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對身體的重要性范文
時間:2023-12-28 17:39:5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健康飲食對身體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海事勞工公約; 船員; 健康; 飲食管理;
0引言
為有效維護中國海員以及航運業和港口的權益, 促進航運業健康發展, 我國于2015年11月12日, 向國際勞工組織遞交了《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的批準書, 成為第68個批準這一公約的國家。該公約于2016年11月12日起對我國生效 (不含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2006年海事勞工公約》中:規則3.2:食品和膳食服務的目的是確保海員獲得根據規范的衛生條件提供的優質食品和飲用水, A3.2提出了食品和膳食服務標準, B3.2提出了食品和膳食服務導則。其中對成員國主管機關監管、船東 (管理公司) 管理、船上管理及廚師任職資歷等方面提出相關要求, 關注船員飲食健康和安全, 加強船上食品和膳食管理, 確保提供高質量的船員食品并做好膳食管理, 提高在船人員的生活質量, 達到讓海員真真切切成為一份體面的工作的目的。
OCIMF組織的TMSA中第三部分:船上人員的招募和管理, Stage 3中要求:公司應開展相關活動, 促進船上人員健康意識提高。相應的最佳實踐指南 (BPG) 中提到對健康意識的促進包括在極端的氣溫、濕度或者其他惡劣條件下工作的注意事項, 通過餐飲和其他的設施鼓勵船員健康飲食并進行足夠地鍛煉。因此必須從體系文件、日常管理、實際操作等環節對船上人員食品和膳食進行系統的管理, 倡導船員健康飲食文化, 逐步讓船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促進船員身體健康。
現在大家都非常關注飲食健康, 新聞媒體中經常談及有關飲食健康話題。但對于海員這個職業, 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和環境, 無法達到或形成陸地上工作人們的健康飲食習慣, 只能結合船上特殊情況借鑒其中通用部分, 盡可能地鼓勵、帶動船員養成相對良好的健康飲食習慣。
船上日常食物的供應及個人就餐時間均受到工作及其他客觀因素影響, 比如:一個航次可能需要十多天甚至幾個月時間在海上航行, 不能供應新鮮的瓜果蔬菜;船上實行24h輪流值班制度, 加上工作隨機性, 正常的一天三餐按時吃飯, 對在船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尤其0000~0400時值班人員可能經常熬夜不吃早餐。加之船上信息相對閉塞, 船員健康意識不高, 主管機關、公司及船舶自身調配健康飲食的能力相對薄弱, 導致大部分船員形成了一些不良飲食習慣, 例如高糖、高鹽、高脂肪, 而瓜果蔬菜的攝入量嚴重不足, 飲食營養嚴重失衡。另外, 船上生活和工作空間狹小, 不利于進行體育鍛煉, 尤其一些年輕的船員, 日常飲食及休息隨心所欲, 形成了極不健康的生活規律, 透支著自己的身體。日積月累, 導致健康受到嚴重影響, 甚至患上嚴重的疾病。身邊不乏一些海員, 在船上工作幾年后, 每次健康體檢時身體各項指標超標, 都苦不堪言, 這不僅影響正常上船工作, 傷害了自己的身體, 也影響整個家庭生活。因此, 船舶管理公司對于船員飲食健康的管理, 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制定可操作的控制程序。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議。
1 公司岸基應該認識到船員健康飲食管理的重要性
在整個航行過程中, 海員不僅工作在船上, 而且所有的時間都在船上度過, 關注船員在船健康飲食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可供選擇的健康食品盡量豐富, 讓船員有機會養成更加健康的飲食習慣, 使他們在船生活更加健康幸福。強有力地執行食品安全和衛生的高標準, 確保健康環境下攝入食品的健康, 這對健康飲食管理體制非常重要。健康的食品和愉悅的進餐時間, 將有助一個人養成和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2 船員健康飲食管理建議
應鼓勵和激勵船員飲食更加健康。在日常會議、體檢等環節更多地關注健康飲食問題。通過各種途徑講解健康飲食知識并激發船員的興趣, 提供多種多樣的食物。一個健康的食譜不見得比那些非健康食譜成本高。全體人員均需參與到健康飲食計劃中, 船長和高級船員需做出承諾。船員飲食習慣的改變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時間, 而帶來的實際效果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見到。應針對健康飲食做一個系統性的計劃。計劃包括在船上健康飲食管理想要達到的目標以及需要的時間。將廚師、食品供貨商等關鍵人員納入該計劃管理范圍, 同時應確立一個公司層面的健康政策。為健康飲食項目做好計劃, 確保計劃開展的活動做過充分評估, 并準備好調整計劃, 當有些活動不如其他項目受歡迎 (不成功) 時須立即調整。正式宣布實施健康飲食計劃和預期目標, 專門組織一個健康飲食計劃啟動慶祝活動, 比如采用特別的菜單或者給大家分發水果及小禮品等。保證下一周菜單提前公布給大家, 并說明菜單中出于健康考慮而提供的食物, 同時提供健康的飲品和小吃。在供應食物的地方通過張貼畫及宣傳單的方式提供相關信息。應要求船員填寫調查問卷, 評估健康飲食計劃的優點和不足, 鼓勵船員提供改進建議和嘗試新的菜譜。跟蹤船上食物消耗種類的數量, 判斷船員飲食情況, 當發現飲食不合理或者有失平衡時應及時告知船員。把健康飲食與食品安全和廚房衛生聯系起來, 系統、全面地進行管理。在船上提供健身設備并開展其他有益健康的活動。還應確保為船員免費供應符合要求的飲用水。
3 健康飲食基礎
膳食應提供足夠的蛋白質來形成和修復人體組織, 適當的補充礦物質來加強人體組織,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和適量的脂肪為維持人體所需能量。身體同時需要維生素和抗氧化物保證身體所有的功能正常運行。每天至少喝1.5L品質良好的飲用水對于身體至關重要。以下是對健康飲食習慣的五點建議:一是保持平衡是非常關鍵的信息;二是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 土豆和全谷類制品;三是減少對肉類、脂肪、糖類和食鹽的攝入量;四是飲用大量的水和奶制品;五是必須吃早餐。
食物金字塔 (見圖1) 是保持平衡飲食的好參考。因各個國家、地區的飲食習慣大不相同, 所以不可能提供一個全世界通用的健康飲食和保持身體健康指南, 但是人體所需的基本元素是相同的, 船上應根據食物金字塔合理安排食物供應, 保證每餐營養搭配均衡。
4 船上健康飲食相關設備的配備與管理
在船員健康飲食管理體系中, 船上食物加工和保鮮設備、飲用淡水的配備是實施健康飲食計劃的硬件保證。
在船舶建造時, 冷庫的制冷能力和儲藏容積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船舶營運航線、船員配備人數等因素, 確保能儲存足夠數量的食品, 儲存期更長、更可靠。船上應加強食品日常儲藏管理, 采用有效措施延長食品的儲藏期。每航次開始前應根據航行計劃進行合理、充足的安排。另外, 船上廚房烹飪設備配備的多樣性也應受到重視, 應滿足船員多樣性食品制作的需求。
對于飲用水, 除了配備足夠的自帶淡水外, 應設置性能可靠、便于維護的反滲透飲用水制造裝置, 為船員提供優質水源。
篇2
大家好!
能夠受**企業邀請參加這場主題為“本土、文化、健康、和諧”的十周年戰略發展研討會,我感到萬分榮幸。在此,我謹代表**單位,對**企業的盛情邀請表示衷心的感謝!
“飲食者,人之命脈也”,這是明代醫學巨匠李時珍對飲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民以食為天,人之所以能夠維持生命、工作、思維,都要依靠食物的供養,足可見飲食關乎健康。良好的飲食衛生能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精神,充滿信心地去面對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其實注重飲食衛生,關注身體健康,一直都是我國的良好傳統。自古以來,我國人們就將飲食衛生視為養生防病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今,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現代人都追求健康長壽,飲食衛生就更受大眾矚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任何到酒店、餐廳就餐的客人,首要的目的是為了食用各種各樣的菜品、飲品,在滿足生理需要的同時,延續生命的存在,保證身體的健康。這就要求食物中任何對人體有害的因素都不應存在,否則,人們如果因為進食而造成對身體健康的傷害甚至是對生命的威脅,那么飲食也就失去了延續生命活動的意義。因此,餐飲業加工銷售的菜品、飲料等食物,首先必須是干凈衛生、安全無害的,在保證飲食衛生的同時兼顧健康,這不僅是餐飲生產經營的基礎,更是餐飲企業能夠得到長足發展的基本保證。
篇3
“ 吃”是一個大問題,是一個令人超級頭疼的大問題。我并不是說很多人家里窮的揭不開鍋,吃不飽,也不是大人為自己孩子挑食而頭疼,我的意思是在“80后”的今天,在到處都是繁弦急管的今天,食品五花八門,各種食品廠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于是,垃圾食品緊跟著出現在市場上,還有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在豬肉中注水,蔬菜中殘留農藥,制造火腿時噴灑敵敵畏,生產泡菜時使用工業鹽。這一些現象,讓許多人在超市購物的時候總是警惕著看看自己是否買了垃圾食品,食品有沒有過期,想想自己在最近的報刊上有沒有看到某種食品被食品監督管理局槍斃的消息。總而言之,“吃”簡直比做華羅庚驗證1+1=2還費勁。
當然,對于我們中小學生來說,“吃”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挑食”和“禁不起垃圾食品的誘惑”了。
我是一個中學生,挑食的毛病讓我和我爸媽都很頭疼。按我爸媽的說法就是整天不吃綠色蔬菜,我就會營養不良,導致成績下降,最后一無是處。其實,我也并不是真的不喜歡吃綠色蔬菜,只是討厭吃青菜和胡蘿卜罷了。在學校里,也有很多同學有和我一樣的毛病——愛挑食。學校針對我們這個情況開展了飲食教育活動,從而使我們認識到了科學飲食,不挑食這一系列習慣對我們的重要性。
談起科學飲食,我想起了在星期天來學校或者星期五一放學的時候,街頭的燒烤鋪前總是圍著一大堆學生。
“老板,來兩串烤羊肉串!”
“老板,有沒有烤鴨皮?”
篇4
大學生是國家發展和民族興旺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容易引發一些疾病,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體育作為高校中與大學生健康關系最為密切的課程之一,既承擔著運動教育的內容,還肩負著健康教育的責任。本文從目前大學生常見疾病的主要特點出發,分析如何進一步加強預防,闡述加強大學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體的實施策略,以幫助大學生有效地預防常見疾病,切實提高身體健康素質。
關鍵詞:
大學生;常見疾病;預防;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常見疾病的主要特點
第一,大學生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一些大學生偶爾在情緒或者行為上表現有些異常,容易被人們視為大學生個性的一種表現,很難與心理疾病聯系到一起,只有在大學生出現特別反常的行為時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所以說大學生的心理疾病具有一定的隱匿性,一般很難發現。一些大學生在受到強烈的刺激或者過度氣憤、喜悅等情感,引緒失常,造成心理疾病的爆發。有個別大學生會因為長期的情緒失落而造成心理抑郁甚至走向極端的現象出現。第二,大學生體質疾病表現不明顯。大學生發生體質疾病的概率很大,除了運動中的磕碰等損傷之外,大多都沒有明顯的表征,大學生本人不容易及時發現,一般在參加軍訓活動、激烈的運動項目時容易發病。此時,大學生的體力和耐力等消耗比較多,容易造成大學生病情惡化或者突發狀況導致的疾病加重。第三,大學生常見疾病大部分是由于長期累積導致的短期快速發病。從現階段大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素質現狀來看,發展形勢不容樂觀。這是因為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不良習慣、負面情緒等沒有及時得到糾正,長此以往,多種不良因素疊加起來將引起大學生的心理反應異常以及身體健康的威脅,引發身心疾病。心理疾病造成的身體健康受損的情況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比較普遍的現象。
二、大學生常見疾病的預防措施
1.加強自我調節,緩解精神壓力。大學生的壓力來源主要為兩部分,一是來自于學業的,二是來自于人際交往方面的。有一部分大學生所選專業并非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這使他們長期處于矛盾和痛苦之中。這就需要高校進行教育改革,為學生調劑專業提供通道,為學生減少學習負擔,緩解學生的就業壓力。部分大學生不善表達,人際關系不好,虛榮心過強,這些都給大學生帶來了精神壓力,造成大學生的心理負擔加重,誘發身心疾病。這需要大學生學會自我疏導和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改變自己對待事物的態度,改善性格,減少精神壓力和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產生。充分重視情緒給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釋放內心的壓力,調節好自己的內分泌和免疫系統,減少身心疾病的產生。2.科學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學校可以制定一些幫助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措施,保證學生作息規律。同時,大學生應該加強對自我的約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尤其是減少在周末和節假日夜晚的活動量,避免狂睡或狂歡的情況,摒棄上網通宵和考試期間通宵學習的不良習慣,按時休息和起床,保證每天有充足的睡眠。3.加強體育鍛煉,科學安排膳食。適量的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大學生的體質,提高免疫力,促進消化和增強食欲,有助于緩解精神上的壓力,輔助治療某些精神疾病,提高抗疲勞能力;還能增強活力和情趣,使自己的內心愉悅。學校應該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增加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機會。大學生應該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學業,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有計劃地進行體育鍛煉,多參加一些健康的社團活動。學校應該開展健康飲食的專題講座,提高學生對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的認識。
三、加強大學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期以來,人們進一步提高對身體健康的重視,通過多種方式渠道追求身體健康。根據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素質呈現明顯的降低趨勢,其中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理素質、遺傳以及病理是現階段影響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幾個主要因素。一些大學生習慣于不吃早飯、經常熬夜,存在一些吸煙、酗酒的不良現象,對體育健康鍛煉沒有明確的計劃。一部分人在體態上開始趨向于肥胖,身體的機能、耐力有所下降。一些學生有挑食等不良習慣,導致身體缺乏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影響了身體的綜合健康素質。由于學業繁忙,加上自身惰性等原因,學生的體育鍛煉明顯不足。因此,大學生的健康問題必須引起高校的重點關注,學校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強化大學生健康教育,解決大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和改善身體狀況,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
四、開展大學生體育健康教育的路徑分析
1.提高對大學生健康體育文化的重視。我國的體育教育機制不夠完善,人們對健康體育文化不夠重視。這需要大學加強這方面的教育,使大學生樹立健康的體育文化,通過科學的鍛煉方法和規律的運動時間實現身心健康,豐富學校的體育內涵。2.培養大學生科學健康的體育鍛煉習慣。體育健身計劃的制定應該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選擇鍛煉科目和運動量,大學生正處在生長和發育的時期,可塑性大,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將終身受用,培養科學的鍛煉習慣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不同年齡和不同身體素質的大學生應該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和組合形式,遇到生理變化或者疲勞之后應該及時調整運動內容。另外要注重運動項目的組合,有主要項目,也有次要項目,根據身體的變化來調整。第二,選擇合適的運動負荷。運動應該做到勞逸結合,肌肉組織的修復和功能的增強必須需要時間,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效果。適當的運動后應該感到身心愉悅,食欲和睡眠都會很好,輕度疲勞是比較合適的,切不可過度疲勞。第三,做到持之以恒。實踐證明,體育鍛煉效果很大程度取決于堅持的時間。一般來說,大學生每天的鍛煉時間應該在30分鐘以上,每周至少要有三天鍛煉。意志薄弱是中途放棄的主要原因,大學生結伴鍛煉可以起到相互督促的作用,有利于長期的進行體育鍛煉。3.營造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環境。環境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高校要與家庭、社會聯系起來,共同為大學生營造起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環境,使大學生處于健康的氛圍中,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健康教育的感染,自覺以健康的心態和體魄來要求自己。例如,在校園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身體素質情況針對性地開展體能拓展運動,可以開展一系列形式多樣的體育競技活動,吸引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可以參加社會上組織的競走活動、馬拉松比賽等,鍛煉自己的意志和身體素質。4.培養大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信息化時代的發展,新技術新產品在人們的生活學習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造成人們體能運動時間的減少,生活方式更加現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著生活方式的健康。因此,學校要促進大學生改變熬夜、不吃早餐等不良生活習慣,積極培養大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五、結束語
身體健康是大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學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學校要深入了解大學生常見疾病的特點,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進行有效的預防。高校要加強健康教育的開展和落實,通過科學的教育手段,幫助大學生樹立自我健康意識、終身健康意識,使學生增加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各類體育運動,以此為社會培養更多學業良好、身體素質高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劉武晶.大學生門診常見疾病的預防及健康教育[J].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3.05
[2]郭靜,王秀彬.北京大學生健康素養現狀及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4.01
[3]陳海春.健康教育視角下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提升研究——以海峽西岸經濟區大學生為例[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07
篇5
5月20日,是“全國學生營養日”,其目的在于廣泛、深入宣傳學生時期營養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營養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全國學生營養日國旗下的講話范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全國學生營養日國旗下的講話范文1尊敬的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關注健康科學膳食》,因為5月20日是我們國家一年一度的中學生營養日。說起營養,同學們可不要小視這個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學學生中挑食、厭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學生都養成了喜歡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導致學生中營養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學習、精神壓力大,運動量不足,學生片面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我國青少年肥胖癥發生率逐年升高。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為了青少年茁壯成長,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知識,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學校配餐正是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和不同年齡段的營養標準,合理調配膳食,做到葷素、粗細搭配,平衡健康。
同學們日常飲食應該多樣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保證身體發育所需。下面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養成吃好早餐的良好習慣。
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以保證學生們能精力充沛地學習。青少年時期是智力投資和體質投資的黃金時代,只有合理膳食才能體質健壯、思維敏捷、健康成長。
2、飲食多樣化:合理營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及學習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按營養學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盡量做到多樣化。
3、積極參加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
適量運動以及合理的營養結合可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體的耐久力、減少身體脂肪和改進心理狀態等。這種經濟、實用、有效又無副作用的措施,對于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大家的健康成長關系著每個家庭的幸福及祖國的未來。所以我們一定要科學膳食,合理汲取營養,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全國學生營養日國旗下的講話范文2老師、同學們:
昨天5月20日我們國家一年一度的中小學生營養日。說起營養呀,同學們可不重視了,下面老師跟大家談談這個問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學學生中挑食、厭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學生都養成了喜吃零食、不愛吃主食的習慣,導致學生中營養不良者日益增多。再加上學習、精神的壓力很大,這就容易患上貧血等疾病。同時部分學生和家長缺乏合理營養知識,學生片面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加上運動量不足,我國青少年肥胖癥發生率逐年升高,有的地方高達15,3%。中學時代是長知識、長身體、增強體質的最重要、最有利的時期。良好的營養、適當的鍛煉和合理的作息是影響其身心發育的三個重要因素。為了青少年茁壯成長,應大力普及學生營養知識,為學生提供合理的飲食結構。學校應根據不同食物所含的營養素和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營養標準,合理調配膳食,做到葷素、粗細搭配,平衡健康。
青少年日常飲食應多樣化,以提供充足、全面、均衡的營養,保證身體發育所需。青春期飲食應注意:
1養成吃早餐的良好習慣特別要注意的是要吃好早餐。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有些學生早晨匆匆忙忙湊合著吃一點就趕去上學,上了兩節課,肚子就空了。等到第三、四節課就出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學習。因此,早餐要特別予以重視,應占一天總熱量的1/3,可增加一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大豆等,有條件的還可供給一次課間加餐,以保證學生們能精力充沛地學習。青少年時期是智力投資和體質投資的黃金時代,只有不誤“天時”,才能生長發育完好、體質健壯、思維敏捷、健康成長。
2飲食多樣化:合理營養對青少年健康成長及學習有著很重要的意義。按營養學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盡量做到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飯之外,還應吃面粉制品,如面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根據營養學家建議,在主食中可摻食玉米、小米、蕎麥、高粱米、甘薯等雜糧。早餐除吃面粉類點心外,還要堅持飲牛奶或豆漿。
3參加體力活動,加強體育鍛煉適量運動和合理營養結合可促進青少年生長發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減少身體脂肪和改進心理狀態等。這種經濟、實用、有效、非藥物又無副作用的措施,對于提高青少年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成長起來!
全國學生營養日國旗下的講話范文3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注重營養,讓我們健康成長》。
今天是"全國學生營養日"。國家將每年的5月20日定為中國學生營養日其目的在于廣泛、深入宣傳學生時期營養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營養知識。
大家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合理飲食、均衡營養則是保障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實際上,我們身邊許多同學不重視飲食營養,挑食、偏食不說,甚至不吃早餐;不好好吃中飯,愛吃零食,甚至用零食代替主食。長此以往,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使我們的體質變差,為患上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等埋下隱患。
在此我向大家發出以下呼吁:
1、養成吃早餐的良好習慣,并注重早餐內容。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只有早餐攝取了足夠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個較好的狀態。然而我們可以注意到:有的同學在上學的日子里,因為早上的時間緊張,選擇不吃早餐或者在上學的路上將早餐解決。早上時間緊張多半由貪睡引起,同學們早上想多睡一會兒的想法當然可以理解,但同時這樣做肯定會將早餐時間壓縮。這時我們可能不得不將食物拿在手里,而人走在路上、騎在車上,看起來這么做既不妨礙多睡一會兒,也不耽誤吃早飯,但實際上會引起消化不良。既然邊走邊吃有這樣的危害,我們不妨想個辦法調整一下自己的時間安排。早晨早起10分鐘,做事動作麻利一些,給吃早餐留下足夠的時間,做著吃才是最好的姿勢。不吃早餐就更為不對了,不僅要吃,還應該注重早餐質量。同學們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另外有同學認為不吃早餐不易肥胖,其實不然,不食早餐會令人更易肥胖。有不少研究認為:早餐的量應該是最多的、內容也應該是最豐富的。
2、注重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在我們的一日三餐中,有的同學喜歡吃葷,熱衷于大魚大肉,吃的蔬菜水果很少;有的同學習慣于吃細糧,對于粗糧的攝入少;有的同學對于某幾種菜尤其抵觸,基本上不吃。然而飲食不平衡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注意力不集中,長不高;腸胃不好,吸收不當,身體素質不好,抵抗力差等。按營養學要求,青少年一日的飲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盡量做到多樣化。而且,在合理膳食的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平日里的體育鍛煉,通過這一方式提高身體素質。
3、少吃零食以及街邊小吃。
零食受到我們的喜愛,適量吃零食是可以的,但是吃多了危害很大,對于正長身體的我們來說危害更大。雖然大家都明白零食里的大量色素、防腐劑等添加劑,會損害人的正常消化吸收。但每天中午仍可以看到一些同學買許多零食,有時拎著一個大的塑料袋,塑料袋里裝滿了零食。甚至還有同學選擇將零食代替中飯。而放學的時候,也不乏有同學圍在街邊小攤旁,等待著涂滿作料的串串香、臭豆腐、烤肉等街頭小吃。但它們的制作環境、制作工藝、衛生標準、原材料的質量都是無法保證的。其中可能會有的地溝油、福爾馬林、硫酸亞鐵、亞硝酸鹽聽起來都覺得十分可怕。所以我們盡量不要去吃街邊小吃。對我們來說,一日三餐才是最重要的,是不可代替的。同學們,讓我們關注飲食營養健康,平衡膳食,以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為我們健康快樂的學習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全國學生營養日國旗下的講話范文4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后天是5月20日,也是“全國學生營養日”。因此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有健康才有將來。
現在的中小學生不僅學習累,飲食上也出現諸多問題,例如早餐不吃、午餐對付、晚餐過剩、偏食嚴重,導致目前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由于營養不均衡造成的營養過剩和營養不良。專家指出,預防肥胖最根本的是要防止熱能過剩,如含糖量較高的可樂型飲料、精致糖果及西式快餐,尤以漢堡包為代表的快餐食品,具有高熱能、高脂肪、高納等三高,以及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纖維素等三低特點的食品,應少吃。專家還指出:一日三餐需吃好,合理配餐很重要,按營養學的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應該有主食,副食,有葷有素。盡量做到多樣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飯以外,還應吃面粉制品,如面條,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等,特別要做到“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吃菜要喝菜湯,但不能用湯泡飯,飯后不要劇烈運動。盛夏酷暑,活動量大,注意補充水分,以免產生失水現象。每天早上要堅持喝一杯牛奶或豆奶。
另外,積極開展體育活動,課外活動,課間操,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也很重要。所以,我們應正確對待體育課上的體能訓練,大課間活動時不應“袖手旁觀”。書上說:“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條件是要擁有健康的身體。”請同學們每天要保持充分的營養及適量運動,我們不想做“手無縛雞之力”的秀才,也不想做“病懨懨”的林黛玉!所以請牢記:有健康才有將來!
全國學生營養日國旗下的講話范文55月20日是第27個“全國學生營養日”,青島湖島小學緊緊圍繞“52110,健康快樂行”活動主題,開展學生營養和食品安全宣傳月活動,按照《通知》要求,開展好宣傳活動,留好活動檔案,形成活動聲勢,借此活動,進一步規范我們學校學生的營養攝入,深化標準化午餐,切實在全校老師學生中樹立健康飲食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推動學校合理膳食指導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明確活動主題
今年活動的主題是“52110,健康快樂行”
“52110”的含義是:
“5”,我們每天應該吃2-3個成年頭大小的蔬菜(煮熟的或切碎的生菜葉約300-500克)和新鮮水果(約200-400克)。
“2”,玩電子游戲、看電視、使用電腦的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
“1”,每天應該進行1個小時以上中等或高等強度運動。
“1”,每天吃1份肉,約80-110克,相當于1個成年人的手掌心(不包括手指)的大小及厚度。 “0”,不喝含糖飲料。
二、圍繞主題開展學校營養宣傳
篇6
關鍵詞:個性化;家庭性;餐具
0 引言
民以食為天,食,是構成人們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餐具的設計不僅源于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同時也受當代新的生活模式的影響。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有著各自鮮明的時代和區域特征。通過調查,了解到現在的餐具設計趨于人性化設計、情感化設計、個性化設計等等。通過這些設計理念,使餐具具有情感色彩,與人產生交流,營造一種情趣化、釋放壓力、舒適的飲食氛圍。本文是面向家庭餐具的特點、需求來探討研究的。根據家庭中不同成員的特點來分析他們的餐具設計和成員餐具間的彼此協調性,充分達到一種幸福和諧、緩壓的效果,這也成了餐具設計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
1 餐具設計
餐具是指各種用于分發或攝取食物的器皿和用具,在追求健康飲食的時代背景下,餐具不僅作為盛放食物的器具而存在,同時還承載著人們對飲食的一種需求。[1]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越來越有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餐具設計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人對餐具的需求,所以現在的餐具設計既要滿足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又要承載人們的精神需求。在現在物質與精神世界不斷發展的今天,餐具也應該在情趣化的基礎上有個性化的傾向與發展。
2 家庭餐具的個性化設計
(1)餐具個性化的概念。
個性化,顧名思義就是非一般大眾化的東西。在大眾化的基礎上增加個人的獨特、另類、擁有自己特別情趣色彩,獨具一格。情趣,其本意是指性情志趣、情調趣味,它是情感、情緒、趣味和樂趣的集合體,是指人的思想情感所表現出來的格調、趣味。[2]本文中的個性化強調了在家庭中參考不同成員的情趣喜好和特點,選材,量身制作。這種設計既減少了餐具的混用,又為飲食衛生做了安全防護,提高了餐桌上的飲食質量,給使用者放心感,進而得到精神上的滿足。除此之外,面對自己獨特餐具帶來的喜悅,能更好地除去一天的單調和疲憊。
(2)餐具個性化的重要性。
當物質條件達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們的需求也開始慢慢隨之改變,逐步提升到了對精神層次的需求,希望產品在滿足功能的同時,能更好地體現自己的個性特點,符合個人習慣特征,餐具作為產品的一種也應如此。家庭是社會單位,作為家庭成員的你也希望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那個餐具,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特點,既衛生健康,又溫馨美好,所以為家庭設計一套既統一又有區別,既個性又有和諧感的餐具也是很重要的。
(3)家庭性餐具的設計方法。
1)餐具的形態設計。產品的形態是產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產品都是以特定的形態存在,其設計實質就是使產品的外形特征得以明確化和具體化。通常仿生形態、契合形態、律動形態被應用于產品的外形設計之中。餐具的設計更要注重安全的設計原則,其尖角,棱角都采用了過度圓角處理,避免孩子不被自己誤傷。[3]生活中的碗筷刀叉其形態的設計可以采用仿生形態,參照動物、植物、昆蟲、人等形態,深層次地提煉和適當地變形處理,用于餐具的外形設計。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特點,結合產品的形態,設計出符合個人特征的餐具形態,通過餐具的形態傳遞家人彼此之間的親情,情感的交流。從而使我們使用這些餐具時,更多的是給我們一種快樂,和諧幸福的氛圍和一種放松的狀態。
2)餐具的材質應用。產品的材質也是表現產品的重要元素,而且對使用者的觸覺產生一定的作用,使用者可以用手去感受產品材質帶給我們的肌膚之覺。肌膚感受是人們接觸到產品最直觀的感覺,也是與人最直接的交流媒介,最終達到人與產品的互動交流。人們在挑選和使用餐具時,不僅僅要選擇漂亮的款式,更應該注意餐具的材質是否符合健康標準,以及餐具的消毒和養護[4]。
對于兒童而言,其餐具更應該考慮的是防毒的、防腐蝕性、防刺激性的有害材料,不能是會因為高溫等因素產生不利于健康的物質,而且能夠經得起孩子的不經意的磕碰摔,比如不銹鋼金屬材料。大人的餐具設計也可以以陶瓷為主,以其他材料為輔,使單調的陶瓷不再乏味,顯得更加活潑,豐富我們的視覺,增加我們的觸覺感受。
3)餐具中的裝飾。裝飾也是產品重要的一部分,適當的裝飾不但不會影響產品的美感,反而能夠增加產品設計的趣味性和個性特征。[5]雖然潔白的陶瓷簡潔大方,但適當的裝飾可以讓陶瓷餐具更具有趣味性和個性化。由于餐具設計的材質還是以陶瓷為主,使得主要還是以裝飾中的顏色和紋樣圖案來豐富餐具的趣味性和個性化。色彩是一種語言,是人類的“第一視覺”,在消費者的產品認知過程中承擔著傳遞信息的重要媒介作用,它的象征作用和對消費者情感的影響力大于形態和材質。[6]色彩產生的情感是來自色彩給人的生理感受和刺激,從而產生豐富的遐想。對于孩子,在嬰兒初期只能識別簡單的黑白色彩的對比,隨著成長孩子也會漸漸識別豐富多彩的顏色,色彩鮮艷的產品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色彩感官能力,也能促進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對于大人而言,陶瓷釉色的合理應用可以使生活環境變得更加明亮,緩解眼睛和身體的疲勞,營造一種舒適,放松的環境。紋樣圖案是裝飾中的一個表現手法,通過紋樣圖案的設計,可以為餐具注入流行特色,使產品更能承載人們的情感,提升產品的趣味性。陶瓷餐具可以通過釉彩的方法來裝飾。對兒童而言,餐具設計要特別考慮幼齡兒童的餐具的設計,除了材料的應用應該為無毒安全防摔外,還應該設計符合孩子不同年齡階段的性格特征,多動、自控能力差等特點,但不能讓個別餐具太過個性化的同時有失和諧,要讓使用餐具的人感到統一和諧。所以,家庭的餐具設計不僅要在裝飾上相統一而且要符合每個家人的不同特點,承載每個人的個人情感。
現代的餐具設計可以從以上這幾個方面進入手,結合人們的現實生活以及不同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要求,設計出符合孩子、年輕人等所需求的餐具。在設計時不僅僅考慮餐具的家庭性,也要結合個性化的趨勢,更要注重餐具的安全,使每個人都有一份自己的餐具,讓我們用餐也成為一種美的享受,在其中多一份情感的溝通與交流,多一點閑暇時間的放松。
3 結束語
社會在發展,一切都在進步,人們的生活品質不可能被忽視。在設計餐具的時候,考慮其功能的多樣性是最基礎的,如何把餐具的設計和人們的情感,個性,生活情趣緊密地聯系起來,這才是最重要的。使產品的外形和色彩能夠激發人們的視覺感受,讓人心情愉悅,而在觸覺上材質的感受更能深入心靈深處;使人們的情感、視覺和觸覺得到交流,在使用中得到享受和愉悅。
參考文獻:
[1] 胡玲玲.現代飲食觀念下的餐具設計研究[J].視覺設計,第9899頁.
[2] 李敏.產品的情趣化設計[J].美術觀察,2005(2):98.
[3] 李蔓利.兒童產品的安全向度設計解析[J].理論研究設計,第7980頁.
[4] 馮鋒.健康與餐具的材質有關[J].社區,2010(11下):40.
篇7
摘要:洛克是最早提出"三育",并把體育列為"三育"之基并系統地論述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的教育家之一,更是率先系統論述體育思想體系的思想家,他的體育思想對于教育體系的完善、體育在教育中地位的肯定、現代體育學科的建立,還是對體育從古到今的轉型都有著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文章通過運用文獻資料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研究論述了體育在"三育"中的基礎地位,闡明了體育發展對人的重要作用,進而論述了體育在形成健康的身體、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和塑造紳士氣質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體育思想;洛克;三育;紳士教育
1前言
約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17世紀英國偉大的政治家、教育家、哲學家和思想家。因其自由主義政治學說、信仰自由和宗教寬容學說、功利主義倫理學說、唯物主義經驗論等領域卓有成效的建樹而成為了西方政治學史、哲學史和教育學史上偉大的學者,對后世學術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約翰•洛克的思想對于后代政治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并且被廣泛視為是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義者,他的著作也極大地影響了伏爾泰和盧梭等人,他的理論被反映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由此可見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之巨。對于洛克的體育思想的研究,成果頗豐,如張愛紅[1]、呂姿樵[2]、王青松[3]、移素林[4]等人,但以洛克體育思想中的“三育”為視角進行研究的卻寥寥無幾。因此,本文運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洛克的“三育”思想為切入點,研究洛克的“三育”視角下的體育思想及其對人的成長的價值。
2“三育”并重,以體為基的教育思想
思想是人區別于低級動物的一個重要因素,使得人成為眾多生物中的獨特存在。思想是經過人的思維活動而產生的觀點和體系。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思想結晶,約翰•洛克的思想體系無疑是人類思想結晶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他提出的“白板說”為當時教育思想的進步開辟了道路。洛克的《教育漫話》是以論述“紳士教育”為主題的著作,其論述了當時剛掌控政權的英國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的教育,在書中洛克認為紳士既需要有貴族的風度———能活躍在政治舞臺與上流社會,也需要有實業家的進取心———成為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人才。并且洛克在此提出了紳士應該接受德育、智育和體育這“三育”的教育。洛克將身體健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他認為“大多數孩子的身體都是因為嬌生慣養而變得更加虛弱”[5]。而眾所周知,提高身體素質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參加體育鍛煉,“就像擁有天資稟賦的奇才比較少見一樣身心生來就健康的人也很少。
作為社會人,我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受到的教育”[5]2。可見,身體的健康被洛克認為應放在教育之中并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認為是教育的基礎。洛克曾在《教育漫話》中提出,“父母在為孩子選導師時,不能把他的知識當作唯一的標準,導師品行端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高尚的德行”[5]140。所以,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之中德行是重于知識的,其教育思想分為德育、智育、體育,構成了“三育”教育體系。在洛克的體育思想中,體育不僅僅局限于軀體層面,也包括了心理和精神層面,即注重身心的健康,正如他在《教育漫話》中開篇就提到,“人的身體和精神只要一方面不健康,我們即使得到種種也是徒然”[5]2。洛克提出,“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體”[5]2,其中揭示了精神與軀體二者相互依存的關系,健康的軀體才能孕育健康的精神,人的各種行動都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來支撐,反之健康的精神有助于更好地鍛煉軀體,保持軀體的健康。人要是不健康,身體虛弱,那么就算其擁有無匹的智慧,也無法發揮出全部。所以體育教學中首先要注重對學生身體的鍛煉,通過身體的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保持身體健康,培養健全的身心。教育應進行德、智、體多方位的培養,“三育”并重體育為先,體育是“三育”的基礎,沒有好的身體就不能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更別提快樂生活了。
3“三育”之中體育對人的發展的重要作用
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從德育、智育、體育三個方面闡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建立了“三育”教育體系,洛克體育思想的范疇包括了身體、心理以及精神等領域,注重身體和精神的健康,他認為身體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前提,體力勞動和腦力活動都離不開健康身體的支撐。因此,洛克認為體育在形成健康的身體、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和塑造紳士氣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3.1形成健康的身體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精神、身體等各個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健康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良好,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功能,有良好的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健康的基礎;二是對疾病抵抗能力較強,有環境適應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及道德,這與洛克提出的健康不謀而合。洛克認為身體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身體健康應該還包括對身體的保養,“身體健康不僅僅是無疾病,還包括對身體健康的養護,這將身體健康的概念從沒有疾病就是健康的狹隘觀念中解放出來了”[6]。洛克提出要將體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在體育教育中開展健康教育,養護身體。提倡“多參加戶外運動,多接觸自然,多睡眠,食物要清淡,不喝酒類和烈性飲料,少用或不用藥物,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也不要包裹得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多與水接觸”[5]15。洛克對于健康飲食也是非常看重的,“孩子如要健康地成長,吃得科學合理是最關鍵的因素。”[5]19他認為“如果父母不顧孩子的年齡小,器官沒有發育好,而隨便喂他成人所吃的食物,孩子難以消化,有可能還會出現危險;而孩子吃得過多過飽,造成營養過剩,變得肥胖不說,還容易生病,所以父母一定要避免如此”[5]20。對于人體的作息時間,洛克提出“早起有利于身體健康”[5]11,“早睡的習慣可能在以后的環境影響下有些折扣,但不管將來怎樣,這個習慣對現在自己的身體健康是有益的。”[5]12總而言之,想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再加上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才能有一個不易生病的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體魄。
3.2培養全面發展的人
“一個國家的教育目的表明了這個國家要培養的是什么樣的人,我國一直以‘全面發展的人’為教育的培養目標,它解釋了我國教育的應然目標,反思全面發展的教育實際情況,有利于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的不斷前進。”[7]洛克認為,體育是以促進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使得人的身體、心理、智慧以及氣質都得到提高,這與我國的教育目標不謀而合。洛克的這一觀點對當時的狹隘的體育教育思想造成了沖擊,打開了對體育教育新認知的大門,讓人們看到了更多的體育教育的前進方向。對于心理健康方面,洛克主張對待學生的過失要耐心地加以教導改正,了解學生的心理傾向并加以引導,“只有觸動心靈、改變頑固心理的鞭笞才是一種正確的管教方法”[5]74,以溫和耐心的教育方式代替責備與懲罰的教育模式。因為“恐懼對孩子的身心傷害特別嚴重,容易引起各種身體上和心理上的疾病,而且還不容易治愈。”[5]35對于智力發展方面,洛克主張人的思維活動應該從易到難,學習的方式應該循序漸進,智力的發展應該與身體素質發展的程度匹配,按照規律來開展學習。正如《教育漫話》中所說,“有些大人強迫地讓孩子讀《圣經》,結果是他們可能知道了上帝的存在,可能熟記了教義之類的知識,但對于宗教的思想卻雜亂無章。”[5]144這就是洛克列舉的一個典型錯誤示范。在人的全面發展當中,體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是放棄體育教育,那全面發展就是一句空話。若是身體都不健康,連教育都是一句空話。
3.3塑造紳士氣質紳士
在人們的認知中給人的印象是彬彬有禮、待人謙和、衣冠得體、知識淵博、人際關系良好等,是心地善良、舉止優雅的男士。對于怎樣成為一位合格紳士,洛克有著獨到的見解。洛克認為“紳士所應該具備的知識有一部分得從書本中汲取,另外一部分得從實踐中獲得,就是多加練習,這些練習一開始得由老師指導”[5]168。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習特定的體育技能,可以有助于紳士氣質的提升,比如擊劍、舞蹈、騎馬、游泳以及一些戶外活動。其中舞蹈與一個人舉止是否優雅是有關系的,能使人具有男子氣概以及足夠的自信;擊劍除了健身效果之外,還可以培養人勇敢和應變的能力,培養人泰山崩于前而不亂的氣質;騎馬不單單可以訓練馬匹成為得力的伙伴,還可以使人鎮定與優雅;游泳可以塑造好的形體,并且培養一項求生能力等。所以紳士氣質的產生、培育,可以通過鍛煉這些技能而塑造。
4洛克體育思想對我國體育教育的啟示
總體來看,約翰•洛克的體育思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體育是教育的基石,是培養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指標,在肯定“智育”與“德育”的重要性的同時,將“體育”放在“三育”最重要的位置上,是三育的基礎;想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再加上科學的體育鍛煉,這樣才能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的體魄;在人的全面發展當中,體育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是放棄體育教育,那全面發展就是一句空話,若是身體都不健康,連教育都是一句空話;將紳士氣質的培養融入體育教學當中,在進行體育教育時,培養被教育者的紳士氣質,這主要表現在禮儀、德行和美育三個方面。
4.1重視身心健康,關注“三育”的體育
洛克認為身體是一切的根本,當然也是教育的根本,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空談。由此可見,洛克的“三育”教育理念當中,體育是最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基石,而在我國這個理念同樣適用,當前,我國學生身體素質普遍較差,需要一個科學的體育教育體系來改善這種情況。
4.2重視紳士體育,關注體育的價值
洛克認為體育的終極目標是促進教育的全面發展。體育是以促進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使得人的身體、心理、智慧以及氣質都得到提高,而在我國一直提倡的素質教育其核心就是教育的全面發展。但是,我國體育教育一直處于弱勢,尚有待開發,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在洛克提出的紳士體育中,洛克詳細劃分了各種體育技能帶給人的益處。但是,其中一些體育技能不適合我國體育教育事業。以馬術為例,馬術需要的場地以及馬匹的飼養和學生的安全都成為學校管理的難題,所以紳士教育內容要根據我國的國情進行慎重選擇。
參考文獻:
[1]張愛紅.約翰•洛克的體育思想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2:58.
[2]呂姿樵.約翰•洛克體育教育思想之研究[D].天津:天津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37.
[3]王青松.簡論約翰•洛克的體育思想[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1(1):38-39.
[4]移素林.學校體育與洛克———讀《教育漫話》有感[J].體育文化導刊,2003(9):76.
[5][英]約翰•洛克.教育漫畫[M].成墨初,蒙謹,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89.
[6]李軍蘭.洛克的健康教育思想解讀[J].外國教育研究,2005(8):78-80.
篇8
盡管當中的一部分人還沒有付諸實際行動。
最新的研究顯示,雖然素食主義可以幫助減重、削減致癌率和延長預期壽命,但是素食主義同時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副作用,恐慌癥、強迫癥和抑郁癥。
WH深入研究了令人費解的不吃肉的危害,以及如何可以在維持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保持飲食健康。
她的癥狀出現得突然且劇烈。Drew Ramsey的病人現年35歲,一直以來都很健康又積極,但是她的能量突然失效了。即使她想方設法把自己拖進健身房,也無濟于事。她感到焦慮,眼淚經常毫無理由地要涌出來,即便那時候她正和朋友們在一起。其中最糟糕的無外乎是她的恐慌癥,以前極少出現但是現在卻如此頻繁地發生,她擔心會失去工作,因為起床對于她來說異常艱難,而且她對乘坐紐約市的地鐵開始感到恐慌。
Ramsey,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和精神科醫生。有十四年的從業經驗。想要對這位病人進行藥物治療。而這位病人表示反對。她太清楚她該吃什么了。當她一年前聽說了素食主義的各種好處,她就戒掉了吃肉。于是Ramsey提出了替代方案:草飼牛肉。
在這之前,Ramsey就洞悉了情緒和食物之前的微妙關系(他甚至為此做了研究。會在他即將出版的新書《完全飲食》中詳述),而且他猜測這位病人精心設計的純素飲食正是她精神崩潰的誘因。事實證明確實如此,當她重新開始攝入動物性蛋白質六周以后,她的精力回升,恐慌癥狀也減弱了75%。
她的事例絕非偶然。“我每天會接觸很多素食主義者,他們承受著嚴重的抑郁和焦慮。還不知道為什么會如此。”《素食迷思》的作者利耶爾?基思說,“他們堅信自己的膳食完美又合理,但是他們并沒有意識到這里面藏著潛在的隱患。”
實際上,美國大約800萬名素食主義者為了這“合理的膳食”可以帶來更健康的體重、心靈和世界而變得憔悴。他們略過牛肉、禽肉和豬肉,對于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純素食和高危精神錯亂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一無所知。
慣性認知
數十年來,食肉都被認為是不完全健康的。總有新的研究結果跳出來證明素食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從減重到抗癌,素食都起關鍵性的作用。加利福尼亞的一些學者甚至發現純素食可以將預期壽命延長三年。
人們對健康飲食的熱愛遠遠超過了藥物治療――甚至成為了文化變遷的一部分。在美國,現在有2900萬名成年入會加入“周一無肉日”的行列。僅僅在亞馬遜網站上就有超過7000本素食餐烹飪類書籍(其中60本占據暢銷榜)。《熱情餐桌》評選出了“最受歡迎的素食餐廳”,并突出了做純素食餐的明星主廚。就連美國著名連鎖快餐wendy’s和white castle都會供應素食漢堡。
跟科學去爭論是很艱難的――用一種古至甘地今有碧昂斯的幾乎人人都認同的行為活動。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認為達到心理健康的峰值和擁有永久持續的幸福感,是隨素食主義生活方式附贈的兩個連鎖效應。
于是,當澳大利亞的學者研究發現,相較于吃肉的人,素食主義者對未來生活的態度更不積極一些時,實在是令人震驚的。而且,素食者患抑郁癥的概率多18%,患焦慮癥的概率多28%。德國的一個獨立研究為此提供了理論支持。指出素食者更易遭受抑郁的情況的概率達到15%,更易遭受焦慮障礙的概率達到50%。
專家們也發現了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令人困惑的理論數據。波士頓精神病醫學博士Ernliy Deans在食物和情緒的關系中進行了研究,她說:“我們并不確定,是素食引起了抑郁和焦慮。還是易遭受這些情緒問題的人更青睞素食。”
Deans說。最大的可能性是,兩種情況都是真實存在的。有焦慮癥、強迫癥和神經過敏征兆的人們。可能更傾向于對盤中餐注重得細致挑剔(有一個研究表明,比起肉食愛好者,素食者患飲食功能失調癥的幾率要多3倍)。另外,專家們一致認同,你所吃下的東西對于你的頭腦在怎樣運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Ramsey說:“食物的確是精神健康中的一個因素,我們應當重視起來。你對你的飲食結構做了大范圍的調整,還指望這對你不構成任何精神上的影響,這是不可能的。”
營養風險
快來,說出幾個“大腦食物”:牛油果、橄欖油、堅果、紅肉?并不是。人類學理論依據還表明。早在人類拿乳酪或者豆腐填飽肚子之前。動物的肉為人類提供了促進小腦進化的必備元素――高能量密度的卡路里。如果沒有肉類。我們也不可能完成心智能量的進化,從而使我們比大猩猩更高級。
現如今,更發達的大腦依然是由牛肉來提供能量的――至少也是動物蛋白質里面普遍含有的營養元素。首當其沖的是B群維生素,幫助你的大腦源源不斷地釋放神經傳導物質谷氨酸酯――該物質若處于低級別水平,可能就會導致抑郁、焦慮和強迫癥。(聽起來很熟悉吧?)同樣地。兩種肉類中的普遍含量遠遠高于蔬菜中的營養素――鋅和鐵的含量不足,會外顯為喜怒無常。甚至更糟。
Deans說:“有一些素食者表示,他們有恐慌的傾向時,他們體內的鐵含量都非常低。”鐵會幫助血液循環把氧輸送到身體各處,沒有鐵,大腦會缺氧,變得反應遲緩、更易失靈。之后是色氨酸,一種幾乎只能在家禽肉類中找到的重要氨基酸。你的身體不能獨立運轉,它需要產生血清素――在大腦中形成天然抗抑郁屏障的激素。
“一些素食者無意中吃掉了很多白面包、大米、通心粉、富含糖分的谷物類和曲奇餅干。這種所謂的谷素飲食雖然不含任何肉類,但是卻飽含健康隱患。”內科醫學博士、《快樂的消化系統》作者Vincent Pedre說。“這會造成血糖含量和激素水平的波動,會導致更加易怒、抑郁和焦慮的情緒。”夾縫中的肉類
當然,大量的素食者只會遇到一種情緒上的困擾,不會經歷數病齊發,而且知道一些飲食知識的人還會以食療來避免上述營養缺失的情況(參見上一頁的“情緒食療法則”)。顯然,即使不吃肉,飲食上的均衡調整還是可以很好地適應身體的需要。
Deans提醒道:“戒食肉類不應采用極其痛苦的方式。”在戒食肉類的計劃提上日程之前,尤其是你容易受到情緒障礙的影響或者有相關的家族病史的情況下。先向營養師或者醫生咨詢一下。紐約市注冊營養師Diana Rice建議:“從用肉類做配菜而非主食開始實行全素飲食。”另外一些轉變成素食的健康方法是:減l少到每天只吃一餐含肉的食物;周末兩天或者固定的工作日里完全不吃肉;或者試試彈性素食主義――只在特定情況下吃肉,或者不吃肉卻還是喝牛奶、吃雞蛋和魚肉。
當你嘗試這樣做時,記錄下自己在身體上和心情上的感受。Rice說:“每個人對實行素食的反應各不相同。有一些會立刻感到大為驚喜,另一些則認為還是在膳食里保留一點動物蛋白質會比較好。”
27歲的Isabel Smith就屬于后者。就像Drew Ramsey遇到的病患一樣。她積極、充滿活力,堅信素食是對她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最佳補給。但是在不吃肉的幾周之后,她總是一反常態地莫名想哭。“我很疲憊、沮喪,更容易焦慮不安,尤其是在以往根本不會困擾我的事情上。”她說,“我總是毫無理由地就難過起來。”在她剛剛恢復吃肉以后,她的情緒方面就有了提升。
Smith是個注冊營養師,對于她專業的研究領域里,她有著自己的體驗: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適應沒有肉的膳食生活。對大多數人而言,正確地認識到美食作家Michael Pollan被廣為引用的建議“主要吃素”中重點并不在于“素”上,是很關鍵的。
紅肉秘訣
注意了,食肉動物們!有節制地滿足你對動物蛋白質的渴望,你自己的健康大計也會得以完成。
按量食肉――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研究首席研究員Felica Jacka博士說:“吃過多的紅肉跟一點紅肉都不吃一樣不健康,甚至更不健康。”她的研究表明,每周的紅肉食用量應在60克到100克之間,比這個食用量多或者少的女性患抑郁癥或者焦慮癥的概率,都比按量食用的人高2倍。
食之有益――食用用草料喂養長大的牛,這樣的牛肉比傳統飼養而來的牛肉中高膽固醇脂肪的含量要低,有益的omega-3脂肪酸含量要高。脂肪含量最少的部位包括:牛圓腿精肉、牛后腰肉、牛腱子肉和底中圓腿肉。選擇那些帶有“精選”“優選”字樣的牛肉產品,但是避免帶有“上等”字樣的,這種牛肉一般都含有大量的脂肪。
人造肉食的藝術
人造肉產業把那些看起來像香腸的偽造品和那些看起來像雞肉的“肉”塊塞滿人們的冰箱,在eBay上比仿制皮包更有市場。2012年的銷量突破553億美元,各個公司爭相仿造出最完美的“牛肉”、“培根”和“禽肉”類產品,銷量增長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誠然。我們渴望改變。但是這些偽造品真的能和真正的肉類相媲美嗎?
近期一項針對1,1萬名素食者的調查結果顯示。84%的人又重新開始食用肉扒和胸脯肉。其中的三分之一在短短的三個月之內就放棄了全素食。這么看來,人類天生的設定就是熱愛嫩滑的肉片。
人工肉制品。既不消耗牛肉還能讓你滿足口腹之欲。比起從前。這些人造的蛋白質把肉仿造得更好――然而,就像所有的加工食品一樣,它們含有大量的鈉。
這讓我們心存疑惑。WH美國的編輯們邀請到《綠蔬+谷物》的作者Molly watson和熱愛肉食的主廚、曼哈頓JeeDney餐廳的所有者MiguelTrinidad,共同吃掉了九個公司生產的25種肉類替代制品。在下邊。我們幫你列舉出了最美味的“假貨”。(丑話說在前面:對于其中一部分。“美味”這個詞恐怕過于夸贊了。)
培根
MomlngStar素培根條,4,49美元,超市有售
這些以大豆為原料的香噴噴的“肉”條憑借它們以假亂真的味道得到了―致好評。掌握好烹飪力度(過度煎炸會破壞口感),作為早餐三明治的配料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Molly Watson:“就像看起來一樣,吃起來非常咸,就像脫了水的真空培根。”
WH:可能它們并不能得以滿足宿醉醒來后極度渴望油脂果腹的情況,但是它們比豬肉培根的脂肪含量要低一些。
漢堡碎肉餅
Gardein無牛肉漢堡肉餅,4,49美元,超市有售
“肉”餅含130卡路里,比普通的牛肉餅脂肪含量少三分之一,卻有幾乎均等的蛋白質含量(無肉漢堡含15克,牛肉漢堡含19克)。其中一些有機的和非轉基因的原料,比如大豆和小麥,是無肉肉餅的加分項。
Migual Tnnidad:“總體來說,這烤出來的味道還不錯,但是余味有點怪。”
WH:看起來、吃起來都和真正的牛肉餅無異。放在漢堡面包上,加上一大堆的調味料,恐怕你也會覺得真假難辨的。
碎牛肉
Beyond Meat牛肉系列碎牛肉,5,49美元,超市有售以豌豆蛋白為基礎,這些碎“肉”不含麩質和大豆。這些“肉”沫有輔助健康的作用(脂肪含量是牛肉的一半),但是就像所有不含肉的碎肉一樣,密實度上會略差一些。
Migual Tnnidad:“當你烹飪的時候,這些碎肉很入味……但是當你咀嚼它們的時候,又會覺得味道太過了。”
Molly Watson:“口感和牛肉沫一樣,除了沒有牛肉沫的口感。有一些口味可供選擇,但大多數是辛香料腌制的。”
香腸
Field Roast意大利香腸,5,49美元,fieldroast,com為零售商供應
真正的意大利香腸里附加了茄子、大蒜、茴香和紅酒。這就是為什么盡管這個無肉香腸在口味上能得到很高的評價,但是在口感上就差強人意的原因了。
Migual Tnnidad:“你體驗過把新鮮的芝士塊嚼得吱吱作響嗎?大概就是這種口感。”
WH:不同于真正的香腸原料,這個人工制品的原料都很健康。雖然香腸里面比較軟,但是其中的意大利作料吃起來很正宗。
雞肉
Gardeln照燒雞柳,4,49美元,超市有售
這個雞肉模仿品以大豆為基礎原料,我們試吃時沒有蘸照燒醬,它本身的口味與真正的雞肉非常相似。更確切地說,比任何快餐食物都要像。烹飪好的“雞”柳也足以以假亂真了。
MOlly Watson:“雞柳本身沒有太重的味道,所以顯然需要一份蘸醬來搭配。不像雞肉那么容易撕開,但是也還可以接受。”
WH:就其本身而言,這些“肉”像海綿一樣松散。有一些濕潤,但不像真正的雞肉那樣。
“肉”品實驗室
百分之百的誠意牛肉,但是不用殺牛?這可不是美食版《x檔案》的情節主線。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用動物細胞和人工合成的營養素來創造人工培養的肉類,理想中的成果是貼近真實的味道、口感和外表,還能避免工廠化飼養業的種種弊端。首先嘗試的三個國家正在試圖避免屠宰,制造出完美的“肉”類。
荷蘭
兩年前,荷蘭一所大學的實驗室制造了價值32.5萬美元的漢堡。那僅僅是個宣傳噱頭,而且反響也遠遠沒有達到預期。這些研究者后來成立了Mosa Meat。目前正在致力于生產出一款更實惠更美味的人造漢堡,計劃在五年之內端上人們的餐桌。
美國
位于布魯克林的Modem Meadow公司由風險資本注資。對生產過程嚴格保密。該公司正在對人工培育出的瘦牛肉和皮膚細胞進行實驗。試圖用這些來制造出燒烤“肉”條和一系列環保的皮制品。
篇9
It was 6 a.m. on March 13, 2009. I leapt from my bed knowing both Yale and Harvard had responded to my graduate school applications. Sitting at my kitchen table, I logged in, waited, knowing my future was on the line1) in two emails. My heart sank. I had been rejected by both schools. Like many men would do in these situations, I picked up my guitar and played the blues, and a catharsis2) came over me. It was the worst year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like most of my classmates that year I found myself with no job prospects and little hope. In the months that followed, I received my B.A. in theology and religious studies, applied for 30 jobs, got two interviews, and no job offers.
Welcome to real life. It inevitably happens, and it often invariably sucks. Generation Y3) experiences a distinctly Millennial kind of existential crisis. This is more than a coming of age4) tale in the style of The Graduate or Garden State; the moment when you have to face adulthood. I call this the “six month slap in the face,” though it is more commonly called the “quarter-life crisis.” It hits at the end of a tough break up, the minute you lay your hands on a $120,000 diploma, the middle of a family emergency, or your first day on the job. The paroxysms5) of terror you feel may be the first time you discover your own non-invincibility, the day you cease to be a stubborn Sisyphus6) and become a falling Icarus7). And you feel like everyone around you is getting engaged and has a better job. It sucks.
You might be a hotshot grad from a top college, yet still find yourself yearning for more, trying to accomplish a task just out of reach. Last year, I had an opportunity to launch an online start-up, and it was no cakewalk8). Though it was loads of fun, it ate all of my time. One can only work 80~90 hours for so many weeks. My time management skills were embarrassingly bad, and my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uffered. My name was in several national newspapers, and I had nothing but an empty apartment and the early stages of carpal tunnel9) to show for it.
My quarter-life crisis ended with a return to academia: I’m now a graduate student who mainly reads, writes and takes photos. How does one last through months of uncertainty, depression and the occasional pangs10) of chest-crushing anxiety? The following survival techniques have helped me through the quarter-life crisis.
Walk It Off
You must obey the basic needs of your body. Facing the toughest moments of your twenties practically requires proper diet and exercise. I can’t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health enough. Take the time to run for 30 minutes, three times a week. I’m no medical professional, but I’d imagine that even they have a hard time measuring the amount of stress that running can destroy. Fast food will not make you feel good. Throw your junk food away and buy fruits and vegetables. Does any sane diet reject veggies? No. Changing your diet for the better helps.
I fight anxiety off with evening walks. Twenty minutes of fresh air and contemplation goes a long way11) to restoring mental health. If that doesn’t work, journaling to organize your thoughts helps, even if it’s just to get your ideas out of you. Coping methods are important and are by no means weaknesses.
Hold the Course
Don’t make major decisions when times are really tough. Changing directions repeatedly is a great way to get stuck in the quarter-life crisis. Making major life changes to get out of the QLC is a quick fix, which, like so many quick fixes, can prolong your problems. You might move to a new city, transfer to a new college, drop out or quit your job. But if you’re bummed out12) or depressed, your mind is not sound. Serious life decisions should wait for the calm after the storm, lest you make rash decisions that leave you with regrets later.
Perseverance is a virtue. At several times in my grad school career, when my papers piled high and my prospects looked bleak, I was ready to quit. But each of those times I put my nose to the grindstone13) and worked harder. In those stressful times I had difficulty contemplating perseverance, but sticking with my commitments has only made me stronger.
Stick Together
You shouldn’t go it alone. Life will repeatedly slap you in the face during your quarter-life crisis, but good company will soothe your swollen cheeks. Your friend groups will shift after college, and you will keep in touch with those you care about and lose touch with others. We are social animals: don’t pretend you’re the only one going through this episode. Lean on others, demand home cooked meals, and breathe every once in a while.
Many of us will find ourselves in new environments where we don’t know anybody. Cure yourself of your isolation. Volunteer at a local organization like the Boys and Girls Club14) or a community center. You are bound to find other twenty-somethings, and the law of averages15) guarantees that some of them will be fun people. When times got tough and I knew I needed to keep my mind busy, I started taking pictures again and took on a volunteer gig16) at a community center.
A Satisfied Mind
I was eventually accepted by my top choice for grad school, Duke University. Though I was waitlisted at first, I continued sending extra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nd called them until I got in. Spamming17) is apparently an effective admissions tactic. Perseverance paid off, but don’t think of perseverance as some kind of fundamental disposition. Margaret Wheatley, a well-known organizational consultant says, “Perseverance is a choice. It’s not a simple, one time choice. It’s a daily one. There’s never a final decision.”
Hang in there18). You can’t plan your whole life out. Most of the opportunities that will come your way will happen randomly. In the end hold on to what is important, or to quote one of my favorite songs, “Money can’t buy back your youth when you’re old, or a friend when you’re lonely, or a love that’s grown cold. The wealthiest person is a pauper19) at times, compared to the man with a satisfied mind.”
那是2009年3月13日,早上六點。我從床上一躍而起,因為我知道耶魯和哈佛已經對我的研究生申請給出了答復。我坐在餐桌前,登錄郵箱,等待著,知道自己岌岌可危的未來就在這兩封郵件里。然后,我的心沉到了谷底。兩所學校都拒絕了我。面對這樣的情形,我和大多數人的反應一樣,拿起吉他,彈起藍調,頓覺感情得到了宣泄。自經濟大蕭條以來,那一年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形勢最差。和當年的大多數同學一樣,我發現自己就業前景慘淡,希望渺茫。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獲得了神學與宗教研究專業的學士學位,申請了30份工作,獲得了兩個面試機會,但沒有收到任何錄用通知。
歡迎來到現實生活。現實中的一切不可避免地發生,也總是一成不變地糟糕透頂。Y代人所經歷的是“千禧一代”特有的一種生存危機。這種危機遠非影片《畢業生》或《情歸新澤西》中所呈現的有關成年的故事可比,而是到了你不得不面對成年的時候。我稱之為“六個月的打擊”,盡管更普遍的說法是“青年危機”。在一次艱難的分手后,在你撫摸著用12萬美元的學費換來的一紙文憑時,在家里出現緊急事件時,在第一天上班時,這種危機都會給你當頭一棒。那突然襲來的恐懼感也許就出現在你第一次發現自己并非不可戰勝的時候,在你不再是執著的西緒福斯而成為墜落的伊卡洛斯的時候。你覺得仿佛身邊的所有人都在訂婚,都找到了比你好的工作。那種感覺真是糟透了。
也許你是名校畢業的高材生,但你發現自己仍渴望得到更多,試圖完成力不能及的任務。去年,我有機會在網上創業,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盡管創業充滿樂趣,但它卻吞占了我所有的時間。每周要工作80~90個小時,一個人也就只能堅持那幾周。我的時間管理能力差得讓我難為情,而我與家人和朋友的關系也因此變得糟糕。雖然我的名字出現在了好幾份國家級報紙上,但我除了有一個空蕩蕩的公寓,并患上了早期腕管綜合癥外,沒有任何東西可炫耀的。
隨著我重返校園,我的“青年危機”才終于畫上了句號:現在的我是一名研究生,每天主要做的就是閱讀、寫作和攝影。那一個人怎樣才能熬過長達數月的不確定感、沮喪情緒以及偶爾襲來的讓人心中陣陣作痛的焦慮不安呢?我能安然度過“青年危機”,多虧了下面這些生存技能。
散步解憂愁
你必須遵從身體的基本需要。面對二十幾歲時最艱難的日子,你需要合理的膳食和適當的運動,這一點很實際。再怎么強調健康體魄的重要性都不為過。拿出點時間跑步,每周三次,每次30分鐘。雖說我不是醫學專業人士,但我料想即使醫生也難以測出跑步能夠紓解多少壓力。吃快餐不會讓你感覺開心,扔掉你的垃圾食品,去買水果和蔬菜吧。有哪種健康飲食是把蔬菜剔除在外的嗎?沒有。改善飲食習慣對你很有幫助。
我是通過晚間散步來消除焦慮感的。20分鐘的清新空氣和沉思對于恢復心理健康大有裨益。如果這樣不管用,你可以通過記日記來整理思緒,哪怕只是把你的想法寫出來。應對危機的方法很重要,這絕不是軟弱的表現。
堅定自己的道路
不要在非常艱難的時候做重大決定。頻繁地改變人生方向會使你深陷“青年危機”而無法自拔。通過做出重大人生轉變來擺脫“青年危機”是個快速見效的方法,但和很多快速見效的方法一樣,這樣做只會拖延問題。你可能會搬到一座新的城市,轉到一所新的學校,輟學,或是辭掉工作。但是當你煩躁或沮喪的時候,你的頭腦是不清醒的。要做出重大的人生抉擇,你應該等心中的風暴平靜下來,否則草率做出的決定會讓你日后后悔不已。
堅持不懈是一種美德。在研究生階段,當我面對堆積如山的論文,想到自己前途渺茫時,我有好幾次都做好了退學的準備。但是每次我都選擇埋頭苦讀、加倍努力。在那些充滿壓力的日子里,我很難做到堅持不懈,但堅守自己的承諾只會讓我變得更加堅強。
不要獨自面對
你不該獨自面對“青年危機”。經歷“青年危機”時,生活會不斷地打擊你,但好友的陪伴會撫慰你的創傷。大學畢業后,你的朋友圈會發生變化。你會和你關心的人保持聯系,與其他人則失去聯絡。我們是社會動物:不要裝作只有你一個人在經歷這個人生階段。依靠他人的幫助,請求朋友給你做幾頓家常菜,偶爾讓自己喘口氣。
我們中的很多人會發現自己處于一個新的環境,周圍都是陌生人。不要把自己孤立起來。你可以去當地的一些機構做志愿者,比如男孩女孩俱樂部或者社區活動中心。在那里,你肯定能遇到其他二十多歲的人。根據常規,他們之中總會有幾個風趣幽默的人。當日子變得艱難時,我意識到要讓自己忙碌起來,所以我重拾了攝影的愛好,并志愿在社區活動中心服務。
常懷滿足之心
我最終如愿進入我的第一志愿——杜克大學讀研究生。盡管起初我被列入了候補名單,但我堅持給對方發送額外的推薦信,給他們打電話,直到我被錄取。大量發送垃圾郵件顯然是獲得錄取的有效策略。堅持到底終究會有收獲,但不要認為堅持是人的某種本性。著名的組織顧問瑪格麗特·惠特利說:“堅持是一種選擇。它不是簡單的一次性選擇,而是每天都要做出的選擇。永遠沒有最終的決定。”
堅持下去。你不可能把整個人生都規劃好,你將遇到的大多數機會都是隨機出現的。最后,牢牢把握重要的東西,或者如我最喜歡的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樣:“當你老去時,金錢無法換回你的青春;當你孤獨時,金錢無法買到一個朋友;當情已冷卻時,金錢無法買回曾經的愛。與內心滿足的人相比,腰纏萬貫的人有時也一貧如洗。”
1. on the line:(指工作、職業、名譽等)面臨風險,岌岌可危
2. catharsis [k??θɑ?(r)s?s] n. 陶冶,凈化(美學用語,亞里士多德倡導的由藝術作用引起的精神凈化或情感解脫)
3. Generation Y:Y代人,通常指出生于1970年代末或1980年代之后的人,又稱“千禧一代”。
4. come of age:成年,達到法定年齡
5. paroxysm [?p?r?k?s?z(?)m] n. (感情等的)突發
6. Sisyphus:西緒福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因具有卓爾不凡的智慧惹惱了眾神,被懲罰將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但每次當他快要把大石推到山頂時,石頭就會從他手中滑落,他因此干著無止境的勞動。
7. Icarus:伊卡洛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在與父親利用蠟翼飛離克里特島時,他因飛得太高,雙翼上的蠟被太陽融化,不幸墜海而亡。
8. cakewalk [?ke?k?w??k] n. 易如反掌的事情
9. carpal tunnel:這里指腕管綜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
10. pang [p??] n. 一陣極度的痛苦;猛然發生的感覺
11. go a long way:有很大作用,大有幫助
12. bum out:〈美俚〉使灰心喪氣;使煩躁
13. put one’s nose to the grindstone:(使某人)一刻不停地拼命干
14. Boys and Girls Club:男孩女孩俱樂部,美國全國性的公益組織,成立于1860年,致力于增進會員健康,培養其社交、教育、職業和個性能力。
15. law of averages:(事物變化的)常規;(人的)行為慣例
16. gig [ɡ?ɡ] n. 工作,任務
17. spam [sp?m] vt. 向……大量發送垃圾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