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的特點范文
時間:2023-11-17 17:21: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探究性學習的特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探究性學習,就是以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是通過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習能力和科學品質、實現多維目標的學習。它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其主要特點是問題性、過程性和開放性。
一、問題性
問題是探究性學習的起點和主線,也是探究性學習的歸宿,問題是這種學習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對學生具有挑戰性和吸引力的問題并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是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關鍵。傳統的課堂教學首先展示的是教學目標,探究型課堂教學首先展示的是問題,而教學目標就包含在問題之中,并且是通過對問題的探究去實現的。這里提出的問題,必須切合本課的教學內容,是本課教學內容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并能大面積覆蓋的問題。或者是這樣的一、二個問題,或者是多個問題的序列;在序列問題中,往往也只有一、二個核心問題,其它問題或者是為核心問題作鋪墊的,或者是核心問題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說提出的問題要比較集中,問題序列的呈現要有邏輯性。問題可以由教師預設,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維的結果,這樣,探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更能成為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產生和始終保持探究的興趣和內動力。總之,問題的“質”決定著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二、過程性
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同時經歷兩個過程,一是知識生成的過程,二是科學家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這個過程和方法是探究性學習最為關注的。作為探究目標的問題一經確定,就要依據問題的內容性質和學習條件來構建探究的過程、選擇探究的方法。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學習過程,但與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一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不過常常是被簡約化了的。有的科學家的一項發明創造,經歷了許多次的實驗和許多年的功夫才獲得的,學生尤其在課堂上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去全部經歷過。探究的過程,一方面是暴露學生各種疑問、困難、障礙和矛盾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發展和展示學生聰明才智、獨特個性、創新成果的過程。正因為如此,探究性學習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求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探究的過程是一個多感官投入的過程,是外動和內動相結合的過程。用眼觀察、用耳傾聽、用手做一做、用腦想一想,每一個環節都有相應的方法,每一個方法形成一個環節過程,所有的方法形成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尤其是思維過程,是探究性學習中應著重指導和訓練的。
篇2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活動;杠桿 能力
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應具備:用新技術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終生學習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靠傳統的學科教學、學習方式已不能實現。于是產生了“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的意義:1.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2.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讓學生學會合作。4.讓學生養成科學態度。5.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
它的目的是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生學習的能力,包括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讓學生養成科學態度,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依據當前教學形勢和研究性學習目的,我們開展了“認識杠桿”――“研究性學習”活動。
活動的過程為:選擇研究的課題 設計研究方案開展研究活動 收集整理研究的資料寫出結題的報告評價與反思。
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通過上網查找有關杠桿文字資料,圖片、視頻、尋找杠桿實物,參觀杠桿機械,認識杠桿,了解杠桿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通過本次活動,我認為,“研究性學習”應體現以下特點:
一、以“問題”為載體進行研究性學習
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必要途徑,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表現。學生帶著“什么是杠桿”、“為什么有的杠桿省力、有的杠桿費力”等問題,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尋找實物,對比、體驗,并進一步分析原因,得出結論。例如:通過上網查找“杠桿”圖片,尋找杠桿實物,發現所有杠桿都有一個共同特征:“圍繞固定點轉動”,即這個固定點就是支點,從而初步認識杠桿。有的小組在用不同剪刀剪同樣的物體時,發現手每次所用力的大小不同;其中一個同學讓大家用隨手物品:書、兩只筆做如下實驗:讓同學們體驗力的大小不同,于是產生疑問,引起大家的討論,分析原因,帶者問題進一步研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這種活動,使學養成“常提問”的習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開放性的研究性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學生聽、記、算,把教材看透,記熟,形成了以教師、課堂和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但研究性學習打破了這種局面,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教材中知識,而是來源于社會生活。獲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不再局限于教材和教師,而是來自生活、生產、社會調查、上網查詢。學生的學習地點不再是學校,而是整個社會。例如:學生為了了解杠桿,不但上網、到圖書館查找資料,還到健身房、游憩廣場、社區觀察健身器材,到車店、燈店、家庭生活中、工農業生產中、人體中去尋找杠桿。促進了學生與社會互融,培養了學生發散思維。
三、注重過程
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通過親自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親自動手制作簡易杠桿,參觀印刷廠、觀察縫紉機、手推車,觀察哪些部分有杠桿組成,試著找支點、動力、阻力。通過實地參觀、動手制作、查找資料、得出結論并獲得親臨感受,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實踐能力,掌握了收集資料的途徑;同時在問題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引起學生的定向注意,使學生知道,復雜機械也是由簡單杠桿構成。從而獲得對社會的直接感受,拉近了與社會的距離,進一步了解杠桿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與人的接觸和幫助,懂得做人的道理,加強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拓展了知識面,為學生終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注重應用
研究性學習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識的量。例如,學生收集各類剪刀,對比,體驗力的大小,從杠桿知識分析并解釋。學生還找來各種杠桿,如剪刀、鉗子、起子、筷子、扳手、開瓶器、指甲刀、夾蒜夾、夾碗夾、定書機、小桿稱、鑰匙扣、錘子等,討論它們的支點、動力、阻力。收集杠桿玩具,單杠上翻跟頭的小人等、指出人體杠桿。用費舊材料制作杠桿――車上涮雨器,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物認識杠桿,了解杠桿在生活中的應用,并通過所學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服務。
五、注重體驗
研究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的理性認識,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即學習體驗。例如:這次活動中,很多組找的是實物,在操作中,他會結合對知識的理解,進一步觀察,找出支點、動力、阻力。在研究不同剪刀用力不同時,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進一步研究,得出結論,使對問題的認識更深刻,同時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情感。學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分工合作、與人交流的能力、組織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使學生在樂于學、樂于做中學習。
六、注重全員參與(共同參與)
研究性學習主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因為他注重過程,每個智力正常的學生都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通過共同參與,了解不同人的個性,學生相互交流與合作。例如:彼此尊重、理解及容忍的態度,表達、傾聽與說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實施方案的能力。因此,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與能力,也體現時代和社會的要求。
篇3
關鍵詞 探究性學習 特點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7-0015-02
探究性學習是由英文“inquiry leaning”翻譯過來的,是人們在總結發現式學習和有意義學習經驗基礎上提出的一種以學習者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
探究性學習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模擬性科學研究活動,是以問題為依托,學習者通過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因此,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強制性地灌輸,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探索,主動思考,親身體驗出來的。
1980年以后,以探究性學習為基礎,重構基礎教育課程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突出特點,各國不僅將探究作為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將探究作為課程的內容標準。1996年公布的《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將探究列為學習科學的核心方法。2000年英國修訂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也大力提倡探究性學習。2001年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出版了第一本專門討論科學探究性學習的著作《科學探究與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學與教的指南》,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期待的一本關于探究教學的實用指南。直到今天,探究性學習在國外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依然是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方法之一。
我國關于探究性學習的研究起步比較晚,1978年發現式教學法開始引入我國。因此,90年代為了使人類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我國在1999年正式啟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這次課改中,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理念被提出,并受到了教育界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可見,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科教學中已經引起了國人的關注。
綜上所述,各國的基礎教育研究領域都非常重視探究性學習的理念。但是如何在具體的教學中進行探究式的教與學仍然是一個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針對新課程實施探究性學習的誤區,我們有必要對什么是探究性學習、有什么目的、它的特點是什么、應該怎樣實施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本文主要探討探究性學習的特點。以期真正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教是為了最終不需要教”。
一、綜合性
探究性學習的目標是綜合的。它的目標主要有四點:第一,發展學生的能力,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制定計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科學嚴密、不折不饒的態度;第三,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第四,獲得關于社會的、自然的、生活的綜合知識,而不僅僅是學科知識。這些目標是一個整體,經過長期的融合而形成的,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更不能硬性規定。探究性學習的目標應該是很靈活的,可以因人因地而異。
探究性學習的內容是綜合的。學生探究的內容是多樣性的,不應該僅僅限制在學科知識上面,只要學生能想到而且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為探究的內容。通過探究性的學習,學生會獲得一種或多種關于社會的、自然的、生活的綜合知識。學生們所面臨的是一個豐富多彩又復雜多變的世界,面對的許多問題都是綜合性的,而這些都有可能成為探究的內容。
探究性學習的方式是綜合多樣的。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學生會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知識的運用也逐漸具有綜合性。正在探究的問題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每個問題的解決不可能用同一種方式,這也就印證了方式的多樣性、綜合性。這就要求老師是全能型的老師,能夠給學生以指導、幫助,實現學生的綜合性發展。
二、自主性
探究性學習的一重要特點就是自主性。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自選課題、制定工作方案,老師沒有干預,只是在需要的時候給予指導。自主性是實現探究性學習的目標所必需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探究性學習的目的。不論是探究的能力,主動積極、科學嚴密、不折不饒的態度,還是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都只有通過學生的親自實踐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識,也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生成,靠傳授式的教學難以獲得。
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是否就意味著教師是多余的,或者說教師沒有什么作用呢?當然不是。在探究性學習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教師就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不可能什么都懂,遇到這些問題,學生需要老師和他們一起討論。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是組織者,應該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善于發現學生思維中的閃光點,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學生進行價值判斷,要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和計劃,要檢查學生計劃的可行性,要提醒學生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安排學生活動、防止事故;要向學生提供必要的資助和幫助,要糾正學生不規范的做法,防止偏見和差錯,提醒學生注意實事求是,注意結論的可靠性,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探究的過程進行總結反思,要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評價,其中包括:對課題意義的再認識,對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總結,引導學生報告自己的收獲,等等。
但在現行的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可能會走向一些誤區,學生也沒有徹底地擺脫教師權威、教師中心的思想,教師過多地去指導學生,把自己的地位擺在學生之上,對學生的指導變成“你要這么做”“你不能那樣做”,教師依然是整個活動的中心,依然處在支配學生的地位。結果就是教師的意愿代替學生的意愿,使學生的學習失去自主性和獨立性。因此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不應過分強調教師的指導作用,應強調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和協助者,向學生提供的是幫助和支持。把自和獨立權還給學生。
三、過程性
探究性學習重在學習的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探究性學習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其最主要價值在于對學生成長發展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其教育價值。能有學術價值和社會效益當然很好,但不必強求。過分強調學術價值和社會效益,結果必然導致精英主義。比如研究的結果,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設計一種產品、策劃一次活動。探究性學習比較注重掌握調查、觀察、實驗以及現代信息技術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與現行的學科教學或必修課程的聯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種知識教育。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是否掌握某項具體的知識或技能并不重要,關鍵是能否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換句話說,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結果。
雖然探究性學習強調過程,但不能讓探究的過程模式化、固定化。探究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制定計劃、收集數據、整理分析、得出結論、評鑒預測,是科學探究過程的要素,而不是固定的規范。它們之間也沒有固定的先后順序,不能強制規定哪一個步驟在前,哪一個步驟在后,也不必強求探究過程的完整性。一次活動可以集中在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制定研究計劃,如何進行實施,如何協調實施中各方面的關系等,就其中的某一細節問題進行探究,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探究活動過程。
因為注重的探究的過程性,所以在評價學生的成果時就不應該僅僅看探究性課題的學術價值和社會效益,并把此作為評價的唯一標準,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為主,依據學生平時的態度和表現來給予公正的評價。
四、實踐性
探究性學習不同于學科知識傳授,不能只是坐而論道,要實踐,要活動。這里要注意的是,過去我們往往把實踐狹隘地理解為體力活動或動手技能相關的操作活動,這尤其體現在過去理科的實驗上面。但隨著現代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動手操作技能的概率相對下降,我們更注重的是能夠制定一套方案去解決問題,而技術的問題有專門人員去解決。實踐并不僅僅等同于操作,而是包括從提問到求得結論、做出評價的整個過程,除了操作之外,思考、計劃、找資料、理論探討、收集數據、分析整理、歸納總結、寫報告、寫文章,都是實踐。所謂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性就是強調探究性學習應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過程、體驗探究過程、在實踐中創新。
參考文獻:
[1]霍益萍.張人紅.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和課程定位[J].課程·教材·教法,2000,20(11).
篇4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高中語文教學 實施策略
一、相關概念界定
(一)探究性學習的含義
探究是一種活動,探究性學習則是以探究這種活動為基本特征的學習方式。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對學生而言,探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他們,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的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積極學習過程;對教師而言,探究性學習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引導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處理信息、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所以,探究性學習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的必要性
(一)探究性學習對學生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
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在動機是對它的興趣,而探究性學習可以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掌握,又促進學生對知識價值的反思;探究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更廣泛地掌握語文技能,提高學生解決社會實際問題的能力;探究性學習能給予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充分的思維空間,探究活動傾向于橫向與縱向的研究,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在很廣闊的天地中翱翔,自由思考,自由探究;探究性學習的方式鼓勵生生互動、同伴質疑與討論,利用集體思考的力量,相互啟發、相互激勵、相互誘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發學生全方位認識這個問題,就給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二)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探究性學習提出的要求
新一輪基礎教育的改革經過幾年的施行,已經從考試改革、課程改革、教材改革,發展到開始發動教學模式改革――以“探究性學習”為標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所以,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實踐能力與創造能力的發展,實現教育方法從“粉筆+講解”向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轉變,是當前語文教學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實施策略
(一)把握高中語文學科特點,鞏固探究性學習的基礎
1、重視閱讀,牢固樹立“閱讀即探究”的思想
學生主要通過閱讀文本來獲得語文知識,培養情感與價值觀,所以閱讀文本是探究活動的物質基礎,只有抓住了閱讀文本的特點進行探究,才能讓學生領會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才能讓學生深入地與文體交流和對話。學生與文本發生深層次信息交流的閱讀才是最好的語文探究性學習。語文學科有自己的特殊性,閱讀是傳統語文教育遺留下來學習語文最根本又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學生個性化閱讀探究方法、比較閱讀探究方法等。
2、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為成熟的思維能力,而探究性學習需要學生積極思索,不斷創新,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思維方式有許多種,其中發散思維、辨證思維、創新思維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學的探究性學習的三大思維策略。
探究性學習是圍繞閱讀文本而進行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去發散學生的思維,伸長聯想的空間,從課本知識到課外閱讀,從古代到現代,從音樂美術到影視錄像,從民間俗語到詩詞典故。在豐富聯想的基礎上容易找到知識中的空白,思維中的矛盾,從而發現問題,找到探究的目標,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二)師生共同參與,營造探究性學習的氛圍
1、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語文課程的探究內容非常豐富,是語言文字和人文內涵的結合,是開放而有創新活力的,而探究的過程也講究情感的投入和發展。學生也只有在寬松活躍、自由愉快的氛圍中才能積極思考,深入探究。所以,創設一定的情境,既有利于語文課程的生動展開,也有利于學生探究學習的有效實施。
2、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起著引導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立足文本,引導學生探究。我們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把握文本本身的思想情感及寫作技巧,咀嚼語言在文章中的含義及作用等,同時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培養起學習語文的一定的方法技巧,樹立起正確的情感與價值觀,提高語文素養。當然,在探究時,一方面要與語文文本相結合,話題不能游離于文本之外,另一方面要與學生實際相聯系。學習《過秦論》一文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探究秦滅亡的原因,文章酣暢淋漓的論述風格,但一定要給學生適時引導,以免學生把語文課上成歷史課,僅僅去探究這篇文章的歷史觀,而忽略了文章的文學性的體現。
(三)拓展遷移,挖掘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探究性學習提倡讓學生自主探究。具體可以采用下面的幾種自主探究方式:首先,在語文文本矛盾處挖掘探究的沃土。
高中語文教材中常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其實合理的地方,學生圍繞這些矛盾大膽探究,是尋找探究切入點的方法之一。《祝福》中有這么寫祥林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學生在自探究的過程中會發現,這樣的矛盾恰好襯托了祥林嫂的悲慘命運,也有力的控訴了封建禮教與封建迷信對她的無情的壓迫;其次,扣住情境,進行換位的思考。課文是作者對客觀事物認識的產物和思想軌跡,我們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抓住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關角色,或充當某些角色,去換位思考。語文教學經常采用的角色扮演就是其中的一種。
2、師生、生生合作探究
探究性學習需要學生深入地思考,仔細地研究,更需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尋求答案,共同尋找事物的規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正確處理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學習的關系,這不僅強調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更要強調教師要在引導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合作,不僅珍視探究中教師自身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引導學生積極反思,同樣,也要珍視探究中學生的個人觀念、獨特感受和體驗,這樣才能體現師生之間相互傾聽、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篇5
關鍵詞:高中政治 自主合作 探究性學習 現代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104
1 前言
傳統教學方法以老師為主,對學生實行填鴨式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甚至可能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知識變為消極學習。因此,要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必須采用現代新型的教學技術,從根本上促進學生政治自主學習。現代政治教學必須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進行觀念上的轉換,確保學生能夠真正提高學科素養和實踐能力。本文將從高中政治學習的特點著手,闡述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2 高中政治自主性學習的特點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是高中政治自主性學習的保證。考慮到高中政治這門學科的重要性及其特點,采用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育技術相結合的模式,對學生加以引導學生,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對高中政治的興趣。
自主合作探究性政治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散發,對政治學習有重要的作用,在研究過程中能夠促進老師與學生中的教學互動,促進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法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探究性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增強對知識的體驗性學習,促進學生改變思想觀念。自主性學習能夠幫助學生記牢知識要點,且讓學生印象深刻。其次,探究性學習能夠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其實踐訓練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再次,探究性學習突破書本的限制,促進學生了解除課本以外的內容,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對知識進行學習。最后,探究性學習有其獨有的挑戰性,科學調查是一項重要學習措施。
3 如何做好高中政治自主探究性學習
3.1 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
首先,加強指導,為學生自主探究型學習提供條件。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自身角色,在探究型學習過程中,老師所起的作用是組織者和指導者。探究型學習是全新的學習模式,一些學生由于缺乏對政治學習的興趣,容易導致思維受限,在學習過程中也會產生諸多疑問。因此,老師必須做好指導者,引導學生漸漸進入自身的角色。同時,老師也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以全新的視覺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式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其次,學生提高自主研究性學習意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改變以往學習的觀念,提高自主研究性學習意識。新課改的推進,為學生自主性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已經不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因此學生必須做好成為課堂主體的準備。老師對學生進行全程指導和管理,學生應該自行做好科學調查,搜集調查資料,以提高自主研究學習的科學性。另外,老師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必須盡可能地對學生所提出的方案提出改進方案,了解學生研究的動態,并且對學生進行動態性指導。
最后,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機會。只有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才是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中必須保證師生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師生之間的互動才是最有效的,老師才能夠和學生達成共識,這樣才能保證教學效率更高。在交往條件平等的情況下,老師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機會,善于把機會留給學生,這樣才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也能夠使學習效率提高。
3.2 以問題教學帶動政治教學
問題教學是從問題出發,以問題帶動科學調查活動,促進學生領悟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情感體驗。自主合作探究性課堂不僅僅是知識的交流與合作,更包括語言和思想上的交流溝通。問題教學則是將師生在探索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經過彼此之間的交流后進行解決的教學過程。問題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主動去了解問題、解決問題。在進行問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學生熟悉的社會生活的實例進行探討,這樣更加容易貼近學生,多注重實例的內在價值,選用一些重點難點問題與學生進行討論,這樣的教學模式會更有教育價值,也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3.3 了解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學習的關系
教材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必要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經濟學、哲學和政治學基礎才能夠促進科學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和科學性。教師應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政治教材和探究性學習整合起來,不僅能夠改善學生的思維方法,還提高了學生的政治覺悟,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材是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有效工具,能夠促進學生加強對學習的研究和探討,更能促進學生將理論用于實際的經驗研究,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提供保障。
4 小結
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高中政治教學的有力手段,能夠改變學生知識為本的觀念,提高學生對知識技能和實際運用的能力。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作為指導者輔助學生繼續科學調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能夠取得更理想的教學效果,而且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玉化.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探討[J].林區教學,2011,4(5):2-3.
[2]戴書芹.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高中政治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J].新課程(教研版),2011,4(1):11-12.
[3]蒙麗梅.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合作探究式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5(6):13-14.
篇6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地理 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5-0099-01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將由“關注學生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生活動”,重塑知識的形成過程課程設計將由“給出知識”轉向“引導活動”。地理新教材倡導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合作討論,體現地理再發現的過程,2001年7月,教育部頒發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方式”。
一 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開展探究性學習,不僅是為了適應當前中學課程改革中產生的研究性課程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需要。因為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自己發現問題,通過實踐操作,體驗感悟,合作交流,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 探究性學習的概念
探究式教學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教學方式,通過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它強調動手動腦,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研究和發現“知識”,注重學生的主動探索、體驗和創新,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三 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探究性學習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來展開教學過程。教師在這個活動中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有利于塑造學生獨立的人格品質。
第二,以探究性學習為主要形式。探究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學習基本形式,學生是在不斷地探索發現過程中獲得發展的,接受學習只能培養被動、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探究學習是培養主動、積極的知識探究者。
第三,以學生實踐活動為主線。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主體實踐活動為主線展開教學過程的。學生運用多種感官,通過主體活動,在做中學,學中做,從做中獲得感性認識,再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認識,教、學、做合為一體,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交融,理論與實踐統一。
第四,注重交流與合作。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多向互動的學習過程。一方面學習主體通過和學習客體間的交互作用――活動,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在探究過程中,在交互學習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第五,注重過程。探究性學習更重視學習的過程而非結果。它強調盡可能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知識發現、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學生通過這個過程,理解一個地理問題是怎樣提出來的、一個地理概念是怎樣形成的、一個地理結論是怎樣獲得和應用的。在一個充滿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地理,讓已存在于學生頭腦中的那些非正規的地理知識和體驗上升為科學結論,從中感受到地理發現的樂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
第六,給學生充分的創新空間。探究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不斷超越現實創新的過程。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可以大膽懷疑,提出問題;大膽猜測,進行假設;大膽嘗試,探討問題解決的方案。學生可以超越課本、超越教材、超越老師、超越自我,在自由的空間中大膽創新。
四 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第一,設疑。教師以學生已學過的地理知識為基礎,以日常生活、生產實際為背景,設置一定容量和開放度的問題,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提出問題,引起矛盾,激發探究動機,明確探究目標。
第二,探究。這是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教師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圍繞目標進行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聯想、試探、驗證等探究活動,概括出原理、法則,尋求問題的答案。
第三,交流。在教師的組織下,學生交流探究的成果、心得與體會,并對一些似是而非的重要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把學生初探的成果加以提煉,使它更具有科學性。
第四,總結。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邊探究活動,將探究的結論歸納整理,使之系統化,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解決問題。
第五,應用。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探究歸納出的新知識、新方法用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
五 探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
探究性學習應根據內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對概念、圖例、規律等的探究,宜全班或分組討論;對地理知識的引申、應用探究,可分組討論,教師提供必要的材料,適時點撥,啟發誘導學生自主探究;對實踐性作業,可采用開放性探究,學生自愿合作,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可在寒暑假、雙休日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
六 對探究性學習的評價
篇7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高中英語教學;主體地位;應用
全球化時代及中國以大國身份走向世界對高中英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學生不僅要知道英語知識還要學會自主學習,還要通過探究學習日益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以滿足跨文化和國際競爭的需要。
一、對探究性學習的認識和理解
1.探究性學習的目的
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科技、社會、經濟和生活中的問題,開闊視野。通過自主探究、親身實踐的過程,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創新性地解決問題。在參與真實世界的某種任務中獲得體驗,不但能使學生很自然地就把學校學得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聯系,還能夠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且有助于各門學科知識的綜合化,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還能激發學生探索世界的動機和挑戰欲,以及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愿望和方法。
2.探究性學習的特點
探究性學習的核心就是將“如何教”和“教什么”轉變為“如何學”,將“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學生為中心”,其主要特點有:主動性,這是探究性學習的前提,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開放性,這是探究性學習的保證,即目標開放、過程開放、評價開放;問題性,這是探究性學習的主線,即讓學生產生意識和進行學習的源頭;過程性,這是探究性學習的重點,即在探究中暴露問題、解決問題。
二、探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探究性學習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式,還伴隨著教學理念和教學主客體地位的變化。它要求教師擺脫傳統的高高在上的身份地位和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轉而增加學生的參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
傳統教學以講授為主,學生所受的是單一的接受性學習。人們把“傳道、授業、解惑”作為教師的天職。“接受”、“應試”是傳統學習中的兩個核心要素。教師不斷地給學生講授“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研究性學習強調學生“做中學”,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學生去做事,而不是為他們做好的事”。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最后解決問題。教師要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以“學”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學生愛學習,學會學習,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充分體現他們是學習的主體,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培養。所以我認為“學”是在“教”之下的“學”,“教”是為“學”而“教”。
2.引導學生自主預習,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英語閱讀教學中,預習是一個重要環節。學生預習的好壞,對課堂教學的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有序預習,創設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意識,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參與探究和討論。教師應指導學生找出問題,并把這些問題作為小課題,讓他們自行選題,查尋資料,充分醞釀,寫出研究報告,從而培養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探究性設計
以高中英語《Lesson 4 First Impressions》一課為例,英語教學設計必須遵循上述探究式學習的應用原理,根據學生實際,按計劃進行。
Step 1:Tell the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class
Guide the student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What basic factors are needed in writing the first time you met someone?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并得出這樣的結論:who,when,where,what he/she did/was doing,what he/she seemed like?
Step 2:The students read the first part of the learned text First Impression once again and pick out the key words,phrases or sentences which can connect with the basic factors mentioned in the first step.
Fill in the form and answer two questions. 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使學生認識寫作的基本要素和關鍵字詞對描述事件的重要性;通過回答問題讓學生明白“behavior”與“impression”的密切關系。
Step 3:Check the answer and analyze the key points in detail
Remind the students phrases like seem like…,look like…,appear to be are necessary in describing the personalities of the person whom we met at the first time.讓學生明白初遇某人是很難準確看出一個人的人物性格的,只能猜測,所以應該使用諸如:look like…,seem like…,appear to be… 等等帶有不確定含義的詞。
Step 4: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first time they met someone.
Step 5:Let the students work in group to polish their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requirements.
Step 6:Show some studentswriting to the whole class.
總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本著探究性學習的特點,教師應多嘗試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參與、合作、發現、思考和創新學好英語。
參考文獻:
篇8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探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即我們所倡導的探究性學習,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根據教育方針、學校的培養目標、學生的階段特點所設定的,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調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學習方法。探究性學習具有自主性、實踐性、過程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積極地進行科學的調查研究,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小學語文的學習為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打下基礎。如果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探究性學習方法,學生將受益終身。小學生的最大特點就是好奇心、求知欲強烈,發現能力強,而語文本身又是一門人文素養比較高的學科。利用這兩者的特點,可以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發現知識。需要明確的是,探究性學習的實施途徑,應整合和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階段,具體來說,主要包含如下幾方面。
首先,建立一種新型師生關系。在新型關系中,教師從課堂主導者轉變為探究性學習的指導者,學生從被動地接受教師傳達的信息,轉變為探究性學習的主導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在發現問題中收集相關信息,并通過對信息的分析和整理,轉化成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這種學習過程,學生不僅僅是學到課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所以,在以后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和認知能力。
其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探究性學習,需要重視并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參與的意識。全員參與是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標志,小學生具有與生俱來的探究和創造事物的潛能,他們喜歡為自己的興趣去不斷探索和挑戰。因此,在探究性教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和引導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發現和創造知識。探索性學習可以通過興趣學習小組的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發現問題、查找資料、科學研究、解決問題,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實現寓教于樂和寓樂于教的統一。
最后,最為重要的是,要從評價方式和機制上保證探究性學習方法的開展,而且評價要及時、公平。試想,如果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積極進行和參與探究性學習的學生得不到肯定與鼓勵,那么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打折扣,最終就難以保證探究性方式的繼續推進。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體驗,應引導學生積極聯系和參與生活實際,多采用參與課外實踐來獲取知識的教學方式。不同以往的課堂教學,在考核方式上應該配以相應的靈活安排。例如,對于積極參與課外教學活動的學生,無論學習結果如何,皆應給予參與獎勵,并且要及時落實;另外,對于那些課外活動開展較好,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結果的學生,要給予額外獎勵。這樣,既保證了學生積極主動性的保持,更有利于鼓勵學生繼續深入地開展探究性學習。只有從評價機制上肯定探究性學習方法,才能促進探究性學習的永續推進。因此,語文教師、學校應該重視教學評價機制的改革和改進。
篇9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高中;生物教學
一、探究性學習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現狀
在我國的高中教學中,很大一部分學校都過于重視講授教材知識,卻忽略了學生自主探究以及科學研究的能力,這樣就不能全面培養高中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特別是對于高中生物教學,它是一門科學性特別強,并且與我們人類自身聯系最為直接的學科。但目前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運用情況并不樂觀,主要體現在:探究性學習貫徹不到位。由于高中時期的特殊性,學生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教師就必須高效地利用時間,把更多與高考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與此同時,對于探究性學習的貫徹實施并不特別重視,甚至許多教師在貫徹探究性學習教學時,自身的經驗不是特別充分,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在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不能得到充分貫徹實施。
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有效利用探究性學習的途徑
根據目前新課標的要求,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師必須結合高中生物學科的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貫徹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其中,主要的途徑有:
1.改變教育觀念,將探究性學習貫徹到位
教師要轉變“為了高考而講課”的觀念,在教學中多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探究、體驗,培養學生實踐與探究能力。讓生物課堂真正地與學生自身有所互動,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熱情,最終提升教學效率。
2.完善實驗設備,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進行探究性學習
實驗設備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有效工具,一個設備完善的生物實驗室,將會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性學習的機會,這樣不但能夠使學生有效地在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而且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鍛煉其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將為生物教學帶來極大的樂趣,從而很好地促進生物學科的前進與發展。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方式對于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和提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科學、有效地運用探究性學習策略,激發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整個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新課改;探究性學習;策略
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我們大力提倡并實施的學習方式之一。在現在的課堂上,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很多。那么,怎樣使探究性學習落到實處呢?下面就個人的教學經歷談談自己淺薄的看法:
一、探究性學習的前提條件
在以小學生為對象的學科教學中倡導并實施有效的探究性學習,是不能簡單地將一般的探究性學習模式加以套用遷移的,甚至片面追求形式,搞一些缺乏內在的效果、表面新穎的漂亮活動。探究性學習應以問題為導向,通過提出問題,促使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卷入學習;通過引導學生探究問題,促進學生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也沒必要讓學生時時處處都進行探索,可選擇小學生有可能、也有必要探究的,通過努力能夠探究出結果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利于學生形成認知策略、情感態度的完善的內容,這樣的內容才可以、也值得多花時間讓學生去探究性學習。
二、探究性學習的指導策略
根據對探究性學習的理解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問題―探究―交流―運用―反思”構成了探究性學習的一個活動環節。要取得教學最佳效果,除了教師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外,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真實把握學生思維實際,發掘探究題材,讓學生真正地進行自由自在的探究,教師則應適時引導、點撥。
1.創設有效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動機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一個人的創造性成果無一不是在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情境中產生的。
2.提供典型途徑,經歷探究過程
探究性學習將科學領域的探索方式引入課堂,就必須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建立猜想―展開驗證―形成結論”這樣一個科學研究的過程。
三、探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
生活實踐是將探究性學習由課堂引向生活,通過帶著問題觀摩現場,積極探索解決的方法,從而讓學生親身體驗學科知識的來源和與我們生活與社會的緊密關系;達到探其源、求歸宿的目的。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探究性學習不僅是一種新的課程模式的探索,更是一場深刻的教育觀念的變革,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造探究的機會,并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得到培養和提高。
- 上一篇:任務教學法的定義
- 下一篇:采購部管理制度獎罰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