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的性質范文
時間:2023-12-18 17:4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理學的性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學科性質 教育社會心理學 多學科的視角
中圖分類號:B8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會心理學是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逐步興起并日益影響深遠的年輕學科,傳入國內并發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會心理學”這一概念首先出現在Getzels(1969)編撰的《社會心理學手冊》中,這預示著該學科的產生。國內研究始于1983年,以張世富撰寫的《課堂中的教育社會心理學》和由章志光翻譯林格倫的《課堂教育心理學》為起點。①隨后,時蓉華(1989)撰寫的《現代社會心理學》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會心理學”,并將此學科看作社會心理學的分支,更為關注的是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在教育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會心理學整合了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等多門學科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所以關于其學科性質的界定問題,仍是不同學科研究者探討的焦點。本文擬從多學科的角度出發,梳理教育社會心理學在國內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就該學科的學科性質歸屬問題作出分析。
1 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反思
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時間較短,學科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縱觀國內有關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研究者不難發現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20世紀90年代是國內學者研究教育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高峰期,出現了很多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礎。但近十年了,國內關于該學科領域研究的文獻資料依然很少,無論是在理論建構,還是應用研究方面并無新的突破。(2)盡管有很多學者努力建立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出版相關專著,但其體系仍較多依賴國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會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在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建構上無獨特之處。(3)研究領域龐雜,缺乏有針對性的、突出的研究課題,研究的角度與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不免有相似之處、重合之處。③(4)自教育社會心理學誕生以來,教育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以及社會學家和教育學家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入到該領域。但研究者根據各自研究的目的,從不同的角度對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進行定向,帶有很強的主觀隨意性。這不僅不利于其學科本身的發展,反而使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更加含糊。
因此,解決以上問題,明確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應是首要探討的課題。學科性質決定著學科體系的建構,決定著研究者改用什么樣的方法研究什么樣的問題,從而造出是什么東西的問題。總結國內多數學者的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是一門介于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教育社會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它是應用社會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統、教育過程中個體和集體由于人際交往而發生的心理活動和心理現象,并探索它發生發展的規律的學科。④這一觀點對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進行了定向,被后來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發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確的學科定向,為何在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的過程中,還會出現諸多混亂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確定與爭論,是促進了還是阻礙了學科本身的進步。其次,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定向不完善造成的,還是研究者根據各自的研究需要,對其學科性質定向的主觀隨意性造成的呢?
鑒于我國的教育社會心理學仍處于創建階段,本文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探討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歸屬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些共識。在此之前,明確一門新興學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為重要。
2 學科性質劃分的標準
判斷一門學科是否具備形成獨立學科的必要條件其標準很多,一些研究者已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研究。在社會科學學科性質的劃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內容的專門性;(2)對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學性;(4)從理論形態上去把握認識。⑤從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發現:人們是一門學科的認識,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對象與方法兩個方面。除此,則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理論體系。當然,關于學科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第一,在應用中形成的學科并不妨礙其形成真正的學科,只要它有對象有方法,也可自成體系。第二,方法有“專利”,但并非專用。沒有獨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礙一門學科成為真正的學科。第三,實踐指標也是評判一門學科形成的重要標準。歸納起來,評判一門新學科是否具備成熟條件,主要從兩個方面看:一是學科理論方面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二是實踐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學術組織和學術期刊。
針對于后者,國內學者在研究教育社會心理學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梳理出了相當清晰的脈絡,不存在過多的爭議。因而,另一重要的學科特征量――對象與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討論的焦點,這也是本文對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進行探討的起點和落腳點。
3 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探討
3.1 學科性質諸論
教育社會心理學起初主要是運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觀點研究和解釋某些教育現象,例如課堂中的人際關系和人際互動等問題。隨著其學科體系的不斷發展,研究的問題逐漸廣泛并產生了分歧。而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對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看法不同所導致。主要表象為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學兩個領域的結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對象、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僅僅是社會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它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國內著名學者張志學的觀點認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是運用基本的社會心理學觀點和研究方法,來考察學校系統中,集體或個體由于人與人間的相互作用而發生的心理現象,進而探討它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3.2 學科性質的分析
總的來看,無論如何界定教育社會心理學這門學科的性質,研究者學者都一直強調社會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這并不妨礙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成一門獨立的學科。教育社會心理學一經脫離社會心理學的,便會在研究對象與方法上尋求自己獨特的方向。但同時研究者還是要反思: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至今真的尋找到了有別于其他學科的獨特的研究對象和專門化的研究方法了嗎?
首先,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實踐基礎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發展的局限。社會的需要對教育問題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論來指導,局限于教育心理學學科的理論基礎和研究傳統,僅僅依靠教育心理學已經不能承擔起教育改革的重任。這促使了研究者對教育心理學學科體系的反思,從而促發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的萌芽。如果說教育社會心理學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區別于教育心理學的獨特之處的話,那便是教育社會心理學開始變換角度看待教育問題,開始關注學校教育環境中所隱含的微型的社會關系。它試圖從社會社會學的視角去描述、分析、解釋和解決學校教育中的問題,深化對學校教育問題的理解。⑥
其次,社會心理學的發展為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方法指導。教育社會心理學并不是機械地套用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問題,而是經過吸收將其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中。把研究課題落實到教育系統內特有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現象之中,從而其形成緊密的聯系。在過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獨特的理論和方法體系。所謂獨特的理論體系指的是以社會心理學中成熟的理論觀點為基礎,將其轉化的學校情境中進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理論體系應該建立在這種轉化的關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對象的變化形成了有別于社會心理學的新的理論體系。同時教育社會心理學所形成的獨特的方法體系,這種方法體系的獨特之處就體現在它必須借助于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種方法于一體。所謂方法有專利,并非專用,所以這并不影響教育社會心理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最后,教育社會心理學與教育社會學也是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教育社會學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現象,教育社會心理學在研究社會文化環境對個體教育的影響和個體社會化進程方面,與教育社會學存在聯系,但又因其強調從微觀的視角考察社會文化和群體心理影響而與教育社會學相區別。⑧
4 結論
綜上所述,教育社會心理學與相鄰的學科在研究內容、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理論架構方面,既從上有交叉又相互區別,它已經具備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條件。但如果將其學科性質簡單地歸屬于一門交叉的邊緣學科,與其說是合理科學的,不如說是受限于當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為,作為教育社會心理學母體學科的教育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他們的學科性質歸屬也并非明確。例如,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中一直就存在兩種觀點,即心理學家眼中的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家的教育心理學,其學科性質的模糊性顯而易見。所以對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性質的定向,依然是一個困難和漫長的過程,而這也正說明了教育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還未正真形成,對于一些基本問題的分歧還有待解決。這無疑也驗證了學科發展的軌跡:在混亂中爭論,在爭論中發展,在發展中達到共識。
注釋
① 覃曉燕.淺析教育社會心理學的邏輯起點[J].教育理論與研究,2003(3):41-45.
② 時蓉華.教育社會心理學[M].世界圖書出版社,1993.
③ 張志學.談教育社會心理學[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國教育社會心理學當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張世富.教育社會心理學的發展與應用[J].西北師大學報(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曉燕.教育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構建[D].山西大學,2001.
篇2
關鍵詞 行動導向教學法 幼兒心理學 中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43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urriculum
CAI Wen
(Guangzhou Normal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as a direction to the goal of teaching ability,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ies. Based on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aning, understanding "child psychology"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pedagogy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goal, and then analyz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in vocational "child psychology" course applications, primarily teaching method, role play application method, case studies law, the final analysis application process issues should be noted.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child psycholog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1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含義
行動導向教學法源自20世紀80年代,是由德國提出的教育理念,能夠代表當今世界先進的教育理念,在1983年流傳到我國。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是根據某一職業活動需要的行動、保持行動需要的環境設計、實行、評價職業教育的一種教學活動,它注重學習的過程,核心就是將學習與行動結合在一起,強調學習是行動的一部分。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咨詢者、協調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執行者,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互動,通過實踐來學習,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實現心、手、腦的統一,以便于掌握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增加學生的社會能力、方法能力與專業能力。①
行為導向教育法以職業活動為方向,以學生行動為目標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學過程中應當包括獲得信息、設計方案、決定結果、方案實施、質量控制、評定成績等步驟,這些步驟構成了教學過程。它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具體的方法,是有一系列教學方法所組成的,主要有案例教學、項目教學、角色扮演、模擬教學、頭腦風暴、引導文教學、張貼版教學等方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具體方法。②
2 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認識幼兒心理學教學目標
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幼兒心理學教育,教師應當用專業的角度審視課程的目標與定位,將知識傳授轉向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突顯出幼兒心理學在中職教學中的重要性。③教學前,師生應當接受心理教育,達到以知識增加智慧、以智慧增加情感,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為步入社會后的幼兒教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在幼兒心理學的教育過程里,教師應當以“適合幼兒心理進行教育”的目標進行教育,把理論知識和幼兒園教育經驗進行整合后,給學生講解,例如,可以設計“實例說明幼兒感知覺影響因素”、“如何發展幼兒觀察力”、“收集兒童區域,明確幼兒思維特點”、“用繪畫分析幼兒的想象力”等實際任務,把理論知識中的學習和任務、實踐相結合,把抽象知識轉變成學生能夠想象的對象,讓學生輕松接受這些抽象的知識,使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了解幼兒心理特點、了解分析幼兒心理特點的方法,學生還能深刻理解理論知識,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
幼兒心理學是一門介紹幼兒心理特點與規律的學科,教材內容按照涵義、規律、應用三大內容展開,將知識教育與專業技能作為課程主體,這種教育結構注重科學性和系統性,教材雖然也注重幼兒園實際教學,強調知識的作用,但是由于概念抽象,學生缺少實際經驗,使知識空洞、抽象,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知識的運用,不是理論的進行計算與分析,教學中突出了教、做、學統一的特點。④對于本課程教學,只需要簡單介紹心理的概念及種類,把教學重點應當放到增強幼師生教學訓練上,例如使用幼兒感知規律,中職學生可以設置教具或是講授內容,要展示中形象性與具體性。在“記憶”的一章里,教師可以增加對學生記憶策略訓練,讓學生設計幼兒英語單詞巧記法,可以編出“Plastic婆婆后面的卡是塑料的”、“Crown烏鴉的禮帽像是一個王冠”等記憶方法。學生設計記憶力游戲,可以設置變顏色、找物體、飛機降落等游戲,在游戲中體會心理學的價值,其他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3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幼兒心理學課程中應用
幼兒心理學是幼兒師范學校主要課程,這門課程中名詞術語比較抽象,內容概括性較強,中職學生沒有接觸過幼兒,幼兒心理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比較空洞,學生既不感興趣又難以理解。如何使中職學生更好地學習幼兒心理學,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行動導向教學法,提高學生實踐的能力。⑤
中職院校教學方法必須要從教師與教材的角度轉向學生行動導向教學的方向,行動教學意義在于:教師能與學生互動,使學生通過實踐過程,掌握心理學知識,構建知識體系;不僅培養了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還強化了與人合作交流的社會能力。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和開發學生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取決于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方法主要有項目教學法、角色表演法、案例研究法等。
3.1 項目教學法
一個項目的過程包括設定目標、實施方案、評估和反饋。教學過程中的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花費課余時間完成項目,教師要隨著對學生進行咨詢與指導,在“兒童心理健康”的一章中,針對兒童行為的偏差進行矯正,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小組,六人一組。
第一步,由組成員分析項目的任務,利用各種方法收集相關信息,每個小組還要根據成員自身能力確定項目的目標,有的學生選擇進入幼兒園焦慮、有的選入攻擊行為、有的選入社交恐懼等,這一期間小組要明確任務的要求,對任務有初步了解,還可以到幼兒園內選好目標。
第二步,擬定實施項目的方案,分配成員任務,制定任務計劃表。實施者要針對幼兒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個性化方案,方案中包括:制定活動的總目標和層次目標,將促進幼兒心理健康、培養良好品質作為總目標,層次目標可以有單元目標、動機目標、情感目標、認知目標;活動的步驟,可以使用主體單元等系列方式;選用的方法最好是游戲法,游戲中的玩具和情境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游戲中的規則是幼兒容易接受的約束,在輕松的心理氛圍下,能夠讓幼兒保持在自然狀態里,不知不覺了解幼兒的行為問題。
第三步,以小組完成項目的計劃,定期進行檢查,例如利用游戲發現社會退縮幼兒干預中的問題,幼兒在游戲內外的表現會不一樣,如何在真實生活中引進游戲情境?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象征性維度分析角色游戲、構造游戲、表演游戲的特征,將它們劃分成不同層次,學生可以利用游戲情景增加與幼兒之間的接觸,減少幼兒退縮行為。⑥
第四步,評估和反饋。師生可以共同評估項目完成的質量和效果,主要有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共同探討項目中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之間的關系;對幼兒問題調查、矯正訓練等經驗進行總結,提出改進意見。
3.2 角色表演法
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的要求,可以使用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把學生帶入事件現場,用照片、文字、視頻等形式呈現出案例的過程,組織學生分析、研究、討論,要注意的是:案例應當是對實際情境的描述,情境中可能包括許多疑難問題,也有可能包括解決問題的辦法;案例展示時,教師要把學生與案例的環節進行結合,提出挑戰性問題,讓學生在認知方面得到探索;教師要啟發學生提出評價方案與培養的策略,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⑦
3.3 案例研究法
角色扮演法是對角色觀察和模仿的方法,由于模擬的情景具有真實性、形象性,能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學到知識,增加了實踐的能力。在“幼兒同伴關系”一節中,“如何解決幼兒之間的控告與爭吵”,教師可以在課前設計幼兒爭吵的情景,在課堂中重現爭吵的情景,學生現場處理后,再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幼兒園場景再現,可以給學生一個實踐的空間,增強學生發現、探索的能力。
4 在幼兒心理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4.1 項目選擇具有可操作性
教師在選擇項目之前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項目的難易程度,讓學生盡量自主完成項目中的任務。項目可操作性要求盡量貼近工作過程,最好是學校能與幼兒園進行合作,有利于學生查閱更多的數據。
4.2 正確利用教材
幼兒心理學教材是對知識進行系統性規劃,更注重理論知識,行動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所以,必須打破原有教材體系,教師要依據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環境、目標、要求,設計幼兒心理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步驟,使用合適的教材,正確地利用教材中的內容。⑧
4.3 轉變教師角色
行動教學法中,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理論基礎,還要具有實踐的經驗。中職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動手能力與實踐能力,增加自身的整體水平。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轉變角色,從教育主導者轉向教育活動的咨詢者或是引導者,從而達到行動教學法的效果。
5 總結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中沒有十分成熟的指導方法與理論,在幼兒心理學課程中更少,但是根據行為導向教學法特點及本質上來看,它比較符合中職院校教育的規律和性質,因此,應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對中職幼兒心理教學有著重要意義,對中職教學改革有著深遠影響。
本文是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校級精品課程《幼兒心理學》資助項目
注釋
① 文代君.《幼兒心理學》實施行動導導向教學的實踐探索[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3.15(3):13-14.
② 劉佳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實訓應用探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3.
③ 井緒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④ 畢銀彥,朱宏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工電子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電子世界,2014.12(15):177.
⑤ 馮社鳴.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建筑工程測量課程中的實踐[J].科技創新導報,2014.26(13):159.
⑥ 黃春艷.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Flas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12):97-98.
篇3
關鍵詞 求職行為,預測因素,求職結果,不充分就業。
分類號 B849: C93
求職是一個人職業生涯的關鍵組成部分,有效的求職行為可以縮短求職期,增加成功就業的可能性。在心理學研究中,就業領域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建立求職與就業之間的因果關系,同時揭示有效求職行為的影響因素,心理學家將就業看作是求職行為的結果。我國求職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系統地介紹和參考國外已有的關于求職的研究成果,無論對求職者本人、政府勞動就業機構,還是對職業咨詢工作者來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求職行為的定義×
從職業探索的角度來看,有三種主要的求職行為定義:Steffy,Shaw和Noe將求職行為定義為“對職業信息的數量和適用性進行探索的行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種信息搜尋過程” [1]。Bretz,Boudreau和Judge將求職行為定義為“花時間和精力獲取有關勞動力市場信息的特定行為,無須考慮動機因素及求職結果,只是一種信息搜集活動”[2]。這兩種定義都將求職行為看作是一種信息搜尋過程。Soelberg認為,求職是一系列彼此相關的四種行為:識別理想職業、制訂搜尋計劃、搜尋并選擇工作、確定并接受選擇結果[3]。他的求職行為定義不僅包括搜尋信息,而且包括為申請職位而制訂決策、確定并接受工作等一系列行為。然而,他的模型仍是將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搜尋和制訂決策上,并沒有將準備求職簡歷和參加面試等行為包括在內。
求職行為還曾被看作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應對策略。Lazarus和Folkman認為,個體在面對壓力時會采取兩種應對策略:問題解決策略(直接采取行動解決壓力事件)和情緒轉移策略(改變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以緩解壓力)[4]。Latack,Kinicki和Prussia認為,失業者除采取參加培訓、重新定位職業等手段以外,再求職也是一種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策略[5]。
將求職行為看作一種解決問題的應對策略,是行為適應領域研究的拓展。然而,應對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方面,從就業的角度來看,應對策略并非是一種求職行為,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應對是成功就業的有效預測變量。Kanfer等將求職行為定義為“動態的、循環的自我調適過程,是一種有目的并受主觀意愿驅動的行為模式,它開始于就業目標的識別,進而為實現就業目標付出努力”[6]。在他們的定義中,求職行為被看成一種指向目標的活動,目的是為了縮小目前狀態與就業目標之間的差距。
后兩種關于求職行為的定義(問題應對、為目標努力)以求職行為的目的為基礎,問題應對將求職行為看作以成功就業來降低由于失業所帶來的消極影響的一種策略;為目標而努力的概念進而將求職行為看作是走向成功就業的行為過程,它們比前兩種概念(信息搜集)的內涵更廣。在這兩種概念中,為目標而努力的概念關注的是求職結果,而問題應對概念傾向于消除失業所帶來的壓力。所以,若將研究目標確定在求職行為與求職結果之間的關系上,則應考察為目標而努力的概念,而若致力于研究心理健康與就業的關系,則應重點探討求職行為中的應對策略。如果研究求職者如何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顯然,Kanfer等關于求職行為的定義更為合理。
2 求職行為的測量
2.1 求職行為的測量模型
2.1.1 Solberg的一般決策過程模型
Soelberg的一般決策過程模型(generalized decision process, GDP)描述的是求職與職業選擇過程中表現出的一系列行為。Soelberg認為,求職包括四個連續階段:識別理想職業、設計搜尋計劃、搜尋并選擇職業、確定并接受選擇結果。第一個階段是識別理想職業。這個階段求職者要做的是設立理想的職業標準,并在多個可供選擇的職業中識別自己的理想職業。他們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勝任度,然后為自己的理想職業設立一個標準。這個階段結束時,他們或許已經明確了理想職業的特征,也可能還沒有明確。第二階段是制訂求職計劃。這個階段又分為三步:(1)選擇一個指導求職行為的計劃模型;(2)為求職行為分配人力、物力;(3)挑選獲取職業信息的渠道。第三階段是搜尋與選擇階段。這個階段開始了真正的搜尋行為,直到接受一個工作機會。在搜尋階段,求職者以獲取的各項職業信息為依據,對工作機會做出評價。他們會將獲取的職業信息與自己理想工作的標準相對比,然后決定是否接受這個工作機會。理想職業的標準在這個過程中會變得越來越明確,但如果求職時間拖延太長,并且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支持的話,這個標準就可能變得不明確。第四階段是確定并接受選擇結果。在第三階段的基礎上,選擇出的工作機會進一步經受評價,做出的選擇更為理性,最后的決策也更為堅定。
2.1.2 Schwab的職業搜尋與選擇模型
Schwab等在回顧求職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職業搜尋與選擇模型[7]。他們以決策理論為基礎,認為求職過程包括兩個主要的策略和階段:搜尋階段(信息獲取)和評價階段(信息整合)。職業搜尋與評價在個體層面與勞動力市場層面分別有幾個預測變量:就業狀況、職業偏好、技能基礎、認知能力、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人事政策(包括失業救濟政策)。就業狀況與就業質量是這些指標的結果變量。Schwab因此提出了求職行為的前因變量和結果變量。他們認為,求職行為受經濟壓力和求職者自尊水平的影響,求職行為的結果變量包括就業狀況與就業質量。
2.1.3 Blau的雙維求職行為模型
Blau認為求職行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預備期求職和行動期求職[8]。在預備期求職階段,求職者通過各種渠道搜尋用工信息(報紙、親友、原來的同學、同事等等),因此,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信息。預備期求職之后,緊接著是行動期求職階段。在這一階段,求職者投遞求職簡歷、與可能的雇主會面。行動期求職才真正說明了求職者的求職承諾。Saks和Ashforth在對一組大學畢業生的研究中發現,行動期求職行為對畢業初期的就業狀態有預測作用,而預備期求職行為則對畢業后4個月的就業結果有預測作用[9]。Saks在2005年對225名大學畢業生的研究中進一步發現,行動期求職決定面試機會、面試機會決定工作機會、工作機會決定最終的就業狀況[10]。但也有研究結果不支持雙維求職模型,Wanberg,Kanfer和Banas在對478名失業者的研究中沒有發現求職行為具有鮮明的兩個維度,同時研究者們注意到,失業群體的求職過程中可能同時發生兩種求職行為,其求職行為的先后順序并不鮮明[11]。Wanberg,Hough和Song 2002年針對失業再就業人員的研究結果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假設[12]。
Blau試圖將自己的雙維求職模型建立在已有的Soelberg的GDP模型基礎之上。他將雙維求職模型中的預備期求職階段與GDP模型中的計劃求職階段聯系在一起,因為這兩個階段都包含著信息采集過程。他還認為模型中的行動期求職階段等同于GDP模型中的搜尋與評價階段。但Blau的這種聯系是不準確的,Soelberg的GDP模型中,求職活動并不是開始于計劃求職階段,求職者是在后面的階段中才開始搜尋職業信息的。Blau的預備期求職階段實際上與GDP模型中的搜尋與評價階段很相似。而GDP模型中并沒有與Blau的行動期求職階段相對應的活動,如投遞個人簡歷、參加面試等等。
2.2 求職行為的測量維度
Kanfer等認為,求職行為作為一種目標指向行為,可以在三個維度上進行測量:頻率-強度,內容-性質,短期-長期。
2.2.1 頻率-強度
頻率-強度測量的是求職行為的頻率和努力程度。這一維度主要是受動機因素影響。如果求職者的求職動機很強,無論他的動機是為了賺錢養家還是為了提高生活質量,他們都會在求職過程中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大部分求職行為的測量都是從這個維度入手。頻率方面的測量通常是羅列出求職者可能的求職行為,如:瀏覽報紙上的用工信息、毛遂自薦、或參加求職面試等等。通常要求被試回答某個特定時期內完成每種行為的次數或在每種行為中花費的時間,然后將這些次數或時間相加就是求職頻率的測量。關于強度的測量,是要求被試回答在某一特定時期內,為求職所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報告他們實施了哪些具體的求職行為。
2.2.2內容-性質
內容-性質維度是根據求職行為的內容,可以將求職行為分為正式求職和非正式求職。正式求職的組織性和結構性更強,使用正式求職方法的求職者依靠就業機構或出版物來獲取職業信息。到職業介紹中心求職和瀏覽招聘廣告就是這種正式求職的例子。使用非正式方法求職的人往往是通過私人關系發現用工信息并為自己謀職。社會關系對求職的作用不可低估,Wanberg等在他們的求職方法研究中,使用“大五”人格量表探討人格特點與社會關系利用程度之間的聯系[13]。發現外向性、責任感與社會關系的利用程度有高相關;同時還發現,社會關系利用程度與再就業速度、再就業狀況及工作滿意度有密切關系。
Stevens在一所大學的就業指導中心對來訪者進行一系列調查后,將求職行為劃分為不同性質的三類:積極性求職、消極性求職和過渡性求職[14]。積極性求職行為表現為:求職者準備充分、目標明確,行為獨立并能調動各種求職資源;而消極性求職行為則表現為:求職者準備不充分、目標模糊、被動、依賴。過渡性求職行為表現為中等程度的準備狀態,正處于積極的準備過程中。Stevens的測量方法要求職業咨詢顧問對求職者逐一進行評價,所以很難進行大樣本調查。
2.2.3短期-長期
短期-長期維度指的是求職行為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此維度反映的是求職行為的動態性和持續性。因為難以進行測量,所以關于這一維度的研究很少。更為復雜的是,這個維度與前兩個維度有重疊的地方。比如,那些在求職過程中求職強度和頻率較高的人更傾向于長期的求職行為。還有研究表明,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可能使用不同的行為策略,不同的求職行為在求職過程的各個階段中發揮的作用也不相同。比如,在早期求職階段,準備求職簡歷是求職行為之一,而在較為滿意的求職簡歷寫好后,則無須再多花費時間和精力,只須在細節上做些修改就可以了。因此,準備求職簡歷只是個臨時性的求職行為,而搜集職業信息則是貫穿于整個求職過程中的長期的求職行為。
Barber等使用求職者報告的每周平均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或三個時間段內使用的求職資源數量作為動態求職行為的測量指標,他們使用方差分析手段檢驗不同階段的求職行為差異是否顯著[15]。Jansen等在他們的追蹤研究中,要求被試每三個月報告一次他們的求職強度和求職頻率,然后求加權平均數,作為描述動態求職行為的測量指標[16]; Wanberg等將跨時段的平均求職強度作為求職行為持續性的操作性定義,使用多層線形模型描述持續性求職行為的動態特征[17]。通過對903名失業者10次電話調查發現,他們的求職強度隨著時間推移而呈U形曲線;不同的求職活動伴隨時間發展而呈不同的趨勢。比如,到職業中介找工作的求職活動呈U形,而另一些活動,如瀏覽報紙獲取職業信息,則隨時間發展而呈倒U形趨勢。
3 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和結果變量
3.1 預測因素
有關求職行為預測因素的研究很多,Schwab等認為,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分為兩類:個人特征和勞動力市場因素。個人特征包括:就業狀況(就業或失業)、職業偏好、培訓和個人能力。勞動力市場因素包括:供求狀況和就業政策。他們進一步提出兩個變量――經濟壓力和自尊,作為求職意向的預測因素,而求職意向則可能會對求職行為產生影響。Schwab強調勞動力市場因素對求職行為有影響,但很少有實證研究探討勞動力市場因素對求職行為的影響。大部分行為研究是在排除勞動力市場因素對求職行為的影響之后考察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而大部分勞動經濟學研究則關注失業與再就業問題卻忽視了求職行為的作用。因此,尚沒有勞動力市場因素與求職行為之間關系的研究。
Kanfer等將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歸為6類:個性特征、求職期待、自尊、動機、社會支持和人口學變量。他們的元分析表明,個性特征中的外向性和責任感對求職行為(將求職強度與頻率作為求職行為的測量指標)有最強的預測作用。其他如自尊、自我效能、就業承諾、經濟壓力和社會支持也與求職行為有顯著相關。在人口學變量中,年齡、工作年限與求職行為存在負相關。白人男性比非白人女性表現出更強的求職行為。教育水平也與求職行為存在正相關,即受教育水平越高,則求職行為更強。他們主張,就業狀態、求職期的長短以及獲得的職位數量都應該是求職行為的結果變量。具體來說就是,求職期(從開始求職到就業的時間)是成功就業的一個負向指標,而獲得職位的數量,說明了求職者在求職期內獲得的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是成功就業的一個正向指標。從他們對21個研究的元分析結果來看,求職行為與就業狀態、求職期和獲得職位數量的平均相關系數分別為0.21、-0.14和0.28。
3.2 結果變量
現在對求職結果的定義傾向于將就業看作是一個連續變量,而非二元變量。Dooley認為,將就業結果劃分為就業與未就業無法充分說明就業狀態的復雜性,還應該考慮到各種不充分就業狀態[18]。Jensen和Slack將不充分就業劃分為5種[19]:未就業、準失業、工作時數不足的就業、收入過低的就業、個人能力與工作需求不一致的就業。“未就業”指的是,一個人想工作,但現在沒有工作,在過去的四周內仍在積極地尋找工作。“準失業”指的是,一個人想工作,但現在沒工作,并且由于對求職失去信心和希望而不再積極地找工作。“工作時數不足的就業”指的是,從事臨時性的工作,想工作更多,但卻找不到全職工作的人。“收入過低的就業”指的是,年收入水平低于政府貧困保障線的125%水平的工人。最后一種指的是那些教育程度遠遠超出工作要求的就業者。
Brasher和Chen將一組就業質量的衡量指標作為成功就業的標準,包括:工資、職位與教育程度的符合度、工作滿意度、離職意向和工作年限[20]。Wanberg等將職業改善程度(新職位與舊職位在工資、上班的方便程度等)、職業-組織符合度和離職意向作為再就業質量的指標[21]。研究結果表明,只有求職行為與離職意向之間存在顯著的正向相關。此研究還發現,求職行為與職業改善程度受經濟壓力的調節,那些經濟壓力較低并積極求職的人,最終能獲得更好的工作。
4 未來我國求職行為研究的方向
首先關于求職行為的測量。以內容-性質維度為基礎,通過訪談的方式,掌握求職者可能實施的各種求職行為,包括正式求職和非正式求職,同時考慮到求職行為的動態變化,采用追蹤調查的方式,通過求職者報告的幾個時間段內平均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從求職頻率和求職強度兩個方面測量求職行為。
其次,關于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這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研究結果莫衷一是。有效地整合這些研究結果,并不是羅列出所有的預測因素并一一加以驗證,關鍵是需要關于行為研究的理論為基礎,并考慮勞動力市場的供求狀況,進而對求職行為的預測因素進行研究和驗證。
第三,關于求職行為的結果變量。相對于就業狀態的二分法(就業和未就業),求職期的長短、獲得職位的數量更能精確地衡量求職行為的結果。另外,有關不充分就業和就業質量的概念的提出,為求職結果的測量增加了精確度,同時也增加了難度。各種不充分就業狀態應該與工作滿意度相關,職位與教育水平的符合程度測量的內容僅涉及教育程度,顯得過于單一,應該加以補充完善。
不充分就業現象在發展中國家更為普遍,比如像中國這個人口眾多,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的大國。我國的工業化程度還遠比不上那些發達國家,勞動者多數仍以個體經濟或小農經濟等自我雇傭的形式就業。過多的人口以及相對較低的生產力水平導致大批勞動力無法獲得充分的就業狀態。所以,研究者需要對中國的多種就業形式投入足夠的關注。
參考文獻
[1] Steffy B D, Shaw K N, Noe A W.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job-search behavi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89, 35(3): 254~269
[2] Bretz R D, Boudreau J W, Judge T A. Job-search behavior of employed managers.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2): 275~301
[3] Soelberg P O. Unprogrammed Decision Making. Industrial Management Review, 1967, 8(2): 19~29
[4] Lazarus R,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1984, 163~175
[5] Latack J C, Kinicki A J, Prussia G E. An integrative process model of coping with job-lo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2): 311~342
[6] Kanfer R, Wanberg C R, Kantrowitz T M. Job search and employment: A personality-motivational analysis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5): 837~855
[7] Schwab D P, Rynes S L, Aldag R J. Theories and research on job-search and choice. Research in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1987, 5(1): 129~166
[8] Blau G. Testing a two-dimensional measure of job-search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4, 59(2): 288~312
[9]Saks A M, Ashforth B E.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job-search behaviors on the employment status of recent university graduat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9, 54(2): 335~349
[10] Saks A M. Multiple predictors and criteria of job search succes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5, article in press.
[11]Wanberg C R, Kanfer R, Rotundo M. Unemployed individuals: Motives, job search competencies, and job search constraints as predictors of job seeking and reemploymen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6): 897~910
[12] Wanberg C R, Leaetta M H,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20
[13] Wanberg C R, Kanfer R, Banas J T. Predictors and outcomes of networking intensity among unemployed job seek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0, 85(4):491~503
[14] Stevens N D. Dynamics of job-seeking behavior. Springfield, Ill: Thomas publishing. 1986, 33~37
[15] Barber A E, Daly C L, Giannantonio C M, et al. Job-search activities: An examination of changes over time. Personnel Psychology, 1994, 47(4): 739~766
[16] Jansen P W, Stoop P M. The Dynamics of Assessment Center Validity: Results of a 7-Year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4): 741~753
[17] Wanberg C R, Glomb T, Song Z, et al. Job search persistence during unemployment: A ten wa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5, 90(3): 411~430
[18] Dooley D. Unemployment, underemployment, and mental health: Conceptualiz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continuum.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9~20
[19] Jensen L, Slack T. Underemployment in America: Measurement and evi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03, 32(1/2): 21~31
[20] Brasher E E, Chen P Y. Evaluation of success criteria in job search: A proces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1999, 72(1): 57~70
[21] Wanberg C R, Hough L, Song Z.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multidisciplinary model of reemployment succes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 87(6): 1100~1133
Psychological Researches on Job Search Behaviors
Liu Zewen1,2Song Zhaoli3Liu Huashan4
(1Institute of Psycholog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3Depart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117592)
(4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Psychologists see effective job search behaviors as precondition of successful employment. Job search behavior is a complex and dynamic process, three dimensions to evaluate job search behavior are described here: frequency-intensity, content-direction, temporal-persistent. There have been many researches about the predictor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and they have obtained various outcomes. The evaluation of job search outcomes has made new progress recently, that is, rather than regarding employment status as a dichotomization-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 but considering kinds of underemployments. The paper commented on some future salient features of job search behavior.
篇4
《執行力》最新學習的心得體會
執行力在當前是一個熱門話題。前不久,在省公司領導干部培訓班上,余世維教授用精辟的語言,從細微處著手,宏觀上把握,利用典型鮮明的案例,為全體學員詮釋了執行力的真正內涵和實踐寶典,對此我深有感觸,下頭我結合自我的實際工作談談在企業執行力方面的學習感想。執行力就是按質按量完成自我所被指定的工作和任務。簡單的來說,執行力就是將人員流程、戰略流程、運營流程合理進行運用,以到達戰略規劃的實現和改善。要提升競爭力,就必須加強執行力。能夠說,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于執行力是否到位。
近年來,***供電公司緊緊圍繞企業工作重心,堅持改革、發展、創新,本著“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狠抓各項工作落實,企業兩個禮貌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堅持了國電公司一流縣級供電企業的稱號,榮獲了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異常是應對去年嚴峻的缺電形勢,全體員工奮力拼搏,爭抓實干,企業售電量達36.63億千瓦時,供電量突破40億千瓦時,實現多經銷售收入7.3億元。這些成績的取得,證明了我公司擁有著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的團隊,企業執行力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然而,在當前的電力企業管理、改革、發展過程中也會遇到以下問題:為什么當初雄心勃勃、精心編制的工作計劃總要大打折扣為什么某項工作任務已經交待得十分清楚,結果出現了互相推諉的尷尬局面答案是:執行不力!經過多年來企業管理經驗來看,大多數計劃的落空背后總是隱藏著執行力的黑洞!當前,我公司在執行力方面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安全生產,雖然一再強調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可是不安全情景還時有發生,少數職工的安全意識還不強,人員職責的不安全情景占有相當的比例,習慣性違章仍未做到根除;再如優質服務,這是我們供電企業的服務宗旨,盡管一再加強對優質服務常態運行機制的管理,但仍會有一些個人服務意
識不夠、服務不到位被投訴甚至影響企業形象的事件發生。經過本次學習,結合個人的工作實踐,下頭我就安全生產、績效管理、優質服務三個方面的工作匯報一下對如何提高執行力的個人理解。
一、明正思想,提高領導本事
美國abb公司董事長巴尼維克曾說過:“一位經理人的成功,5%在戰略,95%在執行。”所以,提高‘執行力’對領導者來說十分重要”。僅有參與到企業運營當中的領導者,才能擁有把握全局的視角,并且做出正確的決策。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首先要明正思想,樹立領導班子執行本事建設的正確理念。理念是行動的指南,正確的執行理念體現正確的方向。當前我公司在各項工作中執行力不強的因素主要表此刻:少數干部表率作用差、作風不夠深入,安排部署多、身體力行少,不愿應對矛盾,做事不夠踏實;個別部門在落實工作中本位主義思想時有顯現,尤其是在工作職能的交叉部位,這樣,就使全局性工作的發展合力、執行力明顯衰減,工作得不到最佳成效等。XX年,是公司建設“一強三優”現代供電企業的目標,落實“三抓一創”的工作思路的起步之年,企業的創一流對標工作體系也剛剛訂立,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公司領導必須帶頭解放思想,不斷強化執行意識,匡正思想,提高認識,使執行理念不斷得到提煉升華,抓大事、謀大局,不斷提高總攬全局的領導本事。
二、建章立制,倡導執行作風
工作的推進、任務的完成、創新活動的實踐,需要好的制度做保障,既需要靠人格的力量帶動,更需要靠制度的力量拉動。
第一,在企業內應建立一種“執行文化”。在一個企業中,僅有領導和中層管理人員具有執行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把執行力烙進職工的思想意識中去,要建立一種企業執行文化。在企業執行文化建設中,要大力倡導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把所學知識轉化為專業應用的本事。例如我們在企業的安全教育文化建設過程中能做到常變常新,每年開展一個系列活動,XX年公司將開展貫徹《安全生產違章處理規定》主題教育活動,其中包括了公司領導與職工代表安全生產問題交流應對面、電力安全進家庭等12項系列活動。經過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公司員工的整體安全意識得到明顯增強,安全生產的教育基礎得到明顯加固。公司先后榮獲XX年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XX年江蘇省“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等榮譽稱號。
《執行力》最新學習的心得體會
經過這兩天的培訓,讓我進一步了解了提高個人執行力對公司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下頭就分享我的一些感想。
一、加深了對提高執行力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執行力,顧名思義是執行并實現既定目標的本事,就是指把理念、思路、戰略、決策、規劃和部署付諸實施的本事。對于執行力的概念,雖然早就看到過、聽說過,可是理解上還是很片面和膚淺,對執行力的內涵和提高執行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不深,掌握不透。經過這次學習,我明白了執行力的含義。
二、加強學習,更新觀念,不斷增強提高執行力的自覺性
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執行某項任務時,總會遇到一些問題。而對待問題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不怕問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千方百計消滅問題,結果是圓滿完成任務;一種是應對問題,一籌莫展,不思進取,結果是問題依然存在,任務也不會完成。反思對待問題的兩種選擇和兩個結果,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問到,同是一項工作,為什么有的人能夠做得很好,有的人卻做不到呢關鍵是一個思想觀念認識的問題。我們常說,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觀念轉、天地寬,觀念的力量是無窮的。
三、經過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科技管理本事和業務創新本事。
對照提高政府執行力對干部素質和本事的要求,結合我自身的情景,我總結了一下差距,確定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點。
一是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職責意識和效率意識。講政治、講紀律、講服從、講執行,進取主動地思考完成既定的目標任務,選準結合點,力求有新的突破。加強崗位職責意識,明確自我的職責,層層推動、步步實施。
二是結合自我實際,努力做到“十個不”,推進工作落實,即:不要自行其是,不要以權謀私,不要不學無術,不要不思進取,不要是非不清,不要無所作為,不要錯失良機,不要推諉梗阻;,不要坐而論道,不要浪費奢侈。
篇5
一、全面學習,加深對執行力的理解和認識
所謂執行力,指的是貫徹戰略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是把企業的戰略、規劃轉化成為效益、成果的關鍵。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愿,完成任務的能力和完成任務的程度。在管理領域,執行對應的英文是execute,其意義主要有兩種,其一是:to do something that has been carefully planned,強調的是對規劃的實施力;其二是:to complete a difficult action or movement,指的是完成某種困難的事情或變革。執行力是否到位既反映了企業的整體素質,也反映出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與管理能力,其關鍵在于企業文化對執行力的營造,如果員工每天多花十分鐘思考如何改革工作流程,將工作做得更好,企業的經營策略自然能徹底地執行。
二、深入反思,強力提高執行力的方法與途徑
1、提升執行能力
執行能力即會做,這是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一是保證目標一致,執行到位,各盡其責,要求執行前明確行為指向、行為規劃以及行為目標;二是要明白自己的工作依據,這是執行力的基礎,也是工作執行的目標;三是要明白控制工作的關鍵點,按照工作程序,尤其是在金融機構,往往要在一些單據上簽字、蓋章,這就是工作的控制點,簽字意味著負起相應的責任。
2、強化執行動機
工作中不僅要會做,更要肯做。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責任心,接受工作后盡一切努力,想盡一切辦法把工作做好,要以實干精神為主導,細心觀察,處事果斷。
3、端正執行態度
執行態度即對待工作的態度與標準,要以較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實踐嚴、實、快、新原則。第一,著眼于嚴,要積極進取,增強責任意識,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條件。第二,著眼于實,要腳踏實地,樹立實干作風,面對平凡崗位,要埋頭苦干、兢兢業業干出一番事業。第三,著眼于快,要只爭朝夕,提高辦事效率,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堅持立即行動,馬上就辦的工作理念。第四,著眼于新,要開拓創新,改進工作方法,敢于突破思維定勢和經驗束縛,不斷尋求新思路、新方法,使執行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養成勤于學習、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4、嚴格工作控制
要對工作進行有效控制來調整行為并控制事情發展不偏離正常軌道,更好地落實工作。一是事前跟進,發現潛在風險,提前預警;二是事中跟進,在任務進行中發現問題后尋找有效解決辦法;三是事后跟進,一旦出現問題,及時找出原因,提供具體補救措施,避免再犯同類錯誤;四是前瞻展望,要對未來有所規劃,使將來的工作能集中到焦點上來;五是規范操作,要明確崗位職責與目標,執行操作步驟,杜絕經驗操作或違規操作。
三、強化執行,出色完成本崗工作任務
執行力是企業成敗的關鍵,也是個人事業發展的基礎。要把執行力具體化、完整化、可操作化、高效化,就要敢負責、肯學習;勤動手、不怕錯;面對困難、永不言敗;享受挑戰、能耐高壓;充分溝通、協調合作;顧全大局、不計小利;努力創新、果斷行動;立足本崗、服務日常。
一是要加強學習。作為新進員工,聯社的基本社情要學習,省聯社的戰略與理念要學習,各項基礎理論要學習,崗位業務更要學習。學習是對自身知識和能量的補充,是對改革發展的前瞻,是事業和前途發展的基礎。我們的黨是學習型政黨,我們的企業強調學習型員工的培養,我們個人要做不斷學習的典型。
二是要有效溝通。良好的溝通是執行的關鍵,是有效提高執行力的重要途徑。做儲蓄員要用與儲戶的良好溝通推廣農信,做信貸要用與客戶的有效溝通確保企業不受損失,做辦公室工作要用上下級之間的暢順溝通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作為一名新的農信人,只有通過真誠交流,尊重他人提出的意見,才能盡可能快地融入集體,開展工作。
三是要樹立服務意識。服務三農、服務儲戶、服務基層,這是農村金融機構的根基。就目前從事的辦公室工作而言,要協調、要監督、更要服務。協調各種內、外部關系,服務機關、服務基層、服務領導決策,在上傳下達的工作中保證執行力度,保證工作有序開展。
篇6
【關鍵詞】 心血通;心力衰竭;療效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能不全,簡稱心衰,是多數器質性心臟病幾乎不可避免的晚期病理結果。以肺郁血所致的左心衰竭及體循環靜脈郁血所致的右心衰竭的癥狀和體征為臨床主要特征,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種器質性心臟病嚴重發展的結果,故應積極治療各種原發病[1]。近年來,我院應用心血通注射液靜滴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住院治療的96例患者,根據1980年第一屆全國內科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經診斷88例患者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其中男58例,女30例,年齡35~78歲,評價年齡56.5±4.3歲,冠心病36例,風心病20例,心肌病18例,高血壓心臟病10例,肺心病5例。心功能(NYHA分級)Ⅱ級15例、Ⅲ級46例、Ⅳ級27例。將8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6例和對照組42例,兩組年齡、性別、病情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除兩組均進行常規治療,如去除病因及誘因、減輕心臟前后負荷、強心、利尿、吸氧等。口服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或)小劑量洋地黃制劑;治療組加用心血通注射液(河北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中心生產)10~12ml入5%葡萄糖中靜滴,每日1次,共用14天,對照組應用門冬氨酸鉀鎂20ml,能量合劑1支入5%葡萄糖中靜滴,每日1次,共用14天。
1.3 療效判定 心功能改善≥2級為顯效,改善1級為有效,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為無效。
2 結果
治療組:顯效34例(占73.91%),有效8例(占 17.39%),無效4例(占8.69%),總有效率91.3%;對照組:顯效20例(占47.61%),有效10例(占23.81),無效12例(28.57%),總有效率71.43%,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又稱泵衰竭,通常是指心肌收縮功能明顯減退,使心排血量降低,伴有左心室舒張末壓增高,臨床上引起肺淤血和周圍循環灌注不足的表現,以及兩者不同程度的合并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回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并由此產生一系列癥狀和體征。心瓣膜疾病、冠狀動脈硬化、高血壓、內分泌疾患、細菌毒素、急性肺梗塞、肺氣腫或其他慢性肺臟疾患等均可引起心臟病而產生心力衰竭的表現。妊娠、勞累、靜脈內迅速大量補液等均可加重有病心臟的負擔,而誘發心肌衰竭。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種復雜的臨床癥候群,其發病率高、死亡率亦高。其病因包括各種原因所致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心肌代謝障礙(如缺氧、缺血,水、電解質和酸堿失衡等)。其中以舒張功能不全為主見于高血壓左室肥厚肥厚型心肌病、主動脈和(或)肺動脈口狹窄、限制型心肌病等。 其主要病理生理特點為:血流動力學異常、神經內分泌的激活及心肌損害和心室重構,且三者互為關聯,互為因果。由神經內分泌細胞因子系統長期、慢性激活而促進的心肌重塑,是導致心力衰竭發生發展的基本機制。因此當代治療心力衰竭的關鍵就是阻斷心肌重塑。
心血通注射液又名肌氨肽苷注射液,是以哺乳類動物的心臟和肌肉為基礎原料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是腺苷、降鈣素基因相關肽、心房肽等。腺苷可擴張冠狀動脈,促進冠脈側支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降鈣素基因相關肽是由37個氨基酸殘基組成的肽能神經遞質,廣泛分布于心血管及神經系統,通過交感神經釋放遞質,能引起很強的心血管擴張及正性肌力作用,并參與生理及病理條件下心血管活動的調節和冠狀血管循環的調節,對缺血性心臟病尤其是心力衰竭有重要的治療意義[2];而心房肽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重要的心臟內分泌激素,具有利鈉、排尿、抑制腎素及醛固酮、擴張血管的作用,尤其是體外合成的心房肽制劑應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獲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3]。本組資料已充分表明心血管注射液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療效,治療組91.3%明顯優于對照組71.43%,且未發現任何不良反應。故心血通注射液不失為一種安全、經濟、方便的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良藥,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收縮性心衰治療建議.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10(1):123-124
篇7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 心理真實性 心理學
認知語言學研究方興未艾,不僅僅是因為該研究范式具有無可比擬的心理真實性,對語言現象解釋的自然性,而且它還具有深厚的哲學、心理學、語言學和神經認知科學理論基礎,是理論沃土孕育的嬌艷奇葩。認知語言學心理真實性的根源主要在于其穩固的心理學基礎,特別是認知心理學,下面就從四個主要方面試論認知語言學的心理學基礎。
一 維果茨基的語言思維交叉觀
認知心理學興起于20 世紀50 年代。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一是因為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出現推動了以信息加工為理論礎的思維研究;二是因為喬姆斯基(Chomsky)的心智主義(mentalism)在激烈的論戰中戰勝了斯金納(Skinner)的刺激——反應模式的語言習得機制。
另一方面,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也得益于此前兩位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Vygotsky 和Piaget。Vygotsky 的“社會歷史文化”理論和Piaget 的“相互作用”理論(Interactionism)為認知心理學的興起和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Vygotsky 指出“思維的發展不是從個體到社會,而是從社會到個人體”(Solso,2004:391)。
Vygotsky 最早提出了外部動作“內在化”(internalized)為內部心理功能的觀點。他指出:內在化是一個外部動作轉換成內部心理功能的過程。人的意識由內在化的社會和人際關系組成。兒童傾向于用別人對待他們的行為方式去對待別人。他們以成年人為榜樣,逐漸發展自己獨立完成某種任務的能力。
他通過觀察兒童對物體進行的分類,發現兒童概念發展經過三個階段:(1)主題概念形成階段,例如,年齡很小的兒童會把貓和椅子分成一類,因為貓經常坐在椅子上;因為它們之間存在著重要的主題(thematic)關系;(2)鏈條概念形成階段,例如,6 歲以下的兒童對積木進行分類時,如果首先是三角形的積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接下來仍然選擇三角形積木;(3)類似于成人概念的抽象概念形成階段。
關于兒童語言發展的理論是Vygotsky 思維發展心理學的重要方面。Vygotsky 認為兒童思維的發展在語言發展中最為明顯。他寫道:“語言是兒童聽到的外在言語和他用以思維的內在言語的連接體(merger)”(轉引自Solso,2004:392)。因此,語言和思維是同一現象的兩個實體。他認為:思維和言語具有不同的基本根源,其發展速度因人而異。思維和言語的發展曲線可能會“交叉再交叉”,但總是不同向。思維之源是兒童的生理發展,而語言之源則是他的社會環境。雖然語言和思維具有不同的根源,但是一旦兒童意識到每一個物體都有一個名稱時,語言和思維就會交錯。兒童意識到物體名稱之后,他們的思維和語言就不可分了。因此,語言的內在化使思維用內在言語表達。
二 皮亞杰的認知進化適應論
瑞士心理學家Piaget 是兒童心理學(認知發生論)領域的另一位巨擘。他認為智力和其他生理功能一樣,都是進化適應(evolutionary adaptation)的產物,生理和進化是最好的智力詮釋視角。所以,他提出了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理論,指出兒童的智力發展取決于生理和環境兩種因素。
下面討論Piaget兒童智力發展的基本原則和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
根據Piaget 的觀點,兒童的智力發展中存在著適應和組織(adaptation and organization)兩個主要原則。適應是由同化(assimilation)和調節(accommodation)組成的一個雙分叉過程。什么是適應?我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用嘴巴、牙齒、胃和
胃液來攝入蘋果并把它變成能被身體利用的形式,這就是適應。從一定意義上講,我們的身體已經同化了一個外部物體并把它轉化成了人類的生理材料。Piaget 相信這種現象同樣適用于大腦運動。根據Piaget 的觀點,大腦有復雜而又綜合的結構或組織,這種組織的最簡短層面是圖式(schema),即可以施行于某一個物體的動作的大腦表征。例如,新生嬰兒的吸吮、抓握和注視都是圖式,是他們通過動作逐漸了解世界的方式。隨著大腦的發展,這些圖式不斷地綜合并按照順序并列存在,以至于最后發展成為成人的大腦。
Piaget 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四個階段:(1)感覺肌動階段(從出生到2 歲);(2)預操作階段(2~7 歲);(3)具體操作階段(7~11 歲);(4)形式操作階段(青春期和成年期)。感覺肌動階段是由幾個分階段構成,分階段包括由簡單圖式發展而來的最復雜圖式。首先為反射(reflex)階段,新生兒的反應是天生的、無意識的,然后逐漸發展為有意識控制階段,簡單圖式發展為二級圖式(secondary Schema);預操作階段,幼兒的行為從依賴動作轉移到利用動作的大腦表征(思維);具體操作階段,兒童在智力發展的三個重要領域取得了進步:守恒(conservation)、分類(classification)、順序性和傳送性(Seriation and transitivity),但仍受制于現實的具體場景;到了形式操作階段,兒童(青春期)已經能夠突破具體場景的限制,可以把假設或更加抽象場景中的物體對等起來。Piaget 認為,形式操作階段標志著智力發展的結束。
三 聯通主義
1967 年,Neisser 出版了第一部以《認知心理學》命名的專著,標志著認知心理學的誕生。當代認知心理學有兩大研究范式:一是符號操作系統,又稱串行處理模式(Serial Processing model),二是聯通主義(Connectionism),又稱并行分布處理模型(Parallel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Model)。符號操作系統范式的代表人物為Newell 和Simon 等人,他們把人的智能比喻成計算機,通過編寫計算機程序來模擬人類心智活動,在心理學和人工智能之間搭起了橋梁,促進了人工智能的發展。然而,其“一組過程每次只發生一個”的理論觀點,自80 年代末以來受到了聯通主義的有力挑戰。
聯通主義的核心概念是“并行分布處理”模型,簡稱PDP模型。1986 年,Rumelhart & McClelland 和PDP 研究小組出版了兩本關于“并行分布處理”的專著:《并行分布處理:認知微觀結構探索基礎》(卷1)和《并行分布處理:心理和生理模型》(卷
2),標志著人工神經網絡在認知心理學領域的再次興起。他們認為,大腦并不是把記憶儲存在任何一個神經元或具體的神經元集合,而是儲存在大腦分散的神經元整體。如果兩個神經元同時激活,它們之間的聯結(bond)就加強了,反之就削弱了;因此記憶儲存在整個系統的網絡模型中而不是某一個具體的分系統。
概括地講,聯通主義模型主要具有內在并行性、分布式處理、容錯性和自適應性等四個特點。它實質上是由簡單的單元相互聯結組成的神經網絡,原則上可以處理任何信息。換言之,并行分布處理(PDP)模型認為信息是用一種類似于神經網絡的方式來處理的。神經網絡意味著神經單元對信息的處理是在不同的區域同時發生的,單元之間存在著加強或削弱的簡單連接。梁宇建說:“有關無意識自動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認知活動,則更適宜用聯通主義理論來加以解釋,比如內隱知覺、內隱記憶和內隱學習等前沿性課題。”(梁寧建,2003:25)。除了認知心理學領域的優勢外,聯通主義對心理語言學的詞匯提取模型和認知語言學的一詞多義現象等都有重要的影響。
四 認知模式識別理論:格式塔理論、典型視角和原型匹配認識我們熟悉的事物,是人類令人稱奇的能力。這種能力在認知心理學上被稱為模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是認知心理學的核心問題之一。模式是指若干元素按一定的關系集合而成的某種刺激結構,如物體、圖像、聲音等都可以是模式。無論是簡單模式還是復雜模式,一個模式總是不同于其他模式。模式識別是指“把人輸入刺激(模型)的信息與長時記憶中的信息進行匹
配,并辨認出該刺激屬于什么范疇的過程”(梁寧建,2003:65)。模式識別是人的基本認知能力,但同時又依賴于人的經驗。模式識別過程包括分析、比較和決策三個階段。
下面,我們將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著重探討和認知語言學關系密切的三種模式識別理論:格式塔理論(Gestalt theory)、典型視角(canonic perspective)和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
1.格式塔理論
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K?hler,1947)研究了人們如何對視覺刺激進行組織和分類的。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模式結構涉及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的刺激信號共同產生的印象遠遠大于所有感覺信號之和。視覺模式的感知是根據接近原則(proximity principle)、相似原則(similarity principle)和自然結構(spontaneous organization)來組織的。K?hler 一個引人注目的假設是:一個模式的自然結構是刺激本身的自然功能,它和這個物體過去的經驗有很少的聯系。然而,許多實驗研究報告都
證明模型的“自然結構”和人類主體的感知歷史直接相聯系。
格式塔理論(完形理論)對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結構和圖式的形成與理解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典型視角
如果說格式塔心理學是關于簡單刺激和完形特征的研究的話,那么近年來認知心理學家已經轉移到和復雜模式識別有關的“內在”結構和過程的研究。典型視角(canonic perspective)就是一例。所謂典型視角,就是指最佳呈現一個物體的視野(views)或者是當你回憶一個物體時首先出現在你腦海中的圖像(images)(Solso,2004:114)。
例如,關于一個茶杯和茶杯碟畫面的典型視角很可能是正側面,但絕不可能是空中的鳥瞰視角,如果是這樣的話,你看到的只是大小不一的兩個圓而非茶杯茶碟。認知心理學家認為,典型表征是通過體驗一個范疇的很像的成員(like members)而形成的,盡管也有人認為很像的成員(榜樣)只代表一種理想化的形式,它只是人們集合潛意識的一部分。
典型視角具有一般性。認知心理學家對這種一般性的解釋是:通過和物體接觸的一般經驗,我們形成了關于一個物體最佳呈現和揭示最大量信息兩種視野的永久記憶。因此,典型視角研究不僅能告訴我們關于形式感知的真理性認識,也能告訴我們很多關于人類信息處理、原型形成、思維的經濟性、交際的有效性、認知語言學的原型和識解等方面的真知灼見。
Palmer, Rosch & Chase (1981)關于馬和其他物體的名稱確認試驗結果顯示,典型視角的物體被確認最快,越典型反應時間越短,非典型物體反應時間長。這樣通過對世界的無數次印象,我們形成了關于某一類物體的大腦圖像,而關于這種物體的典型(epitome)就貯存在記憶之中。
3.原型匹配
原型匹配(prototype matching)是針對模板匹配(template matching)的不足而提出的模式識別理論。原型“不僅是刺激集合的抽象,也是這一模式的典型(epitome)或‘最好’的表征”(Solso 2004:5)。原型并不代表任何特殊的、具體的事物,它反映的是某一類事物所具有的基本共同特征。關于原型識別的證據,我們身邊到處都是。
例如,人的臉龐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膚色和五官特征,但其原型是人頸上的帶有五官的扁平器官。原型匹配理論認為,所有的外部刺激都是以原型的方式儲存在長時記憶中,任何一個具體事物都是按照原型及其系列變式儲存在人腦之中。因為原型是一種抽象化的內部表征,所以它并不要求外部刺激與原型嚴格匹配,只要能近似匹配即可。因此,某一范疇中的“好”成員和變異都能夠被識別,納入同一范疇。和模板識別相比,原型識別既減輕了記憶負擔,又使模式識別變得更加靈活。
根據實證研究的結果,目前出現了兩種解釋原型的理論模型:集中趨勢模型(central-tendency model)和特征頻率模型(attribute-frequency model)。集中趨勢模型認為原型就是一個表征榜樣(exemplar)集合的平均值的概念。因此,原型可以理解記憶中的抽象事物,因為它代表著某一范疇的集中(量)趨勢。特征頻率模型認為原型代表一種特征方式或最經常經歷的特征的組合。Solso & McCrthy(1981b)的試驗研究支持這一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原型是一個模式集合“最佳例子”的(best example)的同義詞。最經常經歷的特征是構成原型的材料,貯藏在記憶里,而這些材料每次的組合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不同的原型。
認知心理學中的原型匹配理論對經典范疇理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基于范疇觀的變化,它對語言學中的意義、所指、詞性的分類以及句法結構的分類研究都有深刻的揭示意義。
注 釋
①模板匹配也是一種模式識別理論,它的基本觀點是刺激信號要與腦中的模板進行最佳匹配,這種匹配要求二者具有最大程度相似的重疊,方可識別事物。其明顯特點是事物稍有變化就無法做到和模板最大相似程度的重疊,可能無法識別事物;此外長時記憶中儲存的無數模板既會給記憶帶來沉重的負擔,也使人們識別事物缺少靈活性。
參考文獻
[1]K?hler, W. Gestalt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Concepts in Modern Psychology. New York: Liveright, 1947
[2]Neisser, U. Cogn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7
[3]Palmer, S. E., Rosch, E. & Chase, P. Canonical Perspective and the Perception of Objects. In J, Long & A, Baddeley.(eds.).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IX..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1
[4]Piaget, J. 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52b
[5]Rumelhart, D. E., McClelland, J.L.& the PDP research group.(eds.).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Explorations i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gnition(vol. 1).Cambridge, MA: Bradford,1986
[6]Solso, R. L. Cognitive Psycholog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7]Solso, R..L.& McCarthy, J.E. Prototype Formation: Central Tendency Model versus Attribute Frequency Model. Bulletin of the Psychonomic Society, 1981b(17)
[8]程琪龍.神經認知語言學引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篇8
1.學困生的定義以及形成原因
所謂學困生,相近的稱法有后進生、差生等,現如今國內一共有這么幾種的定義方法:李耀明認為:“所謂差生,是指那些比其他學生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才能勉強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生。”梁超認為:“差生是指學業成績不及格或勉強有幾門及格科目的學生。”這類學生的失敗,往往就體現在學業上。他們認為的學困生指的是學習上的一種失敗。
洪虎認為:差生一般是指那么理解能力較差、反應緩慢的學生。他們掌握知識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往往比其他學生要多。他們總有一種自卑心理,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們指出學困生在學習上的某些特征存在問題。
而現如今,國內并沒有統一的對于學困生的定義,通過對于本班學生的觀察以及相關理論書籍參考,我認為,所謂學困生指的是,首先應該是一個身體健全、沒有特殊心理缺陷的群體;其次,在相同的教育環境中,在接受同等教育條件下,達不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第三,要想達到教學目標需要教師和家長付出額外的時間、精力以及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策略。
而通過原因分析來看,筆者認為造成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可分為認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對于學生的認知能力來看,主要在于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基本學習技能的發展缺失與錯位。而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主要體現在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的缺失;情緒情感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強迫性的焦慮、逃避或回避、對抗和抑郁;自我學習意志的薄弱。
2.學困生現狀的心理指導策略
從學困生定義的研究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認知領域的差異性并不是主導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卻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對于學困生現狀的改變,心理指導就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從克服自身心理障礙、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堅強的學習意志三個方面進行研究。
2.1 激發和引導學困生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一個人只有對于成功有極大的渴望,才能復出不懈的努力與持之以恒的奮斗。所以對于學困生來說,建立其學習上的自信心是其成功至關重要的一步。不論在學校、在家或者其他的地方,自信是其保持昂揚斗志的先決條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去關心愛護學困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正確引導教育他們,對學困生的錯誤,不可一味的訓斥,要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進行情感上包容。在教學中,教師要表現出對待學困生與優等生的一視同仁,排斥、偏見、諷刺這樣的行為、言語應當禁止發生在學困生的身上。相反,要拿出更多的愛心、耐心來關心、照顧他們,鼓勵、信任他們,要號召同學之間相互幫助,使他們融入到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去。馬卡連柯說得好:得不到別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強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賦予它更多的責任,往往是調動他積極性的重要手段。教師一定要善于用學困生,因為“用”是對一個人最大的信任,信任往往會給人以力量,也最容易調動一個人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
2.2 協助指導學困生克服自卑心理
筆者在工作期間觀察,很多學困生因為初期成績跟不上,自卑心理就非常容易出現在他們的身上。而教師在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時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客觀公正的對待學生,不管是學習上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更應該客觀的評價每一名學生。為了克服學困生的恐懼心理,教師要積極融入到學困生中。平等互動的方式,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尋找可交流的共同話題,從中找到他們的優點,贊揚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使他們有話對你說,樂于對你講。不管是課上課下教師要多留意學困生,比如,課余經常找們閑談,讓他幫老師干些送作業、發作業本的活,拉近與特困生的距離。上課時發現他有所進步,就及時表揚鼓勵。
2.3 培養學困生堅強的意志
學習意志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調節自己的行為,努力克服困難以達到學習目的、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心理活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在所難免,這時,作為老師,如何培養其堅強的面對困難的意志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正視困難,學會培養學習的自覺性,懂得學習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當遇到困難時,首先要沉著冷靜。做到不放棄,并且朝著目標不斷努力,這樣最后才能取得成功。所以當學困生在思想上處于低迷的態度時,教師要及時引導,激發其學習興趣,可以通過找學生談話,恰當的鼓勵等方式。同時還要適時的嚴格要求學困生,培養學困生的自制力。高中學生在自我管理和約束力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作為一名高中教師,在這方面的教育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篇9
關鍵詞:心理彈性;德育;價值
中學生所處的階段既伴隨著生理上的巨大變化,也伴隨著心理上的巨大改變,可能會面臨許多的困難。這一時期,教師要在加強德育的同時著重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保持一個平穩的心理水平。
一、心理彈性在中學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心理彈性被稱之為心理韌性,是積極心理學的熱點問題。心理彈性顯示出個體在壓力事件中良好適應的過程,是壓力、逆境等與保護性因素同時作用的動態過程,擁有良好韌性的個體,可以充分處理生活上的壓力。
在中學學習中,中學生需要這種心理彈性來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壓力、挫折和挑戰。在學生面臨挫折后,心理彈性中的許多因素會發揮保護作用,減少挫折帶來的消極感受,使學生振作起來面對接下來的挑戰。心理彈性的提出為我們解決中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帶來一個新的視角。
二、在德育中充分發揮心理彈性的作用
1.提高教師對“心理彈性”這一概念的認識
教師是德育的主要實施者。心理彈性既是先天自有的,又是需要后天培養的,老師起著一個重要的作用。
(1)從自身出發時,提高對心理彈性的認識
教師也是人,教師在教學生涯和生活中一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認識到擁有彈性心理的重要性。通過自身的實踐,便可在改善學生的心理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接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和評價生活中所謂的“挫折”。當一件事情失敗后,要轉變一下思維方式,提示自己,自己已經盡力了。例如,班上某個學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學校的處分。教師不必因此而過分內疚自責,正如教育心理學者張春興所言,有些學生問題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顯現于學校,病情惡化于社會”,并不僅僅與教育有關,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教師只要盡到了責任,就可以問心無愧。
(2)引進專業性的人才
普通的教師對于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并不特別精通,若是對他們進行培養,只會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即使對這些老師進行培訓后,這些老師在面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時也會無從下手,因此要引進具有心理學知識的專業人才。如,學校可以在課程設置中增添心理學方面的課程,讓老師從專業的角度分析學生遇到的心理問題,給出建議。現在的學生自尊心強,有時并不愿意在課堂上將困擾自己的問題提出來,針對這樣的問題,學校可以在校內設置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室的色調最好是暖色調,而不是冰冷的白色,讓學生在講述困難時放松下來,達到良好的心靈撫慰效果。
2.重視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閃光之處
我國現有的初中教材中選取的許多課文,都對學生彈性心理的形成具有指導意義。如初中語文課本中《愚公移山》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告訴學生做事情時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做事途中總會遇到困難、遇到挫折,但是在遇到困難后仍要積極地努力。在講述這篇課文時,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的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等使學生對文章中隱含的堅持不懈、遇到困難不退縮的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通過游戲、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3.從學生自身出發,培養彈性心理
培養彈性的心理,學生是主體。要從學生自身出發,通過各項措施培養學生的心理彈性。首先要保持學生的身體健康,身體健康是整體健康的基礎,也是學生在逆境中得以恢復的基礎。保持學生的身體健康與父母是密不可分的。在做好重大疾病和傷害預防的同時,規律性的體育鍛煉也是不容忽視的,通過一系列的體育鍛煉,會促進學生與他人的交往。如在體育活動和賽場上,人們通常會情不自禁地通過擁抱、拍肩膀、擊掌、握手、欣賞的眼神來表達友好,通過在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性項目的鍛煉中,改善心情,釋放壓力,更好地面對遇到的困難。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的形成與父母是離不開的。在學生遇到挫折后,父母要經常性地鼓勵孩子,關注孩子,必要時和孩子共同探討問題出現的原因及改善的措施,通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放松心情。加強雙方的交流,改變以前的對話方式,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溝通。在家庭中可以每周或是一段時間,家長和孩子坐下來進行交流,孩子訴說遇到的問題,父母傾聽。同時,父母要加強與學校老師之間的聯系,當老師察覺到學生反常時,及時聯系家長,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緒。
總之,在現今的中學教學中,對心理彈性的認識還不全面。心理彈性與德育是密切聯系的,在進行日常教育的同時,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彈性心理,提高他們的心理抵抗力。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曲美他嗪;福辛普利鈉;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9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4721(2011)06(a)-063-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imetazidine combined fosinopril in treatment for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ZHANG Xiaolu
Fengtian Hospit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2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fosinopril combined with trimetazidine (TMZ) to treat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CHF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medical treatment. Fosinopril was add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itial dose of 5 mg/d, gradually increased to target dose of 10 mg/d; Besides fosinopril, trimetazidine was add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0 mg, tid. 12 weeks later,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cardiac fun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1.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4.6%) (P
[Key words]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Trimetazidine; Fosinopril; Clinical observation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臨床各種病因心臟病發展的終末階段,是內科常見的疑難危重病,終末期住院率、病死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目前常規的抗心力衰竭藥物治療患者病死率仍然較高。隨著對心肌缺血代謝過程的進一步研究和認識,目前人們提出了干預心肌能量的代謝環節,完善線粒體能量代謝而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新概念。近年發現曲美他嗪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1],曲美他嗪作為一種優化心肌代謝的藥物,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抑制體內炎癥反應[2],對心力衰竭有改善作用,與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特別是ACEI有協同作用,而且不引起血流動力學的改變。本研究采用曲美他嗪聯合福辛普利鈉(TMZ)治療CHF,并與同期福辛普利鈉治療效果作對照,旨在探討曲美他嗪聯合福辛普利鈉治療CHF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為TMZ的應用提供更多的臨床資料。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臨床診斷為CHF的患者96例,均為本院循環科2008年3月~2010年3月的住院患者,男56例,女40例;年齡52~83歲,平均(66±13)歲;心力衰竭病程9個月~15年,平均(3.5±3.2)年;均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貧血、甲亢、低血壓(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96例患者在聯合用藥前2周均未使用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藥物。所有患者均給予內科常規抗心力衰竭治療,包括低鹽飲食、休息、吸氧、擴管劑、利尿劑等。對照組加服福辛普利鈉(商品名蒙諾,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19980197),初始劑量為5 mg,每日1次,逐漸加至靶劑量10 mg,每日1次,治療12周。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曲美他嗪(商品名萬爽力,法國施維雅藥廠生產)20 mg/次,3次/d,治療12周。
1.3 療效評定標準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政局制定的《新藥治療研究指導原則》療效標準評定[3]。顯效:治療后心功能恢復到Ⅰ級或者心功能改善2級;有效: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Ⅰ級,但未能到Ⅰ級心功能;無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級,或心功能無改善或惡化。
1.4 監測指標
治療前后常規檢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血清電解質,行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室舒張末內徑(1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室射血分數(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B型尿鈉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6 min步行試驗等。6 min步行試驗:在指定6 min內記錄步行的最大距離,試驗在50 m的長廊進行,由專人測定6 min內所行走的最大距離,若在運動中出現嚴重胸悶、氣促、胸痛、心律紊亂等,患者可減慢行走或終止試驗。BNP水平檢測:患者于清晨空腹自肘正中靜脈取血2 ml,將其中1 ml注入10%乙二胺四乙酸鈉(EDTA?Na2)50 μl和抑肽酶800 IU的試管中,輕輕混勻后立即以3 000 r/min的速度離心15 min,分離血漿,用免疫熒光法測定BNP(試劑盒由美國BIOSITE Triage公司提供)。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軟件包,計量資料用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療效比較采用Ridit分析,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12周后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相關指標改變
兩組治療后LVESD、LVEF、6 min步行距離結果及BNP,與治療前比較均有所改善(P
2.3 不良反應
96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常規、尿常規及生化指標均無顯著變化,無明顯的肝、腎功能惡化。
3 討論
目前,常規針對CHF的治療主要著眼于冠狀動脈供血和血流動力學的改善,治療方案主要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及洋地黃為基礎[4]。近年來,隨著免疫組化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運用,證實心力衰竭發生發展的基本機制是心室重塑和心肌纖維化,福辛普利鈉是一種長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可糾正心室重塑,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動脈順應性,可使心力衰竭患者的血管內膜正常化[5]。但其臨床療效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隨著細胞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以及對心肌缺血代謝過程的進一步認識,人們認識到心肌細胞能量代謝失調是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病理機制之一[6-7],在心肌能量的產生、供應、利用和貯存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均可導致心肌收縮減弱,從而導致CHF。因此提出了通過干預心肌的能量代謝環節,完善線粒體能量代謝來治療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的新理念。曲美他嗪是一種新的具有獨特作用機制的抗心肌缺血藥物,可以使心肌能量代謝由脂肪酸代謝轉移為葡萄糖氧化,從而在相同氧耗條件下,能量輸出增加和氧自由基產生減少,發揮抗心肌缺血和細胞保護作用,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減輕組織損傷[8]。而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及血漿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的診斷及判斷心力衰竭程度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9]。BNP是心肌分泌的重要肽類激素,主要在心室合成,在心室負荷過重或擴張時分泌增加,已日漸成為判斷心功能不全嚴重程度及預后的血液學指標。本研究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應用曲美他嗪聯合福辛普利鈉,對CHF患者治療后心功能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研究組的LVESD、LVEF、6 min步行距離結果及血漿BNP水平改善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提示曲美他嗪聯合福辛普利鈉在治療CHF上療效確切,雖然機制各異,但作用協同,與有關報道一致[10]。由此可見在常規ACEI類藥物治療的同時加用曲美他嗪治療心力衰竭,可有效地改善心力衰竭的心肌收縮功能,提高患者活動耐力,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曲美他嗪Ⅳ期臨床試驗協作組.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療效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9):793-795.
[2]劉素云,李擁軍,張輝,等.曲美他嗪對冠狀動脈介入術過程中血清白細胞介素6和C反應蛋白的影響[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7,23(1):15-17.
[3]陳明哲.心臟病學[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1999:482-483.
[4]Marzilli M,Klein WW.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trimetazidine instabIe angina: a meta-analysis 0f randomized,double-blind,controlled trials[J].Coron Artery Dis,2003,14(2):171-179.
[5]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藥物治療的現代觀點與最新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0,20(1):6-8.
[6]Fragasso G,Perseghin G,De Cobelli F,et al.Effects of metabolic modulation by trimetazidine on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nd phosphocreatine/adenosine triphosphate ratio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 2006,27(8):942-948.
[7]Wolff,AA,Rotmensch HH,Stanley WC,et al.Metabolic approaches to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heart disease:the clinicians,perspective[J].Heart Fail Rev,2002,7(2):187-203.
[8]Marzilli M.Cardioprotective of trimetazidine:a review[J].Curr Med Res Opin,2003,19(7):66l-672.
[9]王春,郭美姿數字化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在老年呼吸困難中的應用[J].實用老年醫學,2007,21(3):184-186.
[10]張之亮,馬俊愛.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6,ll(4):30l-303.
- 上一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作用
- 下一篇:國家政治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