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救技能培訓范文

時間:2023-12-14 17:44: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兒童急救技能培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兒童急救技能培訓

篇1

1對象與方法

1.1方法

1.1.1培訓的師資由本院ITLS分部的導師開展PTLS的培訓。每位導師具有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職稱,有多年兒童創傷急救的臨床經驗,均接受過系統的兒童創傷急救培訓,獲得ITLS認證的導師證書,具有豐富的臨床教學經驗。

1.1.2培訓時間及課程PTLS培訓班包含兒童基礎和高級創傷生命支持培訓的8h課程,包括病情評估和穩定、氣道管理和胸腔減壓術、液體復蘇、頸部制動保護以及與家屬之間的交流等。理論與現場操作時間比為1∶2。課程內容包括理論知識、技能培訓及仿真案例培訓和考核三方面,授課方法包括理論講座教學、教學視頻播放、技能操練和仿真案例教學。

1.1.3理論課內容根據2009版本PTLS官方教材[6]:①場景評估、與患兒和患兒父母親屬的交流;②氣道管理和心肺復蘇;③胸部外傷;④休克和液體復蘇;⑤頭頸部損傷及脊柱損傷;⑥腹部損傷;⑦脊柱保護固定和解脫技術;⑧四肢損傷;⑨燒傷和溺水。

1.1.4技能培訓①技能A,即轉運固定技能。在轉運前的環境評估,準備物品,患兒評估,和患兒父母親屬的交流,轉運決策,如何去除頭盔,對懷疑脊柱損傷患者使用頸托和保護脊柱的搬運手法等技術,對懷疑骨折部位的固定技術等。②技能B,即初級、高級氣道管理。發現和取出氣道異物,雙鼻道吸氧,面罩吸氧,氣管插管合并機械通氣或球囊通氣,張力性氣胸的判斷及緊急處理技術。③技能C,即休克類型判斷和處理。包括開通補液技術、患者、休克患者靜脈補液方案、骨髓穿刺補液術。

1.1.5仿真案例培訓包括十余個典型場景。行人車外傷,車內的兒童傷害,摩托車等機動車導致的兒童傷害,重物撞擊傷,兒童虐待,高空墜落傷等。學員以3~5人的小組為單位,每位學員輪流擔任指揮者(leader)和隊員(responder),組內各位組員在各種仿真模擬環境下,對各種事故現場作出現場評估、體檢和傷情判斷、相應的處理決策、詢問病史、快速轉運和醫院聯系及交班。

1.1.6培訓教具包括全自動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氣管插管箱、脊柱固定板、頸托、頭盔、擔架、固定肢具、止血帶及補液設備等。

1.1.7考核方法學員分別在培訓前進行理論摸底考試,培訓后進行理論、技能和仿真案例考核。理論考核選用PTLS的課前及培訓后試卷,全部由單項和多項客觀題組成,滿分100分,>74分為合格,>86分為優秀。操作考核包括技能考核以及仿真案例考核,技能考核和仿真案例考核結果為4個等級:不合格、合格、良好、優秀。根據PTLS的規定,學員培訓后理論成績>86分,且仿真案例考核判定為優秀者,獲得優秀學員榮譽,可參加ITLS導師培訓。考核結束后,對培訓學員進行課程評價的問卷調查。

1.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變量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培訓學員一般情況共61名培訓學員,其中院前組35名(57.38%)、院內組26名(42.62%);兩組學員間年齡、性別、已參加培訓比例以及職稱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院內組本科以上學歷的比例高于院前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院前組和院內組培訓前后測試成績比較院前組培訓前理論測試成績為54.27±6.30,培訓后提高至83.70±6.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90,P=0.000);院內組培訓前理論測試成績為62.34±8.84,培訓后提高至92.30±4.89,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t=15.13,P=0.000)。院前組培訓前理論測試合格率和優秀率均為0%,培訓后合格率提高至100%,優秀率提高至37.14%,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70.00、15.96,P均=0.000);院內組培訓前理論測試合格率和優秀率分別為11.54%和0%,培訓后合格率提高至100%,優秀率提高至88.46%,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41.24、41.24,P均=0.000)。見表1。培訓后,兩組學員的技能考核和仿真模擬考核均達到合格;其中優秀率依次為,轉運固定技能(技能A)42.62%(26/61),初級、高級氣道管理(技能B)81.97%(50/61),休克判斷和處理(技能A)70.49%(43/61),仿真模擬考核72.13%(44/61)。

2.3院前組和院內組培訓成績比較。培訓前,院內組的理論測試成績高于院前組,培訓后院內組的理論測試成績仍高于院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培訓后,院內組理論測試優秀率高于院前組,而院前組技能A優秀率高于院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兩組理論測試合格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學員對課程評價的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61份,回收合格問卷52份(合格率85.25%);其中認為該培訓課程效果良好的46份(88.46%),認為課程中仿真案例的急救流程培訓效果很好者51份(98.1%),認為課程設置較簡單的12份(23.08%),認為教科書是英文,課前自行閱讀障礙而影響教學效果的40份(76.92%)。

3討論

兒童意外傷害死亡是我國0~14歲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來,交通事故、墜落傷、自殺/他殺均明顯增加。良好的創傷急救技能和兒童轉運系統對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及傷殘程度起著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創傷急救業務水平。近十年來,我國兒科急重癥生命支持培訓領域有了較大發展,但目前仍長期滯后于國外一般水平,迫切需要引進和實施國際先進的PTLS培訓教材和培訓項目。我國兒童急救培訓明顯落后,培訓模式單一,臨床培訓仍習慣于教大課的傳統模式,忽視實踐與操作以及對現場實際快速處理能力的培訓。本次PTLS培訓資料顯示,學員經過PTLS培訓后不僅提高了兒童創傷急救的理論水平,理論知識成績較培訓前明顯提高;而且,學到了很多兒童創傷急救的實戰技能,技能考核的合格率達100%,每組學員在仿真案例考核中大都能正確完成現場評估、傷情判斷、急救處理和快速轉運。經PTLS培訓后,學員的臨床實踐和綜合救治能力得到提高,團隊合作精神得到加強。在操作技能培訓方面,PTLS強調在搶救的黃金時間快速識別并實施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技能;在本次培訓中發現,院前急救人員在現場操作技能方面完成較好,特別是轉運技能較院內醫護人員有顯著性優勢,可能與兩組人員平時的工作重點不同有關。院前急救人員往往是最早抵達現場接觸患兒的醫務人員,需要早期快速評估危及生命的傷情,現場采取挽救患兒生命的救治措施。而院內急救醫護人員現場急救技能培訓較少,平時主要側重高級生命支持,全面評估患兒的傷情,平時對患兒的轉運培訓演練不足。因而,在培訓分組上,要合理分布院前和院內的學員,促進相互交流提高,有利于院前、院內兒童創傷急救的一體化建設。

PTLS培訓內容涵蓋范圍較廣,包括了場景評估、醫患交流、休克、兒童虐待、燒傷等方面的詳盡內容。盡管有54.1%的學員在此次培訓前經過各種類型的兒科培訓,但培訓前理論測試的合格率僅為4.92%,可能因急救醫護人員對PTLS的考題不太適應,同時我國在兒童創傷的急救培訓率和復訓率上有所欠缺。同時我們注意到分組比較中,院前急救學員理論成績明顯低于院內組,可能是兒童危重癥急救的培訓主要局限于兒童急危重癥專科醫療專業人員和醫學院校,尚未覆蓋到院前的急救醫護人員。PTLS仍未成為兒童創傷急救從業人員的基本要求,兒童創傷急救人員尚無統一的準入標準,特別是兒科急救的理論和實踐能力參差不齊,有待重視、提高。維持兒童創傷急救從業人員的兒科急救臨床能力,需建立繼續教育培訓機制,包括有計劃地參加當地專業組織的兒童創傷生命支持培訓課程并參加仿真案例演練。PTLS特別強調模擬案例的現場急救培訓,它占總培訓時間的30%,占操作培訓時間的50%。在7個兒童創傷模擬案例中,包括了車禍傷,墜落傷,撞擊傷(棒球棒)等常見情景,由模擬人模擬傷者,配以圖片、指導講師描述,學員的學習熱情較高,接受程度好,師生互動性強,培訓效果突出(優秀率72.13%),98.1%的學員表示認可。我們幾屆PTLS的培訓實踐表明,PTLS理論與操作培訓時間比例合理,培訓方法多元化等優點確保培訓效果。由于為英文教材,有76.9%的學員反映難以在培訓前完整預讀教科書從而影響了培訓效果。

篇2

[關鍵詞]大學生;救護意識;學習意愿;調查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208(2010)19-0013-03

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從院前需急救病人的年齡分布來看,14~35歲為主要救治人群,說明學生發生意外事故較多。高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人口密集區,火災、食物中毒等突發事件時有發生,但提高安全意識、掌握有關的救護知識和技能可以減少傷亡。大量資料顯示,北京、上海、山東等地區都對大學生救護意識現狀進行了調查,但沒有關于蘭州市大學生救護意識現狀及學習意愿的調查分析資料。因此,為了解蘭州市大學生救護意識現狀及學習急救知識的意愿,筆者進行了此次調查,旨在探討開展大學生急救知識及技能培訓的意義與方法,為高校開展相關教育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蘭州4所本科院校不同專業的大三學生400名,其中2所醫學院校,2所非醫學院校,每所學校各抽100名學生。性別:男生244名(醫學院校123名、非醫學院校121名),女生156名(醫學院校83名、非醫學院校73名)。年齡:19~25歲。調查時間為2008年11月19~20日。

1.2調查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法和問卷調查法。現場發放問卷,現場填寫,當場收回。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70份,回收率為92.5%,其中有效問卷359份,回收有效率為97%。

1.3調查內容 包括急救電話的知曉情況、救護常識(常見生活急癥和災難急癥)及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心肺復蘇)的知曉情況、遇到緊急情況時采取的措施、是否參加過急救知識的培訓、急救知識獲取途徑、對急救知識的學習意愿、學習急救知識的最佳階段等方面。

1.4統計分析 采用Excel錄入數據和制圖,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X2檢驗進行兩個率的比較,取a=0.05為顯著性檢驗水準。

2 結果

2.1蘭州市大學生救護意識現狀

2.1.1急救電話的知曉情況調查的359名本科學生急救電話號碼知曉率為97.77%(351/359)。其中,醫學院校為98.90%(179/181),非醫學院校為96.63%(172/178),兩類學生知曉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203,P=0.273)。

2.1.2救護常識及技能的知曉情況359名本科生中,完全知道的為59人(16.43%),知道一點的為218人(60.72%),完全不知道的為82人(22.84%)。完全知道的,醫學類學生占26.52%(48/181),非醫學類學生為6.18%(11/178),兩類學生知曉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7.034,P=0.0001);知道一點的,醫學類學生占68.51%(124/181),非醫學類52.81%(94/1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274,P=0.002);完全不知道的,醫學類學生4.97%(9/181),非醫學類41.01%(73/1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66.137,P=0.0001)。見表1。

2.1.3遇到急癥時采取的措施 醫學類學生依次為打急救電話(39.22%),自行處理(28.18%),呼叫家人或鄰居(22.65%),緊急趕往醫院或診所(18.78%),不知所措(2.76%);非醫學類學生依次為打急救電話(35.96%),呼叫家人或鄰居(28.9%),緊急趕往醫院或診所(25.84%),自行處理(23.03%),不知所措(3.37%)。

2.1.4救護常識及技能的獲得途徑 醫學類學生依次為報刊、書籍(54.70%),電視、廣播等媒體(34.25%),面授或電教授課(24.86%),網絡(18.78%),親朋好友(17.13%);非醫學類學生依次為報刊、書籍(72.47%),電視、廣播等媒體(61.24%),親朋好友(34.27%),網絡(30.9%),面授或電教授課(6.74%)。

2.2大學生學習救護常識及技能的意愿

2.2.1是否參加過救護常識及技能的培訓‘被調查的359名學生中,只有54人(15.04%)參加過救護常識及技能的培訓,其中醫學院校有17.68%(32/181)、非醫學院校有12.36%(22/178)的學生參加過培訓,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1.988,P=0.159),見表2。

2.2.2對救護常識及技能的學習意愿在關于是否愿意學習救護常識和接受急救技能培訓方面,96.66%(347/359)的學生表示愿意學習救護常識和接受急救技能培訓,其中醫學類學生有94.48%(171/181)的學生表示愿意,非醫學類學生有98.88%(176/178)的學生愿意學習。

2.2.3學習救護常識及技能的最佳階段被調查的359名學生認為,學習救護常識及技能的最佳階段為小學,其次為中學、幼兒園、大學,沒有學生認為工作以后學習急救知識較好。

3 討論

3.1大學生的自救互救意識較薄弱 調查結果顯示:不管是醫學院校還是非醫學院校的學生,當他們遇到緊急情況時的,首先想到的是打電話呼救或尋求他人的幫助,醫學院校只有28.18%的人會去自行處理,非醫學類院校也只有23.03%。這反映出大學生的自救互救意識普遍偏低,依賴性強,當他們遇到緊急情況時的,想到的只是求救而不是自救。

3.2大學生獲取救護常識的途徑單一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醫學類院校和非醫學類院校學生救護常識及技能的知曉情況有顯著差異,這說明醫學類院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了部分的醫學專業知識,因而掌握了部分的救護常識及技能,而非醫學類院校學生則缺乏學習環境、氛圍和途徑。當前大學生僅有的救護常識及技能主要是通過相關的報刊和書籍自學、或觀看相關的電視、電影和學校設置的相關醫學課程中獲取的,調查中有58%的學生建議學校應通過選修課向學生傳授救護常識及技能,24%的人認為采用必修課的形式,18%的人認為應采用電教、講座、網絡、知識競賽等多元化的形式。因此相關部門,如學校、社會等應創造條件,大力支持大學生學習救護常識及技能,非醫學類院校的救護知識普及更應引起重視。有文獻報道,學校教育是普及急救知識和提高居民素質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徑,教育成本低,效果好。上海市急救中心已與部分高校合作,將急救知識和技巧正式列入大學選修課,已有成功的經驗。

篇3

關鍵詞:診斷;護理;實驗中心;探索;實踐

臨床醫護實踐貫穿于臨床、護理的全過程。臨床醫護人員通過不斷實踐,積累經驗,逐步提高自身醫療水平。但隨著《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法的出臺,患者維權及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臨床醫護人員應用新的診療技術和急救技術在患者身上"臨床實踐"的可能性也日趨減少[1]。面對這種現狀,對于本科專業醫學、護理學生及住院醫生, 臨床護理診斷實驗中心是她們學習基本技能的平臺, 是連接基礎與臨床的橋梁。

1診斷護理實驗中心的功能

診斷護理實驗中心已成為醫學院人才培養的搖籃,診斷護理實驗中心的建立與發展是醫療和教學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2]。診斷護理實驗中心運用模擬技術進行臨床基本技能培訓,安全性高,無風險性、重復性好、低成本和開放性的特點,能較好地解決了各級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臨床技能訓練及醫學護理人員的執業培訓。

診斷護理實驗中心建立了現代化模擬診斷實驗室、兒科學實驗室、婦產科檢查操作室、心肺多媒體室、五官科模擬診室、針灸推拿室、急救醫學基本技能訓練室、模擬手術室。根據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教學重新整合、規劃, 形成了包括臨床模擬外科手術室、多媒體網絡室、影像學實驗室、模擬婦產科實驗室、病房診療模擬操作室、中醫操作實驗室、臨床基礎檢驗實驗室、綜合實驗室等,標準化患者、醫用標準化模擬人,其中標準化患者可以無體征(供學習診斷學的問診和正常體格檢查)或有真實而恒定的體征(如心臟聽診、肺部羅音等);或模擬多種病史(如頭痛、發熱等)和體征(如心率增快、呼吸音增粗、步態異常等)。標準化患者通過被問診、體格檢查對患者做出評估及進行反饋教學。

2執業醫師考試培訓

結合國家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制定適合的診斷學教學大綱。與國家臨床執業醫師資格實踐技能考試接軌,設計、組織、實施診斷學實踐技能的評價體系[3]。培養診斷學實踐技能的教師隊伍,改革診斷學實踐技能的培訓方法。

診斷學體格檢查教學要理論聯系實際,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課內課外結合。如交互式教學,結合"標準化患者"、多媒體心肺聽診、肝脾觸診模擬人和計算機軟件系統為基本形式的"診斷學教學實驗平臺"和CAI課件以及網絡課堂的應用等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傳統的單向教學模式轉變為由學生主動參與的雙向模式,培養學生臨床基本技能的動手能力。實踐教學中,強化正常檢體基本功訓練,繼續保持傳統的教師指導,同學之間一對一的練習全身系統體格檢查;同時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觀摩檢體診斷錄像片,使操作手法規范化,與國內醫學院校統一分組教學:教師指導,學生之間可相互查體,以訓練查體的基本方法及查體的順序,掌握系統的體格檢查方法[4]。臨床實踐教學:在病房、門診、急診對患者進行正規的查體、異常體征的識別、心電圖、X線及CT及臨床思維的訓練,把診斷學教學延伸到畢業實習中去,確保學生真正掌握臨床技能。

3住院醫師培訓與考核

住院醫師規范培訓是畢業后醫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其內容包括內外科系統常用基本技能操作培訓、急救技能培訓、計算機能力培訓與考核。如在臨床實踐過程中,醫護人員都會遇到突發的危急重癥需要做出快速反應并實施緊急搶救,心肺復蘇技術是否過硬直接影響到醫院的醫療質量與安全。為提高住院醫師總體急救水平,按照住院醫師培訓的階段要求,并根據國家執業醫師考試要求,對住院醫師開展了病史采集與病例分析、臨床基本技能操作和輔助檢查結果分析讀判等培訓與考核。培訓內容還包括人工呼吸,心外按壓,簡易呼吸器的使用,除顫儀的使用和氣管插管。

培訓考核方式采用現場培訓與網絡授課將結合,現場演示,技能實踐與考核一體化模式。為了保證培訓的標準化,包括專業技術及臨床決策能力兩方面,前者由專家對住院醫師的病史采集、體檢能力、醫療操作技能、手術操作技能等進行面對面考核;而后者則分別在第一階段與第一階段培訓結束時進行。可采用面對面病例分析的考試方法,也可使用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進行測試,使臨床決策能力測試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5]。為了在培訓中加強和鞏固住院醫師的問診和體檢的臨床技能,另外還引入標準化患者的考核方式。

4護士培訓與考核

為了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加強護理技術操作的培訓,提高臨床護士護理技術操作能力,特別制定了護理人員培訓計劃,使護士能較好掌握基礎及專業知識,技能操作規范,動作熟練,如專科護理常規、一般護理常規、生命體征監測技術、生命體征監測技術、血糖監測技術、口服給藥法、動脈血標本采集技術、靜脈血標本采集技術、兒童心肺復蘇術、簡易呼吸器的使用。護士病歷書寫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和規范。護理規范到位,如:晨間護理、晚間護理、床上擦浴、床上洗頭、排泄護理、留置尿管患兒的護理、壓瘡的預防與護理、鼻導管給氧法、超聲霧化吸入療法、吸痰法、鼻飼法等。健康教育內容恰當,落實到位。病情觀察及時,能正確判斷分析病情變化;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急、危、重患者搶救配合能力,意外事件應對處理能力,并具備較強的護患溝通、護護溝通、醫護溝通能力。

對護士要護理風險教育與培訓,如危重患者轉運、患者發生誤吸、發生輸液反應或疑似輸液反應、發生靜脈空氣栓塞、藥物過敏搶救、護理人員發生針刺傷、突然停電、發生火災、護理投訴。進行安全防護意識教育,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觀念。做好氧氣筒使用、存放工作,遠離易燃物,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操作使用過程中做到防震、防火、防熱和防油, 每次用后檢查開關。穿刺操作訓練的物品需經滅菌處理,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原則, 物品一經污染主動匯報、更換, 過期、破損的物品嚴禁使用。

5體會

醫學診斷護理實驗中心是進行實踐教學、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它能培養培訓醫學生的各種規范化操作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真正做到提高診斷護理實驗中心利用優化教學資源,為各層次培養培訓提供高水平的訓練平臺,推動臨床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革。護理診斷實驗室中心有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能充分發揮臨床技能培訓的功能和效率,護理診斷實驗室中心圍繞樹立以學生為本、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協調發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實驗教學觀念,培養出綜合型、開拓型、復合型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錢頻,陳琰,黃靜.充分發揮臨床模擬訓練中心在醫師在職培訓中的作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12,10(5):485-486.

[2]李云芳,于蘭貞,邱玉貞.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功能和管理模式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3):91-92.

[3]孟紅旗.診斷學教學與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能力的培養[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11):1807-1808.

篇4

一、項目目標

(一)總目標。在2001年基礎上孕產婦死亡率至少下降1/4。

(二)年度目標。孕產婦死亡率:在2001年基礎上至少下降1/4;新生兒破傷風發生率控制在1‰以下;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

(三)年度支持性目標。消毒接生率達98%以上;產前檢查覆蓋率≥90%以上;轄區醫療保健機構產科人員“三基”(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基本技能)考試合格率達到80%以上。

二、項目內容

“降消”項目工作的主要內容:項目培訓、健康教育、專家蹲點,以及健全綠色通道和危急重癥搶救中心,加強信息管理和監督指導。

(一)加強培訓。為提高降消項目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執行能力,采取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加強產科人員的業務培訓和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療保健機構的急救搶救能力,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短期培訓。對項目管理人員開展項目實施方案、實施策略、項目目標、管理職責等培訓,對轄區接產醫院助產人員進行產科急救知識、急救技能、技術規范等培訓,對助產人員進行正常產的處理、常見產科急救基本技能及轉診過程中基本急救技能培訓,對村保健員進行產前檢查、產后訪視、信息報送、護送孕產婦住院分娩注意事項等培訓。

長期培訓。至少安排一級醫療保健機構產科人員到區級二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進修學習6個月以上。

(二)專家蹲點:蹲點專家負責監督和指導蹲點的接產醫院項目實施工作,協調規范接產醫院的產科業務,對存在的問題現場培訓解決,并采取傳、幫、帶的方法,培訓產科人員和婦幼保健人員。專家蹲點一年不少于一個月。

(三)開展健康教育。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讓老百姓真正了解“降消”項目,提高“降消”項目知曉率,積極主動參與到“降消”項目中來。積極推進健康知識傳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孕產婦進行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婦女和孕產婦自我保健意識和保健行為,并制作孕產期保健和住院分娩知識宣傳資料,張貼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公共場所,擴大群眾對孕產期保健知識的覆蓋面,提高婦幼保健服務的利用水平;各醫療保健機構要舉辦“孕婦學校”、家長學校”進行健康知識傳播。

(四)孕產婦產前檢查。孕產婦在孕13周前到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接產醫院建立《孕產婦、新生兒保健手冊》,參加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定期進行產前檢查服務。

(五)降消項目與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項目并軌管理。在提高農村孕產婦免費住院分娩率,加強三級保健網絡建設,促進轄區產科建設快速發展等工作內容各有側重,目標一致。因而,要求各級婦幼保健地段及產科醫院做好兩個項目的協同管理,發揮項目帶動婦幼保健工作的綜合作用。

(六)健全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加強孕產婦“綠色通道”和“危急癥搶救中心”建設,村衛生室負責孕產婦的篩查,動員孕婦住院分娩,轉送高危孕產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孕產婦系統管理,嚴格按照高危孕產婦轉診指征轉診孕產婦;區醫療保健機構負責高危孕產婦和兒童院前和院內急救搶救工作。

(七)加強產科建設。規范產科設置,提高產科工作質量,各接產醫院嚴格按照市衛生局《市產科建設與驗收標準》(市衛發[2003]58號)要求,加強產科建設,規范各項技術標準和操作常規。嚴格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準入制度,未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不得擅自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服務。

(八)強化信息管理。各項目實施單位在每季度最后一個月20日前上報住院分娩救助進度表到區降消項目辦公室,區降消項目辦公室及時報市衛生局。

(九)開展項目督導。落實婦幼保健督導管理制度,努力發揮區婦幼保健院督導管理職能。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對服務單位進行督導,形成書面督導報告報區“降消”項目辦公室。

三、項目組織機構

成立區“降消”項目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降消”項目工作實施、協調、監督指導、檢查和考核以及上級交辦的“降消”項目工作。辦公室設在區婦幼保健所,辦公室下設監督指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由趙輝同志兼任。

1、監督指導小組:

主要職責:負責對項目實施、階段評估、宣傳、健康教育、產科規范、人員培訓、急救緑色通道建設等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和評估。

2、技術指導小組:

負責全區產科工作人員適宜技術的培訓及考核,產科急救知識和新生兒窒息復蘇的培訓,指導產科規范化建設、高危孕產婦篩查、危重孕產婦、新生兒會診和接診轉診工作,審和村和二級婦幼保健地段信息統計資料的質量,指導開展有關孕產婦系統保健服務的項目活動。

四、“降消”項目保障措施

(一)成立“危急癥搶救中心”。設置“危急癥搶救中心”,由區衛生行政部門指定二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分別是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兵器工業五二一醫院和正和醫院,負責全區醫療保健機構轉送的高危孕產婦急救工作,及時派出急救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參加搶救工作。以上三家醫院要加強院內產科急救能力建設,為轄區接產醫院培養產科人員,完成基層臨床進修人員帶教任務,與此同時及時收集和報送婦幼相關信息。

(二)建立婦幼保健工作指揮中心。設置婦幼保健工作指揮中心在區婦幼保健所,負責全區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方案的制定、組織實施與監督評價;掌握全區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情況,組織健康教育素材并開展健康教育;協助醫療保健機構培養產科醫務人員;暢通產科綠色通道,指導全區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和危重孕產婦的轉診、急救工作。

(三)加強與市中心血站聯系。各接產醫院要加強與市中心血站聯系,使中心血站及時提供足夠數量和種類的血液,送達指定地點,滿足危重孕產婦搶救用血需要。

(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時準確掌握婦女兒童有關信息。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及時掌握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情況,要重點做好高危孕產婦的篩查、管理及一般處理,及時轉送疑難危重孕產婦或報告就近區級醫療保健機構進行急救。與此同時,認真填寫《孕產婦、新生兒保健手冊》和做好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并加強對村衛生室督導與保健員的培訓。

(五)村保健員認真履行職責。村保健員要準確掌握本村孕產婦基本情況,動員孕產婦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接產醫院做產前檢查和住院分娩。村委會成立孕產婦護送小組,負責護送孕產婦到接產醫院或“孕產婦急救中心”住院分娩或急救。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人員對孕產婦進行產后訪視,積極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組織的培訓,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孕產婦高危篩查及進行高危孕產婦管理。

五、項目實施時間

(一)完成“降消”項目的前期工作,召開項目實施動員大會,并完成區產科醫院產科基本情況調查工作。

(二)12月上旬完成轄區產科人員培訓及一、二級婦幼專干的培訓工作。

(三)在全區119個農村抓119個衛生室,作為農村婦幼保健知識推廣點,培訓273余名村醫和村婦女干部,使他們成為農村婦幼保健工作實施和保健知識推廣宣傳的主力軍,使10000個家庭得到及時適宜的保健知識。

(四)年底前對全區產科建設及產科質量進行檢查,整頓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市場。

六、加強項目的監督與評估

(一)區“降消”項目辦定期對實施單位進行檢查指導,了解年度指標和年度支持性目標完成情況,確保“降消”項目落到實處。

(二)監督指導的內容:項目計劃的落實情況,人員培訓、健康教育的效果,產科建設及設備的使用情況,綠色通道及急救中心運轉情況以及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篇5

一、XX鎮基本情況

XX鎮位于XX城區以東12公里處的漢江南岸,東與XX縣XX鎮接壤,南與XX鎮相連,西與XX鎮相鄰,北與XX鎮和XX鎮隔江相望。轄12個行政村(9個貧困村,),134個村民小組;5879戶,18110人。國土總面積66.93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7006畝,其中水田1394畝。地域屬中高山和淺山丘林地形,地勢南高北低,張青公路自西向東穿境而過,公路以南5個村屬中高山區,以北7個村屬淺山丘林地形。境內已探明礦產資源10余種,主要是重晶石其儲量達1081萬噸,品位、含量較高,全鎮正常生產重晶石礦山企業4家,平均年開采10萬噸。煙花爆竹零售戶16家,轄區無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經營液化氣站點1個。

二、應急工作情況

1.風險分析與應對:一是道路交通:轄區縣鄉道、村道共計110余公里,多數路段臨崖臨水而生命防護設施嚴重不足,群眾道路交通安全意識比較淡薄是道路交通方面主要安全風險點。針對現狀每年我鎮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支持,加大道路改造提升力度,并在每個村配備一名道路交通勸導員,常年向群眾宣傳道路不得酒駕、不得乘坐非法營運和農用車的安全常識;定期組織執法檢查,對非法營運和農用車載客行為嚴管重處;二是非煤礦山安全,風險點主要集中在爆破排險過程和事故救援,應對措施是督促企業加大安全知識、事故案例、業務技能教育培訓、從根本上解決職工僥幸和不以為然的心態。轄區XX公司成立有非煤礦山救援隊,但救援人員的業務水平、醫療條件、交通條件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和高標準的應急救援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三是森林防火,轄區有林區5萬余畝,近年隨著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荒地荒坡逐年增加,森林火災的壓力與日俱增,森林防火通道建設還較為滯后,主要原因是環保要求,但我鎮已配備護林員235名,發生森林火災時能夠及時趕赴現場進行處置。近年來鎮級救援器材逐漸配備,但受財力影響村級救援器材一直未能配備。三是預防煤氣中毒方面,近年隨著群眾異地搬遷,大量的群眾由土胚房搬到磚瓦房居住,在冬季較多群眾使用無煙煤取暖,針對該現狀,我們每年專門印制預防煤氣中毒宣傳彩頁,對孤寡老人、留守老人兒童進行宣傳,效果較好,目前全鎮未發生一例煤氣中毒事件。四是水上安全,轄區共有渡口11個,近期根據禁捕工作安排,對轄區漁業22艘船只進行了銷毀,只保留青套村渡口躉船服務群眾生產生活。但隨著旬陽水電站建設,我鎮成為庫區后,可能會增加船只,將采取嚴格的準入機制,獲得主管部門審批后方可投入使用,并采取鎮村分級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職責加強監管,確保不出事故。

2.應急人力資源儲備。2019年成立了鎮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下轄2個救援隊伍,一個是綜合應急救援隊伍;一個是水上應急救援隊伍,成員主要是鎮干部和兩違干部組成,12個村都成立綜合應急救援隊伍,主要依托各村基干民兵、護河員、養護員、護林員等為主組建。應急專家隊伍,由武裝部、黨政辦、國土所、農綜站、司法所、公共事務辦、派出所、衛生院、中心校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組建成立鎮應急管理專家隊,為科學開展搶險救援提供技術支撐。

3.應急物資儲備和設施建設。目前已建成應急物資儲備庫1個,將各行業部門應急物資統一儲備管理、使用。配備價值5萬余元應急物資,主要有救生背心、救生圈、雨衣、雨靴、防火頭盔、防火罩、風力滅火機、水泵、摩托鋸、割灌機、應急照明燈、鐮刀、鋤頭、鐵掃竹等;按照區應急局關于建設標準化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的要求,近年鎮黨委政府,劃撥180余平方房子,計劃年后開始按標準建設。不足的是水上應急物資欠缺,比如救生艇、拋繩器、單人救援滑板等。

4.應急資金。我鎮山大溝深,自然災害頻發,每年水毀道路、群眾糧食作物和房屋受損比較嚴重,上級劃撥救援資金對我鎮受災情況來說,猶如杯水車薪。

篇6

母嬰健康安全行動計劃

為提高婦幼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切實保障母嬰安全,維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自2018年起,在全國組織實施母嬰安全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以預防和減少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為核心,以落實母嬰安全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為抓手,以強化質量安全管理為保障,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溫馨的婦幼健康服務,全力維護婦女兒童健康。

二、行動目標

自2018至2020年,通過開展母嬰安全行動,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到2020年全國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10萬,全國嬰兒死亡率下降到7.5‰。在此基礎上,樹立一批母嬰安全示范單位。

三、行動范圍

開展助產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助產機構),重點是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婦幼保健院和婦產醫院。

四、行動內容

(一)妊娠風險防范行動。

1.提升風險防范意識。以科學備孕、孕產期保健、安全分娩為重點,制訂孕產婦健康教育工作計劃,開發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材料。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站、微信、微博等大眾媒體,制作參與科普節目,積極撰寫科普文章,廣泛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普及孕育健康知識,提升群眾健康素養,使每個孕產婦成為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積極參與配合醫療保健活動,提升自我保健和風險防范意識。

2.做好備孕咨詢指導。將妊娠風險教育作為孕婦學校開班第一課。設立生育服務咨詢室,匯集婦科、產科、生殖、遺傳、心理、中醫等專業力量開展多學科協作診療,規范提供生育力評估和備孕指導。綜合評估婦女基礎健康狀況、生育能力和年齡等因素,客觀告知妊娠幾率和風險,引導群眾正確認識高齡高危妊娠風險。

3.開展妊娠風險評估。按照《妊娠風險評估與管理工作規范》要求,開展孕產婦妊娠風險篩查和評估,對孕產婦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在《母子健康手冊》及相應信息系統作出明顯標注。對于妊娠風險分級為“黃色(一般風險)”、“橙色(較高風險)”、“紅色(高風險)”和“紫色(傳染病)”的孕產婦,應當建議其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接受孕產期保健服務和住院分娩。對患有疾病可能危及生命不宜繼續妊娠的孕產婦,由副主任以上任職資格的醫師進行評估和確診,告知繼續妊娠風險,提出科學嚴謹的醫學建議。

4.提供生育全程服務。使用全國統一的《母子健康手冊》,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產后避孕、兒童保健等內容,提供系統、規范的優生優育全程服務,打造無縫連接“一條龍”服務鏈。規范有序開展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服務,嚴格落實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等綜合防控措施。指導產婦分娩后及時采取避孕措施,減少非意愿妊娠,合理控制生育間隔。

(二)危急重癥救治行動。

5.加強高危人群管理。篩查妊娠危險因素,識別高危孕產婦,對妊娠風險分級為“橙色”、“紅色”和“紫色”的孕產婦嚴格實行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保證專人專案、全程管理、動態監管、集中救治,確保做到“發現一例、登記一例、報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密切監測、治療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根據病情需要及時轉診。

6.查找救治薄弱環節。每半年組織產科、兒科、重癥醫學等業務科室和醫務科等職能部門召開至少1次聯席會議,梳理在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救治方面存在的管理、技術問題,完善診療預案和管理制度,建立孕產婦用血、轉運等保障機制。積極探索開展孕產婦危重癥評審。

7.針對死因完善預案。結合區域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評審情況以及本機構實際,針對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主要死因建立搶救流程與規范,明確相關科室和人員職責任務,確保急救設備和藥品隨時處于功能狀態。建立完善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醫患溝通和媒體溝通機制。

8.建立救治協調機制。設立產科安全管理辦公室,由分管院長具體負責,協調建立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會診、轉診等機制。建立院內多學科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小組。完善產科、兒科協作機制,鼓勵產科與兒科共同確定分娩時機,兒科醫師按照院內會診時限要求準時到達。

(三)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9.完善質量管理體系。落實《醫療質量管理辦法》,成立醫療質量管理專門部門,負責本機構的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產科、兒科應成立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小組,組長由科室主要負責人擔任,指定專人負責日常質量管理工作。每年開展不少于1次醫療質量安全案例警示教育。

10.加強醫療安全管理。嚴格遵守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強化產科探視管理,新生兒在院期間佩戴身份識別腕帶,完善新生兒出入管理制度和交接流程,做到身份有識別、交接有登記。規范處理醫療廢物,依法依規妥善處理胎盤和死胎(死嬰)。加強新生兒病房、臨床檢驗實驗室、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實驗室等重點部位醫院感染管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手衛生和醫院感染監測等規定。建立風險監測、預警以及多部門協同干預機制,嚴格執行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制度,有效防范醫院感染。

11.促進質量持續改進。針對手術室、產房、新生兒病房等重點部門,圍繞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制定質量評價標準,建立相應的質量安全考核指標。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應當每月開展自我評估與分析,制訂并落實質量持續改進措施。運用質量管理工具分析醫療質量安全信息。

12.定期報送母嬰安全信息。按照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求,定期報送住院分娩、孕產婦死亡、新生兒死亡、出生缺陷等個案數據以及服務資源數據,發生孕產婦死亡后第一時間通報轄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建立醫療質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記錄和報告相關制度。

(四)專科能力建設行動。

13.加強臨床專科建設。以各層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為抓手,提升產科、兒科專科診療水平。綜合性醫院著力加強妊娠合并癥處置、危重孕產婦多學科聯合救治,重點提升疑難重癥診療能力。分娩量較大的婦幼保健院、婦產醫院著力加強產科亞專科和新生兒科建設,逐步建立產科重點專病醫療組。積極推廣中醫適宜技術和方法,開展中成藥合理使用培訓,促進孕產婦和嬰幼兒安全應用中藥。加強危急重癥中西醫臨床協作,提升診療救治能力。

14.促進保健專科發展。開展婦幼保健專科示范單位建設,豐富服務內涵,拓展服務內容,加強人才建設,促進預防保健與臨床醫療融合發展,不斷提升孕前保健、孕產期保健、產后保健、兒童眼保健、兒童聽力保健等保健專科服務能力和水平。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推廣應用中醫防病保健方法,擴大中醫藥在孕育調養、產后保健等方面的作用。

15.強化專業技能培訓。結合轄區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評審情況,確定技能培訓主題。每季度開展不少于1次專項技能培訓和快速反應團隊急救演練,提升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緊急剖宮產自決定手術至胎兒娩出時間(DDI)應當努力控制在30分鐘以內并逐步縮短。保障產科醫師、助產士、新生兒科醫師每年至少參加1次針對性繼續醫學教育。

16.推進科研攻關和臨床轉化。以臨床應用為導向,在產后出血、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處理及出生缺陷防治、早產風險提示、早產兒救治等方面組織開展科研攻關。加快推進產后出血防治、新生兒復蘇等適宜技術的推廣應用。

(五)便民優質服務行動。

17.優化診療資源配置。按照開放床位和配置標準,足額配備醫護人員和設施設備,確保服務資源與服務量相匹配。在門診合理安排B超等設備,增加胎心監護等可穿戴設備,逐步縮短檢查等候時間。優化產科診室布局和服務流程,集中產科門診、超聲檢查、胎心監護、采血、尿檢、繳費等環節,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務。完善自助服務設備,提供便民服務設施,在兒科和兒童保健門診設立母乳喂養室。

18.推進全面預約診療。三級綜合醫院和三級婦幼保健院的產科預約診療率≥70%,產前檢查復診預約率≥90%。在保障危重孕產婦救治的前提下,推廣預約住院分娩,對預約孕產婦優先安排住院床位。

19.提供便民利民服務。通過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方式,減少患者排隊次數,縮短掛號、繳費、取藥排隊等候時間。提供自助打印、網絡查詢、手機信息等多種形式的檢查檢驗結果查詢服務。規范落實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惠民利民政策和措施。

20.倡導溫馨舒適分娩。營造溫馨、舒適的產房環境,提供以產婦為中心的人性化分娩服務。積極開展專業陪伴分娩等非藥物鎮痛服務,鼓勵開展藥物分娩鎮痛服務,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可開展家屬陪伴分娩。

五、行動步驟

(一)2018年工作安排。

1.2018年1-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母嬰安全行動計劃》部署相關工作。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根據行動計劃和當地實際,制訂本省(區、市)具體實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做好動員部署、宣傳發動工作,調動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積極性。各省(區、市)的實施方案要對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較高的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等重點區域制訂針對性的策略措施。

2.2018年6-12月,醫療機構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督導檢查,推動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發現先進典型,挖掘一批母嬰安全示范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對示范單位進行宣傳報道。

(二)2019年工作安排。

1.2019年1月,總結2018年度行動計劃落實情況。

2.2019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2018年度情況,部署2019年工作。對2018年度母嬰安全示范單位進行表揚,在全國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

3.2019年3-12月,醫療機構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督導檢查,推動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發現先進典型,挖掘一批母嬰安全示范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對示范單位進行宣傳報道。

(三)2020年工作安排。

1.2020年1月,總結2019年度行動計劃落實情況。

2.2020年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通報2019年度情況,部署2020年工作。對2019年度示范母嬰安全示范單位進行表揚,在全國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

3.2020年3-12月,醫療機構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督導檢查,推動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發現先進典型,挖掘一批母嬰安全示范單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組織對示范單位進行宣傳報道。

4.2020年10-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母嬰安全行動計劃3年實施情況進行總結,推進母嬰安全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六、行動要求

(一)細化落實行動措施。

地方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夯實工作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確定部分重點聯系醫院,強化督促指導,定期了解工作進展。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也要建立重點聯系單位制度,督促醫療機構采取措施切實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

(二)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屬委管醫院要發揮“國家隊”表率作用,省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要發揮區域“龍頭”作用。地方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深入挖掘、樹立先進典型,通過示范引領,帶動轄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母嬰安全行動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根據各地推薦的示范單位,遴選出一批全國示范單位組織系列報道,供各地交流學習。

(三)加強輿論宣傳引導。

篇7

(一)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

(1)校內因素

(2)校外因素

(二)針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制定對策

(1)設立安全主任,加強安全管理

(2)合理做好安全評價

(3)建立安全防范體系,創建平安校園

(4)加強安全教育

(5)警民齊手加強安全宣傳教育,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

(6)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關鍵詞:安全;因素;對策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學校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師生傷亡事故和財產損失事故。

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確保廣大少年兒童在安全的環境中健康快樂成長,是社會、家庭和三位一體的共同責任。因此,在學校(教育系統)這個特殊的部門里,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務是防止學生的傷亡事故,其次才是財產損失事故。現就學生的安全問題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

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歸根結底有兩個主要方面,就是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在校園里則體現為學校的各項設備設施是否安全,是否有存在不穩定因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觸碰到而導致事故發生。在校園的安全工作中,安全管理員或老師的意識行為對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能否維持,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學習成長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影響他們安全的因素又可以細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校內因素和校外因素。根據兩者不同的環境特點又可以把其再細分如下:

(一)校內因素

1.場地、器材、設備設施

2.規章制度

3.思想教育

4.消防安全

6.預防坍塌

7.防震減災

8.食品衛生

9.課堂實驗

10.體育鍛煉與競賽

(二)校外因素

1.治安狀況

2.交通狀況

3.天氣情況

4.消防安全

5.用電安全

6.預防坍塌

7.防震減災

8.防溺水

9.食品衛生

10.城市建設

11.校園周邊環境設施

所有社會人士及教育工作者、家長都不愿意看到安全事故的發生,但事故一旦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發生,那是違背人們意愿的意外事件,是一種失去控制的事件,作為成年人的我們就更要采取有效措施去保障少年兒童的安全了。在日常生活中,人類會遇到而且必須克服來自自然界的不安全因素,如:地震災害,上體滑坡、路陷、惡劣天氣等。

二、針對影響學生安全的校內外因素制定對策

所謂對策,即預防事故發生,確保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安全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安全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措施;二是控制事故損失擴大的措施。

(一)設立安全主任,加強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全面而又耗時、艱巨的任務,需要安全管理者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去落實、執行。

一個稱職的安全工作者,必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努力的敬業精神,踏實肯干的工作態度與豐富的實踐經驗。但是,僅此是遠遠不夠的,不掌握安全管理理論知識和應用技術,不熟悉安全專業技能,僅憑一股工作熱情是無法勝任工作的。再者,當今科技日新月異,安全科學技術在我國作為一門在20世紀90年代建立起來的一級學科,更處于不斷的發展、完善中,不學習就會落伍,不學習就無法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更新知識,努力掌握現代安全管理理論和安全技術知識,以對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去學習、去鉆研、去提高,才能勝任并做好工作。

安全主任要勝任工作,必須把安全原理作為一門重點課程來學習和掌握。科學的安全管理以安全系統工程為支撐的管理體系,又為單位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實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提供保障。

安全主任的管理責任:

安全主任的管理責任,概括起來,主要有下列幾點內容:

1.依據國家頒布的《安全生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協助學校領導,督促建立并逐步完善以安全工作責任制為中心的教職員工安全衛生管理制度。

2.熟悉掌握校園安全工作的現狀。尤其對校園安全工作的薄弱環節及重大危U源點的變化情況進行監控,制定事故應急預案,隨時向學校領導提出事故隱患情況報告及整改建議。

3.學校人員發生傷亡事故,須積極組織搶救傷員,并根據國家規定進行事故調查處理,統計和報告,同時按照“四不放過”原則做好工作。

(二)合理作好安全評價

通過評價的結果,決策者才可以選擇最佳方案,領導和監察機關才可以根據評價結果督促學校改進安全狀況,保險公司就可以按學校的安全性要規定不同的保險金額。我校的做法是與保險公司合作,購買了“校方責任險”和“教師意外保險”,使學校在發生安全意外事故時把風險降到最低,保障學校和師生的利益。

(三)建立安全防范體系,創建平安校園

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防、自衛、自救能力,創建平安校園,我校具體做法如下:

1.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學校定期召開安全工作會議,落實安全工作措施,健全安全工作檢查制度。

2.利用安全教育日,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安全手冊》,舉辦交通、消防、法制等知識講座,提高學校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后勤組要扎實落實門衛管理職責,完善門衛管理制度,規范學生上學放學秩序,防止校門口大量聚集學生。

(四)警民齊手加強安全宣傳教育,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

一方面,安全教育能提高各層級崗位對安全工作保護方針的認識,增強搞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提高貫徹執行安全法規以及各項安全規章制度的自覺性;另一方面,安全教育能使廣大教職員工掌握安全工作的科學知識,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為實現安全教學創造條件。

安全教育的內容可概括為三個方面,即:

1.安全態度教育

為了增強教職員工的安全意識,首先應使之對安全有正確的態度。

2.安全知識教育

安全知識教育包括安全管理知識教育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3.安全技能培訓

安全技能培訓包括正常作業的安全的技能培訓,異常情況的處理技能培訓。

4.分享一下我校密切與相關部門聯系,警民齊手加強安全宣傳的工作:

(1)深入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反恐教育、消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事故和防范各種災害事故的安全教育,并把安全教育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保證每學年“四防”教育不少于10課時。

(2)繼續深入開展“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活動周”、“安全教育日”等活動,適時組織安全演練,豐富教育內容,切實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全面提高師生的安全素質。

(3)繼續完善消防安全工作組織機構,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消防安全工作與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實、同評比。

(4)繼續做到各項安全工作,與學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同研究、同布置、同落實、同評比。

(5)定期檢查安全設施,做到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和整治。

(6)嚴格落實門衛、保安等人員的聘用和管理制度,嚴格登記、驗證,把好進出校門第一關。

(7)為了加強少年兒童的法紀教育以及規范“交通安全卡”的使用,提高少年兒童對交通法規的認識

(8)組織了師生進行次以“安全第一線”為主題的逃生演練。

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11月9日是消防宣傳活動日。我校每年開展2次安全逃生演練,提高師生的預防、避險、自救能力。主要內容有:①懸掛一條宣傳標語;形成校園濃厚的宣傳氛圍;②上好一堂主題班會課,并利用國旗下講話宣傳普及應急知識;③特別組織開展了一次主題為“安全第一線”的逃生演習活動。師生們再一次了解了當危險來臨時尤其是在地震來臨時自護自救以及逃生的方法、要領等。

(9)與相關部門密切聯系(如交警中隊、消防大隊等),完善和加強我校校園的安全宣傳文化建設。

(10)加強對有先天性疾病、特異體質學生的情況了解,建立和妥善保管學生健康檔案,并給予特別的關心。

我們通過開設講座、班會討論、小組交流、墻報展示、觀看宣傳短片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學習。配合影像視聽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生動活潑、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教育,并將教育主題編成順口溜,使學生好讀易背,便于記憶。

(11)與相關部門密切聯系(如交警中隊、消防大隊等),完善和加強我校校園的安全宣傳文化建設。

(五)整治學校周邊環境,制定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預案是應急救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把我校的做法分享如下:

1.我校將進一步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責任人,分管負責人員要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到日常工作中去,并經常深入安全第一線進行檢查、監督、落實,定期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安全管理工作匯報,研究解決有關問題。

2.對內部安全及周邊安全進行認真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上報有關部門。

3.積極開展各項安全教育系列活動,按照安全文明校園的要求構建學校及周邊治安防控長效機制,鞏固整治成果。

4.以學校正門為起點,在兩邊輻射200米范圍內做到“五無”,如有發現立即向教育上級部門以及派出所報告處理。

5.全面排查學校內部安全隱患

加強對我校體育場館、運動場等場所的管理,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的監督,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確保不留死角,對查出的安全隱患立即處理。

6.全面整治學校周環境

學校周邊100米范圍內有網吧、游戲機室、賭博性游戲場所等立即上報有關部門或公安機關處理,并教育師生不要乘坐“黑出租車”。

7.全面落實學校安全責任制,健全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

按照省教廳《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的要求,落實各類事故的預防措施,如交通、消防、食品衛生、防溺水等,禁止12周歲以下的學生駕駛非機動車上學,禁止未成年學生駕駛機動車上學。嚴厲打擊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和侵害師生安全的流氓團伙和黑惡勢力。

8.學校―社區居委―警務室―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四部門聯動”,確保“防溺水”工作有效開展,我校做法如下:

從接通知開始,學校安全工作小組迅速制定《年度防溺水工作方案》,并以全校師生動員大會為起點,開展了一系列防溺水工作;全校上下形成濃烈的預防溺水宣傳教育氛圍,效果顯著。

(1)學校懸掛“珍愛生命、謹防溺水、遠離危險、平安成長”橫幅,加大力度對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的宣傳教育。

(2)進行全校性防溺水動員大會。全體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參與宣誓,表決做到“六不”。

(3)各班級不下于三次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溺水安全”主題班會。班內調查,鼓勵學生一旦發現同學到河邊玩耍的,立即向老師舉報;

(4)最后,現場統一簽訂《防溺水家長承諾書》,一式2份,學生家長、學校各一份。

(5)每周末發送短信提醒,讓學生家長了解預防溺水的重要性和緊迫感。

(6)落實“一日一提醒”、“一周兩教育”。堅持做到在每天下午最后一節課的最后3分鐘,提醒學生不到河邊玩耍,注意途中安全;每逢周五或節假日前夕,各班進行不少于20分鐘的安全教育,重點宣講的主題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防天氣災害安全,每周必講主題是防溺水安全。

篇8

龍頭領航,志在擔起全市婦幼保健工作重任

作為全市婦幼保健機構的龍頭單位,醫院自成立以來,依據一法(《母嬰保健法》)兩綱(婦女和兒童發展綱要)開展婦女、兒童的臨床和保健工作,并承擔著全市十一個縣市區婦幼保健工作的業務技術指導任務。隨著對醫院管理探索的不斷深入,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成為醫院工作的首項議題。創新質量管理,全面提升醫療護理質量已成為全院職工的共識。本著“樹婦幼保健品牌,建百姓滿意醫院”的目標,面對醫療行業日趨激烈的競爭,醫院新一屆領導班子把加強內涵建設,以質量求發展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提出了“堅持人性化服務打造品牌婦幼保健院”的辦院思路。

同心協力,鍛造不斷凝聚的共同向心力

醫院領導班子堅持人性化管理,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為醫院的持續長遠發展不斷凝神聚力。新班子上任后,先后整修了職工單身宿舍和院容院貌,為合同制職工交齊五險,新建職工書屋,探索績效工資改革和合同制職工增資機制等,并組織職工健康查體、開展文體活動。讓內聚的力量不斷增強,加強文化建設,培養高素質職工隊伍是必選之路。醫院組織職工學習《員工手冊》,強化保健院精神、工作目標的普及和認知。通過開展全員素質教育活動,修訂《精神文明考核標準》,嚴格醫德醫風考評,設立投訴電話、院長信箱,監督規范醫療行為,讓職工深刻認知醫者的責任,把握醫生的神圣職責。

醫患和諧,是醫院在人性化建設中的重要目標

醫護工作者們把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醫患溝通作為工作的關鍵點。堅持人性化服務,不斷提升病人滿意度。通過增設門診樓公共區域空調、改造孕檢門診和兒科輸液室、改善單間病房條件、購置臨床檢驗設備等措施,持續優化診療環境和條件。通過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進一步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全程、優質護理服務,住院病人滿意度達95%以上;免費24小時接送孕產婦、免費產后飯、免費贈寶寶出生照片、兒童保健咨詢“溫馨電話”服務等一系列服務措施的實施,在細小處彰顯保健院的“用心服務”,在社會上贏得良好口碑;醫院面向社會招募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在醫院”活動,現有60余名志愿者為患者提供志愿服務;建立出院病人隨訪制度,對患者康復情況進行回訪、康復指導。

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扎實抓好各項工作的重點研究課題

醫院貫徹落實醫改要求,為婦女兒童提供優質、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服務。實行新農合病人優惠治療,為參合農民減免十個服務項目醫療費用,切實減輕了患兒家庭負擔。經過不懈努力,全市婦幼衛生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人民群眾健康意識切實增強。全市孕產婦住院分娩率99.65%,全市孕產婦保健系統管理率95.97%,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95.87%,產后訪視率98.55%,新生兒疾病篩查率100%,新生兒聽力篩查率96.92%。

有序開展婦幼工作,科學規范母嬰保健技術成為醫院工作的重點

積極拓展和深層次發掘婦幼保健項目,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啟動了腦癱診治康復項目、兒童營養監測指導、兒童髖關節篩查項目,產后康復、孕產婦營養檢測與指導項目,強化乳腺病、宮頸病變的篩查和診治能力。在全市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中,實行了新生兒疾病篩查網絡直報,為甲狀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癥兩病患兒的及時、有效治療提供有力保障,醫院工作取得新進展。認真落實衛生部《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積極開展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篩查監測,啟動了全市預防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向十一個縣市區免費發放乙肝免疫球蛋白,為乙肝表面抗原陽性產婦所生新生兒進行免費注射。

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加強基層業務指導,提高全市保健管理水平

醫院工作人員深入縣市區各接產醫院、公安局、殯儀館進行認真細致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為開展全市孕產婦死亡及兒童死亡評審工作及制定相應政策措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加強對各縣市區婦幼保健機構的業務技術培訓、指導,特別是“衛生強基工程”中,對口支援的武城縣婦幼保健院,在人員培養、技術指導、設備資助等多方面予以幫扶,以此促進全市婦幼衛生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

做足公益性,守護婦女兒童健康,是醫院不變的職責

作為公立醫院,醫院堅持公益性,是職責所在,也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需要。作為全市婦幼保健機構的龍頭單位,醫院尤其要走在深化醫改的前列,為全市婦幼保健機構做榜樣、做表率。為使現有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益,有力維護婦幼健康,醫院每月面向社會免費舉辦兩期 “好媽媽課堂”、一期“寶貝課堂”,普及孕期保健、兒童保健、婦女保健等方面的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健康知識知曉率。預防出生缺陷,降低殘障兒童的發生率。作為全市的產前篩查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新生兒聽力篩查中心、新生兒眼病篩查中心,為保證全市婦女兒童身心健康,新班子上任后把強化婦幼保健公共衛生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為提高全市婦女兒童健康素質、減輕殘障患兒家庭負擔和社會負擔發揮了積極作用。啟動全市嬰幼兒聽力篩查、監測業務,對先天性聾兒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提高病兒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2011年該院順利通過“山東婦女、兒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終期監測評估檢查,省考核組對其在實施“兩綱”婦幼衛生指標方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做好人才的培訓和管理,是醫院不斷發展的軟實力

篇9

  基層護士工作總結1

  我于7月畢業于湘潭衛校臨床護理學專業,獲得臨床護理學大專學歷。于5月進入我院,在兒科臨床護理崗位上工作至今,目前在省兒童醫院進修。借此機會,對兩年多來一直默默關心和幫助我的院領導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在此,我向各位尊敬的院領導報告我的工作情況,請予審閱。

  自從進入兒科工作以來,我一直在科護士長的帶領、指導和幫助下,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理念,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做好我的本職工作,至今無一例醫療護理事故、差錯或糾紛發生。兩年來,我積極地參加了院內、院外舉辦的各種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或考核,在加強自己的政治思想認識之余,時刻不忘隨時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嚴格遵守各項醫療護理規章制度和按照各項醫療護理操作規范做好護理工作。我一直認真參與每月一次的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論和操作考試,溫故而知新,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鞏固自己的護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積極支持每月一次的護士長查房工作,提升患者對我的服務的滿意度。此外,還一直堅持自學護理本科知識,爭取在理論知識方面再上一個新臺階,實現個人與醫院的同步發展。

  去年,我和科內同事一道參加了醫院舉辦的“XX”技能操作競賽,我們科獲得了團體第三名的優異成績;還是去年11月份,我參加以“構建和諧醫院”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獲得了二等獎。無論是個人參賽,還是團隊作戰,都凝聚和加深了我的集體榮譽感,強化了我的團隊合作精神,使我深知個人只有與集體融為一體才能形成最大合力。今年,在同事和領導對我在此前的工作中的表現的一致認可下,我得以被派到省兒童醫院進修。在此,非常感謝各位院領導給予我這次光榮的深造機會。

  在過去的兩年工作中,我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譬如專業知識的薄弱,技能能力的欠缺使我在工作時感到力不從心,失去了許多學習和提高的機遇;又如工作中不夠細心,給患者帶去了不必要的'痛苦的同時,也給同事制造了不少的麻煩。對于這些缺點和短處,我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并一直在努力地改正和提高。我一定會加倍刻苦地學習理論知識,鍛煉操作技能,并磨練自己的性格,以此來彌補過去的工作中出現的不足。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使自己能以更專業的素質,更積極的態度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此后的日子里,我將把做一個優秀的護士并晉職為護師作為我的目標。首先,我會認真對待接下來的進修學習,力爭學到真知識、練到真功夫;然后,我會把自己所學到的一切帶回醫院,與同事一起分享,并學以致用,完全轉化到實際工作中來。并深入學習“5s現場管理法”的基礎知識,領悟“5s”的精髓,在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修養五個方面高標準要求自己,在護士長的領導下,和同事一道營造一個“人人積極參與,事事遵守標準”的良好氛圍。

  基層護士工作總結2

  在護士工作中,每一位護士都肩負著重大任務和職責!天使不好當,這或許是所有護士工作者的心聲!護士工作又苦又累,只有投入其中才能對護士工作有深深體會!

  一、全年各項護理工作量及工作達標狀況

  1、工作量:急診人次。參加搶救人次。配合急診手術例。護理留觀病人人次。出車車次。處理突發事件次。

  2、工作達標狀況:急救物品完好率達。無菌物品合格率。病歷書寫合格率。護理綜合滿意度。護理技術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強護理人員服務意識,帶給優質服務

  1、強化服務理念

  全科護士參加醫院組織的優質服務培訓班活動,不斷進行禮儀行為培訓、規范常用禮貌用語及操作過程中的交流用語,并使用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就溝通技巧方面問題進行領悟和討論,培養護理人員對糾紛苗頭的預見性,有效處理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分歧,共同構建護患之間互堅信任感,全年實現0投訴,綜合滿意度達99。1%。

  2、以人為本,充分滿足病人的就診需求

  不斷改善輸液大廳的環境,安裝電視等設施,帶給紙巾、水杯、無陪人患者床頭一杯水等便民服務。不斷優化就診流程,及時進行分診,對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診優先服務卡優先繳費取藥等措施,減少候診取藥的時刻。并透過環境的.衛生督促、護理巡視及健康宣教等工作來提高服務質量。重視三無人員的病情處理、基礎護理和三餐飲食、及時了解其狀況、幫忙聯系家屬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類病人達人,透過身份證聯系省外家屬人。此舉措受到了患者家屬及其他病人的贊許。對患者的意見及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整改,不斷提高服務形象

  三、科學化、制度化的護理管理,重點監督制度落實狀況。

  1、透過分組區域管理,進行分組連續性排班,減少交x次數,有效利用人力資源,透過高年資護士的動態質控,減輕年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和減少護理隱患,保證各班的護理質量。

  2、對質控員進行明確分工,專人負責各區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發現存在問題,及時反饋并討論修訂,保證各區域的護理質量。切實履行績效考評制度,如實反饋人員層級潛質,使護理質控落實到位。

  3、透過一年時刻調整,護理隊伍結構趨于合理,根據急診區域劃分,基本上按個人工作潛質定崗,基本實現護士層級管理,到達人員的合理分配使用。

  4、暢通急診綠色通道,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對于各種急、危、重癥病人就診時,合理利用綠色通道的措施,為搶救贏得了寶貴時刻。

  5、不斷完善護理工作應急預案包括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6、制定各區域詳細工作指引及各區域工作告知事項,新入科人員工作注意要點等,系統引導新入人員和年輕護士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

  四、急診專業護士崗位培訓及繼續教育

  1。全年科室組織業務領悟次,病歷討論次,操作培訓項。

  2。第二季度組織全科人員按要求完成了急診崗位技能培訓,操作考核人人過關,全科護士業務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畢業三年內護士急救藥品知識,全部合格,達標率為。新畢業生考核崗位技能操作,全部達標。成績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護士進修培訓計劃,安排了護士到icu進修領悟危重病人護理,安排年輕護士到兒科注射室進行小兒頭皮針穿刺技術,提高小兒頭皮穿刺技術水平。外派多名護士外出短期領悟,并將新的護理理念帶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輪科護士的急診培訓工作。

  5。每季度進行三人、兩人配合搶救演練,透過演練不斷加強護士的應急應變潛質,反復加強急救技能的訓練。

  6。根據護理部要求進行微型培訓,培訓年輕護士的技術操作熟練度及急救儀器的使用潛質,要求每組人員利用班上空閑時段進行小組病例討論及護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診崗位培訓小本子,組織人員對科室人員層級潛質評定,指定輔導老師,實施一對一輔導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護理病例個案分析一例,透過案例分析培養護士評判性思維,提高護理人員素質,保證護理質量。

  五、護理實習生帶教

  學生帶教工作進一步規范,小講課、操作示范、教學查房、搶救配合演練等教學工作的實施,取得了較好效果,尤其是搶救配合演練的教學方法收到全體實習生的一致好評。今年順利完成人次的實習帶教任務六、配合醫療開展專科發展調整原辦公室建簡易監護病房,留觀病人逐漸增多,護理方面加強落實留觀病人的病歷書寫、基礎護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時安排人員到icu進修危重病人護理,腰穿配合、胸腔閉式引流等管道護理。

  XX年護理工作方面雖然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但也存在不足之處,未能順利完成護理研究課題,個別人員在培訓中存在消極、被動的態度。在為患者服務過程中,個別人員語氣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滿情緒等。

  新的一年咱們將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醫療市場的激烈競爭,流動人口減少等,咱們將不斷發奮,進一一步加強隊伍的建設,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養,培養專業護士,提高服務質量,完成新一年的工作計劃。

  基層護士工作總結3

  時光如白駒過隙,2021年年末又至,在過去的一年里,在院領導、護士長及科主任的正確領導下,我認真學習了很多。

  一、思想道德方面

  在思想上加強學習提高理論和業務素養。始終堅持把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作為提高政治信念、思想素質、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利用電視、電腦、報紙、雜志等媒體關注國內外形勢,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有關政治思想文件、書籍。在學習過程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認識能力和思想政治素,一直堅信人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和操守,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保持內心的純凈,言者易,行者難,要耐得住寂寞,有所為,有所不為。

  二、專業知識方面

  信息高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跟上時代的進步,今年我克服了倒班工作,照料家庭的繁忙,利用業余時間完成了護理中級職稱考試、通過了計算機職稱考試、本科在讀等等

  三、工作能力方面

  對工作熱愛,心不累則身不累,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對于自己的工作要高要求嚴標準。我院的住院病人以老年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為主,日常工作中我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愛心,人們對新生命的誕生固然充滿了喜悅,在經歷了一生辛苦勞作,暮年時卻又回歸了嬰兒時期,老人的今天也許就是自己的明天,善待老人,視同親人,多一聲問候,多一點微笑,用自己的愛心陪伴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后旅程。

  同時協助護士長做好病房的管理工作及醫療文書的整理工作,認真做好醫療文書的書寫工作,醫療文書的書寫需要認真負責,態度端正、頭腦清晰。我認真學習科室文件書寫規范,認真書寫一般護理記錄,危重護理記錄及搶救記錄。遵守規章制度,牢記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密的方法)。

  四、結協作方面

篇10

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全科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二、基本原則

一)統一規劃。以培訓基地為中心,分級實施。轉崗培訓工作以《規劃》為指導。社區、鄉鎮在崗臨床醫師為對象,全省統一規劃,市州分配培訓計劃,縣區確定培訓人員,基層醫療機構落實培訓任務。

二)立足省情。與社區衛生人員崗位培訓工作、農村衛生人員在職培訓工作相銜接,分類培養。根據我省衛生人員培訓無專項經費的具體情況。根據每位培訓對象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培訓時間、內容與流程。

三)突出重點。以加強培訓對象臨床實踐能力與臨床實用技術為重點,提高能力。采取臨床觀摩、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基層現場指導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提高培訓對象對常見病的臨床診療水平,增強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服務能力。

四)責任分解。省衛生廳科教處擬定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方案,各負其責。建立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組織管理網絡。負責方案實施的綜合協調工作;省衛生廳婦社處負責組織實施社區醫療機構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省衛生廳農衛處負責組織實施鄉鎮衛生院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工作;各市、州衛生局負責培訓基地的管理和日常工作的監督檢查;各縣(市、區)衛生局負責培訓對象的確定與相關工作的協調、溝通;各培訓基地根據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建立指導老師與培訓對象的一對一聯系,具體組織實施全科醫生培訓、考核和培訓效果評價。

三、培養目標

通過開展轉崗培訓。培養一支適應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全科醫生隊伍,提升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基本醫療技術水平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基本實現城市每萬名居民擁有1.5名全科醫生,農村每個鄉鎮衛生院1名全科醫生的目標,基本滿足“小病在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在身邊”基層衛生技術人才需求,逐步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四、培訓對象

一)培訓對象條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從事醫療工作1年以上。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具有醫學中專以上學歷。有一定的臨床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優先安排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骨干人員以及曾接受過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全科醫師骨干進修或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崗位培訓的人員。

二)培訓對象選拔。省衛生廳科教處根據衛生部下達的培訓任務。廳婦社處、農衛處向各市、州衛生局下達培訓計劃,按照我省培養目標向廳婦社處、農衛處分解任務。各市、州衛生局向各縣、區衛生局分配培訓名額,各縣、區衛生按照培訓對象條件確定培訓人員名單,并上報市、州衛生局。

五、培訓基地

一)基地確定。

1.理論培訓基地。分別確定社區醫療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轉崗理論培訓基地。結合全省基層醫療機構在崗人員培訓工作實際。

2.臨床技能培訓基地。根據我省實際。分別承擔本市、州培訓任務。確定14個市、州醫院為轉崗培訓的臨床技能訓練基地。

3.基層實踐培訓基地。以各縣、區醫院為主。由縣、區衛生局遴選,選擇部分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中心鄉鎮衛生院為補充。市、州衛生局確定。

二)基地職責。負責本基地教學計劃制訂、教學課程安排、教學質量檢查與培訓對象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根據衛生部的培訓大綱安排培訓對象的理論學習、技能培訓和臨床實踐等。組織與實施培訓對象科室輪轉、進出科考核與培訓結業考試、技能考核,組織管理指導老師與培訓對象的培訓計劃的制訂和落實。組織落實培訓對象集中學習期間的生活安排與管理。

三)指導老師。理論培訓指導老師由各基地相關專業任課教師擔任。臨床技能和基層實踐培訓指導老師應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須經基地推薦,并有較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由市、州衛生局認定。

六、培訓時間及方式

培訓時間不少于12個月。基層實踐不少于4個月。培訓方式可采用集中理論培訓、個別面授、臨床觀摩、學術講座、科室輪轉、基層現場指導、遠程教學等多種形式進行。其中理論培訓不少于1個月(132學時)臨床技能訓練不少于7個月。

原則保證培訓大綱所要求課時的情況下。應本著“缺什么,對已參加過全科醫生骨干培訓、全科醫生在崗培訓、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崗位培訓的人員。補什么”原則,由指導老師參考培訓對象個人的意愿,采取按需分程、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方式相應縮短培訓時間。

七、培訓內容及要求

培訓內容以衛生部制訂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為主。主要包全科醫學理論培訓、臨床技能訓練及基層實踐。結合我省基層醫療機構實際確定。

一)理論培訓。重點學習全科醫學及相關理論、醫患關系與人際溝通、康復醫學、心理衛生、預防醫學和醫療信息管理等內容。遠程教學為輔的形式進行。以集中面授為主。

二)臨床技能訓練。分為臨床基礎培訓和臨床科室輪轉兩部分。學員可以根據自己原來的專科,以輪轉科室為重點。選擇其中至少四個科室進行輪轉。各科實習內容及時間,可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鄉鎮衛生院人員培訓也可參照衛生部組織編寫的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在職培訓指導手冊》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在職培訓系列教材急診急救指導手冊》對培訓內容做適當調整。

三)基層實踐。主要是帶教醫師的指導下。使其掌握全科醫療服務技能和預防保健相關工作的能力,通過學員直接參加基層全科診療實踐和病人管理活動。以培訓講授、具體工作實踐、演示觀摩、案例討論等形式進行。具體為:

1.全科醫療服務技能實踐不少于1個月。掌握全科醫生的接診方式、醫患溝通技巧;以個人為中心的照顧方式;家庭保健的內容與方法、家系圖的繪制與家庭結構分析;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管理(每人至少完成2份規范的健康檔案)社區常用藥物的用量、用法及不良反應觀察;雙向轉診原則及其操作方式;病人群體和個體的健康教育技能(包括教育、咨詢、評價等)至少組織實施一次群體性的健康教育活動;法定傳染病報告程序。熟悉社區衛生服務需求評價、社區衛生診斷的原則和基本步驟;社區衛生服務計劃、實施與評價的基本方法;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及團隊合作的工作方法;兒童免疫規劃知識和預防接種技術要求;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與處理規范;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規范。

2.慢性病管理實踐不少于0.5個月。掌握高血壓、糖尿病、COPD腦卒中等重點慢性病人及高危人群的篩查、預防控制與連續性綜合管理技能;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營養學基本知識;慢性病的膳食、運動及心理指導原則與方法;居民群體和病人個體健康教育的組織、實施和評價方法。解冠心病、COPD腦卒中等常見疾病的康復方法。

3.重點人群保健不少于1個月。包括《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預防接種服務規范》036個月兒童健康管理服務規范》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熟悉老年保健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要求;老年常見健康問題的預防、處理及居家照顧、家庭病床管理。掌握重點人群的健康管理及相關政策;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4.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婦幼保健院參觀見習不少于0.5個月。解傳染病的防控體系及工作流程;兒童保健、婦女保健體系、內容與方法。

5.基層衛生服務管理不少于1個月。熟悉基層衛生服務中的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常用評價指標、方法和程序;病人滿意度調查及分析方法;基層衛生服務團隊的工作模式;與社區組織和其他專業人員溝通的渠道和溝通的技術。解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運行及管理模式。

八、結業考核

結業考核由省衛生廳統一組織。考核內容分為理論考試和實踐技能考核兩部分,廳婦社處、農衛處、科教處和各市、州衛生局各負其責。對考試考核全部合格者由省衛生廳頒發《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合格證書》

廳婦社處、農衛處分別負責社區人員和鄉鎮衛生院人員的理論培訓階段的理論考試;各市、州衛生局負責臨床技能訓練和基層實踐培訓階段的實踐技能考核;廳科教處負責考試考核的過程監督和證書發放。主要檢查培訓對象的理論考試試卷、實踐技能考核方式與過程、臨床技能訓練和基層實踐記錄。組織專家對培訓對象全科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掌握情況進行抽查。

九、組織實施

一)執行時間。

二)培訓計劃。

三)政策支持。崗人員轉崗培訓培訓期間。由所在醫療機構發放,工資福利待遇保持不變。計算工作年限,住宿由培訓基地統一安排。經過培訓考核合格者可變更注冊為全科執業范圍,同時作為職稱晉升的必備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