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蟲害防治方案總結范文
時間:2023-11-20 17:28:0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病蟲害防治方案總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市城建局關于印發年市城區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號)精神為指導,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遵循“突出重點,分區治理,屬地負責,聯防聯治”的原則,堅持預防為先,防治與除治并重,切實加強疫情監測、檢疫監管和科學防治,根除疫點,壓縮疫區范圍,有效控制以美國白蛾為首的植物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確保我區生態安全。
二、總體目標
對全區公共綠地和風景林地實行全面監控,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根除,確保城區不出現災害。根除孤立疫點,壓縮發生范圍,大幅度減輕災害。針對美國白蛾、絹野螟、蚧殼蟲、銹病、褐斑病等常見病蟲害的發病期,因地制宜地采用生物、化學和物理等防治方法,逐步改善生態環境,提高抗御病蟲害的能力。治理后,有蟲病株率控制在0.3%以下,防治率、無公害防治率、監測覆蓋率均達到100%。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年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區綠化植物病蟲害防治監控指揮部。組成人員如下:
各街道綠化專干
四、階段劃分
1、集中防治階段:6月1日—9月20日,各責任單位開展防治工作;
2、總結階段:9月20日前形成書面總結,報區城市建設管理局綠化科;
3、檢查評比階段:在集中防治階段,由城建局聯合各街道、各單位,不定期組織聯合檢查,評比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病蟲害防治成果,檢點是物業小區、棄管綠地和公共綠地。
五、責任分工
為明確轄區內各類綠地病蟲害防治責任,根據綠地性質分工如下:
1、公共綠地。由區園林處負責。將城區按地域劃分,園林處以班組為單位組織專業人員監測病蟲害發病期。提前組織采取噴灑化學藥劑的方法,控制病蟲害繁殖。針對美國白蛾第一代蟲期整齊,幼蟲網幕多分布于樹冠下,方便作業的特點,在幼蟲破網前組織力量,集中剪除網幕。對所有樹木建立檔案,完善樹木管護工作機制,建立樹木管護問責制,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加大監管力度。
2、風景林地。由區風景林管理處負責。以生物防治方法為主,加大施放周氏嚙小蜂及病毒殺蟲劑的力度,結合化學藥劑的噴灑、人工剪除網幕等方法,控制病蟲害的蔓延。同時,對群眾做好病蟲害危害和防治的宣傳工作,發動臨近山林居住的群眾,隨時監測病蟲害的爆發。
3、居住區綠地。由國土資源和房屋局分局和各街道辦事處城管科負責,各社區積極配合。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利用高枝剪、藥箱等工具防治,由國土資源和房屋局分局監督防治;無物業管理的小區,由街道、社區上報往年易發病區域,由區城建局綠化科、園林處組織噴灑藥劑,并由街道組織人員巡視、監督監查。各街道要動員社會力量,組織離退休人員開展有償剪除網幕工作。同時,要開展好社會認養、認管及群眾綠、護綠活動,力求做到每棵樹都有人監管,城建局綠化科和園林處為其提供技術指導,確保居民生活不受病蟲害的影響。
4、企事業單位及院校綠地。由各街道牽頭,各企事業單位和院校具體負責。各企事業單位和院校要分別成立病蟲害防治領導機構,制定科學有力的防治措施,及時預防、監測,并積極防治病蟲害。
六、幾點要求
1、建立防治周報制度。各街道、各單位將轄區內防治情況每周四報區城建局綠化科(報表樣式見附表),區城建局綠化科將匯總情況向有關領導報告。
2、建立目標責任制度。區城建局與各街道、各單位,各街道與各社區要實行目標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把責任和任務落實到人,把措施落實到位。接到病蟲害舉報電話,必須盡快解決,不超過兩天給予答復并解決。如果因處理不及時而被新聞媒體曝光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出現重大問題除追究當事者的責任外,還要追究單位領導責任。
3、科學防治。要全面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盡早、及時、準確地預測預報,加強疫情控制,采取人工、生物、化學、物理等科學的綜合防治措施展開防治工作。
4、廣泛發動。各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多種宣傳形式,廣泛宣傳植物病蟲害的相關知識,提高市民植物病蟲害防治的意識,調動公眾參與植物病蟲害防治的積極性,形成全民發動、共同防治的良好氛圍。
5、嚴格獎懲。建立病蟲害防治的獎懲措施。區政府設立專項資金,對在防治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適當予以表彰;對領導不力、沒有落實預防和除治措施,造成重大損失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七、常見植物病蟲害發病時期及防治方法
1、5月份易發病蟲害為絹野螟。主要發病于小葉黃楊,5月份是幼蟲期,可以噴灑有機磷殺蟲劑(如敵敵畏、氧樂果、速撲殺等)防治。
2、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第一期美國白蛾。針對白蛾的生活史及生活習性,采用群眾防治與專業防治相結合,人工防治與藥劑防治相結合,以無公害除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第一,針對美國白蛾第一代蟲期整齊、幼蟲網幕多分布于樹冠下方便作業的特點,在幼蟲破網前組織力量集中開展除治。首先,對分布于樹冠下方,未破網的幼蟲進行人工剪除,對剪除的蟲害枝條進行集中銷毀或噴施藥劑,除治白蛾。其次,對剪除過蟲害的樹木進行噴灑“滅幼脲”等生物殺蟲劑,抑制3齡以下幼蟲幾丁質的合成,使幼蟲在脫皮時不能形成新表皮,蟲體呈畸形而死亡,俗稱“小老蟲”。通過此方法除治已破網的幼蟲,對有益生物和天敵無不良影響,對人畜安全。第二,釋放“周氏嚙小蜂”。首先,要在白蛾化蛹期釋放;其次,釋放的能量要超過美國白蛾數量的3倍;再次,釋放“周氏嚙小蜂”后,應注意保護,不能對樹木噴灑對其具有殺傷作用的殺蟲劑。第三,設置對美國白蛾具有誘殺作用的黑光燈。在易發生白蛾危害的地區、樹種附近放置黑光燈,誘殺白蛾的成蟲。第四,噴施持效期長且環保的病毒殺蟲劑。如蘇云金桿菌(Bt),其為細菌性殺蟲劑,對白蛾能產生內外兩種毒素,主要是胃毒作用,害蟲吞食后進入消化道產生敗血癥而死亡,并且對作物無害,不殺傷天敵。
3、6月草坪病害。主要預防草坪褐斑病和銹病等,可以用廣譜類殺蟲劑預防。
4、7月上旬至8月為第二期美國白蛾破網。要加大防治力度,全面控制蟲害蔓延。
篇2
關鍵詞:綜合治理;林業病蟲害;生態保護
維護生態、維護發展是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新時期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進入到綜合治理的階段,國際國內、林業生產鏈條等都將生態維護、環境平衡列為治理森林病蟲害的重要目標和任務。新時期要明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概念和定義,把握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內涵與外延,形成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策略和原則,建立有針對性、有效率性的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法和要點,組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新平臺,實現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目標與價值。
1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概述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是林業對常見、高發、烈度強的病蟲害進行綜合治理的一系列工作的總稱,根據FAO(國際糧農組織)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定義,結合我國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實際,本研究認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定義為:在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綜合利用各種防治方法的優勢,預防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局限性,通過預防為主的策略,形成林業病蟲害治理的方案和措施,使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優勢得到發揮,各類林業病蟲害治理的長處得到保障,在高效率、高速度的基礎上,達到對林業病蟲害綜合而全面的控制和防治。
2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策略
2.1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生態策略
林木和病蟲害在環境中屬于生態鏈條上的不同位置,彼此之間存在互為制約和互為依存的關系,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應該立足于生態這一大體系,通過生態的調整改變病蟲害發生、生存和消長的內外環境,進而做到對病蟲害的有效控制。也可以通過對林木內外環境的調整,確保林木生長態勢的穩定,進而做到對病蟲害的有效預防。在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要從選種、育苗、種質和養護等過程入手,將生態理念整合在實際過程之中,調節生態系統的關鍵環節和重要組成部分,建立起林木生長的生態條件,營造林業病蟲害不利于繁衍的環境條件,控制林業病蟲害的發展頻率與危害程度,有效提升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質量和水平。
2.2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策略
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中既要保證人員的安全,也要確保林業的安全,還要做到對整個環境生態的安全。在林業病蟲害治理過程中會應用機械、設備、農藥、生化制品,這些器具和藥品會造成對人員的傷害,應用不良會給生態系統帶來安全影響,進而達不到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效果和要求。因此,要建立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理念,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防護,采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預案和應急方案等方法,使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安全措施得到不斷完善,形成安全體系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全面覆蓋,使他們相互補充、相互制約,在取長補短的基礎上,實現林業病蟲害的綜合治理,。
2.3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保護性原則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并沒有將化學藥劑和農藥等高效率藥品摒除在治理工作的選擇之外,這就需要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做好對林木生長環境的保護工作。要選擇針對性強、消殺效率高、低污染、低殘留的農藥作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基礎性藥劑,預防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產生對環境、生態、人員的毒害和污染,有效維護林業病蟲害天敵的生存、生長系統,進而控制林業整體的環境與生態因素,有效保護生態和自然的調節與維持能力。
2.4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經濟性策略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需要大量的人工、設備、農藥、制劑的投入,這些費用的產生會對林業病蟲害治理的資金投入帶來壓力,如果資金鏈條出現困難,林業病蟲害的危害就得不到全面控制,進而加劇經濟、林木、資源的生態損失。在設計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案,實施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實際工作中要強化經濟性策略,要將防治和應急工作的重點放在提高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經濟性上,提高資金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對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要做到盡早發現和及時處理,控制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的開支和浪費,為開創更為高效的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新模式打下經濟基礎。
3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要點和方法
3.1推進林木種植規劃科學性的提高
在林業工程建設和林木種植規劃中,既要考慮到林木的功能和價值,同時也應該控制林木品種的配置,進而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提供長遠規劃和支持。特別要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2合理使用化學和農藥試劑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化學防治勢在必行,應及時實施靶標防治。在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過程中盡可能地選用具有選擇性、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藥劑,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3優化農藥施用技術和手段
在傳統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大多使用常規噴霧方法進行農藥噴施,這種施藥方法容易造成大量的農藥浪費,使大量農藥流失到非靶標環境中,影響生態穩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環境,達不到林業病蟲害治理的目標和功能。因此,必須對現有施用(特別是噴霧)技術進行改造,而對集中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經過周密設計,可以擇機采用航空噴灑技術進行防治,提高噴灑效率,降低農藥在非靶標環境中的投放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4結語
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明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定義,要以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實際工作總結和分析作為入口,建立起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安全、保護、經濟等各項原則和策略,同時,立足于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細節和整體,構建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要點,整合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工作的優勢,針對性地、全面性地防治林業病蟲害,將林業病蟲害全面、綜合、高效地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維護林業發展的大局。
作者:趙東明 單位:遜克縣林業局新立林場
參考文獻:
[1]艾洪發.淺談林業病蟲害綜合治理方法[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12):97-98.
[2]張軍生,郝麗.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落葉松毛蟲發生現狀及管理對策[J].林業科技,2002,(02):152-154.
[3]鞠秀芝.大黑山地區天然蒙古櫟資源主要蟲害的綜合防治[J].農業災害研究,2015,(01):149-150.
篇3
關鍵詞:棉花;蟲害;防治措施
棉花作為河北省一種重要的經濟作物,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一項主要農作物。但是,隨著河北省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棉花蟲害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所以傳統的防治手段已經不再有效。因此,針對新形勢下棉花蟲害的具體特點及其防治措施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1棉花主要蟲害發生特點
1.1棉蚜。在河北省棉區,棉蚜主要危害棉花的葉片,以至于影響棉花花蕾的發育情況,使棉花葉片出現卷縮狀。5月底到6月初的這個期間,棉蚜首次遷入到棉區,由點至片逐步擴散危害;到6月下旬,進入苗棉蚜危害高峰期;到7月下旬,進入伏棉蚜危害的高峰期。1.2棉鈴蟲。在河北省棉區,棉鈴蟲主要危害棉花的小鈴和花蕾等部位,通常每年發生3代。一般情況下,二代棉鈴蟲在7月初遷入棉區,7月中旬至8月初是其發生的高峰期,到8月中下旬進入到盛末期;8月中旬三代棉鈴蟲開始出現,8月下旬進入到高峰期,9月中旬進入盛末期。
1.3棉葉螨。在河北省棉區,棉葉螨和棉蚜的特點類似,主要危害棉花的葉片,受害葉片初期表現為明顯的白色或黃色斑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斑點逐漸變為深紅色,最后整個葉片表現為紅色,并伴有落葉和落鈴等問題的出現。在河北省滄州市棉區,棉葉螨在5月中旬開始遷入,5月下旬到6月中旬為該蟲危害高峰期。
2棉花蟲害防治措施
2.1合理選擇抗病蟲品種。在選用棉花品種時,要盡量選用具有抗病蟲特性的品種,以緩解棉鈴蟲害的出現,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時需要增強棉花對黃萎病和枯萎病的抗性,以避免和減輕棉花生長中病蟲害的侵襲。
2.2科學田間管理。根據棉花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及農業生產條件,合理選擇適合與當地棉花進行間作、輪作或者套種的作物種類,通過農藝措施全面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2.3及時采用化學防治。目前,關于棉花病蟲害防治的方法比較多,具體主要包括物理機械防治和生物防治兩種方法。物理機械防治可以采用頻振式殺蟲燈、銀灰膜和黃色板等物理機械裝置,以及新型性誘劑誘捕器來誘殺蚜蟲、棉鈴蟲等棉花害蟲。生物防治是利用瓢蟲等棉花害蟲的生物天敵來控制害蟲的發生,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是一種生態型棉花病蟲害防治措施。此外,如果用生物天敵和物理防治措施已經無法有效控制棉花蟲害的發生,也可以利用滅幼脲噴霧、天然除蟲菊素以及核多角體病毒棉煙靈等生物農藥來進行防治,以確保將棉蚜和棉鈴蟲等蟲害控制在防治指標以下。
2.4病蟲害檢測措施。鑒于河北省棉花種植區比較大,并且各個地區的發病情況也有所不同,因此,采用必要的病蟲害監測手段,提前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制定有效可行的病蟲防治技術方案,在棉區開展統防統治是控制棉花病蟲害發生的根本措施。這需要加大對病蟲害的監測力度,以便及時發現和提出預警,具體的監測方法主要包括:一方面,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棉區作為主要的監測對象,指派專門人員進行定時定點監測,并要進行分析和總結;另一方面,需要對棉農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棉花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從而避免防治工作中出現各種不規范問題??傊?,棉花作為河北省的一個主要經濟作物,在促進當地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重視棉花生產的管理工作。由于棉區土地多年連作,棉花病蟲害抗性增強、防治難度不斷加大已成為防治工作的一個重大難題。因此,積極實施輪作換茬,開展綜合防治是做好棉區病蟲害防治的根本。棉花病蟲害防治需要信息量大,所以必須要針對其具體的病蟲害特征來采取針對性的策略,確保河北省棉花產業的穩步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靜.棉花病蟲害的特點及防治措施研究[J].中國農業信息,2013,15(11):122.
篇4
[關鍵詞] 小麥 病蟲害 綜合防治技術 涇陽縣
[中圖分類號] S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10-0056-02
一、近幾年涇陽縣小麥病蟲害概況
1.涇陽縣小麥產業簡介
涇陽縣位于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地勢平坦;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干濕分明,降水量充沛。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促進其小麥產業的產生和迅速發展。14年6月初,涇陽縣全縣42.1萬畝小麥展開收割工作,相對于上年平均畝穗數和穗粒數都有所增加。據農業專家預測,今年涇陽縣小麥平均畝產將達到414.5公斤,較上年平均增幅為0.2%以上。
我縣政府大力支持小麥產業發展,提供資金、技術等多方面支持。為提高小麥的質量和產量,農林局投入40萬專項資金購置多臺寬幅播種機,對每個農機手進行播種技術訓練。同時抽調基層干部深入群眾,一人一機監督指導,為寬幅精播技術在我縣的推廣提供了堅實后盾。
2.涇陽縣典型多發的幾種小麥病蟲害
2.1白粉?。阂话惆l生于小麥苗期到成株期或初級三月底到四月初,主要危害小麥葉片,產生病斑愈合成片,使葉片發黃枯死。嚴重時侵染小麥莖稈,易造成小麥倒伏,減產嚴重。
2.2紋枯病:可發生于小麥各個生長階段,造成胚芽鞘變褐、爛芽枯死、倒伏植株、枯孕穗、枯白穗等等,重者減產20%-40%。
2.3赤霉?。何:τ酌?、莖稈和麥穗,苗期感染造成苗腐,拔節期造成莖莖基腐,使小麥減產、品質下降,且病麥含有毒素,人畜無法食用。
2.4蚜蟲:麥長管蚜在本地一年發生20代左右,麥子成熟期多在麥葉上活動,穗期多集中在穗部為害,返青后轉移到下部葉橋、葉背和根莖部。
2.5吸漿蟲:主要分為紅、黃吸漿蟲兩種,幼蟲吸食灌漿期小麥的麥粒汁液,病麥秕粒、空殼問題嚴重。
3.病蟲害對于我縣經濟的影響
小麥病蟲害的發生使小麥出芽率、出粉率降低,致使產量下降(輕者20%-40%,重者60%-90%,甚至絕收),并造成癟粒、空殼等質量問題。
為防治小麥病蟲害,我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展“一噴三防”和科普宣傳工作。但在近幾年,由于溫度、降水等不可控因素或錯過最佳防治時期,病蟲害蔓延造成大幅減產的情況屢見不鮮,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另一方面,麥農們也遭遇著病蟲害多發、病蟲害理賠兌現難的問題,麥農的生活得不到堅實保障。
二、我縣小麥病蟲害產生原因分析
1.耕作制度不合理
1.1翻耕滅茬不徹底:滅茬不徹底無法清除土壤中的病源和蟲卵,是病蟲害發生的重要隱患之一。對于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麥田,如果沒有采取進一步土壤處理,病蟲害將會隨之而來。
1.2輪作施肥不合理:單一種植小麥造成生態環境的失調,病害發生可能性大大增加。應采取間作套種技術,適當種植甘薯等非寄主作物。
2.小麥種子調運檢疫不嚴格
在小麥種子調運檢疫過程中,少數種子經營單位的經營者對于檢疫的重要性沒有充分認識,或為節省檢疫費用而逃避檢疫。我縣存在著個別違法調運現象,植物檢疫證書的規范性也有待提高。
3.播種期種子處理問題
3.1品種選擇問題:種子經營單位數量眾多,但是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消費者難以判斷;少數麥農貪圖小利通過不正當渠道購買低價種子,這些種子可能含有病粒、霉粒、秕粒,或攜帶病菌。
3.2播種時間過早:針對麥田的不同情況決定播種時間;無病麥田可按時播種,而對于有病麥田,適當晚播可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3拌種藥劑選擇錯誤:少數麥農缺少科學知識,對于拌種藥劑的種類和用量沒有自主判斷能力。選擇拌種藥劑應結合實地情況(土壤中地下害蟲密度、天氣情況)加以判斷,嚴格控制用藥量,規范操作流程。
三、我縣小麥病蟲害防治綜合技術
1.播種期
1.1種子選擇: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經過檢疫的優質小麥種子,進行精選提高麥種純度,在播種前晾曬去除表面附著的病菌。
1.2病蟲害預防:依實際情況選用合適藥劑進行正確拌種。如用40%甲基異硫磷乳劑50ml兌水5L,拌種子50kg后堆悶一天,稍稍晾干后播種,有效防治金針蟲、螻蛄等。
1.3土壤處理:對于地下害蟲發生嚴重的麥田,可每0.067hm2用質量分數2.5%拌撒寧顆粒劑拌細土20-30kg,均勻撒于地表再翻耕入土,可有效殺死害蟲。
2.返青拔節期
我縣小麥拔節期易發生紅蜘蛛蟲害和紋枯病,以下為防治方案:
2.1紅蜘蛛蟲害:當33cm單行蟲超過200頭時,用質量分數20%噠螨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質量分數2%阿維菌素6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同時使用漯效王、磷酸二氫鉀等肥料配合治理。
2.2紋枯?。寒斕飰K病株率達20%以上時,每667m2用5%井岡霉素水劑150ml或20%禾紋清80ml兌水50-70kg,噴淋防治。對于受災嚴重麥田,應在7-10天后開展第二次防治。
3.抽穗揚花期
抽穗期易有多種蟲災發生,應遵循綠色農業的理念,實施“一噴三防”政策,選用高效低毒的復配制劑或混合噴霧。易發病蟲害為赤霉病和吸漿蟲災。
3.1赤霉病:在小麥齊穗10%揚花時667m2用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80g或70%甲基托布津75g噴霧可有效防治。
3.2吸漿蟲:在小麥孕穗階段,667m2用40%辛硫酸100-150ml兌水2kg均勻噴在10kg干細沙上,再進行撒施。揚花期每667m2用80%敵敵畏150ml拌細土均勻撒施,可有效殺死成蟲。
四、總結
本文通過對我縣小麥病蟲害發生情況的分析和對于各種防治措施的調查,了解我縣病蟲害發生原因,并指出病蟲害防治中的不足之處,其中有技術不成熟、檢疫工作未落實等客觀原因,也有我縣當地麥農缺少科學意識、防治方法不當的主觀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我縣小麥病蟲害防治綜合體系,樹立科學觀念,針對小麥生長不同時期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種植多抗性小麥,堅持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多種措施共同開展,才能有效防治涇陽縣小麥病蟲害,減少經濟損失。
參考文獻
[1]樊秀鳳,惠霞.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3,20:133-134.
篇5
關鍵詞:養護管理; 澆灌施肥; 中耕除草; 修剪整形; 病蟲害防治
Abstract: successfully completed the bamboo garden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enterprise field investig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acceptance and other projects, continue to the virescen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greening, combined with the daily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pecific virescen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lan. Mainly from the quarter point maintenance measure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methods and measures, hoping to through summarizing experienc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virescen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Keywords: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n fertilizer; Machine weed control; Clip plastic; Pest control
中圖分類號:K928.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本人積極參與了莞竹花園的園林建造和綠化施工,親自參與整體的規劃設計、施工工程和竣工驗收,熟悉掌握小區的情況,該文提出相應的綠化養護管理方案,以期鞏固綠化景觀效果。綠化工程是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化養護是保持綠化成果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小區綠化養護管理將提高整個園林景觀的舒適性、安全性,對促進小區內的生態系統,融合周圍環境有著極其關鍵作用。
一 、小區現狀及問題
該小區的綠化系統由庭院綠化的“點”,道路綠化的“線”,公共綠地的“面”組成。綠化養護面積大,范圍廣,物種繁多等等,給養護管理人員帶來一定的難度。綠化養護主要分為兩大區:第一為小區內重點綠化區,主入口、景觀水池區、園路的兩邊綠化帶等等,多為規則景觀的造形球形植物,造形地被,修剪量大,修剪技術高,保潔要求高,養護成本高等。第二為后山的原始生態林,植物高低錯落,品種繁多,原生態系統較為復雜較為穩定,地形地貌復雜,對保持其原生態系統要求高。
初期的綠化養護不規范,水肥管理不當,沒有滿足植株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養分,導致植株生長不健壯,地面板結,雜草叢生。并帶有病蟲害防治不及時,未對癥下藥或反復使用同種藥物,使病蟲產生抗性等等主要問題。為此,針對性提出相應的綠化養護管理方案。
二、各季度的養護管理
2.1春季養護管理要點
2.1.1澆灌與施肥
該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春季氣候溫曖潮濕,要適時澆足春水和增施有機肥為主。早春根系生長之前,用肥效長的有機肥做基肥,并適當加入磷肥,通過對樹木的澆水、施肥,促進其抵杭病蟲害的能力,有利于生根發展。
2.1.2中耕與除雜草
春季正值園林植物的生長期,在這個期間要對土壤進行中耕,以保持表層土壤的疏松、透水和透氣。中耕深度以8~12cm為宜,同時應避免裸根或傷根,中耕應選擇在晴天進行。
在春季,雜草生長快,清除雜草宜在雜草開花結實之前結合中耕進行,可采用物理或化學除草方法。使用化學方法除雜草時,應根據所栽培的植物和雜草種類的不同,選擇適當的藥劑,并采取適宜的方法和濃度,同時要避免藥劑誤傷其它栽培植物。
2.1.3修剪與整形
修剪方法:1)根據園林植物的生物學特性、生長發育階段、樹齡及景觀等要求的不同,選擇適當的方法和時期進行。
2)修剪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促使園林植物枝序分布均勻、疏密得當,冠形完整,樹形美觀。
3)頂端優勢強植物,應保留其頂芽;輪狀分枝樹木,不應短截其一級分枝;頂端優勢不強而萌發力強的,宜讓其形成自然樹形,或根據景觀需要修剪造型。
對造形植物及色帶植物及綠籬進行重剪,對樹木的徒長枝、下垂枝、交叉枝、并生枝、病蟲枝、枯枝、殘枝、凋枯的葉片和花梗均及時修剪,以促進生長,保持美觀,并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2.1.4 病蟲害防治
對春季要特別注意地下蟲害的防冶工作,如蚯蚓和地老虎。防治的方法有用5%西維因或10%巴丹粉劑進行土壤處理。幼蟲期噴施20%衛士高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或使用湖南丹參溶液,在澆灌的同時也能殺除害蟲。
2.2夏季養護管理要點
2.2.1澆灌與施肥
該小區屬于高溫多雨天氣,一定要保證土壤通氣、透水性。夏天高溫,應避開中午烈日,宜在10時之前或16時之后進行;在施肥方面,六月份后控制氮肥的數量,并以磷肥為主。施肥應避免在雨天進行,根外追肥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濃度一般不宜大于1.5‰,除根外追肥外,肥料不得觸及植物的葉片。
2.2.2中耕與除雜草
夏季養護中雜草也不容忽視,其除雜草的方法與春季中的2.1.2相同。
2.2.3修剪與整形
夏季雨水充沛,植物生長速度快,對于色帶綠化、綠籬綠化需要每個月進行一次修剪。其具體的方法與春季中的2.1.3相同。
2.2.4 病蟲害防治
夏季的養護主要以病蟲害的防治為主,由于受高溫多雨的天氣影響,蟲害時有發生,而且病蟲害的發生時間不齊,不易防止。同時防治過程中還得考慮對人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對植物病蟲害天敵的保護。
2.2.5防臺風及意外
該區夏季是臺風多發季節,做好防臺風工作非常重要。臺風前加強防御措施,合理修剪,加固護樹設施,以增強抵御臺風的能力。臺風吹襲期間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迅速清理倒樹斷枝。臺風后及時進行扶樹,護樹,補好殘缺,清理斷枝、落葉和垃圾,使景觀盡快恢復。
2.3秋季養護管理要點
秋季的養護管理主要注意方面是:澆灌與施肥,秋季天氣比較干燥,注意每天澆灌的次數,同時可進行葉面噴水。葉面噴水既能保證植物的地上部分吸收充足的水分,又能保護地下根系抵抗干燥多風的秋季。
同時,秋季需要進行合理的施肥,利于促進植物的生長和樹木的木質化,選擇好施肥的時間、種類和施肥量。
2.4冬季養護管理要點
2.4.1澆灌與施肥
冬季養護管理中,要特別注意防寒,減少澆水次數,有利于植物安全越冬和來年萌芽。澆冬水要根據天氣變化而決定,不可過早澆灌,導致新芽徒長。澆灌的時間,宜在早上的10時至16時之間進行。施肥方面,最佳在10月底追肥一次。
2.4.2修剪與整形
在冬季修剪中,對蜘蛛蘭、滿天星等植物進行重剪,一般是把植物整個冠幅部位剪去,也稱為落樁,讓植物來年株形生長更加健壯。
2.4.3噴藥、防寒
樹木每年在落葉后至萌芽前進行一次噴藥,冬季采用草繩纏繞綁扎樹干,把樹干包嚴,既保濕又防寒。樹干可涂白防凍,特別是小區內新植落葉喬木,涂白時間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涂白高度一般為1.2米。
三、其他養護管理措施
3.1草坪養護措施
夏季據要求20~30天修剪草坪一次,修剪后及時噴藥,或灌根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可控制病蟲害的發生。在七月份天氣濕熱時,對草坪的生長不利,也是草坪休眠期,養護最困難的時期。必須及時清除枯草層,避免枯草層存積大量的病原物,成為新病害的病源來源,同時避免枯草層減弱了新生層的通透性。
3.2大樹移植養護措施
大樹移植后,兩年內配備專職技術人員做好修剪、噴霧、葉面施肥、澆水、排水、設置風障、蔭棚、包裹、剝芽和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養護管理工作,在確認大樹成活后,方可進入正常的養護管理。
一般大樹定植后必須連續灌足3次水,后視情況適時灌水。淋足定根水后,防止淋水過頻,避免樹穴積水時間過長導致腐爛老根而不易萌生新根。在炎夏或干燥季節種植時,保持樹體噴水,葉面保濕,根系潤而不濕以及高溫高濕,低溫低濕和間干間濕的淋水原則。
四、結語
注重綠化環境的養護管理,是每一個園林工作者的責任,我們通過建綠、護綠、養綠,創造安靜舒適的生態小區。本著“經濟、美觀”的指導思想,采取重點與一般,集中與分散,點、線、面、帶相結合的方法,維護園林植物的多層次的立體綠化,實行科學性、合理性和系統性的綠化養護管理。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城市園林植物;保護;發展趨勢
1城市園林植物保護中的現存問題
1.1園林植物栽種重效果、輕保護
不少城市地方官員在政績觀的引導下,十分注重城市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往往不考慮當地的氣候、空氣質量、水土或流行蟲害等方面的特點,指示種植大量不適合當地的植物;另外,為迎合領導心理或從節約成本出發,部分景觀設計師在進行當地園林綠化植物配植選擇時,也會做出看輕或刻意回避植物保護工作的設計,導致園林植物后期保護及相關管理工作的落實十分困難。
1.2園林植物管理重栽種、輕檢疫
在我國現行的行政架構下,園林綠化管理方面相應職責部門為林業局或綠化局等政府機構,但從這些相關部門的職責來看,其僅限于按照綠地建設規范對城市綠化的用地規模進行總控,缺失后期植物病蟲害的防疫職能。加上目前園林植物的養護工作大部分都采用“市場運營、公司承包”模式,各園林公司各自為政,造成園林植物的病蟲害檢疫工作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因而極大地影響了園林植物保護的整體效果。
2園林植物保護原則
2.1因地制宜,綜合防治
在園林綠化設計方案初期,應對當地的氣候、物種等所有可能影響植物生長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在滿足相關功能、經濟要求的技術上,進行栽種植物的合理搭配。注重對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倡對外來生物在園林植物物種引進或者苗木調運的過程中傳播危害的預判,避免因其廣泛傳播引起的危害。
2.2功能優先,兼具景觀
應優先選用抗病性好、成活率高、便于運輸和養護的植物,大面積作為行道樹等形式栽種。與此同時,考慮植物培植的景觀效果及植物成長的季候特性,進行合理的配植,確保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觀;點綴搭配景觀價值高的名貴樹種,滿足園林景觀多樣性的觀賞要求。
3園林植物保護相關有利趨勢的思考分析
3.1病蟲害防治手段多樣化
傳統植物病蟲害防治手段以噴灑農藥為主,長期采用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害蟲的抗藥性,而且容易形成對城市環境的嚴重污染,實不可取。因此,按照防疫檢測標準的相關要求,采用誘殺法、捕殺法、溫度處理以及超聲波殺蟲法等物理手法,同時加大對低毒、低害、低殘留農藥的研發使用,是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病蟲害治理的有效途徑。
3.2病蟲害防疫措施優先化
由于重視力度不夠,過去對園林植物的保護基本以病蟲害治理為主,隨著環境污染加劇,防治成本的提高,越來越多園林綠化管理者開始將關注終點轉移到病蟲害的預防上,例如對植物載種技術進行改良,根據植物的不同特點,合理、科學搭配植物生長所需的溫度、濕度、水、肥等,通過認真的養護,提高園林植物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市民理解支持植物保護工作,通過多重舉措,有效避免待植物病蟲害發生時需支付的成本。
3.3園林植物管理規范化
改變過去重載種、輕保護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理念,通過建立專門機構來組織、規范對園林植物的各項保護措施。首先通過加大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方面的培訓力度,使其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特點、當地多發植物病害、各種防治措施的利弊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有清晰的認識。另外,落實責任,建立責任追究管理機制,劃分防疫工作責任分區分給個人,并設立針對疫情監測、匯報、核實相關情況的獎懲激勵制度,從而實現對園林植物保護的保障。
結束語
為充分發揮園林植物對對城市環境的凈化、美化等相關作用,應盡量避免采用農藥防治的手段,尋求園林植物保護的新方法。園林植物的保護應明確保護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按照“因地制宜、綜合防治,功能優先、兼具景觀”的原則,鼓勵“病蟲害防治手段多樣化、病蟲害防疫措施優先化、園林植物管理規范化”的發展趨勢,使對城市園林植物的保護落到實處,提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及管理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錢興華.城市園林植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5.
篇7
關鍵詞農技推廣;專業化服務;渠道;山東陽谷
農業技術推廣工作是農業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1-4]。陽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近幾年來,針對全縣各鄉鎮不同地區的生產發展狀況,因地制宜地開展了多渠道農技推廣專業化服務,有力地推動了全縣農業生產的發展?,F總結如下。
1農技推廣中心—農戶
近兩年來,陽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展了“科技入戶”工程,即在全縣18個鄉鎮辦事處分別挑選出20戶有種植經驗的農戶為科技示范戶。認真抓好示范戶的科技指導,并填好有關表冊。然后由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的農技推廣中心專業技術人員把種子、農藥、肥料等生產資料和新技術、新成果直接送到科技示范戶手中,使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在科技示范戶的帶動下,輻射到周邊農戶,達到傳播與推廣的目的。農技推廣中心還定期組織“趕科技大集,送科技下鄉”活動,發放《農業知識》等科技圖書1萬余冊,科技明白紙10萬余份,讓農戶第一時間掌握最新的農業動態,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注入了生氣和活力。
2農技推廣中心—專業機防隊—農戶
近年來,由于大量農村精壯勞動力外出務工,農民“兼業化”,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老人和婦女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因此防病治蟲難的問題更加凸顯,他們迫切希望農作物病蟲害由專業化防治替代一家一戶防治。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農技推廣中心在全縣各鄉鎮辦事處分別抽調數名精干力量組成彌霧機專業機防隊,對每名機防隊員都進行了彌霧機操作要領及相關農業知識的培訓,并制定了機防發展指標和統防統治覆蓋率,進行跟蹤考核,表彰和獎勵完成任務好的鄉鎮機防隊單位和個人。
3農技推廣中心—鄉鎮農技站—農戶
鄉鎮農技站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部門,承擔著主要的農技推廣任務??h農技推廣中心以“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現場會、觀摩、參觀等,如每年都聘請省市農業專家、教授對鄉鎮農技人員進行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術指導水平,讓他們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實用新技術,然后再向廣大農戶進行宣傳推廣。鄉鎮農技人員要對農戶進行各時期的病蟲害防治指導,為農戶提供病蟲害防治方案,并為其配送藥械,參與對廣大農戶的專業化服務。配合農技推廣中心認真抓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及時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為全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推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農技推廣中心—信息服務—農戶
信息服務是農技推廣中心開展農業化服務的一個平臺。完善農業信息服務建設,宣傳新品種、新技術,及時報道陽谷縣農業新情況是縣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之一,主要通過電視新聞、專題講座、電話熱線、病蟲情報及農業科技推廣簡報等形式將農業技術和實時信息及時,讓廣大農戶及時得到專業防治信息,指導全縣農業病蟲害防治。一是在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及時通過電視新聞和專題講座等形式進行技術指導服務。二是及時糧食和設施蔬菜病蟲害情報,為指導大面積適時防治提供科學依據。三是以具有高級技術職稱,長期在農業生產、科技推廣、科學研究第一線工作的專家為骨干開通了農業專家熱線,解決農戶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四是制作農業科技推廣簡報,及時管理技術意見。努力做到內容豐富、時效性強,取得了較好的指導效果,受到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民的好評。
5農技推廣中心—示范基地、示范區
縣農技推廣中心在全縣多個鄉鎮建設了高產攻關示范基地和示范區。在高廟王、阿城等鄉鎮分別建設了十畝示范
方、百畝示范方和萬畝示范方等,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糧食的穩產、增產;在閆樓建立了品種展示試驗示范區,主要展示小麥品種有良星99、濟南17、泰農18、濰麥8號等,主要展示的玉米品種有浚單18、浚單20、濟單7等。對示范基地和示范區無償提供相應的農用物資,農技推廣人員參與基地病蟲害防治的全過程,并在示范基地實施相應的技術指導,進行配套齊全式的全程跟蹤服務。示范基地的建設對于農技推廣工作在全縣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6結語
實踐證明,陽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通過開展多渠道農技推廣專業化服務,把先進的科研成果和實用的農業新技術迅速普及應于農業生產實踐,使其能動地轉化為直接的現實生產力,達到了農業生產的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陽谷縣農業生產和農業技術推廣事業的發展。
7參考文獻
[1] 任付書.基層農技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西農業:村委主任,2008(9):26.
[2] 王愛冬,仲躋清.新農村建設中農技推廣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農技服務,2008(5):114-115.
篇8
1.實施概況
1.1實施地點與規模 汪清縣萬畝水稻高產示范片分布在百草溝鎮南城村、西城村、吉祥村、新城村、正陽村;大興溝鎮半城村、雙河村、南陽村等。高產創建的目標是示范田畝產700公斤。萬畝水稻高產示范片總面積2.3萬畝,涉及20個村,農戶1420戶。按照統一要求設立標牌(注明創建單位、工作責任人、生產目標、品種名稱、技術要點等內容),方便農民學習,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要求建立高產創建檔案,做好生產數據和工作記錄。
1.2品種與目標產量 根據水稻優質高產創建總體要求,結合全縣水稻生產實際,大興溝鎮水稻高產創建主導品種為上育397,百草溝鎮水稻高產創建主導品種為松粳6。示范片內95%以上的田塊要達到目標產量設計要求的技術指標。
1.3實施專業化服務 項目區按照統一整地播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機械收獲的“五統一”技術服務要求,切實做好示范片苗情、肥情、蟲情、災情等監測與預報工作。
1.4開展專家技術指導 實行專家負責制,強化專家指導,落實專家包片、包點指導制度。在水稻生產的關鍵時期,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分區域、分季節、分層次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確保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推廣農民種田科技水平。
2.具體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4~5月,按照水稻高產創建目標任務要求,制定實施方案,明確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舉辦技術培訓班。重點抓好育秧及秧苗肥水管理,確保苗齊苗壯。
第二階段:6~8月,重點做好秧苗移栽、苗期肥水管理和病蟲草害防控等技術的指導,建立苗情考查點,定期做好苗情考查、分析工作。
第三階段:8~9月,搞好水稻中期田間管理,重點抓好水稻病蟲害預測預報及防治工作,做好苗情考查及分析工作,組織中期檢查。
第四階段:9~10月,搞好水稻后期田間管理,重點做好穗期病蟲害防治及后期田間管理技術指導,開展現場觀摩和高產創建活動宣傳,統一制定測產驗收方法,組織測產驗收。
第五階:10月~11月,收集整理相關資料,做好我縣水稻高產創建活動的工作總結和技術總結。
3.主要工作措施
3.1強化組織領導,;加強檢查指導 成立了分管農業副縣長為組長,農業、財政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高產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負責高產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和目標考核以及落實項目配套資金與工作經費等,縣農業局成立了高產創建技術指導組,負責制定水稻高產創建實施方案,并積極落實萬畝示范片的檢查指導、技術培訓等工作的具體實施。切實加強高產創建工作的督導力度,圍繞完成高產創建指標開展工作,認真總結高產創建中的成效和經驗,特別是創新投入方式、培植高產種植大戶、集成技術經營模式、創新技術推廣方法、機制和組織管理等進行認真總結,為翌年開展高產創建提供經驗。
3.2強化科技培訓,確保技術落實到戶 水稻生育各關鍵時期,由縣、鄉鎮農業技術人員共同組織發動,采取集中培訓、田間指導、印發技術資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據農時對示范片干部群眾進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共召開培訓會10余場次,培訓農民2000余人次,印發資料4000余份,使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每戶有一個科技“明白人”。同時,鄉鎮技術指導員制定了分戶技術指導方案,定期不定期地入戶指導。
篇9
關鍵詞:森林蟲害;防治工作;問題及對策
森林是個復雜的生態系統,存在著很多物種,其中也包括有害生物,這些有害生物會給森林資源帶來負面的作用。相對人工林來說,天然林里的生物鏈系統比較完整,很少出現森林蟲害等問題,而人工林里的生物鏈系統并不完備,導致了很多森林蟲害問題,對人類的正常生活帶來了惡劣的影響。人工林里的蟲害會對森林產生很大的影響,也影響著人們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所以我們必須加強對森林蟲害的防治工作,加強對此類問題的重視,科學有效地尋求解決方案,提高對森林蟲害防治工作的質量,盡量避免蟲害的發生,進而達到促進林業發展的目標。本文主要針對北方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闡述。
一、森林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
(一)森林蟲害防治難度增大
隨著森林蟲害發生范圍的不斷擴大,防治難度也更大了。伴隨樹種單一的純林建設的增加,導致了蟲害嚴重化。森林害蟲種類增多,造成了人類的慘重損失。目前,爆發嚴重且能夠成災的害蟲種類已經顯著增加,過去危害比較重的松毛蟲,美國白蛾等至今尚未得到較好的控制,同時又有新的蟲害傳入,紅脂大小蠢等危險性蟲害的發生對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二)防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認識不到位,防治積極性不高。有些干部對森林蟲害的危害性認識很淺薄,防治工作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往往錯過防治最佳適期,導致蟲害蔓延成災。目前大多數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和林權所有者之間缺少必要的業務指導和技術服務工作,對森林蟲害的防治工作一直由縣區林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林權所有者坐享其成,幾乎完全依賴縣局,片面的認為只要縣局防治,地方相鄰群眾防治與否根本沒有關系,甚至一些造林戶遇到嚴重的疫情,認為根本沒辦法防治,恰恰是這種消極的思想嚴重抑制了防治工作的大力開展,致使根本調動不了群眾,基層林業部門基本承包了所有防治工作。
2、疫情的發現和上報不及時。在疫情的調查方面,一是很多單位沒有調查監測團隊;二是缺少普查監測疫情的科學方法;三是普查監測的手段有所欠缺。因此,漏報、假報、不報的情況時有發生,導致疫情擴散而不知,使防治工作更加困難。
3、疫情泛濫,資金不足。很多地方政府面對森林蟲害防治工作,并沒有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例如,美國白蛾大量出現后,這種疫情以高密度、大范圍為主要特點,其次,美國白蛾有“一代少、二代多、三代猖”的特點,而且代與代間沒有明顯的分界,造成防治任務難以進行。在嚴重的疫情下,經常會發生巨大資金不足的情況。資金不足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一是目前缺少國家防治專項資金;二是養護經費里面只有極少的列支,發現疫情后各單位只有自籌資金來解決這個突發問題。
4、防治技術不精,方法不科學。目前,在森林蟲害防治工作上,經常會出現技術不精,方法不科學的現象,導致防治工作效率不高。比如,在美國白蛾防治的過程中,防治人員對林業和防治藥物不熟悉,加上沒有深入學習和培訓,只是按步就班的開展工作,所以經常出現防治方法不科學、不到位、不及時,甚至出現事倍功半的現象,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
5、沒有形成聯防聯治制度。在防治過程中,大部分地方呈現的是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缺乏統一的部署、統一的用藥,統一的行動,特別是疫區的防治過程中,很少與相鄰鄉鎮、村隊聯系,無法形成聯防聯治的有效形式,孤軍作戰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主要對策措施
(一)加強森林蟲害預測預報工作
為了有效的達到森林蟲害的防治目標,必須把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只有及時準確的發現匯報災情,才能做好接下來的防治工作。對全部的森林資源進行蟲害調查監測,一定要做到全面、及時、準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防治,堅決避免平時調查不仔細,等到發現問題時已經變得很嚴重的局面。
(二)改進森林蟲害防治的手段
防治方法不科學、不到位、不及時的情況非常嚴重,所以,必須改進方式方法。針對防治方法的改進采取的三個建議:一是堅持搞生態林業。在造林時要盡量避免單一樹種純林,營造混交林,從而增強森林的自然抵御力,創造出一個林業生產與病蟲害防治共同發展的系統;二是認真遵守國家有關的安全規定,杜絕使用劇毒且高殘留的農藥,以減輕對環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發展生物防治,可以引進與此時的害蟲為敵的有益害蟲來控制疫情。
(三)加強林木檢疫,嚴防危險性病蟲傳入
要想從根源上解決病害蟲的發生,就要斷絕病害蟲的入口。一是在公路路口增設檢疫點,加強對運輸植物及其產品車輛的檢查工作,嚴防帶疫進入。二是加強產地的檢查,特別是在無法建立檢查設備的高速公路上,產地檢查至關重要。要加強對植物及其產品的集貿市場、銷售地點、儲藏、加工、及苗木、花卉、果品等場地的管理,強烈堵塞危險性病蟲害的流動路徑。
(四)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控責任
各部門要有意識去防控森林害蟲,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把森林害蟲防控作為應對自然災害的大事,列入到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真真正正地做防治,逐級簽訂責任狀,確保每一片樹林都有責任人。并且應該給予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資金支持,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
(五)強化保障措施,多渠道籌措資金
針對蟲情嚴重,資金缺口大的現實,一是應加大投資,以有效控制疫情;二是多渠道籌措資金,動員承包戶積極除治,減少承包戶的依賴性和消極處理疫情的態度;三是積極向國家爭取防治專項資金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全球的生態環境都在不斷變化,在這種形勢下,全面加強森林蟲害的防治工作,對生態平衡和經濟發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我國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相關部門及機構應針對森林蟲害防治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深入研究,并采取可行有效的應對方案,進一步促進我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構建。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水稻 病蟲害防治 提高
水稻作為一種人們非常喜愛的主食,經常出現在大家的餐桌上。水稻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深受愛戴。水稻產量的多少卻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市場價格和供給,無時無刻的不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由于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產生,使得生態氣候逐漸溫暖,越來越適宜害蟲的生存。不同的種植方式、方法和對病蟲害預防、控制手段的不當也增加了病蟲害的發生幾率。農業部《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堅持農藥減量與保產并舉,數量與質量并重,生產與生態統籌,節本與增效兼顧。
一、影響水稻產量的病蟲害發生因素
工業生產導致環境污染,從而引發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適宜的溫度是很多生物生長繁育的條件。危害水稻等農作物的害蟲也在其中,在溫暖的大環境里,它們的繁殖速率提高,生長速度加快。適宜的溫度也促生了很多細菌病菌的生長,于是它們共同影響著水稻的產量。
二、病蟲害的種類
病害有好多種,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紋枯病、稻曲病、水稻稻瘟病、惡苗病、綿腐病等。蟲害類型又以稻飛虱、稻三化螟、稻卷葉螟等尤為顯著。
三、水稻病蟲害的防治現狀
(一)輕病害重蟲害
相比較蟲害發病的明顯特征,水稻病害的防治往往會被忽略,例如由灰飛虱隱藏在苗株根部所引起的條紋葉枯病。如果在前期被發現積極防治就不會出現由局部擴散到全部的條紋葉枯病。
(二)重后期輕前期
許多水稻病害的防治如果在前期被發現防治,就不會導致后期蟲子生長蟲齡不齊、蟲子品種多樣,造成不好根除的局面。許多農民認為前期有分蘗,可以不用防蟲,但是事實卻是截然相反。
(三)輕綜合防治,重視藥劑
由于缺乏綜合全面的考慮,很多種植戶沒有想到在育苗時就可以選擇抗病的品種,種植時采用寬株窄距的方式來防治后期出現的稻紋枯病,農戶們大都只是在水稻生病時用農藥圍追堵截殺死的病蟲害。其實完全可以從育苗、種植方式還有延緩種植期等方面來防治。
(四)重防治日期,輕藥種選擇
農戶們一般都是在植保部門下達的防蟲時間內進行防治,然而對于防治藥品的選擇卻疏忽大意。由于農藥品種的多樣性,殺蟲治病效果存在差異,農戶相對缺乏專業知識,農戶自主選擇的產品不一定具有同等的效力,這樣一來防治的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
三、水稻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普遍有以下幾種
對于水稻病蟲害的防治還是遵循防為主,治為輔助的方式,從育種到施肥、澆水等合理選擇安排。出現問題時用物理配合生物、化學等方法共同的防治。
(一)苗株品種的選擇
在水稻育種的初期需要選擇適應性強一些、抗病性也強而且高產的品種來種植,例如一些深兩優5814、廣八優165等抗稻褐飛虱病的品種,抗水稻瘟病的汕優94-4,穗豐占681對于預防白葉枯病也有很好的效果。播種前將所有種子在農藥或者溫水里泡一泡,能預防某些病菌對水稻的傳染。
(二)水稻科學施肥
稻田里的施肥需要注意有機肥、無機肥合理配比,并且與氮磷鉀合理搭配,配合測土配方施肥,滿足水稻對于養分的需求。還要注意某些含氮量高的肥效,對于某些病蟲害發生率會有增加,只有合理搭配施肥才能讓水稻生長態勢良好。
(三)水分合理灌溉
采用不同的灌溉方法:調節田間的氣候。例如水稻各個時期所需的水分不同,可以用薄露灌溉或者干濕交替灌溉方法。
(四)綠色防控采用生物防治技術
用自然天敵的控害技術:利用寄生蜂還有寄生蠅來干擾害蟲種群,對其進行抑制。還可以用信息干擾素,干擾害蟲,降低繁殖率。生物防治沒有環境污染,選擇性較高,對于病蟲害防治有長久作用效果。一般30天內,不打農藥,培育天敵的繁殖,過了30天,可以適度噴灑。還可以采取稻鴨共存的飼養方式,在水稻分蘗非常旺盛的時候,每667畝可以放養15天大的小鴨子15只,通過鴨子在田間的飛行采食來抑制稻飛虱,而且還可以給稻田除草。
(五)綠色防控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是區別于化學防治方法,利用一些光譜來消滅趨光性的昆蟲,通過改變溫度、通過一些電流產品,破壞害蟲的生存環境來進行滅蟲。在種子播種前,用熱力學的辦法把里面的病菌清除。
(六)科學用藥化學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方法就是通過農藥等化學類藥劑對于病蟲害進行剿殺。優點是作用快,效果好,但是使用不合理很容易使病蟲產生抗藥性,所以需掌握藥量。缺點是不可以阻斷病蟲的繁殖。
1.對于水稻病蟲害農藥的噴灑無疑是最快速的方法,然而方法不當很容易引起病蟲害抗藥性的增加,所以要想農藥既能夠發揮作用,又不至于產生副作用,就必須合理配伍。首先施藥時間要和植保部建議的時間相同,最好能做到專業化統防統治;其次要遵循能一起殺絕不單獨殺的原則,這樣藥物可以達到最大化利用率。施藥時還需要弄清楚癥狀,好對癥下藥,所謂對癥下藥有奇效。
2.如果天敵可以解決的,最好不要用藥物。而且還可以選用既能殺死害蟲,同時還可以保護天敵的藥物,這樣可以一舉兩得。
3.科學施藥。例如對稻紋枯病,噴灑藥劑時需對準植株的根部,施藥的濃度還需要掌握,足量的水可以把藥劑對勻,低容量的新型噴霧器是很好的選擇,具備這些基本要素就可以放心噴灑。
- 上一篇:多媒體教學計劃
- 下一篇:病蟲害防治的目的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