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免疫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23 17:51:0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動物免疫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動物免疫的方法

篇1

(青海省果洛州久治縣獸醫站 624700)

摘要:免疫副反應是動物強制免疫時經常發生的,是阻礙免疫工作順利進行的“絆腳石”。應對其原因進行分析,通過狠抓疫苗管理,規范免疫操作,增強畜禽體質,提高人員素質等措施,有效減少免疫副反應。

關鍵詞 :動物;強制免疫;副反應;原因;處理方法

動物疫苗免疫接種是有效預防和控制動物疫病的發生,保護畜禽健康的重要途徑,但疫苗免疫接種時,常常出現各種不良副反應,有甚者得不到有效診治常導致死亡,給養殖戶造成免疫恐懼心理,并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致使免疫接種工作開展不順利,甚至出現拒防等現象。因此加強對免疫副反應的原因分析,并探索處理辦法對提升動物免疫接種質量,保護動物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

1 強制免疫副反應的原因

1.1 疫苗本身的因素

接種活性動物疫苗后,活毒株在動物體內繁殖、復制,并出現輕微的自然感染的臨床癥狀。同時在疫苗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添加其他物質,如果不能除盡,這些殘留常會出現免疫接種后的副反應。

1.2 疫苗保管及使用不當

各種疫苗對運輸條件有不同要求,運輸時要按照要求和規定經銷、保存與運輸。除此使用不當也是疫苗發生副反應的重要的因素,各種疫苗的稀釋劑和稀釋方法都各不相同,在操作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按照要求進行使用。

1.3 疫苗接種方法不當

對動物的免疫接種方法很多,有皮下、肌肉、飲水等,接種時不能按照要求進行,出現接種失敗。肌注免疫時出現“飛針”情況,疫苗沒有注射進去或流失,會造成注射量不足。飲水免疫時,要提前3個小時停止供水,使用非金屬飲水器皿而且要避免陽光直射;接種部位不正確導致疫苗不能發揮有效作用;消毒不嚴,接種時不能做到一畜一針極易引發傳染?。辉诮臃N前未對接種疫苗進行檢查,注射過期或性狀改變的疫苗,直接注射后引發動物應激等副反應。

1.4 免疫程序因素

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是實施有效防疫工作的重要環節,如免疫程序不合理直接會導致免疫失敗,如免疫程序不科學不合理、免疫的時機選擇不當,直接對免疫的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過早免疫接種,受母源抗體干擾,導致免疫失??;過遲接種,會出現免疫空白期,易造成豬群發病。同時進行多種疫苗免疫,有時會出現疫苗間相互抑制的現象,從而形成疫苗的免疫失敗。

1.5 應激因素

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經、體液和內分泌的調節。在氣候突變、濕度過大、通風不良、噪音、環境和飼料的改變等應激因素的影響下,給動物接種疫苗,會引起機體細胞介導免疫功能下降,使豬的免疫應答能力減弱,從而降低豬的抗體水平。遭遇溫度驟變,噪音、濕度過大或發霉飼料等各種刺激都能是動物體產生應激反應導致免疫失敗。

1.6 疾病及個體因素

動物接種疫苗時,已處于疾病潛伏期或存在嚴重寄生蟲感染,導致接種疫苗后動物迅速發病。有些接種對象由于健康狀況、品種或處于某種病理生理狀態,接種疫苗后,常導致免疫副反應發生。

2 處理方法

2.1 嚴格選購疫苗

疫苗旨在經免疫使畜禽產生特異性抗體,產生免疫效果。疫苗本身質量是導致免疫副反應產生的重要因素。選擇有生產資質、有生產經驗的疫苗生產廠,選擇疫苗質量穩定、免疫質量好、副反應發生幾率小、疫苗價格適宜的企業,確保疫苗質量。

2.2 加強疫苗管理

疫苗如保存和運輸不恰當均會導致疫苗的變質和效價降低,對畜禽機體產生刺激,增大了免疫副反應。因此要重視疫苗管理,嚴格疫苗儲藏環境,根據不同疫苗的種類和貯存,設置不同的貯存環境,避免因貯存不當而失敗。同時要嚴防高溫和陽光照射。在疫苗使用過程中不得與消毒劑接觸,并注意檢查和記錄疫苗的貯存情況,在領用時要做好記錄,確保疫苗在有效期內使用。運輸時要按要求使用冷藏車運輸到所需地區。動物防疫人員要做好保存工作,備用的疫苗要按要求進行冰箱儲備,外出接種的疫苗要放置在有冰塊的保溫盒中。從出廠到疫苗的使用要做到冷鏈不斷,確保疫苗價效。

2.3 規范免疫行為

免疫接種時選擇良好的天氣,避免高熱和寒冷或氣候突變時進行免疫接種,盡量減少氣候原因帶來的免疫副反應;在注射免疫時根據畜禽的種類、大小、體重選擇適合的針頭進行注射,避免因針頭過短、過長對畜禽產生刺激,誘發免疫副反應的發生。

2.4 嚴格器械消毒

免疫器械的衛生潔凈也是影響免疫接種的重要因素,在免疫接種時要對注射器和針頭進行消毒處理,并確保使用過程中的潔凈衛生。使用后的針頭應與未用的針頭分別放置,做到一畜一針頭,嚴格注射部位消毒,減少因免疫注射帶來的免疫副反應。

篇2

關鍵詞:強制免疫;現狀;措施;縉云縣

中圖分類號:S851.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09-0082-01

隨著畜牧業發展的需要,畜禽養殖規?;潭纫膊粩嗵岣?。但是,如果一旦發生重大傳染性疫病,將給養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如何做好畜禽規模養殖的疫病防治工作,已成為所有養殖場戶中最重要的問題。免疫是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關鍵所在,目前,我縣對規模養殖場的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采取自防和防疫監督相結合的工作方法,由于種種主觀和客觀原因的存在,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為此,筆者簡要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對廣大養殖戶有所借鑒。

1 縉云縣規模養殖場強制免疫的現狀及問題

(1)養殖場戶防疫意識淡薄。縉云縣縣以中小型養殖場偏多,而這些養殖場中的業主文化水平和技術素質普遍不高,并且沒有配備專職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重大動物疫病防疫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和懶惰心理,弄虛作假現象嚴重。

(2)動物防疫現場監督不到位。根據規定,養殖場戶對畜禽進行免疫時,動物防疫監督員必須到場指導和監督,以確保免疫措施全面得到落實。實踐證明,有的鄉鎮畜禽規模養殖場分布分散和偏遠,畜主又沒有及時通知等原因,有時不能及時到場有效地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導致動物防疫到場監督形同虛設。經過調查研究,筆者認為實行動物衛生監督員親臨免疫現場監督這做法有侍進一步探討。

(3)許多縣市對動物產地檢疫工作并沒有全面開展,同時個別檢疫人員出證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達不到“以檢促防”的目的,導致了對規模養殖場的強制免疫行為缺乏有效監督和約束。

(4)基層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力量薄弱,沒有嚴格按《動物防疫法》執行,導致某些養殖場業主不重視。

2 建議

(1)加強對規模養殖場戶的技術培訓。通過講座、短期學習和專業進修等方法,認真學習畜牧獸醫專業技術知識和《動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規,以提高養殖戶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動物防疫法律意識。

(2)改規模養殖場自防為村級動物防疫員統一防疫。這一做法的好處是,能真正做到強制免疫工作的主動性,真正做到免疫密度達100%,免疫規范操作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免疫質量,同時減少疫苗運輸、保存、使用的中間環節和減少疫苗的人為性浪費,提高免疫效果,以真正達到有效地控制重大動物疫病發生的目的。同時可以通過對畜禽采血樣進行抗體水平的監測來驗證免疫效果。

篇3

關鍵詞:動物免疫;疫苗冷藏使用;接種時注意事項

動物傳染病,是養殖業的勁敵。若動物染上疫病,將會對人畜構成危害,影響到商貿流通、社會穩定。給養殖戶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因此,動物的防疫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與迫切。

一、搞好動物免疫工作

1、重視免疫工作。

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有效措施是免疫,免疫是避免和減少動物疫情發生的關鍵。切實搞好免疫工作,有效防止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保護畜牧業的健康發展與公共衛生安全。做好重點時期、重點地區與環節的動物免疫,做好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布魯氏桿菌病、狂犬病、新城疫等免疫接種。

要堅持實行散養農戶春秋集中防疫與日常補針相結合;規模集約化養殖場常年按照免疫程序的做法,對新入欄、病后已健康、產后孕畜、仔畜均要進行適時補免;種豬配種、仔豬斷奶前要進行高致病性藍耳病強化免疫。重點做好種畜禽場、養殖大戶、規模養殖場以及農戶散養動物的免疫,以提高免疫密度與質量。盡量做到免疫到位,不留空當,以防漏免引發疫情。

疫苗免疫是對動物疫病采用的主要有效防控方法。疫苗的種類很多,當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兩類:

(1)滅活苗,比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等;

(2)弱毒苗,比如雞新城疫、豬瘟疫苗等。根據種類不同的動物,疫病種類,科學選疫苗,并接種,真正發揮疫苗的免疫保護效果,使疫病減少發生且最終達到消滅疫病。

2、免疫前準備。

動物在進行免疫接種前,要充分了解動物的數量、日齡、體重、免疫與否、營養水平、健康狀況、飼養管理、衛生消毒、場地清潔等。注意以下幾點:

(1)對健康動物免疫接種;

(2)依據往年免疫經驗、免疫程序與當地動物疫病流行情況等進行接種;

(3)按照疫苗說明書使用疫(菌)苗,禁止隨意增量或減量,更不得憑經驗亂用疫苗。

選擇合適的免疫時間,對免疫效果影響較大。要對動物進行適時的疫苗接種,以防動物應激反應,保證疫苗效果,比如免疫接種豬牛羊選擇在夏暑季涼爽的早晚為宜,冬春寒冷選擇午暖時進行。刮大風、雨雪天氣突變時免疫要停止,待天氣好轉時再免。夏季免疫,要避免陽光照射與高溫環境。對禽類在夜晚進行免疫為宜,免疫時應激小。

二、疫苗的保管與使用

1、要按照說明書的規定嚴格保管存放疫苗。通常滅活疫苗,或者是液體狀得疫苗,要在2~8℃條件下進行冷藏保存,疫苗不能凍結;弱毒苗或者是呈凍干固態狀疫苗,要在-15℃~-20℃條件下保存。滅活疫苗、弱毒活疫苗,保存的溫度均要恒溫,忌忽冷忽熱,切斷電源。疫苗在運輸過程中,要保持相應的恒溫,或按疫苗的說明書保存。

2、疫苗在使用前,要對疫苗的名稱、廠家、批號、有效期、貯藏條件等進行檢查。核實使用說明書與瓶簽標示的內容是否一致。搞清楚裝量、每頭劑量、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并嚴格遵守。對過期、無批號、失真空及變色、有沉淀或瓶塞松動、瓶身破裂等現象或不明來源的疫苗禁止使用。

3、使用。

滅活疫苗在使用前2小時左右從冰柜或冷藏室取出,使用時要充分搖勻,在使用過程中要保持勻質。要24小時內用完在疫苗啟封后,過期禁用。凍干茁在使用前需要稀釋,每種疫苗對使用的稀釋劑,稀釋倍數及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要嚴格按照規定處理,要優先使用專用的稀釋液,無專用的可用生理鹽水或蒸餾水等代替。

疫苗要現配現用,使用注射法免疫時,要當天打開滅活苗且當天用完。弱毒苗稀釋后,要放置冷暗處并在2小時內用完。

三、接種時的注意事項

1、使用前要檢查疫苗的質量,如顏色、包裝、有效期、批號,瓶口和膠蓋封閉有無完好,瓶子有無裂紋,瓶內有無異物;

2、對疫苗的說明書要認真閱讀,疫苗種類不同,其性能、用法、用量、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各不相同,要按說明書上對所用疫苗的性能、用途、用法、接種方法進行全面了解,按瓶簽規定的要求嚴格接種。

3、疫苗稀釋要用規定的稀釋液,按規定稀釋,通常細菌性疫苗用鋁膠水或鋁膠生理鹽水稀釋,病毒性疫苗用專用稀釋液或生理鹽水稀釋;禁止用熱水、溫水或含氯等消毒劑的水稀釋。

4、疫苗要現用現配,稀釋好的疫苗爭取在最短的時間(2小時)內接種完畢,要一次用完。若免疫時間如超過2小時或半天,必須將疫苗液放在4℃冰箱內暫時貯存,若無條件也要放有冰袋或冰塊。

5、對注射免疫時注射用具要嚴格消毒,并做到一針一用,以防交叉感染,禁止使用粗短針頭與打飛針。

6、不能兩種疫苗混合使用,若同時注射兩種疫苗時,要分開部位進行。

7、用飲水免疫時,飲水中嚴禁混入消毒藥,且不能含有漂白粉等能殺滅或抑制疫苗活力的有毒化學物質,禁用金屬容器。

8、注射細菌性疫苗后1周內不要使用各種抗生素藥,注射病毒性疫苗后2天內不能使用各種抗病毒藥。因為具有抑制作用。

9、要注意疫苗的使用方法,若雞痘、喉氣管等需刺種或抹攛的不能肌注。

10、患病豬不能注射疫苗,病愈后再補注。

11、若注射疫苗出現過敏反應時,要馬上用腎上腺素等抗過敏藥物搶救。

篇4

關鍵詞:動物;傳染?。环酪?;措施

動物疫病是影響養殖業健康發展的大害,它能引起大批動物發病死亡和動物產品的損失,影響動物及其產品的安全,造成環境污染。動物防疫工作是一項技術性和實效性很強的工作,其目的就是利用科學的技術手段,采取綜合性防疫措施,有效預防、控制、撲滅和消滅動物疫病,提高動物健康水平和動物產品的衛生質量。

1 江城縣動物疫病防治現狀

長期以來,我縣的動物防疫工作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和“因病設防、突出重點、科學免疫、綜合防制、分級負責、協同作戰、規范管理、講求實效”的原則,積極落實各項任務,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1 行政推動措施得力 動物防疫作為確保畜產品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內容得到了各鄉鎮和畜牧部門的高度重視并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加強領導、落實政策、目標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h政府成立了“江城縣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下發了《江城縣重大動物疫情應急預案》,全縣51個行政村都配備了村獸醫防疫員。

1.2 動物疫病防制工作進展有序 豬、雞“兩瘟”的防疫密度達到了88.8%和80.2%,牛、羊、豬、五號病的免疫密度也達到88.6%、50%、60.4%,同時有針對性的加強了疫病監控和免疫等措施,切斷了疫病傳播途徑,做到了有備無患,提高了我縣動物防疫滅病的能力,建立了嚴格的免疫檔案和免疫標記制度,并指定專人負責疫苗、耳標、耳號鉗、打孔鉗的發放及管理工作,規范了免疫檔案和耳標管理,建立健全了縣、鄉、村三級動物疫情監測報告網,指定專人做疫情的收集、匯總、分析和報告工作,為全縣動物防疫工作提供全面、準確的信息。

1.3 抓緊了動物防疫監督和檢疫工作 實行了強制免疫標識管理,把產地檢疫、屠宰檢疫、運輸檢疫、監督檢查緊密結合起來,并在江城縣整康公路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設卡,對運載動物及其動物產品的過往車輛嚴格查證驗標、點物及登記,使全縣開展產地檢疫的鄉鎮達到了 100 %,開展產地檢疫的村達到了 30 %以上。

1.4 獸藥監督和飼料監控管理水平有新的提高 畜牧部門采用多種形式加大對《獸藥管理條例》、《飼料管理條例》及配套法規的宣傳力度,做了獸藥、飼料的抽檢工作,嚴厲查處了無證經營制售假冒偽劣獸藥和在飼料中亂添濫用違禁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違法行為,進一步規范和凈化了獸藥飼料市場。

2 動物疫病防治應采取的措施

2.1 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在防疫工作中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采取“養、防、檢、治”等諸環節的綜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動物疫病。對于動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發生與流行。預防工作做好了,可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動物疫病在防疫方面有其共同的規律,只要通過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強動物的免疫力3個方面進行綜合防控,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控制、撲滅動物疫病,要因時因地制宜。獸醫防治人員須根據每種傳染病在不同時間、地區的具體流行特點采取相應措施。動物傳染病是在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以后,機體抵抗力減弱而發生的。傳染病的流行有3個環節:傳染來源、傳播途徑及易感動物。這3個環節聯結在一起,才能引起傳染病的流行。預防和控制、撲滅動物傳染病,應針對些環節和條件,采取相應的措施。

2.2 及時報告疫情與動物檢疫 預防、控制、撲滅動物傳染病,首先要了解疫情。只有掌握疫情,才能為制訂有效的防疫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據。了解疫情、掌握疫情,是控制、撲滅動物疫病的首要條件,是控制、撲滅動物疫病工作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掌握疫情的基本要求,概括起來是“快、準、全”等三個方面。發現疫情盡早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及時做出正確診斷,迅速采取控制和撲滅措施;動物檢疫是預防動物疫病發生,及時發現疫病,防止動物疫病擴散蔓延,以及防止疫病傳人、傳出的重要措施。養殖人員應對養殖場所、圈舍及設備有充分的了解,對動物群體健康狀況要心中有數,每天進行認真檢查,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和正確處理,做到及早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疫病的發生與傳播。對畜禽要勤觀察,并按當地疫情定期檢查,可采取臨床檢查和必要的血清學反應和變態反應方法等。把檢出的患病動物和健康動物分開飼養以控制傳染源,防止疫情繼續擴大,將疫情限制在最小范圍內就地撲滅。同時也便于對有病動物的治療和對健康動物實施緊急免疫接種等防疫措施。新引進動物應堅持從非疫區購買,并經過免疫接種,免疫接種證明在有效期內,有檢疫證明的動物方可引進。把新引進的動物放入隔離舍內進行觀察,各種傳染病的最長潛伏期的期限,一般為1個月。觀察期滿,確認健康時,才能與原有的動物合群飼養。

2.3 預防接種和藥物預防 在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場飼養數量大、相對密度高,隨時都有可能受到傳染病的威脅與侵襲。為了防患于未然,在平時就要有計劃地對健康動物群進行免疫接種,目前疫苗種類多、免疫方法各不相同,被接種的動物經一定時間的免疫力。根據免疫接種進行的時機不同,可以分為預防接種和緊急接種兩類。

2.3.1 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是為了預防某些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平時有計劃地給健康動物進行的免疫接種。預防接種通常使用免疫原如疫苗、菌苗、類毒素等。免疫原接種后出現免疫力較慢,一般在接種后1~3周才產生,但維持時間較長,可達半年至數年。―般而言,活疫(菌)苗接種后免疫力產生快,持續時間長;滅活疫(菌)苗接種后,免疫力產生慢,持續時間短。

2.3.2 緊急接種 緊急接種是在發生傳染病時,為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的流行,而對疫區和受威脅區尚未發病的動物進行的免疫接種。在疫區用疫苗作緊急接種前,必須對動物逐頭逐只地詳細觀察和檢查,只能對沒有臨床癥狀的動物進行緊急接種,對患病動物及處于潛伏期的動物,應立即隔離治療或撲殺。如果患病動物和潛伏期的動物按種疫苗后,不僅不能得到保護,反而促進其發病,造成損失。

防治動物疫病除正確和合理應用疫(菌)苗預防外,使用藥物進行防治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項措施。同時,有許多藥物對動物有調節代謝、促進生長、改善消化吸收、提高飼科利用率等作用.成為科學養畜、提高生產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越來越多的藥物被用于養殖業中。

篇5

【摘要】 目的:研究以重組復制缺陷型腺病毒為載體的Fas配體(FasLigand,即FasL)基因和白細胞介素10(即IL10)基因治療實驗性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方法:采用同種內耳組織抗原加弗氏佐劑免疫豚鼠,造成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的動物模型28只,按配對設計將其分為4組,通過鼓階微量注射的方式,A組注入攜帶FasL基因的腺病毒(AdFasL),B組注入攜帶IL10基因的腺病毒(AdIL10),C組單純注入腺病毒(攜帶綠色熒光蛋白,即AdGFP),D組注入等量的磷酸鹽緩沖液?;驅? d后行聽覺腦干誘發電位(ABR)測試,后取顳骨制作石蠟切片并行HE染色和光鏡觀察,每組各取兩耳行螺旋韌帶和基底膜透射電鏡觀察。每組各取3只(6耳)行免疫熒光和酶免疫組織化學試驗,以檢測基因產物表達和腺病毒轉染情況。結果:免疫組織化學顯示攜帶目的基因的腺病毒可以轉染血管紋、螺旋韌帶、Corti器、螺旋神經節、蝸軸小血管周圍及其耳蝸的骨壁等部位的細胞,并產生相應的蛋白產物(IL10和FasL)。ABRⅢ波閾值的均值對比結果顯示,A組和B組明顯低于C組和D組。內耳組織的免疫炎性反應亦明顯較C組減輕。結論:重組復制缺陷型腺病毒可以攜帶目的基因轉導入內耳,并在內耳表達基因產物,其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可有效地減輕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的內耳組織免疫炎性損傷和聽覺功能障礙,有望成為治療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新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基因治療; 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 豚鼠

1979年McCabe依據其臨床發現,即18例聽力障礙患者經過免疫抑制治療后聽力有明顯改善,提出了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autoimmu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SNHL)的概念。之后的進一步研究發現,自身免疫性損害不僅可累及耳蝸,還可波及前庭,故又提出了自身免疫性內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AIED)[12]概念。目前ASNHL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臨床缺乏特異性診斷方法,對于ASNHL患者的治療亦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是采用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雖然療效較快、較好,但該類藥物毒副作用多,而且還存在停藥后復發率較高等問題。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深入和基因工程技術的進展,基因治療已成為許多相關疾病治療研究方面的熱點和新希望?;蛑委熓歉鶕囟ǖ闹委熌康幕驅NA導入到宿主細胞中并在其中表達。1996年Lalwani等[34]報道了將基因導入動物內耳,以后關于內耳的基因治療成為一個熱點,并在載體選擇、導入方法和安全性評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蚬こ碳夹g已能構建特異性載體,可攜帶治療基因導入動物耳內,在動物內耳獲得高效表達[4],產生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穩定的基因產物,并且不產生病毒相關的耳毒性反應,這為基因治療感音神經性聾提供了生物學證據。

目前因為復制缺陷性腺病毒載體具有病毒滴度高、轉染效率高(100%)、宿主細胞范圍廣、外源基因容量大、穩定和無插入突變危險等特點,已經成為基因轉導研究中應用最多的載體之一。Yagi等[5]將腺病毒攜帶的GDNF基因從圓窗膜注射入鼓階,GDNF基因在蝸內得到表達并發揮作用。

基于上述研究狀況和現有研究工作基礎,本項目組擬將利用基因治療的獨特性和內耳可行局部治療的獨特解剖特點,對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模型動物進行內耳免疫抑制或調節基因的試驗性治療研究,以探討其治療效果和可能發生的副反應情況。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

健康成熟豚鼠,白色紅目,體重300 g左右,耳廓反應正常,耳鏡檢查排除中耳疾患,所有動物均由南京青龍山養殖場提供。

1.2 內耳組織粗制抗原(crude inner ear antigens,CIEAgs)制備

豚鼠CIEAgs制取方法參考文獻[4],主要步驟:將豚鼠清醒斷頭,取出顳骨,快速打開聽泡,在解剖顯微鏡下分離全膜迷路,包括基底膜、螺旋韌帶、膜半規管、橢圓囊和球囊(祛除耳石器),放入0.01 mol·L-1 pH 7.4 PBS中,經研磨、凍溶、超聲粉碎、勻漿、離心(1 000 r·min-1,5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蛋白含量,分裝后低溫干燥制成CIEAgs干粉備用,保存于-80 ℃冰箱。

1.3 ASNHL動物模型制備

首次免疫每只動物采用CIEAgs 400 mg·(0.4 ml)-1,加等量完全弗氏佐劑,注射于右后足墊;2周后以CIEAgs 200 mg·(0.4 ml)-1加等量不完全弗氏佐劑,注射于背部多點皮下;間隔2周后,再同樣強化免疫1次。依據聽覺誘發電位Ⅲ波的閾值升高(超過免疫前全部動物均值加2倍標準差)和出現針對CIEAgs特異性抗體(ELISA法,波長490 nm時A值超過免疫前全部動物均值加2倍標準差),判斷為ASNHL模型動物制備成功[6]。

1.4 實驗設計

ASNHL模型動物共28只,按配對設計分為4組,每組7只:A、B和C組分別向鼓階內注入攜帶FasL基因的重組腺病毒(AdFasL)、攜帶IL10基因的重組腺病毒(AdIL10)和攜帶綠色熒光蛋白的腺病毒(AdGFP);D組(即對照組)用同樣方法僅向鼓階內注射磷酸鹽緩沖液。

1.5 重組基因載體鼓階內注射

末次免疫后2周進行。豚鼠用1%的戊巴比妥鈉腹腔注射麻醉(30 mg·kg-1)后,在耳廓后方作一長3~4 cm弧形切口,顯露聽泡,用微型電鉆打開聽泡,暴露耳蝸底轉,用針尖輕輕磨薄耳蝸鼓階側壁的骨壁,鉆一針尖大小的孔,用微推進器將小兒頭皮針的針尖(針尖斜面已打磨變小)插入鼓階,深度不超過1 mm,先抽取少量(約10 μl)的外淋巴液,再用微量注射機將重組腺病毒或腺病毒液緩慢(1 μl·min-1)注入鼓階,A組給予AdFASL(病毒滴度為2.5×10 10 pfu·ml-1)20 μl,B組給予AdIL10(病毒滴度為1.0×108 pfu·ml-1)20 μl,C組給予ADGFP(病毒滴度為1.0×109 pfu·ml-1)20 μl,D組給予等量的磷酸鹽緩沖液,骨蠟封閉耳蝸底轉,抗生素沖洗中耳腔3次,部分局部放置氧氟沙星明膠海綿預防感染。骨蠟封閉聽泡骨孔,逐層縫合傷口。所有操作應嚴格遵守無菌原則。

1.6 特異性免疫反應測試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特異性抗體。分別于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2周進行。心臟采血,分離血清。用100 μg·ml-1的CIEAgs溶液包被ELISA板,于4 ℃過夜并封閉,加入1∶10稀釋的豚鼠血清37 ℃下孵育2 h,洗板4次,加入1∶2 000稀釋的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葡萄球菌蛋白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HRP,SPAHRP)37 ℃下孵育1 h,洗板4次,以鄰苯二胺過氧化氫溶液為底物顯色10 min后用H2SO4終止顯色,在酶標儀下測定波長為490 nm的吸光度A值。

1.7 聽覺腦干誘發電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測試

分別于免疫前、末次免疫后2周和鼓階內注射后(1周),采用聽覺誘發電位測試系統,豚鼠頭頂冠狀縫與矢狀縫交界處插入針形電極作為測試電極,參考電極置于耳廓后方靠近乳突尖,接地電極置于對測乳突,刺激聲信號采用Click,重復頻率為11次·min-1,疊加2 048次,記錄時程10 ms,測定Ⅲ波的閾值、潛伏期和波幅。

1.8 內耳光鏡觀察

各組聽覺測試后各取3只豚鼠,麻醉后斷頭,立即取出顳骨,打開聽泡,放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12 h后換EDTA脫鈣7~10 d,修剪后流水沖洗1~2 h,常規脫水、透明、浸蠟、定向包埋。耳蝸中軸切片,片厚5 μm,漂片、撈片、粘片,常規HE染色,封片,光鏡觀察。

1.9 免疫組織化學試驗

1.9.1 內耳石蠟包埋 各組于聽覺測試后各取豚鼠3只,麻醉、斷頭,迅速取顳骨,打開聽泡,放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用針挑開圓窗,在蝸尖鉆一小孔,快速灌注數次,固定12 h,采用EDTA脫鈣7~10 d,修剪后流水沖洗1~2 h,常規脫水、透明、浸蠟、定向包埋。

1.9.2 免疫熒光化學試驗 將C組2只動物的顳骨蠟塊行耳蝸中軸切片,片厚5 μm,漂片、撈片、粘片后常規脫蠟至水,在倒置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和攝片。

1.9.3 酶免疫組織化學試驗 按上述方法獲得切片,用胰酶(0.2%)修復抗原,余具體步驟:正常山羊血清封閉10 min,加PBS稀釋的第一抗體(A組加入兔抗鼠FASL,B組加入兔抗鼠IL10,C、D組加入兔抗鼠FASL和兔抗鼠IL10兩種抗體),4 ℃過夜,PBS洗5 min×3次,加入HRP標記的SPA作為二抗,37 ℃孵育30 min,PBS洗5 min×3次,DAB染色,封片劑封片,光學顯微鏡觀察攝片。以上試劑均購買自武漢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10 內耳透射電鏡觀察

各組聽覺試驗后各取1只豚鼠,麻醉后斷頭,迅速取出顳骨,經固定后取出全內耳膜迷路(螺旋韌帶、血管紋),后固定、脫水、浸透、樹脂定向包埋,聚合后修整包埋塊,超薄切片,染色后透射電鏡觀察攝片。

2 結

2.1 特異性免疫反應試驗結果

見表1。結果顯示:與免疫前相比,各實驗組和對照組免疫后抗體水平均明顯升高,差異有顯著性(配對t檢驗,P<0.05)。免疫前和免疫后的各組間對比,未顯示有顯著性差異(配對t檢驗,P>0.05)。表1 各組血清中針對CIEAgs特異性抗體水平

2.2 聽覺功能

以ARB的Ⅲ波反應閾作為評定聽力水平的指標,結果見表2。與免疫前相比,免疫后各組ABR平均閾值升高,差異均有顯著性(t檢驗,P<0.05)。與內耳抗原免疫后相比,A組和B組內耳局部基因治療后ABR平均閾值降低,差異亦均有顯著性(t檢驗,P<0.05);A組平均閾值降低更為明顯,但與B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性(t檢驗,P﹥0.05)。C組和D組內耳局部給藥前后對比,差異無顯著性。各組內同期左右耳對比差異均無顯著性(t檢驗,P﹥0.05)。A組和B組分別以其免疫后的ABR平均閾值減2倍標準差作為判斷治療后聽覺功能改善標準,A組有3只(5耳)、B組有2只(3耳)經局部基因治療后聽覺功能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分別為35.71%(5耳/14耳)和23.08%(3耳/13耳),B組1耳并發感染不計。同樣分別以C組和D組免疫后的ABR平均閾值減2倍標準差作為判斷治療后聽覺功能改善標準,內耳局部給藥后,未發現有明顯聽力功能提高耳。表2 各組ABR測試結果

2.3 內耳光鏡觀察結果

見圖1。C組和D組出現較為顯著的內耳組織炎癥反應,包括:出現Rosenthal管中炎癥細胞(以單個細胞為主)浸潤,螺旋神經節細胞變少,耳蝸頂回骨壁內及血管紋有散在的黃色含鐵血黃素顆粒,部分動物蝸管或鼓階內可見絮狀物沉積,蝸管內出現“漂浮細胞”。Corti器和血管紋未見明顯異常。A組和B組的炎癥反應明顯較C組和D組為輕,尤其是聽覺功能改善耳,僅在蝸軸血管周圍有部分單個核細胞浸潤,但螺旋神經節細胞數基本正常,Corti器和血管紋未見明顯異常。鼓階內見部分絮狀物,但未見“漂浮細胞”。

2.4 免疫組織化學試驗

2.4.1 免疫熒光試驗 見圖2。結果顯示:C組見明顯熒光顯示的部位主要分布于耳蝸骨壁、骨螺旋板的蝸管內唇部、螺旋韌帶和血管紋等部位。

2.4.2 酶免疫組織化學 見圖3。結果顯示:A組主要顯色反應(即FASL表達)部位包括螺旋神經節、Corti器、血管紋、蝸軸小血管周圍、耳蝸骨壁以及壺腹嵴等。B組主要顯色反應(即IL10表達)部位包括血管紋、螺旋韌帶、Corti器、螺旋神經節以及耳蝸的骨壁。C組和D組僅在螺旋神經節和耳蝸骨壁有較弱的顯色。

2.5 透射電鏡攝片結果

各組顯示均未出現特殊的細胞和細胞內結構的病理變化,僅見C組的1耳血管紋上皮細胞內部分線粒體腫脹(圖4)。

3 討

目前ASNHL的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對許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和病理變化研究中發現,部分細胞因子起著重要作用。已有實驗表明,IL10等免疫調節分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預防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及自身免疫性眼葡萄膜炎等動物模型的基因治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8]。我們已成功構建了ASNHL的動物模型[9],本項實驗研究采用豚鼠的同種內耳抗原免疫后,成功地造成部分實驗動物出現感音神經性聾和血清特異性抗體水平升高,即制成了ASNHL動物模型。再將重組腺病毒攜帶免疫調節分子基因(即抗炎癥分子的基因AdIL10)和干擾自身免疫反應信號傳遞過程并可導致細胞程序性死亡的分子基因(即調控細胞凋亡分子的基因AdFasL)采用鼓階注射的方法導入豚鼠內耳,并于導入后7 d測試實驗動物的聽覺功能、內耳組織中病毒轉染和導入基因產物的表達情況。結果顯示ASNHL實驗動物經內耳局部注射攜帶免疫調節基因的重組腺病毒后,部分實驗動物的聽覺功能明顯提高,即ABRⅢ波閾值降低,組間閾值的均值對比,均較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耳蝸病理組織形態學觀察發現兩個實驗組動物的內耳免疫炎性反應亦較對照組動物為輕,僅見部分實驗動物出現蝸管內絮狀物,未出現螺旋神經節細胞數量變化,Corti器和血管紋形態基本正常,從而提示內耳局部的免疫調節基因治療具有較好的效果,即調節和抑制了由于自身免疫所造成的內耳炎性反應和損傷,進而逆轉和提高了聽覺功能。

內耳免疫組織化學試驗結果顯示,重組腺病毒可以成功轉染豚鼠內耳,主要分布于耳蝸骨壁、骨螺旋板的蝸管內唇部、螺旋韌帶和血管紋等部位。FasL基因表達產物主要分布于螺旋神經節、Corti器、血管紋、蝸軸小血管周圍、耳蝸骨壁以及壺腹嵴等部位。IL10基因產物主要分布于血管紋、螺旋韌帶、Corti器、螺旋神經節以及耳蝸的骨壁?;虍a物表達于殼子、耳蝸血管紋、螺旋韌帶、Corti器、小血管周圍。單一鼓階內的一點注射可以較為廣泛地分布于內耳各部位組織中,依據內耳解剖學和組織學特點,我們推測可能有3個途徑使腺病毒從鼓階分布到蝸管:(1)通過骨螺旋板下層中的小孔與鼓階的外淋巴液相交通;(2)通過蝸神經纖維穿過的細孔與鼓階的外淋巴液相交通;(3)鼓階和前庭階在頂回以蝸孔相交通,蝸管中的內淋巴液通過前庭膜與外淋巴液相交通。具體實際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明。

另一有趣的現象是兩個實驗治療組的動物免疫組織化學試驗結果顯示,在耳蝸的骨壁均有顯著的病毒轉染和免疫調節基因產物的表達,具體機制尚不清楚。依據本組在以往實驗研究中的發現,即同種內耳組織抗原免疫豚鼠后,部分實驗動物的耳蝸骨壁內出現明顯的炎性病灶[10](與骨硬化癥的病變極為相似,從而支持該病的自身免疫性病因學假說),此次基因治療的方法對于自身免疫性耳硬化癥是否能發揮一定的治療效果,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此次實驗研究中,我們對于一組ASNHL的實驗動物鼓階內單純注射腺病毒后,結果顯示聽覺功能無顯著變化,內耳病理形態學改變與內耳局部注射緩沖液的對照組相似,即提示腺病毒對于ASNHL治療無顯著效果,但亦未造成進一步損傷。

參考文獻

[1]McCABE B F.Autoimmu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J].Ann Otol Rhinollmyrgol,1979,88:585589.

[2]McCABE B F.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 therapy[J].Am J Otol,1989,10:196197.

[3]LALWANI A K,WALSH B J,REILLY P G,et al.Development of in vivo gene therapy for hearing disorders : introduction of adenoassociated virus into the guinea pig[J].Gene Ther,1996,3:588592.

[4]RAPHAEL Y,FRISANCHO J C,ROESSLER B J.Adenoviralmediated gene transfer into guinea pig cochlear cells in vivo[J].Neurosci Lett,1996,207:137141.

[5]YAGI M,MAGAL E,SHENG Z,et al.Hair cell protection from aminoglycoside ototoxicity by adenovirusmediated overexpression of 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J].Hum Gene Ther,1999,20:813823.

[6]楊湘寧,鐘啟明.同種內耳抗原免疫致豚鼠感音神經性聾的實驗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1992,27: 35.

[7]De KOZAK Y,THILLAYEGOLDENBERG B,NAUD M C,et al.Inhibition of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oretinitis by systemic and subconjunctival adenovirusmediated transfer of the viral IL10 gene[J].Clin Exp Immunol,2002,130:212223.

[8]LIANG W,KARABEKIAN Z,XU Q H,et al.Bcell delivered gene transfer of human SAgIg fusion protein protects from 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J].Clin Immunol,2006,118:3541.

篇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動物防疫法》,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預防為主、群防群控、依法防治、科學防治“的方針,以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為中心,以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為目的,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為重點,狠抓強制免疫、疫病監測、抗體檢測、消毒滅源、檢疫監督等綜合防控措施的落實,實現全年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目標,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

二、時間安排

此次春防工作從2月10日開始,3月20日全部結束。區級集中免疫抗體監測工作將于3月30日開始,各鎮、街道辦事處在開展春防工作時,要兼顧不同病種、不同畜種合理安排免疫時間。

三、總體目標和內容

今年春季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總體目標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應免畜禽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畜禽群體平均免疫抗體合格率達90%以上,豬、牛、羊耳標配戴率100%,免疫記錄、免疫檔案與標識相符,使用免疫疫苗合理,免疫操作規范,免疫效果可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以強制免疫為主的春防任務。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對所有家禽實行強制免疫。

1、對新補欄種雞、蛋雞以及雖已免疫但已過免疫保護期的種(蛋)雞全部使用重組禽流感H5N1亞型(Re-4株+Re-5株)二價苗免疫,對首次免疫的種(蛋)雞在3-4周后進行加強免疫。

2、對種(蛋)鴨、種(蛋)鵝,用H5N1亞型(Re-4株+Re-5株)禽流感滅活苗免疫。對新生雛鴨或雛鵝14-21日齡時初免,間隔3-4周加強免疫。

3、對所有散養禽進行一次集中免疫,用H5N1亞型(Re-4株+Re-5株)二價苗免疫。

4、免疫效果監測及判定標準:

⑴所有應免家禽免疫密度要求達到100%;

⑵免疫抗體效價(HI)試驗≥24判定為合格;

⑶禽群免疫抗體合格率達90%以上。

(二)牲畜口蹄疫

對所有豬、牛、羊實行強制免疫。

1、豬使用O型口蹄疫滅活苗(優先采用合成肽苗),對新生仔豬以及雖已免疫但已過免疫保護期的豬使用O型口蹄疫滅活疫苗進行免疫,對新生仔豬在28-35日齡時首次免疫,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強化免疫。

2、對新生犢牛、羔羊以及雖已免疫但已過免疫保護期的牛、羊使用O型-亞洲I型口蹄疫二價滅活疫苗進行免疫,對新生犢牛在90日齡、新生羔羊在28-35日齡左右進行初免,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強化免疫。

3、對新生犢牛以及雖已免疫但已過免疫保護期的奶牛加免A型口蹄疫疫苗進行免疫,新生犢牛免疫后間隔1個月后進行一次強化免疫。

4、對所有散養豬、牛、羊用相應疫苗進行一次集中免疫。

5、免疫效果監測及判定標準:

⑴所有應免家畜免疫密度要求達到100%;

⑵豬免疫21天后,其它畜15天后,進行免疫效果監測,牛、羊亞洲I型,液相阻斷ELISA的抗體效價≥26判定為合格;牛、羊、豬的O型口蹄疫抗體,正向間接血凝試驗的抗體效價≥25判定為合格,液相阻斷ELISA的抗體效價≥26判定為合格;豬合成肽疫苗VP1結構蛋白ELISA抗體效價≥25判定為合格;

(3)所有應免家畜免疫抗體合格率≥90%判定合格。

(三)高致病性豬藍耳病

對所有豬進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滅活疫苗進行強制免疫。

1、新生仔豬斷奶后使用滅活苗初免(先于豬瘟、口蹄疫免疫一周左右免疫)。

2、已免疫的種母豬在配種前使用滅活苗加強免疫1次。

3、后備種豬、種公豬使用滅活苗,每間隔4個月免疫1次。

4、免疫效果監測及判定標準:

(1)所有應免豬免疫密度要求達到100%;

(2)豬免疫21天后,用豬藍耳病間接ELISA方法檢測,抗體陽性判定為免疫合格;

(3)所有應免豬免疫抗體合格率≥90%判定為合格。

(四)豬瘟

對所有豬進行豬瘟疫苗強制免疫。

1、新生仔豬以及雖已免疫但已過免疫保護期的豬使用豬瘟脾淋苗進行免疫,對新生仔豬在25-35日齡時初免,60-70日齡加強免疫1次。

2、所有散養豬進行1次集中免疫。

3、免疫效果監測及判定標準:

(1)所有應免家畜免疫密度要求達到100%;

(2)豬免疫后21天,用豬瘟抗體阻斷ELISA方法檢測,抗體陽性判定為免疫合格;

(3)所有應免豬免疫抗體合格率≥90%判定為合格。

四、具體措施

(一)、強化防控責任落實。

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和《動物防疫法》的規定,地方政府對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負總責,縣區畜牧局組織實施動物疫病強制免疫計劃,鄉級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組織本轄區域內飼養動物的單位和個人做好強制免疫工作。切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做到職責到崗、責任到人,形成人人有責任的工作格局。對因集中免疫不力、資金不落實、免疫密度和效果達不到要求、疫情報告不及時、處置不徹底等造成疫情發生蔓延的,要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切實落實防控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二)強化防控措施落實。嚴格落實以免疫注射為重點的綜合防控措施,各鎮、街道辦事處要充分認識免疫的重要性,扎實做好強制免疫的組織、指導工作,及時處理免疫應激反應,保障免疫工作的順利進行。要嚴格實行“政府保免疫密度,業務部門保免疫質量”的動物防疫雙軌制,確保免疫密度和質量。

(三)、強化疫情監測。抓住集中免疫的有利時機,做好疫情監測和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重點強化種畜禽場、交易市場、養殖密集區等重點地區的疫情監測工作。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和疫情舉報制度,及時上報疫情。

(四)、強化檢疫監督。加強對動物及動物產品的屠宰、經營、運輸、儲藏等環節的監督檢查,進一步強化產地檢疫和屠宰檢疫,認真查證驗物,對病死畜禽嚴格按照“四不一處理”的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

篇7

1. 疫苗因素

①疫苗本身質量問題引起保護性能差。如弱毒苗的關鍵是免疫原性和毒價,滅活苗的關鍵是有效病毒含量,因此疫苗的使用和采購廠商要選用通過農業部GMP認證的企業,不要使用來源不明、標志不清、非法生產和非法進口的疫苗。②疫苗毒(菌)株與本地流行毒(菌)株血清型或亞型不一致,或流行株的血清型發生了變化,或疫苗選擇不當,甚至用錯了疫苗。③疫苗運輸、保管不當。不同的疫苗株和劑型,保存溫度不同,須按說明要求保存。疫苗稀釋后未及時使用,會造成疫苗活力和效價降低。④疫苗的相互干擾,不同疫苗同時接種或疫苗接種間隔時間太短,都易在動物機體內影響彼此的免疫應答,導致免疫失敗。

2. 動物因素

①接種活苗時動物較高的母源抗體或前次免疫殘留的抗體,對疫苗產生了免疫干擾。②接種時動物已處于潛伏感染,或在接種時由接種人員及工具帶入病原體。③動物先天的免疫器官發育不全或者先天免疫系統缺陷。④動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或有其他疫病存在,使免疫力暫時下降導致免疫失敗。

3. 人為因素

①免疫接種工作不認真,例如飲水免疫時飲水器不足,疫苗稀釋錯誤或稀釋不均勻,接種量不足,接種有遺漏、接種過期疫苗等。②免疫接種途徑或方法錯誤,如只能注射的滅活苗卻采用飲水法接種。③惡劣的飼養環境如畜禽舍酷熱、寒冷、擁擠、潮濕、不通風,轉群,突換飼料等應激引起免疫力下降,造成免疫失敗。④管理不善,致使飼料霉變,釋放霉菌毒素引起免疫失敗。⑤免疫接種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藥物,或在活菌免疫時使用了抗菌藥物都會影響免疫效果。

篇8

關鍵詞:動物免疫學;自主學習;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2-0114-02

引言:

《動物免疫學》、《獸醫免疫學》是高等院校動物醫學專業極為重要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免疫學已滲透到生命科學的所有學科,而動物免疫學作為免疫學的一個分支,也已滲透到獸醫學及生物科學的各個領域。在獸醫學中的應用主要包含:

1.免疫診斷。例如,基于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反應的血清學檢測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各種動物疫病的診斷。

2.免疫預防。疫苗免疫已經成為防控我國動物傳染病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對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高致病性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等四種重大動物疫病實行強制免疫。

3.免疫治療。例如,對發病個體進行抗血清被動免疫的緊急預防治療。然而,由于《動物免疫學》具有理論抽象難懂、知識點分散繁多等課程特點,加之與《獸醫傳染病學》、《動物生物化學》等課程的滲透交叉,是動物醫學專業學生普遍認為較為難學的一門課程。

自主學習教學法基于美國心理學家Carl R. Rogers非指導性教學理論,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以人為本,引導學習者獨立、主動學習的教學方法。在免疫學的理論與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嘗試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對免疫學的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改善教學效果。本文作者主要根據切身經歷的中美高校獸醫學院《動物免疫學》課程教學,通過比較探討,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為我們《動物免疫學》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一、通過采用問答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筆者在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KSU)學習工作期間,選修過獸醫學院的《獸醫免疫學》與生物學院的《免疫學》兩門課程。與國內的《動物免疫學》課程相比,美國《獸醫免疫學》課程,明顯更加強調互動教學。最簡單的一點,國內上《動物免疫學》時,雖然老師也會提醒學生提前預習課程內容,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方法通常是按教材滿堂灌,學生預習與否對上課影響不大,因此,造成大多數學生都沒有養成認真預習的習慣。然而,在美國《獸醫免疫學》或者《免疫學》課堂上,主要是進行免疫學相關問題的探討。老師會通過連續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而學生則根據預習所自學內容分析、討論這些問題,這一問答教學方式使得課前預習變得非常重要。如果沒有很好的課前預習,很難跟上教學進程。因此,課前預習已成為美國大學生最重要的學習任務之一。

二、通過實際案例講解增強對免疫學理論知識的理解

美國本科生學習《獸醫免疫學》和《免疫學》課程時,教師主要是通過實例教學完成重點免疫學知識講解。常用的實例來源包括:

1.最新發表在免疫學相關頂級雜志上的研究內容。通過最新研究結果探討,講解課程上要介紹免疫學知識,以增強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興趣并加深理解。

2.通過給學生提前發放將要講解的知識點相關經典文獻或者案例供學生自學,再在課堂上進行特定案例探討。

3.通過介紹由于免疫學相關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獎的實例介紹免疫學知識點。具體案例如:(1)在談到先天性免疫缺陷(SCID)時,通過講述氣泡男孩David Vetter因為患有SCID,在與世隔絕的氣泡內生活了12年的故事,使大家對SCID留下深刻的印象。(2)在談到疫苗的作用時,通過講述1979年天花消滅以及2012年牛瘟撲滅的例子,說明疫苗免疫在傳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3)德國醫學家Emil Von Behring因為發現抗體并建立血清療法而在1901年獲得首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美國免疫學家Bruce A. Beutler與法國生物學家Jules A. Hoffmann由于在天然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與加拿大免疫學家Ralph M. Steinman關于樹突狀細胞在獲得性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而共同分享了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通過介紹這些偉大的科研成就,提高學生學習免疫學的興趣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免疫學相關的研究工作。

三、通過任務安排使學生自主完成部分教學內容

KSU本科生在《獸醫免疫學》、《免疫學》教學過程中,與國內學生相比,所需自主參與完成的教學任務明顯較多。例如,任課教師會選擇部分重要知識點,根據班級學生人數,安排3―5名學生為一小組,完成某一知識點的自主教學任務,組內人員分工完成相關資料查詢、教學課件準備,并以PPT形式向所有學生口頭匯報。其他學生可在課堂上提問,由該組學生解答。任課老師需在他們完成自主教學過程中,給予引導、幫助,并做相應的補充,以獲得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學生需要自主選擇一個較為感興趣的免疫學相關問題,通過查閱文獻書籍等資料,寫一份關于該問題或者知識點的綜述報告,老師會根據綜述報告完成情況,給予點評并打分。自主教學與綜述報告都是期末最終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通過雙語教學促進獸醫專業課程教學與國際接軌

隨著教育國際化進程的日益推進,獸醫專業本科教育需要積極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專業課教學。特別是近幾年許多高校都從海外引進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在師資力量上,雙語專業課教學已經完全可能實現。為推進我校獸醫專業本科生的雙語教學改革,建議先采用小班試點制,對部分專業基礎課或專業課進行雙語教學實踐。雙語專業課試點班的順利進行需滿足如下要求:

1.試點班學生必須主觀支持對《動物免疫學》等專業基礎課進行雙語教學。同時,試點班學生還應該具有較為良好的英語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

2.專業課教學必須采用雙語教材,可以選用較為權威的英文原版教材為主要教材,并輔以現有的中文教材。

3.試點班任課老師必須同時具有較高的專業教學水平與外語水平,可以側重在具有海外留學工作背景的教師中選擇合適的專業課老師進行試驗性教學。

4.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課堂上教師可多采用問答教學方式,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部分教學工作,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創造性思考,提高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五、小結

有效進行問答教學、實例教學、自主教學和雙語教學等,必將有助于提高《動物免疫學》的教學效果,但是這一方法的有效實施要求學生必須積極配合,也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強的自學能力。同時,對任課教師自身的水平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為切實做好《動物免疫學》教學改革工作,需要根據生源水平、師資力量等實際情況,與中國學生目前更加適應的傳統教學法等相互結合,循序漸進地改善《動物免疫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漢春.動物免疫學[M].第2版.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3:8-9.

[2]朱建中.醫學免疫學教學過程中科研意識的引導[J].基礎醫學教育,2002,4(4):299-299.

[3]雷程紅,余佳琳,姚剛,等.案例教學在《動物免疫學》教學中的運用和思考[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11):66-68.

[4]余祖華,丁軻,程相朝,等.任務教學法在動物免疫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5,31(7):966-968.

[5]李任峰,王三虎,田香勤.動物免疫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效果分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09,11(43):150-153.

Enlightenment From the Teaching-learning Model of Veterinary Immunology in United States

CHEN Nan-hua,ZHU Jian-zhong *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009,China)

篇9

關鍵詞 動物免疫;免疫失??;影響因素;疫苗;檢疫

中圖分類號 S852.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4-0274-01

對動物進行疫苗免疫是動物養殖過程中一種可以有效預防動物傳染性病害的方法。通過疫苗免疫,使動物機體產生保護性機能,形成免疫性,從而維護機體的生理平衡和穩定,使機體獲得堅強的抵抗力,從而有效預防各類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免疫應答是動物機體對于各類傳染性病害的免疫性保護機制,保護動物機體免受各類傳染性病害的侵襲,其影響因素較多,包括飼養管理、環境、應激等多種因素,不同的因素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從而導致動物機體免疫抵抗力降低,導致動物個體群體發生流行性疾病,危害動物機體健康,降低動物養殖效益?,F根據筆者多年工作經驗,對影響動物免疫效果的諸多影響因素進行具體總結,分析各影響因素對具體免疫過程的不利影響,以期為動物免疫過程中避免免疫效果降低、提高動物免疫效果提供借鑒。

1 疫苗影響因素

1.1 疫苗質量

一是疫苗質量原因,疫苗質量好壞是影響免疫效果的直接因素,是免疫成敗的物質基礎,毒力較弱的疫苗接種后在動物體內有一個階段性過程。接種疫苗中必須保證含有足夠量的抗原。由于滅活苗接種后沒有繁殖過程,所以必須保證有足夠的 抗原量,才能刺激機體產生抗體。二是未充分考慮疫苗接種的相斥性。同時給畜禽接種2種或2種以上不同種類的疫苗,由于疫苗之間互相干擾,從而造成疫苗效果降低,導致免疫失敗[1-4]。

1.2 疫苗的保存與運輸

疫苗的保存與運輸是疫苗的質量保障,保存不當或者運輸條件不合理會降低疫苗效果,甚至使疫苗失效,因此應妥善保存疫苗,運輸過程也要符合疫苗運輸的要求。由于疫苗是較為特殊的生物制品,為保證疫苗的使用效果,應根據不同疫苗的具體保存運輸要求選擇合適的保存與運輸條件。但部分基層獸醫站設備條件簡陋,無法保證疫苗保存所需的適合環境條件,疫苗一般通過微生物及其代謝物制成,一般均怕熱、怕光,需要冷藏或冷凍保存,并且在使用過程中需保證合理的稀釋倍數,使用符合要求的稀釋器皿,同時避免陽光直射,從而避免造成疫苗效價降低或免疫失敗[5-7]。

2 防疫操作影響因素

一級防疫隊伍和村級防疫員由于工作待遇較差而產生消極情緒,有的防疫員免疫技術不高,使用疫苗時未按規定操作,粗心大意,不注意更換免疫接種針頭,消毒不到位,打飛針、劑量不足等問題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動物注射部位發生偏差,嚴重影響了免疫的效果。還有部分防疫員為了圖省事直接將疫苗交由畜主,這都會造成疫苗效價降低或免疫失敗。

疫苗注射應與相應的藥物會發生排斥反應。因此,在注射疫苗前應避免使用與之發生排斥的相關藥物。例如細菌類活疫苗注射前后不得使用抗菌藥物,如注射豬鏈球菌疫苗前后使用青霉素、磺胺類抗菌藥物,就會大大影響免疫效果,疫苗免疫期間使用皮質激素也會導致機體的免疫技能降低。

3 動物自身影響因素

有些疾病可引起免疫抑制,從而嚴重影響免疫效果,如非典型豬瘟存活的帶毒仔豬對豬瘟疫苗產生免疫抑制,注射豬瘟疫苗后,不產生豬瘟抗體,先天感染的仔豬無論是吃初乳、注射疫苗都不可避免死亡或終身帶毒,另外一些寄生蟲病對疫苗免疫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動物患病后未及時發現,仍注射疫苗便會造成動物死亡。

4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影響動物免疫應答能力的重要影響因素,當動物機體受到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時,易產生應激,如高濕、高熱、寒冷、飼養密度過大、通風換氣條件差都會引起動物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這些都會影響注射疫苗免疫效果。

一般疫苗接種后需要經過7~14 d才能發揮免疫效果,若環境病原微生物密度較大,動物發生感染的時期較早而易導致免疫失敗,免疫接種所產生的保護力是有限的,當免疫接種的保護能力不及病原的侵害能力時,動物易患病,即使免疫接種比較成功,也會有個別動物免疫能力不足,從而造成病原感染,成為傳染源,甚至引起流行。

5 飼養管理影響因素

免疫接種前后的飼養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飼養管理不當,在接種前后會出現各種不良應激因素,如打耳標、抓捕、去勢等操作不當就會引起動物應激,造成免疫系統功能水平降低,從而導致動物機體免疫力降低。因此,在免疫前后要加強飼養管理,使動物在接種疫苗的誘導期避免出現應激。

6 檢疫與監督影響因素

檢疫是為了及時發現病害畜禽、及時掌握疫情動態,而大多數鄉鎮檢疫員重收費、輕檢疫,甚至只收費、不檢疫,加之現在實行了免收檢疫費,致使個別檢疫人員責任意識強而不作為,沒有起到以檢促防的作用。

7 養殖觀念影響因素

農村大多為傳統、分散養殖,養殖規?;?、集約化程度低,個別養殖戶對動物免疫缺乏高度重視,存在懶于免疫的僥幸心理,致使免疫密度不高,一旦一戶畜禽有傳染病,就會很快傳播到鄰近的養殖戶,引起傳染性疾病暴發流行。

8 結語

總之,造成免疫失敗的因素較多,出現免疫失敗時要全面考慮,查找原因,提出應對措施,以確保畜群安全無疫。

9 參考文獻

[1] 李文昌.淺析畜禽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動物檢疫,2010(12):73-74.

[2] 楊新剛.畜禽免疫失敗的原因分析[J].北京農業,2009(24):64-66.

[3] 竇禮正.動物免疫失敗原因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21):278-279.

[4] 路銀鎖,郝瑞芳,程海慶,等.規模豬場免疫失敗的原因與對策探討[J].畜牧與獸醫,2005(5):67.

[5] 楮興華,孫培良,鄒殿民.就免疫失敗原因談農村防疫現狀[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06(5):26.

篇10

關鍵詞:疫病預防;免疫監測;防疫規范

中圖分類號: S858.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1-0084-1

隨著目前養殖業的持續發展,一些傳染性比較強、危害性比較大的疾病成為生豬養殖業的頭號殺手,全世界普遍采用預防接種作為預防和控制這類疾病的主要手段。然而,當疫苗接種到動物體內后,必須要經過一系列復雜的反應之后才能夠產生保護力,而這種保護力的產生往往又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疫苗方面、動物方面、接種方式方法及時機選擇、飼養管理以及環境等,每一個方面的因素出現變化都有可能對免疫效果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而接種抗原所產生的抗體滴度或效價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免疫效果,因此從監測即時抗體水平或抗體水平的動態變化來判斷動物對某種疾病的抵抗力或某種疫苗的免疫效果變的尤為重要。

1免疫監測的概念

免疫監測是通過免疫血清學的方法對免疫后機體抗體水平的測定,根據免疫監測的結果來檢驗免疫成效的一種技術方法。血清學試驗是運用敏感、特異的手段來檢測機體針對微生物的抗體應答。這種可引起機體發生抗體應答的微生物可以是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是因注射疫苗而誘導的,也可以是無致病性的微生物或者機體內正常存在的菌群的一部分。目前應用于動物血清定抗體檢測的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主要有血凝試驗(HA)、血凝抑制試驗(HI)、瓊脂凝膠免疫擴散試驗(AGID)、病毒中和試驗( NV)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等。在這些方法中,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是一個準確性、安全性高,實用性強的檢測技術,其特點為特異性強、靈敏度高、速度快。目前我國獸醫部門日常動物疫病監測首選使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方法。

2免疫監測的重要性

2.1 掌握豬群整體免疫狀態,預防重大疫病爆發

隨著我國畜禽養殖業規?;?、集約化和商品化程度的增高,畜禽流動和引種工作的頻繁,一些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得越來越復雜,能夠快速掌握本場豬群的整體免疫狀態變的至關重要,稍不在意,一個細小的問題就會導致整個豬場暴發疫病,損失慘重。為了控制豬口蹄疫、豬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豬偽狂犬病等重大傳染病的流行,豬場管理者應嚴格而又認真的進行疫病免疫檢測。

2.2 加強豬場免疫監測,減少免疫失敗發生

目前絕大多數養豬場沒有充分利用實驗室檢測手段,在養殖生產中使用疫苗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免疫效果不理想,甚至接種了疫苗后豬群仍然暴發該疾病。豬場人員應對不同階段的豬進行定期采取血樣,采集的血樣盡量廣泛而具有代表性,送到有實驗室檢測能力的相關部門(如各地縣級或市級畜牧獸醫站)作出科學的檢測報告,進行分析決策。通過動態采樣監測了解豬群中到底有哪些疾病的存在,同時掌握檢測出的疾病感染程度,什么時間、什么疾病感染了哪個階段的豬群,這樣才能因地制宜適時而正確的選擇疫苗接種的種類和接種疫苗的時機,同時也能夠掌握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就是經過疫苗接種后摸清了某些疾病的抗體水平的高低、群體豬的抗體效價的均勻度、疫苗的保護率和保護時間。對于出現抗體滴度不合格的豬,應及時給予補免,從而避免因免疫失敗再次感染該疾病的可能。

2.3 指導豬場的群體防疫準則,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受母源抗體和自身抗體水平高低、免疫時間、免疫方法、疫苗種類、免疫次數和當地疫病流行情況等因素的影響。良好免疫效果的獲得依賴于首次免疫和再次免疫時機是否合適,母源抗體水平決定首次免疫的時間,上次免疫時體內的殘留抗體水平決定再次免疫的時間,由于各方面的影響,一個養殖場的免疫程序應根據每年免疫監測情況適時加以調整修訂。一味照搬別場免疫程序,或連年不變的做法難免會失誤,進而引發疫病的流行。因此,不能教條地仿效其他豬場的免疫程序,只有以根據本場所測的實際抗體水平為依據,結合當地的實際,才能制定出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這一切都是依賴于抗體水平的監測。

3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