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范文
時間:2023-04-08 02:34: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是聯系和發展。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
唯物辯證法試圖回答的問題是“世界的存在狀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唯物辯證法指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兩個:一個是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另一個是世界是永恒發展的。
唯物辯證法指出:聯系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
唯物辯證法指出:世界是一個過程,過程是由狀態組成的,狀態是過程中的狀態;世界上沒有永恒的事物,有生必有滅,無滅必無生;舊事物滅亡的同時,就意味著新事物的產生。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關鍵詞:高中化學;唯物辯證法;量變質變;矛盾規律
文章編號:1008-0546(2016)10-0015-03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05
哲學原理包括:辯證的唯物論、唯物的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和歷史唯物論。唯物辯證法既是科學的世界觀,又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問題的根本方法。本文將唯物辯證法中的部分思想引入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
一、發展觀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發展的普遍性[2]決定了自然界也是發展的,元素周期律就是典型的例子,同周期、同主族的元素其性質就是變化發展的。事物發展的狀態有量變和質變,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轉變,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3]。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4]。在高中化學知識體系中存在大量量變和質變的實例,本文僅指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案例。
1.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由小到大造成分散系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分散系根據分散質粒子的直徑由小到大可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之內時,體系只發生量變,都具有相似的性質(均一性和穩定性等),都屬于溶液的范疇。當粒子直徑增至1nm時性質發生質變,將具有丁達爾效應、吸附性等(溶液沒有),不屬于溶液而屬于膠體。當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100nm之間,只發生量變,都具有膠體的性質,屬于膠體體系。當分散質粒子直徑超過100nm時,再次發生質變,不再具有溶液和膠體的性質,變得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濁液。
質變與量變的思想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分散系的分類和性質,如圖1所示。
2. 硫酸的濃度由小到大造成溶液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硫酸和鋅的反應,稀硫酸和鋅反應生成氫氣,在一定范圍內,硫酸的濃度增加,反應變快,發生量變,反應的本質都是,當溶液由稀硫酸變為濃硫酸,發生質變,不再和鋅反應生成氫氣,而是生成SO2。銅與稀硫酸不反應,硫酸濃度一直增加為濃硫酸時,發生質變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SO2和CuSO4。鐵和稀硫酸常溫可以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在一定范圍內,濃度增加,反應變快,當溶液變為濃硫酸發生質變,反應發生改變,不再生成氫氣,而是發生鈍化。
以上都是因為濃硫酸與稀硫酸相比具有特殊的強氧化性,除此以外,濃硫酸還具有稀硫酸不具備的吸水性和脫水性等。所以,硫酸溶液濃度的改變不僅僅造成性質上的量變,其性質的質變(濃硫酸的特性)更是硫酸性質的重點。
3. 金屬活動順序表中的量變與質變
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體現在金屬單質的性質也在發生著量變和質變,主要體現在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以及冶煉方式上等,見圖2。
4. 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由少到多對反應造成的量變與質變
AlCl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當NaOH少量(不足)時,鋁離子與氫氧根結合生成Al(OH)3 沉淀,對應圖3中oa段,隨著NaOH的增加,生成沉淀的量也隨之增加。當NaOH的物質的量超過AlCl3的物質的量的3倍時,Al(OH)3 沉淀的量不增反減,發生質變,對應圖3中ab段。
方程式分別為:
Ca(OH)2溶液與CO2溶液反應,當CO2少量(不足)時,Ca(OH)2與CO2反應生成CaCO3沉淀,對應圖4中oa段,隨著CO2的增加生成沉淀的也隨之增加。當CO2的物質的量超過Ca(OH)2的物質的量時,CaCO3 沉淀的量不增反減,發生質變對應圖4中ab段。
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Ba(OH)2溶液與NaHCO3溶液反應,隨著NaHCO3的物質的量的增加有兩個質變點,一是1mol Ba(OH)2與1molNaHCO3反應生成1molH2O,Ba(OH)2中1mol氫氧根離子被中和,溶液中還有1mol氫氧根離子。二是1molBa (OH)2與2molNaHCO3反應生成2mol水,Ba(OH)2中氫氧根被完全中和。
方程式分別為:
5. 鹵族元素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鹵素處于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它們具有相同的最外層電子數,按照氟F,氯Cl,溴Br,碘I的順序電子層數遞增而表現出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鹵素單質物理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鹵素單質化學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F2、Cl2、Br2、I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
與變價金屬(Fe、Cu等)反應,F2、Cl2、Br2使金屬變為高價,I2使金屬變為低價。說明氧化性在F2、Cl2、Br2的范圍內發生量變,它們都能使金屬變為高價,到 Br2與I2之間發生了質變,I2的氧化性已經弱到不能使金屬變為高價。
從鹵素單質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也可看出鹵素單質中F2的氧化性特別強,直接與水發生置換,Cl2、Br2、I2的氧化性相對較弱。
比較鹵素單質與氫氣的反應,F2與H2在暗處爆炸,Cl2與H2需點燃或光照的條件才反應,Br2與H2加熱至500℃可以反應但很緩慢,I2與H2需不斷加熱才可緩慢進行,同時發生分解(為可逆反應 )。
鹵化氫性質的量變與質變:
鹵化氫還原性不斷增強,同樣發生著量變和質變,如濃硫酸可干燥HCl,但不能干燥HBr和HI,說明HBr和HI的還原性已經較HCl明顯增強,可以與濃硫酸發生氧化還原反應。
二、矛盾規律在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矛盾,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的觀點是辯證發展的根本觀點。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現存事物“自己運動”的鑰匙。認識世界就是認識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決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是對立統一的[5]。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它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二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它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6]。
1. 酸和堿體現的對立統一規律
酸是指在溶液中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完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酸可分為無機酸、有機酸。堿在是指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酸和堿就是化學里的一對矛盾,酸和堿相互依賴,酸(堿)以堿(酸)的存在為前提,有酸(堿)才有堿(酸)。酸和堿還可以共處于一個統一體(兩性氫氧化物)中,酸和堿可以相互貫通,即相互反應、互相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如濃硫酸濺到皮膚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點稀氨水或涂點碳酸氫鈉;氫氧化鈉濺到皮膚上,用大量清水沖洗,再涂抹硼酸或者稀醋酸。強酸制弱酸,強堿制弱堿,Al(OH)3遇酸顯示堿性,遇堿顯示酸性,體現出兩性,酸和堿的各種性質都體現出唯物辯證法中矛盾雙方的特征。
2. 氧化劑和還原劑體現的對立統一規律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獲得電子的物質稱作氧化劑,具有氧化性,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失去電子的物質稱作還原劑,具有還原性,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氧化劑和還原劑也是化學里的一對矛盾,氧化劑和還原劑相互依賴,氧化劑(還原劑)以還原劑(氧化劑)的存在為前提,有氧化劑(還原劑)才有還原劑(氧化劑)。氧化劑和還原劑還可以共處于一個統一體(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物質,如H2O2)中,氧化劑和還原劑可以相互貫通,即相互反應、互相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氧化劑和還原劑相互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新的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性強的物質可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質,還原性強的物質可制取還原性弱的物質,H2O2遇到氧化性強的物質顯示還原性,被氧化為O2,遇到具有還原性的物質顯示氧化性,被還原為H2O。氧化劑和還原劑的各種性質也體現出唯物辯證法中矛盾雙方的特征。
3. 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體現的對立統一規律
根據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將物質做出如下分類:難溶性物質是指在100g水中只能溶0.1g以下的物質,微溶性物質是指在100g水中能溶0.1g到1g的物質,可溶性物質是指在100g水能溶1g到10g的物質,易溶性物質是指在100g水能溶10g以上的物質。
以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代表溶解度小和溶解度大的兩類物質為例說明,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也可以是化學里的一對矛盾,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相互依賴,難溶性物質(可溶性物質)以可溶性物質(難溶性物質)的存在為前提,有難溶性物質(可溶性物質)才有可溶性物質(難溶性物質)。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還可以共處于一個統一體(微溶物)中,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可以相互貫通,即相互反應、互相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可以相互發生反應,生成新的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可溶性物質可制取難溶性物質,Ca (OH)2溶液表述為澄清石灰水時認為是溶液,表述為石灰乳時認為是濁液。難溶性物質和可溶性物質的各種性質也都體現出唯物辯證法中矛盾雙方的特征。
三、哲學思想提高化學教學實效性的總結與反思
本文以哲學思想中唯物辯證法為例,使用文理科相融合的策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效果的研究。在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在本學科課堂上引入其他學科的知識可以明顯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和關注度,不同類型學科(文科)的引入效果更為突出。心理學也給出有力的理論依據:興趣和注意有密切的“親緣”關系,它是培養注意力的一個重要心理條件[7]。
課堂上新元素的引入不僅可以使沉悶單一的課堂帶來新鮮和活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調動和激發非化學優勢的學生,比如班上的政治課代表和愛好政治學科的學生本來是思維跟著老師被動地學習,一旦聽到化學老師說出某些政治課程里的原理,將使得這部分學生更加有積極性,激發出內驅力,這些積極的情緒特別有利于學生的學習過程[8],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的眼神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成為課堂的主人,充滿激情。天生熱愛化學的學生是比較少的,讓文科思維和知識走進化學課堂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學生,融合各種形式的思維[9]以培養學生更廣更高的化學思維。
在化學課堂上融合不同學科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畢竟不同學科的融合首先是建立在教師對不同學科比較了解和比較有興趣的基礎上的,對教師的文化素養有一定的要求,正所謂是“老師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碗水”。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教師的各方面素質都在不斷地進步,現在研究生在中學老師中已經非常普遍。綜上所述,從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各學科和社會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將文科思維和知識運用到高中化學的教學中的策略是現實、有效的,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子宏. 理科思維融合對提高化學教學實效性的研究[J]. 中學化學,2015(6):1-3
[2] 孫熙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0
[3] 孫熙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5
[4] 孫熙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6
[5] 孫熙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思想政治4[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7
[6] 孫熙國.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思想政治4[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68
[7] 李興仁,閔衛國. 心理學[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62-63
篇3
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告訴我們,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這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用聯系觀點解讀圖表題,就是通過不同現象之間的橫向比較獲取三種信息:一是表格中相關現象的共性;二是相關現象的差異;三是相關現象的內在聯系,通常為因果聯系。
例如,表1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
解析:運用聯系觀點分析表1可以得到如下信息:一是2010~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有較快增長(共性);二是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比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塊,城鄉居民收入仍有較大差距(差異);三是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是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不斷增加的根本原因(內在聯系)。
發展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它要求我們要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運用這一哲學思維解讀表格題信息,就是要通過縱向比較,把握表格中每一現象的變化趨勢及其規律。從表1來看,表中各項數據從2010~2012年的變化表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有較快的增長。
2.依據系統和要素的關系全面獲取有效信息
唯物辯證法認為,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把各要素聯系起來統籌考慮,形成對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表格題就是一個信息系統,通常由名稱、表格內容、注釋三大要素組成。名稱與表格內容是表格題的必備要素,不可或缺,而注釋則根據需要而定。表格名稱是整個表格信息的“題眼”、主線,所有表格信息的設置均服從或服務于此。表格內容是表格題的主體部分。注釋是表格題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重要的功能:有的注釋是對表中內容的補充,有的起對比作用,還有的是對表中某種現象或概念的解釋,以幫助學生理解。全面獲取和解讀表格題的有效信息必須圍繞圖表名稱,綜合考查表格內容、注釋等信息,否則會造成信息遺漏。
3.堅持一分為二,辯證分析圖表信息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某一矛盾時要堅持一分為二,全面看問題。依據該哲理,分析圖表信息既要看到圖標曲線或數據呈現的積極變化,又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例如,請揭示圖1的經濟信息。
解析:圖1直觀顯示的信息是“六五”以來我國環保產業投資額不斷增加,環保投資占GDP比重不斷提高的情況。辯證分析此圖,還應該看到我國環保產業投資占GDP比重仍然偏低,環境改善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
4.透過圖表現象揭示其本質與規律
現實事物都有現象和本質兩個方面,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和表面特征,本質是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根本性質。現象和本質是統一的,本質總是表現為現象,現象又從不同側面表現事物的本質。現象和本質的辯證統一關系告訴我們,認識事物不能僅停留在現象上,而要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這才是可靠的、科學的分析方法。解讀圖表題信息就要在獲取表面現象的基礎上,深化認識,抓住其隱藏在事物內部的本質與規律。
例如,請簡要分析圖2蘊含的經濟信息。
解析:圖2呈現的表面信息是隨著我國人均GDP的增長,CO2排放量也在不斷增加。其本質反映的是我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發展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5.依據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關系,解讀圖表既要揭示信息又要解決問題
篇4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聰敏;分析問題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5071(2012)08-0237-01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僅僅依靠理論的教育很難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端正其學習態度、激發其學習興趣,說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吸引力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也是檢驗思想政治課教師教學思想和教學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檢驗政治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
1 用“矛盾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
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矛盾的觀點是辯證法的核心。側重揭示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即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矛盾雙方的聯系,講述對立統一規律最基本、常識性的內容。對立統一規律在唯物辯證法中居于實質和核心的地位。唯物辯證法作為世界觀,最根本的就是關于世界的矛盾觀;作為認識規律,最基本的就是矛盾的規律;作為認識方法,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觀點”即對立統一觀點,在教學中可以運用的地方很多。如“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相輔相成”的教學中,有的學生提出:“兩個文明建設在不同歷史時期是否可以有所側重?”為了講清“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道理,就必須引導學生用矛盾的觀點分析兩個文明建設“誰也代替不了誰”和“誰也離不開誰”。
(1)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是兩個文明建設共同作用的結果;
(2)物質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礎,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3)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任何時候都不可偏廢一方,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又如在基本國情的三個主要方面之間,一個中心與兩個基本點之間以及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民主與、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社會主義法制要求的四個方面、公民的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等等。初二教材中,各階級社會形態中的剝削階級與被剝削階級之間,生產力氣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等。初一教材中的自由與紀律、民主與集中以及個人與集體、社會之間的關系等。這些都是對學生進行矛盾觀點和辯證方法教育的合適材料。
2 用“聯系的觀點”分析問題
“聯系的觀點”即認為一切事物都處于相互聯系之中,世界上根本沒有不依賴于周圍其它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的觀點,是我們正確認識和分析事物的重要方法。、聯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事物聯系著,中國08發生的冰雪,地震災害等事件與我們世界人民,與我們祖國人民都是密切聯系的,世界人民的慷慨支援,祖國人民的互助精神不正是體現世界是一個聯系的統一體嗎?聯系具有客觀性,1.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冰雪,地震災害等是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的,2.人們能改變事物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冰雪地震災害我們隨不能改變它,但我們可以面對,我們災后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不正是體現嗎?發展,要把事物看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要明確事物發展的階段和地位,雖然災害會讓我們悲痛欲絕,但也讓中華民族有了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事物是變化的原先的災害,現發展成為中華的一種精神了。
認識聯系的本質和特點,要求我們在實踐中堅持用聯系的眼光看問題。所謂用聯系的眼光看問題,就是在認識和把握事物時要善于看到事物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條件性、多樣性、因果性、辯證性等等,反對用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觀點去看問題。此外,還要看到事物的橫向聯系、縱向聯系和整體聯系等等。聯系觀點的方法論意義就在于,聯系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一個總特征和基本觀點。它要求我們必須從客觀事物本身的真實聯系去把握事物,去認識問題和處理問題;在分析具體問題時,既要注意一事物與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也要注意這一事物前后相繼的歷史聯系,分析該事物的歷史發展過程;還要注意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做到既著眼整體,顧全大局,又通觀全局,重視局部。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深刻的詮釋了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的道理。
3 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
篇5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概念,作用,教學方法
邏輯學表明:概念、判斷和推理是理性認識的三種基本形式,概念是同一類事物的共同本質和一般特性,是進行判斷和推理的前提和基礎。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引導學生完整而準確地掌握概念,既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也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說,概念教學是提高政治課教學質量的關鍵。優化概念教學應注重以下幾點:
1.注重指導學生理解“關鍵詞”的含義
有的學生在學習概念時往往不得要領,或死記硬背,或一知半解,這種現象,給學生的進一步學習造成了不小的障礙。概念是由一定的字詞句構成的,其中一些詞語能集中體現概念的基本含義,我把這些詞稱為“關鍵詞”。在教學過程中,要把關鍵詞看作一個“點”,通過對關鍵詞的講解和串聯,幫助學生抓住該概念的中心含義,避免遺漏部分涵義,有利于學生完整識記、理解和把握。在分析關鍵詞的時候,應根據課堂教學任務、內容及要求的不同,盡量避免過于抽象化,而是要巧妙設計,精心講解,盡力講透徹、通俗和有趣,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并明確要求學生必須完整理解和把握。
2.注重結合現實問題,深化對相關知識的系統理解
由于教材內容的系統性,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而貫通的。將概念與有關的知識及其結構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巧妙設計也將激活學習思路,使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深刻。
2.1 利用“特點”和“屬性”。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的,本質表現出一定的特點和屬性。因此,引導學生明確概念和特點及屬性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僅是完整把握概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加深理解、系統學習的必要途徑。如關于“商品”的概念,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和把握,在學習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時,我通過以下簡表進行分析。首先,問學生:為什么要交換?社會分工出現以后,在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交換者互相需要對方的產品,可見,商品是有效用的,這種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是商品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交換的前提條件。再問:為什么能交換?啟發學生明白:商品作為勞動產品,凝結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就形成了商品的價值。通過上述分析,使學生明白價值與勞動、使用價值與交換的內在聯系,商品是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勞動產品”與“用于交換”二者缺一不可,也就一目了然了。
2.2 利用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系。在一定的知識結構和系統中,許多的概念因其內在的聯系共同構成了特定原理的內在邏輯,為此,將概念與其所在的基本原理進行聯結,可以避免學生孤立地掌握概念,有助于學生明確知識體系內部各原理和觀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為系統掌握知識創造條件。如“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一框中,有聯系、發展、內因、外因、量變、質變、新事物和舊事物等概念,其中,“聯系”和“發展”猶如一根“針”,其他概念象根“線”,通過它們,能將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和原理有機地串聯起來。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有聯系才有發展。內因和外因及其辯證關系是事物發展的原因;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提示了事物發展的兩種狀態;新事物和舊事物及其辯證關系提示出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內因和外因是引起量變和質變的原因;新事物戰勝舊事物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過程。通過概念串聯知識,能引導學生認識知識結構的有機聯系,融會貫通,理清學習思路,提高識記效率,使概念與原理的學習過程及效果有效提升。
2.3 利用舊知識“架橋鋪路”。理論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系,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用事實論證無疑是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重要方法,但不能因此而完全忽略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適當地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推理是非常必要的。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已學知識的識記與鞏固,也能讓學生整體感知知識點,長期鍛煉,必能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在推理過程中,舊的知識是前提和基礎。如學習“市場經濟”這一概念時,要說明“以市場為基礎”的含義,就可以利用價值規律的作用。問:價值規律是怎樣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的?學生回答后,教師再結合“價值規律能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部門之間的分配,使資源配置合理化”這一知識點,結合簡表進行推理,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與經營者會根據價格、供求、競爭等市場信號和自身的生產經營條件,自主決定擴大或減少某種商品的生產和需求。市場就象一只“看不見的手”,自發地調節著人、財物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
3.注重聯系生活實際,避免空洞的理論說教
篇6
政 治
劉 東
這次政治理論知識考核復習的內容,分為社會發展史常識、政治經濟學常識、哲學常識、科學社會主義常識、法律常識、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知識六部分。其中包括經典理論的基礎知識、一般政治常識以及時事政治的新鮮內容。
以上各部分的內容各有側重點。①社會發展史部分,要抓住五種社會基本形態的特征,并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加以分析說明。②政治經濟學部分,其內容主要圍繞價值論、剩余價值理論、帝國主義論及社會主義的經濟規律等展開,必須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③哲學部分,要以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與意識關系原理和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原理為復習主干,并掌握一些常用的哲學名詞。④科學社會主義部分則要掌握關于階級、政黨、國家、的基本概念。⑤法律部分,要重點掌握《憲法》知識,大家要明確《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違法、犯罪的涵義及其對社會的危害性,正確認識守法和行使民利的關系。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部分,是整個政治部分中最現實和靈活性最大的內容,它的主要內容是近年來我國政治生活中的幾件大事和幾個重要文件。要聯系社會實際,聯系現實問題,把著重點放在準確理解我黨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各項方針、政策上。
政治理論確有不少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記牢、記準確,但功夫應花在理解上。這里強調的理解就是不僅要掌握觀點、原理的科學結論,同時要懂得它們的由來和指導作用,以及和別的結論的聯系。比如: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原理,不僅要掌握它們兩者誰決定誰這種關系,而且要聯系社會發展史、政治經濟學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去理解它們的內容和指導意義。這樣,就可看清知識間的必然聯系,把一大部分概念靈活地串起來了。又如:政治經濟學常識中,對于剩余價值這一概念的理解就很關鍵,掌握好它,對于整個資本主義部分的許多經濟學概念就有了更深的認識。
善于比較是另外一種重要的復習方法,它通過確定概念或事物間的同異關系來加深、辨別各部分知識的內容。比如:各種社會形態生產關系特點的比較;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經濟特征的比較;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比較;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內容的比較;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錯誤的比較等等,都有助于我們掌握這些概念的實質和聯系。
應試同志須知:①認真審題。政治試題中常出現的解釋、填空、改錯、判斷、分析、論述和應用等形式的題,答題前要先看清題的類型和題意,切勿答非所問。②力求準確。回答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盡量準確完整;舉例、聯系實際要恰當。③詳略得當。考試時間有限,題目也有主次、深淺之分,答題時一是要重點突出,二是要當詳則詳,當簡則簡。
地 理
馮嘉蘋
復習地理包括基礎知識、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復習資料以中國地理為重點,約占3/5的比例;其次是基礎知識,約占1/5強;世界地理部分不到1/5。
一、基礎知識 內容包括地球和地球儀、時區和日界線、地球上的五帶、地圖比例尺、地圖上的方向、等高線和等深線等。這部分內容名詞概念較多,是學習地理的入門。復習時要求以掌握基本概念為主,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計算題,如時區、日界線的計算,以及需要比較熟練技能的地圖判讀,暫不作要求。五帶的劃分依據及四季的形成原因是這部分的難點,也是重點,需要很好地理解并切實掌握。作為名詞解釋,答題時概念一定要確切,不能含混不清。例如,解釋什么是南、北回歸線時,應答:“地球表面上接受陽光直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叫回歸線。北緯23.5°的緯線叫北回歸線,南緯23.5°的緯線叫南回歸線。”其別注意的是陽光直射的“直”字,如果答:陽光“照”射的最北界和最南界,那么一字之差,就全錯了。另外,要精確地指出南、北回歸線的具體緯度位置。
二、中國地理 內容包括全國總論、分區地理及自然資源的利用。
1. 復習時要有空間概念。如學習疆域、行政區劃時,不僅要掌握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名稱、我國主要島嶼、半島的名字,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等,還要掌握它們空間的相對位置,并能在圖上填繪。同樣,其它各章,如主要的山脈、河流、平原的分布,也都要求達到在圖上填繪的要求。
篇7
關鍵詞:易傳;中和; 時中
“Go smoothly by acting timely & appropriately”, “preserve the harmoniousness”:
On the philosophy of harmoniousness in Yi Zhuan
Abstract: The theme and marrow of Yi Zhuan is to develop the philosophy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being the core of Confucianism. Yi Zhuan deeply exposed that harmoniousness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the principal way for universal things' growing; renewing all the time and changing appropriately with times is the highest living wisdom; the principle of harmoniousness and appropriateness with “striving unceasingly” and “thickening virtues” is the fundamental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Yi Zhuan put the philosophy of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of Confucianism to a new peak.
Key words: Yi Zhuan; harmoniousness; appropriateness all the time;
中和哲學是儒家哲學的基本形態,是儒學的核心和實質。儒家的中和哲學,自孔子開始,經孟子、荀子而在《易傳》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易傳》十篇,相傳為孔子所作,但據今多數學者觀點,它當為戰國中后期作品。從儒家中和哲學由政治哲學、道德哲學而本體哲學的邏輯歷程看,這一觀點應是成立的。
《易傳》與《論語》直論人我之際的旨趣不同,它以“究天人之際”為主題。它的主旨和精神是借宇宙萬物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易道本質揭示人類進取創造的生存方式,標舉儒家崇尚的人格理想和價值境界。易道體現了以中和為特色的天人和合的價值取向,奠定了中華民族尚中尚和的思維方式。而易道的中和之道本質上即是時中。清人惠棟斷論:“易道深矣!一言以蔽之曰:時中!”[1](《易尚時中說》)惠棟是易學大家,其論可謂勾勒了《易傳》的核心精神。
一、中和易道論
《易傳》的基本范疇是陰陽,“一陰一陽之為道”,“生生之謂易”,《易傳》的易道就是一陰一陽動態化交感平衡協同運動所引起的創造宇宙生命的生生之道。陰陽之所以能生生變化,其因正在一陰一陽之間的中和化相互作用。易道即是陰陽中和之道。“易之道,可一言而盡也,中焉止矣。”[2](《語要》)《周易》的有機化系統化的宇宙觀中,整體性、協調性、最優化是其三大特征,而其核心是中和性。中和性表征貫穿統合著整體性、協調性、最優化。
一般認為“易”有三義,即變易、不易、簡易。然而在我看來,這三義本質是一致的。易道首先是關于生生大化的,即講變易的,所以具變易性;但易道作為世界生生大化的總法則和根本規律,卻是普遍一般的常道,故具有不變性。同時,這種總法則和根本規律的易道,是最普遍最一般的,具有最大的普適性,因而從內涵上講,也是最簡易的,它只是“一陰一陽”,具有簡易性。因此,變易、不易和簡易是內在相通的,都只是易道的不同性質、特性和特點。而這種綜合著“變易”、“不易”和“簡易”的易道其根本內容即是中和,易道是陰陽中和之道。
易道首重變易,易道是生生通變之道。《易傳》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是一個不停變易流轉的系列。“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易》就是在揭示宇宙天地萬物整體變動不居、周流不停的客觀辯證法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出主體如何適變,如何變通的,即如何致中和的。
因此,易道不僅是客觀規律或客觀辯證法,而且也是思維規律或主觀辯證法。易道強調變通的實質即是實現主客體在實踐活動中的合一。《系辭》所謂“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變而通之以盡利",“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通變之謂事”等都在反復強調主體通過創造文化的活動實現變通,實現天人和合。而變通的內在動力和最高原則便是陰陽辯證法的中和之道,具體又有二種不同的形態,一是客體的結構上的,一是主體的時間上的。所謂客體的結構上的,是指在卦象上的“位中”,其表現即是崇尚二五中爻,其實質則是揭示了宇宙萬物最佳存在狀態和發展途徑,即陰陽中和是宇宙萬物存在和發展的內在根據和發展動力。所謂主體的時間上的,是指在彖象上的“時中”,其實質是揭示了主體在思維行為上的通變性,以保證主體行為的有效性、創新性、合理性、成功性。
二、“保合太和”論
《易傳》崇尚中和,首先表現在橫向結構上即卦象爻位上是崇尚中爻。中爻,即處中位之爻。在由六爻構成的卦象中,二五兩爻分居上下兩卦的中位,這種情形也叫位中。
《易傳》認為,在六爻之中,二五爻處于中位,是中爻,而中爻就意味著在位置結構上處于最佳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平衡點或統一點。因此,“處中”“得中”就意味著事物處于一種最佳的對立統一關系中,意味著事物處于最佳的有序狀態中。因此,中爻往往象征著吉利亨通。《易傳》中記載有大量中爻與事物存在發展的“吉”“亨”內在一致的卦爻辭,如《系辭上·坤》的“黃裳元吉,文在中也”;《象辭上·臨》有“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象辭下·解》有“九二貞吉,得中道也”等等,都指明中正之爻使事物處于“吉”“亨”“貞”的有序狀態中。而在易學史上,無論是象數派還是義理派,在解《易》時,也都闡揚著這一中爻為吉亨的思想原則。如漢易中以象數解易的代表人物虞翻,在解“臨”卦九二時說:“得中多譽,故無不利。”又解釋“觀”卦九五爻時為“五得道處中,故君子無咎也”。魏王弼以義理解《易》,都以中爻釋卦爻辭中吉利之辭,并把居于中位的二五兩爻視為一卦的主體。北宋程頤繼承王弼的義理路子,更提出了“以中為貴”“中重于正”的命題,充分體現了《易傳》尚中的觀點。
《易傳》崇尚中爻,又特別崇尚中和。《易傳》中和,從爻位上看,是指二五兩中爻陰陽既當位,又相應,這種中和也叫“太和”,它寓指陰陽對立面力量均衡無偏性,矛盾雙方處于一種最佳的和諧統一協同的關系和狀態。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從整個體系看,《易》的六十四卦本身都有陰陽平衡中和的意義,每卦三個陰位三個陽位也體現了客觀的中和平衡協調規律。
《易傳》中心法則的中和之道,是從“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對宇宙天地萬物發展的直觀經驗中概括而成的。它揭示了陰陽只有處于中和的平衡和諧統一關系,矛盾統一體才是有序的,才有最佳的發展狀態。否則,事物統一體就失去了存在發展的動力根據,從而趨向分裂解體,而對這一事物言,也就是“兇”“災”。這就是“乾”上九說的“亢龍有悔,窮之災也”。“乾”之上九以陽爻居于最上位,在《彖傳》就是“窮”,因而有“災”。它實際上是源于一個“亢”。“亢”就是過于高亢,偏離了中和,因而就不能再發展,就“窮”頓,就陷入災難。因此,對于事物來說,其“亨”其“吉”源于“中和”或“太和”,其“悔”其“兇”源于不中。故《系辭》說:“若夫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不備,噫!亦要存亡吉兇,則居可知矣。”居中則吉存,居偏則兇亡。“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只要使陰陽處于“太和”關系中,萬事萬物就能保持各自的生命本質和存在狀態。故程頤釋此說:“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3](《伊川易傳·乾·彖》)陰陽高度中和的“太和”正是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宇宙萬物常存而不毀的根本原因。《系辭》中“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也正是指在中和關系中,天地萬物男女才呈現一派生生欣欣的興旺景象。“保合太和”之“太和”作為中和的理想狀態,是生生之太和,是動態的和諧。“太和”論既指寓天地人萬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又明示天地人萬物只有在高度和諧統一中才能獲得最佳的存在狀態和發展方式。“太和”正體現了天地合一的精髓,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想。這種陰陽中和論或太和論充分體現了先秦哲學的理性思維水平,它不僅標舉著理性力量對神話迷信的超越,而且也展現了理性思維探索天地自然的軌跡。在“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的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其一陰一陽的中和之道的不易性簡易性特征充分體現了“中和”“太和”的最高抽象程度。而中或太和作為事物存在發展的最佳方式和內在動力則本質上是辯證法的,它體現了“發展是對立面的統一”的辯證法核心原則,它代表了先秦哲學關于事物存在和發展學說的最高水平。
三、“時中”變通論
《易傳》崇尚中和,然而在《易傳》作者看來,中和或太和的陰陽統一關系作為事物存在發展的最佳形式,它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在陰陽感通、剛柔摩推中處于不停地轉變遷移變化中,易道即是這種變化之道。《易》的卦爻本質上都是對天地萬物變化的狀摹比象描述,“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爻者,言乎變者也”。不僅六十四卦指代著持續不斷的時間過程上的六十四個時期,而且每卦的六爻也都代表著事物發展的六種不同時態。明朝著名易學家吳澄在其《易纂言》中說:“一卦一時,則六十四時不同也;一爻一時,則三百八十四時不同也。”王弼在《易略例》中也說:“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從縱向看,卦表示的是一個較完善的發展時段,而六爻則是六個小階段。六爻可分“初”“中”“終”三個時期。由于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都象征著客觀事物發展的不同時期和不同階段,因而,時寒則寒、時熱則熱的有序規律性體現了客觀自然的時中原則。而主體的人便必須依據客觀事物發展的不同時期和不同階段而采取相應的對策行動,這是主體性“時中”。如《蒙·彖》中說“‘蒙’亨,以亨行時中也”。《易傳》中頻繁地用“及時”、“隨時”“趣時”、“時行”、“時發”、“時用”、“與時偕行”等詞語,表述的都是主體活動上的“時中”實質。“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這里,“與時消息”就是主體實踐活動中的“時中”。《易傳》對時中的典型釋義在“艮”的“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的論斷上。人的行止動靜與最佳時機相結合,這便是“時中”的實質。
由于“爻者,適時之變者也”。因此,“時中”本質上分布于三百八十四爻的每一爻,而不必是二五爻。實際上,由于“時中”與“位中”的根據不同,一方面有時二五爻的可以是時中,如《彖傳·坤六三》“含章可貞,以時發也”。這里的“坤”六三非中爻,但屬“時發”即“時中”,因而“可貞”,為吉象。另一方面,有時屬二五爻的倒不一定就無條件的是“時中”。如“節”卦九二是“失時極”,就沒有做到時中,因而“兇”。由于“時中”的實質是主體的“適時之變”,因此對于主體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善于把握和利用對客觀事物發展具有重大促進作用的時機。對這種具有極大促進作用的時機的認識和把握,《易傳》也叫“時義”。“時義”是“時中”的集中體現。對此“時義”,《易傳》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推崇。在《彖傳》中,連稱“頤”、“大過”、“解”、“坎”、“睽”、“蹇”、“豫”、“遯” 、“姤”、“旅”、“革”諸卦其“時大矣哉”。《易傳》作者認為主體要能把握“時義”,就能做到“時中”。而“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4](《系辭》)?“時義”之大而深,根本就在于它是“時中”的必要環節,而行為能“時中”,便何利不有?!
《易傳》的“時中”范疇是其思想體系的核心精髓,它所體現的是主體主動順應天地之道,積極適應外部環境的活動和過程,這也就是《易傳·彖·大有》中所說的“應乎天而時行“,”承天而時行”。通過“時中”的主動順應改造活動,主體更創造出適合于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客觀環境和關系。顯然,這樣的“時中”本質上是人類積極的生存發展活動和實踐樣式,它深刻地反映了主體如何與時俱進、有效合理地生存的本體認識。“時中”體現了一種最高的生存智慧。
“時中”要求主體“時行時止”,歸根到底是要求主體行為與天地人萬物的運動變化產生協動,發生共振,在順應性的相通相協的一致性中順暢地實現主體的存在,達成生存過程。因此,這樣的時中所表達的是主體靈活的變通過程。時中即是趣時,而趣時即是變通,“變通者,趣時者也”。時中體現的正是人的“適時之變”,即隨時而變通。《易傳》大量闡述這種主動性適應和創造性順應的變通,即時中的重要意義,如《系辭》所謂的“變通之謂事”、“變而通之以盡利”、“通其變使民不倦”、“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變則通,通則久”等等,所有這些對變通重要作用的揭示,都集中說明了一點:變通乃事物長久生存發展之道。易道即時中之道,即變通之道。這就是《系辭》說的“《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一切“變動不居”,一切“唯變所適”。而一切“變動不居”,這是客觀辯證法;一切“唯變所適”,這是主體辯證法。“唯變所適”即是時中,即是變通,這正是《易傳》的核心精神。程頤曾說:“易,變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也。”“隨時變易以從道”的時中變通性包含著豐富的思維辯證法和實踐辯證法的內容。時中變通是為道與為學的統一,是智性與德性的統一,是客觀認知與道德實踐的統一。
一方面,時中包含了陰陽中和之道是宇宙萬物變化發展的根本之道,是天地人萬物新陳代謝的總規律,“時中”體現了主體在實踐行為上主動適應宇宙變化發展的中和之道的態度。它繼承了孔子中庸強烈的經世致用的實用理性的特點,但由于它又時時以本體化的宇宙中和之道為前提,因此在理論上又超越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論平實穩重的性質,而處處散發著“變”和“通”的特性。這一時中變通性所包含的正是人類以自己一系列的文化創造活動主動適應和順應環境從而為自己獲得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的思想。“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正是體現了天地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時中變通性高度反映了主體具有的自強不息、生生日新的剛健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易傳》弘揚的“大人”理想人格,其本質正在于這樣一種時中精神和變通品格。所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絕不只是一種道德修養和道德境界,而是一種廣義的生命存在形式。它要求的是主體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實踐活動必須與天地生生之德,與日月日新之明,與四時變化之序相順應,相協同,體現的正是時中變通的原則。《易傳》理想的“大人”人格,本質上是一種“時中”人格。因此我們這里要避免對《易傳》“大人”人格作偏狹的理解,以為只是一個后來宋明理學家所拘囿的狹義的道德人格。“大人與天地合其德”之“德”,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之“德”,體現的正是時中變通的順應創造精神。實際上我們只要看一下《系辭》的時中變通性,就可充分明白它包含著怎樣豐富的順應創造內容,而不僅僅限于道德品德的“日新”。《系辭》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的原則下,列舉了歷史一系列變通順應的“時中”典型,而正是這些“時中”變通事例構成中華文化的堅實基礎: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這里雖然尚有某種神秘色彩,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通其變使民不倦”的理性變通精神已是淋漓盡致地顯溢出來。而“通其變使民不倦”的內容正是一系列解決生存困難的物質文化發明創造活動及其成果。《系辭》所謂“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這種變通并不限于器物的創造發明,還包括社會制度的“革命”,所謂“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4](《彖·革》)顯然,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長久,其旺盛的生命活力正在于這種包括一系列器物制度創造發明的變通精神和創造活動,這也就是“時中”精神和“時中”實踐。美籍華裔學者成中英曾把《易傳》的思維方式的根本特點概括為“和諧化辯證法”,指出:“其內涵在闡明如何化解生命不同層次所遭遇到的矛盾與困難,實現生命整體與本體和諧。”[5]如果這里的“生命”與“本體”不限于道德領域,那么這種“和諧化辯證法”所揭示的正是《易傳》的變通精神。但以“和諧化辯證法”概括這種變通精神,遠沒有《易傳》本身的“時中”范疇更簡潔,更貼切,更傳神。“時中”是變通的根據、本質和原則。因此,用“時中辯證法”或簡稱為“時中”更能深刻全面地反映《易傳》的思維方式和實踐原則。
“時中”體現的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致思原則,它是從“天地”“日月”“四時”“萬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的中和本質中推衍出“時中”的“人事”原則,它所體現的本質上是一條從客觀辯證法到主觀(體)辯證法的正確路線。由于“時中”變通性包括著廣義的文化創造活動,它又源于客觀的天地自然,因此其“時中”變通過程內在地包括著客觀認知的認識論內容。
“時中”講的是“隨時變易以從道”,是隨時而中。因此,首先必須認識“時”,把握“時”。“時中”首先必須在觀念上“中時”,只有在觀念上“中時”,認識“時”,才能在實踐中不“違時”。因此“時中”在《易傳》中不僅是一個價值性范疇和命題,也是一個知性命題和認識論范疇。實際上,《易》的本意即是“決疑”,而“通變”,“決疑”本身正是一種由不知到知的理性預見活動。《周易》的卦爻辭以及彖象辭本質上都是對表示事物不同發展過程、階段的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時變”的認知和判斷。《易傳》揭示的人類在“變通”過程中,“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體現的正是“時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對天地萬物客觀的感性認知和經驗類比認識活動,而“探賾索隱,鉤深致遠”,“知微知彰,極數知來”,“知來藏往”,“彰往而察來”,“知幽明之故”,“冒天下之道”等一系列活動都體現了《易傳》“時中”化認知活動由現象到本質、由外部聯系到內在規律的抽象理性思維過程。而《系辭》的“當名辯物,正言斷辭”、“以類族辨物”等則包含了豐富的辯證邏輯的內容。因此,《易傳》的時中哲學包含有關于認識論、方法論的豐富內涵,這些構成了《易傳》“決疑”的實質內容,在此基礎上它才能“斷其吉兇”。沒有對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性和必然性之“時”的正確認知和把握,人們就不能預見進而選擇采取合理的生存行為,其行為只能具有“兇”、“悔”、“吝”、“亡”的結果。所以程頤有“見《易》須看時,然后逐爻之才”[6](《二程遺書·易傳》)的論斷。一個“看”字括盡了豐富的認知內涵。可以說,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時中”或“中庸”是具有最廣闊的知識論、認識論的生存空間的,是最需要客觀認知作為其必要環節的。長期以來,文化學術界一致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哲學“主張‘天人合一’,要求人無條件地回歸自然,順應自然,在身心各方面向自然作認同。對自然的這種態度,只能產生一種審美與道德的價值取向,決不可能導出人對自然的探索精神,獲得關于外部世界的切實可靠的知識,得到‘真’。相反西方文化由于認為自然界與人類是對立的,主體與客體、物質與精神、思維與存在是對立的,故千方百計要認識外部世界,獲得關于外部世界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真’知識,以實現對立的同一”。[7]筆者對這一論斷不敢茍同。為什么“順應自然”就不須“探索”,不需對外部世界的“真”知識呢?從邏輯上講,倒正是講自然與人類對立,主體與客體對立的西方文化哲學更可能不必講“真”。因為人的任何盲目任意的不講“真”的活動,就意味著對客觀規律性必然性的“對立”。相反,人要“順應自然”就非得有對“自然”的本質有一客觀的認知不可,否則就無法實現“順應”。在一定意義上,當今自然與人類的“對立”狀態的消解,實現自然與人類的統一,就是以高度的“真知”為先決前提的。因此,天人是合一還是相分,與是否求“真”講“知”沒有必然的聯系,關鍵是看以什么樣的態度去講“合一”或“相分”。荀子重“天人之分”卻又“不求知天”,而《易傳》講“天人合德”卻要“極深研幾”。蓋在《易傳》的“與天地合德”不是如老莊建立在“自然無為”的原則上的,而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原則上。這種天地的生生日新之“德”,就要求“順應”生生日新的天地之“德”的人們“趣時變通”,即以“時中”原則相“順應”。這就要求人們去及時全面地認識天地萬物具體的“生生”之“德”,即生成變化的規律性,否則就無以“順應”而實現天人的合一。因此,《易傳》的時中哲學包容了中國傳統文化哲學中可貴的“真”的認識論內容。
時中的實質在變通,而變通的本質在時新。也可以說,時中就是時新,時中強調“趣時”,就意味著須以“革故鼎新”為原則,以適應外界新的變化。因此“時中”是一以革適變、以新順通的過程。“生生之謂易”,“日新之謂盛德”正規范著“時中”以日新為實質的生生變通內涵。正是在生生日新、自強不息、變通順應的“時中”實踐中,實現天地人萬物的“太和”境界。《易傳》“日新其德”的原則所強調的正是主體以其創造精神與創造活動“與天地合其德”,與宇宙創新原則相合一。因此,《易傳》“時中”所具有的“與天地合其德”的性質體現的是一種天地人萬物一體的整體和諧的致思傾向。但顯現這種天地人一體的思想不是道德本體論意義上的,而與荀子人與天地“參”的天人合一論具有某些共通性。嚴格說來,它是在孟子道德化的天人合一論與荀子自然化的天人相分論的基礎上超越創新而成的。《易傳》時中哲學是儒家中和哲學在當時綜合創新的最高典范。
《易傳》的時中哲學突破了傳統儒家中和哲學的局限。孔、孟、《中庸》都有豐富的用中時中思想。但在那里,“君子時中”本質上局限于政治倫理實踐,隨時而中的合理性標準根本上就是仁禮道德標準。而《易傳》的“時中”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仁禮型時中的局限性,在宇宙天地人的更為廣闊的背景下展現時中的普廣性豐富性。就人的時中而言,它已不再是政治倫理行為,而是在一般的廣義文化創造意義上,從人的應付環境的生活生產實踐中引伸出來的。這種廣義文化創造實踐活動的“時中”已擴及到人的行為的方方面面。這樣的“時中”觀顯然標志著儒家中和哲學的新發展。
《易傳》時中哲學與孔孟荀的中和哲學相比較,具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和突出的優點。
首先,《易傳》的時中哲學是以“天道”的客觀“生生”原則為基礎的。我們知道,無論是孔子還是孟荀,其中和哲學思想帶有濃重的宗法血緣關系的性質,都以傳統的宗法制作為中和哲學的社會基礎和思想根源,因而其中和本質往往與具有宗法性的仁禮相一致。這種情況,一方面使中和觀具有強大的世俗性,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和思想因其政治意識形態化而不時顯露出某種保守性、落后性。而《易傳》以“究天人之際”為幟志,以重天道自然、明陰陽之理為特色,它的中和哲學或時中哲學是在“法象莫大乎天地”、“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的原則下,從客觀的宇宙大化的中和之道中引伸出來的,因此,《易傳》所揭示的核心之道的易道根本上是客觀的天地人萬物化生之道,它從陰陽矛盾的統一化即中和化過程去揭示事物產生發展生生不已的根本動力,本質上與唯物辯證法對立面統一的發展規律是相通的。顯然從宇宙生生之道的中和之道中引伸出來的以變通日新為本質的時中哲學就具有更為廣闊的背景和客觀根據,其時中的本質內容也就遠遠超出了傳統的“仁禮之中”的范圍。《易傳》中雖然也有“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以及“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仁禮之中”內容,但已大大減少了份量,大大淡化了濃度,它只成為人們廣泛的“時中”化精神和實踐的一部分。這一特點,使《易傳》“時中”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特定社會制度的局限,而在更廣大悠遠的時空范圍中展現其適用性和實用性。
其次,《易傳》的“天人合一”的“時中”思想是以“生生”原則為中介的。孔子的中庸哲學暗合著天人合一的前提,至孟子和荀子,則具有了明晰的天人觀。而《易傳》的天人觀則是對孟、荀天人觀的超越。《易傳》的天人觀是天人合一論,而這種天人合一論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生”之德為中介的。其“大人與天地合其德”,即主體以“時中”的變通日新精神和實踐順應統一于天地的生生日新規律,從而實現天地人萬物一體的動態和諧。這樣一種時中型的天人合一論顯然與孟子道德化的心性型天人合一論不一樣,它超越了孟子以道德倫理的仁義原則為中介的天人合一論。同時,它也超越了荀子的天人觀。荀子的天人觀是一天人相分與天人相“參”的統一。荀子的天人觀是以“天職”“天功”與“人職”“人功”的關系立論的,也就是以天與人所各自獨具的客觀的功能作用立論的。荀子在“明于天人之分”的基礎上,實現“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的天地人相“參”的整體和諧關系的思想,是功能互補的天人合一中和論。顯然,這種功能互補性的天人觀與《易傳》“時中”天人觀不一樣。《易傳》“時中”天人合一論,不是以具體功能內容互補相“參”,而是功能性質上的相合,即人在生存活動上以天地“生生之德”的新陳代謝規律為自己的生活準則,以時中變通日新的生存原則與天地相順應,相和合。它運用的是一種“推天道明人事”的思維模式,是以“天道”與“人道”具有相通一致的“生生之德”走向天人合一的。因此,雖然《易傳》與荀子都強調發揮人的能動性,且荀子也提倡“養備而動時”、“應時而使之”的時中順應思想,但荀子由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而走向天人相“分”相“參”,雖總體上承認天人相“參”合一,但突出的是一“分”。其“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唯圣人為不求知天”的觀點實際上都在價值取向上有分離天人的觀點,將人道與天道、地道作截分。而《易傳》的易道卻是天地人共同之道:“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天道、地道和人道雖形式內容不一,雖也有“天人之分”,但在本質上是合一的,即都是易道,都是易道本質的體現。這樣《易傳》就對荀子重分的天人觀實現了超越。從孟子的道德心性的天人合一論到荀子客觀自然的天人相分論,再到《易傳》時中日新的天人合一論,它不僅在形式上走過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更是從內容上克服了孟子天人觀的純道德性局限,克服了荀子純客觀功能性天人觀的局限,而將兩者綜合創新,從而實現了生命存在的飛躍,構建出了積極向上的時中生存樣式。這種時中生存樣式不唯是對孟荀天人觀的綜合創新,也是對儒道中和生存樣式的超越、揚棄和綜合創新,因為它既克服了老子“道法自然”所體現的柔弱無為性,又在繼承弘揚孔子中庸及其具有的“強哉矯”的剛強有為性基礎上,克服了孔子中庸哲學不及“天道性命”的局限,從而在一種更為廣闊全面豐富健康的基礎上構建出關于宇宙和人的哲學,而正是在這種關于宇宙的中和哲學和主體的時中哲學上,體現出中國古代哲人的最高智慧,顯示著中華民族最高的生存智慧。
四、時中生存智慧論
《易傳》的中和哲學體系,從以上所揭示的幾方面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它實質上闡揚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中和化生存智慧,這一中和化生存智慧在《易傳》中主要由以下原理構成:
(一)《易傳》闡揚了“一陰一陽之為道”的中和之道。這一中和之道是通貫天地人的宇宙之道,也即易道。這種作為宇宙根本規律的中和之道與唯物辯證法關于“發展是對立面統一”的根本原則是相通的,因此,它是一種“樸素的對立統一原理”,[8]它是古代樸素辯證法在先秦的最高體現。
(二)《易傳》構建了“趣時”、“變通”、“日新”的時中生存樣式。《易傳》力倡“時中”主體哲學,這種“時中”的本質即是提倡主體必須有一種主動性適應、創造性順應的生命態度。“時中”包含著一系列的文化創造、文明創新,這正是《易傳》被稱為“創造的形上學”的原因。這一主動性適應、創造性順應的生存樣式是與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湯因比“挑戰與應戰”的文明生成發展模式根本一致的。當湯因比高度贊揚孔子與儒家思想,而把中庸視為“挑戰與應戰”的根本原則時,那么,我們就不得不驚嘆《易傳》時中生存智慧性。這種主動性適應、創造性順應的“時中”生存與保守性、奴隸性、閉鎖性、內省性、平庸性本質不相容。它構成了中華民族積極進取的品格和開拓創新的特性。
(三)《易傳》塑造了乾坤中和的民族精神。《易傳》陰陽中和的“易道”集中體現于天地陰陽基本形態的乾坤卦德中。在《易傳》作者看來,“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乾坤主宰著世界萬物的產生變化發展,因此,天地“生生”之德本質是由乾坤賦予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乾元以“自強不息”而“大生”,坤元以“厚德載物”而“廣生”。其“大生”“廣生”的性品本質上就是中和之德。天乾“自強不息”的“大生”品格正是一種時中精神,地坤“厚德載物”的“廣生”品格正是一種“太和”特性。“時中”的變通日新,體現的正是一種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大生”精神。“太和”的萬物和合,體現的正是一種并行不悖、物物不遺、命命兼育的“廣生”精神。而乾坤中和的“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相統一就高度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張岱年先生和其余一大批學者多年來致力于弘揚這一民族精神。乾坤精神即是中和精神,因此,中和是中華之魂。中華民族生生不已、綿綿不絕、博厚廣大、物物化育的廣大生命力正源自于中和精神。《易傳》塑造出了中和這一民族不朽精神,這當是它的不朽杰作。《易傳》在中華文化寶庫中的重要地位根本上正在于此。
馬克思·韋伯在其著名的《儒教與道教》一書中比較了“清教與儒教的對立”:“儒教的任務在于適應此世,而清教的任務則在通過理性改造此世。……儒教的理性主義旨在理性地適應現世;而清教的理性主義旨在理性地支配這個世界。”[9]這里韋伯把“儒教”的儒家學說的主旨揭為“適應此世”,是準確深刻的,但他把這種適應僅僅看成是道德上的“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君子”式消極性“適應”,是欠全面的,起碼先秦儒家的中和哲學總體上所透射的是一種“強哉矯”的品格。而《易傳》的時中哲學則典型地體現了儒家的“適應現世”的方式原則,是主動性適應和創造性順應。這種主動性適應和創造性順應,包含著“理性改造此世”的所謂“新教理性主義”特質。這樣,我們從一個重要的理論層面,看到了儒家中和哲學與現代市場經濟、與現代化實踐的相容協同關系。
參考文獻
[1]惠棟.易漢學[M].四庫全書本.
[2]黃宗羲.明儒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1985.
[3]程頤.伊川易傳[M].四庫全書本.
[4] 易傳[M].
[5] 成中英.中國文化現代化和世界化[M].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 237.
[6]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易杰雄.堅持“真”與“善”的統一,重構現代東方哲學[J].現代傳播,1997,(2)
篇8
枯燥概念生動化
講解“實事求是” 這一概念,我們選用了“鄭板橋改詩”作為教學情景――
一天,詩人鄭板橋路過一座小橋,看見很多人圍觀橋下一名溺水而死的年輕女子。一名秀才當場作詩一首:
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
三魂隨浪轉,七魄隨風飄。
鄭板橋聽后不以為然,當即改詩:
誰家女多嬌,為何落小橋?
粉面隨浪轉,青絲隨風飄。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兩首詩在事實判斷上有何不同,指出:秀才主觀判斷女子年齡“二八”“風吹落小橋”,顯然無根無據;鄭板橋用“誰家”“為何”提問,不知為不知,是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的。秀才把女子溺水而亡和魂、魄聯系起來,是主觀唯心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鄭板橋把女子粉面、青絲、浪、風這些客觀實在的東西聯系起來,揭示了不同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所以,我們想問題、辦事情的出發點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否則,就會從主觀出發,就會憑主觀愿望和個人好惡來思考和處理問題,就會把事情辦壞。
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在講解“聯系”這一概念時,我們引用了《說苑》中的一段話――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旁也。黃雀延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樹、蟬、螳螂、黃雀之間的關系,來說明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存在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哲學上的“聯系”。
在講解“發展”的實質時,我們引用了李商隱的詩句――
十歲裁詩走馬成,
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里丹山路,
雛鳳清于老鳳聲。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雛鳳清于老鳳聲”的原因,來說明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即新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抽象原理通俗化
講解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原理時,我們引用了《乘船》這首詩――
滿眼風波多閃灼,
看山卻似走來迎。
仔細看山山不動,
是船行。
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山”“走來迎”又“不動”,使學生明白是參照系不同造成的。以相對靜止的山作為參照系,才發現船在運動。可見離開相對靜止便無法認識事物,無法衡量運動。一切事物都是這樣:又動又不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講解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系原理時,我們選擇了莊子《庖丁解牛》中的片斷――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響然,奏刀然,莫不中音。
引導學生思考庖丁解牛技藝達到爐火純青境界的原因,從而說明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辦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講解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原理時,我們選用了魯迅《二心集》中的一段話――
賈府上的焦大是不會愛林妹妹的。賈府上的焦大為什么不愛林妹妹?林妹妹即林黛玉,才貌雙全,姿色出眾,才氣過人。王熙鳳初見驚嘆道:天下真有這樣標志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如此美人怎不招人喜愛?焦大,何許人也?他是寧國府的老家人,幾次跟隨寧國公出征,曾救過主子的命。憑著這份功勞,寧國府的人對他都令眼看待,誰也不敢難為他。
引導學生思考焦大不愛林妹妹的原因。焦大與林妹妹兩人的社會地位、生活條件大相徑庭。在焦大看來,林妹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值得去愛;而在賈寶玉眼里,林妹妹才思超群,情趣高雅,可結同心。所以說,社會存在決定著社會意識。
深奧道理淺顯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一方面表現在: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為了使這個深奧的道理淺顯化,我們引用了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詩句――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竹外桃花初放、鴨子水中嬉戲、蔞蒿長滿河灘、蘆筍開始抽芽,河豚逆流而上……離開了這一個個美妙的畫面,春光也就無從談起了。也就是說,春光是通過一幅幅特殊的畫面來表現自身的存在的。這正說明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
矛盾同一性一方面含義是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引用了管道升寫給趙孟的《我儂詞》――
你儂我儂,忒煞多情,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
塑一個我。
將咱們兩個,
一齊打破,用水調和,
再捏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與你生同一個衾,
死同一個槨。
這首詞中的“你”和“我”的關系,形象地說明了矛盾雙方的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也說明了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篇9
關鍵詞: 職高政治課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滲透
軀體無疾病、心理無疾病、具有社會適應能力是國內外公認的“全面健康”三要素,其中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是智力發展和腦功能健康的重要標志,是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心理素質的基礎。我們講的“社會適應”是指具備人際關系協調能力,在縱橫交錯的人類群體中,能應付各種不同的人際關系,具備處理和適應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能力。目前,許多職高生人際關系緊張,應對能力很差,往往產生苦悶、膽怯、猜疑、多慮、孤獨、易怒或情緒抑郁等心理障礙。這些性格和情感上的問題常常是心理不健康的重要誘因,使心理活動偏離正常狀態。
學科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中心環節,也是心理輔導的主要渠道之一。學科教學過程既可以保持學生的健康心理,又可能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以致造成心理障礙。因此,要設法提高學科教學過程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正面效應,同時減少和消除負面效應。從這點而言,所有的任課教師都應該是心理健康輔導者,肩負起心理健康輔導的重任。尤其是處于思想品德教育第一線和主陣地的政治課教學,更是責無旁貸。目前,教育部印發了《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改革與教學安排的意見》和新修訂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教學大綱》,標志著新一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課程改革方案正式出臺。本輪課程改革將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自2009年秋季入學的中等職業學校一年級新生開始執行。必修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與法律”、“經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四門課程。“心理健康”作為選修課納入德育課課程體系。因此,在職高政治課教學中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對選修課“心理健康”進行的有益補充和有力促進,又能夠發揮學科優勢進行“隨風潛入夜”的“和風細雨”式的教育,必定能夠取得效果。
一、深入發掘教材內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哲學教材內容中都不同程度地包括對學生人格和智能訓練上的要求,這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教師在備課和課堂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和利用這一資源,將心理健康輔導滲透到教學之中,以強化學生的心理健康。
1.學習唯物論的觀點,幫助學生正確評估自己,培養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
我們經常聽見有些職高學生抱怨“老天不公”,悲嘆自己“運氣不好”等,沒有遇到值得快樂的事,卻經常遇到一些令人煩惱和倒霉的事。于是整天悶悶不樂,精神不振,意志消沉,虛度光陰。主觀地認識自我、認識他人和事物,是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問題,導致學生產生或自大或自卑的心理,不能正確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從而產生一系列其他的心理問題。通過辯證唯物論的學習,學生會明白一切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樹立唯物的態度,把從實際出發的要求深入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滲入到學習、待人和處事之中,從而在生活中、學習中自覺地把想問題、辦事情的立足點放在客觀環境之上,敢于面對自己的認識和行動,反思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反思自己同周圍事物的關系,客觀地分析周圍的人和事,客觀地陳述自己的見解。
2.掌握科學的認識方法,幫助學生培養正確認知事物的能力。
處于成長發育過程中的學生,思想不夠成熟,思維不夠深刻,只重表面不重實際,只看現象不看本質,這也是職高學生在認知事物時常犯的認識錯誤。這種錯誤是引發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通過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學習,學生能正確區分現象和本質,把握認識規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在工作、學習、生活中認識事物,不再停留在事物的現象上,而是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規律,不斷地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進。例如:學習“人們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自覺地把握客觀規律”時,我以“精神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精神是萬萬不行的”為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生暢談了精神狀態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精神狀態與發揮潛能的關系,主觀努力與客觀條件、客觀規律的關系。通過討論,學生認識到:心理健康的人在認識世界、獲得科學文化知識和探求真理時,總是帶有濃厚的興趣。濃厚的興趣會使個人樹立積極的學習態度,促其興致勃勃地學習,自覺地克服困難,排除各種干擾。濃厚的學習興趣,能產生無限的熱情,這種熱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探求新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理解辯證的觀點,幫助學生培養正確地處理問題的能力。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面臨諸如學習問題、生活問題、升學就業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由于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和唯物辯證的思想,他們在看問題時往往容易絕對化,在行為上表現為好走極端,固執一面,抓住一點,不及其余,非此即彼,顧此失彼等。通過唯物辯證法的學習,學生在日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會逐步學會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這對學生正確處理成長過程中的問題,避免偏激、固執、孤單等心理問題的產生,是有重要意義的。例如:學習“矛盾的觀點”時,我引導學生用“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討論生活中的實例,并說明其普遍意義。學生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有學生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了更深的理解,表態說今后在處理同學關系時,不再一味地苛責別人;有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師生關系”,教學相長,應該積極與教師合作,走過人生中的黃金時期;還有學生提到,原來事物都有相悖的兩個方面,我們應該促成事物向積極的方面轉化,不要總停留在抱怨、激進的評價中。學生在送給我的賀卡上寫道:謝謝您帶我們走進哲學的殿堂,知道了原來哲學并不高深和枯燥,您教會了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我們將受益一生,再次感謝您!
4.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與他人、與社會建立和諧關系的能力。
怎樣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關系,這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人生觀不僅從根源上說明了社會的客觀性,而且鮮明地指出了青年學生應堅持集體主義價值取向,做到心中有國家、集體和他人,反對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傾向,反對小團體主義和個人主義。這對學生建立與他人、與社會和諧的關系,是一種正確的導向。
二、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沒有學習上的心理壓力,是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要使學生成為“樂知者”,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重要。只有教師樂教善教,采用循循善誘的教風和教法,學生才可能樂學、善學、主動學。哲學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校的實際和國家的實際。開設哲學課不久后,我就開始了“身邊的哲學”系列演講,每節課的前五分鐘請學生講他身邊的故事,可以是聽到的,也可以是看到的,通過故事說明哲學思想,使人明智、明理。學生積極參加,教室里每次都會響起熱烈的掌聲。
思想政治課教學要改變學生以往偏重于接受、記憶的被動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之主動探求知識。作為學習主體的職高學生,隨著身心的發展,他們認知的自覺性和抽象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他們能夠通過自學基本理解或把握課本的主要知識。但是要讓他們積極、樂意、主動地學習較為抽象、單調的思想政治課,教師還要注意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其主動參與、主動學習。經過多年的摸索,我深深體會到:創設情境,激活思維,把情意融入政治課教學中是政治課教學成功的關鍵。
課堂教學的實質就是教師借助于教學媒體向學生傳播知識、引導學生的思維不斷前進。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極大地改善了教學媒體的表現力和交互性,使媒體所展示的教學內容更為具體和生動,所傳播的知識更易為學生所接受,學生思維更為活躍。多媒體教學的最大優點就是運用計算機技術,優化組合動態視頻、動畫、照片(圖片)和聲音,將一些現實生活中用口述、板書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抽象內容)向學生展示,以突出教學活動中的重點,化解教學內容中的疑點和難點,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一方面要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接受能力,選擇直觀的,學生能看得懂、說得出,看了之后能夠有感而發的材料,而不能選擇那些不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素材。良好的教學情境,輔之以生動形象的課件,能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學目標自然就會實現。當然,教學的成功還需要教師的不懈努力。
三、職高政治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項
1.教師要善于學習,具備滲透意識。
政治教師要首先學習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和手段,把握“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則,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自如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保持關愛學生,呵護其健康成長的心態,經常關注學生成長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自覺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教師要善于觀察,找好滲透點。
從哲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來看,在學科教學中,只要有利于提高學生自我意識水平、情緒調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的知識點或恰當的課堂時機,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出現的偶然行為現象或學生思想的表現等,都可以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點;同時,要善于觀察、了解學生,要對他們出現的心理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才能使滲透教育有的放矢。
3.教師要分清主次,把握好滲透度。
因為是在學科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教學上首先要把握好政治學科與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主次的度,不能把政治學科教學變成心理健康教育課;其次,在教學設計中,滲透教育要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度,不能有“畢其功于一役”的思想,不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擴散得過寬,力爭把握好。
4.注重教學態度對學生的心理影響。
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氣氛,進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一堂輕松活潑而又有一定知識容量的課,能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知識,產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并獲得成功感和自信。這種成功的感受和自信往往會遷移到學生的生活事件中,產生良性循環。相反的結果則會產生惡性循環,導致學生形成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礙。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培養自己良好的心境,帶著樂觀的心態走上講臺,以發揮自己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某方面的智力缺陷和不足能夠由健康人格得到彌補。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勤奮、踏實是促進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責任感、堅持性、主動性、自信心、好勝心等性格特征,都可以使學生克服因基礎知識差或能力較弱而帶來的不利因素。勤能補拙就是這個道理。
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鼓勵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響。對學生的鼓勵(哪怕是稍加肯定),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和智力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注意每一位學生的進步之處,并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的學習基礎、智力水平等差異,及時給予恰當的鼓勵和表揚。同時注意:對于學優生,要適當提高任務難度,以防止他們產生自負心理;對于中下生,要創造成功的機會,以防止他們屢受挫折,產生自卑心理。要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職高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本,要關注學生的需求,關心學生的發展。因此,政治教師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要重視政治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但這不是簡單的拼湊,而是努力找出能結合的點。在哲學內容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這將極大地豐富哲學內容教學,從而使哲學內容教學展示出獨特的魅力,閃耀智慧的光芒。
參考文獻:
[1]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10
關鍵詞: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哲學方法
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哲學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哲學方法的應用保障著公共政策的科學性。
一、矛盾分析法與公共政策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也是我們分析事物最根本的方法,在整個唯物辯證法方法論體系中居主導地位。它是所有學科都應該重視的分析方法,也是公共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首先,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爭性相統一的辯證方法。所謂矛盾就是既對立又統一,矛盾的對立屬性即其斗爭性,矛盾的統一屬性即其同一性。同一性是相對的,而斗爭性是絕對的。同一性是包含著差別和對立的具體的同一,而斗爭性則寓于同一性之中,兩者相互聯結,不可分離。第二,矛盾分析法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矛盾的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過程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也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矛盾問題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學說的關鍵。第三,矛盾分析法是“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分析方法。堅持“兩點論”,就是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視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以避免“一點論”。堅持“重點論”,就是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要著重地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時,要著重地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避免主次不分的“均衡論”。“兩點論”和“重點論”是互相包含的,是內在統一的。任何公共政策問題的產生都根源于矛盾,任何公共政策也都是為了解決矛盾。從政策哲學的研究對象來看,公共政策理論和公共政策實踐矛盾的解決離不開矛盾分析法。從公共政策的本質來看,公共政策一定是國家公共權力運行的具體體現,是政府實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徑,是政府維護公眾利益的主要手段。國家在運行公共權力時,如何做到兼顧不同利益群體、不同矛盾雙方的利益需要是政府面臨的重要抉擇,將矛盾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分析中,有助于平衡矛盾雙方的利益,使其盡可能達到一種和諧狀態。從公共政策的特征來看,政治性和公共性、穩定性和變動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強制性和合法性是公共政策的矛盾性特征。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既有一致的方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當政治系統中占據統治地位的階級、政黨以及貫徹統治階級意志的政府所具有的特殊利益與它們所代表的社會公眾的利益一致時,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就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但當它們的利益不相一致甚至發生沖突時,公共政策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就會相互矛盾。穩定性和變動性、公平性和效率性、強制性和合法性也都是這種矛盾關系。再從公共政策的功能來看,公共政策對社會的存在、運行和發展有著導向功能、協調功能、控制功能和分配功能。一般常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是平衡協調發展的,但當社會發展中出現不平衡不協調,比如在分配上出現貧富差距懸殊甚至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沒有正確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時,就不可避免地引發利益各方的沖突和矛盾。可見,公共政策領域到處充斥著矛盾。在這些矛盾的解決過程中,矛盾分析法大有用武之地。
二、利益分析法與公共政策分析
所謂利益,就是在受生產力發展制約的一定的經濟關系中,人們為實現自身需要形成的一種社會關系。利益是由需要轉化而來的。由于需要的多樣性,人們之間必然形成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多方面、多層次利益關系。普遍性和特殊性、絕對性和相對性、競爭性和協調性、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統一是利益的特征。經濟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的區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的區分,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區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區分,正當利益和不正當利益、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的區分是利益的構成,是利益矛盾的具體表現。利益分析法就是通過分析人們的利益及其相互關系,揭示社會生活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方法。利益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一種基本方法。首先,從公共政策的實質角度看,公共政策是對社會的價值所作的權威性分配。也就是說,公共政策是政府從自身利益和公眾利益出發進行的具體管理,是以政府為主的各種利益個體和群體參與的管理活動,利益分配是公共政策活動的核心。在利益分配中必須正確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第二,從公共政策的類型角度看,分配政策是對社會上各種利益集團內部利益劃分作出規范;再分配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實施的對社會各集團的種種利益進行平衡和協調的規范;規制政策一是規范政府行為,二是劃分不同利益集團的利益;自律政策即自我限制的政策,是指政府規定了某些行為規范供集團在行動時對行為進行選擇。第三,從公共政策的功能角度看,政府制定和實施公共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將社會公共資源正確有效地在它所服務的公眾中加以分配,而其關鍵是要處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關系。公共政策中利用利益分析法,就是要權衡公共政策利弊得失,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使各方面的利益能夠協調、全面發展,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社會健康向前發展。
三、系統分析法與公共政策分析
所謂系統分析法就是在研究中把研究對象視為一個系統,在若干選定的原則和準則下,通過對系統內各要素、結構和關系的考察,利用定量的方法提供允許和可用的數據,借以制定可行方案并推斷各種可能結果,以期尋求對系統狀態整體效益最大的方法。系統分析法之所以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得到廣泛應用,是由公共政策分析過程本身的系統性所決定。我們可以把公共政策活動視為一個由政策活動的外部生態和內部生態所組成的復雜大系統。公共政策活動的外部生態有歷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等環境因素,也有全球的、區域的、一國整體的、地區的等層次因素,它們構成公共政策活動的具體情境事實體系。政策行動主體、政策公共財政資源、政策信息資源、政策價值取向、政策工具選擇等則構成公共政策的內部生態系統。公共政策活動是其外部生態和內部生態通過互動實現相互適應和改造的過程。公共政策活動的外部生態既制約著內部生態,同時又為其運行提供了現實條件,公共政策活動的內部生態的變化,又改變著外部生態的狀況。正是通過這種外部生態和內部生態間的互動,具體公共政策活動的功能才能得到實現。對公共政策系統的分析可從兩個角度進行。從靜態結構角度看,公共政策系統由公共政策的環境超系統與資源系統、公共政策的主體系統與客體系統、公共政策的組織系統與體制系統、公共政策的咨詢系統與信息系統所組成的復雜大系統。而從動態運行過程角度看,具體的公共政策是一個處在自身系統和環境超系統交互作用下,由政策主客體的活動構成的、處在變動中的動態過程。公共政策動態演進的動力源自其內部矛盾的展開,一類是公共政策系統與其環境超系統之間的矛盾,另一類是公共政策內部各因素之間的矛盾。這一演進過程呈現出變動性、互動性、彈性和流動性諸特點,這一演進過程還呈現出政策議程、政策規劃、政策執行、政策評估和政策終止等有系統關聯的若干階段。可見,系統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是極富實用價值的。
四、因果分析法與公共政策分析
因果理論是對事物和現象之間因果聯系的理性概括和反映,它反映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現象、過程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前因后果,前后現象之間有必然性是因果聯系的特點。一因一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異果、異因異果、多因多果、復合因果是因果聯系復雜多樣性的表現。對事物和現象間因果關系進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因果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應用因果分析法,可以幫助人們認識政策目標與政策結果之間、政策環境與政策執行之間、政策資源的配置與政策效率之間的聯系。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常用的因果分析法有詳析分析、多元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結果方程模型、格蘭杰因果檢驗、實驗法和比較分析法等。多元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結果方程模型屬于因果關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預測和公共政策評估中被經常采用。
五、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與公共政策分析
定量分析法是對事物的量的規定性進行研究的一種科學方法。包括回歸分析、時間序列分析、決策分析、優化分析、投入產出分析等具體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典型的定量分析法就是福利經濟學所主張的成本-收益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是政府以市場方式制定政策從而達到資源再分配目標的一個基本技術,被稱之為試圖用經濟方法取代市場討價還價的價格確定方式,使政策抉擇達到帕雷托最優。帕雷托最優就是采取任何一個行動,都至少給一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損害任何人。這在公共政策領域幾乎是不可能的。由帕雷托最優的困境產生了卡爾多-希克斯標準的福利經濟學:政策選擇要使凈福利最大化。也就是說,一項政策即使使某些人受損,但如果總福利大于損失,這項政策就應該被采納。成本-收益分析法的具體方法有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內含報酬法等。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政策評估中常用的定量方法。趨勢分析法、指數平滑法、回歸分析法則是公共政策預測中常用的定量方法。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基礎。定性分析法是對事物的質的規定性進行研究的一種科學方法。包括歸納分析法,演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矛盾分析法等。在公共政策領域,確認政策問題產生的原因要借助于因果分析法,對政策問題的實證分析要借助于歸納分析法和演繹分析法,對政策問題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要借助于結構分析法,對新舊政策問題的相似性進行分析要借助于比較分析法,對政策問題的性質的把握要借助于矛盾分析法。定性分析更適用于涉及社會、政治、價值、倫理和意識形態等難于定量的問題,定量分析則更適用于經濟問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是相互統一、相互補充的。
六、理性分析方法、超理性分析方法與公共政策分析
在公共政策分析中,與理性方法相關的決策模型包括完全理性決策模型、有限理性決策模型、漸進決策模型和綜合分析政策決策模型。完全理性決策模型是以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論為基礎,經邊沁、密爾等功利主義者發展,以及現代管理科學家的概括而形成的一種管理決策理論。完全理性決策模型認為,政策實施的結果就是使社會效益最大化。完全理性決策模型的限定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決策過程中必須把決策行為視為具有一致價值判斷的整體行為而非個體或群體行為。決策者有絕對的理性,具備完備的知識和信息,能窮盡所有備選方案并預測到所有結果。決策目標單一、明確和絕對。決策者在決策過程中具備一以貫之的價值偏好。決策過程中不考慮時間和其它政策資源的消耗。這些近乎完備的條件成為完全理性決策模型在實踐中無法使用的原因。西蒙對完全理性決策模型進行了批判,指出了其局限性,提出了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有限理性決策模型。它是依靠有限的資源和信息,通過不斷的搜索,得出滿意政策方案的決策方法。這種模型是以“令人滿意的”準則去取代完全理性所主張的“最大化”準則,所以又稱滿意決策模型。滿意決策尋求的不是最佳,而是次佳或“第二最適”。在實際決策中,有限理性決策模型重視的是可行性研究和成本與利益分析,但它更主要的是僅僅為決策者提供決策規則,這也成為其主要的缺陷。林德布洛姆在批判了理性決策的缺陷后提出了漸進決策模型。這一方法強調決策者的決策是從現行政策出發,只是對現行政策的調整。但漸進決策模型只適用于既有的相對簡單的問題而不是將來要發生的復雜的問題,因而它在政治上追求的是安全的而不是具有冒險精神的措施,這樣公共政策就變成了補救性措施而非創新性方案。德羅爾看到了理性決策模型在可行性問題上的局限和漸進決策模型的保守傾向,提出綜合決策模型,試圖將理性決策模型和漸進決策模型結合起來,并把兩者的合理性加以延伸和綜合。他認為現實的政策訴求可能是要求社會變革的,也可能是要求社會穩定的,因此必須把兩者結合起來。而R.M.克朗則認為應該把理性分析的科學和超理性分析的藝術結合起來[1]。克朗認為,超理性分析的主要表現形式有判斷、直覺、創造力、靈感、隱含的知識、信仰、洞察力、意志、超感交流和預見能力等。德熱認為,超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判斷力的應用、創造性的發現、頭腦風暴法和其它一些決策方法[2]。可見,超理性分析以主觀判斷為主,而這種主觀判斷應當建立在充足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基礎之上。超理性不是非理性,非理性是建立在信息不完備基礎之上的主觀判斷。因此,超理性分析可以定義為在充足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基礎之上進行的主觀判斷,也即建立在定量分析、理性分析基礎上的定性分析。當一個公共政策問題包含社會、政治、組織、意識形態、倫理道德因素時,理性方法就難以解決問題,就必須采用超理性分析方法。超理性分析方法主要有:問題的主觀識別方法、趨勢的直覺預測方法、方案的靈感激發方法、決策的經驗判斷方法、結果的模糊評估方法。超理性分析受主觀因素的影響特別大,為防止其可能導致的片面或極端情況的出現,應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礎之上;決策者具有足夠的經驗積累;政策過程能夠排除明顯的錯誤和缺陷;綜合各種信息進行深入的分析;要考慮環境因素的變化。超理性分析方法特別適用于多元政策目標的分析,有利于提高決策效率,有利于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決策過程和政策特點。總之,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存在著包括矛盾分析法、利益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理性分析法和超理性分析法等若干哲學方法,它們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互補充的。比如,在進行利益分析的同時也必然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在進行系統分析的同時也必然進行矛盾分析,而超理性分析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理性分析基礎上的定性分析。因此,它們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方法論體系,這些哲學方法對保證公共政策的科學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建民 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