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效應的影響力范文

時間:2023-12-13 17:08: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品牌效應的影響力,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品牌效應的影響力

篇1

一、服裝網絡營銷與品牌競爭力

1.服裝網絡營銷

近幾年,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迅猛,相對于傳統服裝營銷模式,服裝網絡營銷具有更加不可比擬的優勢:降低銷售過程的費用、使客戶變為主動、及時傳達最新流行、提供無限延伸的空間等。正是這些優勢使其快速發展起來,對傳統服裝銷售體系造成很大的影響和沖擊,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隨之改變。同時,隨著消費觀念的逐漸變化,人們在消費時更加注重品牌。

2.品牌競爭力

品牌是一種精神象征、一種識別標志、一種價值理念,也是品質優良的核心體現。只有在不斷創新過程中培育和創造品牌,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要想在消費者的心中提高品牌地位,必須使品牌的旗下商品有強大的商品力,創造屬于企業自己的品牌文化,以有助于強化品牌個性,讓品牌更廣泛地被人們知曉。在當前品牌競爭白熱化的時代,企業要想提高品牌競爭力,則需要不斷提高品牌的品牌力。孫茜指出,要想了解品牌力的維度和測量,需要通過服裝網絡營銷對品牌力影響作深入探討研究,為進一步完善品牌力研究選準方向。從營銷實務方面講,服裝網絡營銷對品牌力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如企業營銷渠道的選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等。[2]

二、網絡營銷渠道對服裝品牌競爭力的影響

互聯網用戶日益增多,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企業開始重視網絡營銷渠道,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提高企業的品牌競爭力。[3]特別是服裝行業,最初只是靠線下的廣告牌、商場活動進行營銷,有了網絡營銷渠道后,服裝行業的品牌競爭有了極大的改變。

1.網絡營銷渠道,打破了服裝品牌宣傳的時空限制

結合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通過網絡進行的品牌營銷,主要在電子空間進行,打破了傳統的依托廣告牌、商場等實體的宣傳空間,這種隨時、隨地、廣泛的宣傳,可使更多人了解服裝品牌,從而獲得更大的品牌競爭力。網絡的發展,使得消費者只要通過一網的電腦,就可隨時查看全世界所有品牌的服裝,并結合自己的具體需求,對服裝的樣式、價位、材質、質量等進行比較,最終選擇一個合適的服裝品牌。這種消費模式,一方面,擴大了消費者可能選擇的品牌數量,提高所有品牌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網絡渠道,使得品牌之間可忽視地點、空間,一切以企業自身產品來進行公平競爭。可以說,通過網絡營銷渠道,可有效提高服裝品牌的競爭力,打破了服裝品牌宣傳的時空限制,使消費者更喜歡在網絡上進行購物,提高營業額。

2.網絡營銷渠道,可以使服裝品牌的宣傳范圍更廣

網絡營銷渠道與傳統的方式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依托于互聯網。只要能夠上網的消費者,都可以通過網絡接收到服裝品牌的營銷廣告。因此,服裝企業就可利用互聯網的直觀性、便捷性、滲透性等特征,通過購物網站、微博、微信、電子郵件等熱門網絡平臺,采取營銷博客、微信營銷、口碑傳播、活動營銷等方式,并通過這些方式迅速將服裝品牌植入全球的網絡用戶心理。與傳統營銷方式相比,網絡營銷成本更低、傳播的面更廣、時效性更好,服裝企業可通過該營銷手段,迅速向全球或目標用戶宣傳品牌及產品。與此同時,服裝企業還可通過網絡讓明星錄制視頻或通過網絡博客等公共平臺,向“粉絲”宣傳品牌,讓品牌迅速在用戶中傳播。由此可見,網絡營銷渠道是服裝企業的一種新型的營銷渠道,有成本低、時效快、成效高的優勢,而且可使品牌傳播范圍更廣、覆蓋面積更大,可有效提高服裝品牌的競爭力。[4]

3.網絡營銷渠道,方便服裝企業進行信息共享,宣傳品牌形象

(1)服裝企業的信息可隨時向網絡用戶開放,用戶可隨時查看網絡上服裝企業的信息及產品。其中包括兩個角度:一是服裝企業可通過網絡向用戶傳達品牌信息,使用戶對品牌更加了解,挖掘潛在用戶;二是用戶可通過新聞、網頁等信息,充分了解企業的品牌形象,以此決定是否進行消費。可以說,網絡營銷可拉近消費者與服裝企業之間的距離,使服裝品牌變得親民,也能獲得更多的潛在用戶。(2)由于網絡是一個透明、公開的平臺,因此大多數的網絡交易網站都設置了用戶評分和評論功能,潛在用戶通過查看這些信息,可迅速了解該品牌產品與品牌形象的真實情況,以便作出最終的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服裝企業想要通過網絡營銷渠道獲得更好的品牌競爭力,首先要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然后通過網絡形象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提高品牌的競爭力。否則,如果品牌形象不好,就算做再多的網絡營銷,消費者只要對品牌進行查詢,就能發現真實情況,使得品牌競爭力更弱,最終被市場淘汰。

4.網絡營銷渠道,可以降低服裝品牌營銷成本,提高品牌的價格優勢

網絡營銷渠道依托的是互聯網,是一個虛擬的電子空間,從廣告投入、網站宣傳、明星代言等都是在網絡上進行的,與傳統營銷相比,成本更低。(1)通過網絡營銷,服裝企業可降低在實體店進行宣傳時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只要有數個人負責進行策劃,就可在全國各地,甚至全球進行宣傳營銷,而不用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進行宣傳、張貼海報等。(2)傳統的營銷方式,宣傳時間長、成果也不突出,但利用網絡進行營銷可在同一時間通過各大網站、明星博客進行宣傳,極大地提高了宣傳效率。因此,通過網絡營銷渠道下的服裝品牌,營銷成本較低,與傳統營銷渠道下的服裝品牌相比,擁有更高的品牌價格優勢。[5]

5.通過網絡營銷渠道,使品牌競爭更加激烈

網絡營銷下的服裝品牌,不僅能有更多機會讓消費者了解,也使消費者能有更多的品牌選擇。這使服裝品牌之間的競爭變得公平,但也是競爭變得更加激烈。(1)消除了時空限制的網絡營銷渠道,使服裝企業的覆蓋面更廣、潛在的消費者更多,也使一些有地域保護的服裝企業失去了保護罩,并與其他同類型的企業進行競爭,使得不同服裝品牌之間的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品牌競爭力的提高也變得尤為重要。(2)通過網絡營銷渠道,可有效降低營銷成本,使得服裝企業的總體成本降低,也使得入行的門檻變低。于是又有更多的服裝企業選擇了通過網絡進行品牌營銷,使得企業的競爭者更多。(3)網絡營銷使用戶可更加方便地查閱品牌信息,因此,只要服裝企業品牌的形象出現問題,那么該企業的品牌競爭力將無限降低,沒有發展前景,使得各服裝企業在品牌形象上也進行競爭,力圖成為消費者心中該行業最優秀的品牌。

三、結論

隨著互聯網用戶越來越多,許多服裝企業開始重視通過網絡進行品牌營銷和在線交易,服裝類產品占據著網絡銷售的極大份額,由此可見,網絡營銷渠道對服裝企業產生巨大的影響。通過網絡營銷渠道,一是服裝企業的營銷范圍更廣、潛在的消費者更多;二是服裝企業打破了時空的限制,使企業不再有傳統的地域保護優勢,市場競爭更加困難;三是服裝企業的營銷成本降低,使得入行門檻變低,有更多的服裝企業涌入市場,競爭者更多;四是服裝企業的信息更加開放,可通過網絡有效宣傳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徐敏.電子商務環境下傳統服裝企業營銷渠道沖突管理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2]孫茜.基于五力模型的中國團購網站品牌競爭力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3]戴偉亞,寧俊.服裝網絡營銷對品牌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紡織學報,2010(11):135-139.

[4]盧思雨,劉程程,周常蘭.信息化對服裝企業品牌競爭力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4(1):129-130.

篇2

2006年美國西北大學教授、現代營銷學之父科特勒和當代著名品牌理論專家凱勒教授聯手推出《營銷管理》第12版,在營銷學史上第一次從營銷與品牌管理的戰略角度,全面論述了21世紀營銷學理論的發展趨勢。可以說這是現代營銷管理理論的重大突破。作為中國營銷人有必要了解甚至需要認真研讀該書,弄清大師的思想精髓。

《營銷管理》第12版的理論架構主要包括:理解營銷管理,聚焦營銷視野,認知當代消費心理與行為,聯結消費者建設強勢品牌,塑造市場供應品,傳播品牌價值并創造成功的長期成長等內容。這些對我國企業和商品進入全球市場,展開全球化的營銷活動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美國營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AMA )對品牌(brand)的定義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組合運用,其目的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并使之同競爭對手的產品和服開來”。現代營銷學理論認為,一個品牌就是在某些方式下能將它和用于滿足相同需求的其他產品或者服務區別開的一種產品或者服務的特性。這些差別可能是功能方面的、理性方面的或者有形的即與品牌產品性能有關。然而在當代社會中品牌及其產品的意義可能更加具有象征性、感性、體驗性,是無形的,即與品牌所代表的觀念精神有關。

兩位大師認為,要使營銷與品牌全面和均衡化發展,一個重要的基點是經營管理者要全面理解品牌資產概念與架構在現代營銷中的意義。所謂“品牌資產”其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消費者品牌知曉和品牌形象。前者指人們對品牌名稱及其意義的知曉程度,具體反映在品牌記憶(即某一特定品牌是否儲存在顧客的記憶中)和品牌識別(即顧客在面對眾多品牌時是否能識別出某一特定品牌)兩個方面;后者指人們在品牌知曉的前提下,與品牌建立起的一些聯系即一種品牌態度網絡的形成。具有強大品牌資產的品牌不僅應有較高的知名度,而且更重要的是與消費者建立起一些聯系,讓消費者聯想到它所代表的利益所在來打動消費者的心,進而影響到購買決策。

兩位大師研究認為,成功企業的品牌大部分資產應是品牌資產,因為它不僅代表企業(產品)的過去、現在,更代表未來。它是很難用計算的方法來確定其價值的大小。也正是品牌代表著未來,才使得品牌價值難以估算。消費者購買的是企業產品,擁有的是企業的品牌,滿足的是他們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在21世紀,品牌角色正在發生變化,以往品牌確定的中一個產品的來源或者制造者,從而使制造商或者經銷商對消費者負責。消費者可以通過不同的品牌來評價相同的產品。消費者通過過去用這種產品的經驗和它的銷售計劃了解該品牌。他們分析品牌,找出滿意和不滿意的。今天當消費者的生活變得更加錯綜復雜、緊急和時間緊迫時,一個品牌簡化購買決策和降低風險的能力可能是無價的。可見21世紀營銷管理的核心問題是品牌管理即如何通過營銷與消費者聯結,構建強勢品牌,實現營銷與品牌全面和均衡化發展。因此從消費者心理學角度研究品牌資產才更具有現實與長遠意義。

對于公司而言,品牌更代表著能影響消費者行為的有價值且具有法律效力的資產,可以被買賣,并且給它的擁有人提供將來收入的安全支持。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全球不少公司以大量的資金以與品牌的合并或收購。品牌的價格溢價經常保證了品牌持有人從中獲得額外的利潤,使從頭開始創建相似品牌產生驚人的困難和費用。難怪今天華爾街上高人們普遍相信強勢品牌能給公司帶來收益和巨額利潤,并且為股東創造巨大的價值。

兩位營銷與品牌管理大師認為,21世紀營銷與品牌的結合的一個重要戰略思想就是經營者怎樣為你的企業或產品“打品牌”。雖然公司通過營銷計劃和有關營銷活動可能不斷地為品牌創造價值提供動力,但品牌資產價值增值的關鍵是如何將它根植于消費者的頭腦中,即改變或強化消費者品牌知識與品牌形象。因為從消費者品牌認知心理學角度講,品牌實際上是一個主觀的觀念,它既植根于現實,又反映了消費者的某種知覺甚至個性和人格特質。這可能正是品牌形象的功能所在。

在這一版中兩位大師提出了品牌化(branding)戰略思想。所謂“品牌化”是賦予產品或服務一種品牌所具有的能力。品牌化的根本就是創造差異化,使企業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為了使產品品牌化,企業要通過精心策劃的品牌計劃讓消費者認知“產品是什么?有何作用?”和“為什么?”消費者要關注它們。所以21世紀品牌建設最重要的戰略是構建品牌精神結構(心理結構),因為消費者從中獲得了關于品牌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并通過這種方式驗證他們的品牌決策與行為并在這個過程中為公司提供價值。

兩位營銷與品牌管理大師認為實施品牌化戰略的基礎是全面認知品牌資產概念與架構的意義。因為21世紀的品牌資產更加強調附加在產品和服務上的價值。這種價值可能反映在消費者如何思考、感受某一品牌并做出購買決策和行動,以及該品牌對公司的價值、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的影響。所以品牌資產是與公司的心理價值和財務價值有關的重要的無形資產。

從學術的角度講,基于消費者的品牌資產(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是由關于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的營銷效應的不同反應構成。當消費者對產品以及它的營銷方式有積極的反應時,一個品牌便擁有正面的基于消費者的品牌資產。如果顧客對在相同的情形下的品牌營銷活動做出較不喜歡的反應,這時品牌則被認為有負面的基于消費者的品牌資產。

從消費者行為和品牌認知心理角度來看,基于消費者的品牌資產有三個關鍵成分。一是品牌資產起源于消費者反應的差別。如果沒有差別,該品牌的產品基本上被歸類為一般產品。于是這種產品的競爭或許就常以價格為基礎。二是產生這些差別是由于消費者關于品牌知識的不同所致。品牌知識(brand knowledge)由與品牌相關的全部想法、感覺形象、經驗、信念等組成。所以,品牌必須使消費者相信它是強大的、有利的、獨特的,正如沃爾沃強調安全,哈雷—戴維森強調冒險。三是構成品牌資產的消費者的不同反應,即反映在與一個品牌營銷各方面有關的知覺、偏愛和行為上。有研究認為,品牌資產的關鍵利益主要有:品牌產品性能的改善、有更高的忠誠度、在競爭性市場行為中有較少的弱點、在市場危機中有更少的弱點以便有更大的利潤空間等。

篇3

【關鍵詞】 湖湘 動漫 營銷 創意

前言

動漫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與縮寫。隨著現代傳媒技術的發展,動畫(animation)和漫畫(comics)之間聯系日趨緊密,兩者常被合而為“動漫”。動漫不僅僅只供大眾娛樂,動漫的價值在于通過片子影響消費。動漫以其極具親和力、極富人性化的特點滿足著人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消費需求,同時這也是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顯企業特色、營造企業形象、拉近企業與消費者距離的絕佳途徑。動漫營銷就是企業利用動漫卡通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使消費者認同企業文化和品牌,促使消費者成為企業和企業產品的忠實客戶。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湖南在全國動漫發展格局中自成一體、充滿活力,在全國動漫產業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盡管如此,湖湘動漫仍然面臨著人才匱乏、品牌知名度低、無法擴大動畫片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無法形成環環相扣、靈性循環再生產格局等諸多問題。

1. “倒霉熊”的成功營銷推廣

倒霉熊2002年“誕生”于韓國,這只傻傻的北極熊已經走進了全球50多個國家的電視熒幕,給全世界幾十億的觀眾們帶來了歡樂。在網上,倒霉熊的網絡搜索達到了驚人的1360萬,并于2006年摘得韓國動畫片最高獎。國際上,世界各大主流媒體還先后發表過對于“倒霉熊熱播”現象的評論。美國《紐約時報》更是把《倒霉熊》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他們認為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正如這個倒霉熊練跑步機時所期待的,跑的過程總會晃動著勝利的幻想,但是結局注定是失敗的。俄羅斯《消息報》則認為倒霉熊象征了孤獨的俄羅斯。俄羅斯要想重新找回偉大國家的夢想,只有像倒霉熊一樣,依靠永不氣餒的精神,自力更生才能成功。總結“倒霉熊”國內外的巨大成功,這與它所實施的品牌營銷策略密不可分。

1.1市場定位準確

眾多觀眾對“倒霉熊”如此鐘情,是因為這個憨傻卡通人物可以教會人們很多處事方法,故事深入人心。幾乎每個觀眾都能夠在它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好奇、好勝、易得意、一點同情心、愛欺負人、愛生活、愛工作、貪婪、愛財…,該部動畫市場定位準確,結合現實生活,老少皆宜,以成人化的視角來觀察萬千世界。

1.2多媒體渠道廣泛傳播

“倒霉熊”自誕生到現在,分別通過電視,手機,網絡視頻,BLOG用戶、音像制品等多種媒體渠道的廣泛傳播。以傳統媒體電視、音像制品來對傳統受眾人群進行推廣,以手機、網絡視頻、BLOG用戶對網絡人群進行推廣。這種“雙渠道”的推廣模式擴大了動畫片的影響力,大力提升了“倒霉熊”的品牌知名度,為之后形成環環相扣、靈性循環再生產格局打下良好的基礎。

1.3衍生產品的開發

“倒霉熊”在取得一定品牌知名度和國內外影響力之后,乘勝追擊開發出了一系列衍生產品。以中國為例,2009年3月上海天絡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南京大東玩具有限公司在上海共同簽署了貝肯熊毛絨玩具的獨家授權。繼貝肯熊的音像,圖書,畫材以及童車授權后,09年3月1日上海天絡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廣州瀾豹皮具公司在上海簽署了貝肯熊的學生書包獨家授權。上海天絡行08年11月成功簽約國內童車知名品牌平湖雙喜童車公司。雙喜公司將采用天絡行旗下火爆的韓國貝肯熊形象,運用于旗下所有童車系列。上海天絡行08年年底成功與廣州廣創集團簽署了貝肯熊的童鞋授權合同。上海天絡行08年年底成功簽約文泰筆業,操作貝肯熊水彩筆授權事業。形象豐富多彩的貝肯熊與水彩筆的結合,一上市即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

2. 湖湘動漫品牌營銷策略

就目前湖湘動漫仍然面臨著人才匱乏、品牌知名度低、無法提高動畫片的影響力等諸多問題,結合“倒霉熊”的成功營銷推廣模式,筆者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營銷策略:

2.1原創動漫作品緊密結合市場

觀眾之所以對很多動漫人物如此鐘情,是因為這些人物可以教會他們很多處事方法,故事深入人心。而中國的動漫作品,與國外的作品相比,在創意方面非常缺乏,很多作品脫離生活,內容幼稚,人物單板。所以人們要對中國動漫重新定位,形成中國的動漫理念,讓動漫成為主流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必須要有附加值在里面,才會有更多的人愿意消費。因此任何的動漫產品在創作中首先要考慮市場,因為動漫產業不是藝術品,特好看、特有市場的動漫作品才能用于營銷。要有人花錢愿意看,才有產業開發價值。

2.2動漫產業的新媒體營銷渠道

新媒體是相對于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因為技術革新而發生的新式媒體形態。互聯網、智能手機、網絡電視等多種新媒體的出現及應用,極大地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態度和消費方式,同時也為動漫營銷推廣提供了新的市場契機,湖湘動漫業的營銷傳播渠道和運營管理模式正進行著一場新的變革。網絡營銷、手機游戲設計、FLASH動畫應用等新的營銷渠道的應用,對湖湘動漫的品牌推廣起到極大地推動作用。

2.3構建湖湘動漫品牌產業循環鏈

國內動漫市場發展滯后的癥結在于缺乏動漫市場運營者,盡管本土品牌“藍貓”已構建品牌產業循環鏈并開始盈利,但由于盲目擴張、品牌增速過快等問題而被屢遭詬病。動漫的贏利模式不單單僅僅靠動漫作品,還需要依靠其衍生產品如玩具、出版物、服裝等生活物品的銷售來贏利。構建一條完整的動漫品牌產業鏈條,加強動漫品牌衍生產品的設計與開發和銷售的渠道建設,逐漸形成一條從動漫產品原創制作——衍生產品設計開發——營銷渠道建設的完整動漫產業運作模式。

結束語

針對動漫營銷在湖南省推廣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努力提高人們對動漫營銷的認識,還要重視動漫營銷過程中的品牌版權問題,這需要全社會各界人們的齊心協力,加強動漫人才培養,巧妙運用營銷策略推廣產品,這樣湖南的動漫產業必定會發展風風火火,使湖南省企業的產品在全國以致海外打響知名度。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湖湘動漫品牌塑造中的創意研究”課題編號:11C0269

參考文獻:

[1] 董羽. 從“藍貓”看我國的動畫片產業 [D].蘭州大學.2006.

篇4

關鍵詞:龍舟運動 品牌效應 城市發展

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縮影,城市綜合競爭實力的標志,是它最大的無形資產。城市品牌的塑造有利于提高城市特色的文化內涵,對內形成凝聚力,對外則有利于促進城市文化的傳播與交流。而龍舟運動項目的特殊性和特殊含義對提升城市品牌有很大作用。因此,研究發展龍舟運動提升魅力城市品牌效應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發展龍舟運動提高魅力城市的品牌效應

城市是社會文化中心和經濟中心。吉林市作為全國的魅力城市之一,開展龍舟運動時間不是很長但整體水平及發展速度已躋身全國前列。在不凍的松花江上開展龍舟競渡,開展相關的活動,高水平的龍舟隊在國內外成績斐然,大大的提升了吉林市的城市品牌及知名度。從社會角度講,吉林市知名度的提高,可以大大增強民眾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從經濟的角度講,吉林市品牌反映了吉林市綜合實力狀況的高低,是吉林城市化進程中速度、質量、效率提高的體現。發展龍舟提高吉林市的品牌效應對于城市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發展龍舟品牌效應的表現

1.龍舟運動作為吉林市城市品牌對于城市的發展是一種積極的力量,其效應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城市凝聚力,這是一種作用于城市內部的力量。龍舟運動所強調的正是同舟共濟,團結向上的精神。提升廣大市民的城市自豪感。如果市民無所事事、缺乏奮斗精神、競爭意識、不求上進的心態只會影響整個城市的發展,因此,要通過精彩的龍舟賽事和高水平的本市龍舟代表隊,激發廣大市民城市優越感、推廣艱苦奮斗、同舟共濟的龍舟精神,樹立起“團結協作、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吉林市精神,使整個城市充滿“以江城為家、以江城人為榮”的濃厚和諧的城市氛圍。吉林市的城市品牌對于本城市的居民具有鼓舞作用,使他們感到作為本市市民是值得自豪的,從而能夠激發市民熱愛城市、建設城市的熱情。

二是城市的吸引力。這是城市品牌作用于城市外部的一種向心力。好的城市品牌使外界人羨慕這個城市、向往這個城市,甚至對它趨之若鶩。人們期望在這個城市生活能夠給他帶來更大的精神享受和更多的物質利益,或給他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也就是說,好的城市品牌可以為其增加吸引力。所以,通過發展龍舟運動提高吉林市魅力城市品牌知名度,品牌越靚麗,吉林市的吸引力就越大,而且不同內涵的城市品牌其吸引的對象也是不同的,有的是側重吸引就業者和創業者,有的是側重吸引休閑旅游者,有的則側重吸引文人學士等。吉林市城市品牌的內涵愈豐富、認同性愈大,其擴散力也就愈強。吉林市由于擁有“松花江”穿城而過的這個城市優勢,就像擁有了開展龍舟運動的天然條件,每年都開展龍舟祭江儀式、龍舟訓練、龍舟比賽,吸引了很多國內外游客、千里迢迢到吉林市觀光旅游,也得到國內許多媒體的報道。

2.打造吉林市高水平龍舟隊的“活名片”效應。

通過發展龍舟運動,提高吉林市龍舟水平,通過高校的高水平龍舟賽事不斷讓更多人了解吉林市,通過高水平的龍舟運動,在吉林市舉辦龍舟賽事,打造品牌賽事;進一步提高吉林市龍舟高水平運動隊的規模和水平,參加國際國內有影響的各項大賽,力爭更多好成績,從而達到提升吉林市建設魅力城市的品牌效應。加大對我市高水平龍舟運動隊的建設力度,打造一支“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知識、高水平、高層次的符合時代特點的龍舟運動隊。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龍舟賽事,取得優異的成績、加強與各地區、各國家的溝通與聯系,把吉林市的綜合情況通過龍舟比賽,作為與外交流的一個重要部分,從而擴大吉林市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及知名度,把高水平龍舟隊作為吉林市的一張“活動名片”展現在各地區、各國的面前。

三、結論

本文提出發展龍舟運動,提升吉林市建設魅力城市品牌效應,通過舉辦龍舟品牌賽事和派隊參加國內外大賽,打造江城“新名片”,吸引更多人深層次了解吉林市,通過品牌賽事把吉林市得天獨厚的城市環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老工業基地的工業基礎以及秀麗、迷人的自然風景區展現給全國人民,把無限商機帶給吉林市,使得吉林市獲得更多、更好的招商引資和發展經濟的機會;大力培養高水平龍舟運動隊,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高級別的龍舟賽事,使之成為江城的一張流動、鮮活的名片,讓吉林市的發展腳步邁的更快、更遠。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美麗的城市同樣有很多相同點,但吉林市有兩個無與倫比的特色:冬季霧凇和浪木根雕。但“龍舟名城”將是吉林市新的獨具時代特點和民族特色的新代言。“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有價值的不是信息而是你的注意力”,體育賽事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扣人心弦的比賽和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都賦予了體育賽事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和傳播價值。發展龍舟運動作為一種新的打造品牌的形式,打造品牌龍舟賽事將推出吉林市特色經濟、城市旅游推廣、城市文化宣傳和城市民俗風情展示等板塊,以多種形式讓吉林市全方位、立體式的“推廣”自己,打造魅力江城的品牌,提升魅力城市的品牌效應,開拓更寬更廣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l]李成勛:《關于城市品牌的初步研究》,《廣東社會科學》,2003.4。

篇5

關鍵詞:品牌;區域經濟;增長機制。

觀察世界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一種正向關系,這種正向關系表現在:區域品牌較好的地區其區域經濟發展的也較好,反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往往落后。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的強勢品牌越多,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則所創造的國民財富就越多,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關的[1]。

一、綜述。

波特(1998)認為,區域品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產業群是區域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產業集群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率,獲得交易成本、外部經濟和創新等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區域經濟效益的提高,區域品牌效應凸現,提升區域品牌就勢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的成功并非來自某一項產業的成功,而是源于國家內部眾多的產業簇群,區域品牌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簇群,帶動區域周邊地區的發展。

關于區域經濟發展和品牌之間的關系,這方面國內已有許多研究。孫宏杰(2002)認為,區域品牌包含的兩個要素中的第二個要素品牌效應,往往代表著一個地方產業產品的主體和形象,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過對“溫州現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設區域品牌的好處以及溫州建設區域品牌的經驗。陳方方(2005)強調,地域品牌有識別、搭載、聚集、刺激的經濟效應。何鐵(2005)指出,品牌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吳程或(2005)認為,區域品牌可以增強區域的核心競爭能力,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能夠形成地域分工與產業分工的有效結合,是農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動力量。武躍麗(2005)認為,區域品牌比單個企業品牌具有更持續的品牌效應,更強大的吸引力,在對外宣傳和區域經濟發展中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肖志明(2009)從品牌帶動來研究區域經濟增長問題,通過晉江品牌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找到品牌帶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關系,為其他區域通過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以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可見,國內外學者對區域品牌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以及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至今還沒有系統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發揮品牌帶動機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更應展開清晰、徹底的研究。所以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已成為時展和經濟轉型的緊迫要求,構建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機制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振興民族經濟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機制”一詞的含義為[2]:事物在內因與外力共同作用下發生變化的原理及其表現形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機制是區域品牌形成過程中和形成后產生的一些變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區域經濟得到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區域品牌,使區域經濟和區域品牌共同持續發展。

1.區域品牌的內在帶動機制。

(1)外部規模帶動機制。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1890年提出,后經克魯格曼等學者的完善而得到發展。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這會導致某種行業及其輔助部門在同一或幾個地點大規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規模經濟。通常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企業中,多數的企業規模比較小,內部規模經濟難以觀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斷外部化和專業化生產的深入,各個企業的生產都集中于某個特定的產品和特定的經濟環節,產品和服務可以同時滿足其他廠商的需求,區域品牌的外部規模經濟也就顯現出來。相對于內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對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間集聚帶動機制。

大量中小企業在大城市的近郊區或中小城市(鎮)集聚成群,空間上的接近使經濟活動高度密集。從硅谷到中關村,從底特律汽車工業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從娛樂業、金融業、釀酒業、冶煉業到高科技產業的集聚,都是因為有某種或某些優勢資源的存在,這些優勢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如農產品、礦產資源、水陸交

通的便利)、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和政治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企業集群在某地誕生的個性化條件。另外,空間集聚不僅帶來生產上的外部經濟性,而且還產生智力與管理外溢。例如:對于集聚的企業,即使自己不進行科研開發,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隱性知識外溢帶來的好處,如:由于大學或科研機構的集聚使當地企業技術進步比其他地區的企業更快,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使區域品牌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好處。

(3)整體優化帶動機制。

整體優化效應是指群體內各組織由于增長上的協調而產生的收益。區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區域品牌是一個天然的區域創新系統,在某一區域的機構集中能夠形成一個共享的文化與學習區域,產生一個學習與知識傳播的網絡,積淀豐富的社會資本,從而促進區域系統的創新能力提升和技術進步。如作為高技術集群區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識密集、流動的高質量勞動力、鼓勵冒險并容忍失敗的氛圍、開放的商業環境、產學研的互動、政企與非贏利機構的合作、專業化的商業服務機構、高質量的生活等特點而被譽為“技術進步的源泉”。 區域品牌的外在帶動機制。

(1)關聯帶動機制。

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是產業集群,產業集群一般都有一個主導核心企業,通過該主導核心企業的衍生、裂變、創新與被模仿而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一個區域有某個領域的產業或企業出現,隨即與之相互關聯、相互競爭的原材料、零配件供應、產品制作、銷售渠道甚至最終用戶就會在空間分布上不斷地趨向集中,匯集于區域的各企業,通過合作與交流,尋求規模經濟,尋求互動式學習和創新,尋求在產業價值鏈上新的機會和更有影響力的競爭位置。

(2)擴散帶動機制。

區域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它與區域外圍之間通過雙向聯系來獲取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勞動力和技術,同時也為其他區域提品和服務。區域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同樣會形成對原材料、零部件及輔助產品等的較高需求,從而刺激相關部門的建立及生產規模的擴大,促進本地區經濟的增長[4]。 不同類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機制。

(1)由特色資源、技術工藝形成的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

地理氣候、地貌條件和文化特質、傳統工藝是很難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區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或是因為悠久歷史的特色技術工藝,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龍井茶、景德鎮陶瓷、蘇州刺繡等。在特定區域內,基于當地獨特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人文環境或特色技術工藝,圍繞某一主導產品或產業的生產活動為基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步樹立起來能代表本地區特色的品牌。這種具有特色競爭優勢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和產業綜合競爭力,它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陽毛尖、福建安溪“烏龍茶”和“鐵觀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這些地方借助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發展,并通過區域品牌效應在市場上實現品牌對產品的增值作用。

(2)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的帶動機制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區位特征、資源共享特征),使區域內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創新優勢,形成區域品牌的特色和競爭優勢。這種具有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品牌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產業品牌和產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其他區域很難模仿的。這些具有特色的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往往具有乘數效應,他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

三、發揮品牌效應,推動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樹立用品牌引領經濟發展的理念。

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導。我們對于世界經濟強國的了解和認識大都是從品牌開始的。

通過波音、通用、微軟、可口可樂、沃爾瑪,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強大的美國;通過奔馳、西門子,我們認識了德國;通過三星、現代,lg、了解了韓國。同樣,這些國家對世界經濟和市場的滲透、占有和壟斷,也是通過這些品牌實現的。正是因為認識到了品牌的好處,他們高度重視品牌戰略,許多國家把品牌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始終把打造品牌作為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戰略,堅持不懈地圍繞自己的品牌來提升產品質量,培育企業文化,提供優質服務,推進自主創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響力,這一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此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產業升級,逐步形成產業龍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樹立用品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搭建用品牌整合資源的平臺。

品牌的基礎是企業和產品,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重視品牌的培育和研發,加大品牌創新推廣的投入,不斷開發出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適應市場需要的品牌產品;對于企業現有的品牌應該進一步鞏固提高,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同時鼓勵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的生產企

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聯合等多種途徑進行品牌重組,加快生產要素向名牌企業聚集,著力打造區域經濟的旗幟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業為龍頭,以標準化生產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品牌規模效益,把現有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門,爭創中國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業現有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通過授權生產、授權經營、連鎖經營等方式,實現快速的品牌擴張、規模擴張、市場擴張。如吉林化纖“白山”牌商標被認定馳名商標后,大力推進商標許可使用,帶動了相關企業的發展。因此,廣泛深入地開展品牌建設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設的公共平臺,為充分發揮優勢品牌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奠定基礎,繼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整體優化區域資源,奠定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基礎。

區域品牌存在的價值在于它在市場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實質就是將區域品牌放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給它一個獨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區域鮮明的品牌個性。[6]由于空間差異的客觀存在,每個區域的稟賦是不同的,每個區域的優勢也各有千秋,因此區域要根據自身的優勢準確定位。區域定位的基礎是區域最具優勢的資源,優勢資源是區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區域品牌的培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規模性、低消耗、可持續性的特有資源才是優勢資源。在培育區域品牌選擇重點產業時,我們一定要選擇那些建立在可持續性的優勢資源之上且具有發展潛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重點扶持。 發揮品牌效應,推動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品牌之所以對任何企業都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的品牌效應。產品品牌的聲譽一旦樹立起來,就會通過消費和流通領域的傳播,迅速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贏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只要產品質量信譽不受損害,它的影響力及其經濟效果就會長期持續下去,以至延續幾代人的時間,并且品牌的信譽可以由一種產品放大到一組產品,產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為企業甚至地區的形象,由此帶來的經濟效果也起到了乘數作用。由于品牌產生的擴散、持續和放大效應機制,刺激市場需求,能給企業帶來一連串的利益。市場營銷學認為,當品牌被公眾認可后,就成了一種載體,在此基礎上,利用其品牌效應,將其做強做大,形成品牌企業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經濟。

總之,只有通過積極培育區域品牌、全國品牌乃至國際品牌,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占據國內外高端市場才成為可能,由此可見,發揮品牌市場帶動作用是振興經濟,提高國力的必經之路[7]。

[1]馬志強。區域形象—現代區域發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孫日瑤。品牌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48.

[3]劉陽。中國品牌[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愛華。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互動關系中的磁場效應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5]王秀海,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d]。碩士論文,2007∶5.

[6]邵建平,任華亮。區域品牌形成機理及效用傳導對西北地區區域品牌培育的啟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03)∶133-134.

篇6

關鍵詞:信息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效應評價指標體系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產業集群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選擇,是提高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中國的經濟版圖上“產業集群”已經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區域產業發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態,成為各類生產和創新要素最聚集的地方。

目前,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國信息產業也在不斷集聚,形成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信息產業集群,對區域經濟增長以及國民經濟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因此對信息產業集群的經濟效應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本文在前人的研究與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一套合理、科學的信息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效應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我國信息產業集群發展提供借鑒與指導。

一、信息產業集群的概念

信息產業集群是指特定區域的信息制造企業,信息服務企業,科研結構以及信息金融服務機構等輔助機構在地理上聚集,同時企業與企業之間具有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信息產業集群不僅具有一般產業集群的聚集效應,同時也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征,主要表現在:(1)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都具有高度的專業化,高度的專業化有利于企業的資金會主要聚集在某一特點領域,同時吸引專業化人才,可以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2)在信息產業集群價值鏈始端為研究性大學和研究所,在信息產業集群中起了主導作用,知識溢出效應顯著。(3)信息產業具有高滲透性,滲透到其他產業,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產業的競爭力,產生二次經濟效益,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

二、信息產業區域經濟效應

1.外部規模經濟效應。馬歇爾首先提出了外部規模經濟理論,他認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形成外部規模經濟。在信息產業集群內,相關的信息行業聚集在一起,隨著資金、人員和技術都聚集到這個集群,新的信息企業也會不斷加入到這個集群中。同時由于信息產業具有衍生效應,集群中會不斷衍生許多新企業,這些新企業的成員都來源于集群內部原有的各個企業,各個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密切,在集群的價值鏈中獲得規模效益。

2.交易成本節約效應。產業集群內各企業利用地理鄰近性,通過合作、聯盟以及競爭等方式進行共同的價值活動。集群這種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高度分工與合作的關系,使產業獲得較低的成本。利用地理位置的鄰近來節省企業之間的物質和信息流的傳輸,降低了交易費用。信息產業集群內部,企業衍生新企業,從而集群內的擁有共同的產業文化以及價值觀,有利于企業之間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社會網絡,使企業節省尋找成本和談判成本。

3.人力資本聚集效應。信息產業集群作為知識密集型與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的集群,人力是信息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源泉。信息產業集群的人力資本聚集效應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相關的信息產業在一定的區域聚集起來,吸引大量的雇員加入集群;第二階段是產業集群發展進程中,知識溢出所帶來的技術流動以及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加快了從業人員的流動性,同時可以得到最新的管理和技術水平,提高了從業人員的素質,人力資本更容易增值,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4.知識溢出效應。知識具有非排他性,一個企業創造了知識,其他企業能夠很快地應用這種知識。產業集群的聚集效應和企業分工協作,使得知識溢出更加明顯。信息產業集群中科研結構和大學科研成果很快擴散到企業中,企業之間技術創新業很容易被其他企業模仿,因此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集群競爭機制。集群內專利數量增加,新產品數量增多,產品周期縮短,提高了集群的競爭力,對區域經濟增長中起了關鍵作用。

5.區域品牌效應。區域品牌是產業集群的無形資產,相對于整個產業集群,單個企業的生命周期是短暫的,品牌效應可能難以持續。信息產業的聚集,提高了整個集群的競爭力,創造了營銷優勢,形成區域品牌。同時,產業集群的各個小企業可以借助集群品牌效應做宣傳,降低廣告成本,使每個企業受益。產業集群品牌相較于單個企業品牌更具有影響力,能夠控制更大的市場營銷規模。

6.波及效應。信息產業具有高滲透性,與其他產業之間存在著很強的關聯性。信息產業集群是相關信息產業聚集形成,擴大了信息產業的滲透作用,信息產業集群與區域其他產業形成社會網絡,生產鏈得以延伸和向高端攀升,產生二次經濟效益,區域生產活動的乘數效應顯著提高。

三、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信息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效應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科學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可比性原則。根據上述對信息產業集群區域經濟效應的分析,得到評價指標體系,共6個一級指標和其細化的20個二級指標:

1.外部經濟規模效應:地區信息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地區行業企業數量年變動率,相對全國行業的資本產出率,相對全國行業的產值。

2.交易成本的節約效應:非銷售費用占行業產值的比重,非銷售成本占行業產值的比重。

3.知識溢出效應:行業R&D年科技經費支出的比重,行業新產品產值占有率,從事科研活動企業的比重,行業科技人員的比重。

4.人力資本聚集效應:相對全國行業的雇員,相對全國行業的工資水平,相對全國行業的人均產值,就業吸納率。

5.區域品牌效應:區域品牌市場占有率,區域品牌規模擴張能力。

6.波及效應:影響力系數,感應力系數。

篇7

論文摘要:本文從“根據社會網絡關系的發展需求,構建獨具特色的品牌理念;走嵌入品牌的戰略發展之路,不斷擴大品牌的影響力;助推品牌戰略的實施,確保管理網絡關系的有效性”等三個方面,就有效利用管理網絡關系,促進工商企業品牌戰略實施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旨在與大家交流,相互促進。

網絡關系如何直接影響著工商企業品牌戰略的實施。工商企業應有效利用管理網絡關系,構建獨具特色的品牌,應根據的市場變化,不斷加強體制改革,促進品牌戰略的實施。

一、根據社會網絡關系的發展需求,構建獨具特色的品牌理念

第一,為了構建獨具特色的品牌精神,工商企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重視通過品牌的創建來獲取更大更多的效益,對人事安、工資待遇、獎金福利等,向社會網絡關系管理的一線人員傾斜,激發基層員工創建品牌的積極性,引導基層的員工積極為創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努力。

第二,抓好產品質量,提升管理水平。商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在社會網絡關系傳播中品牌形象的好壞。如果產品的的質量好、服務水平較高,就能在社會網絡關系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產品良好品牌形象的樹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隨著質量和服務的提升,品牌的影響力靠日益擴大和提高,而較差的品牌,一旦在網絡關系中傳播,就給這一產品帶來致命的打擊,甚至一下子就能讓多年積累的良好的品牌形象一下子摔得渾身碎骨。

第三,將品牌理念滲透到工商企業里的每一個員工身上,充分利用網絡關系中的每一位客戶以及相關的人,實施品牌意識、理念和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加強工商企業品牌意識的構建,使品牌意識利用發達的網絡關系迅速傳播、蔓延,由點到面的擴張其影響力,使品牌的網絡關系網日益強大。

第四,確保品牌形象,完善品牌管理體系。在品牌的社會網絡關系中,應充分利用現代企業的識別系統(CIS),在品牌的標識管理、服裝品牌管理、質量管理和服務管理等方面均從品牌理念的構建著手,構建技術、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標準,確保標準與品牌形象的和諧統一。

第五,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對于出現的有損品牌形象當事人應嚴格按照企業規定予以處理,對于惡意誹謗、中傷、誣陷品牌的不法行為,應通過法律的途徑維護企業品牌的合法權益,維護工商企業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走“嵌入”品牌的戰略發展之路,不斷擴大品牌影響力

工商企業所存在的網絡關系具有普遍性。它所處環境可以構成一定的環境網絡關系,產品的流通途徑和到達的地方,也構成了一種復雜的網絡關系,如血緣網絡關系、親緣網絡關系、地緣網絡關系,以及學習網絡關系、工作網絡關系和生活網絡等關系。產品的消費者構建的消費者網絡關系和銷售網絡關系等。由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工商企業自身所生產的產品,所提高的服務,所塑造的品牌等方面的形象,又以網絡技術為主要載體形成了一定的社會網絡關系,也影響品牌的戰略發展之路。因此,網絡關系對工商企業的品牌形象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直接影響品牌效益的發揮,直接關系著工商企業能否獲得利益的多寡。

工商企業要走品牌戰略發展之路,必須結合根據工商企業自身所在的網絡關系,認真分析網絡關系中對品牌的主要群體,及喜好和接受品牌的程度。然后,有針對性利用網絡關系,開展一種代表品牌特色的運營活動,必須創建獨一無二的品牌,其運營活動必須與競爭者具有較大的差別,構成獨具魅力的價值特色組合。不同于競爭者的運營活動,以創造一種獨特的價值組合。工商企業應將這種與眾不同的品牌競爭運營活動,“嵌入”到社會網絡關系中,才會使工商企業從社會關系網絡中獲得相應的資源、權利、財富及聲望。

同時,品牌活動的“嵌入”會產生一系列的品牌效應:一是工商企業品牌的影響廣度和深度日益加強,其所構建的社會網絡關系日益復雜。品牌在關系網中的地位越高,該工商企業在社會關系網絡中所贏得資源的可能性就越大;二是如果將工商企業品牌定位于獨特的戰略運營之中,可以有效地利用弱網絡關系的途徑,其獲得社會資源的機會就越高;三是工商企業的網絡關系越龐大,越復雜,其獲社會資源的可選性就越大,可能性越高,資源內容就越豐富,為品牌戰略實施而進行的獨特運營活動就越理想。在發展中,工商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使其提供的產品銷售及服務越多,必然會處于一定的社會網絡關系中。工商企業要切實有效地實施品牌戰略,必須充分地了解和利用社會網絡關系中顧客的群體和個體特性,從顧客的角度,進行品牌戰略的描述和構建。例如,“西南航空公司為那些對價格和便捷性敏感的乘客服務”,這就是“西南航空公司”的品牌。在網絡關系中樹立一種獨特的形象,滿足國內外顧客異質性的需求。

三、助推品牌戰略的實施,確保管理網絡關系的有效性

第一,要保證品牌美譽,構建品牌管理機制。品牌效應,貴在連鎖經營。因此,工商企業應確立連鎖經營理念,秉承互信、互益、互動、雙贏的原則,以多種經營的模式,確定連鎖規范.在標識、服裝、包裝、質量、服務、廣告宣傳以及價格上做到統一,健全和完善連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標準、形象標準。第二,要加快工商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豐富品牌內涵。工商企業為了提升品牌形象,適應電子商務的時代潮流,積極開拓網絡空間,開展網上連鎖商務宣傳。使工商企業品牌在因特網上得到廣泛宣傳。第三,要充分挖掘品牌效益,加快連鎖經營。工商企業應不遺余力地推進品牌戰略,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大力推進連鎖發展進程,嚴格挑選店址,挑選加盟商。加大連鎖監控,采取托管特許經營(企業加盟后,總部派人去管理),從而形成多種經營的新型企業結構。

總而言之,工商企業要確保品牌戰略的順利實施,就必須有效地利用管理網絡關系,想方設法提高品牌在社會網絡關系中影響力,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產生較好的品牌效應。因此,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社會網絡關系,促進工商企業品牌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吳天興.論企業戰略管理分析的研究價值及其運行路徑[J].科技致富向導, 2011(21) .

篇8

關鍵詞:房地產 品牌建設 企業文化 必要性 發展策略

房地產作為國家經濟的支柱行業,既是人們生活所需,也是一種投資手段。除了建設環境、位置、房價等因素外,品牌文化也是房地產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房地產品牌建設中要注重品牌文化與消費群體、消費市場、社會環境的融合,充分發揮品牌效應,促進企業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一、房地產品牌建設的必要性

(一)滿足消費者需求

房子作為消費者一生重要的投資之一,價格昂貴、交易時間長、增值空間大等因素造成了消費者的不安心理。房地產品牌是對房地產產品的一種承諾,是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再通過消費者口碑推薦和示范性購買,擴大消費群體,保證產品銷售質量 。

(二)提高企業競爭力

品牌建設是提高房地產企業競爭力度的手段之一,房地產行業的集約化加快了房地產產品的同質化。城市化、交通條件、市容建設等因素減弱了地理位置對房地產產品的制約性,僅依靠產品特色、賣點、價格難以打動消費者,而品牌建設突出了企業特色,區分產品差異,滿足不同客戶的住房要求,進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三)拓展產品銷售范圍

房地產品牌建設可以有效提高產品吸引力、增加產品知名度、擴展產品銷售范圍。現階段商品周期不斷縮短,新產品相繼涌入市場,如何在短時間內占有市場,加強品牌建設必不可少。成功的品牌有效擴展和延伸產品業務范圍,擴大企業銷售規模和銷售業績,搶先占取房地產市場,提高企業經濟收益。

二、房地產企業文化、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文化建設形式化。一些企業把文化建設與環境建設、企業形象相混淆,對管理機制、價值觀念、經營理念不予重視,沒有真正實現企業發展目標和員工價值。企業文化建設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但很多房地產企業文化建設取決于領導決策,沒有考慮員工建議,導致員工不愿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影響企業文化建設進程。

第二,企業文化定位不準確。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貫徹和執行中央、政府政策精神,不能反映企業價值觀念、經營理念,號召力、約束力不強,不能有效發揮企業文化建設價值。

第三,房地產企業文化缺乏策略性。企業文化建設基礎薄弱,沒有充分的市場調研,不重視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認為企業文化就是銷售產品,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僅靠標語、口號約束員工行為。企業文化建設個體特色不明顯,拿來主義明顯,企業領導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有限,導致企業品牌特征不突出。

(二)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房價不斷上漲并沒有帶動房地產品牌效應的發揮。從整個房地產行業來看,有很多中小型房地產企業,這些企業在發展中忽視了品牌建設。一些房地產企業只重視品牌建設,忽視了品牌后期維護,不能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售后服務,造成企業品牌形象受損。目前房地產行業競爭主要集中于產品供應環節上,競爭力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牌效應,進而造成房地產行業品牌建設意識淡薄。

品牌建設需要有準確的市場地位,與消費者所需、品牌競爭不同,更加注重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同和信任。在房地產品牌建設中,房地產商通過品牌來提高企業銷售額,但企業對品牌建設還不夠清楚,導致品牌宣傳的籠統性。

部分房地產品牌建設缺乏建設性,忽視品牌評估的重要性。地方性企業在開拓異地市場時忽視了本地房產的開發,使企業產品在市場競爭中失去優勢。一些房地產企業將企業品牌和項目品牌混為一談,依靠項目品牌提高企業品牌知名度,導致項目知名度不高,產品銷售困難。小型房地產企業,試圖借助項目品牌沖出房地產市場,結果卻適得其反。

三、房地產品牌建設過程中的企業文化展現

(一)明確企業品牌,樹立企業文化

房地產品牌建設,首先要思考:樹立什么樣的企業品牌、怎樣樹立企業品牌、怎樣突出品牌特征等,進而保證企業品牌的有效性和統一性。就目前房地產行業品牌建設來說,品牌標志定位不準、形式簡單,沒有起到宣傳、推銷產品的效果。有些企業分不清企業品牌和項目品牌的區別,影響企業品牌形象,削減了品牌影響力。因此企業發展中要加強文化建設,完善企業規章制度、經營理念、價值觀念,樹立企業形象,進而規范企業品牌,豐富品牌內涵,充分發揮品牌效應,提高企業競爭了和經濟效益。

(二)提升品牌價值,規范企業文化

房地產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僅依靠廣告、產品難以塑造品牌形象,如何保證企業品牌效應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增強企業行業認可度和市場知名度,提升企業品牌內在價值,是品牌建設的關鍵。企業品牌是企業文化的一個分支,品牌建設與文化建設相輔相成。房地產品牌是消費者對住房產品的評價,包括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因此在品牌建設中要樹立服務意識,貫穿房地產銷售過程中,根據消費者所需,提高不同形式的產品服務。在工作中逐漸樹立品牌形象,規范企業文化。

(三)革新品牌理念,充實企業文化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更注重精神享受。因此房地產企業必須認清形勢、與時俱進,在品牌建設中加強市場調研,了解不同生活水平消費者的住房需求。不斷革新品牌理念,準確定位產品市場,考慮到消費群體的多樣性、差異性,強調品牌設計新意、體現企業文化內涵,追求品牌個性化特征,突出企業品牌效應,積極營造利于企業、員工的文化氛圍,豐富房地產企業文化。

(四)打造企業品牌,豐富企業文化

品牌建設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目的。因此房地產企業在打造企業品牌時,要根據消費者水平準確定位品牌,品牌不可過高也不可過低,既要講究地段、價格、質量,也要重視設計、裝飾、綠化。房地產企業在進行產品開發前,應對當地居民生活水平、購買能力進行調研,確認開發規模、銷售價格、消費群體,保證產品的銷售范圍。在銷售過程中注重品牌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實現企業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伍冠玲.努力建設我國房地產企業文化[J].上海房地,2009(9)

[2]王為峰,尹得剛.強化品牌塑造提升房地產企業競爭力[J].商情,2008(11)

篇9

關鍵詞:河北生物醫藥產業 標志性品牌 品牌效應 品牌擴散

1 問題的提出

產業標志性品牌本身具有十分強的區域指向,因為產業必須以區域稟賦為依托,其主要是指在特定區域內產生的產業差異明顯、規模大、制造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產業產品的總稱。它具有三大特點:一是區域性,一般只限定在一定區域內,區域內的歷史、自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條件、政策選擇都會對產業標志性品牌產生影響;二是產業基礎,區域內特定產業的整體技術和質量水平、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等體現的整體產業實力與區域產業品牌的影響力正相關;三是品牌特性,產業標志性品牌體現了區域內企業品牌、產品品牌的集體選擇,代表了區域經濟產品的整體形象。因此,大力塑造并發展產業標志性品牌已經成為地方政府與產業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產業核心競爭優勢的應有之義。

然而,區域總是非均衡發展的,市場中企業經營與顧客需求的差異化及生產過剩與買方力量的增強使得營銷話語權過度分散,帶來營銷努力的耗散與成本的增加,因此單個企業開拓市場的投入也就隨之加大,故而依靠“單打獨斗”式的迅速成長來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難度加大。

2 河北生物醫藥產業標志性品牌的形成原理

區域經濟的最新成果表明,產業區位的選擇不再僅僅依靠資源稟賦,當不能運用自然資源來描述分析產業集中與聚集時,可以用外部經濟理論來解釋,其本質來源于經濟活動的規模經濟效應與范圍經濟效應。就規模經濟效應而言,可以從技術創新和金融支持兩方面加以闡釋。弱技術進步妨礙了企業獲得遞增式的規模報酬,則投入的增加大于產出的增加;反過來看,若技術創新的效果明顯,則投入的增長慢于產出的增長,那么產業就獲得了所謂的規模經濟。從這點來看,河北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應該是得益于技術的進步而非金融支持或資源稟賦。并非所有的規模經濟都存在于企業內部,收益遞增也會來自外部行業與各類經濟組織的進步。行業內企業在空間地理上的聚集與大規模制造大大降低了該行業的長期平均成本,即使單個企業的規模可能還微不足道,這就是集群式團隊的作用與威力所在,小企業是能夠受益的,此時的規模經濟是就整個行業而言的,并非單個企業的利益。現代產業理論告訴我們產業的擴張一般得益于外部規模經濟,而非自身內部規模的無限制放大,因為這可能會帶來管理經營商的不經濟。產業的集聚與企業的扎堆帶來行業整體成本的降低,從而得到不可模擬的核心市場競爭優勢。外部規模經濟與現代企業集聚密切結合、相得益彰,從而就順利成章的誕生了產業標志性品牌。在外部經濟效應與溢出效應的雙重驅使下與外部性及網絡效應的影響下,現代產業園區內的產業集群就自然具備了品牌的基本特征與本質屬性。如石家莊的醫藥產業大都集中在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園區內,園區之間又相互分工與關聯,從而形成標志著整個醫藥產業實力的標志性品牌,故而石家莊被稱為“藥都”,即“藥都”就可以認為是產業標志性品牌的通俗化表征形式。

3 河北生物醫藥產業標志性品牌的形成路徑

在“羊群效應”的影響下,政府或行業協會合作營銷的運用,引起了消費者購買決策時的共鳴,從而形成固定的品牌認知,降低消費的敏感性,帶來品牌忠誠。誠然,這種收斂性的品牌認知同時也奠定了行業內不同企業開展合作營銷的基礎,并大大降低營銷成本與品牌打造的代價。繼而通過相應的營銷策略形成特定的品牌聯想。

構建并推廣產業標志性品牌的主體是多元的,必須考慮當地的資源、人才、文化等要素,但總體來看政府和市場分別可以作為產業標志性品牌的構建主體與推動力量。就石家莊乃至河北的生物醫藥產業而言應該屬于政府主導型的產業品牌,即在國家政策的支持與鼓勵下,培育個性化產業,并大力打造產業標志性品牌。雖然大部分企業都服務于特定的目標顧客,且最終產品也是千差萬別,但相互之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與替代性。

4 河北生物醫藥產業標志性品牌的擴散機理

在信息過度的市場中,單個名牌企業或產品已經無以為繼,必須植根于區域這個大舞臺,才能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因此,各地政府已經將創立區域產業標志性品牌作為最高層次的產業政策來實施。從微觀的角度來看,產業標志性品牌的擴散實質上是品牌效應與品牌口碑的傳播,具體又可分為對消費者的效應、對市場的效應及對政府的效應。

就消費者效應而言,標志性品牌主要會對其動機結構產生影響,從而形成特定的購買心理,最終影響購買決策與購買行為。進一步,依靠消費者自身的社會網絡與人脈資源,在消費者的需求擴大時,產業標志性品牌的品牌效應與外部效應也會隨之放大。

具體到市場或產業層次,區域產業標志性品牌中的企業不僅會向市場提品與服務,還會通過上游采購及下游分銷與其他的產業或企業發生經濟往來,從而將其品牌效應在行業間進行傳播,并吸引更多的經濟資源與經濟活動的聚集,這種聚集活動同時也就放大了產業市場的需求,形成產業標志性品牌的一種正反饋。

篇10

【關鍵詞】廣東流通業;品牌建設;發展前景

一、廣東流通業品牌建設的實際情況

2006年底,廣東省一共有22家企業獲得了“中華老字號”稱號,如圖1所示,其中百年老店和醫藥類企業的數量最多。廣東流通業的品牌建設和制造行業之間的品牌建設差距很大,到了2008年年底的時候,廣東省已經獲得了很多名牌稱呼,中國的世界名牌產品一共4個,中國的馳名商標一共有108個,中國內地的名牌產品達到300個,中國的名牌家產品一共有10個,商務部的重點發展品牌一共有29個。

二、廣東流通領業品牌建設的問題

1.缺少品牌戰略規劃

根據初期的調查數據顯示,V東地區約有85%的流通企業已經缺少了自己的品牌戰略規劃,多數的商貿流通企業目前還沒有樹立起自己品牌競爭的的戰略性意識,絕大多數的商貿企業發展都沒有自己注冊商標,沒有自己進行品牌開發,還沒有從戰略的高度強化認識到國內商貿企業的競爭已經成為品牌競爭。

2.缺少宣傳

由于品牌戰略規劃的缺失,由此廣東地區60%的流通企業很少實施品牌戰略和品牌宣傳,甚至很多規模很大的流通企業也都是悶聲發大財的狀況,還沒有實施品牌理念的提煉和包裝,更別說實施適當的品牌宣傳推廣,因此很多老字號也走向沒落。

3.缺少有影響力的品牌

不管是實體經營還是資本市場的發展,除了農產品經營領域聞名的深圳農產品和總部歸屬于央企華潤集團的華潤萬家之外,廣東幾乎是沒有一家的本土流通企業能夠真正的走向全國領域,還沒有建設出能夠和北京國美、江蘇蘇寧、紅星美凱龍等相媲美的流通企業,區域品牌的競爭力不足。廣東流通企業自身的規模很小,擴張的力度較弱,模式創新的力度很小,且多數都受到了華南區域的局限,沒有推廣到全國。

4.缺少自有品牌的開發和銷售

就實際來看,我國的流通企業多數精力不是放在“自已采購,自己經營”的層面上,只是將大量的精力都用在了出租商鋪和物業租金收取上,很少有進行自有品牌的建設和開發,盡管其中的新一佳、廣百、好當家等第一批的流通企業都開始了自有品牌的良好嘗試,但是很多規模很小,根本沒有形成十分顯著的品牌效應。

三、廣東流通業品牌建設的對策

1.加強品牌建設,重視流通品牌價值

就目前內需不斷擴大的總體戰略背景來看,為了促進消費,需要提升流通率,如果不搞活流通的話,將會無法促進消費,為了提升流通性,需要強化對流通業的建設和投資,還需要培育出一整批具有品牌效應的流通行業,基于以上背景,廣東需要強化對于流通領域的品牌宣傳和推廣,需要放棄原先“重工輕商”的經營理念,需要注重工業企業和產品建設的力度,有效促進流通領域的品牌傳播和品牌宣傳,促使不同級別的干部和企業建立起真正的品牌。

2.加強宣傳推廣,重視品牌運作

品牌建設的基礎實際上體現在整體規模、顧客忠誠度和市場影響力層面,如果缺少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可能不會成為知名品牌,因此也就不會創造品牌價值。由此可見,為了提升品牌的影響力,提升品牌價值,需要利用一定的宣傳方式完成品牌運作,例如,實施宣傳推廣、并購形式或自主品牌研發等形式來完成品牌發展戰略。

3.加強政策扶持,推動創新

為了良好推動流通品牌創新,首先要推動老字號的品牌活力,將品牌建設引入到工程建設中,良好的將老字號企業的知名度轉化成品牌影響力和品牌價值。還需實施流通業品牌帶動發展的舉措,重點支持很多市場競爭力強且市場占有率好的流通品牌,不斷的鼓勵很多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和百貨公司等強化自身品牌的開發和建設,實現差異化經營,擴張消費,注重并挖掘品牌潛在價值,積極鼓勵借助于產業集群或者批發企業控股的形式對自身的價值鏈進行拓展,打造出一流的廣東品牌,解決當地企業品牌開發難度高的問題,實現單一性工業品牌到商業品牌的轉變。

參考文獻:

[1]鄒小芳. 我國商貿流通業自主品牌發展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16,(0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