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存在的問題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4:1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非遺傳承人存在的問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非遺傳承人存在的問題

篇1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意義;問題;措施

國務院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有鄂溫克民俗文化和樺樹皮制作技藝。對于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實施傳承與保護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基本職責。但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以下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進行探討。

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本民族性格的直接表現,而且是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的一個重要載體。筆者認為加強對其傳承與保護主要具有以下意義:(1)為了加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保持中華民族的個性特征。隨著世界經濟和社會的全球化,給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這就需要一種傳統的精神力量來團結和號召廣大的中華民族兒女,增強凝聚力,從而能夠使中華民族繼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一種歷史文化遺產,而且還是一種寶貴的資源。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種認識和定位,是從較高層次的抽象角度和歷史的高度得出的科學結論,在當今全球化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3)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經濟資源,更是一種永恒的精神的寶藏。旅游業的發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機遇,也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得到了切實的體現;同時還應清醒地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我國還是一種需要大力開發的旅游資源,其發展潛力巨大。這種資源不同于普通的物質文化遺產,它更體現了一種精神力量;它能夠充分展示出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和豐富的內涵。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機理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中,需要明確傳承與保護工作中的各要素運行機理,才能發現傳承與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1)主體:非遺傳承與保護主體是指參與到非遺傳承活動中,并愿意將自身技藝進行傳授的個人或是群體;而非遺保護的主體則更加多元化,包括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個人以及社會媒體等多種群體;(2)客體:非遺傳承與保護的客體包括各種文化遺產的的表演形式、知識、技能以及各種工藝品等;非遺保護的客體指保護工作中的傳承人與傳承對象,這一要素在非遺保護工作中有著重要意義;(3)載體:非遺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其以人作為傳承與保護的載體,在傳承與保護過程中必須依靠非遺傳承人的口傳心授來進行,因此在非遺保護中必須重視對傳承人的保護工作;(4)路徑:非遺的傳承與保護路徑主要是人民的廣泛參與以及傳承人的口傳心授;非遺的保護路徑則較為豐富,包括靜態形式的保護以及對傳承人的活態保護,具體包括相關法律政策、非遺教育、市場化發展等,非遺的保護路徑沒有固定方式,只要有利于活態傳承的活動都可以被視作保護路徑。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存在的主要問題。(1)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環境的問題。相比于傳統的民俗文化,現代年輕人更加推崇城市文化、潮流文化,同時國外文化的不斷滲透也使得極少數年輕人愿意了解、認識以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給傳統文明的發展與傳承帶來了不利影響。并且由于自然災害等非人為的破壞也是影響非遺傳承的重要因素,在自然災害中非遺將受到不可修復的嚴重損壞,因此也是造成非遺傳承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2)傳承鏈中斷問題。非遺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因此其對于傳承人有著較強的依賴性,而隨著非遺傳承環境的不斷惡化,多數非遺傳承人已經屬于高齡人群,但現代年輕人相比于傳統技藝更加青睞現代文化,因此只有極少數年輕人愿意加入到非遺傳承的行列中,這就導致了非遺傳承鏈條在不斷中斷。(3)傳承機制的問題。非遺傳承工作需要依靠完善的傳承機制,雖然當前各級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非遺傳承的重要性,陸續展開了多種傳承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從整體上看,國內的非遺傳承機制仍然存在很大不足,無法對數量眾多的非物質遺產進行科學、有效的傳承,也沒能深入人民群眾之中獲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因此必須對加快對傳承機制的完善工作,從而使政府、社會以及人民群眾展開更加系統、科學的非遺傳承工作。

2、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1)政府對非遺保護的認識問題。第一、現階段政府的非遺保護工作更多的是以申遺為工作重點,希望能夠通過申遺來推動地區經濟的發展,但如果一味地強調非遺的商業性質而忽略了對其文化內涵的保護將失去非遺保護工作的真正價值,為了獲得非遺的經濟效益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創造非遺的現象,這種非遺過熱現象不但無法對非遺起到保護作用反而會給傳統文化帶來一定的傷害;第二、政府在非遺保護中過度重視對非遺形象工程的建設,地方政府為了申報非遺項目而盲目進行非遺形象的塑造,而一旦申遺通過后,非遺的保護工作將被再度忽略,這就使得申遺工作失去了其文化保護的真正意義,無法真正達到對傳統文化的保護目的。(2)非遺保護機制問題。非遺保護機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評審機制問題以及監督機制問題。第一、在地方非物質遺產申遺的評審工作中,政府為了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僅僅從申報流程以及范圍等方面進行,而缺少對非遺項目真實性的嚴格審查工作,這種做法將給非遺的保護工作帶來不利影響;第二、政府缺少對申遺通過地區保護工作的監督機制,政府應該加強對地方非遺保護全周期的監督工作,防止出現申遺過程中的過度開發、虛假申遺以及輕保護現象,從而使得對非遺的保護工作發揮其真正價值。

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措施

1、 確定傳承項目,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力度,組織專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評估、判斷、篩選,把具有重要價值和鮮明地方特色,具有時代相承特點,具有獨特的知識、出色的技能和高超的技藝,保護和傳承它對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的,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傳承項目,并根據其類別、特點、瀕危程度,申報不同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此推動整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2、通過相關法律進行保護。法律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途徑,在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立法的進程中,必須要注重加強中央與地方的協作與指導關系。全國各地政府應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的基礎之上,根據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際狀況,明確中央與地方政府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分工與職責。首先,地方政府必須要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不斷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其次,必須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保護工作,相較于物質文化遺產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存在這巨大的差異性,傳承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揚至關重要,各地政府必須要構建一個傳承人命名與保障體系,在專項資金當中劃撥出一部分進行專項管理。最后,要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法律法規,健全相應的獎懲體系。通過立法,不僅能夠有效激發人民群眾主動、積極的參與到保護工作當中,同時又能夠有效避免非物質文化遺產破壞與流失的情況。

3、加強政府扶持力度,進行保護。(1)增加投資。要想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度,使得更多的群眾能夠正確意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這就需要各地政府積極組織社會當中的各種資源,通過積極組織各種宣傳范圍廣、輻射能力強的宣傳活動,有效提升民間文化的知名度,從而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參與度。(2)協同合作,共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屬于全面、系統的工程,這就需要中央、各級政府、地方文化機構、宣傳機構以及非物質文化的專家進行協同合作,要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整個社會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認識。

結束語

我國具有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沉淀,有著極為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當前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瀕危、衰退,甚至存在消失的危機。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曹偉偉.淺談漯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D].合肥:安徽大學,2014.

[2] 于思文.區域性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策略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3] 史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探析[J]. 大眾文藝,2015(03)

篇2

摘要:

少數民族曲藝是中華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大瑰寶,不僅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彌足珍貴的歷史價值,其保護和傳承對于維護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2006~2015年間,我國對少數民族曲藝的保護做出了一些努力,建立了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出版了大量的學術研究成果,舉辦了多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活動。然而,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之處,如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少數民族類曲藝項目偏少且集中于部分少數民族、傳承人面臨年齡老化后繼無人且男女比例差別大、演藝團體匱乏、觀眾群體少等。在今后少數民族曲藝的發展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曲藝項目的挖掘、申報與管理,出臺措施提高傳承人的文化自覺,合理利用生產性保護及數字化保護,促進少數民族曲藝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關鍵詞:

少數民族曲藝;非遺名錄;傳承人

曲藝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類別之一。曲藝是中華民族民間說唱藝術的總稱,是一種以“說唱”為表現形式來敘述故事的表演藝術形式。我國是擁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55個少數民族同樣也創造了屬于其民族的獨特曲藝藝術形式。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對于豐富和完善我國的曲藝藝術寶庫具有重要意義。

一、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曲藝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少數民族曲藝承載了少數民族的獨特藝術魅力,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藝術瑰寶,不僅豐富了我國的曲藝藝術素材,而且記載了我國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藝術文化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因此,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曲藝藝術,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及現實意義。

(一)少數民族曲藝具有獨特的藝術文化價值

曲藝,又稱“說唱”藝術,是我國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大瑰寶。曲藝主要依靠“說唱”這種形式來敘述故事,簡練而生動,為人們喜聞樂見。少數民族曲藝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它的民族性,最鮮明的藝術特征也在于它的民族性。少數民族曲藝主要流布于少數民族地區并且采用民族語言(方言)或多種語言(方言)來“說唱”故事,這也是與漢族曲藝藝術最主要的區別。有些少數民族曲藝曲目在語言上體現了鮮明的交融性,即在說唱表演中融匯了漢語及民族語或方言。比如以滿族為主創造的“子弟書”便有采用滿語、漢語交叉表演的歷史。現今,在漢蒙雜居地區仍有“烏力格爾”蒙古族藝人可以同時夾雜漢語進行表演。在塑造說唱故事的主人公上,對于同樣一個英雄人物在不同民族都打上了各個民族的鮮明文化烙印,體現了各民族曲藝文化的相互貫通與交流。比如武松這一人物形象是漢族曲種中的鮮明形象,然而這一人物形象不僅在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說唱故事中有所反映,而且在蒙古族的“烏力格爾”說唱故事中也有體現。

(二)少數民族曲藝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少數民族曲藝的另一重要文化價值在于它的歷史研究價值。曲藝主要依靠藝人的口頭說唱來傳承,少數民族曲藝同樣也是依靠口頭說唱這種形式來傳承。少數民族曲藝的這種傳承方式使其保留了較多的曲藝藝術的原始形態,也為少數民族曲藝的歷史演變提供了可資觀照的范本,因此少數民族曲藝也被稱作研究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比如被稱為少數民族三大英雄史詩的《格薩爾王傳》、《江格爾》、《瑪納斯》,即通過藏族(“嶺仲”)、蒙古族(“陶力”)及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達斯坦”)這三個少數民族曲藝藝人的不同說唱形式傳承下來,成為記載少數民族歷史的重要形式。各少數民族的歷史記憶通過少數民族曲藝藝人的加工創造得以長久地保留下來,填補了沒有文獻記載時期的歷史空白,成為研究少數民族曲藝史及少數民族發展史的重要歷史參照范本。

二、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名錄保護與傳承人傳承現狀

(一)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名錄保護現狀

2006~2015年間,國務院分別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本課題組認定少數民族曲藝項目主要依據:一是以少數民族名稱命名的曲藝項目,如達斡爾族烏欽、傣族章哈等;二是曲藝項目中未提及民族而所屬民族明確的曲藝項目,如烏力格爾、好來寶等;三是為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共有的綜合性曲藝項目,如新疆曲子,為漢、回、錫伯等民族所共有,也視為少數民族曲藝項目。根據本課題的認定方法,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共計21項,其中正式名錄中17項,擴展名錄中1項。

1.國家級曲藝類非遺項目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從已公布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可以看出,我國少數民族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整體呈下降趨勢。

2.各少數民族非遺項目數量分配相對均勻

在已公布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在各主要少數民族中分布相對均勻。

3.非遺項目分布省份集中在民族地區

在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所在省份多為民族地區。

(二)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傳承現狀

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者,而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則是少數民族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習者和承載者。2006~2015年間,目前共有24位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

1.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數量及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

根據文化部已公示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統計結果顯示,少數民族曲藝類傳承人在經歷了從無到有后,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見表2)同時,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所占當前批次曲藝類非遺傳承人的比重也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趨勢。

2.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老齡化且性別差距較大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大部分年齡偏大。總體來看,在四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傳承人1920后共計2人,1930后共計7人,1940后共計7人,1950后共計4人,1960后共計4人。且在這四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第二批少數民族曲藝非遺傳承人中,男性占絕大多數,而在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女性占多數,并且呈現上升趨勢。

3.少數民族傳承人傳承的并非都是少數民族非遺項目

一般來說,漢族傳承人傳承漢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少數民族傳承人傳承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然而,這種情況也并非絕對。在數據統計中顯示,有4位少數民族傳承人對應的傳承項目為相聲、北京評書、四川揚琴,而這三個非遺項目為漢族曲藝項目,這樣就出現了傳承人所屬民族與少數民族曲藝項目不對應的特殊情況。

三、少數民族曲藝在傳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006年至2015年以來,我國少數民族曲藝在傳承中不斷地繁榮發展,取得了諸多成就。如四級曲藝類非遺名錄體系建立、各類曲藝類學術研究成果豐富、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活動開展、曲藝院校及專業逐漸建立,這些曲藝保護及傳承工作都促進了少數民族曲藝的繁榮發展等。少數民族曲藝的保護及傳承工作盡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傳承與發展中仍然面臨著一些困境和問題亟需解決,而探尋出合理傳承與保護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發展的路徑成了本課題研究的關鍵點。

1.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少、分布民族不均

目前看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評選及認定是對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種重要方式。據統計,在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及擴展名錄中,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僅占21項。綜合看來,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在十大項目分類中所占的整體比重較小,在當批次曲藝項目中所占的比例也比較小。而且,每批次的項目數量呈現整體下降的趨勢,擴展項目只有第一批擴展名錄中有曲藝項目。在民族的分布上,全國55個少數民族只有蒙古族、達斡爾族、赫哲族、鄂倫春族、傣族、哈薩克族、布依族、土家族、苗族、朝鮮族等12個少數民族有國家級曲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造成問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究:一是其他少數民族根本就沒有更多的曲藝項目;二是其他少數民族也存在著不少比較有特色的曲藝項目,但當地人缺乏保護及開發意識而未申報;三是當地政府及人們重視項目的申報,而沒有重視項目申報的方式方法最終導致申報失敗。這三種原因中,第一種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較小,另外兩種原因存在的可能性較大。

2.傳承人老齡化嚴重、男女比例差別大

根據項目組統計的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名單(表2)結果顯示,在這24位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中,1920年、1930年以后出生的老年人占多數,中年人只有7人,青年人則沒有。顯然,少數民族曲藝非遺項目傳承人正面臨老齡化嚴重、后繼乏人的困境,嚴重制約了少數民族曲藝項目的傳承和發揚。就傳承人性別來看,每一批次中男女性別比差別都比較大。這種結果可能受到了跟某些地區或民族“傳男不傳女、傳女不外嫁”的傳統觀念的約束。

3.演藝團體匱乏制約曲藝的創新傳承

目前,國內曲藝演藝團體并不少,如合肥演藝公司曲藝團、無錫市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曲藝團、自貢市歌舞曲藝演藝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曲藝分公司、濟南明湖居演藝有限公司等等,然而專門的少數民族曲藝演藝團體卻很少。內蒙古民族曲藝團是少數民族曲藝團的重要代表,主要表演蒙古族特色曲藝項目,為邊疆地區、國內其他地區乃至國際上演繹了淳樸的民族風情,然而像這樣的團體目前還比較少。少數民族曲藝項目屬于表演性非常強的項目,而演藝團(公司)的匱乏嚴重制約著少數民族曲藝在本地區乃至全國的創新傳承。

4.觀眾群體少制約曲藝演出市場的擴展

當代社會,娛樂方式多種多樣、豐富多彩,觀眾大多選擇去看電視、看電影、看演唱會、玩游戲、K歌等方式來緩解壓力,而很少有觀眾能靜下心來去演藝場館觀看曲藝節目演出。就是在民族地區,人們更多的選擇是接觸現代化的一些娛樂方式而不是去觀看少數民族曲藝的表演。快餐式的娛樂方式比起傳統曲藝表演對當代人們有著更多的吸引力。再者,少數民族曲藝多數是使用民族語言或方言來演唱,城市中的年輕人更是難以理解,這也影響了少數民族曲藝的演出市場。

四、促進少數民族曲藝繁榮發展的主要路徑

1.各地區及民族應加強對非遺項目的申報與管理

如前所述,少數民族曲藝項目數量在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所占的比重較小,曲藝項目在55個少數民族中分布不均。因此,少數民族聚居的各地區、各民族應該對本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的申報引起高度的重視。首先,增強對優秀少數民族曲藝類非遺項目的保護意識。其次,積極向縣、市、省、國家申報本民族本地區的優秀曲藝項目。在申報名錄項目的同時,不管是單個項目申報還是多項目“捆綁”申報,都要注意保存少數民族曲藝項目的文化生態完整性,不能出現為求申報而破壞其完整性的情況。最后,加強對入選非遺名錄項目的管理。對于那些已經入圍非遺名錄的曲藝項目,相關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曲藝項目保護、傳承的監督與管理,切實保障曲藝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2.提高傳承人的文化自覺并積極培養傳習生

以前少數民族曲藝的傳承方式大多為家傳或師傳,學得一技之長作為謀生的手段。而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謀生之路多樣,很多得到家傳或師傳的傳習人不愿意繼續從事曲藝表演而另尋出路,更不愿意繼續往下一代傳授。為了能使優秀的少數民族曲藝項目繼續發揚光大,相關部門或單位應該做好傳承者的思想工作,使之意識到曲藝傳承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其一,各級政府部門定期組織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人的研修培訓。在培訓過程中,不僅要講授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而且還應傳授現代教育思想,打破傳承人的男女性別偏見。其二,各相關院校積極與傳承人配合,積極培養傳習生。目前,已有部分高等院校開設了曲藝專業,也有一些中小學將曲藝引進了課堂,這樣能更好地培養新一代的傳習生,使年青一代更好的將少數民族曲藝傳承下去。

3.加強對少數民族曲藝的生產性保護

所謂少數民族曲藝生產性保護,即在保持少數民族曲藝非遺的整體性、原生性、傳承性的前提下,通過借助生產、銷售等手段從而將曲藝文化資源轉化為曲藝文化產品的一種保護方式。文化部部長也提倡“深化生產性保護”,認為生產性保護符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規律①①。曲藝本身是一種“說唱”藝術,表演性很強,加之少數民族曲藝帶有的民族風情、民族特色,少數民族曲藝走向演藝市場對于少數民族曲藝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少數民族曲藝文化資源在轉化為文化產品,走向演藝市場的同時,一定要注重保持少數民族曲藝本身的原真性與整體性,注重傳統曲藝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結合,不能一味地為了追求市場效益而使之“變味”。

4.合理數字化保護擴大演藝市場的觀眾面

篇3

關鍵詞:非物質遺產 產業化 政策規制

項目資助:2011年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立項項目ZJ11FY009《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政策規制研究:以平湖鈸子書為例》

近幾年來,我國一些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得到了快速推進。非遺的產業化發展模式,對于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影響力、增加非遺保護和傳承的資金支持力度、促進非遺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與此同時,非遺產業化進程中過度開發利用及其對文化內涵的曲解與誤讀等問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政策規制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現狀

近幾年來,伴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在政府相關政策議題中的凸顯、各級輿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工作的持續追蹤。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度急劇提升。在政策性發展要素及保障措施供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一批社會資本也開始逐步涉足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工作。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相關文化內容或文化要素、依托非遺的品牌張力,開發非物質遺產旅游及關聯文化產品生產、營銷等產業,甚至以此為基礎構建延伸的大文化產業園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在經歷了自發性個案嘗試后迅速被推開,非遺產業化經歷了從小到大的快速的發展過程。筆者在浙江走訪非物資文化遺產基地12個,其中有2個已經形成既有一定規模的產業化發展格局,4個有產業化運行的項目并已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拉動效益。

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呈現出以下主要特征。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呈現出復合產業化的發展態勢。非遺產業化已經不單是游客參觀、體驗等活動的組織開發,轉而形成融合非遺文化考察、購物、休閑旅游等內容的復合型產業形態。個別區域文化與經濟發達的地區甚至延伸出非遺特色藝術產品制造與營銷、非遺特色文化標識、文化符號授權經營、非遺特色會展等特色產業門類,構建了從產品制造、產品營銷到最終價值兌現的產業鏈。從產業利潤構成而言,非遺直接產業貢獻率占產業增加值的二成,而旅游、購物等關聯產業占整體貢獻率的八成。二是非遺產業化運營資本構成相對復合化。當前,在非遺保護與產業開發中,既有政府性資金的投入、也有民營資本的加入,甚至也有個人資金以承包等形式加入非遺產業的開發。這里面存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一方面是非遺作為具有獨特文化傳承、不可復制的文化內容,具備構建獨立競爭力和差異化競爭力格局的直接支撐,具有極強的產業吸引力。同時非遺大多于區域乃至村落存在著交叉盤纏的關系,甚至個別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分布在某一宗族中,為個人資本介入產業運營提供比較好的條件。三是非遺產業化的整體運營模式仍以粗放型為主,產業效益參差不齊。雖然非遺產業化帶動起關聯產業的迅速發展,形成復合型的業態結構。個別區域甚至實現了非遺品牌輸出以及文化制造業的結合。但從整體上看,這種復合型業態結構更多的是源于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發展要素向發展機遇的自發性靡集,或者是其他產業門類經營方式的一種慣性移植。從整體上看,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運營機制仍有待完善、運行水平亟待提高。非遺產業化現代治理結構與集約型發展模式的欠缺既制約了非遺產業化的層次與水平,也為非遺產業化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提供了體制空間。

二、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度產業化超過了非遺古跡遺存的現實承載力,使其遭到破壞的潛在可能性大大增加。當前部分地區片面放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區域旅游、購物等的拉動效應,將對非遺的聚焦視野從“傳承與保護的可持續發展”簡單轉變“最大化經濟效益的兌現”。憑借非遺的品牌感召力,盲目發展旅游業,突破非遺古跡遺存的游客接納底線,大肆聚攏游客,對非遺古跡遺存的保護帶來極大的壓力,非遺古跡遺存的損壞已經不是個案。同時,個別地區為了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外在感觀形象,對非遺古跡遺存盲目進行改造,改變其傳統結構、擴充其規模等,商品化、人工化、藝術化的非遺藝術形態及舞臺頻繁呈現,失去其本真的原始形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直接的破壞。

二是盲目炒作文化概念,曲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意蘊和文化內涵, 改變了非遺的文化特質。部分地區盲目追求“新奇特”的感觀效應,炒作時尚的文化概念與文化符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神意蘊和文化內涵肆意放大與延伸,將“時尚休閑養生娛樂”等文化內容嫁接到傳統文化因子中,非遺原有的個性化的話語方式與文化表達受到壓制。個別地區甚至采用粗俗的藝術方式、低下的文化趣味去解讀非遺的文化內涵,更是背離了非遺的精神意蘊,丑化了非遺形象。

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不足,使非遺的一些藝術形式被簡單抄襲與復制,同質化競爭的加劇、整體發展環境的惡化,對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帶來直接的不良影響。由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保護意識的欠缺及侵權查處力度的不足,當前個別地區非遺特有的制作工藝、藝術產品被盲目仿制,藝術血統不正、制作工藝粗陋的“偽非遺項目”、“類非遺產品”在市場上不斷出現,消費者真假難辨,傷害了真正非遺的公信力。個別地區甚至在“產業化”的旗號下,不顧非遺的工藝標準與流程,盲目組織非遺產品的規模化生產,或者將其他相關產品門類都納入到非遺旗號下,非遺產品及其制作工藝的“獨特性”遭到侵犯,嚴重混淆了非遺的市場純正性,影響了非遺的社會聲譽,惡化了非遺的發展環境。

三、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政策規制體系的建構:原則及內容

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要堅持“適度化”原則,要立足于擴大非遺的影響力,更好地集聚社會資源,促進非遺的傳承與保護的目的,開展非遺產業化的探索。在產業化進程中,要根據非遺產業門類特點、制作工藝特色、非遺古跡遺存的現實承載量等,設定人流總量、非遺特色產品生產量等非遺產業化相關指標,確保非遺產業化不對非遺本身的物質載體及工藝帶來損害的底線原則,切實規避“舍本求末”的發展路徑。要堅持“本真性”的原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在于非遺特有的制作工藝、藝術形態及其內在精神底蘊、文化特質的傳承、保護與表達。在非遺產業化進程中,要嚴格遵守非遺傳統的制作工藝與流程、藝術門類與形式,切不可忽視非遺既有的藝術內涵與形式,盲目簡化與變革工藝,搞準標準生產。要堅持“排他性”原則。在非遺產業化進程中,不能簡單追求產業規模的量級層次、搞“全民產業”,機械拷貝非遺藝術門類與藝術產品,走同質化發展、低水平覆蓋的道路。堅持“排他性”原則就是規避類同產業、相似門類、模仿形態的滋長繁衍。確保非遺產業制作工藝、產業形態的血統純正性與專屬性是非遺產業化的基本前提。

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政策規制體系。一是要明確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的準入標準,建立非遺產業化項目論證公示制度、建立產業化準入牌照制度。該制度旨在明確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門類可以開展適度的產業化運行,哪些產業門類應當規避產業化發展,建立具體的區分界定標準。當前,對于特色地方戲劇、傳統舞蹈、傳統美術、傳統音樂等非遺門類,鼓勵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組建專業劇團,開展市場營銷與推廣,集聚多方面的社會資源,努力拓展社會影響力,弘揚傳統藝術。而對于傳統古老技藝等介于于技藝傳承的定向性與范圍限制性,尚不存在規模化、市場化運作的條件,應主要通過政府公益性政策的完善,擴大人才儲備基礎,延續與發展藝術門類。對于一些古跡遺存類的非遺項目,在推進產業化進程中要嚴格限制規模容量,以保護非遺為首要原則。要建立非遺產業化的審核備案機制,實行一事一議,征求各級專家等的意見,在一定內范圍予以公示。對于審核通過的非遺產業化項目,發放具有一定行權期限的產業化準入牌照。完善非遺產業化的過程監控機制,建立分層級的預警處置模式,通過定期動態材料報備與職能部門查訪等形式,根據不同性質與程度對出現問題的產業化項目予以警告、嚴重警告等處罰。以年度為單位對產業化狀況進行評估,提出整改意見等。完善監督懲戒機制,對于越界經營或其他對非遺產生傳承與保護產生不利影響的產業化項目要果斷吊銷許可拍照。對于非遺產業化過程中傳承、保護和開發的良好案例要進行宣傳與推廣,并給予進行政策、資金和人才的重點支持。確保非遺產業化始終在政府職能部門的監控范圍內實現可持續發展。

建立非遺產業化的管理運行機制,建立與完善政府、傳承人、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個層面的協調配合機制。基于非遺的特殊屬性,區別于其他文化產業項目的運行模式,非遺產業化項目的推進是在政府指導下、封閉運行的有限市場驅動模式。在獲得非遺產業化經營許可后,政府有關文化職能部門、非遺傳承人以及社會企業與資本共同協商非遺產業化經營的規模、產業特色、產品定位、商業模式等。政府主要負責非遺產業化經營邊界的設計、基于非遺傳承與保護政策性壁壘與紅線的規劃,對于自發性市場力量對非遺產業方向的誤導與牽制實施干預與矯正,確保非遺產業化進程中對非遺傳統技藝、藝術形態及文化內涵的“安全”。非遺傳承人是非遺產業化的技術主體,負責非遺傳統技藝的保護、傳承,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純正性”。 企事業單位及其所負載的各類資本是非遺產業化的推動主體。在政策范圍內,通過集約式、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科學富有創意的品牌營銷、各類資金的投入,實現非遺產業化運作的高效與科學,既能有效彰顯非文化遺產的魅力,促進非遺的傳承與保護,又能夠獲得合法、合理、合情的收益,更好地反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實現可持續發展。

篇4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承;問題;對策

2011年2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通過,并于同年6月1日正式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已經成為國家文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種保護途徑中,校園傳承因為其特有的優勢,逐漸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途徑。繼中央美術學院之后,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杭州師范大學、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樂山師范學院、南昌大學等多所高校用不同的方式對非物質方化遺產的傳承做出了不同層面的嘗試,對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高校進行非物質文化傳承與保護的優勢

首先,高校可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各層次專業人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很高的技術性,需要培養大量專門人才。高校可以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業和學科,承擔人力資源培訓工作。這些專業人才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中可以大有作為。其次,高校可以提供專門的研究機構,產生一大批研究成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提供智力支持。高校可以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重要平臺。最后,高校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等設施,可以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文獻、檔案、展覽等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需要一定的場所、文獻資料作為保證。高校一般都有資源豐富、形式多樣的、相對寬敞的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這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宣傳、教育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

二、非物質文化校園傳承的現狀

目前,多數高校的非遺工作尚未起步,部分高校在參與非遺保護工作上有所嘗試,個別院校在參與非遺保護工作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粗略統計,2004年以來,我國高校,相關“非遺”保護和研究學科建設的單位超過30余家,其中,有9家提出明確的學科建設規劃和相關教學要求。這些“非遺”研究機構幾乎都擔負著一定的人才培養任務。其中許多高校只是開設一下相關課程,初步形成了專門人才培養的多種層次結構。

三、非物質文化校園傳承存在的問題

非物質文化的校園傳承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現階段,已涉足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高校在全國范圍的比重是很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校園傳承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1.沒有參與非遺保護工作的高校缺乏參與意識,已經參與非的高校缺乏有效經驗。目前真正參與到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的高校屈指可數,很多高校完全沒有這種意識,就算已經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傳承工作中,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缺乏有效的經驗。

2.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資源匱乏,師資力量薄弱。非物質文化遺產獨特的課程特點,對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的要求很高。由于學科建設時間短,多數教師沒有進行過系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的專業學習,學生很難學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并從根本上改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3.高校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缺乏相應的課程體系。很多高校都沒有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的相關課程納入正式的教學課程體系當中,沒有相應的學分,這樣導致其開課呈現一種不穩定狀態,同時,這也影響了教師和學生對其的重視程度。

四、非物質文化遺產校園傳問題的對策

導游的服務質量與導游薪酬制度直接相關,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勢在必行,《旅游法》使導游人員的薪酬制度改革有了法律支持,但在其已實施一年的情況下效果仍未明顯體現出來,因此,重要的在于如何去執行和完善當前的薪酬制度:

1.政府部門進行引導,高校自身增強對非遺保護工作的認識。高校作為非遺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應當認識到高校的使命、職責與非遺傳承工作的一個契和。政府應當加強宣傳引導,以及在政策上的給予一定的支持。

2.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工作要從教師的教學能力抓起,對在崗的教師加強培訓,可以聘請相關專家學者開講座、進行學術交流或兼職任課等,也可以聘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為兼職教師,以增強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感性認識。

3.開展相關的高校課程體系建設。首先,可以開設與非遺相關的公共選修課程,引導學生充分認識非遺對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差異,并形成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態度。其次,在高校部分專業學科中合理融入與非遺相關的課程。例如,美術專業中開設版畫、剪紙、泥塑、木雕等課程,服裝設計專業可與民間染織、民族服飾研究相結合,舞蹈專業可在課程中穿插對民間舞蹈種類的學習。此外,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甚至可以聘請民間藝人和非物質方化遺產繼承人擔任客座教授,將項目的學習納入日常教學中,通過民間藝人手把手的指導,讓大學生轉變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參與者和傳承者。

參考文獻:

[1]丁永祥. 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論略[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2).

[2]沈燕紅. 地方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傳承的必要性和途徑探析[J]. 學理論. 2012(07).

[3]劉寧,地方高校對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措施研究,大眾文藝2013.

篇5

2005年,國務院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并確定了“國家+省+市+縣”的四級保護體系。

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此后國家每年都會不同程度地強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其主要發展方針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

2017年,國家更是強調“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非遺作為最具文化價值的文化品類,這12年來,其傳承與保護情況到底如何?還有怎樣的想象空間?《經濟》記者帶著這些問題,來到全國紅色文化資源大省――陜西一探究竟。

40-50歲的傳承人挑大梁

記者來到陜西省文化廳,看到鳳翔泥塑、安塞剪紙、耀州窯陶瓷、澄城刺繡等12個獨具陜西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被展示在裝修風格一致、具有漢唐風韻的門面房中。“這12個門面房無償提供給各地市文化局,用于展示陜西優秀傳統文化。”陜西省非遺處處長劉衛東說。

截至目前,陜西省共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46人、省級398人、市級1281人、縣級3977人。

記者分別走訪了延安市、銅川市、寶雞市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0余人。

延安市文化局副局長孫文芳告訴《經濟》記者,目前延安市共有1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但只有8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其中陜北民歌傳承人賀玉堂、安塞腰鼓傳承人曹懷榮、安塞剪紙傳承人高金愛已去世,剩余5位傳承人的平均年齡超過73歲,而且安塞剪紙傳承人李秀芳已癱瘓在床,失去了傳承能力。”談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現狀,孫文芳眉頭緊鎖,十分揪心。“好在前兩年以采訪他們的下一輩或者周邊人等用數字化方式做了一些搶救性傳承,保留下來一點,要不然可怎么辦啊?”

非z傳承是活態傳承,其最大特點是人在藝在,人亡藝絕。

在陜北民歌的傳承上,孫文芳他們選出了新的傳承人――王玉成。《經濟》記者采訪王玉成時了解到,2006年,他因為偶然的機會在公開場合唱了幾嗓子,人們都說他有天賦,加上他自己從小也喜歡唱民歌,所以自此開始了唱民歌的生涯。

經過短短一年的時間,王玉成創辦了自己的藝術團,不僅一個人承包了團里所有的支出,還想辦法給藝術團的成員發工資。“為的就是讓藝術團的人能夠堅持下去,把陜北民歌唱遍大江南北。”王玉成說。

2014年,王玉成的藝術團成為“陜北民歌保護傳承基地”。也的確,王玉成為了陜北民歌的保護和傳承做了很多事情,如定期帶藝術團的成員下鄉采風,辦民歌比賽,每年招收10-20個學生,積極參加文博會等。

收效還挺顯著,王玉成解釋說,陜北民歌關鍵在于原生態,而陜北人民大多天生都有一副好嗓子。“口傳身教的方式還比較管用。”

安塞剪紙的傳承人數量稍微多一點,其中以李福愛、余澤玲、余琴等人為主要代表。《經濟》記者分別采訪了這三位傳承人,了解到他們除了會剪紙外,還會畫農民畫,題材以表現陜北的風土人情為主。

余琴的一組農民畫讓記者印象深刻,她以黃土地上人們即將消失的生活場景、勞動場景為題材進行創作,可謂“非遺中的非遺”。她告訴記者,剪紙是陜北婦女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種方式。以前一位寡婦用剪紙的形式表達對自己丈夫的思念,“把他一生的情況都用剪紙表現出來了。”

余琴她們剪紙已剪了30余年。30年前剪紙是為了給家里增添點節日的氣氛,做裝飾用,現在剪紙“有時候是為了追憶黃土人民的生活,有時候是作為一種閑暇時的消遣。”

但不可否認的是,剪紙傳承的主力是她們。

存在同樣情況的還有耀州窯燒制技藝的傳承人孟樹峰。《經濟》記者了解到,他已退休,目前以到各地活動講學為主。記者到銅川市耀縣見到的傳承人是沿用傳統工藝的其他人。“耀州窯陶瓷研究所主要做研究工作,并不涉及技藝的實戰。”耀州窯陶瓷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單超告訴記者。

在陜西省其他市也是如此――真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很少在一線,新一代傳承人的年齡大概是40-50歲,他們這個群體成了非遺傳承的主力。

多方式擴大非遺影響力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不僅看到了非遺的現狀,也了解了非遺傳承和保護領導層面的一些想法。

陜西省文化廳方面,劉衛東表示,他們不僅重視組織機構建設,為非遺保護提供組織保障,還努力探索保護工作的新方法、新方式,采取積極舉措推進項目科學保護,而且從基礎教育入手,普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知識等。比如,積極開展非遺“四進課”,在全省部分中小學試點開展了傳統體育進體育課、傳統技藝進手工課、傳統美術進美術課、傳統音樂進音樂課的試點探索。

在擴大非遺影響力方面,政府層面鼓勵與旅游結合。

把文化與旅游結合得最為緊密且目前已初見成效的當屬延安市。每年從4月份開始,延安市就迎來了旅游旺季。“目前已經打出品牌的是延安市安塞縣,它是腰鼓之鄉、民歌之鄉、剪紙之鄉、繪畫之鄉、曲藝之鄉。”孫文芳介紹說。

安塞腰鼓是陜北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表現了陜北人的精神風貌和陜北古老的歷史,并能較全面地展現陜北文化的狀態――第一,陜北的山、水等自然景觀呈現出的文化;第二,陜北人在生存和發展中形成的文化;第三,陜北交通工具、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等呈現的文化;第四,反映陜北人氣質、性格、行為處事、風俗習慣等精神層面的文化。

陜北民歌以抒感見長,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通俗易懂,易于流傳。這便是古人所說“男女有所怨恨,相從而歌,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寫照。“信天游”就是民歌手們隨心所欲唱出來的。

孫文芳說:“這些都是延安市豐富的文化資源,未來會加大力度進行推廣和宣傳。”

此外,為擴大當地非遺影響力,陜西省還積極采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做出了有影響力的影片。

比如,孫文芳策劃制作發行的目前國內唯一用剪紙動畫藝術形式反映新農村建設的30集剪紙動畫《延河灣》,以及《東方紅》、《趕牲靈》、《蘭花花》、《想起我的男人背地里哭》四部微電影。孫文芳說:“將古老的陜北剪紙、民歌與現代高科技動漫及時尚微電影相結合,可以探索民間剪紙和民歌的產業化發展和國際化傳播之路。”

其中《延河灣》榮獲了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獎和全國“金喜鵲”原創動漫優秀作品獎;四部陜北民歌系列微電影先后榮獲第三屆亞洲國際微電影節優秀影片獎、第三屆中國微電影大賽最佳影片獎、金雞百花電影節?國際微電影展優秀影片獎等30多項大獎。

記者觀看了微電影《蘭花花》,其講述了陜北高原上最美的女子蘭花花本與楊五娃青梅竹馬,彼此相愛,卻被賭博的父親輸給了周家,五娃為了救花花不幸被抓,花花為了五娃跳下了山崖的故事。

“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民歌《蘭花花》,是陜北民歌中的經典之作,被稱作陜北高原上的《梁祝》。許多年過去了,那動人的故事和凄婉的旋律,依然在黃土高原上傳唱。”孫文芳表示。

有此想法的還有銅川市的政府官員,銅川市文物旅游局局長惠善利曾公開表示“要按照5A級景區的標準建設耀瓷文化景區”。

單超表示:“耀州窯文化的價值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目前與耀州窯相關的只有耀州窯陶瓷這一款非遺產品。”

銅川市耀縣是以煤礦為主的縣城,目前迫切需要進行消費轉型升級。單超認為,還需對耀州窯遺址進行保護。“耀州窯的代表不僅是青瓷,還有唐代的唐三彩等,這些工藝都是很先進的。”此外,還需與耀州窯博物館、陳爐園區、黃堡園區形成命運共同體,一同挖掘文化資源,打造文化旅游生態。

非遺傳承人觀念有所進步

令人可喜的變化是,在政府的推動下,非遺傳承人已經意識到政府給的扶持資金遠遠解決不了他們的根本問題,依此狀態下去,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生活,走入尋常百姓家將成為空談。

記者明顯感覺到非遺傳承人力圖改變現狀的迫切感。

在采訪中,記者問及剪紙傳承人是否愿意把剪紙商業化,余澤玲說:“我也很矛盾,商業化吧,擔心失去了傳統的東西;不商業化吧,看此情況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余澤玲用剪紙這門技藝供孩子讀書,并保證了家里大大小小的開支。“現在我做兩手準備,一部分是做傳統的剪紙,另一部分是走商業化路線。”余澤玲說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陜北說書傳承人曹伯炎在這方面找到了平衡。

曹伯炎很早就意識到民間傳下來的段子固然經典,“但沒有市場,沒人愿意聽。”曹伯炎癟著嘴,攤開手,表示很無奈。

但陜北說書還是要繼承和發展的。于是曹伯炎在傳統的段子中融入了現代的元素,比如,使用傳統段子的旋律,加上現代化的詞兒。同時,曹伯炎多次對《經濟》記者強調:“像《刮大風》這種傳統的段子是必須要學會的,這是核心競爭力。”

多年來,在傳承方面他也一直這樣要求學生。在曹伯炎家族的推動下,陜北說書已從地攤文化轉向在人們心目中有地位、有影響力的臺面文化。這與他們“用心說書”是分不開的。

記者走訪“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文化品牌產業――鳳翔泥塑、耀州陶瓷”時發現,他們的特點是都采用訂單式銷售模式,走的路線也偏向中低端。胡新民表示:“我也希望一年制作幾件頂尖的、無可挑剔的作品,但各種事情纏身,沒辦法潛下心來創作。”

耀州窯陶瓷中的唐宋陶業,從拉坯到花紋的創作全是純手工,一個四件套的功能性陶瓷賣只180元。而真正價位比較高的,基本是因為創作者或者花紋制作者較有名氣,人們主要以收藏、增值為目的購買。

總體來說,這些做得比較好的傳承人,其思想觀念都能與時俱進。像陜北民歌傳承人王玉成等,基本都把非遺傳承作為一項事業來做,用各種方式把非遺的種子撒得更多、更遠,而不是以前那種“只傳自家人”的傳統觀念。

非遺產業化發展是未來方向

盡管如此,非遺活態傳承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知名文化學者袁茂林告訴《經濟》記者,他下了這樣一盤棋:以文化產業園區為載體,以文化廣場的形式進一步挖掘和展現延安的歷史文化,并找到與當下的契合點;以非遺傳承研發基地為落腳點,匯聚非遺傳承人、特色非遺產品,形成集觀光、體驗、學習為一體的樂園;以非遺博物館、民俗館為依托,以“三黃兩勝”(黃河、黃土、黃土風情;文化勝地、革命勝地)為特點體現尋根文化。

袁茂林解釋說,1942年5月23日,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文藝發展指明了方向。這個特殊的日子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鑒于此,袁茂林把“5?23”這個文化符號根植于文化創意園區的名字中,讓人們重溫75年前同志的《講話》精神――牢記“生活是文學創作的源泉”、“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等教導,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以延安得天獨厚的文化優勢,在厚重的黃土地上用文化補‘鈣’,用文化產業的大手筆來撬動文化和經濟的共同繁榮。”這是袁茂林最終的目標――形成文化、旅游、金融良性循環的產業鏈。

但這些目前都還只是構想,具體落地實施還需資金推動。

孫文芳也向記者說過:“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開發是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這些年她做了很多嘗試,想了很多辦法。

孫文芳想以“國家級陜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項目為龍頭,科學規劃,統籌實施,加強陜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整體保護和活態傳承。比如,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啟動實施“延安民間藝術產權交易中心”、“民間藝術品O2O交易平臺”和“民間藝術專業村”建設項目。同時,在棗園路和橋兒溝建設“延安非遺街區”,開發“民間藝術一條街”和“特色美食一條街”,集中展演民歌、說書等民間音樂,展示剪紙、農民畫、布堆畫、刺繡等手工藝制品,提供涼粉、煎餅、羊肉等名優小吃,讓外來游客集中感受、體驗陜北文化的底蘊。“一方面帶動民間藝人增收致富,另一方面也帶動延安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孫文芳說。

她希望能盡快啟動“延安非遺博物館”和“非遺數據庫”建設工程,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性保護,并實施“非遺陜北”民間手工藝大賽、非遺美食大賽和王向榮師生陜北民歌演唱會等項目

篇6

關鍵詞:傳統手工技藝;現代藝術;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理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統技藝”“工匠精神”,早已成為當下文化領域的一個熱門詞匯,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我們無法估測這種步伐能走多遠,路向何方。每一門民間工匠都是有著悠久文化歷史背景的技術、技能,必須經過一定的深入研究學習才能掌握的技藝。每一門技藝都烙著民族的印記。面對非遺保護思路的探索與創新,國家文化部及各省市都針對“傳統技藝”針對“民間匠人”開展了一系列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活動,一是展示各地各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二是營造更多人群認識并參與保護的氛圍;三是通過活動分析了解各地民間工匠精神的本質,探討未來“傳統技藝”“工匠精神”路向何方。傳統手工技藝的堅持與現代藝術的追求,實質并不是矛盾的存在,非遺保護是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要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允許在保護思路上的創新,鼓勵一些藝術追求的創新。傳統手工技藝與現代藝術的關系應該是相容是互補的,兩者相遇應該是會碰撞出民族文化藝術火花的。近幾年來,根植于傳統手工藝的當代藝術、創意線下、傳統手工技藝展示等一系列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為文化載入點的創意活動,不僅為一大批藝術家、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提供了互動平臺,更讓廣大人群參與其中,親身體驗傳統與當代的文化碰撞。我們應該注意的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一度面臨失傳瀕危的局面,有一部分技藝即將消亡。但近年來,無論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領域,還是在當代藝術和設計領域,都能看到手工藝的再度走熱。而這股熱潮能否為傳統手工藝找到新的出路?傳統手工藝如何真正“活”在當下?這就是作為非遺保護工作者必須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管窺云南省非遺傳統技藝門類國家級項目16項,傣族慢輪制陶、白族扎染技藝、苗族蘆笙制作技藝、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陶器燒制技藝(藏族黑陶燒制技藝、建水紫陶燒制技藝)、傣族織錦技藝、斑銅制作技藝、傣族貝葉經制作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貢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烏銅走銀制作技藝、民族樂器制作技藝(傣族象腳鼓制作技藝)、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火腿制作技藝(宣威火腿制作技藝、蒙自過橋米線、紅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1。16項傳統技藝是經過歷史考驗,人類無數次的實驗才能傳承至今的,能夠傳承并被人們認可成為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就說明它們有獨到的工藝特點和深厚的文化背景,這種特性是現代文化藝術所不能替代的。從文化角度著眼,人類在文化財富上的積累是漸進的,累加的,不斷的2。如今,人民素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藝術的欣賞水平與對文藝作品的審美要求也隨之提高,面臨這樣一個文化時代大潮,把具有較強地域性、民族性的傳統手工技藝置于文化繁榮的大背景里來提煉,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藝術享受和精神需求,已是眾多藝術家、民間藝人、非遺傳承人共同的話題。這些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精彩的作品幾乎讓所有消費者青睞,作品賦予了濃烈的傳統文化元素,傳承人根據民族傳統巧妙的加入感情、色彩、造型,使作品富有生命,富有神韻,體現民族的靈魂。傳統技藝的作品往往不復雜卻能在淳樸的造型中體現美感,色彩不復雜卻能在細部微妙的轉換中襯托意境,每一位民間大師的每一件作品的每一個環節,都顯示出傳承人對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對人生閱歷的滲透。就云南省祥云縣汪情琺瑯銀器傳統手工制作技藝而言,從化銀到刻、雕、鏨、錘、嵌等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講究,否則加工制作出的銀器飾品就不夠精美,且容易變俗。

學習這門傳統手工技藝至少3年或更長時間才能出師,而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愿意學習,能制作并熟練掌握整套制作技藝和流程的傳承人越來越少。其實在國內或是其他國家,銀器民族手工藝飾品有一定的市場,也有很大一個消費群體,但往往因為傳統手工技藝花費時間長,經濟效益無法提升,關鍵是現代藝術對傳統手工技藝的沖擊,很多年輕人也就不愿學,不愿做,一是覺得累,二是覺得賺錢不多。面對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面對現代藝術的全球化,“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路在何方”?帶著這樣的問題,不乏有一大批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學者,專家和一大批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工作者一直在尋找一個出口、一種可能性。其實,近10年來的關于民族民間傳統手工技藝的保護與發展主題方向是非常明確也正確的,大家都希望能在具體的主題之下,探討某一門類或是某一領域最新的出路與面貌,并為這一門類這一領域面臨的問題找到比較可能的路徑。希望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這個切入點,能在現代藝術和傳統手工技藝之間找到一個節點,相互包容,互推互進。第一,傳統手工技藝和現代藝術的雙向突圍。審視一些較好省、州、縣建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展覽室、傳習所、傳承基地等,我們不難看到設計師、藝術家、手工藝傳承人、民間匠人進行的一場場跨界融合的對話和展示。同時,我們能看出各地傳統手工藝的經典與特色,大家都在保留傳承技能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探索新的出路。不難發現傳統手工技藝與現代藝術的價值觀念越來越接近,甚至相互碰撞出很多理念上、技術上的創新,只要我們尊重傳統手工技藝的歷史與文化,鼓勵現代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就會編撰出一個當代藝術家和民間藝人之間跨界、合作的發展個案。

淺表層面評價傳統手工技藝,大多數人認為傳承人或是民間匠人的作品存放于藝術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就能界定作品的價值。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需鮮活地存活在民間,存活于人們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活態的傳承,保護成就作品的制作過程。各地探索的保護措施和活動形式證明,非遺項目傳承人,民間匠人和當代藝術家的合作是可以活在當下的,并且可以保留樸質的溫情、溫暖和文化來點綴與豐富我們情感和生活。因此,傳統手工藝與當代藝術的相遇是一次雙向突圍。一方面,傳統手工藝可以向現代藝術的方向尋找一個出路;另一方面,現代藝術面與傳統手工藝融合,可以尋找無數種可能性。創新與現代藝術的融入是保護傳承傳統手工藝的一個出口,云南省大理州劍川縣木雕,到了工業化時代,只能以衡量藝術作品的眼光來衡量它的價值。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百工百匠之說,各類民族民間傳統手工藝精美絕倫,內涵豐富。但比起一些西方國家,包括亞洲國家日本在內,我們并沒有真正實效的探索出一套對民族民間傳統手工藝和匠人足夠尊重的文化評價體系。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門類的保護與傳承,我們需要重新喚起匠人精神,反思匠人文化。傳統手工藝發展需要政策支撐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民族傳統手工藝,一些門類市場前景較好,也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容易保護與傳承,而一部分項目具有代表性,屬于急需搶救保護的瀕危項目,但保護傳承較為困難。后者的存續與現代藝術的發展幾乎無法比擬,更談不上技藝的持續性保護,往往因為各級政府財政投入不足,對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搶救和保護工作面臨諸多困難。民間藝人,傳承人對自己的手藝保護激情高漲,感情深厚,但往往是想做而做不了,能動而動不了。同樣,一些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者從一個項目的調查、記錄、整理、保存、保護都需要經費和現代化科技載體及手段。由于經費不足,一些瀕臨湮滅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不到有效記錄、搶救,甚至一些已經記錄和整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和實物,面臨損毀和再次流失的危險。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也缺乏相應的資金。

篇7

關鍵詞:中小學美術 非遺 傳承 思考

一、策劃

調研目的:1.中小學美術“非遺”保護和傳承系列活動的開展是否能達到實效與可持續性。2.調研過程就是美術教師對“非遺”傳承與保護的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與思考的機會。

調研內容:1.美術教師參與“非遺”傳承與保護的狀態。2.學生對“非遺”的了解程度。3.學生對 “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活動開展的方式與興趣點。

調研時間:2014年5-6月

調研學校:調研選取了12所學校,其中一所職高、三所普高、兩所初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五所小學(農村2所、民辦1所、市直2所)。

調研對象:部分永康市中小學學生與美術教師

調研人員:12位美術教師與1位計算機教師。

調研方式:

1.問卷:先分層抽樣,再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方式。美術教師和部分學生調查問卷作答。教師問卷主要調查“美術教師對待工作的狀態問題”;學生問卷主要以對“非遺”知識了解、有關“非遺”活動開展的形式調查為主,如學生興趣、活動效果等。

2.查閱:各校“非遺”活動開展情況的圖片與資料,如主題、形式 、策劃、效果等。

3.訪談:訪談美術教師和中小學生,與訪談對象進行面對面對話交流活動。

二、回放

1.5月30日下午,地點:永康二中會議室。對參加美術教研活動的所有教師進行了一次“參與‘非遺’保護和傳承的狀態”訪談式調查。

2.6月5日上午9:00,全體調研組成員在永康教研室小學綜合辦公室(一)召開會議。會議內容:明確調研目的、活動分工、問卷設計等系列調研準備工作。

3.6月9日至13日,問卷調查、查閱資料與師生訪談。

4.6月21日至22日與6月28日至29日(共四天),問卷的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圖表繪制;談話記錄的文字整理;各校開展“非遺”活動的資料與圖片的匯總。

5.7月,調研報告的撰寫。

三、記錄

(一)師生參與狀態

①本市中小學美術教師關于“非遺”保護和傳承的參與狀態。調研方式:訪談式(圖表1)。

②6月中旬,根據圖表1,進行分層抽樣并隨機抽樣進行“學生對‘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圖表2)。

(圖表1)和(圖表2):對于“非遺”傳承與保護,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挑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首先自己就必須有那份熱情與責任。“普通”美術教師只是完成了單純的教學任務,而“熱愛”與“喜歡”的教師卻能用全身心地投入,通過美術學習引導學生對“非遺”地關注,培養學生傳承與保護的意識,鼓勵與支持學生的共同參與。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它爆發的內驅力是不可估量的。在學校,培養學生“非遺”傳承與保護意識如同美術學習,沒有更多的外在誘因和壓力,美術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來喚起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試想,一位教師對自己的工作不感興趣,他(她)還會用心去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非遺”傳承與保護意識嗎?

(二)中小學生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途徑(圖表3)。

(圖表3)讓筆者感到意外的是:小學生對網絡的關注度與上網關注的內容。原先設想,高中生數量最多,小學生最少。調查結果卻相發。讓人不禁感嘆,這不可阻擋的上網熱潮已經從青少年燒到了兒童。同時,結果也反映出網絡的積極作用:它為學生提供了求知和學習的豐富資源。如何利用這個巨大的資料庫,如何引導學生對網絡的正確使用,確實是學校、教師、家長應該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三)關于中小學生對“非遺”的認識和保護意識地調查(圖表4)。

(圖表4)數據反映中小學生對保護和傳承“非遺”的意識并不淡薄。對于任何事,人的意識很重要,有了意識,才有自覺的行為。學生通過學習、熏陶,讓傳承與保護變為其自身一種本能的反映。

(四)關于中小學生對學校舉辦“非遺”的專題活動意向地調查(圖表5)。

(五)關于學生是否能主動參與宣傳保護永康“非遺”活動地調查(圖表6)。

(圖表5、6)中小學美術開展 “非遺”傳承與保護系列活動如何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提高活動的有效性,這是作為美術教研員以及美術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與喜好是活動成功的一半。本次調研結合以往的活動經驗的分析材料,將為教研室今后組織全市活動以及各中小學校開展活動起到非常好的借鑒作用。

(六)中學生的“非遺”思考

調查形式:訪談;對象:中學生(一中、二中、四中、六中、永康中學)。

Ⅰ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最大問題(圖表7)。

Ⅱ有效保護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圖表8)。

(七)資料與圖片收集

此次調研,收集了各中小學關于“非遺”社團活動大量的資料與圖片。這是非常好的學習和交流資料。早在2012年,永康市被確定為省非遺保護綜合試點市時,永康職技校、民主小學就被列為省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和非遺傳承基地,永康中學被列為金華市級非遺傳承教育基地。基地的成立,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走進了校園。基地學校將“非遺”傳承教學基地建設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并將其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安排。這樣,有關“非遺”課程的設置、教學人員的配置、場地設備以及經費都得到了相應的保障。作為基地學校的美術教師除了完成日常教學工作,他們都挑起了“大梁”。雖然辛苦,他們卻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在活動中,基地學校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圖片。這些資料就是兄弟學校非常好的學習資料。

四、發現

(一)投桃報李――“非遺”助力中小學美術

作為美術教研員,一直來總是想著借助美術教學去助推“非遺”的傳承與保護,事實卻“投桃報李”,給了美術教師很多的驚喜。“非遺”助力中小學美術,師生們得到是豐厚的回贈。

1. “非遺”是師生藝術創作得天獨厚的源泉

方巖廟會

傳統五金文化

2. “非遺”讓美術教師碩果累累

連續兩屆的“金華市中小學美術教師手工制作比賽”中,由我市選送的美術教師表現都非常出色。其中,2012年,程紅梅《古橋風韻》、李宏亮《五金文化》、朱冰婧《燈籠》獲一等獎;2014年盧慧莉與朱淑湘《縫紉機》、陳楚玄《永康五金走四方》、張露露《小酌怡情》以及施文韜《永祥情風》均得到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獲得一等獎……

3. “非遺”讓美術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①美術教師培訓。陶藝制作、五金制作、紙工制作等一系列有關“非遺”手工制作培訓,不僅豐富了美術教師“非遺”知識,提高了傳承與保護的意識,更增長了美術教師的“手上功夫”。

②. 學校美術活動。如永康中學先后開設的永康鼓詞、方巖紙花、陶藝、風箏社團、竹編工藝、香囊、十字繡7個“非遺”社團,人民小學的方巖紙花社團等多樣的活動開展與選擇讓學生興趣盎然。

(二)淵思寂慮――“非遺”熱的冷思考

1.如何根除敷衍塞責現象

此次調研,應付現象還是存在的。目前,學校是否開展‘非遺’傳承教學全靠自覺,因它不屬一門學科,教育主管部門也沒有相應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對于工作狀態一般的美術教師所教學生的抽查結果,完全不了解“非遺”的學生占30.2%。“不喜歡”“沒感覺”的教師所教學生抽查,完全不了解的占63%,甚至更多。雖然對“非遺”傳承與保護不該是美術教師所包攬,而是社會、學校、家長、教師等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事情。但是作為美術教師,作為教育人,就應有義不容辭的責任,要有從“我”做起的意識。

2.如何延續

教育應該是持續性的、系統性的。作為美術教研員與美術教師的無奈:對于學校開展“非遺”傳承與保護教學,中學要比小學難。面對升學壓力,我們時常失守了美術教學陣地,更不用說學校的傳承教學了!

3.傳承的是什么

篇8

保護傳統知識、民間文學藝術表達及遺傳資源,就是在保護知識產權的同時也要為那些作為創新基礎的資源及其擁有者提供適當的保護。(出于敘述與理解的方便,我們不妨將傳統知識、民間文學藝術表達及遺傳資源統稱為“傳統資源”。)

從一定意義上講,保護傳統資源的目的就是要與現存的知識產權保護相抗衡。一方面,設計一種機制,使那些技術與知識創新能力較弱,但在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傳統資源方面擁有相對優勢的群體獲得合理而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通過完善知識產權的授權體系,防止那些本應屬于全體社會公眾的知識與資源被少數人通過知識產權而壟斷。

在知識產權領域占據絕對優勢的發達國家之所以同意參與相關問題的研討,關鍵原因在于其已經清楚地認識到,傳統資源是現代技術與知識創新的基礎和源泉;而過去一味強調保護創新,忽視傳統資源保護的結果就是造成了大量傳統資源的破壞甚至滅絕,進而使創新失去了基礎,中斷了源泉。因此,在過去幾年的討論過程中,發達國家一直在強調:任何對傳統資源的保護都不應妨礙相關資源的正常流動與獲取,也不應阻止對相關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可持續利用。基于這方面的考慮,發達國家堅決反對向傳統資源授予壟斷性的私權。

在這樣一種國際背景下,研究傳統資源保護就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保護傳統資源,一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二為弱者的利益分配

從大的方面講,保護傳統資源,有利于作為創新基礎與源泉的傳統資源的保存與可持續的利用,進而有利于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從小的方面講,一個國家的少數民族及偏遠地區的民眾恰恰是傳統資源的保有者與傳承人;保護傳統資源,有助于保護這些創新能力較弱,無法以現代科技和知識參與市場競爭的人群的利益,盡可能實現社會資源與利益的均衡分配,使全體社會成員都能從社會與經濟發展中受益。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同時也是多民族、多人口、寬地域的國家,擁有相對豐富的傳統資源。與此同時,大多數中國人的創新能力較弱,至少在短期內不大可能通過技術與知識的創新獲得與發達國家平等競爭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強調傳統資源的保護,不僅可以延緩甚至阻止各種傳統資源的消逝,而且可以使那些弱勢人群在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獲得合理的利益。

由此可知,加強傳統資源保護立法及相應的宣傳,對中國而言更具重要意義。

用特別權利保護傳統資源

用何種模式保護傳統資源,是國際社會至今未達成一致意見的話題。從已經形成的制度及綱領性文件中可以看出,“知識產權+特別權利+反不正當競爭”的綜合保護模式將是未來的必然選擇,其中“特別權利”機制有可能成為大多數國家共同接受的核心保護模式。

所謂“特別權利(sui generis)”,指的是類似于知識產權,但又不包括所有權的一種保護模式。這種保護模式將賦予權利人某些禁止權與受益權,從而使其可依法禁止其他人針對受保護的資源實施某些行為,或者在實施相關行為前以某種方式征得許可或同意。當其他人因利用受保護的資源取得收益時,權利人有權按照一定比例或方式獲得利益。

至少在涉及傳統知識及傳統文化表達問題時,發達國家已經明確表示了對授予相關資源以純粹私權的反對意見。這表明,即使保護傳統資源的法律制度能夠最終建立起來,相關資源保有者也不可能通過私權機制完全阻止其他人對其擁有的傳統資源的獲取和利用,而只能阻止某些損害性的使用。但無論如何,這些資源保有者將有機會從資源利用者手中分享到合理的利益。這種利益分享機制將提高資源保有者進一步保護與傳承相關傳統資源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傳統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在特別權利機制建立起來之前,反不正當競爭法及現行知識產權法中的某些制度可被用來阻止或防止對傳統資源的損害性使用。對傳統資源的充分調查與合理歸檔則有助于知識產權授權機關對掠奪性權利申請的制止,如充分的遺傳資源信息可以阻止某些人將早已存在的基因序列申請為專利;可靠的傳統文化信息則可以阻止其他人將傳統文化表達以個人創作的名義據為己有。

傳統資源的權益歸誰所有

傳統資源的權益歸誰所有,也是一個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一些非洲國家已經通過立法宣布,傳統資源的全部權益歸屬于國家。在一個相對較小且民族較單一的國家,這種由國家統一占有并支配傳統資源權益的模式是適當的。

但在如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寬地域的國家,由一個統一的機構,尤其是政府機構占有并支配傳統資源權益顯然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喚起相關資源保有者保護并可持續利用傳統資源的積極性。為此,我們建議按照民族+地區的模式建立更加合理的利益歸屬分配機制,使利用傳統資源獲取的收益真正回歸資源保有者及保有地,并被用于相關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活動。

為了保證獲取的利益不被非法使用,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法律與監督機制,保護傳統資源保有者主張相關利益的權利,同時監督并指導代表相關群體利益的民間機構對其收益的使用。

傳統資源不宜設定保護期

之所以將傳統資源作為一個特殊問題提出來,并研究建立特別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這些資源是基于某種傳統的存在而保存下來,并對社會與經濟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和價值的要素。在這種情況下,為傳統資源的保護設定任何保護期是不合適的。

利用傳統資源獲取知識產權后的利益分享

利益分享機制的設計是國際社會在討論傳統資源保護問題過程中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1992年簽訂的《生物多樣性公約》首先確立了向發展中國家締約方分配利益的原則,包括鼓勵發展中國家參與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允許人作為資源提供國的發展國家從相關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獲取利益,鼓勵發達國家提供額外的財政資助,以幫助發展中國家保護及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資源等。

2001年簽訂的《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使這種利益分享機制進一步細化,成為一種包括信息交換、技術的獲取與轉讓、能力建設及商業利益分享在內的綜合利益分享機制。但是,該條約確立的利益分享機制是一種多邊國際系統,而不是直接的收益回饋制度,即要求遺傳資源的商業開發者得取其所獲收益的一部分交存到多邊系統中,同時鼓勵商業開發者基于自愿原則將該多邊系統捐款。多邊系統則應本著重點支持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國家能力建設的原則支配這筆資金。

客觀地說,《生物多樣性公約》及《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國際條約》僅僅確立了利益分享的大原則,但并沒有提供有效的利益分享制度設計,也沒有充分反映傳統資源保有者的切身利益。

在下一步的國際討論,以及中國自身制度建設過程中,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能夠使傳統資源保有者與傳承者直接獲益的利益分享方式。

這兩個國際條約留給我們的啟示是:必須創建一種類似于知識產權的準私權,賦予傳統資源所有者在必要時禁止其他人獲取并利用傳統資源的權利,否則任何利益分享機制都不可能使傳統資源保有者獲得真正的好處。

「背景鏈接傳統知識、民間文學藝術、遺傳資源的淵源

自20世紀50年代起,非洲、南美等地的一些不發達國家首先提出了保護民間文學藝術表達的主張,要求在國家及國際層面上建立一種特殊制度,以對抗對民間文學藝術表達的任何不適當的利用,尤其對抗那些由域外人士實施的、利用民間文學藝術賺錢但卻不給予其發源地人民任何回報的利用。

從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些不發達國家先后通過國內立法和區域性國際條約的形式確立了對民間文學藝術表達的保護。根據這些國家立法及國際條約的規定,民間文學藝術表達將被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遺產”、“傳統遺產”或“公共文化資源”而加以保護。任何人欲使用此種財產時,必須支付費用。

1982年6月28日至7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聯合召集了題為“民間文學藝術表達保護知識產權問題政府專家委員會”的會議,通過了《保護民間文學藝術表達免被濫用國內立法示范法條》。

20年過去了,《示范法條》并沒有獲得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采納,其中確立的保護民間文學藝術表達的規則尤其未能在發達國家的立法中見到蹤影。與此同時,類似的新問題又被提了出來。遺傳資源的利用與利益分享、傳統知識的保護等,都可被視為民間文學藝術表達保護思想的延伸。

1992年締結的《生物多樣性公約》是目前已經生效的有關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與保護的惟一一個國際法律文件。該公約第2條對16個術語作出了明確的界定,從而為國際社會后來在相關領域的討論奠定了基礎,包括:生物多樣性、生物資源、生態系統、遺傳物質、遺傳資源、原生境保護、非原生境保護、棲息地、馴化或栽培物種、原產中心、作物多樣性中心。

篇9

1.1獨特的自然資源

熱貢作為一個通用的地理名稱,其范圍被公認為指稱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同仁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是黃南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東鄰甘肅省夏河縣,西連貴德縣,南接澤庫縣,北與循化、尖扎縣接壤,因此,熱貢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帶。長20多公里的隆務河谷是整個黃南州的農業區。隆務河貫穿阿米夏瓊山與阿米德合隆山之間的隆務峽谷奔騰注入黃河,形成中部河谷地區和東西部山區。境內山巒疊嶂,河谷相間,地貌多樣復雜,自然景觀奇特優美。同仁縣囊括了隆務河谷地帶的農業區、森林茂密的麥秀林場、蘭采藥水溫泉、風格迥異的雙朋西丹霞地貌、風光秀麗壯觀的坎布拉國家森林地質公園、鐘靈毓秀的曲庫乎、還有素有“天堂草原”美稱的牧區瓜什則鄉。每一年熱貢都以其獨特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瑰麗多姿的人文資源,吸引大量國內外游客前來休閑避暑。

1.2古老的歷史遺跡

自古以來熱貢就是游牧地區,早在后漢時期,這里已是刀箭之戰,兵連禍起。漢朝時期,同仁北部成為漢朝屯田之地。到唐中宗時,熱貢作為金城公主的湯沐邑,賜于吐蕃。至元明兩代,亦有中央屯軍的伸入,形成了以隆務寺為中心地帶的、青海最大的藏傳佛教、政教合一統治體系。因此,保留了隆務寺建筑群、年都乎古村落、保安軍屯古城堡、吳屯傳統民居大量古城古村寨、明清屯堡等古老的歷史遺跡。1994年,同仁縣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2007年,郭麻日古堡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1.3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古以來熱貢就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中心地帶,當地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積淀、傳承下豐富多彩的文化形態。包括聞名遐邇的熱貢藝術、民間娛神祭祀活動熱貢六月會、寺院宗教法會、佛教音樂、黃南藏戲、民間儺舞於菟、民族服飾、民族飲食、民間傳說、民間酒曲、拉伊傳唱、格薩爾傳唱、民間故事等,承載著那些被人們漸漸遺忘的歷史記憶和文化信息。熱貢藝術是15世紀藏傳佛教藝術在青海藏區扎根生長的一支,其藝術形態絢麗多樣。2009年,熱貢藝術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時,熱貢藝術、熱貢六月會、黃南藏戲、土族“於菟”、刻板印刷,和日石刻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根據地方普查結果顯示,熱貢現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10人,省級非遺傳承人5人。

2熱貢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2.1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近年來熱貢文化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12年5月8日新華網文章,青海黃南探索文化發展的“熱貢模式”提出“當前黃南州熱貢藝人達到9000余人,共有各類熱貢文化企業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4家“,公司+農戶”模式的熱貢藝術品公司14家,同仁縣吾屯、郭麻日、年都乎等村幾乎“家家有畫室、人人是藝人”,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去年黃南州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約3600元,而熱貢藝人平均收入近2萬元,實現文化產業經營性收入近2.4億元,占全州GDP的5.48%。”

2.2傳承方式多元化

千百年來,熱貢藝術的傳承一直以寺院傳承為主,以家族傳承為輔,作為寺院僧人修行的方式以原生自然狀態生存、延續和演進。21世紀以來,熱貢藝術的傳承伴隨社會結構的變遷及外來文化的沖擊,自身也不斷發展、演變。熱貢藝術的傳承不再僅僅局限于寺院和家庭,學校、企業、作坊也紛紛承擔起了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功能。同時,轟轟烈烈的文化產業化發展由政府牽頭主導在熱貢大地上大力推進,成立熱貢藝術協會、熱貢藝術職業鑒定中心;頒布《熱貢唐卡》地方標準;舉辦唐卡藝術博覽會、唐卡藝術研討會;實施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文化生態實驗保護區等項目;申報國家、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熱貢文化資源的挖掘、熱貢產業化的發展與政府的鼓勵扶持是分不開的。目前,寺院傳承、學校傳承、家族傳承、企業傳承、作坊傳承為熱貢文化傳承的等五種主要模式,傳承的主體、傳承方式、傳承場、傳承內容、傳承目的呈現多元共生態勢。每一種傳承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存在某些弊端。

2.3借助現代技術擴大對外宣傳

為了使更多的人認識唐卡、了解唐卡,中央電視臺及當地政府牽頭拍攝了一系列片子,試圖從不同的視角去解讀唐卡的保護與傳承《。熱貢唐卡——綻放在青藏高原的一朵藝術奇葩》《、唐卡藝術老樹新枝》《、馬頭明王堆繡珍珠唐卡》《、小撒印象——唐卡》、《熱貢傳奇》《、中國熱貢文化》《、青海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唐卡——傳承大師更登達吉》《、熱貢祈愿大法會》《、熱貢藝術》《、熱貢六月會》《、熱貢年俗》《、走進黃南》《、歡樂中國行——魅力同仁》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同時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廣泛傳播功能,唐卡被更多的人了解認識。網絡上不計其數的唐卡圖片、音頻、視頻;以唐卡為主題的QQ群及論壇;數字博物館中的唐卡數字化展示;網站中唐卡的在線銷售與定制。黃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及文化部門為了大力宣傳熱貢文化,建立了新華社熱貢文化網、熱貢智源網、坎布拉旅游網等互聯網站,并將有關熱貢文化方面的圖片資料加載到新華網、信息中心等互聯網群,拓展了熱貢文化及熱貢地區的宣傳面,豐富了宣傳形式。

3發展熱貢文化產業的思考

3.1從民族文化自身的特點入手

不同的民族文化因其所處的獨特天地系統而具有自身獨特的特征。熱貢地區自然環境獨具特色,千百年來多種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促進,形成了一種具有多元性、豐富性、全民性、宗教性和融合性的特有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在藏區的其它地域是不多見的。因此,熱貢文化產業發展必須突出其獨特性和民族性,結合獨特天地系統中的文化特質,在此基礎上理性選擇能夠帶給當地人利益,并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的產業化之路。

3.2堅持民族文化旅游的原真性

文化旅游的發展不僅涉及經濟增長,還關乎社會發展的問題。重視在文化旅游發展中體現本民族文化的價值追求,不僅可以真正地豐富文化旅游的創意,而且有助于多元文化參與的、共享文化共性并兼容文化差異性的文化建構的實現。美國人類學家MacCannell最先提出了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他認為旅游體驗是旅游者用來回應現代生活的方式,一種尋找生活真實性的體驗。根據是否符合當地的風俗和傳統作為標準,民族藝術品、民間儀式、民俗節慶、日常飲食、建筑民居、民族服飾等民族文化旅游產品經常被描繪成原真或非原真。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原真性意味著傳統文化和原生形態,真實感,真正的,或者唯一的。”

3.3以促進民族文化主體的發展為主旨

篇10

【關鍵詞】鄉村文化;文化傳承;研究;現狀

一、鄉村文化內涵

一談到文化,首先會想到文化的涵義,因為文化是一個很大的詞匯,它包含的范很廣,當提及美麗鄉村文化時,美麗鄉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來本文會解釋鄉村文化的涵義。

其實,鄉村之所以稱為鄉村,不僅因為與城市相比,鄉村具有獨特的居住形態,更在于具有特色鮮明的鄉村文化。五千年的華夏文明,鄉村是產生先進文化的土壤,先生在《鄉土中國》一書中談到很多古老而傳統的文化都是在鄉村中,那里淳樸的村民一直遵從宗族的遺留下來的訓,保持傳統文化。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尋求文化融合點、彰顯文化元素,充分發揮文化對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和提升“美麗鄉村”內涵,使群眾建設美的環境、擁有美的心靈,共享美的生活,讓“美麗鄉村”更具魅力。

二、美麗鄉村建設中文化傳承的意義

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村文化傳承具有重要意義,其意義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旅游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場文化。

1.文化傳承對旅游文化的意義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數不斷增多,旅游業發展方興未艾,從世界旅游業趨勢來看,鄉村旅游比例不斷上升。就美國舉例,至2030年美國鄉村旅游業所創造的GDP將占全國的50%,因為城市去鄉村旅游的人數將達到90%,除了鄉村旅游業的效益以外,還推動了三產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發展鄉村旅游業的做法,值得中國借鑒。鄉村旅游業文化除了包括農、林、牧、漁業以外還包括農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釣文化、休閑文化等。

2.文化傳承對飲食文化的意義

注重飲食文化已成為人們的時尚。不少人從過去的溫飽階段、講求色味香階段,向保健階段邁進。而鄉村所提供的土雞、土菜等有機產品對身體是有益的。現代人的飲食越來越多樣化,但也難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對人們身體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環境的污染,又有飼料添加劑添加過量的問題。而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僅改善了農村的環境,都是環境比較優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農藥的,生物都是放養的,所以做出來的飯菜非常可口,這些條件都為發展飲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3.文化傳承對于民俗文化的意義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現會讓人們回憶起歲月的滄桑,讓人們深入其中細細體會美麗鄉村的美好,還可以讓年輕人接受到傳統的教育,內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識。民俗文化的保留不僅有入鄉隨俗的意識,還可以融入農村的文化,感受鄉村的氣息。

4.文化傳承對于市場文化的意義

隨著我國的市場經濟的提高,美麗鄉村和市場經濟的關系日趨緊密,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市場經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設美麗鄉村,所以在美麗鄉村中人們可以利用旅游業來發展市場經濟,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費。也可以利用飲食來發展經濟,在飲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費,建設一些文化館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園等等這些都是美麗鄉村建設中帶來的市場經濟,對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麗鄉村建設中鄉村文化發展現狀

每件事物都會有其兩面性,美麗鄉村建設同樣也是有利有弊,接下來談一談美麗鄉村建設中鄉村文化傳承中存在的問題。美麗鄉村建設中文化傳承的問題有以下:

1.物質文化遭到破壞

在建設美麗鄉村的過程中會出現與自然景觀,空間肌理等相沖突的時候,雖然會努力尋找最好的解決辦法但是或多或少會影響農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護重視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經濟發展為目標,大拆大建,嚴重影響對歷史風貌的原樣和文化價值,而且建起的樓房與原建筑或者旁邊古老建筑出現不協調的場景。

2.農耕文化漸行漸遠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傳統的農業種植技術已經漸漸淡出農業生產生活,農業用具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紀大的老人知道傳統的農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許多原來隨處可見的民風民俗也漸行漸遠。美麗鄉村建設中應該去保護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現代化取代。

3.民俗風情經歷變遷

鄉村中的傳統民俗風情文化異常豐富,風土習俗眾多。但是近幾年來一些民間習俗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鄉村中的社會,經濟,政策環境發生的變化,使得鄉村中人與人的關系也發生了變化,原本鄰里間和睦的關系,鄉里間的節慶活動都漸漸消遠,大部分非物質類民俗在民間實際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拋棄。

四、鄉村文化傳承中存在的問題

1.鄉村文化傳承內容比較狹隘,文化傳承選擇的渠道較少

對于物質文化遺產,單個的建筑保護占主要的方法,這樣比較單一,政府支持較少,沒有具體的科學的文化傳承渠道

2.傳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傳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鎮以及物質遺產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開發,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主要集中在環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這些外觀而忽略了內在,沒有真正理解文化保護和文化傳承。實際上這樣只是注重外觀忽略內在是對文化毀壞,對村貌進行整治很多會毀壞一些古建筑,這種歷史文化資源是無法修復的。

3.傳承路徑沒有得到規劃的保障

在文化傳承中使得一些路徑沒有得到確切落實,由于對于文化傳承的認識不夠方法失當等問題加上缺少統一的規范標準,導致鄉村文化傳承路徑也不順暢,雖然總體規劃中會提到但是沒有具體的做法和實施,缺少是實際性指導鄉村文化保護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過規劃來完成規劃體制,使文化傳承的管理與規劃更好的融化。

4.資金投入不夠

資金投入力度不夠是制約美麗鄉村建設普遍存在的問題,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中,由于資金渠道單一、社會參與不足、資金整合難度較大等原因,致使美麗鄉村文化建設發展緩慢,進展程度并不明顯。

5.管理者和農村社區居民ο绱邐幕建設認識不足

農村社會自古是一個相對較封閉的社會,農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鄉村里,使農民受現代文化的熏陶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較貧乏。同時,受近年來片面追求GDP發展以及對官員政績的考核重經濟而輕文化等思想的影響,部分基層干部認為,發展經濟是第一要務,輕視文化建設。而且,文化建設的考核標準,主要是依據建設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送電影下鄉等的數量,對于成效缺少回訪。

五、美麗鄉村文化傳承的對策分析

1.推動鄉村旅游發展,促進文化傳承

文化是鄉村的靈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將文化植入鄉村旅游才有可能發揮出更大的競爭力才會更有魅力,美麗鄉村的建設才是可持續的。傳承歷史地域文化,支撐著鄉村旅游的發展也是鄉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讓鄉村旅游散發著古老的文化氣息和時代文明風采,把文化傳承與鄉村旅游相結合把文化傳承發在鄉村旅游這個“活態”而自然的整體環境中。

2.文明創建,提升素質

發揮宣傳、婦聯、團委、老干部等群團體組織作用,加大試點村精神文明創建力度。開展多項文化娛樂活動、競賽,請村民當評委,加大參與度。加強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為文化活動提供充足的場所。加大古村落開發保護力度,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3.完善相關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遺產名錄

目前對于文化的保護主要表現在實物的保護,或者對已經列入文化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傳的保護,對本土鄉村文化所蘊含的風俗人情、禮儀習慣和信仰等方面的保護還是存在盲區,鼓勵各類的文化進行申報,建立相應法律,進行法律保護。

4.加強新型農村住宅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多渠道擴大資金來源

調查顯示,資金不足是制約新鄉村文化事業發展的瓶頸,多渠道擴大資金來源是美麗鄉村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認為,市、縣(區)、鄉鎮二級政府應提高對美麗農村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視,在財政預算中應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文化事業;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努力爭取專項經費,用好經費;鄉村管理人員可與企業合作,爭取企業贊助鄉村文化娛樂活動,拉動文化消費的雙贏。

5.培養、引進多方面專業人才,調動居民的積極性,強化鄉村文化服務

新型農村住宅鄉村文化的發展,需要國家政策在人才引進上給予扶持。通過大學生村官熱,錄取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的人才,充實到美麗鄉村文化干部隊伍中,帶來工作新氣象;鼓勵文化能人積極參與美麗鄉村文化建設,積極培訓文藝精英,并給予適當的精神或物質等的獎勵;還可以開展社區居民文化體育娛樂活動、行為規范宣傳活動、自愿者服務活動等。

參考文獻:

[1]邊建全新農村建設中鄉村文化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2011(10).

[2]劉秀英.農村建設視野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路徑探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9).

[3]張軍.以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浙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綜述[J].今日浙江,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