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理解教學方法范文
時間:2023-12-18 17:56: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閱讀理解教學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閱讀興趣;閱讀習慣
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要掌握使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的能力,即“四會”。而讀包含了所有語言的基礎。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同時也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可見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閱讀能力的培養成為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縱觀歷年的中考題型,閱讀理解都是重頭戲,占中考英語總分的近三分之一。
在這三年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也在不停的探索反思。閱讀能力的培養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興趣,其次注重教學中循序漸近而長期的、堅持不斷的訓練,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直觀教學也是必不可少。下面我來談談我所總結的幾點有助于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
1.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置于重中之重
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所以說,興趣是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原動力。如果學生自己在閱讀中獲取知識的同時又能感到無比的快樂與滿足,那么他們自己也會不自覺的迷戀上閱讀的。英語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中的事物讓學生感受到英語閱讀的好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比如從學生初一開始,在課堂上每周兩次在新課結束后,都給學生留一個簡短的英文小笑話,讓學生自己從中體會幽默感和英語文化的魅力。當遇到節日時,都給學生留一個針對當時節日的小閱讀,讓學生從英語閱讀的角度了解中、外節日的風俗人情、文化背景等等。同時引導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
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趣的課外閱讀材料不僅能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而且能促使其有效地獲得知識和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并培養學生閱讀熱情。老師給學生推薦一些內容豐富、篇幅較短、難度適中、材料新穎有時效、針對性強等課外閱讀給學生。比如他們最愛的影星,歌星,球星的簡介。并鼓勵小組成員之間或全班同學之間進行閱讀資源共享。為了進一步提高他們課外閱讀的熱情,教師可以在每個月舉辦一次快速閱讀并復述比賽,讓學生以一種極大的興趣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閱讀學習當中。
2.注意教學中對閱讀要循序漸近長期的、堅持不斷的訓練
就目前的英語教學來說,閱讀教學是一大難點。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操之過急。可從兩個方面入手:
2.1 從短到長,從易到難。通過精心設計,從初一開始就慢慢帶著他們讀一些簡短易懂的小短文,同時采取鼓勵式、夸獎式教學。
2.2 專項訓練。中考閱讀理解的考查對象除了對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考查,還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所以老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時要有很強的針對性盡量抓住其中的主要情節和論點。然后根據學生水平的提高慢慢提升訓練的難度。對于細節題,旨在考查學生識別材料中的具體事實和細節的能力。這時老師需要明確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快速瀏覽文章查找答案,一般要對五個“W”進行考察即:who,when,where,what,why。教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深層理解的問題,如作者的寫作意圖、預測事件情節發展或后果等,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引導他們深讀文章,使其發揮潛能,鍛煉發散性思維,提高對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認識,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推理能力。
3.培養正確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決定閱讀的效率和解題正確率,在訓練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提出一些具體要求:
3.1 初中生活潑好動容易焦躁不安,并且有時有些自負情節,很難靜下心來面對長篇的小蝌蚪般的字符
3.2 一定要默讀,默讀的速度要比出聲閱讀快得多,有的學生在閱讀時愛發出聲音,有的學生用筆和直尺之類的東西指點著助讀,有的喜歡回讀。這些都大大降低了閱讀的速度和效率,需要及時糾正。
3.3 學生在做閱讀時一個很大的攔路虎就是生詞,但要培養學生在第一遍閱讀時不要著急查找工具書,告訴學生碰到生詞不要驚慌,誰在做閱讀時都會遇到生詞,很正常,讓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和必勝的信心,不要被一個生詞影響考試。要學會猜測生詞的含義,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過上下文的語境或根據構詞法,如:同意詞、反義詞、同位關系、因果關系或定語從句等上下、文暗示猜出詞義。
3.4 還有一種不良的閱讀習慣是逐詞閱讀,這種閱讀方式不僅耗時長,而且更主要的是它影響了學生獲取句子意思的速度和準確性,由此導致學生為了弄清句義而反復閱讀某個句子,從而造成時間上更大的浪費。
4.充分利用多媒體,優化英語閱讀課教學。
學生普遍反映閱讀題目比較枯燥,傷腦,主要由于學生不熟悉英美文化,不了解英美作者的主觀意圖,還有可能跟學生因詞匯量及對不同文體閱讀技巧的缺乏有關,往往不能準確把握文章要點,經常陷入一片迷茫中。面對廣大初中學生苦惱,教師在原來借助課本、語言、表情、手勢、板書、掛圖、錄音機、幻燈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集成性的優勢改進英語閱讀課教學方法,它能夠把教學內容以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聲音展示出來,可以提供真實的教學情境,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手、口、腦等感官來投入學習。
篇2
【關鍵詞】語文閱讀;理解詞語;多種方法融合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課程目標與內容要求學生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彩,體會其表達效果。文本中的每個詞語都極富有伸張力和想象力的,它承載著寫作者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和情感傾向等,有著廣闊的空間可以讓學生開拓思維,是學生語言發展的良好依托和載體,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巨大寶庫。因此,教師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詞語,掌握詞語,運用詞語和發展詞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效果。下面就語文閱讀教學中理解詞語的方法談幾點體會:
一、借助工具書、書中注釋釋義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借助字典、詞典,理解生詞的意義。借助工具書了解詞語的語素意義,通過舉一反三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到更多詞語的意義。懂得語素的知識之后,能夠更好地辨認詞義。如:“水利”、“水力”兩個詞,我們只要理解了語素“利(利益)”、“力(力量、能力)”,就能夠區別它們的詞義。又如:在教學《金錢的魔力》一文時,文本中的“蹩腳”、“考究”、“闊佬”、“通融”、“窘況”、“妙不可言”等詞語,同學們在課前預習時通過查詞典的方法已經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這對學生了解作者刻畫老板唯利是圖、世故圓滑、阿諛奉承、獻媚討好的形象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在查字典時還要注意據詞定義,即教會學生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準確擇義。如:在教學《將相和》一文,“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和“我見相如,必辱之。”中的“辱”在字典中的解釋有:羞辱,使受到羞辱,玷辱,謙辭、表示承蒙等。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也不同,學生可以通過查字典、詞典,選擇用哪個意思更為貼切。
二、比較、分解詞語釋義
在教材中,有些詞語雖然含義并不深奧,卻用得準確、傳神。教學這類詞,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比較、琢磨的方法增強語感,意會詞義。如:《白楊》中“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一句,其中的“也”說明爸爸說樹即說人。爸爸看到看到戈壁灘上高大的白楊樹,觸景生情,以白楊自勉,托物言志。教學時,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對比琢磨加以理解,從而知道作者通過生動的描寫,由樹及人,借物喻人,感受作者用以神傳情、意境深遠來體現感情的波瀾。這樣,使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對詞義的理解升華到對句子、對文本的理解,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分解詞語是詞語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比如:重臨:重新來臨。喧鬧:喧嘩熱鬧。安居樂業:安定地生活,愉快的工作。通過這種多個單字字意的組合,學生能更加快捷簡明的理解詞語的意思,解決閱讀中的問題,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
三、近義詞、反義詞、互換詞語釋義
漢語的詞匯極為豐富,幾乎每個詞語都會有一個或幾個與之意思相近的詞。根據這一特點,在閱讀教學中理解詞語時可以靈活地采用“近義詞、反義詞、互換詞語”來理解文中出現的新詞,用學生頭腦中已有的詞匯來替換與之意思相近的新詞,以聯系舊的知識來啟迪新的知識。如:《夢想的力量》一文,“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剛一放學就迫不及待地沖進家……”一句話中,要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可以找出它的近義詞或反義詞,刻不容緩、急不可待、慢條斯理、從容不迫等。這樣,既能深刻地理解詞意,又能體會到作者用詞的準確性。
四、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釋義
經常聽老師們說,理解詞語和句子是要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其實,這就是告訴我們要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有時,我們對于比較陌生的詞語,只能會意那個詞語的意思卻說不出來,我們就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和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弄懂深層的意思,這樣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彩色的非洲》中“非洲真是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色彩斑斕”和“多姿多彩”意思相近但用詞不重復,文中能體現這兩個詞的還有“藍天、驕陽、綠樹、紅土、鮮花,以及皮膚油黑發亮的非洲人。”“非洲不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動物世界也是彩色的。”“非洲的自然景觀是彩色的。”“非洲的藝術也是彩色的”學生通過上下文的閱讀,感受到詞語的含義,體現到意境的色彩美和語言文字美。
《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先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含義,在感悟理解過程中感受奇麗景象,積累優美語句。再啟發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類似的實例,加深對這句話以及課題的理解。因此在學習文本時,要指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生活體驗,體察語寄的意蘊、情感和韻味,培養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操的陶冶。
五、動作釋義法釋
在學習《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理解“咀嚼”,學生在理解“咀嚼”時遇到困難,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咀嚼的意思,也可以通過文中的插圖理解,最貼切的是引導學生和文中的作者一樣學習駱駝咀嚼的樣子,直觀生動地理解咀嚼的意思。
六、借助圖片、多媒w等信息化手段釋義
在教學《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課時,“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蔭道上,應接不暇。”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平時在生活中看到的景象,想象一下“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是一幅怎樣的畫面?隨之出示課件,展現其所描繪的畫面,借助畫面,對它進行形象化的理解,這種由“形”到“意”再到“境”的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領悟和積累。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導學生運用。如此賦予過程以情趣性,學生于語境中,于生活經驗中,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訓練了語言的遷移與運用能力,還享受了審美樂趣。
七、涵詠釋義
篇3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營造氛圍;分組賞析
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的翻譯語法的方式進行傳授,不僅達不到教學目標,還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導致英語教學質量下降。本文針對這些方面展開分析,并提出解決的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提高學生閱讀的樂趣
英語教師需要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感到教師具有親切感,感受上課是一種享受。尤其是閱讀理解專項訓練課程時,要讓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帶領學生走入最佳的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學習氛圍。另外,在課堂上,教師需要給予學生積極樂觀的評價,教師的鼓勵性語言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一定要多采用鼓勵性的言語激勵學生,對于表現較好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也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語言,要維護學生的自尊,讓學生懂得相互尊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提問式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善于聯想,訓練學生發散性思維,對于問題的設置要圍繞教學內容的主題。教師采用質疑、引起疑問等方法,正確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掌握知識的一系列流程,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獲取知識、掌握知識,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分組閱讀賞析
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的自主性還很差,因此十分適合采用分組合作模式進行教學。構建主義理論得出結論,在一定社會環境下,學習者可以通過借助他人的幫助獲得知識的。小組內的學生可以共同協商、研究,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可以通過相互匯報、交流,共同分享學習成果,共同完成任務,互相幫助、配合,進而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閱讀理解內容的教授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循序漸進、持之以恒。英語教師需要在實踐中,探索出適合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內容教學新思路、新模式,找到多種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挖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學生學習的氛圍,進而完善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效果。
篇4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理解 有效任務教學
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重要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圍繞“閱讀任務”載體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質疑學習和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學生在任務閱讀的過程中,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對語言素材重點知識的理解感悟,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水平。本文基于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對任務型閱讀教學提出了幾點思考。
一、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于生活,英語本身作為一個世界性的交流工具,具有其鮮明的特點。我們可以通過組織一些背誦技能大賽活動,記憶冠軍交流大會等交流心得體會,提高班級群體性記憶能力,從而達到學生素質的整體提高。而整體能力的提高,自然也帶動了個體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初中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必須要將課堂延伸至課外,提高英語的應用范圍,把英語學習不僅僅作為課堂上的一種任務,更多的是一種課內課外的樂趣。
二、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
詞匯量的多少決定閱讀能力的高低。記憶單詞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提到記憶力,人們都會想到背誦。背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記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許多英語單詞、短語的識記確實需要反復記憶,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去記憶,如趣味記憶等,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詞匯量。其實不管哪種記憶方法,都是有竅門的。意義記憶以理解記憶為主,是有效任務記憶的基礎。背誦時,邊讀邊寫的記憶效果要比只讀不寫的記憶效果好,按讀音記憶就比按字母順序記憶牢固。教師要在背誦方法上加強指導,要求學生在記憶時,口念、手寫,使“聽說讀寫”有機結合,從而提高英語閱讀理解的能力。
三、營造活躍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氛圍
教學氛圍作為現代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初中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表現得特別明顯。初中生普遍比較活躍,有較強的活動組織能力,也是熱鬧氛圍的有效營造者,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如果能較好地運用這一特點,就能迅速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積極性。初中的英語閱讀理解方式需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分析,綜合初中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習慣,多方面、多角度進行綜合考慮,改革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師說,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總的來說,需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教學氛圍的營造。
四、師生角色關系的轉變
改變傳統的以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初中的英語閱讀理解,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加強學生主導地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特征,在讀、寫、聽、說的過程中,擴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從而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英語,享受閱讀理解。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科技在不斷地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深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中,一味地回避科技教育已經跟不上時代,英語的有效任務型學習也是社會教育的一個普遍性學習,所以也需要科學技術的參與。我們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需要利用科技教學來增加學生的興趣,以此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具體的做法,比如說可以成立英語角,可以建立英語聊天室,可以看一些國外的英語大片等。
六、豐富英語閱讀理解內容
初中的英語閱讀理解,不能與高等英語閱讀理解的內容等同,英語學習的基礎不一,在閱讀的內容上必須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基礎和特點。延伸學習范圍,加強基礎教學。一方面,教學內容要生活化,這可以加強英語知識的運用范圍;另一方面,英語的活動要頻繁化,這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英語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進行交流,多舉辦一些英語活動,不僅符合初中生的特點,又能夠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型閱讀訓練模式,既能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又能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所以我們要運用各種方法,加強學生的有效任務型閱讀。
參考文獻:
1.徐楠.試論新課改下學生的閱讀現狀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09(03).
篇5
中國外語教學一直受到結構主義影響,過分注重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形式的功能,以為把基本詞匯、基本句型弄懂了便學好外語了。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當學生在實際中運用外語時,種種問題就出來了,因此語言教學不是也不應是單一的語法和詞匯知識教學。語言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外語教學應該以語用知識的傳授為重心,以語用知識的培養為宗旨。
外語教學中的大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閱讀教學傳統的做法基本上是基于語碼交際理論的教學模式,教師提供學生閱讀材料,要求他們預習一遍,然后講解一些語言難點,分析一些難句,讓學生回答一些問題,如此而已。這種方式沒能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們應運用語用學的相關理論――關聯理論來指導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使學生不僅學到了應學的知識,而且還能自如地去運用知識,達到學有所用的目的。
二關聯理論對閱讀理解過程的解釋
關聯理論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Sperber 和Wilson提出的一個具體的心理認知模式,它從認知角度研究語言交際,試圖解釋信息接收者理解和推斷信息發出者真實意圖的心理認知過程,并試圖從解釋語言理解的規律和原則來達到對語言運用規律和原則的認知。
閱讀理解雖不是直接的交際活動,它也是一種語言交際活動,閱讀理解過程是一項必須經過從語言表層信息推知信息產生者深層意圖的認知心理過程。因此關聯理論也適合于閱讀理解這一交際活動。
閱讀理解是作者和潛在讀者之間通過書面語言進行的一種交際,閱讀理解過程是解讀作者意圖的過程。關聯理論認為,語言交際活動涉及兩個意圖: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讀者不僅要從字里行間了解作者的信息意圖,還要理解他的交際意圖,弄清作者信息的真正含義。
閱讀理解過程可能包括明說和暗含兩個方面的信息。在關聯理論看來,信息接收者不僅要了解產生者的明說,更重要的是理解他的暗含。Sperber 和Wilson把暗含定義為語境暗示,是說話人意義的間接表達,它往往在明說的基礎上經過推理而獲得。例如:
John:Would you drive a Mercedes?
Annie:I wouldn't drive ANY expensive car.
Annie回話傳達的意圖是Annie wouldn't drive a Mercedes.讀者會在作者明說基礎上獲得暗含前提是A Mercedes is an expensive car.
閱讀理解以尋找、確定關聯為依據。關聯理論認為,語言交際是一個認知過程,信息的接收者正是以關聯為原則結合明示信息對信息發出者的意圖進行推理。語言交際發生時,盡管可能牽涉到許多信息,而且所有牽涉到的信息都值得重視,但信息接收者通常只注意相關的信息。例如:
There are too many marks in this book.
這句話的明說是很顯然的,但在不同的語境假設下卻有著不同的理解。比如這句話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語境假設:(1)這本書被人涂畫得一塌糊涂。(2)該書是本成績冊,上面記滿了許多分數。(3)這是本交通標志圖集,等等。讀者從明示信息中究竟應該得出哪個暗含結論?讀者只能把明示語句信息與具體的語境假設結合起來,從兩者的關聯中尋求答案。
因此,閱讀理解是一個尋找關聯的過程,進而推知交際者的意圖。
三實證研究
關聯理論從理論上來說的確對英語閱讀教學有著很強的解釋力,那么在實際英語閱讀教學中,關聯理論到底是否能得以應用呢?本文通過實證研究來檢測通過關聯理論的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否能夠提高。
1研究目的及假設
本次實驗是通過調查問卷來解釋說明關聯理論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是否可行。
實驗假設為:關聯理論對哪些閱讀能力有影響作用。
2.研究對象
實驗對象是來自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非英語專業兩個自然班的99名大二學生。他(她)們的年齡在19~22歲左右,每周四節英語課。他(她)們被分成兩個班,其中一個是實驗班,進行關聯理論教學,另一個是控制班,用傳統教學方法授課。相同的老師,相同的教材-《新視野大學英語》以及相同的課時使得此次實驗具有可靠性和可比性。
3研究方法
本次實驗的方法是一次調查問卷,它是在實驗班學完關聯理論后發給實驗班學生的,目的是想知道學生對于把關聯理論運用到閱讀中的態度如何。這次調查問卷包含三個部分。Part A 是學生們的背景資料(包括姓名、性別、班級等)。PartB 包含一些關于關聯理論教學的一些陳述。Part C 是閱讀策略。本次調查問卷一共是20道問題。
4調查問卷研究的結論
通過對“問卷中學生們對關聯理論應用到閱讀教學中的看法”和表2“調查問卷中閱讀策略結果”的數據分析,我們看出73.1% 的學生認為關聯理論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是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的。第4題,65.4% 的學生承認閱讀是一個作者和讀者間的交流過程。當提及背景知識,82.7% 的學生贊成論斷“背景知識對于閱讀理解是有幫助的”,67.3% 的學生接受“閱讀是一個尋找最佳關聯的過程”。第6題,75% 的學生認為他們應該被鼓勵去從明示的信息中進行推理,第10題,82.7% 的學生認為閱讀更多題材的閱讀材料可以擴大他們的認知環境。關于基本的語言知識,98.1% 的學生認為詞匯和句法是閱讀的基礎,86.5% 的學生同意老師應該把重點放在不熟悉的單詞上,同時73.1% 的學生已經意識到文章結構的重要性了。從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大多數學生承認語言知識的重要性,這和傳統教學方法相符。但學完關聯理論后,他們意識到關聯理論能夠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能力,而且背景知識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也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閱讀策略結果數據分析顯示,一共有20個論斷是關于閱讀策略的,它們被應用于前期閱讀、中期閱讀和后期閱讀。對于第1題,90.4% 的學生從閱讀標題和副標題中可以獲得中心思想。第2題,63.4% 的學生快速閱讀文章以便找到特殊信息。第10題辨認文章題材,71% 的學生愿意去辨別文章的題材,第13題,86.6% 的學生認為背景知識有助于他們閱讀。這4個問題都是根據前期閱讀設計的。
四對閱讀理解教學的啟示
根據閱讀理解的認知特征,閱讀理解過程分為至少三大層次:字面理解層,推論理解層和評價理解層。這三大層次盡管各有特征,但他們并非相當獨立,而是互相聯系,互為依歸。每一層次的理解都離不開演繹推理。由此,閱讀理解教學也不應是一個填鴨式過程,相反應該讓學生獨立思辨,推理,積極吸收,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
因此閱讀教學傳統的語碼模式應予以擯棄,代之以語用認知模式。閱讀理解不應該簡單地理解為對詞和語句的解碼,而應該著眼于整體的認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是要幫助學生達到整體上認知,形成一個整體認知環境。那么作為教師,究竟應該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呢?
教師在閱讀理解教學中充當的是一個很特殊的角色,他既是閱讀材料的接受者同時他也是閱讀材料整體認知環境的傳授者,他必須對整體信息進行綜合歸納和概括,以便給學生提供整體的認知引導。然后再為學生介紹閱讀過程中尋找關聯信息、形成語境假設、進行思辨和推理方法和技巧。教師大可不必對閱讀材料逐詞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也不必把自己的理解一五一十地強加給學生。相反,他應該把分析、理解和推理的權力交給學生,同時,把判斷學生分析與理解正確與否的權力也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展開討論,擴展他們的思維空間。
五 結語
以上就閱讀過程中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及關聯理論進行了討論,并分析了關聯理論對閱讀理解過程的解釋作用,對此我們還進行了相關的實證研究,從而得出了對閱讀理解的幾點啟示。我們可以看出,關聯理論對閱讀理解還是有很強的解釋力的,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相關的關聯理論知識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這樣會促進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解決他們所面臨的難題,從而找到提高他們閱讀理解能力更好的方法。
參 考 文 獻
[1]Sperber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Camborne,B.How Important Is Theory to the Reading Teacher?[J]Australian Journal of Reading,1979(2):78-90.
[3]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186.
[4]姜望琪.當代語用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8-148.
[5]熊學亮.認知語用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6]姜望琪.語用學-理論及應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7]苗興偉.關聯理論對語篇連貫性的解釋力[[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3):9-14.
[8]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閱讀理解是高中英語教學及考試的重點內容,由于閱讀理解占考試分值較重以及它本身對學生英語思維、視野、水平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它無疑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由閱讀理解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幾點有關其創新教學的建議和措施。
一、 高中英語中閱讀理解的重要性
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側重培養閱讀能力”是教學大綱規定的高中英語教學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英語技能的一個基本方法,又是落實交際實踐性的主要途徑。英語閱讀訓練以學生實踐為基礎,通過一系列閱讀材料培養學生對語篇進行分析、綜合并從中獲得信息的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學會欣賞英語文學作品的美,通過自然滲透,陶冶學生良好的情操。
分析高中英語的歷年考題,不難發現,閱讀理解多年來都是考試的重點內容,加上快速閱讀、普通閱讀和綜合閱讀,大約有四十分的分值,是英語考試中的重頭戲。因此,英語教學中,教師也必須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加強,才能使學生在考試中掌握更多主動權,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空間。教師應該學會利用閱讀理解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的英語知識,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全方面學好英語打下基礎。
二、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創新教學措施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現代教育更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發展能力,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而且還要要用各種方法教會學生“怎樣學”,使學生具備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傳統的閱讀理解教學方法,教師通常應用題海戰術,這種方法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做題,可能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所限制,甚至使得他們由于題目太多,壓力過大,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英語學習。筆者認為,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和要求, 采取不同的閱讀方式和策略,遵循由淺入深, 由表及里, 由具體到概括的順序要求閱讀。下面我提出幾個創新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措施:
(一)詞匯量和語法是關鍵
閱讀理解中,如果一道選擇題考查的就是學生對文章某一句的理解,關鍵點常常就是在一個單詞上,無論是這個單詞在此處的意思還是用法。這說明了要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就必須扎根詞匯量,保證學生掌握一定的高考高頻詞匯,才能保證閱讀的第一關順利通過。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做完閱讀理解后,將自己不認識,理解上有困難的單詞,單獨記載起來,經常溫習。另外,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高考常考的高頻單詞,讓學生有針對性地背記,增加閱讀理解的詞匯量籌碼。對閱讀理解中出現的較復雜的語法,也要加強分析,避免掉進同一個坑。例如,定語從句和賓語從句這些容易在理解上出錯的語法句型,需要多加關注。閱讀理解中,leave有離開、留下、導致等多個意思,但是在不同的語境中,表達的意思截然不同。所以,學生首先要明白一個單詞的多重意義,然后根據語法結構和語境,分析此時此處題意中的單詞究竟應該應用到哪一個含義,才能對癥下藥,選出正確的答案。
(二)掌握解題技巧的應用
閱讀理解的實際解題過程中,其實有許多實用性很強的解題技巧。通讀全文耗時較久,而題目常常包含很多信息,學生只要結合文章的首尾等段落、關鍵句,就可以從題目中反推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大大節約閱讀全文的時間。對于猜測詞匯意思的題目,直接知道詞匯最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結合上下文,再加上常識判斷,也可以猜測出答案。閱讀理解中很多考查細節的東西,學生不一定要通讀全文,只要著重看題目所指的出處,在文章主旨的大前提下,把握細節,就可以選出正確答案了。比如說,文章經常出現許多考察細節的題目,那么學生可以先看題目,再回頭尋找答案。如果題目指出第幾段是文章的中心,那么學生就可以迅速了解文章的提要。這就像“磨刀不誤砍柴工”,高效的解題技巧就是好的砍柴刀。所以,教師應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掌握一些實用的解題技巧,有意識地指導分析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結構。
(三)及時回顧反思,溫故知新
閱讀理解的題材和內容可能每次都不同,每一次學生們接觸到的都是一個新的領域,新的事物,帶給他們新鮮感的同時也是陌生的。其實,閱讀理解也有很多共同點的。比如它們完成英語知識和解題經驗的雙重積累,它們考查的內容也是基本一致的,基本題型十分相似。這就需要學生需要及時對自己對閱讀理解的解題思路和經驗進行總結和分析,對詞匯和解題方法進行回顧和反思,做到溫故而知新,學習效果就能大幅提升。如果學生隔一段時間將自己的閱讀理解重新翻閱一遍,對某些最易犯錯的題目類型再次糾正和總結,以此加深這類題的解題策略,可能在下一次考試時就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避免再犯類似錯誤。
篇7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 閱讀理解 模式優化
閱讀理解是學生了解英語文化知識和形成語言表達技能的前提條件,對培養正確的學習思維方法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引導推動作用。優化閱讀理解模式,一方面,結合學生的學習認知需要,注重“匹配性”,即圍繞學生的不同學習認知需要特點,制定相適宜的閱讀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閱讀理解學習過程。另一方面,閱讀理解教學模式,應體現“多樣化”,即根據學生的學習認知需要,制定靈活多樣的閱讀學習模式,讓學生能夠適應各種文體的閱讀理解,提高閱讀速度,強化理解效果。
1.自我閱讀質疑模式:激活理解主動性
學生閱讀學習離不開質疑思考。建立在主動學習思考基礎上的閱讀,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引導深化作用,更能夠讓學生在主動思考的過程中提高理解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自我閱讀質疑,學生將閱讀過程轉化為思考感知過程,形成有效的感知互動。
這樣的感知互動,能夠讓學生將語言信息輸出轉化為輸入運用,增強認知體驗。在教學中,一方面,可要求學生主動閱讀語篇,并在閱讀中能夠劃出自己的疑難之處,抓住主要信息有效閱讀感知。另一方面,建議學生帶著問題主動閱讀思考,以此不斷豐富感知認知。通過這樣的閱讀質疑,能夠讓學生的思想情感更活躍,更能夠深化認知感悟。以這樣的形式閱讀思考,不僅能夠活化認知思維,更能夠讓學生在主動理解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敏銳的語言學習運用意識。建立在閱讀質疑基礎上的感知,能夠使得學生的理解更有效和深入,為解決疑難奠定基礎。
通過自我閱讀質疑,學生能夠有目的地閱讀和思考。在《牛津初中英語》8AUnit 6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An earthquake survivor’s home page”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通過自我閱讀質疑的方式,圍繞“What’re characters about the earthquake?”從文本中找出相應的學習信息。學生帶著這樣的質疑閱讀學習,能夠明確閱讀理解方向。同時,要求學生在通讀全文理解的基礎上,能夠就“What should do we in the earthquake?”梳理文章表達結構,形成整體學習認知感悟印象,提高運用技能。
2.小組閱讀討論模式:深化感知過程性
閱讀質疑是學習理解文本素材的有效途徑。通過小組討論認知感,則能幫助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深化理解,加深理解的深度。小組討論模式運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活化認知感悟思維,更能夠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借鑒,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小組討論學習模式運用,就是要求學生在找出自己的學習疑難基礎上,注重團隊合作討論的運用,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認知。在教學中,一方面,為學生提供閱讀討論的空間,讓學生在小組成員相互交流中不斷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在相互爭辯過程中達成共識。另一方面,要求小組成員都有發言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的交流中不斷深化感知印象,更好地理解文章表達主題大意。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思維感知,幫助學生增強認知和理解。
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能夠使得學生的學習思維更為開闊。如在《牛津初中英語》8BUnit 2 Travelling的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找出自己學習疑難問題的基礎上,運用小組討論形式予以解決,讓學生有深刻的認知感受。同時教師可根據他們閱讀理解的情況,就“What information can I get from the article?”和“If you were a guide, how will you introduce Hong Kong?”引導學生通過小組進行討論,使得學生對閱讀內容有更深刻的認知印象。
3.讀寫結合延伸模式:提高語用綜合性
閱讀是學生接受和理解知識的有效方法,能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建立在閱讀感知基礎上的書面表達,不僅能夠將閱讀學習認知轉化為實踐運用,更能夠讓學生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滿足他們的學習發展需要。
這種模式運用,就是引導學生帶著積極認知思想情感,深入感知閱讀學習素材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運用機會。一方面,建議學生帶著探索的思想找出自己的閱讀學習所得,形成一定的認知感悟,促進知識內化生成。另一方面,鼓勵學生通過書面表達呈現自己的閱讀思考過程,將閱讀感知轉化為實踐運用。這樣的讀寫運用模式運用,不僅能夠有效拓寬學生的英語學習知識視野,還能夠讓學生在實踐運用中掌握運用的技能和策略。
由此可見,優化英語閱讀理解模式,對活化學生英語學習認知思維和豐富語言感知具有重要的導向價值,能在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和積極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靈活多樣的英語學習策略和方法,提高綜合運用能力。閱讀理解學習模式優化,應在遵循“主體適宜性”和“理解多元化”原則的基礎上,注重學生學習差異和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多樣化學習方法,促進知識技能內化生成。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第2版.
[2]姚玉鳳.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技能的提高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2(10).
[3]張俊敏.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07).
篇8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教學質量
在初中各學科教學中,英語是唯一一門外來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英語有其自身獨特的性質。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閱讀教學,閱讀對學生綜合英語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從目前的閱讀教學情況來看,雖然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和積極意義已經為廣大老師和學生認識,尤其是新課改推行以來,更是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不斷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但是,不可否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缺乏生機。為了有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我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為了進一步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近年來又在全國推行新課程改革。在素質教育與新課改的推動下,很多英語老師認識到轉變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并積極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尚未形成系統性的教學方式體系。老師讓學生先試著閱讀—老師講解—學生再閱讀文章—老師針對閱讀內容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成了很多初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單調,也過于陳舊,難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去理解閱讀材料的內涵,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有效提升。
(二)初中英語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問題。部分老師認為初中英語閱讀理解就是讓學生讀讀文章,必要時翻譯一些句子,或者在閱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文章做幾道題目,并沒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這充分說明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反思不夠,并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歸納總結。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對知識點的分析與講解,而忽視了從整體上對語篇進行理解,重視學生的閱讀結果及做題能力,而對學生的閱讀過程指導不足,結果不僅學生的閱讀速度難以提高,而且理解能力也難以有效提升。
(三)教學目標存在問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存在不切合實際教學情況的問題,沒有將閱讀教學的特點充分地體現出來。教學目標過于重視語言知識,把詞匯作為閱讀教學的重點來抓,對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很多老師寄厚望于閱讀理解,想要通過閱讀理解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結果是由于目標過多,不能兼顧,學生每一個方面都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二、有效應對初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一)實現閱讀理解教學方式的整體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深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習慣于將文章肢解,將文章分成段落,再將段落分成若干句子,文章原有的整體性遭到破壞,影響了學生從整體上對文章進行把握。鑒于此,老師在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在課前獨立進行有效預習,讓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的含義,并找出文章的難點與重點,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講,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從學生的角度來講,能否進行有效閱讀,取決于與閱讀相關的知識儲備量的大小。
1.初中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時間不長,因此,對詞匯的理解、記憶都處于比較低級的階段,尤其是詞匯儲備量還比較小,對學生的閱讀產生了不良影響。因此,老師要狠抓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2.感性思維是初中學生的主要思維形式,因此,學生在閱讀課堂上比較感性,一般對老師傳授的閱讀技巧不能進行深入思考,導致學生的閱讀技巧比較欠缺,制約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針對這種情況,英語老師應該在實踐中指導學生如何有效運用閱讀技巧。例如:老師讓學生迅速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很多學生就開始盲目的讀文章,結果花費了很長時間,還是難以有效提取文章的大意。在學生感覺困難的時候老師支招是讓學生認識到英語閱讀技巧重要性的關鍵時期,老師可以引導學生看每一段的首句,結果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通過對首句的總結可以有效歸納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學生認識到了掌握閱讀技巧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注重對技巧的掌握。
(三)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育界廣為流傳。在實際的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只有有效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才能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無盡的動力。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需要老師在教學工作中付出努力,還需要學校積極配合,例如:學校可以適當調整對學生以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為學生提供有趣的英語閱讀資料,激發學生進行英語閱讀的激情,逐漸開啟學生的興趣之門。
篇9
關鍵詞:高中英語;報刊閱讀;輔助;教學研究
近年來,由于新課程標準中規定了高中畢業生應該具有閱讀一般性英文報紙和雜志的能力,報刊閱讀教學已經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研究的焦點之一。一些中學英語教師已嘗試將英文報刊應用于閱讀教學中,以作為對英語閱讀課的補充。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高中無疑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階段。這段時期的英語學習中,詞匯量以及句型語法的要求都有了提高,學習量急劇地增大。為了能夠得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就需要在教學方面進行優化拓展,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與閱讀能力。
一、英文報刊閱讀對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階段,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但筆者在多年的英語教學實踐中發現,目前英語閱讀能力低下是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一個極為突出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依靠教材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做法已經遠不能達到新課標對學生在高中階段應達到的閱讀能力的要求,因此,探求更多的教學資源來輔助英語閱讀教學已成為必然,而英文報刊以其時效性、實用性、廣泛性和趣味性等優勢成為最佳的英語閱讀教學輔助資源的首選。
在新的英文教學課改中要求英文教學轉向對學生語言交流能力的培養,不像之前過分地注重詞匯和語法的講解。在新課改下英語教學課程強調拉近學生的生活,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多加交流,提高英語各方面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報刊輔助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在高考中,閱讀理解占的比例比較大,而近年來高考閱讀理解題材,多來源于外國報紙雜志,科技文章中一些短小的文章,英文表達更趨向于外國文化,選題也注重了外國人平時的生活習慣及交際水平。同時,在閱讀理解上還引入了西方國家的文化價值等觀念,如果教師在閱讀理解教學中,沒有強調并引導學生了解西方文化,以中國人的習慣來閱讀文章,就會顯得比較吃力。
比如,在會談中,常常會使用:“請多提寶貴意見。”若按照中國人的觀點若直譯為:“Please give us your valuable comments。”問題就顯現出來你的意見應該是valuable的,不寶貴的意見就不要提出。按照西方人的交流習慣,這是非常不禮貌的,正確的譯法是:“Please give us your comments。”或“We welcome your comments。”這就體現了當前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核心內容,就是讓學生貼近外國人的生活習慣,了解西方文化。這就要求教師在平常多閱讀英文報紙,自己正確地了解西方文化特點,然后才能將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語閱讀的教學方式也逐漸多元化,通過外文報紙雜志等的輔助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英語閱讀的思維,并強化句型語法的記憶,擴大詞匯量,還可以保證學生個人素質以及興趣的培養,幫助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養成良好的態度與習慣。另外,英語報刊作為一種新的輔助教學資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戴軍熔.新課標下的高中英語報刊閱讀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2(07):41-42.
篇10
一、 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實現有效互動
新課改要求,物理教師要多和學生平等交往。教師要愛護學生,使學生喜歡老師,建立相互親密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利用自身優勢,發揮自己特長,使學生喜歡老師。與學生建立濃厚的師生情感,使學生達到“愛屋及烏”的程度。這樣,在教學中利用愛的遷移,使學生由喜歡物理教師到喜愛物理學科。在學習物理過程中,能轉化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動力,把以和物理老師交往為快樂遷移到以學習物理為快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親其師,信其道”。
二、 充分備課,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上課,教案的準備非常重要。而有一些教師教案“寫得”非常好,教案、課件是從網上拷貝來的,網上確實有不少優秀教案,也有一些好課件,但是人家的好教案對你和你的學生未必是好東西,參考一下可以,照搬肯定不好,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加工是一定不行的。應此,在設計教案時,既要認真鉆研教材、大綱,明確教學目標,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更要精心研究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態度、興趣愛好以及心理特點,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在備課之前,應收集一些材料,比如收集幾個關于本節課的教案,借鑒符合自己教學的教學方法,選擇比較典型的例題。然后再自己備課,做到有米之吹;另外,還要充分發揮集體備課作用,一個備課組的教師主備人備好草稿后,再集思廣益,進行優化組合,把每個人的優點集中起來,就可以形成一個很優秀的教案;再者不僅需要事先備課,還要在教學進行中動態備課,更重要的還要學會事后備課,進行教學反思,積累第一手材料,豐富教學理論,形成教學風格。大量的資料表明,很多特級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進行了大量的教學反思。把課前備課、課中生成和課后反思相結合,才能使課堂的每一分鐘都用在刀刃上,使課堂精煉、生動,教師教得得心應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效益。
三、 培養讀書習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在課堂教學以及答題過程中,簡單的概念、公式、單位、圖表會答錯,分析其原因,學生不認真讀書。學生認為語文書才是要讀的,而物理只需要做題目,不需要讀書。這種想法是完全錯誤的。只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學時必須重視學生讀書,培養讀書習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有一個過程,需要教師做一定的工作。其一教師要堅持有布置、有檢查,把閱讀理解教材落到實處。一般要求學生實行“三讀”,課前通讀、課堂精讀、課后細讀。糾正學生不重視閱讀、理解教材,而沒有掌握物理知識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做習題上的偏見。其二,教師在檢查學生閱讀情況時,要事先設計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回答。問題的設計要以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難度適中,使大部分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后能正確回答,使他們有成功感,對閱讀理解教材產生興趣。閱讀理解教材的習慣一旦形成,就可以把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正確地引導到尋求獲取物理知識的途徑上來。
四、 投其所好,形成“有效學習共同體”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了解到以下的課學生都不愿聽。因此,使課堂的學習效果很差。(1) 老調重彈的復習課、試卷分析課。(2) 是新課,但大部分學生都能看懂內容。(3) 實驗課。教師課前喋喋不休的交待。鑒于此,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在復習課、試卷分析課的教學中,把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講解,教師點撥,給學生留存空間,能使他們很好的展示自己,課堂效果顯而易見。至于對新課的教學,我放手讓學生當老師。這樣可以將簡單的內容學得更透。當然,放手不等于不問,重點、難點教師要進行講解。這樣一來,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老師的辛苦。課前要查資料,寫教案,課堂上要關注每一個學生。這項任務交給學生,使他們真正尋找到了學習物理的快樂。對實驗課教學,是學習物理的重點。在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后,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他們不僅能順利地完成實驗要求,還能進行一些合理的探索。看到這種情況,老師高興,學生不僅玩出來門道,而且玩得更高興、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