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10 17:27: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黃瓜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黃瓜栽培技術和管理方法

篇1

關鍵詞 黃瓜;創新栽培;方式;黑龍岡

中圖分類號 S6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4-0095-01

青岡縣現有棚室蔬菜面積266.8萬m2,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豆角、茄子、辣椒等,其中黃瓜種植面積占34%。由于連年種植導致土壤地力下降。黃瓜種植戶還依賴以往的種植經驗,導致各種各樣的技術問題發生,使黃瓜的商品性下降,如2016年由于受特殊的氣候條件影響,使青岡縣棚室黃瓜總體產量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新菜農經驗欠缺、老菜農觀念守舊,導致黃瓜在實際生產中出現根系生長不良、苗弱、早衰等現象,致使精品瓜下降。現就如何改變種植方式,提高商品瓜的市場競爭力,提出適宜青岡縣黃瓜栽培的創新栽培方式。

1 品種選擇

1.1 品種現狀

現在還有很多種植戶在選種用種時還是幾年前的老品種,不敢去嘗試和接受新品種,由于棚室常用品種單一,致使植株本身抗性減弱,病蟲害增多,給精品瓜的種植埋下禍根。

1.2 棄舊選新,更新換代

選種的首要條件是要選擇適宜本地消費習慣的新品種;然后選擇適宜本地栽培種植的單性結實率較高的新品種;其次根據當地常發生病害的種類選擇針對性的抗逆性較高的新品種。

2 培育壯苗

2.1 傳統育苗方式

青岡縣黃瓜育苗方式多采用坐床育苗而后二次假植的方式進行,育苗床基質主要以鋸末為主,常因二次假植時造成根系受損,導致定植后莖基腐病等苗期病害的發生[1]。要合理選用新型的育苗基質,并采用育苗盤進行嫁接的育苗方式,可有效防止連作障礙,為精品瓜早期創造一個良好的根系環境。

2.2 轉變育苗期管理方法

根據黃瓜育苗期對溫、光、水、肥等可控性條件的需求量,轉變傳統育苗的忽之任之,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地、有效地控制各個育苗環節,為幼苗創造一個良好的、舒適的生長環境。

3 定植前準備

3.1 改變傳統施肥

3.1.1 傳統施肥觀念。菜農在進行棚室黃瓜種植時,始終認為底肥多施化肥產量高,菜農沒有意識到因底肥施用量過大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加重、黃瓜根系受損等問題,忽視了有機肥、生物菌肥和一些中微量元素等肥料在黃瓜生產中的重要性,導致植株生長勢弱,營養供應受阻,大面積出現畸形瓜、化瓜等問題,因此直接影響黃瓜整個生育期的產量。

3.1.2 平衡施肥,促根養葉。黃瓜種植時,底肥要以有機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增施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的平衡施肥方法進行。

3.2 改變傳統種植模式

3.2.1 傳統種植模式。青岡縣黃瓜栽培模式主要以畦作為主,常通過不斷加大種植密度來提高產出比。而一些低洼易澇棚室采用畦作種植時,一旦遭遇雨水大的年份,棚室內地下水位上升,就會使栽培行內積水,加上種植密度過大,水分蒸發慢,會造成黃瓜漚根等現象出現[2-3]。

3.2.2 合理調整種植方式和密度。針對一些低洼易澇棚室可以采用壟作的方式進行,并根據黃瓜品種特性、土壤條件、栽培方式及時調整黃瓜栽培密度。

4 定植方法

4.1 傳統定植方法

以往定植時都是以先覆膜再栽苗,然后大水漫灌的方式進行。定植時澆大水,一方面容易降低地溫,造成緩苗慢、根系弱,同時人為增加棚內濕度,會使苗期病害增多;另一方面造成土壤表層通透性下降,根系呼吸困難。

4.2 改大水定植為造墑后小水定植

定植前將棚室內土壤澆透,扣好棚膜升溫,當表層土壤見干時,就可以進行小水定植。造墑定植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棚內濕度;另一方面由于根系有很好的向水性,可有效地引導根系下扎[4]。

5 定植后管理

5.1 肥水管理方式

5.1.1 傳統肥水管理方式。定植后老菜農依照以往經驗7 d澆1次水、施1次肥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而新菜農照搬照用,導致肥水供應不合理,植株根系受損、植株徒長等問題時有發生。

5.1.2 轉變管理觀念,運用新技術。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進行管理:一是根據天氣情況,如遇低溫寡照或高溫天氣,要延遲或加大給水給肥次數;二是根據黃瓜植株長勢,過旺時要減少給水給肥次數,反之則增加;三是根據各生育時期需水需肥規律,苗期少給水,促根養葉;開花結果期增加水肥施入量,平衡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生長中后期在施用平衡性肥料的基礎上增施養根性肥料,以平衡營養及保護根系。

5.2 留果方式

5.2.1 傳統留果方式。在傳統生產中,黃瓜種植戶見瓜就留,造成植株營養供應不充足,次品瓜增多,商品性下降。

5.2.2 合理選瓜、留瓜。定植后根據土壤情況和苗情長勢,在6~8葉開始留瓜,下部瓜及早摘除,以后可以根據植株長勢情況,采用“隔一摘一”或“隔兩摘一”的方式進行留瓜,做到以精品求價值的合理轉變[5]。

6 病蟲害防治

6.1 傳統病蟲害防治方法

棚室黃瓜種植戶,常年采用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進行全生育期病害防治,而在防蟲滅蟲時又一味地選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認為這些藥是萬能的,可以防治黃瓜的各種病蟲害,導致防病滅x延后。

6.2 掌握新技術,做新時代瓜農

積極參加各種種植業陪訓,了解和掌握棚室黃瓜的相關植保知識,在病害發生初期,識別病害種類,提前采取針對性的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控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黃瓜植株健康成長,創造理想的收入。

7 參考文獻

[1] 朱培明.移動式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2):137-138.

[2] 郭淑霞.柘城縣冬春茬大棚黃瓜栽培新技術[J].河南農業,2016(10):50.

[3] 丁小濤,,何立中,等.半封閉溫室迷你黃瓜巖棉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10(3):1-5.

篇2

關鍵詞:無土栽培現狀發展趨勢

無土栽培以人工制造的作物根系環境取代了土壤環境,可有效解決傳統土壤栽培中難以解決的水分、空氣、養分的供應矛盾,使作物根系處于最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充分發揮作物的增產潛力。目前,世界上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的國家和地區已達100多個,由于其栽培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發展,應用范圍和栽培面積也不斷擴大,經營與技術管理水平空前提高,實現了集約化、工廠化生產,達到了優質、高產、高效和低耗的目的。

一、國外無土栽培的發展概況

在設施農業中,無土栽培正在改變著傳統種植方式,成為飛速發展的新興學科。

實踐證明,無土栽培具有節水、節能、省工、省肥、減少環境污染、防止連作障礙、產品無污染及高產高效等一系列特點。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西方國家就應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蔬菜供應部隊。到20世紀60年代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70年代后,出現了營養液膜技術(NFT),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后來又出現多種人工基質。其中巖棉的應用較廣,發展迅速。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無土栽培商業化生產的國家,主要集中在干旱、沙漠地區,主要栽培作物有黃瓜、番茄等蔬菜,無土栽培面積超過2000hm2。荷蘭是無土栽培最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面積達4000hm2,有64%的溫室都采用無土栽培技術。日本也是無土栽培較發達的國家,其無土栽培以巖棉培和NFT為主,無土栽培面積約300hm2?,F在世界上商業性無土栽培是以基質栽培為主。荷蘭的基質栽培占無土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法國占81%,加拿大占80%,日本各種循環水栽培占80%以上,比利時基質栽培面積占50%左右。

世界各國采用無土栽培主要生產蔬菜、花卉和水果。在歐盟國家溫室蔬菜、水果和花卉生產中,已有80%采用無土栽培方式。歐盟規定。2010年之前該組織所有成員國的溫室必須采用無土栽培。產量高是無土栽培的最大特點,世界上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其番茄產量可以達到45~55kg/m2,黃瓜產量達到50~70kg/m2。為此,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采用計算機實施自動測量和自動控制,先進的無土栽培技術可以較好的保護環境,生產出綠色食品。近年,發達國家又采用了專家系統的最新技術,應用知識工程總結專家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規范化、系統化,形成專家系統軟件,它可以完成與專家水平相當的咨詢工作,并可為用戶提供建議和決策。

目前,世界上的無土栽培技術發展有兩種趨勢:一種是高投資、高技術、高效益類型,如荷蘭、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及丹麥等發達國家,無土栽培生產實現了高度機械化。其溫室環境、營養液調配、生產程序控制完全由計算機調控,實現一條龍的工廠化生產,實現了產品周年供應,產值高經濟效益顯著。另一種趨勢是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根據本國的國情和經濟技術條件。就地取材搞土法上馬。手工操作,采用簡易的設備。這些國家發展無土栽培的目的是改造環境、節約用水和土地資源,解決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我國無土栽培的發展現狀

我國無土栽培的歷史悠久,如生豆芽、船上種菜和盆里養水仙等都是原始的無土栽培。但我國開展無土栽培研究工作的時間比較晚,20世紀70年代末。山東農業大學首先開始無土栽培生產試驗,并取得了成功,80年代中期,從國外引進溫室及無土栽培設施相繼投產。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蔬菜生產已經從過去的單純追求高產向高產、優質方向發展,人們需求無公害蔬菜、綠色食品的呼聲越來越高,在此形勢下無土栽培在全國各地蓬勃興起,迅速從研究階段進入生產階段。據資料統計,1985年全國無土栽培的面積只有7hm2,1990年增長到15hm2。1995年全國無土栽培的面積發展到50hm2,2000年全國無土栽培的面積達100hm2左右,2005年我國無土栽培的總面積約為315hm2。近幾年,我國無土栽培進入迅速發展階段,無土栽培的面積和栽培技術水平都得到空前的提高。

我國從事無土栽培技術研究的部門和單位約50多個。除研制不同類型的栽培裝置外,重點研究營養液膜栽培和不同材料基質培的配套技術,并在全國普及推廣,使我國的無土栽培從實驗研究階段進入商品化生產時期,獲得一批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農業高新技術,使國外的先進實用技術實現國產化。無土栽培的植物也擴大到蔬菜、花卉、西瓜、甜瓜及草莓等20多種,但絕大部分用于蔬菜生產。

我國無土栽培方式主要有基質培和水培兩種:

(1)固體基質培。主要是有機生態型基質培,還有基質袋培、立體培、巖棉培等形式。使用固體基質的營養液栽培具有性能穩定、設備簡單、投資少、管理容易及不易傳染根系病害等優點。近期使用的基質主要有巖棉、泥炭、沙、蛭石、珍珠巖及鋸木屑等?,F已證明,巖棉和泥炭是較好的基質,但我國的農用巖棉尚在試用階段。多數靠進口,成本較高。巖棉是一種用多種巖石熔融在一起形成巖漿,然后噴成絲狀,冷卻后稍微壓縮而成的疏松多孔的固體基質,因巖棉制作過程是在高溫條件下進行的,故經過高溫消毒,不含病毒和其他有機物。

(2)水培。目前以營養液膜技術(NFT)和浮板毛管水培技術(FCH)兩種為主。營養液膜技術(NFT)的特點是循環供液的液流呈膜狀,僅以數毫米厚的淺液流流經栽培槽底部,水培作物的根墊底部接觸淺液流吸水、吸肥,上部暴露在濕氣中吸氧,較好地解決了根系吸水與吸氧的矛盾。但存在液流淺、液溫不穩定、一旦停電停水植株易枯萎以及根際環境穩定性差等不足,限制了其發展。浮板毛管水培技術(FCH)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和南京農業大學于“八五”期間研制開發,應用分根法的特點在栽培槽中設置濕氈分根裝置,既解決了根系水氣矛盾,又有一定深度的營養液,不怕短期停電(24h以上),根際環境穩定。易于調控(冬季于栽培床內鋪電熱線加溫,夏天鋪設塑料軟管通深井水降溫)。

三、我國無土栽培的發展趨勢

無土栽培具有十分誘人的廣闊前景,但其技術要求嚴、設施裝備投入高,受我國生產、消費、資金、技術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不宜盲目發展,更不能全套照搬國外的生產模式。應結合當地實際進行研究試驗,在推廣應用中走出一條實用可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無土栽培之路。

3.1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無土栽培技術

由于自然資源、生產技術、市場環境等因素千差萬別,因此各地不能全盤照搬國外或其他地區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法。如栽培基質的選擇,應在試驗的基礎上大膽嘗試利用本地資源:營養液配方也因各地水質、化肥種類等的不同,做出靈活調整;還應根據各地區消費習慣及氣候特點,選擇無土栽培的作物種類。總體看,南方以廣

東為代表,以深液流水培為主:東南沿海長江流域以江浙滬為代表,以浮板毛管、營養液膜技術為主;北方廣大地區由于水質硬度較高,水培難度較大。以基質栽培為主;無土栽培面積最大的新疆戈壁灘。主要推廣魯SC型改良而成的砂培技術。各地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建立適合本地區特點的無土栽培技術體系。

3.2大力發展立體栽培模式

我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4,但耕地面積僅為世界總耕地面積的1/7,人均耕地面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國是水資源相當貧乏的國家,被列為世界上13個貧水國之一,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農業每年缺水約300億m3。要使我國經濟保持可持續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須不斷提高有限土地面積的生產效率,拓展農業生產空間。據研究,立體栽培能充分利用空間和太陽能,提高土地利用率3~5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2~3倍。為節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產效益,我國要加強立體栽培方面的研究,大力發展立體栽培技術。

3.3簡化技術,循序漸進

無土栽培作為一項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涉及的范圍包括作物栽培、肥料、病蟲害控制、農業工程及自動化控制等多個學科,其技術難度、管理的復雜性均高于有土栽培,不易被農民所掌握,推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這就需要各地農技推廣或科研部門把特定的無土栽培技術總結、制定成簡便易行的操作步驟,而農民只需按此操作即可。如需配制適宜當地某種作物的某種無土栽培方式所需的營養液,農民只需購回特定的專用復合式完全化肥,加入到一定比例的水中便可使用,在一定時間后,再加入要求量的部分或全部營養物質即可。先試驗性探索,再大規模投入生產應用,使無土栽培技術的管理和操作均有類似的“指導”可循。同時還要對農民進行有關的技術培訓,提高其現代農業技能和水平。

3.4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無土栽培技術在發達國家和地區多使用專用設施和設備,如成型的各種栽培槽、商品化基質、營養液的自動監控及管理系統等,這些設施設備費用約為170元/m2,這在我國許多地區是不現實的。在發展無土栽培時應考慮成本的投入、技術力量及其他社會條件。因此,通過諸多方法和技術避開高投入問題是推廣無土栽培技術的關鍵。無土栽培的類型和方式多種多樣,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就地取材,篩選出各種無土栽培設施替代品或采用人工、半人工管理的方式進行嘗試,增強無土栽培技術的實用性。如用爐渣、鋸末、菌糠代替蛭石、草炭基質,用各種水泥、磚、土槽代替泡沫、塑料栽培槽等,均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收到較好的效果。

3.5發展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

篇3

關鍵詞:特菜;問題;發展

中圖分類號:F326.1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51

1 “特菜”特在哪里

1.1 形狀奇特

比如西葫蘆,其狀如香蕉金黃燦爛;比如櫻桃卜,水果黃瓜等,小巧玲瓏;黃心烏塌菜猶如一朵朵;還有奇形怪狀的各色南瓜,更是讓你賞心悅目。還有一種比較奇特的砍瓜,可以讓它一邊生長,一邊砍著吃??诚碌牟糠炙S后愈合,而且不影響生長。

1.2 色彩鮮艷

現代人對蔬菜的要求不僅要好吃,而且要好看,比如五彩椒,一棵辣椒上面有紫、淺黃、深黃、桔黃、白、紅等多種顏色并存;五彩繽紛,鮮艷奪目,還有狀態如香蕉的金皮西葫蘆,適于做沙拉生吃的紫葉蝸居、羽衣甘藍。

1.3 風味獨特

如大葉芹菜、婆羅門參等,其獨特的山野清味和海鮮牡蠣的味道,絕非一般的家常菜可比。而番杏、孢子甘藍、香艷茄子等,則有濃厚的異域風味?,F在苦瓜的苦,菜心的嫩,毛節瓜的涼、菊苣的脆、烏塌菜的甜、黃秋葵的滑已逐漸成為大眾喜愛的蔬菜了。

1.4 營養保健

大多數特采有較強的保健作用:蘆筍的嫩莖中含有天T冬酰胺、天門冬胺酸等多種抗癌和抗病元素。是一種極好的保健蔬菜。黃秋葵中含有一種特有的粘狀物質,能幫助消化,并具有保護腸胃,肝臟和皮膚粘膜的作用。對胃炎、胃潰瘍有一定的療效。

2 “特菜”生產應注意的問題

不進行市場調查,盲目跟風??吹絼e人種的好就跟著種,結果賣不出去,就造成經濟損失。選擇品種上不合理,和消費者的需求不一致。種植技術水平差別大,特菜與普通蔬菜相比從栽培的密度到施肥整枝等管理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更嚴格的管理。表現在產品的著色不良,風味不濃,糖度低,口感差,產品的外觀也參差不齊。

3 特菜發展的對策

3.1 注重市場調查預測

蔬菜是保鮮期短的產品,市場價格變化快。要調查消費者需求量、消費者收入,市場競爭情況。收集整理蔬菜的市場信息,為生產者提供決策依據,增強生產者的市場應變能力,提高經營者的經營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注重市場調查預測,經常會因市場誤導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導致蔬菜生產出現區域性、結構性、季節性過剩,不僅影響菜農的經濟效益,也造成生產資料及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3.2 優化蔬菜種植結構

加快蔬菜品種更新換代,積極引進、推廣和應用新品種這是發展優質高產高效蔬菜的必然選擇。

3.3 選擇優良品種,改進栽培技術

應該選擇優良的品種,目前,國外進口的種子價格昂貴,這就要求國內的育種專家盡快培育優質希特菜新品種,以降低生產成本。種植管理技術水平要跟上。依靠科學技術、增加蔬菜生產的科技含量是提高蔬菜產量、改善品種質量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特菜的種植在留果部位、肥水管理、育苗水平、植株整理、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的調理等方面要求更嚴格,管理更細致。

3.4 提高產品品質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保證作物所需營養供應。推廣應用配方施肥技術,重視鉀肥的施用,增加高科技生物肥料、稀土微肥、有機復合肥的施用量;應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手段,大幅度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隨著有機肥使用量的增加,化肥使用量繼續減少。

3.5 加大蔬菜產品的貯藏保鮮研究

要想將蔬菜貯藏好,必須有適宜的貯藏設施,并根據蔬菜采后的生理特性,創造適宜的貯藏環境條件,使蔬菜在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不產生生理失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抑制新陳代謝,從而減少蔬菜的物質消耗、延緩成熟和衰老進程、延長采后壽命和貨架期。

3.6 實現特菜的無害化生產

在蔬菜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提高質量是開拓市場的主要條件特菜無公害生產成本較高:與常規蔬菜相比,無公害特菜對產量、質量有著更高要求,生產成本相對較高。選用優質抗病品種。推廣健身栽培,協調植物與環境的關系。采用病蟲綜合防治新技術。提高蔬菜肥料施用技術。推廣屏蔽技術。建立蔬菜質量檢查、監督等管理制度及相應機構。加強無公害蔬菜生產的相關研究。

篇4

智能溫室是集農業科技上的高、精、尖技術和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于一體的先進農業生產設施,是現代農業科技走向產業化的基礎[1]。玻璃智能溫室的骨架為鍍鋅鋼管,門窗框架、屋脊為鋁合金輕型鋼材[2]。智能溫室在設施栽培中,是使用壽命最長的一種結構類型[3]。筆者根據2年來在福建省的智能溫室無土椰糠基質設施栽培番茄經驗,介紹南方智能溫室無土椰糠基質種植番茄的成效,同時探討易被忽略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為番茄在沙漠、荒灘、鹽堿地、礦區等進行基質栽培[4],乃至在家庭屋頂上和陽臺上的基質栽培,提供一些參考。

操作技術

栽培設施材料

試驗選用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海西現代農業園區的玻璃智能溫室,其透光率為60%~70%(玻璃表面不清潔)。肩高約8 m。采用以色列公司生產提供的智能水肥機(型號為Galcom WEX,24VAC Controller,AMGW6L01的Computerized Control Systems)搭建無土栽培水肥一體化系統。采用地下水及可溶性肥料,作為水肥一體化供應。番茄于2013年10月移植到園區內的智能溫室,栽培方式采用澳大利亞引進的椰糠基質袋水肥一體化無土栽培。

栽培種植材料

番茄種植面積為2333 m2,品種包括‘夏日陽光’‘金石王一號’‘貓臉’‘瑞豐’‘倍盈’‘蔓西娜’,全部為無限生長型,采用單杠整枝、吊蔓及放蔓的栽培管理方法。

地面用石子鋪成,鍍鋅管的架子支撐栽培槽,槽上放置椰糠基質包,基質包長1 m,開挖4個定植穴,每穴種1株番茄,并配上1根滴劍。

栽培技術方法

定植前準備及移植 清洗或消毒基質條,基質條第1次使用時,按株距25 cm的間隔在基質條的薄膜上劃“+”或“×”。刀口8 cm左右,然后把“+”或“×”的薄膜內卷,露出基質插上滴劍。滴灌清水清洗基質條內的堿性,直至流出的水樣pH與清水一致,約需1~2天。基質條若是2次以上使用,t要在清園后,提前2天對基質條進行消毒處理,可用3%的雙氧水噴濕基質條及其栽培架,或用50%超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處理。

設施設備檢修 檢查水肥機、各種水閥、滴灌系統、管道、滴劍等滴灌設備是否運行良好。檢查智能溫室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如天窗、風機、濕簾、內外遮陽網、內環機、噴霧等設施是否運行正常。

復查設定 對自動化控制系統進行復查設定,不同季節設定的內容有所區別,但最關鍵的是溫度的自動控制,自動化控制系統設計方案見表1。

檢查吊掛設備 對吊掛設備進行查修,保證每株有1個吊掛設備,若是舊的吊掛設備,還要拆下進行消毒后再掛上,并確保滾輪或掛鉤上的吊繩足夠長,一般要20 m以上。

移植 用小木棍或PVC水管三通做打洞器,在基質條上戳個小洞,小洞的深度要比育苗穴盤的洞大些,以便放苗定植。1 m的基質條每條種植4株,單行移栽,移栽深度以埋住苗坨為好。移苗后,注意把滴劍插好。移植后第1天只需滴清水,第2天就可以滴營養液。

日常管理

溫濕度管理 除自動控制設置外,有時還要人工手動控制管理。冬春季節室內溫度過低時要適當加溫,特別在冬季有霜凍時,應該注意天氣預報,在前一天的17:30前關閉所有窗戶,包括濕簾窗,把內、外遮陽網都展開保溫。第2天上午太陽出來后,再收攏內、外遮陽網。冬春季需要采取各種措施來增加光照,首先要保持玻璃或棚膜的清潔,以提高其透光率。春季溫室內的相對濕度若大于83%,可打開風機排濕。到夏季外界氣溫升高,溫室內需要降溫,將溫度控制在15~30℃。進入夏季高溫光照太強,先用外遮陽網進行降溫,再用內遮陽網、噴霧等措施。

水肥管理 栽培方式采用椰糠基質袋水肥一體化栽培,配備智能化水肥一體機。用自來水或地下水及可溶性肥料,作為水肥一體化營養液的供應。配方肥料每100 L液體含母液:A液,Ca(NO3)2 12800 g、EDTA-Fe螯合鐵320 g、

KNO3 6080 g;B液,MgSO4 6560 g、KH2PO4 2880 g、KCl 2400 g、MnSO4?4H2O 34.08 g、

H3BO3 45.76 g、CuSO4?5H2O 1.28 g、ZnSO4?7H2O 3.5 g、(NH4)6Mo7O24?4H2O 0.32 g;中和堿性的酸液是98.08%的H2SO4(1 L)或HCl、HNO3。設置水肥機自動灌溉營養液的EC為1.5~2.0 mS/cm、pH為5.7~6.0。母液稀釋160倍液后自動灌溉。每株采用一個流量為33 mL/min的滴劍,根據不同天氣和番茄生長發育不同階段,每天滴灌3~8次,每次3~5 min,以營養液剛好有些滲出為宜。后期生長旺盛,若有萎蔫的植株,要檢查滴頭、滴劍是否脫落,滴管是否曲折,水閥、水閘是否被人關閉;或其滴劍出水口是否被根堵住,應該及時把滴劍拔起清理后插回。由于根有趨肥性,應注意每個滴劍不能插太深,否則會把出水口堵住。

抹芽吊蔓放蔓 當植株長至20~25 cm高時,要及時吊蔓,防止倒伏。采用單桿整枝,把番茄蔓左一株右一株地用番茄扣固定在吊繩上。結合整枝及時疏花疏果,大果型的每穗留3~5個果,小果型的大多不要蔬果,但花穗很長的(如‘夏日陽光’)最好掐去尾部的二次花,以免浪費營養;同時抹除5 cm以上的側枝,及時摘除黃葉和開始轉色果串以下的老葉、病葉。若隔壁有缺株,則在基部留一側蔓作為缺株的替代株。當第1串和第2串果實采收以后,除去老葉,進行放蔓。放蔓最好2人配合,一人在高處把吊繩松開,放下蔓;另一人在下面,保護放下的枝蔓及花果不受損壞,并把蔓擱置在承蔓架上,同時負責繞蔓、抹芽、蔬果、扣蔓、固定、整理等工作。放蔓要注意,在同一基質條上的植株,分成左右2行,一行向東(北)放蔓,另外一行則向西(南)放蔓;做大循環纏繞。

?;ū9?番茄雖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溫室內無風及昆蟲來授粉,在冬春季低溫時,為保住第1串果實,于9:00~12:00用番茄授粉器震動花柄;或用20~30 mg/L的防落素或番茄靈蘸花,或用貝稼噴花;嚴格掌握藥物濃度,溫度高時濃度低些,溫度低時濃度高些。使用荷蘭熊蜂輔助授粉更佳。

病蟲害防治 ①病害防治。注意通風排濕,控制室內溫度;及時整枝打杈,通過改變營養液磷和鉀的配方含量,適當增施磷、鉀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一旦發病,小心拔出病株,立即裝進塑料袋,移出溫室外銷毀;接觸過病株的手和工具要消毒后才能去接觸其他健康的植株;局部噴藥預防,防止病害蔓延。②蟲害防治。以防為主;天窗、門口等設置防蟲網,隨手關門;在植株上部掛黃板,植株內部掛捕食螨等。局部發生蟲情,及時局部噴藥。

適期采收 番茄果實因品種不同,其貯藏時間也不同,應根據不同品種確定適宜的采收期,以提高番茄產量。薄皮和軟果型的品種,建議7分熟采收,以免儲運過程中的裂果損耗。厚皮和硬果型的品種,8、9分熟采收,儲運過程還會后熟,盡量避免爛果。完全熟的果實,極易裂果及腐爛,要當天銷售或處理。采收果實時,要注意剪平果柄。若果柄太長會互相戳傷,引起損耗。小果型的品種,可以考慮等整串果實基本成熟時整串采下以節約勞動力。采下的果實要分類包裝,用透氣的塑料盒、塑料框、紙箱等包裝。

栽培試驗成效

番茄于2013年12月始花,2014年2月開始采收,一直采收到夏季高溫番茄無法正常開花結果(7月),共采收6個月。在經過統計產量后得知,‘夏日陽光’‘貓臉’和‘蔓西娜’等3個中小果的番茄,其平均產量為11.31 kg/m2,‘金石王一號’‘瑞豐’和‘倍盈’大果的番茄平均產量為15.89 kg/m2。若種植提前1個月(9月),則采收就會多1個月,產量會更高。經過測定[5-6],番茄的硝酸鹽含量達到了可生食標準(≤432 mg/kg)。

近年來,各機構對蔬菜硝酸鹽含量調查測定結果顯示,國內蔬菜硝酸鹽含量分布在15~7600 mg/kg,其中,葉菜硝酸鹽含量在2000~7600 mg/kg[7]。可以看出,中國居民的硝酸鹽攝入量遠遠超過安全標準[8]。不合理施肥會導致土壤板結、次生鹽漬化、養分不平衡、酸化等諸多問題[9],使蔬菜硝酸鹽含量提高、品質安全性降低[9-12]。控制蔬菜硝酸鹽含量,實現蔬菜無公害生產刻不容緩。因此,應根據番茄的需肥規律和不同肥料的效應來控制番茄硝酸鹽含量,實現番茄的高產、優質、高效、環保生產,以促進番茄種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13]。

討論

四周環境及光強問題及解決辦法

在智能溫室的東側,有個占地333 m2的入門大廳,該建筑物超過溫室整體高度的1/4,遮擋了上午東升的太陽,靠大廳周圍的溫室內植物只有到11:00后才能得到太陽的照射。溫室外西邊有的高大綠化喬木遮光。生長及結果都不如靠南面光線充足的3行,光線好的生長更快,開花也早2周,果實成熟快1個月(特別是在冬季)。據文獻報道,每晚(開花后)進行紅光照射3 h,可以增產15%左右且能提高番茄品質[14]。為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建議砍去或半腰修剪西邊的高大喬木。設施建造時,東南西側盡量減少遮光的高大建筑物及高大綠化喬木,建筑物及綠化喬木應安排在溫室的北側。

溫室及種植畦的走向問題及解決方案

由于園區內的智能溫室起始是用作成果展示,所以沒有考慮到作物種植畦的走向問題。受地理位置的影響,目前整個大棚是坐西朝東,水簾在東側,風機在西側,所以種植畦也只能東西走向。為了讓光線盡可能均勻地照到每一株作物上,要求的走向最好為南北走向;搭建的大棚及畦的方向,只要條件允許應采用南北向,因為南北向溫室的透光量要比東西向高5%~7%,溫室內白天溫度變化平緩。玻璃溫室建造昂貴,其走向無法改造。但畦的走向可以改造成南北走向,當然,水肥系統、噴霧系統、吊掛系統等設施也要跟著改造。考慮到濕簾-風機降溫的作用,靠近濕簾一側建議種植矮桿作物,風機一側種植較高桿作物。建議建造智能溫室,濕簾設計在北側,風機在南側,畦的走向為南北方向。

基質無土栽培水肥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般蔬菜適宜pH為5.5~6.5,該地塊地下水pH在7以上(偏高)。需用酸來中和。每周要測1次基質槽排出液的EC、pH以及硝酸鹽的含量,作為調整水肥配方的依據;根據實際需要,及時改變配方及酸的使用。若EC值太高,還要進行洗鹽。番茄進入盛果期缺硼、鈣嚴重,特別是‘夏日陽光’表現明顯。番茄缺硼導致新葉停止生長,生長點停止發育,整植株表現萎縮狀態,莖呈彎曲狀,并有木栓狀龜裂,葉色變成濃綠色[15]。隨著營養液缺硼的加劇,葉片葉綠素含量減少,類胡蘿卜素降低,株高增高,莖粗變細,第1花序高度升高,花序間距變大,坐果率降低,果形指數變大,平均單果重變小,單株結果數變少,單株產量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6]。果實表面有木栓狀龜裂是番茄缺硼的主要特征[15]。過量施用石灰會導致番茄硼的缺乏,有機肥施用不足,施用過量的鉀肥抑制了硼的有效吸收[15]。番茄缺鈣造成植株萎縮、幼芽變黃、變小,生長點附近的葉片變為褐色,并有部分枯死,生長點停止生長,果臍變黑,形成臍腐[15]。要及時調整硼和鈣的施用量,最好噴施葉面肥或施用螯合肥,有利于其吸收,并減少拮抗作用。雨天、陰天每次的灌溉時間或灌溉次數要相應減少,做到及時調整;特別是基質槽會漏水的地方,更要減少次數,每次灌溉只讓基質達到飽和水即可,最好營養液不要流出基質袋。否則會造成栽培地面積水,從而加大空氣濕度。

滴灌設施有關問題及解決方案

種植園內有6個水閥控制6個區域的灌溉,有時參觀的人員出于好奇,會把水閥頂上的旋鈕從自動控制撥到手動控制,從而造成這個水閥控制的區域無法得到灌溉,晴天少灌溉半天就會造成植物萎蔫。建議在水閥上和進水開關上加裝保護裝置或保護罩。同時要注意防止滴頭連接處漏水,滴劍管易折并堵塞的情況;再者,滴劍不能插太深,否則番茄的根長勢過旺會向滴劍出水口生長,并堵塞出水孔。肥料有沉淀,會出現細小顆粒,所以滴頭易出現堵塞,應經常查看并修復。

在郊區或偏遠農場經常會出現突然斷電現象,灌溉時若突然停電,恢復供電后要灌溉時,機器對混合桶里已經滿桶的肥水不知道如何處理,會出現報警并停止灌溉,同時又會有少量的水進入混合桶里,造成桶里的肥水一直有少量外溢現象。解決方案:①停電后電腦要重啟,桌面等其他界面要重新打開。建議對以色列水肥機的軟件程序進行改進,恢復供電后電腦及各種界面能自動開啟,恢復供電后混合桶里的滿桶水先排到一定區域,以便下一個灌溉循環的開始。②采用備用電源,當主電源斷開時,備用電源自動開啟。

吊掛系統放蔓問題及解決方案

溫室內溫濕度高,番茄生長快,節間長,抹芽、打去老葉、放蔓、固定蔓,3~5天要進行1次。孫洪仁等[17]以草坪草為材料,葉面噴施多效唑,使草坪生長格局發生改變,生長延緩,修剪次數減少,節約修剪的人力和財力,并使草坪保持美觀的綠色[17-19]。建議使用矮壯素(多效唑),縮短節間長度,減少放蔓的次數。番茄苗在四葉一心時噴施50 mg/L多效唑,植株比對照葉片數量增多,株高變矮,有效控制了徒長,莖稈增粗,整株鮮、干重增加,根冠比增加,壯苗指數增加,形成了壯苗,比對照長得更加健壯,但具體的最佳噴施時期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摸索[20]。番茄苗在四葉一心比二葉一心噴施效果更佳;兩者噴施后壯苗指數和產量都顯著增加,但四葉一心噴施壯苗指數更高,產量增加更多[21]。放下的蔓要用大號鐵線做的扁擔,把兩側的蔓收集整理在一起,如蔓較多,則扁擔兩側的鐵線要制作得高些。

南方夏季高溫問題及解決方案

目前南方智能溫室采用秋季種植番茄,冬、春、初夏季收獲的形式,無法做到種植1次,一年四季收獲采果。夏季(特別8~9月)溫度較高,用濕簾-風機降溫的電力成本高,并且南方空氣濕度大,濕簾和風機的距離遠,降溫效果不理想。建議南方智能溫室四周高度的1/3~1/2(從地面開始向上)改用窗戶或卷膜,內設防蟲網。高溫時,打開四周的窗戶或卷上膜,讓其自然通風,再加外、內遮陽,溫室內溫度就會比室外低,同時節約用電。南方春夏多雨,天氣多變,同時建議溫室外要設置雨水傳感器。在下雨時能自動關閉天窗(以免斜雨從天窗進入溫室內),天晴則自動開啟天窗。在茬口上做些調整,避開高溫。如在高溫的6~8月時段種植黃瓜1茬(5~6月播種[22])。番茄6~7月播種,播后分苗1次,8月下旬~9月上旬定植,12月左右始收,春節前后上市,經濟效益明顯[23]。

參考文獻

[1] 王玨.我國溫室產業的發展趨勢[J].上海城市發展,2013,8(4):35-37.

[2] 葛志軍,傅理.國內外溫室產業發展現狀與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5):15751-15753.

[3] 吳敬才,鄭回勇,吳燕,等.南方智能溫室自動化控制系統的設計及管理[J].福建農業科技,2014(11):77-79.

[4] 孫竹波,汪東,柳新明,等.我國蔬菜無土栽培研究應用進展及發展前景[J].北方園藝,2000(2):11-12.

[5] 楊錨,邵華,金芬,等.新鮮蔬菜和水果中硝酸鹽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測定[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9,28(1):102-105.

[6] 吳敬才,鄭回勇,林瓊,等.智能溫室基質栽培不同品種番茄和草莓硝酸鹽殘留的分析[J].福建農業學報,2016,31(3):260-264.

[7] 周澤義,胡長敏,王敏健,等.中國蔬菜硝酸鹽和硝酸鹽污染因素及控制研究[J].環境科學進展,1999,7(5):1-13.

[8] 巨曉棠,張福鎖.中國北方土壤硝態氮的積累及其對環境的影響[J].生態環境,2003,12(1):24-28.

[9] 張維理,田哲旭.我國北方農用氮肥造成地下水硝酸鹽污染的調查[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1995,1(2):80-87.

[10] 賀,龍明華,白厚義,等.蔬菜硝酸鹽積累機制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長江蔬菜,2003(2):30-33.

[11] 張智峰,張衛峰.我國化肥施用現狀及趨勢[J].磷肥與復肥,2008,23(6):9-12.

[12] 汪李平,向長萍,王運華.我國蔬菜硝酸鹽污染現狀及防治途徑進展(上)[J].長江蔬菜,2000(4):1-4.

[13] 苗鋒,劉全鳳,闞曉君,等.無公害番茄硝酸鹽含量控制技術研究[J].河北農業科學,2014,18(3):20-23.

[14] 張宜昌.棚里棚外竅門多[J].農村科技,1998(2):16.

[15] 王會君.番茄常見的缺素癥狀及施肥措施[J].中國園藝文摘,2010(5):136.

[16] 閆偉.缺硼對水培番茄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3):18-29.

[17] 孫洪仁.中國草地科學研究與發展戰略[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5.

[18] 蘭劍,張麗霞.多效唑對多年生黑麥草坪用性狀的影響[J].草原與草坪,2002,97(2):32-33.

[19] 張遠兵,劉愛榮,吳曉東,等.不同濃度多效唑對兩種常見草坪生長的影響[J].中國林副特產,2003,67(4):47-507.

[20] 楊紅麗,王子崇,張慎璞,等.多效唑對番茄穴盤育苗質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9(11):101-104.

[21] 葛桂民,盧欽燦,李建欣,等.多效唑在番茄育苗上的應用[J].農業科技通訊,2015(8):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