行
我國關于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只有1982年出臺的《文物保護法》,但很少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范疇,這導致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存在很多法律空白點。鑒于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必須將其保護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一方面要利用現行的知識產權制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知識產權制度相結合方面做出相應的突破;另一方面應積極尋求知識產權制度以外諸如人權保護、文物保護、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民間美術作品保護等多種法律手段進行保護。
3.2對民間藝人的重視和對傳承人才的挖掘和保護,重中之重
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著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載著民族的歷史記憶,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則是其活性載體,非物質文化遺產依附于傳承人而存在。要重視民間藝人的社會地位,為民間藝人建立檔案卡,對他們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藝術特長、藝術成果及傳承情況等進行登記造冊。對列入國家級、省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傳承人,可采取職稱評定、授予榮譽稱號、頒發藝術津貼和資助建立個人工作室等方式,鼓勵和支持傳承人的傳承活動。那些手工藝術、表演藝術也可以放在手工藝術坊里,展示給觀眾看,同時也會把這些藝術帶到各級學校,讓學生們感受其魅力,接受熏陶,從而達到更好地傳承與保護;此外,可以成立基金會以保障傳承人的資金來源。
3.3以旅游開發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和保護
非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兩者并不對立,保護與開發是相輔相成的,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保護是為了更好的利用,而科學的開發帶來的效益是促使資源得以更好的保護。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上述韓國在這一方面的經驗,如我國黃山市祁門縣很好的利用了這一做法。該市借助鄉村旅游的發展,3年來已使3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整理和開發后“復活”,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復活”后,又成為鄉村旅游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鄉村旅游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再如,青藏沿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數傳承者和擁有者因開展旅游增加了自身收入,改善了生活,甚至脫貧致富,使他們感受到自身文化的經濟價值,促使他們提高保護自身文化的自覺性,加入到保護非文化遺產的行列。[4]
總之,要想從根本上保護好這筆財富并使之傳諸后世,我們不能“閉關鎖國”,而應該借助外力,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國那里取些“真經”,結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路。
參考文獻:
[1]顧軍,苑利.文化遺產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2]胡長書,張侃.中國世界遺產 [M].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5
篇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3.045
熱力公司是典型的中小型企業,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重要。在經營成本強化的基礎上,對熱力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控制與完善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為此,將熱力公司作為研究重點,闡述在經營成本強化基礎上的財務管理問題,并提出可行性的控制與完善措施,以期為中小型企業未來穩定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對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
中小企業具體指的就是內部人員的規模、資產與經營規模都與同行業大型企業存在較大的差異,且劣勢十分明顯的經濟單位。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重點是在質與量兩個方面考量。與此同時,還應當對企業基本組織形式予以深入地分析,重視其融資的形式與行業中的基本地位。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企業雇傭工作人員的數量、實際經濟收入與資產總值等進行全面衡量與考慮。
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而財務管理工作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從本質上來講,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與企業最終目標存在緊密的聯系,也就是企業的盈利。通過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增強企業的盈利,在企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其提供了所需的服務。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有部分并不以盈利為目的,實際成本很高,甚至處于虧損的狀態,致使其難以在調控經濟與擴大就業中發揮自身的功用,嚴重的還會對政府財政帶來負面影響,致使納稅人負擔不斷增加,不利于國計民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度較大,而且規模并不大,控制制度尚未健全,對于內部控制效果產生了不良影響,生產效率也不高,最終增加了其經營成本與財務風險。由此可見,中小企業成本控制在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2現階段熱力公司成本管理工作問題解構
熱力公司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成本管理工作始終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一定程度上制約其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新時期背景下,熱力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作用也逐漸突顯出來,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同樣表現出來,對其自身的未來發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通過實際研究與探討,可以將熱力公司成本管理工作的問題歸納成以下兩點。
2.1成本管理思想落后
國內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同樣也包括熱力公司,都屬于家族私營企業。對于這種類型的企業來說,其所有權與經營權并未完全分離,而且管理人員自身的管理知識也嚴重缺失,難以構建相對完善的時間與風險價值財務管理經驗。相反,管理工作人員僅根據個人經驗采取決策處理措施。除此之外,大部分中小型企業內部僅僅簡單設置財務類型部門,所安排的工作人員也尚未接受專業化與系統化的知識教育,甚至還有很多財務工作人員無證上崗。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財務管理職能僅僅交由會計工作人員亦或是企業主管工作人員兼職處理,致使責任劃分模糊,且內部管理工作混亂性問題嚴重。
2.2成本核算方式簡單
第一,中小型企業在成本核算處理過程中,應科學合理地選擇計算方式。科學合理選擇計算方式進行核算,而品種法的使用比重是55%,分步法使用的比重是42%。現階段,批量生產多樣化品種產品已經成為世界生產發展的主要趨勢,而其所需采用的就是分批法產品成本計算方法。而在國內,計算法的使用比重只有6%。
第二,即便已經提出構建集中多種成本管理方法的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始終沒有貫徹和落實。
3基于經營成本強化的熱力公司財務管理完善路徑
基于熱力公司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要想進一步推動其全面發展,就必須要積極采取有效的管理與完善措施。下文將經營成本強化作為重要基礎,提出了完善熱力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路徑,以期有所幫助。
3.1全面建設工作人員素質隊伍并增強綜合管理素質
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中小企業工作人員素質的提升是重要的基礎,但同樣需要重視財務工作人員培訓工作的針對性。而在現代財務管理工作方面,提高了財會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必須要在具備豐富經濟與財會理論能力的基礎上,站在多個角度對理財策略予以深入地分析,進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理財策略。在此基礎上,在實踐工作的過程中,應不斷學習全新的知識,了解前沿信息,對知識內容予以有效地吸收,針對信息變化的情況,應對企業運行實際情況展開綜合性評估,進一步拓展企業的業務范圍。除此之外,定期組織熱力公司內部會計從業工作人員參與職業道德與業務技術等專業培訓,尤其是對于《會計準則》、《會計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盡量保證對傳統的管理原理與方法進行掌握,并且更靈活地運用現代成本管理方式,推動熱力公司財務管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3.2貫徹并落實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并構建財務管理制度
現階段,國內中小型企業自身規模并不大,而且在管理方面十分混亂。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高度重視工作分工處理工作的作用,并且嚴格要求成本控制工作人員的管理。以成本會計核算?槔?,需要始終遵循成本會計基礎工作的要求開展工作,而在成本會計業務辦理的過程中,必須要認真且仔細地盤查產成品與半成品等多種存貨。在此基礎上,應對相關賬目予以嚴格地核對,確保成本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合法性,使其完整性不斷增強。
熱力公司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應當建立并健全財務成本管理機制,對相關規章制度予以有效地完善。與此同時,公司財務規劃與財務預算工作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成本管理機制的構建具有必要性。基于經營成本強化的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需要嚴格監督生產經營的財務管理工作,做到事前、事中與事后的全過程監督,而且應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這樣一來,才能夠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質量與水平的全面提升,進而達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