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的研究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28 17:4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藥理學的研究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中藥藥動學;新理論與新方法;綜述
我國中藥藥動學的研究起步較晚,從上世紀60年代,學者對大黃的體內過程研究開始,至今不過三、四十年,最初也只是停留在中藥靶活性成分的研究,缺乏對中藥及其復方體內動態過程的系統研究。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對中藥藥動學的研究也相繼出現了許多新理論和新方法,為了便于開展中藥及其復方的體內研究,有必要對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詳細的綜述分析。
1 中藥藥動學概念及研究意義中藥藥動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借助于動力學原理和現代分析手段,研究中藥活性靶成分(單體化學成分)、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群)、單味中藥和中藥復方在體內吸收、分布、代謝、排泄的動態變化規律以及量-效關系,并將研究結果用數學方程和相關藥動學參數來表達,具有整體、綜合、動態和定量的特點。可見,中藥藥動學的研究與藥物動力學的研究有異同之處,兩者都是應用動力學的原理研究其在機體的動態過程,但中藥藥動學的研究對象更多,并且研究過程是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研究結果要體現中醫藥用藥原則,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復雜,在技術上要求更高。
中藥藥動學的研究,可從現代醫學的實踐去闡釋中醫的方藥理論(如中藥的歸經理論)、組方原理,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新理論與新方法,實現了中醫藥的理論創新,豐富和發展了中醫藥的方藥理論。中藥藥動學研究是中藥新藥臨床前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藥劑型設計、生產工藝路線的選擇和質量的評價與監控提供了有效手段與方法,保證藥物本身具有的特點:安全、有效、穩定。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 不僅是本身所具有的化學物質(即原型化合物)直接起藥效作用,更多的是在體內代謝以后的代謝產物,通過中藥藥動學研究,了解、掌握其在體內的過程,明白其代謝產物及其生物活性,從而弄清中藥發揮作用的真正成分及其作用機制。中藥臨床給藥多以經驗為主,缺少實驗研究闡釋,因此, 加強中藥藥動學研究,為合理的用藥方式、劑量和時間及周期提供科學依據,改變中藥經驗給藥的局面,提高臨床治療水平,實現中藥防治疾病的具體化、科學化。實現這一目標, 理論和方法的創新將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
2 中藥藥動學研究的新理論中藥藥動學作為一門新的邊緣學科,是在探索、實踐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積累和發展逐漸形成的,在這過程中,必然有其理論創新。如血清藥理學(plasma pharmacology)、證治藥動學(syndrome and treatment pharmacokinetics,STP)、中藥臨床藥動學(herbal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中藥胃腸藥動學、中藥時辰藥動學(chromo pharmacokinetics)、中藥藥動學-藥效學模型(PK-PD)、中藥特征圖譜藥動學(finger- print spectrum)等新理論的提出與實踐,有力地推動了中藥藥動學的發展,標志著這門新新學科正日益成熟。
2.1 血清藥理學與證治藥動學 中藥血清藥理學是指給動物灌胃給藥,一定時間后采集、分離其血清,并用此含藥血清進行藥效學實驗。從80年代,日本學者田代真一等人提出血清藥理學新理論以來,已廣泛應用于中藥的藥效學研究。隨著研究的深入,已開始應用到中藥藥動學的研究中,其具有易控制、多指標等特點。陳長勛等采用中藥血清藥理學方法觀察了附子對離體豚鼠左心房收縮力的影響,發現給藥后1~2h所取動物血清均有強心作用,而且給藥后2h的血清作用最強,表明附子煎液確含強心成分,并且口服此成分能經胃腸道吸收入血而發揮作用。 1994年,我國學者黃熙等提出“證治藥動學”;新假說理論,揭開了中藥復方藥物動力學研究的新篇章。該理論包括兩部分,即“辯證藥動學”;與“復方效應成分藥動學”;,前者是指同一藥物的不同證的藥動學參數,經統計處理后有顯著差異,明顯影響了中藥的藥效和不良反應,經用辨證施治后,這種差別可消失和減輕;后者指方劑配伍(君臣佐使)能顯著地影響彼此在體內化學成分的藥動學參數,并與療效和不良反應密切相關。
所測定的效應成分可以是母方中原型單體,也可以是母方中沒有的新成分,新成分或來源于體外母方化學成分的變化,或來源于在體內的代謝產物。“證治藥動學”;假說是中醫藥理論與現代醫學技術緊密結合的結果,是中醫藥理論的繼承和發展。該理論從提出到實踐,得到了實驗的驗證,并在該理論的基礎上,又相繼提出了“脾主藥動學”;假說、 “方劑效應成分藥動學”;和“血瘀證治藥動學”;的理論。 “證治藥動學”;假說應用于中藥藥動學的研究,已有多篇文章研究報道,有力證實了“證治藥動學”;的有關假說。
2.2 中藥臨床藥動學 中藥臨床藥動學是指將藥動學的原則應用于疾病的治療,它側重于緊扣臨床合理用藥,研究不同疾病的患者對中藥的處置過程,包括其中的藥效物質如何在機體內完成吸收、分布、代謝及排泄等。藥物吸收后的分布與作用,與中藥藥性(尤其是中藥的歸經屬性)及配伍等密切相關,如補中益氣湯全方對在體或離體子宮及周圍組織有選擇性的興奮作用,但從中去掉升麻、柴胡,上述作用就減弱,且不持久,若單用升麻、柴胡則無上述作用。機體調節中藥在體內的變化,需要機體功能正常或不完全喪失時才會產生效應,改變疾病狀態下失調的機體內環境和相應的病理過程。中藥的臨床藥動學與其方證相對應,即對癥下藥中藥物在機體內的潛在變化規律,這是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實踐,是中藥藥動學研究的重點內容。因此,中藥臨床藥動學研究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將現代藥動學方法與中醫傳統理論相結合,才有利于提高和整體反映中醫治病的臨床療效。
篇2
(一)社會方法研究的基本概念
行政管理學中的社會方法研究就是指在行政教學的過程中,以學生研究問主體、導師講解為輔助作用。主要是要求學生自主、自覺、積極的對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研究、探討的過程。從而達到學生對于行政管理的基本認知、較好地達到課程中關于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的要求。
(二)行政管理學社會方法研究的方法
(1)創造一個有效問題的環境
在行政管理的社會研究當中,培養好的興趣是關鍵所在。因此,就需要教師啟發學生,幫助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提高興趣。讓他們提出一些問題,使學生真正的走入課堂。這樣才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的方式激發起研究行政管理學的興趣。
(2)課堂提問要做到少而精
在行政管理的社會方法研究教學當中應當及時的提問學生,但是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提問,這就要講到有效性的問題。所以為了提高問題的有效性,教師應當注重問題的質量,而不應該追求問題的數量。這樣一來不僅增強的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
(3)提問問題之后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考慮
在行政管理的社會方法研究教學中提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提問之后問題的解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師在提問完畢之后,應該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思考,不可以一問完問題就讓學生回答,答不出來就告訴答案,這樣的話,這個問題就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這樣的問題Hi是無效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問完一個問題之后,讓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能夠從問題中發現知識、從問題中發現問題,并且提出來。從而培養了善于提問的習慣。
(4)互動合作的討論式
在行政管理的社會方法研究當中,我們可以應用互動合作的討論方式。Hi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各抒己見,相互幫助、相互啟發。在相互的討論、交流當中理解知識、學習知識。這樣的方式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再是教師一味地講解。同時Hi可以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由于行政管理的知識十分枯燥、、而且不易理解,如果采用教師講解的方法的話,勢必會使課堂氣氛降低,教學效果下降。所以這時就可以利用互動合作的方式,讓學生自行分組,各組之間相互探討、識記,這樣一來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且很好的活躍了課堂氣氛,教學效果也就隨著上升了。
二、行政管理學的社會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在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當中,有許多的方法比較普遍,但卻容易被人們忽視,比如社會學研究方法。為此,在具體的行政管理教學中多多采用社會研究法幫助學生學習。那么社會研究法如何更好豐富行政管理教學呢?
(1)豐富行政管理教學內容。通過適當應用社會學研究方法,比如社會統計學的問卷調查法,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問卷調查法、歷史研究法、觀察法和訪談法,通過具體的問卷調查后,引導學生對問卷進行整理分析、進行統計歸類,應用SPSS進行統計,通過數據分析后進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從而使得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豐富學生的行政管理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具體實踐能力。
(2)激發學生參與感。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參與到行政管理課堂中,發表自己行政管理意見和建議,使學生融入到課堂中來,積極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
三、具體教學過程中社會研究方法法的要求
在我們的行政管理教學當中對社會研究方法的要求必須從專業教師的職業要求和具體社會案例要求兩大塊。
(1)對教師職業要求
努力提高行政管理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師技能,為此,高校可以對教師進行職業培訓,加大對培訓的資金投入力度,提高培訓水平,從而提高行政管理教師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和專業水平,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擴大他們的知識面。不斷改進自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注重教學情境設置,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2)對相關社會案例的規定和要求
在行政管理社會研究法中,對于相關社會案例必須保證案例的時效性和及時性,保證案例的說明性和典型性,保證案例的適應性和人文性。注重案例滲透出人文關懷,注重尊重人、愛護人、關心人,哪怕知識一個乞丐Hi罷,Hi要用心去關愛他,以更好地體現行政管理過程中的人文性和關懷性,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四、行政管理學社會方法研究的方法
(1)在生活中培養學生對行政管理學的研究
社會研究方法的實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當中。Hi就是需要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接觸基層。因此,我們可以盡量讓學生全方位地接觸社會,我們要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在五彩繽紛的社會中學習行政管理。但是要把他們在社會中所體會到的轉化為知識和能力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教師去不斷的啟發學生、引導學生,要教會學生如何才能更好的發現生活并且去體驗生活。
(2)專題討論的方式。
所謂的專題討論就是教師給定一個特定的題目。然后要求學生深入到社會當中對這個題目進行研究、觀察、搜集相關的資料。然后回到課堂與其他同學以及教師探討自己的研究成果。專題討論的方式需要學生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廣泛的資料來源。因此,對于學生而言這樣的方式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但是如果學生準備充分的話,這種方式對于行政管理的社會研究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如:老師在上行政管理具體的行政職能的時候,為了加強學生理解和掌握,以案例進行講解,進行專題討論,比如可以以“我國政府維護我國長治久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以及社會公共服務建設”具體職能轉化進行專題討論。
(3)角色轉化的方式
所謂的角色轉化就是將學生和教師的身份互換的過程。教師要充當學生的角色,而學生要站在教師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因此,角色互換就要求學生在進行研究之前要讓學生在課前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做好進行角色轉化的心理準備。教師同時乜要充分把握教師和學生同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角色轉化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熟悉教學內容。同時教學要深人教學內容,可以擴展管理模式,比如:DCA管理模式,使學生在行政管理中綜合考慮各個體系的要求,使學生代表管理體系各方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學生可以代表不同的部門和崗位發表意見。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管理體系標準知識、審核知識和管理體系文件編寫方面等等相關方面的管理知識,以確保有效地開展整合工作的角色轉化。乜可以在行政管理教學中引人精細化管理方式和理論,不斷強化學生在行政管理中的服務意識、細節意識、系統意識及規則意識。懂得和掌握如何更好地挖掘優秀的人力資源,并通過相應的獎勵機制充分調動干部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確保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學會在行政過程中提高細節意識,注重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小細節,防止以小失大,注重提高自己的系統意識和規則意識,做到統籌全局,以全局為重。同時學會在行政管理工作注意遵循相關的規章制度,遵循相關規定,同時注重遵守相關規則,從而更好地實現行政管理的規范化,從而保證從專業知識層面使學生得到更高層次的銀煉。
(4)案例分析討論法
和專題研究一樣,案例分析討論法需要教師事先給同學準備好一個現成的案例。對于所選擇案例的條件有以下的三點:首先必須保證案例的適當性,不僅僅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和掌握能力,從而保證學生百分比的融合和掌握;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到教師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控制在教師講解能力范疇內,以防止出現課堂冷場現象,出現教師“咔堂”現象。其次要保證案例要具有時效性和實效性,與行政事實相符合,是眼下政界發生的事件。最后要保證案例的典型性和特殊性,以更好地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取得更好地社會效益。
當學生接受了教師給定大案例之后,需要廣泛的搜集資料、并且對資料整理分析。在案例討論法中,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答案,只要不背離主體,言之有理即可。所以,案例討論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需依據自己課前已經準備好的材料,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了設計自己需要講解的內容,但是要注意的是要保證講解內容不能偏離要求規范范疇內的主題。同時,作為老師乜要提前選好相應的關于行政管理的具體案例,以案例進行情境教學,加深學生對行政管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結語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040
高血壓是世界流行病,其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
為了控制和降低高血壓死亡率、致殘率,研究開發了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系統,系統采用C/S結構,界面框架采用Powerbuilder 8.0工具進行開發,模塊應用程序采用Delphi 7.0工具進行了系統開發。結果,通過使用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系統,提高了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網絡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了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的利用率、周轉率、及成本核算的準確率。現報告如下。
設計目標和技術特點
設計目標: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頌布的《藥品法》、《傳染病管理法》標準,參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研發社區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系統。為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工作提供科學化、數字化、程序化指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設計原則:遵循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協議和接口的原則,確保系統先進、經濟、適用、安全、可靠;采用國際通用的軟件開發標準和開發工具,確保系統的開放性和較高的可維護性;充分考慮系統的可擴展性,以適應不斷發展業務需求;充分保護現有軟硬件和數據資源。根據《藥品法》、《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建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高血壓防治的自動化網絡平臺,推動業務流程的標準化和自動化,提高業務處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體系結構和技術特點:采用以C/S模式為主體的體系結構。界面框架采用Powerbuilder 8.0工具進行開發[1],模塊應用程序采用Delphi 7.0工具進行開發。系統功能強大、穩定、操作方便;數據庫端充分利用了sql server 2005的特性,利用存儲過程實現了大量業務處理邏輯的封裝,利用觸發器維護了數據的一致性、完整性。文檔處理系統采用MS Office 2003。
外部接口:軟件接口可將數據輸出到Excel,Word或Access等[2],或從這些格式的數據文件中導入數據,從而使用戶有更大的靈活性。硬件接口主要解決從各種檢測設備中自動提取數據。
運行環境:硬件平臺,微機(CPU 586及以上,內存64M以上),打印機(針式Lq1600系列),磁卡讀卡器(RS-232串行方式)。軟件平臺:中文WINDOWS 98/ME/NT。應用軟件:開發工具Visual Basic[3]。數據庫用Microsft Access。服務器網絡操作系統選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數據庫為sql server 2005,客戶端操作系統為Windows xp/vistar系列,文檔處理系統采用MS Office 2003。
系統功能
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系統主要子系統包括:藥品管理、入庫管理、出庫管理、庫存管理、查詢管理、數據字典。由系統主控模塊負責各個子系統的統一管理。
藥品管理:主要用于維護系統基礎資料、相關標準等,提供整個系統運行所須的基礎數據設定功能。相關標準包括詞組查洵、收費標準和處置費設定。
入庫管理:主要登記編號、入庫時間、進貨單位、藥品種類、數量、單位、價格、廠家、批號、出廠日期、有效期、加價比率、經辦人等。入庫登記藥品名稱采取詞組查洵。出庫管理主要登記購買單位(人)、出庫數量、藥品名稱、出庫時間、經辦人等。出庫時藥品名稱采取詞組查洵。
庫存管理:庫存管理采取計算自動化管理,能做到藥品先入先出、效期短的藥品優先出庫,藥品數量較少時能自動提醒。
查詢管理:系統查詢功能十分簡便、易行、快速、準確,可查詢所有處方和藥品入出和庫存管理信息、也可按時段查詢科室、人員、時段的成本、收入和利潤進行成本核算。藥品庫存查詢可按藥品名稱、批號、入庫時間、有效期、廠家。查詢使用十分科學、快速、方便。
數據字典:數據庫數據字典不僅是每個數據庫的中心。而且對每個患者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用戶可以用SQL語句訪問數據庫數據字典。本系統數據字典主要包括檢測類別、包裝形式、物態顏色、檢測目的、樣品處理方式、報告單標識、化學單位設置、報告設置等。
系統維護:包括備份數據、恢復數據、系統設置和修改密碼功能。信息資料、信息模板等數據,定期備份。提供用戶權限管理功能可自行編輯對象的編碼和內容,方便添加、修改、刪除信息資料,提供操作日志管理功能;提供在線幫助功能等。
系統的特點
該系統的設計是基于藥品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而設計開發的。它遵循QA/AC、ISO9000、ISO/IEC 17025等管理規范,對影響藥品管理質量的要素,包括人員、儀器設備和方法等進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系統有以下特點:采用Windows NT技術和先進的Client/Sever客戶/服務器模式,支持MS-Sever Sybase等多種大型數據庫,提供intent服務;治療按中國高血壓聯盟推薦的NAH方案,該方案治療效果好、費用低;采取模塊化設計,可方便實現系統功能的增加及調整,易于升級和維護,具有修改、查詢、快速、準確等優點;本系統硬件要求低,運行費用少,而且界面美觀,操作簡便,經過幾天的培訓就可上崗,適合基層醫院使用。數據輸入方式靈活多樣,可以直接錄入、拷貝錄入或批量導入。數據輸出可以打印,也可以導出為Excel、Word、HTML等格式。這樣,有效保證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實用性。業務處理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無紙化。
討 論
我國的藥品管理工作進入了網絡管理時代。為了提高了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網絡化、程序化、制度化,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把藥品管理與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研發社區高血壓防制藥品管理系統。實現了以藥品管理工作為核心的的全方位管理,該系統有以下優點:該系統操作快速,準確、方便,實用,藥品從入庫時間、進貨單位、藥品種類、數量、單位、價格、廠家、批號、出廠日期、有效期、加價比率、經辦人等,全部微機化,信息由手工記錄變成自動記錄,使藥品管理管理更加及時準確,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藥品信息資料可在微機上長期保存,利用率高。同時也保證了藥品信息的真實、可靠。特別是庫存管理采取計算自動化管理,能做到藥品先入先出、效期短的藥品優先出庫,藥品數量較少時能自動提醒。系統查詢功能十分簡便、易行、快速、準確,可查詢所有處方和藥品入出和庫存管理信息、也可按時段查詢科室、人員、時段的成本、收入和利潤進行成本核算。藥品庫存查詢可按藥品名稱、批號、入庫時間、有效期、廠家。查詢,使用十分科學、快速、方便。使用該系統后, 深受藥品管理工者的歡迎,社區藥品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藥品管理工的規范化管理,使我市藥品管理工上了一個新臺階。
總之,通過該系統的實施,加強和規范了藥品管理,優化了工作流程和崗位安排,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率,降低了工作運行成本,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當然,該系統功能需要進一步開發完善,擴充網上對外服務功能,以及與疾控機構其它業務系統的有機整合,建立標準統一的藥品管理軟件,以便資源共享。其次是各單位也耍增強藥品管理意識,貫徹執行《藥品法》《傳染病管理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藥品管理工作的經費投入,協調各科室藥品管理工作的關系,固定和培訓專職藥品管理工員,提高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藥品管理工作的水平。使藥品管理工作走向科學化、系統化、數字化、程序化、規范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檢驗和校準檢測檢驗能力的通用要求.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篇4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接受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的患者214例,年齡為28~65歲,平均(43.1±21.9)歲,其中男128例,女86例。將所有患者順序編號,隨機分為兩組,奇數組列為對照組107例,偶數組列為觀察組10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職業、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靜脈滴注,同時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每日1次,療程10 d。觀察組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00 mL中再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10 d。醫護人員在靜脈滴注前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滴注期間要隨時記錄和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采取有效護理干預措施減輕患者血管疼痛,滴注后要追蹤患者的臨床反應。治療期間經醫護人員果斷、快速、有效的處理,所有患者無一例死亡。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在靜脈滴注過程中的臨床癥狀比較
患者在靜脈滴注過程中的臨床癥狀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血管疼痛、局部紅腫、靜脈炎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患者在靜脈滴注后的不良反應比較
患者在靜脈滴注后的不良反應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發熱、胃腸道反應、繼發性出血、頭疼人數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研究表明,前列地爾在改善患者心腦血管循環的同時,會引發一些不良反應,例如血管疼痛、局部紅腫、靜脈炎、發熱、胃腸道反應、繼發性出血、頭疼等。前列地爾是一種新型的藥物運轉系統制劑,其主要的作用機制是前列地爾進入人體后會刺激機體血管,產生5-羥色胺和緩激肽,引發對血管的炎癥和疼痛作用。隨著藥物濃度的加大,其不良反應也會越嚴重。對照組采用滴斗入藥,其局部藥物濃度必然大于觀察組的靜脈滴注,不良反應情況越發明顯且嚴重。
為了預防和控制在靜脈滴注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必要的臨床護理干預。護理干預措施主要為:①心理護理:用藥前,醫護人員要為患者詳細講解藥物的藥理和不良反應,使患者有充足的心理準備,與患者進行交流,對其進行安撫[4-5]。②血管保護:對患者進行靜脈穿刺時,醫護人員需要選取較粗的血管,經常更換輸液部位盡量減少藥物對血管壁的持續刺激,避免發生滲出性血管炎癥[6]。如果出現穿刺部位血管疼痛,醫護人員要立即給予處理,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疼痛[7]。在靜脈穿刺時,盡量做到一次成功,減少對患者血管的再次傷害[8]。③棉片配制:丁卡因的濃度不要過高,醫護人員要避免將棉片直接覆蓋在患者血管的穿刺點位,盡量選取遠心端。棉片的面積不要過大,使用過程中要盡量保持濕潤。④滴速設定:由于藥物會引發對患者的不良反應,醫護人員可以設定滴速為30滴/min[9],盡量減少血管內藥物的濃度,經常對進行巡視,觀察其穿刺部位和患者的狀況,減少疼痛的發生。
對于不良反應的處理,醫護人員要使用50%硫酸鎂濕敷患者的紅腫部位以減輕疼痛,利用其高滲作用,促進機體局部組織的水腫消退。本次研究也表明,現用現配前列地爾注射液時,需要注意采用合適的滴注方法可以起到稀釋藥物濃度的作用,減少其對人體產生的疼痛傷害,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篇5
關鍵詞 分子藥理學;課程建設;研究生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12-0141-02
Teaching Reform and Experience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s//XU Lipeng, ZHOU Sigui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it can make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basic theory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capacity,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curiosity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It provides a good future, soli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them to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graduate education
1 前言
分子藥理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是從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角度去闡明藥物作用及其機制,它屬于“藥理學”范疇,是現代藥理學的根本或基石[1]。分子藥理學是醫學、藥學專業研究生的一門重要學位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由于藥理學的藥物作用機制是研究藥物小分子與生物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以分子藥理學可以滲透到藥理學的各個領域。為了更好地研究藥物的作用機制,藥理學專業的研究生除了具備藥理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還需具備扎實的分子藥理學知識。
分子藥理學課程在培養具有扎實的專業素質、科研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分子藥理學課程是切實關系到每個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生素質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對分子藥理學課程教學進行探索和改進,以期有所側重并突出專業特色。然而,分子藥理學教學在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生培養機制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缺乏經驗,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亟待提高和完善,以便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素質。
2 分子藥理學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在分子藥理學教學過程中,一方面緊密結合國外的優秀原版教材內容,遵循國際先進的教學理念,加強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強調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研究生自主型、創造性學習的模式,培養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國際交流能力、具有獲取前沿信息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致、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精神,使其思維活躍、創新開拓、知識面廣,并具有自學、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具有不斷自我完善的能力,他們將成為為我國或人類醫藥學發展做出貢獻的研究者和創新者。
3 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生的特點是專業理論基礎較好、自學能力強以及思維活躍[2]。因此,充分考慮研究生的這些特點,對“分子藥理學”課程的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在教學方法方面進行創新探索。
分子藥理學教材的組織 在分子藥理學教學的改革和探索中,分子藥理學教材的組織也是必不可少的。分子藥理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傳統藥理學有所區別,它主要運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分子水平闡明藥物的作用機制和靶點。科學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分子藥理學》其學科的先進性和科學性達到了“分子水平”,且又屬于“藥理學”范疇,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也貫穿其中;編排上既相互聯系,又獨立成章,教學內容覆蓋到分子藥理學的各個主要分支;同時還適合于作為教材,即概念清楚、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具有教學的實用性。
課堂講授與PBL討論式教學相輔 本著以培養研究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研究能力為目的,在教學中采用PBL討論式授課方式、發現研究熱點的文獻報告式的授課方法,介紹課程內容中相關理論的形成過程,引導并啟發研究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3]。在課程講授時,合理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課件結合板書,合理應用CAI課件,將重要內容制作成形象的Flas或引入相應的視頻資料,將藥物作用分子機制的抽象理論內容展示得生動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增強了教學效果,提高了授課質量。
授課教師在進行課堂講授的同時,指定一些討論主題讓學生去選取。鼓勵學生針對自己選定的問題,進行廣泛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特別是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認真思考后并制作多媒體課件,結合文獻提出自己的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和學生一起相互討論,減少學生的距離感,使學生能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如果遇到分析問題有偏差時,不能馬上否定,應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對此問題的不同看法,然后從多角度分析問題,使課堂的討論向縱深發展。最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理解、歸納和總結,理清并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既給了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讓他們從內心認真對待專業學位課程的學習,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主題講座拓寬視野 為了開拓學生的視野,了解本學科的最新知識,分子藥理學課程安排了專題講座:
1)藥物受體講座,從受體概念到受體的發展,展示人類通過各種實驗揭示藥物從受體向分子水平的作用歷程,并介紹其相關技術,如放射受體結合實驗和環化酶活性測定實驗,使學生掌握現代藥理學的研究技術;
2)膜片鉗技術和蛋白質組學在分子藥理學中的應用講座;
3)通過分子藥理學進展講座,讓學生充分了解分子藥理學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學科前沿,讓學生展望最新的分子藥理學發展。
加強實踐性教學設計 實踐教學重點促進學生對具體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經之路[4]。分子藥理學課程建設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全面加強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開展分子藥理學的實驗課程,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過程的認真和嚴謹,培養科研創新精神和能力。
為了讓更多學生參加分子藥理學的實驗技術訓練,準備成立分子藥理學課程興趣小組。課程小組成員可利用課余時間獨立進行實驗藥品準備、實驗操作等環節,并參加教師的科研活動。通過實踐課程,不僅能使研究生熟練掌握本學科領域先進的實驗技術方法,提高所學技術的應用能力,也將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從實驗準備、實驗技術操作到實驗結果分析,都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培養他們獨立的科研思維和研究能力,為今后進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和扎實的專業基礎。
建立合理考核,報告和論文相結合 考核方式是涉及到課程質量的重要內容,應采取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根據不同考核指標來確定不同形式的考核。分子藥理學課程成績可以從課堂表現、文獻討論及課程論文三方面進行綜合考核。其中,研究生平時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和質量都計入成績(占總成績的25%),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科研思維水平及知識掌握程度。專題討論和課程論文分別占總成績的25%和50%。專題討論的考核是通過學生對文獻的理解程度及核心內容的掌握來進行;同時,把學生進行的專題匯報納入成績考核部分;要求學生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撰寫本專業相關綜述。通過多樣化的考核方式,使學生發現并發展自己的多方面的潛能,認識自我,促進學生能力的持續發展。
4 結語
分子藥理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并不單純在于講授其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讓研究生在科研實踐中靈活運用自己學科的專業知識,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培養質量,培養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也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蔭昌.現代分子藥理學及其實際意義[J].中國藥理學通報,1987,3(4):193-196.
[2]張紅勝,吳同超,桑偉偉,等.研究生分子藥理學課程雙語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0):
40-41.
篇6
【關鍵詞】 中藥 血清藥理學 研究方法
中藥血清藥理學是指將中藥或中藥復方經口給動物灌服一定時間后采集動物血液,分離血清,用含有藥物成分的血清進行體外實驗的一種實驗技術。1988年日本學者田真代一[1]提出了血清藥理學的概念和實驗方法。國內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探索,近10年來此法越來越多地應用于中藥藥理的研究。
1 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方法現狀
1.1 動物模型制備
1.1.1 實驗動物選擇 不同種屬的動物,血清成分不同,人與動物血清更存在差異。陸慧晶[2]認為,選擇動物時應盡量選與人類生物特性近似的物種,制備血清的動物應與獲取離體器官、組織細胞的動物相一致,從而縮小或避免動物血清之間以及動物血清和人類血清之間在理化、生物等特性上的差異,提高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劉成海等 [3]提出,在體外培養實驗中宜采用同一種單一血清,既為細胞提供營養,又為藥物載體,還避免了多種血清的干擾。動物常采用大鼠小鼠、兔、豚鼠等來制備血清。一般家兔和大鼠應為首選。
1.1.2 離體組織(細胞)選擇 體外培養細胞的供體動物與含藥血清的供體動物應同種屬。因為實驗是要在體外盡可能準確的再現在體實驗時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的整個過程,所以應盡可能減少因動物種屬差異而造成的免疫反應。因此,在體外培養實驗中宜采用同種單一血清,既為細胞提供營養,又為藥物載體,還避免了多種血清的干擾[4] 。
1.2 動物給藥方案
1.2.1 給藥途徑 一般多用口服(灌胃) 給藥方式制備含藥血清,由于中藥新型制劑不斷產生,也可以用注射、皮膚、粘膜、呼吸等給藥途徑來試驗制備含藥血清。一般在制備含藥血清時,供體動物的給藥途徑應該與臨床給藥途徑一致,以避免由于給藥途徑的不同帶來結果的差異[5]。
1.2.2 給藥劑量 血清藥理學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給藥劑量的確定,合適的給藥劑量,對保證實驗的成功很重要。給藥劑量目前尚無統一標準。因含藥血清加入反應體系后,濃度被稀釋,使反應體系的濃度達不到在體條件下的藥物濃度。王力倩等6]發現,以參考公式:給藥劑量= 臨床常用量×動物等效面積系數×培養基內血清稀釋度,計算給藥劑量,得到的含藥血清對腫瘤細胞體外生長有抑制作用,而比上述參考公式計算的給藥量小1 倍量的含藥血清無明顯作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反應體系出現陰性反應,并不能排除藥物濃度過低而出現的假陰性反應。李儀奎等 [7]提出兩種方法:一是增大給藥劑量,即給藥劑量= 在體實驗的給藥劑量×反應體系中被稀釋倍數(同上述王力倩所提參考公式) 。然而,其不足之處是給藥劑量與血藥濃度并不是呈等比增加,況且受到灌胃藥物濃度和體積的限制。二是按新藥藥理研究的技術要求設計劑量給藥,將含藥血清制成冷凍干燥粉,以凍干粉形式加入反應體系使其達到所需濃度。其優點是:根據需要提高體外反應體系中的含藥濃度或形成等容,有利于血清的儲藏保存。王寧生等 [8]認為,給藥劑量以整體模型動物的有效劑量8~18 倍為宜。筆者認為,實驗給藥劑量,最好通過預實驗解決。
1.2.3 給藥次數與時間間隔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1 次給藥或間隔2~4 小時給藥,或1天1~3 次,連續3~10 天。根據藥代動力學理論,以固定給藥時間間隔,相同劑量多次重復給藥后血藥濃度達到穩態,并將在穩態下不同采血時間取得的含藥血清進行實驗,均表現較高而且相似的藥理作用強度。孟李[9]就復方丹參血清對中性粒細胞釋放活性氧的影響,探討含藥血清制備方法的實驗,證實了此觀點。說明同一給藥方案連續數日給藥較1 次給藥有明顯差異,與藥物誘導機體產生內源性生物活性物質有關[10] 。此結論目前已成共識。目前國內很多學者提出每天給藥3 次,連續5~7 天的給藥法,認為與臨床用藥情況相合同時蓄積的血藥濃度已近坪值。
1.3 采血時間 理想的采血時間應該在血藥濃度的高峰期。蒙一純[11]認為,根據實驗動物消化生理特點和中藥吸收轉化特點確定取血時間范圍是合理的。如大鼠一般1~2小時 可達血藥濃度峰值,此時血清即為含藥血清;時間延長將有部分藥物組分發生轉化,成為藥物代謝血清。一般采血時間多集中在末次給藥后30min~3小時間。由于中藥復方給藥后,不同藥物達峰時間不同,故對于采血時間很難有一個統一標準。筆者認為應對不同時間分別采血進行預實驗,將不同時間的含藥血清進行比較后再確定采血時間,是較為可靠和科學的方法。
1.4 含藥血清的預處理和保存
1.4.1 含藥血清的預處理 血清中有許多酶、抗體、補體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它們對體外培養的組織細胞及離體組織器官可能有作用,甚至嚴重影響實驗結果。 因此,在許多情況下有必要對血清進行預處理。通常有3 種方法。①丙酮法: 向血清內加入4~5 倍量丙酮,混勻,于3000 r/ min 離心,取上清液溫水浴上蒸發,除去丙酮; ②乙醇法: 向血清內加入4~5倍95%乙醇,混勻,于3000 r/ min 離心,取上清液溫水浴上蒸發,除去乙醇; ③加溫法: 56 ℃水浴上放置30min。這3 種方法主要去除了血清中的大部分蛋白質、糖及部分電解質,血清的正常生理活性基本喪失,容易突出血清中中藥的作用。同時,從實驗中可看到,滅活血清不易起泡沫,對實驗干擾較小。趙萬紅等[12]認為,在對含藥血清進行滅活時還要考慮兩點: ①這3 種處理方法并不能去掉血清的所有正常活性; ②有可能去掉或減弱血清中中藥的作用。這些情況沒有統一的解決辦法。
1.4.2 含藥血清的保存 周明眉等 [13]以含頭風飲血清抗血小板釋放52HT 和阻滯內皮細胞鈣通道作用為指標,探討了低溫保存和血清滅活對含藥血清的影響。研究發現含藥血清經長期低溫保存(-20℃,2個月) 后藥效顯著降低(P
1.5 含藥血清加入量和對照組的設立 從實驗設計的角度考慮血清藥理學實驗方法時,應控制好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和可比性,基本原則是:一是研究含藥血清的加入量來評價血清中藥物的真實有效濃度;二是設立正常血清空白對照組來排除血清本身所含干擾性物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張瑋函等[14]研究了當歸補血湯及其含藥血清對小鼠紅系造血祖細胞克隆的影響。結果顯示,等劑量的2 組當歸、黃芪,其含藥血清與正常血清比分別為1∶5 和1∶1 ,歸芪1∶5 組促進CFU2E 和BFU2E 的增殖的作用要明顯強于1∶1 組(P
轉貼于
2 存在問題與研究的難點
中藥血清藥理學起步較晚,現仍處于探索階段,尚不可完全替代傳統中藥藥理實驗方法。①血清本身內源性成分復雜,給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帶來了極大困難;② 不同種屬、不同年齡的動物對藥物吸收有一定差異,從而影響到血清中含藥成分及其含量。因此,開展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有待于規范動物的種屬和年齡;③ 因給藥劑量、采血時間不同,血清中含藥成分及其含量也不盡相同,故必須充分把握好給藥劑量及采血時間;④不同個體,會出現含藥血清差異,增加了研究難度。
3 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方法的幾點設想
3.1 含藥血清和中藥粗制品協同研究 大多數試驗表明,含藥血清療效較好,中藥粗體物無效,也有相反的結論,還有兩者均有作用。這表明中藥血清和粗提物的作用是有區別的,有的是中藥原藥起作用,有的經胃腸道消化吸收后起作用。如能協同研究,可以更好的發現中藥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對于臨床用藥也更有指導意義。
3.2 離體試驗和在體試驗并行 離體實驗條件易控制,可以排除體內干擾,但由于體內外的環境不同,體內外的細胞功能不完全相同。如果離體實驗與在體實驗相配合,能從深層次上闡明復方制劑的作用機制,并且能更好的與臨床實驗相符,從而增加實驗設計的說服力。
3.3 血清藥理學、血清藥化學、藥物動力學同步 迄今含藥血清試驗方法偏重于藥效研究,沒有對血清中有效成分作更深層次的分析,尚缺乏對血清中所含藥物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其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也未知。若能以空白血清做對照,借助光譜圖、色譜圖等分析技術,對藥物血清做綜合技術評定,同時監測多種成分的血藥濃度變化及其藥效變化,建立藥效—藥動—時間三維模型,研究其相關性,血清藥理學、血清藥化學、藥物動力學同步進行,系統研究,尋求和探索科學方法,勢必加速中藥研究的發展。
3.4 血清藥理學的研究與中醫辨證施治結合 辨證施治是中醫診治疾病的方法和特點,實驗醫學卻往往忽視中醫的內涵,多采取辨病論治的方式。由于辨證可以反映疾病內在規律,疾病又是辨證施治的依據,所以,中藥血清藥理學的研究應與中醫辨證施治結合起來,既體現中醫特色,又符合臨床需要。
【參考文獻】
1 田代真一.“血清藥理學”と“血清藥化學”—漢方の藥理學がい始まつた藥物血中濃度測定の新しい世界.TDM 研究,1988,(5):54
2 陸慧晶.血清藥理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探討.基層中藥雜志,2000,14(3):5153
3 劉成海,劉 平,劉 成,等.抗肝細胞纖維化有效中藥復方血清藥理學方法探討.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1994,4(2):1618
4 徐海波,吳清和.中藥血清藥理學實驗方法的探討.中國中醫藥科技,2000,7(1):43
5 王 睿.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進展.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18):243
6 王力倩,李儀奎,符勝光,等.血清藥理學方法研究探討.中藥藥理與臨床,1997,13(3):2931
7 李儀奎.中藥血清藥理學試驗方法的若干問題.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1999,10(2):9597
8 王寧生.關于血清藥理學的若干思考.中國新藥與臨床藥理,1999,10(5):263266
9 孟 李,王寧生.含藥血清的制備方法研究.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0,2(2):16
10程珠爐,洪 浩.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方法幾點思考.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01,20(2):53
11蒙一純.中藥血清藥理學應用研究展望.北京中醫藥大學報,1999,22(4) :42
12趙萬紅,曹永孝,袁澤飛.中藥血清藥理學的方法學探討.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2,13(2):124
13周明眉,楊 奎,姜遠平,等.中藥血清藥理學的方法學研究—含藥血清低溫保存和血清滅活的影響.中藥藥理與臨床,1999,15(2):4446
14張瑋函,吳咸中.藥物血清在中藥復方藥理研究中的應用及其發展.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07,13(2):190
15米永杰,李 健.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概述.四川解剖學雜志,2006,14(4):35
篇7
1教學內容
緒論的基本內容包括藥理學的定義、藥理學的研究內容、藥理學的發展史及藥理學學習方法。除了講清以上4個問題,藥物作為本學科研究對象之一,藥物的定義及藥物、毒物、食物三者的關系也有必要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對其有科學、完整、明確的認識;另外,本學科的任務和研究方法也是講授內容之一,對于醫學生來說,本學科任務可以重點介紹藥理學在藥物相互作用和作用機制方面的意義,引入臨床不合理用藥的病例,激發學生興趣,使其充分理解并明確本學科的意義,同時采用學生熟悉的藥品說明書,展示學科能夠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針對專業特點,著重介紹跟學生專業有關的部分。對于研究方法方面的介紹,采用大量實驗材料和實驗操作的圖片,從而使學生了解和重視藥理學實驗的學習。如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在藥理學教學中應首要解決的問題[5]。對藥理學各章節的分布及各章中學生可能感興趣或熟悉的藥物也應作一些簡單介紹,以使學生對教材有初步認識,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例如降壓藥的選擇;為什么利尿藥作為運動員的禁用藥物,該類藥物能否用于減肥;感冒藥物的處方,各組成部分有何意義;的相關問題;影視劇中關于藥物的使用實例;廣告詞跟藥理學有關的內容,這樣對教材有了進一步介紹,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熟悉,又能喚起學生思考活動。只有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按自己的理解和思路講授又不完全脫離教材的方法才能取得教與學的雙贏。
2教學方法
2.1提出問題師生互動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教師在開篇時可以先提出問題,學生稍作思考并討論,然后由學生回答。在沒有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下他們對本學科的理解,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思考能力,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增加師生溝通的機會。課前讓學生先預習,上課時進行討論,使學生從比較和討論中得到答案,這對培養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至關重要[6]。對藥理學各章節的分布及各章中學生可能感興趣或使用過的藥物也應作一簡單介紹,以使學生對教材有初步認識,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7]。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以“問題”為線索展開教學活動,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獲取、探究知識和思考問題,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發展智力。
篇8
[關鍵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藥藥理學
[收稿日期] 2013-12-24
[通信作者] *韓立煒,博士,教授,從事科研基金管理工作,Tel:(010)62328552,E-mail:hanlw@ nsfc.
[作者簡介] 付劍江,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中藥抗腫瘤藥理工作,Tel:(0791)87118919,E-mail:
中藥藥理學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與機體相互作用和作用機制的科學[1]。近年來,隨著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展以及系統生物學、組學概念的引入,中藥藥理學在研究思維、研究方法等諸多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和趨勢。本文將介紹自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醫學科學部成立以來,中藥藥理學各申請代碼下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青年項目”)以及地區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地區項目”)的申請和資助情況,并對中藥藥理學的發展趨勢和特點進行淺要分析,供中藥藥理學研究人員參考。
1 中藥藥理學科(H2808~H2815)項目申請與資助概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范圍內,與中藥藥理學直接相關的分支學科包括中藥神經精神藥理(H2808)、中藥心腦血管藥理(H2809)、中藥抗腫瘤藥理(H2810)、中藥內分泌及代謝藥理(H2811)、中藥抗炎與免疫藥理(H2812)、中藥抗病毒與感染藥理(H2813)、中藥消化與呼吸藥理(H2814)以及中藥泌尿與生殖藥理(H2815)等8個三級學科。自2010年以來,中藥藥理學科共接收面上、青年、地區項目申請3 021項,資助490項,占中藥學科(H28)資助項目總數的30.8%,其中資助面上項目254項、青年項目176項、地區項目60項。累計資助經費20 066萬元,占中藥學科(H28)這三類項目資助經費的30.6%,其中面上項目13 470萬元、青年項目3 876萬元、地區項目2 720萬元。
4年來,中藥藥理學領域的資助項目數和資助經費的變化趨勢與中藥學科的總體趨勢[2-4]大體一致:2010―2013年,中藥藥理學科每年獲資助面上、青年、地區項目總數分別為106,135,129,120項。資助項目數量經歷了2011年較大增長之后,2012年后連續2年均有所下降,其中面上項目尤為顯著。與資助項目數的變化趨勢不同,中藥藥理學科的資助經費呈現穩步增長的趨勢。面上項目和地區項目的資助經費經歷了2011年的大幅增長之后,2013年出現小幅下降,而青年項目則在2010―2013年間一直保持不斷增長的趨勢,見圖1。以上這些變化均與近幾年項目指南中制訂的一些新要求密切相關,如2011年面上、地區項目單項資助經費幾近翻倍,限項要求放寬[3];2013年起前一年受資助的負責人第2年不得申請同類型項目;2014年起面上項目連續申請2年未獲資助者,暫停1年申請等[5]。
2 中藥藥理學科資助項目的新動向
2.1 中醫藥院校優勢仍然明顯,但其他院校參與日益廣泛 中藥藥理學科在2010―2013年間共資助項目490項,其中中醫藥專業院校獲得189項,占總資助項目數的38.57%,西醫藥專業院校獲得177項,占36.12%,其余124項由非醫藥專業院校獲得,占25.31%,見表1,從2010年到2013年的4年中,西醫藥專業院校所獲得的項目數與中醫藥專業院校基本持平,但獲得資助項目數最多的前5所學校中有4所是傳統中醫藥專業院校,分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17項)、浙江中醫藥大學(15項)、廣州中醫藥大學(15項)以及北京中醫藥大學(12項),見表2。上述情況表明,在中藥藥理學的研究中,傳統中醫藥院校仍然保持了其在本學科中的優勢,但越來越多的西醫藥院校甚至綜合性大學也參與到中藥藥理的研究當中,有力地促進了中藥藥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將推動中藥藥理學的進一步發展。
圖1 2010―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藥藥理學科(H2808~H2815)面上、青年、地區項目資助情況
Fig.1 Amount of approved projects and funding in the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表1 2010―2013年中藥藥理學科(H2808~H2815)獲資助單位分布情況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in the organization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表2 2010―2013年中藥藥理學科獲資助項目數排名前5位的依托單位
Table 2 Top 5 organization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recent 4 fiscal years
2.2 立足國家重大需求,抓住國際前沿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中明確提出,在我國的人口與健康領域需要有效防治重大疾病,并將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發展和心腦血管病、腫瘤等重大非傳染疾病防治列為重點領域的優先主題,為提高人口質量和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撐。從中藥藥理學科近4年的申請項目來看,廣大中藥藥理研究者也緊緊圍繞這一國家重大需求,立足于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等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調整研究興趣,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成為中藥藥理學研究的新趨勢。近4年來中藥藥理學科各申請代碼下項目資助情況見表3。從表中可以看出,獲資助項目前3位的代碼分別是中藥抗腫瘤藥理(H2810)、中藥心腦血管藥理(H2809)和中藥內分泌及代謝藥理(H2811),項目數分別為119,101,69項,占資助項目總數的58.98%。
除此之外,以國際研究前沿熱點為切入點,開展中藥的藥理作用和作用機制研究也是近年來中藥藥理研究領域呈現的特點之一。以中藥抗腫瘤藥理為例,傳統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中藥的細胞毒作用、凋亡誘導作用、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以及多藥耐藥等方面。近年來,隨著細胞遷移、侵襲等腫瘤細胞生物學過程中關鍵分子事件的逐步揭示,腫瘤細胞的遠處轉移也成為新的研究熱點。從近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項目來看,有關中藥抗腫瘤轉移作用的項目共有22項,其中2010年1項、2011年5項、2012年7項、2013年9項,呈逐年增加的態勢,研究內容包括循環腫瘤細胞、上皮-間質轉化等研究熱點。
2.3 中藥復方/藥對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 中藥復方是中醫用藥的主要形式,也是中醫治則治法的具體體現,顯示了傳統醫藥防病治病的特色。長期以來,中藥藥理學研究大多從中藥的臨床應用出發,借用現代藥理學的研究方式,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研究中藥的作用機制,研究對象多為中藥的單一成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的特色不夠突出。藥對是歷代醫家長期醫療實踐的經驗總結,其組成充分體現了中醫用藥的特色,是復方組成的基礎。近年來,廣大科研工作者逐漸認識到中西醫治療疾病的理論體系、中西藥的作用方式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以往那種借用天然藥物新藥發現模式的研究方式反映的往往是中藥中某一(類)成分的局限性作用,不能完全體現一味中藥或者一個組方的作用,也脫離了中醫藥理論體系。因此,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從整體角度關注中藥復方/藥對的藥理作用,并探索其作用機制。2010―2013年中資助的490項中藥藥理學項目中,以單一有效成分為研究對象的項目有198項,占資助總數的40.41%;涉及復方/藥對研究有108項,占資助總數的22.04%。雖然對于復方/藥對的研究項目數量與單一成分的相比仍然偏少,但比4年前的資助情況有了明顯的改善。這組數據提示,中藥藥理研究正在從以單體化合物的藥理作用研究為主導的方式向復方/藥對整體解決方案為主導的方式轉變。
表3 2010―2013年中藥藥理學科各申請代碼下項目資助情況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funded projects in branch-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recent 4 fiscal years
2.4 新技術新方法的大量引入,有力促進了中藥藥理學的持續發展 近年來,新技術、新方法在中藥藥理研究中不斷被采用。研究手段除利用整體反應、組織和細胞反應、生化測定外,一些先進的技術如細胞重組技術、核酸探針和分子雜交技術、聚合酶鏈反應、雜交瘤和單克隆抗體技術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用于中藥對基因表達與調控影響的研究也成為常規檢測手段。此外,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miRNA組等系統生物學[6]的研究方法被不斷引入到中藥藥理的研究當中。在近4年中,以代謝組學為研究手段的受資助項目達到34項,研究對象既有單味藥也有復方。由于這些組學方法部分克服了傳統生物學研究固有的局限性,從系統角度去尋找中藥這一復雜體系作用的組合靶標,將有利于中藥科學內涵的合理挖掘,闡明其多靶點的調控機制。隨著網絡生物學的發展,研究者將疾病網絡的研究思想與中藥復方的組方原理、中藥藥味、藥性理論及劑量理論相聯系,在基因、蛋白網絡調控水平全面分析中藥的藥理作用。僅2013年,受資助的此類項目就有3項,研究內容涉及炎癥網絡、雌/雄激素調控網絡以及脂質代謝網絡。
3 中藥藥理學科申請項目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中藥藥理學研究中中醫藥特色有待加強 中藥藥理學區別于藥理學的主要特點就是前者是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進行的藥理學研究。如果中藥藥理學研究脫離了中醫藥理論的指導就不是真正的中藥藥理學研究,更談不上對傳統中醫藥理論的充實和完善,甚至會把中醫藥理論引入歧途。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八處的項目指南中強調,醫學八處的資助宗旨是“突出中醫藥優勢、發展中醫藥學理論”,并明確指出不受理“以某中藥或成分、復方為‘名’,而無中醫藥理論思維或研究內容之‘實’的申請”和“以中藥成分衍生物為研究對象或以中藥成分化學合成為主要研究內容的申請”[5]。然而,仍有許多申請項目不具有中醫藥特色,或者沒有中醫藥理論指導,或者不能推動中醫藥學科發展,而未被受理。以2013年為例,在中藥學科136項面上、青年、地區不予受理的項目中,涉及中藥藥理學科的項目為79項,其中64項就是由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內容沒有中醫藥特色而未被受理,占中藥藥理學科不予受理項目總數的81.01%。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實踐當中,廣大中藥藥理學研究人員應當進一步強化中醫藥特色,圍繞中醫藥理論和中醫藥特點開展研究工作。
3.2 研究領域差異較大,學科發展仍不均衡 從表3中可以看出,4年中,在中藥藥理學科的8個代碼下,除某些代碼下地區項目因申報量過少且未獲得專家認可而沒有項目獲得資助外,各分支學科均有項目獲得資助。但有些分支學科因申請量過少導致獲資助項目較少,其中申請量最少的分支學科是中藥泌尿與生殖藥理(H2815),4年中面上、青年及地區項目共獲14項資助,年均3.5項。從總體上看,各代碼下的申請項目數量存在較大差異,其中中藥抗腫瘤藥理、中藥心腦血管藥理、中藥神經精神藥理等學科是中藥藥理研究者關注的熱點領域,而中藥泌尿與生殖、中藥抗病毒與感染藥理等領域的關注度則較低。因此中藥藥理研究應在進一步深化熱點領域、優勢領域研究的同時,加強對弱勢領域的關注。
3.3 動物模型研究進展緩慢,不能滿足中藥藥理學科發展 在動物整體水平建立真實模擬人類疾病的疾病模型,對理解疾病發生、發展至關重要,是基因在體功能分析、疾病發病機制探討、藥物新靶點發現及臨床前藥效學評價等生物醫學研究的必要條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和臨床意義。中藥藥理學研究所用的疾病動物模型應為符合中醫特點的疾病模型、證候模型或病證結合模型,這不僅是中藥藥理學研究的基石,也是中醫藥理論現代研究的突破口[7]。為此,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從2011年開始專門分出一部分資助經費,用于支持疾病動物模型研究。遺憾的是,到目前為止中藥藥理學領域的疾病動物模型項目申請數量很少,僅有1項獲得資助。因此,認真總結分析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疾病動物模型建立的理論和方法,加大中醫證候動物模型和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研究仍然是從事中藥藥理研究的廣大科研人員的努力方向之一。
3.4 植物藥研究較為普遍,動物藥、礦物藥研究仍顯薄弱 動物類中藥的應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戰國時期《山海經》中就有關于動物藥的記載,其中所收集的動物藥就有67種[8],而《本草綱目》中所記錄的動物藥則有400余種。這類中藥的活性成分比較獨特,具有作用強、使用劑量小、療效顯著且專一等優點,對某些頑癥、重病療效確切。縱觀近4年中藥藥理學科資助的490個項目,研究對象為動物藥的只有11項,其中2010年4項、2011年1項、2012年1項、2013年5項,涉及沙蟾、蝎、水蛭、壁虎、地龍等。與動物藥相比,礦物藥的研究更顯得寥寥無幾,在2010―2013年的4年中,有關礦物藥研究的項目只有2項,研究對象為雄黃和砒霜。以上數據提示,盡管以往對動物藥、礦物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該領域仍然需要持續的努力和投入,邁向更高、更深的層次。
3.5 研究對象基本數據不足,影響同行專家評審 中藥功效的發揮取決于中藥成分。然而中藥成分十分復雜,且受到品種、產地、采收季節、貯藏條件、炮制加工等諸多方面的影響。同一種藥物,由于上述因素的不同,質量會出現差異,療效也會有不同。而對于中藥復方而言,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方劑的組成、劑量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提取方法的差異,也會引起其療效的不同。這些影響因素往往使別人甚至研究者自己都很難重復研究結果,從而降低了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因此,研究所用藥物樣品的來源、含量、質量控制方法等基本數據材料的缺失,將影響到同行專家的評審。研究者應該在撰寫申請書時重視這一問題,盡量寫清實驗藥材的基本情況、處理方法、質量控制標準等。
4 結語
本文對2010―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藥藥理學科項目資助情況進行了匯總和分析,并結合這些項目淺要分析了中藥藥理學研究中呈現的新特點和新問題,希望本文能對今后本學科領域基金申請者和科研工作者有所幫助,以提高申請項目質量。
[參考文獻]
[1] 沈映君. 中藥藥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3.
[2] 商洪才,黃金玲,韓立煒,等. 201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醫藥學科項目受理及資助情況分析[J]. 中西醫結合學報,2011,9(10):1045.
[3] 韓立煒,王悅云,賀文彬,等. 2011年NSFC中藥學科面上、青年、地區基金項目申請與資助情況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2012,37(5):545.
[4] 黃鳴清,韓立煒,吳修紅,等. 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藥學科面上、青年、地區項目申請及資助情況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6.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2.
[6] 蔣太交,薛艷紅,徐濤. 系統生物學――生命科學的新領域[J].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進展, 2004,31(11):957.
[7] 彭成. 試論中藥藥理動物模型[J]. 中藥藥理與臨床, 1999,15(5):47.
[8] 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第1卷[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6.
Analysis of projects funded by NSFC in field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2010 to 2013 fiscal years
FU Jian-jiang, BI Ming-gang, CHEN Jun, LIN Chao-zhan, HAN Li-wei
(1.Department of Health Scienc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Beijing100085, China;
2.School of Pharma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04, China;
3.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4.Chinese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5.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Projects which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SFC) in discipline of pharmac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between 2010 to 2013 financial years were reviewed. Based on these research items, new features and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field.
篇9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藥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717(2008)07-1576-02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和教學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動現象,及其產生和變化規律的心理學分支。它是一門介于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學校教育過程中心理活動的規律,如學生應怎樣去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績有什么關系,復習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教育心理學在19世紀末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歷史上的許多教育家已能夠在教育實踐中根據人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啟發式教學方法。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學》一書,以學校情境詳盡地說明了學習的概念,這是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的標志,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學的真正開端。近代科學的發展,特別是近代生物學、人類學、社會學、醫學及精神病學的發展都對教育心理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使它不斷更新內容,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傳統教育中,教學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其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在現代教育中,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幫助、鼓勵學生學習,這些特點在《藥理學》教學中表現的較為突出。
藥理學(pharmacology)是研究藥物的基本學科之一,是以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學科的理論為基礎,為臨床合理用藥、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論的醫學基礎學科,為指導臨床各科合理用藥提供理論基礎的橋梁學科。藥理學研究藥物與機體(包括病原體)相互作用的規律及其原理。藥理學一方面研究在藥物影響下機體細胞功能如何發生變化,另一方面研究藥物本身在體內的過程。它與主要研究藥物本身的藥學科學,如藥物化學、藥劑學、生藥學、制藥學等學科有明顯的區別。
因此,藥理學的教學既要求清晰明確的講述藥理學的理論知識,將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與藥理學的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又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藥理學的內容與臨床用藥的實際應用有機結合起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藥理學》教學中合理應用教育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方法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筆者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嘗試應用教育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來促進教學、提高效果的一些體會。
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教育心理學中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知識觀、學生觀、學習觀等很多方面都有其獨到的見解,如果能夠合理應用,對教學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觀的應用 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的知識包含真理性,但不是對現實的純粹客觀的反映,任何一種傳載知識的符號系統也不是絕對真實的表征,它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比較可靠的一種解釋、假設,它不是絕對的、唯一正確的答案,也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
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要充分啟發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不能將書本上的內容與結論教條化。例如,在講授《抗心絞痛藥物》這一章節時,除了要講授藥物可通過舒張冠狀動脈、解除冠狀動脈痙攣或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而增加冠狀動脈供血;藥物也可通過舒張靜脈,減少回心血量、降低前負荷;舒張外周小動脈、降低血壓,減輕后負荷;降低室壁肌張力;減慢心率及降低收縮性等作用而降低心肌對氧的需求等作用機理以及具體的硝酸酯類及亞硝酸酯類,腎上腺素B受體阻斷藥,鈣拮抗藥等藥物以外,為開拓學生視野,最好還能夠提到除了外源性的藥物,機體自身也會產生諸如sP、CGRP等許多內源性的心肌缺血保護物質。而且其作用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成為新的抗心肌缺血藥物開發的研究熱點。這樣就將學生的視野引向書本之外,強調新的思維方向的重要性,從而激發了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與濃厚的求知欲。
1.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觀的應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生具有廣泛的知識和經驗,學生并不是空著腦袋進入學習情境的,他們對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們原有的經驗是新知識的生長點,因此,教學應重視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即注重“先行組織者”的重要學習意義。先行組織者是指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先給學生提供一些包涉性較廣的、概括水平較高的引導性材料,用學習者能理解的語言和方式來表述,以便給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提供一個較好的固定點,清晰地將學習者的原有知識結構和新的學習任務聯系起來,這種預先提供的起組織作用的引導性材料就是先行組織者。
在《藥理學》教學中,內容涉及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甚至還會涉及一些臨床學科的內容,這就要特別重視“先行組織者”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利尿藥》這一章節時,涉及一對辯證的矛盾關系:即使用利尿藥時,一方面可以使腎的稀釋功能降低;另一方面可以使腎的濃縮功能也降低,從而排出大量滲透壓較正常尿為低的尿液,表現為強大的利尿作用。腎臟既有濃縮尿液的功能也有稀釋尿液的功能,是理解利尿藥藥理作用的關鍵,但如果直接講授這一部分內容則比較抽象并具有一定的“自相矛盾”性,因而比較難以理解。因此,充分講授清楚腎臟泌尿的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等相關內容,將其作為理解利尿藥具體作用部位和作用機理的“先行組織者”內容,就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理解這一難點內容。在教學實踐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1.3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觀的應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過程是一個教師和學生雙向建構的過程,學習不是被動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動地建構意義,是根據自己的經驗背景,對外部信息進行選擇和處理,從而獲得自己的意義。
在《藥理學》的實驗教學中,經常需要應用各種給藥技術,在講解“皮內注射”這一方法時,語言描述是不能讓學生直觀地明確進針的手法與進針深度的。但如果告訴學生“皮內注射”其實就是醫院門診中護士給就診患者作皮膚試敏的注射方法,那些有此經歷的學生往往能夠很好的掌握這一給藥技術。這一點充分說明了學習過程實際上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只有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經歷更多更好地結合,才能順利地轉化為學生自身知識結構的一部分,更好的為學生所接受,也就是知識為學生所“建構”。
2 教育心理學感知規律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按照感知活動的特點和規律來組織教學,突出教學內容的特點,才能提高學生的感知效果。在《藥理學》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到的感知規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 強度律 是指教學刺激信號的相對強度要恰到好處。在教學中,要求教師上課前例行檢測調整多媒體語音系統的
音量,講課的音量要適中,太高太低都可能影響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的PPT字跡、背景色彩都要細心設計。《藥理學》的內容涉及解剖、組肝、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等基礎學科,學生的普遍感覺是“內容較雜”,因此,更應注意多媒體課件主色調對人的情緒影響,一般來講,由于藍色是一種冷色調,具有使人的情緒穩定,思維集中的心理作用特點。因此《藥理學》課件的背景色彩多以淡藍等冷色調為主。
2.2 差異律 即對象與背景之間差別的知覺規律,差別越大,越易使對象從背景中區別出來,從而使得感知對象能被學生清晰地感知,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應力求使講述的重點與難點,在顏調、聲音強度、形狀大小、線條粗細、材料內容和性質等方面與其它的內容具備明顯的差異,以利于學生感知。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一章中,與很多藥物不同,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是一個重點內容,因此,在板書或多媒體課件中,要將該部分內容以特殊的字體或顏色標出,以示差別。
2.3 活動律 活動的對象更容易被我們感知,因此在教學中,應多采用活動教具、活動模型及現代化的視聽傳媒,使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這一方面,多媒體教學具有獨特的優勢。《抗心律失常藥物》一章中,關于沖動傳導障礙與折返激動的形成這一部分的內容,如果單純用語言來描述,往往不宜理解,但使用十幾秒鐘的Flas,則可以將這部分內容全面、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很容易理解。
2.4 組合律 感知對象時空上接近、形態上的相似都容易被知覺為一組對象,從而利于理解與記憶。在教學過程中,直觀材料和教學內容應力求在時間、空間上組成有意義的或有規律的系統,以便于學生整體感知。因此,在《藥理學》教學中,教師的多媒體課件應力求布局合理、順序得當、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同時,注意各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以促進學生整體感知與理解。在講授《有機磷酸酯類的毒理與膽堿酯酶復活藥》這一章節時,充分利用美國電視系列片《Dr.House》中的情節讓學生生動形象地了解了有機磷酸酯中毒的病理特點、生化改變、臨床表現與治療用藥和疾病轉歸,使藥學專業的學生對有機磷酸酯的發病機理與臨床用藥過程有一個整體的感性認識,很好地促進了學生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而且還調動了學生學習《藥理學》課程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形象地體會到了“藥理學是為指導臨床各科合理用藥提供理論基礎的橋梁學科”這一重要意義。
篇10
關鍵詞 藥理 高職護理 教學改革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73
隨著社會發展,當今的護理工作正從“以治療為中心” 的功能性護理向以“患者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轉變,并進一步轉向以“健康為中心”的全面護理模式。護理服務對象也不僅僅是患者,而且包括健康人[1]。因此,在高職護理技能型人才培養教育中,藥理學課程的教學對學生未來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教學重點應突出明確,并且與護理專業有機融合
藥理學原有的教學目標是力求讓醫學生能夠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比較系統地理解和把握作用于人體各系統的藥物知識,包括藥理作用、作用機制、臨床用途、不良反應及防治,并熟悉與臨床用藥有關的臨床藥理學知識。
我們發現,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對護理專業進行教學,存在注重醫療和處方,輕護理,重藥理學理論,輕護理技能培養等現象。
因此,護理專業的藥理學教學一定要以臨床護理為目的,以能用、夠用為基本準則,重點放在用藥的基本知識上,透徹理解藥理學精髓,讓學生不僅能知其然,還要能夠知其所以然,要使學生能正確理解和執行醫囑,運用所掌握的藥理學知識和原理去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并能根據具體情況科學地作出初步的應急處理,配合醫生在用藥環節中發揮藥物的最佳療效。
改革藥理學課程理論教學內容,以適應臨床護理崗位的需要
高職院校護理藥理學教材多為本、專科教材的壓縮型,內容過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教學內容繁多。理論知識體系與臨床護理崗位用藥的實踐技能體系相脫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護理保健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所實施的以人為中心的護理是全方位和有求必應的服務[2]。
用藥護理是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打針、發藥只是用藥護理流程中的一個環節,還有大量的用藥注意事項、療效和不良反應觀察,掌握應對措施以及給患者和陪護進行藥物知識的教育,肩負起用藥咨詢的職責。
而教材存在護理藥理學知識醫療化現象,護理用藥監護、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常用藥物用法、用量等與臨床護理崗位用藥的相關知識缺乏。
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自我完善教材,關注醫藥科技的發展動態,力爭站在學科的最前沿,將醫藥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時吸收、有機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
基本思路是以臨床護理應用的藥理學知識為主線,穿插講授與之相關的新開發研制出的藥物,介紹藥物的名稱、藥理作用、不良反應、用藥須知等。教學內容力求簡單易懂。
藥理學理論教學與護理程序保持一致
教師在教學中應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充分考慮如何按照整體護理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來進行用藥護理。使藥理學教學活動始終圍繞著整體護理的要求進行,將護理程序與藥理學有機結合起來。
藥理學的理論教學以護理程序為主線,按照護理程序的模式,以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護理措施、護理實施、護理評價等方面為切入點講述藥理學的基本知識。
在每章節的內容后,可把剛學的內容按護理程序從給藥前評估、給藥、促進治療效果的措施、不斷評估療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進行教學。體現護理專業藥理學的特點,在藥理學教學中突出“三基”內容。把藥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基本實踐技能和基本態度方法融匯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并轉化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圍繞教學目標,著眼于“實用性”,以“夠用”為度,重點突出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的監護。
高職護理專業藥理學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注重采用小組研討、臨床典型案例分析、處方分析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因素。
如講某種藥物的不良反應時,可先用課件向學生展示一個臨床案例,然后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會這樣?應如何處理?我們給患者用藥時應向患者交代哪些注意事項?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置身于探索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到發現獲取知識的成功,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一步步獲取知識,并學會將其應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理論教學中。
應將處方的內容提到重要的地位上。除了對處方基本知識概括性介紹外,還應將處方內容貫穿到每個具體的藥物中講授,以不斷刺激并增強學生對處方和醫囑的認識和執行能力。
改進藥理學實驗教學內容以適應護理職業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實驗教學是藥理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課程。藥理學課程實驗教學對護生未來崗位職業能力和職業綜合素質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目前,藥理學實踐教學內容在正確給藥、合理監護、及時處理及用藥咨詢等技能方面的培訓比較欠缺。高職護理技能型緊缺人才未來的職業定位不是從事高等醫學科研工作,教學內容不應求深、求全,而應講究實用。
要根據護理職業崗位能力和綜合素質發展需要改革現行的藥理學實驗教程,加強與臨床相關的藥理學知識與實踐技
能的培養訓練,以適應護理職業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
小 結
總之,我們應加快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使高職護理專業的藥理學教學能盡快適應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出適應現代化臨床護理需要的高質量應用型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