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物管理知識范文
時間:2023-12-01 18:17: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廢物管理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為了加強醫療廢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護人體健康,隨著《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對醫療廢物進行規范化的管理已成為醫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務。手術室如何對醫療物廢做好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是我們手術室面臨的重要問題。從2006年開始我們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主要進行醫院感染、醫療廢物的管理,消毒隔離、垃圾分類收集方法、職業防護等方面的培訓,嚴格的控制措施對手術室醫療廢物進行科學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防范了利器傷的發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管理
1.1建立健全手術室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 根據《醫療感染管理規范》制定詳細的手術室醫用廢物分類、回收管理制度,制定各級護理人員在手術室醫療廢物管理中應遵循的規則和具體工作要求,保潔人員的工作要求等。
1.2.護理人員的培訓 醫護人員是參與做好醫療廢物管理的關鍵,首先要注意法律法規的學習,自覺依法行事。對醫療廢物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這一薄弱環節,采取有目的、有計劃的醫療廢物管理培訓學習,并定期檢查組織考核,使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預防醫院感染對他們個人及醫院、社會的重要性。嚴格的執行醫療廢物管理及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職責,明確自己的責任、義務和權利。從而加強了職業防護,確保了人體的健康。
1.3保潔人員的培訓 保潔人員由于文化水平低,又不懂得醫院感染知識,對醫院廢物的感染性不了解,致使醫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類放置、密封運送處理、各類垃圾混放、垃圾袋重復使用、垃圾桶不及時保潔等問題,增加了醫院環境污染和醫院感染的潛在危險性。為保證醫療廢物管理的規范化,我們定期組織認真學習《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并示范指導,要求他們熟練掌握和熟記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理過程中的各項規定和要求,對手術室每月醫療廢物管理進行檢查監督,嚴格做到醫療垃圾分類放置,及時清運。使手術室醫療廢物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監管到位。
1.4 專人負責、嚴格管理 護理組長作為科室院感兼職人員,對手術室醫用廢物處理實行全程監控,并定期參加院感科專業培訓,使其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及操作規程。兼職人員及時檢查督促各級人員,并積極與院感科聯系做到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問題。
1.5醫療廢物的科學分類及正確處理。
1.5.1銳利廢物的處理 每一手術室放置一個專用銳器盒,該盒能防刺穿、不會破裂,主要用于收集手術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針頭、動靜脈留置針針頭、手術刀片、麻醉穿刺針等銳利廢棄物。由器械護士、巡回護士、麻醉師共同自覺執行。每日手術結束后,巡回護士封口,粘貼專用警示標簽,注明科室名稱,日期并簽名,送至污物存放間,由保潔人員統一送醫院廢物處理中心簽收。
1.5.2 非銳利廢物的處理 將此類廢物一般沾染有血跡,包括紗布、紗墊、吸引管、麻醉包等,由巡回護士負責收集于黃色垃圾袋,術后進行包裝、嚴格按要求進行,包內醫療廢物不能超過3/4,有效封口,粘貼專用警示標簽,注明科室名稱,重量、日期并簽名,送至污物存放間,由保潔人員統一送醫院廢物處理中心簽收。
1.5.3 特殊感染廢物的處理 特殊感染患者的醫療廢物處置要格外小心,要用雙層黃色垃圾袋包裝,嚴格防滲漏,防止感染擴散。
1.5.4一次性用品的回收處理 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也不得隨意丟棄,用后置入黃色垃圾袋,集中送醫院感染中心避免流入社會污染環境和回流市場引起醫源性感染,危害社會。
2 討論
2.1建立健全的制度 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手術室各級醫護人員執行各項相關操作時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各級醫護人員都嚴格按規定要求進行醫用廢棄物分類放置、處理,使手術室醫療廢物處理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
2.2全員教育 提高了各級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環保意識,手術室將醫療廢物的相關知識及醫院感染知識作為在職護士的培訓內容,使各級護理人員都認識到管理好醫療廢物是預防和控制手術室醫療感染的關鍵。
2.3.改變了手術室各級人員工作中的不良習慣 由于手術室各項操作規范化,并采取逐級帶教方式,使手術室各級人員都熟練掌握,并經常檢查督促,從而改變了不良習慣,做到了規范化處理手術室醫療廢物。
2.4.加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防護 醫療廢物是病原微生物潛在宿主,是引起感染傳播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1]。醫療廢物含有大量的病毒和致病微生物,不僅污染環境,而且傳播疾病。各種污染針頭刺傷是醫院內傳播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源性傳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故我們加強廢物管理,增加了工作人員的自身防護意識,從而減少了傳染病的傳播。醫療感染是醫療機構中產生的直接或間接性感染,手術室又是醫院感染監測與控制的重要部門,手術室醫用廢物管理是控制醫源性感染的重要環節,對其進行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證各科手術順利進行,降低無菌手術感染率,提高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
篇2
醫療廢物是一種危害人體健康和影響環境的特殊污染源,其處理是否得當,是衡量醫院感染工作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檢驗科是處理各種檢驗標本的部門,是醫院病源微生物重點聚集地。因此,加強檢驗科醫療廢物管理是防止發生醫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1 檢驗科醫療廢物管理現狀
1.1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不健全 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貯存不規范,沒有實現分類收集,沒有專用包裝物和容器,沒有專用運輸車輛,運輸中的污染現象不能完全避免。
1.2對醫療廢物處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由于醫院醫療工作繁重,很少有時間對檢驗人員進行醫療廢物收集、運送等相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以及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檢驗人員對醫療廢物處置管理不善帶來的嚴重后果認識不夠。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分類不清,存在混放現象。檢驗人員環保意識不強,存在麻痹思想,認識不到醫療廢物管理的重要性。
1.3收集及運送不合要求 收集醫療垃圾的包裝物的顏色和規格各異,只用普通的包裝袋包裝及運送醫療垃圾,包裝袋破損而達不到防滲漏、防遺撒的要求;沒有專用車運送醫療廢物,運送工具簡陋,運送工具使用后未及時清潔和消毒。
1.4登記不完善大部分醫院醫療廢物處置登記內容不全面、不規范、過于簡單,不能全面反映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時間、最終去向、責任人等。
2 對策
2.1健全組織機構,明確任務醫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長為組長,由醫療、護理、總務、醫院感染管理科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檢驗科成立管理小組,由科主任及檢驗人員組成,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任務,實行分級目標管理,層層負責,責任到人。
2.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認真貫徹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上級相關配套文件。制定出一系列有關醫療廢物管理的規章制度,如醫療廢物的收集、交接登記、轉運、儲存以及培訓考核等多項規章制度及發生醫療廢物流失等意外事故時的應急措施,使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3加強相關人員的培訓,提高認識應用多種方式對檢驗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如將《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等法規法律、相關專業知識和安全防護知識等裝訂成冊分發到科室,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檢驗科人員認真學習,增強依法執業意識,嚴格操作規程,按規定做好醫療廢物從產生到收集、轉運、儲存的全過程管理,杜絕醫療廢物流失、泄露和擴散。對進修生、實習生、新上崗人員則將醫療廢物處理知識列入醫院崗前培訓的內容,入科前由科主任就廢物處理相關知識再強化培訓一次,并將其在醫療廢物處理工作方面的表現作為業務考核的內容之一。
2.4實行醫療廢物全程、規范管理
2.4.1醫療廢物嚴格分類管理分類收集工作應嚴格按照《醫療廢物分類目錄》要求,將感染性廢物、操作性廢物、病理性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進行分類收集;按《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醫院感染管理科為科室配置了小銳器盒、大銳器盒、大、小規格的醫療廢物袋,及時分類收集置放醫療廢物。
2.4.2專人定時下科室回收醫院專門聘用院內醫療廢物收集專職人員。每天上、下午到科室去收集醫療廢物各一次,并及時運送到醫院醫療廢物暫存處。
2.4.3固定院內運送線路院內運送醫療廢物時應固定專門的運送線路,運送醫療廢物的線路與檢驗人員行走線路嚴格分開,嚴禁運送醫療廢物時與檢驗人員有接觸,運送人員在運送途中應注意防止容器破損和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造成病原菌傳播,污染環境。
2.4.4嚴格交接登記手續 交接登記手續是院內醫療廢物收集專職人員每日每次與檢驗科進行交接登記工作,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的來源、種類、重量、數量、交接時間、去向、經辦人簽名。
2.4.5運送工具的清潔消毒每日收集工作結束后,運送人員要對運送工具進行清潔和消毒。
篇3
關鍵詞 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醫院感染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2-0144-04
1 醫學實驗教學中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問題
醫院感染管理臨床上稱之為感控,是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醫學高等院校實驗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目前,醫學院校尚未將醫院感染管理學作為一門學科納入教育體系[1],醫學生整個大學五年沒有這方面課程進行專門的培訓,醫院感染管理知識不完備,在實驗教學中出現有處理醫療廢物時未戴手套、從垃圾桶中用手直接取物、處理醫療廢物后沒按要求采取手衛生措施等、時有銳器傷等職業暴露現象。
1)醫學生對感控重要性認識不足并缺乏安全保護意
識:在實驗教學中常常看到,有的學生實驗課不穿工作衣,水杯等生活用品任意放在實驗臺上。
2)實驗室基礎設施不能滿足感控需要:醫療廢物處置設施陳舊,實驗室洗手設施不標準(不是感應式水龍頭),未配備毀形器、干手紙、醇類手消毒劑等,垃圾袋薄、顏色單一等。
3)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類情況不樂觀,存在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混放的狀況:對于損傷性醫療廢物,如載玻片等,有的沒按要求放入銳器盒中,而是和其他醫療廢物混放;有的在使用一次性塑料手套、乳膠手套、紗布等物品后自行焚燒處理,燃燒后仍有燃燒不完全的帶血紗布、塑料等物品,達不到無害化要求。
4)在現有的實驗室規則以及有關規章制度中,具有本專業特點的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規章制度還不完善,還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況。
2 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醫院感染管理模式構建
構建思路 河南大學醫學院2013、2014級口腔醫學專業和臨床醫學專業部分班級,在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中在不增加實驗教學學時、不減少教學大綱內容的前提下,正確處理好人體寄生蟲學實驗內容與醫院感染管理教育的關系,以學生為中心,強化“教改”和“學改”兩個重點[2],樹立感控理念、培養感控意識、養成感控習慣。把突破點放在手衛生、醫療廢物管理、有關制度的健全和加強師生安全防護上,以點帶面,建立、健全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科學的規章制度、明確的崗位職責、相配套的設施和監督管理機制,樹立師生安全第一、醫療相關感染零容忍的實驗室感控文化,把醫院感染管理知識與技能有機地滲透到每個實驗課程中。
構建內容
1)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基本原則是在學院醫療廢物管理第一責任人的領導下,成立由教師主導、學生參與,即由實驗教師、實驗室專職人員、各班級學習委員及課代表組成的三位一體的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與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由實驗室專職教師為組長,實驗教師、學生代表為監督員。管理小組的職責: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并具體組織實施;負責指導、監督手衛生執行;負責指導、檢查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暫時貯存過程中各項工作的落實和職業安全防護工作;負責組織對醫療廢物流失、擴散和意外事件發生時的緊急處理工作,并及時報告第一責任人。
2)建立健全與醫療廢物處理有關的規章制度。在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河南大學實驗室污染物處理管理辦法》的同時,根據醫學院基本情況及人體寄生蟲學自身特點,根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及有關文件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做到有制度、有目標、有要求,并將制度上墻。建立健全因醫療廢物管理引起的意外事故及t療廢物流失、泄露、擴散時的應急方案。
3)嚴格醫療廢物的分類及收集方法。學生在實驗中及實驗結束后,按照感染性、藥物性、病理性、損傷性和化學性醫療廢物的分類原則[3],在印制有各類標志的紅色、黃色、黑色垃圾袋及銳器盒中分類收集,并由專人送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處置。
4)建立專門的醫療廢物貯存地點。醫療廢物貯存地點,設施、設備完善,墻上有明確的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盛裝醫療廢棄物的每個包裝袋、容器、銳器盒等,表面也附有警示標識和標簽,標明廢棄物名稱、產生單位、類別、日期、簽名。
5)強調手衛生規范,提高消毒隔離與防護意識。處理或接觸醫療廢棄物時,按要求佩戴防護手套、口罩、帽子,避免裸手直接接觸,操作后嚴格按照手衛生規范進行七步洗手法洗手及衛生手消毒;嚴格區分醫療廢物的種類,掌握操作規范。如在處理一些化學制劑時防止對眼睛、皮膚、呼吸道的損害;堅決禁止用手直接從垃圾袋中去取東西,不管是醫療垃圾還是生活垃圾,也不管是戴手套還是不戴手套,要養成職業保護習慣;在接觸感染性廢棄物時,注意保護皮膚、黏膜,避免皮膚針刺、銳器傷或被其他廢棄物損傷;使學生掌握一旦皮膚被廢棄物刺傷,不能簡單地使用創可貼,應立即擠出少量血,用鹽水反復沖洗,再用碘伏消毒,損傷嚴重以及特殊情況下(比如接觸到HIV、HBV等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應及時按規定上報,到醫院做相關檢查,并給予相應的處理。
6)實驗室清潔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分區明確。實驗室兩邊實驗邊臺為清潔區,學生的書包等一類物品可方便存放,解決了書包隨身帶或放置實驗臺的問題;學生用顯微觀察實驗臺設為半清潔區,動物實驗、采血、糞便檢查用實驗臺為污染區。半清潔區和污染區每次實驗后進行濕式清潔,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對于被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臺面或地面,則用1000 mg/L含氯消毒劑清潔消毒。
構建方法
1)基于微信平臺的翻轉課堂。建立實驗教師與醫學生共享的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與醫院感染管理微信平臺,并利用該平臺進行翻轉課堂實踐。手衛生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保障病人和醫務人員安全最重要、最簡單、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并已成為臨床上醫院感染管理的標志性名詞[4]。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這種多媒體豐富直觀的表達形式,以手衛生為主課題,把人體寄生蟲學部分實驗課程包括實驗內容、實驗操作、實驗視頻、實驗報告等部分與手衛生進行有機結合。
如實驗五血涂片的制作與染色技術,以視頻糾錯的方式,首先提起學生的強烈興趣,然后使學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實驗過程和手衛生規范。以往的實驗教學血涂片操作視頻,由于對醫院感染管理認識不足,整個實驗操作視頻不合乎感控規范的比比皆是。課前,將該視頻以及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七步洗手法、手衛生五個時刻等內容以影像、醒目圖片、部分臨床醫院的宣傳板報照片、學習資料等形式發在微信平臺上,并附有手衛生操作要點、操作注意事項等,學生帶著好奇先了解實驗操作,再了解手衛生措施,師生互動,討論或爭論,找出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課堂上,分組協作進行標準技術操作。課后,網絡或圖書館查詢有關資料,最后寫出實驗報告,制出精美的手衛生與實驗教學PPT。有的學生用手機自拍出符合手衛生規范的血片制作與染色技術影像,總結出詼諧而又形象地涵蓋了七步洗手法和手衛生五大時刻的“內外夾攻(弓)大力(立)丸(腕),兩前三后記心間;每步揉搓15秒,致病細菌全玩完”口訣。通過預習、討論、實踐、查證、思考、總結,學生的實驗理論能力、實踐動手能力以及其他外延能力(包括醫學論文檢索、PPT制作等)都有了一次升華。
2)開展品管圈活動。組織對感控有特別興趣的學生,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并把感控與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相結合。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建立不同的圈,確定圈名、圈長、圈員、輔導教師,每次活動時間為30 min。有的圈名為“感控圈”,主題為實驗教學中醫療廢物處理;有的圈名為“手衛生圈”,主題為實驗教學與手衛生;有的圈名為“安全防護圈”,主題為實驗教學安全防護和銳器傷。
如感控圈,首先發放醫院感染管理教育處方、宣傳資料等紙質材料,做好有關廢棄物污染環境的科普宣傳;通過微信平臺加強對學生掌握有關法律和專業技術、安全防護、消毒隔離以及意外事故緊急處理等知識的培訓,使每個學生都明確醫院感染管理和醫療廢物的概念,認識預防醫院感染、正確處理醫療廢物的重要性,掌握醫療廢物分類、貯存、運送的操作程序。
其次,圈長召集,全體圈員參加,在實驗課后打掃衛生、消毒半清潔區和污染區、處理實驗用醫療廢物時,圍繞主題結合病案進行討論,對本實驗室的醫療廢物處理問題進行評價,找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就問題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議。
最后進行總結分析,根據記錄并查詢有關資料,寫出圈活動報告。不少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寫出關于醫院感染管理的實驗設計,并參與了河南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訓項目。各圈通過微信把圈內的活動情況向全體學生展示,通過比較與競賽,在提高樂趣的同時,絕大多數學生的感控知識都有了全面的提高。
3 結果
系統收集醫院感染管理與醫學實驗教學等相關資料,設計若干套測試卷。測試內容以實驗教學中醫院感染管理常識、手衛生規范、醫療廢物管理、消毒隔離與安全防護等14個小項展開。第一次實驗時隨機取其中一套測試卷進行摸底測試,以了解醫學生對醫院感染管理知識的掌握情況;最后一次實驗結束時,隨機發放另一套測試卷為結業測試,以考核效果。為確保真實性,學生當場填寫測試卷。
1)摸底測試:2013級、2014級口腔醫學與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計發放并收回有效測試卷204份。
2)結業測試:2013級、2014級口腔醫學與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計發放并收回有效測試卷210份。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
測試結果表明,看似簡單的醫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識摸底測試結果極不樂觀,醫學生除對醫學實驗室規章制度、傳染性疾病韃ネ揪丁⒁皆焊腥徑ㄒ宓扔薪細叩娜現外,其他知識的知曉正確率均低于50%,而對重要的手衛生規范有極低的認知,七步洗手法和手衛生五個關鍵時刻正確率為零。結業測試顯示,手衛生知曉正確率均達到90%以上,醫療廢物知識達到96%以上,消毒隔離等安全防護知識也達到70%以上,除醫學實驗室規章制度外,都與摸底測試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4 討論
隨著醫學實驗教學的飛躍式發展,實驗教學中醫療廢物的成分、性質和數量發生巨大變化,而與臨床醫療單位相比,醫學院校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還相對薄弱,醫學生感控知識相對貧乏,實驗教學中存在醫療相關感染重大隱患。因此,在醫學實驗教學中,有機地把實驗教學與醫院感染管理結合起來,加強醫學生感控理論、基本技術、安全防護及意外處理等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建立健全與醫療廢物處理有關的規章制度和各種應急預案,并用科學的方法處理醫療廢物已迫在眉睫。
醫學實驗教學中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存在較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實驗室方面是規章制度、基礎設施不完善;醫學生方面是知識不完備,主要表現在醫學生手衛生意識淡薄、手衛生依從性低、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護常識。基于此,筆者建立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結合感控的模式,用混合型的實驗教學新策略,樹立師生安全第一、醫療相關感染零容忍的實驗室感控文化,建立感控精細化管理方法,并使之常態化。結果顯示,該模式更加體現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加發揮了教師的引導、啟發和監控作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通過以微信為平臺的翻轉課堂實踐,師生間進行實時有效的交互活動,學生完成從課前的“信息傳遞”到課堂上的“吸收內化”[5-6],建立了新型師生關系,促進了師生良性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醫學生手衛生觀念有了巨大的提高,手衛生操作有了長足的進步。筆者認為通過預習、討論、實踐、查證、思考、總結,在不增加課時、不減少專業教學內容的前提下,微信成為師生學習交流的最方便、最有效的移動互聯平臺。
值得注意的兩點:1)引導、培養了學生應用微信做有意義的事的潛意識,不少學生表示,現在他們一上微信,首先想到的是看老師發沒發感控消息,看同學們的熱烈討論;2)在師生的互動中并非僅限于手衛生培訓內容,這也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也是一種挑戰。
在實驗教學中摸索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同一圈內師生團結合作、集思廣益,圍繞主題,立足實驗教學與感控,找準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取得較好的成效。比如對于銳器傷處理,學生自己總結出符合感控要求的“擠、沖、消、查、報”五字訣,記憶深刻。品管圈還屬于初創階段,范圍還比較小,還不成熟,仍有繼續探索與實踐的巨大空間。
5 結語
鑒于醫院感染管理在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感控是一項系統工程,內容繁多,單單通過人體寄生蟲學實驗教學根本不可能使學生系統地、全面地掌握,而且存在能不能持續下去的問題,可能出現課完政息、知識忘卻的情況。筆者認為,整個醫學實驗教學的各個學科都要提高對醫院感染管理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把教師主導、學生參與的醫院感染管理作為日常性的工作貫穿于整個實驗教學之中。這就需要在學院的層面上設計,根據各個學科的特點,學科間協調合作、集體聯動,將感控文化建設納入學科文化建設之中,以醫學院感控宣傳周、醫學生感控知識技能大賽等形式,調動全體醫學生廣泛參與的熱情,建立起全學院實驗教學與醫院感染管理相結合的新體系。
參考文獻
[1]徐艷娥.加強醫學生醫院感染知識培訓的方法及效果[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7):1402-1403.
[2]王國英,張軍,等.人體寄生蟲學創新型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3,8(11):2-4.
[3]周延萍.醫療廢物是醫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環節[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415.
[4]張炳華,房愛武,王炳花.我國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及展望[J].社區醫學雜志,2012,10(10):60-62.
篇4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2-0562-01
醫院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和醫療質量的重要內容,院內交叉感染是當今全球性醫院人群健康特別是住院患者群體康復得重要問題,是衡量醫院管理水平,評價醫院醫療護理水平的重要指標[1]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護理管理又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控制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與護理工作息息相關,因此,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將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存在問題
1.1 對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認識不足 一部分護理管理者沒有認識到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對院內感染管理的目的、意義認識不足,職業防護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護士是控制和預防醫院感染的主力,認為院內感染管理是院內感染科的事,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在病人的治療與護理上,忽視對各病區醫院感染的監控,沒有將有關院內感染的預防知識融入到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影響了醫療護理質量,有的甚至引起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
1.2 感染管理知識缺乏 由于種種原因,有關感染管理知識培訓不到位,一部分護理管理者和護士對標準預防的概念不清楚;不知哪些屬于高危、中危、低危物品,對高效、中效、低效消毒液含糊不清,致使臨床工作中出現高危物品采用低效消毒液進行消毒的現象。
1.3院內感染管理相關制度落實不到位 在臨床工作中護理管理者比較重視治療護理查對制度的落實檢查,而忽視了消毒隔離管理制度,醫療廢物管理制度,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等制度的檢查,造成一些違反規范要求的操作行為,如紫外線燈管積灰,終末消毒不徹底,銳器盒使用不規范,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區分不清,部分消毒物品有過期的現象等。
1.4 忽視對重點科室、重點部門的感染管理監控 重點環節的管理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主要措施,護理管理者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認識不足,認為消毒供應中心不用上夜班,各醫院又面臨護理人力資源不足,因此,通常安排老弱病殘的護士,使消毒供應中心得消毒工作質量受到影響,而對手術室、導管室、內鏡室、血透室、產房、新生兒室、ICU的醫院感染監測不到位,是引發院內感染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5職業安全意識缺乏 護理管理者較重視病區的經濟管理、成本核算,缺乏對護士進行相關防護職業知識的培訓,使護士自身防護意識淡薄,為了節約成本,有的護士接觸病人的體液不戴手套,操作前后沒有按要求洗手,不了解銳器傷的處理流程。
2 對策
2.1加強護理管理者的院內感染控制意識 護理管理者要充分認識院內感染控制工作室護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患者的工各種治療護理活動均由護士完成或協助完成,控制院內感染的各項措施都離不開護理工作,院內感染控制貫穿在護理工作的各個環節,故護理管理者要加大對醫院感染管理的監控,把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措施納入每月護理質量檢查,發現問題主動與感染科聯系,對各病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時進行分析,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感染的發生。
2.2加大教育力度 ,提高知識水平 護士長做為每護理單元的帶頭人,應監督消毒隔離制度落實情況,以減少科室感染的發生,首先加強對護士長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護士長在做好表帥的同時還需要注重臨床護士的感染管理工作和對衛生員這一簿弱群體的消毒隔離知識的培訓教育,在加強對護士進行“三基”理論知識的培訓時,護理管理者要把醫院感染管理的知識納入到護理理論的培訓考核中,使護理人員能自覺的學習感染防治知識和自我防護知識,增強護理人員主動預防的觀念;護理部與感染科一起舉辦院內感染管理知識培訓班,包括《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辦法》、《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監測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等內容;在制定護理操作流程,規范護理操作的同時,與感染科一起制定護理質量控制標準,病區消毒隔離制度等,并督促制度措施的落實。
2.3 加強有關院內感染控制制度的落實 護理指揮系統要認識到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要把院內感染控制工作落實到護理操作的每個環節,每個病區設一名兼職的感控護士,制定感控護士的職責,并要求感控護士認真履行職責,督促病區預防醫院感染措施的落實;護士長和感控護士要加大對病區感染控制工作的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病房的保潔制度、消毒隔離制度的落實、護理操作前后洗手、醫療廢物的管理、無菌物品的消毒與保管、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使用中的消毒液濃度監測、紫外線消毒的強度以及四項細菌監測是否符合要求,對病區發生的感染病例是否及時登記上報。
2.4 加強重點環節的監控 院內感染預防和控制的重點放在消毒供應中心、手術室、ICU、導管室、內鏡室、血透室、產房、新生兒室,護理管理者要特別重視重點科室環節質量過程的監控,每月一次;對一些簿弱環節重點檢查,發現問題隨時記錄,及時反饋給相關病區,認真分析問題的原因,及時提出改進措施,組織落實并及時追蹤措施落實情況,有效的預防院內感染的發生。
2.5加強職業防護 醫務人員在為病人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污染的手極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傳播,是造成院內感染的最直接傳播途徑。手衛生是切斷接觸傳播途徑,防止院內感染擴散的最重要手段,在護理工作中要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病區必須備好防護用具,一旦發生職業暴露如銳器傷,要按銳器傷的處理流程進行,并填寫醫院醫療銳器傷呈報表。
護理管理在院內感染控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強護理管理者的感控意識,加大對護理人員院內感染知識的培訓力度、加強有關院內感染控制制度的落實,提高醫務人員職業防護意識,加強護理質量和重點環節的監控,是預防與控制院內感染的重要手段。
篇5
二、認真履行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每月填寫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記錄。
三、加強病房管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四、進行醫院感染監測
1、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10%,漏報率<10%,無菌手術切口感染率<0.5%,空氣、醫務人員手、物體表面合格,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滅菌物品合格率達100%。
2、發生醫院感染病例,及時填寫“醫院感染報告卡”并24小時上報感染辦,科室做好記錄。
3、按時做好環境衛生學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有質量分析和改進措施。
4、科室發生醫院感染暴發,科室主任確認后立即通知感染辦,并做好調查和登記工作。
五、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1、根據培訓計劃,每月對科室各類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管理知識與技能培訓,每次培訓有記錄。
2、醫院下發的有關院感資料齊全,科室及時組織學習。
3、醫務人員醫院感染知識考核合格。
五、抗生素應用管理
1、抗生素使用率<50%,醫院感染病例使用抗生素前菌檢率>60%。
2、抗生素聯合使用有指征,有上級醫生意見,聯合使用合理。
3、分級使用抗菌藥物合理,越級使用有上級醫生或科室主任同意記錄,病歷明確記錄。
4、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規范。
5、無菌手術圍手術期抗生素使用規范、合理。
6、嚴格控制皮膚、粘膜局部用藥。
六、醫療廢物管理
1、醫療廢物分類放置,標志清楚。
2、專人收集、運送醫療廢物,交接清楚,登記齊全,交接記錄保存三年。
3、輸血完畢后,科室保留輸血袋24小時,無異常后按照感染性醫療廢物處理。
七、人員及手衛生管理
1、工作人員衣帽整齊,操作時戴口罩,接觸血液、體液和排泄物時戴手套。
2、嚴格執行洗手指征,操作前后、脫手套后、接觸病人前后等要洗手。
3、執行標準預防控制措施。
4、洗手步驟正確
5、執行手消毒指征。
6、發生體表污染或銳器損傷能及時處理。
八、醫院感染檢查考核
篇6
【關鍵詞】 醫院感染管理; 護理工作; 重要性
醫院感染管理是衡量醫療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與護理工作是息息相關的[1]。護士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主力、關鍵,充分發揮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協同作用,可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現將體會綜述如下。
1 建立健全感染體系,確保措施落到實處
建立完善的醫院內感染管理組織[2]。建立以科室主任、護士長和1~2名護理骨干組成的科室院感監控小組,每個月隨時進行自我監測督查。護理部與院感科密切配合,根據醫院制定的質量指標,不定期或定期對科室進行督查、考核,及時制定措施,限期整改抓好落實。重點抓好薄弱環節的控制,實行分工負責制,與獎懲掛鉤。
2 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醫院感染控制意識
2.1 醫院應定期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全員培訓,加強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和醫院感染控制的相關知識[3]。
2.2 定期選派重點科室護士長及護理骨干外出參加有價值的醫院感染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活動,通過不斷學習了解國內外新的院感管理信息,掌握更多新的院感管理知識。對新分配、實習、進修護理人員做好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使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與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提高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預防的警覺性和知識水平,為做好醫院感染工作打牢了堅實的基礎。
3 落實管理措施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關鍵
3.1 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及消毒隔離措施
3.1.1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專業技術操作規程,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棉球、紗布、棉簽全部實行小包裝,每天更換,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打開使用時間不得超過24 h。無菌持物鉗干罐保存,4 h更換一次。
3.1.2 醫療護理用具必須嚴格消毒,氧氣濕化瓶、吸引器瓶(管)、螺紋管、霧化器、體溫計、扎脈帶、壓舌板、測視力遮眼罩、呼吸機及其管道等用畢要終末消毒干燥保存;血壓計袖帶、聽診器、備皮刀架、手電筒保持清潔,定期消毒。
3.1.3 切實做到各類診療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滅菌[4],侵入性診療用物一人一用一滅菌,與患者皮膚直接接觸的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能高壓蒸汽滅菌的手術器械,盡量不用化學消毒劑浸泡器械、絲線、刀片、剪刀。
3.2 加強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管理 切實抓好重點部門、重點環節的醫院感染管理,手術室、供應室、產房、母嬰室、重癥監護室等均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部門,院感科與護理部密切配合,按具體預防控制措施實施,對管理相對簿弱的科室和危險環節采取“蹲點”方式,使各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實處,降低醫院感染風險。
3.3 規范洗手,提高手衛生依從性
3.3.1 醫務人員的手是醫院感染中十分活躍而重要的傳播媒介,有資料顯示,醫護人員手被污染是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途徑,因而醫務人員應正確掌握洗手六步操作規程和洗手指征,保證洗手效果,認真徹底的洗手是預防醫院感染最直接、簡單、經濟、有效的措施[5]。
3.3.2 手衛生設施 重點部門必須是非手觸式水龍頭,增設足量洗手池,配備皂液器以液體洗手液取代固體肥皂,配備干手器或提供一次性紙巾;每個科室治療車配備快速手消毒劑;當手沒有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有機物明顯污染時,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來代替洗手。
3.4 抓好病房管理,減少感染隱患 各科護士長要狠抓基礎工作,嚴格落實做好病房管理和晨間護理,床單位一床一巾一套濕掃,直接接觸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單、被套、枕套等,應一人一更換,患者住院時間長時,應每周更換,遇污染應及時更換;地面無明顯污染時,采用濕式清潔,當地面受到患者血液、體液等明顯污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的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6];病房最簡單消毒的方法就是自然通風,病室通風每天2次,每周清洗空調和消毒器的過濾網。
3.5 管好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 可復用的醫療器具嚴格由消毒供應室統一進行回收-分類-清洗-檢查-包裝-滅菌-發放-使用流程管理,一次性醫療用品由供應室統一管理發放,護士長領取保管。在護理工作中,每天都要使用各式各樣的醫療用具,在使用前除主管部門監測外,護士是最直接的管理者,其質量的好壞護士最先發現,因此在使用時嚴格檢查包裝、生產日期及有效日,如有包裝破損、受潮、不配套、字跡模糊不清及過期的一律不準使用,確保患者安全。
3.6 妥善處理醫療廢物,杜絕交叉感染 醫療廢物是一類對人體及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廢棄物,處置不當將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對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嚴重威脅[7]。護理人員按照醫院統一規定和要求對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規范化管理。有專人負責收集全院的醫療廢物,各護理單元的醫療廢物交接有記錄、有簽字。嚴禁將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中,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的交叉感染。
3.7 樹立職業防護意識,規范操作技能 銳器傷主要發生在護士、工作時間短、工作經驗少的工作人員[8],護士被銳器刺傷發生頻率較高,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加強個人職業防護,提高醫務人員安全防范意識和規范操作技能,發生銳器刺傷時應緊急正確處理,填寫銳器傷和職業暴露登記表,將有助于減少醫務人員的銳器傷,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9]。
4 討論
預防醫院感染工作應貫穿于整個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因此,要切實發揮護理人員在預防醫院感染中的作用,才能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率,醫院安全與護理質量也才有可能得以保障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傅根蓮.加強護理管理有效控制與預防醫院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116.
[2] 馬新梅,姚桂蓮.基層醫院感染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及對策建議[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3):208-210.
[3] 丁國英.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控制與環節的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3):403.
[4] 邢紅霞,張紅英,武建英,等.醫務人員手衛生現狀與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2,12(8):639-640.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S].北京.WS/T367-2012.
[6] 吳偉娟.醫療廢物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2):2557.
[7] 程科萍.醫護人員銳器傷的調查分析與防護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321.
[8] 喬建華,梁勇,葉繼英.加強醫院感染管理與控制[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16):139-140.
篇7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的二級甲等醫院,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從院領導到普通工作人員,人人重視,處處落實,使我院的醫院感染率逐年下降,在各級各類質量檢查中均符合規定標準,體會如下。
領導重視,組織健全:我院領導干部全部是具有多年臨床工作經驗、正規本科以上學歷的專業技術人員,領導充分認識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成立了感染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1名有多年管理經驗的業務院長擔任。委員會成員分別由感染管理科、醫務科、護理部、門診部、檢驗科、藥劑科、供應室、手術室、設備科、后勤科主任組成,臨床各科成立感染管理領導小組,由科主任、護士長擔任組長、副組長,每組另有1名主治醫師、1名護師共4人組成,形成了完整的三級管理體系,強化三級管理監控的職能作用,達到人員、制度落實,嚴格考核,共同搞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規范醫療護理行為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手段,規范醫療行為就是要求醫務人員嚴格遵守診療操作常規和無菌操作技術,要做到各項操作的規范化,感染管理科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及醫院各級管理要求等,結合我院實際,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制訂了各級人員職責、醫院感染管理控制方案、消毒隔離制度、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制度、重點部門的感染管理要求等,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堅持每半年召開1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會議制度,及時研究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
加強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任何醫院感染的發生都直接或間接與醫務人員有關,也就是醫院內的各類人員無論醫生、護士、醫技人員,還是后勤、進修和實習人員都有可能對醫院感染工作產生影響[1]。重視專業培訓是加強醫院感染的必要環節,醫院要定期組織各級醫務人員進行醫療管理法律、行政法規、診療常規、醫院感染規范和消毒技術規范的學習和教育,提高專業素質[2]。我們分別定期或不定期在各級各類人員中開展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不斷強化醫務人員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認識與知識的學習,利用參加上級舉辦的培訓班,組織講座、發放學習資料、觀看錄像等形式進行培訓,經常下病房現場講座指導等。在感染管理知識培訓的同時,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每年新調入、新分配來院的工作人員、進修人員、實習人員等均要進行1~2天感染管理知識培訓,考試合格方可進入科室學習和工作。
落實各項制度,實施消毒隔離措施:各病區、手術室、供應室是醫院感染管理的重點科室,管理制度的落實和措施的實施是控制院內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控制方法如下:①各病區空氣:病房通風2次/日,急救室、治療室、換藥室每日紫外線照射1次,每次1小時,每月進行空氣微生物監測1次,每季度紫外線燈強度監測1次,血壓計袖帶、聽診器,經常用250mg/L有效氯消毒擦試,呼吸機輸入輸出管道、氧氣濕化瓶、連接濕化瓶的管道等,每患者用后用250mg/L有效氯消毒浸泡30~60分鐘,沖洗晾干備用,床單位一床一巾濕清掃,床頭桌、柜、椅每日250mg/L有效氯消毒液一件一巾擦試。地面濕式清掃2次/日,拖把用后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后晾干備用,病房治療室、換藥室、急救室拖把嚴格分開,標記清楚,不得混用。侵入性操作極易破壞人體的正常屏障作用,醫務人員進行各項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進行,盡量減少各種插管的放置時間,插管局部每日用0.2%碘伏消毒1次,以減少感染的發生。②手術室每日及術后進行清潔衛生消毒,25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地面、桌面等,每日層流凈化手術間空氣。每月空氣培養1次,使其細菌數控制≤10cu/m+3以內。所有手術器械原則上首先高壓蒸汽滅菌,顯微鏡、腹腔鏡、膀胱鏡等高度危險手術用品按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消毒滅菌,戊二醛使用前每次用濃度指示卡檢測有效濃度(一般要求>1.5%)。消毒>30分鐘,滅菌>10小時,手術人員嚴格執行有效的洗手消毒制度,每月監測1次手消毒效果。③供應室嚴把無菌物品質量關,滅菌設備用一次性使用的BD試驗包,滅菌4分鐘觀察效果,每日1次,每月用嗜熱芽胞桿菌進行生物監測,消毒包內放化學指示卡,包外粘貼3M化學指示膠帶及有效期,在滅菌后或開包使用前檢查是否達到滅菌的色澤狀態和有效期。消毒滅菌物品每月進行細菌培養1次。
規范管理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采購是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的第一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3]。設備供應科主任把關,做到進貨渠道正規,“三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衛生許可證)俱全。專庫專放,專人保管,存放間通風干燥,物品存放于離地面25cm的物架上,按生產日期先后按回收數逐期發放,避免積壓過期,使用前檢查包裝有無破損,查看失效日期、產品有無不潔凈或霉變等。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必須按衛生部《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要求分類放置,決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亦不準隨意丟棄,每日專人回收,并做好登記,交于市醫療廢物處理站統一焚燒處理并索要三聯發票保存3年以上。
督促檢查制度落實情況:醫院感染管理科定期不定期相結合方式,深入科室檢查指導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無菌技術操作原則、供應室消毒的管理等,以詢問、查看落實等方法,用量化指標,按百分制打分、評價,對檢查存在的問題,感染管理科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解決對策,將檢查結果及監測資料以文字形式匯總最終上報信息科進行反饋,同時與科室經濟目標管理掛鉤。
參考文獻
1 郭新霞,馬成云.醫院感染的控制與管理.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2:147
篇8
關鍵詞:基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對策
醫院感染是伴著醫療行為的發生、發展而出現的,只要有醫療行為,醫院感染將不可避免的發生。基層醫院如何加強基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持續質量改進,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是擺在基層院感專職人員面前最困惑的問題[1]。
筆者在中醫醫院等級醫院評審及對口幫扶過程中先后調查近20家基層醫院,現將基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干預措施對策,報告如下:
1基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
1.1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及人員情況 32家基層醫院都建立有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僅有1名醫院感染專職或兼職人員,管理者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每年接受繼續教育培訓的機會較少,知識面相對局限,較大地制約了院感防控水平的提高。都定期召開感染委員會,但會議內容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做到對醫院感染提出意見建議,未解決實際性的問題。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絡中科室感染管理小組的架構不完整,職責不明確。
1.2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培訓 多數基層醫院都有手衛生知識的培訓、傳染病知識培訓、消毒隔離、醫療廢物知識培訓,醫務人員基本能掌握相關知識,但對于新員工的崗前培訓、多重耐藥菌的防控知識、職業暴露等培訓卻很少或幾乎沒有。
1.3醫院感染監測 32家醫院絕大多數開展的都是以回顧性調查為主,少數幾家開展了前瞻性調查和目標性監測,多數醫院沒有能力和條件開展綜合性監測、耐藥菌監測、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高危人群的目標性監測。
1.4環境衛生學監測 醫院環境衛生監測、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多數醫院都可以做好該監測工作,并以此工作作為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的中心和重心。
1.5多重耐藥菌的防控、管理和抗菌藥物管理 有多重耐藥菌的防控制度,但基層醫院微生物室開展多重耐藥菌的檢測能力不足,無法開展工作或檢測出率極低,無法本院的常見細菌、耐藥菌的趨勢和藥敏情況。基本未主動參與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1.6醫院各重點科室情況 消毒供應室設施設備陳舊,布局不合理,都是手工清洗,重復使用的醫療物品和器械沒有集中清洗消毒,多數醫院供應室生物監測沒有做或是每月1次,植入物未做生物監測,存在著較大安全醫患。手術室、產房、新生兒病房流程不合理;醫院胃鏡、腹腔鏡僅有一條鏡子在運作,消毒滅菌效果不能保證。
1.7基層醫院都還未納入全國或省市醫院感染監測網中,醫院感染監測信息無處上報,少數醫院將監測信息上報到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處或上級主管衛生行政部門。
造成基層醫院感染管理滯后的核心是:①專職人員感控知識老化、更新不及時、監測方法不得當。②職工防控意識淡漠、責任心不強,發生醫院感染病例不報或不及時上報。③科室對醫院控制感染的預防措施不給予配合、理解。以上幾點使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受到嚴重阻礙。
2干預措施及對策
2.1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絡,合理配備專職人員:每250床配1名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完善科室感染管理小組的架構,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組,明確職責。定期召開感染委員會,但每次會議必須做到對醫院感染提出意見建議,解決1~2個實際性的問題。
2.2全方位的醫院感染的培訓 醫院感染管理知識應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的進行培訓。如:培養醫院感染專業人才、醫務人員、工勤人員應當掌握與其本職工作相關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知識,使其充分認識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①專職人員培訓:專職人員至少每年接受省市一級培訓的一次,利用網絡平臺擴展知識面,例如:加入省級醫院感染管理的qq群,以便隨時可以和省市一級醫院的感控專業人員交流經驗分享新知識。②全員培訓:感染管理科每年至少組織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及考核2次,除值班人員、進修人員、生產生病人員外,其余人員均參加。③科室院感監控小組的培訓:各科感染控制小組每季度至少2學時針對相關法規、規范、存在的問題、薄弱環節、高危因素對本科醫務人員進行一次培訓指導。院感科統一制定培訓登記本,各科建立培訓登記記錄學時。④新上崗人員的培訓:每年新上崗醫生、護士、醫技人員、進修、實習人員必須集中進行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上崗。⑤工勤人員的培訓:工勤人員院感知識的培訓考核由院感專職人員完成,針對衛生知識、消毒隔離常識、手衛生、醫療廢物的正確處理每年培訓1~2次。⑥多重耐藥菌的防控和抗菌藥物管理的培訓:每年開展1~2次有關多重耐藥菌的防控和抗菌藥物管理的培訓和考試,沒有條件開展微生物檢驗技術的醫院建議和有條件的醫院簽訂協議送檢,并由該微生物室負責對臨床醫務人員進行多重耐藥菌的耐藥變遷的培訓。真正將耐藥菌的預防與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2.3醫院感染監測: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進行監測,醫院感染監測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基礎。通過監測,可以減少醫院感染危險因素,評價控制措施效果,提供醫院感染率發病率基線,及時發現和鑒別醫院感染暴發。應建立有效的醫院感染監測與通報制度,及時診斷醫院感染病例,分析感染的危險因素,采取針對性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并應將醫院感染監測控制質量納入醫療質量管理考核體系[2]。
2.4制定和落實醫院感染管理制度尤其是各重點科室感染管理制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應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標準化。應制定切實可行的感染管理制度[3],制定各科室的考核細則、將醫院感 染管理與各科醫療質量考核掛鉤、定期考核獎懲是有力措施。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按考核細則對各科消毒隔離、無菌操作、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醫療廢物的管理等進行督查,督查存在的問題給予現場指導,提出整改意見或建議并限期整改。
2.5重視醫療質量與持續改進,以此作為醫院績效和評價的標準[4],制定醫院-科室目標責任書,細化考核指標,按月考核科室績效。
2.6運用PDCA循環進行持續改進效果評價,每月開質量管理反饋會,及時反饋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建立整改及效果再評價制度和程序,對醫院感染控制指標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
2.7完善醫院信息系統,有助于醫院感染監測的自動化及全覆蓋,上級部門應將基層醫院納入醫院感染監測網中,上報感染監測信息,以便上級部門掌握基層醫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多層次立體監控體系。
3討論
醫院感染管理是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的重要保證。基層醫院底子薄、投入少、感控知識相對滯后,感控工作又是涉及面廣、環節多、跨多學科,穿于診療全過程。所以要得到醫院領導重視和全院醫護人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工作按照等級中醫院評審細則來規范和梳理感染管理工作,通過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明確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感染管理制度及各科室的考核細則;將醫院感染管理與醫療質量考核掛鉤、定期考核獎懲;加強各級各類人員相關感染知識培訓、多重耐藥菌預防與控制培訓、抗菌藥物合理運用培訓,等對策及措施,夯實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使其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標準化。筆者認為培訓應當是提高基層醫院感染管理水平的重點,持續改進的管理模式是實現管理水平提升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偉秀,沈逸冕,周艷冰,等.14所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探討[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6,16(3).
篇9
1.南陽市中心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河南南陽 473000;2.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四病區,河南南陽 473000
[摘要] 目的 探究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及監控措施的應用效果。方法 該院從2012年開始加強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增強監控措施。該實驗將該院手術室相關醫護人員240名作為研究對象。總結手術室醫院常出現的感染管理隱患。觀察經過系統施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和監控措施后,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的評價、滿意度等情況。結果 醫院手術室常出現的感染管理隱患主要有:醫護人員對醫療流程不熟悉25.00%(60),缺乏手術室醫院感染知識30.00%(72),醫療器械清洗不潔凈25.83%(62),一次性醫療器械使用不當18.75%(45),醫療廢物處理不當33.75%(81),自身職業安全防護不當28.75%(69),消毒器械操作不當22.08%(53)。系統管理方法使用前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方法的評價和滿意度顯著低于系統管理后,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合理的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夠顯著增加相關醫護人員對感染管理的評價,降低感染的發生,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
關鍵詞 ] 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監控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1(a)-0109-02
[作者簡介] 張羽(1985-),女,河南南陽人,本科,醫師,研究方向:醫院感染、婦幼保健、流行病、公共衛生等。
目前,手術室醫院感染已經是醫護人員普遍關心的醫療問題之一。感染管理即是指在醫院手術室的特殊環境條件下,以人為中心,對手術室所擁有的醫療人員、器械進行有效的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便達到控制感染率的目的[1-2]。著重健全關于感染管理的制度,為各項關于感染管理的工作提供一個衡量標準,以此來保證感染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該次實驗利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該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間的手術室醫院感染隱患進行分析。系統合理的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夠顯著增加相關醫護人員對感染管理的評價,降低感染的發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實驗,將該院手術室相關醫護人員240名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09名,女性131名。年齡跨度為21~54歲,平均年齡為(34.5±9.7)歲。實驗人員的年齡跨度、性別等數據之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1.2 方法
該院從2012年開始加強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增強監控措施。該實驗將該院手術室相關醫護人員240名作為研究對象。總結常出現的感染管理隱患。觀察經過系統施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和監控措施后,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的評價、滿意度等情況。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措施如下。
①針對醫護人員對醫療流程不熟悉的問題,我們要建立完善的感染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操作流程。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要做到有章可循,以科室作為基本組成部分,科主任作為負責人領導各科醫護人員進行感染指標的控制和管理,以保證科室所屬手術室的健康運轉。增加相關醫護人員的感染控制意識,定期舉行相關手術操作流程的詳細介紹會。主刀醫師會適時的改善手術操作方法,增進手術水平。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將手術流程、治療流程適當與相關醫護人員進行交流溝通。共同運用各自的專業技能知識制定感染管理要點,科室醫護人員共同遵循所制定的醫療流程。
②針對缺乏手術室醫院感染知識的方面,我們要定期舉辦感染管理知識培訓。首先重中之重要組織相關醫護人員學習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知識。因為法律知識是經過眾多次醫療檢驗的經驗總結。再參考國內外相關手術室的規章制度[3],對相關醫護人員做定時的培訓。
③針對一次性醫療器械使用不當的問題,我們要規范相關使用過程,總結制定關于醫用器械消毒及一次性使用器械的管理制度。對于購買的一次性醫用器械做到規范保存,并且對使用后的注射器、輸液器等器械進行規范處理。
④針對醫療器械清潔不當的問題,我們要嚴格按照醫療器械清洗要求操作。有針對性的去除污染物才能達到最佳清洗效果。譬如被金屬物污染的器械可選擇弱堿性清洗劑;而被有機物污染的器械應選用堿性清洗劑;被無機物污染的醫療器械則可考慮酸性清洗劑;對于表面粗糙、結構復雜的器械需用含酶清洗劑。徹底清洗是保證消毒、滅菌效果的前提[4-5]。醫療器械在使用后,殘留的蛋白質、血跡等有機物會防礙微生物與消毒物質的有效接觸,如果器械清洗不到位,將形成細菌的保護膜,影響滅菌劑的穿透,從而影響到滅菌效果[6]。對于精細多次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械,更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清洗,拆解精細部位,保證表面附著的細菌被清洗干凈。需要高壓滅菌容器消毒,相關醫務人員必須要進行專業的培訓考核合格才能上崗。對每批次需要進行殺菌的器械進行嚴格的生物監測,符合標準以后方可發放,同時醫務人員還對醫院使用的清潔劑、消毒劑、劑等進行定期的質量檢查,對清洗各類設備的水質進行定期的監測,做到全方位的監控[7]。
⑤針對醫療廢物處理不當的問題,我們要做好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的分類,并且打包醫療廢物的容器也要符合相關的要求。規范暫時存放醫療廢物處所,對醫療垃圾進行了無害處理,減少各種疾病的感染與傳播。手術室根據衛生部頒發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對醫療垃圾的收集、存放、處理進行嚴格的管理,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分開包裝。醫療垃圾裝入黃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裝入黑色垃圾袋分別存放、處理。
⑥針對自身職業安全防護不當的問題,我們制定了相關管理方法:增強對醫院手術室醫護人員進行醫療操作時全身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調查。在平常操作、檢查過程中,沒有使用手套、口罩、面罩等防護工具,相關醫護人員的自身防護效果不好,不但威脅自身的身體健康而且會造成患者之間的交叉感染[8]。我們要保障醫院的供應室定時定量的給醫護人員配備防護衣、面罩、膠鞋等防護用品。不能因為相關醫療物品的缺乏,而導致防護工作的疏忽。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施行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和監控措施后,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的評價、滿意度等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 結果
醫院手術室常出現的感染管理隱患主要有:醫護人員對醫療流程不熟悉25.00%(60),缺乏手術室醫院感染知識30.00%(72),醫療器械清洗不潔凈25.83%(62),一次性醫療器械使用不當18.75%(45),醫療廢物處理不當33.75%(81),自身職業安全防護不當28.75%(69),消毒器械操作不當22.08%(53)。系統管理方法使用前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方法的評價和滿意度顯著低于系統管理后,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醫療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我們能夠很完整的根除病灶。但是手術室醫院感染會極大的破壞治療效果,使醫療資源大大浪費。因此,我們要注重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的發展,增強監控措施,雙重保障以降低感染的發生率。該次實驗我們發現,醫院手術室常出現的感染管理隱患主要有醫護人員對醫療流程不熟悉、缺乏手術室醫院感染知識、醫療器械清洗不潔凈、一次性醫療器械使用不當、醫療廢物處理不當、自身職業安全防護不當、消毒器械操作不當[9]。系統管理方法使用前相關醫護人員對管理方法的評價和滿意度顯著低于系統管理后,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舒琴,王學鳳[8-9]報道的相一致。感染管理措施制定后,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重監控措施的實施。監測既是指通過對影響感染管理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測定,確定感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感染監測的過程一般為制定監測任務,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綜合評價等。醫院要成立巡查組,定時組織專業人士進行考核評價,督促手術室醫護人員規范所學習的知識,加強管理效果。醫院應當從自身的實際狀況出發,修改或者整編出一套完善且適用的監測制度。著重健全關于感染管理的制度,其中應該包括消毒水濃度監測,消毒隔離時間間隔等,為各項關于感染管理的工作提供一個衡量標準,以此來保證感染管理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綜上所述,系統合理的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措施能夠顯著增加相關醫護人員對感染管理的評價,降低感染的發生,保證患者治療效果,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
參考文獻]
[1] 張為華,甘華,李正榮,等.重慶市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現況調查[J].重慶醫學,2012,41(16):1625-1626.
[2] 張艷紅.神經外科中的醫院感染管理[J].江蘇醫藥,2014,40(1): 115-116.
[3] Cawich S O, Tennant I A, Mcgaw C D, et al.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 in the operating room: staff adherence to existing policie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Perm J,2013, 17(3):114-118.
[4] 韓燕榮,張金偉,吳丙杰. 社區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的方法與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5016.
[5] 周晴.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醫院感染管理科的角色和作用專家研討會會議紀要[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11.
[6] 王道英.護理部在實行醫院感染管理標準操作規程中的作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0):59-60.
[7] 畢迎月.肺外結核手術的醫院感染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 21(22):4683.
[8] 王學鳳. 持續質量改進加強新生兒病房醫院感染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2):4769.
篇10
醫院感染是一個重要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是現代醫學和醫院管理學的重大課題,醫院感染管理是醫療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醫院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重要指標。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04年底確定了“病人安全世界聯盟”行動計劃,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便是加強醫院感染管理控制,減少對病人醫療安全的威脅[1]。我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雖較遲,但發展迅速,現綜述如下:
1 起步發展過程
美國、歐洲及其他先進國家的醫院感染管理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步入正軌,而我國醫院感染管理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2]。1986年,衛生部醫政司成立了醫院感染監控協調小組,組建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開展了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監測和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1988年,頒發《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暫行辦法》、《醫院消毒供應室驗收標準》等相應醫院感染管理政策。1989年,成立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培訓基地,將醫院感染管理納入《綜合醫院評審標準》,標志著我國一、二、三級醫院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全面啟動。1991年,頒布《醫院消毒技術規范》,1992年,頒布《消毒管理辦法》,1994年公布我國的醫院感染率為9.7%,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 2000年,修訂《醫院消毒技術規范》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2001年,下發《醫院感染診斷標準》。2002年,修訂《消毒管理辦法》,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進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發展[3]。
2003年,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在社會和醫院暴發流行,暴露出我國醫院感染管理仍存在諸多薄弱環節[4]。衛生部進一步強調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提出新的要求,強化了對重點部門和重點環節的管理,陸續頒布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等,2004年,重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06年,頒布《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成立“醫院感染管理標準委員會”。2009年,頒布《醫院感染暴發報告及處置管理規范》和《醫院消毒供應室管理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院感染監測規范》等六個行業標準。2010-2011年,分別頒布了《醫院手術部(室)管理規范(試行)》、《新生兒病室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試行)》、《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管理規范》、《醫療機構血液透析室基本標準(試行) 》、《外科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導管相關血流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多重耐藥菌感染預防和控制技術指南(試行)》,充分表明了我國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已經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道路[5-7],進入全面快速發展階段,日趨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20多年來,我國醫院感染管理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無論是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重視程度、各級衛生醫療機構領導的支持力度還是廣大醫務人員對醫院感染管理認知程度都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8],一支具有專業技能和管理經驗、愛崗敬業的醫院感染管理專(兼)職隊伍已經形成[9-10],在管理組織和法規建設、醫院感染監測、消毒隔離、生物安全、醫療廢物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績。
2 存在的問題
2.1 有關管理規范與技術標準欠完善
近年來我國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規和規章日益健全,但仍有很多欠缺,如醫院建筑(包括材料)方面的感染控制規范、醫院診療流程的感控規范、醫院感染專職人才的培養方案與學科體系建設要求等尚需建立。部分規范、標準的建立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常出現政出多門、條款重疊、內容矛盾、概念模糊等情況,容易造成實施中的曲解與偏差,增加管理成本(如目前在醫療廢物管理中的過度監管問題),浪費管理資源(如環境衛生方面的無效監測),未能達到理想的效果[11]。
2.2 重視不足,執行不力
部分醫院領導出于醫院感染管理是“揭醫院瘡疤”及“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認識,對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視與支持不足[3],臨床醫務人員認為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增加了工作負擔,也不樂意執行相應措施。
2.3 組織不健全,專職人員配備不足
部分100張床位以上的醫療機構尚未建立獨立的醫院感染管理科,易霞云[12]等的調查報告顯示,97家300張床位以上醫院有81.4%設有醫院感染管理科, 但300-500張床位的醫院設有醫院感染管理科的僅64.7%;125家醫院的專職人員配備只有79.2%的醫院達到《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要求, 尤其是800張床位以上大醫院專職人員配備僅50.0%達到要求。
2.4 專職人員隊伍不穩定,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李六億等[13]調查發現專職人員工作年限< 5 年者占43.9 % ,反映了醫院感染專業隊伍不穩定,專職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由于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牽涉面大、知識面廣、難度高,而醫院領導不重視、個人收入低、易得罪人、職稱晉升困難,且沒有相應的政策支持,導致“強人不來、來人不強”的尷尬局面,臨床醫生不愿意參加醫院感染管理工作[14]。我國20世紀90年代以前專業隊伍以護士為主體,且以初級人員為多[3]。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的來源有限,人才隊伍沒有形成,難以持續發展。在不同地區、不同級別的醫院,醫院感染專職人員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專職人員的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基礎知識等均需提高。
2.5 基礎設施配備和經費支持缺乏
醫院感染管理在醫院經費支出中的地位仍較弱,相應清洗消毒基礎設施和人員培訓不足,尤其是在基層醫療機構更為突出。
醫院感染管理不規范、醫院管理者和臨床醫務人員不重視、醫院感染控制人員配備不到位、規章制度和工作措施貫徹不力、相關預防用品投入不足以及搞形式主義應付檢查等,是導致我國醫院感染發病率居高不下、惡性事件頻繁暴發和耐藥菌泛濫的重要原因[14]。
3 近年主要變化
3.1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加大監督管理力度
2006年《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明確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在醫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職責。衛生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分別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專家咨詢委員會,許多省市成立了醫院感染質控中心,負責轄區內醫院感染監測、控制、管理和培訓工作,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定相應政策,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通過醫院管理年活動、等級醫院評審和醫療機構執業校驗工作強化了轄區內的醫院感染監管。
3.2 各級醫療機構加強自身管理
大多數醫療機構建立了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感染管理科和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三級管理組織體系,在引導全體醫務人員參與醫院感染防控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不斷完善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和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工作,加強重點部門建設與重點環節管理。
3.3 改進醫院感染監測方法
我國經過多年的醫院感染全面綜合性監測,基礎消毒隔離工作得到了明顯改進,基本掌握了醫院感染本底發病率,目前我國醫院感染發病率在6%左右。隨著醫院條件的改善,醫院感染綜合控制能力的加強,醫院感染病例監測已從回顧性監測轉為前瞻性監測,并從全面綜合性監測逐漸轉為目標性監測,消毒滅菌效果與環境衛生學監測由原來每月定期監測逐步轉向以流行暴發期監測為主[3]。對醫院感染暴發報告與處置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各級組織職責、報告時限和報告情形,強調了規范的調查、處置要求。
3.4 強化重點部門建設與重點環節管理
近年,衛生部對供應室、手術室、新生兒室、產房、重癥醫學科、血液透析室、口腔科等重點部門的建筑布局、流程的設計與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功能完善、分區合理、流程優化,并滿足醫院感染防控要求。對手術部位感染、導管相關血流感染、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多重耐藥菌感染等提出了詳細、具體的預防控制措施。
3.5 進一步加強醫療器械清洗、消毒管理工作
供應室三個強制性行業標準和口腔、內鏡、血透相關技術規范均對各種可重復使用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工作制定了具體的標準操作流程,細化了清洗、消毒工作質量要求,有力保障了醫療器械使用安全。
3.6 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工作
近年,各級醫療機構和各種學術團體加強了對手衛生意義和手衛生知識的宣傳,手衛生工作逐步開展,加大投入,不斷改善手衛生設施,尤其是在醫院的改建、新建工作中,給予了手衛生設施應有的重視,包括增加洗手池數量、水龍頭開關從手觸式改為非手觸式、提供洗手液和改進干手的方式等[15]。
3.7 醫院感染學術活躍
目前,我國有2個全國醫院感染學會,各省有相應分會和培訓基地,每年均舉辦學術年會和各種繼續教育培訓項目,參加會議和培訓人數激增,一些全國性會議參會人員數甚至多達2000-3000人,并與歐美、亞太、港澳臺等地區廣泛交流,使我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走向與國際接軌,醫院感染專職人員培訓得到加強。每年醫院感染學術論文數和專業書籍不斷增加,提高了醫院感染科研學術水平。
3.8 專業梯隊日趨合理
1998年對97所醫院386名專職人員統計,醫生和檢驗人員及高級職稱人員均有增加[3]。2003年李六億等[10]對全國76所醫院的調查結果顯示,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以護理專業居多占47.7%;臨床醫學專業的占23.5%;預防醫學專業的占13.2%;檢驗專業的占8.3%。朱士俊等[9]調查顯示,16所醫院中感染管理專職機構的人員學歷層次仍相對較低,本科及大專學歷占60%,但較為顯著的是碩士、博士的比例已達到25%。從職稱級別看,高級職稱占到33%,與1998年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調查的23%相比有較大提高;初級職稱的比例有明顯下降,由30%下降到18%。從碩士及博士在調查醫院中所占的1/4的比例看,基本反映了我國感染管理專職人員水平的顯著提高,專職人員團隊的經驗及梯隊層次處于良好的發展狀態。
4 未來展望
4.1 強調全面質量管理與多部門協作
全面質量管理理論(TQC)強調一系列的組織管理中,重視質量形成的過程,各個環節互相制約,互相促進,螺旋上升。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是全程管理。醫院感染管理涉及多部門、多環節及醫務人員一切工作行為,只有全面質量管理和全程管理才能使醫院感染管理不脫節、不留死角,有效的預防控制醫院感染。多部門協作和全員參與管理是搞好全程管理的基礎和保障[16]。
4.2 推行科學的循證干預措施
美國醫院感染控制已經進入循證干預階段。我國已逐漸放棄“形式化”醫院感染控制模式,引入循證醫學新理念,強調醫院感染過程監控比結果監控更重要[17]。醫院感染管理標準委員會將不斷出臺更多的以循證醫學為基礎的適合我國國情的一系列醫院感染管理技術指南,醫院感染專業委員會將不斷推動循證醫學的理論在醫院感染監測控制與管理的實際工作中廣泛應用,促進規范化建設。
4.3 期待收取預防費和停止支付部分診療費政策出臺
中國的醫療收費非常低,成本核算中沒有包括醫院感染預防的支出。近年來,感染預防的要求越來越高。有測算,一所中等規模的醫院,按照相關要求每年在手衛生、消毒劑、個人防護用品方面的消耗達450萬元。然而,這些投入是沒有直接經濟回報的,不少醫院管理者不愿投入醫院感染的預防項目。根據誰得益誰支付的原則,增加預防收費,促進醫院在感染控制方面的人力、設施等投入,切實有效地減少因醫院感染而額外增加醫療開支,是一項雙贏的措施[14]。
4.4 組建高素質、多學科的醫院感染管理團隊
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缺乏管理權限和高素質人才,是導致目前我國醫院感染管理困難的重要原因。單純由護士組成的醫院感染管理團隊已很難勝任越來越廣泛而復雜的工作。要做好感染管理工作,首先必須解決隊伍建設問題。醫院領導要充分認識到醫院感染管理對專業要求高的特點,徹底放棄人員湊數、應付檢查的想法,想方設法組建高素質、多學科專業組成的合格團隊[14]。
4.5 強化信息管理,加強國際交流與科研工作
當今社會為信息社會,醫院感染監測、預警的信息及反饋,對快速、全面、有效地提高醫院感染控制水平至關重要[18]。通過加強與WHO 、國際醫院感染聯合會及發達國家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的聯系與交流,及時掌握全球醫院感染管理的新理論、新信息,宣傳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的新進展、新成果[8]。
參考文獻
[1] WHO.http:I/www.who.int/patientsafety.2004.
[2] 王書會,吳守彩.我國醫院感染現狀分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10):53-55.
[3] 徐秀華,殷大奎,于宗河,等.臨床醫院感染學(修訂版)[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4-15.
[4] 朱士俊,韓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體系中醫院感染管理的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4,4:361-364.
[5] 胡必杰.我國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20年工作回顧與展望[C].中國醫院協會第13屆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2006,9:32-34.
[6] 郭燕紅.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起草說明[J].中國護理管理,2006,6(7):8-9.
[7] 王羽.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釋義及適用指南[M].北京中國法律出版社,2006.1-76.
[8] 朱士俊,郭燕紅,李六億,等.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現狀與展望[J].中國醫院,2007,11 (1):6-9.
[9] 朱士俊,郭燕紅,韓黎,等.對我國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5,21(12):819-822.
[10] 李六億,郭燕紅,趙艷春,等.全國醫院感染管理專業設置的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3):309-311.
[11] 武迎宏.醫院感染管理的程序化管理[J].中國醫院,2006,5(10):24-25.
[12] 易霞云,吳安華,李潔. 對醫院感染管理機構及專職人員配備狀況調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21(9):626-627.
[13] 李六億,賈會學,朱其鳳,等.綜合醫院感染管理科設置現狀的調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1):1386-1387.
[14]胡必杰.我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新思路.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1(5):257-260.
[15] 李六億.我國手衛生的現狀、問題與改進對策.中國護理管理,2008,8(1):17-19.
[16] 韓傳平,周麗,劉慧,等. 全面質量管理用于醫院感染管理的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7):656-658.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醫療安全管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