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美學的認知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4: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設計美學的認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認知負荷;教學媒體設計;教學效應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08)11-0050-03
認知負荷理論自上世紀80年代由澳大利亞認知心理學家John Sweller提出以來,已逐漸成為人們研究認知過程和教學設計框架的一個主要理論。在教學媒體設計時,設計者常常忽視了工作記憶有限容量的性質,給學習者增加了不必要的認知負荷,也因而阻礙了他們的有效學習。認知負荷理論不僅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學習過程,還能為教學媒體設計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從而構建出適合學習者工作記憶加工的學習對象。因此,教師有必要自覺地將認知負荷理論應用到教學媒體設計中,積極探索減少認知負荷的教學媒體設計方法,使學習者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這也正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問題。
一 認知負荷理論簡介
1 認知負荷的概念含義
認知負荷的概念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被提出以來,盡管不同的學者對其涵義有著不同的理解,但我們一般傾向于將認知負荷定義成:為完成某項任務而在工作記憶中進行的心智活動所需的全部心智能量。可以認為,認知負荷的概念是建立在以下理論假設的基礎之上:①有限的工作記憶僅能處理一部分信息;②存儲知識的長時記憶的容量無限,并可用來克服工作記憶容量的有限性;③圖式儲存在長時記憶中,常被用來通過重組信息元素,把低水平圖式合并成高水平圖式的方法來構建知識,以降低工作記憶容量;④圖式無論多大或多復雜,在工作記憶中都被作為一個單一個體來處理;⑤圖式可以自動化并且可以在無意識下自動進行處理,而不需要工作記憶的有意識參與,因此降低了工作記憶容量。[1]
2 認知負荷理論的主要觀點
認知負荷理論主張容量有限的工作記憶與容量無窮的長時記憶是相互關聯的一體。因此,教學設計必需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記憶為依托,將設計的原理及規則建構為適合工作記憶的加工對象:圖式或記憶組塊。[2]對于教學設計者而言,為了使學習者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應給學習者施加精確水平的認知負荷,使其進行圖式的建構。換言之,教學設計者應當確保在進行教學時,學習者的工作記憶負荷不會超載。概括而言,認知負荷理論主要有以下觀點:①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人們很難同時加工多種來源的信息;②如果學習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學習者的工作記憶所能加工的信息容量,那么一部分或者全部信息將會丟失;③如果要學習的知識所引起的認知負荷相對較低時,那么教學設計所引起的認知負荷對學習效果的影響較弱。反之,這種教學設計所引起的認知負荷對于學習是至關重要的;④長時記憶系統中儲存有大量的圖式,這些圖式能被提取到工作記憶系統中,并可以作為單個元素進行處理。所有的信息在進入長時記憶之前,必須在工作記憶中進行信息加工。
3 認知負荷的分類
認知負荷可分為三種類型:內在認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和有效認知負荷。首先,內在認知負荷是由學習材料的內在特性即材料內部元素的交互性水平所決定的,它不易被教學設計所改變。因此,學習材料的不同,元素間相互作用水平也不同,也因而對內在認知負荷的要求也不同。對于低交互性的學習材料,由于在不考慮或較少考慮其他元素的情況下,就能被理解和學習,因此認知負荷較低。而高交互性的學習材料,由于需要學習某些元素并同時理解這些元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真正理解所學材料的意義,因此認知負荷較高。
其次,外在認知負荷是由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及學習活動本身的缺損造成額外的認知加工活動所致。在通常情況下,外在認知負荷加重學習者的心理能量,降低學習效率。特別是,當內在認知負荷較高時,外在認知負荷有可能導致學習者認知負荷過載,阻礙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此時,可通過教學設計來優化教學材料的呈現方式或學習者的活動,以此來降低外在認知負荷,從而促進學習者的學習。
最后,有效認知負荷指與圖式建構和獲得以及圖式自動化過程的努力程度有關的認知負荷。與外在認知負荷相似,有效認知負荷同樣受到教學設計的影響,但外在認知負荷對學習起干擾作用,而有效認知負荷能夠對學習起促進作用。教學設計的本質就是要控制好學習者的外在認知負荷,增加學習者的有效認知負荷,同時保證總的認知負荷在工作記憶容量允許的范圍內,即不造成認知負荷過載。[3]
二 認知負荷理論在教學媒體設計中的應用
認知負荷理論對教學的主要貢獻在于它提出一系列可用于減少外在認知負荷,促進學習效果的教學效應。這些效應歸納為:目標自由效應、樣例效應、完成問題效應、分散注意力效應、形式效應、想象效應、獨立交互元素效應、元素交互效應、變式效應、專業知識反效應、指導隱退效應、冗余效應等。[4]其中,有些教學效應能對教學媒體設計起到指導作用。下面將逐個解釋這些教學效應及給出其在教學媒體設計中應用的例子。另外,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根據認知負荷理論的主要觀點,在內在認知負荷較大情況下,研究如何減少學習者的外在認知負荷,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因此,下面給出的用于減少外在認知負荷的教學媒體設計方法,只有在內在認知負荷較高的情況下使用,才具有較好的效果。
1 分散注意力效應及其應用
在理解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信息源的材料時,由于這些信息源相互所指且分布在材料的不同地方,學習者必須綜合各個不同的信息源,不斷在材料中重復“尋找―匹配”的過程。這種頻繁“搜索”不但分散了學習者的注意力,而且給工作記憶增加了工作負荷。例如,為了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文章,設計者有時在閱讀材料后附上生詞意義注釋。由于文章和生詞注釋是分開的,因此,在理解材料時,學習者必須在文章和生詞注釋之間來回“穿梭”,這種不斷“尋找―匹配”相關信息的過程增加了學習者的記憶負荷。依據認知負荷理論,消除分散注意效應的辦法是整合材料中相互所指的部分,以減輕認知負荷。
根據分散注意力效應產生的原因,在教學媒體設計中要將帶相關內容的媒體以整合方式呈現,這樣才能夠使學習者較有效地獲得信息。例如,對于包含相關內容的文字和圖表材料,可將相關的文字材料放在圖表合適的位置,這樣可促進學習者對圖表內容的理解(如圖1所示)。對于只有圖表的的學習材料,也可適當地在圖表中加入說明性文字,盡管這樣會使信息源增多,但卻讓學習者無需在工作記憶中對圖表進行語義聯想及猜測,也因而降低了學習者的認知負荷。
2 雙重感官效應及其應用
認知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工作記憶至少由兩個信息處理器組成。這兩個處理器一個處理聽覺信息,另一個處理視覺信息,且以部分獨立的方式運作。因此,通過使用兩種處理器,可以擴大工作記憶的信息處理容量并增強工作記憶效率。為此,認知負荷理論主張采用視覺和聽覺雙重感官模式輸入材料,以減少或降低記憶負荷。同樣,已有的實驗結果也表明,采用“視覺――聽覺”雙重感官形式輸入材料的教學效果要比單純的視覺形式有效得多。[5]
在教學媒體設計中,如果同時呈現相關的文本、圖像、動畫等教學媒體,各種媒體信息就會相互競爭視覺資源,造成學習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各種信息都得不到有效加工。依據雙重感官效應,解決上述問題的辦法是將文本信息以聲音的方式轉換到聽覺加工渠道,以減少視覺加工渠道的認知負荷。例如,在講授動圈式拾音器的工作原理時,同時呈現動圈式拾音器的圖形和文字講解材料(如圖2所示)。為了理解動圈式拾音器的工作原理,學生須綜合兩種材料,在圖形和文本之間分配視覺資源,這種頻繁的“搜索”過程給工作記憶增加了額外的認知負荷。此時,可根據雙重感官效應對該媒體設計進行改進,即將文字材料改用聲音方式講解。當然,如果將圖形改為動畫,而文字材料改用聲音方式來講解,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3 獨立交互元素效應及其應用
在呈現認知負荷較高的高元素交互的材料時,先給學習者呈現一些認知負荷較低的獨立的元素,然后再呈現完整的材料。該效應對教學材料的呈現順序和教材中章節內容的編排順序有指導的作用,即元素低交互的材料先呈現,元素高交互的材料后呈現,這也符合學習者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的學習規律,也因此減少了外在認知負荷,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根據獨立交互元素效應,在教學媒體設計時應注意向學習者呈現教學內容的順序,即:先簡單后復雜、先部分后整體。例如,在講解擴音機的工作原理時(如圖3所示),先分別呈現前置放大、混合放大、推動放大、功率放大等組成擴音機的各部分的教學信息,然后再呈現各部分如何共同完成擴音過程的工作原理教學信息。因為有前面的知識做鋪墊,學生理解擴音機的工作原理就不會再有困難。
4 元素交互效應及其應用
學習材料內部元素的交互性水平與想象效應相關。當使用低元素交互的材料時,想象效應消失,當使用高元素交互的材料時,想象效應又出現。想象是學習者在頭腦里對記憶表象進行分析綜合、加工改造,從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過程,它與創造性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是人類創造活動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
根據元素交互效應,在教學媒體設計時應適當給學生呈現一些復雜的教學材料,讓學生有一定的想象空間,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當然,這種高元素交互材料的呈現不僅要適量,而且還要以學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和規則做基礎,否則易給學習者造成學習困難。
5 冗余效應及其應用
雖然整合材料中互相所指的個體信息源可以減輕認知負荷,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但這需以各種不同信息源不能被單獨理解為前提條件。由于處理冗長文字和圖表會給工作記憶增加認知負荷,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相關信息源中的任一個能夠被單獨理解時,整合包含多余或重復信息的學習材料并不可取,會造成冗余效應。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必須消除冗余的信息。
依據冗余效應,在教學媒體設計時應避免呈現無關的或帶有重復教學信息的媒體,以減少學習者的認知負荷。例如,在說明某學校高一年級各班的人數時,如果同時用表格和文字材料來描述(如圖4所示),就會造成冗余效應。因為表格的信息已不解自明,文字部分的說明顯然是多余的,所以刪除文字說明部分,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認知負荷。另外,在媒體設計時還要注意減少許多裝飾性的信息,如界面中突然出現的動畫、聲音等,因為這些信息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從而增加學習者的認知負荷。
三 結束語
根據認知負荷理論,外在認知負荷和有效認知負荷都要受到教學媒體設計的影響。在內在認知負荷較高的情意下,教學媒體設計應盡可能地減少外在認知負荷,從而使學習者能進行有效的學習。認知負荷理論對教學的主要貢獻在于它提出了一些旨在減少認知負荷,促進學習效果的教學效應,其中有些教學效應對教學媒體的設計有指導作用。因此,在教學媒體設計中,教師可依據這些效應進行媒體的選擇、呈現及編排呈現的順序等,以減少學習者的外在認知負荷,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楊心德,王小康.認知心理學視野中的認知負荷理論[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版),2007,29(3):11-15.
[2] 常欣,王沛.認知負荷理論在教學設計中的應用及其啟示[J].心理科學,2005,28(5):1115-1119.
[3] 張建波.認知負荷理論:教學設計研究的新視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51-53.
篇2
關鍵詞:1990年代以來;美國;社區學院成人教育;機制
世界各國的教育發展史表明,成人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教育體系中非?;钴S的部分。在美國整個教育系統中,成人教育是規模最大、辦學形式最靈活多樣、涉及內容最廣泛的一種教育形式。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美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生產結構和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教育系統自身的變革,成人教育有了質的發展。社區學院不斷地為廣大成年人提供新的信息、擴充新的知識,使他們能夠達到新技術、新形勢下的新要求,美國的成人教育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發達的成人教育體系之一。
一、1990年代以來美國社區學院成人教育機制發展與完善的社會背景
(一)經濟結構的變化
高科技日新月異,世界范圍內的經濟競爭,以及快速傳送新技術的信息網絡的建立,使得美國大多數工作崗位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對雇員的培訓、再培訓和再教育就成了當務之急。這也使成人教育的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使其不再僅僅是那些有條件的成年人追求自我完善的一種途徑,而變得日益與成人的工作息息相關了。
第一,工作崗位日益計算機化。隨著計算機在美國的普及,且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工作崗位,因而成人接受計算機培訓的人數呈增長勢頭。
第二,由于技術和知識的更新換代,一個人現已掌握的勞動技能很快會被淘汰,對于諸如大學教授、醫生、建筑師這樣的專業性職業者在大學所學的知識已不像以前那樣可以終身受用,而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第三,快速的技術更新造成了新工種的產生以及舊工種在性質上的變化。僅在1996年計算機應用及軟件、通信和娛樂新技術領域就產生了40多萬個工種。很明顯,新工種集中在那些對其職工學歷要求更高的領域。不僅新工種要求更高層次的教育,老工種也在性質上發生了變化,對從業者的學歷還將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事實表明,一個公司的人員素質是該公司最具競爭力的因素。高素質的雇員隊伍不光意味著雇員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更需要他們在知識付諸實踐的能力方面有所增強,以便他們能夠自行解決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這就對成人教育及職業培訓的具體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人教育必須出臺新的策略以促進成人學習者在創造性思維方面的發展。
二、1990年代以采美國社區學院成人教育機制發展與完善的實際狀況
(一)多類型的教育形式
美國社區學院以社區為依托,又充分服務于社區,把為正規大學的預科教育同為社區服務的各種培訓結合起來,以開放性辦學來滿足當地不同層次、不同對象的教育需求。例如馬里蘭州蒙哥馬利學院成人教育有四種形式:一是轉學教育:這類學生主要是沒有考取一般四年制大學的,先在社區學院學習1―2年,然后到馬里蘭大學或其他大學攻讀學士學位,他們在社區學院所修的學分是被承認的。一般每個社區學院都有幾個相關大學,承認其學分并接受其學生,這種教育方式給成人創造了到大學深造的機會。二是大專類教育:主要是兩年制大專生,學分修滿后可以獲得大專學位。例如蒙哥馬利學院就有45個學科可授予大專學位。以上兩種為學歷、學位教育。當今的美國由于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傳統的工作性質、手段和內容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出于自己謀職發展的需要,感到有必要重新回到學校學習。1996年有資料表明,25歲至35歲的美國公民的平均工資,受過高等教育比沒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男性高出57%,女性高出60%。這就使得約有1/4的美國人通過成人教育來重新獲取學位。
另外兩種為職業證書教育和短期培訓。這是美國成人教育中頗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取得學歷文憑是受教育者的主要目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這種狀況已經有了根本的轉變,美國成人教育強調的是“終身教育”。現在,人們參加成人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再是為了獲得文憑,而是為了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目前,美國每六個從業人員中就有一個在學校進修或攻讀學位,且根據美國聯邦教育部最近的調查統計,在總共六種成人教育活動中,人們更多地參加與工作有關的課程和個人發展課程。參加與工作有關的課程占成人總數的23。1%,參加個人發展課程的占成人總數的22.8%,參加中等教育后學歷文憑計劃的只占9.4%。這類教育有兩大特點:一是靈活性,主要反映在教學內容的多樣性和層次上,一切滿足學生的需要。二是快速性,從信息反饋到開班,時間很短。如接受職業證書教育的學生在蒙哥馬利學院可以通過幾個月或一年的學習得到一個專業證書,可以授予30種不同的專業證書。該學院還設有60多個短期培訓,涉及建筑、印刷、汽車修理、舞蹈等。在社區學院,經常會看到一些學生在實習駕駛汽車、操作電腦,婦女在進修烹調技術。
總之,社區學院綜合性教育職能適應了成人的多種教育需求,廣泛靈活的課程設置原則使成人教育內容同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更相適應。
(二)廣泛多樣的專業及課程設置
社區學院根據本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開設各種專業,招收人數根據勞動力的客觀需要量來確定,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術能力和操作技能,培養經濟管理和社會服務方面的初級和中級專業人才。進入90年代,由于時代的巨變及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社區學院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專業設置及教材等方面根據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需求隨時進行調整。它承擔起越來越多的社會教育、繼續教育和文化生活教育的重任,相當一部分教育內容是為在職人員進修提高或者補習某種課程和訓練某種特定技能服務。西北理工大學地處美國科技城硅谷,學校就以培養計算機軟件開發人才為主,在專業課設置上直接針對計算機軟件的技術開發和創新,因此學校畢業生受硅谷企業歡迎。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認為“社區學院在確保我們有技術熟練的工人來幫助商業界充分利用數字時代的所有機會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迸c加州好萊塢影城相鄰的Fullenon社區學院繼續教育中心,專門設立了電腦動畫設計的高級研修課程,為影城培訓應用人才。
有些教育直接與企業聯合,共同負責對企業在職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協作的途徑有二:一是社區學院根據企業的要求為企業在職人員提供可在本企業內修完的各類課程,甚至提供全套學位課程。在這些課程中,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三分之二是學分課程;二是由企業和社區學院共同授予學分和學位。社區學院的專業及課程設置,具有鮮明的職業技術特色。如商業管理、財會、辦公室行政、音樂科技、環境治理、電器工程、計算機、學前教育、汽車維修、醫護等。此外,社區學院還有為滿足特殊人群需要舉辦的多種教育。譬如對老年人進行的體育、保健、營養以及如何正確對待死亡的教育;對退休人員進行如何寫遺囑等方面的法律知識教育;對聾啞、畸形等殘疾人進行特殊需要的教育。顯然,如此多樣而具體的課程內容保證了美國成人教育實現多方面的目標,滿足各類學員的需要,促使成人教育充分融人美國社會生活,并產生重要影響。
(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1.課堂教學。課堂可以設在校園內或社區辦公樓中,主要采用黑板、投影、電視錄像等方式,每個教室均備有投影儀、電視機及錄像機。課堂上學生可以隨時打斷教師的講課提問題,教師也總是給學生提問題的時間。此外,課堂討論及分組討論等方式也應用很廣。
2.電視教學。電視教學有兩種方式:實時方式及非實時方式。實時方式使授課端及聽課端均有攝放像設備,教師講課時學生可在異地同時聽課,并可隨時通過攝像及通信設備向教師提問題,教師即席解答。如海洋社區學院在3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里投資600萬美元建立電視教學中心,在面向社區實施教學時,通過電視教學手段,實行主課堂和分課堂同步教學,同步雙向交流。先進一流的教學設置和手段為成人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非實時方式類似于我國的電視大學。
3.網上大學(UOL-University on-Line)。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美國的網上成人學校和網上教學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網絡教育打破了傳統的教育理念,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成人學習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目前在美國東部已有近30所社區學院建立了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E―mml,或WWW這些Internet網上工具來下載教師的講課內容,并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還可以通過E―mail向教師提問題。許多授課內容采用了多媒體動畫方式,例如物理學的振動問題,可以用2階數學方程來描述,代表了一個彈簧拉長松開后,來回震動的物理現象。屏幕上通過一個動畫來直觀地顯示出改變方程參數后彈簧振幅及頻率變化的效果,使得學生很容易理解方程各參數的物理意義。網上大學的考試方式一律采用集中筆試或口試??茖W技術的進步特別是現代信息科學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成人教育領域利用因特網、衛星等先進的通訊技術,使成人參加教育活動在時間安排、內容選擇、與指導教師之間的交流等方面更加靈活。成人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更加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學習。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大大方便了工作時間、地點經常變動的在職人員學習,他們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因此在成人領域才得到廣泛的運用和推廣。但是這類網上大學所設學科是有限制的,對于一些實踐性極強的工程類學科,這種方式難以推廣。
(四)嚴格的教師任用制度
1.教師任職資格和選聘程序。獲得教師任職資格除符合聯邦各州政府教師資格證書規定的條件外,特別強調要具有實踐經驗。國家規定,要成為從事高職教育的教師,必須具備學土以上學位,并對所授技術課程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經歷及最新經驗,或者在合適的技術領域有5年以上的實際經驗,還要求有當顧問和獨立判斷與研究的能力。實際上,美國社區學院的教師都有著相當高的學歷。1998年社區學院專職教師中,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分別達61.7%和20%。他們來校不僅要接受聘請委員會全體成員的面試,提問考察,為師生作學術報告,還要與師生廣泛接觸,與系主任、校長面談等。面試結束,委員會根據標準與需要投票表決后正式聘用。
2.教師任期制。美國社區學院實行教師任期制,一般包括短期合同制和終身制申請權兩種。短期合同制是根據學校需要及教研經費的情況、教師工作質量,每年簽訂合同決定去留。擁有終身教職申請權的教師按規定一般在校任教5―6年后可以申請終身任職。未獲終身教職者,或得到來年再次申請的一次性許可,或得到正式通知不再留任。并且,在教學、科研上卓有成效的人才能成為終身教授,他們的工作穩定,但薪水比合同制教授低。
3.教師實行專兼職結合制。社區學院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知識和技能,重視理論的實用性和應用性。所以社區學院都普遍聘請社區內外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他們講授的課程實用性、針對性強,并且帶來大量的人才需求信息,也增強了辦學的針對性。聘請兼職教師的費用相對較低,1995年兼職教師所占的比例為61%,1997年已達66%。
篇3
[關鍵詞]口腔正畸美學;矯治;頜面部;臨床教學;美學教育;美學認知
1口腔正畸美學的理解和認知
口腔正畸美學源于美容牙科學,其評價標準與規律符合美容牙科學一般規律的同時,又有鮮明的自身特點。
1.1正畸美學的范疇和內涵更加廣泛:Sarver把口腔正畸美學歸納為解析面部美學的宏觀美學(macroesthetics),涵蓋微笑美學理念的微小美學(miniesthetics)和研究牙齒美學要素的微觀美學(microesthetics)等三個范疇[6]。可以看出,口腔正畸美學不僅關注牙齒、牙列和牙齦形態的細節,也關注唇齒位置,并且更加關注面下1/3高度、上下頜骨的發育關系,面部正側面整體形態等面部美學的內容。因此,正畸美學不僅包含牙列美學的概念和內容,還涉及對面部形態特征在動、靜態狀態下的整體美學評價,以及面部美學評估中黃金比例的應用;此外,面下部比例、鼻面角、頦頸角及許多其他與面部審美相關的比例和角度研究也是面部美學定量評估的重要部分[7]。顯然,口腔正畸美學的內容更加廣泛、深入,也更加生動具體。
1.2正畸美學評價指標的相對模糊性:盡管美學概念和美學評價標準相對寬泛,但在涉及牙體修復美學和牙周美學等領域,人們仍然試圖用相對確定的數值來衡量和界定美學標準。例如,目前廣為流行的前牙美學設計(DigitalSmileDesign,DSD)軟件,就把前牙寬度比、前牙高度、前牙色澤、牙齦弧度和高度等描述牙齒細節的數值作為美學標準加以運用并體現在微笑美學設計中。與之相比,顏面美學的定量測量則更多地體現在側位頭影的硬組織分析中,而軟組織形態受動態特征影響明顯[8],且審美方面受民族、區域、生活環境及文化傳統等主觀方面的影響更大,因此涉及顏面美學的評價指標仍然相對模糊。
1.3正畸美學目標的預測性與長期性:正畸矯治除了可以對排列不齊的牙列進行矯治以改善牙齒微觀美學外,還可以充分利用上下頜骨的生長潛力,引導或改變頜骨的生長方向,對頜面部的生長發育進行一定程度的引導和調控。多數進行口腔正畸治療的患者往往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高峰期,具有較強的頜骨生長潛力。對上下頜骨的生長和發育進行合理的引導,可以改善頜面骨、面下1/3甚至整個頜面部的外形特征。因此,這一宏觀美學目標的實現具有較強的模糊性和一定的可預測性。此外,這一正畸美學目標的實現是隨著頜骨的生長發育逐步完成的,有著相對的長期性。這也是口腔正畸美學與美學修復的主要差異之一。
1.4更加強調功能與美學的協調穩定:口腔正畸治療的目標是美觀、協調和穩定。因此,口腔正畸美學也更加強調在通過正畸改善功能的同時,實現美學目標的協調和穩定。通過正畸治療可以逐步實現顱面與頜骨、頜骨與牙列、牙列與牙之間的相互協調與穩定,與單純的牙齒美學相比,口腔正畸美學涉及的范圍更廣泛,可調控的范圍更大,因而,也更容易實現口腔功能與美觀的統一,從而促進二者的協調穩定。
1.5綜合應用多種治療手段以實現正畸美學:正畸治療可使牙齒在生理性矯治力的作用下,在更大的空間和范圍內進行旋轉和移動,這為牙齒美學的改善和實現提供了更豐富的實現手段。通過正畸矯治,在牙齒美學設計的基礎上,通過牙齒間隙的調整、咬合關系的協調和改善等方式,在一定基礎上為牙齒美學的實現提供了更為符合生理并有效的途徑。
2口腔正畸美學的教學實施
如前所述,口腔正畸美學能在更廣泛的顱頜面區域實現功能和美學的統一。指導學生始終把握口腔正畸美學的標準,對于正畸矯治的設計、治療和矯治目標的實現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口腔正畸專業課的理論和臨床教學中,有必要加強和深化對口腔正畸美學的教學,具體實施措施如下:
2.1樹立發展學的觀念,以發展的觀點預測正畸美學變化:如前所述,口腔正畸美學目標的確立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可預測性,其變化趨勢和程度與患者的個體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在口腔正畸美學的教學實施中,首先應樹立發展學的觀念,在掌握生長發育規律的基礎上,結合患者發育特點,進行合理的矯治設計。例如,對于口呼吸習慣引起的前牙深覆蓋患者,在治療設計時即注意引導學生思考錯牙合形成的機制,由于張口呼吸習慣導致頰肌張力增大,唇肌松馳,引起上牙弓寬度不足,切牙唇向傾斜,繼而導致前牙深覆蓋。在此基礎上,分析上下頜骨、牙弓間的相互關系,并根據生長發育狀況、骨性關系等制定后續治療方案;在矯治過程中充分觀察牙弓關系、頜骨關系的變化,讓學生充分了解面部生長發育在矯治中的作用。
2.2以功能為中心,實現功能和美學的協調:正畸矯治中,功能的協調是穩定和美觀的基礎,如果脫離了功能基礎,再高要求的美學目標都是不穩定的,都可能隨著牙頜功能運動而復發。在指導學生進行診斷設計時,始終強調從功能角度出發,在符合生理功能的基礎上追求最佳的美學效果。例如在講授正常牙合標準時,不僅讓學生充分理解正常牙合的特征,更應該理解這些特征與功能的關系。同樣,在理解和掌握靜態下的咬合特征基礎上,還應理解在動態的功能運動中牙、牙列牙合關系,在牙合-頜骨-顱面系統整體協調統一的條件下實現牙、牙列乃至顏面部的美學[9]。基于對功能的深入理解,實現功能的美學的協調和統一,這是口腔正畸美學目標實現的前提。
2.3美學基本理論的學習和美學標準的掌握:正畸美學與牙體美學修復相比,涵蓋范圍更廣,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因此,正畸美學首先也應滿足一般審美中的對稱均勻、單純齊一、協調反差、比例勻稱、節奏韻律、秩序和諧等常見表現形式[10]。臨床治療中,正畸醫師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美學原理,還應具備豐富的顱面、牙頜解剖結構知識及對容貌美的理解,將美學思想貫徹在整個矯治理念、矯治設計、矯治過程和療效評價中。對每一位具體的患者結合審美意識、審美要求及具體條件,將性別、個性等要素具體加以體現,維護和再塑面下1/3高度和形態,使治療后的牙列和面部外形既有良好的功能、美觀、穩定,又具有動態美、魅力和個性,把牙頜畸形矯治從單純的牙齒排列,提高到創造容貌美的新層次。
2.4正畸診療訓練中美學目標的確立與實現:在制定矯治方案時,應基于美學的矯治設計與醫患溝通,相對準確地把握患者的心理預期,充分了解患者對面部美的理解和正畸審美心理狀態對矯治結果的期望,制定切合實際的正畸美學目標[11]。還應看到,正畸診療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需要通過對牙齒、牙合曲線、咬合、頜間關系的逐步改正漸進地實現矯治設計的美學目標。短時間的牙頜變化可能不一定能即刻實現美學目標,甚至由于牙齒的逐步排齊出現暫時性的美學效果變差。因此,在正畸診療臨床培訓中,著重訓練學生對治療過程的預見性以及對最終治療目標的整體把握,不因一時的牙列形態變化影響診療過程中的決策;始終確立和強化美學目標,向美學矯治目標逐步逼進。依據美學評價指標評價每次復診的美學變化,逐步樹立牙頜變化與顏面部美學的對應關系,從而為實現最佳的美學矯治效果提供保證。
2.5計算機輔助美學評估、設計技術的應用:近年來,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也為口腔美學的評估和預測提供了新的手段[12]。隨著數字化牙科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放射技術、3D攝影及相關軟件程序的應用有助于全面分析軟硬組織的數據;也使得數字虛擬三維排牙成為可能;與此同時,還應看到計算機技術遠未成熟,與傳統人體測量學和頭影測量的對比研究,存在缺乏大量正常數據庫,無公認客觀的面部標志點等不足[13]。因此,正畸美學的教學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和保持學生對新生事物的渴求及對新興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的興趣,努力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的相關技能,在計算機輔助設計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激發學生對這一新興技術的熱情和興趣,為將來在正畸臨床中不斷實踐和發展計算機技術在美學評估、美學設計中的應用奠定基礎。
篇4
關鍵詞:數字藝術 設計美學 人與物 功能與形式
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數字藝術在藝術文化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諸多藝術家以及設計師都竭盡全力通過數碼“工具箱”來獲得自身創作的新靈感。他們想要獲得效果更佳的表現效果和創作途徑,而且他們還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自己的藝術追求和理想。數字時代的快速發展高度融合以及協調了藝術設計者、藝術對象、藝術材料、方式和途徑手段、藝術理念以及傳達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各種藝術元素實現了互動,并使得表達出的新審美特質與傳統的藝術特征存在著諸多差別。
一、設計美學內涵
(一)研究對象
在設計美學領域,它的研究對象涵蓋了藝術設計所面向的總體范疇。通常情況下,它的范圍涵蓋了以下內容:設計產品所具備的美學性質,這囊括了設計美學的性質、組成、分類、藝術風格以及設計美學所蘊含的創造性、文化意蘊以及形式美等;設計過程中的美學事宜,包括在產品開發生產過程中設計師自身的地位和重要性,設計師所具備的藝術修養、審美理念和情趣、藝術特征、設計模式,與社會審美品味、科技、來自市場方面的需求信息、生產制作和形式法則等;在產品消費領域所要求的美學事宜,這就囊括了消費心理、文化、自身背景、時代流行趨勢和風尚、民族消費心理和消費信息回饋等;部門設計美學包括了建筑、設計,環境設計美學;設計美學史,包括設計風格、設計心理發展史和部門設計史等。
(二)設計美學的中心問題
在設計美學領域,最為重要的三對關系是人與物、功能與形式以及主觀創造性的產品設計與約束性的客觀生產條件之間關系。
1.人與物的關系。這是美學立論的基礎。在美學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藝術家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高度重視。在產品設計過程中,人性化的藝術設計得到了充分體現,“宜人化”成為了美學藝術設計的根本原則之一。需要說明的是,盡管設計美學高度重視人的主體地位,然而設計美學不能將這種設計理念和設計思想變得過于絕對。對設計美學而言,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物的和諧是最高境界。
2.功能與形式間的關系。在設計過程中,對非藝術品來說,功能是它的本質特性,產品功能是實現功利的基礎和根本。藝術設計與藝術創作存在很大區別,從根本上來講是因為設計還要追求功利。設計出來的產品,除了用于欣賞之外,還務必具備某些功能,滿足某些需要。功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也不能過于忽略設計形式,這是由于形式還體現出了對產品本身所要求的精神需求,忽略了形式等于否定了人的精神需要。
3.產品設計的主觀創造性與客觀約束性的關系:產品設計和藝術創作存在著很大差別,藝術創作的自由比藝術設計要寬泛得多。藝術設計也有自由,但是和藝術創作相比,藝術設計的自由度要小得多。這就要求設計師不得不在藝術設計過程中面對和處理更多的客觀約束,高明的設計師總是善于將客觀約束轉變為主觀上的設計自由。
二、數字藝術與設計美學的結合和發展
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在數字藝術時代,綜合性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數字技術的發展為當代設計藝術提供了新的創作工具、設計介質、設計行為的同時,也要求了對學科之間的交叉、綜合。新的設計形式和設計方式打破了傳統學科之間的專業界限,當代設計已不再局限于比較單一的學科專業范圍內,而已經成為一種能夠融合多種學科的載體。數字技術將圖像、聲音、文本、動畫、音頻等多種元素或形式進行整合,豐富或突破了原有的設計藝術語言和表現形式,提高了作品的感染力。
當代設計還越來越注重藝術與科學的關系,當代設計者不僅從與之相鄰的學科內獲取知識,甚至從與之相遠的學科領域去研究和探討設計問題。傳統的學科界線被沖破,行業間的界線也在數字空間中逐漸變得模糊,設計者需要越來越多的專業以外知識,電子學、藝術學、生物學、物理學、數學、天文地理、心理學、音樂、攝影等相關學科的成就被綜合運用到設計中。
在以往的人類審美體驗中,一種藝術形式往往只具備一至兩種審美體驗的特性。如繪畫的意象感,音樂的沉浸感等。但是,數字藝術時代新興設計形式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審美體驗。如交互媒體設計、數字影像藝術、虛擬現實設計、新媒體藝術,這些設計形式基本都綜合了文本、圖形、圖像、音樂、視像、動畫等元素,豐富了人們的視聽及互動感受,帶來了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數字藝術時代下的新設計形式則通常具備審美體驗的多樣性和綜合性。如虛擬現實,虛擬現實具備“三感”特征,指的是沉浸感(innnersion),構想感(imagination),交互性(interaction)。虛擬現實的審美特征早已包含在“三感”之中,尤其是沉浸感。人類社會中的絕大部分審美體驗都可以在虛擬現實作品中得到體現,是人類審美理想在數字化時代的綜合體現。
此外,數字藝術時代特有思維方式,不同于傳統設計特征中所體現出來的設計思維,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具象思維。如網絡的出現改變和促進了信息的傳遞,給人類提供了一種新的傳播媒介,同時也創造出一種新的交流方式。設計者可以在網絡上跨地域進行協同創作,設計作品的主體和客體在一定意義跨越了空間。而在另一方面,這種類似于電影的假定性真實的思維方式,帶來了設計精神及審美愉悅體驗的超越,使主體與客體混淆在數字藝術中,獲得了極度的和欲望的釋放。
三、數字藝術時代的設計美學特征
數字藝術時代,數字技術的發展運用不僅對設計自身審美經驗產生了沖擊,同時也對設計主體客體間的面對方式進行了重新建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設計表述方式、過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和變化,新的設計理念也持續不斷地拓展了新的空間和社會文化、設計學科之間進行了重新的整合。
在數字藝術時代,設計表述方式、過程的重大影響和變化主要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作為設計主體的設計者認知與表述
互聯網的出現導致了信息的膨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認知效率。同時,技術信息及藝術信息的有效傳播促進了邊緣設計主體的衍生。計算機的操作才能加上藝術才能仿佛才是數字藝術時代的必須。軟件版本的快速更新、新技術的不斷涌現要求設計主體也必須不斷地提升自我認知。一方面做到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另一方面又要適應新時代下新的要求和挑戰。
從傳統手繪到數字手繪,從二維手繪到三維手繪,從單一手繪到全面手繪,設計表現過程中的表述方法對作為設計主體的設計者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及變化。無論是軟件的進一步改良改進還是硬件性能的進一步攀升,都在強調設計者在自我的認知行為及方式上要加快速度。早期在印刷文明影響下成長的設計主體往往缺乏必要的設計應用軟件操控能力,而專門從事軟件開發運用的專家又缺乏藝術的精神,這是我們常常能看到的一種情況。
(二)設計客體認知結構的變化
數字藝術時代是一個讀圖的時代,是一個視像的時代。信息的膨脹無論是對設計主體還是客體都有著同樣效果的影響,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海量的信息資源不可避免地造成設計客體的審美趨向復雜,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設計客體的審美。并且,互聯網資源共享的便利性改變了既往“勞動即有收獲”的結構,大量的免費的設計資源、設計資料、設計理論能使更多的設計客體轉化成設計主體,再加上計算機應用軟件操作,儼然就是一個設計者。
另外,設計新形式的出現也構成了設計主客體的共同參與,許多諸如網頁藝術設計、網絡游戲等需要共同去構建一個整體。
(三)設計表述形式及技巧的進一步拓展
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軟硬件也越來越適合設計表述,新的設計形式也隨之不斷涌現。同時,運用于設計表述的技巧方式也不斷得到突破。從傳統的二維空間表現,到設計者運用數字技術進行三維空間效果的表達,再到能將復雜的思維空間、動態空間直觀而形象的表現出來,在今天似乎已經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必定會有更多的表述形式及技巧涌現。
(四)既有審美經驗的攀升與憂思
數字藝術時代下設計介質、設計行為、設計工具等使得當代設計具有了區別于傳統審美標準的新的審美形式。在新標準和新形式的訴諸下,又對數字技術有了更高的要求,感性的影響,理性的提升,而理性的形式又在不斷招呼感性的內容。在嚴謹的審美態度下,設計者必須提高自我的審美注意。藝術的價值應是設計師富有的藝術才華和設計思想,只有重視創造性思維的拓展與能力的提高,才能設計出富有藝術魅力的有意義的作品。
篇5
1.色彩教學的理論基礎?,F代藝術設計色彩教學的理論基礎源自瑞士色彩學家、畫家約翰內斯·伊頓的色彩理論,伊頓通過研究色彩的各類屬性,建立了一套嚴謹、科學的色彩體系。
2.色彩教學的目標。藝術設計色彩教學的目的是通過分析色彩的物理屬性、化學屬性、生理屬性及美學屬性,為各設計專業課程在色彩領域的認知和表達作一個基礎的鋪墊。
3.色彩教學的環節。在藝術設計的色彩教學中,關于色彩認知能力的培養,幾乎都來自兩門課程——《美術基礎》中的“色彩”部分和《設計基礎》中的“色彩構成”部分;關于色彩表達能力的培養,在所有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當中都會涉及。而表達所需要的知識點在這兩門課程中沒有完全具備,造成在色彩的設計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
4.色彩教學的內容。以色彩的物理屬性、生理屬性、美學屬性為主要教學內容,訓練色彩認知與表達能力。在現有的教學內容中,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有關色彩的化學屬性和美學屬性中地域性色彩美學的部分。
5.色彩的應用。在基礎課程中,設計造型基礎中有關色彩觀察能力、色彩審美訓練、色彩造型能力與色彩表現能力的訓練都與色彩的應用有關;以中國傳統文化學為主的中國傳統圖案、裝飾也大量涉及了色彩的應用;以設計史、設計基礎理論、設計方法論為主的設計理論基礎中關于色彩的內容也占了相當大的部分。在專業課程中,視覺傳達、環藝設計、工業設計三大領域都和色彩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關系。
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的今天,沒有中國傳統民族色彩體系在現代藝術設計教體系的建立,色彩教學就不完善,體系就不夠完整,未來的色彩設計也將缺少豐富的源泉和華彩的樂章。
二、中西色彩認知和表達的異同
1.西方色彩的認知方式
在西方理性探求世界本原和發展的過程中,將色彩的研究和對光等自然現象的研究給予了同等的重視。西方文藝復興之前的漫長歲月中,色彩在宗教觀念的影響下,象征意味還很濃厚。例如“在基督教中,金黃色被用來象征上帝和者;紅色是圣化的色彩,象征上帝之愛和流血犧牲;紫色是上帝圣服的顏色,在世間,又是表現一種王室、教皇的色彩;綠色象征著誕生和希望;藍色則是天國的顏色,又表示信念、真誠和貞潔”等。①有關色彩在視覺藝術領域的應用,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階段:以固有色為主的自然化階段;以光源色、環境色、固有色三位一體的自然化階段;以條件色為主的主觀表現化階段;以色彩原理為主的色彩構成階段。
2.中國色彩的認知方式
中國繪畫的各個領域,大都有意識和無意識地弱化和排除了光的存在以及對光的描述,在此狀態下的色彩基本還建立在“有限的”自然色彩范圍,甚至還存在較強的象征性和用色的程式化傾向。“畫,掛也。以彩色掛物象也?!薄皰臁笔菂^別的意思,意味著色彩的不同,或者說色相的不同是色彩表達的主要功能。如“畫春山設色須用青綠”②“藤黃……舊人畫樹率以藤黃入墨內,畫樹干,便覺蒼潤”③“朱砂人物肉色及調和衣服諸樣黃色,以其鮮明愈于赭石多多也。”④古代繪畫技法叢書中都表述了或者是明確“規定”了具體的用色范圍、部位和顏料(色相)。然而,“它表述了一種東方式的色彩認知特征:較之眼睛所見之色而更重心象之色?!雹萦纱艘残纬闪酥袊髁骼L畫色彩體系的特征。
由此可以表明,中國色彩的認知是多元思想體系下,以實際需求為契機而逐漸發展產生融合形成的,在不同的體裁中有與之對應的色彩表述方式。
三、色彩教學體系的重建和完善
1.以西方色彩觀為主的色彩認知表達體系為主
現將此體系描述如下:①以色彩的形成原理和光與色的關系為理論基礎,介紹和分析了色彩的形成和概念;②進一步分析色彩的屬性、色彩的體系,闡述了色彩與人的視覺和生理關系;③建立在前兩者基礎上的實踐證明;④設計領域的應用。在四個層面進行了逐步、深入的理論分析和練習。由此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體系。筆者認為,應該在原有教學體系中,融入本民族和具有代表性的其他民族色彩觀念下的色彩體,以便更加完整、全面地學習和應用。
2.以中國色彩觀為主的色彩認知表達體系為輔
在以中國色彩觀為主的色彩認知體系中,首先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索:①擴展色彩的多樣性;②增加色彩的感知性。在中國各個地區,對色彩的感知和應用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所處環境、地域和歷史人文的差異,導致了對色彩的多樣性感知;③融合色彩的象征性。關于色彩的象征性認知方面,在原有體系中有不同程度的闡述,但是過于零星,不夠完善;④探索色彩的文化性。
事實上在有關色彩的全球化的使用中,完全是融合而多元的,但相對在教學體系中并沒有凸現出來,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習和應用的脫離,影響了色彩表達的終極進程。
結語
色彩的認知和表達,始終建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色彩的教學體系也應建立在涵蓋多元體系的基礎之上。教學理論、教學理念的合理應用也勢必在完整的架構中凸現多元化特點,如此才會形成色彩之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在當今社會,保留和發揚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是必要的,在現代設計色彩教學體系中,貫穿這一思想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注釋:
①王宏建,袁寶林.美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455頁.
②唐岱.繪事發微·春山.
③(清)王概.芥子園畫傳·樹干.
④(清)沈宗騫.芥舟學畫編·人物.
⑤??苏\.色彩,在中國古代的認知與表達.藝術與科學第1卷.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篇6
一、藝術美學的發展和促進來源于普通的生活中
1、藝術美學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藝術美學發展不是空想,不是光怪陸離,是有所依據的。不論藝術作品所想要表達的是作者從何種角度所發現的美,都是存在著一定的生活依據的。人們通過在生活中的一些經歷,所見所聞,最終有所感悟,產生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藝術一定是與人們能產生共鳴的,而原因就在于其本身就源自于生活,那么他們在感受的時候自然就會有認同感,因此,藝術美學源于生活。藝術美學之所以最終會被稱為藝術,被稱贊為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表現的出色。生活中的一個有一個經歷,普遍而平凡,但最終能從每一個經歷中有所感悟和體會的并不多,藝術美學就是將一個個經歷中所體會的美以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表現的層次更高。源于生活是藝術美學的形成基礎,而以一種更高的層次表現出來才能備受推崇,所以藝術美學高于生活。
2、工業設計即是良好的立足于實際生活中
而工業設計毫無疑問就是一種以產品為核心的實用性體現。源于藝術美學為基準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并不能良好的產生實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種思想的表達,一種作者對美的認知闡述,但是工業設計毫無疑問必須是以產品實用性為基礎的,任何工業設計要是最終影響到了產品的實際使用,毫無疑問會立即被市場所淘汰掉。工業設計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其目的是為物品、過程、服務以及它們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構成的系統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質。所以實際上工業設計就是對于實際生活的體現,而良好的將工業設計能夠更好的理解,了解人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將會是藝術美學作品創作的基礎,唯有真正的深入到生活的實踐當中才會有更加發人深省的感悟,自然就能創作出更加引人共鳴的藝術作品。
二、與藝術的融合是現代工業設計的發展趨勢
1、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精神世界建設的需求越來越大
人類在不斷的進化和發展,從猿到人,從石器時代到當前的發達社會,在生存狀態逐漸得到了保障之后自然就會更加注重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設。藝術美學就是一種先進精神的表達。將藝術美學良好的體會在生活實踐當中毫無疑問將會更好的提升人們精神境界。通俗點來說,就是熏陶對人們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不斷的沉浸在一個藝術的環境中自然就更容易培養出一種藝術的氣質。所以人們在注重精神建設的同時自然就會更加注重藝術美學的發展,在現代工業設計中良好的融入藝術美學毫無疑問將會更好的契合當前市場。
2、工業設計中引入藝術美學的重要性
設計美學就是良好的將美學原理運用到設計領域當中,也是一種對于工業設計和藝術美學的良好融合。工業設計作為產品升級換代和設計創新的有效手段,在提高產品質量和銷售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良好的使用設計美學進入到工業產品設計中無疑能更好的打開銷路。多年來實踐證明,人們己不滿足于習慣的造型樣式,實用、便宜又適合生產的許多設計在一次次經過市場的驗證和篩選后被不斷淘汰。而良好的將藝術美學的諸多理念和操作使用在工業設計當中,使得一個個工業產品在不損失其實際功能的情況下也能良好的保留一定的藝術性,雖然比不上那些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但也能在極大程度上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三、結束語
篇7
目前,將認知科學成果與美學研究相結合已經在美學原理的闡述方面取得相當積極的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對“美的事物由何而來”的問題做出了科學化的解釋。這一科學化的解釋一方面為回答傳統美學核心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另一方面證明了認知科學對于美學研究的有效性。
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事物為什么是美的?為什么有的形式能引起美感,有的不能;同樣的一個形式,為什么可以在此時是美的,在彼時是不美的。
以往的研究常常是絞盡腦汁地要找到事物或其形式中蘊含的“美本質”或“美屬性”,找到形式表現中美的規律或法則。但兩千多年來毫無結果。因為,任何一個事物、任何一種形式都可能是美的;同樣,任何一個事物、任何一種形式也可能是不美的。表明,尋找“美本質”或“美本身”的努力無論在事實上還是在邏輯上都是行不通的。應用認知科學的美學研究則可以合理地解釋這類疑難問題,揭示出事物形式與情感反應之間聯系的建立過程和機制。
所有事物(包括成為審美對象的事物)都是內質與外形的統一體;其內質可以具有一定的功用價值,其外形是內質功用價值的表征、標識。人在把握一個事物時,對事物外在表現信息的知覺與對事物內在利害價值的感受在時間上是幾乎同時的,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事物內外兩方面因素所形成的刺激引發不同腦區的同步振蕩,在大腦皮層的相關中樞中被整合為一個完整的事物[1]。即,事物的內質信息和外形信息可以在大腦信息加工機制的作用下,在生物學層面上形成非常穩定的神經聯系。這種神經聯系一旦建立,人自然而然地會將事物外形信息同事物內質的利害價值視為一體。
人對事物外形的知覺經驗可以“內化”為腦內的知覺結構,就好像是事物外形在對大腦的知覺結構加以“刻畫”。如果知覺經驗足夠深刻,就能刻畫出相應的“形式知覺模式”。于是,經由形式知覺模式,作為客體的事物外形就同主體的知覺建立起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建立起來之后,再遇到具有類似形式的事物,經由知覺而進行的識別和判斷可以更加迅速,更加準確。
形式知覺模式的作用還不僅如此。如果一個事物的內在價值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就會引起人的好感;緣此,這一事物的外形也能通過知覺過程引起人的好感,相應于這一事物外形的形式知覺模式就同好感建立起聯系。以后,一旦見到與形式知覺模式相匹配或相類似的事物形式,就會直覺性地形成好感。這樣,作為客體的事物外形又經由形式知覺模式的中介同特定的情感反應建立起聯系。最終形成了“事物形式—知覺(形式知覺模式)—情感反應”的連接環路。在這一前提下,人只要知覺到與既有形式知覺模式相對應的事物及其外形,就能直覺性地產生相應情感。
近期有一項實驗研究可以間接地證明這一點。意大利都靈大學和國家神經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借助一系列實驗,訓練實驗鼠將不同音調的聲音、閃光或醋的氣味同由電擊造成的不良刺激相關聯。在聲音關聯實驗中,將聲音與電擊刺激相關聯。這樣,實驗鼠由電擊刺激形成的恐懼就同特定聲音相關聯,形成對特定聲音產生恐懼的記憶,形成知覺與情感的捆綁反應[2]。表明,當大腦儲存情感記憶時,會將感官信息即形式知覺模式與情感信息捆綁在一起。我們在生活中可以見到:兒童在醫院被護士打針時會感到痛疼,因而形成了對護士服的知覺模式。在這種知覺模式及情感聯系作用下,兒童往往一看到醫院中穿白大褂的人就會感到恐懼,嚇得哭叫,甚至一進入醫院就開始哭鬧。
事物與知覺的連接機制使得人的具體情感態度全方位地同事物各構成因素相粘連——既粘著于事物的內在功用之上,又粘著于事物的外形表現之上。事物的內質可以經由利害性需求的滿足而引發肯定性情感,被稱之為功利性的;事物外形可以經由知覺即形式認知而引起肯定性情感,被稱之為美感。在審美中的表現是:于人有害的事物就引起否定性的丑惡感;于人有利的事物就引起肯定性的美感。例如,長期以來,狼對于人類來說都是危害性的、不利的;因此,狼的形象是丑惡的,不能被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狼對人的危害性越來越小,而狼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已經成為需要人類來關照、來保護的對象。狼在生態環境方面的有利性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于人有利的事物。這時,狼的外形就同肯定性情感相關聯,狼的形象也可以被審美了。
二、美學對認知科學的呼喚與期待
如上所例,認知科學與美學相結合,有著非常廣闊的研究前景。但在目前,認知科學界還沒有從美學研究的需要出發進行研究,也沒有進行過審美方面的實驗;美學對認知科學材料的運用往往是間接的、原理性的,缺少直接回答問題的科學證明。隨著認知科學美學研究的深入,需要設計出專門針對美學研究的實驗。這對美學研究來說非常重要。例如:
1.關于審美活動的利害性與非利害性
這一點,關涉到對審美活動本性的認識。美學研究的一項公認成果是,審美是非功利的。那么,人體中是否存有非功利的審美中樞?目前的認知美學研究只能利用認知科學的成果提出一些似說,認為:人體中不存在專門化的審美中樞,但存有利害意義中樞和形式表現中樞,這兩個中樞的激活狀態就決定了人是否可以處于審美狀態。
根據人類認知活動的特點,可以推測:動物及人類在長期的認知活動中形成了兩大類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外在表現形式構成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內在功用價值構成的信息。事物的內在功用價值同人類機體的生存狀態直接相關,為生存所需要;事物的外在表現形式則同事物的內在功用價值相關,可以為動物及人類尋找生存需要提供有效方式。從人對事物加以認識的功能和目的看,主要是為了獲得對象事物相應于機體生存需要的有關信息,尋找被生存所需要的功用價值。具有功用價值的事物內質相當于同人的生存需要相關的刺激物;事物的外形則是這一刺激物的信號或表征。
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的特性是:面對所接受的信息,要對其各種因素加以抽象分解,然后分類傳送,分別存放,逐級加工,最終整合。認知活動的特點造成了對動物來說具有生物學意義的腦中樞。而對美學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實是:相關研究證明,腦內神經元對事物的物理性信息和意義信息是能夠加以分辨并區 別對待的[3]。可以認為,事物內在的利害性意義信息和外在表現形式的物理信息都是被分解處理、分類存放的,由此形成形式表現信息中樞和利害意義信息中樞。即,在大腦認知結構中形成相互區分的兩大類中樞區域:一是統攝利害意義信息的中樞,一是統攝外在表現信息的中樞。
這兩大類中樞的結構和功能可在猴腦研究中得到部分證實:猴腦中,有一些專門對事物外形特征(例如食物的外觀或味道)加以反應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各司其職,其中,一些神經元僅對食物的外觀起反應,一些僅對食物的味道起反應,一些既對外觀也對味道起反應;下丘腦中的神經元對食物的反應主要取決于動物的動機狀態;即只有當猴子饑餓時,這些神經元才對食物的外觀和(或)味道起反應。動物對食物的外觀和味道作出的自發反應和行為反應與這些神經元的活動密切相關[4]。對猴子來說,食物外形信息是對事物利害價值的表征,因此,只有當猴子產生利害性需要時,這些外形信息才能引起猴子的注意;猴子的利害需要狀態應該是由專門的一些神經元加以掌控的,即存在著利害中樞,專門對內在意義、利害價值進行加工,加以反應。
如果允許實驗猴充分吃飽,眶額回皮層停止對食物的形狀和氣味的放電,顯示出神經反應下降,表現為與食物的被享受價值的消失相一致(動物不再注意食物)。與此相反,大多數腦的其他“獎勵神經元”(請注意,下丘腦與杏仁核例外)對此情境則保持恒常反應,即對味覺刺激的“感覺性質”而不是對“感情性質”進行編碼(Roll, 1999)。說明情緒刺激(飽食享受)和感覺刺激在這里得到區分[5]。
這個觀察和實驗表明,腦異的神經元可以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樞。從類別上看,一類是對事物外觀形式起反應的,一類是對事物內質利害價值起反應的。對實驗猴來說,食物的形狀和氣味就是食物利害價值的表征,與事物利害價值具有等同的意義,因為實驗猴還不能把食物的外在形式信息同其內質利害價值抽象地分離開來。所以,實驗猴在吃飽之后,利害需要即行消失,食物形狀、氣味對利害價值的表征作用也即行消失,相應的利害中樞不再發生反應,不再放電。但是,在知覺中樞方面,實驗猴對食物形狀和氣味的感覺依然存在,依然能對食物的外形進行知覺性質的加工。說明,在實驗猴的前額葉(眶額回)皮層中,既有對事物單純外形加以知覺的神經中樞,又有對事物利害表征性(即外形的利害意義)進行加工的神經中樞。不過,在實驗猴的腦中,這兩個中樞還不能完全抽象地相分離,因此,猴子不具備審美能力。
根據上述材料,美學研究需要這樣的實驗:面對同一個事物,人處于功利性需求狀態即不能審美時,腦內呈現出一種反應狀況;處于無功利性需求狀態即可以審美時,腦內呈現出另一種反應狀況。出現了功利性需求時,對事物外形的知覺同功利中樞相關聯,而在審美狀態下對事物外形的知覺就不同功利中樞相關聯?;蛘撸孕枨蟮玫綕M足時,情感呈現為一種模式;在非利害狀態下形成審美情感時,腦區激活部位呈現為另一種形態,不與利害中樞相聯。如果這一情形得到實驗證明,就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審美狀態及審美注意的神經機制。而利用腦成像等相關技術進行這類實驗,似乎是可行的。近日有報道,美國的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掃描成像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可以讓測試者“觀看”到自己大腦思維中的動態圖像,形成令人驚訝的“讀心術”[6]。
2.關于美感與的本質性區別
這一問題對于認識審美活動的特性也至關重要。目前,人們只能通過體驗來感受并表達與美感的不同。但僅憑經驗的說明畢竟是遠遠不夠的,科學化的美學研究應該有確切可靠根據。在此,認知科學美學也是根據經驗和認知神經科學的成果做出一個假想:和美感的根本區別即在于機體內部的情感體驗是否同利害性感覺中樞相連接。
如上所述,人對外界的認知可以區分為兩大類途徑:一是對事物外在形式的知覺,一是對事物蘊含利害價值的內在感覺。形式知覺和利害性內在感覺是相對獨立的兩個神經中樞,有不同的神經通道,形成兩種不同的認知方式。由利害性認知方式所引發的情感有專門的生成途徑和神經聯系模式;南形式知覺性的認知方式所引發的情感也有專門的生成途徑和神經聯系模式。很可能,正是情感的生成途徑和神經聯系模式的特殊性造成情感體驗的不同。
對情感的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可使我們形成一個大概的印象或推測:機體內部的每一種狀態都向大腦中的評估控制系統發放帶有特定色彩的信息,引發具有特定色彩的情感體驗。有什么樣的機體狀態和感受,就會有什么樣的情感體驗;有多少種機體狀態和感受,就會有多少種情感體驗。在基本情緒基礎上,可以形成復合型的情感。復合型情感體驗同復雜的對外在環境的認識相關,也同復雜的對內在機體狀態的感覺相關。
復合型情緒之所以復雜,是因為引緒的通道或神經模式比較多,每一個通道或神經模式都有自己的色彩,多色彩交融在一起就形成帶有復合色彩的復合型情感。這種情形對我們的啟示是:很有可能,受到觀念和意識調控的利害性感覺中樞能夠根據認識的狀況而發出種種神經信號,調節皮層中的神經活動,引起相應的行為和體驗。心理學家卡西奧泊(Cacioppo)認為:
一個刺激可以引起一個基本評價,這一評價的結果就決定了個體是趨近還是回避,同時也會導致個體產生生理上的變化。雖然在最初的評價中軀體內臟反應并不一定發生,但卻會隨著從情緒特異性的激活到無差別的激活這一連續體上激活狀態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同時這種變化會與來自軀體內臟的感覺輸入一起并行傳人腦內。而成年人則可以對這些軀體內臟的變化信息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最終就導致了特異性的情緒體驗[7]。
人的每一種認識、行為都有特定的神經活動模式;傳送到評估控制系統引起情感反應時也會有不同的模式,從而引起色彩各不相同的體驗。由此推想,利害性生存中樞和形式知覺中樞都有自己獨特的傳輸通道和神經模式,發放具有自己色彩的信息,引發不同色彩的感受和體驗。人在與事物構成認知關系時,既能知覺到事物的形式因素,又能意識到事物的利害價值。事物的形式因素和利害性因素各以自己的通道對評估控制系統和大腦皮層形成刺激。通道的模式不同,表現的色彩就不同,感覺和體驗也應有所不同。在利害性狀態下 ,生存利害性居于優勢地位,利害性色彩成為主色彩,而且非常的濃重,其他色彩都被覆蓋,被遮蔽,人只能體驗到利害性情感。當人沒有利害性需求時,機體處于無利害狀態之中;這時,利害性的主色彩不復存在,形式知覺通道及其模式的色彩才能得以彰顯,使人形成美感體驗。打個比方,由形式知覺帶來的情感體驗相當于月光,由利害需求帶來的情感體驗相當于陽光。當日月同輝時,人們感覺不到月光,只能感覺到陽光;只有當陽光不在的時候才能感覺到月光。
以上闡述雖然符合認知科學的基本原理,但卻由于缺乏實驗數據的支持而只能停留在假說階段。美學研究非常需要認知科學協助解決這樣幾個關鍵問題:(1)人體非利害狀態的存在雖有心理經驗的證明,能否也得到神經科學水平上的證明?(2)利害和非利害狀態下,當前知覺信息同已儲存信息的聯接方式及范圍、作用是否不同?即審美知覺與一般知覺有何區別?(3)審美情感與一般利害性情感在體驗上的差別是否能有心理學、生理學、生物學方面的實證根據?等等。
3.關于兒童審美心理研究
按照認知美學的原理,審美是經由形式知覺而形成美感的活動,需要以具備完全的抽象思維能力為前提,以便在知覺到事物時,能夠把事物的外形和內質完全地抽象開來。只有在這種認知方式下才能形成非利害性的愉悅感即美感。如果是這樣,則不具備完全抽象思維能力的兒童是不具備一般審美能力的,因此不能進行審美,或者說不能形成審美的情感體驗。但是在生活中,一兩歲的幼兒也會說“好看”、“漂亮”等話語,似乎可以審美。
幼兒審美能力的形成應該符合幼兒智能發展的一般規律。兒童的自我意識是逐步形成的,一般要到兩三歲時才能將自己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事物區分開來,懂得什么叫“我”。“兒童認為非生物客體也具有各種生命客體的特征,如有思想、觀點、愿望、意圖和情緒感受能力等等,就像他自己一樣。……這是由于幼兒不能區分心理的東西和物理的東西。如對幼兒來說,事物的名稱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屬性,夢是看得見的物質的動畫片,而思想是一種音調(“在我頭背后的一張嘴向頭的前面的一張嘴講話”)[8]。如果不能區分心理的東西和物理的東西,當然不能區分事物的本體與其符號。在這種智能基礎上,不可能有“形式”概念,也不可能形成經由形式知覺而產生的情感體驗。但是,這畢竟只是邏輯的推論,還缺乏直接的實證材料。我們需要從美學角度設計相關實驗,看看幼兒的實際知覺和情感體驗狀況究竟是怎樣的,弄清一些具體的現象和問題。例如,當兒童說到“漂亮”時,其感覺是否與成年人的審美感覺具有同樣的性質?兒童是怎樣識別“漂亮”及“不漂亮”的?如此等等。這種實驗及研究可以更全面地對兒童的思維、智能及內心世界有深刻的了解,也可以在審美機理方面提供更充分的根據。
三、審美機器人的開發和利用
總起來說,審美是經由形式知覺而形成愉悅的活動。審美活動時主體的身體機制是人人相同的。如果把審美過程中大腦對審美信息的加工機制比作計算機的工作,則相當于說,人的審美有基本一致的程序。應用同樣的程序,輸入不同的數據就會有不同的運算結果。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經驗各不相同,由此形成不同的形式知覺模式暨審美眼光,形成不同的審美觀念。這就構成了各人在審美時的具體數據。相當于說,每個人都在共同的審美程序之下輸入自己的數據,審美程序運算的結果,就是每個人自己的審美體驗。在大致相同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可以形成大致相同的知覺經驗,即有大致相同的審美數據;因而可以有大致相同的審美體驗,表現為共同的審美旨趣和審美對象,被稱之為“共同美”。不同的生活環境及個體獨特的經驗構成特殊的數據,因而各人有不同的審美體驗,表現為各不相同的審美旨趣和審美對象,被稱之為“差異美”。
美學原理的研究首先是發現審美的機制,即人人相同的審美程序;然后是發現各不相同的審美數據怎樣造成千姿百態的審美體驗。從這一美學原理出發,利用對審美程序的了解,可以設計出會審美的機器人。它有著像人一樣的知覺機制和情感反應程序,只要輸入相關數據,就可以模擬出人的審美狀態和審美體驗結果。
如果把審美功能加入到仿真機器人中,可以使機器人更加逼真、更加人性化,從而更易在社會中應用、推廣,被消費者所接受。還可以利用審美機器人來預測人的審美趣味和發展取向,例如檢測藝術形象、廣告內容、產品外形及包裝樣式等等帶有審美性的物品在消費者眼中可能引起的審美反應。
篇8
目前,將認知科學成果與美學研究相結合已經在美學原理的闡述方面取得相當積極的成果,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是對“美的事物由何而來”的問題做出了科學化的解釋。這一科學化的解釋一方面為回答傳統美學核心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另一方面證明了認知科學對于美學研究的有效性。
美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事物為什么是美的?為什么有的形式能引起美感,有的不能;同樣的一個形式,為什么可以在此時是美的,在彼時是不美的。
以往的研究常常是絞盡腦汁地要找到事物或其形式中蘊含的“美本質”或“美屬性”,找到形式表現中美的規律或法則。但兩千多年來毫無結果。因為,任何一個事物、任何一種形式都可能是美的;同樣,任何一個事物、任何一種形式也可能是不美的。表明,尋找“美本質”或“美本身”的努力無論在事實上還是在邏輯上都是行不通的。應用認知科學的美學研究則可以合理地解釋這類疑難問題,揭示出事物形式與情感反應之間聯系的建立過程和機制。
所有事物(包括成為審美對象的事物)都是內質與外形的統一體;其內質可以具有一定的功用價值,其外形是內質功用價值的表征、標識。人在把握一個事物時,對事物外在表現信息的知覺與對事物內在利害價值的感受在時間上是幾乎同時的,由此造成的結果是:事物內外兩方面因素所形成的刺激引發不同腦區的同步振蕩,在大腦皮層的相關中樞中被整合為一個完整的事物[1]。即,事物的內質信息和外形信息可以在大腦信息加工機制的作用下,在生物學層面上形成非常穩定的神經聯系。這種神經聯系一旦建立,人自然而然地會將事物外形信息同事物內質的利害價值視為一體。
人對事物外形的知覺經驗可以“內化”為腦內的知覺結構,就好像是事物外形在對大腦的知覺結構加以“刻畫”。如果知覺經驗足夠深刻,就能刻畫出相應的“形式知覺模式”。于是,經由形式知覺模式,作為客體的事物外形就同主體的知覺建立起對應關系。這種對應關系建立起來之后,再遇到具有類似形式的事物,經由知覺而進行的識別和判斷可以更加迅速,更加準確。
形式知覺模式的作用還不僅如此。如果一個事物的內在價值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就會引起人的好感;緣此,這一事物的外形也能通過知覺過程引起人的好感,相應于這一事物外形的形式知覺模式就同好感建立起聯系。以后,一旦見到與形式知覺模式相匹配或相類似的事物形式,就會直覺性地形成好感。這樣,作為客體的事物外形又經由形式知覺模式的中介同特定的情感反應建立起聯系。最終形成了“事物形式—知覺(形式知覺模式)—情感反應”的連接環路。在這一前提下,人只要知覺到與既有形式知覺模式相對應的事物及其外形,就能直覺性地產生相應情感。
近期有一項實驗研究可以間接地證明這一點。意大利都靈大學和國家神經學研究所研究人員借助一系列實驗,訓練實驗鼠將不同音調的聲音、閃光或醋的氣味同由電擊造成的不良刺激相關聯。在聲音關聯實驗中,將聲音與電擊刺激相關聯。這樣,實驗鼠由電擊刺激形成的恐懼就同特定聲音相關聯,形成對特定聲音產生恐懼的記憶,形成知覺與情感的捆綁反應[2]。表明,當大腦儲存情感記憶時,會將感官信息即形式知覺模式與情感信息捆綁在一起。我們在生活中可以見到:兒童在醫院被護士打針時會感到痛疼,因而形成了對護士服的知覺模式。在這種知覺模式及情感聯系作用下,兒童往往一看到醫院中穿白大褂的人就會感到恐懼,嚇得哭叫,甚至一進入醫院就開始哭鬧。
事物與知覺的連接機制使得人的具體情感態度全方位地同事物各構成因素相粘連——既粘著于事物的內在功用之上,又粘著于事物的外形表現之上。事物的內質可以經由利害性需求的滿足而引發肯定性情感,被稱之為功利性的;事物外形可以經由知覺即形式認知而引起肯定性情感,被稱之為美感。在審美中的表現是:于人有害的事物就引起否定性的丑惡感;于人有利的事物就引起肯定性的美感。例如,長期以來,狼對于人類來說都是危害性的、不利的;因此,狼的形象是丑惡的,不能被審美。隨著社會的發展,狼對人的危害性越來越小,而狼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化,已經成為需要人類來關照、來保護的對象。狼在生態環境方面的有利性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于人有利的事物。這時,狼的外形就同肯定性情感相關聯,狼的形象也可以被審美了。
二、美學對認知科學的呼喚與期待
如上所例,認知科學與美學相結合,有著非常廣闊的研究前景。但在目前,認知科學界還沒有從美學研究的需要出發進行研究,也沒有進行過審美方面的實驗;美學對認知科學材料的運用往往是間接的、原理性的,缺少直接回答問題的科學證明。隨著認知科學美學研究的深入,需要設計出專門針對美學研究的實驗。這對美學研究來說非常重要。例如:
1.關于審美活動的利害性與非利害性
這一點,關涉到對審美活動本性的認識。美學研究的一項公認成果是,審美是非功利的。那么,人體中是否存有非功利的審美中樞?目前的認知美學研究只能利用認知科學的成果提出一些似說,認為:人體中不存在專門化的審美中樞,但存有利害意義中樞和形式表現中樞,這兩個中樞的激活狀態就決定了人是否可以處于審美狀態。
根據人類認知活動的特點,可以推測:動物及人類在長期的認知活動中形成了兩大類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外在表現形式構成的信息,一是由事物內在功用價值構成的信息。事物的內在功用價值同人類機體的生存狀態直接相關,為生存所需要;事物的外在表現形式則同事物的內在功用價值相關,可以為動物及人類尋找生存需要提供有效方式。從人對事物加以認識的功能和目的看,主要是為了獲得對象事物相應于機體生存需要的有關信息,尋找被生存所需要的功用價值。具有功用價值的事物內質相當于同人的生存需要相關的刺激物;事物的外形則是這一刺激物的信號或表征。
大腦進行信息加工的特性是:面對所接受的信息,要對其各種因素加以抽象分解,然后分類傳送,分別存放,逐級加工,最終整合。認知活動的特點造成了對動物來說具有生物學意義的腦中樞。而對美學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的事實是:相關研究證明,腦內神經元對事物的物理性信息和意義信息是能夠加以分辨并區別對待的[3]??梢哉J為,事物內在的利害性意義信息和外在表現形式的物理信息都是被分解處理、分類存放的,由此形成形式表現信息中樞和利害意義信息中樞。即,在大腦認知結構中形成相互區分的兩大類中樞區域:一是統攝利害意義信息的中樞,一是統攝外在表現信息的中樞。
這兩大類中樞的結構和功能可在猴腦研究中得到部分證實:猴腦中,有一些專門對事物外形特征(例如食物的外觀或味道)加以反應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各司其職,其中,一些神經元僅對食物的外觀起反應,一些僅對食物的味道起反應,一些既對外觀也對味道起反應;下丘腦中的神經元對食物的反應主要取決于動物的動機狀態;即只有當猴子饑餓時,這些神經元才對食物的外觀和(或)味道起反應。動物對食物的外觀和味道作出的自發反應和行為反應與這些神經元的活動密切相關[4]。對猴子來說,食物外形信息是對事物利害價值的表征,因此,只有當猴子產生利害性需要時,這些外形信息才能引起猴子的注意;猴子的利害需要狀態應該是由專門的一些神經元加以掌控的,即存在著利害中樞,專門對內在意義、利害價值進行加工,加以反應。
如果允許實驗猴充分吃飽,眶額回皮層停止對食物的形狀和氣味的放電,顯示出神經反應下降,表現為與食物的被享受價值的消失相一致(動物不再注意食物)。與此相反,大多數腦的其他“獎勵神經元”(請注意,下丘腦與杏仁核例外)對此情境則保持恒常反應,即對味覺刺激的“感覺性質”而不是對“感情性質”進行編碼(Roll, 1999)。說明情緒刺激(飽食享受)和感覺刺激在這里得到區分[5]。
這個觀察和實驗表明,腦異的神經元可以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中樞。從類別上看,一類是對事物外觀形式起反應的,一類是對事物內質利害價值起反應的。對實驗猴來說,食物的形狀和氣味就是食物利害價值的表征,與事物利害價值具有等同的意義,因為實驗猴還不能把食物的外在形式信息同其內質利害價值抽象地分離開來。所以,實驗猴在吃飽之后,利害需要即行消失,食物形狀、氣味對利害價值的表征作用也即行消失,相應的利害中樞不再發生反應,不再放電。但是,在知覺中樞方面,實驗猴對食物形狀和氣味的感覺依然存在,依然能對食物的外形進行知覺性質的加工。說明,在實驗猴的前額葉(眶額回)皮層中,既有對事物單純外形加以知覺的神經中樞,又有對事物利害表征性(即外形的利害意義)進行加工的神經中樞。不過,在實驗猴的腦中,這兩個中樞還不能完全抽象地相分離,因此,猴子不具備審美能力。
根據上述材料,美學研究需要這樣的實驗:面對同一個事物,人處于功利性需求狀態即不能審美時,腦內呈現出一種反應狀況;處于無功利性需求狀態即可以審美時,腦內呈現出另一種反應狀況。出現了功利性需求時,對事物外形的知覺同功利中樞相關聯,而在審美狀態下對事物外形的知覺就不同功利中樞相關聯?;蛘?功利性需求得到滿足時,情感呈現為一種模式;在非利害狀態下形成審美情感時,腦區激活部位呈現為另一種形態,不與利害中樞相聯。如果這一情形得到實驗證明,就可以清晰地揭示出審美狀態及審美注意的神經機制。而利用腦成像等相關技術進行這類實驗,似乎是可行的。近日有報道,美國的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掃描成像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可以讓測試者“觀看”到自己大腦思維中的動態圖像,形成令人驚訝的“讀心術”[6]。
2.關于美感與的本質性區別
這一問題對于認識審美活動的特性也至關重要。目前,人們只能通過體驗來感受并表達與美感的不同。但僅憑經驗的說明畢竟是遠遠不夠的,科學化的美學研究應該有確切可靠根據。在此,認知科學美學也是根據經驗和認知神經科學的成果做出一個假想:和美感的根本區別即在于機體內部的情感體驗是否同利害性感覺中樞相連接。
篇9
[論文摘要]本文從探討在當代中國科學構建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出發,展開闡述了在當今視覺傳達美學標準混亂的狀況下如何構建更科學、更優良的美學觀,在此基礎上積極展望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的良好秩序和美好前景。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進程,作為信息傳播重要手段之一的視覺傳達行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當代中國,視覺傳達作為一個新型且處于上升階段的學科和行業,在自身發展表面繁榮的掩蓋之下,其實呈現的是美學標準的混亂缺失和美學價值的良莠不齊。“內美”的缺失,必然制約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范圍內的發展狀態,最終影響其學科及行業的生命力甚至扼殺之??茖W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不僅是視覺傳達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推動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走向真正繁榮的當務之需。
一、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意義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有何意義,這個問題,需要從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的發展現狀說起。
從廣義的范圍來說,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所有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遞的設計,但從狹義范圍來說,今天視覺傳達學科的主要內容依然是“graphic design”,即大家通常認知的“平面設計”。從廣義角度來說,因其所包含的內容在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拓展,尚無準確的外延和確切的定義,故而我們對其現狀的分析先從其較為嚴謹的狹義范圍說起。從形態的角度看,視覺傳達設計包括構造形態和應用形態兩大部分。構造形態包括字體、標志、插圖、設計影像、電腦圖形、動態圖像和設計編排;應用形態包括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企業形象一體化(ci)設計和多媒體傳達設計等。這些形態之中,對我國社會生活環境中廣大受眾影響較大的當屬熔鑄構造形態于其內的應用形態中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設計、展示設計、vi設計等。這些設計形態基于一定的信息傳播目的,借助不同的傳達形式,廣泛而深刻地投入到社會生活中并對受眾的身心狀態起到了極大的影響和誘導作用。
綜觀以上各種形態的視覺傳達作品,不難發現,雖其傳達形式和內容不同,但總的風格類型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傳統風格
因循中國傳統裝飾風格,將中國元素注入各類現代設計之中,使之呈現一種本土氣息的設計面貌。而此類風格的作品中,有些彰顯了中國元素的獨特魅力,成為此類風格中的上乘之作;而有的則淪為守舊之作,缺乏新意。
(二)外來風格
外來風格類的作品,吸收借鑒西方或日韓等國家的設計風格,體現出極強的現代個性。但這類作品中,亦有優質而凝聚著內在設計力度的佳作,和一些僅在畫面充斥喧囂著浮躁前衛的形式感的、不知所云的模仿之作。
(三)其他風格
其他一些風格的作品群中,其實是孕育新風格的蚌床,充滿著探索和嘗試的無限可能性。但也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需要在不斷的設計實踐中拔高,確立自我。
追根溯源,我們不難發現,上述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視覺傳達學科在我國屬于一個亦古老亦新興的行業。如廣告、包裝等,在我國古代其實早已出現。如唐代詩人杜牧有詩云:“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個“酒旗”其實就是我國廣告的初始形態。又如北宋時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商標拓本,其實也即我國古代附帶商業價值包裝的早期形態。然而這些視覺傳達的早期形式雖然存在于我國商業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但其作為一門學科或行業體系的形成卻是在西方社會,我國的視覺傳達學科和行業體系是從西方社會移植而來的。
移植而來的學科生命體在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的過程中必然會引起一些混亂的反應,這表現在,一方面,原有的內在美學標準部分喪失;另一方面,本土化的美學標準尚未確立?;诖?,是中外混雜之下的美學標準的混亂。視覺傳達設計歸根結底是一種藝術門類,其內在美學體系的混亂,必然就造成了其外在形式的混亂發展,這是事物發展必然的內在規律。而時代經濟發展需要的契機,加劇了其混亂發展,也為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的形成準備了一個充分的醞釀期。
二、如何構建科學的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我們首先需要對視覺傳達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有一個深刻而清楚的透視,之后,再根據其實際特點,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修正各種混雜的觀念并使其形成體系。
視覺傳達在當代中國的發展狀況,如前所述,處于一個假性繁榮的階段。其“繁榮”是·由于當代社會的商業化和信息化的推動和催化作用。是商業信息社會的必然要求;而所謂“假性繁榮”則指它是在一種中外設計觀念混雜、設計風格混亂、美學內涵半缺失的狀態下取得自身的自發發展的,缺乏科學美學觀的指導。特別是商業視覺傳達方面,其商業味道漸濃,形式感越來越強,內在的文化藝術性則日漸缺失,藝術形式淪為商業目的的載體。而這些,都是美學觀缺失或沙化的直接反映和后果。在認識到并承認這個現實之后,我們需要直面這個事實,既不要抱怨,也不要沮喪,而是要以端正的心態接受這個事物發展的必經過程,同時還要以科學的頭腦、正確的態度去理清現狀,糾正其不良傾向,引導其樹立科學的美學觀。
由前面可知,我國視覺傳達設計界多種風格并存,既有中國傳統風格的,也有外來風格的,還有其他自發形成帶有一定模糊性的尚未定性的風格。多種風格并存向來也是藝術發展的一個必然格局,我們不可能抹殺其中任何一部分而搞成整齊劃一的模式,故而就需要在“多元共生”的基礎上形成“和而不同”的局面,在各個風格類型內部促進其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不要過多地去扼殺新的嘗試和追求,設計界同繪畫界一樣,歷來就是在各種風格的激蕩交替中獲得自身的長足發展的。但并不是說要受眾縱容和忍讓一些一而再、再而三的無謂無益的嘗試,而是在堅守視覺傳達的文化藝術性的根基上,仍然堅持真善美的原則,簡化和美化視覺傳達的語言和外在表現形式。在傳播各種社會、商業信息的同時,使其形成一種優秀的文化藝術載體,使人們更樂意、更健康地接受其攜帶的內在的各種價值觀,而不僅僅是鴉片性質的消費觀的傳播。
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使其成為引領社會文化和時代精神的良性誘導,以其內在的優秀文化和精神清華,來協助創建科學和諧、秩序盎然的社會精神文化生活環境。
三、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之前景
構建科學的美學觀,首先有助于中國當代視覺傳達成為有根基、有內在生命力的學科體系和行業體系,走向良性有序的發展軌道。視覺傳達設計最終要在當代中國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獲得本土生命力,和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相結合,與世界設計相融合,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生命體和風格特點,并在世界設計領域確立一枝獨秀的地位。
其次,構建科學的美學觀,有助于中國當代視覺傳達設計在社會環境范圍建立起科學的、優秀的視覺秩序,消除視覺污染,美化視覺環境。在科學的美學觀的正確引導之下,中國當代的視覺傳達設計必將成為一種優秀的設計門類和行業,在社會范圍內起到優秀的文化藝術誘導作用,在美化社會環境的同時,對視覺環境和精神氛圍起到優化建設作用。科學構建中國當代視覺傳達美學觀,使中國視覺傳達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有利于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代中國取得一個優化、長足的發展,走進視覺傳達設計在當代中國真正繁榮的生命階段。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奢侈品 設計美學 消費心理
引言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消費者成為奢侈品消費第三大消費群體,與日本相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購物高消費市場。奢侈品展現了消費者的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品味,可以給消費者帶來尊貴、自信的心理情感。奢侈品牌也是對高貴和前衛新潮的生活觀念引領。
隨著消費者的年輕化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加上奢侈品材料、加工工藝和制作技術的飛速進步,設計風格和設計理念的不斷更新,促使消費者對奢侈品的審美需求趨向個性化,奢侈品美學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本文通過奢侈品設計美學的造型、工藝、材質和色彩等外在形式美研究,分析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的心理特征,從而提升奢侈品的設計美學的認知能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奢侈品的潛在心理需求。
1 奢侈品的概念和特征
1.1 奢侈品的概念
奢侈品是一個主觀性和相對性較強的概念。廣義上定義為:“極致舒適且揮霍的生活調性,非必需品的、心中渴望的、昂貴的或是稀有的商品。”而在國際上常用的概念是:一種超出消費者基本需求之外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性的消費品,也稱為非生活必需品[1]。
1.2 奢侈品特征
奢侈品產品有以下幾個特征[2-3]。
(1)優越的品質。經典的設計,考究的用料,超凡的工藝成就卓越的品質。引領時尚潮流,使消費者獲得愉快的審美享受和內心的滿足感。
(2)稀缺性。奢侈品源于自然、技術、限量生產等的稀缺性使得只有少數人才能擁有它,凸現其尊貴的特點。
(3)昂貴的價格。高價是優質的代名詞,正因為高價才使得購買者獲得獨有的心理成就感。
(4)深厚的文化底蘊。創新的設計理念、深厚的品牌文化、傳奇的經營方法、歷史的考驗等等使得奢侈品具有獨特的誘惑力。
(5)非必需品。奢侈品的價值在于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滿足感而非僅僅其使用價值。
2 設計美學
設計美學的本質特征:設計美學旨在探索和總結藝術設計的審美規律和美學內涵。設計美的本質在于自由地追求物質外觀的變化和釋放藝術精神的審美,可以說具有改變生活功能的設計活動從本質上反映出來的審美特性都帶有精神游戲的性質。設計美學不僅要追問美是什么這類純粹形而上的美學問題,同時還必須解釋物質為什么需要設計,藝術設計為什么能夠增強物質形態的審美度,怎樣使物質形態達到人所喜愛的那種樣子。由此說明設計美學非同一般美學的顯著特征,它是把與物質相對應的精神現象設法回到物質上加以審美化表現[4-5]。盡管表現的方式多種多樣,終究卻是與向往精神自由的境界相連接。因此,設計是借助物質載體進行精神寄托的自由象征。設計與一個時代的科學技術密切相關,設計美學必然包涵技術美、材料美、結構美、形式美等要素[6]。
3 消費心理
消費者心理特征:奢侈品帶給消費者除了產品本身以外的實質功能性價值以外,更多的是美學產生的情感上的附加價值。如形式上的協調、一種良好的型態、或是其它具有吸引力的特質[7]。人們在消費領域中具有一種情感需要,而其中表現的方式之一即為審美需要。
人的審美需要反映在消費過程中,表現為要求產品有美感,消費者對于美的事物有一種天生的偏好,產品美麗的形式表現能夠帶給消費者情緒上的享受。奢侈品賦予更多的設計美學涵義,能夠發揮使人們想起其它愉快事物象征符號的功能。而美感則是最直接勾起人們溫暖、愉快回憶和經驗的呈現。具有以下特征[8-9]。(1)追求自我實現的消費心理;(2)炫耀性消費心理;(3)從眾性消費心理;(4)模仿性消費心理;(5)情緒性消費心理。
4 成都市奢侈品市場調查
不同的品牌服裝有不同的服裝設計風格特征,無論是形式美、色彩美、材質美、結構美上都有其獨特明顯區別于其他品牌的特征,根據成都市奢侈品消費市場的香奈兒CHANEL、迪奧Dior、LV女裝等三個品牌為例,重點研究這三個品牌的設計美學結構造型和設計風格特點[11-12]。
4.1 設計風格
(1)香奈兒CHANEL服裝(圖1),興起于20世紀初,人們厭倦了拖著帶有裙撐、腰墊和僵硬裙擺氣喘呼呼地趕路,也看厭了繁瑣的花邊和巨大的帽子,CHANEL服裝給整個時尚界帶來了清新的空氣,為女人們開創了一個盡情舒展肢體和展現優雅的廣闊空間。它以全新的設計理念,剛柔并濟的特點,將柔軟的面料和男士服裝的設計語言進行結合,塑造出獨特經典的CHANEL女裝,整個服裝結構簡練、合理、實用性很強。從祖母到孫女,CHANEL的經典套裝為每個女人帶來精致的奢華夢想。
(2)迪奧Dior女裝(圖2)興起于20世紀40年代,巴黎女子上著笨拙的“盒子式”平肩裙裝,下著平地鞋。在頹廢與無奈中懷想“優雅與富麗”,而Dior女裝在此時推出的“新風貌(NewLook)”演繹了戰后人們對“和平”和“美”的夢想與期盼,圓潤自然流暢的肩線,豐胸窄腰寬臀,急速收起的腰身凸顯出與胸部曲線的對比,長及小腿的裙子采用黑色毛料點以細致的褶皺,極富傳統女性的優雅服裝贏得看世界女性的芳心。
(3)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圖3)興起于20世紀20年代,崇尚精致、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作為設計的出發基礎,提出了“從零開始”極簡哲學理念。LV的服飾風格視覺識別性較強,衣服的大膽用色是路易威登的顯著特征,靚麗動人花卉圖案的設計,則被流行的時尚界譽為經典之作。
4.2 結構造型
香奈兒CHANEL女裝(圖1)所示,整體感覺成H型用直線構成方形輪廓遮掩胸、腰、臀的曲線,形成較平直的服裝外形輪廓。以對陳的縱向分割,又疊門設計以及雙排扣,帶樣等前胸裝飾手法來達到外觀平直的效果。有輕松、高雅、簡練的感覺。將女性化設計語言與男性化設計元素相結合,展現出一種獨特的造型語言,以及平整柔和的肩部造型設計,更加平易近人。而迪奧Dior女裝(圖2)所示整體感覺成X型,通過強調服裝肩部的平款,袖冠部的高聳,中間部位的纖細和下擺的寬大,形成強烈的寬進對比的效果,有性感、華美、優雅的感覺。整個服裝肩部造型較為寬大,袖山設計相對較高,袖肥合體,較為緊身,整個肩部感覺非常具有女性化特征,性感、成熟。路易威登LV女裝(圖3)整體感覺成A型,以夸張下擺,收縮肩部為主要特征。裙子強調緊腰闊擺使肩部適體,視覺上給人以穩重、優雅、浪漫活潑的效果。
結語
人們對于奢侈品的消費及認識,因消費者的審美及消費心理而有所不同。奢侈品利用卓越的品質與設計品牌文化全方位地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帶給消費者美學結構性上的價值。通過對奢侈品設計美學分析,使消費者的美學意識和審美心理形成統一。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和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促使消費者對奢侈品的審美需求趨向個性化,情感認知趨于理性化。
參考文獻
[1]文慶.中國的奢侈品現狀以及消費者消費動機研究[J].今傳媒,2011,(06).
[2]汪輕舟.關于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心理的探析[F].中國商界,2011,(01).
[3]邢唯.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心理及營銷策略研究[J].市場論壇,2009,(12).
[4]刑慶華.設計美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04).
[5]刑慶華.設計美學與哲學美學的時空疊置[J].2008,(05).
[6]徐恒醇.設計美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07).
[7]柳沙.設計藝術心理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07).
[8]司金鑾.消費心理學[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1996.
[9]賀髏.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心理特征分析[Z].消費導刊,2009,(04).
[10]陳醒諾,邱松.淺談設計在構建奢侈品牌中的作用[R].里昂證券亞太市場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