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康復訓練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22 17:5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膝關節康復訓練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膝關節康復訓練的方法

篇1

關鍵詞:膝關節置換術護理/康復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TKR)是治療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所致膝關節損傷的方法,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以改善膝關節活動和矯正畸形為目的的手術,隨著TKR的廣泛應用,手術后康復訓練日益受到重視,而手術后全面細致的康復護理和科學合理的康復訓練是保證和鞏固手術效果,促進患者功能康復的重要部分,現將我們對TKR綜合康復訓練的方法總結如下。

1術前康復訓練

術前功能鍛煉指導是能否達到目標重要的一環,讓患者預先掌握功能鍛煉的方法并明確注意事項:(1)加強股四頭肌的靜力收縮練習,股四頭肌每次靜力收縮10s,休息10s,每10次1組,每天完成5~10組,同時進行繩肌的靜力收縮練習。踝關節屈伸肌的主動收縮等。(2)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患肢直腿抬高練習。(3)指導患者深呼吸以增加肺活量,可預防墜積性肺炎。(4)指導患者正確使用拐杖,為術后執拐行走做準備,術后3天下床活動,早期下床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及全身功能的恢復,預防肺部并發癥。

2術后康復訓練

2.1手術當天術后為防止肌肉萎縮,促進傷口愈合,改善關節活動范圍,增強肌四頭肌和繩肌肌力,具體方法如下:手術當天患者擺放于伸直位,麻醉清醒后活動足趾及踝關節。

2.2術后第1天患肢做股四頭肌靜力收縮練習,根據患者情況,逐漸增加收縮次數,患者坐于床上,做患肢的直腿抬高練習,并且患肢抬高時,盡量維持數秒,做患肢踝關節運動即踝泵運動和環繞運動,每次重復10~20次,每天3~4次[1]。

2.3術后第2~7天拔除切口引流管后,除繼續以上活動外,教會患者主動做膝關節伸屈鍛煉,活動范圍0°~45°,以后每天伸屈幅度增加10°~15°,每日2次,每次2h,并配合人工被動鍛煉或CPM機鍛煉,即膝關節持續被動活動,如患者疼痛明顯,可口服噻來西布膠囊在維持鎮痛下進行,CPM訓練時起始角度為0°,終止為20°,在1~2min內完成1次屈伸活動,每次1h,每天2次,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每天酌情增加5°~10°,在一周內使膝關節屈伸角度達到或接近90°。

2.4術后第8~14天重點是加強患肢在不負重狀態下進行主動運動,同時進一步增加患膝關節的活動范圍。方法:用被動手法與主動活動相結合方法,增加膝關節的活動范圍。使患關節在無痛范圍內有節律往返屈伸于膝關節和相鄰關節之間,繼續使用CPM訓練,但關節的活動度增加大至90°~100°,繼續加強患肢直腿抬高運動及股四頭肌和繩肌練習,進而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患肢盡量不負重,此時重心在健側下肢,以后重心逐漸向患側過度,避免患肢過度受力。

2.5術后第15~20天指導患者開始進行行走和步態訓練,并加強患肢平衡運動的訓練[2],讓患者上下樓梯,訓練時健側先上,患側先下,待患者適應后逐漸減少拐杖的依賴,此期應加強膝關節的活動度,進一步行股四頭肌及繩肌的肌力增強訓練,采用等張,等長和等,距肌力訓練,指導患者獨立完成各項日常生活所必須的動作,增強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

3出院指導

出院前教會患者及家屬訓練方法,患者坐在床邊,主動屈伸小腿或坐在床邊,膝關節下墊一枕頭使膝關節屈曲,然后伸直,每日多次進行,同時配合全身關節的運動,如散步、上下樓等,這樣不僅使膝關節得到鍛煉,同時使全身得到鍛煉,增強體質訓練中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做跳躍和急轉運動,防止關節的挫傷,臥床休息時將雙下肢抬高,促進血液回流,定期門診復查,檢查膝關節功能及下肢的功能恢復情況[3]。

4結果

本組8例全膝關節置換病人經術后精心護理,耐心康復指導,所有患者傷口均1期痊愈出院,除1例有輕度疼痛外,其余均疼痛消失,穩定性良好,活動度達0°~120°,日常生活自理,采用HSS膝關節評分標準,均為優良,TKR是人體較大的重建手術,術后不能早期配合康復訓練,就會影響關節動態平衡,加重肌肉萎縮,導致膝關節不穩定,甚至發生嚴重的并發癥,而雙側TKR患者術后無正常肢體功能代償,肌力訓練應是貫穿康復訓練始終,康復訓練應由小到大,遵守循序漸進,因人而異的訓練原則。

【參考文獻】

[1]賈勤,朱紅英.48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康復訓練[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161.

篇2

【關鍵詞】 早期鎮痛;階梯康復訓練;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關節功能;影響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1.124

目前, 假體設計的不斷完善, 以及人工關節材料的不斷改進, 使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關節疼痛、矯正膝關節畸形以及改善膝關節活動[1]。但是, 如果術后的康復訓練不當則會影響手術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再加上該術的創傷比較大, 如不能控制疼痛, 便會影響患者術后的康復訓練[2]。為了探討和評價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 本次研究選取了本院收治的88例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作為研究主體, 現作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88例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 根據住院順序分為甲組(46例)和乙組(42例)。甲組患者中男25例, 女21例;年齡31~78歲, 平均年齡(53.94±8.03)歲。乙組患者中男23例, 女19例;年齡32~79歲, 平均年齡(54.28±8.2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乙組患者的鎮痛和康復訓練不作固定安排, 比較隨意, 完成度因人而異。甲組患者進行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具體如下。

1. 2. 1 鎮痛 在患者術后5 d內, 給予100 mg的氟比洛芬酯溶于100 ml的氯化鈉溶液(0.9%)中, 靜脈滴注, 2次/d。查房前和康復訓練前30 min需滴注完成, 訓練完成后患者口服50 mg的鹽酸曲馬多片。

1. 2. 2 階梯康復訓練 手術當天:患者手術完成后在病床上把患肢抬高, 麻醉清醒后按摩擠壓患者患肢的肌肉, 每2小時1次, 10 min/次。術后1~3 d:指導患者患肢進行工作屈伸活動, 每2小時10次, 3 s/次;踝關節轉動4次/d, 5遍/次;

指導患者進行股四頭肌舒縮運動, 1次/h, 5 min/次;指導患者進行壓床運動, 每2小時30次, 15 s/次;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屈伸和支腿抬高的訓練, 取仰臥位, 患肢離開床面, 開始約為10°, 停留幾秒, 緩慢放下。術后4~7 d:指導患者進行站立和行走訓練, 通過助行器來協助患者站立, 10 min/次, 2次/d, 第1次走10 m, 之后逐漸增加。指導患者拄拐行走, 把身體重量放于雙手上, 時刻看護, 避免跌倒。術后8~14 d:指導患者加強肌肉力量的訓練, 在患者耐受范圍進行關節松動, 持續進行前幾天的訓練。術后14 d及以后:指導患者進行平衡、行走和步態訓練, 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不同時間(術后1 d、術后1周以及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膝關節屈伸范圍的情況、術后1周患者疼痛情況以及術后3個月關節僵硬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膝關節屈伸范圍的對比 術后1 d, 甲組患者膝關節屈伸范圍為(64.35±5.32)°, 乙組患者膝關節屈伸范圍為(44.87±5.18)°,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和僵硬情況的對比 術后1周, 在甲組患者疼痛發生率為2.17%(1/46), 乙組患者疼痛發生率為19.05%(8/42),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式在人工髖關節的成功應用后, 才發展起來的治療膝關節疾病的一種新技術, 可有效地根除膝關節(晚期)病痛,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3]。階梯康復能夠明顯的改善患肢的局部血液循環, 并增加了肌肉的力量, 是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膝關節康復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早期鎮痛支持可保證康復訓練順利進行, 疼痛干預以及合適鍛煉與時機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康復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4, 5]。為了探討和評價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關節功能的影響, 本次研究選取了本院收治的88例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作為研究主體, 結果為:甲組患者膝關節屈伸范圍均明顯優于乙組, 疼痛發生率明顯少于乙組, 關節僵硬發生率明顯低于乙組,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 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進行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 明顯改善了患者膝關節屈伸的范圍, 減輕了患者疼痛感, 并且減少了關節僵硬發生的風險,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梁曉燕, 陸皓, 蔣建芳, 等. 超前多模式聯合鎮痛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關節功能恢復的效果觀察. 創傷外科雜志, 2015, 32(3):269-270.

[2] 方淑鶯, 康焱, 黃天雯, 等. 無痛病房模式在早期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效果評價.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2, 33(2):

202-205.

[3] 褚友艾, 宋瑰琦, 洪曄, 等. 早期鎮痛聯合階梯康復訓練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病人關節功能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4, 28(7):

793-796.

[4] 劉曉雅, 岳宗進, 孫永強, 等. 中西醫協同鎮痛方案在人工膝關節置換圍手術期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2, 20(21):1953-1956.

[5] 王國軍, 張超, 沈計榮, 等. 延胡索粉劑聯合多模式鎮痛治療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疼痛20例臨床研究. 江蘇中醫藥, 2013,

篇3

摘 要:研究膝關節骨折術后采取早期康復訓練對膝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 通過對我院在2010年8月~2011年8月期間共收治了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60例,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在術后采取常規的康復訓練,觀察組在術后采取心理康復、主動功能訓練和被動功能訓練等早期康復訓練。結果 經康復訓練3 個月后,觀察組膝關節活動功能優良率為88.9%, 對照組為53.3%,差異顯著(P

關鍵詞:早期康復訓練 膝關節周圍骨折 療效標準

膝關節周圍骨折為常見骨折病,多數是由于直接或間接的受到外力傷害造成的。一般包括骨髁部骨折、脛骨髁部骨折和髕骨骨折,臨床上大多采取手術復位固定治療。然而,術后制動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膝關節功能障礙 、膝關節肌肉萎縮等危害,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影響.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06(04)56-57

 

 

篇4

【關鍵詞】King達標理論;膝關節置換術;功能鍛煉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術后進行康復訓練可極大限度地重建患者關節功能,增加其日常生活功能,改善預后[1]。King達標理論闡述了個人與個人之間形成的人際關系,在臨床應用中,對護患關系相互作用提出了8個意見,通過護士與患者間的感知、互動、溝通、交流等的影響與作用,達到制定目標[2]。本組研究中,通過采用King達標理論在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鍛煉中的應用,觀察其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選擇為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7例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行康復訓練的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66例;患者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1.1±7.4)歲;全部患者中,單膝置換89例,雙膝置換48例。

1.2 排除病例標準

精神疾病或聽力、交流障礙患者。

1.3 方法

本組病例患者均在康復訓練時,給予實施King達標理論,將之貫穿始終,詳情如下。

評估。入院初期,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個人情況,對患者進行個人系統進行評估。計劃。在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康復訓練計劃。執行計劃。按計劃執行相關康復訓練,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鍛煉體會,所有功能鍛煉以循序漸進的原則,給予患者鼓勵。功能鍛煉主要內容為,術后第2d,根據患者病情,給予練習膝關節伸曲及下肢肌肉主動被動運動,從無痛范圍開始,第3d開始進行下垂助力活動膝關節,以后每天增加活動范圍,每日1~2h,2次/d。1周后鼓勵患者下地活動,可采用扶助步行器進行行走鍛煉,2周左右膝關節主動活動度在90°時,可鼓勵患者扶雙拐行走。在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的過程中,可通過看電影、聽音樂等方式,消除患者的緊張感,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重視與患者家屬的溝通,使患者家屬能夠給予患者以支持,有利于患者積極配合鍛煉,促進病情的康復。評價。根據鍛煉情況給予評價,及時發現影響鍛煉的因素,并對計劃內容進行適當調整。

1.4 效果判定標準[3]

關節活動度改善判定標準。術后14d,評價患者的關節改善情況。優:關節活動90°及以上;良:關節活動60°~90°間;一般:關節活動60°以下。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本組患者在給予評估后,患者中,優79例,良50例,一般8例,關節活動度改善優良率94.2%。

3 討論

3.1King達標理論的應用價值

King達標理論由個人系統、人際間系統、社會系統三個互動開放組成,患者與護士各自形成個人患者間形成人際患者間的交流、互動,樹立治療的信心;護士與患者形成良好的人際系統,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的配合度,對于促進關節功能恢復,提高護理質量。膝關節置換術的成功與否,不僅與手術的成功有關,還與有效的護理干預有關[4]。

3.2 King達標理論在膝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

首先,加強護理評估,有效的護理評估是制定康復訓練計劃的基礎。給予患者制定康復鍛煉計劃,護士親自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治療需求,制定康復計劃。嚴格執行康復計劃,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加強康復活動。在康復鍛煉的過程中,采用聽音樂、聊天等方式,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護理評價始終貫穿于治康復鍛煉的全過程,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給予適當調整[5]。

本組研究中,通過在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鍛煉中采用King達標理論對患者進行指導,患者治療后,關節活動度改善優良率達94.6%,整體效果良好。

本組患者經護理后,護理效果較好,滿意度高。由此可見,膝關節置換術康復鍛煉過程中,采用King達標理論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靳立巾,張杰,賀媛. 功能鍛煉督查表在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J]. 護理學報. 2014(1): 43-45.

[2]黃哲. 膝關節置換術后功能鍛煉中King達標理論的應用探析[J]. 醫學信息. 2014(17): 355.

[3]孟暉. 老年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與功能鍛煉[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1, 30(4): 526-528.

篇5

關鍵詞:運動損傷 水中康復 實踐練習

1學員運動損傷的基本情況

運動損傷在軍隊院校里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軍校本科生長干部學員在校四年期間需要進行軍事基礎素質的多項訓練,其中包括各種軍事體育訓練。不同的軍事體育項目會造成學員不同位置、不同程序的運動損傷,所需要的恢復時間以及復元狀況也不盡相同,運動損傷會影響到學員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學員在進行軍事體育訓練過程中,尤其是400米障礙中,尤其是翻越高墻和跳下高板及跳下壕溝時,最易發生膝關節和踝關節的損傷,主要是前、后交叉韌帶及內側副韌帶損傷或者膝關節結締組織損傷。

2水中康復運動的基本原理

運動損傷后不久,人體關節的活動能力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損傷的影響。動作的生物力學特征會隨著能力的受損發生變化,技術動作會變形,運動成績也無法達到受損前的水平。借助水對關節活動能力進行恢復,不失為一種較為理想的康復手段與措施。

人體浸入水中,在自然的狀態下可使肌肉松馳,使肌肉的緊張度發生變化,疼痛感下降。人們可以借助水的浮力、壓力、阻力等物理特性,提高肌肉的力量與耐力,增加動作的活動范圍,恢復動作的控制能力、平衡性和協調性,這樣會有力地改善肌體的靈活性,促進受損肌體的恢復。

深水區域的恢復性練習主要是用來針對下肢部位損傷進行機能改善。運動員在深水區域,可借助漂浮工具,頭部離開水面,以保證順暢呼吸,軀干保持正直,用以做好各項專門練習的預備姿勢。

3學員進行水中康復的實踐練習

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使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水中康復訓練的技術方法和要領步驟,接下來我們從各個學員營調查了解,對確實存在膝關節、踝關節損傷的學員進行篩選。門診部外科醫生首先對學員的受損程度進行診斷并記錄,符合水中康復訓練要求的學員進行登記,把此時的身體狀態作為未接受康復訓練前的初始狀態,以便同康復訓練結束時進行對比。

將患此類傷病的學員作為研究對象,人數控制在10~12人,選取損傷類型、受傷時間及年齡等方面均相似的膝關節受傷學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接受水中步行康復訓練,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物理康復訓練。觀察學員水中康復訓練對膝關節損傷的康復促進效果。同時,將對患肢肌肉萎縮的預防、肌力的恢復、患肢負重、平衡穩定性也作為研究的問題之一。

設施包括恒溫游泳池,以及物理康復器械。康復訓練中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康復訓練,訓練內容包括被動關節活動練習、肌肉強化練習及站立練習等,每天訓練1次,35min/次,每周練習5次,連續治療30次為1個療程;實驗組學員實行水中步行康復訓練項目。水中步行訓練選用相關儀器,當進行水中步行治療時,首先讓患者浸入水中并站立。步行速度就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節,水面一般與患者腰部或下胸平面保持同一水平。剛開始訓練時,患者步行速度宜慢,對治療時間也不設定硬性要求,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并隨著患者功能的日漸改善,逐步提高步行速度并延長練習時間,直至每天訓練1次,35min/次,每周練習5次,連續治療30次為1個療程。在整個練習過程中,如患者出現不適則立即停止練習。

3.1實驗方法

(1)水中步行,速度保持每分鐘60米左右。開始可以借助扶手,待熟悉后自行完成。

(2)雙腳水中站立,沒有受傷腿過度到受傷腿單腳水中站立,訓練平衡能力。

(3)增加下肢力量訓練。(臀大肌、肌肉、股內側肌、股四肌)

(4)身體橫向移動練習,達到速度每分鐘60米左右。

(5)利用腳尖在水中行走練習,達到速度保持每分鐘60米左右。

3.2評定方法

4分析與總結

膝關節損傷康復訓練的目的,是恢復患肢負重、行走、平衡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膝關節在人體關節中處于一個特殊的位置,也是人體結構最復雜的關節。對膝關節周圍的軟骨、韌帶和肌肉進行鍛煉,可以增加關節的穩定性,減少關節的損傷。研究發現增加肌肉肌力在改善關節炎癥、提高關節功能上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證明水中運動治療在提高肌肉力量方面與其他方法相比更有效,因為水中運動治療在保證膝關節損傷情況穩定的前提下,通過肌肉力量的增加來提高膝關節的穩定,加快膝關節損傷的康復。

運動損傷在水中運動治療,是目前在很多國家流行的康復手段。水中運動訓練的優勢在于:人體在水中運動,由于水的浮力,可以大大減少關節附近肌肉和韌帶結締組織的負擔和承受力;通過水流對身體的按摩,可以放松人體神經,改善心情,在心理上為損傷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水中訓練沒有沖擊力,可以防止損傷關節的傷情加重;水中康復,可以改善關節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損傷的關節新陳代謝,使炎癥、水腫、積液快速吸收。水中步行是一種有氧運動,膝關節損傷的學員在水中康復,不僅可以鍛煉肌肉、改善膝關節血液循環、促使膝關節炎癥及水腫消失,而且還有提高心、肺功能、提高損傷疾病患者的身體協調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篇6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關節鏡下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的40例患者,其中32例為男性,8例為女性;年齡19-52歲,平均34.6±1.2歲;18例為左膝損傷,22例為右膝損傷。韌帶損傷原因:16例由交通造成損傷,9例由墜落造成損傷,15例由體育運動造成損傷;22例為單純韌帶損傷,18例為聯合性韌帶損傷,(內側半月板、后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中的任意組織受到損傷);26例為急性韌帶損傷,16例為陳舊性韌帶損傷。本文將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為20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和病期等方面不具有顯著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40例患者術后進行6-12個月的隨機訪問。

1.2方法

將40例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 (20例) 與對照組( 20例)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即在手術前制定科學、合理和系統的康復計劃,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以及康復知識的宣教。同時,護士在關節鏡下行韌帶重建術后,指導病人做膝關節功能恢復鍛煉。對照組患者進行骨科常規治療的護理和指導

2、護理干預措施

對照組采用骨科常規治療方法,手術后在護士指導和宣教下患者自行進行膝關節功能恢復訓練[2];實驗組在骨科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有計劃的康復護理干預,即術前心理干預、術前康復護理指導、術后康復護理和出院指導。

2.1術前護理

(1)心理干預

醫護人員熱忱接待患者,做好患者手術前的心理護理。前交叉韌帶(ACL)損傷患者,膝關節不穩定,出現膝蓋屈伸和負重功能障礙,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希望通過前交叉韌帶(ACL)重建術來恢復膝蓋功能,解除患者的身體痛苦,但患者不了解手術過程和效果,心中對手術的成功性表示懷疑。同時,醫護人員讓患者了解膝關節功能恢復需要漫長的康復時間,術后康復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手術效果。術前心理干預可以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恐懼,使其主動配合醫生進行前交叉韌帶(ACL)重建手術。

(2)術前康復指導

醫護人員向患者講解術前康復訓練的目的、注意問題和訓練后的效果。同時,醫護人員指導患者進行規律呼吸、放松精神和轉移注意力,以此患者手術帶來的痛苦和不適[3]。醫護人員教會患者進行股四頭肌肌肉收縮的方法,以此進行足趾、踝關節和膝關節的伸縮訓練。患者在進行術后康復護理干預訓練的時候,應該銘記注意事項,主動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康復訓練。

2.2術后護理

患者手術后6小時內需保持平臥姿勢,并觀察傷口滲血和疼痛情況。患者術后下肢血液循環不好,容易出現關節腔內積液,所以進行加壓包扎。患者保持膝關節屈伸,并抬高腿30°。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下肢靜脈循環,防止出現下肢腫脹,而且減少關節腔內積液[4]。術后6小時內膝關節位置放置冰袋,以此減輕患者關節腫脹和疼痛。

2.3術后康復護理

術后康復護理一般可分成3個階段,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①第1階段(術后3周以內)

術后當日患者需要進行股四頭肌收縮鍛煉,持續收縮股四頭肌5秒,然后放松,但不產生任何關節活動。依據上述方法,每日進行200次左右的訓練,50次為一段訓練。患者在進行訓練的時候,應該最大限度地、有節奏地進行屈伸,防止出現頻率過快和動作不到位的現象。股四頭肌收縮方法可以避免出現肌肉萎縮,為后期康復護理干預奠定基礎。術后1天患者進行踝關節訓練,髕骨推移訓練和下肢抬高訓練。患者下肢抬高約10,慢慢放下后再抬起。患者下肢抬高高度逐漸增加,但不能超過45°,每天3次,每次18分鐘。術后早期可以伸縮膝蓋,防止髕骨囊黏連,幫助膝關節恢復。術后第4天采用被動關節器進行訓練,伸縮范圍為30°以內,每日增加10°[5],每次2分鐘。術后第7天,患者被動驅膝幅度達到90°,術后第14天,患者被動屈膝達100°。

②第2階段(術后14周以內)

在第一階段的康復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強化患者下肢肌肉和關節屈伸訓練,股四頭肌收縮每日500次,并增加下肢抬起的角度和動作的維持時間;術后第2-4周,患者負重力逐漸增加,第4周后獨立負重行走,第6周后可以患者可以主動進行下肢伸縮,幅度在90°以內;術后第7周后,患者增加半蹲式屈膝訓練,增加屈伸角度,每日3次;術后第10周后,患者增加屈伸訓練,其目的在于強健肢體。患者雙腳分開,上身挺直[6],手握護欄,保持下蹲姿勢;術后第84日以后,患者可以進行抗阻訓練,諸如,自行車訓練。然而,訓練強度不宜過大,每次15分鐘為宜,每日3次。

③第3階段(術后25周以內)

術后康復護理干預的目的是強化膝關節運動,所以膝關節屈伸幅度為140°以內,主動膝關節屈伸幅度為120°以內。同時,患者不斷進行身體平衡、阻力和關節的訓練,諸如,自行車、游泳和快走等運動,避免進行動作劇烈的運動。

2.4評價方法

本文采用Lysholm方法對韌帶重建手術后膝關節功能恢復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其中100-95為優秀,代表膝關節功能恢復正常;95-80為良好,代表恢復效果明顯;80-60為可以,代表具有恢復效果;0-60為差,代表無恢復效果。

3 統計學意義

上述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處理,組間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 P> 0. 05,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0. 05,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0. 01,組間差異具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

4 結果

本組患者韌帶重建手術后平均隨訪6個月,其中實驗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為90%,對照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優良率為50%,實現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恢復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P < 0. 01 ),如見表1所示。

表1關節鏡下進行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兩組患者在膝關節功能恢復方面比較分析

注釋:相對于對照組來說,P<0.01

5、討論

5.1 康復護理干預對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的重要性

目前,前交叉韌帶損傷的主要治療方法為韌帶重建術。目前,關節鏡下膝關節韌帶重建手術忽視了患者術后輔助治療,使得患者長期處于關節腫脹、滲血和不穩定的狀態。康復護理干預作為韌帶重建術后的主要輔助方法,可以縮短患者的康復時間,提高韌帶重建手術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術后痛苦。術后康復護理干預通過有計劃的康復訓練,幫助患者快速恢復膝關節功能,增加外肌肉力量和關節穩定性。實驗組20例患者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有計劃的康復訓練,實現手術前的心理輔導,消除手術恐懼心理;手術后的階段性訓練,快速恢復膝蓋功能。由表1中的數據可以發現:韌帶重建術后實驗組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時間、恢復效果明顯好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篇7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9月來本院康復醫學科進行住院治療的腦卒中患者共48例。選取標準:①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的診斷標準[2], 且經顱腦CT和磁共振成像(MRI)檢測及臨床確診為初次發病者。②無明顯認知障礙, 并能積極聽從治療醫師指令配合康復訓練。③年齡30~65歲, 無心功能不全、慢性肝病等其他嚴重并發癥。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意識障礙。②存在嚴重認知障礙。③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將4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1. 2 康復訓練方法

1. 2. 1 對照組 進行常規康復綜合訓練, 包括:①運動療法40 min/次;②作業療法40 min/次;③中頻電療法;④針灸治療;⑤平衡訓練。以上訓練1次/d, 6次/周。

1. 2. 2 治療組 在常規康復綜合訓練的基礎上增加針對膝關節控制能力的強化訓練, 主要是膝關節0~15°范圍內屈伸的控制訓練, 20 min/次。包括:①在仰臥位下進行0~15°的伸膝訓練, 并在伸膝末端施加適當阻力囑患者進行股四頭肌的持續性收縮, 持續時間10 s/次。②在仰臥位下囑患者在矢狀面內進行連續性屈髖屈膝-伸髖伸膝訓練, 足部離開床面, 并囑患者膝關節維持在矢狀面內。③坐位下借助股四頭肌訓練椅做膝關節屈伸, 并在運動終末端施加適量阻力囑患者做股四頭肌、N繩肌的等長收縮, 持續時間10 s/次。④站立位患側下肢負重做膝關節屈伸訓練, 屈曲角度從小逐漸增大, 達到使膝關節屈曲并停留在任意角度, 以提高膝關節控制能力。⑤患者練習患側下肢時穿戴白布夾板或伸膝矯形器。

1. 3 康復評定方法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進行康復訓練前和訓練6周后均分別采用Berg平衡量表vBBSw評定患者平衡功能、Fugl-Meyer運動量表(FMA-L)評定患者下肢運動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級(FAC)評定患者步行能力[2]。所有評定均由同一個治療醫師完成。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功能、步行速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復雜的關節, 在步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 4], 它有3塊骨(股骨、脛骨和髕骨), 2個運動自由度, 3個互相關節的面(內側脛骨關節、外側脛骨關節和髕骨關節), 這3個互相關節面均圍繞在同一個關節囊內。從功能上, 在站立時膝具有支持體重而不需要肌肉的收縮;在坐、蹲、攀登等運動中, 它參與降低或抬高身體;還允許身體的旋轉。在步行時, 正常的膝關節通過減少身體的重心垂直和側方的震蕩來減少能量的消耗, 支撐相當于體重的4~6倍垂直的力。膝關節其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自由度是屈-伸。其屈曲范圍取決于與大腿后面接觸的小腿肚肌的大小。過伸的運動范圍較小, 正常不超過15°[5]。而大多數的偏癱患者患側下肢最容易出現的膝關節問題就是患側下肢負重時膝關節伸展不充分和膝關節過伸展, 也就是是膝關節控制不良。

當偏癱患者開始用患腿負重時, 膝關節通常由于伸膝肌群控制不夠而不得不彎曲。這時一部分患者在行走時便會刻意的將患側膝關節被動鎖定于完全伸展位, 并一直保持至站立相末期, 這就阻礙了患者患側下肢在擺動相開始前屈曲膝關節進行有效的行走。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于不能及時的收縮股四頭肌及不能0~15°范圍內控制膝關節屈伸所致。而另一部分患者學習步行時, 在患側下肢處于支撐相時屈曲膝關節, 這表明患者膝關節附近的肌肉可以使膝關節處于輕度屈曲位, 但對膝關節伸展最后幾度運動的控制還不夠充分。這些患者由于整個軀體重心對稱受到破壞, 患側下肢負重能力下降, 健側下肢負重增加的同時向患側轉移重心變得異常困難, 導致身體重心長時間的偏向健側, 從而影響了行走時身體重心的平衡進而降低了步行的質量, 在行走時經常表現出軀干搖擺幅度過大, 步幅大小不均等、行走節奏性差、肌肉疲勞、疼痛、穩定性差。以上兩種患者雖然看似獲得了一部分的步行能力, 但這些患者步行時身體的平衡及負重絕大部分來自健側下肢的代償, 而一旦健側下肢進入擺動期需要患側肢體負重時, 患者的髖關節屈曲使重心后移, 骨盆過度水平側移并向健側向下傾斜, 難以輕松長時間較快的行走。

導致腦卒中患者在步行時患側下肢負重期膝關節伸展不充分或過伸展的原因主要有:①股四頭肌肌力低下, 不能保證患側下肢負重時膝關節伸展所需力量; ②N繩肌肌力低下, 不能保持患側下肢負重時膝關節的輕度屈曲;③股四頭肌張力過高, 不能保持患側下肢負重時膝關節的輕度屈曲位; ④股四頭肌、N繩肌等其他輔助肌群存在感覺障礙, 不能在步行時形成正常反饋, 不能充分發揮該有的協同及拮抗作用來穩定膝關節;⑤小腿三頭肌張力過高或跟腱短縮以及脛骨前肌肌力低下導致踝關節在觸地時缺少足夠的背伸角度使患腿負重時不能產生身體重心的轉移, 導致代償動作髖關節屈曲的出現, 身體重心后移, 由此造成膝關節過伸展的出現。

本研究采用的訓練方法通過對腦卒中患者膝關節控制能力的加強訓練, 加強膝關節周圍肌群的肌力, 進而加強膝關節在選擇性屈伸運動中的穩定性, 患者練習時穿戴白布夾板或伸膝矯形器可以預防膝關節長時間處于過伸位, 降低異常感覺的輸入, 并減少膝關節損傷的幾率。通過加強伸膝肌股四頭肌、屈膝肌、N繩肌以及脛骨前肌等肌群肌力的訓練及促進膝關節周圍深淺感覺的恢復訓練等, 以達到糾正腦卒中患者膝過伸同時增強患側肢體的負重能力。同時加強對膝關節周圍肌肉的主動控制訓練, 通過對患側膝關節周圍肌肉群的刺激引起患者的注意, 提高感覺信息的輸入, 從而改善患側膝關節的主動控制能力。

綜上所述, 在進行常規綜合性康復訓練的同時強化膝關節控制能力訓練對偏癱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能更好地提高腦卒中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紀樹榮. 運動療法技術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2011:468.

[2] 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 1996, 29(6):379.

[3] 王玉龍. 康復功能評定.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0:175-183.

[4] 吳濤, 李建華, 董燕.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步態特點研究進展.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2009, 31(4):273-274.

篇8

關鍵詞:系統化康復訓練,膝關節,半月板縫合,康復護理,關節鏡

半月板損傷是膝關節內常見損傷最常見的一種類型,約占所有膝關節紊亂疾病的75%左右,半月板在膝關節的穩定、力的傳導、減震以及關節軟骨的中起到重要作用。半月板損傷活缺失將導致骨關節炎發生率增加,因此半月板修復收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因此完整的半月板對維持膝關節功能和穩定以及預防骨性關節炎等都具有決定性作用【2】。關節鏡縫合術作為一種新技術,較為安全使用,具有并發癥少,恢復快,術后疼痛減輕,術后膝關節粘連少,瘢痕少,微創等良好特點【2】而通過康復訓練的實施,能夠進一步鞏固手術治療的效果,對患者肢體的功能康復非常重要,本文針對21例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的患者對康復訓練的治療進行實施,得到滿意療效,具體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從2010年6月~2013年8月期間,我院共收治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病例2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4例,年齡在25~74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6.7歲,病因:有外傷史7例.不明原因14例,本組患者均有膝關節持續疼痛,影響工作、生活或運動。左膝14例,右膝7例,現將其隨機分為康復組和參照組,半月板縫合術的康復尚無統一公認的方案⑴我們采用的方案如下:

1.1.1 :保護期——術后1天至4周

1. 腘繩肌收縮練習:仰臥或坐位,坐位抱膝:(適用于100°以上范圍)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緊張。保持5秒鐘,然后放松,重復10次。

2.股四頭肌收縮練習:俯臥位,小腿前方墊一毛巾卷或枕頭。用踝關節向下壓毛巾卷或枕頭,盡量將腿伸直。保持5秒鐘,放松。重復10次。

3.直腿抬高練習:仰臥位,健側膝關節屈曲,患側膝關節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離床面約12cm,保持5秒鐘。繼續抬高12cm至24cm,再保持5秒鐘。然后與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cm,保持5秒鐘,再放下12cm,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次。

強化練習:開始練習前在踝關節上放置沙袋等重物,從1kg逐漸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kg。

4.提臀練習:仰臥位,收緊臀部肌肉。保持5秒鐘后放松,重復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練習:站穩,必要時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關節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次。

強化練習:開始練習前在踝關節上綁縛沙袋等重物,從1kg逐漸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kg。

1.1.2 :恢復負重期——術后5-7周

1.終末伸膝練習:仰臥位,膝關節下方墊一毛巾卷或枕頭。伸直膝關節并保持5秒鐘,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次。

強化練習:開始練習前,在踝關節上綁縛沙袋等重物,從1kg逐漸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kg。

2.直腿抬高練習:仰臥位,健側膝關節屈曲,患側股四頭肌收縮使膝關節伸直。 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離床面約12cm,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復10次,共做5組。

強化練習:開始練習前,在踝關節上綁縛沙袋等重物,從1kg逐漸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kg。

3.半蹲練習:扶住一把結實的椅子或床架,腳距離椅子或床架20cm左右。背部挺直,慢慢彎曲膝關節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不能超過90°,保持5~10秒鐘,慢慢站直并放松。重復10次。

4.股四頭肌牽拉練習:站立位,患側膝關節屈曲,將足跟拉向臀部,要感覺到大腿前面受到牽拉。保持5秒鐘。重復10次。

1.1.3 :恢復活動期——術后8周至8周后

1.單腿部分屈膝練習:站立位,扶住椅背支撐身體。健側膝關節彎曲,患側足部踩平,足趾抓地以保持平衡,慢慢屈膝降低身體,然后再站直回到起始位置,放松。重復10次。注意這項練習不能過90°。

2.前向踏步練習:站立位,前方放一高15cm的板凳。患側邁步踏上板凳,健側腿跟上,再以相反順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次。隨著鍛煉強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3.側向踏步練習:站立位,側方放一高15cm的板凳。患側邁步踏上板凳,健側腿跟上,再以相反順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次。隨著鍛煉強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4.終末伸膝練習:坐位,患側小腿及足跟放在板凳上。伸直膝關節,保持5秒鐘,再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復10次。

5.腘繩肌牽拉練習:仰臥位,屈曲髖關節,雙手在膝關節上方抱住大腿。慢慢伸直膝關節直到感覺膝關節后面緊張。保持5秒鐘放松,重復10次。再做另外一側。如果沒有感覺到牽拉,就將髖關節再屈曲一些。練習時不能擺動,要保持穩定。延長牽拉時間可獲得最好的效果。

6.靠墻腘繩肌牽拉練習:靠門仰臥,患側腿抬起,伸直膝關節,將足跟靠在墻面上,健側膝關節屈曲,使臀部貼向墻壁。當感覺到膝關節后面緊張時再伸膝,保持5秒放松,重復10次,再練習另一側。身體離墻壁越近,牽拉的效果就越好。

7.蹬車練習:如果您能夠進行蹬自行車練習,將座椅調高至足部剛剛能踩到踏板并能完成一次蹬車循環。將阻力定為“輕”并逐漸增加到“重”。可以每天蹬10min,也可以逐漸增加練習時間,從每天蹬1min直到每天蹬20min

8. 行走和跑步:行走是手術后恢復中期(手術2周后)極好的功能鍛煉。但為避免膝關節受到沖擊和震蕩,手術后6~8周內不能跑步。行走和跑步都應循序漸進。

【結果】:21例患者均成功進行隨訪,隨訪時間6~18個月,平均13個月,均臨床愈合,膝關節無疼痛,活動度正常(0~160°),各種膝部實驗均為陰性,術后膝關節HSS功能評分90~98分,較術前有很大改善,顯示了很高的近期臨床效果,與文獻報道愈合率接近。⑷

【小結】:由于半月板是膝關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半月板在膝關節的功能、生物力學的穩定以及保持關節軟骨的之間骨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康復目的是讓患者通過功能鍛煉恢復到損傷前的運動水平,即恢復到正常關節活動度,肌力,關節穩定性【4】。

參考文獻:

[1]鄭民慶,候之啟,周立平,羅吉偉,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效果的觀察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07.(5);101

[2]隋曉輝 關節鏡下半月板縫合術28例治療體會J吉林醫學,2010.9(31);4339

篇9

[關鍵詞] 功能訓練;健康教育;膝關節周圍骨折;膝關節僵硬

[中圖分類號] R49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27-007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arly functional training guidance prevention of knee stiffness after fractures around the knee. Methods Choose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2 in our hospital around knee fracture surgery 132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 6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car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early stage used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the knee (CPM) machine auxiliary functional exercise. Results Early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knee ROM (P

[Key words] Functional training; Health education; Fractures around the knee; Knee stiffness

膝關節周圍骨折累及或未累及膝關節均可能造成膝關節軟組織腫脹、充血,傳統康復過程需要長時間關節制動,從而極易造成膝關節肌腱、韌帶、關節腔功能的退化,發生膝關節僵硬,造成關節運動功能障礙,膝關節屈曲小于90°[1],不僅不利于骨折部位功能重建,更降低肢體負重、運動的康復效果,給患者造成額外的損害。研究認為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早期進行適度輔助運動并不會影響骨折愈合效果,并可改善術后膝關節僵硬的狀態[2,3]。本研究應用早期功能訓練指導對膝關節周圍骨折患者進行康復干預,評價早期功能訓練對預防膝關節僵硬的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1~12月在我院行手術治療的膝關節周圍骨折患者。納入標準:年齡≥18歲,經影像學診斷為髕骨、脛骨、股骨骨折,行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排除標準:膝關節置換術,合并嚴重多發傷,合并嚴重心、腦、肺、肝、腎疾病及惡性腫瘤,既往膝關節骨關節病史或長期臥床,先天骨骼畸形,認知功能障礙及精神障礙患者。入選132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6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功能訓練指導

對照組術后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重新制定康復訓練指導計劃,術后早期開始進行膝關節活動干預訓練,針對術后及訓練疼痛、心理狀態進行相應干預。

1.2.1早期功能訓練指導 術后第1天,做患側踝關節屈、伸、旋轉運動,各(30~50)次/d,防治肢體末端關節僵硬,促進血液循環;股四頭肌、腓腸肌等長收縮,保持膝關節制動,分別收縮股四頭肌、腓腸肌停頓5s后放松,反復收縮,各(30~50)次/d,改善肢體膝關節周圍血液循環,防治肌肉萎縮,增加膝關節周圍肌群力量。術后第2~3天,持續以上運動,增加直腿抬高訓練,采用輔助持續膝關節被動運動(CPM)機,輔助進行膝關節運動鍛煉,患者取平臥位固定患肢于CPM機上,由10°逐漸增加,活動范圍設定為30°以內,每次30min,每天2次。術后第4~7天,踝關節活動增加至各(80~100)次/d,分早晚2次完成,肌肉等長收縮各(60~100)次/d,分早晚2次完成,可在床邊坐起懸吊小腿,進行主動屈膝、伸膝運動,CPM機活動范圍增加至60°以內,每次50min,每天2次。術后第2周,CPM機活動范圍可增加至90°,每次30 min,每天2次。術后第3周增加床上踩單車運動,對雙側肢體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均進行適當的活動,每次15~20 min,每天2次,CPM機輔助訓練時間增加至1 h。CPM機輔助訓練以患者感到輕微疼痛、可耐受為度;術后第4周開始拄拐下床,逐漸增加負重訓練,按體重的1/4、2/4、3/4增加至全體重負荷。術后第6周可進行上下階梯訓練[4-6]。

1.2.2疼痛及心理干預 由于早期開始進行膝關節功能訓練,伴隨出現的疼痛感受及由此刺激產生的心理應激將是影響訓練依從性的關鍵因素,因此,針對早期功能訓練將施行一套有針對性的疼痛及心理干預措施。術前對患者進行術后功能鍛煉相關知識宣教,使患者更好地接受術后早期訓練,術后第1天,進行積極的疼痛干預,采用VAS疼痛評分標準[7],由患者根據自身疼痛感受選擇0~10代表疼痛程度,得分越高自感疼痛程度越高,≤3分者尚能耐受,則以注意力轉移為主緩解疼痛,≥4分者可給予止痛藥緩解疼痛改善睡眠,同時給予心理壓力疏導,讓患者對術后疼痛及止痛藥物應用的必要性有正確認知;開始CPM機輔助活動及其他康復訓練時,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及自訴疼痛程度,及時調整訓練強度,并對由于懼怕疼痛導致的抵抗情緒進行安慰,讓患者了解早期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在輕度可耐受疼痛范圍內接受功能訓練,指導患者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支持,采用表揚、獎勵的形式緩解患者心理壓力。

1.3評價標準

術后2、4、6、8周評價伸膝關節和屈膝關節活動度(ROM),隨訪12個月,術后3、6、12個月進行膝關節功能 Lysholm 評分(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8]、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9]評定。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或方差分析,P

2結果

2.1術后2、4、6、8周膝關節活動度

術后康復早期實驗組和對照組膝關節ROM均有明顯的增加(P

3討論

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膝關節僵硬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局部充血、出血、軟組織挫傷造成組織間粘連、瘢痕造成周圍肌肉、韌帶、關節囊纖維化、攣縮,長期的制動將加劇組織改變的累積作用,造成開始活動初期出現明顯的關節活動度減小[10]。股骨、脛骨、髕骨等相關骨骼創傷均可能引起術后膝關節僵硬,對患者治療和康復的信心都是一種打擊,因此預防術后膝關節僵硬成為膝關節周圍骨折患者臨床康復的重要內容。傳統的術后護理以保守康復指導為主,更重視為骨骼愈合創造條件,而忽略對相關重要關節功能的鍛煉,無法有效預防膝關節功能障礙發生。研究顯示,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低強度有限度的膝關節屈伸運動利于促進膝部血液循環,加速腫脹和充血的消除,避免周圍軟組織的粘連,減輕瘢痕形成[11]。

本研究采用CPM機在術后早期即術后第2天進行膝關節功能訓練,由于屬于較早期的康復,患者心理接受程度相對較低,在術前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則能有助打消患者的疑慮,更好地配合早期康復訓練。CPM機在預先設定的角度、速度等參數下自動完成對患者肢體的非負重勻速屈伸,患肢固定穩固后并不會造成骨折部位的額外應力負擔,隨著活動角度的逐漸增加,膝關節接受循序漸進的承受運動負荷,避免使其周圍組織及關節囊功能退化,加速血流還有利于骨折部位的血供和骨骼修復[12];自動化的輔助運動避免了人為輔助的誤差和不穩定性,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過程中患者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反應,活動以患者可耐受的輕度疼痛為宜,確保適度的運動和對患者保護[13]。CPM機早期輔助膝關節運動和周圍肌群的舒縮運動,對患側肢體的肌力、骨骼重建所需血供、骨骼重建強度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均有重要的意義[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由于術后早期進行膝關節活動,實驗組術后第2、4、6、8周膝關節ROM均明顯大于對照組,術后第4周膝關節ROM已達到(92.65±8.23)°,在很大程度上恢復了基本的膝關節屈伸范圍,可見早期功能訓練效果較傳統康復效果顯著。CPM機術后早期訓練活動范圍應從≤10°的范圍開始進行,在患者耐受情況下每次增加5°~10°,勻速緩慢進行,術后1周可增加至60°,第2周可增加至90°,逐漸擴大幅度、速度和時間,隨時注意患者反應,避免過度運動傷害。

早期功能訓練可能會增加患者心理負擔,其中疼痛是造成心理負擔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早期功能訓練同時應關注疼痛的管理和心理負擔的疏導。本研究將疼痛管理作為主要的突破口,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充分了解疼痛管理對術后康復的意義,采用VAS疼痛評分標準積極地了解患者疼痛程度,根據具體的疼痛程度選擇有針對性的干預方式,對于輕度疼痛患者可不予藥物干預,而以心理疏導和轉移注意力為主,但對有明顯疼痛的患者則可給予止痛藥物緩解疼痛,減輕應激刺激造成的不良心理狀態,促進患者配合術后各項醫療措施及康復訓練[16]。經過早期功能訓練、疼痛和心理干預的配合,患者膝關節功能保持較好活動性,并逐漸改善恢復正常活動范圍,避免了關節僵硬對后期下肢功能康復的影響。本研究顯示,遠期效果評價中,術后3、6、12個月實驗組LKS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下肢站立、行走的穩定性提高,干預組術后BBS評分亦明顯高于對照組,遠期下肢功能康復效果較對照組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早期功能訓練指導能有效恢復膝關節周圍骨折后膝關節的活動度,預防膝關節僵硬,有利于膝關節功能及下肢運動功能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興華,唐杰,周緒琴. 骨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預防患者膝關節僵硬康復訓練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7):803-805.

[2] 楊治濤,葛廣勇. 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對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5):1658-1659.

[3] 李楊,蔡宏,張克. 膝關節置換術前患者及家屬關注問題調查[J]. 中國骨與關節雜志,2013,23(8):425-430.

[4] 梁遠. 膝關節纖維化治療的研究進展[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3,21(13):1313-1316.

[5] 解東風,李奎,李鑫,等. 本體感覺訓練在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所致關節僵硬患者康復治療中的作用[J].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10):945-947.

[6] 馮賓,翁習生,林進,等. 固定平臺全膝關節置換術后10年以上臨床隨訪研究[J]. 中華骨科雜志,2013,33(5):487-494.

[7] 盧啟貴,王平,黃東紅,等. 關節鏡下同種異體半腱肌肌腱移植治療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J]. 中醫正骨,2013,25(9):36-38.

[8] 盧啟貴,王平,黃東紅,等. 關節鏡下松解術聯合推拿手法治療膝關節韌帶重建術后膝關節僵硬[J]. 中醫正骨,2013,25(9):45-46,48.

[9] 黃苑芬,韓穎,張志娟. 持續被動運動在預防截癱患者下肢廢用綜合征中的作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11):2150-2152.

[10] 馮桂敏. 早期康復鍛煉在骨科膝關節僵硬患者康復訓練中的應用效果[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97-2599.

[11] 黃淑明,蘭樹華,鄭榮宗. 股骨遠端骨折術后伸直性膝關節僵硬的治療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3,28(7):644-646.

[12] 王官林,邵松濤,周永福. 手法推拿配合中藥外洗及CPM機防治下肢骨折后膝關節僵硬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2013,28(1):148-149.

[13] 江麗嬌,熊潔,張晶晶. 下肢創傷骨折術后預防膝關節僵硬的功能訓練[J]. 現代臨床護理,2012,11(5):43-45.

[14] 李衛平,王江林,徐莉莉. 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輔助CPM治療對膝關節功能的影響[J]. 海南醫學,2013,24(6):812-814.

[15] 李艷容. 延伸指導對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4):73-74.

篇10

關鍵詞:膝關節疾患;關節鏡手術;護理干預;功能康復

        常見膝關節病有骨性關節炎、半月板損傷、關節游離體、滑膜炎等。關節鏡外科技術是骨科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微創骨科領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運動醫學對骨科的重大貢獻,目前正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關節疾患的診斷和治療中。

        關節鏡技術應用于膝關節病的治療,具有直觀、精確、創傷小、恢復快、檢查和治療同時進行的優點,因而越來越受廣大患者的青睞。我科自2009年3月—2009年10月行關節鏡治療膝關節疾患者26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09年3月—2009年10月于桐鄉第一人民醫院采用關節鏡治療膝關節疾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齡19~63歲,平均40.1歲。病種:半月板損傷16例(其中3例伴前交叉韌帶損傷),骨性關節炎6例,滑膜炎3例,關節游離體1例。術后康復初始有21例完全不了解康復知識,害怕疼痛而不敢做鍛煉者17例,局部腫脹明顯者23例,疼痛明顯者5例。

        1.2方法術前即與醫生共同制定程序化的康復訓練計劃,采取早期實施護理干預即強化心理護理,積極調動社會支持系統的支持,指導實施主動舒縮股四頭肌、踝關節背伸活動、直腿抬高鍛煉、被動活動器(CPM)的應用等綜合的康復鍛煉。分別于術后第4周及第6周采用療效評定標準[1],優:膝關節疼痛消失,活動基本正常,無壓痛,研磨試驗陰性,積分值下降>2/3;良:膝關節疼痛明顯減輕,關節活動度明顯改善,無壓痛,積分值下降1/3~2/3;可:膝關節疼痛減輕,活動有所改善,積分值下降<1/3;差:癥狀、體征與術前無明顯改善。從而進行功能評定。

        2護理干預

        2.1術前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