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2-28 17:49:4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世界貿易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汽車產品貿易 中國 對策建議
當前世界汽車出口貿易額約占全球商品出口貿易總額的十分之一,在全球進出口貿易中有著重要地位。2005年世界汽車產品(合整車及關鍵件、零部件)貿易額為9140億美元,占全球制成品貿易額比重的12.5%,占全球貨物貿易額的9.0%。中國2005年的汽車產品出口金額為99.6億美元,占全球汽車貿易的1.1%,居世界第8位,增長勢頭迅速。因此,研究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特點,對促進中國汽車貿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一、世界汽車產品貿易特點
1.世界汽車產品貿易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
世界汽車產品貿易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和亞洲地區。2005年歐洲全部汽車出口貿易額為5002億美元,占全部汽車貿易額的54.7%,北美全部汽車出口貿易額為1881億美元,占全部汽車貿易額的20.6%,亞洲全部汽車出口貿易額為1947億美元,占全部汽車貿易額的21.3%。
2.世界汽車產品出口相對集中在歐盟、日本和美國
歐盟25國出口貿易額最大為4868.3億美元,占全部汽車出口貿易的53.3%,其中歐盟對外出口貿易額為1342.1億美元,占全部汽車出口貿易的14.7%;日本位居第二,美國第三。中國位居第八位,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
3.世界汽車產品進口相對集中在歐盟、美國和加拿大
歐盟25國進口貿易額最大為4075.4億美元,占全部汽車出口貿易的44.1%,其中歐盟對外進口貿易額為549.1億美元,占全部汽車出口貿易的5.9%;美國位居第二,加拿大第三。中國進口貿易額為135.5億美元,位居第六位,高于出口貿易額。
4.歐洲、北美洲內部的汽車產品貿易活躍
歐洲內部汽車產品出口貿易額為3913億美元,占全部歐洲汽車產品出口貿易的78.2%,2000年這一比例為80%;北美洲內部汽車產品出口貿易額為1568億美元,占全部歐洲汽車產品出口貿易的83.4%,2000年這一比例為88.6%。歐洲、北美洲內部的汽車產品貿易活躍,集中了大部分貿易但增長速度近年來略有下降。
5、中國、土耳其、泰國等國家汽車出口貿易增長迅速,俄羅斯汽車進口貿易增長快
2000年至2005年中國汽車出口貿易年平均增長率為44%,在主要汽車貿易國中占第一位。土耳其年平均增長率為43%,占第二位,泰國年平均增長率為27%,占第三位。日本、美國在2000年至2005年的年平均增長分別為7%和5%,增長緩慢。俄羅斯汽車進口貿易在2000年至2005年的年平均增長為40%,在主要汽車進口貿易國中占第一位。
二、中國汽車產品出口貿易問題
1.與國際汽車強國相比,我國汽車出口規模小
中國2005年的汽車產品出口金額為99.6億美元,僅占全球汽車貿易的1.1%,與歐盟、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與韓國、墨西哥和巴西等國相比也處于劣勢。
2.中國汽車出口面臨的低端市場、低檔車、低價格、低利潤的格局并未根本改變
2004年我國進口車的平均單價為2.82萬美元;而出口的整車出口平均單價僅為0.48萬美元。而這一情況近幾年也未得到明顯改善,進一步表明了中國汽車出口目前所存在的問題。
3.營銷、服務體系不健全,品牌影響力及核心競爭力偏弱,成本控制及內部管理仍然粗放等制約因素仍然存在
我國一部分出口企業仍沒有明確的出口戰略,海外銷售服務體系不完善,導致國產汽車出口批量小,遠未形成規模,在售后服務網絡建設方面大都依賴當地經銷商。缺少核心的技術、品牌,成本控制以及內部管理的不完善嚴重制約著中國汽車產品出口貿易的增長。
4.國際貿易環境制約著中國汽車產品出口貿易的增長
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嚴格的技術、排放標準將考驗中國汽車產品出口貿易的增長。中國在設計生產中高端技術產品方面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中國的自主品牌汽車也面臨著國際技術標準的檢驗。
三、促進中國汽車產品出口貿易的對策建議
1.遵守東道國的政策、法規,滿足國外消費者的需求
加強在汽車產品設計、質量、服務、品牌的設計與開發,同時要做好汽車商品售后維修保養等配套服務。售前需進行詳細的市場調研活動,售中需加強產品的宣傳,而售后服務更是不可缺少。
2.開拓創新,強化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競爭力
市場和勞動力因素依然是中國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和出口基地的重要因素。勞動力成本低廉,使在中國生產的汽車產品特別是零部件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到“十一五”末期,中國的汽車及零部件出口規模將力爭達到700億美元左右,出口額占世界汽車貿易額的10%左右,使中國成為世界汽車及零部件的重要供應基地。
3.盡量避免汽車產品出口反傾銷訴訟
隨著汽車產品出口的增加,國外對我國出口的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發起反傾銷調查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因此,汽車生產企業應加強對產品國際市場營銷的研究和設計工作,采取高效穩妥的國際貿易的經營策略,盡量避免汽車產品出口反傾銷訴訟的發生。
4.加快拓展新興市場的步伐
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具有中低端技術,低價格,小排量,低能耗的特點,經濟次發達地區的新興市場將是我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重要的目標市場,中國汽車幾千美元的低價位,非常適合很多發展中國家市場需求。定位于較后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將會給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帶來向國際市場發展的好機會。
參考文獻:
[1]呂 昊:中國汽車出口貿易的現狀與對策[J].時代經貿, 200(3)
篇2
Abstrac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United Nations in the law-based,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the world's largest organizations. As we all know, after eight years of GATT negotiations, the end result i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both tariffs and subsidies limit the use of some of these measures on the membe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play a limited ro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under which the trade remedy measures and strategic trade policy.
關鍵詞:世界貿易組織 救濟措施 戰略性 政策
Key words: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elief measures strategic policy
一、世界貿易組織貿易救濟措施
從世界貿易組織的性質分析,它是一種建立在行政管理之上依靠行政主體行使行政權力的一種法律行為,但終其目的而言是為了實現國家的行政管理。正因為它的行政管理性質,就賦予了它單方性、強制性以及政策性的特點。然而,從權力的實施主體而言,世貿組織的貿易救濟措施的實現是通過進出口國際貿易管理機構實施,而貿易救濟的發起者大都要經過申請人的申請才能實施,但這并不否認存在少數當局者根據現有的調查數據而主動進行調查程序的啟動措施。因此,歸根結底,世貿組織的貿易救濟措施是一種公共權力的行使行為。但若從其實施的效果而言,貿易救濟措施的實施是由受害國的國際貿易管理機構來決定,其采取的措施包括征收相關產品的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以及進出口貨物數量限制等,這些措施的實施均可對進口國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二、世界貿易組織戰略性貿易政策
(一)世界貿易組織戰略性貿易政策概況
世界貿易組織為其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定義為“所謂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政府積極運用補貼或出品鼓勵等措施對那些被認為存在著規模經濟、外部經濟或大量‘租’(某種要素所得到的高于該要素用于其他用途所獲得的收益)的產業予以扶持,擴大本國廠商在國際市場上所占的市場份額,把超額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給本國廠商,以增加本國經濟福利和加強在有外國競爭對手的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地位。”
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簡而言之可概括為“利潤轉移理論”以及“外部經濟理論”兩項,同時這兩個理論又包含了利用關稅方式,從而抽取外國壟斷行業所獲得的壟斷利潤,并且采取以進出口行業競爭的方式,促進進出口以及因進出口所獲得相應補貼,為本國寡頭企業爭取更大的國際份額。
(二)世界貿易組織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實行意義
1、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旨在增進本國的福利。在針對寡頭壟斷、存在規模經濟的行業領域以及不完全競爭行為采取相應的貿易措施。然而,這些高端產業對本國國民經濟技術產生外溢效益并能獲得超額壟斷資金。
2、世貿組織的戰略性貿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競爭以及規模經濟的基礎上,是一種隨機的、動態的國際分工體系。在該體系中,政府政策的規劃與制定以及各企業戰略決策的選擇均是相互牽連相互影響的。
新修訂的《外貿法》對加強與完善貿易救濟措施的制度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第一,新外貿法增加了“對外貿易調查”一章。第二,新外貿法還對對外貿易救濟、指定經營、限制和禁止進出口等制度進行了完善。第三,新外貿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中國貿易救濟措施的法律體系。
3、世界貿易組織戰略性貿易政策的競爭優勢作用。國家興亡的根本取決于該國在國際競爭力的大小,取決于該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優勢,然而,一個國家在國際上具有比較優勢并不等同于它具有了競爭優勢。尤其在高端產業中,發達國家已熟練運用世貿組織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在國際上已占有一定的先行優勢。
4、在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實施中應重視政府作用的發揮。一國企業可以通過借助本國政府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創造出更加雄厚的國際地位。例如,一國政府可通過對國內產業進行集中引導,培育并發展大型跨國企業,以此來增強本國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此外,國內一些大型企業還可通過政府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補貼,從而提高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最終也能提高該企業的競爭優勢。
(三)加強貿易救濟措施的制度建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我國對外國產品采取貿易救濟措施,是在我國成為世貿組織成員之后,按照世貿規則采取的一項重大措施,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按規則辦事,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也體現了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和世貿成員的形象,證明我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像那些歐、美等老資格世貿成員一樣,充分運用世界貿易組織規則賦予我們的權利,維護自身利益。
綜合所述,世界貿易組織被定義為“是一個獨立于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該組織于1995年運作以來,始終負責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的維持工作。因為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上具有法人地位,因此在各成員國爭端調解方面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戰略性貿易政策主要是通過征收關稅、提供出口補貼和數量限制等措施來扶持本國的產業,提高競爭優勢,在市場上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今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組織和法律基礎。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經歷了八輪貿易談判后,關稅大幅度降低,一些補貼也不允許使用,這對成員方戰略性貿易政策措施的使用起到了限制作用。為了維護世界貿易的公平公正原則,世界貿易組織的貿易救濟措施和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實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篇3
一、國際貿易發展的顯著特點
1.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貿易走過20世紀九十年代前幾年的疲軟后,1994年開始出現強勁增長。隨著世界生產量增長率的提高,世界貨物出口量增速也相應提高。1990~2000年世界貨物出口量年均增長率為6.4%,高于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1995年世界貿易總額(含貨物和服務)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大關。隨著全球經濟狀況的進一步改善,世界貿易量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長率。2008年世界貨物貿易量增長了9%,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兩倍多,貨物貿易額增長了2本論文由整理提供1%,達到8.88萬億美元;服務貿易額增長了16%,達到2.10萬億美元。
2.服務貿易、高科技產品與綠色產品貿易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十分迅速。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85年的3,809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億美元,其年增長速度一直大大高于國際貨物貿易。1996年,國際服務貿易總額達1.2萬億美元,已占全球貿易總額的1/5強。2008年國際服務貿易總額達到2.10萬億美元。
3.跨國公司的作用增強。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數目劇增,大型跨國公司日益全球化,并且開始結成新的戰略聯盟。這對于加劇國際分工的深化、促進國際市場的統一、推動世界市場的競爭、推動貿易自由化不斷深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4.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向縱深展開。隨著貿易自由化的深入、科技的迅猛發展、跨國公司遍布全球和開放政策盛行,使國際分工向縱深發展,世界金融市場連成一片,全球和各國對外貿易系數不斷提高,世界性經濟傳遞加速,相互依存加深。但由于各國經濟上的差異,經濟部門和結構的不均衡發展,再加上冷戰結束后世界多極化發展,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范圍擴大,競爭手段日益多樣化、科技化。
5.新的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形成。世界貿易組織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開始運轉,為今后的全球貿易提供了最基本的規則,并負責實施多邊貿易協議,定期審議各成員的貿易政策,統一處理貿易爭端,加強與其他國際機構的合作。它不僅強化了關貿總協定原有的規則,管理協調的范圍更加廣泛,還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貿易爭端調解機制,可以說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意味著世界貿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貿易自由化的大發展、國際經濟合作新時代的開始。
6.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在世界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下,出于相互合作、發展經濟、提高談判和競爭力的需要,80年代以來,區域性經濟貿易集團化趨勢明顯加強。1993年11月1日,歐洲聯盟正式啟動。1994年1月1日,美、加、墨參加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個國家在美國邁阿密舉行美洲首腦會議達成協議,并簽署了《原則宣言》。亞洲、太平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加深,區域合作已被提到議事日程。
二、發展可持續貿易的對策
1.在國際貿易活動中,堅持可持續發展之路,政府的責任與義務。在我國開展的國際貿易活動中,堅持以可持續貿易為發展戰略,離不開政府的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宏觀導向作用。一是積極參加國際環境與貿易領域的活動,加強相關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我國應該充分發揮貿易大國的優勢,在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協調一致的基礎上,堅決抵制綠色保護主義,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同主要貿易伙伴國的合作中,熟悉其環保立法和貿易政策,深入研究WTO相關的環保條款和規定,從而盡量避免綠色條款對出口的不利影響。在我國無端遭受綠色壁壘時,可以使用適當的法律與經濟措施來保護自己。二是進一步完善我國的環境與貿易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強化環境管理。我國現行的貿易法中的環境法規,仍存在諸如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配套的監督機制缺失等一系列問題。為了適應全球性的綠色浪潮的需要,就要在結合我國具體國情的基礎上,加強立法,使我國的貿易環境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經貿活動中對國際環境和資源公約及環保標準的宣傳力度,發揮全社會的輿論和監督作用,做到執法必嚴。三是結合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基本國情,積極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貿易產品結構。必須及時改變傳統的高資本投入、高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堅持可持續貿易發展戰略,通過市場機制和技術進步來實現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開展貿易,大量引入國外先進要素,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建立合理的進出口商品結構。四是積極推行環境標志制度,借鑒國外經驗,逐步實現環境成本的內在化。超級秘書網
2.在可持續貿易的戰略選擇中,企業的責任與義務。一是大力推廣綠色營銷觀念。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企業通過生產模式的轉變和管理方式的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打破傳統上對污染的末端治理方式的局限,加強源頭控制和全過程控制。綠色營銷是在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下的新型營銷觀念,要求企業應該根據環境保護標準來選擇生產所需的技術、原料、制造工藝、產品設計和包裝工藝,以及用后廢棄物處理等整個生產、銷售、消費的過程。二是積極開發各種綠色產品。我國企業應該加大對新技術的研發投入,同時還要注意學習國外先進的環保經驗,將環保思想融入到整個生產過程的方方面面,在綠色營銷策略的指導下,開發出對環境無危害或危害極小,有利于資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各種綠色產品。三是認真借鑒學習國外相關行業的綠色經驗。我國出口企業堅持貿易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起步較晚。如果能夠認真研究國外同行的綠色案例,積極學習綠色管理,大力引進綠色技術,無疑會使我國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企業少走很多彎路,從而以更少的代價,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可持續貿易之路。四是加強激勵機制,吸引綠色型人才加盟。一方面,綠色型人才熟悉國外的綠色法律法規;另一方面,綠色型人才懂得如何進行綠色管理,開展綠色生產。因此,綠色型人才的引入,可以使我國出口企業成功避開國外的綠色壁壘,真正將發展可持續貿易的思想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篇4
①開始形成: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亞、非、拉等地區成為西歐資產階級瘋狂掠奪金銀財貨和獲取廉價原料的狩獵場(資本原始積累階段)。
②初步形成:18世紀60年生的工業革命,進一步刺激了對這些地區的原料需求和商品銷售。火車和輪船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普及,加快了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推動世界市場的形成(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
標志:倫敦逐漸成為世界金融貿易的中心。
影響: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中,各地區的經濟交往不斷擴大,先進科學技術廣泛傳播。一些落后國家和地區被迫打開門戶,卷入世界市場體系之中;一些國家則改革政治與經濟結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
①完全確立:20世紀初,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壟斷階段)以歐美國家為主導的世界體系已經形成。
特點:①國際貿易迅猛發展,各國之間經濟聯系加強,全球貿易體系初步形成。
②世界范圍內的地區分工初步顯現——經濟全球化啟動:(具體表現為)其中,歐美工業國是主要的工業品生產地與資本輸出國,亞、非、拉農業國淪為它們的經濟附庸、原料產地與商品市場。
與此同時,世界已無“世外桃源”。19世紀末掀起的帝國主義瓜分殖民地狂潮讓幾乎所有國家和民族都被迫卷入國際政治漩渦。
②加快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市場的擴大和全球貿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
表現:1948年,由23個國家簽訂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是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多邊貿易協定。
⑤深入發展:到80年代,隨著跨國公司的興起,經濟全球化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表現:跨國公司的出現推動了經濟在此基礎上,世界貿易組織(WTO)于1995年宣告成立,進一步加強了國際經濟合作。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聯系空前加強,加速了世界經濟的大力增長。
一、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從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之日起(20世紀初,以歐美國家為主導的世界體系已經形成),經濟全球化就已啟動。到20世紀初,一個全球貿易體系初步形成。然而不久,這一進程被兩次世界大戰打斷。
二戰結束后,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
到80年代,隨著跨國公司的興起,經濟全球化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表現1:跨國公司既是促進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又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特點:它以整個世界為生產、經營的領域,推行全球發展戰略,
作用:加強了各國經濟聯系,并帶動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跨國公司的全球擴張往往伴隨著私人資本競爭的無序性,對東道國的民族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進一步助長了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平穩。
表現2:從關貿總協定到世界貿易組織
過程:二戰結束后,為了解決國際貿易中的關稅壁壘問題,1947年10月,23個國家在日內瓦簽訂《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以多邊協定的方式,推動國際貿易的自由化。但是,關貿總協定不是一個正式的國際組織,難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
1986年,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啟動后,各國開始籌劃建立世界性貿易組織。1994年,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的國際會議正式決定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
從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貿易組織開始運作。它是獨立于聯合國的國際組織,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經過多年談判,中國于2001年12月加入該組織。
性質:世界貿易組織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誕生的國際貿易管理和仲裁機制。
作用:它共有五項功能:1促進多邊貿易協議的實施與運作;2為新議題提供談判場所;3推動爭端的解決;4執行貿易政策審議機制;5與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作,進一步融合全球經濟政策的決策。
特點:它實行非歧視原則、互惠原則、市場準入原則和公平競爭原則。
二、發展不平衡與全球性問題
經濟全球化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融合與發展,又引發了大量全球性問題:
問題1、經濟全球化凸顯了世界經濟體系所固有的不平衡性: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的經濟矛盾與日俱增。不合理的國際分工加大了世界范圍內的貧富差異。“南北關系”日趨緊張。
應對:1964年,發展中國家組成“七十七國集團”,提出了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口號。
問題2、經濟全球化使能源消耗增速,生態環境問題日趨突出。隨著工業化在世界范圍內的推進,能源危機與能源沖突迭現,人類環境也因此變化,出現溫室效應、臭氧空洞、酸雨、水土流失、陸地荒漠化、水資源污染和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現象。
應對:針對能源和生態環境問題,世界各國已采取各種應對措施,推行節能政策,加強循環經濟: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簡稱“聯合國環境署”)的推動下,陸續通過《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全球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等重要文件和公約,正式確立了“可持續發展”原則。
問題3:經濟全球化加大了人員與物質的高度流動性,公共衛生問題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的關注焦點。各種流行性疾病傳播速度加快,危險程度增加,造成的國際威脅也更大,如艾滋病、禽流感等。
應對:為了應對這種威脅,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協調下,各國加強科技合作,增進信息交流,努力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篇5
關鍵詞:新貿易統計數據;產品附加值;背景;優勢;影響
中圖分類號:F75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685(2013)02-0095-05
上世紀60年代后,世界貿易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隨著關稅水平的下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壁壘的降低、國際運輸環境的改善以及信息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國際貿易成本迅速下降。這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方式,進而導致全球生產價值鏈的逐步形成。其結果是產品內貿易、公司內貿易、外包等新的貿易形式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日漸凸顯,中間產品貿易占世界貿易的比重迅速上升。由于中間產品進口需要反復經過海關,而每經過一次海關就要在貿易統計中記錄一次,因此,這種以全球產品生產協作為基礎的中間產品貿易成為世界貿易中增長速度最快的部分,也是引起世界貿易非線性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極大地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如,由泰國組裝生產的計算機硬盤,其中間產品分別來自于10個亞洲和美洲國家;美國的波音787飛機,其機翼來自于日本,發動機來自于英國,剎車、電力系統和計算機組件來自于法國。相關研究表明,中間產品貿易約占世界貿易總量的30%左右,且在20世紀的最后25年中以40%的年均速度增長(D.Hummels et al,2001)。近年來,中間產品貿易更是占到了世界貨物貿易的56%和服務貿易的70%(Miroudot et al,2009)。
由于傳統的貿易統計主要依據的是海關的進出口貿易數據,其結果是將出口產品的所有價值均歸于最終出口該商品的國家,因此,傳統的貿易統計數據一方面不能準確統計新的貿易方式,即中間產品貿易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傳統的貿易統計數據還將夸大最終出口該商品的國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作用。WTO總干事拉米(Lamy,2012)就認為,“新的經濟現象要有新的經濟和統計方式與之相適應。好的統計數據有助于對社會和經濟現象的理解。如果我們仍然利用不完整的數據來制定政策,就會得到錯誤的結論;如果用舊數據來研究新問題,則爭論和誤解也會增加。”因此,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世界貿易發展的現實,WTO將于2013年初出臺第一批基于產品附加值的“附加值統計”(Value-added Statis-tic)數據(或稱新貿易統計數據),以更好地衡量世界貿易的發展狀況。
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一些國家出臺了具有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政策。然而,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隨著世界經濟的逐漸復蘇,世界貿易仍將向更加穩固的自由化發展方向邁進。而WTO新貿易統計數據的出臺正是適應世界貿易環境變化的需要。它不僅會對世界貿易的統計形成顛覆性的變革,同樣也會對我國未來經濟和對外貿易的發展起到深遠影響。基于此,本文對WTO新貿易統計數據出臺的背景、新貿易統計數據的優勢及其對我國對外貿易將產生的影響展開研究。
一、WTO新貿易統計數據出臺的背景
新貿易統計數據的出臺源于世界貿易的新變化,以及由此導致的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逐漸形成,使傳統的以國別和最終產品為標準的貿易統計數據不再適應世界貿易的發展變化。WTO新貿易統計數據出臺的背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稅水平的顯著下降加速了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
隨著貿易自由化進程的不斷深入,關稅水平的下降極大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降低了進口中間產品的成本,推動了世界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以亞洲為例,目前亞洲各國最惠國關稅的稅率在5%。10%之間,較之20世紀90年代也有大幅度的下降。較低的關稅必然會降低貿易的成本、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特別是中間產品貿易的發展。
(二)各國出口環境的改善極大地促進了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
各國出口環境的改善主要體現在:首先,各國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降低了產品的運輸成本。如,集裝箱運輸船和集裝箱碼頭的出現,降低了海運的成本;航空條件的改善則極大地降低了時間密集型國際貿易的成本。其次,與信息技術相關的基礎設施的改善,降低了貿易中的通訊成本。最后,一些國家國內貿易規制的減少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提升了企業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上述各方面出口環境的改善都為擴大貿易提供了有利條件,成為積極發展對外貿易的有效推動力,極大地促進了產品生產的進一步分工,推動了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
(三)出口加工園區的建設推動了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
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為促進本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紛紛建立了本國專門的出口加工園區。而出口加工園區的建設極大地推動了世界貿易新生產方式的形成。根據世界勞動組織(ILO)的統計,截至2006年,全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總共建立了3500多個出口加工園區。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IDE-JETRO)的統計數據也表明,目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五分之一產品和進口的13%產品來自于出口加工園區。由此可見,出口加工園區的建立對于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外商直接投資的增加帶動了全球生產分工體系的形成
伴隨著運輸成本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下降以及信息技術的進步,跨國公司為尋求更低的生產成本,將部分生產環節轉移至發展中國家,一方面促進了外商直接投資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進了世界生產價值鏈的形成,改變了產品的生產方式,促進了中間產品貿易的發展。以亞洲的外商直接投資為例,20世紀80年代中期,亞洲的外商直接投資每年約為50億美元,1990年這一數值達到了約230億美元,2008年則達到了3070億美元。在亞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數量增加的同時,中間產品在亞洲出口產品中所占的份額也由1995年的26%上升到了2009年的35%。
二、新貿易統計數據的優勢
傳統的貿易統計數據主要適用于從產品的生產到出口的整個產品價值鏈都處于一國內部的貿易統計,并不適合用于由生產分工全球化而導致的新的貿易統計。對比新的貿易統計數據,傳統貿易統計數據在衡量諸如行業競爭力、比較優勢、貿易保護、匯率、經濟周期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不足。基于產品附加值的新貿易統計數據不僅有助于更加全面、準確地統計全球貿易量,而且至少將從以下七個方面有助于改善人們對全球貿易相關問題的理解。
(一)新貿易統計數據可以更好地追蹤發展中國家進口中間產品和半成品的來源,也可以揭示工業國家再進口的產品種類
為了更好地統計各國在產品生產中的附加值,新貿易統計數據必然要追蹤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并將不同的生產環節分解到各個從事產品不同階段生產的國家。這就使得新貿易統計數據能夠準確統計各國進口中間產品的來源地及各國在產品生產中的作用,從而有助于追蹤發展中國家進口中間產品和半成品的來源以及各國再進口的產品種類。
(二)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重新審視全球貿易的不平衡情況
由于在新的全球生產分工體系下,一國只專注于產品的某一特定生產環節,因此,衡量~國在全球貿易中的貢獻不應以出口產品的最后總價值來判斷,而應以該國所從事的特定生產環節的價值來判斷,即以該國在出口產品中的附加值來判斷。傳統貿易統計數據將出口產品的價值都歸于最后生產該產品的國家,這無疑會夸大最后從事產品組裝環節的國家在產品整個生產環節中的作用,從而無法反映全球貿易不平衡的真實情況。與之相比,新貿易統計數據由于能夠較好地確定每個國家在產品各生產環節中的地位和產品生產中的附加值,因此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全球貿易的真實情況。以美國在蘋果手機(iPhone)上的貿易為例。米魯多(Miroudot,2011)調查了2009年美國在iPhone上的貿易平衡情況。從表1數據可知,如果按照傳統的貿易統計數據,美國2009年在iPhone產品上從中國進口了約19.01億美元的產品;相應的,在國際收支平衡表上表現為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增加了19.01億美元。可如果按照基于產品附加值的新貿易統計方式來計算,美國進口的19.01億美元的iPhone產品中,中國生產的附加值只有7 350萬美元,僅相當于傳統貿易統計方式的3.87%。美國貿易逆差的其余部分其實來自于日本、韓國、德國等中間產品生產國。由此可見,在傳統貿易統計數據中,中國在iPhone產品上對美國的貿易逆差被嚴重夸大了。
(三)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更好地解決各國在市場準入和貿易政策上的爭論
新貿易統計數據在解決各國在市場準人和貿易政策方面的爭論上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對市場準人和貿易政策的很多爭論均來自于對貿易不平衡問題的不同看法,而新貿易統計數據可以更準確地衡量世界貿易不平衡的真實情況,因此,新貿易統計數據必然有助于減少各國對市場準人和貿易政策的爭論。第二,基于全球生產體系的新生產方式使貿易競爭力不再存在于國家之間,而是存在于企業之間,存在于生產的不同環節之間,因此,在WTO基于產品附加值的新貿易統計數據下,傳統的對于最優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理解也會發生變化。以最優關稅為例,傳統貿易理論認為,最優關稅應當是逐級增加的。而在新的全球生產體系下,一國的最優關稅應當變得很小,而且不應再是逐級增加的。可見,如果依據傳統的貿易統計方式統計的數據,針對上述問題制定相應的貿易政策,無疑將導致錯誤的結論。與之相比,新貿易統計數據由于其對貿易量的統計是依據產品各生產環節的附加值而非最終產品的價值,因此,在處理上述問題時,其所提供的數據無疑更具說服力,也更有利于一國貿易政策的正確制定。
(四)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更清楚地認識宏觀經濟沖擊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影響
在新的全球生產體系下,產品的生產價值鏈由一國延長到世界其他國家,所以對產品價值鏈中的任何國家經濟的沖擊也將通過價值鏈傳導到其他國家,從而對世界經濟造成更大的影響。以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為例,美國最終消費的銳減直接導致處于產品最終組裝環節的中國出口的下降,而中國出口的下降又影響到其對中間產品的進口,從而對處于產品價值鏈中上游的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濟產生影響。可見,傳統的貿易統計數據由于只關注最終產品的生產,所以在新的經濟環境下,無法準確認識宏觀經濟沖擊對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影響。與之相比,由于新貿易統計數據是以一國在出口產品中的附加值為基礎的,從而更有可能準確判斷經濟沖擊對產品價值鏈上各國的影響。
(五)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重新審視貿易和就業的關系
新貿易統計數據可以更精確地告訴我們就業崗位在生產環節的哪部分從事產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WTO的一項以歐盟制鞋業為研究對象的研究表明,依據傳統貿易統計數據的發現認為,中國對歐盟的皮鞋出口導致了歐洲制鞋業工作崗位的消失;但是通過根據新貿易統計方式所計算出的數據則清楚地表明,歐洲制鞋業所喪失的只是皮鞋的加工制作這一部分工作崗位,皮鞋的設計、研發、市場營銷等生產環節上的工作崗位仍然存在于歐洲,并且歐洲的制鞋企業由于降低了生產成本而變得更具競爭力。
(六)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重新審視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OECD的研究表明,重新分配生產活動的各個環節,會對一國的碳排放情況產生顯著影響。在傳統貿易統計數據下,出口產品的碳含量全部被歸于最終生產該產品的國家。而新的貿易統計數據由于其所具有按產品附加值統計貿易的特點,則可以將產品中的碳含量分解到各生產環節,從而可以更準確地計算各國在產品生產全過程中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可見,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重新審視貿易對各國環境的影響。
(七)新貿易統計數據有助于重新評估一國的貿易競爭力
這里仍以美國iPhone產品為例分析。如果根據傳統的貿易統計數據,中國在iPhone上的出口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和貿易競爭力。但是,如果以新貿易統計數據來衡量則可以發現,中國在iPhone生產上的比較優勢和貿易競爭力事實上僅僅局限于產品組裝這一生產環節上,而iPhone生產的中上游環節的比較優勢和貿易競爭力仍然掌握在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發達國家手中。
三、新貿易統計數據對我國的影響
(一)新貿易統計數據可以更好地衡量我國的出口競爭力及其在全球生產分工中的地位,進而有助于提出更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在新的全球生產體系下,各國的競爭力主要存在于產品的不同生產環節上,而非存在于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基于傳統貿易統計數據計算出來的競爭力水平,針對的只是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因此,這種利用傳統貿易統計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將明顯夸大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以及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洛迪克(D.Rodfik,2011)依據傳統貿易統計數據的研究就認為,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相當于比中國人均GDP高3~6倍的國家的生產水平。可見,如果我國以此為依據來制定指導未來經濟發展的政策,無疑會帶來很多問題。與之相比,由于新貿易統計數據是以各國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附加值為基礎的,因此,基于新貿易統計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更能準確反映我國出口的競爭力,以及我國在全球生產分工中的地位。如,新貿易統計數據清楚地表明,我國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主要存在于產品的組裝環節,主要從事的仍舊是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工序,仍然處于全球生產價值鏈的低端。我們便可以依據這一結論,提出更符合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實際情況的對策建議。
(二)新貿易統計數據可以更準確地衡量我國的對外貿易不平衡狀況
隨著世界生產分工體系的逐漸形成,我國在世界分工中的作用仍停留在以產品組裝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生產環節上,但在傳統的貿易統計方式下,產品出口的全部價值卻全部記在中國,從而導致雖然中國對美、歐存在巨額貿易順差,但中國能夠獲得的實際收益卻很小。與之相比,新貿易統計數據是基于各國在產品中的附加值統計的,因此,勢必可以更準確地衡量中國外貿不平衡的狀況。從相關的研究成果來看,WTO和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的研究都表明,按照傳統貿易統計數據,2008年中美貿易順差為2850億美元;但如果按照新貿易統計數據來計算,那么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只有l 640億美元,僅占傳統貿易統計數據的69%。詹森和諾格拉(Johnson,Noguera,2010)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依據以一國產品附加值為基礎的新貿易統計數據來計算中美雙邊貿易,則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程度相比傳統貿易統計數據將下降30%~40%。
(三)新貿易統計數據可以有效降低我國與其他國家間的貿易摩擦
我國與其他國家,特別是同發達國家間的貿易摩擦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他國家認為與我國之間的對外貿易,不但造成其本國的貿易不平衡,而且導致本國就業崗位的大量流失。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新貿易統計方式可以更準確地計算各國在貿易中的收益和成本,有助于重新審視貿易和就業的關系,重新審視貿易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可以真實反映各國與我國之間的貿易關系,從而有效降低我國與其他國家在貿易問題上的分歧,減少不必要的貿易摩擦。
篇6
一、多哈回合的發展趨勢:
(一)多哈回合談判朝議事規則和利益均衡的方向發展
縱觀歷史就會發現,世界經濟的不斷融合與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就像雙螺旋結構一樣如影隨形,尤其是從上世紀80年代管理學界提出的看似無害的“品牌論”將全球帶入了一個消費時代,商品在世界范圍內被生產和銷售,全球財富的瘋狂積累堪比圈地運動,但從新一輪財富積累中真正收益的只有少數幾個可圈可點的中心國家,“馬太效應”在全球范圍內肆虐橫行,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經濟落差日益拉大,這部分少數國家依靠在全球體系中長期積累形成的先發優勢除了擁有強大的物質力量,更主導著逐漸形成的全球規則,并使之在內容和運作上都暗向其自身利益傾斜,以往的WTO會議包括多哈回合不透明、不民主、不包容的議事規則就是典型例證:
自WTO成立以來,舉行的六次部長會議有兩次以失敗告終,最近的三次部長會議有兩次不歡而散,雖然會議的失敗原因不盡相同,但會議籌備和進行期間的工作方式和程序的不透明、不民主、缺乏廣泛參與性已經成為了會議失敗的共同誘因之一,從“綠色房間”到主席起草文本的議事規則從根本上淡化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使多邊貿易談判的整體利益方向朝發達國家傾斜的做法激起了發展中國家的普遍不滿,但這種情況正逐漸改善和撥正,在多哈會議中則體現的更為明顯首先,從會議自身特點分析:(1)從多哈回合的宗旨分析,作為發展回合,會議從啟動伊始就相對注重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多哈部長宣言》中作出的將謀求發展中國家利益置于工作的核心地位,努力保證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獲得與其經濟發展相稱的世界貿易增長份額,增加市場準入和平衡的承諾使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從根本上把握了關注發展中國家利益、體現發展要求的大方向。(2)多哈回合在議事規則上有所改進,汲取了以往談判經驗,在議事規則和程序方面,在會議正式開始之前先召開了許多非正式的協商會議,廣泛聽取各方的意見和收集各方的利益訴求,在會議前期就注重各成員國的廣泛參與和會議的民主性,為會議奠定了一個相對良好的談判基礎。其次,從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發展來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范圍內的發展中國家迅速崛起,在世界貿易組織中占四分之三的發展中國家成員不斷壯大的經濟實力和在國際貿易中不斷增加的市場份額都使得其國際地位整體上升,尤其是在世界貿易排名第三的中國2001年加入WTO更在相當程度上增加了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貿易談判中的話語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談判格局,發展中國家自身實力的增強使其越來越擁有與發達國家相抗衡的條件。
總之,多哈回合無論從會議自身的特點還是由于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的增強,新一輪的多邊貿易談判在規則和利益的方面都整體朝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發展。
篇7
關鍵詞:國際貿易摩擦;新特點;應對措施
當前世界經濟迅速發展,我國的國際貿易更加頻繁,國際貿易額不斷擴大,國際貿易摩擦也不斷增加和激化。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自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至2006年,我國已連續12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據商務部統計,2007年,全球共有19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發起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等貿易救濟調查近80起,遭遇美國“337知識產權調查”17起。2008年,我國面對的貿易摩擦形勢仍然非常嚴峻。世界經濟增速的放緩和不景氣將導致國際貿易保護的加劇和貿易爭端的增多。從2008年一季度的貿易摩擦情況看,共有8個國家和地區對我國發起17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涉案金額達20億美元,遭遇美國“337知識產權調查”5起,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都有大幅度的增長。從涉案產品看,主要集中于輕工、紡織、機電等我國具有出口競爭力的產品,其中尤以紡織品貿易摩擦更為突出。如中美紡織品貿易爭端,中歐鞋業爭端,中美鋼鐵業爭端,中美知識產權保護爭端,中日紡織品爭端等。
一、我國國際貿易摩擦的新特點
(一)反補貼成為我國國際貿易摩擦最大的新特點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近幾年全球反補貼案件數量總體在減少,而我國與這種趨勢相反,我國在極短時間里驟然成為世界頭號反補貼調查目標國。至今,我國共遭遇反補貼調查22起,其中加拿大7起,美國13起,澳大利亞和南非各1起。從2007年起,國外對我國發起的反補貼調查頻率創世貿組織的貿易救濟史先例,反補貼成為我國貿易摩擦的新領域和熱點。2008年一季度,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相繼對我國產品提出反補貼調查或反傾銷反補貼合并調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亞是首次對我國產品發起反補貼、反傾銷合并調查。早在2004年,加拿大就首開先河,對我國的燒烤架和鋼制緊固件發起了反補貼調查。2006年11月,美國也改變了其20年不對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反補貼法的慣例,對我國銅版紙開始了首起反補貼調查。在我國被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國家之前,反補貼調查是不可能發生的,但現在卻頻頻出現。
(二)與我國發生國際貿易摩擦案件的貿易伙伴相對集中
我國與美、歐發生的貿易摩擦較突出,我國已連續6年成為歐洲反傾銷調查的第一大國;2008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1167.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9%,這是近7年來我國對美出口增速首次降至個位數,增幅遠低于同期我國總體外貿出口21.8%的增速,較2007年同期對美出口增速回落9個百分點。我國對美出口呈全面萎縮狀態,預計全年增長幅度很可能還要低于上半年的8.9%。
(三)我國遭遇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使相關產業受到影響
從2000年至今,我國生產的檸檬酸先后遭遇了美國、泰國、烏克蘭、南非等諸多國家的反傾銷調查。我國檸檬酸遭遇美國的“雙反”調查,是繼2007年遭遇歐盟的反傾銷之后,對整個行業影響最大的一次。美國是我國檸檬酸的第一大國際市場,約占總市場份額的10%,美國市場對我國檸檬酸產業的發展來說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國的檸檬酸企業面臨著歐盟征收的高達49%的反傾銷稅,同時又面臨美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雙重調查,從長遠來看,這必將給我國的檸檬酸產業帶來一定的沖擊。
(四)國際貿易摩擦的產品、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
2007年我國成為世貿組織爭端案件中作為被訴方次數最多的國家。從產品看,紡織品成為貿易摩擦的熱點,但已從個別產品的傾銷與摩擦階段,開始逐步向多產業貿易摩擦和結構性貿易摩擦方向發展;從領域看,從貨物貿易向與貿易相關的服務貿易、知識產權、技術標準、環境保護、勞工標準等方向發展;從國別看,已從歐美貿易摩擦,向美日貿易摩擦到今天的全球范圍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展中國家之間貿易摩擦的發展。如阿根廷、韓國、日本、菲律賓等貿易伙伴對我國玩具、輪胎、食品等設置技術性的貿易壁壘,限制甚至禁止我國出口相關產品;2007年6月1日,歐洲化學品管理制度正式生效,對產品的環保要求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產品的技術準入門檻;巴西、阿根廷對我國產品設置最低進口限價和違反周邊規則的進口許可措施;美國利用“337知識產權調查”,遏制我國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的出口。
二、我國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措施
(一)正確制定和運用補貼政策,避免不符合WTO規則的補貼
加入WTO并不意味著取消補貼,補貼是國家鼓勵外貿和產業發展的政策手段。根據WTO《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只有政府實施的財政資助或任何形式收入或價格支持行為,或政府支配下的私人機構行為才構成補貼。《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規定的禁止性補貼主要以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為主。不可訴補貼主要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具有專向性的補貼;二是有專向性但符合規定條件的補貼,包括研發補貼、落后地區補貼和環保補貼,這是我們要充分利用的。可訴補貼具有雙重性質,沒有絕對禁止,但在給其他成員產生不利影響時則可能導致反補貼措施,我們應慎用。政府要加強對反補貼的認識,盡快熟悉游戲規則。要積極調整政策,規范促進貿易的政府行為。政府應該設法通過提高政府效率等手段,降低企業的隱性成本來鼓勵出口,不要直接進行各種稅費減免和補貼。反補貼調查涉及各級政府和多個部門,工作量大,協調困難。因此,政府部門協作應訴是取得勝訴的關鍵。 我國各級政府的各種補貼名目繁多,補貼政策既多又雜,難免有些補貼政策與世界貿易組織《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相沖突。各級政府在已有的或將要制定的政府規章和具體政策措施中,應考慮與WTO規則《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定》的一致性,對現有各種補貼措施應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對已頒布執行的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性文件應集中清理。建立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加強法規規章審查工作,確保新出臺的規章、規范性文件與WTO原則規則以及我國加入世貿承諾相符合,充分體現法制的統一性原則、非歧視原則和透明度原則。
篇8
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一)生產活動全球化。生產活動的全球化主要表現為傳統的國際分工正在演變成為世界性的分工:1國際分工的內容發生變化。國際分工從傳統的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分工逐步發展成為以現代工藝、技術為基礎的分工;從產業各部門間的分工發展到各個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和以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分工;從沿著產品界限進行的分工發展到沿著生產要素界限進行的分工;從生產領域分工向服務部門分工發展。2國際分工的形成機制在變化。即由市場自發力量決定的分工,向由企業,主要是由跨國公司經營的分工和由地區經貿集團成員內組織的分工發展,出現了協議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內容為產品型號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和產品工藝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產網絡。5世界性的國際分工使各國成為世界生產的一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它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二)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形成。1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拉動作用增強。它表現為國際貿易增長率大大高于世界經濟增長率。如以1990年為100,世界貨物出口值指數從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產指數從86上升到107;世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同期從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間,世界貿易出口量年均增長率為6%;同期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2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85年的3809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億美元,在國際大貿易(貨物與服務)中的比重同期從163%上升到188%。3國際貨物貿易交換品種多樣化。在世界貿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貨物從1980-1981年的11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種。在發展中國家出口貨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開始超過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貨物種類從1980-1981年的6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種。4發達國家同類貨物相互交換增加,主要的經濟貿易大國一般既是某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國,也是該類商品的主要進口國。5國際貿易趨同化。它表現為:電子化貿易手段普遍使用,EDI(電子數據交換)已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其他如電子商務(EC),電子貿易撮合(ETM),電子資金轉賬(ETF)等已在許多國家開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為國際貿易商品的共同標準;貿易合同標準化。6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多邊貿易體制正式確立。1995年1月1日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世界貿易體制開始形成。作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組織和法律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其法人地位對所有成員方都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因此,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已經構筑起來。
(三)各國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國際化進程加快。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大銀行根據《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開始了大規模合并、收購活動,以提高效益。如法國里昂信貸銀行買下了大通曼哈頓銀行在比利時和荷蘭的附屬機構。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國民希敏寺銀行也吞并了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小銀行,以擴大在歐洲的網絡。為了提高本國銀行的競爭能力,很多國家對于大銀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態度,1993年以來,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內的大銀行之間至少發生過25次合并。2地區性經貿集團的金融業出現一體化。歐盟統一大市場建立后,銀行、證券公司和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可在歐盟內經營不受國界限制的保險和投資業務;美國和日本的銀行則可通過收購、兼并等形式加緊滲透歐洲市場,歐洲的金融市場將演變為真正的國際金融市場。3金融市場迅猛擴大。到1995年,外匯交易額已上升為世界貿易額的60倍,全球外匯日交易額已超過12萬億美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國際信息的網絡化,外匯市場的資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四)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規范框架開始形成。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投資成為經濟發展和增長新支點。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額與年均國際貿易額的比例在縮小,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增長率高于國際貿易年均增長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貿易額為41,14571億美元;同期,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56535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60∶1,差距進一步縮小。1991-1996年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率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國際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主體多元化。據統計,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已從1985-1990年年均1,55578億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3,46824億美元。同期,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45005億美元增長到2,94732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932%下降到849%;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0554億美元增長到51469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從1,41930億美元增長到3,49227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從1,16744億美元增長到2,08226億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中的比重從822%下降到596%;發展中國家從24736億美元增長到1,28741億美元,所占比重從174%上升到369%。第叁,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并行,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發達國家中主要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家同時也是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1995年,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占當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國家占當年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53%。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1985-1995年,有2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國際借貸資金流動量增長很快,證券股權投資迅速發展。1993年流動金額為8185億美元,1994年增加為9534億美元,1995年增加為12,584億美元。與外國直接投資一樣,證券股權投資依然偏向于少數新興市場國家,1995年亞洲就占了流向新興市場的外國證券股權投資凈流量的53%。此外,外國證券股權投資的來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興市場的這種投資35%以上來自美國,15%來自日本,11%來自英國。近幾年來,香港特區和新加坡的投資者也向新興國家進行這種投資。第五,投資自由化成為各國國際直接投資政策的目標,國際直接投資規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來,保護和促進投資的雙邊投資條約數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簽署這種條約1330個,涉及162個國家,在5年里條約數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國政府共對外國直接投資管理體制進行了約600次調整,其中95%是放松對外資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個國家的112項立法變化中,106項屬于趨于自由化或促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立法。國際社會為達成國際性的投資協議開始行動。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第一次將投資問題納入多邊貿易的體系,并達成《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出現通過協商建立一個綜合性多邊國際直接投資框架的行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第九次會議對未來多邊投資框架進行了探討,并已達成協議。
(五)跨國公司作用進一步加強。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蓬勃發展。第一,跨國公司的數目劇增。據統計,1996年跨國公司已達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屬企業已達到276,659家。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基地的最大跨國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國資產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在它們的外國附屬企業中擁有17萬億美元的資產(控制了約1/5的全球外國資產)。第叁,跨國公司開始結成新型的"戰略聯盟"。面對競爭壓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資領域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采取各種辦法參與全球化經濟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結成聯盟。通過兼并與收購在國外建立自己的生產設施,以保護、鞏固和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1988年到1995年間,全球跨國兼并與收購總額增加了一倍,達到2290億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國兼并與收購的規模超過10億美元。與此同時,一些跨國公司以協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強聯合。1995年締結了近4600項這樣的協定,而1990年只有1769項。1990年以來,跨國公司之間在核心技術(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強了戰略性研究與開發伙伴關系。第四,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的規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在其國家貿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現了無國界經濟。
(六)經貿文化、人才出現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個體化為特征的多媒體網絡正在覆蓋全球;出現了經濟生活和貿易文化的全球性趨同現象;"國際人"開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發展目標形成。為了在經濟競爭中取勝,"國際人"正在成為各個國家、各大公司的首選目標,培養"國際人"、尋找"國際人"已成為世界性的人才戰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國際人"戰略。他們認為,國際人應具備以下10個基本條件:積極肯干,但是不蠻干;人際關系融洽,不以自我為中心;興趣廣泛,知識豐富;外語出色,樂意結交外國人;行動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適應并愛上異國他鄉;意志剛強,富有忍耐性;深謀遠慮,但不優柔寡斷;安排、處理好家庭生活關系;身體健康,精神煥發。此外,綠色主義、環保哲學,共同反黑、掃黃、打白(毒)和反腐敗,共同致力于發展與和平,共同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均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二、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傳統的衡量國家之間經濟貿易權益的概念與統計構成了嚴重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與互動加強。
1.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進一步加強。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發達國家之間貨物、服務、資金、技術和市場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上述關系也在加強。
2.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傳遞障礙在減少,互動性加強。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下,對外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在各國之間的經濟傳遞中的作用在加強。8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對外貿易與投資逐漸變成雙向傳遞渠道,發達國家把經濟發展與衰退通過對外貿易與投資傳遞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波動也將影響到發達國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機震動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并未使發達國家幸免。
(二)經濟全球化迫使人們的概念在創新。1大國際貿易概念出現。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外經濟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慮貨物貿易,還要把貨物貿易與直接投資、金融、服務、技術綜合考慮。因為,貨物貿易與投資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支點。2將大國際貿易概念與本國經濟的調整優化、改革開放密切地結合起來;"貿易立國"、"貿易為本"的傳統信條已讓位于"經濟接軌"和"市場融合"。3變被動接受經濟全球化為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結果,是大勢所趨,紛紛主動改革本國經濟體制,發展開放性經濟,推行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為跨國公司創造投資條件,并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和活動。4變單邊制裁為求得"雙贏"。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另一國單方面采取"貿易保護"、"貿易摩擦"、"貿易制裁"等以鄰為壑的措施,已開始由自我保護的工具變成了雙刃劍,在制裁別國的同時也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其上策是通過談判,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促進雙方的經貿發展,取得"雙贏"。
(三)經濟全球化使國家受到沖擊,相互協調成為時代主旋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傳統的國家內容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原本是一國獨有的權利,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擁有的權力。各國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遵循國際條約、協定、規范和慣例來運作;跨國公司在各國經濟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國家對產業政策的干預作用在減弱。在國家存在的情況下,出現了讓與,但它是以對等為原則的。當今世界各國都是擁有的獨立國家。共享是讓與的前提,沒有共享也就不會有讓與。經濟全球化迫使各國把二者結合起來,出現了相互協調,使它逐步成為各國處理對外經濟貿易關系的基石。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行,協調管理貿易政策在國際上和各國貿易政策中開始成為主流。
(四)經濟全球化要求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一體化。20年來,面對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特別是產業內部貿易的增長,新貿易理論將產品差異、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等工業組織理論引進傳統的比較優勢框架,為國際貿易理論分析做出了貢獻。但它仍然假定企業只在某一個區位生產商品和服務,將對外直接投資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時,對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不同類型跨國公司直接或間接地創造的各類貿易流動,但仍是以單個企業為依據的投資分析,未推廣到國家層次。80年代初以來,經濟全球化要求把貿易與投資理論結合在一起分析貿易與投資利益與效益,出現了新的理論分析,其理論模式主要集中于縱向或橫向一體化。在這些理論分析中,產品增值鏈活動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進行,在不同的國家可以進行完全相同的生產加工。在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理論中,企業行為被分為兩大類型:
第一,總部行為。總部行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務,以及信譽、商標等甚至可以無償轉讓給遠方生產區位的服務,這類行為有時被簡化概括為研究與開發。
第二,實際生產行為。實際生產行為又可再分為上游生產(中間產品)和下游生產(終極產品)。所有這些行為都被假定為具有規模收益遞增效應。由于總部服務的運輸成本極低,企業可以將生產行為從總部分離出去,但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企業將某些生產行為集中在某一區位。在貿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兩國均衡框架,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不存在任何差異。企業在兩個國家進行活動時,可以將總部行為安排在母國進行,但其實際生產或轉移到東道國進行(縱向一體化),或者既安排在國內,又安排在國外進行(橫向一體化)。因此,現在的企業不僅通過價格和質量進行競爭,而且還通過生產的組織進行競爭。這些理論模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單個企業的經營活動決定了國內、國際經營企業的總格局。這一問題屬于理論分析中的國際化生產部分。一旦國際化生產活動分布格局形成,國際貿易的格局便隨之確定。貿易與投資理論的一體化表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單純的貿易行為來衡量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
(五)經濟全球化對表明國家之間經貿權益的傳統概念和統計方法提出了挑戰。1傳統的對外貿易差額概念未能反映經濟全球化下國家之間實際的貿易利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經貿利益出現了幾種變化。第一,在產業內部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大量增加下,按總貿易和專門貿易劃分的國家之間的進出口掩蓋了國家之間在產品價值上的實得;第二,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直接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商品直接出口,變相地進入了東道國的國內市場,因此,母國公司在東道國國內的投資和商品、服務的銷售收益應計入母國的經貿收益;第叁,在一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情況下,把該國進出口貿易額作為該國的貿易利得,更加失實。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下,在計算各貿易國的貿易收益時,上述幾個現象不能忽略。2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滯后于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應予修正。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制度來源于美國,并逐漸成為世界貿易各國的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原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對之都有相應的條款和協定。在國際貿易局限于產業間和投資不普遍的情況下,按原產地進行統計基本上可以反映貿易國的貿易利益。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按原產地統計則會出現兩種誤差。第一,未能如實反映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大規模的直接投資活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進行全球化經營,它們生產的零部件、產品的進出口,按價值鏈、資本所有,理應屬于母國,但卻計入東道國的貿易統計。第二,原產地規則以貨物貿易為主,未包括服務貿易等,因此,原產地統計在不能真實反映貨物貿易的同時,也不能全面如實地反映國與國之間的大貿易關系。
(六)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的機遇。
第一,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資本外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于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改造,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于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第四,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改革。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嚴峻的挑戰。1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達國家構筑以其為中心的國際經貿基礎。在此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將會受到更大的削弱。2發展不平衡在加劇。
第一,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平衡在加劇。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在拉大。1965年,七個主要發達國家人均收入是世界最貧困國家的20倍,1995年擴大到39倍。
篇9
1.課程定位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可以說經濟全球化既是一個歷史問題,也是一個時事問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引領學生關注國際社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信念和責任感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2.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識記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列舉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掌握世界貿易組織宗旨、特點、作用;分析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原因、歷程、影響;全面客觀認識評價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影響。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己搜集資料認識經濟全球化趨向是勢不可擋的潮流;通過分組討論、辯論等教學方法使學生理解只有順應歷史潮流,與時俱進才能求得生存發展;通過分析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學習全面、辯證的分析歷史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與時俱進,把握人類歷史發展動向的意識;認識我國對外開放的必要性,樹立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信念與責任感。通過認識經濟全球化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樹立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突出表現和影響;世界貿易組織宗旨、特點、作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原因、歷程、影響。
(2)難點: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對于發展中國家是“一把雙刃劍”。
二、過程陳述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給學生們展示了下面一段描述:
家住市區的李娜早晨起床后先用潘婷(美國保潔公司品牌)洗發水洗頭后,然后用佳潔士(美國)牙膏刷牙,洗臉用歐萊雅(法國)洗面奶,穿上阿迪達斯(德國)外套和耐克(美國)運動鞋,吃了昨晚買的肯德基(美國)漢堡,喝了杯雀巢(瑞士)咖……
2.創設討論情境理解新知
首先,引導學生閱讀書本知識,并展示圖片,啟發學生結合圖片準確說出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及具體表現。學生舉手發言,非常準確地說出“經濟全球化是在勞務、技術、資金、商品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這一核心內容及主要表現。我進一步提問:“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一個囊括當今世界經濟各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已經建立了,它就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學生一起搶著回答。接著,再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準確掌握其宗旨、特點、作用。
隨后,我簡單講述了從1986年到2001年中國歷盡艱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過程,講完后,我順勢向學生提問題:“如果你是龍永圖(中國入世談判的最后一任團長),能不能給大家闡述一下中國歷盡艱辛入世理由?”這一問題我讓學生結合展示的史料分組討論。學生相互討論,我也深入學生中參與分析,適時引導。之后開始小組代表發言:“落后就要挨打,必須打開國門,參與國際競爭;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力;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需要中國。我在肯定了學生回答后又指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順應了歷史潮流,有利于中國經濟的騰飛。那么,入世對中國還有哪些影響呢?在剛才討論的基礎上,我又展示了龍永圖的兩段話,進一步引導學生從正反兩個方面辯證分析對中國的影響。在分組討論和代表發言中,學生參與合作的欲望特別強烈。
3.創設辯論情境突破難點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是本課的難點,而教材敘述的比較理論化,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在課前我已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并分成正反兩方準備進行辯論,一方代表發達國家,觀點是經濟全球化利大于弊,一方代表發展中國家,觀點是弊大于利。
課上,按事先分組,展開辯論,先是正方代表發言,他們列舉了一系列數據闡明經濟全球化給發達國家帶來的好處;接著反方代表,也列舉了不發達國家增加、貧困人口增加的數據及圖片《被印度博帕爾農藥廠毒氣奪去生命的孩子》《預防禽流感》等,從而得出結論:對發展中國家弊大于利。在你來我往唇槍舌劍的辯論中,學生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動性,在角色扮演中提高了自己論證問題的能力,加深了理解,突破了難點。
4.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接著,我又再度引申:“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應如何面對經濟全球化?”引發學生思考,學生積極發言,發表己見。有的說要與時俱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還有的說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這一環節既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樹立了面向世界,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信念與責任感。
5.深化情感課堂小結
最后,在情緒高昂的氣氛中,我做本課的小結:“今天我和同學們通過對經濟全球化的探討,是不是對我們身邊的經濟全球化有了新的認識和體會?學生充滿自信回答。
三、教學感悟
篇10
Abstract: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economic crisis,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issued protectionist measures, which not only do not activate the world's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will hinder the recovery of world economy. In the condition of high integration of world economy, only strengthening the cooperation and dialogue of the world can reduce the trade barriers, gradually go out the crisis, and promote economic recovery.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rade protectionism on China and strategies from the current trade protectionism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關鍵詞:金融危機;貿易保護;策略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trade protection;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832.5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02-0137-02
0引言
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自古以來,就是相伴而存的。當各國經濟發展中出現嚴重的危機時,貿易保護措施作為一種能起到立竿見影效果的手段,成為各國政府恢復經濟增長首要的選擇。這次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給出了同樣的例證。
1貿易保護主義的特點
盡管2008年11月召開的20國峰會做出不再設置新的貿易壁壘的承諾,但其后很多國家卻紛紛出臺新的貿易保護措施,而且涉及面更廣,條件更為苛刻。這次貿易保護浪潮呈現了以下幾大特點。
1.1 表面的合法性當前眾多國家在“不違反”世貿規則的前提下,紛紛實施貿易保護。由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主導了國際經貿規則的發展演變,他們有條件在紙面上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前提下,實施新的貿易保護措施。部分國家和地區打世貿組織的球,甚至打著世貿組織的旗號搞貿易保護主義。如奧巴馬政府提出的“購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打的就是世貿組織的球,世貿組織總干事也不得不承認該條款未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如美國國會提出對外勞限制雇傭、優先辭退等議案,馬來西亞禁止某些行業聘請外勞,印度援引世貿組織“公共安全例外”對中國進行玩具禁運。
1.2 強烈的進攻性各國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除了積極保護和穩定本國市場之外,更多地是呈現出奪取海外市場的進攻性。各國紛紛出臺支持本國出口的政策措施,以提高本國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力。具體的措施如加大出口退稅力度、對本國出口提供融資支持、貨幣貶值等。部分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東亞國家貨幣匯率已經顯著貶值,拉美地區的巴西、墨西哥、智利和烏拉圭等國都已將本幣對美元貶值。WTO前總干事薩瑟蘭認為英鎊大幅貶值也是保護主義行為。美歐向金融、汽車等行業注資、緊急貸款及提供信用擔保等,實際是為這些行業提供政府補貼。
1.3 全球范圍的迅速蔓延性金融危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出臺貿易保護措施帶來的是世界范圍內其他國家的紛紛效仿。WTO在2009年3月26日的新調查結果批露,已有23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85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1.4 對中國產品的歧視性在這次貿易保護風潮中,各個國家紛紛將矛頭對準了中國。作為對華實施貿易保護措施最嚴重的經濟體,歐盟僅2008年對我國發起反傾銷立案調查達6項,凡規避立案調查1項,初步裁決2項,最終裁定4項,臨時措施1項,通過課征懲罰性關稅的議案1項,涉案類別多達12種產品。美國9月11日決定對中國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高額關稅特保舉措。這一帶有強烈貿易保護主義色彩的輪胎特保案為美對華實施的首例特保,該案不僅將影響到中國近二十億美元出口和十萬人就業,還可能被美其他行業與其他WTO成員國效仿,產生連鎖反應。除卻特保,今年以來美還多次對華發起“雙反”調查,僅在六月份的十天內,美就對華鋼鐵產品連續發起三項“雙反”調查,立案頻率之高令人震驚。
巴西從9月9日起對由中國出口到巴西的鞋實施期限為6個月的臨時反傾銷措施,征收每雙12.47美元的附加稅。對中國出口到巴西的三個型號的小汽車輪胎征收每公斤0.75美元的附加稅的正式反傾銷措施,實施期限為5年。
2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
20世紀30年代的教訓告訴我們,貿易保護主義只會讓世界經濟陷入低迷,世界貿易的復蘇需要的是世界各國的合作,而不是短視和利己的貿易保護政策。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對外貿易年均增長超過18%,加入WTO后的七年來,外貿出口以年均27%左右的速度增長,出口總額已經上升至世界第二位。在百年一遇的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受世界經濟大背景的影響,我國經濟必然會受到各種沖擊。
2.1 外需不足導致出口增長困難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消費者都減少消費,縮減開支,使得我國出口企業的訂單大幅下降。另外,外貿進出口雙下滑。商務部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1-8月,全國進出口總值為13386.5億美元,同比下降22.4%,其中:出口7307.4億美元,下降22.2%;進口6079.2億美元,下降22.7%。
2.2 中國產品遭遇貿易摩擦增多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一些國家基于自身利益,充分利用貿易保護主義的新趨勢,采取貿易保護措施,限制我國產品進口。貿易保護致使我國與一些國家經常引發邊貿易摩擦和糾紛,嚴重的甚至引起貿易戰,對雙邊、多邊貿易關系甚至外交關系產生消極影響。
據商務部統計,2009年1-4月,國外企業已累計提起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案達90多起,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因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下滑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對海外貿易主動權的爭奪比以往更為激烈,從而引發反傾銷。從2008年下半年到2009第一季度的反傾銷調查數據看,中國家具、紡織、熱浸鍍鋅板等鋼鐵制品、三氯蔗糖等食品,均已遭受反傾銷調查,而后續將可能引發相關行業更多的反傾銷訴訟。
2.3 中國利用外資明顯放緩外資總體態勢是新投資資金流入明顯放緩,已投資者投資策略漸趨保守。部分國家采取的危機應對措施對我國利用外資構成競爭。2009年1-8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131家,同比下降24.8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58.67億美元,同比下降17.52%。
3中國積極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策略分析
3.1 積極響應WTO,加強國際合作,不搞貿易保護主義,不出臺“買中國貨”條款中國在各種國際會議上堅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立場,并充分肯定WTO監督貿易保護主義的努力。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引發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WTO在貿易政策審議機構下設立了新的監督機制。2009年以來,世貿組織已先后散發了三份監督報告,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為世貿組織各成員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提供了依據。
我國帶頭遵守世界貿易組織協定與協議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出臺符合世界貿易規則的“救市”方案和刺激措施。我國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表示,中國不會實行購買中國貨的政策,只要有需求,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產品,中國都一視同仁。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中國支持世界貿易組織采取行動,抑制貿易保護主義蔓延和泛濫,加強對各國救市措施的監督。各國不應以鄰為壑,而應加強合作和磋商。
3.2 熟練運用國際貿易規則維護自身利益中國政府及企業要加快熟悉各類國際經濟貿易規則,我們不僅要遵守,更要學會運用WTO的規則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出現了貿易糾紛后,要積極訴諸于WTO爭端解決機制。就歐盟對我國緊固件反傾銷措施一案,我國政府已經提起WTO爭端解決機制下的磋商請求,正式啟動WTO爭端解決程序。這也是我國政府第一次利用爭端解決機制來處理貿易糾紛。美國總統奧巴馬9月11日宣布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我國商務部立即作出強烈反應,一方面對從美國進口的汽車和肉雞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對美國實施貿易反制,一方面將美國對我輪胎特保案訴諸于WTO爭端解決機制。
3.3 提高出口退稅率,緩解出口企業壓力出口退稅是當前穩外貿、促增長、保就業的一項十分重要且效果明顯的措施。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從2008年8月1日起至2009年4月1日,先后進行了七次出口退稅率的調高調整。調整的范圍主要集中在紡織品、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部分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例如經過調整后,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由調整前的11%提高到了16%。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可以增強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支持中小企業克服經營困難,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而提高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有利于引導企業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快產業升級的步伐。
3.4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與擴大內需相結合在發達國家市場紛紛遭受各種阻力和限制的情況下,我國出口企業應該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由于我國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出口企業應有意識開拓新興市場,通過新興市場的增加來彌補發達市場的減少,突破貿易保護,增加企業收入。從中國遭受的反傾銷調查中可以得出,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在發達國家市場占的比例越高就越容易受到反傾銷的調查。所以,我國的外貿出口,應加強宏觀調控和指導,分散國別和地區,選擇具有市場需求潛力的目標地區。
中國人口眾多,而且收入和消費水平在不斷提高,中國市場一直以來都是眾多外國公司覬覦的大蛋糕,在金融危機導致國外需求銳減的形勢下,針對國內有類似需求的產品和服務,企業理應緊緊抓住國內市場,實現由依賴出口到內銷的積極轉變。
3.5 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以增強國際競爭力貿易保護在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的同時,也可能會成為企業產業升級、技術升級的動力。我國的技術研發能力還相對落后,許多貿易壁壘都是針對我國出口商品檔次不高設置的。在當前金融危機下,也是優勝劣汰的一個過程。奉行低水平價格戰的出口企業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因此,通過把技術引進與吸收、創新結合起來,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提高國際競爭力,將成為我國產業升級、技術改進、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梅新育.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風潮及其應對[J].國際貿易,2009(3).
[2]薛榮久.WTO如何遏制和反對貿易保護主義[J].國際貿易,2009(6).
[3]課題組.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和應對[J].國際貿易,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