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的空間概念范文

時間:2023-12-25 17:5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設計中的空間概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設計中的空間概念

篇1

1多中心理論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應用

多中心理論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可以根據不同的建筑類型來進行劃分。一般分為商業建筑、辦公建筑以及住宅建筑等三種類型。多中心理論的應用從如下幾個具體方面進行表現:

(1)商用建筑。為了劃分商業建筑與辦公建筑的區別,本文將商用建筑定義為直接經營即直面客戶的經用商業建筑(如餐廳、室內游樂場、培訓機構等)。此類建筑的室內空間主要是針對客戶體驗而構建的室內空間布局,因此在多空間的布局與功能分布方面主要分為對外面積以及對內面積兩個方面,其中對外面積的功能承載要求更高;在室內空間規劃的過程中應該從建筑的框架結構設計方面入手,通過合理科學的規劃建筑的柱體,在保障了必要的建筑安全合規性的基礎上對建筑內部的空間進行合理分布。同時,由于對外面積的功能重要性,我們可以將不同的室內空間中具有同等功能或者類似功能的空間進行合理的整合,如接待部分與客戶服務部分,在具體的空間設計方面可以采用一體化設計思想來進行。而在具體的室內裝飾設計過程中也應該采用同等規模、風格與規模的室內裝飾來進行實現。

(2)辦公用建筑。辦公建筑與商業建筑有所不同,其功能劃分以對內面積為主要,在此類建筑的設計過程中應該以對內的員工體驗為主。因此,在建筑的功能中心的劃分過程中可以有更多的多樣性選擇,如在具體的設計過程中辦公用建筑的室內空間應該包含了辦公功能、娛樂功能、生活功能以及服務功能等多個層面。其中辦公層面與服務功能層面應該整合成為一個中心,在具體的建筑空間設計過程中則主要表現為帶空間帶動小空間的方式來進行。另一方面,娛樂功能與生活功能空間應該成為另一個中心,這樣的建筑內部空間設計能夠使得建筑功能更為明確,同時提高建筑空間的使用率。

(3)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內部的功能相對單一,目前多以客廳為功能中心,即重視日常生活的客戶體驗。而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我們應該對其他功能的空間進行有效的區隔。如將住宅建筑內部的空間進行細分,形成以書房、臥室為中心的綜合辦公區;以客廳、陽臺等為核心的室內休閑空間、客廳與廚房為中心的生活保障區域等。這樣的建筑設計空間思想能夠提高室內的相對面積,進而使得相同面積下的功能承載更為全面。

2多中心理論應用的注意事項

上文討論了多中心理論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而在其具體應用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注意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多中心的構建過程中應該以功能的劃分為基礎,并在基礎的功能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整合,如辦公區域與服務區域的空間聯合;或者生活保障區域與娛樂區域的空間聯合等。(2)多中心建筑結構空間的建設并不是單純的將室內空間進行細分,而是在建筑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引入功能建設理論,對后續的室內設計進行有效的規劃與指導,進而避免室內面積損失與利用率低下等問題的出現。(3)在實際的多中心構建過程中,不同的空間可以采用不同的空間實現方式來進行。具體的方法選擇根據實際的建筑設計要求來進行。但是,在不同的中心空間布局層面應該以功能實現為核心思想進行指導設計。

3總結

篇2

[關鍵詞]學習環境設計;地理空間思維能力

人類活動的地理空間范圍極大拓展,不同空間區域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深入和頻繁,使得空間移動的頻率與日俱增,身處這個時代的人們迫切需要提升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為此,對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培育將更多指向著為適應未來美好生活的挑戰。與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內涵有密切關系的概念有三個:勝任力、空間思維能力和視覺空間智能。從上述三個視角來剖析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則有助于對其概念內涵進行準確定位,并從中探尋到培育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有效路徑。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是學生在盡可能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運用空間概念、空間表征工具進行地理空間推理從而解決地理空間問題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勝任力和智能特征。因此,培育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就需要關注空間概念的建立,空間表征工具的優化和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地理空間問題。但是,培育帶有核心素養特質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不僅需要從地理空間思維結構和特征上進行剖析,也需要培育者能夠真正以學習為基點,在現代學習科學發展的指導下進行系統架構,并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近年來興起的學習環境設計正為培育地理空間思維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問題解決框架。

一、學習環境設計視角下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育現狀

學習環境設計是學習科學發展下的產物,體現著從以“教”為中心的設計向著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學習基點的轉型,也就是重新認識學習與知識的復雜性。學習環境設計強調三個中心:以構建可遷移的結構化知識為中心、以關注學習者先驗經驗的學習者為中心、以促進理解的形成性評價為中心。第一,知識中心環境設計:系統構建基于課程標準的地理空間概念體系。學習科學認為,專家能夠思維和解決問題,在于他們有組織很好的結構化知識。知識中心的環境設計就是要引導學生理解和形成結構化知識,提升自己的遷移能力,逐漸從運用地理空間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新手”轉變為“專家”。為此,在培育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實踐過程中,首先要系統構建地理空間知識體系,培養對地理空間思維的整體理解。空間位置、空間分布和空間關系是西方地理學家凱特提出的地理知識體系的三個概念基礎,此觀點得到了地理教育界的廣泛認同。因此,從地理空間知識的三個子概念入手,將中學地理課程標準中的內容標準進行一番系統梳理,就可以建構中學階段的地理空間概念體系,并以此為基礎來組織教學內容。揭示地理現象產生的本質原因是運用地理空間思維來解決地理問題的優勢。比方說,解決“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如何形成和演變”這一問題,就需要首先建立城市內部功能區這一空間概念,然后研究各功能區之間的位置關系、大小關系,并運用圖示來構建各個功能區之間的空間關系,繼而運用邏輯推理來探究功能區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形成的原因和影響因素,如在經濟因素的影響下商業、住宅和工業等經濟活動通過付租能力的競爭,導致某種土地利用方式在某一空間上的集聚,從而形成各類功能區及其空間結構關系,最終形成了不同類型和模式的城市內部空間結構。學習者中心環境設計:運用GE(GoogleEarth)構建可視化地理空間表征工具。學習者中心環境設計,強調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先驗經驗,重視學生在真實的探究中學習。在培育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借助于地理學者常用的地理空間表征工具GoogleEarth,既可以了解學生對地理事物的空間想象力,又可以讓學生展現自己使用可視化工具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在類似于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在各種地理信息輔助工具中,GE(GoogleEarth)可以提供功能更加強大的空間表征工具,因此在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育上具有獨特優勢。首先,GE可以顯示地理事象的時空特質。其次GE既可以顯示平面形象也可以顯示立體模式。同時,GE所顯示區域具有全球性特征,以及在海量數據支持下的搜索功能,可以更好地揭示地理空間關系。

二、學習環境設計視角下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培育路徑

1.運用GE展現地理事物的空間形象,提高學生的地理空間想象力。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存在于人類想象的深處,GE可以通過呈現各種學生僅憑經驗而難以想象的空間表征,來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構建地理事物的相互關系圖景來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例如:可以通過GE幫助建立經緯網的空間概念。

2.運用GE展現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幫助學生建立各種尺度的地理事物空間表象。很多地理事象,如大尺度的地理空間過程、空間關系和地理景觀等等,往往難以直接感知,可以利用GE形成的直觀、真實、模擬、二維、三維的影像來幫助學生建立鮮明和正確的地理表象。

3.運用GE展現地理事物的空間關系,提升學生空間推理能力。在培養中學生地理空間推理能力過程中,GE可以提供一些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圖表和現象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推理能力,例如:從局部到整體,從已知到未知,從而預測地理現象的發展變化狀態。評價中心環境設計:運用表現性評價促進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地理空間問題的能力。評價中心環境設計力圖持續評價學生,而不是僅僅在學習終了給予學生評價,同時為學生提供通過評價來自我管理學習的機會。

與此同時,地理學所解決的問題具有真實性、情境性、復雜性、開放性和動態性,因此將強調情境、重視“實作”與“表現”,并與教學緊密結合的表現性評價應用在對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評價中是必要和有效的。表現性評價的設計有自身的技術規范和開發流程:基于標準設計評價目標,基于目標設計評價任務,基于任務中產生的作品或者活動來設計評分規則。

1.基于課程標準設計評價目標。例如:高中地理課程標準中有一條內容標準:結合實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這條內容標準主要體現空間關系。因此,從關注空間關系的視角將此內容標準分解敘寫為如下評價目標:①觀察某城市規劃圖,識別與交通運輸方式相關的符號表達,推理地理符號所表達的各種地理事物之間的關系,判斷碼頭等交通運輸點選址的位置,推理其形成的原因。②從自然和人文兩個方面綜合解決碼頭等交通運輸點的選址問題,并能夠推理和判斷選址建設之后對城市空間形態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

2.基于目標設計評價任務和評價量規戴維•拉齊爾在《多元智能與量規評價》中指出,教學必須與評價相匹配,并設計了與地理學關系密切的評價空間智能的任務和量規。空間智能評價要求學生運用積極的想象力,形成精神圖像,認識空間中各個對象間的關系,設想處理過程,從各種角度準確感知事物。學生必須能夠運用語言、工具、視覺載體(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視覺)和空間關系來證明他們被評價概念的學習和掌握程度。綜上所述,在以勝任力、空間思維和空間智能三個理論視角來審視和定位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概念的基礎上,以體現學習科學新進展的學習環境設計為框架,從知識中心、學習者中心、評價中心三個維度上,探討了基于課程標準建立地理空間概念體系,運用GE(GoogleEarth)構建可視化地理空間表征工具,把表現性評價作為促進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實現教學評一致性的重要手段,構建出促進學生地理空間思維能力提升的多樣化培育路徑。

參考文獻:

篇3

從備考來看,在這三輪復習中對高考成績影響最大的就是二輪復習。在二輪復習中,基礎知識仍是重中之重。但是復習基礎知識絕不是簡單的重復。將地理知識圖形化運用于二輪復習中,可以凸顯地理知識間的關聯,突出重點,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更利于理解、記憶和鞏固地理知識,也有利于發散思維和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以便更好地綜合運用地理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地理問題。

地理知識圖形化就是把以文字為主的地理知識通過圖形化的方式展現出來。這里所說的“圖形”包括知識結構圖、地圖、統計圖、成因示意圖、思維導圖、景觀圖等各種圖形和圖像。

一、提升掌握和運用基本知識的能力――知識結構圖

一輪復習基本上是按照書本的章節順序復習基礎知識,并建立每章節的知識網絡結構圖。同學們所掌握的知識比較淺顯和零散。地理學科的綜合性決定了僅有這樣零散的知識是提升不了能力的。

二輪復習中應將課本知識重新打碎,以知識專題的形式把相關知識按其內在聯系重組、歸類,構建一個以由點、線、面為網絡的完整知識框架體系。

“點”即知識點和考點,需要逐個落實、查漏補缺、夯實基礎。例如按專題建立知識框架體系,可整合為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及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口與城市及人類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這五個專題。“線”即人地關系這條主線,把有關的同類知識相應歸類、串聯起來。例如,以時空分布和時空變化為線索,把地球運動、大氣環境、海洋和陸地環境等自然地理知識串聯起來,并進一步聯系到人文地理知識中的人口、城市分布和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等生產活動,最后以環境問題進行概括和總結。

“面”即將一個區域中的各自然要素和人文地理進行有機結合。這樣能夠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識聯系起來,不僅理解了知識間的橫向聯系,也理解了知識間的縱向關系;不但清晰地反映了知識之間的關聯性,還體現了知識的獲得過程,抓住了問題的本質,將所學的知識與所要分析解決的問題相聯系,準確地運用相關知識和有關信息,提升掌握和運用基本知識的能力。

知識結構圖可以看一些現成的圖,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下面的知識結構圖(圖1)為有關地球知識的二輪復習提綱,這幅知識結構圖比較復雜,有一定的思維順序,能很好地將地球的知識及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充分表現出來。

知識結構圖也可以自己設計,理順知識點和考點之間的關聯。在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圖時不求一次完成,可以留有充分的余地,在學習中隨著對知識間相互關系的認識不斷深入,再加以完善。

二、強化空間概念――區域地圖

地理學習的基礎內容主要是各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及其成因,空間性是地理學科的突出特點,地理學科的能力培養是以地理空間概念和空間能力為核心的。知識網絡結構圖給了我們知識的概念,要形成空間概念,還要將地理知識落實在地圖上。有的同學對地理基礎知識熟悉到可以倒背如流的地步,但一到考試就懵了,原因就在于缺乏空間概念。因此將地理知識與地圖融為一體,培養空間概念和空間思維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一張8開的世界空白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主要的地理知識,凸顯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

1.標上重要的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2.標注主要的地形區。

3.標注氣壓帶和風帶。

4.標注主要的氣候類型、典型植被和自然帶。

5.標注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

6.標注主要的工業地域。

以此地圖來描述人口和城市的分布、交通運輸、環境問題等相關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形成相應的空間概念,培養空間思維能力,也可培養用圖表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發展變化、地理基本原理和規律的能力。

也可以分區域復習相關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知識。例如下面的這幅美國工業、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圖(圖2),在這幅圖中把美國工業區、城市、人口分布的知識標注在美國地圖上,并用箭頭指向相應的區域,這樣同學們掌握美國的相關知識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同時讀圖能力也會大大增強。

同學們也可以參照這種圖,將其他區域(例如我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及世界其他區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地理在空白圖上標識出來。圖文結合,形象生動,易于記憶和理解,強化空間概念。

三、提高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課本插圖

篇4

關鍵詞:透視 繪畫藝術 建筑空間

Abstract: discusses the traditional space some inconsistencies of expression, seek architectural design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concerning the possibility of modelling of space

Keywords: perspective painting art building space

中圖分類號:J0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無法在二維介質中表達藝術品

美國藝術家詹姆斯?特瑞爾的藝術作品多數與光有關,通常他會將他設計的裝置安置在一個矩形的房間中,試圖使人們感知到光對空間形狀產生的影響。特瑞爾曾表示:“我將光當做一種材料,但是感知才是我的媒介。我希望你能看你所看,感你所感。”他的作品無需照片記錄和文字描述,也無法用照片記錄,因為特瑞爾奇特的裝置常常把三維的空間偽裝成二維,照片記錄的只能是虛幻的假像。因此要想感知特瑞爾的藝術恐怕只有身臨其中這唯一的辦法了。

有趣的是特瑞爾創造他奇幻的作品的過程與建筑師驚人的相似――只繪制建造圖或施工圖。以他其中一個作品為例:特瑞爾在一個無窗的長十米寬五米高四米的空間中央加設了一道墻,這道墻其實只是一個各邊半米的中空矩形框,參觀者從開在短邊上的門進入其中半個空間,通過這個矩形框看到另外半個空間,然而參觀者看到的卻不是有著三維立體感的空間,而是一個具有某種色彩的片狀物(似平面)。這道隔墻和隔墻后的空間在特瑞爾的精心打造下變成了一副鑲著邊框的畫。據說常有觀眾不確定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二維還是三維空間,便靠近隔墻去用手觸摸“畫面”不慎失去平衡就跌入半米高的邊框后的“畫”中。特瑞爾也就成了許多說不清打不完的官司的被告人。

其實這樣的幻覺空間從技術上來講并不復雜:空間的體積感由光來創造(在一個漆黑的空間中人靠視覺是完全不會感知到空間的體積的),那么光影在空間中的各個面的差別越大,空間感就越強烈,相反,空間中各個面的亮度越接近,空間感就越微弱。雖然建筑師不會像藝術家特瑞爾一樣刻意把三維空間偽裝成二維,但是建筑空間會不會在某一特定時間的特定事件中趨向這種極端的表現?或者說是不是建筑師創造的空間也有存在這樣的幻象的潛質,從而導致了建筑空間無法在二維的介質中清楚地表達出來?現在雜志報刊中的建筑照片所表達的真的是建筑真實的空間嗎?這樣呈現的部分空間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種虛幻?

2、建筑圖背后的空間概念

建筑圖與繪畫作品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繪畫是對現實(或者是繪畫者腦中的現實)的再現,換言之繪畫描述的是記憶,因此繪畫的時間維度在過去;而建筑圖則不會對“現實”進行描繪,建筑圖描繪的是建筑師腦中的概念,是對未來建筑建成以后的情況的一種預測。這樣建筑圖在整個過程中就充當了概念與建成空間的媒介,然而建筑圖并不是單純的傳輸工具,而是能夠自主能動的對其所傳達的概念進行過濾(由于繪圖者自身原因,文化差異,繪圖方式等因素,使某些信息通達而某些被過濾掉),有時甚至傳達出完全不同的東西從而激發出新的空間概念。

透視圖在今天仍然是建筑師們繪制建筑圖的主流視覺媒介。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1892-1968)曾總結道:“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透視將生理與心理空間轉化成了一種數學空間”。我們把這個數學空間意圖的形式表達出來,于是在二維的媒介上就獲得了三維空間的深度。這樣的數學空間是怎么產生的呢?這個問題必然引出了另外一個更根本的問題,人類視覺是怎樣感知三維深度的?布魯克泰勒曾在《直線透視的新原則》中繪制了一副畫用來說明透視的原理。在這幅圖中,作者用了很多直線來連接觀察者的眼睛和物體的關鍵點,這些連接線匯聚于眼睛而形成了一個金字塔(視覺金字塔),用一個畫面來切割這個金字塔再把畫面上的點連接起來便得到了一種影像,這個影像便是透視圖了。不難發現透視圖形成的關鍵就是觀察者的眼睛,有了它視覺金字塔才得以成形。忽略單眼成像(人用雙眼來觀察空間)的誤差,透視圖的矛盾在于觀畫人的眼睛必須正好處于繪畫人的視點上,才能連起這個視覺金字塔,從而在頭腦中還原繪畫人眼中的空間。如果兩者分離,透視圖就會有細微的變形。羅馬圣伊納爵大教堂的拱頂壁畫繪制了圣伊納爵升入天堂的場景,當觀察者站在拱頂正下方的時候會看到教堂建筑的柱子和畫面中的柱子連續起來繼續上升,如果觀察者從中間走開畫面上的柱子看上去就折了。有意思的是繪制壁畫的人在設計地面的時候故意將這個“正確的點”標注出來,站在這個“正確的點”向上望去,建筑空間就和畫面空間統一了起來,于是現實空間成了天堂的延續,表現空間成為建筑空間的一部分,這樣的幻覺擴大了建筑的深度。所以在我們選擇利用透視來表達空間的時候,透視已經限定了空間建構和體驗的邏輯。

建筑圖是建筑概念傳達的媒介,充其量只能是建筑概念的替代品,但是卻要求我們以觀看的方式去體驗建筑。“圖在作者和讀者之間起著中介作用,鼓勵讀者從創造的角度去看,將圖片的體驗和建筑的體驗的等同起來。建筑討論的對象往往是圖紙或者是照片,因為他們相比建筑,更加容易滿足建筑師和歷史學家將其作為藝術而進行審視的欲望和期待。”于是人們就把這種圖片里的建筑與現實的空間概念畫上了等號,但那是這種斷章取義的片面理解往往會曲解建筑師的意圖從而出現空間概念傳達的斷層。

3、建筑空間的時間維度

在透視這個主流體系當中,為了獲得穩定的單一空間感,時間維度為刻意的被摒棄掉了,于是看圖便成了體驗空間的主導方式,久而久之時間被徹底忽略了。現在從一張建筑空間的照片中人們提煉有關建筑的信息是建筑的顏色形態甚至尺度,可是有誰會在意時間對這個空間產生的影響呢?人們慣性的認為建筑是靜止的,因此空間也是靜止的,實際上二者在運動與靜止方面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一個極端一點例子是劇院的舞臺:同一個舞臺上演的劇目可早于明清晚于未來,也就是說不動的建筑可以穿越時間與任何空間重合。

當我們在空間的概念中加入時間維度,也就是說從運動的角度來審視空間,空間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物理意義上的概念,而成為一系列事件的組合。而且每個事件是從一種狀態向另外一種狀態的跨越。相比于對繪畫藝術的欣賞,建筑空間的體驗是需要除了眼睛以外的感官參與的,觀者和使用者的介入是建筑空間體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人和空間的對話當中,人即是空間的產生者,也是使用者和接受者。在體驗空間的過程中,人重新創造了空間,而照片中建筑的片段卻失去了意義。

這就好比中國古代的園林,如果給你一張留園建筑的照片一張獅子林里建筑的照片,你可能完全分不清誰是誰,因為即使這兩個園林你都看過,也不會很清楚地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樣子。留在你腦海中的只會是下不停變化的空間,關于園中具體的建筑的記憶卻不是那么清晰,可是園林依然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個印象就是時空的印象。古代園林的設計過程不同于現在的建筑設計,設計者并不進行平面圖的繪制,而是通過在基地上確實的或想象的漫步中產生的。可以說這樣直接置身于空間本身的設計過程比間接利用建筑圖作媒介的方法產生的作品跟忠于作者的概念,也更忠于環境。

4、如何表達空間

篇5

[關鍵詞]空間展示設計人性化

展示設計是一項強調空間環境和道具形式的獨立設計職業,它是一種空間形態的構成。展示環境分為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室內空間是以展品本位為出發點,在展示道具形式作用下的空間形態。本文就針對展示環境中的室內空間設計所涉及的一些問題做相關的探討。

一、展示設計中的空間概念

展示藝術與空間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說展示藝術就是對空間的組織利用的藝術。從展示設計的概念,展示設計的本質與特征,展示設計的范疇以及展示設計的程序,我們可以發現,“空間”這個概念是貫穿始終的。展示設計是一種人為環境的創造,空間規劃就成為展示藝術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對空間設計進行探討之前首先明確空間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每一個設計師需要把它當做“理念的基石”銘記在心的。

1.空間的兩重性

空間這個概念有著相對和絕對的兩重性,這個空間的大小、形狀被其圍護物和其自身應具有的功能形式所決定,同時該空間也決定著圍護物的形式。“有形”的圍物使“無形”的空間成為有形,離開了圍護物,空間就成為概念中的“空間”,不可被感知;“無形”的空間賦予“有形”的圍護物以實際的意義,沒有空間的存在,那圍護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2.空間的時間性

在展示設計中我們所說的空間是四維的,在此給通常意義上的三維空間加上“時間”這一概念。空間是可見實體要素限定下所形成的不可見的虛體與感覺它的人之間所產生的視覺的“場”,是源于生命的主觀感覺。而這種感受是和時間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人們在展示環境中對展品的觀賞,必然是一種動態的觀賞,時間就是動態的詮釋方式。

3.空間的流動性

在展示環境中,空間具有流動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間的功能特點決定的。展示空間是一門空間與場地規劃的藝術,是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用一定的表現手段向觀眾傳達信息,它使觀眾猶如置身于一個巨大的藝術雕刻中,用陳列手法的動態表現,規劃上有意識的引導,使觀眾在三維空間中體驗時空產生的第四維效應。二、展示空間設計的一些基本原則

1.采用動態的、序列化的、有節奏的的空間展示形式

前面提到展示空間最大的特點是具有很強的流動性,所以在空間設計上采用動態的、序列化的、有節奏的展示形式是首先要遵從的基本原則,這是由展示空間的性質和人的因素決定的。人在展示空間中處于參觀運動的狀態,是在運動中體驗并獲得最終的空間感受的。這就要求展示空間必須以此為依據,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觀眾的參觀流線,使觀眾在流動中,完整地、經濟地介入展示活動,盡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復的路線,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點區域內重復,在空間處理上做到像音樂旋律般的流暢,抑揚頓挫分明有致。使整個設計順理成章,在滿足功能的同時,讓人感受到空間變化的魅力和設計的無限趣味。

2.在空間設計中考慮人的因素,使空間更好的服務于人

展示設計需要滿足人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需求,這是在進行展示空間分析時的基本依據。人類需要舒適和諧的展示環境,聲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豐富的展示內容,安全便捷的空間規劃,考慮周到的服務設施等,這些都是人類在精神上對展示設計提出的要求。這就需要設計師仔細地分析參觀者的活動行為并在設汁中以科學的態度對人機工程學給以充分的重視,使展示空間的形狀,尺寸與人體尺度之間有恰當的配合,使空間內各部分的比例尺度與人們在空間中行動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適宜、協調,這是最基本的空間要求。同時人們應該是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進行活動,如果不能創造一個給人以心理上親近溫暖感覺的空間,那即便是利用了最先進展示手段的環境也只是冷冰冰的機械組成的沒有生機的軀殼。一個充滿人性化的展示空間才是一個“合情”、“合理”的設計。

3.以最有效的空間位置展示展品

展品是展示空間的主角,以最有效的場所位置向觀眾呈現展品是劃分空間的首要目的。邏輯地設計展示的秩序、編排展示的計劃、對展區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間達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因此,設計師中必須將空間問題與展示的內容結合起來進行考慮,不同的展示內容有與之相對應的展示形式和空間劃分。給展品以合理的位置是展示空間規劃首要考慮的問題,也是能否做成一個成功的展示設計的關鍵。

4.保證展示環境的輔助空間和整個空間的安全性

在一些大型的展示活動中,可能包括各種儀器、機械、裝備及模型等需要消耗能源的設備。這些設備的運行大都需要一定的動力支持,如電力、壓縮空氣、蒸汽等,這些輔助設施也都需要占據一定的空間,而且必須考慮將這些設備的空間與展示環境隔離開,以防止噪聲、有害氣體的污染,并做好安全防范。考慮好對這些輔助空間的處理是順利完成整個展示活動的保障。

在空間設計的過程中,觀眾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所以必須重視展示空間的安全性。如設想到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因素,如停電、火警、意外災害等,必須考慮到相應的應急措施。

三、結語

展示設計是一個有著豐富內容、涉及廣泛領域并隨著時展而不斷充實其內涵的課題。以上我們討論了展示設計中所涉及的空間的問題,可以得知空間在展示設計中處于靈魂地位,展示活動需要傳達的信息必須通過空間展現在公眾面前,空間為我們的感知活動提供了場所,沒有空間,我們將無法獲得信息也無法和人交流。總之,正確處理好空間的問題是展示設計中的精髓;正確認識空間與展示設計的關系是做設計的前提和基礎;較好的運用“空間”語言則可以賦予一個設計以實質的意義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 區域地圖 讀圖能力 教學策略

區域性是地理學的本質特征之一。區域地圖(包括政區圖、地形圖、河流水系圖、氣溫及降水分布圖、交通城市圖、資源分布及土地利用圖等)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是信息量大、精度高的知識載體,是建立空間概念、發展形象思維的重要依據。大部分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都需要憑借區域地圖來顯示,研究地理事物的發展變化、空間結構與聯系,也需要依靠地圖。掌握地圖知識,培養區域地圖的讀圖能力,是學習地理的關鍵環節。教育部考試中心制定的地理高考能力要求,明確指出要熟練判讀地圖和地形剖面圖,即依據地圖比例尺、經緯網、等高線、圖例和注記等要素,從圖中正確選擇判斷,并獲取判讀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近幾高考文綜地理試題中,區域地圖作用都有充分的體現,因此,高中地理學習要對區域地圖給予了足夠重視。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高中生區域地圖讀圖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一、重視指導學生的讀圖方法和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

在學習中,要切實使學生掌握讀圖的基本程序,培養學生的讀圖技能。如讀圖要注意地圖名稱、圖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線。區域分布圖要指導學生學會從下面幾方面中盡可能獲得多種信息:1.地理位置(包括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相對位置等。2.讀出經緯網大致范圍。3.讀出主要國家、省區、城市、鐵路、山脈、河流等重要地名。4.讀出工農業、人口、氣候等要素的主要分布規律。5.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深層次思考,分析該地區的綜合地理地征。

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用圖習慣,把所學具體地理事物和現象落實到地圖上。地圖冊要隨身帶,課內外隨時結合看。教室張貼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多媒體經常播放區域圖,讓學生耳濡目染等。重大政治、經濟、環境等熱點問題應及時落實在地圖上,并注意引導學生讀圖、識圖,深入了解相關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背景信息,結合政、史進行評價、分析。教師最好多準備中國政區和世界政區和其他重要區域空白圖,經常讓學生把學到的重要知識在地圖上表現出來,加強檢查和督促,使圖植根于學生腦海中,使學生從知識點的記憶到空間概念的形成,完成由文字記憶到圖形空間分布的遷移。

二、狠抓“地理位置”,突出“區域定位”,強化空間分析

近年來,高考區域地理試題一般都運用有注記的經緯網地圖、局部政區圖、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記(如湖泊、河流等)的地圖、地理圖表、資料、文字說明等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設問。一般來說,試題大都遵循以下設計思路:展示區域經緯網地圖,進行區位空間定位,判斷重要地理事物;提供區域地圖或統計資料,分析區域地理特征,簡述地理規律,剖析地理成因;根據區域環境特征,分析評價區域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影響等。很顯然,具備必要的空間位置概念和較強的讀圖能力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所以,在區域地圖的教學中要狠抓“地理位置”、突出“區域定位”、強化空間概念及區域分析。文綜地理高考要求學生有清晰的空間概念和對重點地區空間位置的識記。“區域定位”是地理基本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基本方法包括:

1.經緯網定位:要求學生掌握標志性經緯度,重視一些重要經緯線經過的區域(如赤道、回歸線、30°N以40°N、極圈,本初子午線、20°W、160°E、90°E、120°E、180、75°W等),能根據經緯度進行具體區域判定。如主要大洲和世界主要區域或其他重要地理事物的大致經緯度。

2.海陸位置及其他相對位置定位:如西歐位于大陸西岸;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等等。又如交通位置:馬六甲海峽介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聯系太平洋與印度洋;第二亞歐大陸橋經過的國家或城市,等等。

3.自然、人文地理事物特征及分布規律定位:如根據氣候、自然帶等地帶性分布特征進行空間定位,地中海氣候分布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

4.特征地理事物定位(形狀、輪廓):根據一些突出的特征地理事物可以確定位置。如長城的符號、水系的形狀、島嶼的輪廓、一些地理事物的組合關系等。

5.特殊注記信息(地名、數據等):一些熟悉的地名信息或特殊的數據信息都可以作為定位的重要依據。

采取“點、線、面”結合的方法(“點”,一般指城市、港口、礦產地等;“線”,一般指山脈、河流、鐵路、航線等;“面”,一般指某個地區、國家、地形區、經濟區等)以點帶線,以線帶面也是強化學生相對空間位置概念的重要途徑。如在復習我國地理時,可在中國區域圖上拉起幾點線(如沿長江、黃河、海岸線;沿京廣、京九、隴海——蘭新線等),帶動學生熟練掌握沿線重要城市、港口、工農業區,重要地理事象的相對空間位置及其相關聯系。

在明確地理位置的基礎上,要注重指導學生分析地理位置帶來的影響。要指導學生按照“認識區域、認識國家”的理念,學會從地圖和有關資料中提取、分析信息、推測歸納區域特征的方法,把知識落實在地圖中。要區分要素圖和要素疊加圖的使用,單要素圖重點把握分布規律,要素疊加圖要理解要素間的關系。如按照氣候的形成原理,可以根據一個地區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特點,推知其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及與之相應的自然景觀(植被、土壤、水文等)、農耕特點、復種制度等。

三、做好地圖筆記,加深地圖記憶

這里是指教師指導學生在自己的地圖上,用鉛筆做筆記(包括記在圖外空白處),以幫助學生準確落實各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擴大地圖信息量,讀懂地圖所隱含的地理信息,使讀書、讀圖、繪圖和填圖四者統一起來。1.描出輪廓和線條。勾畫面狀地理事物的輪廓或打上斜線,描出線狀物等。可落實地理事物的具置和大致范圍、方向、長度等。2.標出地理事象成因的文字和符號,可深化對地理事物的認識。如在歐洲西岸標上“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及其流向、“風帶”及其風向,表示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成因。3.以關鍵符號畫出圖中重點掌握的內容。目的是明確記憶和復習的重點。如將容易寫錯的地理事物名稱(如一些地名)圈住或作下劃線,以便看準,避免重新犯錯。4.補充新的事物,目的是適應地理事物的變化,較快接受地理新信息。如圖上只寫地理事物名稱,要求學生畫出其范圍(地形區等);新出現的地理事象(重大事件、新建鐵路等)在圖上相應位置標出來;更正地名或填上相關歷史地名。5.寫出讀圖記錄,目的是及時記下所看所想問的問題。如圖中隱含的知識點(氣候類型及特點等)和圖中的疑難點等。這樣做,學生動眼、動手、動腦、動耳,多種感官的活動能及時加深對地圖的記憶,回顧時,地圖筆記能再現原來記在地圖上的大量信息,明確記憶重、難點,提高讀圖效率。

四、一圖多思,多圖并用,總結歸納

地理事物及多種地理因素的結合和聯系,都可以通過區域地圖準確地反映出來。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圖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一圖多思。每一幅圖都可以提出“有什么?”“在哪里?”這樣,由淺入深,由表及里,使學生的認識不斷深化,思維能力逐步提高。多圖并用,就是重視圖與圖之間聯系,同時用幾幅圖綜合說明、比較某些地理事物和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其原理,培養其發散思維能力。如“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圖”既可以從中讀出其分布特點,分析其形成原因(結合地形圖、洋流分布圖),又可以與北美洲同類氣候分布圖比較,得出其差異及形成因素。還可以對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水系進行比較,不僅可以加強記憶地理知識,區別不同區域的異同點,而且有助于培養思維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交叉運用各類區域圖進行對比時,還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概括規律。如觀察分析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熱帶雨林氣候的形成原因(來自海洋信風、沿岸暖流、山地迎風坡等),再考慮和這一現象相類似的地區(如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東南部、中美洲東北部等沿海地區),從而總結出分布規律,得出熱帶雨林氣候在大陸東岸可以向較高緯度方向伸展的結論。這樣,從直觀形象思維上升到概括抽象思維,提高了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多方位判斷圖像能力。

篇7

地理是一門空間觀念很強的學科,地理教學在培養中學生空間思維、空間想象的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初二學生的年齡階段、身心發育及知識水平,結合課題研究方向的需要,作此次調查問卷。

二 問卷調查的時間、對象、方法

調查時間:2012年6月中旬。本調查主要采取匿名問卷的調查方式。問卷由本人親自收發,在我校初二年級11班和12班學生中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共發放問卷調查表121份,回收121份,問卷結果具有代表性、真實性。

三 調查問卷的設計

根據調查的目的和對象,初二地理組設計了一份12道選擇題的問卷,其中前十題為單選題,后兩題為多選題。

四 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

1.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1~3題主要反映的是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的基本認識。第1題中選擇“很喜歡”和“喜歡”的學生占90.1%。初步分析認為,由于地理學科豐富的知識性、趣味性,因此受到多數學生的喜愛,但受地理知識的難易程度、考評方式,部分學生的身心發展階段等方面的影響,少數學生選擇了不喜歡,作為教師,應積極從多方面查找原因,幫助每一位同學形成愛好地理的良好習慣。第2題中,認為地理“很有用”和“有用”的學生占93.4%,說明學生比較重視地理學科,這是地理學習強勁的動力。從這個結果看,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地理學科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也大有益處。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確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觀。從第3題的選擇中可以看出,學生認為《地球和地圖》最難,《世界地理》部分略難,主要是受年齡結構的影響,缺乏空間想象能力、空間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填圖、繪圖能力導致的。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優化地理課堂教學,準確把握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認知矛盾的焦點,巧設問題情境,以引導學生通過層層深入,逐步求得結果,掌握思維和解答規律,以達到消除學生學習障礙的目的。

2.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

4~9題主要反映的是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水平。從對問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所調查的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水平較低。而每道題中最能反映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選項中一般是男生比例高于女生,說明男生空間感更強。第4題和第5題學生所答選項較分散,反映出學生在應用地圖和地理思維方法還很薄弱。

從以上六道題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經過兩年的地理學習,學生具備了初步的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但對于地圖辨識與區域位置的認定仍存在問題。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引導,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多視角、擴散性思維能力,使學生分析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時都會在頭腦中呈現相應的地圖影像。

3.學生對空間思維能力及其在其他學科中的影響的理解方面

第10題是關于“什么是地理空間思維能力?”的調查。選擇“知道”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1.2%;選擇“不知道,沒聽說過”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11.6%;選擇“老師講過,但不太清楚地理”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27.2%。從調查結果看,通過兩年的訓練培養以及地理知識的積累,八年級的大部分學生對地理空間思維的建立、對“將要被定位的事物”的時空特征在頭腦中的構建已有成效,但仍有少部分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欠缺,存在學習困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仍是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第11題“哪些學科對地理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幫助較大?”的不定項選擇中,選擇“數學”的學生占總調查人數的65.3%;從調查結果看,大部分學生認為數學學科對于有效地完善學生的空間思維、發掘學生智力、促進地理空間想象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4.怎樣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方面

篇8

【關鍵詞】地理 運動 教學 中學

一、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1 信息技術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中的作用。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是以教師、教材和課堂為中心的,在教學中教師處于絕對主導地位,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在每堂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可以起到橋梁的作用,把學生很好地引導到新課題上,跟隨老師進入教學的意境中。

2 運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建立地理空間概念。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有關地理空間概念的知識。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通過語言描述和畫圖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概念,但是語言的描述和平面圖的繪制,都較難幫助學生建立起立體空間的概念。而此時如果采用信息技術,利用電腦的三維立體動畫,就可以方便地幫助學生直觀地觀察三維立體的地理事物,從而更清晰地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地理空間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運用信息技術展現地理事物變化的過程。地理學科中涉及大量地理事物的時間變化與空間變化。有些地理事物的時間變化有可能是瞬間發生的,如火山噴發、地震的發生等。也有一些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演化形成的,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東非大裂谷的形成等。有些地理事物是微觀、小尺度的,我們無法用肉眼觀察到。而有的地理事物是宏觀、大尺度的,無法觀察到其全貌。如果運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無法再現事物變化過程,學生得到的信息是靜態的,無法表現這種動態變化及其與時間的關系。如果利用信息技術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如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河流地貌形成》一節中,教材提到河流的溯源侵蝕,對這個概念許多學生感到很陌生,很難以理解。此時在教學中運用Flas模擬這個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河流上游無時無刻不在發生的這個過程,同時運用動畫使這個在現實生活中緩慢演化的過程加速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有更強的直觀感受,更好把幫助學生破解這個教材中的重點與難點。

4 運用信息技術分析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地理事物之間往往有眾多復雜的內在聯系。在傳統的教學中想要把這些紛雜的知識點整合起來相對比較困難。而通過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困難。信息技術可以把影響一個地區的諸多因素進行層層疊加,使學生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地區的各地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共同構成一個整體,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掌握地理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將教材中不同章節的知識有機地串聯起來,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具體。

5 運用信息技術與時俱進地更新教學內容。時代在飛速發展中,在傳統教學中很難根據時間的發展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而借助信息技術則可以很快從網絡等渠道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更新,更好地滿足教學需要,更適應時展的需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地理就在身邊”。借助動畫、圖像、解說、音樂等多種信息,使學生通過電腦信息的手段,讓學生觀其境、聞其聲、觸景生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

二、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運用的反思

1 明確信息技術在教學中起“輔助”作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要根據課程的實際需要進行設計,而不能喧賓奪主,或只限于形式,內容卻不夠科學。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不能為了趕時髦。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計算機只是一個輔助手段,它不能取代教師的教學。

2 在信息技術使用中要不斷進行調整、更新。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相互交流、互相影響必然造成教學過程事件的非可預見性。往往有不少老師喜歡從網上下載課件,不加任何修改就運用到日常教學中。這樣看似節約了不少時間,但是是對教學的極大不負責任。要把本地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可能的反饋納入課件設計過程中,同時根據上課之后學生課堂的反應在課后對課件進行不斷修改和完善。

篇9

關鍵詞:空間設計;場所精神;設計思路;實例分析

0 前言

中國作為具有燦爛文明的大國,有深厚的歷史文脈的積淀,但在空間設計的相關領域仍然面臨諸多問題。大量西方夸張詭異的空間結構形式的引進給人帶來的僅僅是視覺上的新鮮刺激,這些形式并非是由本土科技和文化演進而來,缺乏相應的文化土壤,對人性漠視,有必要探索“以人為本”的空間設計理念,用空間體驗連接起空間的物質屬性與精神屬性,從而激發人們內心的歸屬感和存在感。

1 空間設計與場所精神

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廣延性,哲學和科學都與“時間”密不可分,這是廣義的空間概念。空間設計中的空間是相對于人的尺度而言的,是人們可以感知和體驗的場所空間。“空間的本質是限定”,即通過各種手段將無限的三維空間限定于一定的區域,給人造成一種空間“場”的感受,本質上是一種心理學的空間。空間設計,就是依據特定功能,美學等各種需求,對空間的整體結構,色彩,材質,光線等進行相應的處理,具體設計包括建筑、景觀和室內等方向。

1980年挪威建筑理論家諾伯舒慈在其著作《場所精神――邁向建筑現象學》中提出場所精神的概念。場所與物理學廣義的空間概念和原生自然環境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由人與環境長期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復雜聯系的基礎上,思想和情感上產生了對特定地域的方向感、認同感和歸屬感,并因此綜合形成的概念。人們對于場所本質的精神記憶,便是場所精神。

通過對場所概念的解讀,將場所結構分為“空間”和“特性”兩部分。“空間”包括空間結構、形態、色彩和材質等要素,具體到空間設計,指的是建筑空間、景觀空間及界面的質感和色彩等物質屬性,具有客觀性。“特性”是指特定空間所具有的氣氛和特質,反映了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主觀性。空間設計營造場所精神,是通過人對三維空間及相關要素的綜合體驗,產生情感要素,繼而引發人對于場所特性的思考,最終在體悟場所精神的同時轉化為自身的一部分,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

2 場所精神下的空間設計思路與方法

場所精神下的空間設計有兩種思路和具體方法:

一是“求同”。首先,要把握場所整體的歷史文脈,對城市空間、建筑、街道的肌理結構進行圖底分析,使得城市空間形態和肌理得以延續。其次,要注重對形成場所整體“氛圍”至關重要的歷史印記和老舊建筑進行保留和繼承,包括空間形態、裝飾藝術、歷史事件等要素。例如,吳良鏞教授主持設計的北京菊兒胡同建筑改造工程,從宏觀上準確把握了北京城市空間形態和肌理,用現代單元式住宅的空間形態完成對于傳統四合院空間的結合和創新,從北京傳統民居上提取其建筑的色彩、造型、材料等要素并加以運用,在保留傳統建筑歷史文化符號的同時通過置換的手法,更新了老建筑的使用功能,賦予其新“生命”,重現了老北京四合院的場所精神。

二是“存異”。場所具有時間和空間的雙重屬性,人的體驗是場所存在的必要前提,這決定了場所并不是一直不變。時代的變化,空間的變化,人的改變,都會使得場所本身及精神發生演變。“存異”的思路,是擺脫對于城市歷史文脈延續的慣性思維,通過對于場地精神的深度挖掘,真正尊重特定場地本身具體而細微的精神實質,以發展的眼光發現和把握場所精神的演變。例如,中山市的岐江公園項目,并沒有延續其作為著名“僑鄉”的歷史文脈,而是通過對場地內粵中造船廠場所精神的深度挖掘,體現出紅色年代人民吃苦耐勞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塑造了一個人民公園。從深層次來說,和中山市城市精神相契合。

3 實例分析與思考

隨著場所精神理論傳入中國,立即得到了中國城市、建筑、景觀和室內等空間設計領域設計師的響應和共鳴,并將其運用到相關領域的設計實踐中去,在體現中國民族性、地域性的空間設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并非完美。主要體現在為了“場所”而場所,外在形式上模仿和再現特定歷史場景,缺少對于場地精神的深度解讀,無法喚起人對于場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免流于膚淺和媚俗。因此,有必要通過對優秀案例的分析和思考,總結經驗為當代中國空間設計提供有益啟示。

江南大學文浩館新館由楊茂川先生主持設計,很好地體現了“求同”的設計思路。首先,對老館的形式特征、空間形態、裝飾藝術、歷史事件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取體現老館場所精神的歷史印記,融合在新館的建筑設計當中。其次,也要與新館所處的新校區的整體氛圍相契合,如新館“復制”了老館半圓弧玻璃拱頂采光天棚的中庭空間,保留了老建筑的精華特色,不同之處在于新館入口空間采用輕盈通透的現代玻璃幕墻,與老館的實體墻面的厚重產生對比;將老館“四大發明”的主題壁畫和程文浩先生的半身雕塑整體“移植”到新館的相同位置,并用新的科技成果為主題的壁畫與其相對應;將文浩館歷史大事刻于墻面和雕像后部等。新館的建筑通過對老館歷史印記的保留和繼承,延續了老館的場所精神,帶給人們“似曾相識”的場所體驗,現代元素的運用,實現了與老館的對話,使新館統一于新校區的場所氛圍之中。

位于丹麥哥本哈根的超級線性公園的設計則完美地體現了“存異”的設計思路。丹麥作為歷史悠久的“童話王國”,城市的空間形態和肌理具有鮮明的特色。該項目卻沒有延續丹麥的城市文脈形象,而是通過對于場地精神細致入微地挖掘,塑造了一個體現全球文化多樣性的城市公共空間。超級線性公園長約800米,其位置處于哥本哈根市一個多民族聚居并且治安不佳的地區,項目正是準確抓住基于文化多樣性的場地精神。用來自60個不同國家的物質文化展品,與當地居民的國籍相對應,并置在由紅色塊狀空間與白色流暢線條疊合的線性公園場地中,營造了一種極具人文深度的場所精神,引發人們對自身價值的思索,也為這個相對古老和封閉的城市空間增添了一抹鮮活的亮色,這正是“存異”思路的魅力所在。

4 結語

盧梭說過:“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中。”空間設計藝術和其他藝術一樣,都是“帶著枷鎖的舞蹈”,然而真正高明的藝術,卻讓人感覺不到“枷鎖”的存在,達到“似是而非”的藝術效果。因此,場所精神下的空間設計,不應流于形式地模仿和再現,而是要通過對場地精神的深度理解,創造能讓人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精神家園,這也是時代賦予每個中國設計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諾伯舒慈(挪威).場所精神[M].施植明,譯.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2] 徐磊青,楊公俠.環境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篇10

關鍵詞:戶外過渡空間;前廊;后院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045-01

許多年來,我國大學校園出現了很多風格不同的校園規劃,但無論選擇哪種模式,無論位于哪個場地、位置和地區,它都是對建筑及其之間空間的某種組織。這些戶外空間——它們的交通、學習、休閑和美學欣賞等功能——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隨著學校的文化交流活動日趨豐富,對室外空間的要求更加強烈,校園公共空間是廣大師生和來客進行交流、娛樂、休閑的重要場所。

對大學的觀察表明,在天氣允許時,大量的隨意交流、偶遇、娛樂及班級間的學習交流都發生在戶外。但是戶外空間卻常常被校園規劃設計者所忽視,它并不是設計者用美麗的圖形堆砌或者運用流暢線條貫穿那么簡單。

我這次的研究報告也主要是圍繞著“緣側”這一灰度空間概念闡述一下關于校園戶外過渡空間設計前應該考慮到的幾種主要功能。

一、前廊過渡空間

房屋的前廊構成了由公共社區生活向較小社會群體(一般為家庭)的私密生活空間和心理上的重要過渡。校園建筑的前廊同樣能提供這種過渡,從整個校園過渡到一個系或學院:它還是一個重要的聚會、學習、約會、進餐的場所。因為在建筑的內部我們都會感到應該做點什么,而在外部則可以什么也不做。因此,就會長生從緊張的學習中解脫出來的平靜感覺,基于以上這些原因,建筑主入口前面的空間就變的非常重要。一些人可能還不能接受在公共空間曬日光浴和放松思想,但在一個熟悉的地方休息、沉思、浮想聯翩,就像在自己的基地附近一樣,周圍都是認識的人,這可就易于接受多了。

所以,在設計前廊時應考慮到一下問題:

1、設計任何的新的校園建筑時,設計師應根據學生的步行人流確定建筑的主入口,進而設計某種形式的前廊。

2、前廊應部分圍合,這樣經過前廊的人才會覺得這是一個過渡的空間,同時使靜止的使用者覺得自己與附近行人或自行車流有所分割。

3、主要行人流進出建筑的通道邊應設有舒適的靠背座椅。

4、設計中應既有供1-2人使用的比較私密的座位,也可以有供3-4人的小團體聚會交談的座位。

5、主要建筑的前廊處或附近應有價格合理的餐飲售賣點。

二、后院

就像每家通常都有一個路人可以看到的半開放前院一樣,大多數家也有一個全部或部分封閉的后院,用于斯人休閑和其他使用功能。我認為一些校園建筑同樣應設有后院——與建筑項鏈或被建筑部分圍合的空間,“居民”會在此舉行一些半私密的院系活動。

我們系的新教學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被大樓四面圍合,其用途恰似一家住宅的后院。人們三三兩兩的走出來坐在的長凳上吃午餐。盡管這里不是下緣最優美的地方,但至少這里很安靜、有屏蔽、很放松。另外,這里的空間還可以用于展覽設計作品、照片、美術作業、進行乒乓球比賽等等。

顯然,環境設計、藝術、戲劇和文學等院系很需要這樣的后院用于非正式的課堂教學。我所考察的大學似乎都有大量潛在的后院空間,通常是那些因為對美學和功能需要的細節考慮不周而荒廢或空置的庭院。

在一個適于建造后院的地點,應考慮以下方面:

1、這個空間應該遠離主要步行人流,從它所服務的建筑又可方便地到達這里。它的位置應對建筑的經常使用者比較明顯,而對過路者比較隱蔽。

2、大多數經過這里的人們應該將建筑本身作為目的地。后院不應成為大量過路者的通道。他應該讓人覺得這是一塊安靜的綠洲,只有零星的路人。

3、盡管硬質鋪地似乎最適合用于后院,但其材料也應該是溫暖而且吸引人的。

4、座椅應圍繞邊界處布置,或靠近空間中的綠島,因為人們在身后有墻或植被時會覺得更舒適。

5、在欠當的地方提供可移動的桌椅,使人們可隨意組成小團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