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13 17:51: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甜柿;嫁接技術;成活率
不同的嫁接時間和嫁接方法對嫁接的成活率影響很大,為了在江蘇新沂地區擴大甜柿的種植面積,提高苗木的質量,進行甜柿的嫁接技術研究意義重大。本人在總結前人嫁接方法的基礎上,對甜柿不同生長期、不同方法、不同的保護措施進行了嫁接試驗,得出了適應本地實際的嫁接技術,總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砧木及接穗的準備
砧木為1年生君遷子苗,地徑1.5cm,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接穗為生長結果良好的母本樹上的成熟枝條,品種為陽豐,春季采集后蠟封貯藏,夏季隨采隨接。
1.2 嫁接時期與方法
嫁接于萌芽前后和生長旺盛季節進行。具體采用單芽切接、雙舌接、嵌芽接和T形芽接,分別在3月下旬、4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中旬4個時期各嫁接100株,共嫁接1200株。
1.3 噴農藥保護
對雙舌接苗進行噴藥保護試驗。嫁接解綁后立即噴藥,藥劑為50%甲胺磷乳油1000倍液、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試驗設噴施甲胺磷、噴施多菌靈、噴施甲胺磷+多菌靈、不噴藥劑4種處理。
1.4 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苗萌芽后及時除砧芽和解綁。單芽切接、雙舌接接后8周解綁,T形芽接、嵌芽接接后4周解綁,并注意及時防治病蟲害(以防治炭疽病為重點),保證苗木的快速生長。10月上旬調查成活率;噴藥保護試驗解綁后即調查成活率,10月底調查保存率。
2 結果分析
2.1 嫁接時間和方法對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6月中旬、8月中旬嫁接成活率僅為5%~38%,且接芽萌發時間參差不齊。3月下旬、4月上旬嫁接,一般在接后兩周即可萌發,單芽切接、雙舌接成活率達90%~95%;T形芽接、嵌芽接成活率僅為66%~68%,主要是因芽體小,營養差,抗性弱,感炭疽病后死亡。表明甜柿的嫁接時間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最好,且以雙舌接成活率最高。
2.2 嫁接時間和方法對苗木當年生長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表2),嫁接苗當年的高度和粗度,3、4月份嫁接的雙舌接的生長量最大,其次是單芽切接;6、8月份嫁接的以嵌芽接生長量最大。
2.3 噴藥保護對嫁接成活率及當年生長量的影響
甜柿的嫁接口易膨大變粗糙,這與柿黑蛀螟危害有關。另外富有系品種容易感染炭疽病,影響成活率和嫁接苗的生長。調查用雙舌接方法在君遷子上嫁接陽豐品種,嫁接解綁后立即噴藥,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保存率,且明顯促進苗木的生長,噴施甲胺磷+多菌靈藥效果最好(表3)。
篇2
關鍵詞:核桃嫁接技術;砧穗搭配;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S664.1 文獻標識碼:A
1 國內外研究現狀及發展
漾濞泡核桃又稱棉核桃、茶核桃、麻子核桃,為云南省主栽核桃品種之一,具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分布在漾濞、永平、云龍、昌寧等地。漾濞泡核桃以果大、殼薄、仁厚、味香、出油率高而享譽中外,是云南省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在云南醉適宜海拔1800~2100m,年平均氣溫10~18℃,極端最低溫度-2~25℃,有霜期150d以下、降雨量800mm以上的地區種植。
核桃芽苗砧嫁接國內外于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試驗研究。1994年董潤泉、楊振幫等人進行了芽苗砧與1a生鐵核桃砧試驗。試驗表明芽苗砧接具有操作簡易、成活率高、育苗快、傷口愈合好、生長健壯、根系發達、成本低、苗木質量好等優點,在后期被廣泛應用于生產中。
2 研究方案
2.1 試驗方法
以漾濞大泡核桃側芽和頂芽嫁接接芽,采用芽砧嫁接方法。選擇優良品種中生長健壯,發育良好具有5a以上樹年齡的結果核桃樹作為采穗母樹。接穗采集時間從1月中下旬開始,最好是嫁接前幾天采集,接穗要選肥壯充實的頂芽或側芽飽滿的枝條。由于砧苗較細,所以接穗不能太粗太長,一般選用粗0.7~1cm,長5~10cm的枝條。接穗采下后要當天蠟封保濕,然后貯藏在陰涼處,將接穗堆放好后,表面灑一層潮濕的鋸末。在選好育苗的試驗點內,將采集的接穗不去除頂芽的情況下,隨機嫁接在苗床內,各嫁接100株,設3的重復,共600株。嫁接后調查測定內容:成活率、苗木的高生長、枝徑生長、分枝特性、根系數、根長、根系分布情況、嫁接口愈合情況、苗木干、鮮重比例情況。
2.1.1 對嫁接時期以及方法進行掌握
每個地方核桃嫁接的時期都不一樣,要選在溫度逐漸變高、砧木已經萌動、樹液已經流動以及接穗半休眠或者是休眠的時候進行嫁接,這樣做可以使成活率得到提高。在嫁接的前1周,應該對砧木的傷流量進行檢查,如果傷流量比較多,那么就需要先對其進行處理。可以在砧木的基部劃1刀,對傷流進行排出,從而減少其對成活率的影響。如果傷流較少,那么就不需要進行相應處理。嫁接時,應確保刀具鋒利、削芽面平,操作時要敏捷并且迅速,盡量使空氣與接口傷面的接觸時間縮短,應確定包扎嚴實。
2.1.2 對砧木以及接穗的質量進行提高
嫁接能否成活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砧木以及接穗是否產生了愈傷組織,只有產生了愈傷組織,才會使嫁接的成活率得到保障。如果砧木以及接穗的生命力較強,那么其細胞的分裂就較為迅速,并且其生理機能也較強,嫁接之后就能更快的產生愈傷組織,生產動態也就較好。
2.1.3 對傷流的影響降低
核桃嫁接過程中對其影響最為嚴重的因子就是砧木以及接穗中含有的單寧物質。為了使嫁接的成活率得到提高,必須要選擇傷流較輕的時候進行嫁接,還要對砧木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嫁接時應注意操作要快,以避免空氣與傷面的接觸時間過長。
2.1.4 嫁接之后應對管理進行加強
在嫁接工作完成之后,應該及時對溫度以及濕度進行管理,并適當澆水、施肥、除草、去除砧芽以及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等,從而使核桃苗能夠健康茁壯的成長。
2.2 嫁接成活率及其生長動態調查
苗木嫁接60~80d后統計嫁接所有株數的成活情況。從苗木開始抽葉時在小區內隨機劃定長1.2m,寬1.2m調查樣方,每隔7~9d定株調查測定苗高和嫁接枝直徑等,觀察苗干、葉各時間變化情況,并在起苗期測定5~10株的根系數、根系分布狀況、嫁接口愈合情況,通過室內數據分析其苗木的生長動態規律。
2.3 側芽與頂芽嫁接成活率及生長特性調查
表1 大泡核桃側芽、頂芽嫁接成活率統計表
接穗類型 抽樣小區號 檢測株數 死亡數 成活率
側芽 2、3、4、6 340株 31 91%
頂芽 60株 43 29%
經定期觀測與統計,側芽嫁接苗木長勢明顯優于頂芽嫁接苗木,側芽嫁接的苗木頂端優勢明顯,而頂芽嫁接的苗木,雖前期(5月統計頂芽嫁接成活率為85%)成活率也較高,但在苗木生長旺盛期不及側芽嫁接苗木長勢,特別是苗木高度的生長不足,出現了較明顯的壓苗情況,導致頂芽嫁接苗木掩死于苗圃內。
3 結語
結果表明側芽嫁接(成活率91%)的苗木成活率優于頂芽嫁接(29%)的苗木,后期長勢側芽也優于頂芽嫁接苗木。此觀測與統計結果,將對生產提供一定科學依據。
在嫁接工作完成后,要加強苗圃的管理工作,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當嫁接苗成活萌芽抽捎,長到一定的粗度,要在嫁接口處縱劃薄膜一刀,深達木質部,不要解膜,待過一段時間嫁接苗再次長粗膨脹時,就可以解除薄膜。對苗圃園進行適時澆水施肥、抹除砧芽、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等方面的管理技術措施,促進核桃嫁接苗旺盛生長。
參考文獻
[1] 郗榮庭,張毅.中國果樹志?核桃卷[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1996.
[2] 方文亮,董潤泉等.核桃高效嫁接技術研究[J].云南林業科技,1997
篇3
[關鍵詞] 白蠟 嫁接 水曲柳 初探
[中圖分類號] S792.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5-0140-01
白臘作為我縣一種鄉土樹種,有著資源豐富、育苗簡單、適應性強等優勢,而水曲柳作為一種珍貴鄉土用材樹種,由于種子育苗技術不太成熟,對種子的處理難以掌握,種子育苗生長較慢,目前,存在苗木緊缺現狀。為了較快的獲得成品水曲柳樹苗,2016年利用白臘嫁接水曲柳進行初步嘗試,獲得了成功。白蠟嫁接水曲柳,親和力強,成活率高,不僅提高了生長量,還增強了適應性。
1 嫁接的意義
1.1 性能優良。白蠟和水曲柳均為木犀科白蠟屬樹種,水曲柳樹形優美、材質優良,適應性廣,是我國較為珍貴的用材樹種。白蠟根系發達,抗土壤污染能力強,造林成活率高,通過嫁接提高了水曲柳的造林成活率,提高了水曲柳對土壤的抗性。
1.2 生長量大。水曲柳2年生苗木平均高度50cm,地徑0.6cm。將水曲柳嫁接到白蠟上后,水曲柳當年嫁接部分高度達到130cm,粗度1.0cm以上。
1.3 親和力強。試驗調查1000棵嫁接苗,嫁接成活率756棵,成活率75%以上。
1.4 造林成活率好。調查發現實生水曲柳造林成活率在80%左右,嫁接水曲柳成活率95%以上。
1.5 經濟效益高。嫁接苗生長到130cm高,需要3年,銷售價格3元;嫁接水曲柳1年苗高可達到130cm,加上繁育白蠟需要1年,整體將育苗周期縮短1年,嫁接白蠟銷售價格5元以上,整體計算嫁接白蠟不僅銷售價格高,育苗成本還低,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
2 砧木的選育
2.1 圃地選擇。圃地選在給排水方便,道路交通方便,濕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施足底肥,每畝地施復合肥50千克,細整保墑。
2.2 砧木的培育。春季3月下旬定植苗高80cm,地徑1.0cm的白蠟實生苗,株行距為30cmX50cm,每畝植4400株。
3 嫁接前準備
在嫁接前首先選擇接穗,選用1年生生長健壯的枝條,粗細原則上為0.6cm-1.5cm為宜,芽飽滿,無病蟲危害;其次選擇嫁接工具主要為嫁接刀(雙刃嫁接刀)、修枝剪;第三是準備任性較好塑料條帶,一般長度為18-20cm,寬度為2.0cm為宜。
4 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可采用芽接和枝接。但枝接速度較慢,運用接穗多,在接穗緊缺的情況下,不建議采用。芽接速快、省工、省時、省接穗,可降低育苗成本,因此建議應采用芽接方法。芽接分為帶木質芽接和丁字形芽接。在實際生產中主要采取帶木質芽接,嫁接部位離開地面10cm處,在主風方向的兩側。芽片長短控制在2-3cm為宜,嫁接時注意形成層對齊,提高成活率。
5 嫁接時間
嫁接時間一般選擇在春季和秋季進行。春季4月10日前后,秋季9月5日前后,通過這兩個時間對比春季嫁接成活率略高于秋季。
6 嫁接后管理
6.1 檢查成活情況。嫁接后第7天,芽片表皮鮮綠色,證明嫁接成活,顏色發黑或褐色,芽片干枯,則未嫁接成活。
6.2 剪砧。剪砧高度為離接芽上切口2cm,剪口要平,最好用傷口涂抹劑進行涂抹,減少水分流失。
6.3 解除嫁接膜。發芽后10左右,生長到高10cm左右時,要及時把嫁接膜解除。
6.4 抹芽。砧木萌芽長2cm時及時抹芽,然后每隔7天,根據萌芽生長情況進行抹芽,連續抹2-3次即可。
6.5 除草。根據雜草生長情況及時除去雜草,第一次除草盡量人工去除雜草,以免工具動作幅度較大傷及嫩枝。
篇4
一、嫁接時間
根據多年的氣候觀察記載、歷年來的嫁接時間以及成活率統計表明,良桑嫁接最適宜時期為春分前后10天左右,也就是每年的3月上旬最佳。應結合水源、當年的氣候情況,認真組織好人員和嫁接物資,掌握在樹液流動時進行,抓緊時間,在實生桑展葉前結束。
二、穗條采集時間
桑區均在風沙大、氣候干燥等地區。良桑穗條水分散失快。為了避免穗條過度失水,根據多年的記載觀察表明,良桑穗條采集應在嫁接前2―3天采集。在采集時應認真選擇適合當地的優良品種,特別注意選擇無病、無蟲、穗芽飽滿生長旺盛的枝條做為穗條,貯放在潮濕、陰涼處備用。
三、嫁接方法
嫁接方法上應以冬季芽接法為主,簡易芽接為輔。但是無論采取何種嫁接法,為防止袋口、芽片被風吹干,芽片錯位等影響,都應用塑料薄膜捆扎緊。在嫁接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嫁接部位的選擇嫁接部位應選擇在離地面17cm以內,無病、無蟲、光滑處。
2.袋口的削法 無論冬季芽接法還是簡易芽接法,袋口都應做到以切斷皮層不傷木質為原則,冬季芽接的袋口長度應掌握在1-1.5cm,簡易芽接的袋口應以芽片能插緊、插好為準。
3.芽片的削取 在選擇穗芽時應注意選擇無病、無蟲、飽滿健壯的單芽削取芽片,無論冬季芽接法還是簡易芽接法的芽片削取均應掌握在切斷皮層、達到見木不傷木、而且應削到“三點現、芽心全”并將凸起芽基削除。冬季芽接法的芽片長度應根據袋口的長短,掌握在1-1.5cm與袋口相吻合為準。簡易芽接法的芽片長短也應根據袋口的大小適當調整,做到插緊、插穩,并將穗芽露出袋口外,便于捆扎,提高成活率。
4.嫁接后的捆扎 在捆扎時應特別小心,不要將芽片松動,以防錯位,降低成活率,捆扎一定要嚴密,不能松散,以達到保持水分和養分,提高成活率的目的。
四、嫁接后的管理
1.防止干旱 如果嫁接后,雨水未到,應做好灌水工作,防止過于干旱,降低成活率。
2.加強桑園管理 防止牲畜將剛成活的嫩芽吃掉,降低成活率。
3.及時抹除實生芽 防止爭搶養分、水分,提高嫁接成活率。
篇5
關鍵詞 彰武松;樟子松;嫁接;髓心形成層貼接法;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 S7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3)011-0220-02
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zhangwuensis)是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于1990年首次選育出來的一個新樹種,為高大常綠喬木,樹皮呈灰黑色,鯪片狀開裂,針葉長7 cm~15 cm,針葉長短隔年交替,針葉直或稍扭曲,扭曲時和油松極為相似,兩針一束,也有三針一束的,顏色和油松相似;種子為黑色;球果翌年9月成熟。屬于春季生長類型的樹種,全年最大生長量出現在5月上中旬;地徑開始生長比高生長晚10天左右,全年出現兩次生長,其中以春季生長為主;主根的生長和地徑的生長交錯進行,和苗高生長基本同步,彰武松的平蒸騰速率呈現單峰型,全年蒸騰速率最高出現在7月份與樟子松進行比較研究發現,在同樣的生態條件下,平均每克樟武松針葉的葉綠素的含量是樟子松的1.5倍,同時樟武松有較小的蒸騰強度,較低的失水速度。
經過彰武松的形態特征、生理特性、生長狀況、抗逆能力等系統對比研究發現,18年生彰武松胸徑20 cm,樹高8 m,它的綜合生長指標比樟子松快20%以上,是北方松中生長最快的樹種之一,它樹勢挺拔,生長旺盛,抗旱能力突出,抗病能力極強,且耐瘠薄土壤。課題組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和傳統的形態學相結合,探索了彰武松的起源,為有性繁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運用細胞的全能性理論,對彰武松進行嫁接育苗技術研究,解決了彰武松無性繁殖過程中的一系列技術難題。為大力發展彰武松這一速生豐產樹種,加快改善西部生態環境提供技術保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彰武縣章古臺鎮、陜西榆林城郊林場東沙林區,章古臺年降水量450 mm-500 mm,榆林市位于東經109°42′,北緯28°14′,海撥1100 m,屬于干旱、半干旱沙漠,年平均氣溫8.1℃,極端最底溫-32.7℃,極端最高溫度38.6℃,全年日照時數2928小時,10℃以上活動積溫3208℃,年降水量438 mm,無霜期151天。試驗地榆林市榆陽區城效林場東沙林區土壤為沙蓋黃土地和純沙地,pH值在6.9-7.3之間。
1.2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以樟子松為砧木,以彰武松為接穗。
1.3 試驗方法
1.3.1 砧木選擇和接穗采集
1)砧木選擇:砧木選擇健康、樹干圓滿、無病蟲害的3-6年生的樟子松。
2)接穗采集:在已確定的母樹林內選擇優良母樹,采集當年生健壯的無病蟲害枝條作接穗。嫁接前采集接穗,接穗采集時間設前1 d,當天日出前和當天下午3個時段處理。接穗切面長度設
5 cm、6 cm、7 cm、8 cm、9 cm以上5個處理。
1.3.2 嫁接時間與方法
1)嫁接時間:分別于5月下旬、6月上旬和中旬進行嫁接。
2)嫁接方法:采用髓心形成層貼接法。首先接穗來源于發育良好,長5 cm-8 cm的當年生枝條,接穗枝頭保留15-22束針葉,其余全部摘除。先將接穗基部用刀片削一短斜面,然后翻轉過來,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捏住接穗,食指在下邊墊著接穗。右拇指和食指夾持刀片,從頂牙最后一束針葉下部逐漸切到髓心,然后順著髓心平行前進,縱向切去半邊接穗,削面要求平直光滑,接穗基部成扁楔形。其次選比較平直的砧木一側,于主干接穗稍粗壯的1年生處,摘除接區全部針葉,然后手持刀片,平貼樹干從下往上或從上往下通過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切開,長度與接穗削面相等,使之露出水白色的形成層,下端向里斜切一刀,以割斷砧木削開的皮部而成尖齒狀。然后先將削好的接穗基部楔形部分對準砧木面下部的齒狀槽中,再把接穗切面貼在砧木得切面上。務必使二者的形成層緊密吻合,左手捏住下部,用大拇指按住接穗和塑料薄膜帶一端,左手執塑料薄膜帶的另一端從下往上一環壓一環纏繞,纏到上端超過切口以后,再從上向下纏繞,到下端后綁縛。
1.4 嫁接后管理
1.4.1 肥水管理
嫁接成活后,及時對砧木去頂,抹鉛油以防止水分蒸發。如果不下雨,只澆水1次,以漫灌為好。成活后結合澆水施尿素,以加速生長。澆水后及時中耕鋤草,防止水分蒸發過快和雜草為害。
1.4.2 病蟲害防治
七月中旬用通殺化學藥劑噴灑樹干,對苗木和地面噴灑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以防治病害。
1.5 調查統計
2007年7月下旬,在嫁接的苗木中,各抽50株,分別調查不同嫁接時間、采穗時間、切面長度和砧木生長量(4 cm、6 cm和8 cm以上)條件下彰武松的成活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嫁接時間對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6月中旬嫁接的彰武松成活率最高,達80%;其次為6月上旬和5月下旬。
2.2 采穗時間對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以當天日出前采集接穗,彰武松的嫁接成活率最高(76%);其次為當天下午和前1 d采集接穗。
2.3 切面長度對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接穗切面長度5 cm-7 cm時,彰武松嫁接成活率較高,可達到76%-80%;若接穗切面長度過長8 cm,彰武松嫁接成活率則明顯降低。
2.4 砧木生長量對彰武松嫁接成活率的影響
從表4可以看出,砧木生長量4 cm-6 cm時,嫁接成活率極低;砧木生長量>8 cm時,嫁接成活率明顯提高,達78%。說明砧木生長量過低時不適合嫁接。
3 結束語
由于彰武松良種及苗木的供應量明顯不足,主要原因是彰武松供種很少,另一原因無性嫁接苗木非常有限,不能做到廣泛大面積的推廣繁殖,而扦插技術又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論體系,因此提高彰武松的嫁接成活率對有限的資源是一個十分有益的補償,在相對的時間內采取正確的方法是可行的途徑,此次實驗表明:
1)嫁接的時間應選選擇在6月中旬。
2)嫁接的接穗應用當日日出以前采集的接穗。
3)接穗的切面長度應選擇為5—7厘米。
4)應選擇砧木生長量>8厘米的砧木。
5)要求在嫁接時,技術熟練越快越好。
6)應做好所嫁接苗木的肥水管理。
7)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通過這些措施就能極大地提高彰武松嫁接的成活率。
篇6
論文關鍵詞黃瓜;嫁接;方法;管理
論文摘要設施黃瓜栽培過程中,一直有兩大制約因素,就是產量低、易得病,而黃瓜嫁接恰恰能很好解決這一問題。詳細介紹了黃瓜嫁接前的準備工作、嫁接方法以及如何優化嫁接后的管理,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黃瓜嫁接栽培就是利用南瓜等抗土傳病害的葫蘆科植物作鉆木,以黃瓜作接穗,利用嫁接苗進行栽培。這種嫁接的好處,一是可防根位病害,特別是對防枯萎病效果十分顯著。因為枯萎病菌不能侵染南瓜根系,所以換根栽培,枯萎病株可以降到20%以下,甚至根本不發病。二是南瓜根系發達,吸肥水能力強,嫁接后的黃瓜植株生長旺盛,環境適應性強,可增加產量30%~50%,并能提早上市5~7d。
1嫁接前的準備
主要嫁接栽培用的南瓜苗和黃瓜苗要培育適時,嫁接一般在出苗后7~8d進行。黃瓜、南瓜幼苗2片子葉都充分展開,真葉還沒萌生,苗高達4~5cm,葉色由黃轉綠時嫁接便于操作,一般成活率可達95%。如果過早嫁接,因幼苗太小,不易操作;如果嫁接過晚,因幼苗組織老化,成活率不高。育苗方式有三種:一是用無土育苗法育黃瓜和南瓜子葉苗,嫁接時將子葉苗拔出,然后一對苗一對苗地在水碗中嫁接,嫁接好后再移到苗床中。二是用紙袋、塑料缽育苗,將黃瓜和南瓜苗挨著育在一起,然后進行靠接。三是用營養土方法育苗,嫁接時將苗拔起集中以插接法嫁接。
育苗時要注意:一要先播南瓜,過2~3d再播黃瓜,因南瓜生長較慢,相差2~3d,嫁接時正好兩者子葉都同時展開;二要分2~3批育苗,順延1~2d,以便陸續進行嫁接;三要適當提高育苗溫度,使子葉下胚軸伸長脖,便于嫁接時操作。
2嫁接方法
2.1插接
先用細竹簽將南瓜生長點去掉,然后沿1片子葉與莖成45°角穿刺。要嚴格掌握刺深度,不要穿透莖壁,但太淺也影響成活。接著在黃瓜近子葉處向下斜切莖部,最后將黃瓜莖切口朝下插入南瓜穴孔,其深度與穿刺孔相同。
2.2靠接
先取南瓜苗,去掉生長點,保持子葉完好,在其下1cm處,用刮臉刀片斜向下切,切口長1.5cm,呈舌狀,橫向深度不超過莖粗1/2;再取黃瓜苗,在同樣位置,從下向上切一同樣切口;最后將黃瓜舌狀部分插入南瓜切口內,使2個舌狀物吻合,用乳膠條纏住,栽入育苗床。
2.3切接
南瓜苗按上述方法切成舌狀口,然后取洗凈根部的黃瓜苗,把莖削切成斜面,最后把黃瓜苗莖切口朝下插入南瓜切口,使黃瓜莖切口與南瓜切口舌狀物吻合,用乳膠條纏好或用新式嫁接塑料卡攝住,栽入苗床。
嫁接時應注意使黃瓜與南瓜幼莖的形成層相吻合,這樣才能保證成活。黃瓜苗莖比南瓜苗莖細,嫁接時不要使黃瓜莖插入南瓜切口中央,要保證切口一側靠齊相吻合。
3嫁接后管理
嫁接成活率的高低與嫁接后的管理技術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必須創造一個適宜的溫、光、水、氧環境,才能保證嫁接傷口的愈合與生長。
3.1溫度
黃瓜嫁接愈合最佳溫度為25℃,一般嫁接后3~5d保持白天24~26℃,夜間18~20℃;3~5d以后通風,逐步降溫,保持白天22~24℃,夜間12~15℃。
3.2濕度
嫁接苗床的空氣濕度必須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一般為85%~95%;土壤濕度不宜過高,否則容易造成嫁接苗根系腐爛。因此,嫁接后不宜大水漫灌。另外,大水漫灌容易導致傷口被土傳病菌感染,還會提高接穗氣生根的發生率。
3.3光照
要進行遮光,降低溫度,保持濕度,提高接穗的成活率。通常采取隔2條揭1條的覆蓋法,形成花蔭,夜間要全覆蓋進行保溫,隨著嫁接傷口的愈口,3d后可早晚揭,中午蓋,7~8d后不再遮光。
3.4及時斷根與去萌蘗
砧木苗生長點去掉后,會促進不定芽的萌發,如不及時去掉,將會影響對接穗的養分與水分供應,應每2~3d檢查1次,防止側芽長成。采用靠接法嫁接的黃瓜苗,要在嫁接后10d左右,用刀片將黃瓜胚軸切斷,并拔出根莖。斷根晚,黃瓜根系在土中易遭受枯萎病菌侵染,病苗可向上侵染達1m左右,使嫁接失敗;另外,黃瓜葉片制造的養分會大量向黃瓜根系運輸,影響嫁接苗的生長速度。
3.5防治黃瓜根結線蟲
根結線蟲除自身危害外,還可傳播或誘發某些真菌性和細菌性病害,導致根系腐爛、嫁接植株枯萎,可用藥劑灌根,保證嫁接成活率。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林果苗木;嫁接;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S616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苗木嫁接就是剪截植物體的一部分枝或芽接在另一植物體上,使其結合在一起成為獨立植株的繁殖方法。以繁殖為目的的枝、芽為接穗、嫁接的植物稱為接穗#被嫁接的植物稱為砧木,砧木根系供給接穗足夠的養分、水分、接穗由其自身光合作用形成的同化物質供給砧木二者成為一個共生植株,叫做嫁接苗木。
1、實生苗的培育方法
(1)種子采集:很多的林果苗木的抗逆性都比較強,用種子播種的實生苗可以用來嫁接很多的優良品種,培育成成品苗木。擋道了收成的時候,將其采回后通風處堆放,防止果實發燒種子霉變。
(2)苗圃地選擇:林果苗木對苗圃地有嚴格的要求。不同的環境適合于不同的苗木,一般將育苗地應選擇 pH 值小于 7.5 的沙壤土地塊,地勢平坦,有灌溉條件,排水方便,易遮陰,避免重茬。
(3)整地播種:在對林果苗木進行播種前一個月要將土翻耕,打碎土塊,除去雜草。播種需要對土壤消毒,并噴布除草劑。開溝做成 1.5m 寬的畦,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再用木板稍加鎮壓。把混有沙的種子均勻地撒在畦面上,然后覆蓋上一層細肥土或焦泥灰,厚度以見不到種子為宜,不可太厚,以免影響出苗;再蓋上一層稻草,以保持土壤濕潤,防止板結。
2、影響林果苗木繁育嫁接成活的原因
2.1、嫁接時期
嫁接苗的嫁接過程成敗和氣溫、土溫及砧木與接穗的活躍狀態有密切關系。一般嫁接在3月中旬,氣溫,18~22℃,成活率最高,若嫁接過早、溫度較低、砧木形成層剛開始活動,愈合組織增生慢,嫁接不易愈合。若過晚、氣溫高達28~32℃,也不利于傷口愈合和成活。
2.2、接穗質量
嫁接后砧木和接穗形成層及組織需要足夠的養分,因此,接穗與砧木貯有較多養分的,比較容易成活。其中尤以接穗的質量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到嫁接成活和嫁接苗的生長。
2.3、接口適度
嫁接口的深淺,直接影響到愈合組織形成。嫁接時一不小心導致嫁接口不嚴緊,進入空氣造成成活率下降或死亡,同時溫度、濕度對愈合組織的形成有影響,在愈合組織表面保持一層水膜功能下降%對愈合組織的大量形成有減退作用,致使嫁接不能成活。
2.4、嫁接親合力
嫁接親合力是指接穗和砧木通過嫁接形成層密接后能否愈合成活和正常生長和結果的能力。園藝學上以嫁接親合力的有無或強弱表示。它是決定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植物嫁接后,有的不能成活,有的生長不良,有的愈合體形成,甚至長成樹,但不能正常生長、結果還會脫落死亡,是兩者之間親合力不強的表現。親緣關系是影響親合力大小的關鍵,一般親緣關系越近,親合力愈強。種內品種間嫁接親合力強;同屬異種間嫁接有些親合力也很好,如:海棠(蘋果,酸橙(甜橙。同科異屬間,親合力一般較小,但也有嫁接成活的組合,如:楓楊(桃核,枸桔(桔子,不同科樹種之間親合力更弱,很難嫁接成功。
2.5、形成層的再生能力
嫁接成活,主要是依靠砧木,接穗結合部位的形成層的再生能力,嫁接后首先是形成薄壁細胞進行分裂,形成愈合組織,再進一步分化出輸導組織,并與砧木,接穗的輸導組織相通,保證水分,養分的上下溝通,這樣兩種植物合而一體,形成一個新的植株。接穗和砧木形成層的結合面愈大,愈易成活。實踐中為使兩者形成層緊密結合,必須使接觸面平滑且大,嫁接時砧、穗要對齊,貼緊捆緊,有利于成活。
3、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對策
3.1、要求砧、穗質量要好
嫁接時,砧木和接穗的選擇很重要,如在嫁接觀賞桃時,一定要選用毛桃或山桃作砧木;在嫁接桂花時,要選女貞、小葉女貞或小白蠟等1一2年生苗木作砧木;在嫁接多色紫薇時,要選發育粗壯的紫薇實生苗作砧木;在嫁接金絲柳時,宜選用2m~3m以上的J172柳樹苗作砧木等等。接穗應在優良品種上選取1~2年生枝條,要求粗壯發育良好,無病蟲害。不論是砧木還是接穗,發育要充實,貯藏營養物質多嫁接后成活率就高。根據我們多年觀察,花木夏季嫁接,砧木半木質化、接穗木質化成活率最高;砧木半木質化,接穗半木質化成活率也高;而砧木木質化,接穗木質化成活率就較低;若砧木木質化,接穗半木質化成活率就更低。在春季嫁接砧木木質化、接穗木質化成活率也高。
3.2、適時進行苗木嫁接
因此控制溫度、濕度可以促進嫁接苗木成活,在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當氣溫18~24℃時,及時抓住有利時機進行嫁接苗木,此期溫度、濕度最佳嫁接苗木成活率高。
3.3、選擇合適的嫁接方法
(1)枝接。時間以展葉期為宜,將接穗剪成15cm左右,帶2~3個飽滿芽,先用嫁接刀將接穗下端削成長,4~6cm 的馬耳形斜面,在砧木光滑部位,依據接穗削面的形狀輕削去粗皮,露出嫩皮,要使削面略大于接穗削面,并在砧木中央縱切1~2cm長的切縫,要求切縫深達木質部。把接穗前端用手捏開,把接穗的皮層緊貼在砧木的嫩皮上,插至微露削面。最后用麻皮或嫁接繩扎緊砧木接口部位即可。
(2)芽接。以方塊形芽接較多,接穗隨接隨采,剪下的接穗要立即去掉葉片,留葉柄約0.5cm,用濕麻袋或濕布包住,放在低溫處。芽接時,先將接穗的接芽上下用雙刃刀橫切,再在芽左右各豎切一刀"再將砧木苗頭部剪去,剪留6~8片復葉,在第3~4 片的光滑部位處用雙刃刀上下先橫切,再在一側豎切一刀,然后用刀口或手指甲摳開,再將接穗上已切的接芽摳下,嵌入砧木切口,一側對齊,另一側根據接芽寬度,用一手按住接芽,另一手將砧木皮層撕下,使接芽和砧木上切口左右對齊,然后迅速用塑料條綁緊即可。
(3).接口扎緊密封
整個嫁接口和接穗要用嫁接專用薄膜密封保護,不能留有空隙。薄膜宜選用薄且韌的專用嫁接薄膜,以利接穗萌芽后自己沖出和縛扎緊密。具體操作是放好接芽后,先用薄膜帶在砧木切面中部位置縛牢接芽使之不移位,然后展開薄膜自下而上均勻作復瓦式縛扎嫁接接芽,至芽頂后(不能留空隙)將薄膜帶呈細條狀自上而下返回原位扎緊、密封。
3.4、嫁接苗管理
經濟林木苗木嫁接后應及時進行精細管理,主要措施有檢查成活和補接、剪砧、除萌等。芽接苗接后 10~15d 檢查成活情況,枝接苗接穗萌芽后有一定生長量的為成活,宜適時檢查成活和補接。芽接苗越冬后已成活的半成苗應在萌芽前將接芽以上砧木部分剪掉以集中養分供接芽生長,枝接苗在嫁接過程中及接后適時剪砧。核桃夏季嫁接后保留砧木 2~3 片復葉,立即剪除上部枝條,當新梢長至 10cm 時,從接芽上方 2cm 處剪除。生長季節要經常抹除砧木上的萌芽,并及時松土除草,施肥灌水,防病蟲害等。
結束語
近年來,伴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林果苗木產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時期,種植面積迅速擴大。但是林果苗木使用嫁接的存活率還是不太高,所以必須采取上述的相關的措施解決,從而更好促進林果苗木發展。
參考文獻
[1]薛原,萬少俠. 影響林果苗木繁育嫁接成活的原因及對策[J]. 綠色科技,2012,09:63-64.
[2]成密紅. 櫻桃組織培養及微型嫁接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3]任王民. 核桃露地嫁接技術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篇8
[關鍵詞] 榛子 嫁接 栽培 探討
雜交榛子在我國主要采用壓條法繁育苗木,致使育苗方法單一,苗木供應嚴重不足,為促進育苗方法多樣化,增加苗木供應量,于2004年開始進行雜交榛子嫁接苗栽植研究。
一、相關情況介紹
1.雜交榛子我國目前處于試栽向大面積推廣階段,需苗量較大。由于壓條育苗繁殖系數低,我國雜交榛子優良品種母樹較少,樹齡小,產苗量少,苗木供應嚴重不足。
2.榛子嫁接主要采用野生平榛播種苗為砧木,由于平榛根蘗較強,嫁接苗采用常規方法栽植存在砧蘗(砧木上產生的根蘗)較重,影響樹體發育的問題。
3.榛子屬于嫁接較難成活的樹種,以往嫁接成活率只有30%左右,給嫁接苗的應用增加了難度。目前采用露地雙舌嫁接法,在嚴格技術操作和加強田間管理的情況下成活率可達80%左右,為嫁接苗應用創造了條件。
二、雜交榛子根部特性
1.雜交榛子屬大灌木淺根性樹種,須根性強,主要分布于地下20cm左右,層性明顯。
2.榛子根蘗主要由根狀莖形成,根狀莖主要產生于須根層中。上層根系對下層根狀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3.雜交榛子屬壓條易生根樹種,在生根劑的作用下生根率可達95%以上。生根能力隨枝齡增加而減弱。
三、試驗情況介紹
1.材料與方法
分別于2004年至2008年采用平榛為砧木的嫁接苗,品種有:達維、遼榛3號、金鈴、遼榛4號、薄殼紅、85-119、84-69、82-15、平歐1號等10多個品種(品系)共1000多株,采用露地雙舌嫁接法,進行深栽分兩次覆土,涂生根劑促進生根的方法。
2.具體做法
(1)栽植坑為60cm×60cm×60cm,栽前剪掉砧木根狀莖和根芽,保留嫁接綁條,起橫縊作用又不傷苗。
(2)栽植深度以嫁接口為準。接口低于地表15~20 cm,第一次培土至接口下,二次培土前保留凹形穴,并隨時清除砧蘗。
(3)當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發育弱時可于第二年春進行),對嫁接口以上涂生根劑,寬度為5~10 cm,對涂藥部位培適量濕鋸末保濕,并進行第二次培土,培成高出地面10 cm的土堆。
四、結果與分析
1.可有效控制砧蘗
深栽使砧木處于根狀莖適生區以下,加之接口上形成根系,阻礙了養份向下輸送,抑制了砧木根狀莖的產生。據調查砧蘗控制率在95%以上。
2.可提高栽植成活率
因壓條苗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育苗密度過大、苗體營養較差、根量不足、根成熟度不夠、芽體易損、掉芽不萌發等,壓條苗大面積栽植時成活率一直不理想。而嫁接苗可有效避免以上問題的發生,可提高成活率15%左右。
3.可增強樹體抗逆性
由于深栽分兩次覆土,使樹木形成雙層根系,即增加了根量,又加深了根層,有利于對深層水分的吸收。據調查比壓條苗根深20 cm以上,根量增加15%;前兩年生長量小于壓條苗5%,三年后生長量大于壓條苗6%,抗旱性明顯優于壓條苗。
五、嫁接成功要素
保證栽植深度是成功的基礎;保證接口上生根是成功的關鍵;低洼地不宜采用此法;第二次復土前一定要深部除凈砧蘗。
篇9
[關鍵詞]山新楊;嫁接方法
中圖分類號:S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9-0227-01
山新楊是黑龍江省森林與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黑龍江省防護林研究所)于1964年利用山楊做母本,新疆楊為父本,經過人工雜交選育而成楊樹新品種。山新楊是雌性無性系,不孕,只開花不飛絮,非常適合城市綠化,是北方城市楊樹更新換代的首選樹種,具有生長迅速,樹干通直飽滿,樹皮光滑灰白,樹冠狹窄,樹姿優美,抗寒耐旱等優良特性,是北方干旱寒冷地區造林及城市綠化優良速生樹種。由于山新楊扦插不易生根,成活率低,因此,如何提高其擴繁速度,滿足城市綠化的大量用苗問題是當前急需解決的。
1 山新楊的生長表現
山新楊在齊齊哈爾地區的物候期是四月中旬芽開始膨大,五月上旬展葉,四月下旬開花,五月上旬果序自然脫落,8月末封頂,9月末葉色變黃,10月上旬落葉。在年平均氣溫2度,最低氣溫零下40度的氣候條件下,越冬良好,表現出耐寒的優良特性能。
山新楊的冠型可分4種類型,一是窄冠軍開,樹冠尖塔型,側枝少,形似新疆楊。二是寬冠型,樹冠園錐形,側枝較多,樹冠園滿,枝葉茂盛。三是疏冠型,側枝與主干夾角呈45度,形似山楊。四是矮小開型,樹冠開張,水平側枝平伸,干型敢較彎曲。因此以前兩種為好,第三種次之,第四種沒有培育價值。
山新楊的生長較迅速,6年生平均樹高7.26m,平均胸徑7.3cm,單株樹高7.72m,單株胸徑10.2cm,單株材積0.0292m3。
2 山新楊的育苗方法
山新楊是白楊派派間雜種,一般插條育苗不易生根,藥物處理也不夠理想,經過多年反復試驗,采取嫁接育苗收到良好效果。特別是根頭接法,成活率可達90%以上,嫁接苗當年平均高生長達2m以上,平均地徑cm。
2.1根頭接法
2.1.1嫁接方法
⑴選接穗,選取無 蟲害,生長旺盛的當年生山新楊條,在選取部位上,從枝條中部取接穗嫁接成活充高,根部和梢部則成活率較低。
⑵選砧,選取地徑1~2cm,1年或2年生的小黑楊插條做砧木。
⑶嫁接時間,中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芽萌支到展葉前為宜。
⑷嫁接,在嫁接的前2天把砧木地灌透水,地表稍干后,將選好的種條用剪枝剪截取6cm,帶1~2個芽(種條是現接現剪的),用嫁接刀自接穗下部3cm處,由淺入深推進到髓心部,一邊一刀,削成薄楔形,把削好的接穗含在嘴里,再用剪子剪支砧木的上部分,用刀從砧木橫切面中心開口,其劈口長的約2.5cm,將接穗迅速插入劈口,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部位對好,然后用濕土把穗埋好,灌上透水。
砧木木劈口,不要過長或過短,過長砧木本身失支收縮力,夾不緊接穗而影響愈全,過短則接穗不易插入,容易擠壞形成層,降低成活率,嫁接時砧木木劈口要擠緊接穗,不用綁扎。
2.1.2嫁接苗管理
及時抹去砧木本身萌發的芽或嫩枝,促進接穗愈全和生長。嫁接后,干旱時要及時灌水,中耕培土。鋤草時注意不要碰拌接穗和碰傷愈傷組織形成的根系。
2.1.3生長情況
嫁接苗半月左右接口開始形成愈傷組織,同時接穗芽開展放葉生長,一個月后在形成層愈傷組織的部位長出新的粗壯根系。原砧木的根系逐漸生長緩慢,然后被新生根系所代替。隨著山新楊自生根的發育,嫁接苗生長旺盛,當年最高可達2.3m,地徑2.5cm。
采取根頭接法,操作簡便,節省種條,成本低,生產上容易推廣,不易生根的楊樹品種都有可用此法嫁接。根接法可不斷繁殖,嫁接苗條可以做接穗,母根即可以起出造林,也可以留床繼續繁殖種條。
2.2炮捻接法
嫁接方法和根頭接法基本相同,砧木不是母根,而是小黑楊插穗。插條前,將接穗劈接于插穗上端的平剪口處,形似炮捻,嫁接時注意形成層對齊,接穗和砧木的粗度盡量一致(若砧木粗于接穗,可一側形成層對齊),接好后插入土中,不要露出接穗,以免風干和碰掉,經常灌水,保持濕潤,便函可成活。此接法成活率可達85%,但要經常灌水,加強管理,當年苗高達1m左右。
2.3芽接法
7、8月份將健壯飽滿的山新楊芽,接在小黑楊的萌條上,翌年再進行剪穗插條育苗,芽接成活率50%左右。其缺點是小黑楊條容易在接口處被子風吹斷,需要兩年育成苗木。
從多年實驗結果表明,根頭接法和炮捻接法較好,成活率高,苗木長勢旺盛,是加快繁殖山新楊的有效方法。
篇10
關鍵詞 茄子;嫁接育苗;發展現狀;建議;廣東惠州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7-0136-02
茄子作為惠州市特色蔬菜之一,現已發展至5萬hm2以上[1]。在惠城區橫瀝鎮、馬安鎮和惠東縣梁華鎮等,茄子種植是當地的重要產業,但隨著茄子栽培面積的擴大和連年種植,加上惠州地區終年氣溫較高,雨水充沛,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十分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傳播,各種土傳病害發生的也越來越嚴重,如茄子黃萎病、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結線蟲等。而嫁接育苗技術的應用則是克服這些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設施蔬菜栽培的發展,嫁接技術在茄子等蔬菜上得到廣泛應用。
1 茄子嫁接苗的生產及運用現狀
近年來惠州地區的設施蔬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工廠集約化育苗也漸漸興起,惠州市現有蔬菜育苗場50余家,占全省蔬菜育苗場的1/2左右,嫁接育苗基地也逐年增加,由于穴盤培育的嫁接苗方便運輸和貯藏,“集中育苗,分散供應”的經營模式已在惠州各個縣區形成,在惠城區、博羅縣等地都有小型工廠集約化嫁接育苗基地,其中惠城區馬安鎮嫁接育苗基地發展較早也相對集中。雖然惠州市育苗場數量多,但產業規模小,年育苗量達300萬株的企業屈指可數,這些育苗場主要是滿足當地需求,但隨著銷售業務的增加和利益的追求,有的育苗基地甚至將業務拓展到其他市區或省份以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從而更加使本地嫁接育苗基地的產能難以滿足巨大的嫁接苗需求市場。
相比茄子自根苗,嫁接苗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顯著增強,而且產量及果實商品性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及果實的干物質量、全糖、纖維素等指標差異不顯著,口感也無差異[2]。這些優勢使得人們更多地愿意使用嫁接苗,以降低惠州地區由于廣泛采用露地栽培引起的青枯病、枯黃萎病和根結線蟲等土傳病蟲害。因此,茄子嫁接技術在惠州地區已成為一項無公害、增產、節能的創收技術得到廣泛推廣,目前惠州地區茄子種植專業戶中,90%以上都采用了嫁接苗。
2 惠州地區茄子嫁接苗集約化生產的關鍵技術
2.1 砧木選擇
在惠州地區選用的砧木有托魯巴姆、刺茄和赤茄等,但以托魯巴姆為主。托魯巴姆是優良的嫁接栽培砧木,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耐瘠薄性[3],對青枯病、黃萎病及根結線蟲等多種土傳病害都具有抗性[4]。市場上銷售的砧木品種雖優點突出,但發芽速度和苗期生長都很慢,比如托魯巴姆的種子很小,有明顯的休眠特征,發芽時間長、出芽率低、出芽率整齊度差,使得茄子嫁接育苗周期延長甚至影響正常生產。雖然可以使用外源激素等處理方法使砧木的種子發芽率有所提高,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芽時間長、出苗不齊等問題[5]。我國有豐富的砧木資源,若要降低育苗成本,縮短育苗周期,今后應著力于篩選、擴繁其他優良砧木并加以推廣。
2.2 選擇高效的嫁接方法
茄子嫁接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劈接法、針接法、靠接法和貼接法等。不同嫁接技術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嫁接方法對嫁接苗的成活率及其生產性能無顯著影響,影響嫁接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嫁接后的栽培管理環境條件[6]。在惠州地區茄子采用的嫁接方法主要是高效的貼接法:將砧木2片真葉上方斜切,斜面長1.0~1.5 cm,角度30°左右,去掉頂端;按照同樣的斜面去掉接穗下端,保留2葉1心,然后與砧木貼合在一起,用工具固定好。固定工具有塑料管、嫁接夾和塑料吸管等[1]。在實際生產中,人們為了提高嫁接速度,將穴盤中的2~3排砧木苗統一去芽削成30°的斜面,分別在斜面處插上套管,最后再把接穗削成斜面按照斜面對斜面的方向依次套管里。該方法可以省去嫁接過程中更換工具的時間,從而大大提高嫁接效率,但操作過程中要避免接穗的長時間失水萎蔫,以免影響成活率。
2.3 嫁接后的育苗環境控制技術
嫁接后的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茄子嫁接苗的成活率。嫁接后9~10 d是接口愈合的重要時期,此期間白天、夜間溫度應分別控制在25~26、20~22 ℃,若溫度過低則會不利于傷口愈合,但是若溫度過高則容易使傷口處滋生細菌引起腐爛;相對濕度要控制在95%左右,嫁接后的7 d內均不可以通風換氣,超過7 d必須每天早晚通風,并逐漸將覆蓋物撤掉,待嫁接苗成活后開始正常管理[7-9]。在惠州地區嫁接育苗集中在3月上旬和8月上旬嫁接[1],3月溫度適宜,適合嫁接,但要注意倒春寒的影響。為了控制溫度和濕度,惠州地區嫁接苗主要在塑料大棚中套小拱棚保溫保濕,晴朗天氣下通風換氣,防止棚內二氧化碳含量少。8月溫度較高,嫁接育苗要注意降溫,可采用在棚上覆蓋黑紗網以遮光處理或采用濕簾風機增加棚高等措施降溫,也可采用在小拱棚上噴灑井水達到降溫的效果,但嫁接成活率相比3月的會偏低。此外,夏季茄子幼苗易徒長,應適當控制灌水量,合理施肥,倒苗壯根。
2.4 嫁接苗的生產經營管理技術
茄子嫁接通常使用的砧木種子發芽時間長,以托魯巴姆為例,其生產周期夏季80 d以上,冬季100 d以上,比瓜類嫁接苗慢3~4倍[2],且嫁接和管理成本較高。過高的育苗成本和過長的生產周期,加大了育苗風險和機會成本,為此嫁接基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縮短育苗周期,增加育苗時效性,節約成本:對于不成活的嫁接苗,通過繼續培育其砧木促進發側枝,利用側枝進行砧木二次嫁接,這樣可以縮短砧木種子發芽時間;對于茄子接穗利用完后,繼續培育接穗茄子的根部待其發側枝,進行第2次接穗利用,每株苗一般可采集1~2次側枝。經研究證明,茄子側枝做接穗嫁接苗與普通嫁接苗成活率、生長勢、產量和品質無明顯差異[10-11],這樣就可以減少育苗周期和降低育苗成本。在操作時應注意,剪接穗在晴天進行,接穗剪口要求平齊,避免給茄苗造成傷口,剪后要及時噴施殺菌劑,采完接穗后及時追肥澆水。
3 建議
3.1 加強嫁接育苗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的研究
蔬菜嫁接對技術要求非常高[12]。嫁接成活率的影響因素:一是砧木發芽率低,發芽不整齊,砧木與接穗接期不遇的問題,目前惠州地區采用的砧木多為托魯巴姆等野生茄子,發芽時間、發芽率、出苗期和苗期生長速度與普通茄子差異較大,育苗季節對出苗和生長速度等的影響也比較大,如果沒有熟悉野生茄子生長習性,很難使砧木和接穗接期相遇。二是播種密度過大,砧木與接穗徒長,形成高腳苗。三是嫁接時期選擇不當,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影響成活率,嫁接后的管理是影響成活的關鍵。四是病蟲害防治,嫁接苗生產所采用的砧木、接穗用種量大、育苗棚內相對的高濕高溫環境易導致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從病蟲害的傳播源頭上,砧木和接穗種子、育苗基質、育苗穴盤、嫁接器械、嫁接后的人工管理、嫁接苗的貯藏運輸都有可能導致病蟲害的傳播,因此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貫穿于嫁接育苗的全過程。只有這些作業采取標準化管理,才能改善育苗質量和提高育苗效率。在惠州地區,至今為止,還沒有制定茄子嫁接育苗技術規程,根據調研發現,惠城區內不同的嫁接育苗基地,嫁接后的管理方法不盡相同,茄子嫁接育苗基地都是全憑借自己的育苗和管理經驗開展嫁接工作,有時方法不當,造成成活率較低,因此在惠州地區制定茄子嫁接育苗地方標準迫在眉睫,并需要將相關單項技術進行集成,建立嫁接苗的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體系,為惠州地區茄子嫁接育苗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3.2 提高生產設備水平
由于惠州地區嫁接育苗基地都是個體戶經營,經濟積累不足,籌資能力弱,資金缺口大,大棚設施裝備水平普遍低下,多數還是簡易型大棚,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保溫和采光性能差,作業空間小。相反,嫁接后的管理,在愈合期間對于光、溫度和濕度有很高的要求,各項環境條件也要嚴格控制,而惠州地區蔬菜嫁接苗的愈合都是在大棚內土制的小拱棚里進行,不能精確地控制環境條件,嫁接苗成活率受氣候影響較大,在炎熱的夏季難以開展嫁接工作,對秋種茄苗的供應會造成一定影響。同時,蔬菜嫁接作業還停留在手工作業方式,存在嫁接育苗作業率低、嫁接苗成活率不穩定等問題。隨著人工費用的不斷增加,嫁接苗的成本也有增無減。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步和發展,蔬菜生產正在由傳統的個體形式向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和市場化的現代生產方式轉變[12]。因此,應吸收國內外現代先進技術,開發和研究適合我國農藝技術,性能優良的蔬菜工廠化嫁接育苗設備,促進嫁接幼苗精細管理。建議加大財政對新建大棚和研發現代化育苗機械設備補貼力度。
3.3 強化管理,保障嫁接苗質量
相對于北方蔬菜育苗產業的發展,南方工廠化育苗則如剛破土而出的種苗,十多年來,惠州地區也陸陸續續建立了很多嫁接育苗基地,但是嫁接育苗規模大小不一,嫁接水平參差不齊,經營管理也不完善,難免會有抗病性較差的嫁接苗存在,因此需要加強質量監督和管理,嚴格落實種子經營許可制度,加強蔬菜種苗的試驗、推廣工作,逐步開展非主要農作物種苗質量抽查工作,落實提供給農戶的嫁接苗是否簽訂合同,是否達到相關標準等內容。保證出圃的每棵嫁接苗都是合格壯苗,淘汰弱苗、病苗和劣質苗,保障生產者和種植者的權益,促進種苗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3.4 成立嫁接育苗產業協作網
惠州地區擁有很多蔬菜嫁接育苗基地,盡管各地的育苗工廠在育苗的種類、嫁接砧木、嫁接技術和管理技術上不盡相同,但畢竟有很多共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建議成立惠州市或廣東省嫁接育苗產業協作平臺,將嫁接育苗起來形成一個有機體,針對嫁接育苗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科研協作攻關,定期組織召開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推廣大型育苗工廠的成功管理經驗,提升惠州地區嫁接育苗的產業發展水平[13]。
4 參考文獻
[1] 賀遠東,江新曉,林志強,等.茄子塑料吸管嫁接育苗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9(7):216-217.
[2] 王崇啟,劉淑梅,侯麗霞,等.蔬菜嫁接專題報道(四)茄子嫁接苗的應用現狀及改進方案[J].中國蔬菜,2013(7):15-18.
[3] GOUSSET C,COLLONNIERA C,MULYA K,et al.Solanum torvum,as a useful source of resistance against bacterial and fungal diseases for improvement of eggplant(S. melongena L.)[J].Plant Science,2005(168):319-327.
[4] COLLONNIER C,FOCK I,MARISKA I,et al.GISH confirmation of somatic hybrids between Solanum melongena and S.torvum:assessment of resistance to both fungal and bacterial wilts[J].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3,41(5):459-470.
[5] 李楠洋,陳鈺輝,劉富中,等.托魯巴姆(Solanum torvum Sw.)在茄子嫁接栽培上的應用研究[J].中國蔬菜,2013(10):1-8.
[6] 邢國明,亢秀萍,姬青云,等.茄果類蔬菜嫁接栽培研究進展[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1):144-146.
[7] 劉鴻鷹,馮迎娥.茄子嫁接及管理技術[J].長江蔬菜,1999(1):12-13.
[8] 杜秀蘭,賈磊.日光溫室茄子嫁接及再生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6(12):45-46.
[9] 高瑩,劉大軍,趙德庵,等.茄子嫁接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7(6):55-56.
[10] 張振家,楊建杰,馬禾.茄子嫩側枝嫁接技術初探[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2(37):86-88.
[11] 張先鋒,李愛民,李修燕.茄子側枝作接穗嫁接技術[J].山東蔬菜,2008(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