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的護理診斷和措施范文
時間:2023-11-08 17:18: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妊娠期的護理診斷和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方法 以2010~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63例妊娠期糖耐量異常孕婦為對象,分為護理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隨訪6~12周糖代謝轉歸。結果 自采用護理干預措施以來,妊娠期糖耐量異常孕婦產后糖耐量缺損和糖尿病發生率明顯下降(P<0.05)。結論 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以預防糖耐量異常孕婦產后糖代謝異常的發生。
【關鍵詞】 糖耐量異常;護理干預;健康教育;心理干預
文章編號:1003-1383(2011)06-0744-02 中圖分類號:R 473.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25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指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糖耐量減低(GIGT) 和糖尿病合并妊娠。本研究回顧性分析2010~2011年來我院就診的糖耐量異常孕婦,分析護理干預對糖耐量異常孕婦產后6~12周糖代謝轉歸的影響。
資料與方法
1.病例選擇 選擇2010年9月~2011年4月婦產科收治的28例糖耐量異常孕婦為實驗組,平均年齡(25.5±4.1)歲,OGTT試驗1小時血糖濃度為(7.51±1.12)mmol/L;選擇2010年1月~2010年8月收治的35例未進行加強護理管理的糖耐量異常孕婦為對照組,平均年齡(24.3±5.7)歲,OGTT試驗1小時血糖濃度為(7.21±1.45)mmol/L。
2.診斷標準 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診斷,75 g OGTT試驗FPG、1hPG、2hPG、3hPG分別大于5.8 mmol/L、10.2 mmol/L、9.2 mmol/L、8.0 mmol/L,如果其中1點異常為妊娠期糖耐量異常(GIGT),≥2點異常為GDM。
3.護理干預措施
(1)實驗組:①創造舒適的病房環境:保持病室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光線柔和,定期消毒并做好消毒監測。病室的壁燈和呼叫鈴的開關放在患者觸手能及的地方。②教育指導:每周規定時間為患者及家屬舉辦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知識的講座。通過用書面和口頭教育,讓患者清楚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對孕婦胎兒的危害、治療護理方法及預防保健措施,并隨時與患者溝通,解答她們的疑問。③心理干預;通過上述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的同時,給予相應的心理引導,強調情緒因素對血糖控制的影響,護士用鼓勵性言語與患者溝通交流,使他們感受被愛、被關心、被尊重的心理;保持樂觀的心態,消除患者疑慮和擔憂,改善抑郁焦慮,提高生活質量。④倡導家庭支持:家庭是孕婦的主要精神支柱,囑患者家屬及時疏導患者不良情緒,通過家屬對患者的心理支持,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最大安慰,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⑤飲食控制:妊娠期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孕婦提供,飲食控制不能過分嚴格。飲食供給遵循少量多餐原則,盡量多攝入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食品,注意按照個體調整食物結構比例及熱卡量。⑥運動治療:幫助患者制定一套適合的運動方案,保證運動量適度,一般使心率保持在120次/min之內。運動時間控制在20~30 min之間。選擇一些比較舒緩、有節奏的運動項目,如散步、太極拳等。
(2)對照組:未進行上述的任何干預,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4.糖耐量異常轉歸 通過對圍生期糖耐量異常孕婦產后6~12周隨訪,觀察其血糖水平,診斷其疾病轉歸。
5.統計學方法 兩組間計數資料比較應用SPSS 10.0軟件進行χ2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通過6~12周隨訪糖耐量轉歸,結果加強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糖耐量的異常率為35.2%,對照組為70.7%,兩組比較經統計學處理,χ2=7.01,P<0.01,表明實驗組的預后較對照組好(見表1)。
討 論
糖耐量異常發生于妊娠中晚期的高危妊娠,發病率為3%~5%,如病情控制不當,容易出現多種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滲性昏迷,并對胎兒有許多惡劣的影響,如流產、早產、胎兒畸形、巨大兒等。有研究報道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巨大兒的發生率是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10倍,畸胎發生率是非妊娠期糖尿病的4~10倍。
妊娠期糖代謝異常的診斷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打擊或影響,焦慮、抑郁等情緒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對妊娠婦女有負面影響。因此強調對妊娠期糖代謝異常孕婦進行心理干預和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1,2]。本研究實驗組通過護理干預,隨訪6~12周妊娠期糖耐量異常轉歸發現,實驗組下降較對照組明顯(P<0.01)。可見飲食控制在糖代謝異常孕婦血糖控制過程中依然重要,但由于胎兒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完全由孕婦提供,所以對飲食控制不能過分苛刻,最好是既能維持妊娠的熱能和營養,又能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含量而不引起餐后高血糖為宜[3~5]。適當的運動可以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葡萄糖耐受及減少其對胰島素的要求。綜上所述,醫護工作者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徐廣屏,董 莎.妊娠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7):866-868.
[2]趙立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醫學版,2009,26(1):62-64.
[3]吳紅花,孫偉杰,惠 巖,等.妊娠期糖代謝異常患者產后6~12周糖代謝轉歸的隨訪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17(6):466-469.
[4]龍翠燕,唐 n,文麗萍.妊娠期糖尿病剖宮產圍手術期護理[J].右江醫學,2008,36(3):365-366.
篇2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門診治療的46例尿路感染的妊娠期婦女和同期尿路感染的152例非妊娠育齡婦女,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兩組患者臨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發病因素,并歸納總結妊娠期尿路感染的護理措施。
結果:妊娠期尿路感染無癥狀比例、尿培養有菌生長比例均高于非妊娠組(P
結論:加強對妊娠期婦女的健康教育,針對發病原因和致病菌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可以有效提高對妊娠期尿路感染患者的預防和治療水平,減少疾病對母嬰的危害。
關鍵詞:妊娠期尿路感染特征護理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01(2013)04-0030-02
女性由于泌尿系統解剖結構及生理功能的原因常常容易罹患急性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腎盂腎炎等尿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妊娠期婦女,懷孕后陰道、子宮和輸尿管由于激素水平等原因的影響發生一系列生理改變,因此在妊娠的各個時期均可發生尿路感染。有文獻報道,大約有10.2%的孕婦患有尿路感染[1],在孕婦中有癥狀尿路感染和無癥狀菌尿的發病率分別是17.9%和13.0%[2]。嚴重的妊娠期尿路感染對母嬰危害較大,可發生流產、早產、胎膜早破妊高癥、胎兒呼吸窘迫和中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甚至發生先天畸形及胎兒宮內死亡[3-6]。本研究通過對患有尿路感染的妊娠期婦女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其臨床特征及護理措施,以提高預防和治療妊娠期尿路感染的水平,減少疾病對母嬰的危害。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門診治療的46例尿路感染的妊娠期婦女和同期尿路感染的152例非妊娠育齡婦女。細菌性尿路感染的診斷標準依據參考文獻[7]進行確診。妊娠組年齡23-38歲,平均(27.68±5.74)歲。非妊娠組年齡20-39歲,平均(26.89±6.12)歲。
1.2方法。所有患者均進行清潔中段尿培養和藥敏試驗。采用血平板培養基法。接種環及血平板培養基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8]。鑒定方法采用美國BBC crystal公司半自動鑒定系統進行鑒定。
1.3統計學處理。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均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3護理措施
3.1適量飲水。妊娠期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若水分攝入過少,就會使細菌積聚于尿路中不易排出而導致反復發作。每日飲水量應不少于2000ml,保持24h尿量大于1500ml,有利于沖洗尿路、達到降低尿路感染發病率的作用[9]。
3.2護理。妊娠期由于增大的子宮壓迫輸尿管下段,使腎盂、輸尿管中段尿液瘀積,導致細菌繁殖。因此患者應盡量采取側臥位,并且左右側輪換以減少增大子宮對輸尿管的壓迫,使尿液引流通暢[10]。
3.3盡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和插管。尿路插管可由于操作人員無菌觀念不強或導尿管材質容易刺激尿道而發生菌尿,應盡量避免使用。若必須使用時,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限制尿管使用時間,并定期做尿培養,早期發現感染及時治療。
3.4抗生素應用護理。治療妊娠期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問題是抗生素的選擇。妊娠期患者不同于非妊娠患者,藥物的選擇首先要保證孕婦及胎兒安全,尤其妊娠晚期,抗生素使用應特別慎重,必要時根據藥敏試驗選擇合適藥物進行治療。
篇3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神經行為發育;護理;新生兒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1(c)-0140-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發現的糖尿病,其發生率占孕婦的3%[1]。GDM臨床經過復雜,對母兒均有較大危害。同時妊娠期糖尿病母親所生新生兒圍產期并發癥與遠期智力發育關系密切,很多文獻也已報道證實[2]。所以GDM的早期診斷,并盡早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神經發育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為了探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2009年1月~2012年1月筆者對本院產科3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早期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其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進行產前檢查并住院分娩的3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作為觀察組,年齡18~41歲,平均(25.5±2.6)歲;對同期未及時進行控制治療或未進行產前檢查,入院時才確診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36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孕產婦的年齡、孕次、體重、身高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
在孕期24~28周進行篩查,50 g葡萄糖負荷試驗(GCT)篩查陽性者,行75 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診斷參照Femando診斷標準,其中OGTT有2項或2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1.3 方法
對觀察組GDM患者采取早期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3.1 做好健康教育 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包括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對母嬰的影響、會發生哪些新生兒并發癥、預后的情況怎樣等;健康教育可以減低患者的心理負擔,當患者接受病情、了解病情以后,在心理上可以解除心理恐懼,配合治療。
1.3.2 病情的監控 建議患者每月監測血糖1次,如血糖水平過高或波動較大,還需查葡萄糖耐量試驗,進行飲食管理5 d后,全天監測孕婦血糖,包括三餐前、三餐后2 h血糖以及夜間血糖,及時監測尿酮體,并做好記錄[3]。監測血糖的同時也要監測患者是否有并發癥產生。
1.3.3 藥物的服用 GDM和妊娠期糖耐量減低者均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4],但是否存在胰島B細胞分泌功能缺陷尚有待討論。所以對于GDM的用藥無明顯標準,筆者對觀察組的GDM患者中病情及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合理使用胰島素。但用量會根據病情及孕期進展調整,妊娠早期人胰島素用量要偏少;隨著孕周的增加,人胰島素的用量也要隨之增加,用量較非孕期需增加2~4倍。同時注意用藥反應,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1.3.4 飲食的控制 控制血糖的基礎和前提是控制飲食,對于確診糖尿病孕婦,若控制飲食能控制血糖而孕婦又無饑餓感則無需藥物治療。但是要合理控制孕婦血糖難度較大,血糖過高會導致巨大兒,過分控制飲食則會造成胎兒營養不足,或引起酮癥酸中毒。孕婦熱量攝入應根據血糖和體重情況而定,按照標準體重35~38 kcal/(kg·d)計算,妊娠期糖尿病飲食方案為糖類占55%、蛋白質占20%、脂肪占25%[5]。少量多餐,每日5~6餐。早餐約占全天總熱量的10%,中、晚餐約占全天總熱量的30%,剩余30%為上、下午及晚上加餐[6]。
1.3.5 胎兒監測 定期B超監測胎兒大小,以防過大或過小,為飲食控制提供參考。同時GDM患者常發生血管損害,會連累胎盤血管受損,可能使胎兒缺血缺氧,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造成胎死宮內,故定期進行監護至關重要。
1.3.6 分娩護理 如果血糖控制滿意,母嬰無比較嚴重的并發癥,首選自然分娩,血糖控制不理想時行剖宮產。分娩時向孕婦及家屬做好心理工作,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使孕婦情緒穩定,積極主動配合完成分娩。同時每2小時測血糖及尿糖1次,以便隨時調整胰島素用量,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及胎心變化,每15~30分鐘測胎心1次,胎心異常者給予胎兒監護儀監測胎心,必要時給予吸氧,氧流量2~4 L/min。每小時測血壓1次,血壓超過140/90 mm Hg時,給予魯米那100 mg,im。第三產程按醫囑給予縮宮素10 U,im,以減少產后出血。
對照組未進行早期護理干預措施,只是在入院后分娩時給予分娩護理。
1.4 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NBNA)的檢測標準
參照北京協和醫院和全國新生兒行為神經研究協作組制訂的“中國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評分法”標準。新生兒于出生后2~3 d,12~14 d,26~28 d進行3次測定,以1周內新生兒獲37分以上為正常,37分以下特別在2周內≤37分者為異常。檢查內容包括行為能力6項,被動肌張力4項,主動肌張力4項,原始反射3項及一般狀態3項,滿分為40分。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在神經行為發育總分、主動肌張力、原始反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在行為能力、被動肌張力及一般狀態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3 討論
GDM對胎兒造成的危害與疾病病情程度以及孕期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關[7]。如果母體血糖過高,葡萄糖通過胎盤可引起胎兒高血糖,繼而促進蛋白質合成,使脂肪及糖原在胎兒各組織中沉積增多,導致巨大兒,而巨大兒易引起新生兒窒息,會影響到新生兒的大腦神經發育。同時糖尿病易引起母體微血管病變,導致胎盤子宮血流量減少,胎盤功能低下,使胎兒缺血缺氧,從而影響神經系統發育。再者GDM引起胎兒胰島素水平升高,使新生兒低血糖,嚴重者可引起低血糖腦病,對新生兒神經系統產生嚴重損害,同時胰島素水平升高,影響Ⅱ型肺泡細胞的成熟,延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釋放,可引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繼而影響神經發育。GDM易造成胎兒先天性感染,繼而影響新生兒發育,間接地影響到新生兒的大腦神經發育。GDM造成胎兒高膽紅素血癥近年來也被證實與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相關[8]。從本研究結果也可以看出,未及時進行控制治療或未進行治療的GDM孕婦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分數明顯減低,神經行為發育明顯受到了影響。而采取早期護理干預措施的GDM孕婦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為正常。
綜上所述,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低不是一個單一的原因,它的病因復雜,任何一個可以影響到胎兒身體發育的原因都可能會影響到神經發育。妊娠期糖尿病易造成羊水過多、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巨大兒、流產、死產、畸胎、新生兒窒息、先天性感染、高膽紅素血癥等,這些原因都會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產生影響。對于GDM孕婦而言,要想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正常,就必須控制能影響胎兒發育的病因,即必須控制孕婦的糖尿病。所以,對GDM的早期診斷,并盡早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是保障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關鍵。加強妊娠期糖尿病的篩查工作,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加強妊娠期糖尿病的保健指導,盡早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經著. 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的監測與治療[J].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83.
[2] 孫麗霞,周叢樂,王紅梅,等. 母親孕期糖尿病對子代腦發育影響的研究[J]. 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04,7(6):346-348.
[3] 張新陽,吳連方. 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的特點[J]. 中國實用婦產科雜志,2001,17(5):254-255.
[4] 李林霞,張穎,徐先明,等. 妊娠期糖耐量異常與胰島素抵抗的研究[J]. 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5,26(1):1329-1330.
[5] 劉天紓. 個體化飲食護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孕晚期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101-103.
[6] 藍俊芝. 妊娠期糖尿病的飲食結構調整方案[J]. 實用護理雜志,2002,18(9):31.
[7] 曹澤毅. 中華婦產科學[M]. 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551.
篇4
方法:對321例高原妊娠合并貧血的孕婦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健康教育。
結果:孕婦由最初的對疾病的不認知到孕婦對疾病的正確認識,熟悉并掌握預防措施,積極參與護理和治療,最后取得良好的效果。
結論:在高原本身缺氧的情況下,做好飲食及藥物護理,及早糾正貧血,防止并發癥發生,對降低高原妊娠和并貧血的發生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原妊娠缺鐵性貧血孕產婦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271-02
貧血是高原妊娠期最常見的一種合并癥。診斷標準較非孕婦低,當紅細胞計數在3.5×1012/L、血紅蛋白在100g/L以下,血細胞比容。當母體嚴重缺鐵時,使骨髓造血功能極度低下造成重度貧血,對母親和胎兒造成一定危害,甚至可危及生命。護理的關鍵是做好高原飲食及藥物護理,及早糾正貧血,防止并發癥發生。
1臨床資料
從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我科收治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孕產婦321例,年齡23~36歲,平均29.5歲,其中初產婦263例,經產婦58例,城鎮人口145例,農村人口(包括流動人口的打工族)176例,孕前確診78例,孕期確診243例。按照其血紅蛋白100次/min,需及時休息并對癥處理,防止心力衰竭發生。為增加胎兒血氧供應,吸氧2次/d,30min/次,堅持自計胎動次數,密切觀察胎心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2臨床表現
高原缺鐵性貧血臨床表現有:①高原原發病的臨床表現;②貧血本身引起的癥狀;③由于含鐵酶活力降低致使組織與部分內呼吸障礙而引起的癥狀。如輕者皮膚粘膜略蒼白,無明顯癥狀。重者面色黃白,全身倦怠、乏力、頭暈、耳鳴、眼花,活動時心慌、氣急、易暈厥,伴有低蛋白血癥、浮腫、嚴重者合并腹水。
3臨床診斷
(1)病史中常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的病史,例如高原缺氧、月經過多、寄生蟲病等,營養不良也是常見因素。
(2)實驗室檢查:孕婦貧血的診斷標準相對降低,即紅細胞計數
4護理評估
(1)詳細、全面地了解妊娠前有無全身慢性疾病及慢性出血史、高原氧含量、月經過多史、營養不良及不良的飲食習慣;經濟狀況,妊娠后進食情況、急慢性出血和妊娠合并癥等。
(2)評估貧血的程度,高原妊娠期貧血的程度分為四類;輕度貧血:RBC(3.0~3.5)×1012/L,Hb100~81g/L。中度貧血:RBC(2.0~3.0)×1012/L,Hb80~61g/L。重度貧血:RBC(1.0~2.0)×1012/L,Hb60~31g/L,極重度貧血:RBC≤1.0×1012/L,Hb≤30gm。
(3)身心狀況評估,癥狀及體征;輕度貧血癥狀不明顯,重度貧血癥狀明顯,嚴重者可發生貧血性心臟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4)社會心理評估,重點評估孕產婦的焦慮及抑郁程度、支持系統,對有關妊娠合并缺鐵性貧血的自我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
(5)診斷性檢查評估,血象,骨髓象及血清鐵的濃度。血清鐵低于60μg/dl,總鐵結合力大于300μg/dl,鐵飽和度明顯減低到10%~15%以下,當血紅蛋白降低不明顯時,血清鐵降低為高原缺鐵性貧血的早期重要表現。
5護理措施
5.1一般護理。做好孕婦的心理護理,減少孕婦對病情的恐懼。根據病人貧血的程度,輕癥者可下床活動,重癥患者應給與絕對臥床休息,生活上給與孕婦一定的照顧。
5.2特殊護理。①高原缺氧、飲食方面應注意使用的營養,應給與富含維生素、優質蛋白、鐵劑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樣性,以免引起孕婦的厭食。②注意口腔護理,防止貧血病人發生口腔潰瘍。注意飯前飯后的漱口,指導孕婦刷牙時用力勿過度。③注意孕婦皮膚的清潔,防止發生皮膚感染,定期洗澡,更換被服,護理人員應協助孕婦做好晨晚間護理。④在高原嚴密觀察胎心及胎動,遵醫囑給與氧氣吸入30分鐘,每日兩次,或根據病情需要根與氧氣吸入并給與左側臥位,定期進行胎心監護。⑤重度貧血病人應提前住院治療,糾正貧血并選擇分娩方式。⑥分娩后易發生產后出血,應該壓密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流血情況,并做好記錄。⑦遵醫囑給與治療貧血的藥物。并給與出院指導,產后42天門診復查。
5.3補鐵護理。根據貧血程度,選用鐵劑治療。一般從妊娠20周以后開始補充鐵劑,這樣可明顯改善鐵缺乏情況,達到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目的。血紅蛋白在3.7mmol/L(60g/L)以上缺鐵性貧血病人,采用口服補鐵為主的方法,常選用硫酸亞鐵、琥珀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目前主張每日服用二價鐵200~600mg。為了促進鐵劑吸收,口服補鐵時應同時服用維生素C或稀鹽酸。還應注意用藥期間忌飲茶水。口服鐵劑宜在飯后服用,可減少消化道反應。如果口服療效差或病情嚴重的貧血患者,可采用注射方法補充鐵劑。常用的有右旋糖酐鐵及山梨醇鐵注射液,注射補鐵的利用率高,可達90%~100%,但鐵的刺激性較強,注射時應深部肌肉注射。另外,在用藥過程中要使病人了解鐵劑的作用、副反應以及用藥途徑,取得病人的配合。
6健康教育
向病人講解高原缺鐵性貧血對母嬰的危害。積極治療原發病,糾正孕前期貧血。向高原妊娠期生理性貧血的病人介紹高原缺氧及飲食治療的作用,讓其糾正偏食習慣,進食含鐵量較多的食物,加添含鐵量豐富的強化食品。向接受藥物治療的病人講明藥物名稱、用藥目的、劑量、方法、可能出現的副反應及應對措施。嚴重貧血不宜母乳喂養者,向病人及家屬講解不宜母乳喂養的原因,并教會人工喂養常識及方法。做好出院指導,如:產后一個月內禁洗盆浴,產后6周內禁止性生活,注意避孕等;護士應讓病人了解產后42天返院檢查的內容、具體時間、地點及聯系人等。產褥期間出現不適或異常癥狀,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7討論
貧血屬于高原妊娠期并發癥中常見的一種,近年來,WHO相關資料統計指出,孕婦中超過50%合并有貧血,以缺鐵性貧血(IDA)最為常見,在95%左右。高原妊娠期合并重度的貧血會對母嬰造成嚴重影響,孕婦容易繼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心力衰竭等,引起感染、早產、流產甚至胎死宮中。經過以上方法,證實我院321例孕婦明顯減少了孕婦、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及病死率,因此,臨床上需要對高原妊娠期出現貧血的孕婦給予重視。在高原本身缺氧的情況下,做好飲食及藥物護理,及早糾正貧血,防止并發癥發生,對降低高原妊娠和并貧血的發生起著重要作用。能有效預防高原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對已發生高原妊娠期缺鐵性貧血的孕婦,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樂杰.婦產科學,2000
[2]田玉琴,楊存珍,賀金文.妊娠期常規補鐵的研究進展.1999(01)
篇5
吉林省公主嶺市中心醫院,吉林公主嶺 136100
[摘要] 目的 探討妊娠期糖尿病護理方法。方法 回顧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收治的9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診斷及護理措施進行分析及觀察,同時進行歸納總結。結果 9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積極的治療與精心的護理,產前與產后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并健康出院。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孕期及產后加強監護,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是減少母、嬰并發癥的重要環節,值得推廣和應用。
[
關鍵詞 ] 妊娠期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2(c)-0048-02
Experience of Nursing Care of 95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ZHONG Yanli
Central Hospital, Gongzhuling City, Jilin Province, Jilin 13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care intervention of the pregnancy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he clinical record documents of 95 cases 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2 were analyzed. Results Both of ante partum and post partum blood glucose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controlled within normal range and the patients left hospital smoothly after gett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Conclusio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should be detected and diagnosed early. Provid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monitoring their blood glucose are very important, which can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Nursing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謝正常或有潛在糖耐量減退,而在妊娠期首次發生或發現的糖代謝異常。在我國其發病率為3%~5%[1],且有逐年上升趨勢。盡管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謝多數于產后能恢復正常,但將來患2型糖尿病機會大大增加。孕期及產后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對母兒均有較大危害,必須引起重視。因此,加強孕期及產后的監護,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可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結局,降低母嬰病死率。我科對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5例實施了有效的治療和積極的護理,取得了較滿意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5例,診斷標準參照第六版教材《婦產科學》[2]。其中初產婦90例,經產婦5例,年齡23~42歲,平均31.5歲,入院時孕周28~41周,分娩方式:剖宮產55例,產鉗產4例,自然分娩36例。入院時空腹血糖7.5~12.8mmol/L,餐后2h血糖11.3~19.5mmol/L。
1.2 方法
通過查閱文獻及資料,定時監測95例患者的血糖,根據血糖結果調整胰島素用量,同時配合優質護理及健康教育管理。血糖控制標準:空腹時3.3~5.6mmol/L,餐后2 h血糖4.4~6.7mmol/L,三餐前3.3~5.8mmol/L。
2 護理
2.1 飲食護理
嚴格控制飲食是治療妊娠期糖尿病最主要的方法。研究顯示75%~80%的GDM患者僅需要控制飲食量與種類,即能維持血糖在正常范圍[3]。按每公斤體重125kJ/kg計算每日所需飲食總量,并按照1/ 7、2 / 7、1 / 7、2/ 7、1 / 7分配。飲食應定量、定時,限制含糖量高的水果及食物,多食蔬菜、含糖量低的水果及添加部分粗糧,同時注意優質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補給,以保障孕婦及胎兒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嚴格控制飲食的過程中需警惕低血糖或饑餓性酮癥的發生。
2.2 胰島素治療的護理
因為口服降糖藥可通過胎盤進而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故胰島素是主要的治療藥物。在使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進餐及監測血糖的時間應固定,一般選用短效和中效胰島素,于餐前15~30 min皮下注射,同時監測三餐前30 min,三餐后2 h,晚22:00血糖,根據血糖水平調整胰島素量,力求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同樣在用藥期間需注意低血糖的發生,指導患者隨身攜帶糖果、巧克力等可快速補充血糖的食品,若出現面色蒼白、頭暈、心慌、有饑餓感,甚至昏迷等,應急查血糖、血、尿酮體等指標,以確定有無酮癥酸中毒或低血糖。一旦發生低血糖,應立即讓患者進食并迅速通知醫師。
2.3 運動護理
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運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4]。運動可消耗機體多余能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變脂質代謝進而改善血糖。方式可選擇緩慢行走、孕婦操等,強度以不感到疲勞為宜,每天30 min~1h,宜在餐后1~2 h之間活動,不要過量運動,并應長期堅持。
2.4 心理護理
對于GDM認識不足,對于胰島素治療的抵觸,使得GDM患者孕期往往存在焦慮和不安,而這些負面情緒可影響胰島素分泌水平的穩定。因此,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GDM有關知識,了解自己的實際病情,可調整患者心態,減輕心理壓力,保持情緒穩定,從而使體內的胰島素分泌維持穩定,也可以增加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
2.5 孕期監護
由于GDM患者高血糖可影響胎盤功能,降低胎盤對胎兒的血氧供給,且胎兒處于高血糖、高胰島素血癥狀態,機體耗氧量增多,故易導致胎兒宮內缺氧,嚴重時發生胎死宮內,因此應定期行產前檢查。如出現其他合并癥或并發癥,如妊娠期高血壓、心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等,應在高危門診產檢與密切隨訪。孕28周前,每4周檢查一次,孕28周以后每2周檢查一次。每次檢查內容應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以及血壓和體重的測定,常規B超檢查,了解有無胎兒畸形、羊水量、胎盤成熟度等情況,孕35周后應開始行胎心監測,并指導孕婦計數胎動,了解胎兒是否存在宮內窘迫,特別是妊娠晚期,要注意胎心率的變化,避免胎兒宮內窘迫甚至胎死宮內。
2.6 產時護理
在產程中患者因為各種因素的作用,血糖波動很大,應嚴密觀察產程進展和監測胎兒情況,如出現產程異常或胎兒宮內窘迫等必要時需急診行剖宮產終止妊娠。在產程中每2 h監測指末血糖,并將血糖調控在平穩范圍內,可降低患者產后出血、感染等風險。
2.7 產后護理
產后護理主要包括預防低血糖、觀察產后出血、預防感染及母乳喂養等方面。由于胎盤娩出,雌激素、孕激素等抗胰島素激素迅速下降,產后24 h內胰島素的需要量為原用量的一半[5],同時產程中患者消耗大量體力,因宮縮劇痛進食減少等都可能增加低血糖的風險。因此產后應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控制血糖不低于5.6mmol/L[6]。產婦需絕對臥床休息,及時補充能量,監測生命體征,如出現頭暈眼花、氣促、心慌、臉色蒼白、出冷汗等低血糖癥狀,應及時給予處理。密切觀察惡露量、顏色及子宮收縮情況,自然分娩及產鉗產2h內每30min觀察一次,剖宮產6 h內每30 min觀察一次,待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后可改為每8h觀察一次。在護理過程中注意口腔清潔,會每日用0.5%碘伏擦洗外陰[7]。鼓勵患者母乳喂養, 并且協助患者給新生兒進行早接觸、早吸吮、按需哺乳,指導患者正確的哺乳和新生兒含接姿勢。
3 結果
經過及時救治和實施優質的護理,本組9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內,均健康出院。
4 討論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孕婦和胎兒健康的疾病,其并發癥尤其圍生兒死亡率遠大于非糖尿病孕產婦,而其遠期并發癥更不能忽視。因此妊娠期糖尿病需要早發現、早診斷、早處理。以飲食控制為主,必要時輔以胰島素正規治療,同時配合適量的運動及心理疏導,孕期及產后加強監護,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是減少母、嬰并發癥的重要環節,值得推廣和應用。
[
參考文獻]
[1] 王瑞盈,王瑞華,張志鳳.18例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期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醫學創新,2008,5(34):110-111.
[2]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9-162.
[3] 黃玉連.妊娠期糖尿病的觀察和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8下旬刊):67-68.
[4] 黃小珍.糖尿病的護理研究進展[J].右江醫學,2011,39(1):83-85.
[5] 莊依亮.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期處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1(6):651-652.
[6] 尹仲嬌.280例妊娠期糖代謝異常患者的產后護理及隨訪[J].2008年中國嶺南護理學術講壇論文集[C],2008:401-404.
篇6
【關鍵詞】妊娠; 糖尿病 ; 護理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都是巨大的[1]。對GDM患者加強護理以減少母嬰的危害。我們選擇GDM早期發現、及時監測治療護理19例,與同期無正規醫院產前檢查記錄,來我院即確診為孕36周以上的GDM孕婦11例相比較結局,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求醫孕婦中,發現并確診的GDM患者。其中19例從早孕開始記載在我院定期產前檢查、監測、治療、護理至住院分娩,設為治療組。對照組11例為同期孕婦,第一次來我院即確診為孕36周以上的GDM患者,均無正規醫院產前檢查記錄、亦無正規監測、治療記錄。兩組年齡、孕周、孕次無差異。
1.2方法: 治療組早期采用護理干預的方法:加強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嚴格執行飲食控制;適當應用運動療法;嚴密監測血糖,控制血糖水平餐后值在8mmol/L以下;對飲食、運動療法不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藥和(或)注射胰島素;全程、全方位綜合護理預防并發癥。對照組只在孕36周以后與治療組護理干預的方法相同。
2結果
治療組19例發生早產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各1例;對照組11例發生早產4例、妊娠期高血壓疾病4例、巨大兒1例、新生兒死亡2例、產褥感染3例。兩組孕婦在并發癥發生率方面相比有很大差異。
3討論
3.1GDM對母嬰的危害: 由于GDM孕婦血糖升高,可通過胎盤進入體內,刺激胎兒胰腺β細胞增生,分泌胰島素,促進糖原、脂肪和蛋白質合成,導致巨大兒發生,巨大兒又可導致相關母體并發癥。再者孕婦高血糖本身可降低胎盤對胎兒血氧供應,胎兒高血糖及高胰島素血癥致胎兒耗氧量增加,母體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易并發,又加重胎兒宮內缺氧,從而導致GDM圍生兒病死率高于正常。
3.2及早篩查發現GDM: 我院的妊娠期糖篩查方法是給來院定期做產前檢查的孕婦,在妊娠24-28周進行糖負荷篩查,將50g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min內服完,其后1 h查末梢血糖,≥7.8mmol/L為陽性,做糖耐量(OGTT)試驗[2]。OGTT試驗需禁食8-12h,口服葡萄糖75g查空腹、服糖后1h、2h、3h血糖,兩項或兩項以上達到或超過5.6mmol/L、10.3mmol/L、8.6mmol/L、6.7mool/L者即可診斷為GDM。絕大多數的GDM孕婦無臨床癥狀,導致漏診或確診較晚并發生并發癥。我們用50g糖篩查試驗安全簡便,且費用不高,孕婦比較容易接受,已作為產前常規檢查項目對所有孕婦進行篩查,以便及早確診GDM。
3.3及時心理指導和健康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及胎兒的健康受到威脅,容易產生焦慮、恐懼、低自尊等情緒反應。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與孕婦及家人進行溝通,共同商討所面臨的困難和應對措施,鼓勵孕婦宣泄自己的情感及訴說自身的感受,及時矯正錯誤的想法,幫助孕婦了解有關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減輕心理負擔,澄清錯誤觀念,正確對待疾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醫生做好各項檢查和治療,提高母嬰生存質量。
3.4 GDM并發癥可防可治: 本文資料表明治療組19例GDM孕婦采取了早期監測治療并護理干預,其并發癥發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再次證明了早期正規治療GDM的重要性。對GDM孕婦做好心理護理、飲食控制、及時監測血糖和胎兒狀態,配合適量運動和藥物治療,在妊娠期、分娩期、分娩后各階段給予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GDM并發癥可防可治 。
參考文獻
篇7
【摘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由門診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為護理干預組,另對2005年1月~2007年1月未能及時進行治療或因未行產前檢查入院而耽擱診斷或治療的妊娠糖尿病孕婦42例作為對照組。結果:干預組的妊高癥、羊水過多情況、泌尿系感染、巨大兒、早產、產后出血等情況,都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胎兒畸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GDM的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控制好血糖水平,是減少母嬰并發癥,保障孕婦平安渡過妊娠期的關鍵。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護理干預;血糖;尿糖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發現的糖尿病或糖耐量發生異常,而孕婦妊娠前并沒有糖尿病史或糖耐量異常病史[1]。最近資料顯示,GDM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達1.7%~16.8%[2],可能是與人們的生活飲食有關系,此病嚴重影響了孕產婦及圍生兒的安全,如巨大兒、羊水過多、妊高征等。對GDM能早發現、早治療,必要時終止妊娠,是減少母嬰危害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08年始對確診為GDM的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干預與指導,并隨訪跟蹤,取得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由門診確診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為護理干預組,另對2005年1月~2007年1月未能及時進行治療或因未行產前檢查入院而耽擱診斷或治療的妊娠糖尿病孕婦42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孕婦年齡為23~37歲,平均(27.5±4.5歲),其中初產婦82例,經產婦35例。兩組在年齡、孕次、孕周及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診斷標準 干預組孕婦于24~28周給予50g葡萄糖篩查,血糖≥7.8mmol/l者,空腹下再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分別測得空腹血糖及口服75g葡萄糖后1、2、3h這4個階段的血糖值,正常值應該分別是不超過5.6、10.5、9.2、8.0mmol/l。若其中任何2項或2項以上超過正常值,即可確診為GDM;如只1項超過正常值,視為糖耐量受損;如2次空腹血糖都≥5.8mmol/L或任何時候測得血糖≥11.1mmol/,并且空腹血糖≥5.8mmol/L者,都可診斷為GDM。
1.3 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及分析,以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顯著性。
2 護理干預方法
2.1 健康指導 GDM一旦確診,首先要對患者講解此疾病的相關知識;并給每個患者都建立檔案,內容包括年齡、孕周次、身高、體重、血糖、尿糖等,囑咐患者要定期自行檢測血糖或到院檢測血糖、尿糖;還要做到電話或信件隨訪,定期掌握好患者的情況。GDM患者常會表現出焦慮及抑郁癥狀,其發生率比正常孕婦高[3]。因而讓患者及家屬認識到該疾病對孕婦及胎兒、嬰兒的影響,同時也要協助患者消除此疾病對其心理的不良影響,使患者能進行自我心態調節,減少焦慮及恐懼。護理人員也要與患者及家屬多作有效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也是緩解其不良心理的最好方法。
2.2 嚴格監測血糖 嚴格控制血糖值達到理想范圍,并同時避免過度降血糖而致低血糖。參考值應是空腹血糖為3.9---5.6mmol/L,餐后2h血糖為4.4---8.0mmol/L,血清糖化血紅蛋白(HbAIC)<6%。孕婦最好能進行自我監測,掌握其監測方法,有條件者,每日監測空腹及餐后血糖4―6次。
2.3 飲食護理 GDM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做到合理飲食,約80%左右的患者通過調節飲食習慣而明顯緩解了此疾病的發展,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3]。理想的妊娠期糖尿病飲食,一方面是要滿足孕婦和胎兒的營養,另一方面又要控制血糖,避免因血糖過高引起的胎兒胰島素分泌增加,同時還要防止因過分限制營養攝入,引起饑餓性酮癥酸中毒。GDM孕婦的熱量控制要根據其血糖和體重來設定,早期所需熱量與孕前一樣,從孕中期以后,熱量控制到1500kJ水平,每周增加3~8%,其中碳水化合物占總量的40~50%,蛋白質20~30%,脂肪30~40%。少量多餐(5~6餐/d),主以粗糧為主,并多吃蛋、奶、豆類,水產品、新鮮蔬菜及含糖量低的水果,低鹽飲食。早餐約占總熱量的10%,中、晚餐占30%左右,上、下午及晚上加餐占30%,把孕期體重控制其增長在10~12kg內為佳。
2.4 運動干預 適當的運動有利于母嬰健康,可使餐后血糖降低,改善脂代謝紊亂,進行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運動不宜過于激烈,一般以散步、做操、太極拳、孕婦瑜珈為宜,每日1次,30min/次,餐后1h進行。
2.5 胰島素治療 飲食運動調理后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患者應使用胰島素來進行治療。口服降糖藥有胎兒畸形或宮內死亡的危險,不建議使用。如果單純的控制飲食及運動控制效果不理想時,即需要實施胰島素治療。指導孕婦學會自查血、尿糖及判斷結果的方法,依據其血糖值來確定胰島素的用量,如有不適,及時求醫。
2.6 注意孕期衛生 GDM患者妊娠期極易發生上呼吸道、泌尿系統、皮膚感染,這就需要孕婦有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來預防,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換衣、多喝水、生活作息規律,做好會陰護理,住院者要防止交叉感染,有感染時要及時正確的使用抗生素。都有益于GDM的控制,使患者安全渡過妊娠期。
3 結果
護理干預組與對照組的妊娠期并發癥、胎兒的情況對比。干預組的妊高癥、羊水過多情況、泌尿系統感染、巨大兒、早產、產后出血等情況,都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的胎兒畸形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GDM如果控制不當,對孕婦和胎兒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危害。其危害程度主要與孕婦的病情、高血糖發現的時間及是否能控制血糖水平相關[4]。此三大要素處理適當,就能保證GDM孕婦能安全渡過孕產期。對GDM孕婦要實施隨訪監測,定期檢測血糖、尿糖,及時了解病情的發展及控制情況,必要時,及時應用胰島素來進行治療。
向患者及家屬傳播GDM的相關保健知識,減輕患者的心理障礙,避免因心理因素的影響而誘發加重糖尿病。指導患者以飲食調整治療為重要措施,要有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盡量減輕胰島素負荷,在保障母嬰機體營養平衡的時間,又要控制熱量。在孕期衛生保健方面要特別注意尿路及皮膚感染,要有良好、有序的生活及作息習慣。
本文結果顯示,對GDM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關注血糖水平的監測,做好健康指導工作,實行隨訪產前監測,及時治療并發癥,可以明顯降低圍產期母嬰的并發癥,使GDM患者順利安全的渡過孕產期。
參考文獻
[1] 黃小利.高危妊娠管理效果回顧性分析.中國當代醫藥2009,16(4):106一107.
[2] 王蔚軍,崔詠怡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情緒狀態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9):46
[3] 馬金秀,陳笑.心理干預對妊娠糖尿病病人胰島素治療效果分析[J].廣西醫學, 2008,30(1):36~37.
[4] 龍玲,蔣紅梅,王賢華,等 妊娠期糖尿病的觀察與護理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08,20(6):114.
作者單位: 418000 懷化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科
(上接第99頁)
[11] 謝靜,嚴明珠. 乳腺癌根治術后護理體會. 河南腫瘤學雜志,2005,18(4):302.
[12] 李慧. 乳腺癌病人的軀體、心理問題與護理. 護理研究,2004,18(11):1891-1893.
[13] 王麗. 整體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治療的作用. 護理醫學,2003,12(3):332.
[14] 龐永慧,茅傳蘭. 乳腺癌患者術后上肢功能鍛煉的研究進展. 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5):91-93.
[15] 張愛英,李美珍. 乳腺癌術后功能鍛煉方法.康復與護理,2008,26:1.
[16] 張冰敏,方小君,李瓊妹,黃曉華. 乳腺癌根治術后上肢功能鍛煉.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5,26(11):1342-1343.
[17] 姜寧,孫朝輝,鄒向東. 乳腺癌術后的康復鍛煉方法. 黑龍江醫學,2003,27(9):702-703.
[18] 陳歆悅,吳俁. BRCA1 分子生物學特性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 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7,7(9):803-805.
篇8
關鍵詞:糖尿病;母嬰并發癥;護理
妊娠期間的糖尿病有兩種情況,一種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種為妊娠期糖尿病(GDM),臨床上以后者為多。妊娠期間糖尿病對母嬰危害較大,如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會出現一系列母嬰并發癥,如感染、酮癥酸中毒、巨大兒、死胎、新生兒低血糖等等。目前,仍有部分孕婦孕期缺乏正規系統的產檢,延誤甚至遺漏了診斷和治療,以至發生嚴重的母嬰并發癥。為此,我們對92例糖尿病孕婦作回顧性分析,探討其臨床特征,早期采取護理干預措施,這對減少母嬰并發癥,提高對GDM的認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 1 臨床資料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孕婦92例, 2008年40例,2009年52例。糖尿病合并妊娠39例,妊娠期糖尿病53例(5例足月待產時發現),孕周36-41周,將92例糖尿病孕婦設為治療組。隨機抽取同期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婦92例作為對照組。兩組均為單胎妊娠。孕期增重以最后一次產檢測得體重減去建卡時測得體重而獲得。新生兒體重為分娩時用嬰兒電子磅稱稱得,巨大兒是指胎兒出生時體重達到或超過4000g者。92例糖尿病中9例為Ⅰ型糖尿病。
1.2 統計結果采用U檢驗或X2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 兩組孕婦一般臨床特征:平均年齡:治療組28.11±8.64歲,對照組26.34±5.94歲;孕期增重:治療組18.55±1.71kg,對照組15.08±2.89kg;經產婦:治療組20例占21.7%,對照組8例占8.5 %,糖尿病孕婦年齡、孕期增重、經產婦比例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
2.2 母嬰并發癥比較:妊娠期高血壓、巨大兒、死胎、肩難產、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均高于對照組(P
兩組相比:P
2.3 糖尿病診斷標準[1]:兩次或兩次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妊娠24-28周,50克糖篩查試驗≥7.8mmol/L者,檢查空腹血糖,異常可診斷糖尿病,如正常進一步作75克糖耐量試驗(OGTT),其中有二項或二項以上達到或超過正常值可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3討論
3.1 重視健康教育:本組資料顯示,糖尿病孕婦中妊娠期糖尿病占57.6%,而且 90%是通過產前篩查發現的。所以,她們中的大多數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缺乏了解和認識,并且糖尿病孕婦妊娠期、分娩期、產褥期體內血糖波動比一般糖尿病患者要大,如不注意控制容易發生低血糖,甚至酮癥酸中毒[1]。為此,我們對糖尿病孕婦在其妊娠不同時期開具不同的健康處方,以口頭、書面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宣教:(1)糖尿病相關知識宣教:講解血糖監測要點、飲食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對母嬰的影響等等,提高對疾病認識,取得治療上配合。(2)飲食及運動宣教:糖尿病孕婦飲食控制不同于一般糖尿病病人,既要控制血糖又要考慮胎兒宮內的發育需要。孕早期熱卡吸入與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采用“食物交換份法”配餐,控制餐后1小時血糖值在8 mmol/L以下。整個孕期體重增加以10-12公斤為宜[1],并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運動采用緩步行走或同等量活動,運動選擇飯后1小時進行,不可過量,防止低血糖,注意運動后不引起宮縮為宜。(3)胰島素治療宣教:向孕婦講解胰島素作用、用法及注意事項,告知不能自行改量或停藥。
3.2 加強心理護理,提倡身心自護:護士是醫患的中心,是溝通的橋梁,建立融洽的護患關系是解決心理問題的基礎[2]。用鼓勵性的語言與患者交流,介紹成功病例及疾病愈后,幫助解除心理顧慮;糖尿病孕婦的治療,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和參與[3]。幫助家庭成員接受事實,了解疾病特點,使其理解支持患者,尤其丈夫的關心體貼對患者是莫大的安慰,對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起著重要的作用[5]。
3.3 重視孕期糖篩查,加強孕期監測:(1)妊娠24-28周常規進行糖篩查,確診為糖尿病孕婦即作為高危妊娠范疇。(2)糖尿病孕婦增加產檢次數,孕32周以后每周檢查一次,38周后隔天一次NST檢查,及時了解胎兒宮內安危。因為糖尿病胎兒長期處在高糖環境中,易發生死胎、死產,本資料中曾有二例孕晚期發生死胎。(3)新入院孕婦常規進行隨機末梢血糖檢測。我院于09年1月開始對新入院孕婦常規進行隨機末梢血糖檢測,結果發現5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遺漏診斷。
3.4 選擇正確分娩方式,降低母嬰并發癥。(1)糖尿病孕婦易發生巨大兒,本組資料發生率為32.61%,明顯高于對照組7.61%。糖尿病孕婦雖然不是剖宮產的絕對指征,對于估計有巨大兒傾向者,應放寬指征以剖宮產結束分娩為宜。(2)對選擇自然分娩者,產程中嚴密監測血糖變化,使維持在4.4-6.7mmol/L,如持續在7.8 mmol/L以上需少劑量胰島素靜滴治療,并每小時測血糖一次。(3)產后應鼓勵適當進食,定時監測血糖變化,按醫囑及時調整胰島素用量。(4)感染是糖尿病主要并發癥,分娩期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規范各項操作,產后使用有效抗生素防止感染。
3.5 新生兒護理:(1)糖尿病新生兒均按早產兒護理。糖尿病兒在宮內受高血糖的刺激,使肺泡Ⅱ型細胞表面活性物質產生及分泌減少,胎兒肺成熟延遲,出生后易發生呼吸迫綜合癥,本組有15例新生兒發生呼吸迫綜合癥,后經兒科治療痊愈。(2)嚴密觀察面色、呼吸、體溫、出汗等情況,及時發現低血糖征象;本組資料新生兒低血糖發生率為10.87%。糖尿病兒出生后雖脫離了母體的高血糖環境,但體內胰島細胞仍處于興奮狀態,若不及時補糖,易發生低血糖現象,尤其出生后6小時以內[4]。重視喂養,在早開奶同時加喂10%葡萄糖5-10ml/kg/h。嚴密監測血糖的變化,出生時及出生后每2小時檢測末梢血糖一次,若血糖
參考文獻
[1]樂杰. 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150
[2]周冬仙,潘燕萍.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干預效果分
析. 護士進修雜志,2006,21(1):67-68
[3]周郁秋.護理心理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177-17
[4]龔經文,程本蕓.內科護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
版社.1997,245
篇9
【關鍵詞】護理干預;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指懷孕(孕前沒有)時出現高血糖。糖尿病可造成白細胞多功能缺損,容易導致感染,對孕婦和胎兒都有影響,易導致羊水過多、產程感染、產后出血。孕婦的高血糖,易致畸胎兒、巨大胎兒、新生兒低血糖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甚至導致胎兒死亡。積極治療和采用有效系統護理措施,可減少孕產婦并發癥,降低圍生兒發病率。我院在圍產期對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取得較滿意的干預效果,現將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妊娠糖尿病8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為初產婦),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2例,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4±2.5)歲,妊娠周數36.5-41.6周,剖宮產25例,順產17例;對照組45例,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5±2.8)歲,妊娠周數36.8-41.2周,剖宮產21例,順產24例;患者均無其他合并癥,兩組孕婦在年齡、血糖、體重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及藥物治療,定期進行B超檢查,查看胎兒發育情況有無畸形胎、羊水量及胎盤成熟度;監測血、尿常規、24h尿蛋白定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1.2.2治療組在對照的基礎上,進行細致護理干預。實施護理如下:①加強心理疏導,緩解擔憂和焦慮,配合治療。②對指導患者飲食及合理運動,采用主食宜少量多餐方法,據孕婦標準體重、孕周、血糖情況進行控制孕婦攝取熱量,一般總熱量為30-35kcal/kg/d。食物多樣化,營養均衡,其中蛋白質占18%-20%,脂肪占28%-32%,碳水化合物占42%-50%,合理分配三餐食物,早餐約占全天總熱量的10%,午餐及晚餐各占30%,余30%為三餐加。多飲新鮮綠色蔬菜,牛奶、雞蛋、瘦肉、粗雜糧、豆類等,適量食用新鮮水果,注意補充微量元素,控制食鹽攝入。餐后1小時后適當運動,每次30分。③健康宣教,為患者宣教妊娠糖尿病知識,講解分娩時的注意事項,指導孕婦掌握自我監護方法,密切觀察胎動。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孕婦并發癥及胎兒情況,對娠期高血壓、泌尿系統感染、羊水過多、產后Ⅱ型糖尿病、產后出血、胎窘、巨大兒、早產、胎兒畸形病發病進行觀察。
1.4統計學方法計數型資料采用χ2分布檢驗方法,計量型資料采用t分布檢驗方法,所有計量型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P
2結果與分析
2.1對兩組孕婦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由(表1可見)治療組妊高癥、泌尿感染、羊水過、產后Ⅱ型糖尿病、產后出血發病率均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并發癥,發病高,病變快,屬于高危妊娠。對母嬰生命安全及胎兒發育有很大的威脅,可導致畸胎兒、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癥、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癥,并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流產、甚至導致孕婦死亡。因此,力爭早診斷、早治療、早干預,可降低圍產期母嬰并發癥。精心、細致護理和及時對癥治療,可促進疾病轉歸。本組實驗表明,對病人進行心理、飲食、運動、健康宣教、指導孕婦掌握自我監護的方法,可有效減少孕產婦并發癥,降低圍生兒發病率,提高產科質量。
參考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50.
篇10
【關鍵詞】妊娠;急性胰腺炎;護理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收治的妊娠期AP者15例,其中孕中期發病5例,孕晚期發病10例。4例患者有膽管系統疾病;發病前有攝入油膩食物者5例;高脂血癥6例。
1.2 治療 15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胃腸減壓、液體復蘇、生長抑制、抑酸、氧療、器官功能支持等措施,對可能出現感染的患者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使用胰島素嚴格控制血糖(當血糖>1.1mmol/L時)。
1.3 轉歸 15例孕婦均痊愈,10例保胎成功,自然分娩健康兒;5例在控制胰腺炎的情況下行剖宮產術,分娩健康兒。
2 護理
2.1 飲食護理 急性期應禁食、禁水,護士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使其明確禁食水是胰腺炎發作時采用的首要措施。指導患者在疾病恢復過程不同階段進食不同的飲食,由流食—半流食—軟食逐漸過程。遵循原則為:忌食辛辣刺激和碳酸飲料,忌食高脂肪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注意營養的搭配,保證孕婦和胎兒的營養供給。
2.2 病情觀察
2.2.1 生命體征的觀察 嚴密觀察神志、血壓、脈搏、呼吸變化,注意有無休克、呼吸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征象,給予持續吸氧和心電監護。
2.2.2 腹部癥狀的觀察 認真聽取患者的主訴,細心觀察腹痛的部位、性質、腹部有無壓痛、腹肌有無緊張及體溫變化,做好胎心監護及產科B超監測。正確區分胰腺炎所致腹痛及其他原因導致子宮收縮引起的腹痛,以排除先兆流產,及時應用止痛劑或保胎劑。
2.2.3 準確記錄出入量 遵醫囑準確記錄患者24h出入量,以判斷機體血容量狀況和電解質丟失情況。警惕并發癥的出現。入量包括輸液量、營養物質、鼻飼入量、空腸入量;出量包括尿量、糞便、嘔吐物、胃液等。值班護士每8h小結、24h總結,出入量相差大者及時匯報醫生。
2.2.4 監測血糖和血鈣的水平 患者因禁食、惡心嘔吐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護理中應注意患者有無腹脹、有無手足抽搐,并密切監測電解質及酸堿度檢查結果。
2.2.5 產科觀察 認真聆聽病人的主訴,嚴密觀察宮縮、胎心音、胎心率及陰道分泌物的變化、教會孕婦自己數胎動時間和方法,并及時詢問記錄,提高患者的依從性。護士做好護理記錄,當胎心>160次/min或
2.3 藥物的觀察與護理 選用對胎兒危害最小的藥物,抗生素以青霉素類為首選,發熱者以物理降溫為主。在控制胰腺炎的前提下,對不足月者,盡量妊娠到足月,用25%硫酸鎂40毫升(10克)加入5%葡萄糖酸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遵醫囑視宮縮調整滴速,宮縮得到明顯抑制后,按1—2g/h滴速持續靜脈滴入,直至宮縮完全消失,每日總量不超過30g。在輸注硫酸鎂前,必須測量血壓,膝腱反射必須存在,呼吸≥16次/分,并鼓勵多飲水,測量24h尿量,每24h≥600毫升。如出現呼吸抑制,采取措施時立即停滴,氧氣吸入,并予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緩推。有早產癥狀者,給予地塞米松,促進胎兒肺成熟等,并隨時做好剖宮產準備。
2.4 引流管的護理 保持胃腸減壓及胰周引流管的通暢,防止管道受壓、折疊、扭曲,特別是變化注意防止導管滑脫,并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及性質。每日更換引流袋。
2.5 加強基礎護理 加強口腔護理,避免口腔內細菌滋生引起的感染。在臥位、排泄、床單等方面遵照優質護理服務要求和病情需要給予良好的照顧和護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療環境和基礎。
2.6 心理護理 患者因懷孕,擔心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心理落差很大,而且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復雜易引起并發癥,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面對疾病的折磨和陌生的醫院環境,容易出于強烈的應激狀態,造成軀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壓力。產生焦慮和恐懼的心理。所以心理護理尤為重要,經常性的給予心理疏導,講解某些藥物的作用和治療的必要性,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
2.7 出院指導 出院后應注意休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飲食方面上特別注意少食多餐,低脂肪飲食,避免情緒激動,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胎動的變化,定期復診。如有不適及時到醫院就診。
3 體會
妊娠晚期伴并發急性胰腺炎易發生器官功能障礙。病情變化快,孕產婦和圍生期產兒死亡率高,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加強護理至關重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監測血糖、血鈣及血尿淀粉酶,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阻斷疾病的發展,可以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同時與婦科配合注意胎兒的監測,可以獲得很好的預后。合理選擇藥物,在控制胰腺炎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胎兒的影響,適時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能為維持妊娠足月提高最大的可能。
參考文獻:
[1] 葉向紅. 妊娠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2,25(6):631-634.
- 上一篇:宣傳傳統文化活動策劃
- 下一篇:高中語文輔導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