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哲學范文

時間:2023-04-11 09:25: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唯物主義哲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唯物主義哲學

篇1

【關鍵字】聯系 發展 矛盾 認識

班級管理是一項繁瑣復雜的工程,班級管理有成效,班級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最大的心愿,也是我們應盡的責任,如何才能不辱使命?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執行者——班主任,就應該掌握正確的理念,只有在正確理論的指引之下,才能采取正確的行動,對班級管理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筆者認為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是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班級管理工作能提供大量行之有效的理論指導。

一、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是有聯系的,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學生

學生是班級的主體,是我們教育的對象,長久以來在班級管理中我們最頭疼的就是問題學生,或者說是后進生,如何實現后進生的轉化?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就要找出他們落后于其他同學的原因,是家長的溺愛放縱,不管不問還是教育粗暴;抑或是學生自身習慣問題,基礎問題還是社會原因,這里我們就要運用聯系的觀點來看問題,一來是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后進生的轉化,所謂“對癥下藥”二來也可以平和班主任的心態,了解“十指有長短”,對學生可以多一點耐心和關心,不會動則大動肝火,“恨鐵不成鋼”。教育是為學生打未來的底子,而不是為教育者掙今天的面子。

二、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發展的,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學生

我們教育服務的對象是活生生的個體——人,最具有可塑性,作為班主任不能存在那種先入為主“十歲看到老”的思想,我們要堅信任何學生都是變化發展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相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也能在學生的身上得以展現。要時刻以平等的心態看待每一位學生,優秀的學生更優秀,后進生也能進入優秀的行列,說不定還會來個大逆轉。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在1826年出版的《人的教育》中說:“那種把人類的發展和訓練作為一種靜止的、完結的、似乎始終僅僅是以更大的普遍性重復著的東西的觀點,是一種極其有害的觀點。”古往今來“大器晚成”的例子也不在少數。譬如我國古代的蘇洵(1009~1066) 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列入“唐宋家”。據說他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才大進。再如“世界英雄,征服者拿破侖”,大軍事家、法國皇帝,在校學習期間,除數學以外,其它學科的成績都很糟糕。據說,在他一生中,不論是法語,還是別的外語,他都不能準確地說和寫。他的身材矮小,頭形又長得難看,小時候,他家里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孩子不會有什么出息。實際上,幼年時代的拿破侖是一個任性、粗野的孩子。陶行知先生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讓我們謹記陶行知先生的話,不讓悲劇重演,對每個學生都傾注愛,用愛心去點燃他們智慧的火花,放飛他們的夢想,使他們在愛的沐浴下健康快樂地成長。

三、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萬物莫不有對,我們要學會用矛盾的觀點來教育學生

教育學生的事業不是一蹴而就的,班主任工作,需要不斷地摸索實踐,在探索的過程中,教育領域也形成了一系列的觀點:“棍棒底下出孝子”“嚴師出高徒”——懲罰教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愛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賞識教育;“立竿見影”“成效顯著”——“快”的教育;“蹲下身來看孩子”“牽著蝸牛散步”——“慢”的教育等等,到底孰是孰非,何去何從?其實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凡事并不是只有一種選擇,非此即彼,而是對立統一的,各有利弊,我們可以揚長避短,實現其中的完美結合。“賞識”和“懲罰”都是愛的表現,可以實現兩手抓;班級管理實現“快”與“慢”的結合既要快速反應,又要耐心等待,做到“快”“慢”結合。社會的發展,生活的快節奏、工作的高效率都離不開“快”,有時候快確實能出成績,但教書育人卻不能一味求快,慢是相對快而言,班主任要善于等待,對學生要有一顆寬容的愛心。

四、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認識的根本任務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我們站在理性的高度看學生

篇2

【英文摘要】PhilosophicalmaterialismbyMarxisnotonlyscientificanalysisofsocialhistoricallife,butalsocriticismofthecourseofsociallife.Asamatteroffact,Marx''''criticismofoldmaterialismhasmadehistheoryofmaterialismconformtodialectics,addingcriticalimplicationstomaterialism,andthusdistinguishinghistheoryofcriticismfromthatofethicalcriticism.Inthissense,theauthorconcludes,regardingMarxistphilosophyasmetaphysicinordertogainnewintensityofcriticismhasbeentheresultofmisinterpretationofMarxistphilosophicalmaterialism.

【關鍵詞】唯物主義/辯證法/批判理論/materialism/dialectic/criticaltheory

【正文】

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規定,這一直是馬克思哲學研究中的難題。在傳統的研究中,雖然非常強調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本質,但更多是從前費爾巴哈唯物主義水平上來理解馬克思的,這使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變成了一種具有機械論意味的實證性描述理論,無疑降低了馬克思哲學的理論水準,以致將馬克思哲學變成了實證性的社會學。正是對此的反思,在實踐唯物主義之后的馬克思哲學研究中,如何提升馬克思思想的哲學意蘊,成為一些學者的中心話題。在這樣的思路中,隨著海德格爾存在論的介入,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層面在哲學思考中漸漸消失了應有的身影,可以說,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的唯物主義規定,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思的問題。在這樣的理論研究思路中,實際上預設了一個不言自明的前提:將馬克思的哲學唯物主義等同于機械論唯物主義,而實際上馬克思哲學唯物主義不僅是對社會歷史過程的科學描述,更重要的是這種唯物主義具有一種批判的意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唯物主義與辯證法才能真實地統一起來。因此,對馬克思哲學唯物主義需要進行新的理解。

一、兩種唯物主義的內在關聯及其超越

從思想史上來看,在馬克思哲學變革之前,存在著兩種與馬克思哲學直接相關的唯物主義:一是法國的唯物主義,一是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馬克思哲學變革,從唯物主義的規定性來看,就是如何超越這兩種唯物主義的問題。

對于法國唯物主義,過去關注較多的是其物質本體論層面,即世界的物質規定性以及這種規定性對意識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映。對于這種唯物主義,黑格爾曾進行了深刻的批判。首先從感性確定性的層面來看,這種起源論式的唯物主義是一種直觀的認識,而這種直觀認識的本質規定恰恰不是其直觀性,而是共相。因此,當我們認為對一棵樹的認識來自于這棵樹對我們的刺激時,我們并不能真正地獲得對外部存在物的知識,因為如果沒有樹的概念,對于我們來說無法將樹與其他的東西區別開來。其次從知覺思維來看,這種唯物主義恰恰也是需要揚棄的,因為知覺的本質規定性并不在于人對外部存在物的反映,而在于知性的理性規定,或者說理性構成了反映的本質規定。黑格爾通過從感性到知覺、知性再到自我意識,在我看來,倒是揭示出這樣的問題:即傳統的唯心主義(前黑格爾式唯心主義)構成了傳統唯物主義的對立面,而且這種唯心主義在一定意義上構成了傳統唯物主義的“真理”。“如果無思想的意識表示觀察和經驗是真理的源泉,那么它這種說法很可能造成一種印象,仿佛這是說只有視聽味嗅觸是真理的源泉;其實在它匆忙地推崇視聽味嗅的時候,忘記了說明同樣本質的一件事實,即當它感覺的時候,它已經在為它自己而規定這個感覺對象了。”(P163)在傳統研究中認為是對立的地方,黑格爾看到的恰恰是統一,這個統一的最高形式就是絕對觀念。這才是黑格爾哲學從自我意識之后才進行長篇論述的意圖所在。在這個意義上,僅僅恢復法國機械唯物主義的物質起源本體論來反對黑格爾式的唯心主義,我認為是行不通的。馬克思要想超越黑格爾哲學,就必須超越機械唯物主義問題域。

從馬克思早期思想發展的過程來看,馬克思對法國唯物主義的關注也并不在于其本體論層面。馬克思對唯物主義的接受,源自于《萊茵報》時期的理論與實踐,以及同時期對歷史學的研究。《萊茵報》時期遇到的理性與利益、國家與市民社會之間的關系問題,使他腦海中的青年黑格爾思想受到沖擊,而這時對歷史學的研究使馬克思堅信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而不是相反,由此他才接受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顛倒原則,肯定了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這一思想。這是馬克思轉向唯物主義的起點。但緊接著的問題是,如果市民社會決定國家,那么怎樣批判市民社會,就構成了馬克思思想的核心問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必須在這一點能夠發揮作用,才能真正地得到馬克思的認可。可見,馬克思關注的并不是世界起源意義上的唯物主義問題,而是如何面對社會歷史生活進行唯物主義批判的問題。

從這個線索中我們才能看到馬克思為什么從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鏈接到了法國唯物主義。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批判,通過一種顛倒原則將理論的原點定位在“人”上,這種“人”是超越了“精神”與“肉體”的二元對立的人。回到生活中,費爾巴哈則是從人本學的類本質及其異化邏輯來建構自己理論的批判意味,即現實的市民社會是人的類本質的異化,對這種異化的揚棄才能真實地回到人本身。這種唯物主義,從邏輯思路上來看,與黑格爾是一致的,人的類本質異化及其復歸與絕對精神的異化與復歸是同一個過程,不同的是,費爾巴哈的“人”只是黑格爾哲學中一個重要環節的中斷,并將這個環節獨立出來加以放大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費爾巴哈是無法駁倒黑格爾的。正是在這里,法國機械唯物主義從反映而來的理論,反而具有了“直接的”現實批判性。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援引了愛爾維修的理論,其實這也是法國唯物主義在面對社會歷史時較為普遍的想法。按照愛爾維修的唯物主義觀點,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善惡來自于社會環境的影響,人之所以犯罪是因為社會環境造成的。因此,人性的提升首先就要改造這個社會。回到馬克思的語境中就是,國家理性之所以成為私利的工具,并不是由于抽象的理性出了問題,而是當下現實的結果。這與他批判市民社會是一致的。在這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人本學與法國的唯物主義都可以批判市民社會,但兩者的指向存在著很大的區別:費爾巴哈的人本學更強調于人性的回歸與獲得,而法國的唯物主義更強調對現實世界的革命。但從法國唯物主義來看,批判現實的前提何以獲得?這與費爾巴哈批判市民社會的抽象的“人”何以獲得實際上是同一個問題。在這個意義上,對費爾巴哈的批判與對法國機械唯物主義的批判具有了相同的意蘊,理解了這一點,就可以理解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在第一條批判了費爾巴哈之后,第二條批判了認識論意義上的直觀原則,在第三條中接著揭示了法國機械唯物主義的“二律背反”。如果人的罪惡是由環境造成的,那么改變人的惡性首先在于改變環境,“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P59)因此改造社會環境的理性何以獲得就成為一個問題,這是一種邏輯的循環。從這里可以看出,法國唯物主義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在馬克思那里之所以具有同質性,就在于兩者在面對社會歷史時,具有相同的理論視域。而這樣一種理論視域與黑格爾式的唯心主義歷史觀并沒有什么區別。這才是馬克思的唯物主義需要解決的深層問題。馬克思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解決黑格爾的問題。可以說,馬克思對傳統唯物主義的超越,與他對黑格爾哲學的超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過程。因此,不加批判地用傳統唯物主義的物質本體論來嫁接黑格爾的辯證法,是理論上的誤解。

這實際上告訴我們,馬克思對傳統唯物主義的超越,并不在于一種物質本體論層面的重新強調,而首要在于對社會歷史生活的理解。在物質本體論的層面,傳統唯物主義已經具有了辯證法的內容,如在費爾巴哈的著作中我們就可以讀到。因此新的超越必須是社會歷史觀領域的超越。在歷史觀層面,舊唯物主義與黑格爾唯心主義具有同質性,他們都從抽象的原則來理解歷史,將鮮活的歷史過程變成了歷史編纂學的材料。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對舊唯物主義的超越,同時也就是對舊唯心主義的超越,指向了對社會歷史的理解。

二、回到歷史本身

從任何一種理論出發來面對社會歷史生活時,社會歷史生活總是處于特定理論視域中,因此“前見”總是難以避免的。當舊的唯物主義強調認識總是對外部對象的直觀反映時,這種唯物主義就處于矛盾著的二重性之中。首先從直觀反映的層面來看,外部對象總是作為現成性的事實而存在,對這種現成性事實的認識,正如培根“四假相”所說的,要消除的正是任何個人的“前見”,力圖達到對事實的純客觀反映,這種現成性的思維與自然科學中的實證性思維遙相呼應。在這種思維中,自然與歷史都是現成存在的事實。雖然與以前的唯物主義相比,費爾巴哈不僅把對象看作是現成的存在,而且看作是感性的存在,但這種感性是直觀的感性.在直觀中,現成的存在是永遠不變的,當費爾巴哈把人看作是以“愛”為價值取向的人時,這種感性的存在就是現成存在的彼岸世界,形成了“自然”與“歷史”的對立,“自然”是現成存在的東西,而“歷史”則是奠基于人性的東西,它與現成性的實在自然界沒有任何關系,這構成了矛盾二重性的第二個方面。正是這第二個方面,形成了面對歷史的歷史哲學,這種歷史哲學在黑格爾之后成為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批判的“歷史編纂學”。

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的歷史直觀性,受到了馬克思的批判:“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先于人類歷史而存在的那個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現的一些珊瑚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對于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P76、77)因此,任何“自然”與“歷史”的對立,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在工業化進程中,根本就是一個虛假的問題。馬克思對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批評涉及以下問題:第一,舊唯物主義的根本問題并不在于純本體論或認識論層面,而主要存在于社會歷史觀,他們的直觀性錯誤在于對社會歷史生活過程的無視或誤解。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指出:“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P78)第二,要真實地透視舊唯物主義的問題,首先就在揭示理論與社會歷史生活之間的關系問題,就是要回到歷史本身來對理論進行定位。在這個意義上,有沒有“前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社會歷史生活中透視這種“前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既回到歷史本身,又回到理論本身。這構成了馬克思破除歷史編纂學,回到歷史本身的方法論前提。面對這種歷史編纂學,馬克思指出真實的歷史并不只是理性思維的結果,而是由現實的人的現實活動建構起來的。“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處在某種虛幻的離群索居和固定不變狀態中的人,而是處在現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發展過程中的人。只要描繪出這個能動的生活過程,歷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還是抽象的經驗論者所認為的那樣,是一些僵死的事實的匯集,也不再像唯心主義者所認為的那樣,是想象的主體的想象活動。”(P73)從馬克思的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作為能動的生活過程的歷史:首先是現實的人在實踐活動中建構的結果,對歷史的考察就是要分析這種建構性的過程,而不是對現成物進行事實的匯集或想像的抽象。真實的唯物主義必須是對真實生活過程的描述與說明,“只要這樣按照事物的真實面目及其產生情況來理解事物,任何深奧的哲學問題……都可以十分簡單地歸結為某種經驗的事實”。(P76)其次,現實的個人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創造著歷史的。費爾巴哈也將“現實的個人”作為面對歷史的起點,但“現實的個人”在他那里變成了一種形而上的規定,缺失的正是現實的社會關系。實踐也不是康德、費希特意義上的道德實踐,而是現實社會關系下的物質實踐,并總是遇到特定的前提條件,而這種特定的條件又是前人實踐的結果,在這個意義上歷史是在時間傳承關系中建構出來的。人們創造歷史又處于結構性的關系中,這種結構性的關系不僅包括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包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此實踐是一定社會關系條件下的實踐,是特定歷史時空中的動態性過程,是現實的人進行具體而現實的活動。這種意義上的實踐不再是傳統本體論意義上的實踐,從本體論意義上對實踐的重新理解,就是再次將歷史凝固化了。因此,社會存在這個概念并不是要素的集合體,也不是精神的外在結果,社會存在是一種歷史關系的建構,這與海德格爾對存在的思考有著根本的區別。只是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指出,我們才遇到意識問題。這里,我們需要做一個區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似乎都是先有意識,然后才有對世界的認識,在這里似乎是先驗的理性規劃著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但馬克思要追問的是,這種先驗的理性何以產生?當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中是從感性確定性直接推論到共相優先性時,黑格爾實際上就承認了人的存在首先就是理性的,當他把這一點當作自然的事實來接受時,黑格爾就直接站到了現代社會的立場上。而在馬克思那里,他要揭示的是這種理性何以在社會實踐中產生出來。由此,馬克思對哲學理論有了新的理解:在青年馬克思那里,哲學就是黑格爾意義上的純理性批判,在這種界定中,有一個不言自明的前提,即哲學是超歷史的、能夠評判一切的尺度,這正是黑格爾對哲學的解釋。而在馬克思的新視域中,哲學的超歷史性被解構了,我們需要做的正是對哲學的透視,在哲學與現實生活之間實現互文性解釋,這是超越歷史編纂學的重要前提。因此對歷史過程的理解,首先就在于對過去的理性意識的懸置。只有通過這種懸置,我們才能真實地理解意識在現實歷史中的定位。因此歷史的真實過程與意識內的歷史過程存在著差別,但意識又總是歷史活動中的意識,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實踐活動又可以轉換為意識活動的對象,使意識成為對人與歷史活動之間關系的思考,使客觀的歷史過程變成自覺的歷史活動過程,使客觀的關系變成“為我關系”。從這里,才能生發出批判歷史的張力。

因此,唯物主義在馬克思這里具有了新的含義:唯物主義不是對歷史加以現成性的收集,也不是對歷史進行實證性的分解,更不是對歷史進行主觀的抽象,而是真實地回到歷史本身。在這個回歸過程中,唯物主義抓住的不再是現成性的事實,而是歷史的流動性過程,唯物主義也就從抽象的、對面式的“看”變成了具體而歷史的“思”,是卷入到歷史過程中但又從這種卷入中的抽身變成了分析問題的方法。在這里,不再有任何教義性的唯物主義,有的是對自身進行反思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唯物主義,這種理論的發展才不會陷入到相對主義的泥淖之中。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歷史本身成為辯證的,唯物主義也就是辯證法,唯物主義與辯證法才能是同一個東西。可以說,只有當馬克思同時超越了黑格爾與費爾巴哈時,馬克思才能真實地獲得自己的唯物主義。

三、批判的唯物主義

從社會批判的理論來看,存在著兩種批判模式:一種是倫理道德式的批判,一種是來自于社會歷史本身的批判。在前一種批判模式中,有著其自身的演變邏輯。它先設定一個絕對的前提,將全部社會生活置于這個前提之下加以考察。在理論譜系上,這種批判是啟蒙理論的產物,啟蒙理論將理性作為一切審判的原則。但絕對的原則總是要通過具體的個人才能體現出來,如是在面對社會生活時,或者是絕對原則對現實生活進行一種完全否定性的批判,陷入到自身的空洞性中,或者是陷入到個人倫理批判之中,而當陷入到個人倫理批判時,原來那個絕對原則也就失去了先前具有的效準,個體自身的倫理判斷變成了一切的效準,最后的結果是走向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相對主義。因此,絕對主義與虛無主義構成了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這種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批判理論與馬克思哲學中真實的批判意蘊完全不同。形而上學的批判總是要尋求一個最終的本質,不管這種本質是采取最高存在者的方式,還是以存在的方式,這種本質總是無處不在而又發揮著終極作用的。當用這種本質來批判歷史生活時,馬克思哲學的批判就變成了一種倫理道德式的批判,當這種倫理道德式的批判變成一種固定的模式時,任何批判就變成了一種固定模式的重演,激進的批判都變成了現存意識形態的共謀。巴特關于語言的一段論述深刻地揭示了這一點:“處于權勢狀態的語言(在權力的庇護之下被生產和傳播的語言),順理成章地成為一種重復的語言;語言的一切社會公共機構均是重復的機器:學校,體育運動,廣告,大眾作品,歌曲,新聞,都不止地重復著同樣的結構,同樣的意義,且通常是同樣的辭語:陳規舊套是一政治事實,是意識形態的主要形象”。(P51-52)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理解,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中,為什么每一次激進的批判,都變成了強化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個契機。

馬克思的社會批判張力來自于社會生活本身。對于自己的批判思想,馬克思曾這樣描述:“辯證法,在其合理形態上,引起資產階級及其夸夸其談的代言人的惱怒和恐怖,因為辯證法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和革命的”。(P24)從這里可以看出,馬克思哲學唯物主義的批判意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首先,批判理論要從社會歷史生活出發。針對舊的倫理道德批判,馬克思指出:“生產力、資金和社會交往形式的總和,是哲學家們想象為‘實體’和‘人的本質’的東西的現實基礎,是他們神化了的并與之斗爭的東西的現實基礎,這種基礎盡管遭到以‘自我意識’和‘唯一者’的身分出現的哲學家們的反抗,但它對人們的發展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卻絲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擾。”(P93)一旦回到社會歷史本身,任何形而上學的本質、任何不變的本體都失去了存在的根據。因此,首先需要對社會歷史生活進行科學的描述,這正是唯物主義的第一層內涵。在這個意義上,唯物主義是對任何理論抽象的解毒劑。

篇3

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拋棄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唯心主義,特別是拋棄了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但同時也拋棄了黑格爾的辯證法,費爾巴哈承認自然界離開意識而獨立存在,意識是人腦的產物,空間、時間和機械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產物,是思維和存在的統一體。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堅持認識論上的反應論,但他把人看是一種脫離歷史和社會關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義的解釋社會現象,著就使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成為“半截子的唯物主義”。

《提綱》是哲學革命的重要標志。在《提綱》中,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爾唯心主義體系,又吸取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基本內核,將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結合起來,并從唯物主義立場出發,運用辯證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內在矛盾,發現了唯物史觀,從而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提綱》對于哲學的革命表現在許多方面,但是有一個根本的基點是其核心,既實踐的觀點。馬克思在草擬這份提綱時,已遠遠超出了費爾巴哈直觀唯物主義片面性的觀點,明確地提出了新哲學最根本觀點,即革命的實踐的觀點。在這一觀點的統帥下,闡明了三個重要的問題:一是“實踐”本身的哲學闡明;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從唯物主義視角來分析社會歷史的發展;三是從實踐的角度出發來解釋人的本質。

另外,《提綱》指出了新舊唯物主義的根本區別及其社會基礎。指出了舊唯物主義的三大缺陷:一是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脫節,和形而上學結合在一起,從而具有了形而上學性;二是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消極被動的反應論,不了解實踐在認識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實踐是認識的前提和基礎;三是舊唯物主義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的,由于它的不徹底性,從而不能吧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貫徹到社會領域中去,從而而只是由社會意識去說明社會存在和發展。

篇4

關鍵詞:觀念的唯物主義;哲學;哲學變革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8)04-0023-06

拙作《論實踐唯物主義與觀念唯物主義》(載《唯實》2007年第1期,以下簡稱《論一》)將哲學以前的唯物主義概括為“觀念的唯物主義”。所謂觀念的唯物主義,簡單說就是從主觀設定的觀念出發的唯物主義。王金福教授對此提出異議,認為“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不能成立(載《唯實》2007年第6期《“觀念的唯物主義”能成立嗎?》,人大報刊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7年第8期轉載,以下簡稱《商榷》)。拜讀之后,感覺主要是由于我的某些論述不夠深入以及王教授的一些誤解所致,因而有必要做進一步的闡釋。

一、“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具備成立的基本要件

“觀念的唯物主義”是我在對舊唯物主義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新概念。王教授認為,“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不能促進哲學研究的發展,而只能是造成理論上的混亂”,因而“不是一個科學的概念”。我認為,一個概念是否科學,能不能促進哲學研究的發展,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和研究才能得到證明,所以,不應急于下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在我看來,概念的成立主要取決于兩個基本要件:一是其所指稱的對象是否存在;二是對這一對象實質的揭示是否準確。因此,我想先從這兩個基本要件的角度對“觀念的唯物主義”能否成立給予回答。

觀念的唯物主義所指稱的對象,是指在本原觀上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原,而在根本的哲學方法上卻從主觀想象出發來構造關于外部世界的理論體系。所謂出發點是主觀的觀念,即他們關于世界本原的思想不是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概括,而是來自主觀的想象。具體地說,“不是從他自己的思維中,就是從他的先輩的思維中得出的”。那么,這樣的對象是否存在就成為必須回答的第一個要件。關于這一點,我在《論一》中已作了較多的論述,這里不想重復。其實,從王教授的《商榷》中我們也可以找到相同的答案。《商榷》在談到古代唯物主義哲學時指出:“當我們說泰勒斯是唯物主義者的時候,僅僅具有這樣的意義:他不是把觀念而是把物質理解為世界的本原。確實,‘水是世界的最終構成原素或基質’這個認識是不利學的,只是泰勒斯的想象、猜測”。(著重號為引者加,下同)再看《商榷》關于近代唯物主義的另一段論述:“17、18世紀流行著一種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它把物質世界的各種事物看做是孤立的、靜止的、沒有自身矛盾的,這個認識在世界觀上也是不科學的,一個孤立、靜止、沒有矛盾的世界確實是哲學家們想象的世界”。從這兩段論述中不難看出,王教授已經認可了這樣的觀點,即:古代和近代的唯物主義是建立在對對象的猜測和想象基礎上的,而這正是觀念的唯物主義所指稱的對象。

再看《商榷》的另一段論述:“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即余博士提出‘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目的顯然是為了說明這樣一個事實:在以前,唯物主義哲學家們在他們的研究工作中,常常不能始終如一地堅持唯物主義原則,而是經常背離唯物主義原則,從觀念、原則出發去解釋世界;只有真正接受的世界觀,才能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真正堅持從事實出發來研究事物,并用事實不斷地檢驗、修正、發展對現實世界的認識。就這一點來說,其用意是好的。確實,在創立前,哲學家們(包括早年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內)都不能完全擺脫從原則出發來解釋現實世界這一實際上是唯心主義的局限。”在這里,王教授用了“常常”、“經常”兩個詞,似乎想說明這只是舊唯物主義的部分情形而不是普遍現象。然而,接下來的一段論述則肯定了這種現象的普遍性:“在他們(指馬克思、恩格斯一引者注)看來,哲學研究問題的立場是一種從原則出發的立場,是從原則出發來得出對現實事物的具體認識的立場。現在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馬克思以前的哲學家們都不能擺脫從觀念、原則出發的研究立場:因為他們都是哲學家!”這樣的哲學家當然包括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于是,王教授就從整體上承認了舊唯物主義是從觀念、想象或原則出發這一客觀事實。而且,王教授同時承認,馬克思恩格斯早已發現和肯定了以往一切哲學都具有這一共同特征,并且通過“反對哲學”的方式來與這樣的哲學劃清界限。

概念所指稱的對象的真實存在,奠定了“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得以存在的最重要的基礎,即滿足了概念成立的第一個基本要件。在這個基礎上,對于第二個要件的論證顯然要容易得多。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是否正確揭示了從想象、觀念或原則出發的舊唯物主義的本質特征呢?觀念的唯物主義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在本原觀上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派生的;二是其關于物質本原性的思想并不是來自對客觀世界的概括和總結,而是來自主觀猜測和想象。鑒于第一個特征,即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所以我們稱之為唯物主義;而第二個特征則表明,舊唯物主義在根本方法和出發點上與唯心主義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即都是從主觀的想象出發來構造關于世界的體系,這正是哲學誕生以前的一切舊哲學的共同特征。馬克思恩格斯在描述舊哲學的根本特征時這樣寫道:“德國哲學從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這里我們是從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說,我們不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出發”。德國哲學無疑是舊哲學發展的最高水平,既包括了唯心主義辯證法大師黑格爾,也包括了舊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費爾巴哈,他們的共同點就是以“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為出發點,而不是以物質世界為出發點。只有哲學,才做到了“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東西”。

觀念的唯物主義的兩個基本特征,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本原觀上的唯物主義與根本方法和哲學出發點上的唯心主義。雖然它們反對唯心主義的世界本原觀,然而這種反對的實質“只是用詞句來反對這些詞句”,其根本的哲學方法卻是一脈相承的,即主觀唯心主義的。這顯然是一個矛盾,或者說是自相矛盾的,這一點王教授也發現了。但是,王教授在這里卻產生了一個誤解。在王教授看來,這個矛盾是由于“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引起的,似乎舊唯物主義本身并不存在這樣的矛盾。然而事實正好相反,這種矛盾是舊唯物主義本身所固有的。我們無論承認它們只是“常常”、“經常”,還是始終都是從原則、觀念、想象出

發,這都是一個不可否認的矛盾,即舊唯物主義具有兩面性:既有唯物主義的本原思想,又有唯心主義的出發點和根本方法。王教授盡管也承認舊唯物主義兩面性現象的實際存在,卻不贊同用一個概念將其揭示出來,我認為這反而是一種自相矛盾的處理方法。王教授用“方的圓”來表明“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的矛盾性。其實,“方的圓”在現實生活中是實際存在的,“方”與“圓”本身就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嚴格說來,絕對的“方”與絕對的“圓”只在理想狀態下才存在,而在現實生活中則更多的是“方的圓”或“圓的方”。舊唯物主義本身的特征決定了它自身的矛盾性,而“觀念的唯物主義”恰恰準確地揭示了這種矛盾性,所以,這一概念就具備了成立的第二個基本要件。

二、“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提出的思維論證

王教授認為我提出“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是基于三個方面錯誤的思維邏輯。下面我就循著王教授的指點,從這三個方面分別進行答辯。

第一個思維邏輯錯誤,是“把‘觀點’(本原觀)和‘出發點’、‘根本方法’分開來,看做不是統一的東西”。這里問題的關鍵在于:舊唯物主義的本原觀與其出發點和根本方法是不是一致的。根據對哲學史的考察,我們發現,哲學觀點獲得的途徑并不是唯一的。雖然任何意識都是人們對物質存在的反映,但這并不是說意識都必然地來自對客觀世界本身的概括和總結。意識反映存在還有另外一種基本的途徑,即基于主觀設定、猜測而形成概念、原則;再運用概念、原則進行推演,構造出關于外部世界的體系;然后再用這種體系來解釋外部世界。這就是試圖將主觀建構的體系強制地灌注到外部世界中去的方法,馬克思稱這種哲學方法為“把概念歸并在一起的方法”,恩格斯則稱之為“黑格爾學派的方式構造體系的方法”。這種哲學方法就是“從人們所說的、所想象的、所設想的東西出發”來解釋世界和理解人。唯心主義哲學家們將世界的本質設想為精神性的東西,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因此,人們很容易理解它的出發點是主觀的觀念,是從觀念到外部世界。也就是說,在唯心主義那里,本原觀與出發點和根本哲學方法是完全一致的。而舊唯物主義就不同了。舊唯物主義將世界的本原設定為物質性的東西,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人們往往據此認為舊唯物主義的出發點自然也是物質世界,即是從物質到觀念的方法,因為這樣一來,舊唯物主義的本原觀與出發點和哲學方法才是一致的。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卻是極端錯誤的。

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費爾巴哈對現實的理解時這樣寫道:“承認現存的東西同時又不了解現存的東西――這也是費爾巴哈和我們的敵人的共同之點。”那么,為什么說費爾巴哈“不了解現存的東西”呢?就因為“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先于人類歷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在其中生活的那個自然界,也不是那個除去在澳洲新出現的一些珊瑚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對于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不難看出,費爾巴哈所說的自然界其實就是觀念中或想象中的自然界。我們可以承認以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的出發點是自然界,但這個自然界并不是現實存在著的自然界,而是抽象的、想象的、只是在觀念中才存在的東西,那么,這樣的出發點與唯心主義又有什么區別呢?于是,舊唯物主義在出發點上的唯心主義性質與本原觀上的唯物主義觀點不僅出現了分離,而且表現為事實上的矛盾,這是由舊唯物主義自身的內在本質決定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這種本原觀是在主觀想象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哲學的根本方法與唯心主義是完全一致的,即以主觀設定的概念為邏輯起點,通過主觀的邏輯原則進行推演,建構關于外部世界的體系。所不同的只是:唯心主義作為邏輯起點的是理念、心靈一類的概念,舊唯物主義作為邏輯起點的是物體、自然一類的概念。

人們一般認為本原觀與哲學的出發點和根本方法是完全一致的,這是因為,在唯心主義哲學和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中,這種一致性是必然的。關于唯心主義的這種一致性,我們在前面已經作了考察。在唯物主義方面,則只有徹底的唯物主義,即既在世界本原的問題上堅持唯物主義,又在哲學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貫徹唯物主義原則,才能使本原觀和哲學出發點、根本方法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實現統一。哲學是徹底的唯物主義哲學,它在本原觀上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即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原,并且找到了意識以及哲學真正的誕生地,這就是人們的現實生活,因而得以正確地把握外部世界的本質,并且在人們的現實生活基礎上形成了“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觀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綜合”,從而在哲學方法上徹底摒棄了舊哲學從觀念出發的。主觀唯心主義,實現了哲學本原觀與哲學出發點和根本方法的統一。而舊唯物主義盡管承認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界,即自然界是本原,精神是派生的,但卻不能進行科學的說明。因為,這種本原觀是通過主觀設定和想象獲得的,在它們那里的自然界只是抽象的、想象的自然界,而不是現實的自然界,所以,舊唯物主義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或者說是半截子唯物主義,我則把它叫做“觀念的唯物主義”。因此,舊唯物主義的內在矛盾性,不僅表現在自然觀與歷史觀上的不一致,而且表現在本原觀與哲學出發點和根本哲學方法上的不一致,也可以說,舊唯物主義本身就是一個自相矛盾的體系。

王教授指出的第二個思維錯誤,是針對我在《論一》中的這樣一段表述:“試想,如果舊唯物主義真正是從實際出發的,那它為什么不能發現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發展規律呢?相反,這些辯證本性和規律卻被唯心主義以抽象的形式首先作了描述。”王教授認為我的這一觀點有兩個錯誤:一是“把認識的錯誤完全歸咎于世界觀上的錯誤”;二是認為舊唯物主義沒能發現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發展規律。就第一方面來說,我之所以要將哲學的本原觀與其出發點和根本方法加以區分,就是為了清楚地表明我的這樣一個觀點,即認識的錯誤并不僅僅是由本原觀決定的,而是由哲學的出發點和根本方法決定的。在這里,王教授顯然誤解了我的基本觀點。相反,在我看來,王教授所堅持的本原觀與出發點和根本方法完全統一的觀點,倒是更符合這一錯誤邏輯。因為,按照這個觀點,舊唯物主義在本原觀上的正確性便決定了它在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的正確性,因而也就自然能夠獲得正確的認識。反過來說,如果本原觀錯了,那這種哲學的出發點和根本方法自然也跟著錯了,當然不可能獲得關于世界的正確認識。我在《論一》和本文中都反復強調了這樣的觀點:舊唯物主義雖然承認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然而在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卻是唯心主義的,即從想象和觀念出發主觀推演關于世界的體系,因而,它不能獲得關于外部世界的正確認識的關鍵,在于哲學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的唯心主義性質。可見,我并沒有將認識的錯誤完全歸咎于世界觀上的錯

誤,也沒有將唯物主義與對世界的正確認識等同起來。

正由于舊唯物主義在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是唯心主義的,所以,從根本上說它不可能獲得關于外部世界的正確認識。這里不是說個別的或部分的舊唯物主義者,而是指整個舊唯物主義陣營都沒有形成對外部世界的正確反映。正是在這一點上,我與王教授出現了分歧。王教授肯定地寫道:“古代和近代都有一些唯物主義者發現了‘世界的辯證本性’,赫拉克利特、狄德羅、費爾巴哈是其代表。其中尤其是費爾巴哈,他的辯證法是相當有水平的。”我并不否認舊唯物主義中的一些哲學家提出了一些辯證法的觀點,但這與我的舊唯物主義沒能發現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發展規律的觀點并不矛盾。徹底的唯物主義的出發點是人們的實際生活,也就是現實的感性世界。這種唯物主義理論直接產生于對客觀的現實世界本身最一般本質和規律的概括和總結,因而是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也只有這樣的唯物主義,才可能真正發現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規律。而哲學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的唯心主義性質,決定了舊唯物主義不可能正確地反映客觀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雖然舊唯物主義哲學家在描述外部世界的某些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包括本原觀上的物質性以及世界的辯證性,但這決不表明他們發現了客觀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規律。因為,這種描述只是來自猜測,而不是來自對客觀世界的科學概括與總結,因而,他們的這些觀點總是零星的、不徹底的和或然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列寧在談到黑格爾辯證法時說:“更正確些說,不是證明了,而是天才地猜測到了”。同樣,舊唯物主義哲學家的一些辯證的觀點,在本質上也只能是來自于這樣的“天才的猜測”。

費爾巴哈是不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我認為不是。倒不是因為費爾巴哈沒有關于辯證法的描述,而是因為他的辯證法只是一種猜測。盡管費爾巴哈說過:“地球并不是一直就像這個樣子,它只是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和變革以后,才達到現在這個狀況。”但馬克思恩格斯卻說:“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已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這就十分清楚地告訴我們,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費爾巴哈對感性世界的認識在本質上是形而上學的。如何理解呢?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不符合實際嗎?當然不是;是費爾巴哈沒有關于地球的發展和變革的觀點嗎?也不是。問題在于,費爾巴哈所理解的地球不是現實的或稱之為人的地球,而是抽象的、想象中的地球,他不知道現實的地球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不知道感性世界的發展和變革“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不知道從純粹的自然向人的自然的飛躍。在他那里,自然永遠是純粹的自然。所以說,在最關鍵之點上,費爾巴哈的辯證法不見了,被淹沒在唯心主義的出發點和根本方法及其構建的體系中了,即淹沒在他從想象的、抽象的自然概念出發構造的關于外部世界的體系中。這就是說,費爾巴哈不但是半截子唯物主義,而且也是半截子辯證法。人們常說哲學與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完全不同,不但既唯物又辯證,而且是始終如一地貫徹到底的。但在我看來,這些都還不是哲學對舊哲學實現變革的根本之處。哲學對舊哲學的變革是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的變革,即不是從觀念、想象或原則出發,而是以現實的人及其實踐為出發點,不是從主觀設定的概念出發推演關于外部世界的理論體系,而是“對現實的描述”,“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觀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綜合”。

舊唯物主義只是在本原觀上具有相對的正確性,即相對于唯心主義而言具有真理性,而在出發點和根本哲學方法上與唯心主義并沒有什么實質性區別,在關于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規律的猜測方面的水平則遠遠落后于唯心主義。所以,列寧稱舊唯物主義為“愚蠢的唯物主義”,而且說:“聰明的唯心主義比愚蠢的唯物主義更接近聰明的唯?物主義。”由于哲學出發點和根本方法上的不科學性,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一樣,都不可能真正發現世界的辯證本性及其規律,他們關于世界辯證本性及其規律的觀點只能來自“天才的猜測”,因而,這里存在的只是猜測水平的不同而已。在我的邏輯看來,既然是猜測、想象、從原則出發,那么這種哲學的出發點與從實際出發就是根本對立的。相反,王教授既承認舊唯物主義對世界本原的理解是出于猜測、想象,又肯定他們是從實際出發;既承認舊唯物主義是從觀念、原則出發去解釋世界,又肯定他們的出發點是客觀實際,這在邏輯上就有個如何自圓其說的問題。

王教授批評我犯的第三個思維錯誤是把“舊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者”等同起來。關于這一點,雖然我的文章并沒有專門進行討論,但也絕沒有把兩者混為一談。所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借此機會簡單地闡述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

毫無疑問,“舊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者”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兩個概念。“舊唯物主義”一般在兩重意義上被使用,一是作為對一種理論體系的概括,王教授在《商榷》中就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二是作為一種哲學派別的指稱,即主張物質是世界本原的哲學家組成的陣營,恩格斯在《費爾巴哈論》中就是將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這兩個概念在哲學派別和陣營的意義上使用的。他說:“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在哲學家那里,例如在黑格爾那里,創世說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還要混亂而荒唐的形式),組成唯心主義陣營。凡是認為自然界是本原的,則屬于唯物主義的各種學派。”當然,兩者的區分只具有相對的意義。理論體系自然離不開哲學派別,離開了哲學派別的體系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樣,哲學派別又是以一定的哲學理論體系作為劃分和存在的依據的,每一哲學派別都必然以一定的哲學理論或哲學主張作為自己的旗幟。舊唯物主義這個概念的兩重含義,在使用中是完全可以根據上下文來把握的。

“舊唯物主義者”則是舊唯物主義理論的主張者、擁護者,也就是舊唯物主義陣營的成員。可見,“舊唯物主義者”是“舊唯物主義”的下位概念,而且是下兩位的概念,兩者是屬種關系。一個舊唯物主義者當然不能完整地體現整個陣營的全部特點,但如果該陣營的每一成員都毫無例外地具有某種特點的話,那么,這一特點就成為這一哲學派別的共性了。譬如說,舊唯物主義者都是不徹底的,或者說都是半截子唯物主義,那么我們又何嘗不可以說他們是半截子唯心主義呢?當然可以。只是為了與唯心主義相區別,因為他們畢竟猜測到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這也正是舊唯物主義的可貴之處和價值所在),所以,習慣上還是稱他們為唯物主義,但決不能因此就忽略了他們在出發點與根本方法上的唯心主義性質。我也贊同王教授關于作為理論體系不存在背叛自己的問題,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舊唯物主義派別總是由具體的舊唯物主義者組成的陣

營,既然舊唯物主義者是可以背叛自己的,那么,當舊唯物主義陣營的每個成員都無一例外地背叛了自己派別原先的某個原則時,說這個陣營整體地背叛了自己不也是很自然的嗎?我在《論一》中所說的舊唯物主義背叛了自己,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我想這不應該存在什么邏輯矛盾。

三、提出“觀念的唯物主義”概念的現實意義

篇5

關鍵詞:王承裕;性理;哲理

文章編號:978-7-5369-4434-3(2012)03-117-02

一、王承裕簡介

黃宗羲的《明儒學案》對王承裕有如下記載“王承裕字天宇,號平川,冢宰之季子也。弘治癸丑進士,授兵科給事中,遷吏掌科。逆瑾恨其遠己;又疏‘進君子,退小人’,益恨之。罰粟輸邊,以外艱去。瑾誅,起原官,歷太仆少卿、正卿,南太常卿。宸濠反,發留都之為內應者。嘉靖初,遷戶部右侍郎,晉南戶部尚書,致仕。林居十年,戊戌五月卒,年七十四。謚康僖。

五時,從莆田蕭某學,蕭令侍立,三日,一無所授。先生歸告端毅曰:‘蕭先生待某如此,豈以某為不足教耶?’端毅曰:‘是即教也,真汝師矣。’登第后,侍端毅歸,講學于弘道書院,弟子至不能容。冠婚喪祭必率禮而行,三原士風民俗為之一變。馮少墟以為,先生之學,皆本之家庭者也。”王承裕作為關中一方大儒,其早期的思想觀念是什么樣子,有何淵源,這就需要從他的文本開始探知。

二、王承裕的理學思想

《進修筆錄》是《王康僖公文集》中的第三篇,從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王承裕的理學思想。這篇文章包含了王承裕理學思想中的兩大構成,一部分是性理,一部分是哲理。

(一)性理篇

王承裕在談及性理的時候,可以說是將朱熹的“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了更為詳盡的解釋和鋪排,他認為個人修身應該誠心、實言、慎獨、知恥,齊家應該長幼有序和睦相親,治國應該正名、為賢、納諫、積粟。在文中他從個人上升到國家,指出正道就是儒家之道,以下幾個方面就是作者在文中提及的正道。

首先,恪守儒家倫理秩序。“枉道以事人,匹夫之所為也。直道以事人,君子之所為也。”“君臣父子之道,人之大倫也。君雖非其君,而臣事之不可以不忠。父雖非其父,而子事之不可以不孝。二者之間,各盡其道而已。”“乾,君道也,坤,臣道也。”這兩段語錄清晰的反映出王承裕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有明一代,所有不符合程朱理學思想的觀念都是枉道,枉道是鉛汞之術,行之便會破家蕩產,夏桀、商紂就是行枉道的代表。而直道就是儒家的仁義之道,行之能成己成物,堯舜禹湯就是行直道的代表。

其次,講求“仁、義、禮、智、信”,“讀圣人之書,當行圣人之事,豈可只做一場話說。勿輕言,如金石如四時可也。”“而人生其中,得元亨利貞之理,為仁義禮智之性理也者。”他對仁有自己的見解,認為仁是大仁,一事違之非仁,一息違之非仁。

最后,天人合一、內圣外王的處事理想。“人稟天地之氣以生,窮通固在乎命,而亦在乎人為。承認天生的力量,但也不會藐視人的作為。天為大,“風俗偷矣,天其淳之。紀綱紊矣,天其振之。天理日昧矣,天其明志。人欲日滋矣,天其遏之。”這是明學對存天理,滅人欲 很為直白的陳述。

(二)哲理篇

王承裕的性理思想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了他早期的哲學思想的改變,樸素唯物主義到客觀唯心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

樸素唯物主義又稱“素樸唯物主義”。用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來解釋世界的本原的哲學學說。唯物主義發展的最初歷史形態。它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試圖從中找到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他認為世界的本源是一,《太極動靜圖說》中,王承裕認為宇宙萬物以“氣”為本,此時的他,尚處于弱冠之年,初入儒學殿堂,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理學思想,早期是跟著張載,繼承他的“氣數”說,認為宇宙萬物以氣為本,氣生萬物。“承裕荷天地之氣以生,于終日間既不能久動亦不能久靜,乃知動靜者,造化之基本也。物物得之,人人有之,動而復靜,靜而復動。則陰體,用刑自然。”天賦稟性,萬物同源是他早期的哲學思想。

客觀唯心主義是唯心主義哲學的兩種基本形式之一;它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這精神不是某些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間的一種神秘的、客觀的精神。客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有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前427―前327),他把這種“客觀”精神叫做“理念”;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黑格爾(1770―1831),他把這種精神叫做“絕對觀念”或“絕對精神”;中國南宋唯心主義哲學家朱熹(1130―1200),他把這種精神叫做“理”。王承裕哲學思想的第二階段是心性。“人之一身惟心為主,心正則身正,心不正則身亦不正矣。”“心正則身正,則萬事皆正矣。事故正萬事莫如正身,而正身又莫如正心也。”人的心決定萬物,心事萬物的本源。他的這一認識正好符合客觀唯心主義的認識。

中國有句古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是一個典型的客觀唯心主義的說法,而王承裕文中卻對這句話有了另一種解讀:“人稟天地之氣以生,窮通固在乎命,而亦在乎人為。且如一方地,雖曰肥饒,茍不播以種,其必不能自生。”這是王承裕哲學思想中最為先進超前的地方。這里,他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肯定天人合一思想下仍的重要性,他突破了歷史的局限。王承裕文中除了承認人的主觀能動性外還有很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1.全面客觀正確的評價歷史人物。“世俗之人有譽人而,曰此人似古人者,吾嘗因是而思之,亦嘗因是而怪之,以為所謂古人者,但以其去世久矣,然故人未必皆是仁義之人,而今人未必皆是無仁義之人。”這段話表明了王承裕評判人的標注,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不能用片面、靜止的觀點看問題。

2.強調人后天的作用與力量。“天生民,豈厚此而薄彼哉?特能者覺厚,而不能者覺薄而!”這段語錄體現了作者對后天學習的認可,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進行持之以恒的學習,才會掌握一定的才能,有了這樣的才能,人便會立足于世界之上,才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豐厚的報酬。反之,即使有天賦,但不學習,最終將一無是處,被時間拋棄。

3.量變引起質變。“仁道其大矣乎?一事違之非仁也,一息違之非仁也”,“國雖安也,讒臣一出未有不危。家雖富也,敗子一出未有不貧。”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作者的這句話道出了同樣的道理。事物的發生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數量上漫長積累會造成質量上的改變。

篇6

關鍵詞:哲學;唯物主義;唯心主義

哲學一詞源于希臘語,就哲學的詞源而言,它的意思主要指熱愛智慧。但從古希臘一直到當代,對于哲學是什么因人因時因事一直有不同的定義。就當代學術界而言,哲學主要指人們在對基本問題的研究中形成的系統化、理化的世界觀,是從性質上、邏輯上對基本問題進行認識從而發現和預測出事物之間或事物內部的必然聯系及客觀趨勢的學問。而哲學研究的問題,就是從總體上研究主觀世界、客觀世界以及主客觀世界之間的關系,而這哲學的三大重要研究領域究其本質而言就是對思維和存在也即精神和物質關系問題的研究。恩格斯曾經明確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既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因為考察主觀世界、客觀世界以及主客觀世界關系的主體是人,人有兩方面的屬性:一是就存在性質而言人是這個世界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是一個客觀過程。一方面人的存在與靈長目其它動物和周圍環境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另一方面人又與靈長目其它動物有本質上的區別,其它動物依特定本能、固定方式生存,而人則在成長早期依一定本能和一定方式生存,在生存中又發展和完善了本能、方式,如此循環,在高一級的程度上構建自己、完成自己。二是就存在狀態而言,人又是有著自主思維能力的生活于社會之中的存在物。一方面通常情況下人會從自身出發,按照某一思維方式去考察和認識世界的狀態和屬性;另一方面人會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改造外部世界、塑造外部事物,把自己的精神屬性賦予外部世界、外部事物,通過實踐使得主觀客觀化,這就必然發生主觀世界和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也即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

一、唯物主義的本質及其代表人物觀點

(一)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本質及代表人物觀點

就對于哲學派別的規定而言,作為哲學兩大基本派別之一的唯物主義,是與唯心主義理論體系在基本問題的認識上相對立的。按照區別而言在不同時代有與當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相對應的唯物主義理論體系,也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唯物主義理論體系就哲學基本問題的回答一般堅持了存在(物質)對于思維(精神)有決定作用,而思維(精神)對存在(物質)有依賴性的觀點。就世界本原而言,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則是物質的產物或反映。反映在人的大腦里就是存在決定思維,思維反作用于存在。要進一步明白為何存在(物質)對思維(精神)有決定作用,而思維(精神)對存在(物質)有依賴性,就必須了解唯物主義的演進過程。在古代,部分人認為世界不是神的創造,而是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所形成的,具體來說他們認為世界就是由氣、原子或金、木、水、火、土單獨構成或組成的。例如中國東漢時期的王充認為:“天地合氣,萬物自生。”而在國外,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則提出了原子唯物論,他認為世間萬物的產生和變化究其本原而言只是原子與虛空,人的感覺和思想也是由這些原子所決定的。怎么決定?德謨克利特認為一切事物的表面會經常流溢出一些原子,形成波流之后在空氣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覺和思想便是這些影像對于感官和心靈的作用。以上這些人的認識,雖然談不上科學,但都是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思想。同時,他們還嘗試以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來說明世間萬物的聯系與變化,推動人們對于世界本原究竟是什么繼續思考。

(二)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的本質及代表人物觀點

唯物主義發展到近代之所以具備了機械的性質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自然科學的進步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就它的認識而言,哲學的考察和研究對象應該是這個世界上客觀存在的物質,物質才是世間萬物運動變化的基礎,它不依賴于人的思維而存在。應該肯定的是,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對于存在(物質)對思維(精神)具有決定作用和思維(精神)對于存在(物質)有依賴性的相較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深化認識對于反對當時以宗教神學為代表的唯心主義,促進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相較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也有它的科學之處。但是同時也必須認識到,近代機械唯物主義把哲學上的物質等同于物理學上的物質,認為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原子有什么樣的屬性,由原子組成的物質就有什么樣的屬性,進而由物質組成的世界就有什么樣的屬性。那么整個世界就有機械以及形而上學的性質。例如霍布斯曾認為:“運動就是失掉一個位置而獲得另一個位置。”他把所有的運動形式都認為是機械運動,雖然是對當時自然科學發展成果的概括,但是由于沒有看到運動形式的多樣性,將某一運動形式上升為普遍運動形式,就會在解釋物理、化學、生物、社會運動時陷入困境,甚至走向唯心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對人的考察和認識也帶有機械性。例如拉美特利認為歸根到底,人只是在地面上直立著爬行的機器。至于人的感覺,則是由外界對象刺激人的感官神經,由感官神經將某一物質傳入感覺中樞中,人便能接受各種感覺。拉美特利的觀點,雖然把大腦看作感覺的發生地有進步之處,但是究其本質而言,還是用機械的觀點去說明人的組成和功能。另外,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在自然領域也有不徹底性。因為采用機械的觀點絕大多數情況下無法解釋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和變化,也抓不住社會的基本矛盾,甚至認為社會的變化和發展是由人的思想決定的,從而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義。

(三)現代辯證唯物主義的本質及代表人物觀點

現代辯證唯物主義是哲學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的概念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人本唯物主義的基礎上,吸收人類思想、文化中的優秀成果,總結當時自然科學的最新發現和階級斗爭經驗上創立并發展起來的。現代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存在(物質)對思維(精神)具有決定作用,而思維(精神)對于存在(物質)具有能動性。何為能動性?一是思維(精神)能夠正確地反映存在(物質),二是思維(精神)通過實踐能夠反作用于存在(物質)。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在說明思維(精神)對存在(物質)的依賴性和能動性的同時,也賦予了物質以新的哲學概念。列寧給物質以經典定義:“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這里有一問題,當今自然科學的部分最新發現是不能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的。在筆者看來,關于物質的哲學定義也應隨實踐的發展而得到不斷發展。

二、唯心主義的本質及其代表人物觀點

(一)客觀唯心主義的本質及其代表人物觀點

按照的規定,作為唯心主義哲學兩種基本形式之一的客觀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被先于物質世界存在的客觀精神所決定的,而物質世界僅僅是這種客觀精神在歷史進程和具體條件下的產物或表現。就客觀唯心主義的本質而言,實際上它是把人的思維(精神)或一般概念加以絕對化之后“飛躍大腦”成為了先于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某N實體,宗教就是它的具體表現形式和代表。中國南宋時期的朱熹就曾主張:“理在事先”,他認為“理”是先于世間萬物而存在的,世間萬物各有其“理”,“理”就是世間萬物運動的規律。他認為“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世間萬物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國外的柏拉圖和黑格爾也是類似的觀點。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創造的,理念世界才是本原。黑格爾則把現實世界的本質歸結于獨立存在的絕對精神,他認為絕對精神在自我辯證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外化為自然界以及我們所在的社會。

(二)主觀唯心主義的本質及其代表人物觀點

主觀唯心主義與客觀唯心主義一道認為思維(精神)是本原的、第一性的,而存在(物質)則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區別在于主觀唯心主義認為人的主觀因素而不是某種客觀精神,例如人的感覺、經驗、心靈、意志等是世間萬物產生和運動的根源,而世間萬物只是這些主觀因素的產物或附屬品。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沒有自我的主觀因素,就沒有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例如中國明時代的王陽明,就曾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他認為外部世界、外部事物依賴于主觀因素而存在,當主觀因素消失時,物、事、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因。古希臘時期的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以及法國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都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值得一提的是宗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已經顯現出了由客觀唯心主義向主觀唯心主義過渡的趨勢,例如過多的宣揚上帝就在你我心中。在唯心主義立場上從客觀向主觀的轉化,不僅是宗教的一大變化特征,也是唯心主義哲學的一大變化特點。

三、結語

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就根本上的分歧而言,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只在回答哲學的基本問題也即到底是存在(物質)對思維(精神)有決定作用,還是思維(精神)對存在(物質)有決定作用上觀點和立場不同。有人認為唯物主義宣揚物質至上,唯心主義宣揚精神至上,這都是不正確的。就整個歷史特別是近現代史來看,相信唯物主義的偉大人物也犯過錯誤,堅信唯心主義的歷史人物也辦過好事。談及這個哲學的基本問題,還是要認識到只有實踐才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根本標準,任何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進行簡單對立的理論觀點都是有問題的。正如《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所言:“任何極端都是它自己的另一極端。抽象唯靈論是抽象唯物主義;抽象唯物主義是物質的抽象唯靈論。”由此可見,我們不能簡單將唯物主義或唯心主義極端或絕對正確化,雖然科學已經證實了思維(精神)是人類大腦的產物,但是誰又能完全證明“缸中之腦”這樣的哲學假設是根本錯誤的呢?況且這樣的哲學假設還有很多。哲學的基本問題昨天、今天、明天總會有人去探討,但是要想讓哲學煥發出巨大的魅力、生命力,讓掌握哲學的人能真真正正體會到哲學所帶來的實惠和快樂,還是要靠有實踐能力的人去一點一滴地踐行,去變革自己、去改變世界。只有在掌握哲學的人受益之后,哲學才能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視,才有由“冷”變“熱”,更好地發揮解釋、指導作用的機會。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

[2]霍布斯.《論物體》[M].

篇7

核心概念是理論體系本質的標志。提出各種方案的人都聲稱自己的方案最符合哲學的本質,又同時指責其他方案不符合哲學的本質。但經過分析,我們發現,爭論各方都不曾對哲學的本質作層次分析。這樣,對哲學的理解就不免帶有抽象性。為了將討論推向深入,我們先對哲學的本質進行層次分析。

本質是相對于現象而言的。當我們說哲學的本質如何時,實際是將哲學分成了兩個層面,即本質和現象。這種區分是必要的,當前,關于哲學體系的討論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在這里,本質是作為和現象相對立的統一整體而存在的。

假如我們不限于把哲學看作本質和現象的統一,而且還看作普遍、特殊和個別的統一,那么哲學就有了三個層面,即普遍性、特殊性和個別性。現象層面和個別性、偶然性相當。本質層面,在后一種分法中就成了兩個層面:普遍本質和特殊本質。

普遍本質和特殊本質都是對象的內在的穩定的東西,它們都貫穿對象的一切方面。對對象來說,它們都是不可動搖的。它們一旦變化,對象就不再是自己。所不同的是,普遍本質不是對象所獨有的,而是和其他對象共同具有的,特殊本質則是對象所獨自具有的。例如,新陳代謝是哺乳動物所不可缺少的屬性,但又不為哺乳動物所獨有;而胎生、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幼兒,卻不僅為哺乳動物所必須具有而且為它所獨自具有。對哺乳動物來說,前者為普遍的本質屬性,后者則為特殊的本質屬性。

任何對象的本質屬性,都分作普遍的本質屬性和特殊的本質屬性。哲學也不例外。哲學之作為哲學,和其他任何哲學一樣,是一種世界觀,和其他任何唯物主義哲學一樣,在哲學的路線斗爭中同唯心主義相對立I和其他辯證法哲學一樣,在發展觀上同形而上學相對立。哲學具有哲學、唯物主義哲學和辯證法哲學的普遍本質。

哲學之作為哲學,不同于歷史上的任何哲學,它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不是歷史上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哲學具有自己的特殊本質。

重復地說,哲學之作為哲學,不能不具有哲學的普遍本質,否則,它就不是哲學、不是唯物主義哲學、不是辯證法哲學;哲學之作為哲學,它又不能不具有自己的特殊本質,否則,它就不是具有獨立形態的哲學,就劃不清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舊唯物主義的界限。多年來,人們一直強調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論和辯證法結合起來,創立了科學唯物主義。近年來,人們更強調他們(特別是馬克思)對實踐原則的貢獻、對主體性原則的貢獻。原則上說,這些都是正確的,應該的。但馬克思和恩格斯強調他們的哲學是哲學唯物論,是他們“從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中挽救了自覺的辯證法并把它轉為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3頁)。馬克思在哲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而恩格斯卻把它歸結到一點:即創立唯物史觀。

德國古典哲學,是哲學形成的理論前提。唯物論和辯證法作為一個因素,無條件地被包含在哲學之中。哲學不能不是唯物論的,也不能不是辯證法的。何唯物論作為一條哲學路線早巳存在,近代自覺的辯證法是黑格爾所創造,并非哲學所獨有。唯物論和辯證法是哲學的普遍本質之所在。

相反,唯物史觀為馬克思、恩格斯所創造,不僅是哲學本質的一個層面,而且為哲學所獨有。唯物史觀使哲學成為它自身并把它同其他任何哲學區別開來,它是哲學的特殊本質之所在,是哲學質的規定之所在。

唯物史觀是以唯物論、辯證法為理論前提的,它天然地包含著唯物論因素、辯證法因素。唯物史觀既是唯物論的又是辯證法的。人們不是講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嗎?唯物史觀就具體體現了這種統一。

既然哲學的本質分作哲學的普遍本質和哲學的特殊本質,那么也就有了一個哲學的普遍本質和特殊本質的相互關系問題,也就有了一個是把哲學的普遍本質還是特殊本質放在首位的問題。這是解決哲學理論體系問題的關鍵。而當前關于哲學體系的討論,恰恰是在沒有明確區分哲學的普遍本質和特殊本質的情況下進行的。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一些混亂,也就不奇怪了。

哲學既是普遍性、特殊性和個別性的統一,那么在其構成上,也就有三種概念,即普遍概念、特殊概念和個別概念。

所謂普遍概念,就是標志哲學的普遍本質的唯物論概念、辯證法概念,如存在、物質、思維、意識、矛盾、同一性、斗爭性、質和量、肯定和否定等等。這些概念是哲學和其他哲學學說所共同使用的概念。它們的存在,表明哲學和其他哲學學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著共同的哲學本質。所謂特殊概念,就是標志哲學的特殊本質的概念,如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經濟基礎、上層建筑、社會實踐等等。這些概念是馬克思、恩格斯創造的唯物史觀概念,為哲學所獨自具有。它們的存在,表明哲學具有獨特的本質,區別于其他所有哲學。

普遍挺念和特殊念,是貫穿哲學一切方面、一切環節的全局性概念,在它們之外,是個別概念。所謂個別概念,是在哲學局部起作用的概念,如民族、家庭等。它們在哲學中居次要地位,在關于哲學體系的討論中很少涉及它們。

作為普遍概念的唯物論概念、辯證法概念和作為特殊概念的唯物史觀概念,都表現著哲學的本質。從哲學中,不論取走一個唯物論概念(如物質”),還是取走一個辯證法概念(如矛盾”),或者取走一個唯物史觀概念(如社會存在*),哲學都將不再是它自己。唯物論概念、辯證法概念和唯物史觀概念,對哲學來說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但唯物史觀概念的內涵要比唯物論概念和辯證法概念豐富得多。正如唯物史觀無條件地把唯物論和辯證法作為一個因素包含于自身一樣,唯物史觀的每一概念無不同時包含著唯物論因素和辯證法因素。例如“社會存在”這個概念,它的唯物論性質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它被界定為一個歷史過程,而不是被界定為一個靜止的物,其辯證法性質也是明顯的。在后面我們將會看到,唯物史觀概念同唯物論概念和辯證法概念的這種差異,對于確定哲學的核心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哲學包含有普遍、特殊和個別三種概念,到底那種概念可以成為它的核心?核心概念,在理論體系中居中心地位,是理論體系的質的規定性之所在,也是一理論體系區別于其他理論體系的根本標志。歐幾里得幾何、羅巴切夫斯基幾何和黎曼幾何,就其概念構成而言,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僅僅因為作為它們的核心的“平行線”概念不同,形成三門性質不同的數學科學。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與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有許多概念都是一樣的,僅僅因為41剩余價值”這一概念,使它們成為性質不同的理論。在哲學中,個別概念只在局部起作用,它顯然不能成為哲學的核心。這樣,只有兩種可能,或者以它的普遍概念為核心,或者以它的特殊概念為核心。

在哲學中,普遍概念和特殊概念作為貫穿一切的東西,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個都同其他一切概念、一切原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都可以看作它周圍概念彼此聯系的中介。由它們當中的任何一個概念出發,都可以引出其他所有概念。因此,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選擇其中任何一個較為重要的概念作核心,去構造自己的體系。這就是為什么在哲學體系的討論中,會同時出現本體論、認識論、邏輯學、人學、實踐唯物主義等一批建構方案。這些建構哲學體系的方案都是以哲學的普遍概念或特殊概念為核心的,它們都可以由自己的核心概念引出哲學的一系列概念。應該說,它們都抓住了哲學的某種本質。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都是合理的、正確的。是的,普遍和特殊是統一的、彼此關聯的,人們既可以由特殊概念引出普遍概念,也可以由普遍概念引出特殊概念。但普遍對特殊的關系和特殊對普遍的關系并不是均等的。普遍性對特殊性來說具有必然性,特殊性必然把普遍性作為一個規定包含于自身(例如“人”和黃種人"相比較,人”是普遍,黃種人是特殊。黃種人’必然具有“人”的普遍性,它一定是“人”);相反,特殊性對于普遍性只具有偶然性,不具有必然性(“人”作為普遍,它可以是作為特殊的“黃種人”,也可以不是作為特殊的“黃種人”,甚至沒有黃種人",“人”還可以是“人”,因為它還可以是黑種人”、“白種人”)。唯物論和辯證法作為哲學的普遍概念,對于作為特殊概念的唯物史觀具有必然性,正如我們已經指出的,唯物史觀的每一概念必定是唯物論的又是辯證法的。相反,唯物史觀作為哲學的特殊概念,對于唯物論概念和辯證法概念只具有偶然性。唯物論概念(如“物質”)、辯證法概念(如“矛盾”),在哲學產生以前已經存在,它們不一定是唯物史觀的。正因為如此,假如以普遑的哲學概念為核心去構造體系,作為馬克思和恩格斯獨特貢獻的唯物史觀就成為非質的、可有可無的。本世紀30年代,由原蘇聯學者所賦予的哲學教科書體系就是一個典型。

這種教科書,分作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兩大部分,辯證唯物主義部分自身又分成唯物論、辯證法和認識論三個部分。其中唯物論部分講述世界的物質的統一性,辯證法部分闡發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認識論部分闡發認識過程的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部分闡發社會歷史過程的辯證法。在這里,物質世界是全體,辯證法是這個全體的普遍規律,認識和社會是這個全體的局部,社會歷史過程的辯證法是普遍辯證法的局部表現,認識過程的辯證法是普遍辯證法的反映。這是一個以“物質”概念(或者說以“存在”概念)為核心的本體論體系。它在形式上包含唯物史觀,但在實質上是排斥唯物史觀的。它把自己規定為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普遍規律的科學。而自然被看作物質世界本身,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世界的一個局部。其邏輯結論必然是:關于社會發展規律的問題是物質世界的局部問題,不是世界觀問題,不是哲學問題。國內外有一批學者正是以此為口實把唯物史觀排斥在哲學之外。而抹掉唯物史觀這一馬克思的創造,還有什么哲學?當前流行的哲學教科書弊端有種種,但就其體系構成而言,最根本的弊端就是以一個普遍性的概念為核心去建構哲學的理論體系。哲學有,而且只有普遍、特殊和個別三種概念。既然個別概念不會成為核心,又不能以普遍概念為核心,剩下只有一種可能,即到哲學的特殊的唯物史觀概念中去尋求哲學體系的核心,歐幾里得幾何、羅巴切夫斯基幾何、黎曼幾何,以自己特殊的“平行線”概念I四胃為核心,政治經濟學以自己特殊的“剩余價值”概念為核心。哲學也只能以自己的特殊的唯物史觀概念為核心。唯物史觀是馬克思的偉大創造,以唯物史觀的概念為核心建構體系,首先可以把握哲學的特殊本質I其次,又因為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唯物史觀的概念同時具有唯物論的性質和辯證法的因素,以它為核心建構體系還可以把握哲學的普遍本質。

在哲學體系的討論中,實踐唯物主義”這一提法的可貴之處,在于它堅持以哲學所特有的“社會實踐”概念為核心建構哲學的理論體系。當馬克思著手制定自己的世界觀的時候,一開始就強調實踐的革命性、批判性,指出人們的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的東西,都能在實踐中得到合理解決,批判了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舊唯物主義者不把事物、現實和感性當作實踐去理解的錯誤,公開申明哲學的使命在于改變世界。實踐是哲學的生長點和靈魂,以它為核心去建構理論體系,可以全面反映哲學的本質。

“實踐唯物主義”這個提法把握了哲學的根本,劃清了哲學和其他任何哲學的界限,應當堅持。但是假如拋開關于哲學的稱謂問題,僅就其核心概念而言,我們認為把“社會存在”稱為哲學的核心也是可以的。“社會存在”的主要內容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而生產是最根本的社會實踐。“社會存在”的其他任何內容都離不開社會實踐,無不包含有“社會實踐”這個規定。把“社會存在”作為哲學的核心,和把“社會實踐”作為哲學的核心,并不矛盾。另外,“社會存在”這個概念是由傳統的唯物主義的“存在”概念、“物質”概念發展來的,它包含著“存在”、“物質”的一般規定。“社會存在”是哲學的特殊概念,但它是包含著普遍的特殊,以它為核心建構哲學的理論體系,既可以反映哲學的特殊本質,又可以表明它同傳統唯物主義哲學的關系。這樣,以“社會存在”為核心不僅不會丟掉“實踐”,反而會制止對“實踐”作唯心主義的解釋。

篇8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word "atom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materialist view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evolution from material to physicalism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development by the time 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physicalism.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postgraduate students,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ositions of physicalism and engineering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關鍵詞: 研究生教育;唯物主義;物理主義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materialism; physicalism

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04-0325-02

0 引言

如何界定物質與意識二者的主客關系歷來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渭涇之分的界河。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本體論認為世界根源是物質,世間的一切都要歸于物質。各種看上去似乎非物質的事物,如:生命、意識、道德、社會等表象,本質都為物質,它們的存在皆依附于物質的存在,性質由物質所決定[1]。辯證唯物主義是以物質為核心的一元論科學,是近代哲學理論的精髓之一[2]。唯心主義認為物質及其屬性只是一種表象,不具有第一性,真正實在的是非物質的,物質世界的存在依賴于某種獨立存在的心靈[3]。客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柏拉圖認為“真正實在的某種抽象非物質屬性或結構的存在不依賴于時空,可以是永恒不變的形式或共相”,而主觀唯心主義典型代表貝克萊則認為“物質世界的存在依賴于某種獨立存在的心靈”。上世紀中葉,經過實證主義和行為主義大潮洗滌,唯心主義已黯然失色,悄然離去。

1 唯物主義與物理主義

“原子”這一概念源于古希臘自然哲學家留基波和德謨克利特,他們提出的原子論代表了唯物主義對于物質本性的一種主要理論觀點――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者認為世間一切都是物質的――物質本體論。物質由原子構成,而原子是一些微小的粒子,是最小單元,它們在不停地運動著。這些微粒不會消亡也不會再生、它們具有一定的質量、占據時空、靠原子間的碰撞聚集形成宏觀物體――“原子旋渦”學。然而,二十世紀初,隨著科學家對原子內部結構認識的深入,厄內斯特?盧瑟福提出原子結構理論并發表最重要的科學文章:在《哲學研究》上發表兩篇《物質對α、β粒子的散射和原子的結構》(1911)、《原子的結構》(1914),這種觀點被徹底顛覆[4,5]。同時,伴隨著電子、質子、中子、光子、聲子、輕子、介子和中微子等不斷地相繼被發現,人們發現粒子是可再分的,并將基本粒子歸于四大類:夸克、輕子、規范玻色子和希格斯粒子,成功建立了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在數百種眾多的基本粒子中除光子、中微子、電子、質子等少數粒子性能穩定與壽命長外,其它都瞬息即逝,粒子也可消亡[6]。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受到猛烈沖擊與撼動,從而,促使人類以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物質。

20世紀50年代,人類開始研究時間非對稱理論,玻耳茲曼格子方法得到推廣應用。量子力學、宇宙學、耗散結構、混沌等物理學初露,1964年貝爾建立一套定域實在論并得到貝爾不等式,美國物理學家萊格特2003年建立一套非定域實在論,并推證得到萊格特不等式。量子力學公設與經典物理學有著本質的不同,它給予概率基礎地位。玻爾指出:“量子理論精髓,可以用量子公設表示”。量子力學以薛定諤方程為基礎,核心是幾率因果性和物理實在問題,用主量子數n、角量子數I、磁量子數m、自旋量子數ms等四個量子態概念表征微觀體系狀態,深化了人們對物理實在的理解。基于現代物理學理論,無論物質以何種形式存在,辯證唯物主義提到的物質將不再是唯一實在的。在現代物理學沖擊下,傳統物質觀變得不甚一擊,此時,唯物主義者已難以給出“物質”精準定義。恩格斯指出:“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為此“物理主義”應運而生,唯物主義遞升為物理主義。物理主義規避了唯物主義者面對的難題,承繼著唯物主義傳遞的火炬,繼續與唯心主義抗衡。“物理主義”被視為唯物主義在當代的發展,是唯物主義最新翻版,最新形式。物理主義者視自己為唯物主義繼承人,發揚了唯物主義。

2 物理主義的掘起

所謂物理主義是從心靈哲學中發展起來的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7],最早由紐拉特和卡爾納普在1930年將“物理主義”一詞引入哲學領域,并將其視為一個語義學論點。物理主義的核心是“一切都是物理的”。目前,存在十多個版本的物理主義,包括:先天物理主義、后天物理主義、戴維森的非還原物理主義、還原式物理主義等。嚴格地講,物理主義僅僅是關于心靈或心身關系的一個形而上學的綱領。物理主義哲學家希望通過物理方法證明現實世界的物理特性一定會決定現實世界相對應的意識感受特性。各種版本的物理主義都是對心理―物理關系的一種解答[8]。在眾多的版本中,本體論自然主義具有最強音。本體論是一種追求“本質”,“真理”的哲學理論。如:對原子結構的闡釋應用的是量子場中粒子本體論及規范場論中的規范玻色子。自然主義認為自然科學方法是最可靠的、也是唯一可靠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將物理主義看成自然主義,主要根源是大多數的物理主義者同時也是自然主義者。馬克思的所謂自然主義是指用自然界及其規律來解釋一切的學說[9]。

物理主義存在兩大論證:方法論自然主義和因果閉合性。

方法論自然主義觀點認為世界根據自然規律運動,人類可以根據自然規律去認識世界,這種認知無須涉及超自然的力量。使用方法論假設可觀察的自然現象只能由自然原因來解釋,而不假設超自然能力是否存在,因此也不接受超自然的解釋。佩洛克提醒人們要注意區分方法論自然主義與形而上學自然主義,后者是一種唯物主義的無神論觀念,它認為自然就是人們所見到的那樣,不以上帝或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佩洛克指出:方法論的自然主義并沒有承諾直接表明世界中存在著什么,而是作為承諾去尋求一組有關理解世界的可靠途徑的方法,典型的是自然科學的方法,直接去關注這些方法能夠發現什么。

18世紀,康德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云學說,原子論和元素論開創了化學實驗的科研模式,最終建立了現代原子學說。熱質說和以太說引領了熱力學、光學和電磁波理論的發展。量子規范場論和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成功,標志著理論物理學的建立。達爾文的進化論、牛頓的能量守恒定律、德國生物學家M.J.施萊登和T.A.H.施萬提出的細胞學說、托馬斯―摩爾根創建的現代基因學說,這些自然科學結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在特定領域中的普遍存在的內在規律,從而證明物理科學理論是一個封閉系統[10]。早在1970年斯泰因已指出:“量子場論是形而上學研究的當代焦點”。薛定諤方程只適用于封閉量子系統,量子態遵循決定論的演化。凝聚態物理學的自發性對稱破缺概念啟示人類,心靈是一種隨對稱性降低、復雜性增加和自組織發展而突現的高級性質。20世紀理論物理學的兩大進展,廣義相對論的創立和量子力學的興起,從兩個不同的角度對經典物理學發起挑戰,廣義相對論重創了粒子或場所處的經典時空概念,量子力學否定了經典物質概念。若將宇宙作為一整體研究,量子力學適用范圍受到制約,出現了邊界效應,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對“黑洞―萬有引力”現象的解釋相悖論,為此,需要建立新的“量子引力”理論,包括大爆炸和弦理論。這就是物理主義的因果閉合性的典型表現。

3 研究生教育中“物理主義”滲透

工科研究生教學中觸及的“物理主義”概念繁雜、精深,如何在教學中向學生滲透“物理主義”概念、思維及方法,如何培養學生的懷疑批判精神,培養學生的工程哲學理念與思想,是每位研究生導師的必修課。

工程哲學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早期至20世紀中葉,“工程哲學”概念通常是指建立在技術哲學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哲學語義詞。工程哲學主要涉及工程本體論、工程知識、工程倫理、工程設計、工程教育等內容,這些知識在工科研究生教學中舉足輕重,研究生導師必須清楚理解、掌握并深入研究,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

工科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多數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或工程活動,所謂工程技術工作或工程活動是通過某個群體或個體的勞動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工程活動包含微觀、中觀、宏觀三個層次[11],微觀層次涉及工程設計人員、工程項目和工程企業,中觀層次涉及產業、集群、區域,宏觀層次涉及國家乃至全球工程整體,需要多維度的組織與管理。針對這一現象,工科碩士研究生在校的工程教育問題尤為重要,主要是工程學科專業課程設置的科學性、適用性、前瞻性、工程學位審定的合理性與公允性等。工程設計是工科研究生主要訓煉項目,涉及不同工程領域中不同設計方法的講授、工程設計思維的培養及訓煉、工程設計能力的實踐鍛煉等,導師應當從具體的案例分析入手對上述各問題進行闡述,在教授過程中伴隨著物理主義思想的“滲透”。

參考文獻:

[1]王玉糅.馬克思的新世界觀是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J].學術研究,2012(08):1-7.

[2]鄧曉臻.馬克思的時空范疇探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24(01):6-9.

[3]鄧習議.論唯心主義的三種形態[J].大連大學學報,2013,34(04):54-58.

[4]王榮德.盧瑟福對現代科學的貢獻[J].物理通報.2001,(07):33-36.

[5]關洪.原子論的歷史和現狀:對物質微觀構造認識的發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6]李政道.粒子物理與場論簡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4:149.

[7]張志林.物理主義是形而上學嗎?[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3,35(03):7-12.

[8]劉玲.物理主義應當如何回應知識論證?[J].哲學研究,2011(10):86-93.

[9]劉琳.馬克思《資本論》及手稿中的自然主義哲學批判[J].生產力研究,2012(09):12-14.

[10]愛因斯坦,英費爾德.物理學的進化[M].周肇威,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2.

[11]李伯聰.工程的三個層次:微觀中觀和宏觀[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1,23(3):25-31.

――――――――――――

篇9

【關鍵詞】《勒俄特依》;彝族史詩;哲學思想

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人的起源是什么?人和自然的關系,和人的關系是什么?在人類的漫長的歷史中,人類最初的疑問構成了哲學的萌芽。古代社會,人類的認識水平很低,不能回答上面的問題,故而先民用奇特的構思和想象,豐富了早期人類的精神世界,這就是神話和史詩的誕生。《勒俄特依》作為彝族創世史詩,不僅包含了神話、傳說、創世史詩和英雄史詩,它還具有豐富的哲學思想,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結晶。史詩《勒俄特依》以“創世”為主線,敘述了宇宙的起源和人類的遷徙等,其結構龐大、氣勢雄偉、內容豐富,顯示出其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一、樸素的宇宙觀

關于宇宙的形成,原始宗教中有各種各樣的神靈創世說。宇宙指的是物質世界,是自然萬物的總稱。彝族先民認為,“宇宙”指的就是天地。彝族先民關于天地起源、發展以及自然萬物存在的宇宙觀,其中包含著四項典型內容:一、“化生型”宇宙觀;二、“創造型”宇宙觀;三、自然演化的宇宙觀;四、宇宙原始結構說。《勒俄特依》中的宇宙觀是“自然宇宙觀”,認為天地是由客觀存在的自然物質演化而來。

彝族先民認為,最初的宇宙無天又無地,是混沌的狀態。現在的事物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后來才有的,是后來發生的。這是彝族樸素的辯證的宇宙“發生”觀。《勒俄特依》在《天地演變史》章節中開篇就講到:“遠古的時候,上面沒有天,有天沒有星,下面沒有地,有地不生草。……上下陰森森,四方昏沉沉。”

這里描繪的是一個混沌的世界,是一個混沌的宇宙,是一個“天地混沌如雞子”的時代。混沌的宇宙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著的。《天地演變史》中寫到:

“一天反著變,變化極反常;一天正著變,變化似正常。天地的一代,混沌演變水;天地的二代,地上霧蒙蒙;天地的三代,水色變金黃;……天地的九代,下界遭毀滅;天地的十代,萬物毀滅盡。此為天地演變史”

彝族先民認為,萬物都是由變化演變的過程而來。運動和變化是天地萬物形成的過程,這里包含著彝族先民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勒俄特依》認為,“水”乃是萬物的始祖,由水才演變了其他的萬物。“水”生萬物說,世間萬物都是由水演變而來。它把天地萬物的形成歸結于“水”,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相對于創造型宇宙觀中的“神”創萬物說,《勒俄特依》更顯示出彝族先民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念。

《開天辟地》章節中,恩體谷茲讓眾神仙去開天辟地,“阿爾師傅啊,膝蓋當砧磴,口腔當風箱, 拳頭當鐵錘,手指做火鉗,制成四把銅鐵叉。”四把銅鐵叉交給四仙子去開辟東西南北四方。結果,“風從東方吹進來,從西方吹出去。水從北方流進來,從南方流出去。”接著,“絲惹低尼啊,請來阿爾師傅來,將那四個銅鐵球,制成就把銅鐵帚,交給了九個仙姑娘。拿去掃天地。把天掃上去,把地掃下來。”《勒俄》還談到幾個仙小伙利用銅鐵斧去“造地”。《開天辟地》中寫到:“一處打成山,做牧羊的地方;一處打成壩,做放牛的地方;一處打成田,做栽秧的地方;一處打成坡,做種蕎的地方;一處打成啞口,做打仗的地方,一處打成溝谷,做流水的地方,一處打成山山凹,做安家的地方。”從此大地上有了樹木、流水、平原、動物。

這里的神人“開天辟地”和創造萬物,還不同于后來宗教有神論的神創――無中生有的“創造”。這種勞作和生產勞動一樣,這些神是是被夸大和神化了的人。更多的是贊美人的力量,勞動的力量。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觀。

二、對生命和人類起源的樸素看法

彝族先民認識世界和人類認識世界的順序是一致的,都是先天地后人類。《勒俄特依》并沒有秉承大多數神話的人類起源神造說,而是采用了較為合理的自然演化說。

首先,彝族先民認為,萬物源于雪。《勒俄特依》中寫到:“天上掉下泡桐樹,落在大地上,霉爛三年后,升起三股霧,升到天空去,降下了三場紅雪來,九天化到晚,九夜化到亮,為成為人類來融化,為成祖先來融化。做了九次黑白蘸,結冰來做骨,下雪來做肉,吹風來做氣,下雨來做血,星星做眼睛,變成雪族的種類,雪族子孫十二種。”

彝族先民認為人類來源于“雪”,不同于“神創說”和“化生說”,彝族先民關于人類的起源是一種“物質變化說”,是自然演化的結果。它包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其次,彝族先民把生命和人類的起源看做是從低級到高級的自然演化的結果,并且提出人和猿是同祖的關系。《勒俄特依》中詳細地敘述了猴類進化的過程。猴進化到第九代阿呂居子的時候,“形狀雖象人,叫聲似猴音。樹葉當衣穿,野果當飯吃,有眼不看路,有嘴不吃肉,有手不做工,如熊掰樹梢,如猴爬樹頂。”,在這里為我們展現了原始社會類人猿的生活畫面,也就是人類的早期生活。《勒俄特依》為我們展現了人類起源的正確的思想意識。

三、《勒俄特依》與彝族的自然生態觀念

在彝族先民的宇宙觀和生命觀中,體現了一種“人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自然生態觀念。這是彝族先民在漫漫歲月中,在與大自然的斗爭生存中得出的經驗和領悟。在“萬物有靈觀”的支配下,彝族先民認為,人與自然萬物本為同源體,《勒俄特依》中雪生十二子,就說明了人為動植物同源共生。彝族先民把自己熟悉的動植物作為人類本源而加以親近,彝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也說明了這一點。

《勒俄特依》洪水漫天地重大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懲戒人類的與否與是否保護動物相關。《洪水漫天地》章節中記載:“恩體谷茲家,派遣阿格葉庫臣,身除魔器,手拿套豬繩,趕頭黃臉獨野豬,來到地上方,將土翻還原,居木長子將他捉,居木長子啊,長子說大話,說要將他殺;次子說哽話,說要用棍打;居木幺子啊,幺子說話留后路。”長子和次子都因為要傷害這頭豬而死亡,最后只有幺子居木武吾(阿普篤慕)生存下來。后來通過動物的幫忙,居木武吾與天上恩體谷茲的女兒聯姻,人類得到了繁衍生息。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人和自然中的萬事萬物是兄弟,要在相互依靠、相互幫助中生存。

“人和大自然是兄弟”,這一思想啟迪了一代代彝族人的生態觀。于是,彝族就產生了敬天敬地的天地觀,敬山敬水的生態觀,敬動植物的自然觀。彝族把各種動物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而加以保護,把山水視為靈物,這種敬畏自然的思想在彝族地區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至今,彝族地區保存著人和自然相處的良好的生態環境。這種“人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觀念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彝族先民在《勒俄特依》中對宇宙的發生、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以及人類的起源的觀點都是一種樸素的唯物論。其所強調的人類和大自然是兄弟的自然生態觀念,也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勒俄特依》的很多觀點還不是依科學為根據的,但較之歷史上各種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觀點,已經是很先進的了。

【參考文獻】

[1]王天璽,李國文著, 《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學》, 云南教育出版社 , 2000.4,第55頁馮

[2]元蔚譯,勒俄特依[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第3頁.

[3]《勒俄特依》,馮元蔚,4-5頁

[4]《勒俄特依》,馮元蔚,14頁。

[5]《勒俄特依》,馮元蔚,15-16頁。

篇10

一、比較對話:彰顯理論特質

當前我國學界存在著一種反對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進行比較對話的觀點,理由是質疑這種解讀模式非但不能擺脫傳統教科書體系對哲學的反注,反而可能將自己專業的“權力話語”當作理解哲學當代性的立足點,并武斷認為,“比較對話”的方法實際上只能是以某個現代西方哲學流派、人物思想為圭臬或視野,“外在”地透視哲學的當代性意蘊,從而導致以現代西方哲學反注哲學當代性的窠臼,并指認這是一種方法論上的“自我中心主義”。

我們認為,進行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之間的比較對話是必要的和可能的。列寧早就指出,哲學不是離開世界文明發展大道而產生的故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作為時代精神精華的哲學,不能無視現代西方哲學所張揚的科學實證精神、人文主體精神,不能無視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在日常生活實踐中進行整合的努力,否則就談不上創新與發展。同時,這種比較對話也是可能的。在進行這種比較對話中,不必要一定找出一個超越二者之外的某個評判標準與溝通媒介,首要的是主體的自覺。

這種主體自覺具體而言,一是認識到比較對話只是對哲學進行現代解讀的一種方式方法,旨在建構而不是解構。在比較對話中注重吸收利于自身發展的合理因素。如果這樣就不必擔心由于現代西方哲學研究視野的遮蔽性而遮蔽乃至哲學的豐富內涵。二是自覺尊重和維護哲學的黨性原則和方法論特質。哲學和現代西方哲學一樣,都是現代意義上的哲學,都關注實踐活動的主體性,重關系輕實體,重生成輕先驗,重影響輕體系,但也應充分認識到,二者畢竟不是可以完全通約的,而是異質性的兩種理論體系:在立場上,一個基于勞動者的立場,一個傾向于為資本所有者服務;在觀點上,一個是辯證的歷史的實踐的唯物主義,一個是形而上學的超歷史的實用主義的唯心論;在方法論上,一個是歷史于實踐中生成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一個是日常生活于實踐中生成的唯心主義的方法論。這些只有在對二者的深入比較與對話中,才能在理論上自覺地呈現;只有在以現代社會為共同視域、以反形而上學為己任、以回歸現實為特征的東方與西方、社會歷史與日常生活、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以及空想主義和實用主義哲學的兩極對立的張力中得以實現,并進而為哲學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啟發與思考。

二、體系建構:突現邏輯魅力

與上述反對對話的觀點相呼應,有學者認為在反形而上學過程中建立起來的新哲學,本質上是一種歷史辯證法,不再是傳統的體系哲學,否則,勢必帶有基礎主義、本質主義之嫌。因而,新時期對哲學的創新與發展從建構新的哲學體系著手是不可取的。對此,引發了學界的激烈爭論。

我們認為,任何嚴肅的理論無不有嚴密的邏輯體系。哲學的邏輯體系當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體系哲學,但這不意味著沒有一個嚴密的邏輯體系,更不妨礙以此為切入點,通過建構新邏輯體系創新與發展哲學。

首先,在哲學中,物質是邏輯基項,實踐是邏輯始項,勞動、生產方式、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階級斗爭、勞動群眾等構成了邏輯中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則是其邏輯終項。它們按照一定的邏輯規則,形成了一個由實踐基礎上有機論的自然觀、交往實踐論的社會觀、實踐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集真、善于一體求美的自由觀構成的十分嚴密的邏輯體系。

其次,承認哲學是一個邏輯嚴密的哲學體系,能否排除基礎主義、本質主義哲學之嫌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為這個體系是開放的,它不崇尚任何超驗的哲學實體。具體而言,哲學體系中的概念、范疇及哲學范式,實現了對舊哲學的革命性變革,是于實踐中生成的,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就哲學的物質觀來說,它不同于傳統哲學(包括舊哲學和傳統教科書)中的物質概念。舊哲學和傳統哲學教科書中的物質是一種實體,以此為基石的哲學體系在理論上是超驗的,在方法上是形而上學的,在思維方式上是追根究底的實體主義,在哲學范式上是世界論的、本體論的抑或是近代主體論的范式。而哲學的物質觀集中通過實踐概念體現出來。由于實現了哲學主題的歷史性轉變,所以以實踐為本體的新世界觀認為,社會歷史不過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其著力專注于經驗世界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自我的基本關系,是一種關系性思維方式,建立起關懷人的人類學哲學范式。而在哲學中這種關系性思維、生成性思維和人類學的哲學范式的呈現,是由哲學體系中以概念、范疇和理論模型之間的互動為表征的,是以物質世界、意義世界和可能世界之間的對立統一為前提和基礎的。我們知道,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質,求真;范疇體現物與物之間的關系,向善;模型則把概念與范疇按遞歸和合的原則整合起來,構成穿透現象世界的解釋體系,趨美。在哲學中,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是求真的,實踐唯物主義自然觀、社會觀和歷史觀則是向善的,自由觀則是趨美的。它們之間的有機統一,是三方面對立統一的結果,呈現出規律、價值觀與人類學之間的互動與平衡,本質上,這是事實世界、意義世界與邏輯可能世界三極對立中所具張力的反映與觀念呈現。而且,在這種邏輯體系構建中,主體越自覺,基于三個世界之上的理論越自覺,所形成的理論張力也就越強。新時期哲學的創新與發展,以此為切入點,不失為一種值得重視的解讀模式。事實上,改革開放20余年來,學界關于實踐唯物主義哲學的討論不斷引向深入,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教科書的解讀模式,實踐唯物主義的觀點也逐漸占據論壇主導,并向教壇和講壇伸展。這一定程度上表明,新時期通過自覺建構合理的邏輯體系以創新發展哲學是可能的、必要的。同時表明,始終關注現實是自覺建構哲學邏輯理論體系的現實起點。

三、語境置換:展示現實價值

關于哲學當代性解讀語境的話語,學界有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回到馬克思”,通過深入、完整、準確的返本溯源為創新發展哲學清理地基;另一種觀點則主張“馬克思走向當代”,通過關注當代、實際關切為哲學的創新發展輸血。

在我們看來,前者有重歷史輕現實之嫌,突出了哲學深厚的歷史感,后者有重現實輕歷史之虞,突出了哲學強烈的現實感;前者強調以價值牽導現實,后者強調以現實規范價值。結果或者給人以空想主義的揣度,或者予以人以實用主義的直覺,不利于實現哲學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