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傳承與創新范文
時間:2023-12-05 17:33: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學傳承與創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文化;傳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2014)05-0064-04
改革開發以來,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開設了《大學語文》。它既是普通高等學校非中文專業的一門公共必修課,也是一門基礎文化課和綜合素質教育課。這門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漢語言文學方面的閱讀、欣賞和表達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化育人”成為了大學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任務,那么以什么樣的文化熏染學生,則成為大學語文課程改革的首要問題。
1 大學語文課程改革中文化理念的突出問題
我國大學發展步入到內涵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文化育人”的理念指導下,通識教育課程得到重視。近年來,大學語文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大學語文課程的文化功能得到了進一步彰顯,但在文化選擇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梳理和辨明。
1.1 強化實用功能,淡化文化功能
大學語文作為一種母語教學,課程本身具有文化功能,擔負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職責。無論是課程目標的確立與設計還是課程內容的選擇與組織,都要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色。課程要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幫助學生了解固有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提高年青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教育規劃綱要》在論及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方法時提出:“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秀文化,發展先進文化。”[1]大學語文同時又是一門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語文能力既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也是進入社會各行各業必備的能力。大學語文兼具進行文化文學熏染與提高語文運用能力的課程功能,并且主要任務側重于文化文學熏染,這也是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的主要區別與提升。綜觀目前各大院校大學語文教材與教學,后者做得較好,前者則明顯不足。近些年高校的課程改革出現了一種淡化大學語文的趨勢,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一些理工類大學或??拼髮W認為大學語文沒有什么實用性,取消了大學語文課程;二是一些大學雖然保留了大學語文,但把大學語文的性質由必修課改為選修課,大學語文實際開設的范圍和課時大為縮減;三是一些綜合性大學開設泛大學語文課程,即把大學語文開成具有專業特點的語言文字訓練課,如應用寫作、財經應用寫作、公文寫作、現代漢語等。這種現象反映了人們在大學語文的課程理念上的變化:注重語文的實用功能,輕視語文的文化功能。
1.2 重視文化傳承,忽視文化創新
在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關系上,重視文化的傳承,忽視文化的創新。第一,以大學語文教材建設為例,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先后編寫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大學語文教材。就編寫體例來看,大致分三類:有的是按文學史的順序編寫的,強調傳統文化的傳承,如江灝主編的《大學語文》教材、史芳主編的《大學語文》教材;有的是按文體來編寫的,強調寫作訓練和語文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如周慶元主編的《大學語文》教材;有的按內容編寫,強調語文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如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大學語文》。但不管是哪一類教材,基本是文選教材。均以主題的形式組織古今中外優秀作品,而其中又以中國古典優秀作品為主;在編寫形式上,也借鑒了中國傳統語文的編選經驗:按時代,選名篇,分文體,組單元,作注釋,加評點。總觀目前的大學語文教材,值得肯定的是,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傳統文化思想的優點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和闡釋。但對傳統文化的局限性與其在新時代的適應性則或籠統模糊或一筆帶過,一些經典導讀中,“欣賞式導讀”、“印證式導讀”痕跡明顯。“盡管有些思想見解因受歷史的局限,明顯帶有時代烙印,但總體而論,諸多論述結晶了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淵深的思想學識,精辟警策,富有啟迪和教益,具有普遍性價值,至今仍值得借鑒汲取,是一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2]這樣的導讀取向在大學語文教材中是主流,缺少文化創新的啟迪。第二,大學語文無論從欄目設置還是從篇幅上來看,傳統文化內容占絕對優勢,弘揚優秀文化這一宗旨堅持很好,但當代文化進入大學語文的形勢不容樂觀。如大學語文教材中中的中外現當代文學文化作品所占比例偏低,絕大多數教材占比不到10%。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大學語文》較好,教材打通古今中外,一以統之,以專題組單元,共分為“以民為本、心懷天下、和而不同、品格修養、社會人生、人情世態、鄉思親情、愛情婚姻、人物風神、詠史懷古、寫景記游、論學品藝”等12個專題。124篇選文里中外現當代作品有24篇,占19.35%,也不超過20%。這與中學語文中傳統文化與現當代文學的占比相距甚遠。
1.3 善于文化尋根,疏于文化融合
大學語文課程中,中華文化的介紹篇幅遠遠大于國外的文化作品,漢民族文化作品的選取也遠遠高于我國少數民族的作品。從課程的定位來講,總體來說是不錯的。但文化要通過充分的比較才能顯現出其特點和優勢。目前大學語文課程中文化的縱向比較做得較好,對漢語言文學和文化的歷史源頭和發展現狀均作了系統的梳理,不管是以文學史的發展脈絡組織單元,還以文體或主題領域組織,構建了一個以時展為經,以名家名篇為緯度的基本模式。但文化的橫向比較則較弱,具體表現在:一是大學語文教材選文中外國的經典文學作品數量偏少,文學流派的類型單一。以徐中玉、齊森華主編的流行較廣的“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大學語文》為例,全書選文124篇,外國經典7篇,占5.6%;小說5篇,以批判現實主義流派為主;二是這些外國作品雖然與中國經典放在一個單元學習,但從課后的閱讀“提示”和“思考與練習”的設計看,沒有與中國傳統文化篇目形成對比閱讀,缺少文化的碰撞與交鋒,不利于培養學生開放的文化心態。
2 大學語文課程的文化功能缺失探因
大學語文課程文化功能的缺失既有學科內部原因,如中學語文課程目標的影響,也有外部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國學熱的浪潮使人們認識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優勢,培養了文化自信,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文化反思力和包容力。
2.1 在與中學語文的銜接上,同質化現象嚴重
大學語文與中學語文的課程功能的不同是大學語文開設的意義所在。中學語文重語文運用能力的培養,著重體現語文“工具性”的一面。大學語文重文化文學的熏染,著重體現語文“人文性”的一面。大學語文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三維目標中,應加強后兩者,主要凸顯大學語文在傳承與創新傳統文化上的特殊價值與意義。據調查,目前一些學校大一新生開設大學語文課程,學生普遍反映無論是教材還是教學,與中學語文同質化現象嚴重,課程的目標不是很清晰具體,課程實施中過分注重閱讀與寫作的技術訓練。一些教學型大學問題更加嚴重。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大學語文教學傳統的影響。大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什么?關于這個問題的爭議由來已久。“一種認為應有其獨自的目的,和高中的不同;另一種認為大一國文不過是高中國文的延長,因為中學程度低落,才來設立這個課程?!盵3]并且大學語文是中學語文的延伸的觀點普遍得到認同,形成主流;再加上受國際課程改革中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影響和受學校定位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思路影響,大學語文的實用功能不斷得到強化,以至于走向偏頗。
2.2 在“國學熱”的浪潮下,文化反思精神不足
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了20世紀的跌宕起落后,在新的世紀綻放出日益耀眼的精神光芒?!皣鴮W熱”已經成為一股文化浪潮,大學語為一種母語的高等教育,承載著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任務,其目的不僅在于使大學生通過大學語文的課程學習提高語文運用能力,而且要促使學生深切地了解“固有文化”,增加民族意識和文化自信?;仡櫧陙淼拇髮W語文課程改革,在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這一點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如在大學語文課程內容的安排上,加大古代的文化文學作品分量,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解讀古文、欣賞中國文學名著的能力,注重通過優秀經典的閱讀,提高學生的古典文學文化功底。總體說來,中國有良好的文化傳統,值得繼承與推廣,但在文化傳承的推進過程中,也出現了文化自信對文化自覺的遮蔽。文化自信是一種對母語文化的喜愛和敬意;而“文化自覺就是對文化的自我覺醒和覺悟”[4],如果說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之力,文化自覺則是民族振興之魂,一個理性的民族需要不斷地對民族文化的歷史、現狀和未來進行反思,才能在新的時代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在大學語文課程改革中,文化反思精神的不足,導致了文化創新的缺乏。
2.3 在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文化包容性欠缺
在知識經濟時代,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出現了文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任何一種文化要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保持領先地位,必須在與其他文化的融合中發展。文化包容性是指,“一方面,它吸收了歷史上一切積極的文化因素而摒棄了消極因素;另一方面,它也吸收了各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因素而摒棄了落后因素。這樣就使它比起一切舊社會的文化形態和各個民族的文化形態來,具有更為豐富和鮮活的內容?!盵5]大學語文課程應面向國際,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對人類文化精神建設做出貢獻,整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和西方優秀文化精神??傆^我國的大學語文課程體系,在價值追求上課程的文化包容性不夠,除在傳承歷史中吸納時代特點不夠外,更表現為文化融合中姿態被動,整體上呈現出的文化態度是:重視民族性,忽視國際性;重視統一性,忽視多樣性。這就導致大學語文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上有失偏頗。大學語文通過嚴密的課程結構對中華民族的文化體系進行了全面而有序地展示,并通過“導讀”等形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傳統文化觀,發展學生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而對其他民族與文化涉獵不廣,介紹不多。在有限的教育內容中也沒有營造文化沖突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面對其他文化體系與自己所屬的文化體系的差異中,進行對比分析、深入思考。缺乏了橫向的文化關照,學生易在文化尋根的陶醉中不自覺地形成唯我獨尊的文化封閉心態。
3 文化觀照下的大學語文課程改革
大學語文課程改革,應立足于課程的文化功能,通過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堂教學模式的重構,促進學生提高文化反思與創新能力,全面提高文化素養。
3.1 凸顯文化功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著眼于語文課程培養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實用功能,人文性著眼于語文課程對于學生思想感情進行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針對以往大學語文理論建設中過分注重語文的實用功能等理念偏差,應該在文化視域下構建新的課程理念,在大學語文的實用功能與文化功能中,突出課程的文化功能。大學語文是在中學語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的一門課程。大學語文的課程目標更高一層,即在重視聽說讀寫能力提高的同時,增進學生的文化修養,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培養學生具有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更高的文化自覺。大學語文重在引導學生在國際文化視域下對中華文化的全部歷史有所自覺,形成理性的文化態度。
3.2 把握時代特點,鼓勵學生進行文化創新
大學語文教材應體現時代特點。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的高等院校先后編寫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大學語文》教材。從編排體例看,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以文學史為線索編寫。以時代先后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重在培養閱讀和鑒賞能力。二是以文體分類為線索編寫。按照文章的表達方式分類,重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三是以思想內容為線索編寫,重在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這些模式擺脫不了工具性的束縛。在大學語文教材編寫上,應以“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線索來編排大學語文教材。在文化內容選擇上,以中國文化為主;在文化性質上,以傳統文化為主;以文化態度上,以文化創新為主。教材的知識系統可運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奧蘇貝爾的“先行組織者”策略,營造容易引起價值沖突的問題情境。助讀和練習系統借鑒美國語文的編寫方式,注重“文化與當下生活的聯系”,凸顯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意義。
發揮教師的主導性,營造開放而又有文化關懷的課堂,激發學生的文化創新能力。突破傳統的單向度的“授-受”課堂教學模式,構建“討論-探究”型課堂教學模式。在社會重視“國學”的大環境下,一些大學語文課堂往往是以對傳統文化的認同為目標,較少文化創新的啟迪?!拔覀儜獙Α畤鴮W’采取揚棄的態度,并結合當前媒體對‘國學’的弘揚,給學生展示一個公平、客觀地理解‘國學’的立場,讓大學生科學、冷靜地看待當今‘國學熱’的文化現象。”[6]
在新的課程改革理念下,大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場教師、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在“對話教學”理論的指導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形成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3.3 倡導國際理解,引導學生構建開放的文化心態
21世紀以來,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國際社會在物質、資金、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更加頻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圈無限制地擴大。人在國際環境中要想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必須重新定位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系,形成理解不同價值體系的能力,具備開放的文化心態。大學語文應該從文化教育的角度,幫助人們在國際化時代提高國際理解能力,形成正確的文化態度。1990年老先生在80壽辰聚會上的個人演講中提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對國際理解的最好詮釋。一個民族或一個人應有的文化態度是,在弘揚自己優秀文化的同時,也懂得欣賞他國的異質文化,共同促進國際文化的繁榮,這種平和謙虛的文化心態,有利于處理民族文化沖突,也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大學語文應努力構建開放的課程體系,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包容其他民族和世界的先進文化。構建具有國際視野的課程文化,應重新構建以“文化熏染”為核心的大學語文課程評價體系?,F行的大學語文教學評價體系突出語文運用能力的考查,亟待改革,應向文化反思與包容能力的考查轉向。評價重點從評價學生的死記硬背能力轉變到評價學生的文化反思與創新能力,評價的方式由標準化的終結性評價轉向多元化的形成性評價。
參考文獻
[1]《教育規劃綱要》工作小組辦公室.教育規劃綱要輔導讀本[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27.
[2]徐中玉,齊森華.大學語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
[3]徐中玉.關于大學一年級國文[C]//顧黃初,李杏保編.二十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913.
[4]張德江.文化育人:大學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任務[J].中國高等教育,2012,(17):14-16.
篇2
[關鍵詞] 學校建筑文化 傳承策略 創新策略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指出:“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毙@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學校建筑文化又是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關乎學生的成長,更是引領社會文化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合理地傳承、創新學校建筑文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學校建筑文化的傳承策略
1.加大建筑文化的建設力度
提高建筑文化在校園文化文化建設中的地位首先應取得政策與立法方面的支持。在集合專家學者意見和公眾動議的前提下,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出臺法律法規,明確學校建筑的方針、原則、方向,確定高校建筑的文化尺度,研究保護與創新、發展與繼承之間的關系,促進學校與社區協調發展,突出區域特色、營造校園文化等方面的立法研究。結合學校自身特點,在營造綠色校園、人文校園、科技校園和數字校園方面進行深人調研,開展實證研究,并且進行政策分析和專家咨詢,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意見,出臺一系列“辦法”或“條例”,立足今后幾十年的發展,要加大政策決策的科學性和公眾性,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其次要取得專業人員的支持。建筑業作為一門高度專業化的行業,在技術等方面具有著嚴格的指標要求,學校建筑及其文化傳承必須求助于專業人員。美國、新加坡等國家的做法是政府與某些建筑設計者和施工者長期合作,而這些合作者都是洞悉社區文化、教育特點和建筑知識的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可以說這種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借鑒。
2.重視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學校建筑文化傳承的原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方向性原則。學校建筑文化建設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使國家文化、民族文化和區域文化的有機結合,以此體現教育的方針與發展方向。二是整體性原則。學校建筑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的方方面面。因此,要從總體上對現代高校建筑文化建設進行規劃,做到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相結合,課程文化、網絡文化建設和學校其他文化建設相結合,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建設相結合。三是主體性原則。學校建筑文化本質上是師生文化,學校師生既是學校建筑文化建設的設計者、組織者,又是參與者和實踐者,因此應突出學生與教師的主體地位。四是選擇性原則?,F代學校建筑文化是一種開放性文化,面對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這樣復雜的社會文化,學校建筑文化建設應取其精華,將其內化為特定的學校建筑文化內容,形成富有個性的文化系統,并不斷調整、充實和發展,以適應社會文化的時代要求和現代學校建筑文化主體的內在要求。
3.重視建筑文化傳承的基本技術
建筑文化傳承具有一些基本技術,比如復古技術、仿古技術、移植技術、融合技術、局部保留技術、典藏技術等。這些技術是建筑文化傳承的最基本的條件。當前,我國教育快速發展,學校建筑的發展體現為新校舍的建設和舊校舍的改造,能否在這些建設中很好地體現高水準的文化是一個關鍵。
二、學校建筑文化的創新策略
1.提高學校建筑文化創新意識
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學校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學校建筑文化的創新首先應該具有超前的創新意識。因此,作為管理層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相關部門在發展學校建筑之前,不能簡單地以拿來主義進行操作,應加大對發展方案的論證,集思廣益,充分考慮到學校的歷史、特色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2.豐富學校建筑文化的內涵
首先,學校建筑應是對學校歷史文脈的提煉。空間環境作為文化的物質載體,其各種形體要素所涵蓋的文化意義經過歷史的積淀,逐漸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歷史文脈。學校建筑作為反映或記載人類歷史文化表現的一種形式和校園環境中重要的景觀語匯,尤其是紀念性的建筑,往往體現了該校的歷史、文化和風格,是學校精神的標志,也是歷史進程的縮影,述說著一個學校的過去、現在、未來。其次,學校建筑在校園環境空間構建和文化引導的作用。學校建筑可以增加校園空間的凝聚力,作為校園特定空間標志性景觀因素的同時也是校園環境空間的重要節點,它使校園具有清晰的空間結構,人們在其中獲得一種歸屬感。這種傳遞和體驗不需要借用外力的強迫,而是以一種自然、巧妙、和諧、潛移默化的方式予以述說。再次,校園建筑可以提升校園文化品味,提高學生人文和藝術素養。學校建筑以其突出的視覺藝術效應即藝術性和文化內涵集中反映了一個學校的精神面貌或歷史背景,賦予校園藝術的美,更豐富了校園的人文氣息,提高了校園的文化品位,彰顯著學校獨特的靈魂和理念。因此,在學校建筑文化的發展中,應重視學校建筑文化的內涵。
3.突出學校建筑文化的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是一個時代的人們在文明創建活動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優良品格,是激勵一個民族奮發圖強、振興祖國的強大精神動力,構成同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學校建筑文化,尤其是高校建筑文化,由于作為主體的學生和教師更能反映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文化知識的發展水平與方向,是時代精神的凝結,因此,學校建筑文化的創新應注重反映時代精神。
4.突出學校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
一般來說,地域性是文化的基本特點之一,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一個區域的建筑具有地域性特征,一個區域的人文同樣具有地域性特征,建筑作為有生命力的一門科學、一門藝術、一項技術,由其衍生的建筑文化也必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而區域就是培育、生長建筑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學校建筑文化的創新也應充分融合和顯現地域文化特色。
三、學校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意義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日益緊密和我國學校建筑的不斷發展,考古和史學的發達以及利用各種藝術信息資源的可能性增大,對于每個社會單元和個人來說,可供選擇的建筑文化不斷增加。這同現代社會的多樣化和多元化交織在一起,形成極其豐富的文化格局,在眾多的選擇中,打破了一元化的局面,多種多樣的建筑流派和建筑思潮層出不窮。作為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交互的建筑文化,其未來必將是數量眾多,風格多變的。世界范圍內必將是新建筑類型和新建筑結構形式不斷涌現,同時一大批具有相當水平的建筑師將登上建筑舞臺,載入建筑史冊,作為一個新階段的標志。
學校建筑作為特殊的建筑文化體系,與其他公共建筑比較而言,更應體現文化性。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從本質上來說凝結著歷史和未來,而學校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建筑文脈延續和升華。
總之,學校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是聯結學校歷史與未來的、讓學校喚發出生命力的一門科學、一門藝術、一項技術,更是一項事業,對這個問題的思索體現著包括建筑師、教育家和全體公民在內的理智品格、歷史責任、決策勇氣與生存智慧。
參考文獻:
[1]馬本和.高等學校建筑文化內涵的理論研究[J].教育探索,2006(4).
[2]高介華.關于建筑文化學的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0(3).
[3]蕭默.文化紀念碑的風采―建筑藝術的歷史與審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4]趙家麒.集團規劃的時空觀―普林斯頓大學250年校園的探討與省思[J]田園城市, 1998.(2).
篇3
關鍵詞:傳統文化 大學生 禮儀課程 創新啟示
我國向來擁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崇尚“禮儀”成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高等知識分子的大學生,更是國民素質的集中體現。但是,當前一部分的大學生禮儀卻存在比較嚴重的示范現象。
那么,我們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開展得如何?存在哪些不足呢?大學生禮儀課程應該如何從傳統文化里吸取有效成分,獲得創新啟示呢?本文圍繞這些問題,闡述一下個人的粗淺認識和理解。
一.當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的現狀
雖然當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取得很多可喜的成績,但是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不喜歡禮儀課程
對于禮儀課,不少大學生不以為然,總覺得這門課程可有可無,甚至認為不合時宜,多此一舉。在大學生心目中,禮儀課就是對他們言行舉止的限制和規定,對其日常生活有點過度干涉。因此,崇尚自由的九零后大學生往往不會喜歡、不重視禮儀課。
2.禮儀課程缺乏文化內涵
當前,大學生禮儀課的開設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還有很多地方不夠完善,尤其是缺乏文化內涵,簡單地對各種場合的禮儀要求羅列出來便了事。其實,每一種禮節要求都有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高等知識分子的大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了解每一種禮儀的文化含義。
二.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創新的啟示
面對上述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的現狀,筆者經過切實的教學實踐和個人思考,認為傳統文化對該課程的創新開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1.傳統文化的基本含義
所謂“傳統文化”,主要是指蘊藏在一個民族里面,具有一定穩定性的文化形式,具體來說,包括思想觀念、道德情操、風俗禮儀、等不同層面。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東西方文化撞擊而成的文化集合,以孔孟儒家思想為主體,融合道家、佛家、墨家等諸子百家的文化精髓?!皞鹘y”并不代表“落后”,對待我國傳統文化,需要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2.傳統文化對大學生禮儀教育課程創新的啟示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傳統文化更是值得我們用心保護、發揚光大,而且對我們大學生的禮儀教育課程創新,具有一些啟發性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和思考,歸納以下幾點,以供參考:
(1)“倫理道義”的中華傳統文化,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品德禮儀修養
禮儀是一個人品德修行的外在呈現,集中凝聚人的內在道德修養。由于中小學的應試教育,只側重分數而忽略品德修養,加上家庭、社會的缺位,種種原因導致當前大學生的禮儀失范。比如,考試作弊、生活糜爛、談吐不雅、亂丟亂扔等不良的失禮行為。要提升大學生的品德禮儀,單靠大學生的禮儀課是不夠的,還必須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用“倫理道義”來感化大學生的思想靈魂。
如果說西方傳統文化是宗教,那么我國傳統文化則是道德。上下五千年,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凝聚愛國、愛民的道德精神,推崇仁義道德的品格,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儒家講求道德、仁義。儒家代表作《論語?里仁》:“君子懷德,小人懷土”,意思是“君子為了道德仁義可以志在四方,而不把自己僅僅局限在故土之上,小人卻只顧留戀鄉土而不知推行道義;《論語?里仁》:“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國傳統經典《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大自然的運行剛勁強健,對應于此,有德行的人處世必定像天一樣的剛強堅定、自強不息,像大地一樣的厚重踏實、容載萬物。在校大學生學習這些中國傳統文化,必定有助其文化修養,進而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質,禮儀規范自然隨之提升。
(2)中華傳統文化重視雅言美行,對大學生的禮儀形象塑造具有示范作用
我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贊譽,講“禮”重“儀”成為中華民族的良好作風。作為社會知識分子的代表,大學生更應該達到“知書達禮,待人以禮”的目標。但是,當前大學生的禮儀行為經常出現“失范”,極大地破壞了大學生的美好形象。因此,大學禮儀課程需要充分吸收中華民族重視“雅言美行”的優良作風,對塑造大學生的禮儀形象樹立示范作用。
我國有一句經典古諺:“站如松,行如風,坐如鐘,臥如弓”,對個人的言行舉止提出比較形象的要求:站立如同一棵松樹,行走如同一陣清風,端坐如同一鼎金鐘,臥睡如同一張弓。我國最早的學生日常守則是《管子?弟子職》,比如“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服。溫柔孝悌,毋驕恃力。志無虛邪,行必正直。游居有常,必就有德。顏色整齊,中心必式。夙興夜寐,衣帶必飭。朝益暮習,小心翼翼。一此不解,是謂學則”,提出具有概括性的行為規則要求。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非常強調雅言美行。大學生禮儀課程吸收這些傳統文化,對提升大學生的禮儀品德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3)儒家文化尤其強調“仁禮”,對大學生的禮儀培養有積極作用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化古國之一,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歷史底蘊。儒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尤其強調“仁禮”的道德品質。儒家創立者孔子在《論語?季氏》更是指出“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不學習禮儀,無法在社會立足,可見“禮”在個人修養的地位和作用。《論語?顏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來約束人們的一言一行。《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要求在具體的禮儀運用都需要以“和”為貴,促進人際關系和諧發展。
我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不滲透“禮”的精神和內涵。我們教師需要將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的“仁義”“禮儀”精神,運用到大學生禮儀課堂上。用儒家的禮儀道德來感化當下的大學生,提高其對禮儀道德的認識和理解,盡快促使其成為知書達禮的社會精英代表。
三.總結
當前,部分大學生出現比較嚴重禮儀失范行為。為此,大學生課堂更需要開設禮儀課程。我國傳統文化一直崇尚“禮儀”,可以取其精華成分運用到大學生禮儀課程里,希望借此讓該課程獲得創新。經過切實的教學實踐和個人思考,筆者認為我國傳統文化重“倫理道義”、“雅言美行”、“儒家仁禮”,對大學生的禮儀培養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l]田廣林.中國傳統文化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馬占軍.淺議對大學生禮儀普及與規范的重要作用[J].品牌(理論月刊).2010(11)
[3]江藝敏.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意義與途徑[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1)
[4]趙振有.論加強大學生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與實施策略[J].中國報業.2011(02)
篇4
關鍵詞:現代經典文學;傳承與發展
不管是任何一種文學形式都是對于經典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現代文學經典在文學中起到一種承前啟后的作用,它既是對過去經典作品的沿襲與創新,又對現在的文學起到一種借鑒的作用。現代經典文學富有很富的內涵與創意,對于現在的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起到很重要的導向作用。對于現代文學經典的學習可以促進人們的內涵與精神世界。本文就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分析。
一、現代經典文學的發展現狀
1.經典文學已經很難保持原有的內涵
現在的社會正處于多元化的發展方向,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精神需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東西了,人們接觸越來越多的新鮮事物,對于經典的東西已經越來越不感興趣了?,F在是經濟社會,經濟對于人們的影響越來越重要,人們也對于經濟利益越來越癡迷,已經對于經典的東西充耳不聞,只是過度的在利用經典文化為自己創造利益?,F在不難看到很多的經典的文學已經被改編為了影視作品,例如《茶館》《金粉世家》《半生緣》等很多的經典的文學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雖然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原著,但是為了適應現在的大眾的需求,不得不進行一些改編,與原著的共同點并不是很多。這些雖然迎合了現在的大眾的需求,但是卻對原著展現的精神造成了影響,已經不能讓人們感受到經典文學的內涵了。
2.對于現在經典文學的理解不夠充分
雖然現在我國的教育中經常地會出現經典文學,但是出現的并不是很全面,而且學生掌握的并不是很在充分具體。并且現在雖然我國的教育已經漸漸的好轉,走上了軌道,但是我國畢竟是一個人口大國,還有很多的偏遠地區對于教育抓的還是不夠全面,還有很多的孩子不能正常的接受教育。況且現代經典文學的內涵非常的豐富,對于文化比較高的人理解起來都并不是很簡單,對于接受教育比較少的,或是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們來說,理解起來就非常的困難。
3.現在的經典文學的教育不夠重視
現在的文學教育已經漸漸的出現在我們的教材中了,但是出現的部分不夠全面,知識出現其中的一個片段而已。課本中出現的經典文學的片段的變換周期非常的常,并且沒有新意,經典文化以現在的文章比較,本來就不容易理解,教育上再不夠重視,所以就很難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這樣就不由學生接受現代經典文化。在傳承方式上也不夠重視?,F在的社會上比較流行的文化都是多元化的,對于經典的流傳已經漸漸的被人們忽視了。簡單的來說現在的科技這么發達,有很多的閱讀軟件,但是只要進入到其中的頁面中是,出現的都是現代的言情類、玄幻類等等方面的小說,但是關于文學類的少之又少?,F在的學生對于經典的學習也只是為了應對現在的考試而已,并不是真正的想要了解和學習。在意識上就是沒有充分的重視現代的經典文學。
4.現代經典文學相對于現代的文化比較不占優勢
現在的人們對于文化形式的要求越來越多樣,并且越來越喜歡多樣化的文化表現,對于經典的文學的內容其實并不感興趣,相對于現在的文化市場,現代的文學經典是一個比較弱勢的群體。
二、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展
1.對于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內容要進行豐富
對于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最基本的途徑就是教育,這也是對于文化傳承最廣泛的途徑,一定要充分的利用現在的教育進行傳承,這樣不僅改變了教育,對于文學經典的傳承也是非常的有利。其實現在的教材中對于文學經典也有提及,但是出現的并不是很全面??梢怨麑τ诮滩牡母木帲黾游膶W經典的內容,再保持原有的題材不變的情況下對文學經典進行增加,加深學生對在現代經典文學的了解。加大教師對于現代經典文學的重視,在進行教授時,教師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為學生普及一下現代文學經典,拓寬一下他們的了解渠道以及掌握的程度,促進學生對于現代文學經典的興趣。
2.順應現在的經濟發展潮流
對現代文學經典的傳承與發展,不僅要尊重原有的傳承模式,還要更新發展模式,順應現在的經濟發展形勢跟上時代的潮流,這樣才能讓廣大的人們群眾接受,促進現代文學經典的發展。利用現在得高科技,例如人們經常接觸的影視劇的形式,可以將文學改編成電視劇,但是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就是尊重原著。這樣在不改變文學中心的前提下,可以讓人們更加直接的接觸到現代文學經典,畢竟現在的人們更樂接受這種形式。在人們進行觀賞的同時,就可以潛移默化的對人們思想產生影響,促進經典文學的傳承。也可以將文學經典改編成話劇,這樣,人們就可以通過直接的鏡頭了解到文學經典,既可以滿足現在的人們的視覺需求又可以促進現代文學經典的發展。
3.創新現在的文學經典的閱讀模式
文學經典想要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文化市場中站穩腳跟,就一定要對其的閱讀方式進行創新,在發展自身的優勢的基礎上,結合現在的文化傳播的方式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的呆板的傳播模式,利用現在的科技手段進行傳播。這樣既適應了現在的人們接受的形式,還可以促進文化經典的傳承與發展。
4.將經典文學融入到現在的生活中
文學經典的傳播,歸根到底就是提升人們的精神思想以及生活觀念等。將文學經典很好的融入到現在的生活中,讓人們隨時可以感受到文學的熏陶,這樣就可以漸漸的讓人們接受文學經典,享受文學經典,慢慢的理解文學經典的內涵,提升人生的生活觀念。
結束語:
現在的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于國家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F在的人們已經越來越不能離開科技,但是先進的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社會發展的同時,也讓人們對經典的東西慢慢的忽略了。既要向前發展的同時,也要回頭看看歷史留下的經典的財富。
參考文獻:
[1]汪文華.“中國現代文學經典的當代傳播與接受”學術研討會綜述[J].創作與評論,2014,(24):125-128.
篇5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桑植民歌;著作權保護
一、湖南桑植民歌簡介
桑植民歌是桑植境內所有民歌種類的總稱,是湖南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于原始農耕時期的生產勞動,廣泛地流傳于土家族。桑植品種繁多,內容極為豐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桑植民歌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桑植縣隸屬于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民歌已成為桑植縣的代名詞,桑植縣更是被稱為“中國民歌之鄉”,幾乎每個人都會哼唱幾句。桑植民歌據記載有兩千多年歷史,當地的神話故事、傳說、民間趣事數不勝數,民歌類型各式各樣,是桑植各民族人民表達心中情感的藝術結晶,已經成為中國民歌寶庫中的經典。作為我國特色的民俗文化形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部分,湖南桑植民歌的發展和保護狀況如何?是否可以運用知識產權中的著作權進行保護?接下來筆者將進行簡單的論述。
二、湖南桑植民歌的保護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一)湖南桑植民歌的保護現狀
傳承湖南桑植民歌的主要形式有三種,分別是:家族傳承、群體性的歌唱活動、桑植民歌節、傳習基地和傳習班及文藝匯演。家族傳承是指在一個家庭范圍內,長輩作為名額的傳授者,幼輩作為被傳授者,使得桑植民歌通過長輩傳給晚輩的方式進行傳承,此種傳播途徑是桑植民歌進行傳唱的主要途徑。桑植縣地處比較偏僻,地理位置封閉,交通不便利,經濟發展也不發達,生活方式主要是自給自足,業余生活活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這就使得桑植民歌成為桑植人民的主要娛樂活動,生活中的一部分,老老少少都在桑植民歌的陪伴下生活,人民往往是在無意識當中對桑植民歌進行學唱。群體性的歌唱活動主要包括對歌和民俗活動兩種重要方式?!皩Ω琛笔窃缙谏V裁窀柙谌后w中傳唱的主要形式之一,而這種形式又常見于山歌之中,多采用一問一答式。桑植縣地理位置封閉,交通不便利,對外界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很比較少,但是由于桑植人民對桑植民歌的重視,使得每逢重大傳統節目,桑植民歌成為必須表演的節目之一。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民間活動最熱鬧的時間段,在此期間也少不了桑植民歌的身影。為了進一步保護好、宣傳好、傳承好桑植民歌,桑植縣專門建立了民歌廣場,并于每年定期舉行桑植民歌節。在中央及地方財政的支持下,將“桑植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作為桑植縣特色音樂文化的主要學習場所。桑植縣保護桑植民歌的工作人員不僅將民歌編入檔案,也大大完善傳承人的保護方式。傳承人不僅享有一定權利,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和義務,設立起傳承人的考核制度及鄉鎮文化站,定期舉辦桑植民歌活動,讓更多的桑植人民進行系統深入的學習。
(二)湖南桑植民歌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1.保護力量未凝聚在一起
湖南桑植民歌的保護力量可以分為官方和非官方兩種類型。官方主要是以政府為代表,重在通過基地、文化站等方式來宣傳桑植民歌,呼吁人們積極學習桑植民歌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官方主要是以個人為代表,重在通過口口相傳、一輩傳一輩的形式來宣傳傳承桑植民歌。兩者的工作重心不一,雖然有時候兩個主體也會有交叉合作,但更多的是兩個主體的工作是分離的,還沒有形成匯聚在一起。將官方力量和非官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力量,將桑植民歌進行繼承、創新、傳承、弘揚。
2.市場推廣落后
自從湖南桑植民歌成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后,桑植民歌的價值大大被肯定,但在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桑植民歌的價值并沒有被合理的開發利用,在市場經濟中還缺乏一些競爭力。繼承人的范圍小,桑植民歌的輻射范圍也狹小,桑植民歌的表演主要集中在張家界市,其他地區省市范圍內很少發現。想讓桑植民歌走出張家界,走出湖南,走向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甚至外國人了解學習熱愛桑植民歌,創造更大的經濟和文化收益,宣傳推廣工作仍需要進一步提升,市場的輻射范圍也需要進一步的擴大。
3.繼承人后備力量不足
如今,桑植民歌被搬上正式的舞臺,無論是對臺前幕后,還是表演者要求,都有著嚴格的標準,情景重現成為了舞臺表演時對演員的必然要求,表演標準專業性大大提升,但是表演的即興性卻減弱。年輕人大部分都愿意去大城市打拼,愿意留在家鄉耐心學習、繼續傳承桑植民歌的人數大大減少,致使繼承人后備力量不足成為現階段傳承桑植民歌所面臨的最大困境。
三、桑植民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著作權保護分析
民間文學作品保護與現代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條件、現狀、甚至基本理念仍存在較大的差距。民間文學作品的主體與客體的特殊性必然會產生理論的挑戰。關于如何確定作者不明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是否應當賦予民間文學作品永久期限的保護等問題都會沖擊一般作品版權保護體系。另外,《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條例(征求意見稿)》在權利行使等方面規定過于寬泛,可操作性不強,存在很大商榷空間。
(一)激勵理論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激勵理論肇始于邊沁、穆勒等人的功利主義思想,認為知識產權立法的主旨在于激勵作者,并依此促進創新,以實現社會最大的“幸福”。有觀點認為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與激勵理論似乎格格不入,其一,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保護需要繼承傳統而非創新,即便有創新也應當建立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其二,它沒有明確的“作者”,缺乏激勵的對象,難以發揮實際效果。
(二)自然權利理論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付出會有回報,回報屬于付出,這是自然定律,也是著作權正當性的哲學基礎之一,即自然權利理論或者說勞動論。它發軔于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約翰洛克的財產權勞動論,認為著作權屬于付出智力努力的作者,并且這種努力要達到獨創性的高度。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特殊性在于付出是由集體智慧所凝結,需要設計合理的制度保證利益歸屬于特定民族、種群。
(三)經濟效益理論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經濟效益理論是知識產權的法經濟學分析,遵循邊際效用原理,認為產出作品需要投資,利潤彌補成本使得投資自發的進行。投資分為創作能力培養的成本、創作活動進行的成本及作品傳播、應用成本,當生產函數與成本曲線相交時成本最小,產量最多,效益最大。民間文學作品屬于集體所有,理論上不能授予個體專有使用權,那么市場主體的應用、傳播行為就很容易被“搭便車”,成本難以收回,進而抑制投資的動機。這就要求政府在公法層面發揮積極作用,以政策扶持,減少交易成本等方式促進投資,緩解市場失靈。
(四)利益平衡理論與民間文學藝術作品
篇6
【關鍵詞】揚州當地人;調查;揚州方言;揚州口頭文學;傳承與保護
0 前言
揚州是一座歷史文化積淀豐厚的城市,從古至今,從“揚一益二”的繁盛到了現在的現代化繁榮,城市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前進,但與此同時,時間的河灘也無可奈何地過濾掉了許多璀璨的金沙。
1 正文
揚州的方言極具特色,是江淮方言的代表,揚州方言音韻發聲有力,音調婉轉,極能表現出人的情緒,對于語言環境、語義表達等都具有強大的表現能力。
隨著現今普通話的推廣,方言的傳播漸漸弱于了大力推廣的普通話,而揚州方言相較于其他地區的方言,與普通話還是存在較大差距的。從揚州方言的特色上來說,揚州話不分z、c、s和zh、ch、sh,這與普通話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如今的儀征北部、天長南部以及邗江某些地方是保持了平翹舌的區別的,由此可推斷很早之前揚州話可能也是有平翹舌之分的,但后來基本不區分了,大多數用平舌發音。此外,揚州方言不分n、l,不分尖音與團音,不分前后鼻音。揚州方言的韻母還有一些特色,比如,普通話中的雙元音,揚州話里讀成單元音韻母,在普通話中,雙元音ai,ei,ao,ou,在揚州話中就變為了ε,e,?蘅,?藜ω。還有特殊的一點就是普通話里讀音相同的兩個字,到了揚州話里卻不相同,比如官與關,揚州方言中官不讀guan而讀guon,再比如山與扇,揚州話中扇不讀shan而讀xian。這里講述的是與普通話的差異之處,當然也有相似的不用改變的地方,這里暫且不作討論。
發音的不同是方言與普通話不能共同發展推廣的一個原因,許多地方方言由于普通話的大力推廣,而使自己的語音特色逐漸向普通話靠攏,方言呈現出一種凋落的狀態,越來越引起重視。近日,“江蘇語言與文化資源庫”的上線,這是全國第一個省級地方語言資源庫,這也體現了現今人們對于挽救地方方言與文化所作出的舉措。
揚州地區以方言為載體,也有許多當地特色的民間口頭文學,例如揚劇、揚州彈詞、揚州評話、揚州清曲以及揚州諺語。其中部分特色口頭文學也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然而,揚州民間特色文學需要的是真正的傳承與認同。揚州的民間口頭文學不僅是一門單純的藝術,其內容也蘊含了當地的民風民俗,歷史的痕跡,以及文學文化等多方面的內涵。
現代隨著娛樂行業的飛速發展,韓流等流行元素的涌入與沖擊,民間的口頭文學形式即使是在揚州當地也早就已經不占主導位置。由于科技的發展,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當地文學無可奈何得退居后線地位。我們無法阻止也不應該阻止時代的發展、審美的轉變,但是也不能任由揚州當地的文學形式逐漸湮沒于時展的浪潮中。揚州的口頭文學承載著歷史的、文化的、文學藝術的豐厚內涵,不能輕易地做大改動,但也要跟隨大眾的審美趣味加以調劑,創新發展、創新演繹。
基于對上述情況的不確定與希望明確的態度,我們需要以揚州當地人為調查對象進行調查研究,旨在了解揚州當地人對于揚州方言的認同感以及對揚州口頭文學的了解及保護傳承的態度。
我們項目組的成員帶著自己的疑問對揚州當地人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查。我們選定的調查對象分散在各個年齡段、各個職業以及城鄉各地區,為了確保結果的準確性,避免對象單一,調查有漏洞。我們設計了紙質版調查問卷以及電子版調查問卷,這也是為了在揚州本地人群中能更加深入地進行調研,盡量做到不遺漏、不片面。當然,我們人力時間有限,不能做到全方位的顧及,但也會盡我們所能保留真實性,反映揚州當地的現狀。
問卷設計了11個題目,設置的問題主要想了解揚州當地人對于揚州口頭文學的接觸頻率以及了解程度,還有喜愛揚州口頭文學的人的年齡范圍。其次還意圖了解現今會講地道揚州方言的人的年齡段。最后想要知曉現今揚州人對于保護與傳承揚州口頭文學以及揚州方言的態度。我們項目組發出了800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數684份,并且對有效問卷進行了整合與分析,得出以下收獲。
問卷第一題:“請問您平時有空會去選擇聽揚州口頭文學作為娛樂嗎?”在所答的問卷中,按百分比整合有效問卷,受調查人群中選擇A選項偶爾會占38%,B選項經常會占2%,C選項一般不會占59%,D選項絕對不會占1%。
問卷第二題:“您一般去聽民間口頭文學的頻率是多久一次?”A選項每周一次占10%,B選項一個月及以上一次占50%,C選項一年及以上一次占32%,D選項很少看占8%。
從第一二題的問卷結果的數據統計,揚州的當地人少部分會經常去聽揚州的口頭文學,聽的頻率也并不高。
第三題:“您接觸口頭文學的方式主要有哪些?”A選項買票去看占8%,B選項從電視上搜索看占有效問卷數的43%,C選項揚州地方廣播占31%,D選項免費公演占18%。
由此看來,在群眾的選擇方式中,大部分會選擇電視廣播這類媒體,以及免費公演的形式,只有少部分會自己買票去看。從這方面也能窺視到這類表演在部分揚州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喜愛程度。
第四題:“您認為愛聽揚州民間口頭文學的人,他們的年齡范圍在多大范圍以內?”A選項0―25歲占2%,B選項25―35歲占6%,C選項35―50占27%,D選項50歲以上占65%。在這些愛看愛聽揚州口頭文學的人當中,年輕人較少,占大部分的是中年及以上的揚州當地人群,尤其以“老揚州”為最多。
第五題:“您覺得揚州民間口頭文學是一門高雅藝術嗎?”A選項十分同意占有效問卷數的25%,B選項大體算是占42%,C選項部分算占31%,D選項并不算是占2%。
對于高雅藝術的定義,每個人可能定位不同,這題意在了解揚州當地人對于民間口頭文學的認同感,我們的調查結果總體顯示中立的態度,在調查對象中絕大部分人還是持有認同態度的,只有少部分持有相反態度。
第六題:“您了解揚州口頭文學中的故事所蘊含的習俗與典故嗎?”A選項非常了解占4%,B選項一般了解占37%,C選項基本了解但較少占41%,D選項并不了解占18%。從中看出對于揚州口頭文學所蘊含的歷史典故、文學藝術意義,只有少部分人是非常了解的,大部分人對于本地的民俗只是略懂皮毛。
第七題:“您身邊會說地道揚州話的人年齡范圍是多少?”A選項0―18歲占10%,B選項18―30歲占31%,C選項30―50歲占33%,D選項50歲以上占26%。與愛聽揚州口頭文學的人群年齡分布類似,會講地道揚州方言的人群,也分布在中壯年以及老年揚州人中。具體情況是,會說地道揚州話的人以中老年群體占大多數,絕大部分小孩以及年輕人已經占較少部分,其中原因與歷史以及政策息息相關,也與經濟、科技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密不可分。這也是多種方言普遍具有的現象。
第八題:“如果您有孩子,或者對于您的孩子您會教他們學地道的揚州話嗎?”A選項一定會占16%,B教些基本的就夠占37%,C選項有條件就教不然就不用學占34%,D選項學好普通話和外語最重要,方言無所謂,此項選擇人數占13%。
可見對于孩子的教育,大部分人持并不必要的態度,對于揚州地道方言的傳承并沒有很強的責任意識,他們的重心放在普通話和外語的教育上。
第九題:“作為揚州當地人,您對揚州口頭文學以及揚州方言有認同感嗎?”A強烈認同感占29%,B一般認同感占31%,C基本認同占39%,D并不認同占1%。
對于揚州方言的認同感,粗略來看極大一部分人都是持有認同態度,只有極少部分人持相反態度。這樣從群眾的心理看來還是非常統一值得欣慰的狀態。
第十題:“您對民間口頭文學傳承者以及民間藝術家認識得多嗎?”A選項很大部分認識占4%,B少部分認識占26%,C認識一兩個占37%,D基本不認識占33%。對于民間藝術家,我們所調查到的揚州當地人也只有很少部分能夠做到如數家珍,大多數人對這些藝術家并不非常熟知。
第十一題:“作為揚州當地人,您愿意讓自己后代傳承揚州口頭文學嗎?”A選項非常愿意占32%,B選項有條件會很樂意占41%,C選項勉強愿意占13%,D選項不愿意占14%。最后關于口頭文學的傳承的問題,積極主動并且愿意自己創造條件去學的人占少數,但也有大部分人覺得有提供的條件的話會很樂意。
由此可見,地方相關文化宣傳單位應加強揚州特色口頭文學的推廣,以及揚州方言的普及。具體方式可根據地方情況來具體實施,按本文調研的大致情況,可以確定宣傳推廣的大體方向。
首先,可以增設地方方言類節目,廣播以及電視欄目均可,這類欄目適合揚州當地人收聽或者收看,其中都是有關揚州人身邊的事,更容易引起揚州本地人的關注,可以利用這樣的平臺,普及揚州方言的保護,以及揚州口頭文學的文學內涵及藝術性,增強民眾的審美趣味,激發保護與傳承的意識。另外,免費公演也是大部分群眾愿意選擇的,地方組織可以舉辦相關活動,邀請民間藝術家對民眾進行表演與互動,使揚州人能親密地接觸揚州口頭文學,產生興趣。也可設置自愿學習的組織,規??纱罂尚?,邀請愿意的人去學習揚州的口頭文學形式,使得民間文學真正的進入民間,成為民眾的娛樂形式。民間藝術家也要積極挑選有天分有興趣的傳承者,進行專門的培養,培育出一批優秀的民俗文學傳承者。
對于民間藝術家來說,不僅僅是傳承,也要取舊時之精華,去其糟粕,汲取現代的流行藝術的長處,補充揚州當地的口頭文學,使其能緊隨時展的步伐,同時又能保留地方特色與文化內涵。
關于揚州方言,根據調查結果可看出,會講地道揚州方言的人年齡范圍是較高的,這也是由于普通話以及外語的推廣和發展。我們揚州當地的教育機構以及孩子的家長,應在普通話及外語教育的同時,不丟掉自己的鄉音,這是揚州人的根。文化宣傳部門應該加強揚州方言傳承的危機意識,增強揚州人對于本土方言的認同感。從娃娃開始的教育與宣傳是最直接有效的。
2 結語
我們在調研中也認識到,對于揚州方言以及揚州口頭文學的挽救與傳承是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創新與發揚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揚州人共同承擔,共同努力,不管是什么層次、什么文化水平或者什么年齡段,都應加強危機意識,增強文化認同感,從現在開始,從小的方面開始,進行努力。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OL].
篇7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現狀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0095-01
漢語言文學作為傳承我國的傳統專業,不僅對于培育時代需要的綜合性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更是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更是一個民族凝聚的動力,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我國大學課程中一直承擔著重要的文化傳承的作用,對我國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學會為人處世的準則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基礎薄弱
漢語言文學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高,尤其是對文言文,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能自行閱讀和理解文言文,如對通假字、同音字等,要求學生有較為系統的文學知識。
但我國大學生由于高中進行文理分科,并沒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在語文上,更別說相對晦澀難懂漢語言了,導致我國學生普遍文科基礎薄弱。此外,大部分學生對漢語言的興趣不大,很多是"被選"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也沒有通過擴大閱讀量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基礎。
(二)教學方式落后
漢語言文學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不像數理化的科目,可以通過量化的數字對學生進行教學,漢語言涉及的往往是抽象的文字內容,尤其是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作品,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此外,漢語言文學也不像其他文科專業,如法律、經濟等,可以通過生活中具體的事例對學生進行教學,與現實往往是相脫節的,缺乏時效性。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往往是采用傳統的言傳身教的方式,通過教師在講臺上面對學生進行講解。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重視對教學內容的傳授,忽略了學生真實的感悟,缺乏生動形象的描述,教學方式死板,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興趣。
二、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改革教學方式
先進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教師對教學方式的改革,應以提高教學應用性和學生的自主性為關鍵,通過對授課方式、考核方式、評估方式的革新,改革陳舊的教學方式。
從教學重點來看,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獨立理解,才能真正實現對教學內容的貫通。從教學內容來看,教師除了向學生講述教學要求的內容,還應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延伸和拓展,拓寬學生的視野。從教學工具來看,教師應減少對過去的陳舊工具的使用,大力引入信息技術,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多方面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如在課堂中可為學生播放名家講壇,提高課程的趣味性。最后,從教學考核來看,成績并不是評定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可以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如通過學生的課堂演講,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種種因素都可以成為綜合評估學生的一環。
(二)優化課程設計
漢語言文學根據其性質以及作用的不同,可以分為專業課和實踐課。專業課強調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文化程度,而實踐課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
通過優化課程設計,提高不同課程的教學效果,實現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專業課涉及的文化知識較多,尤其是對我國的傳統文化,當前我國大學生的普遍文化底蘊薄弱,因此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著重對專業課進行改革與創新。教師可以通過古典名著中的故事,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得專業課變得生動。也可以通過ppt展示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進行自己對課文理解的展示。而對于實踐課,教師則需要注重學生對應用能力的提高,確保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實踐課的最終目的是為學生進入社會做準備,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與我國的就業形勢相結合,將學生的知識與就業技能結合,為學生的就業做準備。通過優化專業課程與實踐課程,實現不同課程之間的組合,促進二者的互補互進,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提高教師隊伍的質量
雖然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隊伍中人才濟濟,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要求不斷提高,教師也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緊跟時代的發展,對學生進行時效性的教學。
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具有很強的傳授性,自身文化底蘊深厚的教師,可以用詼諧、幽默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甚至通過一個知識點擴展多個知識點。而文化底蘊相對薄弱的教師,則往往采取簡單易行的口述式教學,也能完成教學任務,但學生學習的效率低,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其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還具有很強的傳承性與穩定性,這就導致了課程標準、課程教材大同小異,更新的不多。教師為了實現更好的教學,應主動收集與教學任務相關的素材、輔導,向學生推薦,幫助學生的學習與理解。教師之間還應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學習相互之間的優秀與創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初中
在近現代的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科學技術成為文明成果中最豐碩和影響力最突出的部分,因此教育系統普遍圍繞科學知識與技術的教學需要編制教材和設計課程。而語文則被定位成工具型學科,以讓學生熟練地運用其完成表達、交流并且獲取信息為主要教學目標,其文化載體和傳播媒介的價值被忽略。
1語文教學中傳播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傳承歷來是實施系統化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越發受到重視的今天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并借助其傳播傳統文化知識既符合語文學科的特色,又契合素質教育的宗旨。
1.1傳統文化有助于塑造學生的人格與品位
文化的傳承不僅是思想、技藝等文明成果的簡單繼承,而是同時完成對學習者人格和品位的塑造,使其具備進一步探索和創新的能力。并且掌握人類社會的基本倫理和道德準則,形成高尚的人生趣味,明確個人在道德、事業等方面的追求。而初中語文教學旨在讓學生熟練掌握文字、語言這一工具,運用其探索包括傳統文化在內的未知領域。在目前傳統文化的傳承需求日益迫切、素質教育得到認同的背景下,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擇機進行傳統文化的教育,可以使之發揮塑造學生人格和品位的作用,也能助力傳統文化的傳承。
1.2讓語文學科體現其文化傳承價值
語文學科的本源即記錄、傳播人類文明成果的工具,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傳播傳統文化體現其固有價值。首先,傳統文化包含的所有人類文明成果均以語言和文字的形式流傳和記載下來,因此語文學科教學在賦予學生順暢的閱讀、寫作以及口頭交流能力的同時必然無法回避傳統文化的傳承[1]。例如,在生字教學中涉及對特定漢字的起源及其字形、字義演變的闡釋,無形中增添了傳統文化的元素。
1.3讓初中語文教學更有吸引力
傳統的語文教學過于強調其表達、交流工具的作用,而對教材內容及其牽涉到的歷史、社會生活背景等傳統文化元素沒有進行引申和拓展探究,因此讓原本最富人文氣息與文化內涵的語文教學變得呆板無趣。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對字面意思和情感內涵的闡釋,而對作品創作年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當時社會的思想潮流和各個階層生活的典型場景則沒有與學生一道深入探究和拓展學習,從而讓學生對詩詞的藝術價值、文化內涵的感知停留在較為粗淺的層次,導致語文教學失去了應有的魅力。
2傳統文化的滲透實踐
2.1發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語文學科和文化傳承有天然的聯系,語言與文字的創造和發展是為了滿足文化傳播和繼承的需要,而在被用于記載人類文明成果和傳承技藝、交流思想并完成詩歌等作品創作的過程中語文學科自身也被不斷豐富,并應時代要求持續演進,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在現代社會人們創造新的文明成果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語文教材中天然存在諸多方面的傳統文化元素,既有和語文直接相關的文學藝術、哲學類內容,也涉及歷史、古代的政治乃至倫理道德[2]。例如,《論語》等經史子集相關課程中既包含儒家思想、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狀況,也有當時社會人們的道德理想和宗族關系等人文內涵,在教學中發掘這些元素并進行引申闡釋能有效傳播傳統文化,并讓學生的思想境界、人文修養得到提升。
2.2課堂上引經據典觸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究興趣
要想在語文課堂上不著痕跡的滲透傳統文化,要求教師自身在傳統文化方面有足夠修養才能在達到核心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讓學生學習到更多傳統文化。首先,教師應熟讀所有經典作品,對《史記》等有多個章節被編入初中語文教材的作品可以自如地引用和講解。其次,結合教材中牽涉到傳統文化的部分,確定課堂上引導學生拓展學習的內容,并且查找相關資料和準備素材,從而在課堂上擇機引經據典,觸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探究興趣。此外,教師通過研讀相關作品還能提升個人的語言表達層次與思想境界,在言談舉止方面更加儒雅和有內涵,成為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典范。
2.3誘導學生閱讀相關作品與資料
由于語文學科的教學和多個領域的傳統文化關聯密切,因此盡管學生的志趣愛好各異,但經過恰當的引導必然可以使其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自發地從個性化視角涉獵更多傳統文化知識并領會其深意,逐步將其塑造為兼具傳統美德、雅致的品味和新時代創新精神的人才。例如,在古詩詞教學中通過對作者生平、作品創作時的遭遇和社會背景的講解可以滲透特定朝代的政治、思想以及社會生活方面的趣聞、史料,讓學生在感知作品主題和語言文字運用精妙的同時對相關傳統文化有探究愿望,進而推薦學生閱讀傳世的經典作品、查找和閱讀相關資料,完成傳統文化的進一步學習[3]。促使其在日常觀看影視作品、欣賞藝術品時也能發現相關內容并持續探索,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并拓展其知識結構。
2.4帶領學生體驗傳統文化的別樣意境
由于傳統文化與初中生熟知的現代文化存在意識形態、思維方式乃至語言文字表達方面的隔閡,因此通過多種方式創造條件,帶領學生體驗傳統文化的別樣意境有助于在語文教學中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首先,可以在自習課或課前設置經典作品的誦讀環節,精選背景音樂并制作視頻課件,帶領學生朗誦古代詩詞歌賦中的精品,讓學生體會古人的情懷和思想境界。其次,針對有不同特長和愛好的學生布置關于特定經典文學、詩詞等作品的探究任務,讓學生搜集資料并深入研讀,撰寫專題學習報告并在語文課堂上展示和討論,促使學生之間就傳統文化的學習和認知展開互動。借助各自的優勢深化對相關知識內涵的理解,從多個角度共同探索傳統文化、獲取知識的同時對其高深而微妙的意境產生感性認知,提升每名學生的思想境界與文化品位。
2.5為學生搭建探究傳統文化的平臺
鑒于語文課堂教學時間分配受到中考等現實因素的制約,因此教師應探尋更多渠道,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搭建平臺和創造空間,發揮自身在這一方面的固有優勢,以引導學生組建社團、發起主題文化活動或者創建特色選修課程等方式,為學生搭建探究傳統文化的平臺[4]。例如,可以在重陽等傳統節日組織活動,并且讓學生體驗傳統文化。或者通過編撰關于儒家思想、家訓等傳統文化的校本教材,為有學習需求的學生開設選修課,完成更系統的傳統文化教學。
篇9
秀山花燈戲是我國西南地區花燈戲劇的一個重要藝術流派,是集多種民間文化形態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反映了少數民族的精神世界、文化心理和價值認同,折射出少數民族的生存本質和審美心理。秀山花燈一般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五期間在公共空間進行表演,正月十五送燈,具有廣場性質,展現出本民族的風采,體現出本民族的精神文化。
秀山花燈戲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旅游業角度考慮,可以拓寬秀山旅游的開發與利用;從傳統文化的角度看,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本民族的精氣神;在學術上,也有挖掘和研究的價值與意義。在20世紀50年代,就不斷有研究者深入秀山少數民族居住區,調查花燈的文化傳承與發展生態。1964年,秀山成立花燈劇團。2006年秀山花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秀山花燈博物館竣工,這對地方文化的發展與開發、傳承與傳播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當前,秀山的花燈戲主要分布在全縣各村寨、城鎮,其中尤以隘口、龍池、清溪、蘭橋、平凱、梅江、涌洞、海洋、溶溪、洪安、峨溶、玉屏等為其主要繁榮地區。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同國別、不同族別的文化也日益被主流文化同化和消解,強勢文化對弱勢文化進行著干擾與吞噬,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
如果一旦某個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被同化甚至消亡,那么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意味著這種文化在這個民族身上徹底改變了。作為地方獨特的民族文化,花燈戲的表演藝術和審美內涵既要隨著外來有助于社會文明進步的共性因素發展,又要隨著本民族自身的發展、更替產生新的文化基質。但是,也正因為隨著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原本生存于民間的文化藝術,卻并沒有因為緊跟經濟的發展而有所創新,反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逐漸式微。更為重要的是,當前秀山花燈的整體生態是基于這樣一個事實:“對藝術品的思考與欣賞被商品交換所取代,其價值首先根據的是它的交換價值,而不是它內在的美學性質”?;诖?,我們有必要以強烈的地方文化責任感和敏銳的觀察力,以實際行動去對花燈的文化生態進行探索與研究。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行動的踐行,花燈戲也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研究者的重視,并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得到了保護與傳承、開發與利用、梳理與研究。但是,即便如此,對這一領域的探索與研究仍然不盡人意,還須進一步深化與發展。
二、診斷式分析:花燈傳承與研究的突出問題
當前花燈的存在生態主要體現在花燈自身發展與傳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存在的誤區。通過較為全面的調研與考察,學術界對花燈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沒有進行全方位的深入探討和梳理。這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花燈作為一門表演藝術,后繼乏人,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往往受到外界傳播媒介文化的影響,沉不下心來從事花燈這一行業。2.當前民族地區的民間文藝普及不廣。隨著時代的發展,群眾不愿自覺接受地方文化藝術,感受文化帶來的審美愉悅。這歸因于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和社會,民眾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了致富夢的想象與實踐中,這種自主性使得花燈藝術與現實生活形成了一定距離。盡管當下仍有掀起花燈戲演藝的熱鬧場面,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旅游業的興起,花燈隱形地被置于商品交換的邏輯之中,其藝術性被商品化而喪失了自主性。3.花燈作為民間文化自身損失比較嚴重,原始的藝術風貌有所缺失。同時,人們普遍關注的是現代文明帶來的新鮮感和認同感,對傳統文化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保護。4.花燈演藝人本身缺乏文藝修養和理論素質。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也沒有感受到古典文化知識給予的藝術熏陶,使得花燈戲的技藝止步不前。5.當前推出的花燈演藝存在嚴重的現代氣息,無論從實質內涵,還是外在表演形式,都帶有“虛偽”的性質,喪失了來自民間自發的天然的帶有原生態的審美韻味。
另外,最為根本的因素是當前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大家對花燈這門民間藝術不感興趣。大多數年輕人為了生存背井離鄉,遠離花燈生存的藝術氛圍,徹底地失去了滋潤年輕人藝術才華的土壤?;粑幕囆g的根被現代經濟利益這堵無形的墻阻隔,造成花燈傳承的斷裂。正如有學者所認為的那樣,“個體主義及隨之而來的人與自然的分離拆散了善、真、美,在存在與應該存在之間挖了一道鴻溝”。一旦下一代人脫離了花燈的社會語境,本應該存在的東西完全可能被現代文明的鴻溝阻隔,使花燈戲喪失原有的藝術風貌,甚至失傳。
三、重構研究體系
擬定行之有效的對策與措施當前,地方政府開始逐漸關注本地花燈傳承與保護問題。于2005年11月上旬成功舉辦的“2005中國花燈·秀山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重點探討了秀山花燈的傳承與保護問題。尤其是趙心憲的《重慶秀山花燈傳承保護十年學術研究的回顧—兼及中國花燈本體反思個案》一文,從文化經濟視域全面回顧了近年來學術界對秀山花燈整體的研究態勢,對傳承與保護秀山花燈有一定的啟發意義。盡管如此,研究者對花燈存在形態所產生的問題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與深入的思考,對研究諸多問題的盲區所采取的措施和對策缺乏針對性,這就使得對秀山花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重新進行建構和采取對策進行傳承與保護變得十分必要。只有對研究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重新審視、判斷和厘定,才能從總體上對秀山花燈的搶救與保護對策作出較為科學的診斷?!霸趽尵?、保護、傳承秀山花燈藝術的工作中,除了政策上的全力呵護外,還應在發掘、整理的過程中創新思路,將時代氣息與內涵有效融入花燈藝術之中,否則,僅有技法而缺乏生存空間的‘振興’舉措難收成效。
對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加強民間藝術的普及教育,讓廣大人民群眾提高藝術欣賞力。花燈戲的演藝最終是為了讓觀眾從中獲得審美的藝術享受。只有普及和加大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藝術教育,才能提升民眾的藝術欣賞力。二是提高當代青年熱愛本民族民間文化的意識,讓他們具有一種擔當精神,體會到傳承花燈藝術的責任感。三是增加政府資金或民間資本的投入,讓從事花燈事業的人在經濟上獲得基本保障,才能靜心對花燈藝術的傳承與保護采取自發的行動,并精心打磨、提升花燈藝術的民間技藝。四是結合當代語境,提升花燈藝術的內涵,注重了解接受者的興趣愛好,以受眾為根本、為主體,著力打造適應民間欣賞風味的花燈藝術,實施品牌戰略。五是推動花燈理論研究的深入與長期,注重多維空間的研究、展示與傳達,不斷促進花燈技藝的提高。
篇10
生活中的詩意無處不在,我們是文化底蘊深厚的民族,是琴棋書畫,歌詞詩賦,科技文學全面繁榮發展的民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學習與傳承。
沒有學習哪來的傳承。前段時間,中央電視臺有一個綜藝節目叫《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目的收視率異常的高,也因此引發了網友們許多熱議。對此,我認為,綜藝等娛樂性節目應發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國詩詞大會》與其他娛樂綜藝不同,它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回歸,喚醒了中國人的詩心,也引發了國人的深思:多少人發下書本后便不再關注中國文學,中華詩詞。雖然,詩詞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關聯不大,但是詩詞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精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學習與傳承。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把中華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更何況占據了公共資源的電視臺節目呢?所以說,《中國詩詞大會》是傳統文化的回歸。
我覺得,國家社會人民應該重視中華文化的發揚,也應該鼓勵支持這個類似的創新產業出現和成長。人們應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學習與傳承中華文化。
- 上一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核心
- 下一篇:電工實訓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