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12-11 17:22:3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建議

篇1

1.1鉆研教材。研究并熟悉教材相關內容的編寫思想、特點、體例、呈現方式,例題、習題的編排意圖,難易度、層次。

1.2了解學情。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及經驗基礎,學習態度與方法;明確學生在本節課的數學學習中,難在哪里?為什么難?怎樣破難?

1.3熟悉課型。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進行三類課程的備課,即基礎性課程(包括新學課,復習課、評講課)、拓展性課程(應用性或活動性課)、綜合性課程(課題學習課)等課型的備課。

1.4設計教學過程與方法。

①教案要求學習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明確;

②數學活動過程設計(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明晰;

③學習活動方式設計得當,評價調控處理適度;

④教學內容要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1.5媒體與教具使用。根據教材內容、課型和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提前備好上課所需的學習用品。媒體的使用要適度,知識的過程展示要詳盡。

1.6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在黑板或展示板(屏)上的以圖文呈現式的設計,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1.7編寫教案。在思考上述幾個問題的基礎上,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智能水平,把課堂教學程序及方法步驟等寫成文本(即所謂的教案或教學設計),以便教學的應用和調整。一般數學教案規范格式包括以下方面。

①課題:指教學課題。

②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及本課教學的創造性或拓展性目標。

③重點、難點:指教學思考的要點和關鍵所在,要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④教學過程:寫出教學程序的具體設計與安排。對數學問題的提出、理解、形成、應用、拓展過程要有一定的層次,突出形成性練習,注重學生板演等形式的知識反饋與糾錯。

⑤作業布置:精選習題(在課本與作業本范圍內選),難度適當,分量適中,關注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⑥板書設計:對教學中關鍵性信息內容進行提煉,有利于鞏固和反饋。

⑦教學反思:教后心得體會。要及時總結、分析,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對策。教學反思字數不限。

2.情境創設要恰當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創設情境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為發現新知識創造最佳的心理環境和認識新知識的理想階梯,也為下一個教學環節的實施打好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的教師每節課都冥思苦想,創設生活情境:古今中外,名人軼事,與課堂知識相關的都找出來,似乎脫離了情境創設就不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了。記得一位教師在上課時創設了好幾個情境,教師講得繪聲繪色,學生也聽得十分專注,可是等老師進入正題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而此時學生一時還不能從故事的情節中緩過來。事實上,并不是每節課都需要創設情境,情境也不是越多越長越好。不必要的情境創設未免顯得牽強,且有畫蛇添足之嫌。數學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立足于數學內部矛盾,開門見山、類比、猜想等方法,不僅干凈利落,而且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過分追求情境創設難免會掩蓋數學的本質特點,削弱數學本身特有的魅力。

3.分層教學,充分給學生以時間和空間,教學過程精致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一味提高難度滿足有能力的學生和降低難度適應困難學生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在教學中選擇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有所得才是課堂教學的關鍵。對于同一題目,通過一題多問或者一題多解等形式,可以使優生有所突破,也可以讓學困生受到關注,獲得解題的成就感,這就對我們的備課和選題提出了更高要求。課堂是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個舞臺,在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展示自己,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積極性,更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的獨到見解和新思維、新想法,同時也能讓教師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這對課堂教學非常有利。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布置作業課后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新課導入要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境氛圍中,于不知不覺中學數學。我們要根據不同課型,設計不同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采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激發興趣、設計懸念……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靈性,啟發學生思維。

5.重視課堂提問

5.1對學生易疏忽之處提問。有些解題時的細小之處被學生忽視,從而引起大錯,解方程時,對于移項變號,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的問題,很多學生會忽視,每到此處我都向學生提問:用不用變號?乘不乘最小公倍數?在去括號和添括號時,括號里的各項需不需要變號?這些小問題一經提出,立即會令犯錯誤的學生清醒,從而避免出錯。

5.2關鍵處提問。如在畫角的平分線時,提問:為什么第二次畫弧要以大于1/2半徑長為半徑畫弧?這是畫角平分線的關鍵,只有理解好這個問題,才能準確畫出角平分線。所以關鍵處提問,猶如畫龍點睛,會使學生茅塞頓開,思路通暢。再如,利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關鍵是什么?是建立適當的坐標系。學生掌握了這一突破本節難點的關鍵,接下來表示坐標就得心應手了。

篇2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現狀

當前,美術學科在初中教育中越來越受到較高的關注,大多數教師對其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給予肯定,且美術教師能夠重視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水平。然而,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素養時仍然存在許多阻礙。首先,個性化教學未實現,難以滿足學生的個體需求;其次,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其思維較為狹窄,教學方式較為傳統,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最后,培養模式較為單一,不利于提高美術教育的實效性[1]。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策略

(一)合理制定美術教學綱要

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必須結合教學實際而編制合理的教學大綱,對美術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發揮重要的指導性作用。首先,編寫教學計劃時,應堅持針對性的原則,既要考慮初中學校的教學實際,又要從學生認知特點的視角出發,規避傳統教學問題,使編寫工作更加到位。其次,在編寫教學計劃時,應考慮激發學生創造性的因素,賦予初中美術教學以更加靈活的方式。最后,教師要緊緊圍繞初中美術教學內容,增加教學的趣味性,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有目的的開展美術教學[2]。

(二)豐富美術教學方法

初中美術教師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水平,應注重豐富美術教學方法,給予學生以更多的情感體驗,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首先,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本著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的態度而組織美術教學活動的實施。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對校園及教室等場所加強美術藝術氛圍的渲染,以發揮環境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影響,使學生受到熏陶,逐漸塑造藝術風格和實現個性化發展。其次,美術教師應規避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積極應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美術課堂參與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增強美術教學成效,促進學生藝術素養水平的提升[3]。

(三)營造良好的美術教學環境

初中美術教學發展中,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應營造良好的美術教學環境。首先,加強校園內部的藝術文化建設。建議初中美術教師落實情景式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情感體驗,而且可營造有利的美術教學氛圍。其次,初中學校應增強美術學科的師資力量,聘請專業的美術教師而擔任美術教學工作,并且為美術教學提供儀器設備等教學輔助方面的支持。最后,積極完善美術教學體系,一方面,學校開設課外活動,為學生的美術學習提供實踐機會;另一方面,學校給予美術教學以網絡服務的支持,以滿足初中美術教師對教學資源的使用需求,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和增加其知識儲備。

(四)激發學生的美術創造力

在美術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作用下,學生的美術基礎知識及理論素養水平不斷提高,為其美術修養的豐富奠定有利的基礎。但是,要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教師還需激發學生的美術創造力:一方面,在日常美術教學中,教師積極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等,為實現美術創造積蓄能量;另一方面,教師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學生欣賞優秀美術作品,在增強學生藝術體驗的基礎上,逐漸提高其藝術鑒賞能力,這也是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渠道。

篇3

關鍵詞:國際 初中數學 教學內容 體系構建

一、引言

初中數學作為數學教育的基礎對于學生后續的學習以及工作影響深遠。在新教改精神支撐下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對數字的敏感性顯得尤為重要。針對這一新的教學目標本文從教學內容優化的角度出發對現有的教學體系以及內容進行分析,并結合國際先進的初中數學教育經驗對數學教學內容以及相關體系進行優化改進。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今后的初中數學教育內容提供相關思路。

二、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現狀分析

從教學學科來看我國初中數學教育主要分為代數和幾何兩門學科分別對日常中所接觸的基本代數定理以及幾何常識進行教學。此種分類教學的方式能夠有效的為學生建立明確的數學分類思維,并由于代數與幾何兩門學科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利用分學科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其教學重點更容易的進行傳達與落實。另外,在此類分科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數學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分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合我國現行的初中數學教材的教學內容我們不難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此種教學內容的體系設計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問題可以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1)分散的教學內容使得各個部分之間的教學內容無法形成有機的整體體系,在學生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分散的教學內容容易造成學生的思維定式。如在解決部分幾何問題中需要學生運用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等在內的基礎運算知識;在解決代數問題過程中同樣需要學生借助于圖形的分析打開解題的思路。而分散的教學內容設計容易從學科層面限制學生的發散思維,不利于數學體系的形成。此種影響尤其是在學生后續的學習過程中接觸到較為高深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2)分散的教學內容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根據新課標要求,初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學生的數學能力、完善學生的數學基礎為核心目標。此目標的實現有助于學生整體的數學知識體系的建立。從數學的發展進程我們可以看出計算、圖形、概率構成了數學的基礎要素在數學知識體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為的將其分離將使得學生接受的數學基礎知識的整體系與系統性的下降。

三、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國際分析

從教學內容的角度來看初中數學主要涉及了計算、圖形分析以及概率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其中以我國全國統一的第九套教材為例。計算內容占到了全教育內容的63%(課時比例,下同);圖形分析占到了全教學內容的32%;概率基礎為5%。由此可見初中數學教學內容依舊偏重基礎計算能力的鍛煉。對比國際先進的教學經驗我們可以發現概率基礎部分與圖形分析比例所占相對較小。本文以英、法、美、德、日五國的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進行統計發現,其五國基礎計算內容占到教育內容的45%(可是比例,平均數,下同);圖形分析占到教育內容的40%;概率基礎占到全體內容的15%;由此可見從教學內容上分析我國初中數學教育與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從教學體系角度分析,我國將數學基礎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了分科教學的方式。此種負面影響主要表現為圖形分析與基礎計算的分離。在眾多的實際數學問題處理中圖形分析往往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基礎計算則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而出現。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解題思路與解題方法相分離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與發展。而先進國家大部分采用一體化的系統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進行教學,在教學系統方面往往以圖形的分析作為計算基礎的引入環節,而在實際的針對圖形的分析過程中融入計算內容。此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數學思維,同時為后續的利用數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奠定基礎。由此可見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在體系構建中與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基于國際視角的初中數學教學內容體系

基于上文的分析我們認為我國的初中數學教學內容與體系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落實于保障新大綱對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落實,我們認為可以從內容優化以及體系構建等兩個方面進行改良。

在內容優化方面建議調整現有的教學內容削減部分基礎計算課時;同時,增加圖形分析以及概率知識的相關內容。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可以將單純的數學計算問題利用圖形的模式進行引入與分析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代數公式的圖形意義與物力意義。完善學生的數學思維,并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的數學知識體系。

在體系構建方面則建議將數學的三大組成部分進行有效的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對于圖形的敏感性。將單純的代數公式融入到圖形分析過程中,同時將圖形分析作為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而進行傳達;培養學生利用圖形簡化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相關的習題以及考核過程中應該鼓勵圖形思維的應用,并積極的利用生活當中涉及圖形分析的內容作為選題的依據。如此,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同時鍛煉其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

本文基于國際視角對國際上初中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并結合我國現行的教學內容存在的優勢與缺點對未來可能的教育內容與體系進行了合理的展望。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今后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與實踐指導。

參考文獻:

[1]雷兆開. 管窺初中數學的課程改革[J]. 新課程(中學),2013,06:21.

篇4

關鍵詞:數學化思想 初中數學 應用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5)10-0090-01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深入發展,初中數學教學都發生了很大的變革,學生只有在自身思維中形成一個系統的數學化思想,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初中數學教學中實踐性內容增多,所以學生只有更加熟練地對數學思維進行運用,才能充分地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相關措施提升學生的數學化思想。

1 數學化思想

數學化思想,由荷蘭數學家漢斯?弗賴登塔爾提出,他對于數學化思想的解釋主要是,利用數學思維來對客觀世界中的問題進行解釋以及整理,并且世界組織都可以利用數學化來完成。之后很多學者都對其進行了完善,提出了自身的建議,最終形成了一個完善的數學化思想[1]。在教學中,要重視數學思維的實用性,使學生能不斷地利用邏輯思維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素質的提升,更好的掌握數學中的概念以及公式等。同時數學化思維也主要是重視對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2 數學化思想與初中數學相互結合的重要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掌握一些知識的處理技能,從而來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2]。在數學化思想的形成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實現方式是不同的,數學教學的目的主要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對于初中生來說,思維正處在一個成長的過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將數學化思維灌輸給學生,這樣將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初中生在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可以運用數學思維進行解決,強化學生的自我意識,完善自身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的成長。數學化思維能夠逐漸完善學生自身的思維模式,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數學化思想主要是為了強調數學的實際應用情況,初中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生活中將會遇到各種問題,同時很多問題都是無法進行解決,而將數學化思維與初中數學教育相互結合,將會促進學生對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這樣初中生在解決問題時,將會提升其數學思維能力。

3 提高初中生數學化應用的建議

3.2培養數學化意識

數學化思想提倡借助數學化思維有效解決各種現實問題。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數學化意識的形成與培養離不開現實生活,從數學角度著手探究現實問題[3]。思維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增強數學化能力,首先應培養數學化意識。

初中教師作為數學教學活動的指導者,應為數學化思想的形成創建真實、生動的應用情境。例如,在講解比例這節內容時,弗賴登塔爾提出了詳細的教學案例,在教學此節內容的前一天晚上,提前在黑板上描繪一個巨大手印,等到第二天,待學生進入教室后,發現這個巨大手印后,非常好奇,內心萌生了一個巨人身高是多少的問題,此時,教師將手放在黑板上進行對比,發現這兩個手印呈現五倍關系,然后在利用卷尺量出教師的身高,該數值的五倍即為巨人的身高。經由這個案例的啟迪,學生開始思考巨人的衣服和腳,并對其進行描述,使其真正明白了比例的內涵。經由此種教學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概念,有利于數學知識的正確認識。另外,這也要求教師應深入認識數學知識,并要具備豐富的閱歷。借助數學活動切身體會數學化,這不僅能進一步認識數學的應用意義,還可有效理解數學活動的價值。

3.2采用多樣化教學

近年來,新課標逐步推進,并對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要求著重培養創新精神,切實增強實踐操作能力,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對于教師來說,其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數學化能力的最終培養效果。為達到這一目標,可采用實驗化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素質,增強實踐能力。

現階段,大部分初中學校,其校情各不相同,具體表現在師資力量、教學條件和生源等方面。教師應自身實際情況為切入點,編制可行且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案。因學生的認知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教師在編制教學方案時,應全面考慮。對于能力突出的學生,采用自主教學;對于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采用灌輸式教學,這在培養數學化思想方面發揮著關鍵性意義。分析初中生自身情況可知,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有些學生思維比較發達,有些則相對遲鈍。數學化思想強調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若數學理論知識無法與現實生活經歷有效地結合,則數學化思想將毫無意義。但多元化教學模式的采用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依據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分類,有利于數學化效果的實現。具體來說,在多元化教學環節,可依托教學內容和對象的不同,采用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并緊密結合學生實踐,提倡啟發式教學,著重培養學生能力。

4 結語

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來說,教師必須要充分地采取相關措施來聯系數學化相關理念,從而來做好對學生的教學,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要想做好對學生數學化思想的培養與教育,教師首要就是提升自身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教學。數學化思想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從而來促進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并且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候,要充分地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互聯系,從而發展自身的數學化應用的意識。

參考文獻:

[1]蔡銳.數學如此美妙――談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化”思想[J].才智,2011,(01):15-16.

篇5

【關鍵詞】初中數學 開放新問題 教學 實施建議 策略

0 前言

本文針對于初中數學開放性問題教學的實施建議與策略主要進行如下幾個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首先,詳細地分析和研究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開放性問題的教學,主要通過營造開放性的環境,拓寬教學內容以及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有效的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等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研究了通過采用開放性問題教學策略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對上述兩個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進而完成本文要呈現給讀者的全部內容,下面就進行具體的分析和探討。

1 初中數學開放性問題教學的實施策略分析

1.1創設開放性的良好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早就已經淘汰了傳統的教師在上面講課,學生在下面聽課的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之間應該形成一種互動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有效地調動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充分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以達到學生能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為目的,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樹立開展。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有著跟學生平等的思想位置,教師才會跟學生更容易相處,更能多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身心情況,再對學生進行提出指點和幫助。進而才能夠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另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開放性的教學環境,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數學開放性教學實施的重要的前提。

1.2 拓寬教學內容

在實際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實施開放性教學,教師應該進一步拓寬現有的教學內容。拓寬教學內容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能夠掌握更為全面的數學知識,并且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逐漸地強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拓寬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方面,教師應該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一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選擇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而教材中沒有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一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一方面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達到開放性教學的效果。二是,由于初中數學教材不是一年一更新的,進而在實際的教師中,很多較為先進的數學知識學生是學習不到的,因此,教師應該有選擇性的挑選這些這樣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教學,能夠全面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

1.3 處理好放與收的關系,重視開放度

在初中數學開放性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開放的度。所謂的開放度主要就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對于每一個數學問題進行怎樣的開放教學?問題開放到什么樣的程度,教師只有充分地把握開放教學的度,才能夠提高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讓學生自由地去交流和討論,使學生能夠在一種較為輕松和自由的環境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4 有效運用合作教學法

在初中數學開放性教學中,教師通過有效地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合作教學法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學生需要通過與其他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布置一定的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去解決,能夠進一步促進開放性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初中數學開放性教學中,教師采用合作教學法的主要依據就是,在完成開放性問題的過程中,不是依靠一個學生的力量能夠完成的,在有限的課堂學習的時間內,學生需要與其他的同學一起合作去完成,這樣才能夠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組成小組測量一棵樹的高度,對于這棵樹也有要求,需要樹的底部能夠達到,但是頂部不宜達到,并且教師布置3個任務,一是,要求學生說明測量需要哪些工具。二是,在請在圖1中畫出測量的示意圖。三是,設樹的高度為x,請用所測數據求出x。教師通過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合作去完成,能夠實現開放性問題教學的效果。

圖1

1.5 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開放性問題的教學,是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思維,才能完成的,并且數學是一門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的。因此,在初中數學開放性問題的教學中,教師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需要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培養。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應對問題進行發散性的思考,所想的解決方案就不會跟隨著老師的解決思路走,會另辟新路,最終找到解題的方法,所以,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生活中發生的事物作為素材,來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尋找疑點,并且,通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合理地運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不僅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還能更好地挖掘他們的思維潛力,促進學生的長遠進步。

2 初中數學開放性問題教學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分析

2.1 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

由于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就是比較難于理解,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會對學習數學產生非常大的厭煩感。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開放性問題教學的策略,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了解數學,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進而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運用有效的思維方法去學習,去思考,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道路上,有一個更好的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2.2 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

眾所周知,所謂的開放性問題就是那些不確定的問題,對學生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學生需要運用多種資源和運用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去進行解決。在這個思考和研究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問題的全面分析,能夠進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將新舊知識有一個更好的聯系,不僅有助于更好地鞏固數學知識,還能夠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

3 結束語

本文針對于初中數學開放性問題教學的實施建議與策略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通過本文的探討,我們了解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開放性教學的策略,能夠為學生營造一個較為自由的學習環境,有助于引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學習上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許建羽. 淺析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J]. 消費導刊,2009(04).

[2]閆保英,李俊永. 淺談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02).

[3]孫青.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之我見[J]. 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8(06).

[4]林國福. 淺析中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師生互動[J]. 科技創新導報,2011(07).

[5]符美權. 基于新課程的中學數學開放性教學模式探索[J]. 改革與開放,2009(06).

篇6

摘 要:學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數學是初中課程設置中的基礎學科,因此數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初中教學質量已經成為教育部門及一線教育工作者集中關注的話題。近年來,教育相關部門對初中數學教學課程做出了巨大的變革,但是初中數學變革實踐中依然缺少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學改革過程當中呈現系列問題,阻礙了初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為此,必須對課程內容、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等存在的問題作進一步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并提出相關的對策,為初中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貢獻綿薄

之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對策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原有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合新時代人才的培養需要。為此,眾多學者專家都提出變革和建議。現階段,各個學校都對數學課程教學的變革相關事宜進行落實,改革的工作正在全面進行中。初中數學在教育中占據不可動搖的地位,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開展過程中,許多問題也顯現出來。筆者通過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且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

一、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學課程內容設置是對數學教育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數學教學的變革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1.人們對數學的認識較少

真正深入了解數學的人不多,大多數人們對數學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我相信人們對數學并不陌生。數學具有實用性弱、內容繁多、難度大等特點,這就使學生不能全面且仔細地去認識和學習,導致很大一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意義和目的。

2.初中數學教學選擇的教材問題

數學課程涵蓋了諸多知識點,但是人們能夠實際運用的少之又少,值得我們認真思考。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缺乏實際操作的問題,僅在物理和幾何模型中多有應用,沒有體現數學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價值,使得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大大降低。

3.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的問題

大部分學校都使采用“老師講授、學生聽”的方式教授知識,很少通過動態教學向學生展示W術知識,這就使得數學教學抽

象、難理解,學生都是死記硬背地去學習,沒能真正理解、思考,更不能運用到實際中去。大部分學校都是采用了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難以消化所學知識。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改變教學模式

用情景模式作為打開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鑰匙,“情”表示人的心理、行為等,“景”指客觀世界的自然性和構成。貼近生活的氛圍里,學生興趣高,理解能力快。運用情景模式使得學生主動學習,將知識聯想到不同的場景中,從中既學到了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每天都在教室里埋頭苦學,缺少實踐活動,教師要更多地組織學生制作幾何模型,甚至組織學生到校外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知道初中數學在生活、生產中的廣泛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對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有幫助,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

3.選取的教學教材的內容

學校要根據學生的基礎以及教學任務的大綱來選取教材,有助于形成合作學習的內容。教師要合理分配任務,要經常對那些成績較差、不善表達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保證學生在學習初中數學過程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綜合上述,初中數學的課程學習的目標不是獨立的,而是與別的學科相輔相成、相互聯系的。采用靈活多變的模式,可以使學生達到樂學、會學、學會的目的,使得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新課改 初中數學教學 創新舉措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和抽象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老師只注重對學生的專業知識教育,教學內容比較狹窄,并且在課堂上的氣氛比較沉悶,缺乏互動性;老師的教學方法缺乏靈活行,方法比較單一,忽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老師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作出調整,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的活力,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一、轉變教學觀念,建立新型教育體系

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堅持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重視每個學生的發展。我國傳統的教育模式中目標單一、模式僵化,已經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必須有傳統的教育模式向現代教育模式轉變,尊重和重視學生個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應當根據新課改的精神和要求,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注重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學生為中心,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案,形成一種新型的教育體系。

二、加強基礎教育,與生活緊密結合

當前的社會上,有人吐槽:“學到的數學知識有很大一部分在生活中都用不到”。在新課程改革下,要求把數學知識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把數學課程打造成學生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橋梁,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在生活實踐中進行批判性的應用。因此,老師應當加強學生的基礎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學會基本的數學技能,增強學生的基本處理能力。老師應當積極設計課堂教學,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比如:在初中數學“概率初步”一章中,在學完這一章的基本內容之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概率和中獎進行分析,畢竟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時不時的參與抽獎和中獎事件,在學習基礎知識后,在生活中,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對中獎事件進行分析,可以給我們的生活一些有益的指導。

三、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應當根據課改大綱和教材內容制定教學方案,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教學活動。不斷加強對初中數學的教學方式的創新,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應當加強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比如:在講解立方體的展開圖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一些便于拆開的立方體,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個立方體,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一起把他們準備的立方體拆開,看看得到什么圖形。通過這種親自動手實踐,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通過這種親自動手實踐方式,可以便于學生理解,強化學生的記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快教師角色轉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控制著整個課堂,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學生只是作為課堂的被動接受者,在這種狀態下,嚴重抑制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變成了課堂中接受知識的機器,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應當轉變自身的角色,變成課堂的指導者;同時要和學生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知識互動。

數學由于邏輯性和抽象性較強,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著一定的學習壓力,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老師應當加快角色轉換,拉近與學生的之間的距離,不僅是師生關系更是朋友關系,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某一難題,老師和學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此外,生活中對學生多一些關懷,也有利于這種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

五、建立科學的學科評價機制

建立科學、有效地評價機制,有利于老師了解課堂改革的成效,及時發現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相應的調整,推動教學工作進一步發展。評價機制不再是以前的那種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唯一的評價標準,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包括學習成績在內的各種綜合能力,如:創新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面的評價,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自信心。

此外,老師還應當建立學生評價老師的機制,學生對老師的學科教學工作也要進行相關的測評,包括老師的教學思路、創新能力以及責任意識等,并對老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這些建議有利于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和自己教學改革效果。同時,老師應當積極為適應這種評價機制做出調整,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更加的符合這種評價機制,更能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

結語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比較沉悶,師生之間缺乏互動性;老師的教學方法缺乏靈活行,方法比較單一,忽視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無法適應新課改下教學方式的變化。因此,在新課改下,數學老師應當根據情況變化,及時作出調整,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的活力,提高課堂效率,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動手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白方靜.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教學研究

[2]王元元.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點滴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教學交流

[3]劉明學.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J].數學學習與研究

篇8

【關鍵詞】新形勢 初中數學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51

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許多理念和觀點不符合時展的要求,并逐漸落后于當今時代推崇的教育理念。隨著教育的發展,新課程理念逐漸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如何根據時代眼光,綜合探究新課程理念,將新課改理念深入貫徹到我們的教學中是需要師生共同關注、共同努力的熱點問題。本文筆者立足自身的教學實踐,堅持公平、平等的原則,對當今初中數學的教育現狀進行探究,并對如何改善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供幾點建議分析。

一、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情況的分析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對于教學的組織缺乏完整的概念。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過于重視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對整個教學過程對教學有效性的把握,導致我們教學工作的有效性和組織性不夠到位。另外,教師往往關注于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疏于對新興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的思索和探究,導致我們的教學缺乏新鮮的血液。教師在教學中沿用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模式進行現階段的學習,導致課堂缺乏活力,也導致學習氛圍沉重,壓抑了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灌輸重于對學生知識的引導,導致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只知道單一的知識理論,卻不知道知識的來源以及用處,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待提高。比如,在教授基本概念及性質的時候,傳統模式下教師通常會告訴學生基本函數的分類及概念還有公式,卻疏于在具體的教學中帶領學生共同探討函數的來源,導致學生對于知識并沒有建立深層的理解。同時,環境對學生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學生很難積極有效地學習。傳統教學重視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學生,過于追趕教學進度導致學生在學習中不能及時全面的理解知識,并站在綜合角度分析知識、運用知識。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忽略對學生進行概念基本性質的傳授,導致學生對于基礎概念缺乏全面的認識和思考。但是,實際上學生只有把基礎打牢,在進行更高層次的知識探索時才會得心應手,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深度學習和探究。教師講課時如果過過于嚴肅,給學生帶來的壓迫太大,會導致學生在實際的教學中很難真正融入到教學情境中,這也是導致初中數學教學缺乏有效合作的重要原因。新課程理念強調師生之間合作的重要性,堅持公平、自由平等的原則,重視師生之間友好和諧關系的創建。

傳統教學模式重視教師的主體作用,導致學生在教學中未能充分發揮主人翁的精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教學中不敢向老師表達自己的看法,也不敢向老師提出自己的困惑,在自己學習過程中沒有向教師尋求有效的幫助,導致教學變成了單方的發展。傳統理念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疏于對學生學科能力以及才情素質的培養,導致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學生。數學作為一門與生活關聯度極高的應用類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探究意識、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技能,這恰恰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所忽略的教學關注點。因此,教師需要加強對自身教學的反思。

二、對有效改善當前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建議

(一)加強師生合作

新的紀元有新的觀點、新的教育,在新課程標準下,加強實現師生之間的友好對話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合作,創建友好的對話關系,迫在眉睫。初中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離不開師生的共同努力,需要教師和學生兩方主體的共同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明確各自的角色分工,實行具體的角色轉換,從而使我們的教學達到更高的效益。比如在教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時候,教師應該為學生準備好學生需要的工具,比如直尺、圓規、三角尺,方便學生進行實驗,探究知識的具體原理以及操作過程。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工作,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學生在具體的學習中,則需要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跟上教師的節奏,教師做好外援,學生做好內化,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加深師生之間的合作。

(二)實行趣味教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自身對于知識具有發自內心的興趣,學習知識的時候才會更加的主動,學習的效率才會更高。新課程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以及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主人翁精神,做學習的主人。在新型教學理念下,教師需要創新課堂設計,豐富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關注,促進學生積極融入到教學的情境中。例如,在教授函數的圖像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五子棋引入數學函數圖像的教學。像五子棋一樣,每個函數在函數圖像中都有一個對應的點,每個函數都有自己的位置,棋子的移動符合一定的規律,函數的變化也符合一定的規律,橫坐標和縱坐標具有一定的線性關系。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會更加容易理解函數圖像的相關知識,這個過程也有利于對學生思維以及學生分析意識的培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際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探究知識的來源以及知識的具體應用。

(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改革需要積極的勇士,新課程理念的推廣對現階段的數學教學不論是理念還是教學模式都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自身教學模式,加強對自身的教育。首先,教師需要深入鉆研教材,對知識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進行有效的總結和歸納,以對學生做出更好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要加強自身的反思,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思考自身教學理念以及課堂中教學設計的不足。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教案的設計應滿足教學的實際,符合教師對于教學整體的規劃和思考,這有利于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充分的探究,以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還應該不斷的更新自身的教學方法,保持教學的先進性。

篇9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

引言

初中數學的教學改革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屆的熱點話題之一,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質量的快速提升,不同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設計方面入手,研討初中數學教改的相關問題。

一、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基本概念闡述

(一)基本內涵闡述。

所謂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是指為了達到更優化的教學效果,通過理論灌輸和教學傳導等方式,運用科學的邏輯和思維研究數學問題,確定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建立起一整套較為完整的解決方案和對策。

(二)外延闡述。

當前所談論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還有外在的一些定義,它泛指涵蓋教學規劃、教學過程、教學評估、教學創新等在內的一整套的體系建設工作,期間涉及學生、教師、教育業務主管部門等多方,是一個內在互動機制較為完備的體系。

二、對當前我國初中數學中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思想認識方面和重視程度方面還跟不上。

當前,我國初中數學中教學設計在思想認識方面和重視程度方面還跟不上,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第一,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思維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導致在教學設計方面長期不投入主要精力;第二,各個學校的文化課整體壓力較大,初中數學教學的轉變空間不大,很多一線授課教師也沒有太多精力去深入研討教學改革;第三,由于流程分工和職能劃分等因素限制,導致工作推進方面難度依然存在。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還比較單一。

當前,我國初中數學中教學設計中所涉及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還比較單一,除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外,能夠發揮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教學技巧不多,傳統的教學工具也缺乏更多的技能要素,對教學的制約性也比較突出。從筆者不完全的調研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多重點學校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還呈現出顯著的地域差異,整體層次不高且發展水平參差不齊。

(三)缺少相應的考評機制和體系。

我國初中數學中教學設計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軟性區域”,缺少可以量化的指標評估和科學配套的考評體系,從而造成了初中數學整體革新力度不夠的問題。長期以來的教學改革,在初中數學領域中推廣的并不到位,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初中數學教學設計方面整體缺少外部監督和推動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三、未來初中數學中教學設計的步驟推進及規劃

(一)教學設計方案撰寫需嚴謹細致。

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方案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短板,隨著對數學教師技能整體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設計方案也逐步開始要逐步提高要求。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第一,方案的制定要符合國家的標準化要求。一定要從政策角度入手分析,在方案設計之初就依照標準化的模塊推進;第二,方案的制定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要使得方案的實際運行符合當地學生的實際需求,也要滿足教育水平和層次的根本需求;第三,方案的撰寫要經過認真的研討和修訂。應當通過集中座談或者專家指導等方式,對初級方案進行反復認真的修訂,對不理想的地方及時提出改進意見。

(二)教學設計考評體系建設應完備。

考慮到上下協調、統籌兼顧的原則,初中數學的考評體系建設應完備到位,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學目標及依據分析方面。首先,應當按課程標準確定具體的三維目標,然后明晰教學目標,最后應注意闡明目標確定的依據(如課程設計理念、課程標準、學生分析、內容分析等);第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方面。首先,所涉及到的重點、難點內容要做到具體明確,其次,對確立的依據要做到分析合理、科學,闡述環節要做到清晰(主要依據教學目標、學情分析等);第三,學生和教材內容評估方面。首先,要對學生整體學習狀態進行評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要分析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準、本教材(必修或選修教材)和整個模塊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教學過程設計(包括師生活動、時間分配等設計意圖)方面。首先,教學過程描述簡明扼要,清晰明了(如采用流程圖的形式,簡答扼要、更直觀);其次,教學過程設計的內容完整,至少應有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活動的設計、學生活動的設計、教學策略的設計及設計意圖;最后,教學過程設計體現新課程理念,符合設計要求。

(三)積極借鑒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

積極借鑒采用先進的教學模式是未來我國初中數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學模式的好壞直接關乎著教學改革的方向性問題,也直接關乎著教學質量的高低,我國很多教育發達地區和城市都在不停摸索新的教學模式,比如說:江蘇洋思中學的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模式,就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到最大,營造了很好的師生互動關系;兗州一中的循環大課堂,研發了360度高效氛圍的課堂教學方法,分階段、分層次、分類別的教學體系也發揮了正向的作用;杜郎口中學的“預習―展示―反饋”教學模式,從細致處引導學生樹立主動學習意識,大力推動了課堂授課的效果。

(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一直都是授課教師最為關注的地方,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教學手段也開始豐富起來。除了運用較為先進的教具外,教學的技巧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授課過程中,如何科學的提問,是本章節所要重點論述的內容。這里,筆者從自身工作實際出發,提出了初中數學課堂提問的優化策略:第一,按需設問(摸底提問、知識理解的啟發性提問、觸類旁通的發散性提問、歸納總結的提問、復習提問、理解提問、應用提問、評價提問)。一定要結合學生主體的內在訴求,設計提問的環節,把握提問的內在關聯性等問題;第二,把握時機:學生對新知識不能知識遷移時,要能夠做到銜接處理,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時,要能做到及時掌控,遇到講解知識的重點、難點時,要注意節奏和方式的調控,探尋知識之間的聯系時,要注意深入淺出的引導工作;第三,要多多設計開放性的問題。開放式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群體把握問題的結構要素,能有效促進其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僅對教學至關重要,而且對教師自我提升、自我錘煉也意義深遠。

隨著我國教改整體不斷深入,通過用心、用力、用情,我國未來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一定能夠迎來嶄新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黃岳俊.梁好翠.農村中學生解答傳統數學應用題影響因素的定量分析――基于“基礎”和“創新”等因素的考察[J].數學教育學報.2012年05期.

[2]許榮華.談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數學之友.2012年02期.

[3]陳宏香.初中數學以生為本的教學思考[J].數學之友.2012年02期.

篇10

【關鍵詞】初中數學 問題情境創設 對策建議

一般來說,初中數學的課堂主要是理論知識教育,課堂上學生興趣不高的情況比較常見,數學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初中數學教育的難點就是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注意課堂模式的創新,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引起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改善。問題情境的合理創設必須以現實為依據,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到數學的意義和樂趣,愿意積極的學習數學課程。

一、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問題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提出問題可以使學生產生求知興趣,好奇心會驅使學生去發現答案,對于教師來講,問題情境創設是一種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運用合理,可以起到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的作用。

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實現理論知識的鏈接,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知識教育,化被動為主動,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通過進行分析和比較的方式,對問題的實質和相關知識了解的會更加全面;通過梳理知識和剖析難點,可以使學生明確問題的本質,加深印象和理解。因此,教師在進行數學教育的時候,通過合理的問題情境創設,為學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間,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幫助學生認識數學學習的實質。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對策建議

問題情境創設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因此,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要重視以下兩個方面:

1.問題情境的創設要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教育的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育應注意聯系實際生活,使學生能夠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興趣的重要作用,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應從學生角度看待問題,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問題情境創設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此,為了保證所學知識能夠更好的應用,教師提出的問題必須貼近真實的生活,將社會實際引入教學中,化抽象的數學理論為具體的實際,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舉例來說,在介紹六邊形的時候,可以以蜂房為例進行具體的講解;在講到圓形和直徑的相關知識時,可以以下水道井蓋為例。通過一些具體的生活實例,可以使學生意識到數學是融入在現實生活每一處的知識,不再是書本上空洞的符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出的問題要具有趣味性

問題情境創設必須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但是好奇心的產生是以有興趣為前提的,枯燥乏味的問題很難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因此,為了使學生參與到情境教學中來,教師就必須保證問題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教師要充分考慮這個年齡段學生的興趣是什么、關注重點在哪里等實際問題,以保證提出的問題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學生愿意參與其中。對于一些新的概念知識,學生一時難以理解是很正常的,畢竟理論是抽象的,教師的表達能力也是有限的,針對這種情況,進行合理的問題情境創設是一種比較可行的辦法。在引入新概念的時候,適當的借用一些其他知識作為輔助,只需轉換一下視角,就能夠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教導學生認識負數的時候,通過借助以前學過的加減法的概念,只需要轉變視角就可以使學生理解負數的由來和意義,負數概念的引出顯得十分自然,學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角度,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問題情境創設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增強了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改變了數學課相對枯燥的傳統形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熱情。

同時,很多教師由于對情境創設的理解不夠全面,導致運用效果很不理想,因此,進行問題情境創設的時候,教師需要特別關注這些問題:教師要注意不能過于追求情境化而忽視了教學內容;情境的創設必須要考慮學生的接受情況,與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狀態相符合;創設情境所選用的問題必須以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為指南,以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的本質為目標。

三、結語

問題情境創設是一種有效的數學教學手段,對于學生的數學興趣的培養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問題情境創設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提高初中數學教育的成果。但是在進行情境創設的時候,要注意設置的問題要盡量貼近實際生活,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改善初中數學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娟. 芻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 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2(16):31.

[2] 張淼.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 (1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