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的灌溉技術范文
時間:2023-12-25 17:50: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節水的灌溉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TV212.5+4 文獻標識碼:A
長期以來,在農業發展中我國一直都是采用的地面灌溉的方式,但是在全球都面臨著水資源匱乏的形勢下,就要對灌溉方式進行改進。我國的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經濟實力問題和管理技術的問題,要想實行大面積的技術化灌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說就要在傳統的地面灌溉上進行技術革新,研究和推廣地面節水技術。
1平整土地,設計合理的溝、畦尺寸與灌水技術參數
平整土地是提高地面灌水技術和灌水質量,縮短灌水時間,提高灌水勞動效率和節水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結合土地平整,進行田間工程改造,劃長畦(溝)為短畦(溝),改寬畦為窄畦,設計合理的畦溝尺寸和入畦(溝)流量,可大大提高灌水均勻度和灌水效率。
陜西洛惠渠的研究表明,在入畦單寬流量為3~5L/s時,灌水定額隨畦長而變,當畦長由100米改為30米時,灌水定額減少150~204m3/hm2;當畦長30~100米時,畦單寬流量從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額可降低150~225m3/hm2。
寶雞峽灌區進行深層滲漏的對比試驗,灌水定額小于675m3/hm2,基本不發生深層滲漏;灌水定額825~990m3/hm2時,約有150m3/hm2水產生深層滲漏;灌水定額1350m3/hm2時,有一半水成為深層滲漏水。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地形和土質差異較大,因此難有統一標準,各地應根據田間試驗結果,建立計算機模型,通過實驗和計算機模擬,給出適合本地的適宜畦溝尺寸和灌水技術參數。
2改進地面灌溉濕潤方式,發展局部濕潤灌溉
改進傳統的地面灌溉全部濕潤方式,進行隔溝(畦)交替灌溉或局部濕潤灌溉,不僅減少了課間土壤蒸發占農田總蒸散量的比例,使田間土壤水的利用效率得以顯著提高,而且可以較好地改善作物根區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層土壤儲水,兼具節水和增產雙重特點,值得大力推廣。實踐證明,春小麥與春玉米套種隔畦灌,棉花、玉米等寬行作物隔溝灌或隔溝交替灌,濕潤面積可減少50%,節水高達30%以上,增產幅度5%~10%。玉米坐水種,可節水900m3/hm2,節電90~105千瓦時,增產幅度約16%,增收幅度約28%。
3改進放水方式,發展間歇灌溉
改進放水方式,把傳統的溝、畦一次放水改為間歇放水,進行間歇灌(又稱波涌灌),被稱為80年代地面灌水技術的一大突破。間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狀推進,由于土壤孔隙會自動封閉,在土壤表層形成一薄封閉層,水流推進速度快。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時,間歇灌水流前進距離為連續灌的1~3倍,從而大大減少了深層滲漏,提高了灌水均勻度,田間水利用系數可達0.8~0.9。
4改進溝畦放水設施
改進溝畦放水設施,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輸水)或地面移動閘門孔管(用于管道輸水)放水,與人工開口放水相比,田間水利用率可提高5%~10%。目前這些設施國內仍處于試驗階段,尚未批量生產。因此,有必要開展聯合攻關,對這些設施的材料和加工工藝進行深入研究,向著技術標準化、生產規模化、推廣應用普及化方向去發展。
5新的節水技術
5.1污水噴灌技術
利用污水噴灌技術,是一舉兩得的一項措施,這種技術是將污水處理和農業用水進行了有利的結合,一方面解決了污水的處理,避免了浪費,另一方面又解決了農業用水的問題。主要是將污水噴灌到農田中,然后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來對污水進行凈化,其中的一部分水通過大氣蒸發散發到空氣中,還有一部分水滲透到土壤中,經過循環后可以被再次利用。
在采用這項技術的時候,首先要對污水進行初步的處理,將污水中的固體物質進行過濾,還要在其中加入一定的消毒劑。在使用污水灌溉的時候,不要噴灑在蔬菜上,對于谷類物最好的生育的前期使用,農作物在收獲的前期應該停止使用污水灌。使用污水灌,對于農田的土質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農田的土質要以砂土壤,壤土為好,對于數量的施加應該根據作物生長的不同時期進行不同程度的調整。如果噴灑的污水不符合規范標準時,可以向其中摻入一定的清水再實行灌溉。但是采用污水灌溉這種技術比較復雜,最好是在有專家的指導下進行。
5.2咸水灌溉技術
在進行咸水灌溉時,主要是對不同水的水質進行混合使用,其中主要是有混灌和輪灌。
混灌主要是將不同的灌溉用水進行混合之后再利用,這種做法既可以降低灌溉水中的鹽度或者是堿度,改善了灌溉水的水質,而且還提高了灌溉水的總量,使以前不能夠用的水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
所謂的輪灌就是根據一定的特點來選擇用什么樣的水盡心灌溉,要根據水資源的分布,農作物的種類和生長發育情況等來進行選擇,在作物的不同生長時期對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這樣就可以利用這些特點來對作物施以不同的灌溉用水,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減少了淡水的用量。
5.3利用空氣中的水分進行灌溉
所謂的利用空氣中的水分進行灌溉,就是利用一定的設施來對空氣中的水分進行那個收集,然后直接灌溉給作物或者是儲存在一定的容器內然后再實行灌溉。這種方法在很多國家已經得到了使用,在德國的使用方法是,在農間田頭設置一個圓筒,然后在圓筒的四周和噴嘴連接,將這些噴嘴直接放置于兩排植物的根莖部位。在白天的時候,溫度升高,空氣進入到圓筒中傳遞到噴嘴內,在晚間的時候,氣溫下降,噴嘴內的空氣就會凝結成水分直接流到作物的根莖處。在秘魯地區,研究人員是在海岸處掛一些比較大型的尼龍的網,這樣可以將空氣中的霧氣聚集到網上,待霧變成水以后流入到蓄水池中,以供灌溉之用。在其它的地區,也是采用相似的辦法,利用一定的設施來對空氣中的水蒸氣或者是霧氣進行收集,然后利用溫度差使氣體凝集成水分,從而達到灌溉的目的,以供灌溉之需。這些方法對于沙漠地區和那些在沿海地區比較缺乏淡水的地區是比較適用的,但是在實際的使用中,應該對其成本進行有效的降低,在實用性和效率性方面還應該有所加強。
結語
我國在現階段對于農業發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三農問題上也是特別的重視,所以說對于農業的發展要給予重視。我國幅員遼闊,農業用地面積比較大,在農田灌溉方式上基本都是采用的地面灌溉,這種方式對水源的浪費也是比較大的,面對全球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要對地面灌溉實行節水措施。本文對地面灌溉進行了節水措施的探討,列出了幾種方法,那么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不同的環境采用不同的節水方法,因地制宜,采取最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常用技術;存在問題;推廣措施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的使用日益緊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沒有水農業的發展就無從提起。節水灌溉技術是比傳統的灌溉技術明顯節約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現在我國采用過的和正在研究或推廣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有數十種之多,各種技術都各有利弊,各有不同的適用條件。下面本人結合多年工作和理論研究經驗,主要就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應用方面淺談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1 農田水利節水灌溉技術概述
農田節水灌溉技術大致可分為:灌水方法、輸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間輔助措施等四大類別。
1.1灌水方法。節水灌水方法即田間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將已送到田頭的灌溉水均勻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動層中去。按灌溉水是通過何種途徑進入根系活動層,灌水方法可分為地面灌溉、噴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1.2節水輸水方法。我國都是用土渠將灌溉水從水源輸送到田頭,這樣有大量的水在還沒送到田頭就已浪費掉了。我國現在常用的節水輸水方法主要有:渠道防滲和管道輸水兩種。 渠道防滲。渠道防滲所采用的材料有很多種類,常用的有干砌塊石,漿砌塊石(或卵石),砼預制塊、現澆砼護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 管道輸水。渠道輸水除了渠床滲漏之外,還有水面蒸發與渠床上雜草的蒸騰。而用管道輸水則可基本避免這些輸水損失。對于噴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壓輸水(300~1200kPa),而對于地面灌溉可用低壓輸水管(小于200kpa)。
1.3節水灌溉制度。主要介紹兩種:一是不充分灌溉。按早期灌溉的指導思想是只要有足夠的水源供應,就要給作物供應最充分的水,以使之達到盡可能高的單位面積的產量,這就是充分灌溉。這種灌溉方法可以獲得最高的單位產量,但是單位水量所獲得收益就不見得最高。二是水稻薄淺濕曬灌。傳統的水稻灌溉一般是長期保持較深水層。有的地方還采用串灌、漫灌,水肥流失嚴重。最近研究采用薄、淺、濕、曬的灌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節水效果。
1.4田間節水的輔助措施。各種灌水方法都是濕潤作物根系活動層的土壤,以便于作物吸收。這樣多數都要濕潤表面,不可避免的就有一部分未被作物吸收而直接從土表蒸發到空中去,這一部分水基本是浪費掉了。因此為了節水許多地方曾采取各種輔助措施來減少土表蒸發。常用的方法有中耕保墑,麥桿覆蓋等。中耕保墑是在每次灌后將土表耙松,這樣可以切斷毛細管,使表面以下土中的水分不會在毛管作用下送到表面而蒸發掉。麥桿覆蓋,是將麥桿(或其他植物莖葉)切碎后鋪在土表,這樣也可以有效地減少土表水分的蒸發。
2當前農田水利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2.1工農業高速發展,用水過多,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加劇城鄉用水矛盾,破壞生態平衡。
2.2建設規模過大,投資能力不足,許多灌溉工程未建成即投入生產運用;投產之后,又由于資金缺乏,設備不能正常維修養護,有效灌溉面積呈衰減趨勢。
2.3建成的灌溉項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單位無自,使工程效益不能充分發揮。
2.4水利院校的教育和教材內容重視水工結構的設計理論,忽視管理科學與實踐。加上部分水利建設項目常以形象工程表現政績,而對項目管理及其效果缺乏監測制度和評價指標;所以,就形成“重工程、輕管理,重大型、輕小型,重骨干、輕配套,重建設、輕效益”的社會思潮。由此可見,農業節水灌溉項目建設,需要政府加大工程續建配套的財政投入,從長遠發展考慮,最根本的辦法是培養具有新知識和新思維的后繼人才。
3 推廣節水灌溉的措施
3.1深刻理解發展節水灌溉的意義
我國人口資源龐大且發展狀況不均,東南沿海經濟發展較快,城市居民聚集,而內陸部分農業人口所占比例較大,農業、農民、農村問題是我國緊迫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農業生產用地較大,用水量也巨大,為各個國家之首。每年用于種植生產用水約為4000億立方,是整個國家總用水量的四分之三,可為消耗巨大。然而有效用水僅占其中的25%~40%,浪費程度較高,而我國又屬于水資源缺乏國家。因此,在農田水利中進行節水灌溉不僅可以為我國節省大量水資源,而且可以提高農業生產質量,為我國進入現代化農業時代鋪平道路。
3.2推廣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措施
⑴平整土地,設計合理的溝、畦尺寸與灌水技術參數。植物種植對地表的要求首先體現在平實程度和土壤質量。這能夠保證作物種植的穩固程度以及含水量的多少,使作物生長發育保濕程度有所保證,此外需要進行儲水溝、壟等的標準化設計,設計出能夠合理放出水源的數據參數。這是增加用水效率和節水成效的必要手段。研究表明,在入畦單寬流量為3~5L/s時,灌水定額隨畦長而變,當畦長由100米改為30米時,灌水定額減少150~204m3/hm2;當畦長30~100米時,畦單寬流量從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額可降低150~225m3/hm2。對灌區進行深層滲漏的對比試驗,灌水定額小于675m3/hm2,基本不發生深層滲漏;灌水定額825~990m3/hm2時,約有150m3/hm2水產生深層滲漏;灌水定額1350m3/hm2時,有一半水成為深層滲漏水。
⑵改進地面灌溉濕潤方式,發展局部濕潤灌溉。采用新的方法,在利用傳統灌溉優勢的同時改變其浪費水源,作業量大而效果不好的缺陷,進行具有針對性而非整體性的模式,這種方式節約了大量操作而由于蒸發引起的總水量浪費,并給作物用水增加一個緩沖余地,避免過多或過少,大大增加水的使用效果,并且讓植被根部得到溫和養護,使其向下發展,對于牢固植物,促進強壯生長等有良好效果。實踐證明,春小麥與春玉米套種隔畦灌,濕潤面積可減少50%,節水高達30%以上,增產幅度5%~10%。
⑶改進放水方式,發展間歇灌溉。改進放水方式,把傳統的溝、畦一次放水改為間歇放水,進行間歇灌(又稱波涌灌),被稱為80年代地面灌水技術的一大突破。間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狀推進,由于土壤孔隙會自動封閉,在土壤上層作為一個密閉的空間,水在壓力的作用下流速提高,在此情況下若初始水量相等的情況下,該技術下的水流速為普通方式的1倍到十幾倍,速度加快的條件下水向地下的流失量會相對減少,這樣的優勢體現在灌溉的均勻程度,節約用水,田間水利用系數可達0.8~0.9。
⑷改進溝畦放水設施。改進溝畦放水設施,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輸水)或地面移動閘門孔管(用于管道輸水)放水,這種方法自動化程度較好,避免了人工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導致的效率損失,這類器械在我國尚未大量投入使用,僅處于嘗試階段。
⑸大力發展節水保墑膜上灌。膜上灌是我國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將地膜平鋪于畦中或溝中,畦、溝全部被地膜覆蓋,從而實現利用地膜輸水,并通過作物的放苗孔和專業灌水孔入滲給作物的灌溉方法。由于放苗孔和專業灌水孔只占田間灌溉面積的1%~5%,其他面積主要依靠旁側滲水濕潤,因而膜上灌實際上也是一種局部灌溉。膜上灌形式有開溝扶埂膜上灌、培埂膜上灌、膜孔灌、溝內膜上灌、膜縫灌、格田膜上畦灌、膜側膜上灌等多種。膜上灌作物有棉花、蔬菜、玉米、小麥等。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結合后具有節水、保肥、提高地溫、抑制雜草生長和促進作物高產、優質、早熟等特點。
篇3
關鍵詞:農田;節水灌溉;微灌技術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a
灌溉是農田生產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國在農田灌溉方面提出節水思想,主要是推進農田與水資源的持續發展。節水灌溉可以提高農田灌溉的效率,可以改善農田缺水的現狀,深度優化農田灌溉途徑,滿足農田灌溉的需求量。節水灌溉技術在應用中存在若干問題,阻礙了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中應用。
1 農田節水灌溉現狀
分析節能灌溉技術在農田中的應用,深化節水技術實際現狀,提出節水灌溉技術應用中的問題。
1.1 節水意識淡薄
基于傳統思想的影響,再加上農村落后的技術,導致農民意識不到節水的重要性,其只關注農田的生產力以及經濟價值,忽視資源建設的重要性。雖然我國大力提倡節水灌溉,但是無法保障工作落實到位,制約了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
1.2 無法全面實行節水管理
我國在農田方面,實行責任制,基本由家庭自由管理,所以在節水灌溉技術的推行方面,始終無法做到全部統一,即使采取政策約束,仍舊無法改變灌溉的傳統現狀,部分農民無法正確認識節水灌溉技術,制約技術發展,長期以來,政府逐漸失去管理的積極性,最終無法實現全面的節水管理。
1.3 缺乏有效的節水機制
受多方面原因影響,在節水方面并未形成有效的機制約束。在節水灌溉技術中缺乏合理的設備支持,缺乏資金支持和政府干預,導致農田節水不能實現到位的發展,更無法有效的投入到農田灌溉生產中。
2 農田節水灌溉技術
在農田種植中的應用的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類:
2.1 噴灌技術
噴灌屬于機械類技術,需要外置設備提供一定的動力,達到噴灌水壓后,進行農田灌溉[1]。例如:利用水泵為灌溉系統提供壓力,促使水分在壓力的作用下,均勻的在噴頭處流出,保障灌溉的勻和性,體現節水理念,近幾年,噴灌技術不僅應用于農田灌溉,還在園林綠化方面存有表現。
2.2 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即是利用滴頭,將水分滴入農田,屬于自動化技術,其可以借助滴灌系統,合理控制水分,充分灌溉農田,例如:利用系統控制滴水,確保滴灌在農田灌溉中的全面性,還可以在水分中融入肥料,既可以滿足作物對水分的需要,還可為其提供養分空間,提高農田產量。
2.3 管灌技術
管灌技術需要借助低壓條件,將水分通過管路輸送,此技術可以有效防止水分蒸發,同時還可避免水分輸送過程中的滲漏。管灌裝置可以重復使用,平時不需拆卸,無需投入過多成本,而且技術掌握上相對簡單,做好日常的裝置維護工作即可。管灌技術在我國農田中的使用范圍較為廣闊,可見其節水和灌溉的效果都比較明顯。
2.4 微灌技術
微灌與其他節水技術不同,其主要應用在灌溉面積較小的區域,根據農田種植的實際情況,給予合理的灌溉。在農田內部科學的安裝管路,促使水分順流管理,直接作用到作物根部,避免水分過多造成浪費,還可合理控制水分的流速和流量,節約水分。微灌技術在節水方面效果明顯,保障灌溉的勻和性[2]。但是微灌技術較容易受水質影響,如在水質較低的地區,管路容易受水中泥沙的影響,形成堵塞,所以必要時,需定期清理流水管路。
3 優化農田節水灌溉途徑
提高農田對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需要借助科學的途徑,達到優化灌溉的效果,體現水資源的節約特性。分析節水灌溉的具體途徑,如下:
3.1 合理利用節水灌溉的政策
政策是推進技術應用的基礎,響應國家政策要求,維持農田生產與節水灌溉平衡發展的狀態。例如:政府可以農田效益為基礎,大力推進節水工程的建設,重點是為節水灌溉技術提供運行環境,推進農田節水建設,實行科學規劃,達到優質的節水灌溉效果。
3.2 拓寬農田投資渠道
推進農田節水灌溉的發展,必須具備豐富的運轉資金,所以需要拓寬農田的投資渠道。主要以公共財政為主,加強政府各級部門對農田灌溉建設的投資力度,全面落實投資文件,保障節水灌溉的建設環境,在保障農民獲益的基礎上,實行效益再利用,號召農民參與到農田投資中,積
提升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
3.3 完善農田水利工程
積極建設農田水利工程,保障水利工程發揮高效益。農田在節水灌溉方面,需要實現先進技術的轉型,重點完善水利工程[3]。工程是技術運行的基礎保障,可以為節能灌溉技術,提供一定的生產和運行環境,例如:完整的工程,能夠推進節水技術的使用,不論是在技術的應用還是管理方面,都可體現節水的高質量性,同時也可為農田新技術的開發奠定基礎,提高農田建設的力度,著實體現節能灌溉技術的應用力度。因此,水利工程對節能灌溉技術的應用,具備實際的價值和意義。
4 結論
提高農田生產量,必須借助科學的技術手段。目前,最主要的是平衡農田對水資源的利用,既要實現水資源的節約效果,又要達到農田灌溉的水平,促使2者處于相互協助的狀態。在節約灌溉技術的參與下,著實提升農田產量,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充分顯示節能灌溉技術的優勢,推進技術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晟. 農田水利建設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探討[j]. 北京農業, 2011(03):89-91.
[2] 韓云峰. 淺談農田節水灌溉的有效措施[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02):23-25.
篇4
【關鍵詞】地面灌溉;灌水質量評價指標;水平畦灌
1.地面灌溉的改進途徑
傳統的地面灌溉主要有畦灌、溝灌、漫灌、淹灌等四種灌水方法,它們具有灌水方便、成本低、節能等優點,但也存在著灌水定額大、均勻性不太高、深層滲漏嚴重、勞動強度較大等問題。而地面灌溉改進的途徑有兩個:一是水流在田間運動的規律,盡快完成水在田面上的流動過程,以達到灌水均勻和節省用水的目的,如長畦分段灌,波涌流溝灌和變流量溝灌等。二是改進田間灌水設施,以提高灌水質量和減輕灌水勞動強度,如用帶孔軟管或移動軟管代替輸水垅溝,用段管或虹吸管自輸水溝向灌水溝放水,用自動閘閥控制格田的水層深度以及實行溝畦灌水自動化等。
1.1灌水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灌水質量的指標主要有灌溉水效率、田間灌溉水儲存率、田間灌水均勻度。提高這三項指標, 即意味著減少灌溉水的無效損失, 提高灌水質量及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雖然都反映了不同條件灌溉質量優劣, 但當它們同時使用才能較全面地評估某種灌水方法和灌水技術的灌水效果, 僅用其中的任何一項指標都不能作為全面評估田間灌水質量優劣的標準。理想的灌溉要使上述三項指標都達到較高的水平, 但由于上述三個指標往往存在一定矛盾之處, 據研究其中最關鍵的是灌水均勻度, 因為灌水均勻度不高必然導致灌水效率和儲水效率兩項指標不高,因此生產中可把灌水均勻度作為評價地面灌水技術優劣的關鍵指標。
2.灌水技術要素
影響水平畦田灌溉系統性能的主要灌水技術要素有:
(1) 土壤入滲性能。考慮到土壤入滲性能具有地域性, 其對畦灌系統性能帶來的各種影響只能通過合理地選擇其它灌水技術要素和適宜的畦灌系統設計予以彌補或消除。
(2) 畦田微地形。較大的畦田縱坡有助于縮短入畦水流的推進時間, 達到較好的灌溉質量。但過陡的田面縱坡會招致地面土壤受到沖蝕、計劃灌水深度難以達到要求。適宜的畦田縱坡應根據田間土壤質地在0. 001~ 0. 003 的范圍內確定。要達到這種地面平整精度標準, 則必須實施激光控制下的土地精細平整技術。
(3) 入畦單寬流量。較大的入畦單寬流量能促使水流在畦田內的推進速度加快, 縮短推進歷時, 使得田間土壤入滲受水分布更為均勻, 有利于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勻度。為避免流量過大對畦田土壤的沖刷, 入畦單寬流量的適宜值應結合畦塊寬度并視田間土壤質地在3~5 L/( s?m ) 的范圍內選擇, 最大值以不超過5 L/(s?m)為佳。
(4) 畦田規格。畦田規格是指畦塊的長度與寬度。隨著畦田長度的增加, 水平畦灌系統的性能有下降的趨勢。同時, 較長的畦塊會使得田間微地形變化帶來的不利作用更為突出, 進而影響畦灌系統的灌溉質量。雖然較短的畦田有利于提高灌溉系統的性能, 但卻占用耕地且不利于田間栽培管理。故在田面平整狀況較差的情況下, 可采用短畦; 而當田面平整精度指標值小于2 cm 時, 在采用較大的入畦流量條件下, 可適當增大畦長到100 m 左右。選擇適宜的畦寬主要取決于田面平整的精度和實際可用的入畦流量的大小。在入畦流量較大的條件下, 當田面平整度較佳時, 可適當加大畦田寬度到10m左右, 這不僅能擴大耕地的有效利用面積, 還可適應現代化大農業中田間機耕、機播作業對畦田規格提出的要求。
(5) 灌溉供水時間(t)。灌溉供水時間較長易造成過量的田間灌水, 致使灌水效率下降; 且過長的灌溉供水時間會導致畦田水分入滲分布的不均勻, 引起灌水均勻度減小。為此, 應依據畦灌系統的設計條件確定出合理的田間灌溉供水時間, 并加強田間灌溉管理。
3.塊灌灌水技術
近年來,隨著缺水問題突出,我國廣泛采用了“大塊改小塊、寬塊改窄塊和長塊改短塊”的“三改”灌水技術,稱為塊灌,有顯著的節水和增產效果。塊灌技術的塊田寬度一般不宜大于5m,塊田長度應在5m左右,塊田面積最好小于334m2,最大也不要超過667m2,對于無坡塊灌時,塊田面積、長度和寬度均可比有坡塊灌的大一些。一般塊田面積仍不宜超過667 m2,塊田長度不宜大于60m,寬度應小于10m。
經過施炯林研究表明:塊灌只要掌握三要素,即大流量、快速推進、及時封口,就能達到節水灌溉的目的。大流量是指單寬流量必須要大于6 L/(s?m);快速推進指對入塊流量要多開進水口,均勻分配水流的技術措施,消除水流的橫向作用,使水流迅速布滿田塊的整個寬度,但快速推進需不至于導致田塊的進水口處發生沖刷;及時封口是指封口成數要為七成到九成,倘若十成封口,會降低用水效率,便成了大水漫灌。
4.波涌灌溉
波涌灌是一種新型的地面灌水方法, 它采用低水頭流量,快速推進,間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狀推進,利用了致密層在發展中不斷減小田面糙率與土壤入滲特性這一客觀規律,逐次為以后各周期的灌溉水流創造了一個加速水流推進與提高減滲效果的新界面。
由于波涌灌是間歇性地向農田供水, 因而一個灌水過程包括幾個灌水和停水周期, 這樣田面經過“ 濕一干一濕”作用, 一方面使濕潤段田間土壤入滲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使田間水流邊界條件發生變化, 在表土形成致密層, 糙率減小, 在這兩方面的綜合作用下, 使波涌灌具有節水、節能、保肥、水流推進速度快、灌水質量高等優點。
波涌灌適宜條件較廣, 只要符合如下幾點, 均可正常應用: ①地面坡降在1%~100 %之間的溝或畦灌(畦寬小于3 m) 條田, 相對平整, 無倒坡; ②條田長度在500 m以內, 農田水利相對配套的井、渠灌區均適用; ③除了粘土以外的農田土質, 因為粘土波涌效果和連續灌幾乎無差異; ④適于大田任何作物。
5.其他地面灌水方法
近年來,國內外還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節水型地面灌水技術,如細流溝灌、隔溝灌、膜上灌等。
溝灌灌水技術是一種局部濕潤灌溉,改進傳統的地面灌溉全部濕潤方式,進行溝灌溉或局部濕潤灌溉,不僅能減少棵間土壤蒸發占農田總蒸散量的比例,使田間土壤水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而且可較好地改善作物根區土壤的通透性,促進根系深扎,有利于根系利用深層土壤儲水,具有節水和增產雙重特點。
篇5
關鍵詞:節水灌溉 輸水 制度
節水灌溉就是要改變千百年來人們澆地的傳統習慣,按照作物的最佳需水量進行灌溉,用少量的水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是使傳統農業向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農業轉變的必要措施。
節水灌溉不僅節約水源,而且帶來的相關效益也比較顯著。主要表現為:水分的生產綠率提高、單產產量提高、作物品質提高、病蟲害減少、施肥量節省、電力能源節省、生產用工大量節省、耕地節省及環境效益提升。由此可見農業節水灌溉潛力很大,大力普及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是解決農業用水危機的最有效途徑。現在我國采用過的和正在研究或推廣使用的節水灌溉技術有數十種之多。各種技術都各有利弊,各有不同的適用條件。只不過有些技術成熟一些,有些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有些技術優點更多些,適用范圍更廣些,而有些技術稍遜而已。節水灌溉技術大致可分為灌水方法、輸水方法、灌溉制度和田間輔助措施等四大類別。
1 節水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即田間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將已送到田頭的灌溉水均勻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動層中去。按灌溉水是通過何種途徑進入根系活動層目前節水技術有以下幾種:
1.1 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是利用成套的動力機、水泵給水加壓,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將水通過管道輸送到灌區,由管道上的噴頭噴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勻地散布在田間進行灌溉。噴灌幾乎適于所有的旱作物。
1.2 微灌技術 微灌技術包括滴灌、微噴灌、脈沖灌、涌泉灌等。滴灌又根據設備工作壓力不同分為常壓滴灌和重力滴灌;根據設備鋪設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地下灌溉和地表灌溉。
1.3 渠道防滲技術 渠道防滲技術是為了減少渠床土壤透水性或建立不易透水的防護層而采取的各種技術措施。常用的有混凝土襯砌、漿砌、石塊襯砌、塑料薄膜防滲和混合材料防滲等。
1.4 低壓管道輸水技術 低壓管道輸水技術是利用機泵抽取井水,通過管道系統把水輸送到田間對農田灌溉。水進入田間后仍屬于地面灌溉的范疇。
1.5 行走式節水灌溉技術 行走式節水灌溉技術是利用農村已有的農用動力機械兼作灌溉動力,配套使用的灌溉設備,以增加流動灌溉的適應性。行走式節水灌溉機不要求田間工程設施,只要有水源就可以實現灌溉。該機都是組裝的,裝拆方便,所以那里干旱,就可以迅速組裝一批灌水機具、配套使用的拖拉機,就可以實施行走式灌溉,以達到補水灌溉的目的。
2 節水輸水方法
幾千年來我國都是用土渠將灌溉水從水源輸送到田頭。這樣有大量的水在還沒送到田頭就已浪費掉了。我國現有灌溉渠道水利用系數很低,一般為0.3-0.5。因此在輸水過程中節約水的潛力很大。常用的方法有渠道防滲和管道輸水兩種。
2.1 渠道防滲 渠道防滲所采用的材料有很多種類,常用的有干砌塊石,漿砌塊石(或卵石),砼預制塊、現澆砼護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最近國內比較普遍推廣的“三面光”渠道就屬這一類。當采用砼護面時,如渠道不大還可用U型砼渠,這樣還可以提高輸水流量,減小過水斷面。
2.2 管道輸水 渠道輸水除了渠床滲漏之外,還有水面蒸發與渠床上雜草的蒸騰。而用管道輸水則可基本避免這些輸水損失。對于噴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壓輸水(300~1200kPa),而對于地面灌溉可用低壓輸水管(小于200kPa)。
3 節水灌溉的相應制度
3.1 不充分灌溉按早期灌溉的指導思想是只要有足夠的水源供應,就要給作物供應最充分的水,以使之達到盡可能高的單位面積的產量,這就是充分灌溉。這種灌溉方法可以獲得最高的單位產量,但是單位水量所獲得收益就不見得最高。因此,近年提出丁不充分灌溉的理論,也就是說灌溉的目的并不是要達到最高的單位面積產量,而是要使單位用水量的作物產量較高。這在現今,水資源日益緊缺的時代,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水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每畝少灌一些,就有可能灌溉更多的面積,從而獲得更高的總產。我們民間過去曾采用過坐水種,灌關鍵水等就屬于這種灌水制度的雛型。而現今則要研究出完整的不充分灌溉制度。這要做大量的實驗工作,而且這種灌溉制度對于不同的地區的不同作物也是不相同的。
3.2 水稻薄淺濕曬灌 傳統的水稻灌溉一般是長期保持較深水層。有的地方還采用串灌、漫灌,水肥流失嚴重。最近研究采用薄、淺、濕。曬的灌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節水效果。其基本做法就是薄水插秧、淺水返青,分蘗前期田間濕潤管理,分蘗后期曬田,拔節抽穗保持薄水,乳熟保持田間濕潤,黃熟濕潤落干。
4 節水田間輔助措施
篇6
關鍵詞: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地下滴灌;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S275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我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在我國存在大量的灌溉面積,地面灌溉占主要部分,對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進行研究,為大面積因地制宜推廣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提供成套技術和支撐后臺,提高田間灌溉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地制宜地采用各種類型的田間節水灌溉技術對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區而言勢在必行,具有廣闊發展前途和推廣應用前景。
1 地下滴灌新技術
這屬于微型灌溉技術的一種,是一種特殊的應用形式,它會在地表下面埋好毛細管,這樣水分就可以通過這些毛細管慢慢滲入土壤,到達植物的根部。如此一來,植物的整個根部都能得到水分的滋養,保證了水分的充分吸收利用。在灌溉過程中,水流經的渠道是毛細管,不僅減少了土面水分子的蒸發,而且有利于保持植物土壤環境疏通透氣,有著明顯的節水增產效益。還有一點,輸水的毛細管深埋地表下面,更方便農耕和植物的種植管理,而且這些毛細管由于埋在地下,可以有效防止灌溉系統老化以及人為損壞。
滴灌技術分為地面滴灌和地下滴灌。地面滴灌是從外國引進的,目前,這個技術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地下滴灌引進得比較晚,主要用于果樹的種植上,近年,這個技術在山西等一些省城地區得到大面積的應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人工技術的不足,工具質量的缺陷,很多細節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影響了整個地下滴灌系統的正常運行。
關于地下滴灌技術的應用研究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針對地下滴灌灌水器這個工具進行研制創新,不僅要適合我國農田耕作的實際需求,還要具備抗負壓性能。這樣的工具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地下滴灌系統的工作性能和效率。
針對地下滴灌條件下,水分如何在土壤中運動和它的濕潤程度、形狀進行研究,通過室內外的模擬,研究出這個系統有效的數學物理模式,有利于田間實際操作這個地下滴灌系統。
通過田間的試驗,評價地下滴灌技術應用于果樹的節水增產效果。
2 關鍵技術與創新點
新開發研制的地下滴灌專用灌水器。這種滴頭抗負壓性能好,流量均勻,即使在很大的壓力下,也能夠正常工作。這是一種不僅可以防止系統負壓堵塞,而且可以很好適用于土壤水分運動的地下滴灌專用灌水器。通過田間應用的試驗,研究這類灌水器的設計和管理技術,有利于提高整個灌溉系統的灌溉效率。這種新型的地下滴灌專用灌水器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形成系列化產品,具備產業化生產能力。
開發出適用于地下滴灌條件下模擬土壤水分運動及溶質運移的二維數學模型。在二維數學模型中,對水分在土壤中的運動分布狀態、土壤濕潤體范圍與形狀開展數值模擬研究,其中,滴頭流量和滴頭埋深變化引起的土壤水分布特征可以進行定量描述。
土壤的質地結構包括土壤濕潤體的形狀、大小和分布位置,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設計參數的確定。根據這些因素確定當地果樹作物和氣候條件下,應該采用怎樣的地下滴灌系統灌水設計參數,提出種植果樹應該采用的地下滴灌技術田間適應條件和布局模式。在模擬當中,根據肥料在植物根部分布的狀況,可以推出施肥的最佳時機,達到了合理施肥、科學施肥的目的。
3 地下滴灌節水技術試驗示范區及推廣應用
在某城區的果園,研究人員進行了地下滴灌技術田間試驗研究和灌溉方法實施,按照其具體要求,工作人員對果園原有的灌溉系統進行了改造,將原有的地面灌溉系統改造成了地下灌溉系統,建設了一個地下滴灌系統。這整個工程的建設工作主要包括:地下滴灌工程的設計與施工;對現有田間灌溉工程設施依據總體方案進行必要的改造和更新;地下滴灌田間試驗方案的制定與實施;田間相關資料的監測, 用于評價灌水質量和節水增產效果。
在這個技術試驗的區域內,為了更好地改善滴頭的性能,以更優越地發揮其工作效能,需要對新型的灌水器進行實踐的田間考核。在考核期間,會對地下滴灌系統的運行功能和質量進行評價,并得出有效的數據依據。這個關于田間灌溉管理工程的研究,分析和評價了整個工程的技術經濟指標和地下滴灌方式的節水增產效益。
4 結語
我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現今,在我國存在著的灌溉面積多達5333萬hm2,其中旱作和水田各占一半,地面灌溉占絕大部分。由于農田田間管理的不合理,平整程度水平低,灌溉技術落后,田間規格不合理以及灌溉管理粗放等問題,致使田間灌水效率低下,西部地區甚至更低。
因此,在不同地區,它的氣候、地形、土壤等等各方條件都有所不同,應當根據這些地區不同的特點,來決定采用哪種類型的田間節水灌溉技術,這對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區,是非常必要的。地下滴灌技術有著其適用的對象,不論對穴播或行播種植條件下高產值作物來說,還有我國北方干旱地區普遍種植的果樹作物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隨著用于地下滴灌的專用灌水器的推出,這項節水灌溉技術具有較好的推廣應用前景。由此可見,對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進行研究,為大面積因地制宜推廣田間節水灌溉新技術提供成套技術和支撐后臺,提高田間灌溉質量,很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迪.間歇水流灌水技術的評價方法[J].農田水利與小水電,1987(9).
[2] 劉洪祿.波涌灌溉機理及其灌水技術的研究[D].北京農業工程大學,
篇7
關鍵詞:懷遠縣節水灌溉技術;水田生產;增產增效
中圖分類號: S2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2-0188-1
安徽省懷遠縣位于江淮之間北部、淮北平原南端,國土總面積2396平方公里,擁有基本農田188萬畝,其中水田73.05萬畝,2010年糧食總產達124萬噸,是個典型的農業大縣。隨著縣域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工業用水方面不斷增加,地區農業用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已經逐年突出。水資源不足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的一個重大的問題,嚴重限制了農作物的生產發展,使適宜的土地不能夠種合適的農作物,有的甚至干旱減產,所以如何利用現有的水資源來科學的灌溉,是現實給我們提出的重要課題,也是水利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1 建立科學的供水制度和供水方法
《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方法》的是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工作中的一座里程碑。完好的供水制度和供水方法將會對規范供水的價格管理、建立和完善水價的形成機制以及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農業用水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現在農業用水的形勢是資源性的短缺以及使用上的浪費并存的狀態,盡快建立科學的供水制度和供水方法,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建立供水保障體系的主要問題,也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
根據水稻生產不同階段的需水情況和苗勢、土壤情況,建立“三集中、三縮短”的供水制度,實行間隔供水。實行大流量高水頭集中供水方法。采取高水頭大流量集中供水,一次把水送到位,不但節約大量用水,還可解決很多矛盾。發揮村級管水員的積極作用,加強田間用水管理。
2 管理節水技術方法
一項完好的水田節水灌溉,僅僅依靠科學的供水制度和供水方法是不行的,管理上做得到不到位也是至關重要的。除了政府以及水利工作者們的科學管理是遠遠不夠的,也需要農民改革用水的管理體制,自主參與管理,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從點滴做起,普及節水知識。
2.1 建立用水者協會,提高自主管水意識
通過用水者協會,可以把農民團結在一起,加強灌溉節水技術的普及和管理,同時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優惠征收水費,增強農民的積極性和節水意識。加大《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方法》的宣傳力度,利用水價抑制浪費的手段來促使農民提高自主管水意識,支持水利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是節約資源,增加自身收入的重要方法。
2.2 因地制宜推廣節水技術
水利工作者們發明了新的水田節水灌溉技術,要把它們應用到具體實際的農業生產當中,讓農民增產增收,加大經濟收入,就必須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生產,推廣適合的節水技術,真實節約灌溉用水,達到保護地區水資源的功能。
3 農業方面節水技術
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合理利用水資源,歸根結底還是有關于農民的利益,所以在政府和水利科技工作者們的努力之下,農業方面也可以通過一些技術來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3.1 渠道防滲技術渠道防滲技術
通過對渠床土壤進行處理或建立不易透水的保護層,如混泥土護面、漿砌塊石襯砌、塑料薄膜防滲和混合材料防滲等工程措施,減少輸水滲漏損失,加快輸水速度,提高灌水效率。目前在我縣普遍采用的是由于混凝土防滲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滲效果好,糙率低,允許流速大,強度高及使用年限長,一般減少滲漏損失水量的85%以上,可以提高輸水能力,減小渠道的斷面尺寸和耐久性強等特點。
3.2 節水育苗
采用新的軟盤旱育苗,其用水量和用種量均減少了一半以上,而傳統的育苗方法多是用水育苗,這樣增加了用水量,費水,而且還費工,秧苗生長出來也不壯。用這種新的技術,不僅秧苗長得壯,而且還節約了水資源,真是一舉兩得。
3.3 平整土地
土地平整與否和灌水質量以及灌水效率有著密切的關系。土地平整了,能夠保證灌水質量和提高灌水效率,所以平整土地是節約灌溉水源的重要措施。土地不平整,灌水的時候不僅會造成灌水的不均勻,而且也會加大灌水量、延長灌水時間。最終導致浪費水源,影響灌溉質量,甚至還會引起土壤的鹽漬化。
3.4 使用化學物質來節水
使用新的科技產品化學保水劑來節約水資源,推廣應用“FA旱地龍”化學保水劑。這種化學保水劑可以有效地減少植株的水分散失、促進根部生長、增強農作物的抗旱防凍能力,促進農作物提早地成熟,從而產量大幅增加。
節約水資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當今這樣一個農用水資源短缺、農業用水緊張的時期,使用和推廣水田節水灌溉技術成為一種必然。本文通過對幾種節水灌溉技術的闡述,包括建立科學的供水制度和供水方法、好的管理節水技術方法以及農業方面的節水技術等來解決日益嚴重的水資源匱乏問題,讓農民增產增收,增加經濟收入,這樣才能有利于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時訓柳,洪林,袁宏源.漳河灌區水稻節水灌溉對農業投入產出的影響分析[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1,(09):45.
[2] 劉志武,胡和平,歐陽竹,田富強.山東禹城引黃灌區非充分灌溉配水模型[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1,(09):102-103.
[3] 朱建強.基于作物的農田排水指標及排水調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4] 梁薇.冬小麥經濟節水灌溉制度的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
篇8
關鍵詞:農戶稟賦;節水灌溉技術;采納行為;影響;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7.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161(2011)01-0079-03
一、引言
我國水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但人均占有水平很低,而且地區分布不均衡。在水資源的眾多用途中,農業用水是最大的。根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09》的最新統計數據,2008年我國總用水量5 909.9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為3 663.4億立方米,占總用水量的62%。在農業用水中,農業灌溉用水量占用水量的90.2%。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灌溉用水量對水資源影響很大。另外,由于受傳統農業耕種方式的影響,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一直較低,目前全國平均僅在0.4~0.5之間,農業灌溉利用率比發達國家低很多。這導致相當一部分水在輸水過程中由于滲漏或蒸發損失了。因此,在我國水資源較缺乏的情況下,如何提高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實施節水農業對于緩解目前的缺水狀況就顯得至關重要。
農業灌溉技術的采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率,因此,農業灌溉技術的采納與否是提高農業灌溉用水率的關鍵因素。而在農業生產中,農戶是最基本的單位,農戶作為獨立的生產者對是否采納先進技術具有完全的決定權。因此,發展節水農業的關鍵就在于農戶采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影響農戶采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節水灌溉技術自身因素、自然環境因素、農戶稟賦因素、水價因素和政策因素。本文僅對農戶稟賦作詳細研究。
二、農戶稟賦對采納行為的影響
節水灌溉技術對于農戶而言,同勞動力和土地一樣,也是一種生產要素。節水灌溉技術本身并不是水的替代品,但節水灌溉技術可以在不減少作物產量的前提下減少灌溉水的使用量;或者在供水量不變的條件下提高作物對灌溉水的利用率,從而提高作物產量。因此,先進的灌溉技術可以節約灌溉水的用量,從而減少用水農戶對生產要素的投人。農戶是否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從農戶自身來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影響因素。
(一)農戶經濟狀況
從目前國家投資政策來看,大中型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是由中央、地方政府和農戶分級承擔,一般農戶的投資額要占到工程總投資的1/3左右甚至更多,而且,工程建成后的運行費用完全由農戶負擔。所以一個地方經濟條件及其農民收入如何(反映了農民對水價的承受能力),就成為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能否推廣運用的決定性因素。
農戶經濟狀況主要包括農戶的家庭財產狀況、農戶的收入狀況、獲得信貸的能力和勞動力及土地的機會成本等。采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意味著農戶要掌握更多的技能,實施起來一般較復雜。根據誘致性技術變遷理論,資金較充裕的農戶偏向于采用資本密集型的農業技術,勞動力較充裕的農戶更易于采用勞動密集型的技術。黃季餛等認為,經濟狀況越好的農戶越容易采用水稻新技術。當然,也有學者發現,在他們的經驗模型中收入與農戶的支付意愿及可持續農業技術采用之間有正相關關系,因為充裕的資金能保證生產者不受資金條件的制約而采用可持續農業技術。但是,有些學者的實證研究卻得出相反的結論,即經濟狀況最差的農戶具有最強烈的采用可持續農業技術的欲望,而經濟狀況較好的農戶對保護土地技術和新品種不感興趣。這可能是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能帶來更大收益的緣故。同樣獲得信貸的能力越強,資金的供給就越有保障。因此,獲得信貸的能力和農戶的收入狀況結合在一起對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采用產生影響。
(二)教育因素
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農業技術,一般來講,農戶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于新技術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就越強。當然,這里的教育形式既包括正式的教育,也包括農民學校、農民田間學校和加強信息溝通等非正式的形式,這些教育方式會增加農戶的理解能力,使農戶采用新的可持續農業技術的可能性增大。對于受教育程度對農戶采用技術決策的影響,國內外很多學者針對這一問題都做了實證研究,結果顯示受教育程度是農戶采用技術決策的重要影響因素。如國內學者孔祥智等在對陜西、四川和寧夏農戶的調研中發現,農戶的受教育水平對其采用新技術具有顯著地正向作用,一般來說受教育水平越高,采用的可能性就越大。馬康貧、劉華周通過對中國蘇北地區的調查,發現農戶受教育程度對其技術采納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且和看報的頻率結合在一起對技術采納影響更大。綜合各種研究,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否被農戶采納,跟農戶受教育的水平有很大關系。
(三)農戶決策者的年齡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一般來說,成年人的年齡越大,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就越差。這個規律同樣適用于農業技術擴散。有學者對該問題做了調研,從調研的結果來看,農戶決策者年齡主要集中在31―50歲這一年齡段,但農戶采納新技術的行為在年齡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總體來看,年齡與選擇行為呈負相關關系,即隨著年齡的增加,農戶選擇使用節水灌溉的可能性越來越低。這可能是年輕人敢于冒險,喜歡接觸新事物,并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能力做支撐,他們往往成為創新者。
以上論述從農戶的經濟狀況、農戶受教育程度以及農戶年齡等三方面來闡述對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行為的影響。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些關系,筆者以陜西省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
三、實證研究
陜西省地域南北跨緯度大,按地形地貌,以秦嶺、北山為界,北部為陜北黃土高原,中部為關中平原,南部為陜南秦巴山區。其特點是南北高、中間低、自西向東傾斜。土地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中耕地面積408.9萬公頃,林地面積1028.5萬公頃,草地面積311.7萬公頃,其他農用地30.3萬公頃。
陜西是全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省份之一,水資源特點為總量少,時空分布不均,人均耕地較少。全省水資源總量445億m3,居全國第19位。人均、耕地畝均擁有水資源量1196m3、588m3,分別相當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且時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的60%~70%集中在汛期,地域分布上,秦嶺以南的長江流域,面積占全省的35.5%,水資源量占全省總量的71%;秦嶺以北的黃河流域,面積占全省的63.5%,而水資源量僅占29%。居于中心地位的關中地區人口密集,人均水資源量只有
380m3,相當于全國人均水平的1/8,遠遠低于國際社會公認的絕對缺水線(人均水資源量500m3),屬于嚴重資源型缺水地區。
(一)調查的總體情況
經過對陜西省很多地區的多次預調查以及與各級水資源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的探討,依據研究目的,分別制定了縣級、村級調查問卷和戶級調查問卷共計三個部分的問卷。縣級調查問卷主要包括6個部分:縣社會經濟概況、農業生產狀況、縣水資源利用情況、灌溉技術應用情況、節水灌溉工程建設狀況、灌溉工程產權狀況。村級調查問卷主要包括4個部分:村水資源利用狀況、種植作物灌溉技術的采用狀況、水價制定與征收狀況、節水灌溉技術的投入情況等。戶級調查問卷主要包括5個部分:農戶基本情況(如戶主受教育程度、耕地數量和質量、家庭收入等)、種植業生產和投入情況、農作物的灌溉技術采用情況等。跟本文聯系緊密的主要是戶級調查問卷表部分。由于所選取的村級樣本數量較多,考慮到調查時間有限,調查組根據不同的地市,分為10個調查小隊分別開展實地調查工作。通過與統計數據進行對照,對一些不一致的數據進行了調整,以確保數據的真實性。
本次調查對陜西省的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寶雞市、銅川市、延安市、榆林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等10個地市的55個縣(區),共計227個村進行實地調查。受調查村樣本的選取,根據調研前資料的詳細分析以及其地理位置來確定是否具有代表性,而進行選擇。以盡量使調查能夠客觀反映不同地理分布的實際情況。具體調查樣本村分布為:西安市43個、楊凌區2個、咸陽市31個、渭南市29個、寶雞市24個、銅川市11個、延安市16個、榆林市16個、漢中市13個、安康市14個、商洛市28個。對于本次調查中,獲得農戶問卷共計2 313份,其中有效問卷2 171份。在有效問卷中,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樣本數為216戶。
(二)農戶稟賦對節水技術采納行為的分析
1.年齡對農戶采納行為的影響分析
通過對調查農戶年齡段的統計發現,調查中41-50歲年齡段的農戶高達52.2%,31~40歲與50~60歲年齡段農戶大致相等,60歲以上農戶占5.9%,而30以下農戶僅占4.7%。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陜西農村,觀念相對保守,一般30歲以下成人即使結婚生子,很多人由于經濟基礎較差,往往還跟父母在一起并不單獨立戶。而41―50歲這個年齡段在農村屬于年富力強的階段,也代表該地區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因此這個年齡段的相對也最多。
從統計的情況來看,30歲以下年齡段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僅僅2戶,占0.1%;60歲以上年齡段的有18戶,占到8.3%:而41~50歲年齡段所占比例最高,達到55%。另外,31~40年齡段和50~60歲年齡段分別是16.3%和19.3%,兩個年齡段相差不大,這一結果與國內很多學者調查的情況不太一樣。很多學者調查認為,年齡越大,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就越低的規律。而本次調查卻是年齡段最小的采用率最低,其次才是年齡段最大的,居于中間的41-50歲年齡段是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力量,所占比例達到一半以上。
2.受教育程度對采納行為的影響分析
由于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技術,農戶沒有一定的領會和理解能力是很難掌握的。另外,相對于傳統觀念來講,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門較新的科學和技能,從這個角度來講,也需要農戶具備一定的視野和知識。因此,我們對農戶的文化程度和不同文化程度的農戶采納節水技術的情況作了調
上表2 171個調查樣本中小學及以下、初中和高中的百分比分別是14.1%、57.6%和28.3%。在采用節水技術的216個農戶中,小學及以下的比例為5.1%,大大低于總樣本的14.1%;而采納農戶中高中級以上比率為36.6%,高于總體樣本8.3個百分點,這是非常顯著地。文化程度對于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影響是正面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大。
3.經濟情況對采納行為的影響分析
為了分析農戶經濟能力對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我們對不同經濟狀況的農戶進行了調查,并對不同經濟能力的農戶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的情況作了調查,下面是具體的統計情況,詳見表3。
在問卷設計中,把農戶年收入分成了5個級別,分別是:1萬元以下,1萬~2萬、2萬~5萬和5萬元以上。在采納節水技術的農戶中,他們所占這一收入段的比重:6%、12.6%、12.4%和4.9%。從表3可以看出,收入1萬-2萬和2萬~5萬采納的比重很高,其次是1萬以下,最后是5萬以上。雖然年1萬以下的農戶采納比率僅占其比重為6%,1萬~2萬元和2萬~5萬元所占比重很大似乎是收入越高,采納的可能性越大,但由于5萬以上這個段的規律又出現變化,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得出這一規律還是有些問題,至少是不嚴謹的。另外,收入相對較高的農戶采納,但這也并不一定說明:收入越高,采納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在于收入高有可能是因為采納節水灌溉技術而經濟上更好,而不一定是收入高了就采用節水技術,這兩者到底哪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僅根據這個表很難說清楚。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至少還應該結合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來分析。為了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把所有農戶按農業占總收入的比重分為以下幾個檔次:20%以下、20%~50%、51%~80%和80%以上。這4個檔次的數值越大,代表兼職程度越小,農業在總收入的比重越大。然后,所有農戶按照不同收入段,以及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不同比重,統計了農戶在各收入段、農業收入占比的農戶分布情況,詳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農戶年收入1萬以下的,農業收入在總收入占到80%的農戶,其中有49%的農戶集中在這個區域。而到了5萬以上這個收入,有51%的農戶的農業收入都占總收入的20%以下。
綜上可以看出,經濟基礎較好且農業收入所占比重較高的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四、結論
本次調查范圍為陜西省的10個地市,對可能影響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農戶稟賦因素做了問卷設計,并收回了2 171份有效調查問卷。根據問卷情況,我們做了細致的統計和分析。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農戶年齡、農戶受教育程度、農戶經濟情況等農戶稟賦對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有一定的影響。具體如下:
(1)對于農戶年齡與采納新技術的關系,很多學者認為,年齡越大,采納新技術的可能性就越低。而本次調查卻是年齡段最小的采用率最低,其次才是年齡段最大的,居于中間的41~50歲年齡段是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主要力量,所占比例達到一半以上。
(2)對于農戶文化程度對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本次調查認為,文化程度對于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影響是正面的,即受教育程度越高,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就越大。
(3)對于經濟情況與采納節水技術的關系,在本次調查分析中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雖然調查結果顯示,經濟情況較好,有利于采納節水技術。但是收入高有可能是因為采納節水灌溉技術而經濟上更好,而不一定是收入高社會采用節水技術,這兩者的因果關系很難說清。另一方面,結合農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來分析發現,經濟基礎較好且農業收入所占比重較高的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可能性相對較高。
基金項目:北京市人文社科重點項目(編號sz200711232019)和西安工業大學校長基金(編號XADGXJJ200725)資助項目。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2008年中國水資源公報[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2009
[2]王會肖,薛明嬌,節水農業推廣的若干問題及對策建議[J],節水灌溉,2008,(05):38―41
[3]朱玉春,楊瑞,西北地區節水農業的問題、影響因素及對策[J],開發研究,2002,(01):18―21
[4]秦文利,王慧軍,農民素質對農業技術擴散的影響[J],河北農業科學,2004,8(01):54―57
[5]黃季妮,Scott Rozelle技術進步和農業生產發展的原動力一水稻生產力增長的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1993,(06):10-16
[6]高明,譚向勇,王玉斌農戶節水技術應用動因與激勵對策[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6,(09):4―6
[7]方松海,孔祥智,農戶享賦對保護地生產技術采納的影響分析一以陜西、四川和寧夏為例[J],農業技術經濟,2005,(03):35―42
[8]馬康貧,劉華周江蘇省淮北地區農戶的技術選擇與擴散[J]農業技術經濟,1998,(04):47―52
[9]謝西玲,農戶采納節水灌溉技術的影響因素及其對策研究一以廣東徐聞縣N鎮為例[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08
篇9
【關鍵詞】節水灌溉;發展趨勢;新技術
1、引言
據統計,我國水資源量約為2.8萬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約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單位耕地面積的占有水資源量約為21600m3/hm,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由此可見,我國的水資源相當緊張,并且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進一步高速發展的制約因素之一。為了緩解和解決水資源的不足,我國采取開源用和節流并重的戰略。全國用水近80%的是農業用水,其中灌溉用水占農業用水的90%以上。我國的農業灌溉方式基本都是土渠灌溉,且缺乏必要的修繕和維護,這種方法的水資源利用率極低。據統計,全國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僅為45%,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因此,發展節水灌溉是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
2、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現狀
國內的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方面應用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形成了低壓管道灌溉、渠道防滲、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并已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推廣。
2.1 低壓管道灌溉技術
低壓管道輸水灌溉是指采用低壓力(壓力一般小于0.2MPa)技術,利用管道將水送至農田中進行地面灌溉。由于采用低壓力進行輸送,其開口出水量較大,因此不宜堵塞。其特點是輸水效率高、動力消耗低(節能)、節省渠道占地、省工、成本低等,在北方井灌區普遍采用該技術進行灌溉。
2.2 渠道防滲灌溉技術
渠道滲水和渠道粗糙阻水是灌溉節水、節能的面對的一項課題。渠道防滲技術是采用防滲水技術(在渠道底層加防滲水層等措施)加強渠道的過水率,同時降低渠道糙率系數小,目前該技術已成為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該技術具有防滲效果好,提高渠道的通水能力;糙率系數小,增加了流水速度;減小渠道斷面和建筑物尺寸,節省運行費用,一次性投資少等優點。相比于傳統的"土渠"輸水,運用渠道防滲灌溉技術的輸水工程,可以將原有的滲漏損失降低80%左右。
2.3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顧名思義是將灌溉水通過壓力裝置和噴灌頭將水噴灑在空中在落在種植作物和農田里,因該方法具有同步沖洗植被莖葉的作用,在城市綠化灌溉中最為常見。噴灌與地面灌水相比,具有節水、省工、省地,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在進行大面積種植作物的灌溉中,噴灌可以節約40%左右的水。其缺點是受風的影響大、蒸發損失大、動力損耗大、一次性投資高、土壤底層濕潤不足等。
2.4微灌技術
微灌技術是目前為止節水效果最好,灌溉質量最好的灌溉技術。該技術根據不同的種植作物通過計算作物生長周期及所需的水和養分,利用輸水系統控制一定的輸水壓力,在輸水管道延伸出末級毛管,在毛管末端配置孔口或灌水器,將有壓水流變成細小的水流,直接送到作物根區附近,均勻、適時、適量地在作物根層所在區域土壤進行灌溉的方法。顯而易見,該方法工程造價高,系統維護難度大且極易發成管道,特別是末端毛管的堵塞等問題,才外該方法可能會限制根系的發展。因此該技術不適宜于大范圍種植作物灌溉。
3、非工程節水技術
上一節介紹的均為工程節水技術,節水技術還包括農藝及生物節水技術和水管理節水技術,為非工程措施。
農藝節水技術:主要包括耕作保墑技術、地膜和秸稈覆蓋技術、化學調控技術、作物栽培技術、作物套種與間播技術、土地免耕、水肥耦合等。
田間灌水技術:就是采用膜上灌、膜下灌、間歇灌、波涌灌和交替隔溝灌(分根交替灌)等,采用節水型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制度、降低土壤計劃濕潤層的最大含水率等,減少土壤滲漏,控制土壤的濕潤區域和深度,降低蒸發與蒸騰耗水。
生物節水技術:主要是指依據區域水資源和光熱資源條件,選育作物節水抗旱良種,選擇推廣適合于灌區水土資源和光熱資源條件、生產力發展狀況的作物類別與品種,優化種植結構等。
管理節水技術:通過加強與改善灌區配水與灌溉用水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建設灌溉用水的監測與信息處理決策系統,應用水權理論,改革水價核定辦法,完善水價形成機制,推廣計量供水、按方收費,縮小計量單元,吸收用水戶參與管理,改革支渠以下田間工程的管理辦法等措施,從技術上、政策上、經濟上促進節水灌溉的發展。
4、節水灌溉新技術
我國的農業灌溉技術由最初的土渠灌溉到后期的管道灌溉、渠道防滲技術、噴灌以及最節水的微灌技術的應用,灌溉及方式的變化和節水技術的應用得到了普遍的發展。但是,隨著人口壓力以及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水資源匱乏仍然是限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條件,如何進一步實現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是我們今后面對的一項課題。從實際來看,我國節水灌溉技術正朝著更加科學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具體而言,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4.1現代精細地面灌溉技術
土地平整度以及地勢條件是制約現在灌溉技術的一項先決條件。所以,結合我國現有耕種土地面積廣、需水量大的特點,應借用其他領域相關技術,改進當前地面灌溉的現狀,優化種植土地的平整度。激光控制平地技術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土地平整技術,而基于該技術進一步改進的水平畦田灌水技術,對種植土地平整更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而且灌溉效果良好。該技術的應用不僅有助于田間灌溉水的有效控制,而且進一步推進了灌溉的精細化發展。
4.2利用空氣中的水分進行灌溉
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空氣中的水分凝結并用于灌溉是節水灌溉發展的重要突破。德國、智力等國家在該技術領域均進行相關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所以,在節水灌溉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中,通過凝結空氣中水分進行灌溉也將是我國在節水方面的一個發展方向。但該技術受氣候的形象較大,在空氣干燥的西北地區由于空氣濕度本身較低,應用將受到很大限制。
4.3"3S技術"的應用
電子、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社會的各行各業。基于RS、GIS、GPS技術的農業信息技術在國外的農業發展中也已經具有實際性的應用。我國在這方面的應用起步較晚,但在當前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也勢必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在"3S"技術的實現了可能存在一些困難,但隨著我國高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相信"3S"技術將會有效地應用于我國的節水灌溉領域,實現我國灌溉管理的精確化與科學化。
5、我國節水灌溉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生活、工業、農業用水需求也不斷增加,在當前資源緊張的局面下,我國的節水灌溉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盡管我國對部分新技術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整體的發展趨勢還是對以上技術的逐步應用。具體表現為:一是種植業灌溉工程配套建設逐漸發展,不斷提高配套建設程度,逐步淘汰落后的灌溉方式;二是種植業灌溉將逐步采用信息化管理,電子信息技術將逐步應用于灌溉技術,從而實現灌溉用水管理信息化和自動化;三是將工程領域技術和農灌技術結合,發展灌溉節水的綜合技術。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干旱缺水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傳統灌溉用水模式仍具有極大的節水潛力,只有把節水灌溉當做一項重大的革命性措施來抓,大力推廣成熟技術,努力推動新技術的發展,才能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前提下,克服水危機帶來的巨大困難。大力推進節水灌溉技術的發展,以節水灌溉事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僅是一項技術工作、經濟工作,更是一項政治任務。
參考文獻:
[1] 常立峰,馬哲理,張來文.節水灌溉方式的優化選擇[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4,(01):64-66.
[2] 王新澤.噴灌技術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農林科技,2007,(02):74-75.
[3] 吳普特,牛文全和郝宏科.現代高效節水灌溉設施[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篇10
【關鍵詞】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91.64 文獻標識碼:A
水資源不僅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要影響因素,同時也是生態環境持續循環與發展的基本影響因素,是自然資源中的基礎部分。隨著新時期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水資源的重要性逐步顯現,已成為現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制約與影響因素。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的灌溉離不開水資源的幫助,但是水資源具有它的有限性,所以加強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管理,科學專業地配置,積極開發新型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節約農業的灌溉用水對于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刻不容緩的。
一、當前我國的農業用水需要情況分析
我國水資源總量占全球水資源總量的 6%,居第四位,但是因為我國的人口眾多,導致人均擁水量的不足,是世界人均水資源較貧乏的國家之一。水資源的短缺主要表現在:一方面因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導致一些重發展而輕治理的現象出現,造成水污染問題嚴重,農業用水還需要大量的水資源進行灌溉,這樣的水污染不但使水資源的可利用功能降低,而且更不利于農業灌溉,易產生污染農作物的現狀,使農作物減產。而且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的地理差異,南北水資源的分配不均,在加之扣除一些難以利用的水資源,例如:洪水徑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實際上,我國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少之又少,且分布還不平衡。
農業是我國產業結構中的第一產業,在我國占用水總量的大部分也是農業和農村生活用水。雖然,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致使農業和農村用水量逐步降低。但是,據統計農業隨著農業用水量的降低,糧食等農作物的產量也在隨之降低。所以,要想使有限地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時,又能使糧食的產量得到提高,就必須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選擇節水的灌溉模式對農業進行灌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這是農業發展需要解決的迫在眉睫的問題。下面就主要介紹農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促使水資源得到優化配置。
二、節水灌溉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與發展
(一)地面節水灌溉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農業方面先進灌水技術的推廣步伐正在加快,但受一些主要農業種植地區經濟因素的制約,在相當長的時間我國仍將以地面灌溉水為主要灌溉方式。所以,地面節水灌溉技術應是當前推廣先進灌水技術的重點。其主要方法有:
1、加大農田間水流的流速以減少滲流;
2、實行灌溉的輸配水的管道化,以減少用土渠輸配水的沿程損失;
3、對現有灌溉輸水渠道進行防滲改造,從而減少水資源的滲漏損失;
4、發展間歇灌溉技術,以增加灌水流速,減少水資源深層滲漏損失。
地面節水灌溉技術的優勢在于其操作較簡單,易被農民接受和熟練的掌握,在灌溉的同時使土壤得到更好地涵養水源。間歇式的灌溉技術可以使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水資源達到回流的效果。更好的促進節水農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二)滴灌節水灌溉技術特點
一方面,滴灌節水灌溉技術主要通過利用低水壓系統的小流量出流進行農業灌溉, 并在逐步的改進和實驗中不斷實現在不同范圍內農業的局部進行灌溉。另一方面,滴灌節水灌溉技術不同于一般傳統的農業地面的灌溉,傳統的灌溉模式是使全面積土壤的進行濕潤浸入, 滴灌是一種水資源貧乏區充分利用水資源的節水灌溉方式。并且滴灌節水技術也是一種經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現代化農業技術成果, 在近年逐步引進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并得到廣泛地發展。
當前,我國廣泛推廣與使用的主要滴灌技術產品有三大類: 滴灌帶管、管間式滴頭、管上式滴頭。隨著我國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節水意識的不斷增強,現在, 使用滴灌帶的滴灌模式的推廣與使用量不斷增大。其中,管間式的滴頭由于安裝工序較多且復雜與其他兩類滴灌技術產品相比推廣和使用量較少。另外,管上式的滴頭則主要用于盆栽農作物或果樹的灌溉。
(二)滴灌節水技術對于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1.滴灌節水灌溉技術對農作物適時、適量均勻供給水分
因為通過滴灌的灌溉農業灌溉模式可以按照農作物本身的耗水規律, 進行適時、適度、適量、緩慢地、均勻地對農作物進行補水供給與供肥。這樣可以使農作物特別是糧食的根部深層土壤在大多數情況下保持充足的水分、呼吸和保持養分的狀態。可以為農作物的生長與發育創造高質量的環境。并可以同時提高農作物產量的20%到40% 。
2.滴灌模式灌溉技術節水效果較好
因為,一方面,滴灌模式的灌溉技術可以避免在農作灌溉過程中輸水大面積的損失和一些水流滲漏到土壤深層的損失。另一方面,滴灌模式的灌溉只是使地表的部分保持濕潤,這樣可以減少地面的水氣蒸發。同時使用滴頭進行的滴灌,灌水率可以達到小于土壤的滲透速度,減少的徑流的損失量,這樣就不會產生水分漂移的損失。滴灌模式的農業灌溉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水資源, 節水量達60% -80% 。
3.滴灌的節水灌溉模式因為使土壤表面的水分不易長時間保留,可以減少作物因為遭受病蟲危害導致作物的產量損失。
4.在灌溉節水的同時滴灌技術易于農業生產者的學習
滴灌節水技術的操作系統較簡單、易拆裝,對于農作物種植面積的大小規模沒有較嚴格的限制,特別是針式滴灌技術有是稀植果樹種植灌溉的最佳選擇。
農業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不斷引進、創新和應用則是農業發展的關鍵所在。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與發展不僅需要科學專業人員的研發,同時也需要對廣大農民進行具體、系統的培訓。從而更好的達到節水農業的發展效果。本文主要介紹了幾種較突出且應用廣泛的農業節水灌溉技術。希望通過以上技術的介紹促進更多先進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祁琨杰,金華.《小農戶節水滴灌系統應用研究》.[J]. 農業科技與裝備.2012
[2]楊麗豐,何宏謀,梁志勇.《西北內陸河灌區節水灌溉模式及節水效果分析》.[J].人民黃河.2007.
[3]許 迪 ,李益農.《精細地面灌溉技術體系及其研究的進展》.[J].水利學報.20O7.
- 上一篇:智慧醫院管理解決方案
- 下一篇:設計中的空間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