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范文
時間:2023-11-09 17:47: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有的學者認為,多元化史學思潮在中國已經形成,而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理論缺陷,使唯物史觀的理論影響在下降,故歷史觀應當發展成為唯物辯證的以實踐為基礎的系統史觀,其中包括將哲學認識方式、科學認識方式相結合以探求各個文明地區和各個國家、民族以及各個社會分域的歷史發展規律,從事歷史理論研究;也可將價值認識方式與科學認識方式相結合。
有的學者認為,歷史研究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的理論指導,自覺抵制“指導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傾思想影響下的簡單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條主義等錯誤傾向.唯物史觀傳人中國之后,中國歷史學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唯物史觀面臨著來自諸多方面的挑戰。首先,由于歷史的原因,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被誤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較嚴重的混亂,澄清這些混亂思想,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許多艱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國際上出現了否定的社會思潮。并在國內思想界有所反映,歷史研究領域也出現了否定唯物史觀基本原理的錯誤傾向;其三,外國歷史學理論思潮大量涌人國內,但由于缺乏的科學分析,致使一些人誤認為這些理論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觀的“科學理論”;其四,20世紀80年代以后,社會發展和科技革命都發生了許多新變化,提出了諸如“現時代的本質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論問題.唯物史觀需要面對現實,在社會生活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論范疇,關注新的增長點,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時地回應社會的呼喚,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為了應對唯物史觀面臨的嚴峻挑戰,第一,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確認識包括史學在內的所謂學術研究“與國際接軌”;第三,高度重視史學理論在歷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僅要重現20世紀50年代、80年代史學理論研究的輝煌,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當代中國和世界,把當代中國的歷史科學、史學理論不斷推向前進.
有的學者認為,堅持唯物史觀,是指堅持基本原理.近一個世紀歷史研究的實踐證明,只有這種理論才提供給了人們認識歷史問題的最銳利的武器,而那種賦予唯物史觀的過多含義.把本來不屬于它們的范疇的東西也當作其基本原理去宜傳的教條主義,反倒有礙于史學的健康發展。今天,我們還必須通過歷史研究的實踐,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學理論和方法,去豐富和發展的唯物史觀。
有的學者認為,新的歷史時期,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學中運用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受到來自不同方面的挑戰:第一,對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條化甚至是情緒化看待唯物史觀;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學理論,對唯物史觀作所謂的“修正”與否定;第三,打著學術創新的旗號.對唯物史觀做剪裁與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過各種形式的歷史題材文藝作品,宣揚與唯物史觀相左的歷史觀念.所以,必須正確認識唯物史觀在運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與發展唯物史觀應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對唯物史觀及其指導下的史學研究進行認真反思的基礎上,加強對唯物史觀產生背景、時代意義、根本內涵等基本問題的研究,準確理解和把握其靈魂與精髓,澄清當前史學界的一些模糊認識;其二,根據新的歷史形勢,將對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辯證統一起來;其三,從學術發展的規律來看,唯物史觀指導下的中國史學要在新世紀獲得更大的發展,關鍵還在于要有一大批經得起實踐和時間檢驗的優秀學術成果;其四,作為的重要組成部分,唯物史觀的學術根基廣布于哲學、歷史等各相關學科的理論與具體研究工作中,而作為學術與普通大眾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藝作品能否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則是唯物史觀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學者認為,目前研究中存在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在運用唯物史觀之理論上的公式化與教條化;另一則是沿襲唯心史觀的“從思想到思想”的詮釋模式.實際上,唯物史觀的思想源于“現實生活過程”的原理,為我們在這一學術領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本體”論與方法論。按照唯物史觀的要求,我們應在三個層面上展開研究,即從廣大民眾、統治階級或日益崛起的新興階級與思想家本人的“現實生活過程”出發,去分析相應的思想文化形態、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張,唯有如此方能正確地闡明各種思想文化現象的本質,進而揭示其發展演進的歷史規律。
有的學者認為,唯物史觀也是要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的.雖然時下沒有人會對應該豐富和發展持有異議。但是一旦涉及原創性的經典結論,人們便很難有所突破,往往使豐富發展流于一句空話。而新的文化哲學是對唯物史觀的豐富和發展,因為新文化觀具有它的理論生命力,對社會歷史現實問題具有容納解釋能力,不像其他哲學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確闡述自身與唯物史觀的關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擱置。
有的學者認為,唯物史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即這一理論系統不間斷地且廣泛、深入地與外界進行物質與信息的交換,之所以這樣在于其具備下列特點:第一,這一理論體系是實踐的理論體系,即理論之沖破象牙塔、學院的禁錮。擺脫純意識之形式轉化為社會物質力量,是通過實踐實現的,而社會實踐本身就具有廣泛聯系,從而構成開放系統;第二,這一理論體系具有廣泛的、長時間的社會適應性,從而既具長時間合理性又具有解讀和發展的空間,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學人、思想家薪火傳承,宜傳詮釋,發展創新.開放的系統較之封閉的系統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終結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自我更新、自我豐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
主要參考文章:
篇2
一、存在的問題
1.資金分配不合理、不合規。一是未按照考核結果分配資金。如:有的縣區雖然對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績效考核,但仍然按年初服務的任務數撥付分配專項資金。二是分配資金依據與實際服務工作量存在差異。如:有的縣區實際享受補助預防接種的次數比中國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大,有的縣區分配給衛生服務機構的資金分別比實際工作量少。
2.違規擠占專項資金。一是其他專項工作經費擠占專項資金,如有的縣區將違規將專項資金用于結核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地方病防治、應急病藥品更新、霍亂等其他專項工作。二是有的違規利用專項資金購買電腦、電視機、相機、辦公桌椅等設備。三是有的衛生管理部門違規在利用專項資金發放津貼、補貼、獎金等,有的專項資金95%用于人員經費用。四是有的違規開支招待費、房屋維修費、車輛維修費、學習考察費等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無關的支出。
3.存在服務不到位現象。一是不同居民的體檢結果完全相同,如不同的居民心電圖檢查結果完全相同。二是同一居民每年體檢結果均為同一次記錄。三是有的居民健康檔案中反映的服務項目和調查結果不完全相符。四是有的居民體檢時間不符合現實邏輯。如居民檔案中反映有的服務機構對孕產婦的產前檢查、產后訪視日期均相同,完全不符合現實邏輯。
4.衛生服務機構設置、管理體制不夠科學。一是衛生服務機構未按規定屬地設置,如:有的衛生服務中心下設的服務站服務范圍和位置均不在衛生服務中心所屬的街道辦事處管理范圍。二是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管理、考核和業務指導分別由不同單位負責,如有的衛生服務站由縣(區)衛生局直接管理和考核,但業務指導卻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不利于管理。
5.健康教育宣傳不到位。部分服務機構的健康教育宣傳的內容和次數未達要求;有的檔案資料不能反映健康教育宣傳的真實性;有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資料難以反映實際宣傳教育工作。
6.檔案管理不統一、不規范、不準確。一是有的服務內容不統一或不合規,同樣的慢性病人享受服務內容不相同,如有的鄉鎮糖尿病、高血壓病居民每年均有4次心電圖、血糖檢查記錄,1次B超、血常規檢查記錄,而有的鄉鎮同類慢性病人居民卻只有每年1次的肝功能、血常規、心電圖等檢查。二是居民健康檔案管理方式不統一,檔案有的由鄉鎮衛生院管理,有的由村衛生所管理。三是檔案格式、內容不統一。四是有的健康檔案建立不合規,如有的社區服務中心為居民建立的檔案中僅有一張基本信息表,另外還存在居民檔案信息不準確的現象。
二、存在問題的原因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人群不斷增加與現有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矛盾較為突出。國家自2009年啟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以來,服務內容由最初的9大類21項擴大到11大類48項,這些工作均由基層醫療機構完成,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服務人群不斷增加與基層現有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導致服務工作數量和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2.相關政策的不完善影響了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積極開展。一是各年度的服務項目不斷變化,導致服務內容不能相對固定,影響服務工作質量;二是專項資金使用范圍不明確和不切實際,導致服務機構難以正確使用資金;三是上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求的服務管理率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基層衛生機構難以完成,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四是上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按戶籍人口分配與當前人員的流動性的矛盾致使部分地區服務工作量和資金不匹配。
3.政策和服務內容宣傳不到位,居民對保健和預防的健康知曉率較低,“重治輕防”的現象沒有改變,影響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普遍有效地開展。
篇3
關鍵詞:邊緣化;濟學;方法論;方法論教學
中圖分類號:FD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674(2012)02-008-05
一、問題的提出
圍繞濟學“方法”相關的研究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濟學的方法(論),二是濟學的教學方法,三是濟學的“方法論教學”。三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對濟學方法論的研究,主要是研究馬克思在濟學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及啟示;對濟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則是研究在進行濟學教學中,通過什么策略、手段和行為方式來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而濟學“方法論教學”,是指把濟學方法論作為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它必須建立在對濟學方法論系統研究和掌握的基礎上進行,目的也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本文通過大量的文獻研究發現,學者們對濟學方法論和教學方法的研究比較多,而對濟學“方法論教學”的研究極少。把濟學“方法論教學”作為專題進行研究的文獻僅見:王金嶺的《在(資本論)教學中突出(資本論)方法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蔡繼明的《如何講授政治濟學的研究方法》,徐東的《“兩課”教學應加強方法論教育》。此外,關于濟學“方法論教學”的研究實不多見。本文要研究的正是濟學的“方法論教學”,系統闡述濟學“方法論教學”的意義和方法。
之所以把濟學“方法論教學”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根本原因就在于濟學本身就是一座方法論的寶庫,是留給后人最寶貴的遺產。只有繼承這份寶貴的“遺產”,掌握濟學方法論這把“金鑰匙”,才能堅持和發展,保持濟學的生命力。而濟學被邊緣化是促成本文研究的直接原因。濟學“邊緣化”問題,是關系到大學濟學教學與研究以什么為指導、關系到中國的改革開放以什么為指導、關系到我們以什么思想培養年輕一代的大問題,也是關系到我們能否以科學的態度面對人類思想史上這一偉大科學成就的問題。要解決濟學邊緣化問題,僅研究濟學的方法論或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不夠的,把最能體現濟學生命力的方法論傳播下去才是根本。
二、濟學“方法論教學”的意義
1、方法論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留給我們最寶貴的遺產
一門學科是否是科學,首先要看它的方法論是否科學。濟學的科學性首先體現在它的方法論的科學性,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尤其是唯物史觀的創立,使馬克思創立了科學的政治濟學。它第一次“把濟和社會形態的發展理解為一種自然歷史過程”,使人類對于社會發展的認識第一次有了科學的理論,第一次把對社會濟過程的認識牢固地建立在歷史發展的客觀事實基礎之上。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的濟學在“本質上是建立在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基礎上的”。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研究濟理論的總的基礎和出發點,也是濟學與其他流派濟學相區別的試金石。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或方法論,才能抓住濟學的本質、精髓和靈魂。
在唯物史觀的總視角下,馬克思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內部的矛盾運動。他運用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揭示了各種濟現象與濟范疇之間的內在聯系;運用綜合分析法把主觀與客觀、宏觀與微觀、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運用矛盾分析法,從商品的內在矛盾及其形式的變化、商品生產的基本矛盾到資本主義生產的各種矛盾、最后到這一矛盾的解決,揭示了資本主義濟運動的規律和發展趨勢;運用科學抽象法實現了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的飛躍,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運用數學方法揭示了剩余價值與利潤的質的不同;運用個案分析法,以英國這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發育比較早、比較成熟、各種矛盾暴露的比較充分的地點為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濟規律。
所以馬克思的濟學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豐富的理論體系,而且是一座方法論的寶庫。正如恩格斯曾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所用的方法。”
2、濟學“方法論教學”是堅持和發展濟學的需要
濟學是開放的體系、發展的科學,不發展,不創新,濟學就會僵化,就會失去生命力。創立濟學,靠的是方法論;堅持和發展濟學,也要靠濟學方法論。
濟學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的,重點揭示了資本主義濟運動的規律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科學預測了未來社會的基本特征,比如公有制、按勞分配、計劃濟等,這些理論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的指導方針和目標。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并沒有對未來社會某個特定階段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做出具體的分析,更沒有讓他們的繼承者照搬照抄他們的理論。馬克思生前多次表明:“我們的任務不是推斷未來和宣布一些適合將來任何時候的一勞永逸的決定,”“我們是不斷發展論者,我們不打算把什么最終規律強加給人類,”“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刻應該做些什么,應該馬上做些什么,這當然完全取決于人們將不得不在其中活動的那個既定的歷史環境”。恩格斯也說過:“我們的理論是發展著的理論,而不是必須背得爛熟并機械地加以重復的教條。”然而,教條主義者在面對濟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時,或照搬照抄馬克思的濟理論,或斷章取義地曲解馬克思的濟學,或責怪馬克思未能預測到當今社會變化如此之大,埋怨“過時了”。于是拋棄濟學,把西方國家的主流濟學搬來作為我國的主流濟學,認為只有西方濟學才能適應我國的改革開放。把濟學教條化的癥結就在于不懂濟學的方法論,脫離實踐,嚴重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其實質上是唯心主義的一種外化形態。第一,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窮盡資本主義發展中以及社會主義階段可能出現的各種新問題,正如恩格斯所說,“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去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才能認識到什么程度。”如果非要讓馬克思和恩格斯窮盡真理,那只能是唯心主義者的壞心惡意或別有用心地求全責備。第二,當代西方濟學把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作為研究的前提條件,與我國的生產關系條件有著性質上的不同,把當代西方濟理論這種“橘”搬到中國來就會變成“枳”,同樣是教條主義的一種表現。第三,
濟學與當代西方濟學的研究方法是根本對立的。當代西方濟學的方法論基礎基本上是驗主義的,它回避或抹殺生產關系,從“濟人”這一前提出發,只是從物質和技術方面、從具體的形式、現象層次來研究濟活動。而濟學以唯物史觀為基礎,從“社會生產關系中的人”出發,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研究濟活動的內在聯系。所以,堅持和發展濟學,就是要以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為指導,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出發,結合中國實際,吸收西方濟學中的有益成份,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濟理論,而不是用西方濟學取代濟學。只有把濟學方法論這把“金鑰匙”傳播下去,一代一代的繼承者才能真正理解濟學,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才能不斷地保持和增進濟學的強大生命力。
3、濟學“方法論教學”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教育的需要
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的問題。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最根本的問題是培養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中國青年具有怎樣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又取決于用什么樣的理論和方法進行教育。
然而,過去我們在濟學教學中,過多地注重了它的政治性和意識形態作用,而忽視了它的科學性;過多地注重了濟學基本理論的灌輸,而忽略了“方法”的醺陶和“能力”的培養。導致在計劃濟年代里人們對濟學盲目信仰和改革開放以后的盲目不信仰。尤其是在社會主義陣營瓦解之后,很多人認為社會主義不行了,理論不行了。中國由計劃濟向社會主義市場濟轉變,一些人誤認為濟學不行了,只有西方濟學才行。許多大學的濟類專業的政治濟學課程被壓縮或取消,認真研讀濟學的不多,人云亦云、盲目指責和懷疑的比較多,在青年學生中產生了信仰危機。許多青年學生學了濟學理論卻不會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大是大非面前往往缺乏基本的立場甚至迷失方向。這些都反映了我們在濟學教學方面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來,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觀、極端民粹主義、后現代主義等思潮沉渣泛起,在不同的范圍內存在并影響著青年學生的價值判斷和分析能力。要使學生保持清醒的頭腦,學會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辨別各種思潮,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首先必須把濟學作為一門科學來對待,恢復濟學的科學性,才能為的信仰打下堅實的根基。其次,在濟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必須把濟學的基本方法教給學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用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教育學生、武裝學生,才能使青年學生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分析各種現象,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楚的頭腦,才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張薰華教授在《(資本論)教學改革初探》中指出要“教學生掌握方法”,老一輩濟學家的做法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并貫徹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去。
4、濟學“方法論教學”是濟類專業系統學習的需要
濟學作為理論濟學,是濟類專業共同的專業基礎課,又為濟類各專業提供共同的方法論基礎。首先,濟學是理論濟學的基礎課。理論濟學有兩門課,即濟學與西方濟學。西方濟學中的一些理論是否正確,必須用的方法進行分析,因為濟學方法論體系是建立在唯物史觀這一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之上的,而西方濟學方法論體系是建立在“濟人”這一唯心史觀的基礎之上的。其次,濟學方法論是各門應用濟學的方法論基礎。國內有一種把西方濟學作為各門應用濟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的錯誤傾向,比如,相當一部分《財政學》教材不講“國家分配論”,只講“公共需要論”,這樣就把的國家觀和財政觀丟掉了,無法講清楚財政的本質。同樣,馬克思的社會產品價值構成理論仍然是財政分配的理論基礎。再比如,《金融學》中所講的信用工具只是價值的再分配,而本身并不創造價值,所以要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將信用活動建立在真實的社會再生產之上,適度發展信用濟,有效地監管和控制信用膨脹和過度投機,才能避免泡沫濟的出現。英國約克大學的史蒂夫?湯姆斯2005年在《會計學觀察評論》上發表的《資產定價模型,勞動價值理論和它們對會計理論的意義》一文中就指出,西方主流的會計理論和金融理論無法合理解釋真實的社會濟關系,而馬克思的方法得到發展并被廣泛應用于包括管理學、勞動合約和社會資本研究等方面,馬克思的理論與現代金融和會計的分析方法結合,提供了對資本主義分析的基本工具。所以只有在掌握濟學方法論的前提下,借鑒西方濟學的方法,才能為學好應用濟學打好基礎。否則,丟掉了濟學的方法論基礎,在學習和研究中就可能犯根本性的錯誤。
目前,濟類專業中有一門專門講方法論的課程――《濟學方法論》,它主要是講西方的科學哲學,是西方濟學界在研究濟理論和濟問題時所采取的各種方法的理論,濟學方法論在其中最多也只是一個章節的篇幅,而且大多數管類專業和院校不開設這門課。因此,要進行濟學的方法論教學,必須在濟學課程教學之中突出方法論教學。濟學在本科教育階段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政治濟學(上)》《政治濟學(下)》《選讀》《社會主義市場濟理論》,不同的專業開設的課程和學時數有所不同,但不管上其中哪一門課,都要突出濟學的方法論教學,從而為學生系統學習各門濟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如何進行濟學“方法論教學”
1、教材要“編方法”,教師要“備方法”、“講方法”
濟學方法論教學,要求把濟學的方法論作為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濟學的方法論。要做到這一點,必須系統改革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
首先,要改革濟學教材的編寫。現有的《政治濟學》教材中,只在導論部分講濟學的方法,具體到各章節卻不講方法。《選讀》也只是在緒論和馬克思、恩格斯的幾個序言中講方法,而接下來的內容選讀部分主要還是對原著內容的講解,缺乏對濟學方法的分析和運用。事實上,導論中講方法,學生聽起來很抽象,被動接受,難以消化,需要在各章節的具體內容中來講方法,學生才能消化吸收。所以,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每一章節要體現馬克思的方法論。把濟學方法論編寫進教材,可以提醒教師把方法論教學貫穿到教學活動中去,也有利于學生自學。
其次,教師在備課時要把濟學方法論作為備課的內容。教師在備課時不能只備濟學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深入挖掘濟學的方法論,把濟學的方法論作為備課內容,這樣上課時對方法論的講解就不再具有隨意性,不再被忽略,從而才能收到實效。
再次,講課時要講濟學的方法論。既要在導論中從總體上介紹濟學的方法論,也要在各章節的每一個知識點中講“方法”;既要把每一個問題的具體方法講清楚,也要把這個方法放在整個理論體系中來講;既要把傳統的對濟學方法的理解(如唯物史觀基礎上的唯物辯證法、科學抽象法、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等等)講清楚,而且還要挖掘濟學中的宏觀分析與微觀分析法、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法以及數量分析法與制度分析法等等;不能只講濟學的方法,更要在與西方濟學方法的比較中講濟學的方法,這樣濟學才能顯示其科學性與生命力。
2、教師要自覺運用濟學方法論來講課
教師用濟學方法論來講課,要求教師上課時不僅要用濟學方法論把濟學原理講清楚,而且要用濟學方法分析當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濟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這是對教師的一種更高層次的要求,體現了濟學方法論已內化為教師教學的自覺行為。
首先,教師要用濟學的方法論把濟學原理講清楚,引導學生用這一方法論去理解濟理論體系。比如,在講價值、抽象勞動兩個概念時,不僅要告訴學生這是用抽象的方法得出的概念,而且要引導學生用抽象思維來理解這些概念。在講使用價值和價值、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關系時,教師要用矛盾分析法去講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而且要聯系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來分析使用價值和價位、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對應關系。讓學生明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人類社會共有的矛盾,在商品濟條件下就具體表現為使用價值和價值、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
其次,教師要用濟學的方法論分析和解釋當代資本主義出現的新情況和社會主義濟發展中遇到的新問題。比如要用發展的觀點和矛盾的觀點分析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演變與資本主義的歷史、脫狀和發展趨勢,說明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一般壟斷,再從一般壟斷到國家壟斷的發展歷程,正是資本主義不斷調整其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一方面要幫助學生真正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證明了馬克思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理論的科學性;另一方面也要讓學生明白資本主義內部生產關系的調整和變革,正在孕育著新的社會的因素。再比如,要用共性和個性的原理以及馬克思的過渡時期理論,分析馬克思和恩格斯所預測的未來社會的特征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濟特征之間的關系,從而理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必然性。從而使學生學會運用的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考試要考“方法”
篇4
一、統籌兼顧的協調發展哲學底蘊
在“統籌兼顧”中,“統”指的是統攬、總攬,就是宏觀調控,適時適當地干預;“籌”指的是籌劃、協調;“兼顧”則強調,既要協調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又要兼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決好方方面面的矛盾。要求我們在管理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發展戰略,執行發展政策,采取發展措施時,做到總攬全局、全面規劃、兼顧各方、協調發展。其一,統籌兼顧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唯物辯證法認為,現實的事物,一般都是由多種矛盾構成的。在多種矛盾中,存在著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結的。一方面,主要矛盾規定和制約著非主要矛盾,不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也不容易解決好;另一方面,非主要矛盾又影響和制約著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的解決,有利于推動主要矛盾的解決。而且,隨著條件的變化和發展過程、發展階段的推移,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相互轉化。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又必須注意掌握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共同發展。在當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其二,統籌兼顧是唯物史觀的具體體現。唯物史觀認為,人類社會是由經濟政治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眾多方面、諸多要素組成的統一的整體,這些眾多方面和諸多要素不是截然分開、各自獨立的,而是作為一個完整的社會系統,在相互影響、相互交錯運動中,彼此發生相互作用,共同向前發展的。這就要求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中,統籌全面發展,做到全面考慮、全面兼顧、全面規劃,實現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整體推進,全面進步;統籌協調發展,做到周密計劃、平衡統一、合理安排、比例適當,實現從非均衡型發展不斷走向均衡發展;統籌可持續發展,做到瞻前顧后、從長計議,保持發展后勁,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持久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生態良性循環;統籌以人為中心的發展,協調好不同群體的利益關系,滿足不同階層人群生活和發展的需要,實現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發展,促進人類的全面發展。
二、動態平衡的協調發展哲學底蘊
其一,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辯證法的一個基本原理就是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處在與其他事物的普遍聯系之中,一事物離開與他事物的聯系,就談不上存在,更談不上發展。從普遍聯系的觀點看,事物的發展必然在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之中的辯證發展,因此,只有兼顧其他方面,協調平衡好各方面的關系,事物才能健康發展,否則,就是畸形的、單一突進的發展,就會導致事物的停頓和倒退。而這種協調平衡也是動態的,是從不平衡走向平衡,然后,又走向不平衡,再走向平衡,這樣循環往復的促使事物向前發展。其二,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是社會的基本矛盾,要在社會基本矛盾的層次上實現和促進動態平衡協調發展,就必須科學地理解和把握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平衡和不平衡的辯證關系。一方面,我們不能脫離不平衡來看待平衡,不能把協調直接等同于平衡。不平衡的存在是平衡存在的前提和條件。“如果只有平衡,沒有不平衡,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就不能發展了,就固定了。”[1]因此,不包含非平衡在內的平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協調,協調發展就是包含不平衡在內的平衡。另一方面,我們不能脫離平衡來看待不平衡,借口不平衡的絕對性而否認相對平衡,進而否認協調。社會基本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總是平衡了又不平衡,必須注意的是,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問題必須有一個合理的限度,不能隨意擴張。一旦條件具備,就必須及時跟進,力求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在抓住和解決主要矛盾的過程中,雖然允許在短時期某一方面問題可重點把握、適度超前,但這種重點把握和適度超前必須保持在一定的幅度之內,每一方面的發展都不可能離開其他方面的條件而過度超前。一旦某個方面出現過度超前發展的情況,引起與其他方面發展上的嚴重失衡,必然最終影響社會發展的全局。因此,要實現社會全面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始終注意和解決好社會發展的協調與平衡問題。只有保持社會發展的動態平衡,才能使當代中國的社會發展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整體躍遷。
三、和諧統一的協調發展哲學底蘊
其一,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定。盡管唯物辯證法認為對立面的斗爭是絕對的,但是,“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統一物質分為兩個互相排斥的對立面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2]這就是說,矛盾著的雙方或系統中的要素只有處在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互匹配、相互促進的關系中,才存在著通過相互排斥而實現發展的可能性。斗爭性的存在是以同一性為前提的,同一性是在斗爭性中獲得規定和發展的。它們之間必須保持絕對的斗爭性(非統一)和相對的同一性的和諧,也就是必須使矛盾的諸方面或系統的諸要素之間保持和諧的統一。其二,唯物史觀的基本要求。唯物史觀的社會有機體理論認為,由于社會系統中各種要素的協同作用,要素之間只有保持優化組合,才能夠維持社會系統的和諧統一和良性互動,從而達到一種有序的穩定和諧結構來推動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的協調發展,就是要求達到社會諸要素之間及其內部諸要素之間的和諧統一,這樣才能求得最佳的群體發展效應,進而促進社會的全面發展。在整個社會結構體系中,每個要素都具有特定的作用,但是任何一種要素都不可能替代其他要素,某一要素的發展都不應以犧牲另一要素的發展為代價。因此,在一定的社會歷史階段內,社會各種要素的發展應當是和諧統一的,這是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前提。社會發展的和諧統一,并不是一種經濟、政治、文化之間僵死、靜態的和諧統一,而是一種動態的、發展中的和諧統一。體現在對社會協調發展的規劃與指導上,就是要分清輕重緩急、孰先孰后,而不是平均對待、齊頭并進。這是因為,雖然社會發展要求各個領域發展的協調與和諧,但是這些領域的發展任務不可能全面鋪開、同時到位,就會出現發展過程中的相對不協調、不和諧、不統一,當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使之逐步走向協調和諧統一。
篇5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自覺;唯物史觀;社會主義榮辱觀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 — 2234(2014)03 — 0132 — 02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當前,文化自覺已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層要求和歷史任務。從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社會活動與運行的內在機理和圖景范式,是人類實踐活動及對象化的總稱,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諸層面。從狹義上講,文化是人們以文字、符碼、圖畫等工具符號記載或從事的精神藝術性活動,是知識傳遞、價值審美、精神安頓的范疇。在現代化語境中,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其來歷、形成過程、具有的特色和發展方向〔1〕。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覺要求文化建既不是“文化復舊”或“文化復古”,也不是“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文化自覺體現了個體主體、群體主體乃至類主體打破封閉褊狹、自在自發的生存狀態而走向自覺自為的思想境界。
一、唯物史觀和辯證法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的理論基石
文化自覺離不開科學的理論基礎和認知工具。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2〕(P139)同樣道理,沒有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文化自覺這一關肯定過不了。文化自覺要求認清特定歷史群體實踐活動內容范式,歷史地,全面、客觀地認清和把握文化起源、內容構成、優劣利弊,從深層次把握其發展變化的內在規律,持有文化建設的前瞻力和自信心。如果認知主體缺乏科學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指導,其結果要么固守“文化自大”——覺察不到自身文化任何不足和缺陷;要么淪為“文化自卑”——認為自身文化處處不如人;或者干脆流于“文化麻木”——不做任何文化反省。
對基本原理的偏見與排斥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缺失的重要認識根源。當代大學生的思想主流是積極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由于社會閱歷欠缺,知識視野有待拓展,大學生往往激情感性有余而理性認識不足;注重微觀體驗而宏觀把握能力不足等等。他們對事物的評價和判斷容易陷入基于個人片面、武斷情緒沖動中,缺乏客觀、辯證、歷史的深層邏輯思維。少數學生由于青春期叛逆心理影響,在社會現實與網絡微博復雜思潮沖擊、滲透下往往變得敏感、脆弱、偏激,并視之為個性和有主見。一部分學生、盲目崇尚西方的非理性認識問題比較突出。例如,個別學生由于受西方不良思潮影響,把主流意識形態視為“洗腦”,而對一味地矮化本民族文化歷史的思潮則盲目崇拜;一些學生追求無深度、無思想的娛樂式課堂教學,等等。在求新、求奇、求易心態支配下,部分大學生文化自覺意識欠缺、淡薄。
唯物史觀與辯證法是大學生文化自覺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唯物史觀可以幫助人們分析文化源起和本質發展,破除形而上、絕對、神秘的文化觀。唯物史觀立足于現實的具體的物質生產和物質交往歷史基礎上,進而追溯和考察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的產生與演繹發展。唯物史觀向人們展示了文化即人類自身實踐活動內容結果及其思想反映,不同社會歷史物質生產和交往方式決定了不同時代的經濟內容、政治制度、價值觀念。歷史是人類自身活動的結果,不是抽象實體、絕對精神、超自然力量的對象化、外化。文化范疇深刻蘊含著人類存在方式獨有的主觀能動性和歷史創造性,人類能夠基于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不斷打破自身及周圍環境種種規定性,不斷開辟人類歷史發展新境界。
以辯證法總體觀分析和評價不同文化的具體內容、歷史地位、時代價值,糾正簡單、靜止、絕對化的認知方式。“……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3〕(P112)、“粗率和無知之處正在于把有機地聯系著的東西看成是彼此偶然發生關系的、純粹反思聯系中的東西”。 〔3〕(P6)對人類歷史文化的研究,要結合其豐富的歷史要素和歷史條件,考察文化不同要素、不同層面、不同現象間種種具體聯系,學會運用辯證法深思熟慮地抓住各種本質。
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的歷史任務
大學生個人前途命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成敗密切相關。大學生文化自覺不是自視清高,脫離社會現實而去營造孤芳自賞的精神王國,更不是在批判意識支配下盲目將與主流價值相對抗的思想活動視為正義之舉。當代青年大學生追求個性自由的熱情度很高,但個別人把追求個性自由與公共權力機構盲目對立起來,無視個體命運與國家安危間的有機聯系,結果要么處于“憤青”狀態,對社會和政府處處冷嘲熱諷;要么最終為傳統文化慣性所壓倒同化。
文化自覺的時代任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覺不是純粹思想意識活動,其根本目的在于改善人們生存處境,不斷推動社會發展進步。對當代大學生而言,文化自覺必須著眼于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現實問題的思考,著眼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歷史實踐。文化自覺也不是文化自樂,不是娛樂化、庸俗化、媚俗化,而是一項嚴肅深沉的歷史任務,其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促進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或者文化轉型。
社會的現代化轉型離不開文化批判精神的生成。文化批判精神的實質是文化模式和文化精神深處的超越性與自在性之間的緊張關系。〔4〕超越性體現為文化新要素、新特質、新風貌的生成,最終實現文化模式的整體更新和臺階式躍遷。中國社會現代化轉型,不僅要求經濟、制度層面的現代化,而且最為關鍵、最為艱巨的是心理文化層面的現代化,其關鍵是社會交往規則或價值觀由血緣關系觀念向平等普遍理念轉變。美國現代化問題專家英格爾斯認為,即使建立了各種完善的現代制度和管理規則,然而“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一種能賦予這些制度以真實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心理基礎,如果執行和運用著這些現代制度的人,自身還沒有從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方式上都經歷一個向現代化的轉變,失敗和畸形發展的悲劇結局是不可避免的”。 〔5〕(P4)
三、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的心理歸屬
民族精神是在長期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信仰、民族價值觀念等共同要素特質,是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系、協調、指導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思想精粹,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先生特別強調文化自覺必須堅持文化建設的自主性。當前部分人大肆鼓吹西方“普世價值”,把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當作狹隘民族主義加以攻擊謾罵,一廂情愿地對西方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頂禮膜拜。其所謂的“普世價值”,就是以西方特別是美國的政治體制和價值觀念作為絕對標準,完全無視本國具體國情和傳統文化。
“普世價值”拆解不了國家觀念和民族身份。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之所以能發揮出其特定社會歷史作用,歸功于西方歷史上深厚的人文底蘊和長期的理性啟蒙,歸功于西方社會思想文化和社會體制長期發展完善的結果,決非一蹴而就。如果缺乏相應社會文化心理作支撐,相同或相似的制度在其它地方很可能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打著取消國家和民族身份所謂“普世價值”背后往往隱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險惡臉孔。喪失尊重他者生命、平等對話和寬容精神的所謂“普世價值”能真正稱得上是普世的嗎?筆者認為,當前真正的“普世價值”應該是各國家、各民族平等對話,相互寬容,相互借鑒,共同進步,也就是先生所講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大學生文化自覺必須基于愛國主義的民族身份認同。任何個體生命和價值要獲得保障和尊重,有賴于所在社會群體秩序格局的穩定。當人類還沒有達到大同世界的歷史高度時,當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國家界線還沒有徹底消失時,群體利益只能由所在國家組織予以保障。文化自覺體現文化自主性,首先要體現對本民族、本國家的深層認同、尊敬和熱愛,捍衛民族自身利益,致力國家穩定和繁榮。在社會領域,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國家利益是有機統一的,兩者間既相互依存,又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和張力。個體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基礎,公共利益是個體利益的重疊和保障。大學生自身的發展乃至生存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安危狀況息息相關。
四、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的日常生活實踐準則
文化自覺的歸宿就在于生活世界中去實踐和體驗。文化自覺就是價值觀的自覺,當前文化自覺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價值觀建設是文化建設的根本,必須把文化自覺所獲得的感悟、精神、價值、意義、體驗等付諸行動,使之對象化、現實化。社會主義榮辱觀將民族意識、國家觀念、法治理念、科學精神、生活準則、道德情操等方面融入其中,簡凡的語句背后無不蘊含著深刻的現念和社會價值,能否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當代大學生文化自覺的試金石。
當代大學生要不斷反思自身不足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康德談到實踐理性時指出,即使主體已經知曉道德普遍法則的實質和必要性,然而受主觀偏好的影響和操縱,個體仍然會為自身尋找不遵從道德普遍法則的理由,從而產生意志矛盾。〔6〕(P42)社會歷史進步不僅需要社會群體自我覺醒,而且需要主動實踐的勇氣,甚至在一定條件下作出必要犧牲。當認知主體悟得文化發展的本質和規律后,接下來必須將這些新感悟、新價值付諸實踐,從而實現文化自覺的生活化。當代大學生往往認識各類社會問題,也崇尚進步的價值和理念。但是,大學生一味地把各種問題簡單地歸結為他人或抽象的“社會”、“體制”責任,看不到自身責任和參與價值。甚至身臨其境時,往往以“社會都是這樣”作為逃避責任、替自己開脫的借口。文化自覺必須從自身做起,而不是推諉于他者。每一個“我”都自覺了,積極踐行新價值新理念,方能打破傳統落后文化的歷史惰性。
〔參 考 文 獻〕
〔1〕.反思·對話·文化自覺〔J〕.北京大學學報,1997,(03).
〔2〕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衣俊卿.論文危機和文化批判〔J〕.求實,2002,(06).
篇6
關鍵詞:《基本原理》;調查;軍隊;學員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6-0214-02
《基本原理》是軍隊院校規定必修的五門政治理論主干課程之一,主要向學生灌輸最基本的理論、觀點、方法,幫助學員確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方法論。為了加強《基本原理》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授課的有效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對學員進行了《基本原理》課程基本情況調查。
《基本原理》課程基本情況調查問卷發出100份,收回100份。調查對象為三旅一隊、二隊各50名大學本科一年級初級指揮專業學員,年齡為17~20歲之間,調查時間為2009年6月3日。調查方式采用隨機抽樣的問卷式調查。
一、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共設計35題,由三部分內容構成。
第一方面,側重了解學生目前的基本思想情況,使教學能夠有的放矢;第二方面,主要調查學員對于《基本原理》課程的態度和看法以及教學相關情況;第三方面,調查學員對正在進行的科學發展觀教育的理解和認識。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學員當前思想狀況的調查,主要分兩個部分
1.學員個人思想狀況的調查。目前學員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學員在19題中給予這樣的回答: A好好學習:37%;B多交朋友:16%;C談戀愛:11%;D打工掙錢:3%;E發展自己的興趣和能力:24%;F尋找信仰:1%;G發現人生的意義:3%;H沒想過,隨大流:5%。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學員認為目前最想做的事是好好學習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那么當理想與現實有差距時,他們會有什么樣的態度呢?為此我們設計了第18題:
你最認同下面那個觀點:A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43% ;B但盡人事,各憑天命:11%;C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5%;D只要努力過,就應該坦然面對一切得失:41%;E人不為己,天誅地滅:0。由統計結果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學員在人生觀上是積極的,樂觀向上的。那么學員對時代對自身素質的要求有沒有清醒的認識呢?據此我們設計了第13題:
你認為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A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3%;B具備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13%;C具有獨立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8%;D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26%。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學員既有著融入社會的強烈愿望,又有愛思考、不盲從和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2.學員與軍校生活的契合度調查。接受調查的學員都是從地方考入軍校的青年學生,他們滿懷美好的憧憬來到軍營,他們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快適應軍營生活,完成從老百姓到軍人、從青年學生到軍校學員的轉變。入學半年來他們是不是很好地完成了角色的轉換,適應了新生活呢?我們采用了對比加層層深入的調查方法。在22題的調查“你所期望的軍校生活是怎樣的?”中有81%的學員對未來生活充滿了美好憧憬,認為軍校生活會豐富多彩。在23題中我們又提出:如何評價你目前的軍校生活呢?有36%的學員出現了心理落差,認為軍校生活枯燥乏味,難以接受,但同時也有接近一半的學員認同目前的軍校生活。這表明學員對軍營生活還有一定程度的不適應。
(二)學員與《基本原理》課程教學的調查。主要側重在兩個方面
1.學員對《基本原理》課程的態度及教學效果的調查。
那么學員對《基本原理》這門課抱著什么樣的態度來學習的呢?有40%的學員表示要好好學,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論水平。從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學員對學習《基本原理》課程的態度基本上是端正的。因此,有10%的學員表示對《基本原理》的教材已經完整地讀過一遍,有71%的學員部分閱讀過,有11%的學員已經讀過多遍。在學習《基本原理》課過程時,21%的學員表示有很想看看經典原著的愿望,57%的學員表示如果有機會,愿意看。
2.對《基本原理》的課堂教學情況的調查。在第31題中的調查“你認為《基本原理》課應該采取哪種教學方式?”中有59%的學員希望采取老師啟發,學生討論的教學方式,有9%的學員希望采取學生自學,老師解疑的自主學習方式。從統計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學員希望教學方式的革新,希望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在調查中也有將近半數的同學認為在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效果一般,這說明我們應該進一步改進多媒體教學的方式方法。
(三)“科學發展觀”教育調查
學員是如何看待在政治理論課上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呢?有63%的學員表示很有必要,并且認為學習《基本原理》這門課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學發展觀。從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是支持和擁護在政治理論課上貫徹“科學發展觀”教育的。
三、對策與思考
1.利用《基本原理》課程加強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從調查中我們看到,青年學員總體上生活態度是積極、樂觀、富有朝氣的,但應該看到的是這種世界觀、人生觀是不成熟的、易變的。青年時期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并逐步確立的階段,但大學驕子對生活的熱情和憧憬經常會遭遇到成長中的困惑、煩惱和挫折,不成熟的閱歷和心智使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很容易發生扭曲和反復。所以加強青年學員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是為他們培根固本,順利成長所必須的。《基本原理》課程是培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課程,所以我們應該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主陣地,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的成長、成才、成功保駕護航。
2.進一步革新《基本原理》課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從教學對象的需要切入,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基本原理》課程的教學效果。一提起《基本原理》課,22%的學生抱著一種既然開了就應付著學的消極態度,究其原因這與我們傳統的教學角度有重要的關系。傳統的教學雖然也考慮到了教學對象的需要,但更多的是從社會的需要、軍隊和國家的需要的角度向學員講授教學內容,似乎學員接受知識技術是自身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則是黨和國家、軍隊的需要,因而學員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所以要學員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內心深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革新現行的課堂教學。
首先,必須轉換教學思路。教師必須從學員的角度出發理解問題,闡述觀點,做到眼中是學員、心里裝學員、口里說學員,在與學員交流中形成心靈的撞擊與融合,使學員的思想觀念逐步與國家和軍隊的需求趨同,使學員的個人奮斗與軍人集體奮斗相結合。
其次,要進行教學法的革新。正如調查所顯示的,59%的學員希望采取教員啟發,學員討論的教學方式。對于學員這種主動學習的要求,教員應該給以積極地配合和提倡,尊重學員的心理需要,傾聽學員對問題的想法,發現其閃光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要通過運用啟發式教學法、研討式教學法、案例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增強多媒體教學效果,增加教員與學員課堂上的交流和互動,架起一座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的橋梁,一座學員與教員心靈之間的橋梁,真正產生心理共鳴,觀點共振,思維共享,影響共有。只有這樣我們的《基本原理》課才能真正走出教材,走進課堂,走進學生心靈。
3.在《基本原理》課程中進一步加強科學發展觀教育。科學發展觀體現了的理論品質,體現了豐富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和唯物史觀思想,同時更是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因此,我們認為,《基本原理》在貫徹科學發展觀方面的總體認識定位是:通過對基本理論的講述,幫助學員認識和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哲學內蘊和理論淵源,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認識和理解,使學員更好地去理解、掌握科學發展觀,踐行科學發展觀。所以,青年學員學習領會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實踐基礎和精神實質是非常必要的。遺憾的是,我們的學員在這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在第10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什么?”的調查中僅有52%的學員給出了正確答案,這說明我們在下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應進一步加大科學發展觀的教育教學工作。
篇7
(一)所有人都生存在社會生態系統中。社會生態系統一般由社會生產群體、社會管理群體、社會敗壞群體、生存環境條件四個子系統及要素所組成。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構成社會生態系統的一分子即要素,誰也脫離不開這個系統而獨立生存。
(二)人類社會以社會生態系統為根基。歷史唯物主義指出,社會經濟是整個社會上層建筑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現在,社會生態研究揭示與闡明,社會經濟卻又以社會生態為最根本的基礎即根基。因為社會實踐充分展示并且證明,社會經濟的發生與發展,完全是由人類這個社會生態的主體與其環境客體所構成的社會生態系統的結構質量和功能效率直接決定的。正因為如此,社會經濟的生產、消費等基本環節,都離不開社會生態系統的支撐與制約。社會生態系統是整個人類社會大系統生存與發展的根基。顯然,無論是社會經濟還是社會政治,以及其他的社會存在,等等,倘若沒有了社會生態根基的話,它們都將成為無源之水或無本之木。不言而喻,社會生態根基論是對社會經濟基礎論這一唯物史觀原理的進一步豐富與深化,同時也是經濟基礎原理的與時俱進和時代創新。
(三)社會平等以社會生態平等為基礎。《社生與協發》一書指出,要實現社會平等,就必須首先確保與實現社會成員的社會生態平等;同樣,要保障社會成員的人權,也必須首先保障社會成員的社會生態權。近年來,黨和政府開始大抓全民就業,全民醫保,全民養老保險,全國義務教育,由此開始逐步地縮少社會成員之間的社會生態差距,從而也就向促進社會生態平等邁出了積極與可喜的步伐。
(四)必須從社會生態的根基著手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基本原理,我們一直都是從社會經濟出發,來討論與考察政治、法律等上層建筑中的各種社會問題。現在,社會生態學強調,必須從社會生態的根基上著手,來討論與考察社會經濟,然后再從社會生態及其經濟,進一步討論與考察社會政治、法律等所存在與發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找準問題的癥結與根源,從而事半功倍地解決好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
(五)社會生態平衡實乃科學發展與和諧構建的基礎。《社生與協發》一書闡明,人類社會只有達到與保持了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優化,才能維持社會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與良性循環,同時也就避免其惡性運轉和惡性循環。此時,社會生態系統不僅結構功能優化,而且效率效益也最佳;表現在人際關系上即是誠信友愛,在社會治安上則是安定和諧,在物質生活上便是豐衣足食,等等,由此自然也就促成了科學發展與和諧構建。顯然,社會生態系統的平衡狀態和最優化,的確是人類社會實現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建構的基礎。
(六)協同發展必將促進科學發展觀的全面貫徹落實。《社生與協發》一書成功運用當代系統科學的協同學理論,創造性地提出了人類社會協同發展的戰略理論構想。該書強調并且論證:為了確保科學發展觀的全面貫徹落實,就必須切實地實施協同發展的戰略方針。既要實施社會(人群)子系統、生態(環境)子系統、經濟(生產經營)子系統等的系統協同發展;也要實施各類系統空間地域分布的空間協同發展,還要實施各類系統時間區段系列的時間協同發展;等等眾多系統方面、各個空域方面和不同時段方面,全面持久地實施協同發展的戰略方針,由此必將極大的提高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質量、效率和水平。
篇8
[關鍵詞]哲學中國化;方法論;陳先達文集;啟示
[中圖分類號]B-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6)12-0022-04
在新的時代與歷史條件下,怎樣進一步推進哲學中國化研究,是研究哲學必認真思考的重要課題。認識和明辨哲學中國化的基本立場、方法,直接影響到這個重要課題研究的效果。《陳先達文集》(14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簡稱《文集》,下引僅注卷本及頁碼)在這方面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借鑒。就其方法論層面的啟示而言,應當注意堅持如下原則。
一、問題導向的原則
哲學作為一種方法論,它的根本意義在于解決現實問題。現實問題既包括長期以來一直為學界和社會爭論的重大理論問題,也包括國內外一直關注的實踐問題,而理論問題與實踐問題又往往是交錯在一起的。所以,研究者的理論水平往往體現在其對現實問題的分析和把握上。縱觀整套《文集》,無論是學術著作,還是生活隨筆,都體現了問題導向的方法論原則。問題導向主要表現為現實問題、結合意識和真理問題的導向,只有把現實問題、結合意識和真理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把握哲學的本質功能。
多年來,陳先達教授始終運用哲學基本原理關注現實,把理論問題和實踐中的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在20世紀中后期,哲學研究的重大理論問題包括抽象的人道主義、異化理論、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關系、馬克思思想的整體性、西方馬克思學等,當時國外學者在這些問題的研究中占據著關鍵地位。陳先達教授認為,“馬克思早期思想的評價問題、馬克思的歷史觀及其形成的實際歷史過程,或人道主義、異化問題,等等,這都是世界性的難題”[1],在對以上難題進行詳細研究后,他明確指出:“把所謂青年馬克思同老年馬克思對立起來,或者把唯物史觀歸結為抽象人道主義,或者認為歷史唯物主義不主張一種人道主義,都是片面的。”[2]由此體現了他鮮明的學術態度。他不僅深入研究哲學理論,還把這些理論運用于對現實生活的分析,以實踐檢驗理論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轉型加快,各種問題,如貧富差距、腐敗、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生態破壞、食品安全等問題,導致不少人質疑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和哲學的科學性。但在陳先達教授看來,這些問題不僅發生在中國,也發生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只是“盡管歷史發展有相似現象,但不同社會中對類似現象的處理方式和后果都不盡相同”[3]。他以歷史唯物主義視角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提出了一系列對于我們辨識當代問題具有重要參照價值的觀點。
結合意識,即哲學中國化研究中若干體現自覺結合的意識。陳先達教授認為,“哲學的創造性存在于結合之中,哲學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存在于結合之中,哲學的威力也存在于結合之中。在中國堅持結合,當然是與中國實際結合。這種結合的實質,就是堅持基本原理與中國化兩者的統一。”[4]由此可看出,他對哲學中國化研究中的結合意識是高度重視的。在《文集》中,陳先達教授提到多方面的結合,如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歷史研究與理論研究結合、哲學和生活的結合、傳統和當代的結合、民族和世界的結合、中西馬的結合等。他指出,就根本特點而言,哲學中國化,就是要把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但是這種結合不是融合,尤其在思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問題上,這種區分更加重要。從大的范圍講,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是哲學與文化的關系,從產生的土壤看則是外來文化與中國本土文化的關系,如果是融合,對兩者的發展都不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堅持的指導,也要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結合比融合更加適合處理兩者關系。由此,他認為“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由于的指導而導向正確,由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滋養而更具有中國特色”[3]292。
除了關注現實問題和結合意識,還要重視真理問題。自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之后,“過時論”和“破產論”的喧囂一直不斷。陳先達教授認為,哲學基本原理揭示的真理不會過時,“在當代,除之外,沒有哪種學說能對經濟全球化時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矛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從理論和方法上提供既有科學性又能推動社會發展和人類解放的思想體系。”[3]28真理沒有新舊之分,“真理的有無問題、真理的客觀性問題,不是一個純思辨的形而上的問題,而是一個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5]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發現,“當前,一部分青年人的所謂信仰危機,突出地表現為對,其中包括對哲學的冷淡。一些人對哲學不理解,不感興趣,甚至拒斥”[6],作為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理論工作者,都應對此懷有某種憂慮。
由于作者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的原則去分析哲學中國化的基本問題,因而使所有的論點都有一個問題基礎。這個“問題導向”思想方法的精髓就在于正確處理好現實問題、結合意識和真理問題的關系。只有把這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在哲學中國化研究中堅持好問題導向的原則。
二、高度統一的原則
研究者與者是不一樣的概念,研究者不一定信,但者一定堅信。在我國,如果以研究為職業,但不相信,就可能會在哲學中國化研究的道路上產生“靈肉分離”的問題。陳先達教授既是哲學研究者,又是堅定的信仰者,在他身上,這二者是統一的。具體來看,這種統一體現為以下三點:
其一,專業、信仰、職業的高度統一。在《文集》第14卷的序中,陳先達教授說:“我是1953年國家用一整列火車從上海輸送到北京的應屆畢業生中的一員”,從此以后“就與結緣,學習哲學、教哲學”[7]71。可見他以哲學為專業,又以哲學教學為職業,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堅定信仰。《文集》的每一卷都展現了他在不同時期所思考的主要問題,從人道主義問題、異化問題,到后來的市場經濟問題、普世價值問題,再到歷史唯物視域的財富觀、歷史的科學評價。透過《文集》,我們可以看到具體問題雖然變了,但貫穿其中的精神始終沒有變。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文集》第1卷是《走向歷史的深處》,這部著作體現了陳先達教授對哲學原理的徹底掌握,奠定了他從歷史唯物主義視角觀察和分析問題的理論基礎。正是具備了扎實的哲學理論功底,他才能對人道主義、異化問題、價值觀等問題提出獨到見解,對哲學的一些理論做出進一步發揮。當然,正如他說“我不敢自吹自己是堅定的者,但我信仰。不管國家遇到多大困難,我個人遭遇如何,我雖然也有過困惑,有過苦惱和迷茫,但從根本上說,我沒有動搖過對科學性的信仰。”[7]71他在“既姓馬,也信馬”的道路上雖也有過困惑,但他始終是一位堅定的信仰者。
其二,治學和為人、教書和育人、理論和實際的高度統一。陳先達教授在從教60年的過程中,治學態度嚴謹,為人謙虛,因此深受學生和同行尊敬。“古代哲學家有對話體,對話體也可以看做聊哲學”[9],《文集》第13卷《散步?路上》,就是他c學生在散步途中一起“聊出來”的哲學著作。如果不受學生尊敬,不具備謙虛的品質,散步的路途中就只能產生一種聲音,不可能產生對真理真誠的對話。陳先達教授認為,“要想講好理論課必須啃硬骨頭,敢碰現實中的困難問題”[10]哲學在高校教學和研究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在專業人才培養和各類人才哲學素養的培養中發揮重要作用。他能夠把治學和為人、教書和育人的關系處理好,這里當然離不開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論。這里講的理論和實際的關系并不是之前所強調的結合問題,而是在治學為人與教書育人的語境下講的,它表現為《文集》對許多文史哲的綜合,強調基本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這是《文集》,尤其是生活隨筆諸卷的一大特點。作者熔文史哲于一爐,用實際的例子說明抽象的哲學理論,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統一的原則,因此,有的學者把《文集》稱為史論結合的典范。
其三,科學性、階級性、意識形態性的高度統一性。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創始人,但一代又一代的實踐者和理論家們為這個理論體系的不斷豐富和發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基于哲學作為工人階級科學世界觀的根本性質來理解和評價陳先達教授對哲學的貢獻是非常必要的。哲學是一個開放的學說,它隨著實踐不斷深化,的性質決定了它不同于其他學說,它是工人階級的科學世界觀,是指導無產階級運動的學說。“以批判態度對待各種維護剝削階級利益的學說。它始終堅持黨性原則,捍衛理論的純潔性,反對各種曲解和攻擊的學說。”[11]哲學原理具有共性和普遍性,但不同學者對學說和哲學發展歷程的研究自然也具有個性特征。陳先達教授認為,“不同的哲學家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文章風格,以及獨具特色的范疇體系”[12],因為哲學如果“沒有生命的搏動,沒有生活的體驗,沒有個性,只有純邏輯的推論,這種哲學肯定是枯燥乏味的。”[13]可見,他提倡的是一種共性與個性的平衡。
哲學是以思想的方式體現的人類文明成果,如何將其內化到個人的生命中來,不同的哲學家、教育家有著不同的境界。透過以上三個高度的統一,我們看到,陳先達教授把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學術高度的融合在一起,實現了這三者的高度統一,從而能夠用學術生命體悟時代、體悟生活、體悟中國、體悟世界。
三、文風質樸的原則
篇9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剩余勞動 剩余產品 剩余價值
基金項目: 2011年第三批陜西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整體性視角下的“原理”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研究(陜教工宣〔2011〕8號);咸陽師范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基本原理》教學中的整體性問題研究(編號:200802027)階段性成果。
在“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程教學中,必須著眼于的整體性開展教學及研究工作,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繼承和創新的統一,找準完善和發展基本原理范疇體系的現實基礎;堅持經典與現代相結合的原則,找準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關節點;堅持“精”與“管用”相結合的原則,找準講授“原理”的基本點;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找準講授“原理”的現實針對性。只有做到“四個堅持”,從學生思想實際出發,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藝術,以解決學生的思想疑慮,消除學生認識偏差,提高學生對科學性的認識,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基本原理,才能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原理”課真正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優秀課程。在“原理”課程第四、五章(《基本原理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修訂版)的講授中,學生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有無剩余價值提出質疑,對此問題我認為應該結合我國現實加以分析,才能使更加貼近實際,更具鮮明的時代感,這樣才不失理論的生機與活力。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特有范疇,否認社會主義經濟存在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被排除在社會主義經濟之外,這極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其實剩余價值是商品經濟的普遍范疇,無論是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社會,只要存在商品經濟,都存在剩余價值,剩余價值規律就必然發生作用。隨著商品經濟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沖破傳統經濟理論的束縛,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存在的客觀現實對剩余價值理論進行再認識。這樣才能正確認識剩余價值及規律對商品經濟發展的普遍意義,自覺地運用剩余價值規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從“原理”課程教學角度來講,也有利于解決學生的思想疑慮,消除學生認識偏差,提高學生對科學性的認識,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馬克思關于剩余價值的一般論述
剩余勞動、剩余產品是任何社會擴大再生產的前提條件,如果勞動者的全部勞動時間和全部勞動產品,都只能滿足勞動力再生產,那就沒有積累,擴大再生產就不可能實現,就只能進行簡單再生產甚至萎縮性再生產,也就不會有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盡管剩余勞動的歸屬和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卻始終存在。馬克思指出:“一般剩余勞動,作為超過一定的需要量的勞動,必須始終存在。”[1]恩格斯也指出:“勞動產品超出維持勞動的費用而形成剩余,以及社會生產基金和后備基金靠這種剩余而形成和積累,過去和現在都是一切社會的、政治的和智力的發展的基礎。”[2]可見,如果沒有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就沒有人類創造的文明。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角度研究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由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價值,本質上反映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關系。從量上看,剩余價值是商品生產所要追求的“余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剩余價值時,有多次是在商品生產的“余額”和“果實”意義上來講的。在分析資本總公式時,馬克思指出:資本運動過程的“完整形式是G―W―G'。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預付貨幣資本額加上一個增殖額。我把這個增殖額或超過原價值的余額叫做剩余價值。”[3]在分析資本形態變化及循環時,他說道:剩余價值是“勞動力的剩余勞動使產品價值超過產品形成要素的價值而形成的余額,也是資本的果實。”[4]追求生產的“余額”和資本的“果實”,是任何商品生產的基本特征,當然也是社會主義商品生產的基本特征,這個“余額”和“果實”的價值必然表現為剩余價值,沒有“余額”和“果實”,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就無法進行下去。從質上看,剩余價值是剩余勞動的凝結,只是物化的剩余勞動。剩余勞動、剩余產品和剩余價值的邏輯關系是:剩余產品是剩余勞動的物質成果和物質表現,而剩余價值則是剩余勞動創造的實物形式的貨幣表現。沒有商品生產的社會,就沒有價值范疇,因而剩余產品也就不可能表現為剩余價值形態。這種關系只有在商品經濟社會才能實現。
建立剩余價值理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馬克思承認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的普遍性,但并未由此引申出剩余價值的普遍性,這并不足為奇。這是由于馬克思當初設想,人類社會經濟形態依次經歷自然經濟―商品經濟―產品經濟,建立在發達資本主義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基本特征之一是沒有商品生產和貨幣交換,然而現實并非如經典作家所料。
商品經濟條件下,只要承認勞動創造價值,就必須承認剩余勞動創造剩余價值,把價值歸結為勞動和剩余價值歸結為剩余勞動,是完全符合邏輯的。如果只承認勞動創造價值,卻否認剩余勞動創造剩余價值,顯然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那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剩余勞動的必然存在及在價值形態上表現為剩余價值也就順理成章。
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剩余勞動轉化為剩余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存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剩余勞動始終存在,那么剩余勞動必然要物化為剩余產品,價值形態上表現為剩余價值;勞動者的勞動時間也必然分為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兩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形成勞動者直接的個人收入,剩余勞動時間形成剩余價值。這種剩余價值是社會主義積累和擴大再生產的堅實基礎。沒有剩余價值,就不可能有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剩余勞動時間、剩余勞動、剩余產品和剩余價值并非是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范疇。如果我們把這些概念獨特的資本主義性質丟掉,那么它們為一切社會生產方式所共有。
社會主義經濟是市場經濟,社會主義企業是市場主體。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商品生產者的企業的生產目的仍然是不斷追求剩余價值,因為,價值是社會財富的表現形式,剩余價值是社會財富增長和積累的表現形式,企業創造的剩余價值越多,自然為社會創造的財富就越多。如果否認這一生產目的,單純強調滿足人民物質文化需要,就會出現不計成本、不講效益和積累、不顧擴大再生產和資產增殖、分光吃凈的現象。
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國主流經濟學只準講凈產值,而不講利潤。現在雖然承認了公有制企業的利潤發展目標,但卻不贊成以剩余價值為目標,這是不符合馬克思經濟思想的。馬克思曾明確提出:“剩余價值和利潤實際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數量上也相等,利潤是剩余價值的一個轉化形式。”[5]馬克思的論述為確立公有制企業追求剩余價值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確立剩余價值范疇的重大意義
作為價值增值的剩余價值范疇,不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特有范疇,而是市場經濟的普遍范疇。剩余價值理論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為適應和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應當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這種理論上的創新和突破,必然會推動經濟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市場經濟的局限性決定了國家加強對宏觀經濟調控的必要性。增強國家財力是國家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剩余價值,不僅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國家加強宏觀調控的物質基礎。企業的發展基金、集體的福利基金、國家的稅金、社會保障基金以及國家的財政儲備等,都來源于剩余價值。沒有剩余價值,企業連簡單再生產也無法維持,國家的財政收入也就會失去財力來源,沒有剩余價值的增加,就沒有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社會公益活動就無法進行,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就不可能實現。因此,沒有剩余價值國家就很難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很難得到健康發展。
這里有必要指出,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時,為了揭示資本家與工人階級之間的對立關系,特別強調了剩余價值歸屬上的階級對立,即“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由此,剩余價值就成了資本主義的特有范疇,認為社會主義經濟不存在剩余價值也就成為必然。今天我們理解剩余價值這一概念時,應更側重于剩余價值的來源。在勞動生產率極大提高的現代社會,工人的勞動顯然由必要勞動和剩余勞動兩部分構成,其創造的價值形態也必然包括必要價值和剩余價值兩部分。只不過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剩余價值部分由勞動者共同所有,體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剩余價值歸屬上的變化并不影響它本身的存在,因此,對剩余價值這一范疇的理解也應反映社會實踐的變化,把握它的一般性。
開展對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的研究,一是要深化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理解和認識,堅持馬克思剩余價值的基本原理,這是研究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原則。二是深化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認識和總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根本原則,實現理論的開拓和創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剩余價值理論。在深化對剩余價值理論的認識時,要充分肯定這一理論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但又不可因此就給它貼上永恒的資本主義標簽,而要運用唯物史觀,把這一范疇放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進行分析。理論總是以實踐為依托,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創新,我們應正視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探討,把這一范疇引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框架體系之中,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踐的進程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5.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72.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
篇10
關鍵詞:實踐;實踐本體論;實體
中圖分類號:B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9-0045-02
對于哲學是不是實踐本體論的爭論學術界尚未能達成共識。這種爭論本無對錯之分,因此,本文通過綜合介紹實踐和實踐本體論的各種觀點來闡釋世界的本源,并說明實踐觀及其本體論間的關系。
一、實踐的本質及馬克思對實踐的批判和超越
1.實踐的本質
在馬克思哲學里,實踐即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它是指人類所特有的活動,與其他動物消極適應自然的本能活動有根本區別;它是人們改造客觀事物的活動,必然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不是單純的主觀活動。
在認識論的層面,實踐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得到升華的基礎,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有著巨大的反作用。實踐是人與世界對立統一的基礎;在歷史觀的層面,全部的社會活動是實踐的,人類的歷史就是實踐的發展史,實踐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基礎。
2.馬克思對實踐的批判和超越
實踐這一種作為社會現象的事實,早就引起了哲學家的注目,把“實踐”這一概念進行哲學上闡釋的卻是康德,但是康德的“實踐”概念和倫理實踐是密不可分的。
在黑格爾那里,他又把整個實踐劃分為“需求——勞動——享受”這三個階段。介于需求和享受的中間環節就是勞動。勞動之于實踐又更近了一步。馬克思在此基礎上指出“勞動是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正是這種有著進步意義的活動使人類的存在有了真實的意義。
馬克思說實踐是“感性的人的活動”,這也就體現出了實踐不同于先驗性的經驗事實,他表明實踐本身就具有了本質的范疇。馬克思之前哲學家對實踐的解釋都有失偏頗:康德認為實踐是一種個人的倫理經歷;黑格爾則認為實踐是一種理性的活動;費爾巴哈直接將實踐認定為“卑污的猶太人的行為”。馬克思在總結前人理論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對實踐的本質進行了新的界定,即是:人類自覺自我的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活動。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里第一次提出實踐的哲學范疇。批判了舊唯物主義的不徹底,使唯心主義在社會歷史的領域占了上風,“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這立即就將哲學與唯心主義以及原先的舊唯物主義徹底的劃清了界限,指出了實踐作為社會生活的本質,以全新的姿態揭示了實踐的決定性作用和重大意義,闡釋了科學的實踐觀為基礎的哲學的基本觀點,更為全人類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他擲地有聲地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能改變世界的就是實踐。
二、實踐本體論
1.實踐本體論的誕生
哲學上的本體是指世界的基始和原本。所謂本體論,是德國的哲學家郭克蘭鈕在《哲學辭典》中最早使用的。雖然在我國關于本體論的爭議很多,但是理論上的傾向是很明顯的,在經過批判唯物主義到否定唯物主義,得出了一個結論:馬克思既超越了唯心主義又超越了唯物主義。
一般來說,本體論就是存在論也就是“是”,而“是”指的是宇宙間最根本、最普遍的存在。它企圖來解釋和說明關于宇宙間一切,并獲得宇宙間的普遍規律。
那么的本體論是不是存在呢?用哲學的方式來思考,所有的哲學都是應該有其本體論存在的,如果沒有本體論的存在,那么哲學理論的闡釋和作者自身觀點的提出與發展就不會產生。馬克思雖然沒有直接的提出其本體論的概念,他在批判和超越前人觀點的基礎上,特別是費爾巴哈的唯物論點上,提出了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即唯物史觀。
實踐本體論是從哲學中就實踐這個概念產生的一個理論,學術界對此觀點的爭議依然持續不斷,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些學者認為,實踐本體論強調的是“新唯物主義”這集中體現在哲學的實踐性特征之中,將實踐的觀點作為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2.實踐本體論的本質及其現實意義
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曾指出:黑格爾沒有認清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他將這種發展僅僅歸結于民族和民族意識。在這里,馬克思的確是和舊的哲學分道揚鑣了,他把自己的哲學體系建立在以實踐為基礎之上,使得實踐哲學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開創性和無與倫比的先進性。
第一,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徹底改變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這也就是說,馬克思將哲學從抽象的、純粹的思維領域轉至客觀實在的世界,把人們的思維從虛無縹緲的經院哲學中拯救出來,轉而關注現實,激勵人們用實踐的武器去改造世界,創造世界。
第二,馬克思的實踐本體論以實踐作為基本點,揭開了人的本質,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他明確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同時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導言中他又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這也就是說能夠成為物質力量的理論是源自于人本身的,要回到人的本身是離不開實踐的。那么也就是說,要用實踐的觀點去理解和解釋事物的現象和本質,用歷史的眼光來揭示人的本質,將人作為改造世界的主體,把哲學的重心重新放到人自身上來。
3.學術界實踐本體論的爭議
我國學術界對本體論的爭議主要有三種看法,一是實踐本體論,認為實踐是整個馬克思哲學體系中的重心,哲學本體論就是實踐本體論,二是物質本體論,認為馬克思哲學是物質本體的唯物主義,三是物質實踐本體論,同時強調實踐的重要作用和物質即自然界在發展中的優先地位。
有兩種不同于實踐本體論的觀點:一種認為物質本體論在馬克思哲學中更具有主導性,實踐本體論導致哲學的發展受到限制。另一種認為物質--實踐本體論認為這兩者是可以合而為一。物質——實踐本體論是一種結合兩種觀點中被大多數人接受的部分而產生的一種思想。雖然哲學中說,任何事物都有他的兩面性,都是相互影響的,但是通過對哲學的學習,發現對于本質本體此類的對一個理論是有重要意義的概念,是要從根本上指出理論的本質的。但是此物質——實踐本體論看似是全面的,其實將哲學中的兩部分結合為一個本體論,不能從根本上說明馬哲本體論的問題。
三、實踐與實踐本體論
1.實踐是實踐本體論的重要依據
哲學的本質性理論就是實踐本體論。當實踐被認定為一個普通的經驗事實之時,它的本體性內涵就遭到了忽視。作為一個經驗事實人們就不得不從主觀與客觀的角度去解釋實踐、定義實踐。這樣一來人的能動的實踐活動就成了一般的經驗事實,而喪失了它原本的內因、動力,這也就形成了一種截然不同的領會。實際上,實踐是立足于當前,面向著未來的能動的實踐,它既實現了人的非凡特質,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感性世界。在實質也超越了一般的經驗事實。
因此,在本體論的意義上來說,實踐不能被簡單的當做一個普通的經驗事實來處理,具有了本體特征的實踐本體論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科學性。
2.實踐體系化-實踐本體論
哲學是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之上,對人化世界發展變化中的客觀規律及人自身的生存意義有著重大的影響的學問。實踐本體論著眼于人化世界的實踐性、為我性和主體性,力求從實踐的方面來理解世界,從為我性出發來考察人化世界對人意義,從人化世界的客體的意義中揭示出人的主體性,這既是改造世界的主體性和發展人自身的主體性。實踐既是基礎還是本質又是人類關系的“源泉”,那么我們所說的“實踐本體”就是指:“人類的存在只是一種實踐中的存在,人類社會的存在也只是一種實踐中的存在,人類社會的存在也只是實踐活動的存在,人類通過這種實踐存在來理解和把握世界。”這樣,就是把人類的存在和人類社會的存在歸為總體的實踐活動本身,實踐作為本體這一意義比實踐是基礎、本質和源泉體現得更加鮮明。
這種實踐本體論的特點是把實踐限定在人類社會的范疇之中,對整個世界作本體論或形而上學的探討,所以必然要反對物質本體論。有學者說;“實踐唯物主義否定舊唯物主義抽象的物質本體論,否定那種以“實體”為核心的靜態的、一經把握就永恒不變的“本體”。實踐唯物主義不是歷史上的那種本體論,但它在實質上又確立了現代以人類實踐活動為基礎的本體論,即實踐本體論。”
學術界公認:認識來源于實踐,并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檢驗真理的過程,也是發展真理的過程,所以實踐觀是認識論的基礎。實踐本體論過度的強調了實踐的現實性,而忽視了認識的作用,說實踐是構成了現存世界的本體。理論和實踐是統一的整體,認識與實踐是相互依存的,認識以實踐為基礎,實踐反作用于認識。所以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就是的一個特征。這就是認識、發展、實現真理的正確途徑,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統一。
參考文獻:
[1]何中華.馬克思實踐本體論:一個再辯護[J].學習與探索,2007,(2).
[2]王于,陳朗.“實踐本體論”及其革命意義[J].哲學動態,1988,(3).
[3]王于,陳志良,楊耕.我們時代的旗幟——實踐唯物主義[J].江海學刊,1989,(2).
[4]本書編寫組.基本原理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鄧曉芒.實踐唯物論新解:開出現象學之維[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7]張世英.新哲學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