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態環境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4 17:50: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生態環境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生態環境的建議

篇1

Abstra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major "bottleneck" that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il industry inevitably has a certain negative impact and damag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e should continue to lea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y innovative concept, increas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orts,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energy saving, clean production,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production, puts forward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enterprise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man and nature.

關鍵詞:油氣生產;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對策建議

Key words: oil and gas produ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coordinated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E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1-0041-02

0引言

在油氣田的勘探開發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水環境、大氣環境、土壤和生態環境產生土地退化、水資源緊缺、水質惡化、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及咸水入侵等人為環境問題,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損害人類健康甚至危及人類生命。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油氣需求的持續增長,油氣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油氣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環境負荷過大,資源和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資源開發中的經濟收益和環境治理之間的矛盾更為尖銳。

1油氣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石油的生產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對環境造成破壞,比如水污染、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植被破壞等。

石油勘探開發階段的主要工程包括地質勘探、鉆井、修井、油氣集輸等,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環境產生廢水、噪音、廢氣、固體廢棄物等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是廢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石油勘探開發階段的污染,主要是由鉆井作業造成的。在鉆井作業中,產生的廢棄物以鉆井廢水和廢棄鉆井液居多,鉆井液的添加劑是鉆井過程中的主要污染源,同時還會產生無機鹽類污染、重金屬污染、有機烴(油類物質)污染等。

在石油煉制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廢氣、廢水和含油污泥等三大類。其中,廢氣包含兩大類,一類是由燃料燃燒產生的煙氣,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多氧化硫、一氧化碳、煙塵等。另一類是生產工藝廢氣,主要污染物包括硫化氫、瀝青油煙、催化劑粉塵、非甲烷烴等;石油煉制過程中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含硫污水、汽提凈化污水、堿渣污水、輕污油罐脫水、汽油罐脫水,污水處理場“三泥”濾后液,其他特殊的高濃度污水,生產裝置無組織排放的污水等。在這些廢水中,主要包含硫、二氧化硫、酚、硝酸纖維等有毒物質;含油污泥是石油化工工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石油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主要來自隔油池的底泥、浮選池浮渣、剩余活性污泥,統稱為“三泥”。含油污泥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懸浮固體組成的穩定的懸浮乳狀液體系,脫水效果差,污泥成分和物性受污水水質、處理工藝、加藥劑等因素影響,差異性大,處理難度高,含油量差別較大,部分具有回收再利用價值,且含油污泥含有PAHs、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環境還具有放射性污染。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觀念的增強和對環保工作的重視,我國石油行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不斷增加環保投入,依靠科技進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雖然目前我國石油工業的污染排放總量仍然較大,但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2008年,石油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66.06萬噸,同比降低3.5%;工業煙塵排放量26.66萬噸,同比降低36.6%;工業粉塵排放量21.51萬噸,同比降低1.8%;工業廢水排放量81705萬噸,同比降低1.7%;工業固體廢物排放量51萬噸,同比降低4.6%。

2促進油氣生產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為促進油氣勘探開發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應積極推進油氣資源的清潔生產,加快油氣回收進程,循環利用水資源,建立油氣田環境恢復保障機制,并不斷提高節能的意識和水平。

2.1 以理念創新引領社會責任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是人類自身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因此,我國石油企業應把關愛生命、保護環境當做工業發展的核心工作之一,以“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為宗旨,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環保優先、以人為本”的安全環保理念,關注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強力推進節能減排;追求零傷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目標,努力在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方面達到國際同行業先進水平;積極推行安全生產、清潔生產、節約生產,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努力創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企業。

同時,作為特大型國有企業,我國石油企業不僅要在自身的生產運營過程中,力爭把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控制到最小,還應以大企業的資源和影響力,搭建廣闊的社會參與平臺,積極倡導和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到綠色生態環境建設的大行動中去,在減碳理念與碳捕獲、碳儲存專業技術與社會公民綠色行動之間,搭建橋梁和通道,積極推動全國性的綠色創新行動。

2.2 積極推進油氣資源的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一種“源頭控制”污染的思想,其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30多年后的今天,“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積極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今全球工業界的普遍共識。目前,油氣清潔生產的趨勢是由污染控制向生態控制轉變,即在油氣生產的過程中,著眼于污染的預防,將對資源與環境效益的考慮有機融入開發生產全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油氣資源和生產用能源的利用效率,使油氣生產過程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我國油氣資源的清潔生產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2.1 堅持以人為本,實施生態設計管理,使清潔生產成為促進石油工業發展的持續動力。首先,切實把清潔生產納入到我國石油工業的企業文化建設中,圍繞我國石油工業“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把清潔生產納入到“創造能源與環境的和諧”的企業文化建設中,按照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影響成本化原則,建立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有機結合的綜合決策體系,并積極舉辦環境管理、清潔生產、環境信息等各類環境保護培訓班,利用先進的環境文化為實施清潔生產創造良好的空間。其次,認真制訂并實施清潔生產戰略規劃。通過與國際石油公司清潔生產“對標”分析,開展環境保護職能研究,制訂相關落實制度,提出環境保護發展目標,確定實施清潔生產的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明確生產全過程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要求,為建立清潔生產目標責任制,推進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保證。最后,建立投資安全的環境評價制度,按照我國石油工業的環保規章制度,把清潔生產納入到石油工業的經營決策過程中。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規劃應當包括清潔生產專項規劃,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應當落實清潔生產措施,新產品開發應當從生命周期進行清潔生產分析,重大設備更新改造應當進行產業政策評估和清潔生產論證。通過實施生態設計管理,使清潔生產有機地融入到產品、生產、服務領域,促進我國石油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高。

2.2.2 開展“綠色”示范活動,實施技術創新工程,使清潔生產成為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基礎保證。我國石油工業應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高度重視清潔生產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把清潔生產作為專項領域列入到各級科技規劃和計劃中,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實施生產作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石油行業層面上,以清潔生產技術創新為主導,注重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技術;在石油企業層面上,以推進清潔生產技術集成為主導,注重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在基層單位層面上,以實施綠色工程為主導,注重解決生產過程中的清潔生產技術問題。通過實現清潔生產技術創新工程,開展“綠色”示范活動,全面提高生產現場環境保護水平,提高我國石油工業的市場競爭力。

2.2.3 推行HSE管理體系,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使清潔生產成為持續提高環境績效的重要措施。我國石油工業應高度重視HSE管理體系與清潔生產機制的融合,以清潔生產戰略預防性原則促進HSE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以HSE管理體系規范化運作推進清潔生產的持續改進,在企業環境保護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推行HSE管理體系,嚴格控制環境風險;通過實施清潔生產審核,落實生產全過程環境管理;通過開展ISO14001認證,持續提高環境保護水平。

2.3 加快油氣回收進程,循環利用水資源油氣回收是節能環保的高新技術,運用油氣回收技術回收油品在儲運、裝卸過程中排放的油氣,可以大大減少油氣對大氣的污染,可以消除可能導致的爆炸、燃燒等安全隱患,有利于安全、健康和環保。同時,通過提高對能源的利用率,減小經濟損失,從而得到可觀的效益回報。美洲和歐洲各國早在7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油氣回收行業,發達國家目前的油氣回收裝置使用率已經超過90%,每年產生直接效益500多億元。我國雖然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油氣回收概念的國家,但目前僅有1/3的煉油企業建有油氣回收裝置,僅相當于美國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按照《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2010年以前,所有儲油庫必須建設油氣回收設施;2012年以前,所有加油站、汽油運輸車輛必須建設(或增加)油氣回收設施;對于新、改、擴建的加油站、儲油庫,標準要求“必須同步設計、建設、運行油氣回收裝置”。這個期限目前已經越來越近,逼迫企業現在必須抓緊油氣回收裝置的建設。同時,隨著《大氣污染物排放法》的修訂并實施,油氣回收的范圍從汽油擴大到油漆、苯、甲醇、二甲醚等所有易揮發的輕質有機物,國家要求這些產品的儲存、運輸及銷售單位,必須按規定建設相應規模的油氣回收設施,減少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所以從環境保護、節約能源及安全等方面考慮,從我國油氣資源可持續供給考慮,我國必須加快引進并創新國外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油氣回收裝置,加快油氣回收的產業化進程。

另外,在油田開發建設的過程中,各種作業中產生的多種污染物,例如落地油等,可隨雨水通過土壤滲入的方式進入地下水環境,污染水資源。在原油開采的中后期,為保持地層壓力和提高采收率,必須進行油田注水,不僅消耗地下水,脫油后的水中也會含有微量原油,排放后造成環境污染。要按照“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并重、水量與水質并重”的模式,對于受污染的水源采用水源地保護技術和生態恢復技術進行合理治理,并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使水環境生態系統保持平衡。同時運用污水生物處理技術,對油氣開發過程產生的鉆井廢水、采油廢水、作業廢水以及廢棄泥漿等進行處理,最大限度的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進一步加強石油開發生態環境保護,走出一條科學可持續開發之路,促進石油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

2.4 建立油氣田環境恢復保障機制人類活動,特別是資源開發利用目前已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今后的發展中,應將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統一起來。將綜合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落實“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樹立環境有價、資源有價的觀念,使企業自覺處理好貢獻與補償的關系,建立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過程控制、綜合治理”的原則,加強油氣勘探開發地區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建立健全油氣開采生態補償機制,構筑油氣開發的“事前防范、過程控制、事后處置”三大生態環境保護防線。

2.4.1 生態恢復既要有政府手段,也有市場手段,但整體上要有一個合理的規劃。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過程中,要通過科學規劃、合理開發,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好的油氣資源開發效果;要建立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的生態環境承載力評價標準體系,進行油氣資源區域生態環境進行承載力評價;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加大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保護油田周邊的水、土、林等自然環境;制定行之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和環境恢復保障實施方案,建立油氣田環境恢復的多元化投資機制。同時要預防和減少油氣田開發運營中的地質災害。重視油氣資源勘探開發中的各種災害和事故的預防及治理,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科學規劃和實施工程建設。同時,應廣泛開展地質災害的調查、監測、預測和減災宣傳及教育工作。

2.4.2 積極探索和實施我國油氣開發的生態補償機制。近年來,一些地方積極探索生態補償機制,但從總體上看進展還是比較緩慢。生態補償涉及復雜的利益關系調整,尚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對生態補償資金來源、補償渠道、補償方式和標準還存在爭議。因此,為了實現油氣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保證社會和諧,有必要采取多種措施,建立科學合理的資源補償機制,讓油氣資源地人民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因此,建立石油天然氣相應的生態補償機制迫在眉睫。一是進一步推動生態補償政策規范化,二是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資源開發新機制,三是深入研究生態補償標準,四是抓緊開展生態補償試點,五是強化部門間的協調和合作,六是大力開展國際合作。同時,由于油氣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油氣資源地應在經濟上升期注意節約資源、避免資源枯竭城市衰落;而開發企業也要在開發資源時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體現資源價值,保持與資源地之間關系融洽。只有加強環境保護,注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才能夠保證經濟發展的持續性,也才能夠保證人民安居樂業。

3結束語

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將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狀態作為基本的約束,在采掘資源時利用先進的勘探和開采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尤其是地殼表層環境整體性的破壞。同時,積極開發和利用潔凈生產技術,向社會提供清潔的能源及相關產品。

參考文獻:

[1]吳宇.石油行業的環保現狀[J].環境教育.2009(2):75-77.

[2]張曉慧.我國油氣資源――社會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研究[D].東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08.10.

篇2

關鍵詞:建筑設計生態環境 親和作用 影響

中圖分類號: TU2 文獻標識碼: A

我們把生態環境因素間的相互作用(吸引、排斥)的協調共存特點叫做生態環境的親和作用,其主要目的就是保持環境因素的共存性。但是,共存的前提條件卻是因素間相互作用。親和作用具有吸引、排斥的雙重性,它是二者的統一體。夸大了吸引性,就失去了個性和多樣性;夸大了排斥性,就失去了共性,最終被生態環境所淘汰。

生態學,生態環境

(一)生態學

生態學(Ecology)是研究生物與環境,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相互關系的生物學分支學科。生物的生存、活動、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間、物質與能量。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對周圍環境某些物理條件和化學成分,如空氣、光照、水分、熱量和無機鹽類等的特殊需要。各種生物所需要的物質、能量以及它們所適應的理化條件是不同的,這種特性稱為物種的生態特性。生態學這個詞最早是由德國生物學家海格爾于1869年提出的。

(二)對生態環境的認識

生態環境是指在一定的空闊范圍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的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賴所形成的一個生態功能單位。在行為科學、環境科學及環境心理學發展的情況下,生態環境作為使用對象,為我們開闊了思維,適宜的處理好住宅小區的生態環境,建筑設計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環境資源包括太陽、風、雨、綠地區域等。

生態環境因素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生態環境的親和作用是吸引性和排斥性的統一體,其對建筑設計產生的影響主要有地景因素和氣候因素。

(一)地景因素

什么是地景呢?即生態環境中形成人類生存環境條件的自然景觀(高山、流水、森林、草原等)和人們自己構建的能夠與自然、自然景觀融合的人工景觀,使得二者互相作用協調共存,就成為了地景。

其對單體建筑的影響。長久以來,建筑師始終無法擺脫生態環境的親和作用影響,尤其在其處理建筑基本元素的時候。大家都在為找出將建筑融合到地景中使之成為其中一員的答案。美國著名的建筑師賴特,受東方影響很深,他說美源于自然,強調將建筑設計要尊重自然環境,建筑是有生命的機體,它必須是基地的唯一。在《自然的住宅》一書提出將建筑、建筑材料及其所在場所和使用者的生活結合為一個整體,同時強調這個整體的重要性。如賴特的“流水別墅”,他是如此描述的,在山溪旁的一個峭壁的延伸,生存空間靠著幾層平臺而凌空在溪水之上——一位珍愛著這個地方的人就在這個平臺上,他沉浸于瀑布的響聲,享受著生活的樂趣。所以他為別墅取名叫“流水”。在設計別墅時,首先流水別墅就已經表現出建筑與用地之間的統一和動態的關系。不管是序列空間的展示還是建筑與場地復雜的整體關系,都使攝影師回避從任何單一的攝影角度把握建筑的個性特征,而采用最好的方式——通過細部來闡釋整體。其采用的是水平穿插、橫豎對比的手法用兩層領空的懸挑平臺,縱橫交錯的石墻,讓人感覺靈動而又穩重,溪水自挑臺下悠然的流出。從遠處看,建筑從山石出現,與地景不可分割。這也體現了賴特的建筑側重表達環境親和作用中的吸引性。如下圖:就是賴特的流水別墅

日本的安藤忠雄是當代杰出的建筑師,他在處理建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與賴特觀點不同,他贊同海德格爾的哲學觀點,認為地點是客觀存在的,可以由人的經驗來豐富并賦予精神內涵。他曾經說過,不管是怎樣的建筑,有意識也好都無意識也好都創造了新的景觀。要使自然適應人的環境,人要去改造自然,同時,通過對建筑的設計把自然引入人造環境中。強調了親和作用中的排斥性,重視個性表現。例如安藤忠雄早期的作品“住吉的長屋”它是一座兩層高的長條住宅,由三個相等的矩形體量組成,兩個封閉的體量由一個開放的院子空間隔開,庭院自然的處在建筑中間,為兩側的房間提供采光與通風,完美解決了地形狹小帶來的問題。在創造這個有極度限制的空間的過程中,安藤領悟到在這種近乎極端的條件中存在一種豐富性,以及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一種限制性尺度。安藤在設計時通過將自然引入住宅的手法,體現他與自然對話的概念。還有安藤設計的六甲住宅,再設計時,融合自然因素,它位于神戶六甲山山腳下一個60°朝南的斜坡上,整個項目就由兩組這樣的建筑組合在一起,通過有規律的幾何排列,形成了獨特的造型,并根據地形逐漸升高,中央樓梯沿坡地筆直而上,穿過整幢建筑,是整個項目的軸線。由屋頂和墻面構成的簡潔、規則的幾何形體與不規則自然形態產生了強烈互補作用,同時使每一戶有一個可以觀景的開放空間。如下圖左是安藤的住吉的長屋,圖右是六甲住宅。

其對群體建筑的設計的影響。在古代,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人與自然是不能分開的整體,對于這種觀點的認識概括來說就是天人合一。中國古代的民居就收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從總體設計、布局、選址都能體現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態度。中國民居將大自然風光引入院內,把它看成人與天地、自然協同共生的最佳場所。同時,在室內運用各種盆栽、盆景以及山石等,巧妙地將人工與自然環境融合在適度的范圍內。在群體建筑設計中,人們更注重親和作用中的吸引性,強調共性與協調發展。

氣候因素

氣候因素一直制約著建筑的形態,像是的石屋、云南的竹樓等等,都在反映著人們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順應自然的意識。在世界各地,也是如此情況,在沙漠干旱的地區,一般用厚重的圖墻圍合空間;在北歐多雪的地方,將房頂的斜度加大,以防止積雪過后等。伴隨不斷發展的建筑技術,已經使得氣候因素對居住環境的威脅得到有效控制。現今,人們考慮更多的是利用這些生態環境因素有效的為我們提供服務。因此,各國建筑師們都在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如印度著名建筑師查爾斯·柯里亞的生態設計思想“形式服從氣候”如他設計的海灣島酒店,其位于面向海灣的一處緩坡上,為了順應山勢,建筑順著山勢逐級而下,碧藍的海面盡收眼底。酒店有五個大的建筑組團呈現分散式布局,這是為了適應當地的熱帶氣候,并將龐大的建筑體量打散,使其不至在原始的自然景觀中顯得過于突兀。屋頂采用四坡頂,用當地特有的紅木建造,巨大的坡頂深深向外挑出,為建筑遮風擋雨。如下圖: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生態環境的親和作用對建筑設計的影響,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已然成為時代主題,所以,在現代建筑設計中,我們必須重視生態環境的親和作用,進而使得我們建筑水平不斷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鄒永華,宋家峰.關于生態建筑的哲學思考[J].建筑學報,2002(12).

[2]王萱,趙星明.從生態出發的建筑設計觀[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4(04).

[3]石鐵矛.建立生態意識,走向建筑生態設計[J].新建筑,2002(02).

[4]李廣群, 肖楊. 淺談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2)

篇3

[關鍵詞]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8-0247-01

水是地球上一種特殊的物質和資源。它具有可循環性和獨特的物理化學特性,是任何物質所不可替代的,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和生產活動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由于淡水資源的短缺和水污染的加劇,水資源已成為人類所面臨的最主要、最緊迫的環境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仍然是粗放的、外延性的,其中相當部分的增長是以犧牲生態環境和大量消耗資源為代價取得的。這樣的發展對我國的生態環境狀況造成巨大的壓力,結果必然會影響發展的可持續性。針對目前我國的水資源與水生態環境情勢和國家社會發展形勢,有必要在建設與治理的基礎上加以維護。

1 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水資源是一個國家或地域發展的重要條件,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物質基礎。同時,水資源又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是良好的生態環境系統結構與功能的組成部分。生態環境則是水資源得以涵養、保持和可持續利用的必要條件。而生態環境的破壞,是水資源流失、惡化的根本原因。由于人們不合理的經濟活動,如濫墾、亂伐、工程破壞及污染物質的排放等,生態環境日趨脆弱。其后果影響到大氣、地貌、水文、土壤、植被與植被資源等許多方面,而水資源流失和被污染則首當其中。

2 我國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目前,我國水環境與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已不容置疑。概括起來我國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洪水暴發,河流斷流,湖泊萎縮,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造成水體淤積嚴重;水污染嚴重,水質變壞;濕地和水陸交錯帶破壞嚴重;近海海洋環境問題嚴重。全國2 /3的河流受到污染, 300多個大中城市面臨缺水,黃河斷流1997年發展成為跨年度的現象;渤海海區1998年出現3 000多km2的赤潮,沙塵暴20世紀90年代多次光顧北京城,特別是1998年長江、松花江出現全流域性的大洪水;我國有2500萬hm2天然濕地,這些具有重要生態意義的濕地正在不斷減少和被破壞;沼澤、灘涂大量被圍墾,數量和面積不斷下降,許多依賴于濕地生態系統的珍稀生物種群漸漸消失。這些都提醒我們,我國的水環境與生態問題不僅僅在于缺水和污染的蔓延,而是整體水生態環境變得相當脆弱,足以威脅到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2 /3的城市供水和大量的農業灌溉用水依靠地下水,地表水的短缺導致對地下水的超量開采。嚴重的超采地下水,使水位持續下降,已引起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環境地質問題。這說明我們對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重開發輕保護,重建設輕維護,對資源采取掠奪式、粗放型開發利用方式,超過了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存在執法不嚴,管理不力,致使許多生態環境破壞的現象屢禁不止,加劇了水資源惡化與生態環境的退化;因此對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是造成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

3 維護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對策和建議

3.1 強化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規劃和監督管理

在新的世紀里,我國人口將繼續增長,對水的需求也將進一步增加,對水土資源的開發將達到歷史新高,本世紀中水資源最基本的矛盾仍將是水資源短缺及其引起的生態失衡以及在相當長時期內的洪澇災害和水環境污染。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是我國面臨的大問題,它不僅關系到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是關系到我國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基本要素。我國水資源總量是有限的,調劑余地有限,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必須節流與開源、開發利用與有效保護并重,防治水污染,強化與協調水資源綜合管理,解決由水問題帶來的生態問題,這將是我國水資源利用與管理的長期任務。一方面,我國有過不少水資源保護方面的規劃,但實施效果較差。這除了水資源保護方面的規劃本身不完善以外,還與各地區行政管理中急功近利等因素有關,也與對水資源保護的認識有密切關系。所以有必要制定出科學實用的水資源保護規劃,加強監督管理;另一方面,關于水資源與環境的開發利用和保護,我國已有一些管理制度,但明顯不足。

3.2 優先保護和改善飲用水源地

目前,我國一些大中城市飲用水源地已出現嚴重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加,不僅這些地區水源地問題有可能加重,即使是水資源較豐沛的地方也可能出現較大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因此,在制定水資源保護規劃、水利基本建設規劃和其它有關規劃中,應優先考慮保護飲用水源地,特別是大中城市和重要工業基地水源地。我們不僅需要維護現有水體質量,更要采取必要措施改善當地水資源,為國家的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創造基本條件。

3.3 必須加大水利基本建設的政府投入

我國水資源的分布是極不平衡的,因此在開發和合理利用水資源時有必要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即對缺水的地區進行水源的調入。應當建設必要的調水工程,將部分水資源從富裕地區調往貧水區,或將優質水調往劣質水區,以改善缺水地區或不良水質地區的生產生活環境,也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如西北地區過去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遠不適應西北地區現狀和今后發展的需要,必須加大政府的投入,并力爭改變政府單一的投資渠道,通過市場調節,吸引社會和國外資金進入該領域,加速水利工程的建設。

3.4 依法嚴格實施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制度

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往往是經濟建設中帶來的問題。經濟建設中的各種項目建設無不影響到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特別是水資源缺乏的地方往往也是生態環境脆弱的地方,在這些地區建設項目對水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也特別大,所以這些地區建設項目的審批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建設項目的審批和管理政出多門,不依法辦事,漏洞很多,是目前我國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開放程度的提高,在貧乏的水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狀態下,不合理的建設項目審批將有可能造成這些地區水資源與生態環境的毀滅性破壞。各有關部門應當嚴格按照有關法律制度,依法保護生態環境,使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法制化。

3.5 加強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在國外特別是美國對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之間關系的研究起步很早,可上溯到20世紀40年代,國內則起步較晚。目前我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內陸區的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問題有許多未能得到科學合理的論證,特別是對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量的關系研究還很缺乏。如最基本的對河流生態環境需水的計算研究剛剛起步,也缺乏系統的專業研究和系統的資料;同時,從業人員的職業水平較低,難以勝任本職工作,成為解決該問題的嚴重制約因素。所以有必要加大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和有關大專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同時從沿海發達地區招聘急需的有經驗的高級人才,必要時可引進國外專業人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合理利用人才,為人才的合理利用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合理的利用人才更是為了人才能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生態環境;責任;生態補償;保證金;方法建議

1 明確補償主體責任主體

1.1 煤炭生產企業的恢復責任

針對礦區土地復墾問題,《礦產資源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復墾條例》都規定了“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煤炭生產企業直接開發利用煤炭資源,并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因此,煤炭生產企業應是對煤礦區生態環境進行恢復的直接責任主體。

1. 2 政府的恢復責任

對于計劃經濟時期內形成的大量歷史遺留生態環境問題,難以找到責任人或責任人已經滅失的,應由政府負主要恢復責任。政府承擔的主要義務包括: 成立專項恢復治理小組, 提出已報廢和即將報廢煤礦生態環境恢復與治理的實施方案, 并組織方案的實施。

1.3 煤礦區生態環境補償責任主體

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的責任主體應是煤炭生產企業、國家(中央和地方政府)、煤炭資源輸入地區、煤炭消費者和消費企業等煤炭資源開發的受益者。

2 補償途徑與方式

在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過程中, 補償主要有以下4個途徑:

2.1 國家補償

對煤礦區生態環境的恢復,直接關系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中央政府應對煤礦區生態環境(尤其是歷史遺留環境問題)的恢復給予一定財政撥款和補貼,或通過項目支持形式對重點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地方政府也應安排配套資金。

2.2 區域補償

區域補償主要是指煤炭資源輸入地區(如華東、華南地區)對煤炭資源輸出地區(如晉陜蒙地區)的補償或東部發達地區對西部產煤落后地區的補償。如山西省將部分煤炭資源輸出至浙江省,而煤炭資源的開發對山西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這些生產活動給山西省帶來了環境損失,則應當由受惠地區浙江省反哺煤炭資源輸出地山西省。

2.3上游產業與下游產業之間的環境補償

上游產業煤炭企業為下游產業如電力、冶金、化工、建材企業提供了煤炭資源,卻造成了煤礦區的環境破壞,煤炭工業經濟發展往往更多地受生態保護責任的制約而不如下游產業發達,受益的下游產業應當反哺煤炭企業。

2.4 自我補償

煤炭資源城市或省區地方政府對直接從事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治理的個人和企業進行的補償。

3 合理確定保證金的征收渠道、標準與辦法

3.1 多渠道籌集廢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基金

3.1.1 政府礦產資源補償費的轉移支付

目前礦產資源補償費是用于礦產資源勘查,用于資源和環境保護方面的比例很少,而且補償費用返還到資源所在地的比例也非常小。應當明確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按一定比例用于生態環境治理, 使生態治理費用合法化;調整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分成比例,并對地方分成資金的流向做出相應的規定,使更多的補償費留給資源所在地,使之實至名歸,體現補償污染和生態環境破壞地區的原則。

3.1.3 礦產資源輸入地區的轉移支付

根據礦產資源的流量,對礦產資源銷售價格進行按比例提取廢棄礦山保證金,通過輸入地政府向輸出地政府財政轉移的支付方式來實現,也可由礦產資源富集區政府根據礦產資源輸出情況,按照比例統一征收廢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基金。

3.2 以重置成本確定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征收標準[1]

以現有的技術水平,還拿不出能客觀評價生態環境資源損失的標準,礦山開發所造成的環境破壞難以貨幣化,加之礦山開發波及影響范圍廣,涉及行業和人口多,因而生態損害程度難以準確測算。

因此,按照重置成本法來確定礦產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征收標準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當然,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的收取,應該略高于可能產生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費用,這樣可促使單位和個人盡早采取措施,積極去恢復和治理;如果過低,就難以達到用經濟手段管理礦山環境的目的。

4 適合我國的保證金制度的方法與建議

4.1 加大中央財政對生態環境治理恢復的轉移支付力度

加大國家對資源省份的政策傾斜,尤其是加大對在計劃經濟時代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老工業基地和一些閉坑的老礦區的環境治理和保護的專項財政撥款、財政貼息等中央財政轉移支持力度[3]。政府的直接預算支持和各種專項補貼以及必要的政策支持,是資源型產業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4.2 制定實施區域間、上下游產業之間的生態補償政策

可以通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煤炭產區提供援助資金或財政轉移支付等方式直接或變相補償西部地區[4]。還可以在煤炭源價格中增加部分環境補償費用或對煤炭消費企業征收環境恢復補償稅(費),將這些稅收或收取費用用于對煤炭企業進行環境補償。

4.3 征收生態環境稅

對一切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其污染、破壞環境資源的程度進行征收[5]。可以對資源型城市給予稅收全額返還,專款專用。所返還的稅收專門用于資源開采的生態環境治理。通過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統一的生態環境稅。設立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資金渠道,不僅可以統籌解決生態保護和建設資金問題、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投入的規范化、社會化和市場化,而且可以消除部門交叉、重疊收費、資金使用效益低的現象。

4.4 引入市場經濟手段[6]

4.4.1 排污交易制度

目前由于中國的排污許可證制度還沒有全面實施,排污權交易還處于試點階段。建議盡快健全排污交易制度,利用市場規律保護和改善煤礦區生態環境質量。

4.4.2 配額交易制度

配額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舉措,京都議定書中清潔發展機制(CDM)關于削減二氧化碳是配額交易的重要實施途徑之一。我國在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問題上可以借鑒此機制,積極開展配額交易制度,實現發達地區對落后地區的補償。

5 結語

建議現階段我國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補償辦法應以國家補償和煤炭生產企業補償為主,自我補償為補充,并逐步開展區域補償和下游產業對上游產業補償的辦法較為切實可行。由于煤礦區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的缺乏,現階段補償的方式應以資金補償為主。但從長遠來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和技術形式的補償即造血型補償,能幫助煤礦區增加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自我發展機制,使外部補償轉化為自我積累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 卜華,吳麗君,曹創. 煤炭成本核算體系的研究[J].中國礦業,2007,16(3):64-66

[2] 黎元生,胡熠. 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恢復補償機制.中國國土資源濟.2008,08

篇5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生態系統;發展

農田水利工程給農業發展帶來極大的便利,但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因此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系統的協調發展,是維系社會安全穩定的首要因素,在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中,需要融入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時刻提升建筑團隊的施工技術水平,以免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破壞。

1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修建農田水利工程項目是增加糧食總產值的重要措施,因此農田水利工程對農業發展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修建水利工程項目難免對環境產生影響,因此將水利工程項目對生態系統所產生的不利影響,轉變為有利影響是解決農田水利工程與生態系統協調的主要措施。

2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不合理性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設計缺陷是導致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生產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主要因素,由于缺乏相關的專業設計人員,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設計普遍較為大眾化,沒有充分考慮到周邊環境,及區域性地理環境因素,導致在農田水利工程運行后,對環境產生大量的污染,同時建筑工程廢料也對環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因此導致生態環境生物鏈失衡,物種減少,致使生存環境危在旦夕,所以對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合理性,需要在施工前對農田水利工程設計方案進行仔細的檢查,并對周邊環境經勘查,確保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下,破土動工。目前的農田水利工程設計大部分難以按照原有的施工計劃進行,由于設計方案中的瑕疵,使其僅能在施工過程中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彌補,因此難以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經過長期的使用,設計缺陷突顯的越發嚴重,最終使農田水利工程必須進行翻修與重建,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打擊,由于生態環境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因此頻繁的修建農田水利工程,將使生態環境受到重創而難以恢復。

3農田水利工程施工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農田水利工程在農村農業經濟水平的發展上起到了一定促進的作用,農田水利工程的開展可以使農田得到更好的灌溉,灌溉面積覆蓋的更廣,解決傳統灌溉方式帶來的不便,降低灌溉成本,提高經濟產量。同時,在經濟的快速發展的影響下,農村的建設不斷加快,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也凸顯出來了。農業產業的擴大,農藥的使用量也在不斷增大。農田水利工程在對農田進行灌溉時產生的工業廢水中含有大量的農藥殘留,而這些含有農藥的污水不能得到很好的處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而這些含有有害物質的水被循環用于農田灌溉的可能性很大,這在影響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人們生活健康水平增加隱藏的危害。

4農田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評價

近些年來,我國農村在不斷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人們也開始對生態環境產生了重視。在一些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也要求要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一些保護措施,使得周圍的小環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護。

4.1農田水平利程建設前的預先調查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大型的建設項目,在施工前,要對周邊環境,及地理環境自然因素進行勘察以了解,通過對生態環境的了解與認識,可以清晰有效的將水利工程建設范圍與施工流程進行良好的規劃與規范,農田水利工程與自然生他環境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因此,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前,有關部門需要積極的對工程建設項目及工程計劃進行仔細的檢查,以確保消除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保障生態環境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健康穩定發展。

4.2農田工程建設環境具體分析

從生態環境調查角度看,需要根據工程特征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對與農田水利工程相關的環境因素進行預測、分析,同時根據環境的不同影響程度進行主次方面的分析,一方面需要對農田水利工程的規劃進行協調性分析,分析其是否符合當地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把農田水利建設與農田水利總體規劃保持協調性和一致性。其次農田水利工程方案環境需要進行合理性分析,需要從選線布局、選址等方面進行多種方案研究,需要充分考慮環境效益最大化的基本原則,把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最后是從影響源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農田水利工程前期的開挖、占地、棄渣等方面的施工進行有效性控制,對損壞土地、植被、擾動原地貌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全面研究,降低工程施工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農田水利工程如果選址不當會對局部氣候和水庫水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隨著農業產業化程度提高,農作物對水溫要求越來越高,如果農田水平工程建設方案不合理對水溫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通過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對水溫情況進行綜合估算。水庫對淤泥的承載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很難其進行量化,需要按照類比分析和機理分析進行預測處理。

5對應用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議

5.1改良工程設計減少對河道與河流的改造

在工程建設設計中,需要對河流的流量進行計算,在不影響下游水源使用的情況下,采用河道引流的方式,對水源進行引導,而不是采用強制改造河道及強制抽水的方式進行水利改造,通過對土壤環境的調查,從而計算出合理的水道設計方案,積極排除對河流周邊形成的不利影響,在施工過程中,要做好污水的處理與相關排放限制工作,要在將污水進行無害化處理后,排入過濾河道,在流入河流中,以確保不會對河流造成污染。

5.2對生態環境進行恢復工作

雖然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對施工過程進行了良好的規范,對施工方案進行了有效的設計,但依舊無法完全避免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有必要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完工后,對生態環境進行整治與恢復,生態環境不僅對當前的農業發展產生影響,同時對后期的農業現代化建設也產生深遠影響,而且生態環境破壞所波及的范圍之廣,需要當地政府聯合多個部門開展相關的生態環境恢復工作,對生態環境恢復整治中,要求相關企業及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使生態環境的恢復工作做到徹底與完善。

6結論

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維系生態系統平衡穩定發展也至關重要,因此需要有關部門將生態系統建設與農田水利建設緊密結合,使在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及發展速度能夠得到顯著的提升,農業與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中的兩大固有資源,同時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所以農田水利工程的設計需要充分考慮到對環境因素的影響,有關部門需對對生態環境影響及破壞嚴重的農田水利工程給與拆除或處罰,使生態系統與農業發展協同發展,齊頭并進。

作者:汪秀杰 單位:密山市水利基層管理站

參考文獻:

[1]王楠.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及措施探討[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6(06).

篇6

關鍵詞:生態補償;財政政策;地方政府;轉移支付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5)22020602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石。進入20世紀,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和與社會發展的矛盾凸顯,環境質量的逐年惡化已阻礙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頻發的重大生態環境案件,時時地警醒著我們:對于當前業已演化為稀缺資源的生態環境,我們須對其珍視并合理利用,同時對生態環境的補償已刻不容緩,它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但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進程中卻產生了一個悖論:貧困地區只能為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奉獻優質的生態服務,而不能與經濟發達地區攜手共同致富,這使得發達地區發展越來越好,而貧困地區只落得“抱著金飯碗要飯”的尷尬局面。因此,運用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進行生態補償已成為必然的選擇。

1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內涵的厘清

1.1生態補償的內涵

生態補償就是提取資源開發收益中的部分資金作為基金,以物質或服務的形式反饋給生態系統,用來維系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它突顯的是人為的介入去修復生態系統,用以維持其生態平衡。

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生態補償涵蓋以下幾方面:第一,對生態環境自身的補償;第二,對于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在經濟上給予嚴懲,將外部效應逐步內部化;第三,針對流域內的農戶及各級政府因參與環境建設和保護而喪失的部分機會成本進行補償;第四,針對重點生態功能區或農戶,亦即特定的社會經濟系統對其所消費的成本進行彌補或補償的行為。

1.2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的概念

轉移支付是指金融資產或商品的所有權向另一方無償轉移。轉移的商品可以是服務或實物。它主要包括:政府對個人、政府與企業以及政府間的轉移支付。

廣義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既包括各國政府間的轉移支付,又涵蓋國內各級地方政府間財政資金的無償轉移,主要有補助資金和同級政府間的橫向轉移收入等。狹義的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是指有行政隸屬關系的上、下級政府間無償的財政資金轉移,亦即縱向的、單一的轉移支付。

2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實現生態補償的現實意義

完善各級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有利于穩定各地區生態環境的均衡現狀,促使我國經濟沿著可持續發展軌道前進。

我國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呈多樣性特點,且各地區的資源種類的蘊涵也各有不同。在環境建設和保護的實踐進程中仍存在結構性政策缺位,如生態環保財稅政策嚴重缺乏,其結果導致生態服務的提供者與獲取優質生態服務的受益者間的不公平分配,提供者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與激勵,而受益者卻無償獲得良好的生態效益,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區域間的均衡發展,也是我國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惡化的根源。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就其自身而言是一個涉及面很廣的公共物品,目前實施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進行生態補償已勢在必行。本文通過對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研究來探討生態補償機制,得出完善我國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對于促進區域內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均等化、調整利益相關者間的分配關系、促進生態建設和保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并為國家不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積淀更多的實踐經驗。

3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缺失

3.1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目標不明確

現行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目標不明確,存在著很多爭議。總體上看,轉移支付主要劃分終極、基本和直接三大層次目標。但其中每個層次目標均未包含生態補償因素,中央在劃撥財政轉移支付時,依據的是各地方政府的GDP等經濟因素,并沒有考慮到那些為我國環境改善做出突出貢獻的源頭地區,沒有顧及到該地區民眾的貧困和生態移民問題,也沒有考慮源頭地區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而喪失的諸多機會成本,更沒有顧及到這些地區的生態功能價值,使他們只落得“抱著金飯碗要飯”的尷尬局面。

若“生態目標”長期不能確定,將會制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執行成效。如:源頭地區的生態防護林,其發揮效益約需十年左右的時間,且生態效益又兼公益屬性,所以易淪為急功近利的犧牲品。而“經濟補償”無法到期撥付,不但會使生態保護區的環保措施難以持續,還可能會加劇地區間的不穩定,最終導致源頭地區的民眾放棄保護生態環境,進而為了維持自身的生存不得不去毀山造田及濫砍濫伐,演變為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成因。長此以往,環境災難將會頻發,終將妨礙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

3.2生態補償中各級政府間事權劃分不明晰

目前,我國存在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政府。《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等都對各級政府的事權作了一般性規定,但這種劃分不夠明晰。對于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都具有的,抑或相互間交叉、滲透的事權,則難以判斷其歸屬。而雙方共同肩負的事權,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同樣缺乏明晰的界定,相互推諉的現象時有發生;在國家現行垂直管理體制下,上級政府常常隨意變更支出責任,將事權調整下移,出現“上級請客、下級買單”的不合理現象。

對于跨區域的生態功能區,隸屬于國家級保護的公共物品,其針對整個地域、以至于全國的生態氣候都起著巨大的調節功能,最應當得到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的支持。但基于種種原因,中央將環保的責任下移,使得原本就財力不足的地方政府更加舉步維艱,最終將人為遏制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進程;遵循各級地方政府關于事權的法律規定,各級地方政府兼具保護本區域生態環境資源的責任,但某些地域的地方政府卻相互扯皮,將本應自己承擔的職責推向中央,過度依賴中央財政縱向轉移支付對生態功能區的補償,最后造成本應得到保護的生態功能區陷入無人維護的局面,無法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4優化地方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建議

4.1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在生態補償中的功能定位

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財政體制重要構成要素,在生態補償實踐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即保證了生態補償工作的順利實施,又督促了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的進程。其在生態補償進程中發揮了以下功能。

首先是補償功能,即補償了地方政府參與生態功能區建設和保護而造成的地方財力不足,能夠為其提供充實的資金保障,進而確保轄區內的民眾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其次是資源配置功能,通過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以這種方式引領地方財力投向亟待保護和建設的生態功能區,如限制開發的生態主體功能區等,以期達到不斷優化配置生態環境資源的目的。

再次是宏觀調控功能,中央利用縱向財政轉移支付針對生態環境惡劣的地域進行環境保護,一方面可以闡明中央環境保護的決心及政策取向,另一方面能夠集中彰顯中央財政資金的宏觀調控作用,努力實現各地域間生態環境資源的合理調配。

最后是再分配功能,利用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生態保護源頭地區的農戶進行直接的轉移支付,針對他們因生態環境建設而喪失的機會成本進行補償,這樣既可以保證其現有的生活質量,還可以使其享受與其他地區的民眾大致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

以上功能的達成和地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實現,都是與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功能定位及政策目標的設置息息相關的。

4.2合理制定生態補償轉移支付的原則

生態補償機制涉及社會、生態和經濟等諸多方面,其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運用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進行生態補償時要堅持:“誰污染誰付費”、“誰保護誰受益”、“贍養式和扶持性補償相結合”的原則。要處理好生態補償的幾個關系。

首先是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中央在生態補償的實踐進程中居領導地位,負責為轉移支付提供財政支持、政策引導及法律法規支撐。各級地方政府作為生態補償的主要責任者和具體操作者,其主要職責是做好各類配合工作,督促生態補償的實施進程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和執行。

其次是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在生態補償機制構建過程中,政府與市場都可以發揮各自的功用。目前,政府在生態補償的實施過程中居領導地位,不僅要引領市場的成型與完善,提供法律法規的支撐,還需要為生態補償轉移支付提供財政支持。在主客體明晰的現狀下,在流域的上下游間可以考慮采取設立市場的模式,立足市場多方籌集資金,如發行生態建設債券等,來彌補各級地方政府財力不足,以期共同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

再次是“造血”補償與“輸血”補償的關系。在生態補償初始,宜采用“輸血”為主的扶貧方式,通過該種方式,使得轉移支付能夠切實落到農戶手中,讓農戶可以真正享受到因保護生態環境而得到了補償。在當地農戶的生活質量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要不斷挖掘當地農戶的自身“造血”潛能,鼓勵農戶開發既能保護生態環境,又能提升當地經濟發展能力的項目,如農家樂、生態采摘等,進而實現發展與保護的雙贏。

最后是優先與最后補償的關系。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在實施進程中,在中央財政資金不足的背景下,要合理擬定補償的順序,依照生態主體功能區的規定,嚴禁開發區宜采用優先補償的原則,以確保重點功能區的生態環境質量。稍后依序對限制開發區執行次級補償,對優化開發區進行有選擇性補償,對重點開發區域最后進行補償,理順上述四者關系,確保在不同的階段補償的重點區域要有所區別,使生態補償機制在實踐的進程中越來越完善。

4.3健全環境保護等相關法規,兼顧經濟和生態效益

《環境保護法》,作為環境保護領域的基本法在結構上存在不足,它偏重于污染防治,只限定對污染企業所造成的外部不經濟性進行收費,卻未對具有正外部

效應的生態環境進行補償,沒有起到《環境保護法》應

有的作用。

應著手修訂《環境保護法》,厘清其與各項環境法律法規間的關聯,逐步構建生態環境資源利益補償機制,理順地方政府間財政轉移支付行為。扭轉傳統的《環境保護法》只針對損毀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經濟懲罰而忽略保護、宣傳和建設生態環境的行為,充分發揮《環境保護法》的作用。

建議國家制定“生態補償基本法”,各級地方政府要參照“生態補償基本法”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以期訂立統一的環境稅管理辦法及征收制度,界定其適用范圍和所得流向,從而使生態補償轉移支付擁有充足的財政資金支持和嚴格的法律約束,確保對生態環境資源的財政轉移支付能夠長期穩定的執行。

參考文獻

[1].賈真真.財政轉移支付對遼寧縣際財政均等化效應分析[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1):1721.

[2]王璇.生態轉移支付研究綜述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導刊,2015,(05):172173.

[3]張俠,劉小川.完善我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研究-基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視角[J].現代管理科學,2015,(02):7072.

[4]李一花.縣級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果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15,(02):8087.

篇7

關鍵詞:土地利用變化;生態環境影響;昌吉市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12.007

Analysis of Impact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ji City

MA Wen-juan, PU Chun-ling, SU Li-li, JIANG L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angji city during the last 10 years during 2003-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During the 10 years , Changji city land use structure change was more intense, grassland sharp declined sharply, traffic and urban village and industrial l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rable land, orchard land and woodland were increasing amplitude of slow. (2) The growth of construction land had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ing ecological land had greater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effect of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al land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twofold,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land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chemical agricultural land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In the future, the effective use of l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land, and conc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ll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and the environment.

Key words: land use chan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Changji city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與環境條件,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1],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能夠有效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并能促進各種環境條件的協調發展。相反,盲目隨意地開發和利用土地,甚至人為地破壞土地,必然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生態環境惡化后又會反過來制約土地的持續利用[2-4]。近些年來,昌吉市整體經濟水平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也包括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但是,這并不能說明土地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對不可協調的矛盾[5],所以深入地分析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對實現地區經濟、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通過研究昌吉市土地利用詳細變更調查數據,采用土地利用動態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為昌吉市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優化生態環境提出建議。

1 昌吉市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1.1 土地利用現狀

根據昌吉市國土資源局2013年更新數據(表1)所示,昌吉市土地總面積797 103.33 hm2,農用地523 590.38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65.69%;建設用地22 804.13 hm2,占2.86%;未利用地250 708.82 hm2,占31.45%。

1.2 土地利用現狀特點

1.2.1 土地利用類型較為齊全 昌吉市土地利用類型較為齊全,這是由于其地理位置、復雜地形、氣候特征以及長期以來人們有效地對土地進行開發利用的結果,在12個一級類57個二級類的土地利用類型中,除沒有旱地、茶園、機場用地、港口碼頭用地、湖泊水面、沿海灘涂和沼澤地外,其余地類均有分布[7]。

1.2.2 各類型用地面積差異大 昌吉市地貌類型可大致分成山地、平原和沙漠。由于沙漠的大面積分布,所以裸地、沙地等其他土地面積也相對較多。加之昌吉市地處天山北麓,其草地面積的分布也比較廣泛,而其余地類占比較小,各類型用地面積差別較大,見圖1。

1.2.3 土地總量較大,人均相對較少 昌吉市土地總面積為797 103.33 hm2,耕地面積為98 388.51 hm2,人均土地面積為2.15 hm2,遠低于新疆人均土地面積水平,而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27 hm2。

2 昌吉市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2.1 土地利用變化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不斷增加,昌吉市土地利用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昌吉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變化情況見表2。

2.2 土地利用動態度

土地利用類型的動態變化可以用土地利用動態度來表示。單一的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表達的是某研究區一定時間范圍內某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變化情況,其表達式為:

■(1)

式中K為研究時段內某一土地利用類型動態度;Ua、Ub分別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T為研究時段長,當T的時段設定為年時,K的值就是該研究區某種土地利用類型的年變化率[8]。利用公式(1)計算出昌吉市土地利用動態度,結果見表3。

2.3 土地利用變化特征

2.3.1 耕地、林地、園地面積均增加 10年間,耕地、林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昌吉市的城市建設用地需求量過大,建設用地占用耕地較多,因此導致耕地面積增長的幅度較為緩慢。園地面積增長幅度大是由于受前些年市場經濟與比較經濟利益的驅動,全疆各地種植經濟作物的比重不斷增長,而昌吉市的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和農業資源對種植果園十分有益,而且經濟效益較好,因此加大了林果業的種植,致使園地面積增加較多。

2.3.2 草地面積大幅度減少 昌吉市草地面積一直保持著較強的減少趨勢,原因是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牧草地地類的含義變化以及農業結構內部調整、非農建設占用耕地、拋荒等,而利用開發未利用地等方式來增加草地面積又十分有限。

2.3.3 建設用地利用動態度大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和交通運輸用地的利用動態度較大。由表2可看出,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和交通運輸用地面積增長迅速,接近于增大1倍(圖2)。由此可見,隨著城市快速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建設用地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

2.3.4 未利用地有所開發 其他土地利用動態度為8.62%,這也從某個方面說明,10年間昌吉市對未利用土地的開發、改造和利用的幅度加大了。

3 昌吉市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土地利用是社會經濟系統與土地生態系統之間的物質、能量、信息和價值的交流與轉換過程,其結果往往導致土地生態系統組成的變化。無論生態環境是惡化還是改善,都與導致土地利用變化的相關人類活動息息相關。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可大致分為:土地利用規模和布局的變化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兩大類[9]。10年間昌吉市土地利用結構和規模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致使昌吉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和使用功能也發生了強烈的變化,這些變化必然會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3.1 農用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昌吉市農用地面積所占比例最大,在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中起著主導作用,因此,農用地的生態影響與效應也相對明顯,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區域小氣候,增加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使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農用地變化給生態環境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由于農業結構內部調整、非農建設占用和拋荒等原因,造成昌吉市草地面積的大幅劇減,這又會帶來草場退化,土地植被覆蓋度減少,部分土地沙化加劇,水土流失嚴重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耕地、林地和園地面積總體呈現增加趨勢,但并不是每年都有所增長。其中耕地減少是由于建設用地占用和農業結構調整;園地和林地減少是因為建設用地占用果園和土地開發。而增加的耕地、林地和園地多是由未利用地開發和草地轉化而來。未利用土地在開發過程中容易形成外部不經濟性,土地被開墾利用后,造成土壤質量指數降低。農業結構內部調整,耕地、園地的增加導致土地的綜合利用指數增大,用水量較大的土地增加,水資源大量減少,土地干旱,植被稀少;新增的果園多是由原本植被較好的草地或者疏林坡地開發得來,果園生態系統結構和植被層次較為單一,涵養水土的能力遠不如植被密集的草地,極易造成水土流失。農業排灌設施的增建,致使大部分有機質和微量元素流失,在造成土壤質量下降的同時,還會減弱土壤的生產能力;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的大量使用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10-13]。

3.2 建設用地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近些年來,昌吉市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舊城改造,提高社會經濟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益。然而建設用地的增加,在提高昌吉市經濟水平、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產生了直接的、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3.2.1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隨著昌吉市城鎮村建設步伐加快、經濟發展和人口增加,對居民點用地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在城鎮村及工礦用地增加的同時,占用了大量的農用地資源,將處于自然、半自然狀態的林地、草地、園地以及耕地的生態系統轉換為人工生態系統,原來比較復雜多樣的自然植被大部分被建筑物快速取代,降低了植物的多樣性,改變了土壤的物理形狀,造成土壤生產能力、透水排水和吸熱散熱功能下降;城鎮居民點規模擴大,城鎮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垃圾、污水的排放又會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3.2.2 交通用地 昌吉市交通用地的面積在10年間增長了近一倍,其主要原因是公路和農村道路的修建。新增的農村道路和公路占用了較多的農用土地,對土壤結構和地表植被造成破壞,導致土層結構破壞、土壤的通透水能力下降、植被減少、路面硬化等;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廢水及機械碾壓和人員踐踏對區域內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會造成影響,水土流失和風沙活動加劇。

3.2.3 水利設施用地 隨著用水需求的增大和農業灌溉設施的建設,水利設施用地不斷增加。水利設施在產生巨大正面效益的同時,也給其周邊及其下游區域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各種明顯或潛在的問題。水利設施的增建,改變了生物生存的環境,可能會造成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和物種的遷移,進而造成生物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改變;水庫的建設損壞了水域的自然流態,對流域的生態環境產生或大或小的消極影響。

3.3 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會改善生態環境。昌吉市近些年不斷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全面推進耕地及農村居民點整理,適度開發難度大的未利用土地,進行土地整理復墾,改良中低產田,治理鹽堿化、沙化耕地,解決污染農田和水土流失等問題,集約利用土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產出率,改善農田水利條件和作物的生長環境,優化農業生態系統,促進了農業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建設生態農業用地,既能涵養水源、增加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又能提高農作物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林地面積增加,森林覆蓋率和植被覆蓋率逐步提高,改善區域的氣候條件;增加坑塘水面,擴大水域面積,形成人工生態系統,增加空氣濕度。同時生態工程的建設,如修建濱湖河中央公園、高壓走廊改遷、街景美化改造,開放6個街頭游園,新增城市綠地等,既改善了區域的生態環境,又促進了昌吉市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

4 結論與討論

土地利用和生態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兩者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而不同的生態環境又會反過來促進或制約土地的持續利用。通過對昌吉市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建設用地的數量越多,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就會越大;生態用地的數量越多,對環境產生的正面影響就會越大;農用地數量的增長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是雙重的,一般來講,生態農業用地對環境會產生正面影響,但影響程度較弱,而化學農業用地對環境會帶來負面影響,但其影響程度比建設用地負面影響程度要小得多。

隨著烏昌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昌吉市作為天山北坡經濟帶的中心之一,該地區城市化程度將會不斷提高。而由于城鎮化過快帶來的新增人口的需求,城鎮原有居民的改善型需求以及人口結構的變化、舊城改造、市政建設的拆遷帶來的剛性需求等,極易導致不合理用地現象的發生,對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對昌吉市土地利用與環境協調發展提出了以下建議:健全土地綜合管理系統,加強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完善規章制度建設,建立有效監管體系;加強落實耕地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生態環境質量;嚴控非農建設用地規模,綜合整治城鎮環境;提高人口素質,科技保護生態。上述研究可為該市優化土地利用結構,科學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程曉.甘泉縣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11.

[2] 張婷.河南省周口市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9.

[3] 武超.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D].北京: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

[4] 程雄.協調土地利用和生態建設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9.

[5] 曹蕾.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關系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

[6] 李水玉.土地利用規劃中生態建設研究的理論與實踐[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0.

[7] 沈曉明,趙曉露.昌吉市土地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J]. 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7):139-140,157.

[8] 李婷,張世熔,林海川,等.彭州市耕地數量和質量時空變化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1(3):1701-1704,1712.

[9] 徐愛清.我國中小城市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8.

[10] 王凌云,張悅國,王佳,等.環首都經濟圈土地利用與生態建設協調研究――以河北省赤城縣為例[J].中國水土保持,2013(11):60-62.

[11] 賴星竹.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協調研究―以南江縣為例[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

篇8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影響;措施

可持續發展理念是人類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提煉而出的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戰略,也是人類對于社會和經濟活動與自然界的關系進行的重新界定。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于自然界的索取不斷的增加,造成了大量資源與能源的浪費,與此同時,人類向自然界無限制的排放也造成了生態環境失衡、社會環境混亂等現象,這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是相違背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大量興建,促進了人類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的同時,卻也由于人造工程的興建,對自然界的水體、氣候、地質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使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為此,如何在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為人類造福的同時,避免或者減少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成為了當前人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水利水電工程的興建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對自然界氣候的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地區性氣候受到大氣環流的控制以一種平衡的狀態存在,但是水利工程的興建,將原來的陸地變成了水體或者是濕地,這就會造成地區的氣候變得較為濕潤,對于地區的小氣候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地區降雨、氣溫等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二)對水文的影響

水庫修建后改變了下游河道的流量過程, 從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水庫不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還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 往往會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斷流, 并引起周圍地下水位下降, 從而帶來一系列的環境生態問題:下游天然湖泊或池塘斷絕水的來源而干涸;下游地區的地下水位下降; 入海口因河水流量減少引起河口淤積, 造成海水倒灌;因河流流量減少, 使得河流自凈能力降低;以發電為主的水庫, 多在電力系統中擔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變化幅度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變化較大, 對航運、灌溉引水位和養魚等均有較大影響;當水庫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斷流時, 勢必造成水質的惡化。

(三)對水體的影響

在通常情況下,河流中流動的水體在水庫中經過停留后會發生一些變化。一方面就是對航運的影響,過船閘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對上、下游的航運帶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水庫里存儲的水體溫度可能會升高,這時容易引起水質的變化,進而引發水污染。另外,水庫蓄水后,隨著水面的擴大,水體蒸發量會增加,這會導致水汽、水霧的增加。

(四)對土壤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可謂有利有弊,一方面,通過水庫等工程的建設,對農田能夠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使農田避免受到淹沒和沖刷等危險,通過對天然徑流的攔截以及對地表徑流的調節,也使得土壤中的水分結構和養分結構產生了影響,更加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但是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興建也造成了下游平原地區的淤泥肥源逐漸減少,土壤的肥力大幅度下降,同時,輸水渠道的滲漏造成了地下水的抬高,造成了周圍地區土壤的鹽堿化和沼澤化日益嚴重。

(五)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

這里的魚類是特指的, 生物物種則泛指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當前社會上極為關注的是大壩建設對洄游魚類造成的影響。事實上 , 洄游魚類由于種類不同, 其生存的環境也各不相同, 如鱘魚, 相當一部分是在北緯 45 ℃左右的日本北海道和我國烏蘇里江、黑龍江、松花江等河、海之間洄游。 而且, 并不是每條河流都有洄游魚類。 世界各國在建壩時解決魚類洄游問題通常采取兩種辦法:一種是采取工程措施, 建魚梯、魚道等; 另一種是對洄游魚類進行人工繁殖。 我國長江葛洲壩工程建設中, 解決中華鱘洄游問題就選擇了人工繁殖的辦法, 事實證明是比較成功的。 需要強調的是, 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河流上建壩, 對魚類和生物物種的影響是不同的, 要對具體的河流進行具體的分析, 不能一概而論。

(1)對陸生植物和動物的影響:①永久性及直接的影響, 庫區淹沒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對陸生植物和動物都會造成直接破壞;②間接的影響, 指局部氣候, 土壤沼澤化、鹽堿化等所造成的對動植物的種類、結構及生活環境等的影響。

(2)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主要指對水生藻類植物的影響。水庫淹沒區和浸沒區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鹽都會增加水體中氮磷的含量, 庫區周圍農田、森林和草原的營養物質隨降雨徑流進入水體, 從而形成富營養化的有利條件。

(3)對魚類的影響:切斷了洄游性魚類的洄游通道;水庫深孔下泄的水溫較低, 影響下游魚類的生長和繁殖;下泄清水, 影響了下游魚類的餌料, 影響魚類的產量;高壩溢流泄洪時,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過于飽和, 致使魚類產生氣泡病。 如, 長江葛洲壩, 下泄流量為 41 300~ 77 500 m3/ s, 氧飽和度為112 %~127 %, 氮飽和度為 125%~ 135%, 致使幼魚死亡率達 32.24%。

二、保護生態環境的解決建議

(一)建立全面的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實踐證明,每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建設都必然會對生態環境的產生或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建設水利水電工程時,應重視如何趨利避害。相關單位,應根據工程建設的實踐情況,科學地評價工程建設的最大價值。注意在評價時,應關注工程的環境價值、自然生態以及社會生態等的兩種具體的有形、無形變化情況,立足現狀,展望未來,不忘長遠利益的維護。

(二)加強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工作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要不斷的增強對環境的管理,從大氣、噪聲、水體等多個方面同時開展有效的監測活動,對于施工期間當地的環境狀態進行實時的了解。同時,實行環境監理制度,對于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污染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避免留下潛在的污染源。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等污染物要及時的處理,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景觀恢復和綠化工作,減少甚至是避免工程施工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三)強化工程運行管理

科學制訂調度運行方案,統籌兼顧社會、環境、經濟效益。在制定調度運行方案時,優先滿足生活用水,重點考慮生態用水.兼顧其他用水。在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礎上,以生態效益為目標開展生態調度。為河道留下適當的生態水量,兼顧灌溉、發電、航運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和環境保護設計的要求,以及調度運行的需要,科學制訂環境監測計劃,并按計劃定期或不定期對規定的環境要素進行監測,對水利水電工程的調度運行提供科學依據。

(四)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

使移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效益。 我國水庫移民經歷了安置型和開發型兩個階段, 國家還出臺了庫區后期扶持政策。 為了解決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有專家建議研究“ 投資型” 移民政策。 其主要思路是將淹沒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價設施進行評估, 加上對生態環境的補償作為股份, 參與水電開發建設, 使移民和開發方形成利益共同體, 使移民能長期共享水電開發的效益。 建設期安置移民的費用通過預支若干年應得的收益來解決。 移民區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作為股東參與工程建設的決策管理。 這一建議值得研究探索。

三、結語

在水電開發建設中, 一定要正視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積極尋求并落實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 在設計、施工、運行和管理等方面 , 探索更為科學和有效的環境保護方法。只有堅持工程建設與環境保護并重, 堅持科學的施工方案 , 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和知識, 明確科學的發展計劃, 才能推動水利水電事業的快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吳潔.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中國科技博覽,2012(06).

[2]陳麗妍,陳麗姝.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的分析[J].才智,2012(36):219.

[3]鄧生雪.水利水電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北方環境,2011(08).

作者簡介:

篇9

【關鍵詞】生態文明 體制創新 改革試驗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13)04-0083-03

一、推進體制創新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黨的“十”報告,又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即未來我國將形成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總體發展布局,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志著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已經從理論探索,進入實踐和逐步推廣階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也將從側重環境保護的較低層次。向探索生態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融合發展的較高層次邁進。

從2007年開始,我國在建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試驗區的基礎上,陸續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到目前為止,國家環保部共批準4批共53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林業局三部委相繼批準13個市和74個縣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由于受到生態文明建設復雜性的限制,已經開展的試點,基本上著重于環境保護,而如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建設之中,破解其協調發展中的難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實踐證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客觀上需要探索一條生態型、資源節約型、循環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這條新的生態型發展道路既不同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長期存在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也不同于沿海地區的外向型經濟增長方式,是經濟社會發展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發展的新探索。歷史表明,任何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客觀上都需要對舊有的體制、機制進行揚棄和超越,需要制度創新保障。因此,進行體制創新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

二、生態文明建設要形成完整的體制創新系統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的融合,必須進行系統的體制創新。其核心內容應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經濟體制創新

生態文明建設經濟體制創新,即通過深化財政體制、稅制改革,完善要素配置的體制機制創新。突破口是解決生態功能區的生態保護經濟補償問題。一是對生態系統本身保護(恢復)或破壞的成本進行補償;二是對區域因保護生態系統和環境而放棄發展機會的損失進行經濟補償。在我國,對生態功能區進行補償具有現實意義。我國的生態區主要位于邊遠的高原、山區、草原、深海區等生態薄弱地帶,經濟和公共服務基礎比較薄弱,因為需要承擔生態屏障功能,其開發強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保護生態環境、滿足老百姓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維持政府機構正常運轉等,客觀上都需要通過經濟補償來解決。根據國際經驗,政府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對于實施政府特定政策目標、發揮財政宏觀調控作用、引導地方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使用方向明確、見效快、便于監督等特點。我國可在借鑒國外財政轉移支付的成熟做法,創新財政體制,建立以生態發展為基本導向的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長效機制,通過對生態區外溢受益區財政資金向生態區的轉移,確保生態功能區能夠在保證日常運轉的基礎上。增強生態保護的內在動力,進而使區域達到一定的公共服務能力。同時,創新區域稅制體制,探討生態保護區與優化開發區的稅收分成和稅收轉移規模及其比例。

(二)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生態文明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即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探索生態型區域管理體制和考核體制的改革創新。在管理體制方面,可通過建立高規格的協調和決策機構,進行基層管理扁平化改革等進行創新。對具有戰略性發展意義的區域或領域設立高規格的協調和決策機構,是國內外管理體制設計的共性。這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辦事效率,避免按照傳統行政程序而耽誤重大戰略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各方面資源,集中解決核心問題。生態文明發展不同于常規工業化發展,迫切需要建立高規格的協調和決策機構,突破落后的行政體制束縛。針對生態區管理人口少、經濟總量少等特征,可探討實施基層管理扁平化改革試點創新;設立獨立的生態保護管理局,強化生態保護和管理的職能;整合現有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工作站管理資源,減少行政層級,提高行政效率。在考核體制創新中,避免將GDP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考核指標,可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重約束下選擇和設計新的地方經濟和當地干部的考核指標。應將生態保護的成效,當地居民的收入增長和綠色產業發展增加值作為考核的重點。

(三)土地管理制度創新

土地管理制度創新即通過制度創新,提升生態區土地開發價值,探索靈活的土地管理、調控機制體制。可在城市更新方面積極探索開發權轉移和容積率獎勵等路徑。“容積率獎勵”是指土地開發管理部門為取得開發商的合作,在開發商提供一定的公共空間或為保護特定公益性設施(如古文化遺產)的前提下,獎勵開發商一定的建筑面積。“開發權轉移”作為容積率應用的補充和深化,將獎勵范圍擴大化,在土地開發價值得到規劃管理部門肯定的前提下,以轉讓開發權為條件,換取對生態及歷史環境的保護或經濟補償,同時將換取的開發權轉移到更具有開發價值的地方。容積率獎勵和開發權轉移政策的突出優點,是能夠協調保護與開發建設之間的矛盾:即可以優化行政手段規定的容積率,從而使土地開發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得到平衡。開發權轉移和容積率獎勵等政策在土地私有化國家已經廣泛應用,在我國仍處在探索階段。根據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實際,建議我國可在生態功能區對涉及歷史文化遺產區域進行整體改造或城市更新時,探索使用開發權轉移和容積率獎勵政策:即以政府為主導,引進社會資本。對能夠保留歷史文化遺產的開發商或開發主體,采取額外建筑容積率補償的政策。

其次,可對部分生態用地進行委托管理,提高生態用地的資產價值。對生態用地采取委托管理,即在不改變生態用地國有性質的前提下,將生態區的管理權和經營權交給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能夠承擔生態區生態保護職責的法人去有償經營、管理的土地經營方式。這種方式的目的是在不改變產權性質的條件下,對生態區土地等資產要素進行重組,加速流動,達到資源優化配置,拓寬融資渠道及土地資產增值的目的。委托管理在國際上已經廣泛應用在景區、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主題公園等方面。建議生態功能區將部分適合開發的生態區域劃為景區,吸引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和開發條件的專業團隊進行委托管理,為區域土地價值的提升創造條件。

(四)將體制機制創新內容納入立法

健全的立法將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提供法律保障。新加坡、日本、美國和歐盟國家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來有效規范城市的生態建設和生態發展。我國的生態保護立法也逐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兩層體系,特別是地方根據發展實際,由地方人大通過區域性生態立法。對推動地方生態長效保護起到了決定性的保障作用。2012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頒布并實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地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為切入點,將建立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制、設立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建立漓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劃定保護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內容納入績效考核、加大對影響保護漓江生態環境的活動行政執法力度等內容都納入了法律條例,為流域生態保護及長效機制的創新確立了法律保障。

建議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在借鑒國內外生態保護和科學發展的立法經驗的基礎上,將對生態功能區實施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實施轉移支付資金考核及其相關經濟、管理、土地等相關體制機制創新內容納入法律條例。

篇10

關鍵詞:區域環境 環境審計 審計內容 建議

隨著我國區域經濟迅猛發展,各個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區域環境審計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區域環境審計對推進主體功能區發展戰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引導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實現可持續發展。本文參考相關研究文獻,對區域環境審計的涵義進行闡述,并回顧相關理論研究。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區域環境審計的內容,為推動我國區域環境審計研究提供參考。

一、區域環境審計的涵義及其研究現狀

(一)區域環境審計的涵義

依據區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環境審計的相關理論,本文提出了區域環境審計的涵義:基于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制度,審計部門以區域環境承載能力為導向,結合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治理的區域特征,通過檢查區域環境保護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執行情況,分析環保資金的收繳與管理使用情況,評價區域環境績效,最終形成區域環境審計報告,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此完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環境保護政策制度,解決環境治理問題,從而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

(二)我國區域環境審計的研究現狀

1.湖泊流域環境審計。浙江省審計學會課題組(2004)對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綜合治理問題進行環境審計調查研究,并從審計機構體制、環境信息披露與環境會計等多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黃溶冰等(2010)依據復雜適應系統相關理論,探索了適合我國太湖流域水污染審計的治理模式。伍金條等(2010)提出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切入點,認為應對國家政策的執行情況、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項目、專項資金等方面加強環境審計力度。宋莎莎等(2010)對滇池水污染治理的環境審計進行調查研究,并提出了相關改進建議。

2.江河流域環境審計。嚴飛(2004)對江蘇淮河流域的環境信息系統建設情況和污染源的控制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審前調查,發現區域體制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導致環境保護政策未能有效執行,認為應在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中進行資金、項目、污染源治理等多方面環境審計。李芳(2011)在對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特點以及工程績效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績效審計模式。廈門市審計學會課題組(2013)結合地方審計部門的實際情況,提出應以環境政策評價為目標、以環保項目與環保資金為基礎、以環保法規執行為重點,有效開展九龍江流域環境審計。

3.理論體系方面的環境審計。楊肅昌等(2013)對區域環境審計進行文獻綜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應把握區域經濟發展政策與產業發展動態,以區域環境承載力為導向,聯系環境問題與治理的區域特征,拓寬研究領域并創新研究方法等建議。審計署駐重慶特派辦理論研究會課題組(2013)提出區域環境審計的涵義,并從宏觀與微觀兩個方面,闡述區域環境審計的總體目標與思路。

綜合上述研究文獻,從研究視角來看,大部分文獻是基于審計領域進行研究,對于區域經濟、環境管理領域的研究偏少;從研究內容來看,我國區域環境審計大多以合規性審計為主,對環境績效審計與環境責任審計的研究較少;從研究方法來看,實證研究和案例研究所占的比重較大,對區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和環境管理學等理論運用較少。總體而言,我國區域環境審計研究主要集中于擴大研究視角、完善研究內容以及創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借鑒國外先進的理論研究。

二、區域環境審計的內容

(一)區域環境“免疫力”審計

1.總體承載能力。區域環境“免疫力”是指某一區域內環境對人類活動造成影響的最大承受能力,例如大氣、水、動植物等都有各自的承受能力限度,環境污染超過最大限度,這一生態平衡就會遭受破壞。近年來,我國關于重要流域水污染的防治規劃,其根本依據就是相關重要流域所能承載污染的最大限度。區域環境承載能力是確立一個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限制條件,也是建立區域環境審計目標和評價標準的重要依據,審計人員可以通過當地環保部門取得區域環境的最大承載能力。具體來說,審計人員應對區域環境承載力進行評價,確定區域內的主要環境問題,進而探尋區域環境承載能力所適合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環境污染評價標準,制定相應的環境信息披露政策制度。

2.當前環境污染狀況。審計人員可以通過上級監管部門的檢查結果,以及專業監測部門所收集的數據獲知區域內的環境質量狀況。根據區域環境的總體承載能力,判斷該區域內環境污染是否超標,檢查區域內各個企業污染物的排放總量是否在環境承載能力評價標準的限度范圍內。

(二)區域環境管理審計

1.環境保護政策的有效性。某一區域內的環境保護政策對生態環境保護有效與否直接關系到區域環境質量的高低,審計人員應通過一系列的程序與方法對環境保護政策的總體目標、具體措施、評價指標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并提出完善政策制度的相關建議。

2.環境保護政策的執行情況。環境保護政策的執行情況審計主要包括:是否建立有效的部門協調機制;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建設項目是否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區域內重污染行業落實環境保護政策的情況。

3.環境保護的規劃情況。對環境保護規劃的戰略目標、具體內容及其指標體系的制定情況進行總體評價;審查環境保護規劃的實施過程與結果;區域內重污染企業的環境會計制度與環境保護規劃是否充分有效。

(三)區域環保資金審計

1.環保資金的收繳情況。主要審查排污費、垃圾處理費和污水處理費等環保資金的征收是否及時、足額,有無應征未征、違規減免的情況;分析收繳核算的真實性、合規性,以及環保資金增減變動的原因。

2.環保資金的管理使用。主要包括:評價資金管理使用的經濟性、有效性;監管部門是否及時、足額撥付環保資金,有無弄虛作假,以及挪用、貪污等問題;資金使用是否符合國家規定,投向是否符合產業發展戰略,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有無因管理不善、決策失誤、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原因造成環保資金浪費等問題。

(四)區域環境績效審計

區域環境審計的關鍵是基于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區域特征,對區域內環境保護狀況與環境治理進行環境績效審計,從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審計部門應從動態與靜態兩個層面,分析區域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現狀及其未來的影響。建立合理的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對區域環境保護進行有效評價,分析區域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現狀、未來發展趨勢,最終形成區域環境審計報告,提出區域環境保護的相關建議,以促進區域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三、推進區域環境審計的相關建議

(一)深化區域環境審計的理論體系研究

我國區域環境審計研究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深化研究相關理論體系。區域環境審計的理論體系主要由兩個方面組成:一是理論基礎,包括區域生態經濟學、環境治理學、政府公共管理理論、受托環保責任理論、企業社會責任理論,是正確認識區域環境審計、形成區域環境審計基本理論的前提;二是基本理論,包括區域環境審計的涵義、本質特征、目標、內容以及報告等方面,是創新區域環境審計制度、正確指導區域環境審計實踐的理論基礎(李璐等,2012)。此外,要加快制定操作性強的區域環境審計細則、執業標準和評價指標,解決好怎么審、審什么、怎么衡量等實際問題,使區域環境審計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二)結合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的區域性特征

當前,我國已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依據不同區域的環境承載能力、現已開發程度和未來發展潛力等因素,統籌規劃區域經濟發展與城鎮化建設,逐步形成區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國土開發格局,這為深化區域環境審計研究提供了政策支持與指導。同時,由于各個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現狀存在較大差異,環境治理問題也呈現出區域性差異。因此,區域環境審計應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產業結構特征、環境質量現狀與環境治理問題的區域性特征,制定出區域環境審計的差異化審計策略。

(三)加強區域環境審計跨部門的組織協調

區域環境審計的難點在于其區域性、專業性與協同性。因此,審計人員應當注重聯合審計機制,借助當地環保部門、水利部門和農業部門的專業條件,了解區域環境質量狀況。應當制定跨部門、多領域合作的環境審計法律制度,由審計部門與其他部門構建聯合環境審計主體,加強部門間的組織協調力度,推動區域環境審計跨部門的組織協調與統籌安排,促進經驗交流與信息共享,積極有效的開展環境審計。

(四)組建區域環境審計專業隊伍

審計部門開展區域環境審計最需要解決的是專業人才缺乏問題。擁有一支專業化程度高,勝任能力強的審計隊伍是至關重要的。環境污染問題的成因復雜、跨領域性導致區域環境審計涉及很多不同領域的專業問題。審計部門可以借區域環境審計的契機,吸引環境經濟學、環境管理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專業培訓,培養出審計部門自己的專家人才;同時,審計部門可以對內部審計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審計人員在環境管理學、區域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學習,提升區域環境審計的技術性、專業性與綜合性。此外,可以設置環境審計的外部專家機制,形成區域環境審計的專家隊伍,提高區域環境審計的效率和效果。J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