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范文
時間:2023-03-30 15:40: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唯物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系統辯證論/發展/唯物辯證法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系統科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代系統科學是有跨學科性質的橫向學科。系統科學的發展“徹底改變了世界的科學圖景和當代科學家的思維方式”[1]。 積極開展對系統辯證規律的研究,有助于豐富和發展唯物辯證法。
1 系統是物質世界存在的方式
系統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決不是抽象的哲學思辨的結果,而是現代自然科學發展成果的最高概括。19世紀以前的近代自然科學主要研究既成的客觀事物,19世紀的近代自然科學進入到對事物過程以及自然過程的相互聯系的研究。19世紀中期的三大發現分別揭示了細胞向生物體的轉化、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和新舊物種的轉化的科學事實,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各種不同事物及其過程通過相互轉化而普遍聯系起來,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轉化聯系的宇宙圖景。
20世紀的現代自然科學已從研究自然界的既成客觀事物、過程及其相互轉化進步到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內部結構、層次和信息,把自然界的事物當作系統加以考察。由于現代科學與技術的緊密結合,使現代科學整體化的趨勢加強。宏觀、微觀和宇觀相互交叉、滲透,科學和技術相互交叉、滲透,各門自然學科相互交叉、滲透,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互交叉、滲透等,正改變著人們關于物質世界的圖景。現代科學認識正向著微觀的各層次和宏觀的各層次兩個方面延伸,從信息、層次、結構和功能的諸多方面揭示自然界的規律,人類獲得了對物質世界越來越完整的認識。而任何成熟的科學理論知識本身就轉化為進一步科學研究的方法論。20世紀,隨著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產生,大大開拓了人類的視野,開始了科學研究模式的變革。人類開始了對科學認識論的發展,推動了生物工程、微電子技術和新材料工藝等工程技術科學的興起。各門學科正由分化走向新的綜合,為信息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等方法論學科的興起創造了條件。普利高津研究熱力學遠離平衡態的耗散結構理論,哈肯在光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協同論,進一步向傳統的科學思維模式挑戰。這不僅影響了整個人類生活的方式,也改變了人類的整個思維方式、整個觀念體系。結構功能論、層次論、信息論等正在轉化為當代的普遍的科學認識方法。這些科學方法在現代系統論中得到了綜合,這一切使科學思維方式逐步走上了恩格斯在百年前就預見到的“辯證的綜合”[2] 道路。現在,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已不僅僅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等各個領域的事物作為系統而存在,而是整個物質世界作為系統而存在的科學圖景。總而言之,在現代科學所揭示的范圍和層次上,都提供了充分的證據,展示了從無機界、有機界、人類社會到人們的精神領域,從宇觀、宏觀到微觀客體,系統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系統是物質世界存在的方式,系統具有客觀性和普遍性。
同樣,系統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也是人類社會實踐經驗的科學總結,是人類認識史的高度概括。從系統觀的發展史可以看出,系統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這是一個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系統是物質世界固有的根本屬性。不論自覺程度高低,人類總要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或深或淺地在自己的頭腦中反映它、認識它。
總之,系統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有其深刻的自然科學基礎和哲學理論根據,這已被現代科學技術、人類社會實踐及其認識史的發展所證實。
2 系統的實質是多元的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系統是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它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不論是物質對象,還是知識對象和思維對象,都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系統。一切物質都構成系統,一切觀念也能構成系統。客觀世界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系統,而且它們往往是綜合性很強的復雜系統。
系統作為一個標志事物整體的哲學范疇,它揭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內部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組成,并同其周圍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所構成的整體。盡管由于觀察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等存在差異,關于系統的定義也有各種不同的表述,但總起來看,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的要素構成、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這是對系統的基本共識。
從更深的層次看,系統內部和外部的各種聯系和關系,實質上就是種種矛盾、種種辯證的統一關系。因此,可以說系統實質上就是矛盾的集合體、多元辯證的統一體。恩格斯把系統看作一種客觀世界的“辯證的綜合”[2]。他在概括19 世紀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時明確指出:“我們現在不僅能夠指出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系,而且總的說也能指出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了,這樣,我們就能夠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聯系的清晰圖畫”[3]。
從宇宙觀的角度說,系統是由物質、能量和信息構成的。有人把它們稱為系統的三大基元[1]。 正是這三者的相互對立又相互依賴的關系,才構成了系統整體。從系統自身的角度看,系統包含有要素、層次、結構、功能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素、結構、功能三大因素[1],同樣,是由于這些因素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才構成系統整體。
從系統的基本特征看,可以把系統的基本特征概括為整體性、結構性、層次性和開放性。系統的首要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整體性的關鍵是整體與部分的辯證統一關系。系統的性質由結構決定,系統的結構性同樣存在要素與結構、結構質與量、結構與功能等各種辯證統一的關系。系統的層次性深化了我們對事物矛盾關系的認識,層次性告訴我們既有高層次與低層次間的辯證統一,又有同層次中要素間的辯證統一,更有層次與整體的辯證統一關系。系統的開放性告訴我們,任何系統都同其周圍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進行著物質、能量或信息的交換和轉換,任何系統都是開放的系統,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系統與環境的辯證統一關系。
從系統的發生和發展來看,系統的發展都是遵循辯證統一規律的,量變和質變的轉換形式,否定之否定的發展形式,都會在系統的整體發展中表現出來。
3 系統辯證論是對唯物辯證法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 是唯物辯證法發展的新階段
19世紀中期的三大發現使我們認識到自然界各種不同事物及其過程通過相互轉化而普遍聯系起來,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轉化聯系的宇宙圖景。“轉化過程是一個偉大的基本過程,對自然的全部認識都綜合于對這個過程的認識中。”[4]三大發現是馬克思、 恩格斯創立唯物辯證法的自然科學基礎。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對立統一規律主要講的是對立面的轉化,它集中體現和反映了三大發現的哲學成果,是唯物辯證法的宇宙觀。
20世紀自然科學把自然界的事物作為系統加以考察,深入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內部結構、層次和信息,揭示了結構觀、層次觀和信息觀,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科學的系統觀。系統的結構關系和層次關系原理告訴我們,自然界按物質結構的不同分成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無限發展的物質層次。今天的自然界是宇宙物質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長期進化和發展的產物。因此,無限多樣的物質層次之間一定存在著內在的必然的轉化聯系;高級層次一定包含低級層次,復雜層次一定包含簡單層次,因而轉化聯系必然導致包含聯系;又由于物質層次具有質的相對穩定性,它們一旦通過轉化形成之后,就同時并存于自然界之中,所以它們之間必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彼此發生著交叉聯系。也就是說,自然界物質層次的普遍聯系,包括不同層次之間的轉化聯系、包含聯系和交叉聯系,而不僅僅只有轉化聯系。
信息的發現使我們認識到,客觀世界是由物質、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所組成,信息就是物質和能量在時空中分布不均勻的程序,是對物質和能量的組織和控制,它提示了物質結構的實質及其變化的根源。現代系統觀是現代自然科學高度綜合發展的產物,它把結構觀、層次觀和信息觀集中于自身之中。“在現代科學和生活的整個領域里都需要新的概念思考方式、新的觀念和范疇,而從某方面說它們都是以‘系統’概念為中心的。”[5]系統觀展現了宇宙的系統聯系的圖景, 它比轉化聯系的圖景在細節上更精細,在總畫面上更全面具體。
系統科學揭示了系統、結構、層次等新的物質基本屬性,以及這些基本屬性同物質、時間、空間、運動等物質基本屬性之間普遍存在的內在聯系和統一性。現代自然科學已經證實,物質運動、時空、結構、層次、系統等物質諸基本屬性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內在聯系和統一性,形成物質世界各種基本屬性的辯證體系,它為建立以物質的客觀實在性為邏輯起點,以物質的變動性、廣延性、持續性、結構性、層次性和系統性為基本內容的系統物質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系統本身就是物質性與辯證性的有機統一,是物質世界的表現形式,是物質世界的本質屬性,這是對唯物辯證法宇宙觀的新發展。
系統辯證方法是在整體綜合基礎上的分析,在分析基礎上的綜合,綜合是分析的前提、指導和歸宿,分析始終不能脫離綜合,在系統的整體聯系中認識它的各個部分以及它的各個部分在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把系統中各個部分的相互聯系、系統與環境的相互聯系綜合為一個整體,正確地揭示系統的整體性質,在這個意義上,分析和綜合真正實現了辯證的統一。這不象傳統方法那樣,先把整體分割為孤立的部分,然后用孤立部分去說明整體,最后在分析孤立的部分的基礎上再把它們還原為整體,但是,這個整體已不是原來意義上的整體了。整體——分析——系統整體的系統方法原則是對唯物辯證法方法原則的重大發展。
現代系統科學的哲學成果集中體現和反映在系統辯證論當中。系統辯證論所揭示的系統辯證規律主要在系統、結構、層次和信息諸方面豐富和發展了唯物辯證法規律,特別是對對立統一規律的發展,克服了對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片面理解,在唯物辯證法原有范疇和規律的基礎上,使辯證法對事物的復雜性認識更精確、更全面、更徹底,是對唯物辯證法的進一步發展與深化,彌補了唯物辯證法原有規律和范疇的不足,是唯物辯證法的新階段,是反映現代科學和人類實踐的哲學新成果。
4 系統辯證規律對唯物辯證法的發展
系統辯證論在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的新成果,進一步探究了物質世界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普遍本質,揭示了物質世界和人類思維的最一般規律。系統辯證規律豐富和發展了唯物辯證法。
4.1 系統辯證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化
哲學是對客觀世界及其具體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本質的抽象和反映,高度的抽象化是哲學的重要特點。但這一特點并不妨礙哲學對客觀世界及其具體事物的認識從抽象再上升到具體。哲學的發生發展呈現著兩種趨勢:一方面它在不停地分化,從而呈現出多樣性和具體性。另一方面它又不斷整合,從而顯現出豐富性和系統性。唯物辯證法原有的范疇和規律并沒有窮盡對客觀世界及其具體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規律性認識。隨著哲學體系的不斷完善,各種新范疇、新規律的發現,唯物辯證法會不斷地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系統辯證規律不僅從這個意義上使唯物辯證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更重要的是系統辯證規律所反映的是物質世界及其具體事物的整體的、系統的本質關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質世界及其具體事物的總關系本身,反映了客觀世界及其具體事物普遍本質的全面具體性和完整系統性,即從事物的內部有機聯系、從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系來辯證地系統地看待客觀世界。這就進入了整體——分析——系統整體的系統辯證思維階段。因此,系統辯證規律本身是抽象和具體的直接同一,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化。
4.2 系統辯證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精確化
唯物辯證法指出了事物不但有質的規定性,而且還有量的規定性。但它本身卻未對事物量的規定性作出具體精確的哲學概括。系統辯證規律認為系統的結構決定事物的性質,它給出了系統結構具體的量的規定性,如物質量、運動量、幾何量、信息量等。在整體和部分的關系上作出了整體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概括,等等。使數學成為“辯證的輔助工具和表現形式”。[6] 系統辯證規律是對現代自然科學和現代社會實踐成果的直接概括,它所作出的量的規定性是與客觀事物相吻合的,可以被證實的,它有助于我們對客觀事物展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系統辯證規律的某些內容借助數學工具,用數學的形式加以表述,這就使唯物辯證法更加精確化,使我們能對復雜事物系統的整體及其發展規律進行定量分析,從而達到全面而具體的精確認識。
4.3 系統辯證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深刻化
系統辯證規律揭示了客觀事物的整體本質關系,在一定水平和程度上反映了客觀事物內在的總關系本身;而唯物辯證法的原有范疇和規律所反映的只是客觀事物總關系中某種最一般的關系,而不是總關系本身。事物的整體本質關系必然內在地包含事物的各個不同方面的本質關系,因此,系統辯證規律必然內在地包含唯物辯證法的原有范疇和規律。這種內在的包含、發展并深化了唯物辯證法。發展和深化絕不是替代,因為系統辯證規律和唯物辯證法的原有規律以及范疇都各有其具體內容、使用范圍和作用。整體優化律深化發展了否定之否定規律,結構質變律與層次轉化律發展深化了質量互變規律,差異協同律發展深化了對立統一規律。作為唯物辯證法核心的對立統一規律把矛盾看成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根源,而差異協同律進一步把事物的差異和協同作用看作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根源。事物的差異和協同作用既是矛盾斗爭的積極成果,又是對矛盾同一的發展和豐富,因為矛盾的同一僅指對立兩極的同一,而系統的差異協同作用是指在對立兩極同一的基礎上實現所有子系統在客觀整體上的聯合和協調,即多元的辯證統一。事物運動發展的全部意義就在于事物的差異和協同作用。事物的差異協同既包含了對立面的斗爭和同一,又進一步使之深刻化和具體化。比如,對立統一規律認為,事物由多種矛盾組成,但事物內部的多種矛盾是通過什么整體關系和形式構成事物?這個問題在對立統一規律那里并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而系統辯證規律卻可以精確地告訴我們,事物內部諸要素所構成的諸矛盾是通過結構關系和形式構成事物自身的。結構把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聯接為一個有機整體,確定了它們在整體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把辯證法的兩點論和重點論辯證地統一于一體。因此,結構決定事物性質的提法比矛盾主要方面決定事物性質的提法更精確、更嚴密、更深刻,使唯物辯證法對事物的復雜性認識更精確、更全面、更徹底。系統辯證規律內在包含唯物辯證法的原有規律和范疇,把唯物辯證法的新舊范疇和規律聯接為辯證法的新體系,是唯物辯證法的深刻化。總而言之,系統辯證規律為唯物辯證法的發展增添了全新的內容,提供了嶄新的形式,把唯物辯證法推向了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篇2
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同
是哲學的完整命名
唯物主義的研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樸素唯物主義,第二個階段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第三個階段即為馬克思所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可見,哲學是唯物主義哲學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具有歷史性,同時也證明了哲學的形成經歷了歷史的變革,這個變革并不局限于歷史性的變革,更多的是社會領域影響下而形成的哲學思維的變革,使得哲學理論中關于本體論的認識發生了改變,相應地,自然哲學理論和思維哲學理論也有所改變。哲學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創立起來的,并形成系統化的學說。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而言,唯物主義經歷了歷史發展的過程,而辯證唯物主義是基于樸素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而建立起來的嶄新的哲學。從這個意義上對哲學體系定位,辯證唯物主義從社會歷史性的角度進行研究,即為歷史唯物主義,兩者的本質具有同一性。采用不同的術語對哲學以定位,從不同的層面對哲學以研究,共同組成了哲學。
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存在著同一化關系
在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研究中,將其界定為三大領域的一般規律研究,即自然領域、社會領域和思維領域。但是,辯證唯物主義并無法從認識論的角度將三大領域貫穿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特別是思維領域的研究,無法向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滲入。對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建立在唯物辯證法的基礎上,以其為本質從方法論的角度進行理解,就可以唯物地解釋三個規律以及相關理論。
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劃分為哲學的兩個部分,是邏輯上的劃分,存在著歷史的先后順序。從這個意義上講,并無法將兩者之間真正意義地統一起來。如果從新的視角對歷史唯物主義以認識,將歷史唯物主義看作是哲學自身變革的實現,是對黑格爾哲學的揚棄,是對費爾巴哈哲學的超越。這就說明,哲學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研究的一個層面,包括恩格斯對古典哲學進行改造后關于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可以被看作是對哲學變革的補充,由此而實現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
關于馬克思所理解的辯證法,并不是現行的唯物主義辯證法,其是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辯證法進行研究,所以,歸根到底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直觀上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其中所涉及的內容中關于自然領域和思維領域涉及并不多,而更多的是從社會歷史的角度研究哲學問題。但事實并非如此,對自然領域、社會領域和思維領域的理解,如果僅僅是機械地理解是不符合哲學的思維方式的。馬克思所確立的辯證法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針對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進行研究,針對主體和客體的統一關系問題研究,對本體以及存在的真正含義以理解。因此,對唯物辯證法的研究,要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出發,才能夠對辯證唯物主義以本質上的理解。
三、結論
綜上所述,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不可以將這兩個術語并列起來研究,而是要將其作為哲學的兩個研究層面,研究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雖然是兩種指稱,卻都是對哲學的完整命名。
參考文獻:
[1]陳穎.試論馬克思恩格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思想對當代的價值與啟示[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30(01):1-4.
篇3
先答質、量、度的概念
質,指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定性,它與事物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即特定的質就是特定事物的存在;
量,指事物的規模,發展程度和速度以及他的構成成分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等可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它與事物的存在不具有同一性,即不影響某物為某物。
度,指質和量的統一,度是一種尺度、限度,是兩個關節點之間量的活動區間。
再答量變和質變的概念
事物的變化、發展和運動通過量變和質變體現出來。量變,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質變,指事物內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是事物有一種狀態向另一種狀態的飛躍。
區分量變和質變的根本標志是看其是否超出度的范圍。
最后答量變和質變的關系(聯系、滲透、轉化)
量變和質變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轉化。
其一,相互聯系,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其二,相互滲透,量變包含著質變,質變需要新質的量變的擴張,以至新質替代舊質;
其三,相互轉化,質變體現和鞏固著量變,在新的物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
簡述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
先答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概念
矛盾的普遍性在唯物辯證法中有兩個含義:其一是指世界上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即矛盾無處不在;其二是指同類事物矛盾性質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
矛盾的特殊性指具體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即矛盾的個性,包含三個方面:其一是指矛盾性質及矛盾發展階段的特殊性;其二是指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其三是指矛盾解決形式的特殊性;
再答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相互區別、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矛盾的普遍性及特殊性的關系即共性與個性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相互區別,即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
其二,相互依存,即共性寓于個性之中,共性統攝個性;
其三,相互轉化,即隨事物的發展和條件的變化,共性與個性可以相互過渡轉化。
簡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
先答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定義
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是該社會的經濟基礎;在經濟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相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設施,構成該社會的觀念結構和政治結構,二者統稱為社會的上層建筑。
再答兩者的對立統一關系(決定、反作用、構成矛盾運動)
其一,在社會形態,即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性質、變革;
其二,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能動的反作用,集中表現為上層建筑為經濟基礎服務:從方式看,上層建筑主要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調節和控制為經濟基礎服務;從內容看,上層建筑保護和促進自己的經濟基礎;排斥和反對有損于經濟基礎的其他因素;從性質看,上層建筑為先進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發展;上層建筑為腐朽的經濟基礎服務時,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社會的發展。
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相互作用構成了社會形態及其矛盾運動,表現為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由基本適合到基本不適合,再到新的基本適合的永無止境的矛盾運動,如此循環反復,推動社會形態的不斷更新。
簡述人的價值是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
先答人的價值、社會價值、個人價值的概念
人的價值即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價值或意義。人的價值分為人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兩個方面:人的社會價值指個人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滿足社會或他人物質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貢獻和承擔的責任,即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大小;人的個人價值指在社會生活中,社會對個人和自己對自己作為人的存在的一種肯定關系,即社會對個人滿足程度的高低。
再答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關系(提供條件滿足需要、承擔責任多做貢獻)
人的價值是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的統一,即貢獻與滿足的統一:
一方面,社會應盡可能的創造條件,滿足個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個人應盡可能的擔責任盡義務,為社會多做貢獻。我們主張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統一,貢獻與滿足的統一。只講對社會的貢獻不講個人的需要的滿足,或者只講對個人需要的滿足不講對社會的貢獻,都是對人的價值的片面理解。
最后要提倡奉獻精神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對落后的生產力和尚不完善的社會制度還不能為個人價值的實現提供充分的保證,這就要求我們把為社會作貢獻,為人民服務放在首位,特別是當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發生矛盾時,提倡個人價值自覺的服務于社會價值,有時甚至犧牲個人價值,去維護和實現社會價值。
辯證的否定觀的內容
先答肯定和否定的概念
肯定,指事物中維持其自身存在方面,即肯定這一事物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
否定,指事物中促使其滅亡的方面,即破壞現存事物使其轉化為其他事物的方面;
再答辯證否定觀的內容(自我否定、發展環節和聯系環節的統一)
一方面,辯證的否定是自我否定,是事物內部矛盾斗爭的結果。任何事物都是通過自我否定,實現自我運動和自我發展;
另一方面,辯證的否定是發展環節和聯系環節的統一,其一表現為:辯證的否定是舊事物向新事物的轉變,是由舊質向新質的飛躍;其二表現為:辯證的否定是揚棄,指對新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簡述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先答社會存在的概念和要素
社會存在是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包括:物質資料生產方式、自然環境、人口因素三個方面;
再答社會意識的概念和結構
社會意識是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會精神生活現象的總和;
從意識的主體劃分結構,包括:個人意識和群體意識。
從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的水平劃分結構,包括: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
社會心理是對社會生活的感性認識;社會意識形式是對社會生活的理性認識,其中包括:社會意識形態(反映經濟基礎,屬于上層建筑)和非意識形態(不直接反映經濟基礎,不屬于上層建筑);
最后答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決定性、依賴性)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有依賴性,主要表現在:
第一, 社會意識的產生、變化與發展都源于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
第二, 社會存在內容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社會意識內容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第三, 社會存在的階級屬性決定了社會意識具有階級性;
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不同步性、不平衡性、歷史繼承性、相互影響、反作用)
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主要表現在:
第一, 社會意識的發展變化和社會存在的發展變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第二, 社會意識的發展水平和社會存在的發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 社會意識的發展具有自己的歷史繼承性;
第四, 各種形式的社會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第五,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簡述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
先答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的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對立和同一及其關系的哲學范疇,對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兩種相反而又相成基本關系和屬性。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共同推動事物的發展。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兩方面基本內容:其一,矛盾對立面之間相互依賴;其二,矛盾對立面之間的相互貫通;體現著對立面之間相互吸引的一種趨勢;
矛盾的斗爭性,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相互否定的性質;體現著對立面之間相互分離的一種趨勢;
再答同一性和斗爭性之間的關系(相互聯結、絕對相對)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系
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統一體現在:二者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即兩者相互依存;
另一方面,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的對立體現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為什么說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先答一個命題
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普遍聯系和發展的科學,是由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等三大基本規律以及本質、現象、必然、偶然、原因、結果、可能、現實、內容、形式等基本范疇組成的理論體系,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
再答四條論據(揭示動力、理解關鍵、根本方法、斗爭焦點)
第一, 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事物的內部矛盾;
第二, 對立統一規律,貫穿于辯證法的其他規律和范疇,是理解唯物辯證法全部理論的關鍵;
第三, 矛盾分析法即對立統一分析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四, 是否承認對立統一規律即矛盾規律,是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斗爭的焦點和根本分歧。
簡述實踐及其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先答實踐的概念
實踐是人們能動的改造和探索客觀世界的一切社會性的客觀物質活動。
它具有三個特征:客觀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它具有三種形式:改造自然的生產活動、處理人與人關系改造社會的活動、科學實踐。
作用及四條論據(來源、動力、標準、目的)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
其一,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的需要決定認識的產生;一切認識歸根結底都來源于實踐;
其二,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不斷給人們提出新的認識課題及經驗資料;實踐的發展不斷給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物質條件和認識手段;
篇4
關鍵詞:商業銀行;傳統管理觀;辯證管理觀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7)12-0168-02
1 商業銀行辯證管理觀探析
1.1 發掘“辯證”一詞的含意
按《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辯證”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作動詞,意為“辨析考證”:如反復辯證。也作“辨證”。第二層意思是:作形容詞,表示“合乎辯證法的”:如辯證關系、辯證的統一。在理解這兩層意思時,我們應注意如下幾點:
首先,“辯證”作“辨析考證”理解時,“辯證”同“辯證”。從哲學角度分析,“辯證”所指的“辨析考證”,是人們對自然界、人類社會與人的精神三大領域的人或事物自身進行直接地或通過相關文獻資料進行間接地反復辨別、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實的過程,是主觀見之于客觀、客觀又見之于主觀的“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螺旋式上升的認識過程。可見,“辯證”一詞背后隱含的是在可知論基礎上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其次,“辯證”是直接與辯證法相聯系的。“辯證法”是希臘語“dialego”的漢語譯文,原意為談話、論戰的技藝。后指與形而上學相對立的、專門研究世界普遍聯系和發展變化規律的哲學學說。辯證法在發展演變過程中先后出現了古代樸素辯證法、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辯證法和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三種基本歷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辯證法是客觀物質世界的發展規律和認識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
1.2 透視辯證管理觀
當前學術界對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著美英等國的管理思路進行的,而對辯證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總體來說,關于辯證管理現有的論述主要可概括為三類觀點:
第一類觀點是從管理實踐中挑出幾個諸如“疏”與“堵”、“寬”與“嚴”、“剛”與“柔”等具有辯證關系的詞并加以簡略分析,于是便稱之為辯證管理。如果這能夠稱為辯證管理的話,那么中國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與時變,與俗化”反映出的“變革”與“穩定”之間的關系也可稱為辯證管理。實際上,管理過程中偶然閃現出的辯證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辯證管理。
第二類觀點是從中國傳統中醫學“辨證論治”或“辨證施治”理論延伸出辯證管理,并認為“醫人醫國”,“其道一也”。按傳統中醫學觀點,“證”通“癥”,“辯證”的意思就是根據中醫學理論,運用四診、八綱等方法,辨別各種不同的癥候,以做出正確的診斷。“施治”或“論治”,即根據辨證的結果,針對病情,確定治療原則,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可見,辨證施治在診斷和治療上體現了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特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辯證”的兩層含義。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證論治本身并不是辯證法和認識論,更不是辯證管理的思想源頭與方法論基礎。
第三類觀點是從馬克思辯證唯物論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發,認為辯證唯物論是辯證管理學的方法論基礎,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辯證管理學的思想淵源,并且辯證管理學是以管理過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術關系)和特殊性(社會關系)及其對立統一關系為研究對象的綜合性管理學。仔細推敲后,很容易發現這種觀點有兩點不足需要指證。
首先,該觀點所提出的“辯證唯物論是辯證管理學的方法論基礎”的論斷具有一定片面性。因為唯物主義是研究世界物質本性的,而辯證法是研究世界的聯系、運動、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的,這兩部分結合起來才會形成科學、完整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按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結合方式可以形成側重點不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中,一個是辯證唯物主義,另一個是唯物主義辯證法。前者在承認世界普遍聯系、運動和變化、發展條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觀物質本性,后者在堅持世界客觀物質本性基礎上研究客觀物質世界的普遍聯系和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管理所應該研究的是如何通過認識、把握和利用管理主體、客體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聯系、運動、變化與發展的規律以實現既定目標,而不是在普遍聯系、運動、變化和發展中研究管理主體、客體與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從這個意義上講,與其說辯證唯物論是辯證管理學的方法論基礎,還不如說唯物辯證法是辯證管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重要基石。這是其一。其二是,該理論雖然以辯證唯物論為方法論基礎,但沒有意識到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物主義歷史觀也是構成辯證管理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基礎的另外兩塊重要基石。因為管理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具有相當的復雜性。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在唯物主義認識論指導下透過現象把握本質,必須在唯物主義歷史觀指導下用唯物辯證法三大規律及相關范疇對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進行辯證分析和研究,從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學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論的“叢林”、擺脫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該觀點僅僅是對創建辯證管理學的一種理論構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辯證管理學、如何把辯證管理理論應用于具體的管理實踐等內容,所以,其對具體管理實踐的指導性和實用性較差。
商業銀行欲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發展,首先要改變原有觀念,并樹立商業銀行辯證管理觀,即在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唯物史觀基礎上,以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物主義辯證法作為方法論基礎,認識、把握和利用管理與生產力相聯系的自然技術屬性方面的規律、與生產關系相聯系的社會屬性方面的規律,以及管理與上述兩大規律之間的辯證規律,從管理二重性的辯證關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證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
2 商業銀行傳統管理因缺乏辯證管理的優勢而陷入雙重困境
客觀地說,無論是對一般企業進行管理,還是對商業銀行進行管理,都具有對生產力進行管理和對生產關系進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過程中能夠堅持辯證管理觀,即在兼顧對自然技術屬性進行管理的同時,兼顧對社會關系屬性進行管理,并處理好二者的辯證關系,則這種管理才是科學的。否則,管理在理論或實踐方面很容易陷入這樣或那樣的困境。
2.1 商業銀行管理思想的三次革命沒有使銀行真正擺脫理論方面的困境
隨著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變化,在不同時期的銀行家對安全性、流動性和營利性的認識和取舍也不斷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商業銀行的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也隨之發生變革和更新。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管理雖然經歷了以商業貸款理論、資產轉換理論和預期收入理論等為代表的資產管理理論、20世紀60-70年代出現并占統治地位的負債管理理論和20世紀70年代中期出現并延續至今的資產負債綜合管理(以下簡稱為資產負債管理)理論三次管理思想的革命,但是這三種理論都是從管理的自然技術屬性角度分析銀行管理的,也都不約而同地忽視了從管理的社會屬性角度對銀行管理的研究,所以是具有片面性的。不僅如此,這種銀行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上的片面性,導致資金池法、線性規劃法和財務規劃模型等以資產或負債為內容的具體管理方法也會加強和延伸這種片面性。其實,這只是商業銀行管理理論的困境之一。
商業銀行管理理論的另一個困境就是,現行的諸多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方面的教科書不只是單方面從管理的自然技術屬性來研究銀行管理,而且還把銀行經營運作中技術性聯系很強的業務人為分割開來并機械地加以研究。比如,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教科書中常見的情形就是,把資產管理、負債管理和流動性管理分別分成不同章節講述;還有就是把商業銀行貸款管理和企業信貸風險管理也分別分成不同章節進行研究,諸如此類,不一而足。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對某個論題像“解剖麻雀”般地“分而析之”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僅僅是把“解剖麻雀”形而上學地加以運用,并且對“解剖麻雀”觀點背后的“個別到一般,特殊到普遍”的哲學要義全然不知的話,那么就有可厚非了。實際上,除了上述資產、負債和流動性管理之間以及貸款管理與企業信貸風險管理之間密切相關以外,商業銀行管理中還有其它很多管理項目之間的關系都是密不可分的。我們需要用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觀點對這些項目進行辯證研究,機械的“解剖麻雀”觀是要不得的。
2.2 商業銀行管理實踐方面的困境
從管理二重性角度來看,如果說現在的一般企業管理由于在自然技術屬性與社會屬性方面偏倚重于一方、缺乏把兩者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科學管理理論指導而被稱為“瘸腿管理”的話,那么目前的商業銀行管理就可以被稱為“單腿管理”。因為當前商業銀行不僅缺乏像一般企業管理中人際關系學說和行為科學那樣專門研究人與人際關系的管理理論,而且也沒有反映管理二重性辯證關系的科學理論的指導,在此情況下,經濟中出現以巴林銀行為代表的銀行倒閉事件以及人們發出“不斷下降的競爭力和沉重的監管負擔,正在將商業銀行推向死亡” 的感慨,都是不足為奇的。這恰恰是銀行管理實踐方面困境的寫照。
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相比,盡管它們正在奉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有“單腿性”,但是,我國的資產負債管理依然不可與之同日而語。正如我國有些學者所言:“我國銀行的內部管理基本上還處于資產管理和負債管理階段,沒有真正進入全面資產負債管理階段。”具體說來,我國商業銀行管理實踐中的困境主要體現為目前尚無法有效得到解決的一些矛盾。比如,實行能夠體現管理二重性辯證關系的科學管理與缺乏這種科學管理理論指導之間的矛盾,實行全面資產負債管理與某些銀行職員因素質差而讀不懂資產負債表之間的矛盾,實行全面資產負債管理與商業銀行資產管理部門和負債管理部門內部各自為政的矛盾,實行全面資產負債管理對員工群策群力和團隊精神的要求與銀行職工在現有獎懲機制下工作積極性不足的矛盾等等。
3 商業銀行實行辯證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原則
商業銀行要逐步擺脫管理實踐中的困境,應該把辯證管理觀落實到具體的管理中工作,通過具體的銀行業務及相關管理踐行辯證管理觀。在此過程中應遵循如下思路和原則:
3.1 商業銀行應該從其自身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把握自己的生存規律及將來的發展趨向
構成人類社會的各種要素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構成的人類社會基本要素。第二類是由氏族部落、民族、家庭、企業、國家與政黨等組成的人群共同體或社會組織。第三類是包括需要、利益、社會分工和社會交往等在內的運籌性因素。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商業銀行應該用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的辯證眼光,在人類社會基本要素構架下,在商業銀行與其他人群共同體和社會組織共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考察商業銀行與其他社會組織與人群共同體如何通過選擇、調動、處置、分工、匹配等手段來發揮運籌性因素的作用,從而由商業銀行發展的歷史軌跡中概括、總結并發現規律,以便為自身的發展提供規律性指導。
3.2 建立商業銀行辯證管理的雙中心制
客觀經濟活動過程的辯證二重性決定了商業銀行管理的辯證二重性和辯證管理的雙中心制。如圖1所示,銀行管理自然技術關系和人與人際間的社會關系決定了銀行必須同時以人和工作為辯證管理的中心,處理好以工作為管理中心和以人為管理中心的辯證關系,才能確定科學的領導方式和領導行為,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3.3 商業銀行應在不同環境下確定自己的行為準則和行為模型
無論在確定性還是不確定性條件下,商業銀行應該能夠處理好營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三者之間辯證關系,處理好銀行偏好與銀行效用的辯證關系,在此基礎上確定銀行理性選擇行為、行為準則和行為模型。這決定了商業銀行生存和發展的現狀和前景。
3.4 在綜合權衡各個管理主體不同管理特征的基礎上合理確定商業銀行的最佳管理策略
商業銀行負債經營和經營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商業銀行管理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銀行的經營對象是銀行重要的管理客體,同時也可能是不同特征的另外其它管理主體的管理客體。例如,商業銀行給生產性企業發放的貸款,既是商業銀行的管理客體,又是作為借款人的生產性企業的管理客體,同時還成為銀行監管、證券監管等部門的管理客體。如圖2所示,銀行對貸款的貸前、貸中和貸后管理的二重性與銀行信貸客戶使用信貸資金進行生產的管理二重性融合在一起,增加了銀行管理的復雜性。這也正是我們研究和倡導商業銀行進行辯證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1)按銀行業務關聯度或重要性不同,把銀行業務分為不同的業務群,研究同一業務群內部和不同業務群之間的辯證關系,在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前提下,把重要的業務群管理與銀行內部組織結構管理結合起來,對重點業務群的管理交由相關部門進行專項管理。比如,可以把商業銀行市場營銷與金融創新業務合并成為一個業務群,并建立金融產品創新推廣部專門負責這一業務群對老產品的改良和新產品的創造、原有市場的鞏固和新市場的開拓等業務的辯證管理。
(2)處理好以工作對象的銀行業務績效管理與以人為對象的人力資源管理之間的辯證管理關系,在此基礎上建立良好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與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楊文士編著.管理學原理(第二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2]張金鰲.二十一世紀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M].中國金融出版社,2002.
[3]陳功偉.試論辯證管理[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3).
篇5
設計作為人類改變生活方式的一種方法,時刻對人類生活產生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自從20世紀著名的建筑設計師密斯?凡?德?羅提出了“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后,設計師們將其奉為金科玉律,不管是在建筑領域還是工業設計或平面設計等眾多學科中都將“少即是多”奉為設計的第一準則,認為簡單的才是美的,對復雜噤若寒蟬,視裝飾為罪惡,一度將極簡主義推向藝術運動的。
簡單與復雜在設計中交織存在
世界原本就是復雜、多元化的,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和內容都要求的越來越高,對產品的功能要求越來越多,這使得簡單的設計越來越少,復雜的事物越來越多。有缺陷的設計卻承載著復雜的結構會使消費者在使用時產生困惑甚至有難以接受的挫折感。這時候人們就開始懷疑是否是設計出了問題,設計師是否已經開始悖棄了“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疑問,是因為人們誤解了設計的作用。
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曾提出好的設計能夠幫助我們馴服復雜,不是讓事物變得簡單,而是管理復雜。技術的復雜性是不可避免的,但因為復雜的事物總是挑戰著人們長期養成的習慣,所以很大程度上人們并不愿意去承認這些復雜是必需的。實際生活中,人們總是追逐潮流并期盼著自己能站在科技的前沿,都喜歡有著強大功能的物品,這意味著能從中獲得更多的服務。對于那些功能符號簡單的物品并不愿意去看好,忽視了功能的強大和復雜科技是相輔相成的。一旦人們在一個領域越專業,那么他會更熱衷于復雜程度高的設計。總的來說,人們不愿意去接受過于簡單和過于復雜的設計。
恩格斯從《邏輯學》中總結和提煉了辯證法的三大規律,包括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其中對立統一規律是基本規律、核心規律,其它兩個規律是在對立統一規律基礎之上展開的。對立和統一的關系反映的就是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矛盾,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著對立統一的關系,并且始終不可分割,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慣的人即使是對同一件設計物也會在使用理解上會產生差異,所以對復雜與簡單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而這種對復雜和簡單的理解矛盾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復雜的設計物在設計師良好的組織下會呈現出簡單的形制,而簡單的物若沒有合理的組織設計也會出現操作使用問題。
管理復雜
伴隨著科技進步,社會得到大步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科技進步帶來的復雜的功能和結構對設計師的挑戰也同時越來越大,在使用層面上的簡化總是導致潛在的技術構造的復雜性增加。表面上簡單的東西內部可能有著極為復雜的系統;內在的簡單系統則可能會導致表面上的極度復雜。并且感覺簡單的并不一定就等于用起來操作會簡單,隨著可控制和顯示的數量增加,簡單的感覺會大幅降低。如何通過添加更多的控制部分和顯示來改善操作上的復雜性,找到復雜中的秩序和規律,將其合理地組織,將簡單的界面提供給客戶,使得事物達到最理想的使用狀態也是設計師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設計的目標是能為人良好、方便的使用。一個設計無論是簡單或是復雜,它的有用性都排在第一位,不能滿足功能使用性的產品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復雜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必要的。如果設計強制性的去降低物品的復雜性只會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復雜。將復雜系統通過組織管理而結構化使令人困惑的系統轉換成可理解和易使用的形式方法,使其容易地解釋任務,為其他人提供使用上的便捷。
對于消費者來說,被動地去接受或者是拒絕復雜都是不可取的,物品為人所用,因人的使用而產生價值,即使是最好的設計也需要人的配合。在選擇一件功能產品時,必須主動學會去管理復雜。
結語
篇6
本人長期從事生物進化理論的研究工作,從生物進化研究擴展到人類社會進化和文化進化最一般規律的思考。“辯證法不過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注:恩格斯:《反杜林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頁。 )所以自然想到要用辯證法。在研究工作中我發現,就進化事件而言,原有的辯證法體系似乎存在著一個解釋功能的空白。(注:參見拙著:《突變和進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4—137頁。)眾所周知, 在傳統的辯證法概念體系中不包含進化概念。也就是說,進化不在形而上,而在形而下,是要被說明的對象。我原以為,通過辯證法的若干次演繹并加上一些具體條件,進化現象可以得到較徹底的說明。我遵循著這樣的思路,試圖從辯證法的三個規律和一系列范疇中推出世界所有事物或有些事物進化的必然性;理清進化論思想的依據和給進化確立一個標準。但經過相當長時間努力,始終未能如愿。
我始終認為辯證法如果缺少了對進化現象的解釋或說明,這一哲學的對象可能是不完整的。對于進化現象的進一步考察,令我驚奇地發現,進化現象的邏輯依據是物質的層次與層次間的關系。現實事物中“變”與“進”的統一只有放在物質層次結構的框架里面才能夠被理解:不同層次和跨層次間的相互作用,使得最早發生于事物內外各個層次上的突變(內在隨機性)協調一致,在整體上顯現新的特性。故此,我把層次結構稱為進化論的第一原理。(注:參見拙著:《突變和進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4—137頁。 )原有的辯證法概念體系,正是缺少了層次這一基本范疇,所以不能圓滿地解釋進化,同樣也不能圓滿地解釋退化。而層次這一觀念,不能被自然而然地從辯證法的其它范疇和規律中推出來,也不能由其它概念或范疇代替,它與辯證法的諸范疇和概念在含義上是互相獨立的。所以我由此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讓層次概念加入到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的行列中來,同唯物辯證法的其它基本范疇:物質、運動、時間、空間、聯系、發展、多樣性統一等(注:它們是辯證法的元范疇,在含義上彼此獨立,且沒有否定詞。)一齊作為辯證法三大規律和諸對范疇原理的支撐點。
從復雜性和復雜系統演化理論研究中獲得的哲學啟示
從本世紀40年代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人們對世界認識的視野進到了被以往稱為復雜性事物的領域,復雜性和復雜系統演化成為科學家和哲學家們最關注的研究課題之一。(注:王志康:《論復雜系統演化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對一種新的進化論或發展觀的探索》;載《廣州體院學報》第16卷社會科學專輯。顏澤賢等主編:《復雜系統演化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在這一研究過程中,本人給自己設定的任務,是尋找復雜系統演化理論的邏輯起點。分別涉及到三個概念,它們就是復雜性、系統和演化,它們雖然被經常使用,出現在各種著作和文章中,但長久以來一直沒有明確、公認的定義。在這里,我們遇到了同在進化論研究中發生的類似情況,僅靠原有的辯證法體系的演繹無法確切地表達出三個概念的含義。而復雜性、系統、演化三者也不適合作為哲學的元范疇。因為,它們均可以帶否定詞,或與原有的元范疇在含義上交錯或相近。 那么,系統又是什么呢?“系統是物質多樣性統一的具體化形式”。(注:參見拙文:《論一般系統論的系統定義和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系統定義——兼論康德〈宇宙發展史概論〉中的系統思想》,載《新時期社會科學教學與研究》,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注:參見拙文:《論系統在哲學范疇中的地位》,載《廣州體院學報》1993年社科專輯。)在這里,我們必須再一次使用層次觀念。任何一個具體的物質系統都是其母體——物質層次結構中的一部分或一個區段。換句話說就是,層次必須先于系統存在,只有這樣才能把系統的起源及其分類搞清楚。其性質是由同層次事物關系決定的系統可視為簡單系統,具有簡單的多樣性統一關系,而性質由不同層次事物相互關系決定的系統,具有復雜的多樣性統一關系,屬于復雜系統。引進了層次觀念,才使我們對于什么是簡單事物,什么是復雜事物,以及兩者之間的最根本的區別有了一個客觀性的判別標準,從起源上揭示了系統和復雜系統的存在。我由此想到,如果辯證法承認系統性或系統的存在,它必須接納層次作為基本范疇。
最后是關于演化。不知什么原因,傳統的哲學對演化的解釋比較模糊或不作解釋。當我去尋找這一問題的答案的時候,我發現了層次對于演化的重要性。在引入層次觀念之后,我得到如下滿意的結果:(注:詳細論述請參見《復雜系統演化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二章:復雜系統及其演化。)所謂演化,即指事物從一種多樣性統一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多樣性統一形式的具體過程。從總體上講,演化沒有開始也沒有終止,不是從一到多,也不是多歸一,而是一種多和一的統一到另一種多和一的統一。演化是復雜性系統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跨層次相互作用下形成突變、約束、編碼和組織等各層次結構更新與協調的演化機制。熱力學第二定律和達爾文進化論的矛盾可以在復雜系統理論的框架下得到解決:同層次的無序變化是不同層次的有序變化;不同層次的有序變化制約同層次的無序變化。變異分層次輸入,分層貯存,分層管理,跨層次起作用,通過逐級反饋、分檢和放大,系統內部和外部多樣性統一關系不斷更新,適應整體環境的變化。對于事物演化的解釋立足于層次論。演化中產生的兩種不可逆方向唯有在承認層次客觀性的前提下才能解決。因為,迄今為止,人們還沒有找到能夠有效地說明偶然的因果聯系和必然的因果聯系可能在一個簡單(無層次)系統內實現統一的機制。“變…選…進”,簡單系統的組織顯然要靠它組織。只有當原因是必然的原因,產生必然的結果,同時又是偶然的原因,產生偶然的結果,必然的結果與偶然的結果又互為新的因果,達到協調統一,才能出現抑制熵增的趨勢。復雜系統,即性質由不同層次和跨層次相互關系決定的系統具備偶然性因果聯系與必然性因果聯系產生協調統一的條件:因果聯系的層次產生返身相互作用,使系統內部產生新質和各要素、部分協調統一的關系。
從思維創造性研究中獲得的哲學啟示
揭開人類思維的秘密,特別是闡明思維創造性或創造性思維的機制,一直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事,近年來也成為了哲學工作者的一個熱門課題:從辯證法的角度說明新思想的形成。當我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時候,我發現,如果不將思維的各個層次區分開來,就找不到相互作用的依據,辯證法在這里依然只能作空洞、抽象的說明。
于是,我著手將各種已知的思維方式由外至內進行分類排隊,初步形成了一個思維層次結構系統:直接感性/間接感性/理性/世界觀/明意識/潛意識/意識之上。(注:參見《突變和進化》跋:精神的快樂是創造。)這是一個具有質的包含與被包含、控制與被控制關系的等級結構系統即復雜性系統。任一層次上的事物都處在跨層次的相互關系之中。但同時各層之間的相對獨立性也是顯明的:不同的思維層次各自與自己相關的認識上的物質客體和認識上的物質主體產生相互作用。一個層次上的變異不僅改變該層次的狀態,而且改變其它層次的狀態以及整個層次結構的統一關系。這樣,每一種方式即每一個層次都使我們獲得局部經驗和關于對象的局部的一些觀念。由各個渠道輸入進來的不同層次水平的經驗和觀念,將在我們的思維中建立起跨層次的統一關系。于是,我們的思維結構便選取了一定模式。我們的思維一刻也不停頓,總是處在一種活躍狀態之中。所以,它不會只采取唯一的一種初始的模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協調來自各個層次的變異信息(相對于原有觀念的新觀念,或相對于現存觀念的超前觀念等)之間的關系。思維系統上的各個層次上的事物可能經常被替換,甚至發生混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由于我們的感性器官發生了變異,產生錯覺或更加精良,或者是由于接受了某種新的邏輯或哲學,或者處在了某種心理情緒的臆境中。我們的思維要隨時整頓各個層次上的承載物,使得它們有序,合理反映客觀世界。
除了思維系統中跨層次相互作用形成的突變、約束、編碼和組織等復雜性作用的機制以外,沒有哪一個事先安排好的程序能夠使我們的思維具有創造性和預見性。正因為所有事件都發生在一個多層次結構的體系中,“混亂產生有序”才具有極大的可能性。超出個體、獨立于個體的社會化的意識,也同樣具有一定的層次結構,社會意識的創造性同樣來源于各層次的自主性變化(突變),以及跨越層次的相互關系導致的其它復雜性產生和存在的作用機制。我想僅此而言,層次論所具有的強大的解釋的功能,恐怕也是原有辯證法體系難以替代的。
從社會系統工程研究獲得的哲學啟示
錢學森等同志提議,要把社會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研究,(注:魏宏森、曾國屏:《系統論——系統科學哲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190頁。)我很贊成。歷史辯證法必須反映歷史發展的本來面目,隨著歷史本來面目的揭示而改變原有的形式。
那么,我們的工作到底應該從哪里開始呢?經過一翻思索之后,我決定在傳統的辯證法的基礎上引進層次觀念,把“人類社會天然地具有層次等級結構”和“人類社會天然地置于物質的無限層次結構系列中”這些命題作為探討問題的出發點。這樣,社會的發展亦可以用復雜系統演化理論加以分析了。來自社會內外各層次上的變化和跨層次相互作用導致社會組織和運作在同一個歷史時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形式。社會可以作為一個開放系統來處理。社會的復雜性來自社會的層次性。我獲得的結果是:社會系統中各要素或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競爭的。無限制的競爭導致社會朝混亂的方向發展,而無競爭的社會將走向衰退和死亡。社會的層次結構對于社會各要素、各部分之間的競爭和無序的趨勢產生制約、協調和組織作用,迫使各個部分合作和遵守一定的規則。所以,各部分、各個層次之間的關系就決定社會系統的性質:是發展的,還是衰退的,或者說,是“活”的,還是“死”的。活的社會系統一定是一個復雜系統,但復雜系統不一定是活的社會系統。一個社會系統是活的,還是走向死亡的,關鍵是:一、社會的各個要素、各個部分、各個層次的活動力是否都被充分激發起來了。二、各個層次含跨層次之間是否建立起了一種相互促進、制約、協調和統一的關系。(注:《層次、復雜性與社會系統演化》,載《自然辯證法研究》1996年第一期。)社會系統工程的研究之所以是有可能和有意義的,就是因為社會本身具有復雜性。人在社會客觀規律面前不是被動的、無能為力或無所作為的。社會系統工程的任務就是:從社會層次結構方面考查現存社會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各層次的關系,進而確定一個社會系統的性質;設計、構造、預設可能的社會系統;通過比較、分析、論證,判定一種最佳的社會模式系統,作為社會變革的理論依據。
結論:層次觀念是辯證法新形態的重要切入點之一
篇7
恩格斯這些年被我們冷落了,而這種冷落不利于我們深化對哲學的理解。傳統理解哲學的視角是“恩格斯視角”,其基點是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經典表述,由此出發所看到的哲學就是后來的體系化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改革開放以來,對哲學的理解主要采取了“青年馬克思視角”,其基點是感性實踐活動,由此出發所看到的哲學就是今天被多數學者所接受的“實踐唯物主義”。視角轉換的一個直接后果是恩格斯思想的邊緣化,以至于今天人們寧愿提說“馬克思哲學”而不愿提說“哲學”,似乎這樣就可以對恩格斯的哲學另做處理。
隨著研究的深入,事情讓人感到并不如此簡單。人們首先需要正視的問題是:哲學的本來面貌能否等同于從某一特定視角所觀察到的面貌?是否存在某種絕對優越的觀察視角,該視角的觀察結果就等于或約等于哲學本身?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意味著哲學的解釋視閾是封閉的、有限的和同質性的,意味著“恩格斯視角”和“青年馬克思視角”或此或彼,二者必居其一。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意味著哲學的解釋視閾應是開放的、無限的和異質性的,意味著突出恩格斯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觀點不必以遮蔽馬克思的實踐觀點為代價,反過來重視馬克思的思想也不必以輕視恩格斯的思想為代價。我本人持后一種看法。我認為,恩格斯的哲學其實并不等于被“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體系所定型的那個樣子,其意蘊要比通常所估計的豐富得多。如果說上述兩種視角易于呈現馬恩二人的差異的話,那么一定還存在許多別的視角足以彰顯二人的一致性,而哲學的本來面貌也許正在這些異質性視角所復合出來的樣態里。
恩格斯既是哲學的創始人之一,又是哲學的第一個闡釋者。恩格斯系統建構和闡發哲學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晚年,所反映的思想至少在著者本人看來應是最成熟的思想。這些思想主要體現在下述著作中:《反杜林論》(寫于1876年9月至1878年6月)、《自然辯證法》(寫于1873年至1883年,1885年至1886年作了個別補充)、《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寫于1886年初)。這幾部著作的時間跨度達十多年,是恩格斯50多歲到60多歲之間的作品,其中的思想保持著高度的連貫性。從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哲學思想(或恩格斯所建構和闡發的哲學思想)至少可以分為兩大基本層面:元理論層面和對象理論層面。元理論層面的中軸觀點就是本文所要論述的關于“哲學終結”的思想,而對象理論層面的中軸觀點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有關“哲學基本問題”和辯證法的思想。對后者的理解必須以對前者的理解為前提,而在剝離了元理論的情況下去把握對象理論,只能是舍本逐末。就此而言,傳統的“恩格斯視角”其實只是恩格斯的對象理論視角,而不是恩格斯的元理論視角。
二、恩格斯關于“哲學終結”的命題及相關表述
恩格斯明確提出“哲學終結”這個命題,是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的第一部分(關于“哲學基本問題”的論述是在第二部分)。他說:“假定一切矛盾都一下子永遠消除了,那末我們就會達到所謂絕對真理,世界歷史就會終結,而歷史是一定要繼續發展下去的,雖然它已經沒有什么事情可做了。……這樣給哲學提出任務,無非就是要求一個哲學家完成那只有全人類在其前進的發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末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學也就終結了。我們就把沿著這個途徑達不到而且對每個個別人也是達不到的‘絕對真理’撇在一邊,而沿著實證科學和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的途徑去追求可以達到的相對真理。總之,哲學在黑格爾那里終結了:一方面,因為他在自己的體系中以最宏偉的形式概括了哲學的全部發展;另一方面,因為他(雖然是不自覺地)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走出這個體系的迷宮而達到真正地切實地認識世界的道路。”(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先前那種想要在一套體系中窮盡“絕對真理”的哲學到黑格爾那里已經走到了盡頭,從而辯證的實證科學得以引領。
在另外幾個地方,恩格斯雖未使用“哲學終結”的字眼,但闡述的內容是關于“哲學終結”的。他在《反杜林論》中說:“在這兩種情況下(指把歷史和自然都看作過程——引者注),現代唯物主義都是本質上辯證的,而且不再需要任何凌駕于其他科學之上的哲學了。一旦對每一門科學都提出了要求,要它弄清它在事物以及關于事物的知識的總聯系中的地位,關于總聯系的任何特殊科學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其他一切都歸到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實證科學中去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他還在《自然辯證法》中說:“自然科學家滿足于舊形而上學的殘渣,使哲學還得以茍延殘喘。只有當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接受了辯證法的時候,一切哲學垃圾——除了關于思維的純粹理論——才會成為多余的東西,在實證科學中消失掉。”(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兩段話的意思是: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作為實證科學的辯證化,使得哲學(關于思維的純粹理論除外)變得多余。
上述兩方面的表述角度不同,但中心意思相同,即:哲學的終結和實證科學的興盛是相互關聯和相互對應的。具體說來,哲學之所以終結,在于它既是非實證的,又是非辯證的。非實證,意指往往以觀念中虛構的聯系代替可以觀察到的真實的聯系;非辯證,意指總想一網打盡“絕對真理”。哲學之所以剛好在黑格爾那里終結而不在其他地方終結,一方面是因為黑格爾將這種非實證又非辯證的“絕對真理”體系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以至于物極必反,另一方面是因為黑格爾在其非辯證的框架內使辯證法得到了有史以來最充分的發育,從而為實證科學的辯證化準備好了唯一正確的思維方式。與哲學的終結相對應的是實證科學地位的最大提升。實證科學早已有之,此前之所以不能代替哲學,是因為它雖是實證的,卻不是辯證的,世界的辯證聯系只得靠哲學去建立。在黑格爾時代結束時,實證科學自身開始了辯證化的過程,這就使得出現一種既實證又辯證的科學成為可能。如果科學既實證又辯證,那么,既不實證又不辯證的哲學顯然就是多余的,至于雖不實證卻還辯證的哲學(即作為思維學說的辯證法本身)則可以繼續保留。
可見,在恩格斯關于“哲學終結”的命題及相關表述中,其“哲學終結”觀是一種“有限終結觀”——終結那些構造自然規律體系和歷史規律體系的哲學,將它們的職權移交給辯證的實證科學,同時保留研究思維規律(形式邏輯和辯證法)的哲學。在這二者之間,恩格斯還空出了一片重要的學科領域,這就是上述引文中提到的“現代唯物主義”、“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等類似思想和活動所居留的學科領域。這些領域究竟屬于實證科學還是屬于哲學,恩格斯未加界說。
三、“哲學終結”的兩個維度——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形而上學的終結
恩格斯關于“哲學終結”的思想有著自身確定的內涵,該內涵是由兩個維度共同加以規定的,即: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形而上學的終結。唯心主義的終結所開啟的是唯物主義,形而上學的終結所開啟的是辯證法,因而這兩個維度也可以叫做唯物主義維度和辯證法維度。單就這一點而言,稱恩格斯的哲學(或恩格斯所表述的哲學)為“辯證唯物主義”不僅不錯,而且十分恰當。但問題在于,恩格斯的這兩個維度就其直接的含義來說,并不是建構新的哲學體系的維度,而是“終結哲學”的維度。如果不以“終結哲學”為前提,“辯證唯物主義”的精神實質就會被丟掉。
先看唯心主義的終結這一維度。什么是恩格斯要加以終結的唯心主義?即是:在研究自然界和人類歷史的過程中,用幻想的聯系代替真實的聯系,或者說用思辨的聯系代替實證的聯系的那種哲學。這不僅存在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斗爭,更重要的是存在唯心主義和實證科學(亦即哲學與實證科學)的斗爭。終結唯心主義和終結哲學是一回事,終結唯心主義的目的不是要建構一套唯物主義的自然體系和歷史體系,而是要將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具體聯系交給實證科學去研究。恩格斯的口號是“從事實出發”,他說:“不論在自然科學或歷史科學的領域中,都必須從既有的事實出發,因而在自然科學中必須從物質的各種實在形式和運動形式出發;因此,在理論自然科學中也不能虛構一些聯系放到事實中去,而是要從事實中發現這些聯系,并且在發現了之后,要盡可能地用經驗去證明。”(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實際上,恩格斯之所以要反對黑格爾的自然哲學,嘲笑杜林的《合理的物理和化學的新的基本定律》,就是因為他們都犯了將臆測的自然規律強加給自然界的唯心主義錯誤。因此,恩格斯在劃分唯物唯心陣營時才這樣說:“凡是斷定精神對自然界說來是本原的,從而歸根到底以某種方式承認創世說的人(在哲學家那里,例如在黑格爾那里,創世說往往采取了比在基督教那里還要混亂而荒唐的形式),組成唯心主義陣營。”(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并聲明有關用語不能在別的意義上被使用。他的意思無非是說:精神和自然界誰產生誰的問題不是一個靠思辨的玄想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證科學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從前的唯物主義哲學之所以具有合理性,不是因為它是哲學的緣故,而是因為它的結論接近于實證科學的結論。
接下來再看形而上學的終結這一維度。恩格斯批判形而上學的篇幅要遠遠多于批判唯心主義的篇幅。關于什么是形而上學,恩格斯說得很清楚:“把自然界的事物和過程孤立起來,撇開廣泛的總的聯系去進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們看做運動的東西,而是看做靜止的東西;不是看做本質上變化著的東西,而是看做永恒不變的東西;不是看做活的東西,而是看做死的東西。這種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從自然科學中移到哲學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幾個世紀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種形而上學不僅存在于自然科學中,而且也存在于歷史科學中,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設計、空想社會主義的絕對真理觀,都是其表現。形而上學的終結包含兩個層面:一是作為實證科學的思維方式的形而上學的終結,一是作為哲學學說的形而上學的終結。前者,實證科學本身的發展正在導致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終結。“自然科學現在已發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它再不能逃避辯證的綜合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馬克思揭示了人類社會的運動規律,特別是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形態中的剩余價值規律,使得歷史學科也發生了辯證的革命。后者,黑格爾恢復了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使哲學形而上學遭受了沉重打擊。只要將黑格爾的辯證法從他的僵化體系(亦即形而上學外殼)中解放出來,并置于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哲學形而上學(包括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的喪鐘就會響起。需要強調的是,實證科學中形而上學的終結不僅不意味著實證科學的終結,反而意味著實證科學因辯證化而獲得新生,并且這種新生恰好又構成哲學終結的條件;至于哲學中形而上學的終結,則僅僅是哲學自身的終結。所以,形而上學的終結不管具體形式如何復雜,歸根到底仍然是哲學的終結,而不是用辯證的關于自然和歷史的哲學體系去取代形而上學的哲學體系,更不是拿這種哲學體系去替代實證科學。
將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終結看成哲學的終結的兩個維度,對于準確把握恩格斯的哲學(或恩格斯所闡發的哲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脫離哲學的終結來談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終結,只會導致黑格爾式的體系哲學的重建;即使這種體系既唯物又辯證,也與恩格斯的本意大相徑庭。
四、“哲學終結”的兩個領域——自然哲學的終結和歷史哲學的終結
對“哲學終結”來說,唯心主義的終結和形而上學的終結是兩種學說類型和兩種思維方式的終結,而自然哲學的終結和歷史哲學的終結則是兩大學科領域的終結。或者說,前兩種終結涉及的是“哲學終結”的內涵方面,而后兩種終結涉及的則是“哲學終結”的外延方面。這里所說的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特指那種以哲學方式構造自然規律體系和歷史規律體系的學科領域,終結它們不因為別的,只因為它們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淵藪。就此而言,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的終結也可視為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終結的落實。
關于自然哲學的終結,恩格斯說:“由于這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其他巨大進步,我們現在不僅能夠指出自然界中各個領域內的過程之間的聯系,而且總的說來也能指出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了,這樣,我們就能夠依靠經驗自然科學本身所提供的事實,以近乎系統的形式描繪出一幅自然界聯系的清晰圖畫。描繪這樣一幅總的圖畫,在以前是所謂自然哲學的任務。而自然哲學只能這樣來描繪:用理想的、幻想的聯系來代替尚未知道的現實的聯系,用臆想來補充缺少的事實,用純粹的想象來填補現實的空白。它在這樣做的時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預測到了一些后來的發現,但是也說出了十分荒唐的見解,這在當時是不可能不這樣的。今天,當人們對自然研究的結果只是辯證地即從它們自身的聯系進行考察,就可以制成一個在我們這個時代是令人滿意的‘自然體系’的時候,當這種聯系的辯證性質,甚至迫使自然哲學家的受過形而上學訓練的頭腦違背他們的意志而不得不接受的時候,自然哲學就最終被清除了。任何使它復活的企圖不僅是多余的,而且是一種退步。”(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恩格斯的意思很清楚:自然界客觀存在著一套辯證聯系的規律系統,對自然界的正確認識無異于該系統的思想圖畫;描繪這一圖畫必須具備兩個要件,一是這種描繪必須是經驗的和實證的,二是這種描繪必須是辯證的;自然科學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二者兼備,但自然哲學則永遠不可能具備前一個要件,因此必然被自然科學所取代。可見,恩格斯所要終結的不是某種特定的自然哲學理論,而是自然哲學這一學科。
歷史哲學的問題首先在于它的形而上學性質。資產階級的啟蒙理想標榜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義、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可是由這些華美約言換來的卻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空想社會主義自命為絕對真理、理性和正義的表現,最終也不免“陷入純粹的空想”。(注:參見《反杜林論》“引論·概論”和“社會主義·歷史”等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黑格爾雖然恢復了辯證法這一最高的思維形式,但“在這里,歷史哲學、法哲學、宗教哲學等等也都是以哲學家頭腦中臆造的聯系來代替應當在中指出的現實的聯系,把歷史(其全部和各個部分)看做觀念的逐漸實現,而且當然始終只是哲學家本人所喜愛的那些觀念的逐漸實現。”歷史哲學由此進一步暴露出了它的唯心主義性質。有鑒于此,恩格斯指出:“在這里也完全像在自然領域里一樣,應該發現現實的聯系,從而清除這種臆造的人為的聯系;這一任務,歸根到底,就是要發現那些作為支配規律在人類社會的歷史上為自己開辟道路的一般運動規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馬克思的歷史觀就是對這種規律的揭示。“這種歷史觀結束了歷史領域內的哲學,正如辯證的自然觀使一切自然哲學都成為不必要的和不可能的一樣。”(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在這一嚴格的意義上,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社會主義學說都不再是哲學,而是歷史領域的實證科學,或者說,它們的高明不是因為它們是一種嶄新的哲學,而是因為它們已經跟哲學劃清了界限。當恩格斯說由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的發現,“社會主義已經變成了科學”時,當他將“理論的社會主義和已經死去的哲學”對舉時,(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他的意思無非是說“社會主義已經不再是哲學”,因為哲學“已經死去”。
總結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的終結,恩格斯認為,“現在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再是要從頭腦中想出聯系,而是要從事實中發現這種聯系了。這樣,對于已經從自然界和歷史中被驅逐出去的哲學來說,要是還留下什么的話,那就只留下一個純粹思想的領域:關于思維過程本身的規律的學說,即邏輯和辯證法。”(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在恩格斯的心目中,關于自然界和歷史的哲學,不論它所試圖建構的是局域性聯系還是總體性聯系,因其不可避免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錯誤,其使命都徹底結束了。
五、“哲學終結”的前提與限度
前已述及,恩格斯的“哲學終結”觀是有限終結觀。這種有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它以堅持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為基本前提,二是它為哲學保留了思維領域這塊地盤。這兩個方面又是密切關聯的。
跟多數哲學家一樣,恩格斯堅信“思維和存在的一致”。他說:“我們的主觀的思維和客觀的世界服從于同樣的規律,因而兩者在自己的結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須彼此一致,這個事實絕對地統治著我們的整個理論思維。它是我們的理論思維的不自覺的和無條件的前提。”(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他還說:“思維規律和自然規律,只要它們被正確地認識,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恩格斯的意思是,客觀世界是有規律的,人的思維也是有規律的,如果被正確認識的話,二者必然是一致的。
什么是恩格斯所說的被正確認識的規律呢?這就是而且只能是辯證法的規律。在恩格斯的用法中,“辯證法”和“辯證法的規律”是不同的概念。關于“辯證法”,他有幾段經典表述:“辯證法不過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辯證法被看作關于一切運動的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辯證法就歸結為關于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關于“辯證法的規律”,也有相應的表述。“辯證法的規律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抽象出來的。辯證法的規律不是別的,正是歷史發展的這兩個方面和思維本身的最一般的規律。實質上它們歸結為下面三個規律:量轉化為質和質轉化為量的規律;對立的相互滲透的規律;否定的否定的規律。”(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兩個系列的規律(指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引者注)在本質上是同一的,但是在表現上是不同的,這是因為人的頭腦可以自覺地應用這些規律,而在自然界中這些規律是不自覺地、以外部必然性的形式、在無窮無盡的表面的偶然性中為自己開辟道路的,而且到現在為止在人類歷史上多半也是如此。”(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恩格斯將“辯證法”和“辯證法的規律”有意加以區別,是為了說明“辯證法”是一種認識、一門科學,“辯證法的規律”則是一種客觀存在,“辯證法”是對“辯證法的規律”的反映。這種區分跟他對“主觀辯證法”(或“概念的辯證法”)和“客觀辯證法”(或“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的區分是相聯系的。關于后一種區分,他說:“所謂客觀辯證法是支配著整個自然界的,而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而已”,(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這樣,概念的辯證法本身就變成只是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的自覺的反映,從而黑格爾的辯證法就被倒轉過來了,或者寧可說,不是用頭立地而是重新用腳立地了。”(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15-216、220、241-242、242-243、253、253、239、239、239頁。)
在這里,恩格斯沒有明確告訴我們:是否根據上述看法,研究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就應該是屬于實證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的任務,而研究主觀辯證法的任務則繼續由哲學來承擔?但從他反復講“辯證法是科學”這一點不難看出,直接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辯證法規律的那種“辯證法”,或者說“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的那種“辯證法”,甚至更明確地說,包括馬克思的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和恩格斯本人的自然辯證法在內的這種“辯證法”,肯定是科學而不是哲學。那么,什么是作為哲學的辯證法呢?或者說什么是作為關于思維的純粹理論的辯證法呢?甚至更明確地說,什么是恩格斯留給哲學作為保留地的辯證法呢?恩格斯沒有講。雖然如此,他的意思卻比講出來還要清楚,那就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當然是其革命的方面得到了恢復而唯心主義的裝飾被擺脫了之后的辯證法。在《反杜林論》的“引論”中,恩格斯說:“就哲學是凌駕于其他一切科學之上的特殊科學來說,黑格爾體系是哲學的最后的最完善的形式。全部哲學都隨著這個體系沒落了。但是留下了辯證的思維方式以及關于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在產生和消失的不斷過程中無止境地運動著和轉變著的觀念。不僅哲學,而且一切科學,現在都必須在自己的特殊領域內揭示這個不斷的轉變過程的運動規律。而這就是黑格爾哲學留給它的繼承者的遺產。”(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更重要的是,黑格爾的辯證法一旦得到唯物主義的改造,其作為主觀辯證法跟由實證科學所揭示的客觀辯證法實際上就成了一個東西。這種情況下,當務之急就不是繼續在“主觀辯證法”即哲學方面下功夫,而是在“客觀辯證法”即科學方面下功夫,包括在“利用辯證思維對這些科學成果進行概括”方面下功夫,正如恩格斯本人在“自然辯證法”方面所示范的那樣。
這樣一來,在恩格斯這里,“哲學終結”的限度就一目了然了。首先,對自然哲學和歷史哲學,或者說對一切關于外部世界的哲學,都要加以終結;取而代之的是經驗的、實證的和辯證的自然科學和歷史科學。這些科學所揭示的規律,一定是合乎并表達了辯證法的,不過,它們并不直接講辯證法本身。其次,“在以往的全部哲學中還仍舊獨立存在的,就只有關于思維及其規律的學說——形式邏輯和辯證法。”(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65或422、533、469-470、60-61或418、54、67、564、547、181、565、484、534、63注①、65或422、178-179頁。)其間,恩格斯用“學說”一詞而不用“科學”一詞,正好表明這個意義上的“辯證法”仍然是“哲學”而不是“科學”。至于將形式邏輯和辯證法一同保留,只是因為前者相當于思維領域的初等數學而后者相當于高等數學。與科學的規律(即自然規律和歷史規律,或外部世界的規律)只是合乎和表達辯證法不同,哲學的規律(即思維規律)是關于辯證法本身的。最后,在哲學的終結和保留之間,在科學的規律和哲學的規律之間,實際上還存在一個特殊的地帶,即作為科學而非哲學的辯證法和作為科學而非哲學的唯物主義,或者說作為科學而非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
篇8
他極少就自身而接受媒體的采訪,半個多世紀以來卻一直執著、敬業,全身心的投入科學與教育事業。他自己做了很多很多,但這遠遠沒有達到他預期的科學目標。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然滿懷信心地把一生科學創新思維的積累,繼續為祖國的科學教育事業去做貢獻,實現他對“科學人生”的感悟與理想。他就是一個情操高尚、淡泊名利的科學人,一個勤勤懇懇為祖國科教事業竭盡全力踏踏實實培養碩士、博士與博士后的導師,我國著名水文水資源學家、工程模糊數學家陳守煜教授。
縱橫歲月五十八載
演繹水文與水資源
20世紀50年代,不滿而立之年的他已在水利學報等權威刊物發表“水庫調洪”學術論文。70年代,知天命之年的他參加長江水利規劃委員會主持的水能利用計算機應用研究,建立了水能水利計算數值解法新途徑。1980年發表在水利學報上的后續論文《水庫調洪數值解法及其程序》,與國際上同類成果相比,比其早發表了12年,這一成果如今已廣泛地用于水庫防洪調度生產實踐,并取得重大的防洪效益。在1995年的《光明日報》上這樣記載:陳守煜一科研成果獲防洪減災效益4.7億元。80年代,不惑之年的他從唯物辯證法哲學的高度和我國幾千年來國學《易學》中的辯證思維出發,率先認識到水文水資源學科中現象及概念中存在的模糊性。1987年在我國西安、1990年在波蘭華沙的學術會議上,他提出創建新的水文分支學科――模糊水文學,后拓展為模糊水文水資源學科,該項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造性成果:水資源與防洪系統多目標模糊優化(優選)理論與模型,模糊模式識別理論與模型,半結構決策理論與模型,模糊聚類、識別、決策、評價統一的理論與模型,模糊優選動態規劃理論與模型等。他的這些理論、模型與方法,已成功地應用于1998年由國家防洪抗旱總指揮部組織的大連理工大學水資源與防洪研究所負責完成的我國72座大中型水庫防洪調度決策支持系統,取得了重大防洪減災效益。這些成果得到了同行專家的普遍認可與高度評價。2002年權威雜志“水科學進展”在《水文科學研究的世紀回眸與展望》一文中評價:“水文現象的模糊性一般不易被人們所認識……中國大連理工大學在20世紀80年代首次提出綜合運用系統的成因分析,逐步形成了模糊水文水資源學這一新興的分支,目前還在發展。”
創建可變模糊集理論
推導出質量互變定理
20世紀90年代,花甲之年的他創造性地提出“相對隸屬函數”的動態模糊集概念。1994、1998年的專著《系統模糊決策理論與應用》,《工程模糊集理論與應用》是突破傳統靜態模糊集概念與理論的經典之作。前者獲1995年中國第九屆圖書獎,后者被權威信息文獻《2009年版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一書統計排序為全國2008年水利工程高被引圖書第3位。該文獻同時列出全國2008年數學學科、水利工程學科高被引論文排序前20的作者名錄,他均榜上有名。
21世紀伊始,古稀之年的他在工程模糊集理論基礎上創建可變模糊集理論,第一次推導出數學定理――質量互變定理,用嚴密的數學方法表達了唯物辯證法三大規律之一的質量互變規律。這一成果不僅對靜態、經典模糊集概念的重要突破,更對數學思維辯證化與哲學規律數學化的重要突破,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2009年他發表的專著《可變模糊集理論與模型及其應用》對溝通數學與哲學兩大學科的聯系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與實用意義。書中他用客觀事物變化前后相對差異函數的乘積:
D(u)?D(C(u))
表示事物的漸變式質變、突變式質變,
D(u)?D(C(u))>0
表示事物的量變,
D(u)?D(C(u))=0
表示事物的動態平衡或質變臨界點。他用最簡潔的數學語言,表達了客觀世界最復雜的哲學規律:質量互變規律。他用數學美詮釋了哲學美。數學美,美在簡,哲學美,美在變。他的這一原創性研究成果,將銘刻在科學歷史上。
畢生科研教育
滿園春色桃李
作為一名知名學者,耄耋之年的他可稱桃李滿天下,在學術上具有一絲不茍的風格和求實索源的創新精神。他思維敏捷,善于發現問題,堅持、維護科學的真理性,十分重視學風建設與學術道德品質教育,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他自己以身作則,為了讓博士生們能夠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他每周一至兩次面對面的來指導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詳細的數學推理,風趣的言談,淺顯易懂的比喻,使學生們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學術風格上都能受到良好的熏陶。作為一名導師,他謙遜隨和、深具長者之風,在將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的同時,還時常與學生們共同探討前沿的理論與科研成果。他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德以及求實創新的作風,為年輕一代樹立了學習的楷模。
2009年9月,陳守煜教授在為他八十歲生日舉辦學術報告會而撰寫的專著《可變模糊集理論與模型及其應用》中,賦“科學人生”詩一首:
科技創新路無盡
學崖高峻破云天
人杰志壯勇攀頂
生命真諦蘊含中
莫道七十古來稀
而今八十不算奇
耕耘九十桃李滿
常樂百歲又迎春
篇9
在自然辯證法的三大規律中,對立統一規律(也稱為矛盾規律)處于核心地位,矛盾是指客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對立又統一的本性及其在人們頭腦中的正確反映。矛盾的統一性和對立性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在分析矛盾和處理矛盾時,必須把統一性和對立性有機結合,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反對形而上學的片面性。例如,在講結構力學幾何組成分析的三個規則時,既要看到三剛片規則、兩剛片規則和二元體規則在分析問題上的不同,又要學會看到三個規則之間的聯系,即可以看成一個整體———三角形規則。針對具體問題,既要看到有些問題只能利用其中一種規則分析的對立性,又要看到一些問題均可以用三個規則分析的統一性,分別舉例講解,避免學生“不識三則真面目,只緣身在一則中”的困惑。又如,講到超靜定結構2種基本計算方法:力法和位移法時,既要讓學生看到這2種方法計算原理上的對立性,又要讓學生看到計算步驟上的統一性。二者的對立統一如圖1所示。
質量互變規律
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展是通過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實現的。質量互變規律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形式和狀態。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或者空間排列次序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量變和質變是辯證統一的。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連續性和間斷性的辯證統一。在實際教學中,既要有合理的教學計劃,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程度量力而行;既要重視課堂上同類型例題的講解,又要注意新內容的學習。例如,在講平面體系的幾何組成分析時,根據幾何組成分析規則,可知原體系為幾何組成且無多余聯系,圖2(a)所示。但當將EC桿和CF桿分別移動到與AE桿和BF桿所在直線上時,如圖2(b)所示,則體系的性質將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幾何不變體系變為現在的瞬變體系。這其中蘊含質量互變規律的自然辯證法原理:2個體系中的桿件數量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排列方式變化或者桿件尺寸改變,就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前一種體系可以作為結構,后一種體系不可以作為結構。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A類)指出結構力學課程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包括4個方面: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判斷能力和自學能力[10]。基礎結構力學是對結構力學中基本計算方法的掌握和計算能力的培養,程序結構力學是對結構計算程序的使用能力,定性結構力學是對結構的理解、分析、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基礎結構力學中知識的學習是對學生的最初級要求,是自然科學知識體系方面量的積累;程序結構力學中的知識幫助學生學會程序閱讀,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是工具知識體系方面量的積累;定性結構力學是對學生力學素養的培養,是對結構的宏觀理解和本質把握,這是結構力學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質的飛躍。由此可見,結構力學教學內容是質和量的統一。
否定之否定規律
(一)辯證的否定
唯物辯證法認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它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具有決定作用的環節,其實質就是揚棄。辯證的否定觀具有重要的方法論和意義,對事物不能簡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要依據事物的內在矛盾運動和發展的規律具體分析。例如,在講結構位移計算的內容時,首先應講解積分法,然后再講圖乘法。通過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容易混淆積分法和圖乘法的區別與聯系,認為兩者都可以對同一問題求解,不會有所側重或互相結合去解題,甚至有些學生將軸力圖與剪力圖也進行圖乘法運算,學習了圖乘法,忘掉了積分法,出現這些問題就是沒有理解這2種計算方法的區別與聯系。自然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內部都包含肯定和否定兩方面。結構的位移計算方法也不例外,積分法在計算結構位移上值得肯定的是應用范圍廣。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從變形類型看,可以考慮彎曲變形、軸向變形、剪切變形和支座位移。(2)從變形原因看,可以考慮荷載作用、溫度改變、支座移動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位移。(3)從結構類型看,可用于計算梁、剛架、桁架、拱等各種類型結構的位移,靜定結構和超靜定結構都適用。(4)從材料性質上看,可用于彈性材料,也可用于非彈性材料。
否定的方面是積分法計算需要列出實際狀態和虛擬狀態下的內力方程,當桿件多、荷載復雜時,積分運算相當復雜,而且容易出錯。于是1925年莫斯科鐵路運輸學院的學生Vereshagin提出圖乘法概念,他發現利用積分法計算荷載作用下梁和剛架等以彎曲變形為主的結構位移時,可以將積分運算轉化為代數和的運算形式。圖乘法不需要列出實際狀態與虛擬狀態的內力表達式,利用2種狀態下的彎矩圖進行運算,計算速度快,而且應用非常方便。同時,也要認識到圖乘法的局限性,即應用時要滿足一定的條件:(1)桿件為等截面直桿;(2)EI為常數;(3)Mk、Mp圖形中至少有1個為直線圖形。計算梁和剛架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時,圖乘法保留了這種結構的主要變形———彎曲變形,而軸向變形和剪切變形從工程應用角度對位移的影響很小,可以忽略,這從哲學角度上稱為“揚棄”。把握了否定的實質,是正確理解辯證否定的關鍵。例如,結構力學中桁架位移計算法包括結點法、截面法、結點截面聯合應用法,其中結點截面聯合應用法是對前兩種方法的一種辯證否定。超靜定結構位移計算的基本方法有力法和位移法,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采用力矩分配法、無剪力分配法、矩陣位移法等,力矩分配法、無剪力分配法和矩陣位移法,其理論基礎都是位移法。計算連續梁和無結點線位移的剛架時,采用力矩分配法更方便;對有結點線位移的剛架,可以考慮位移法與力矩分配法聯合應用求解;除無側移桿外,其余桿為剪力靜定桿時,采用無剪力分配法更適宜;利用計算機求解復雜結構的位移與內力時,則體現出矩陣位移法優勢。這些知識點都滲透著自然辯證法中辯證否定的思想,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保留新事物中一切有利于事物發展的積極因素,從而保證發展過程的連續性。
(二)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發展都是通過否定實現的,辯證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事物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事物的發展經過三個階段兩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在這個周期中,事物的發展經過兩次辯證的否定,表現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11]。例如,結構力學教學手段的發展過程是:“板書為主”到“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再到“多媒體為輔、板書為主”,其體現的就是否定之否定的發展過程。過去計算機技術還不夠成熟,教師的講解主要是通過板書,速度較慢,但便于師生交流、利于教學互動,教師從學生的課堂反應中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理解程度、出現的問題及癥結等,并可及時采取對策,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使學生可以與教師思維同步。由此可見,“板書為主”的教學手段曾在教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世紀末,隨著大土木專業體系的建立,人才培養目標轉變為“厚基礎、寬口徑”,結構力學的授課學時也由原來的120~140學時壓縮到80學時,原來教學大綱的內容按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完成。隨著新技術和新型結構體系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土木工程專業廣泛應用,給傳統結構力學補充了新內容。多媒體教學由于授課信息量大,可將大量的工程實例引入課堂,教學效率高,解決了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對復雜的工程實例,教師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可以采用多媒體手段演示,把實際的結構與抽象后的計算簡圖相聯系,加強了教學良性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彌補了以“板書為主”教學手段的不足,發展成為“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的組合式教學手段。結構力學課程計算量大,基本原理需通過具體例題講解,宜采用“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的教學手段。
近幾年,由于招生規模擴大,學生整體素質下降,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與分析問題能力較差,難以跟上多媒體教學節奏,學生更希望教師利用黑板進行公式推導和具體例題講解。另外隨著社會發展速度加快,教師的社會壓力增大,教師待遇又普遍偏低,部分教師在教學同時從事一些兼職工作,于是不可能全身心投入教學,整體教學質量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學校鼓勵教師采用“多媒體為輔,板書為主”的新形式。教學中讓學生體會到“板書—多媒體—板書”的過程就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是一個揚棄的過程。雖然看似回到了板書的教學方式,但實質是對單一板書的否定,吸取板書在教學上的積極因素,消除消極因素,增加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內容,每經過一次否定,都加進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內容,從而使事物達到更高的水平。
篇10
關鍵詞:;哲學;會計理論;會計研究方法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會計研究方法作為經管學科重要的方法論,也亟待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從而更好的促進經濟引擎向未來發力。是極其嚴謹而完整的科學體系。因此,必須以的全部科學體系作為指針,才能更好地認識、研究會計實踐和會計理論。所以將與會計研究方法結合,很大程度上能促進會計研究的發展與創新。
一、與會計理論
在闡述與會計理論研究方法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相關概念的定義。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理論,即“說理立論”①。是人們在實踐中借助于一系列概念、判斷、推理表達出來的關于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性的認識體系②。美國著名會計學家利特爾頓(A.CLittleton)認為理論是“對實務(事實和行動)的解釋”和“行動的理由”③。會計理論是一個分歧較大的概念。美國會計學會(AAA)認為會計理論是前后一致的綜合,可以說明和指導會計人員進行確認、計量和傳遞信息活動的諸概念④。閆達五教授認為會計理論指的是人類積累起來的關于會計實踐的知識體系。廣義上來講,會計理論不僅包括概念、模式、假說,也包括實踐中廣泛運用的會計原則與準則。在了解上文定義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出與會計理論是緊密聯系的。從哲學角度看,其中的認識與實踐等范疇充分體現在會計理論的定義中;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會計的本質、資本的循環和利潤的形成等,也都構成了會計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哲學與會計理論
在中,哲學對會計理論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會計的基本假設、會計的原則到實務中的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無一不體現出哲學在其中的運用。一是物質性與會計客觀性。認為物質具有客觀性,而會計中的客觀性原則正是世界物質性原理在會計中的首要體現。比如《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的會計核算應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客觀性原則要求企業的一切會計記錄、計算、直至編制會計報表都應以核實后的合法憑證為依據,從而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可靠性和可驗性。二是運動觀點與會計恒等式。世界不僅是物質的,而且是運動。會計以貨幣資金的運動為研究對象。運動觀主要體現在會計存量等式和會計增量等式上。存量會計等式反映了企業在特定時點上的財務狀況,是企業資產的靜態等式。而增量會計等式反映出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內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獲得利潤的動態等式。三是時空觀與會計假設。辯證唯物主義理論認為空間是指運動著的物質的延展。空間觀在會計中的體現就是會計主體假設。會計主體假設規定了會計核算空間范圍,超出這個空間,就不屬于本主體的會計核算。與此相關的還有產品成本核算等。而時間觀這一哲學原理在會計中的具體體現有會計分期假設、持續經營假設、資金周轉觀念和貨幣的時間價值觀念。四是普遍聯系觀點與會計核算。一切事物、現象之間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從會計上來說,一項業務的發生從原始憑證開始,到記賬憑證,再到總分類帳、明細賬,最后匯總成財務報表。彼此之間的勾稽關系與核對都是普遍聯系觀點的體現。五是質量互變規律與會計科目。任何事物都具有質和量,超過一定的“度”以后,量變將產生質變。在會計中,資產的耗用并不會憑空消失,它將會轉化成利潤表中的費用繼續存在。這些都是質量互變規律在會計上的重要體現。
三、哲學與會計研究方法
哲學深刻的影響著會計研究方法。從角度看,會計理論研究方法是我們把握會計這一事物的途徑、方法、工具和方式的總和。正如所表明的,會計作為一門科學,其理論研究離不開方法論的指導。傳統的會計研究方法包括歸納、演繹、社會學和經濟學法等。新興的會計研究方法包括事項法、系統法和實證法。無論上述傳統的還是新興的會計研究方法,都是西方會計學界采用的研究方法。我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基于國情,我們不能將西方的方法完全照搬過來,而是將這些方法用在特定的適用場合,并且去完善它、發展它。因此,我國會計界的理論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五點。一是哲學方法。著名的會計學家葛家澍在對會計對象的研究中就采用辯證的觀點解釋“資金”,認為資金的取得與運用是矛盾的兩個側面:資金有來源必有運用,有運用也必有來源。只有從兩方面去考察,才能正確認識資金。二是經驗方法。經驗的方法就是通過會計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知識并總結經驗,最終將其運用于今后的會計研究,這其實是中認識論的運用。三是實證方法。“大數據”時代,會計的實證研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實證方法可以彌補規范會計理論體系的不足,還有利于把理論聯系實際落到實處,促使我國會計研究改革面向更為實務的方向。四是歷史方法。通過研究會計學科、企業的歷史數據等大量資料,概括出研究對象的某種規律,并將其運用到今后研究中的一種方法。認為,“規律”揭示事物本質的內在的聯系,且具有穩定性。因此,這種研究方法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現在,預測未來。五是系統科學法。系統科學研究方法更加鮮明的運用的,它把研究對象視為一個整體,力圖尋求系統目標的最優化,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觀點。這種方法更適應于研究復雜的事物。除此之外,哲學在會計研究方法中的體現還有邏輯的方法、比較的方法和量化的方法。
四、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