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電子在生活中的應用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1:0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電工電子在生活中的應用,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電氣工程 自動化 生活中 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全球化發展時代的到來,中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越發的意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并加強了科技研發的力度,力求通過這一方式,提升我國的經濟發展實力,促進我國的社會的發展,現階段各類的科技成果已經逐漸的落實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并促進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質量的提升,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問題為例,它的應用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的便捷,也提升了人們的生產效率,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鑒于此,筆者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
一、對于電氣工程的自動化的淺析
其一,從信息技術層面分析。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應用過程中,離不開信息技術的促進作用,其中的信息技術包括信息處理、顯示、傳感以及存儲等環節,而后再經由特殊的處理,實現電氣工程自動化技術應用,這一發展背景使電氣工程的發展也受到了較強的影響,信息技術對電氣工程的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的實際作用也逐漸的凸顯到生產中,其中的部分作用是來自于電氣工程的助推性作用,相反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發展和更新,二者互相影響,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其二,從操系統層面分析。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固體電子學極大的促進了電氣工程的發展與改革,電氣系統已經離不開物理科學的助推性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電氣工程也在逐漸的涉及其他的科學領域,比如,微機電系統、生物系統以及光子學等等問題,因此,在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要從多方面去考慮實際的應用手段和應用領域,而后實現多角度的考察。
二、對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改造情況分析
其一,極具針對性。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改造是一項技術性極強的措施,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的意識到潛在的系統故障,發現問題時,應當及時的解決問題,比如,繼電保護則是針對處理功能進行設置的,而后根據不同故障問題予以合理的解決,在電力運行的過程中,一旦出現設備短路問題,那么,繼電保護系統則可以及時的將故障進行定位,而后對故障予以隔離,這樣可以大大的提升故障的處理效率,同時最大程度的降低損失。
其二,極具可靠性。電力系統的自動化改造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滿足人們群眾對電力的需求,可見,這一技術應用是科學的、高效的,繼電保護系統的應用,為電力系統的運行增添了諸多的保障,間接地提升了運行的可靠性。比如,故障的定位以及處理功能,為電力系統的維修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切實的保障,同時也提高了維修人員的工作效率。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逐漸的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應用更為廣泛,鑒于此,筆者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
三、對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實際應用分析
(一)應用于凈化系統當中
空調的凈化系統需要由自動化的監控系統,那么,則可以將其設置為不同的單個測量系統,而后加強系統的監控能力,此外,還可以運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設置一個完整的計算機控制管理系統,而后強化監控功能。不僅如此,還可以從溫度控制層面予以分析,運用DDC控制裝置落實凈化行為。運用微分運算以及加積分運算對溫度進行控制,同時將電壓信號及時的輸出,此時的電動調節閥門一旦受到信號的傳輸指令,將會自動將溫度控制在十六攝氏度至十八攝氏度之間,進而使空調的凈化系統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使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作用凸顯在空調的凈化系統中。
(二)應用于智能建筑的工程中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人們越發的意識到科學技術的成果對于生產生活的作用,不僅提升了人們生產效益,同時也促進了人們生活的質量,在此發展形勢下,智能建筑工程已經成為當前發展中的必然。而智能建筑中的部分裝置也很好地應用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運用自動控制技術,實現智能建筑的施工,是當前的智能建筑實施的必然。在進行智能化建筑施工的過程中,人們已經意識到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作用,智能裝置中很多都要涉及到布線系統以及電子設備,而且布線系統以及電子裝置的一般都要具備較強的耐壓性能和防干擾性能,而此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則可以良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極大的提升了智能建筑的應用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我國的科學技術研究力度在不斷的加強,人們在生產生活中也越發普遍的將這些科技成果應用于實踐中,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就是其中的典型,當前人們在生產生活中越發提升了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應用,應用這一技術方式,便捷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提升了生產效率,間接了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人們生產生活的效率,致使人們對于它的應用也逐漸的趨向于普遍,各行各業為了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同時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益,都在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逐u的應用到行業的發展中,比如,空調的凈化系統以及智能建筑等,都意識到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技術的優勢,并在運營實踐中,將其優勢最大化,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Abstract: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xperiment is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course of learning basic skills as well as basic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heory and methods. Electrics and electronics experiment teach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Teachers should be guided by innovation education for achieving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experiment teaching.
關鍵詞: 電工電子;創新教育;創新能力
Key word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innovation in education;creativ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9-0278-02
0 引言
電工電子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同時又是獨立設課的實踐課程,且覆蓋專業廣,學生人數多。由于電工電子與計算機技術在各個領域里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使得電工電子知識越發重要,而實驗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學生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型思維方面,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電工電子教學目的和任務是使學生獲得電工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功技能,為以后學習該課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如何使學生獲得這些理論,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呢?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知識的傳授,采用的是灌輸的方法,注重前人已有的成果,忽略能力的培養,忽略創新性思維。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機械的接受現有的知識,學習過程中沒有興趣,沒有樂趣,更談不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子系統的復雜化的趨勢,電工電子技術實驗課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這就要求我們更新傳統教學觀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恰恰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施展創新能力的平臺。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本文從以下方面作探討。
1 結合平時的生活,啟發學生的創新動機
電工電子是和我們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一門學科,電工電子知識和規律涉及生活中的許多方面,因此教學不能僅局限于課堂,我們要引導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的基礎知識分析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例如要求同學們設計一個聲光控制電路,要求使用方便并且節約電能。對于這樣一個實際的問題,學生非常感興趣,積極討論,主動思考,最后能很好地提出設計方案。課堂中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節能理念,考慮對照明燈的選擇,實現使用方便和節能的最佳組合。再例如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喜歡的電子小產品,比如收音機,對講機等,在生活中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通過趣味制作學生興趣倍增,便于同學之間交流學習、相互探討。在制作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相應的電路原理。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體會到電工電子知識在生活、生產中的重要性,激發了學習的動機,啟發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創新的動機。
2 實現理實一體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電工電子這門課具有豐富的實驗,又有很多課程設計和實訓活動。能培養人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判斷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但是現在大部分學校的實驗、實踐活動流于形式,在上完理論后按照教師制定的步驟操作一遍,記錄幾個數據,寫一份象征性的實驗報告,即可完成。而理論課卻又比較枯燥,教師在講具體電路時沒有實物可看,沒有現象可以觀察,學生更提不起興趣來。這樣,電工電子課的一個重要的作用——培養創新能力就被忽略掉了。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創新,有必要實行實踐與理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理論指導實踐,通過實踐導出理論。實現理實一體化必須要將多媒體設備引入實驗室,使得教師可以一邊講理論知識,學生一邊進行具體的操作。理實一體化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會講專業理論,還要熟練掌握實驗和實踐操作。
3 進行模塊化教學,提升創新意識
電工電子學科各個知識點之間有著很多的聯系,學生可以運用關系去記憶、去運用??梢耘囵B學生自學意識和創新意識。這樣教學模塊必須進行系統化的知識總結,而且這樣的總結方法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完成,模塊教學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同時也可以強化實訓教學和專業技能。電工電子采用模塊教學,便于學生加深對技能的掌握和知識點的理解,學生的綜合能力、整體素質可以得到全面提高。這也是培養學生適應生產需要的重要途徑之一。學生可以根據實踐項目的需求,自主選擇模塊,構建可供開展個性化研究和探索的實踐平臺。同時,必須做到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實驗平臺等方面向學生充分開放。學生的興趣實驗、學科競賽都可以在實驗室進行。比如在介紹觸發器時,先介紹基本RS觸發器,學生掌握以后再自學JK觸發器、D觸發器和T觸發器。找到他們之間的聯系和差異,學生也就會容易理解和掌握。并且培養了良好的自學習慣,而且也為后面的創新意識做鋪墊。
4 改變傳統教學方式,軟硬結合、虛實結合
傳統的電工電子實驗課是直接用元器件進行實驗,這樣需要準備的器件比較多,而且受元器件和測量儀表的局限很多實驗在實驗室做不起來。我們可以在實驗室配備計算機,安裝相關的軟件,提供豐富的元器件庫,多種儀器儀表和完善分析功能。即提提供一個虛擬的電工電子實驗工作臺,進行仿真實驗。省去了用實際元器件安裝調試電路的過程,既經濟又高效。在仿真實驗過程中元器件的參數可以隨時更改,極大的提高了效率,節省了開支。學生在準備動手做實驗之前可以先進行仿真實驗,驗證自己的設計正確與否,設計能否實現,然后再進行相關的硬件實驗。避免了盲目的硬件實驗的開支。而且軟件可以提供許多實驗室沒有的元器件及測量儀表,極大的方便了學生。
5 減少基礎性驗證性試驗,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
基礎驗證性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是不利于學生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實驗中可以給電路故意設定故障,學生不僅要完成理論驗證,還要動手測試故障電路,找出故障原因,這樣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另外可以提前讓學生設計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電路帶到實驗課上一起做。綜合性實驗項目是教師在充分考慮實驗內容的探索性和可行性之后,選出一些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生獨立查閱文獻、擬定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步驟、實施實驗方案、記錄實驗結果,完成實驗報告的書寫。綜合性實驗是對理論知識的鞏固和總結,著重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獨立設計能力。
6 提供學生競賽機會,激發創新能力
電工電子競賽有助于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可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且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競賽應該考慮到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新技術應用的趨勢,突出學用結合,學是基礎,用是根本。并且有相應的獎勵政策。通過競賽能夠測試學生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實際的設計能力、獨立的工作能力。在競賽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樹立學生自信心,為今后的實驗教學提供幫助。
7 小結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對學生的能力培養非常重要,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不斷的對教學進行創新。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加運用各種方式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電工電子的實驗教學質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且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凌永航.淺析電工電子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2(08).
篇3
關鍵詞:中職;電工;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李大林(1963-),男,山東濟南人,山東電力學校電力系,高級講師。(山東 泰安 271000)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30-0059-02
山東電力學校有輝煌的辦學歷史,為山東電力乃至全國電力行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恢復高考后學校為統招中專生,學生綜合素質高,成績優秀,工作能力強。2000年后,受國家高校擴招影響,生源質量逐年下降,尤其學校實行自主招生后,生源的質量更沒法保證。針對不斷下降的學生情況,對學校的教學要求更高,傳統的、過去一貫使用的教學方法現在行不通。為適應變化了的教學主體,讓這些基礎差又厭學的學生能夠掌握最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降低理論知識的難度和深度,本著夠用的原則,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實際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將來的工作。為此,我們在近幾年電工教學中采取了幾項措施,取得了不錯效果。
一、根據學生特點,抓好預備知識學習
學校實行自主招生后,對于成績特別差的同學,學校不放棄,錄取為預科班學生,學校組織老師為這部分學生補習文化課。電工教研組承擔了預科班物理課的補習,在制訂物理課的補習計劃時,針對性很強,對于電工課中及其他專業基礎課需要部分,如力學、電學部分重點講解,不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真正做到基礎課為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服務,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良好基礎。在電工課交流電部分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數學知識(如三角函數和復數知識)欠缺,在授課時對三角函數和復數部分內容專門復習,重點補習電工題目需要部分,對電工學習克服了為難和恐懼心理,再做電工題時會得心應手,滿足了電工解題時所需數學知識,以夠用、會用為原則。經過幾年的實踐教學證明,通過預科班物理課的補習,對于學好電工基礎課程打下良好基礎。
二、改革《電工基礎》教材,適應教學需要
根據變化了的學生情況,我們對使用的電工教材作了相應調整,并取得了理想效果。在生源較好的八九十年代,電工基礎選用的是南京電力學校張洪讓教授主編的《電工基礎》,該書知識講授系統、完整、邏輯性強,課后習題量大,覆蓋面廣,難度中等偏難,對于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及水平提高有很大幫助。該教材能適宜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使用效果良好,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幫助大。90年代末期,全國電力學校實行教學改革,刪減了物理課程,電工基礎課課時數減少,原來三個學期的電工基礎和電工測量壓縮為一個學期“電工基礎及測量”。結合改革及學生實際情況,我們在電工基礎教學中選用武漢電力學校周南星教授主編的《電工基礎及測量》,該書較適合成人中?;蚝诮滩?。作者編寫內容淺顯易懂,較易自學,課后習題的難度大大降低,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及成人中專較適宜。2006年教研組根據多年教學實踐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生產一線實際情況編寫了《電工測量》教材,經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投入使用。由于學制縮短,學時減少,生源質量下降,原電工教材已不適應教學需要,影響教學效果。近幾年,我們根據需要選用了陶健主編的《實用電工基礎與測量》。該教材為中等職業教育“十二五”規劃教材。該書采用項目式教學模式,理論知識的闡述與技術訓練并重,充分體現了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要求,強調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更適合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在教材使用中,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精選內容,降低難度
由于學制縮短,學時減少,電工基礎內容多、范圍廣、難度大,我們注重教材對培養目標的適應,即培養應用型中等專業人才。應該使學生會用電和磁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分析處理電氣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重點突出理論和方法的應用。對于教材中的非基本內容簡單介紹或刪除。譬如,直流電路中復雜電路分析、節點電壓法、網孔法分析計算電路;正弦交流電路中,凡涉及用復數、相量分析的計算電路,磁路中有關磁路的計算等偏難內容予以刪除。
2.簡化理論、公式推證
中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對理論學習不應要求過高、過深,對有些需要推證才能理解接受的,方法要力求簡明。例如疊加定理、戴維南定理的推證可避開證明推導過程,直接給出定理內容,舉例說明如何應用,總結出定理的應用步驟,重點學會使用公式,求解一般的電路問題。再譬如,三相交流電路中線、相電壓的相量關系不必用相量圖進行推導計算,給出結論,再進行適量的練習,能得到較好效果。教材中例題、課后練習題同樣降低難度,在例題中突出其對理論應用上的作用,在習題中突出其對理論鞏固和復習作用,課后習題形式多樣,增設填空、判斷、選擇題等題型,對所學理論起到復習、鞏固作用。
三、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過去那種一只粉筆上課、一本書教幾年的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學需要,不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電工基礎及電工測量”課與“電工與電子”是電力類中職學校強電專業和非強電專業的主要基礎課。該課程對學生的數學、物理基礎要求較高,而現在學生基礎較差,按常規教學很難取得理想效果,就會影響學好這門課的信心,勢必引起惡性循環,達不到這門課的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滿意效果。
1.加強直觀教學,提高學習效果
現代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各有利弊。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將二者有機結合,根據教學內容需要,發揮各自優勢,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電工測量教學中,各種電工儀表結構較復雜,學生學習感到比較抽象、難以理解,僅憑課堂講解難以達到理想效果,教師利用實驗室淘汰的廢舊儀表進行解剖,上課時帶著實際儀表進行演示講解。學生對各種電測儀表,如磁電系、電磁系、電動系、感應系等結構一目了然;對于教材中各種電工儀表結構圖、接線圖等凡是在黑板上較難用粉筆畫清的均只作了幻燈片,上課時利用幻燈片展示、講解,學生感覺直觀、便于理解,效果良好。各種演示教具充分利用,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有幫助。例如,講解電磁感應時,結合電流表、線圈、磁鐵等儀器,通過演示兩種電磁感應現象,同學們的積極性、興趣被調動起來,對于掌握電磁感應原理起到很好的作用。上課時,教師準備多套演示設備,如自感、互感演示儀、發電機、電動機等模型,同學們參與動手操作,并展開討論,課堂內容豐富,師生互動效果良好。這種教學方法既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感觀,又可以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學習主體。我校電工教研室教師張廣華制作的《電工CAI課件》在教學中廣泛使用,避免教師上課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良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內容突出應用性,激發學習興趣
電工原理內容抽象枯燥,電工教學中盡量聯系生活實際,用所學的電工理論解釋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有幫助,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必須讓學生從課本的理論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用所學電工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學生體會到學好電工理論的重要性。比如學習“電磁感應”知識時,利用互聯網搜集有關物理學家資料,如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1820年在實驗中發現電流磁效應,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又經十幾年不懈努力研究出電磁感應定律,根據電磁感應原理科學家制造出發電機、電動機、電燈、電話及現在高速發展的互聯網等,從此人類社會進入電氣化、網絡化文明時代。將這些資料可制作專題課件,圖文并茂進行講授,使學生感到電磁感應理論不再枯燥,電磁感應理論應用就在我們身邊。在講授歐姆定律時,讓學生解釋傍晚家中燈光變暗的原因,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討論,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再比如,講解電容一章時,讓同學舉出電容元件在生活中應用例子。電容是手機、電視機等設備廣泛應用的電子元件;收音機的調諧按鈕調整的就是可變電容器,同學們喜愛的高級智能觸屏手機就是電容控制;大型電力電容器在變電站、小區廣泛應用,其作用是提高負載功率因數,提高電源有功功率。通過這些生活、生產中的實例使學生對電容不陌生,從而激發學生了解電容的結構原理等知識的興趣。按照理論聯系實際來進行電工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加強實驗實訓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職業學校特點是學生動手能力強,培養的是實用型中高級技能人才。電工基礎這門課具有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特點。教學過程中,教師特別強調實驗和實訓,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盡可能多地安排實驗,增加實驗組數,每組實驗人數不超過3人,給每個同學創造均等的動手機會。邊學理論邊做實踐不僅利于理解所學的抽象電工基理論,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觀察問題、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學會了工作中相互協作與人溝通能力,有利于培養發散思維,讓學生在實驗中有所思有所悟,從而鞏固所學知識。例如,在講解直流電路電位測量時,教師準備好直流穩壓電源、直流電壓表、直流電流表、電阻元件、連接導線等,提出實驗目的:學會測量電路中電位,給出測量接線圖,對所測數據進行分析總結。通過該實驗學生學會正確使用直流電流表電壓表,測量過程中學生會遇到電壓表指針反轉咋辦,電路接線有開路時怎樣檢查,會用電壓表排除電路故障(斷路),對所測數據分析得到結論:電路中電位與參考點選取有關,是個相對量,而兩點間電壓是絕對量,與參考點無關。通過該實驗學生鞏固了電壓、電位的概念,理解了電壓與電位關系,學會正確使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正確處理測量數據等,學到很多課堂中學不到知識。日常教學中,實驗內容與電力職工培訓項目相結合,如電能表的接線與使用按照電力職工技能鑒定要求進行,對學生日后工作和技能鑒定打下良好基礎。為調動同學們實驗的積極性,提高大家重視程度,結合實驗出勤、實驗紀律、實驗項目完成情況、實驗報告給出實驗成績,且實驗成績占電工課程學期成績的40%。
四、結束語
“電工基礎”課程是電力工程專業主干課程,面對變化了的教學對象及工作實際需要,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不斷更新,結合不斷變化了的教學主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及對學生的考核評價體系,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創造性,為將來的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礎,要求教師改變思路,不斷學習,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馬志廣.實用電工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篇4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電工課程;實驗教學;問題;有效對策
在中等職業學校中,電子電工課程是屬于專業理論。對于學生來說,這門課程所涉及的內容無論是在廣度還是在深度方面都存在較大的難度。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的內容,讓學生不僅將相關知識掌握好,而且還能提高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呢?這問題的答案就在于加強電子電工實驗教學。
一、當前在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存在危險因素
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中的學生,往往缺乏紀律觀念,很難讓他們在課堂上認認真真地聽完教師講解注意事項;而另一方面由于電子電工實驗課堂上,需要很多的電子元器件、大設備與電氣儀表等,在課堂上所使用的也不是低于36V的安全電壓,而是220V的交流電,假如學生使用錯誤,不但會損壞設備,最重要的是一不小心還會造成學生觸電的事故。
(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內容也相對陳舊
現今在大多數的中等職業學校中,電子電工實驗這門課程不是獨立的教學課程,而是電子電工理論教學的附屬部分,因此電子電工實驗課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相對于其他實驗課程來說,其教學內容比較陳舊,不切合當今科技發展的狀況,某些經典的實驗教學還是幾年前,甚至是十幾年的案例,沒有得到開拓創新,缺乏新意。例如單級放大器實驗教學中,實驗設備僅僅是一個放大電路,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觀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從而分析放大信號的準確度。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電子電工相關實驗往往都是些驗證性的實驗,這些實驗教學不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僅是讓學生跟著教師的要求一步步地連接線路,檢查線路,記錄數據,實驗的最終目標就是檢查數據是否準確,對于實驗的全過程缺乏關注,這就剝奪了學生主動思考的權利,學生只能片面地理解教學內容。正是這是這樣給某些學生逃避的機會,在課堂上不認真做實驗,用僥幸心理應對實驗教學,在課后就抄其他同學的實驗數據。因此這種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方面沒有積極意義。
(三)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的考核方法缺乏合理性
一般來說,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的考核成績是結合實驗課堂操作與課后實驗報告這兩種成績而最終確定,但是現今中等職業學校中的學生往往都是缺乏自覺性,課后的實驗報告中抄襲率非常高,一般都是相互之間抄寫數據就算了事。另外一方面,因為一個實驗班的學生數量與指導教師之間不成比例,往往是一個教師面對整整60-70位學生,這就不能保證學生可以得到充分的指導,所以在實驗的操作能力考核方面,許多學校就沒有將實驗操作能力列為必考的內容,僅是作為一個考核的側面,這樣的話就不能幫助教師全面地了解學生實驗的學習狀況,不能準確地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進行考核評分,不利于學生動手實驗能力的提高。
(四)對于電子電工實驗教學學生興趣缺缺
現今很多學生還習慣在理論知識概念方面努力,不懂怎么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在實際電子電工實驗教學中缺乏主動性,很多時候學生都會提出:“學這個有什么用?在生活中我又用不到單片機這些?”等類似的問題。在實驗操作中,學生所關注的也僅是盡快做好實驗,對于設備元件性能、參數識別等都是一頭霧水,往往只是為了做作業而做實驗,得到了幾個實驗數據之后,就將實驗丟之腦后。
二、改進中職電子電工實驗教學效果的有效對策
(一)激發學生對電子電工實驗課程的興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經說過:“激發學習興趣是創造一種快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重要途徑之一?!闭^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它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是學業成功的源泉。我們就電子電工教學這門課程來說,當學生剛開始接觸這門課程的時候,很容易被那些新奇的設備、元件等吸引,興趣很大,這個時候教室應該及時抓住這種興趣,并注意在實際的教學中引導好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注意應用各種教學方式保持并發展興趣。
(二)實驗教學的管理方式慢慢從封閉式管理轉為開放式管理
現今實驗教學管理的發展目標就是逐步采取開放式的管理,不僅僅是對實驗教學的內容而言,更多的是在實驗教學的場所與實驗教學設備方面,逐步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與學習程度進行自主性的實驗,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最大化地培養學生動手與創新能力。然而現今很多中等職業學校由于受到學校與在校學生學識水平等方面的牽制,在短時間里學生不能完全接受自主性的實驗教學,完完全全地采用開放式管理還存在難度。面對這樣的情況,這些學??梢栽谠葌鹘y計劃式的管理方式上,采用有限的開放式實驗教學的模式,將開放式與計劃式管理安排相結合。比如,可以將電子電工理論教學與技術實踐操作這二者的實驗時間、實踐內容分開,將課標中的必做實驗與選作實驗分開,并規定好實驗室開放的時間,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實際申請額外自主的實驗,提出申請之后,預約實驗室與相關指導教師,自主完成相關實驗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指導教師只需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指點方向。但是這種半開放的實驗教學管理方式,需要注意做好學生、實驗指導教師、實驗室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從而防止實驗場所使用方面的沖突。雖然只是一種半開放的管理模式,但是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興趣,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方面都具有不可磨滅的積極作用。
(三)加大實驗教學硬件方面的投入
一般來說,社會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都有實踐能力方面的要求,為了更好地促進電子電工實驗教學水平,培養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各個中等職業學校需要加大投入,利用建設省部級示范性實驗基地、專業等機會,加大實驗教學硬件方面的投入,建設出優秀的電子電工實驗室。依據現今電子電工實驗教學的內容與整個教學體系,我們可以將建設重點放在PLC 實驗室、電子綜合實驗室、音視頻實驗室、工廠電器與電機拖動實驗室等等。
(四)改革電子電工的實驗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提高實驗教學的效果
當代電子科學技術呈現迅猛的發展態勢,對電子電工的實驗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是形勢所逼。在教學內容方面,除了要讓學生掌握一些必修的驗證性的實驗內容之外,還需要加入一些設計性實驗與綜合性實驗,教學內容的主線放在學生平常興趣較大的地方,比如在音頻功率放大器、開設波形發生器等,加強實驗教學的實用性與功能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興趣。而在教學方式方面,舍棄傳統的教室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的方式,可以使用課堂講解與現場演示、計算機仿真與實物實驗安全、理論教學驗證與電路設計、創造發明與必修選修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五) 改革考核辦法,采用多元化的實驗成績認定方式
學生的實驗能力往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實驗理論知識的理解、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相關實驗問題的解決,因此對于學生實驗成績的認定上夜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且還要將重點放在實驗過程中的表現,關注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實際的電子電工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實驗成績分成兩塊,一塊是現場評分,教師可以依據學生在課前預習的情況、實驗設備的使用情況、實驗操作過程中的認真程度等方面綜合起來打分;另外一塊是依據學生課后的實驗報告撰寫的情況評分,但是這方面教師不能僅僅是看學生得出的實驗數據正確與否,而應依據學生對整個實驗數據的記錄、處理、分析以及書寫的認真程度而綜合給分。在學期結束的時候,再使用題目抽簽的方法,進行實際動手實踐考核。這樣的考核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學生相互間抄襲實驗數據的情況,同時還可以監督學生將實驗內容進行全面性地掌握,也避免了因為“一言堂”的考核方面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三、結束語
綜上,在電子電工教學中實驗教學是其在重要的環節,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完善教學體系,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獨立操作,實現學生實驗能力的綜合發展,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篇5
1該技術應用在電網中的現狀
作為一項新興的電工技術,電力電子將強弱兩種電技術結合在一起成為新技術的一種,不僅在應用上占據一定的份額,并且在國民經濟上發揮著自身巨大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會對輸電系統的前景造成巨大的影響,使得其出現革命性的變革,推動其不斷向前發展。現有的電力電子技術在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涉及到如下方面:生產電能的過程中會用到它、輸配送電能的過程中會用到它、存儲電能的時候會用到它、還有其他的領域也需要他。這項技術基本上應用在了電力系統全部的環節中。
(1)生產電能的過程中會用到它。在這個方面的應用主要是發電系統,通過提高類似于發電機這類發電設備的工作效率來控制和調節設備功率。我們顯而易見的就是大型發電機的應用上了,其控制方向是靜止勵磁控制。
(2)輸配送電能的過程中會用到它。在這個方面的應用換言之就是輸電系統。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引進一個新的技術稱之為交流輸電,它是將現代出現的叫做控制技術的一種技術和電力電子技術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的。這一項柔流輸電技術通過控制技術,針對電力系統,然后不間斷的調節系統的各項指標(包括參數、功率和電壓等等)。這樣的處理盡可能的減少了輸配送電能的過程中將會存在的能源損耗問題,也會提高其過程的穩定性。關于這個輸配送電的過程,目前技術上比較關心的是高壓直流電的輸送。距離的遠近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知道的是關于高壓直流,其距離越遠的輸送越發能處理輸送過程產生的諸多問題。在其他方面的參數控制相同的情景之下,高壓直流的輸電遠距離會相對交流有很大幅度的損耗減小。因為如果電流保持穩定不變,那便不會出現電抗壓降,這樣會減少輸電整體的壓降。那么我們可以以低成本投入的線路獲得我們意想不到的線路高穩定性,甚至可以保證基本上不會出現由于穩定性不夠而產生各種各樣的線路問題。
2相關器件的發展過程的描述
上個世紀的50年代后期,世界上出現了晶閘管,這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只,這個晶閘管的出現意味著電力電子技術發生了來勢洶洶讓人觸不及防的一次大變革,它標志著人們不再在電氣傳動領域一如既往的堅持過去的運作方式,這樣的格局已經進步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能的轉換已經發生了革新,已經不會再沿用過去古老的辦法,而選擇采取最新出現的技術,電力電子技術中的各種器件出現和構成,這一領域將我們帶入了變流器的時代。走到這個時期,電力電子技術就算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迎來了春天,但始終沒有阻擋它進入這一個新的時代。據此經過40多年的發展之后,我們到了新的世紀,我們口中的電力電子技術已經變得非常的成熟,它的每一個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驚人的成績。這40多年的經過,是世界上各個技術人員最為緊張,競爭最為殘酷的一段時期。傳統的電網模式所采取的信息傳遞方式為點對點,即信息的交互和傳遞僅能在有限的局部范圍進行,因此較為保守和安全。電力電子技術的興起掀起了智能化電力系統的誕生。智能化電力系統所具有的性能包括實現信息的共享化,有利于各級對變電站的運行進行相關管理。在縱向發展的角度,由二極管帶頭的第一代器件最后發展至第二第三代,最終將各個電子元件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集成電路,也作為最新出現的第三代電力器件在世界上立足。我們如果想要在生活必不可少的網絡上,得到系統最為貼心的服務,便不得不將電力電子技術應用起來,這是一項高科技技術。我們實事求是的說一句:電子系統出現如今的盛事,變得如此的現代化,是離不開電力電子技術的,沒有這項技術,我們現在享受的網絡系統根本就無法如此現代化。
3結語
篇6
[關鍵詞]電子儀器儀表;電磁干擾;抑制方法
中圖分類號:TH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4-0141-01
一、前言
在我國電子儀器儀表使用范圍相對而言較廣,但是在電磁環境中容易受到電磁影響,為了可以有效的緩解,甚至是抑制這一情況,需要在電子儀器儀表中運用抑制電磁干擾的相關技術,為保障電子儀器儀表設備可以正常的在電磁環境中工作,這一技術一般被稱為“電磁兼容”。近年來電磁技術備受國內和國際的關注,其中電磁的兼容性是考量一個產品質量好壞的重點,我國相關技術監管部門也展開了積極地籌備計劃,采用電磁兼容技術來認證電子產品或者電器的質量。
二.電子儀器儀表的常用類型
2.1 模擬示波器
不同的電子儀器儀表所應用的范圍不盡相同,示波器一般常應用在信號顯示以及測量方面,是針對信號的顯示所研制的電子儀器儀表。示波器可以直接顯示出信號的變化走向,從而進一步測量出信號的頻率、幅度等等。示波器與傳感器可以結合使用,以測量非電量的參數。典型示波器主要是模擬示波器,工作原理是檢測信號通過垂直系統時信號會呈現垂直放大,將信號傳送到水平系統以及示波管,信號會在水平系統中觸動電路,在電路的掃描中形成電能流向示波管控制電路在示波管上所形成的信號波形。
2.2 數字萬用表
“萬”字可以顯示數字萬能表的主要特點,就是數字萬能表的使用范圍相當的廣泛,一般數字萬能表可以測量電流直流電壓、電阻、頻率、溫度、二極管以及三極管等等部分的參數。數字萬能表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轉換器的使用,同時,控制電路的開關的打開,在電壓釋放時的脈沖進計算器,在計算器中可以顯示有效的電壓值。
2.3 交流毫伏表
測量交流電壓是交流毫伏表的主要用途,是電網工程中較多使用的電子儀器儀表,同樣也是電子實驗或者電工測量交流電壓有效值的主要設備。交流毫伏表的工作原理是交流電壓由輸入插座輸入被測量的交流電壓,交流電壓之后經過輸入放大器、前置放大器、電子衰減器、主放大器、線性濾波器、輸出放大器以及表頭后從而顯示出交流電壓的數值。我國電子儀器儀表中交流毫伏表的種類較多是與其優點緊密相關的。
三.電子儀器儀表中電磁干擾的產生以及危害
3.1 干擾源
電子儀器儀表中可以產生電磁干擾主要部分是源于電磁系與電流系的相互排斥。電子儀器儀表在對于電壓進行測量時,電磁系就會產生輻射,使得電波變得復雜而混亂,從而影響電流的正常流動,在電磁系中的復雜的電波發生源就是干擾源。電子儀器儀表普遍被影響的干擾源有導航儀器、雷電、瞬間開關、電磁脈沖、無線雷達等等。根據實際情況,影響電子儀器的干擾源存在的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比如,電源的開關會在斷開或者鏈接的一瞬間產生電流或者是電壓,從而造成電磁的干擾。
3.2 敏感接收器
電子儀器儀表中的敏感接收器是指電磁干擾的對象。在電子儀器儀表中有電磁干擾源產生的干擾電波通過耦合路徑傳送到接受者,接受者就等同與敏感接收器。不同的接收者所接受的干擾電波都有些許的不同,有不同的影響效果,電子儀器儀表受到的破壞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在電子儀器儀表中干擾源、敏感接收器以及耦合路徑相互連接時,形成一個完整的傳輸路徑,才可以將干擾電波進行輸送從而進一步影響電子儀器儀表正常運轉。
3.3 耦合路徑
把電磁干擾源產生的干擾信號傳播出去的路徑被稱為耦合路徑。耦合路徑一般情況下附屬于電子儀器儀表中,而這其中的電磁干擾會阻礙電子儀器儀表的正常傳輸。耦合路徑在電子儀器儀表中的存在形式有兩種,一是金屬導體,二是空間場。金屬導體是在電子儀器儀表中傳導干擾傳輸耦合路徑的主要部分;而輻射干擾傳送耦合路徑主要是以空間場為主要部分。在電子儀器儀表測量信號的時候,信號的電磁波和電波形成一個電磁場,在儀器儀表運作的過程中產生了干擾源,并且可以快速在此空間磁場中傳播干擾電波。
3.4 電子儀器儀表受電磁干擾產生的危害
電磁干擾,也被人們稱為電磁污染。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高端的電子設備已經開始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計算機應用早已經普及開來,所以,電磁干擾對于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巨大的。在當下的時代,高端精密的電子儀器儀表已經在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斷擴大,對信號的檢測要求也有相當大的變化,因此,減少電磁干擾已經成為一個大難題。電磁干擾使得許多電子儀器儀表產生偏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后果不堪設想。
四.電子儀器儀表中抑制電磁干擾的方法
4.1 屏蔽電磁干擾
通過減少電磁場的穿透力,一般情況下使用于隔離和減弱輻射干擾,按照工作原理來屏蔽方法有三種,一是,靜電屏蔽,它的屏蔽體采用電阻相對較低的金屬材質制作而成,使用接地的方式,消除電路之間電磁干擾;二是,電磁屏蔽,它的屏蔽體也與靜電屏蔽相類似,都是使用電阻較低的金儼牧希利用金屬的特質,對電磁場的電磁被吸收反射,以達到防止高頻電磁場的干擾目的;三是,磁屏蔽,它的屏蔽體與上面兩種方式不同,采用高導磁、高飽和的磁性材料,用損耗或者吸收電磁的方式起到屏蔽的作用,降低低頻磁場的干擾。
4.2 濾波
采用靜電放電防護功能的電磁干擾濾波器可以有效的解決電子產品的電磁干擾問題,并且可以同時兼顧靜電放電防護的功能作用。濾波器是抑制電磁干擾的有效方式,所以電磁干擾濾波器成為了重要的儀器。通過保持設備內部的噪音不向外泄,并且可以提高抑制電磁的作用,阻擋不利于儀器儀表正常工作的信號,使得交流線路頻率通過,起到保護作用。
4.3 接地
抑制電磁干擾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接地。大地作為一個巨大的電阻,接地的目的就是將電流引向大地,從而使得電流變小,那么所產生的的電磁也就是微乎其微,通過這種方式來抑制電磁干擾。在理想的狀況下,接地體應該是一個零阻抗、零電位的物體,這樣即便沒有電流也可以引向接地體,有效的避免了電降壓的產生。在設計地線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的電源地要分開設置;二,直流電源地與交流電源地要分開設置;三,功率地與弱電地要分開設置;四,地線要選相對于粗的。
五、結語
在我們的生活中所使用到的電子儀器儀表種類很多,它們的工作重點不盡相同,所以造成電子儀器儀表對于電磁干擾的抑制方法也是不同的。我們必須正視電磁干擾對于生活的影響,采取有效的抑制電磁干擾的方式,進行科技創新,在探索中發現最有效的措施,才可避免電磁干擾的不良影響對于人們生活的威脅。在工業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的今天,電子設備也更為普及,只有將抑制技術不斷革新,才可以使得電子儀器儀表繼續在生活中繼續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篇7
智能建筑實際上就是一套建筑設備自動化系統,通過電子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傳感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一系列最先進電氣技術的集成建筑,對建筑物內的各種電力設備、空調設備、冷熱源設備、防火、防盜設備等進行集中監控。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對住宅需求不斷提高,人們在生活中對于家的概念已經不再是過去單純的有地住要求,家在現代化社會中已成為居住、娛樂甚至是辦公的場所。因此而言,在目前的智能小區中,對于電氣多元化和現代化要求不斷提高,同時各種現代化材料也應用廣泛,因此對于電氣的設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智能小區電氣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智能小區電氣設計是保障小區供電安全、穩定和可靠地主要關鍵。伴隨著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住房條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礎設施完善、設備功能齊全、小區檔次上升已成為小區建設的關鍵。電力資源作為小區建設和主要的基礎能源之一,做好小區的供電工作對于小區建設質量而言有著重要意義,同時是小區的關鍵環節。在智能小區建設中主要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個方面:
1.1合理配置用電荷載
在小區設計中,為了能夠滿足居民對居住條件的新要求和開發商對經濟效益的需求,現階段小區的弧形設計多為兩室一廳或者三室兩廳,同時住戶面積多為60m2~150m2之間。按照一般的計算方法來算,在這種家庭失重感,一般的用電計算負荷應當控制在4kw~8kw之間。同時在設計工作中還應當根據居民的實際生活需求來進行合理的電力配置和輸送。
1.2充分發揮電氣功能
1.2.1基礎功能。電氣功能的合理科學發揮是目前智能小區設計的主要重點,在現代化小區設計工作中,智能化住宅小區多為多層或者高層建筑組成的,在這種小區結構中,一般家用電器、基礎設施和防火設備等電氣設計與布置較為繁瑣,同時各種電氣設備的廣泛采用也為電氣功能的發揮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各種輔助設備、通信設備和遠程操控設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1.2.2開放功能。樓宇自控系統應具備基本的開放功能,包括對ActiveX、DDE、ODBC、API、Access等標準技術均可實現無縫連接。系統可實現與這些系統的通訊,從而實現有關的聯動控制以及方便物業管理和系統集成。
1_2.2.1系統控制器配置原則:控制器配置應遵循以下原則,否則將被認為是重大技術偏離,可能作為廢標處理:系統應采用中央站為核心,DDC與中央站實現數據通信。DDC應設在受控對象附近,按功能和管理類別實現區域劃分,每棟樓的送排風、給排水、照明和電量計量分別采用各自獨立的DDC進行控制,即每棟樓至少配置4個可獨立運行的DDC控制器。其中計量用DDC應提供24小時不問斷電源。
1.2.2.2系統控制及監控內容
VRV空調機組;變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電梯系統;給排水系統。(1)VRV空調機組系統。通過VRV機組通訊接口實現以下基本監控內容:啟/停狀態;故障報警;電量計量。通過設置環境溫度傳感器接入DDC,檢測環境溫度。(2)通風系統。風機基本監控內容:送排風機啟/停狀態;送排風機故障報警;送排風機開關控制;地下車庫cO監測。(3)變配電系統?;颈O測內容:電能計量;變壓器溫升狀態測量;冷卻風機控制。通過變配電監控系統和柴油發電機控制器提供的通信接口與樓宇自控系統連接,對變配電系統及發電機實現集成管理。(4)公共照明、道路照明及景觀照明系統。監控點工作狀況描述:照明線路狀態;照明開關控制。照明前端設置了光照度傳感器,根據傳感器的照度值實現照明的自動控制。(5)電梯監控系統。監控點工作狀況描述:電梯故障報警;電源開閉狀態;電梯上下行狀態。監控點工作狀況描述:電梯故障報警;電源開閉狀態;電梯上下行狀態。
2.系統集成方案
2.1系統概述
作為大樓機電設備的管理平臺,樓宇自控系統應是一個高效能、集成化的BMS管理系統,該系統根據需要可將大廈的樓宇控制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及安保自動化系統集成在EBI平臺上,并適用于大樓的建筑特點及先進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1)網絡和信息集成;BAS系統將通過中央主機與上位機IBMS系統集成。(2)數據交換和集成(采用工業標準協議對不同的計算和設施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和集成)。
系統集成是采用先進的技術將財富中心弱電子系統的信息集成于一個網絡系統之中,實現整個大廈信息資源的合理共享和分配,在這個基礎上謀求提高大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降低設備運行成本,并且追求實現最佳的物業管理模式,從而為大廈業主和使用者提供一個優化的工作、生活環境,以適應當前智能建筑管理的需要。
2.2需求分析
小區的智能化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子系統: (1)火災報警系統接口。(2)安防系統接口(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巡更系統)。(3)一卡通管理系統接口(門禁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4)樓宇自控系統接口。
2.3系統設計
對弱電子系統進行統一的監測、控制和管理。集成系統將分散的、相互獨立的弱電子系統,用相同的網絡環境,相同的軟件界面進行集中監視,可以看到環境溫度、濕度等參數,空調、電梯等設備的運行狀態,大樓的用電、用水、通風和照明情況,以及保安、巡更的相關信息,消防系統的煙感、溫感的狀態,停車場系統的車位數量等等。
3.結束語
人們在經歷了資源和能源危機,在飽嘗了環境污染之后,終于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應與自然和諧共存,這關系到人的生存與發展。智能住宅不僅僅可為人們提供舒適,便利的環境,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節能功效。智能住宅應該滿足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需要,是滿足未來發展需要的建筑。
參考文獻
[1]周華昌.智能控制在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應用[1丁_.才智,2011,(31).
[2]董勇、謝士敏.機電一體化系統中智能控制的應用體會[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1,(10).
篇8
關鍵字:電子技術; 實訓; 教學; 提高
中圖分類號:TM1-4;TN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7-131-002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技能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斷的發生著變化,而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高要求也同時促使企業重點關注制造工藝對產品質量的作用,開始規范工藝,對能熟練掌握規范操作技能的人才需求大幅上升,同時對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技工學校,培養具有扎實專業知識、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如何才能做好人才的培養呢?我們發現,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大部分的教師都只是關注于理論知識的傳授及考核,這更容易培養出高分低能的“人才”,而這恰恰與社會生產所需要的專業人才相悖。經驗告訴我們: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相分離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措施來對現在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朝著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發展,才有可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開設合理的電子相關實訓課程,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基本專業技能和動手實踐能力,為其順利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二、理論聯系實踐,實現理論與能力的統一
學校開設實訓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技能,鍛煉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不是依靠日常的理論教學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教學才能完成。但是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也不應該局限于簡單的動手操作能力,而應該是在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再經過專業的項目來不斷實踐這些理論知識,并不斷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實際操作等綜合能力,最終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所得相結合,成就個人的專業能力。要實現此目標,就要運用恰當合理的表現手段和教學方法,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并各自不斷擴充和完善,最后促使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統一,從而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三、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源泉與學習的動力。因此在電子實訓過程中采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電子實訓課應加強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要時刻關注電子科學的發展,把最新的技術和最實用的知識帶到課堂中來,使課堂教學回歸生活。筆者曾經在完成串聯式穩壓電源安裝實驗后,鼓勵學生以此為例,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給自己的手機設計一部充電器,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親手制作出一個個既好看又實用的充電器,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最終也讓他們的能力得到了不小的鍛煉。因此,在實訓教學課堂中,一方面要使課堂生活化,讓理論知識衍生出生命力量;另一方面,要適時引導學生從理論知識聯系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教學,在生活中學習、建構知識,讓學習成為學生生活的內在需要,提升學生的生活價值。
四、優化實訓建設,提高教學效率
1.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加強實訓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實訓質量的重要前提,所以作為實訓教師,首先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備科學的管理知識,最重要的是要對實訓中的電子元器件和各類儀器設備的功能、參數以及維護都很熟悉。再者要鼓勵教師進修學習和下企業實踐,及時了解行業內最新資訊,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方向,與時俱進才能使得教學內容和方法不落后社會現狀和需求,當然,教授實訓課本身對老師自己也是一種鍛煉,也能不斷的提高、完善自己的素質和專業技能。
2.加大實驗投入,創造良好的實訓和教學環境
實訓教學所需儀器設備、場地與環境等是保障實訓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在對實訓教學課程體系的實踐與探索中,發現加大對跟上社會發展步伐的實驗設備的投入或者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自行對原有設備進行升級改裝或者自行設計研發新型試驗設備,如仿真軟件等,這樣才能夠與時俱進,更好地滿足現代實訓教育的需求以及社會生產的實際需求,能夠大幅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以及發展方向的準確性,從而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或者即將從事的工作有更好的掌握和理解。
再者,實訓課的教學要充分開發和利用現有資源,合理的利用相關設備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在教學中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形成圖文并茂的形象化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同時也能更好的突出重點,擴大課堂教學范圍,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引導學生的思考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利用學校的校園網絡,建一個教學資源的共享平臺,將老師的見解、課件、典型試驗以及學生之間的探討等等內容放到這個平臺上來。利用網絡這一現代化教學平臺,打破傳統實踐教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使學生的學習課堂得以拓寬,也便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和探討,對強化學生的知識儲備和提升學生的眼界、思辨能力有很好的幫助。
3.制定合宜教學方法
實訓前,教師應該做好充足準備,對實訓課題和內容、難易程度和工作量有充分的了解,制定實訓方案時,要綜合考慮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然后確定合適的訓練量和時間,訓練量以學生不失去興趣,不產生疲勞和逆反心理為度,允許因人而異,訓練時間上對能力偏弱的學生給予一定的寬松,并加大對其的輔導。同時,老師在給學生布置實訓任務時,要對他們做好介紹,使學生明白實訓的任務、目標和操作方法,特別是要把實訓過程中碰到的儀器的操作規程、安全規范以及工藝要點跟學生交代清楚,讓學生都能按照規范操作,避免發生意外。教師既要堅持以學生獨立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同時又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檢查、引導。
建立和完善一體化教學體系,將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由相關的專業老師共同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規劃好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并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4.產校結合,提升實踐能力
實驗室的環境中所能進行的實訓項目比較局限,對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適應日后工作中所需面對問題的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我們也積極利用廣東省政府對開展技工院校校園對接產業園工作的支持,聯系各個電子類生產企業,為學生爭取到進入生產一線實訓的機會,讓他們在現實生產中接受更細致更專業性的培訓,并通過對生產現場的觀察和實際操作,來驗證課本上所學的知識,熟悉操作規范,鍛煉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起到提升學生個人專業能力的作用。
5.改善評價體系
在實訓時,分時間段組織學生對各自完成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互評,鼓勵大家分享心得,探討問題、相互幫助、改進作品。老師在做出最終評價時,應該參考其他學生的意見以及觀察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操作的熟練程度、調試方法正確與否、測試數據是否準確等綜合情況來給出評價,同時在課堂教學中,以鼓勵性評價為主,關注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挫折與困難,多給學生一些成功機會和體驗。
五、結束語
通過對電子實訓課程的探索和優化,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使其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高文煥,金平,劉艷,閆捷.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的改革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5,(9):100-103
[2].電工電子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18):141-142
[3]黃海燕.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電子實訓室建設研究[J].教學研究,2012,(2):21-22
篇9
【關鍵詞】電子通信設備;接地系統;接地問題
引 言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電子通信設備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而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問題給電子通信設備的使用帶來諸多安全問題。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是電子通信設備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對提高設備和系統的穩定性、使設備機箱和電路上電荷有效釋放、提高設備電磁兼容性能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為了使電子通信設備的性能充分發揮,加強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設計勢在必行。
1、接地系統
1.1接地的概念。依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在電力系統中,將設備和用電裝置的中性點、外殼或支架與接地裝置用導體作良好的電氣連接叫做接地”。它是為了為保證電工設備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通過接地線使電力系統或者建筑物中的電氣裝置和設施的電壓保護裝置與接地裝置相連釋放電能而采取的一種用電安全措施。在接地中常用的裝置主要有接地極和接地線。
1.2接地的類別。不同的分類方式把“接地”分為不同的類別。其中按用途來分可以把“接地”分為工作接地、保護接地、防雷接地和防靜電接地四大類。工作接地又叫做“系統接地”,它是為了滿足電力系統或者是電器裝備正常運行的要求而將電力系統中的某一點進行連接,在實際運用中主要指發電機、變壓器的中性點接地,加強低壓系統電位的穩定性;保護接地是為了防止絕緣損壞而導致的設備帶電危機人身安全而采用的保護裝置;防雷接地為了讓雷電帶來的強大電流安全導入地下以減少雷電流造成的損害,這類裝置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常見,如避雷針、避雷線。防靜電接地,由于靜電與易燃油性物質、天然氣儲罐或天氣管道接觸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為了防止靜電的危險作用產生而采用的接地裝置稱為防靜電接地。
1.3接地系統簡介?!敖拥叵到y是為了實現各種電氣設備的零電位點與大地作良性電氣連接,由金屬接地體引至各種電氣設備零電位部位的一切裝置的總稱?!彼ǔMㄟ^接地極使來過電壓產生的過電流導入大地從而保護人身安全或者電子電氣設備安全。從總體上進行分析,可以把接地系統分為兩類,即不接地系統IT和接地系統TT,而接地系統TT包括高阻接地系統TT_g。
2、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問題
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與電子通信設備的性能的正常發揮、安全以及設備使用壽命都有密切的關系,做好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工作,對電子通信設備的穩定運轉具有重要意義。電子設備和電路系統的穩定性與接地系統的完善密不可分,由于電子設備的接地平面,其面積較為廣大,相對大地時會產生一定的電位,相對大地產生的電位一旦受到外界干擾作用,電位就會處于不穩定狀態,進而對電子設備和電路系統的工作穩定性帶來極大影響,使電子通信設備的功能無法正常發揮,給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而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系統可以使電子機箱和電路上累積的靜電得到有效釋放,從而使電子通信設備內部放電干擾降到最低限度,使電子通信設備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延長電子通信設備的使用壽命,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工作平臺。加強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系統建設,不僅可以使電子通信設備受到外界電磁干擾程度降到最低,而且使電子通信設備向外界發射電磁波。如果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出現錯誤,則會使電子通信設備的正常工作受到嚴重的影響。在使用電子通信設備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當電子通信設備受到電磁干擾,而將接地的地線連接方式稍稍進行一下改動,就會使電子通信設備受到的干擾問題得到解決,這就是說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是否能正常發揮作用,與電路或系統的零電位參考點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對電子通信設備進行接地設計時,應該遵循電子設備接地的地線上電位相等這一原則,這樣才能使地線上沒有電壓,電流也不會通過地線流動。地線作為信號電流流回信號源的低阻抗路徑,在地線不同的點上會有不同的電位,當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方式出現問題時,會引起地線上不同點的電位差值較大,對電路的穩定運行造成不良影響,所以地線上的等電位設計原則,在實際的接地保護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
3、電子通信設備中抗干擾的接地方法
3.1減少接地的地線阻抗。通過減少地線的阻抗對減少電子通信設備受到的干擾左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地線作為導體的一種,具有一定的阻抗,減少地線阻抗能使電子通信設備的靜電積累得到及時釋放,從而達到保護電子通信設備免受外界干擾的作用。地線的阻抗主要有電阻和電感兩類,電阻一般在低頻電路中所起到的作用較為顯著,而電感則在高頻電路中的作用較為顯著。對于電子通信設備的高頻電路,由于電感值受到地線面積因素影響較小,而受到地線長度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在對高頻電路的地線進行布置時,應增加接地的接地點,使設備的接地線能與接地平面之間的距離達到最小,從而縮短接地線,降低電感值,達到接地保護的目的。
3.2避免地回路結構的形成。在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設計中,由于分布電容在電路元器件和接地平面之間廣泛存在,而分布電容容易導致接地回路的形成,接地回路形成以后一旦有地線電流經過回路就會產生電壓,這就使接地保護功能受到嚴重影響。接地回路中的電壓與接地回路的面積有著密切關系,接地回路面積取決于接地回路的結構,如果交變電磁場較強,接地回路面積較大,則接地回路中的電壓就會增大。較大的接地回路電壓會對電子通信設備的電磁兼容性造成較大的影響,影響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也使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帶來威脅。為了使接地回路干擾作用降到最低程度,在高頻電路中可以通過使用共模扼流圈、光電耦合器等來對地環路進行有效抑制和切斷;對于低頻電路中的接地回路,可以通過平衡電路的方法來使接地回路的干擾作用減少。另外,減少地環路對電子通信設備的干擾作用,還需要直接影響地環路的接地位置進行有效選擇。在接地位置的選取上要選擇合適的位置,將信號源和地分隔開來,使地回路結構減少,來使地回路的干擾因素減少。
3.3減少地線公共阻抗的干擾作用。地線公共阻抗也是電路干擾的重要因素,對電子通訊設備中電路和元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在對電子通信設備進行接地設計時,要注意避免地線公共阻抗的干擾作用。避免地線公共阻抗干擾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過縮短地線長度來實現,另一方面還需要對合理的電路設計和合理的布線進行考慮。如在多級電路的系統中,低電平或弱信號電路受到其他電路的影響較大,對低電平或弱信號電路產生抑制作用,因此,對多級電路進行接地設計時,應對多級電路的布線采取合理方式進行布置,在選擇多級電路的接地位置時,要注意有放大器電路系統接地位點的選擇,應該使接地點的位置盡量與放大器的位置靠近,或者采取布置獨立接地線來解決。
4、結語
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與電子通信的正常運行、設備操作的安全性以及設備使用壽命都有密切的關系,在對電子通信設備進行接地設計時,應減少地線阻抗,避免地回路的形成,對電路進行合理設計和布局,從而使電子通信設備的接地保護發揮其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羅映紅,趙志鵬,陳明.基于不均勻介質基底的傳輸線高頻耦合干擾研究[J].自動化儀表,2008(4).
[2] 孫艷,郭偉.從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看FD I技術轉移的機制[J].河北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
[3] 譚智斌,周勇.我國電子通信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6(8).
篇10
關鍵詞:電子電路制作技術;教學創新;工程實踐能力
1課程特色與創新
《電子電路制作技術》以電子產品為載體,采用項目層次教學,產教融合為一體,讓學生“在學中做,在做中學”,通過原理圖設計、電路制作和調試,項目驗收等環節,使學生掌握電子電路制作技術相關技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符合人才培養目標。本課程通過完成典型實訓項目(典型電子產品),達到培養學生實用電子線路設計與制作能力的目的。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教學活動參照企業崗位的工作過程,總體流程:“(1)獲取信息、明確任務。(2)制定計劃、安排進度。(3)選擇方案、做出決策。(4)任務實施、完成工作。(5)對照要求、檢查控制。(6)總結評估、提出改進?!绷鶄€教學步驟來設計。電子電路制作技術是電子信息類各專業必不可少的重要實踐環節,它包括設計方案的選擇、設計方案的論證、方案的電路原理圖設計、印制板電路(即PCB)設計、元器件的選型、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安裝與焊接,電路的調試,撰寫設計報告等實踐內容。電子電路制作技術的全過程是以實踐操作為主,教師的講授、指導、討論和研究相結合為輔的方式進行。根據實訓項目的要求,對設計思路、設計方案等展開討論。
2課程建設與改革探索
2.1課程沿革
電子電路制作技術是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核心課程之一,積累十余年實踐經驗,已成為學院課程建設的亮點。本課程至2006開始設置,課程名為電子實習,以收音機組裝為載體培養學生的電子工裝技能,系統集成和調試技能;2017年至今,課程名為電子電路制作技術,運用OBE教育理念,通過對行業企業需求調研分析后,充實了課程內涵,學生可結合理論學習提出不同的設計任務;改進了教學方法,采用探究式、翻轉教學等方法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習興趣。
2.2課程與教學改革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本課程是學生進入大學后受到系統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訓練的開端,是對理工科專業學生進行科學實驗訓練的重要基礎。訓練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初步的實驗能力,良好的實驗習慣以及嚴謹的科學作風,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實驗素質,同時又為后繼的課程打好基礎。
2.3課程內容與資源建設及應用情況
本課程要求使AltiumDesigner為設計工具,完成原理圖、PCB板的設計、布局;依托新一代信息技術綜合訓練中心,對PCB電路進行熱轉印、蝕刻、打孔、焊接、調試檢測等提高學生電子電路制作設計能力。課程項目內容多樣化,課程內容包括:幸運轉盤,無線收發話筒,小音響,多彩搖搖棒等。與學生興趣相結合,加入實用元素,學生對制作產品感興趣,能驅動其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并能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能力。課后作品可以在生活中使用,一舉多得。
2.4課程教學內容及組織實施情況
本課程以任務為主線,學生為主體,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任務相結合,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的重要依據,使學生主動探究、實踐、思考后,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在項目任務實施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的電子產品單元電路設計和規劃。在學生自主創意設計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豐富學生制作以及設計的多樣性,提升學生設計制作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創新思考、設計、電路規劃及實訓報告思考中,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采用分階段分評價的模式,重點評價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5課程成績評定方式
本課程的考核方法采用五級制,包括平時考勤(占20%)、階段考查(占40%)、功能考核(占20%)和設計報告(占20%)四個環節。平時考勤考核學生到課與遵守課堂紀律情況;階段考查檢查學生對每個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功能考核主要檢查學生作品完成情況以及功能實現情況。通過平時考勤,確保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課堂,通過任務考核和階段性考查驅動學生去學習,并完成任務,最后功能考核是對學生最后成績的肯定,也是學生對自己工作的認定,通過設計報告,鍛煉學生撰寫設計文案的能力,也是學生對整個設計工作的總結。
3課程開發原則
本課程通過充分的社會企業調研,以“走出去,引進來”原則完成課程開發,大致分五個環節。圖1電子電路制作流程圖根據項目要求,完成元器件的選用。(2)完成原理圖、PCB板圖設計。(3)根據工程模式完成電路的焊接工作,達到良好的電氣性能與機械強度。(4)通過電路調試與測試,掌握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5)項目答辯驗收。
4課程設計方案
4.1課程設計理念
《電子電路制作技術》通過理能聯系實際,產教融合,對電路進行合理設計、制作、調試、驗收為前提,綜合提升學生工程實踐能力。
4.2項目任務設計
本課程通過完成典型項目,達到培養學生工程應用能力的提升。在開發典型項目任務時,既要考慮工作過程的真實性,也要考慮與教學規律相結合,考慮教學的適用性。因此,我們選擇以下典型的項目任務:項目1:NE555多諧振蕩器設計與制作;項目2:計數器設計與制作;項目3:LED顯示設計與制作;項目4:對前面項目進行級聯調試。
4.3學習活動的設計
本課程采用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采用項目教學法,學習活動參照企業崗位的工作過程,大體按照“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步工作法來設計。對每一個項目,具體的教學過程如圖2所示。(1)明確任務,制定計劃:根椐項目,采用從上而下的方法分析任務要求,明確系統的設計任務要求,制定明確完整的計劃,對方案進行選擇(2)設計電路:在理論基礎上,充分查閱相關文獻,根據設計要求和已選定的總體方案的原理框圖,確定對各單元電路的設計要求,必要時應詳細擬定主要單元電路的性能指標。注意各單元電路之間的相互配合,但要盡量少用或不用電平轉換之類的接口電路,以簡化電路結構、降低成本。擬定出各單元電路的要求后進行全面檢查,無誤后按順序設計各單元電路。(3)制作、調試電路:電子電路的安裝與調試在電子電路實踐和電子工程技術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把理論付諸于實踐的階段,也是將理論電路轉換為實際電路和電子設備的過程。同時,這一過程也是對理論設計的檢驗、修改和完善。調試過程是利用符合指標要求的各種電子測量儀器,如示波器、萬用表、信號發生器等。對安裝好的電路或電子裝置進行調整和測量,以保證電路或裝置正常工作;同時,判別其性能的好壞,各項指標是否符合要求等。因此,調試必須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進行。(4)驗收:學生獨立測試,教師對項目輸出結果,電路制作工藝等方面進行評分(5)答辯:項目驗收結束后,學生進行答辯,闡述項目設計方案,制作方法以及整個過程中的問題解決思路。(6)提出改進意見:教師對學生的工作有針對性的提出意見,便于后期整改。(7)撰寫報告:寫項目報告的寫作,要求包含方案論證,設計原理,制作過程,輸出數據參數等,誤差分析。
5教學效果
(1)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多數同學利用課余時間到實訓室制作電路的情況。(2)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多數學生基本能夠看懂電路圖,并能夠按照電路圖和設計要求制作和調試電路,能夠撰寫比較完整的項目設計報告。(3)從一開始遇到問題不知如何是好,到現在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4)學生參加各種競賽獲得佳獎。由此看出,我們的教學改革已初見成效。
6課程建設計劃
能正確識別、檢測和選用常用電子元器件。能對典型電子電路進行分析和計算。能讀懂實用電子電路原理圖。能對照不同電路方案分析選擇電路。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完成PCB的設計制作。能夠按照電路原理圖焊接實用電路。熟練使用萬用表、信號發生器、示波器等常用儀器儀表。能夠對制作完成的電路進行調試以滿足設計要求。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對電子產品制作技術的學習興趣和愛好,養成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參加電子產品制作的教學活動,培養運用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和工程應用方法解決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強化安全生產、節能環保和產品質量等職業意識,養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
參考文獻
[1]譚海曙.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畢滿清.電子技術實驗與課程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梁青.Multisim11電路仿真與實踐[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