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24 17:19: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瓜的病蟲害防治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黃曉莉,四川富順縣板橋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643217
潘莉,富順縣農牧業局
鐘孝云,通信作者,富順縣長灘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電話:13508178541,
E-mail:
收稿日期:2013-11-05
川南黃瓜以露地栽培為主,以早春、夏秋茬栽培居多,由于川南空氣濕度大,連茬栽培突出,黃瓜病蟲害發生率較高。病蟲害的經常性防治與黃瓜的連續采收時間常發生沖突,如何在栽培過程中減少或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及少用藥、降低農藥殘留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黃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應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優先采用生物防治,協調利用物理防治,科學合理應用化學防治”的綜合防治措施,應從田園整個生態系統出發,綜合運用各種農業技術措施,創造有利于黃瓜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害孳生的環境條件。
只有在合理輪作的基礎上,選用抗病蟲品種進行栽培,在整個生育期綜合應用土壤調理技術、植物營養和修復技術,強化農業措施進行“健身栽培”,才能夠有效提高黃瓜抗病蟲能力,減輕黃瓜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減少防治藥物的使用,確保無公害產品質量。現將筆者近年來在富順縣無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園內實踐總結出的黃瓜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法介紹如下,供菜農朋友參考。
1 育苗到定植期病蟲害
黃瓜苗期到定植期病蟲害以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蟲為主。
1.1 主要農業措施
①制備育苗營養土,加強土壤消毒和土壤改良 選前茬沒種過瓜類的菜園土、新朝陽有機植保免深耕型有機肥料,按7∶3的比例配制,然后將50%多菌靈粉劑按80~100 g/m3混入拌勻,堆制后整理苗床或裝營養缽。
②種子處理 用適樂時(咯菌腈)懸浮劑10 mL加高巧(吡蟲啉)懸浮劑10 mL拌待播種子100 g,晾干后播種,可有效預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和蚜蟲,同時可大大降低病毒病的發生率。
③加強苗床溫濕度控制 溫度保持在25~28℃,濕度控制在80%以內,移栽前3~5天煉苗,培育株高10~12 cm、莖粗0.5~0.6 cm、4葉1心、子葉平展、葉色深綠、無病蟲害、苗齡約20天的壯苗。
1.2 化學措施
移栽前噴施送嫁藥。移栽前2~3天,用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劑600倍+70%艾美樂(吡蟲啉)水分散粒劑3 000倍混合液噴施,可預防移栽后的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疫病、蚜蟲等。
2 定植到成株期病蟲害防治
定植到成株期主要病蟲害有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靶斑病、病毒病、粉虱、蚜蟲、斑潛蠅等。
2.1 主要農業措施
①采用以鞏固和增強植株長勢為主的“健身栽培”農業措施,平衡施肥,不偏施氮肥,合理補充中微量元素,有效改良土壤,合理灌溉調節干濕度,土壤施肥和根外追肥相結合,確保黃瓜健壯生長。
定植前深耕曬垡,搗碎田垡,整地前用新朝陽有機植保土壤調理劑改良土壤,能有效疏松土壤,增加耕作層厚度,提高土壤保水蓄肥能力,提高移栽成活率,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促根壯苗,使植株快速進入開花結果期。667 m2用免耕顆粒劑1 100 g混拌腐熟農家肥1 000~2 000 kg或45%新朝陽免耕復合肥40~50 kg(N∶P∶K=19∶5∶21)作基肥施入。按照常規方法開溝起壟、覆膜、定植和澆水。
②合理控制田間濕度,注意田間排水。
③及時摘除田間病葉并帶出田外,減少田間病原菌的二次侵染。
2.2 物理措施
掛黃板誘殺蚜蟲、粉虱,每667 m2 懸掛黃色粘蟲板50張左右,高度與瓜蔓相當,控制好蚜蟲、粉虱能有效降低病毒病的發生率。
2.3 化學措施
發病初期選用安全高效藥劑交替防治病蟲害,一定要選擇針對性、治療性較強的藥物,以達到快速控制病蟲害的效果。疫病、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是黃瓜成株期主要常發性病害,多數時候混合發生,在我地使用20%碧生(噻唑鋅)懸浮劑500倍+68.75%銀法利(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00倍混合液噴施,防治效果非常明顯,也可在安克、普力克、甲霜?錳鋅、霜脲?錳鋅、氟嗎啉?錳鋅和阿米西達(嘧菌酯)等中加入殺細菌劑如農用鏈霉素、多生菌素等交替使用,防治效果也很好。
3 開花結瓜期病蟲害防治
黃瓜開花結瓜期主要病蟲害有疫病、枯萎病、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粉虱、蚜蟲、斑潛蠅等。
3.1 主要農業措施
加強肥水管理,667 m2結果前期追施新朝陽水溶性沖施滴灌肥(N∶P∶K=18∶6∶6)、開花結果后追施新朝陽水溶性沖施滴灌肥(N∶P∶K=14∶6∶10)各7.5 kg,同時改良土壤,減少病害的發生和蔓延。
適時采用根外追肥,快速補充多種養分,避免因缺素引發生理性病害,培育健壯植株,減少病毒病、霜霉病、細菌性角斑病等病害發生率。根外追肥補充中微量元素,使用碩豐481(天然蕓薹素內酯)調控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提高植株免疫力,避免藤蔓和葉片旺長而降低抗病力,從而引發病害,同時避免后期早衰,減少畸形瓜和化瓜現象出現。
注意通風排濕,合理控溫控濕,及時摘除病葉、病瓜。
3.2 化學措施
發病初期交替使用安全高效生物藥劑,結瓜期除成株期常發病害外,灰霉病、白粉病、粉虱、蚜蟲、斑潛蠅等病蟲害發生較為突出,此時正值采摘期,病蟲害防治用藥與產品農殘成為突出矛盾,既要有效防治病蟲害,又要保證采摘的產品農殘不超標,因此結瓜期病蟲害防治用藥的選擇就尤為重要。
篇2
1黃瓜病蟲害發生種類
近年來,保護地栽培迅速推廣,其提供的特殊條件加重了黃瓜病蟲害的危害程度,增多了其危害種類。生長期內的主要蟲害有斑潛蠅、蚜蟲、螨類、煙粉虱等[4];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細菌性角斑病、蔓枯病、病毒病、疫病、白粉病、細菌性葉枯病、根結線蟲病等。其中,以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蚜蟲、潛葉蠅的危害最重。
2黃瓜無公害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充分發揮各種因素的自然控制作用,創造有利于黃瓜生長而不利于病蟲危害的環境條件,采用耕作、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等農業措施以及生物、物理、化學等綜合防治技術,有效、安全、經濟地控制病蟲害。
2.1農業防治
選擇抗病品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途徑,選擇時要針對當地病蟲主要控制對象。選用高抗、多抗品種。實行輪作,不能與茄果類蔬菜重茬,盡量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2.2物理防治
2.2.1防蟲網覆蓋技術。覆蓋防蟲網可在設施上形成封閉隔離空間,切斷病蟲的傳播途徑,有效阻止成蟲進入產卵或幼蟲直接進入危害。銀灰色防蟲網有趨避蚜蟲的作用,還可降低病毒病的發病率,同時減少了用藥次數,保證了生產的無公害化。
2.2.2 創造適宜的生育條件。定植前清潔田園,杜絕病菌、蟲卵的積累,栽培期間及早摘除病葉、老葉、病果,并深埋或燒毀以減少種群數量,減少病蟲傳染機會;增施腐熟有機肥,減少化肥施用量,注意氮、磷、鉀平衡施肥,適當增施鉀肥、使用微肥,保持較好的土壤理化性狀;實行高壟、高畦,大小行種植,防止田間積水,充分通風、透光;采用膜下灌水,晴天上午灌水,并及時通風,降低空氣濕度;摘葉、打杈、摘心等農事操作應在晴天及日出后進行,防止操作中病菌從植株傷口侵染;加強環境管理,防止雨水經通風口淋入,帶進病菌及沾濕,控制好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創造不利于病蟲危害,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的環境條件。
(1)土壤消毒。1 m2苗床土由代森鋅與五氯硝基苯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等量混合物8~10 g,與30 kg細土混勻構成,其中1/3鋪底、2/3覆在種子上,播種后覆膜,并保持床面濕潤。還可用40%甲醛50倍液噴灑苗床土,用量30~50 mL/m2,覆蓋薄膜,悶4~5 d后揭膜,待甲醛氣味散盡后(約2周)播種。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 kg/hm2,混入細干土450 kg/hm2,混勻后均勻撒入定植穴內。保護地栽培可在夏季高溫季節深翻地25 cm,撒施切碎的稻草或麥秸 7 500 kg/hm2,加入氰氨化鈣1 500 kg/hm2混合起壟,鋪地膜、灌水,保持20 d,可殺死土壤中的病菌。
(2)棚室消毒。對棚室空氣進行熏蒸消毒,減少空氣中的病菌、蟲卵積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每茬定植前4~5 d采用硫磺粉45 kg/hm2加8%敵敵畏乳油3.75 kg/hm2,混合鋸末,分幾堆點燃,密閉2~3個晝夜,然后放風至無味后定植。
(3)降低空氣濕度。采取通風、膜下灌水,減少灌水、延長灌水間隔期、加溫等方法可以有效降溫,防止溫室內病害的發生,盡量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以下。晴天上午溫室氣溫高于25 ℃時,可開放頂風口短時間快速排濕后,關閉通風窗繼續升溫。溫室升溫至30 ℃時再次開放頂風口排濕,氣溫保持在28 ℃。如果春秋季節溫度不是太低,還可以將前風口扒開一條縫隙,有助于快速排除濕氣。陰天上午如室溫達到22 ℃也可開放頂風短時間迅速排濕后,關閉通風窗繼續升溫。并保持氣溫在20 ℃以上。如遇連續2~3 d連陰天,白天溫度不足20 ℃時,可進行加溫,并配合通風降濕。冬季早晨可加溫降濕。
(4)種子消毒。藥劑浸種:黃瓜種子用55 ℃的溫水浸種10~15 min,不斷攪拌,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然后用10%磷酸三鈉消毒30 min,隨后用飽和石灰水搓洗3~5 min,最后用清水沖洗3次,撈起種子用干毛巾撮干或晾干,目的是消除種子所帶病菌,例如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蔓枯病、角斑病;溫水浸種:將50~55 ℃溫水在攪拌的同時緩慢加入放有種子的瓦盆,使種子均勻受熱,持續10~15 min,待水溫降至30 ℃時停止攪拌,但要繼續浸泡一段時間;溫湯浸種:將55~60 ℃熱水倒入已用涼水浸泡過的種子,注意邊倒邊快速攪拌,待水溫降至35~37 ℃時,停止攪拌,繼續浸泡一段時間,注意不要將種子燙傷;藥劑拌種: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4%拌種或用其浸種2 h;也可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0.4%拌種,可預防多種真菌性病害;為預防細菌性病害,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或72%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浸種2 h。
2.3生物防治
利用蚜蟲等害蟲的趨黃性,將自制的黃板置于大棚內行間,黃板規格為50 cm×50 cm或50 cm×70 cm,在黃板上涂10號機油(加少許黃油),黃板設置個數為300~375個/hm2,黃板高度與植株高度齊平,每隔7~10 d重涂1次機油,殺蟲效果顯著,可以控制煙飛虱、蚜蟲等害蟲的危害。
2.4化學防治
選用10%益收豐顆粒劑15.0~22.5 kg/hm2拌土450 kg/hm2溝施,防治黃瓜根結線蟲病;分別選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00萬U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5 000、4 000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角斑病;選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殺毒礬M8的1 500~2 000、600~800、400倍液防治霜霉病;分別選用72.2%普力克水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1混合液的800、500倍液噴霧防治疫病;分別選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28%灰霉克可濕性粉劑、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的600、800、500、800~1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白粉病[5-6]。
要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在每年病害流行期到來之前,未發病期間每隔20 d左右噴施1次廣譜性藥劑預防病害;及早發現病蟲害及時用藥,對癥用藥;需2~3種藥劑混合施用;灌水前、雨雪天氣之前施藥防病;藥劑應噴在葉片發病的一面,或葉的上下面均施藥劑,噴藥應均勻,植株的各個部位都噴到藥劑,整個溫室內統一用藥,最好整個種植區內統一用藥,徹底殺滅病蟲;晴天上午打藥效果好,陰雨、雪天氣不灌水、用藥。藥劑選用要有針對性,視病情交替輪換用藥,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及生物農藥,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安全間隔期,以防中毒事件的發生[7-8]。
3參考文獻
[1] 李湘秦.棚栽黃瓜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J].青海農技推廣,2011(4):40-41.
[2] 胡亮,李娜,謝貴華.確山縣目光溫室黃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中國果菜,2011(9):38.
[3] 張洪印.溫室大棚黃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南方農業2011(4):17-18.
[4] 徐華,魏紅.錦州地區黃瓜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吉林蔬菜,2011(3):19-20.
[5] 肖艷,鄧銀寶,曾敬富,等.8%氟硅唑微乳劑防治黃瓜白粉病田間藥效試驗[J].江西農業學報,2007(1):65-66.
[6] 李洪山,申玉香,馬旭東.棚栽黃瓜霜霉病的發病特點及其化學防治措施[J].江西農業學報,2007(9):62-64.
篇3
【關鍵詞】植物保護;病蟲害防治;對策研究
現階段植物保護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植物保護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近幾年,植物保護科學已逐漸發展成綜合學科,筆者將分別從:植物保護意義及內容、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植物自然病狀治理對策,三個方面來闡述。
1植物保護意義及內容
植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是對人們生存環境的保護,能進一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植物保護科學作為一門綜合學科,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如:植物學、農業資源利用、自然科學等等。由此不難看出,植物保護科學盡管屬于單獨的自然學科,但與其他科學存在著相互促進關系,因此我們在開展植物保護科學研究工作的同時,還應對其他學科進行研究,能實現各學科間的有效融合。植物保護發展應充分利用生命科學研究成果,在整個過程中應加強對人類社會的保護力度,避免各種負面問題的出現,相關人員應對植物保護實施全面控制。此外,植物保護具備生命科學屬性,在植物基因改造過程中應確保植物穩定性,對影響植物生長的各種因素加以重視,這也是植物保護未來的發展方向。在植物保護中,病蟲害的防治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為植物保護奠定良好基礎。
2病蟲害防治措施研究
在植物保護病蟲害防治中,主要分為四大類,即: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蔬菜病蟲害防治、果樹病蟲害防治、經濟作物病蟲害防治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針對不同植物應合理選擇,從而確保防治效果的實現。
2.1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
糧食作物又可分為:水稻、小麥、玉米、蠶豆、甘薯、綠豆、豌豆等,加強對糧食作物的病蟲害防治尤為重要,它對人們的生活造成直接影響。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相關人員應選擇低毒、高效的農藥,確保人們生命健康安全,對于變異的糧食作物,則應經過多次實驗,將其對人體的危害降到最低。總而言之,在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中應盡量遵循“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相關原則,盡可能地確保糧食作物質量。
2.2蔬菜病蟲害防治
蔬菜作物可分為:茄子、番茄、辣椒、黃瓜、椰菜、萵苣、洋蔥、韭菜等等,這些蔬菜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如若在食用抗蟲基因產品前,人們應對其進行檢定,看是否存在致病因子,切忌盲目食用。
2.3果樹病蟲害防治
果樹病蟲害可細分為:西瓜、草莓、琵琶、山楂、板栗、核桃、芒果、葡萄、龍眼、櫻桃、楊梅、椰子、楊桃。針對這些水果的病蟲防治工作通常是以噴灑農藥為主,一方面能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可降低病蟲害發生率。
2.4經濟作物病蟲害防治
經濟作物包括:棉花、大豆、花生、大蒜、大蔥等,除棉花以外均不能加入抗蟲基因,經筆者研究,我國早些年便研制出了抗蟲棉,不僅降低了勞動力,同時提高了棉花產量。
3植物自然病狀治理對策
3.1做好蟲害防治工作
針對植物病蟲害的防范,應該使用相應的調查方法將各種病蟲的活躍高發期調查清楚,并據此來實施比較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在開展蟲害預防工作的過程當中,應該按照實際情況來判斷受蟲害的嚴重情況,就目前情況而言,蘇北地區使用的蟲蛀指標分布如下:①比較輕微的蟲蛀:經過仔細的核查發現差不多在50cm程度的枝干上就能清楚的看見1~2條害蟲;②中度蟲蛀:在差不多每50cm程度的枝干上就能看到3~4條害蟲;③重度蟲蛀:在差不多50cm程度的枝干上就能清楚的發現5條以上的害蟲。應該按照蟲害的嚴重情況和害蟲們的生活習慣,有效的選擇相關預防蟲害的措施。可以使用生存在此種樹干上害蟲的天敵來制衡此種害蟲的發展,這樣既不會因為噴灑農藥而害怕污染環境,還能較大程度保護好生態平衡。當然,若是有需要也可以采用相應的化學防治手段,適量噴灑農藥。
3.2選擇優良品種
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對茄子進行播種,而在二月上旬定植。當然,由于地域的差異,各地真正播種時間難免存在差異,所以需同當地天氣實際情況相結合,對恰當時間進行選擇,而后播種。正式播種前,需消毒處理好種子,一般浸泡時應選擇50~60℃左右的溫水。播種育苗不能輕視的一個點就是消毒。在進行消毒時,需要浸泡種子15~20min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時,消毒浸泡時,為了確保種子均勻的受熱,確保消毒處理的徹底,需實行攪拌。當消毒好了后,再浸泡一天一夜種子,并對種子進行清洗。完成清洗之后,使用紗布包裹放置于一定溫度條件下,實行催芽處理。正常情況下,一星期左右便可出芽。此外,播種前,需準備好育苗的營養土,澆灌底水。當播種之后,再覆蓋營養土。營養土的配方為,一份堆肥,三份填土,一份陳爐灰,五份腐熟馬糞。在正式播種前,需得消毒營養土,一般情況下消毒需使用到50%的多菌靈,并將1kg的磷酸二胺添加于其中。播種一個星期之后,當幼苗有2/3時,應采用降溫通風的處理措施,而當茄子出現真葉時,要把控好夜間以及白天的溫度。同時當幼苗有兩片真葉出現,需實行分苗的處理,往營養土當中移植幼苗。需注意的是,正式分苗前,應給苗盤進行澆水,這樣可防止給苗根造成傷害。茄子本身極其害怕低溫,一旦土溫低,會給其造成極大影響,因此進行澆水時,應以少澆及勤澆為原則,保證營養土可濕可干。此外,茄子偏愛肥料,當其處在中后期時,針對茄子葉面,可選用0.2%的尿素水溶液實行追肥處理。
3.3加大科學技術投入力度
(1)重視科學技術的進一步投入,著力于追求優質蔬菜。由于當前蔬菜種植技術現狀,后期發展中,除了要組建起一支專業的研發隊伍外,還要積極研發及引進新型栽培技術、種植技術,于農戶中大力宣傳科學種植理念、理性種植理念,同時普及綠色種植技術,在鼓勵農戶引入新品種蔬菜的基礎上,主動探索新品種蔬菜的培育方法,以實現蔬菜類別的更新換代。同時,對于優良品種類型的蔬菜,要酌情增加其種植面積,再創建起專業的質檢體系,通過對蔬菜質量合理把握,對于劣質蔬菜產品,予以禁止上市,從而規范行業內經營市場,以確保蔬菜業整體種植質量的提升。(2)重視品牌意識的進一步加強,致力于增加市場份額。品牌力量往往會直接決定蔬菜產品銷售份額,所以大棚蔬菜業后續發展中,除了要重視蔬菜質量外,還要重視蔬菜品牌的創建,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通過組織參與農產品交流會、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以及農業博覽會等,并以廣告宣傳、電視宣傳、網絡宣傳以及報紙宣傳為具體途徑,通過對創建起來的蔬菜新品牌進行大范圍推廣,除了能夠增加其市場份額外,同時還有助于其競爭能力的不斷提升。
4結束語
就目前來看,筆者對植物保護意義及內容進行了闡述,并對病蟲害防治措作了研究,為更好地防治植物病蟲害,應采取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做好蟲害防治工作、確保土壤條件、對栽種技術不斷優化、加大科學技術投入力度,對植物病蟲害發生加以控制,促進糧食產量的有效提升,為植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孔繁純.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J].中國農業信息,2016(21):72~73.
[2]馬坤明.淺談植物保護技術與病蟲害的綜合治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09):266.
篇4
關鍵詞:溫室蔬菜;病蟲害;發生條件;防治措施
1 溫室蔬菜種植中病蟲害發生所具備的條件
新時期,隨著溫室蔬菜種植的推廣力度逐漸加大,其蔬菜中的病蟲害也開始呈現出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危害性強以及蔓延速度快等特點,使得溫室蔬菜的種植遭遇了較大的病蟲害威脅。近幾年來,溫室蔬菜種植的相關技術人員逐步推動了對于病蟲害的研究工作的深入,病蟲害發生的條件以及其防治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具體而言,病蟲害在溫室蔬菜種植中的產生大致具備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
首先,溫室蔬菜的種植為病蟲害的產生提供了適宜的溫度條件以及空氣濕度條件。以蟲害的發生來講,溫室具備較高的溫度條件,這為白粉虱等怕冷的害蟲提供了在寒冷地區過冬的機會,而且這種高溫條件還為害蟲的繁殖速度以及繁殖頻率起到了推動作用,使得蔬菜的種植遭受到逐漸加重的蟲害。以病害的發生來講,溫室種植具備密閉的環境能夠在寒冷季節及夜晚時分依舊保存適當的溫度,從而使得溫室內外的溫度差形成過多露水,而導致溫室的高濕度狀況,為病原真菌、細菌等提供滋生及繁殖的環境,導致蔬菜植株抗病能力的降低,從而形成了病害,比如黃瓜的霜霉病。
其次,溫室蔬菜的種植具備病蟲害生長的土壤條件。溫室中的土壤所接受的光照相對較少,具有較高的溫度及濕度,從而為某些真菌、細菌以及螻蛄、韭蛆等的生長提供了寄生場所。而且,土壤病蟲害的發生較難以治理,未治理狀態下的輪番種植會不斷地為病蟲害生長提供繁衍條件,從而導致病蟲害的加重,使得蔬菜的病蟲害破壞程度逐步加大。而且,溫室種植中對于蔬菜種類的盲目移植和接種,不僅會通過移植植株的土壤為溫室帶來不曾有過的其他病蟲害,還會由于盲目的接種導致原有支柱抗病蟲害能力的降低。
2 溫室蔬菜種植中病蟲害的相關防治措施分析
本文下面從生態防治、栽培種植和物理防治3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防治溫室病蟲害的措施:
2.1 防治溫室病蟲害的生態措施
生態的病蟲害防治是目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主流處理方法,它主要是利用了病菌和蔬菜二者的生長需要不同的環境條件的原理來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通過為蔬菜生長營造良好的條件,而為病蟲害發生創造不利的生長條件,來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或降低病蟲害的威脅。比如,種植人員在光照條件好的上午將溫室上面覆蓋的草苫揭掉,使溫室通過光照和適當通風將溫度調整到28°以下,并將濕度調整到80%以下,為喜溫蔬菜的生長創造條件,而為適宜32°以上生存的霜霉病及白粉病等制造不良的條件。
2.2 防治溫室病蟲害的栽培措施
種植人員采用栽培措施來防治病蟲害主要利用了換茬輪作、改善通風及透光的條件、增施有機肥以及實施膜下灌溉等幾個方面的措施。首先,以換茬輪作來講,種植人員通過進行定期的換茬種植以及清理,能夠通過改善土壤條件或者是清除帶有病蟲害的植株等,來使整個溫室種植獲得干凈的種植環境的條件。其次,以改善溫室的通風以及透光條件來講,工作人員可以對蔬菜種植的植株間距以及田壟的高度及寬度等,降低病蟲還發生的溫度、濕度條件。再者,以增施有機肥和進行膜下灌溉的措施來講,工作人員為植株施加配方有機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植株對氮磷鉀等營養成分的適當需要,從而使植株增強對于病害的抵抗能力。而膜下灌溉則可以通過降低土壤的水分蒸發,使溫室內的溫度及濕度調整到不利于病蟲害的發生及繁殖的狀態。
2.3 防治溫室病蟲害的物理措施
溫室蔬菜種植人員當前主要采用了對種子進行日曬、溫浴及藥浸處理、土壤及扣膜消毒、高溫堆肥悶棚等措施來進行病蟲害的物理防治。從對種子的處理來講,通過曬掉附著在種子上的病菌以及使種子獲得某種藥性、通過溫浴及殺滅病蟲害等,來預防蔬菜苗期的病蟲害。從土壤和扣膜的消毒來講,通過在種植之前使用消毒劑將土壤中的蟲卵或是病菌等殺滅,以及通過使用敵敵畏等來噴扣膜以驅走白粉虱等害蟲,來達到對于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從高溫堆肥和悶棚的措施來講,種植者可以通過充分地腐熟肥料以消滅肥料中的病蟲害,以及在白天悶棚以使用高溫殺滅病蟲等,來對病蟲害進行防治。
3 結語
病蟲害的發生使得溫室蔬菜的種植受到了極大的危害,種植人員必須積極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對這些病蟲害進行防治,才能夠切實地推動溫室蔬菜種植的增產效果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段曉蓮,劉改順,高女1英.溫室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J].農業技術與裝備,2009(8)
篇5
1我國設施蔬菜病蟲害發生為害特點及防治現狀
我國設施蔬菜產業發展迅速,對于保障蔬菜周年供應和調整蔬菜品種結構意義重大。2014年全國設施蔬菜面積超過380.0萬hm2(5700萬畝),北方地區以溫室和大棚為主,南方地區以中小棚為主。相對于露地栽培,設施栽培棚室濕度高、輪作倒茬困難,為病蟲害的發生流行提供了有利條件;再加上全球氣候變暖,病蟲害發生呈現新特點:①黃瓜/萵苣/白菜霜霉病、黃瓜/番茄/辣椒/茄子/韭菜/萵苣灰霉病、瓜類作物/辣椒白粉病、黃瓜蔓枯病、番茄葉霉病、番茄/馬鈴薯晚疫病、番茄/馬鈴薯早疫病、黃瓜/辣椒疫病、黃瓜/辣椒炭疽病、菜豆銹病等氣傳病害頻繁發生,病原菌繁殖速度快,極易變異,作物抗病性易喪失或下降,病原菌易產生抗藥性,主要依靠化學防治;②由于多年連作,根結線蟲病、黃瓜/辣椒疫病、黃瓜枯萎病、茄子/馬鈴薯黃萎病、黃瓜/辣椒根腐病等土傳病害發生嚴重;③種子遠距離調運及消毒不嚴格,黃瓜/辣椒菌核病、黃瓜黑星病、辣椒/馬鈴薯瘡痂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黃瓜靶斑病等種傳病害蔓延;④潛葉蠅、粉虱、蚜蟲、薊馬、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在蔬菜上發生為害較嚴重,潛葉蠅、粉虱、蚜蟲、薊馬等小型害蟲還能傳播病毒;⑤黃瓜靶斑病、番茄灰葉斑病和番茄葉霉病等次要病害上升為主要病害。
目前,在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上,化學防治仍然是其他防治方法難以替代的,而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農業防治被輕視。由于生物農藥藥效較慢,且易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農民往往不愿意采用;為了追求高產,農民常常采用大水大肥的栽培管理方式,而忽視環境調控的控病作用;防蟲網、性誘劑、色板和黑光燈等物理防治措施往往因防效較差、防治對象較少而不受重視。在化學農藥的使用上,殺菌劑、殺蟲劑、土壤消毒劑、植物生長調節劑(激素)使用較多。蔬菜作物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葉霉病等氣傳病害及蚜蟲、粉虱、薊馬、茶黃螨等小型害蟲在一個生長季節需多次噴藥防治。設施蔬菜生產中化學農藥和化肥被濫用、低效使用或過量施用的現象時有發生,過度依賴農藥和化肥可能導致其過量使用,影響農產品安全,造成土壤鹽漬化及環境污染等問題。農藥被過度使用,會導致有害生物產生抗藥性,農產品中農藥殘留超標,蔬菜品質下降,人畜健康受損害,消費者缺乏安全感;病蟲害再猖獗;農田生態環境被污染,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下降,有害微生物群落積累泛濫。而抗藥性又會導致藥劑使用壽命縮短,藥效變差,施藥次數和用藥劑量、用藥成本增加,農藥企業對化學藥劑的開發風險和研發成本也會增加。
2我國農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盡管我國在農藥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農藥有效成分趨于高效廣譜低毒化;生物農藥品種及使用量增長快、潛力大;劑型趨向環境友好、省工省力;施用方法趨于簡便、高效、持久,每年農藥防治面積達到4.7億~5.3億hm2次(70億~80億畝次),防治貢獻率達到70%。但我國開展農藥、化肥減量增效研究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農藥、化肥利用率仍然較低。我國農藥利用效率低的原因:①政府對環境保護、農產品安全性和農藥化肥高效、精準、減量科學使用,以及對作物有害生物綜合防控的先進理念、知識、技術的宣傳普及不夠,農民對農藥化肥科學使用的益處及非科學使用的危害性認識不足。②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控水平較差,未重視生態調控、預防和精準施藥技術以及病蟲抗藥性管理,過度依賴施用農藥、打保險藥,輕預防,重害后治理,重化學防治,對非化學防治技術研發不足,病蟲害早期檢測與抗藥性預警技術較弱。③種植制度差異。我國土地等資源利用強度很大,設施蔬菜種植模式普遍為一年多茬,輪作倒茬困難,病蟲害發生嚴重,依靠化學防治來保產;而歐美國家多為一年一茬,有的還實行休耕和輪作,病蟲害發生較輕,投入農藥較少。④作物產量水平差異。我國人多地少,需要依靠增加化肥和農藥的投入來提高單產水平。⑤施藥方式差異。歐美等國家已基本實現統防統治、專業化防治、機械化施藥;而我國農戶大多仍采用背負式噴霧器噴霧等落后的施藥方式和施藥器械。我國政府已高度重視農藥過度使用帶來的問題,開始啟動農藥減量行動,將風險評估技術引入農藥管理,構建農藥殘留標準體系,加速淘汰高毒高風險農藥。農業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方案,引導農業“綠色化”發展,加快轉變施肥用藥方式,根據不同作物和病蟲害種類推廣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推進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相融合;加速推廣新型高效肥料和農藥,重點研發高效緩釋肥料、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物肥料及生物農藥等新型產品,推廣先進的施肥、施藥機械;加快發展和扶持提供肥料統配統施、病蟲害統防統治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鼓勵其參與“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3實現設施蔬菜農藥減施的途徑
農藥減施就是要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據估算,農藥利用率提高1.6%,農民就減少生產投入約8億元;而且有利于減少農藥殘留,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土壤和水體環境。提高農藥利用率,以確保農藥減量施用,可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①創制新型高效環境友好型農藥,更新換代老的農藥品種;②在抗藥性發展早期實施治理,加強抗藥性監測,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難以恢復靶標敏感度的農藥品種;③正確進行藥劑輪用和混用;④建立與藥劑、作物系統、病蟲害相匹配的施藥技術;⑤提高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水平,改進施藥方式,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包括適期施藥技術),推進機械化施藥,研發水肥藥一體化施用技術;⑥推進新農藥、新技術的應用,推廣緩釋性農藥、生物農藥、種衣劑、土壤調理劑的應用;⑦推進生物農藥及有益微生物資源利用。國家2015年設立重點研發專項“化肥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即基于蔬菜病蟲害防治指標與化學農藥限量標準,集成配套與區域生產相適應的高效安全農藥新產品、土壤消毒、種苗處理、設施農業智能高效施藥等技術,優化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形成不同生態區的設施蔬菜農藥減施技術模式,建立相應技術規程。通過示范、培訓及推廣應用,將農藥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減量30%。
4我國設施蔬菜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究展望
以設施番茄、黃瓜、辣椒、茄子、菜豆、西葫蘆、馬鈴薯等果菜類蔬菜為研究對象,基于病蟲害發生狀況、防治指標與化學農藥限量標準,主要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高效低風險農藥的篩選及其高效減量用藥技術的研發,監測抗藥性動態,評估重要病原菌和害蟲對主要防治藥劑的抗性風險,制定藥劑精準高效減量施用技術及重要病原菌抗藥性治理技術;②篩選及應用植物源農藥及枯草芽孢桿菌、木霉等生防菌劑,研發生物農藥與化學藥劑協調使用技術,探查生防菌劑與化學殺菌劑交替使用對設施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③確定降低抗藥性風險和化學農藥精準減施、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的兼容性及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的有效途徑,研發化學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④實時監測蔬菜產品及土壤中的農藥殘留動態,通過測產和田間現場檢測評估農藥減施增效效果,利用霧滴卡檢測農藥使用效率;⑤整合設施蔬菜化肥減施增效技術、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減肥省藥高效栽培技術,包括抗病品種的利用、高效栽培技術、嫁接技術、滴灌、無滴膜、地膜覆蓋等生態調控降濕技術、高效低風險藥劑精準使用技術、農藥高效精準減量施用技術、物理防治技術、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協調使用技術、太陽能消毒技術、石灰氮土壤消毒技術、水溶性生物菌肥修復土壤壯苗技術、種苗處理、設施農業智能高效施藥技術(煙霧機、噴粉機)、高效新型肥料減量施用技術、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畜禽肥利用、秸稈還田等化肥替代技術。
篇6
關鍵詞:大棚蔬菜;病蟲害;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4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由于大棚溫室等保護地設施蔬菜的特殊生態條件,為蔬菜病蟲孳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蔬菜病蟲害發生種類、數量及危害程度明顯增加,并日趨猖獗,成為設施蔬菜生產的重要障礙,嚴重影響蔬菜的產量質量和市場供應,給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做好棚室蔬菜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特點
近年來,我國蔬菜面積迅速擴大,品種日益增多,栽培方式多樣,復種指數提高,特別是大量種植保護地和反季節蔬菜,使得多數蔬菜得以周年生產,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蔬菜作物的生態系統的平衡,致使蔬菜病蟲害的種類增多。當前我國已報道的蔬菜病蟲害有200余種,其中常年發生的病害有70多種,蟲害有50多種,幾乎任何一種蔬菜都可遭受病蟲害的侵染。另外,由于蔬菜種類增加、保護地面積擴大、栽培方式多樣、反季節栽培及國際交流頻繁等緣故,造成原來一些次要的病蟲害逐漸上升為主要病蟲害;還有因長期、過量、單一使用農藥,導致病蟲抗藥性越來越強,給防治帶來較大的困難。
二、大棚蔬菜病蟲害發生的主要原因
1、保護地設施一經建成,不易挪動,而棚室內蔬菜品種單一,主要是黃瓜、番茄、菜豆等,輪作困難,土壤中病菌逐年積累,數量增多,如枯萎病、疫病、核菌病、線蟲病等,隨著連作年限的增加,病情逐年加重。如黃瓜枯萎病近年普遍發生,有些棚室的發病率高達30%以上,嚴重影響黃瓜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2、棚室密閉條件好,棚室內水分不易散失,濕度大,晝夜溫差大,夜間溫度下降1℃,濕度提高3.5-4%,棚室的高濕使葉片表面常時間結霧,這對多種病害的發生很有利。如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都明顯重于露地。
3、保護地為病蟲提供越冬場所。一些病蟲在棚室可常年繁殖危害。如溫室白粉虱在露地不能越冬,溫室為其提供越冬場所。
4、棚室蔬菜上不合理的使用農藥,長期使用單一的品種,促使病蟲產生抗藥性,病害加重,蟲害猖獗;有些農戶常時間幾種農藥混配使用,一旦病菌對其產生抗性就無藥可治,甚至產生藥害,如黃瓜霜霉病采用克露加甲霜靈—錳鋅,一旦控制不住,就很難有特效藥進行防治,就會加重危害,嚴重的就會絕產。
5、保護地內混合種植,茬口不齊,不注意清潔田園,任意丟棄病果、病葉、病株,人為傳播病害,如黃瓜套種芹菜(葉菜),芹菜濕度大,黃瓜容易感染霜霉病,很難控制。栽培密度大,植株纖弱,抗逆性差,通風透光不好,品種抗病性變異等,都促使棚室病害重于露地。
6、塑料棚室不認真進行土壤消毒,土壤中殘留病菌多,種子表面帶菌不進行消毒處理;在培育秧苗時不進行配土,育不出狀苗,不考慮科學管理,尤其是不科學用水(陰雨天不能灌水),不科學用農藥(陰雨天噴藥,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加重病情),不能創造合理的生態條件,也是病害重的重要原因。
三、大棚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
1、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是指利用農業管理手段和栽培技術,創造適宜蔬菜生長發育和有益生物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蟲發生的環境條件,避免病蟲的發生或減輕病蟲的危害。
1.1選擇抗病良種
在選擇適銷對路、適合本地種植的品種前提下,應選擇豐產、優質、抗病蟲、抗逆性強的品種。
1.2選擇生產基地
生產基地生態條件良好,無工礦企業污染源,遠離醫院、垃圾和主要交通要道,保護空氣和灌溉水清潔;基地菜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塊,并符合土壤環境質量的規定。
1.3輪作倒茬
不要重茬,要合理安排茬口和不同種類蔬菜、不同抗性品種的布局。
1.4消毒
(1)種子消毒。根據當地主要病蟲害選用合適的消毒方法,如陽光曬種、溫湯浸種、干熱滅菌等。
(2)床上消毒。徹底清潔田園,因地制宜地選用無病蟲源的田園土、腐熟農家肥;苗床也可利用太陽能,蒸汽等進行高溫消毒。
(3)棚室消毒。定植前用DDV乳油拌上鋸末,按比例與硫磺粉混合并點燃,密閉24小時,徹底放風后定植,或定植前及生長期間用5%百菌清煙劑,每畝用80克,密閉熏煙消毒等,可防治多種病蟲害,架材可用福爾馬林消毒,也可采用高溫悶棚。
(4)肥料消毒。可以采用高溫堆肥、發酵等措施殺滅肥料中的病菌、蟲卵及害蟲。
1.5培育無病蟲壯苗。采用營養缽育苗,寒冷季節要提高地溫,促使根系發達,增強抗病力;網紗覆蓋苗床,減少病蟲發生。
1.6水肥管理。保持氮、磷、鉀肥適當比例,增施腐熟有機肥,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增強蔬菜的整體抗性。
1.7生態調控。改進栽培方式,加強管理,控制溫室、大棚的生態條件。如改良土壤、深耕細作、合理密植、地面覆蓋、深溝高畦、微灌或暗灌以及通風降濕、高溫悶棚等措施減輕病蟲害發生。
2、開拓無害化防治技術
2.1應用防蟲網
應用30目、40目、50目聚乙烯防蟲網,設計探索防蟲網全棚覆蓋,天膜接裙邊網紗,小拱棚防蟲覆蓋技術,均有效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白粉虱發生,減少農藥使用次數,夏秋季速生青菜栽培基本可以做到不使用化學農藥。
2.2種植誘集作物
如芋艿和堿蓬,可誘集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蟲集中產卵,人工撲殺,可壓低蟲、卵基數。
2.3應用頻振式殺蟲燈加誘蟲包。頻振式殺蟲燈加誘蟲包滅殺技術是物理、生化結合的創新技術,據統計,單燈15d誘殺斜紋夜蛾3158頭、甜菜夜蛾2235頭,控制面積2hm2,極大地減少田間蟲卵量。
2.4應用性信息素防治技術。性信息素以防治三大災害性害蟲為目的,在大田四周每50m設置1枚誘蕊,田間防治效果蟲、卵量減少58.54%,株害率減少51%。
2.5試驗應用紙質黃板粘卡。引進試驗設施中防治微型昆蟲的紙質黃板粘卡,經試驗,每只棚視作物配置,一般黃瓜大棚掛2250塊/hm2,可起到很好的殺蟲效果。
3、化學防治
3.1正確選用藥劑
根據病蟲害種類、農藥性質,采用不同的殺菌劑和殺蟲劑來防治,做到對癥下藥。所有使用的農藥都必須經過農業部農藥檢定所登記,不要使用未取得登記和沒有生產許可證的農藥,特別是無廠名、無藥名、無說明的偽劣農藥。
3.2選用無毒、無殘留或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1)選擇生物農藥或生化制劑農藥。如B.T.、8010、白僵菌、菜豐靈、昆蟲病毒、天霸、天力二號等。
(2)選擇特異昆蟲生長調節劑農藥。如:抑太保、卡死克、除蟲脲、滅幼脲、農夢特等。
(3)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如:敵百蟲、辛硫磷、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甲霜靈等。
(4)在災害性病蟲害造成毀滅性損失時,才選擇中等毒性和低殘留的農藥,如敵敵畏、樂果、速滅殺丁、天王星、敵克松等。
3.3掌握施藥時機。根據病蟲害的發病規律,找出薄弱環節,及時施藥,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看天氣施藥。一般應在無風的晴天進行,氣溫對藥效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要根據天氣情況,靈活施用農藥。
3.5嚴格遵守農藥安全使用準則。
(1)嚴格掌握安全間隔期。各種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同,一般是夏季為7天、冬季10天左右。
(2)嚴格按規定施藥。遵守農藥使用的范圍、防治對象、用藥量、用藥限次等事項,不得盲目更改。
(3)遵守農藥安全操作規程。農藥應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配藥人員要戴膠皮手套,拌過藥的種子應盡量用機具播種,施藥人員必須全身防護,操作時禁止吸煙、喝水、吃東西;不能擦嘴、擦臉、擦眼睛;每天施藥時間一般不得超過6小時,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脫去污染的衣服鞋帽手套,漱口,擦洗手、臉和皮膚等暴露部位,并及時到醫院治療。
4、生物防治
4.1昆蟲天敵
如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菜螟、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草蛉可捕食蚜蟲、粉虱、葉螨等多種鱗翅目害蟲卵和初孵幼蟲,麗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捕食性蜘蛛和螨類防治螨類;瓢蟲、食蚜蠅、獵蝽等也是捕食性天敵。
4.2微生物防治
蘇云金桿菌(B.T.)、白僵菌、綠僵菌可防治小菜蛾、菜青蟲;昆蟲病毒如甜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甜菜夜蛾,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棉鈴蟲和煙青蟲,小菜蛾和菜青蟲顆粒病毒可分別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阿維菌素類抗生素、微孢子蟲等原生動物也可殺蟲。
結束語
任何一種防治方法都不是萬能的,依靠單一的方法防治病蟲害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來控制病蟲害,是大棚蔬菜生產的關鍵策略。
參考文獻
[1]劉軍民,林森,樊勇,等.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試驗[J].湖北植保,2013.
篇7
關鍵詞 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教學園地;構建;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G642.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01-0034-02
植物保護專業實踐教學園地構建于2010年5月,為無障礙全開放的實踐教學園地,旨在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邊學邊干,以干促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為“主動學”[1-2]。實踐教學園地現有建筑面積96 m2,試驗田6 660 m2,下設農藥展覽室、植物病蟲害培養室、植物醫院、昆蟲工藝標本制作室、植物病蟲害防治隊、農業技術宣講隊、有償技術服務隊。現將具體構建與應用效果作一介紹。
1 實踐教學園地的構建
1.1 農藥展覽室
為使學生能夠經常、方便地觀察了解農作物上常用的農藥,構建了農藥展覽室。本室的展品為學生從田間地頭撿回并洗凈的農藥包裝袋(瓶),擺放在農藥柜中。依據以下原則分類擺放,根據農藥的性質分別擺放在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植物營養劑等專柜中;根據農藥的防治對象分別擺放在防治蚜蟲、防治蠐螬、防治蝗蟲、防治螨蟲、防治食葉蟲、防治白粉病、防治霜霉病、防治銹病等專柜中。農藥展覽室全天開放,學生隨時可以進入參觀學習。
1.2 植物病蟲害培養室
為了使學生能夠不受季節的限制觀察識別農作物上常見的病蟲害,構建了植物病蟲害培養室。植物病蟲害培養室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行設計、制造的半人工氣候室。該室由不銹鋼架及雙層透明耐力板制成。利用自然光及人造光源解決室內光照問題;利用空氣調節器調節室內溫度;利用加濕器及除濕器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利用單片機解決自動控制問題。可根據植物生長及病蟲害發生的需要實現溫度、濕度、光照的自動調節。該室分期種植小麥、玉米、黃瓜、番茄等作物,在作物上人為接種多種病蟲害供學生觀察識別。
1.3 植物醫院
為了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掌握病蟲草害的診斷與防治方面的知識,熟悉植物醫院的工作流程,為畢業后創辦植物醫院奠定基礎,建立了植物醫院。植物醫院備有植物病蟲草害診斷及防治常用的顯微鏡、體視鏡、圖書資料、農藥、植保器械等,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在此輪流坐診,對送來的植物病蟲草害進行診斷,并開防治處方、銷售農藥[3]。
1.4 昆蟲工藝標本制作室
昆蟲工藝標本室為昆蟲愛好者和具有設計、制作興趣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室內備有制作昆蟲工藝標本所必需的捕蟲網、展翅板、標本夾、標本盒、過塑機等。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捕捉蝴蝶、甲蟲、蛾類等昆蟲,拿到昆蟲工藝標本室進行整姿、保色、包埋等,配上花草裝入精美的標本盒中,制成形態各異的昆蟲標本、蝶翅貼畫等,將昆蟲及花卉在自然界中最美的姿態定型,對外展示、銷售。
1.5 植物病蟲害防治隊
為了使學生掌握植物病蟲草害的防治技術,組建了植物病蟲害防治隊。該隊又分若干小組,每組4~5人。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調查校內園林植物或校外農作物上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根據所學知識確定防治方法及最佳防治時期,防治后5~7 d調查防治效果,根據防治效果制訂下一步的防治措施。
1.6 農業技術宣講隊
為了傳播農業新技術,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組建了農業技術宣講隊。5~6人為1組,每周集中活動1次,活動前各自查閱最新的農業技術資料,撰寫講稿。集中活動時先在小組內互講互學進行宣講訓練,再與農資經銷商結合,利用周末或假期給農民講授農業新技術或農資新產品。
1.7 有償技術服務隊
組建有償技術服務隊旨在使教學與市場經濟接軌,將學生的勞動轉化成經濟效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將來就業、創業打基礎。有償技術服務隊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長分為田間試驗服務組、室內試驗服務組、儀器維修組等。采用雙向選擇的方式,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有償承擔校內教師科研或校外企業的服務項目。
2 應用效果
2.1 農藥展覽室
結合生產實際,更新展品,全天開放農藥展覽室,方便學生隨時進入參觀學習。在農藥分類專柜中,學生可以很清楚地區分殺菌劑和殺蟲劑,識別其標識,了解其主要成分和防治對象。在植物病蟲害防治專柜中,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生產上常見的病蟲害應該用哪些藥劑來防治。在除草劑分類區,學生可以很清楚地區分玉米田除草劑、小麥田除草劑、花生田除草劑等。此舉可謂一舉兩得,一是農藥包裝袋(瓶)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保護環境,二是讓學生對農藥的認識更加直觀、形象。1年多來,來該室學習了解農藥的分類、成分及作用的學生約1 800人次。
2.2 植物病蟲害培養室
植物病蟲害培養室是一個半人工氣候室,室內的溫度、濕度、光照可人為控制。1年多來,在此室種植的小麥、玉米、黃瓜上接種了全蝕病、銹病、大斑病、小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在此室種植的番茄、甘藍上養殖了白粉虱、煙粉虱、斜紋夜蛾等。學生能夠不受季節的限制方便地識別這些病蟲害,觀察記載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在此過程中,學生鞏固了專業知識,掌握了多種病蟲害的接種培養方法及其發生規律,提高了實踐技能。
2.3 植物醫院
1年多來,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植物醫院輪流坐診470人次,對其他學生和農民送來的植物病蟲害、田間雜草進行診斷360余次,開病蟲草害防治處方120余份,銷售農藥280余份。植物醫院坐診是對課堂所學的知識的綜合運用,首先要根據《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雜草學》等知識確定病蟲草的名稱,再結合《農藥學》等知識確定使用農藥的種類及方法。若不能立刻確定病蟲草的名稱,或不能及時開出防治處方時,學生就會感到自己掌握的相關知識太少了,進而促進其以后努力學習。另外,通過在植物醫院坐診,學生熟悉了植物醫院的工作流程,為畢業后創辦植物醫院奠定了基礎。
2.4 昆蟲工藝標本制作室
昆蟲工藝標本制作室為昆蟲愛好者提供一個平臺。從標本的采集、展翅到方案的設計和制作都由學生自己完成。目前,該室已經制作出蝶翅畫9幅、真蝶真花標本49幅、壓膜標本100余張,由綠營科技服務公司代為銷售。學生周末到郊外采集昆蟲,晚上進行展翅、整姿,再根據自己的設計制作出精美的昆蟲工藝品,不但掌握了昆蟲工藝品的制作方法,認識了很多昆蟲,而且充實了其課余生活。
2.5 植物病蟲害防治隊
植物病蟲害防治隊的學生根據校內外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情況,按照植物醫院開的防治處方及農藥安全使用規范進行病蟲害的防治。1年多來,先后對校園內觀賞植物上的草履蚧、球堅蚧、蚜蟲、柳毒蛾、紅蜘蛛、白粉病等進行了調查及防治,對校外玉米、小麥、花生等作物上發生的玉米螟、粘蟲、麥葉蜂、蠐螬、玉米小斑病、玉米褐斑病、小麥白粉病、花生莖腐病等進行了防治。該項活動使學生認識了多種病蟲害、掌握了農藥安全使用及病蟲草害的防治方法。
2.6 農業技術宣講隊
農業技術宣講隊旨在傳播農業新技術,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1年多來,該宣講隊在校內進行宣講訓練50余場,利用周末與農資公司結合到農村講授農業新技術、推廣農資新產品20余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進行病蟲草害防治13次。宣講前查閱資料,認真備課,學到了在課堂上不想學或學不到的知識[4-5],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學生在給農民講課及相互交流的過程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提高了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2.7 有償技術服務隊
組建有償技術服務隊旨在用經濟利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將來創業、就業打基礎。1年多來,田間試驗服務組承擔了“小麥抗全蝕病新品系的篩選”、“玉米新品種對6病1蟲的抗性鑒定”2個有償服務隊項目,目前已完成了第1年的試驗任務。室內試驗服務組承擔了“辣椒疫病拮抗微生物的篩選”及“花卉浸漬標本保色技術”2個有償服務隊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中。儀器維修組有償維修溫箱、烘箱、滅菌鍋、分光光度計、離心機等教學儀器50余臺,申請國家專利9項,其中降溫水杯、基金捐款箱、菌種管、整體裝片標本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授權。雖然有償技術服務項目難度較大,但經過不懈的努力已完成了部分任務,學生得到了較豐厚的報酬,激發了其學習興趣。
3 結語
1年多來,來實踐教學園地參加各項活動的學生約2 700人次,在校園內外防治植物病蟲害30余次,制作昆蟲工藝標本160余幅,到農村講授農業新技術、推廣農資新產品20余次,承擔有償服務項目4項,有償維修教學儀器50余臺,申請國家專利9項,其中4項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授權,涌現出了一批學生領軍人物。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對實際操作和創新人才的需求會不斷變化,實踐教學園地也應不斷改進與完善。
4 參考文獻
[1] 劉廣林,于長志.高等農業院校創新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06(4):3-6.
[2] 張瀅.強化研究性學習意識,提升研究性學習能力[J].中國遠距離教育,2006(1):25-27.
[3] 朱蕾,陳昌貴,艷,等.基于廣東農業科技創新需求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99-101,118.
篇8
理論目的:為貫徹落實黨中間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力,推進當代農業生長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分發揮大學生學歷層次高,迷信知識全面,涉及面寬廣的上風,廣東省農業廳團結各農業院校組織了該次活動。理論職員: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食安1班蘇燕黃耿龍
理論過程:首先,我們認真地閱讀了學校分發下來的"種種蔬菜蒔植技術要點,水產健康養殖與病蟲害防治"等種種有關農業科技知識的資料。一開端,我們心中都滿盈疑團。難道一位擁有幾十年農耕經驗的農民與一位同樣恒久從事水產養殖的鄉民比不上我們這些對農業一竅不通的大一學生?
后來,我們放下心中的疑團,開端上彀查詢更細致的科技下鄉知識。經過了解,曉得許多高校在歷年的"回鄉大學生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大部門農村都在下鄉大學生的宣傳與資助下使得農業失掉了一定的生長,進步了農業收入,避免了不必要的病蟲害要挾,收獲倍增。
根據南徑鎮青洋山村村民反應,村里農業經濟單一,反季候蔬菜種類少,有的蒔植方法不迷信,導致許多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不得不以賤價賣出,乃至倒在渣滓堆里。我們運用學校的資料以及自己從網上所掌握的知識跟農民們細致地講解了豆角,黃瓜,苦瓜等蔬菜的迷信蒔植方論文法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在我們講解的過程中,農民們也加入了自己的討論以他們豐富的農業經驗駁回我們的一些錯誤觀點。如許一來,我們自己也從農民身上學會了很多。
在這次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我們遇到了一些貧苦。例如我們不能辨別哪些土壤通風性好,酸堿度的巨細,同時我們也不能清楚蔬菜生長的各個時期如抽蔓期,結莢期的各個特征。于是追隨著農民們到田里去觀察。而對于種種病蟲害,固然我們能從資料的細致講授中大概得知病蟲害的具體癥狀,但總是有些模糊的,后來我們親眼眼見了它們在蔬菜上的具體表現。:
篇9
春季是大棚蔬菜生產管理的關鍵時期,加強此期管理至關重要。目前,大棚內蔬菜已進入旺盛生長期,同時也是黃瓜、番茄、辣椒等作物病蟲害多發期,如管理不當,則易出現產量低、質量差、效益嚴重降低的問題,為此提出以下幾項管理措施:
一、溫、濕度管理。要做好大棚通風,調節棚內溫度與濕度,滿足瓜菜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要求。二月中旬以后,光照充足,氣溫回升快,蔬菜進入旺盛生長階段,棚內溫度易出現超過35℃的情況,嚴重影響授粉、結實,并使植物長勢衰弱。同時水肥需求量加大,澆水次數增多,棚內濕度加大,病害加重。大棚內溫度宜保持白天25℃至30℃、夜間15℃至20℃。若遇到冷空氣侵入,要蓋好薄膜保溫。
二、肥水管理。此期蔬菜作物生長旺盛,肥水需求量加大,應及時追肥澆水,一般間隔10至15天追肥一次,每次畝追施三元復合肥10公斤至15公斤或畝追施尿素6公斤至10公斤、鉀肥5公斤,也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追肥,在藥液中加0.2%磷酸二氫鉀或其它葉面肥進行噴霧,施用有機肥時注意肥料要充分腐熟。要保持土壤濕潤,表土見白時要及時澆水,可采用滴灌或人工點澆。黃瓜一般4天至5天澆一次水,茄果類(番茄、辣椒、茄子)一周左右澆一次水,注意澆水應掌握在晴天上午進行,以便中午放風時降低棚內空氣濕度。
三、病蟲害防治。搞好農業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此期危害大棚蔬菜的主要病害為:霜霉病、疫病、細菌性角斑病、葉霉病、病毒病等。要做好各項培育管理措施和病蟲預測預報,選準對口農藥,在安全間隔期限進行藥劑噴霧防治,采用廣譜性殺菌劑,做到以防為主。注意噴藥時應在上午進行。遇陰雨天氣提倡用煙霧劑薰棚。危害蔬菜的主要蟲害為:蚜蟲、白粉虱。防治時要采用噴霧與煙熏相結合的方法。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克至20克或5%吡蟲啉乳油20毫升至40毫升,加水30公斤至40公斤噴霧,或用蚜虱螨一熏凈于傍晚閉棚后熏棚,噴霧與煙熏同時進行效果最為理想。
高山蔬菜產區當前主要做好農田整治,土壤消毒,備足種子、肥料、農藥、農膜等生產資料,為高山蔬菜生產提前做好準備。
篇10
關鍵詞:春季;蔬菜;生產;管理
春季氣溫回升,陰雪天氣減少的時期,蔬菜生產上處于日光溫室蔬菜管理、大棚蔬菜定植、露地蔬菜秧苗管理的重要時期,為抓好春季蔬菜生產,提出以下意見供參考:
1 抓好日光溫室蔬菜田間管理
日光溫室蔬菜主要品種有黃瓜、西葫蘆、番茄等,生長正處于生長盛期,容易發生脫肥、病蟲害加重等情況,管理上應加強溫度、光照、水肥等調控,及時防治病蟲害,延長果實采收期,增加產量。
1.1 加強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以通風控溫為主。特別是在晴天,隨著外界氣溫的回升,室內氣溫上升快。要在早上盡量早揭草苫、防寒被等覆蓋物,當室溫上升到30 ℃左右時,通通風,放風量通過放風口的大小來調節,一般保持在22 ℃~28 ℃左右。由于春季氣候不穩定,時常有大風、低溫等災害性天氣,要及時收看天氣預報,防止災害性天氣帶來的影響。
1.2 加強肥水管理
隨著氣溫的回升,已進入結果期的黃瓜、番茄、西葫蘆,需大量的肥水。應采取膜下暗灌或滴灌的方式,降低室內濕度,切忌澆水大水漫灌,造成病害發生嚴重。追肥量要適度加大,但要根據作物及長勢來定。黃瓜每采收一次追肥一次,每次每畝追施復合肥10~15 kg;番茄在每穗果膨大時,都要結合澆水追肥,每次每畝施尿素10 kg、加硫酸鉀10 kg;西葫蘆每隔10 d左右追一次肥,每次每畝追施復合肥15 kg。追肥應本著少吃多餐的原則施用,也可以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
1.3 病蟲害防治
隨著外界氣溫的回升,室內濕度增加,室內溫濕度變幅大,病害更易發生。應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澆水施肥,及時清除田間老葉、病葉。在發病初期及時用藥防治。
2 加快大棚蔬菜的定植
大棚蔬菜由于受不正常氣候的影響,一定要抓住大棚蔬菜定植的最佳時期,一定要抓住有利的天氣條件,加快大棚蔬菜的定植。定植后5~7 d內,要注意提高溫濕度,促進緩苗。緩苗期不再澆水,緩苗后開始通風,調節棚內溫濕度。
3 加強露地蔬菜秧苗的管理
冬春季陰雪天氣較多,氣溫偏低,露地蔬菜育苗受到很大影響,尤其是茄子、辣椒等長苗齡的蔬菜秧苗,長勢普遍較弱。為保證壯苗下地,要加強露地蔬菜秧苗管理,提高育苗質量。
3.1 防凍防烤
春季天氣變化較大,育苗溫室內的溫度波動較大。因此,在溫度管理上要使室內最低溫度保持在8 ℃以上,防止因溫度過低而凍苗。同時也應控制好室內的最高溫度,使其保持在30 ℃以下,防止烤苗。
3.2 通風換氣
通風換氣可預防有害氣體危害、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通風應從小到大,并根據秧苗的素質和天氣確定通風時間的長短。秧苗生長過慢、氣溫不穩定白天通風換氣時間應短些,若生長過快和細弱、氣溫穩定需適當延長通風換氣時間。
- 上一篇:村級平安建設工作匯報
- 下一篇:社保基金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