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文化精神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4:4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航天文化精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航天文化精神

篇1

科學謀劃 系統推進

自2002年啟動企業文化建設以來,航天科技激勵17萬員工以國為重、不畏艱險、勇于探索、不懈創新,為構建航天科技工業新體系、建設國際一流大型航天企業集團注入了不竭動力。

堅持思想先行,讓企業文化入腦入心。近年來,以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衛星導航工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和高新武器裝備研制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相繼展開,特別是2010年以來,宇航任務保持了每年近20次的高密度發射態勢。面對嚴峻挑戰,我們堅持思想先行,從航天“三大精神”中挖掘內涵、汲取營養,用富國強軍、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推動我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歷史責任來教育和引導員工,使核心價值觀成為員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

融入重大工程,使企業文化落地生根。航天科技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對工程實踐的核心價值支撐作用,將企業文化建設融入技術攻關、管理優化、能力提升等各個環節,大力營造鼓勵干事、激勵創新的文化氛圍。堅持技術傳承與文化傳承并重,大力培養員工在困難面前堅忍不拔、百折不撓,在成功面前永不自滿、永不懈怠的優秀品質。聚焦型號隊伍能力提升,開展精神、作風、能力“三架橋”、“尋找身邊的榜樣”等文化實踐活動,激勵員工追求卓越、勇于超越、快速成才。

注重以人為本,用企業文化激勵員工。航天工程系統龐大、技術復雜、充滿風險。各級領導干部以身作則,“聯車間、進班組”,扎根型號現場,走進員工內心,切實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在型號任務出現困難和挫折時,領導干部主動承擔責任,與科研人員一起分析原因、解決難題,吃透技術、奪取成功,對員工進行最大限度的“減壓”。針對型號外場試驗隊員長期遠離家人的實際情況,定期走訪慰問參試隊員家庭,及時幫助解決問題。不斷優化人文環境,對貢獻突出的科技骨干實行政治待遇、榮譽獎勵、推舉專家、培訓深造、職稱評聘“五優先”,切實提升科技人員的地位和待遇,幫助那些基礎好、潛力大、提高快的科技人才沿著專業技術通道發展。從2010年開始,集團公司每年拿出上千萬元專項獎勵貢獻突出人員,激發了創新活力和創造激情。為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塑造良好形象,以企業文化打造品牌。以重大型號、重大事件為契機,深入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彰顯企業實力與品牌。開展了紀念錢學森同志誕辰100周年、向孫家棟院士學習等文化活動,推出了以“交會對接團隊”、“嫦娥團隊”、“北斗團隊”、“余夢倫班組”、“大巴山八百壯士”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集體;豐富文化陣地和載體,建成了一批“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創作優秀文化作品,電影《錢學森》被評為全國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圖書《天魂》、電影《太空俠》被評為中央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切實提升了企業文化的輻射力、影響力。

推進特色文化建設,使企業文化精彩紛呈。經過多年的企業文化建設,我們總結提煉了“以國為重、以人為本、以質取信、以新圖強”的核心價值觀和“自信自強、無私無畏、敢想敢為、盡善盡美”的企業精神,形成了“嚴慎細實、誠勇勤和”的行為準則。在此基礎上,航天科技把專項文化納入企業文化建設的大框架,將系統工程管理理念引入企業文化建設,先后推出了具有鮮明航天特色的質量文化、成本文化、創新文化、廉潔文化、班組文化等專項文化,形成了既有頂層牽引又具有專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堅持“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不斷激發基層企業文化建設的熱情和創造力。

把握核心 突出重點

航天事業發展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廣闊舞臺,企業文化建設助推了航天事業發展。我們在企業文化理論和實踐上作了積極探索,以不斷提升企業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走出了一條“五位一體”的航天特色企業文化建設道路。

始終堅持以國為重的價值追求。以國為重是航天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正是在這一價值追求的指引下,企業文化成為孕育愛國奉獻優秀品質的沃土。

始終堅持系統工程的管理理念。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工程管理的思想、理論和方法,它不僅是有效的航天工程組織管理形式,也是企業文化在科研生產中的拓展和應用。

始終堅持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我們以創新為榮、以創新圖強,攻克了一個個國際公認的技術難關,掌握了一項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航天科技發展道路。

始終堅持嚴慎細實的優良作風。嚴慎細實的工作作風,積淀了深厚的質量文化底蘊,融合了幾代航天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是航天事業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企業文化在航天工程實踐中的生動化、具體化。如今,“質量是政治、質量是生命、質量是效益”的質量理念已深入人心、見諸行動。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本文化。航天科技牢固樹立事業發展依靠員工、發展成果員工共享的理念,始終強調尊重依靠員工,激發員工建功航天的內在動力;激勵成就員工,搭建員工快速成長成才的平臺;關愛幫扶員工,將企業和員工緊緊聯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運,為航天事業發展營造了和諧的人文環境。

與時俱進 不斷創新

黨的十明確提出了建設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對推進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我們將與時俱進,不斷創新,重點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推進企業文化與集團發展戰略的深度融合。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加強企業文化理念宣傳及推廣,不斷深化對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提升全員對發展模式、發展理念、發展目標、發展方式的認可;強化文化理念在科研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導向作用。進一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考核與評估,形成企業文化建設“統一領導、逐級負責”的有效機制。

進一步豐富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和載體。在固化以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企業作風為主體的理念體系下,發展質量、創新、成本、學習和人才價值觀,培育執行、競爭、協同、誠信、廉潔、安全等理念,持續選樹模范團隊和先進人物;不斷完善形象識別,通過視覺傳播、媒體宣傳,構筑集團公司鮮明的整體形象;不斷加強窗口和文化陣地建設,積極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航天精神教育基地以及一大批航天博物館、展覽館、主題公園等標志性展示窗口。

篇2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愛精神

譜寫向善擔當的時代贊歌,傳承愛的接力

1.構建大愛精神坐標、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學校黨委堅持育人為本,把德育放在學校教育的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注重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相結合,大力弘揚核心價值觀,構建大愛精神坐標,鑄牢師生的精神支柱。通過舉辦“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事跡宣講會、組織學生成才表率先進事跡報告會、連續10年評選“感動北航”人物,引導學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把個人的人生價值融入到奉獻他人、奉獻社會之中;通過課內外相結合推進通識教育,構建了經典研讀、人文素養、社會科學、科技文明四大版塊通識課程體系,所占學分已達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總學分的30%;邀請了200余位知名專家學者來校做人文素質教育講座,藝術館、音樂廳高雅藝術展覽和演出精彩不斷,使學生們在濃厚的人文氛圍中汲取文化的滋養和成長的力量;通過深入開展“知國情、察民生”社會實踐和“助他人、作奉獻”志愿服務,暑期社會實踐達到了全覆蓋,志愿服務實現了常態化,每年組織400余支社會實踐隊,先后組織14批支教團赴新疆、寧夏支教,《人民日報》在頭版“行進中國?精彩故事”欄目中專門報道了學校學生在新疆支教的感人事跡,志愿服務正逐漸內化為北航人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

2.抒寫大愛文化名片、傳播校園正能量

長期以來,學校充分發揮大愛文化的育人功能,廣泛凝聚校內外廣大師生、校友力量,建立健全愛心捐贈的渠道和機制,通過捐資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創業基金等形式,幫助支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品學兼優學生或突發疾病需要救助的學生,形成了人人參與的校園大愛文化氛圍。2015年3月,學校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周偉韜同學因急性肝衰竭并肝性腦病三期等病癥入院治療,短短兩周,學校師生校友共捐款籌款100余萬元,使他順利完成了肝臟移植手術,脫離了生命危險。近幾年,從新聞媒體報道《這個集體不能落下你》中患急性重度胰腺炎的劉婕同學,到《用愛匯聚延續夢想的力量》中患白血病的龐尚輝同學,再到已成功完成器官移植手術走上工作崗位的李金貴同學都得到學校師生校友的鼎力相助。學校還建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數據庫,實現多渠道精準資助,使“濟困、勵志、強能”同步提升。例如:著名結構疲勞專家高鎮同院士的個人捐款已逾110萬元,老中青教師代表共同設立了“宏志清寒”獎學金,學校首屆畢業生錢士湘夫婦捐資300萬元……廣大校友不忘初心,反饋母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王祖同、楊文瑛夫婦先后捐資2,500萬元支持晨興音樂廳和大學生藝術團建設,以提升師生文化藝術修養。師生校友的關愛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更加潛心學習、自立自強,從新生入學時的“綠色通道”走上一條人生發展的“綠色跑道”。

涵養肩負使命的空天情懷,強化愛的合作

1.唱響空天文化主旋律、培育拔尖創新人才

建校63年來,一代代北航人的理想與抱負,始終與國家利益和航空航天事業緊密相系,學校的大愛精神也正是在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壯大中得到傳承和弘揚。例如:航空發動機領域的領軍人物陳光教授、陳懋章院士、劉大響院士共同出資150萬元,發起“航空強國中國心”基金,獎勵全國高校發動機專業的優秀學生。張廣軍院士捐出“長江學者成就獎”獎金50萬元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近年來,學校深入開展“愛祖國、愛航空、愛航天、愛北航”主題教育,定期舉辦空天文化節、航模大賽、航空航天企業進校園和高端訪談等主題活動,組織學生觀看神舟、嫦娥等航天器發射實況轉播,參觀航空航天主機廠所,邀請航空航天領域著名專家以及航天員來校與學生們互動交流,大力培育學生的航空航天情懷。在兩個校區新建了航空航天博物館和主題文化長廊,建設了仰望星空、載人航天精神、錢學森像等20余座航空航天主題雕塑,使空天文化、北航精神藝術化、具象化。精心組織創作了以航空報國英模羅陽校友為原型的大型音樂劇《羅陽》,在校內外巡演20余場,社會反響強烈?!把萘_陽、學羅陽、揚羅陽”已成為師生堅守空天夢想、弘揚大愛精神的文化品牌,也成為全校新生入學教育的必修課。

2.愛國榮校凝聚力量、自主創新追尋夢想

學校始終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突出自主創新,強化協同創新,積極搭建國家級創新平臺,組建大團隊,承擔重大科研項目,并將強化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提升到建設國家創新體系一個重要措施的高度來認識;把“愛國榮校、無私奉獻、創造卓越”的價值追求落實在學術前沿探索與團隊集體攻關的有機統一中。近十年,學校先后獲得9項國家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創造了一所大學連續獲國家最高等級科技獎勵的“奇跡”,被社會譽為科技創新的“北航模式”。例如:王華明教授及其團隊,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鈦合金大型主承力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技術,實現了“3D打印,讓中國飛機中國造”;劉紅教授及其團隊,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三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系統,完成了我國首次長期多人密閉試驗;房建成教授率領的“先進慣性儀表與導航技術”團隊,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該團隊所在的儀器科學與光電技術一級學科排名全國第一。可以說,凝聚團隊力量、強化愛的合作,已經成為北航以“大愛文化”組建科研大團隊、催生自主創新重大成果不竭的源泉與動力。

塑造致真和諧的文化力量,提升愛的溫度

1.加強師生溝通交流、打造真情互動平臺

學校全面實施了本科生導師制,強化導師言傳身教在學生人格養成中的關鍵作用,以導師的“導心、導學和導向”樹立起學生的人生標桿。突出名師的榜樣作用,組織學生與名師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每月一次書記、校長與學生代表面對面溝通、每周一次陳懋章等院士領銜召開名師懇談會、每時每刻李尚志等名師主持ihome網絡互動工作坊,師生全時全方位思維碰撞、真情互動,構建了以情優教、以情優學的教學相長格局。積極探索書院制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成立了“知行”“匯融”“啟明”“航天”四個書院,積極打造大愛傳承、學學相長的文化育人社區,連續舉辦兩岸四地現代高校書院制教育論壇,共同研究探討書院育人規律,促進具有廣博知識和優雅氣質的“全人”培養,獨具北航特色的書院制教育模式已成為傳遞大愛文化基因的新載體。全面實施朋輩輔導“夢拓”(Mentor)計劃,1名高年級學生與5名~6名新生組成“夢拓”小組。目前,全校已成立了740余個“夢拓”小組,實現了新生全覆蓋,開設了以欣賞高雅藝術、參觀博物館和專業特色展覽、尋訪名人故居等為主要內容的“夢拓”文化體驗課,將“學夢拓、帶夢拓、傳夢拓”的新型學緣模式轉化為傳承北航大愛精神和培育人文情懷的互助平臺。

2.厚實大愛文化底蘊、內化師生情感激勵

篇3

這究竟是正常,還是不正常?

說不正常也正常。因為,航天活動畢竟離老百姓的生活比較遠,不僅與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沒法比,就是與NBA、中超(中國足球超級聯賽)、明星八卦、肥皂劇等所謂精神需求也沒法比。雖說公眾每天關注的天氣預報甚至電視信號都是拜航天技術所賜,但那技術畢竟看不見摸不著,能通過看天氣預報就能認識到航天重要性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說正常又不正常。因為,航天活動很大程度上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最高科技水平,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在塑造、凝聚民族精神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樣一個在國家硬實力、軟實力中都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重要產業,只是在每隔一兩年或者兩三年才有一次的重要航天活動中才能引起人們關注,又怎不令人嘆息。

這種熱與冷的轉換,雖讓人無奈,卻又是現實,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恐怕也不會有根本改變。這便造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航天熱”時,航天專家們成了電視臺等各種媒體的“搶手貨”,成為“著名專家”;“航天熱”一過去,便再也沒人認識他們,其名氣甚至連一些中超聯賽的替補球員都不如。那么,作為在冷熱之間不斷轉換角色的航天從業者來說,又如何適應這種冷熱不斷變換的環境呢?

熱中需有冷。熱中有冷,是指在航天熱時,需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冷靜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斷。雖然中國航天正處于高速發展之中,但與美、俄這樣的航天強國相比,在各方面部還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就拿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行來說,雖然突破了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技術,但此項技術美、俄均在上世紀60年代既已掌握;至于女性航天員上天,俄羅斯美女捷列什科娃也早在近50年前便成為第一個嘗螃蟹者,我們今天所為,均不值得過分夸耀。因為媒體熱炒而跟著頭腦發熱甚至飄飄然,斷然不可??;只有踏踏實實埋頭苦干,真正在太空中創造出前人所未曾有過的業績,才值得驕傲。

篇4

2020年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在北京成功舉辦。那么你們知道關于第十四屆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第十四屆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五篇,歡迎參閱。

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一我愛祖國的航天事業也許是父母給予我一個特殊的“符號”—陶嫦娥,所以從小的我就是一個充滿幻想的女孩,我幻想將來有一天我能像嫦娥一樣飛上天空,能在浩瀚的蒼穹和無垠的宇宙中有一個舒適而溫暖的家。小時候,我總纏著媽媽給我講我們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媽媽告訴我,我國航天事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遼闊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響起了中國人的聲音,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衛星的國家從此開始了中國的航天事業。2003年10月15日,我在電視的屏幕上看到了“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10月16日6時23分,飛船在環繞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國大地。這是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這又是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時刻,中國第二艘搭載太空人的飛船“神舟六號”再次將兩名中國宇航員費俊龍和聶海勝送入太空。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后,飛船返回艙于17日凌晨4時順利著陸,這又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戳恕段业淖鎳愤@本書,讓我知道了許多關于航天的感人事跡。第一個令我熱淚盈眶的故事是萬戶飛天的故事,中國明代的官員萬戶,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試驗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兩排47支的火箭捆綁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兩只大風箏,然后叫人點火發射,巨大的反沖力將他送上高空,但是天有不測風云,隨著一聲巨響,第二節火箭筒在空中發生了爆炸,頃刻間,他變成了一團火球,墜落在地。萬戶犧牲了,萬戶為光榮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偉大的奉獻,他那勇于探索和不怕困難的精神使我不得不為他所折服,在人們的心中,會永遠記住萬戶這個響亮的名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為“萬戶山”,而在我的心中,萬戶已成為了在我面對困難和挫折的一種鼓勵,一種堅持,更是一種激勵我進步的理想。

第二個是在載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設中,廣大科技人員、工人、解放軍官兵做出的貢獻: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老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這些都體現了中國航天人的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所以我要從小培養與同學團結合作,遇到困難要有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精神,有一顆愛國之心,我相信我一定能的。我愛祖國的航天事業!溫泉小學:陶嫦娥

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二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現代航天器將人們帶入了嶄新的航天時代。我熱愛宇宙,更熱愛航天,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航天事業的戰士,乘著載人飛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我對航天的理解很浮淺,認為飛機、火箭飛上天就是航天,實際航天領域研究的東西非常廣泛,也非常深奧,不管我對航天認識的深與淺,但我非常喜歡航天。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給我買的玩具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飛機,現在家里還有兩架遙控飛機模型保存的好好的;還記得我上幼兒園中班的時候,我和爺爺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并在全幼兒園觀展;上了小學我參加的是航模興趣小組,在小組里我做了六架飛機模型。當我制作的飛機模型飛在天空中的時候,我想起了楊利偉叔叔,他乘著我國自己建造的載人宇宙飛船遨游太空,這一創舉在全世界面前為我們中國人爭了光露了臉。

隨著年齡和知識的不斷增長,我對航天的理解也逐漸加深了,同時腦子里的疑問也一個一個的接踵而來,如:火箭沒有翅膀是怎樣飛起來的?人造衛星在天上會不會掉下來?再如:載人飛船為什么能遨游太空?……帶著這些問題我買了一些有關“宇宙、太空、自然科學”方面的百科全書。通過學習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發動機向后噴射高溫高壓的燃氣產生及作用力以獲得前進推力,并由此向前運動的飛行器,它一般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和結構系統三部分組成。人造衛星和太空探測器是無人駕駛的航天器,它擁有高度精密的自動控制裝置,迄今為止它們已先后對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離或實地考察,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因此人類稱它為“宇宙信息的偵察兵”。人類除了派人造衛星和探測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夠飛上太空,載人飛船就是人類遨游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艙、軌道艙、服務艙、對接艙和應急救生裝置等部分組成。座艙是飛船的核心,軌道艙內裝有各種實驗儀器,服務艙則是為航天員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載人飛船可以獨立進行航天活動,也可作為往返于地面和空間站之間的“渡船”,并能與空間站或其他航天器對接后聯合飛行。我國自行研制的天宮一號和神州八號于11月3日凌晨1時36分首次空間對接成功,這是在美國、俄羅斯進行首次交會對接試驗40多年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自動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這說明我們國家的航天技術已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我為之驕傲和自豪,同時我也更加熱愛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我知道宇宙間還有許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航天領域里還有許多難題在等著我們去認識和攻關,因此,為了實現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長大后為我所愛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從現在起我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牢牢掌握過硬本領,爭做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

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初一:祝朝遐

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三航天航空,是一個大國崛起的標志,是一個大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正因為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及人類的求知欲,才有了今天的航天航空。航天航空是世界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關系到世界科技技術、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我們需要航天航空,我們更要支持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因為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了中國的騰飛。

沒有航天航空,怎么會有中國的繁榮富強;沒有航天航空,怎么會有世界科技的騰飛;沒有航天航空,怎么會有揭開宇宙神秘面紗的基礎;沒有航天航空,怎么會有將古老神話變成現實的能力……

自古以來,中國一直向往著太空,從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嫦娥一號升天,從東方紅一號到神舟飛船系列,從北斗導航衛星群到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中國的航天航空目標致力于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長期載人飛行和服務技術;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間組合體的建造和運營技術;開展較大規模和較高水平的空間科學應用;為開展載人登月等未來發展奠定基礎等。

因為航天航空事業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所以它的發展基礎必須是:綜合國力強盛,經濟發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財政支持,有一批從事航天科技事業的骨干人才隊伍,有先進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這樣才有可能發展航天航空事業的騰飛。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中國的騰飛。

因為航天航空技術是科技密集綜合性尖端技術,它體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多個領域的成就;發展航天航空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航天航空的發展能更好地開發太空資源為地球人類造福;航天航空是人類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因為人類可以通過航天航空的橋梁,轉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開發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間,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航天航空促進了新學科的形成、新材料的研發、新資源的探測、新民用產品的生產。

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充分開發太空的旅游資源,讓進入太空旅行成為一件平常事,讓人們更進一步地與太空有親密接觸。航天航空技術的發展為我們進入太空奠定了基礎。在未來,我們將能用我們

的雙眼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以及我們的美麗而浩瀚的家園—地球。太空之旅將不會是遙不可及,因為有航天航空。不久,人類將主宰太空,實現人類發展的革命。

作為學生的我們應懷有探索浩瀚宇宙的決心和勇氣,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航天航空的發展做貢獻,為航天航空事業的騰飛而努力。未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航天航空,航天航空的發展更需要我們。

航天發展,中國騰飛!

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四尊敬的各位評委們,敬愛的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的未來。在我們心中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能讓我們的中國夢飛上藍天,綻放絢麗。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我的中國夢——航天夢。

一個國家的夢想是什么?用國泰民安四個字來概括比較貼切。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化史的國家,從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們都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奉獻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為什么我就不能為偉大的祖國也盡一份力呢?因此,我從小心中就有著這樣一個念頭——當一名宇航員。

我十分向往宇宙,只得說,我與星星有緣。打從我記事起,每到晚上,我就愛趴在屋檐下看星星,那一顆顆閃爍著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樣的呢?后來,我長大了,通過學習《科學》這門課程,我才漸漸明白,地球是多么龐大,星星是多么可愛呀!了解了這些知識后,我才覺得,那些親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員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8歲那年,本來不愛看新聞的我,卻跟著爸爸這個“新聞迷”看起了新聞。因為我被一則新聞吸引住了——“中國神舟七號登上月球”大家知道是誰這么厲害嗎?就是航天員霍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霍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他們真是我們中國的驕傲,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此時,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里飛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么樣子,上面會不會有嫦娥、玉兔、和吳剛叔叔?

不過,我知道,要實現自己的夢想,不光要學好科學文化知識,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光有念想,沒有實際行動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現在我的飲食、生活習慣都發生了變化。

為什么要實現我的中國夢呢?

我們中國,是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家族,每一個兒女心中,都有著一個小小的夢,小夢連著大夢,一個個小夢連接起來,就是一個大大的夢,這,就是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讓中國更加繁榮、富強。讓人們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請大家不要放棄自己的小夢,每一個人,都有實現夢想的資格!

中國航空航天月桂獎心得感悟范文五偉大的事業孕育了偉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偉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頑強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鑄就了載人航天精神。這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這些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遠平坦的。每個人,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必須要在挫折和困難中奮起。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別能戰斗和特別能公館的精神了?!俺缘每嘀锌?,方為人上人。”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

團結就是力量,是治國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試想,一個集體,如果內部不團結,還出現分歧的話,那這個集體會強大嗎?不止這樣,一些有圖搞破壞的人,在這個時候大力進攻,那損失更是不堪設想。

科學與人文并舉。從小,這一句老話就不斷地在我們的耳邊回響: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但是,真正落實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認為,只要學會做人和文化知識就可以了,不用在學什么科學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一個強大的國家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身為祖國的“花朵”的我們,不但要做到科學與人文并舉,還要做到規范與個性共存!

艱苦的條件錘煉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的精神。中國航天事業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廣大航天工作者為了早日實現飛天之夢,不辭勞苦,日曬雨淋,克服了無數的困難,付出巨大的犧牲。嚴酷的挑戰鑄就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煥發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攻關的精神。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在學習上多下苦工,好好學習。在生活上、學習上,遇到困難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縮,要知難而進,一往無前,敢于勝利。有的同學,在生活中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對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覺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尋短見,恨離人世。要知道,這個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們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這美麗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無可改變的事實。就像航天人員要在嚴峻的環境中訓練一樣,那嚴峻的環境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只有改變自己,去攻破這個難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放棄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環境中、在艱苦中、在困難中成長,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學習上也是如此。學習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刻苦。讀書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學習、鉆研,這才是學習上刻苦精神永遠美好的表現。

團結奮斗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賢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航天工作者不論前方后方,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了強大合力。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大集體中,都為了一個共同目標——保護集體,就應該淡泊名利,不計較個人得失,甘于奉賢,團結一心,共創輝煌?!皥F結就是力量”,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進的力量。有了這股力量,可以排除萬難,勇往向前,達到目標。大至世界全人類、國家,小至班集體、家庭,都要團結。有的同學不顧集體利益,一心只為自己。例如他在拌種來回走動,看見一張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還殘忍地踢上一兩腳,是桌子雪上加傷。又例如是拔河,內部不團結,那肯定是全軍覆沒。

篇5

一、確立目標,精心組織

學校與榮市辦事處聯合全體教師群策群力,在不斷探索和嘗試,逐漸形成了社會實踐活動的總目標——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提高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周圍生活中主動地發現問題并獨立地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促進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彰顯出顯性德育和隱性德育的關系。

1.注重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

我校成立了鐵嶺小學社會實踐團,校領導和社區領導為實踐團授旗,并為每個團員掛牌。社會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每次活動要有安全保障、有計劃、有主題、有記錄、有意義、有總結,有效地開展。我校采取三種組織形式:小組活動、個人活動和集體活動。

小組活動是社會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實踐活動。小組的構成由學生自己協商后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他們的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于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并鼓勵不同年級之間學生的組合。小組成員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標與興趣,有利于研究的深入進行。

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安全起見,一般要求有家長陪同進行實踐活動。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集體活動是由學生到家長的工作單位去實踐,有的去賣報、有的當護士、有的當一天教師,體會到父母的工作環境,工作的艱辛。學校在家長反饋下了解到,學生通過活動更知道孝敬父母,也更懂事了。由學校組織、策劃,在完全自愿的形式下開展此項活動,家長也可以自愿參加。

如“品牌的效應”就是我校四年級全體學生參與的一次活動。主要是參觀龍丹乳業公司生產線?;顒拥哪康氖亲屚瑢W們身臨其境,感受“品牌”的來之不易;了解先進的管理體制;了解社會科技的迅猛發展。由此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觸動,激勵他們從小努力學習,只有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將來才能真正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2.注重社會實踐活動安全教育和措施

加強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由于社會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向社會,學生在開放的時空中開展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因而,安全保障是實施社會實踐活動中不能忽視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培養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教師知道學生活動的重要內容。一方面要利用開放的活動空間培養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預防安全事故,加強自我保護。

精心策劃學生活動場所。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安全問題主要來自于校外活動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為預防學生在校外活動中發生安全問題。

第一,要對校外活動的空間范圍、活動情境進行合理的策劃。學生在什么情境中進行調查、觀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圍做周密的設計和安排。在活動空間上,堅持“就近”原則,盡量在學生生活的社區內開展活動,預防可能發生的安全問題或事故;

第二,提高校外活動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動時間;

第三,學生的校外活動都在有指導教師參與的情況下開展,學生的校外活動盡可能采取小組協作的方式來進行,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相互關心的意識;

第四,為確保學生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安全及活動能夠更加有聲有色地開展起來,我校領導與教師盡可能地爭取社會有關部門和學生家長的支持,鼓勵學生家長在可能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來,協同教師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家長參與學生活動,既保障學生的安全,又可以為活動提供一切可能的人力與物力的幫助。

二、關注興趣,提高能力

每次活動要針對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建立一個更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的全新課程領域。在實踐中,他們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更主要的是為了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

三、形式多樣,回歸生活

社會實踐活動的實施倡導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多樣化,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因此,開展實踐活動都要盡可能地采取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方式,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里選取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實踐性、現實性的問題、事件、現象讓學生深入了解與思考。

在肯德基之行活動中,同學們先是以上網等方式查找資料,然后又通過詢問、采訪、拍照、參觀等形式了解到更多關于肯德基的內容;對工作間的參觀和在服務臺前的實踐,使同學們興趣盎然,產生了要到肯德基進行義務勞動的想法;同時又使他們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具備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一流的服務,才能贏得老百姓的心。孩子們在實踐活動中對社會有了更充分的認識,增加了對社會的責任感以及增強了團結、合作、交往、創新的能力和精神,這是孩子們獲得的最大財富。

參觀中央大街、索菲亞教堂、果戈里大街,在果戈里大街開展了現場作文、攝影、繪畫等形式來表現《我眼中的果戈里大街》,從中了解家鄉的變化,對孩子們進行情感教育。

到社會福利院慰問。孩子們把自己的衣物、學習用具、食品無償地捐給孤兒,并同孤兒結對子、表演文藝節目。個別家長利用節假日把孩子接到家里,感受家的溫暖。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孝敬父母的教育。

生動活潑、多種多樣的活動方式為學生提供寬廣、自由的活動空間,以及廣闊的活動背景。在這種環境中學生自主地、自由地、靈活地選擇活動主題或課題、提出活動計劃與項目并合理地制定活動方案,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順利有效地實施。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道德情感均得到了發展。

四、挖掘資源,著眼創新

廣闊的社會里,教育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動的活教材。只有讓孩子走出課堂,更多地到廣袤的大自然中去開展活動,去學習科學知識,培養勇于探究、勇于創新的理想素質,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獲得更豐富的知識。

自然學科組帶領同學們走進了紅旗鄉綠色蔬菜基地、道里綠色生態園、農科院的無土栽培區、歐洲風格區、荷蘭風情區、中草藥區、南國植物區等十余種風景區,其中近萬種花草、蔬菜和蕨類植物,各式各樣美不勝收。同學們大開眼界,增長了許多知識?;貋砗?,體驗到了農民的辛苦。同學們共同又制作了標本100多件,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發現了大自然的奧秘。

五、立足實踐,開放評價

評價是促進活動質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活動過程中,我們重視過程評價,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關注交流與合作,關注動手實踐以及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自覺地交換意見,使學生享受到健康民主風氣的熏陶和教育。

社會實踐活動是新課程學習中的重要領域。實踐活動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我校將繼續以開放的教育思想,創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地挖掘、開發、利用無限的課程資源將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到底,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廣闊的、更自由、更快樂的學習生活空間!以上是我校的一些初淺作品,望各位領導提出寶貴意見。

在開展天文科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探索太空奧秘的學習熱情,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實踐性原則,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我們的活動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天文科普知識講座

我們組織全校同學參加天文知識講座,每月1—2次,聘請觀測站的老師為天文科普活動的輔導老師。通過老師的講座,結合看影碟、圖片、實物等,不僅使學生初步了解了有關天文方面的知識,更把學生帶向夢幻般的宇宙,使他們展開遐想的翅膀,在奇妙的星空飛翔,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求知欲。

2.天文科普興趣小組

每周活動一次。除了請輔導員老師為同學們進行天文知識講座外,還定期組織學生到微機室上網查有關天文方面的資料,組織學生實地觀測,指導學生寫觀測記錄。每次觀測,同學們的興趣都非常濃厚。特別是在觀測“五星連珠”這一百多年一遇的天象奇觀時,更是興致勃勃,已經是晚上八點多鐘了,同學們還是不肯散去。

3.創辦《天文科普報》

在辦報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獲得了天文方面的知識,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學生們搜集資料的積極性比以前高了,整理和選擇資料的能力提高了,主動參與的意識增強了,動手實踐的能力也比以前大有提高,同時也樹立了探索自然科學的信念。

一是每學期舉辦一次天文科普圖片展覽。

二是在學生創辦天文科普報基礎上,選出好的定期舉行展覽。

三是天文美術作品展覽。

4.開展天文科普知識競賽、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活動

篇6

關鍵詞:航天產品;質量管理;生產現場;加工

1 概述

在科技這一因素的進步與發展之下,不僅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不少的便利,而且使得社會發展中的諸多行業得到新發展,與此同時,科技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最直接好處就是交通方面的迅速發展,像飛機、高鐵以及地鐵等交通方式的迅速開通使人們出行越來越方便,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乘坐飛機,引起快速、便利等特點,人們對乘坐飛機的需求增大,相應而言航空事業就得到發展。近年來,航空事業得到迅速發展的另一方面的表現就是,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探討外太空的秘密,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而且航空事業的發展也漸漸成為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在這樣的一個發展背景之下,航天產品應運而生,航天產品不僅是在航空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整個社會發展中也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強航天產品的質量管理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在航天產品的加工生產環節,對其進行質量的把關,能夠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2 航天產品質量管理與加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的特點

2.1 航天產品質量管理的特點 航天產品的質量管理可以算為一個復雜的系統,所牽扯的因素較多,在對航天產品的質量管理進行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確航天產品的質量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特點,只有將這些特點加以明確化,才能在此基礎之上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質量管理作為航天產品開發流程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體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由于航天產品的生產涉及了諸多的因素,自身生產存在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所用到的工藝較為復雜,流程環節也多,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才能達成相應的要求。第二,航天產品屬于高度緊密型產品,不僅在加工和裝配上有著自己的規定條件,而且還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航天產品的質量管理要求較高。第三,隨著現代科技的越來越發達,航天產品作為一項與科技發展水平極度掛鉤的產品,對產品的質量管理也朝著信息化的管理進程前進。

2.2 航天產品加工生產質量管理的特點 航天產品的質量管理,特別是對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進行質量管理尤為重要。如今,航天產品的加工生產現場生產模式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為成熟產品的批量生產,而另一方面則是新產品開發基礎之上項目試制訂單,這兩種不同的生產模式對其進行質量管理也應該按照不同的質量管理模式。首先,對于試制訂單而言,為了保證整個過程的穩定性,質量控制的重點應該聚集于生產制造的產品零件加工質量;其次,對于成熟產品的批量生產而言,質量控制的重點應該加強生產過程的質量,降低出現廢品的概率。總而言之,相關的質量管理步驟包括多個方面,分別為流程規劃管理的進一步加強,質量評估的審查,對加工設備的進一步維修檢查等方面。

3 提升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質量管理的具體途徑

為了實現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這一目標,在明確相關的特點之后,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促使這一目標的實現。

3.1 開展培訓活動,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 在航天產品的加工生產現場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的過程中,對進行質量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素質方面受到高度重視。在航天產品的加工生產環節中,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對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了定位,審視他們的科學態度及創新精神,對這些工作人員進行相關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具體可以體現在,對生產操作者而言,要注重這些工作人員尋找問題根源的技能;對于技術工作人員而言,要注重培養這些工作人員使用統計分析的工具;對于計劃人員而言,則是要注重培養這些工作人員對生產上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分類和歸類的能力,將隱患控制在最低程度;對這三類工作人員加強培訓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素質,使得這些工作人員能夠掌握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質量流程,做好質量管理。

3.2 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引導員工做好質量管理工作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定了良好的規章制度,無論是對整個企業的外部運作還是內部運作,都能夠發揮正確的作用。根據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的實際發展狀況和已經確立的質量目標,建立更多具有現場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同時要做到將責任分清楚,清晰地落實到各質量負責人身上,讓員工在制度的領導下做出正確的選擇。其次,制定有效的質量獎懲制度,由于好的制度確立是需要員工認真貫徹才能發揮正確的作用,因此,建立這一制度這是由于這一原因,對于沒有嚴格遵守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第一次給予點名批評,如果仍然沒有繼續悔改,就采取通報處罰的懲戒方式;而對于嚴格遵循規章制度的工作人員,為了能夠發揮這些工作人員的先進作用,采取通報獎勵的獎賞策略。

3.3 規范信息管理,開展小組活動 隨著社會進入信息化社會,產品的信息化管理也得到進一步加強,因此在日常的生產管理過程中,航天產品生產工作存在不同的數據包格式,為了進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對數據包格式進行統一的管理。與此同時,相關的部門操作人員如果有不熟悉的情況,應該及時組織參與航天產品的生產人員如何填寫培訓,制作處數據包的樣表,將其放在加工生產現場,以此來提供操作人員進行填寫數據的參考。還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可以在加工生產現場成立相關的小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加工生產現場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討論,使得全員參與管理,提高質量意識。

4 結束語

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的質量管理,是牽扯到諸多因素的一項系統工程,對其進行有效的質量管理,是具有長遠的發展意義。為此,本文為有效實現這一目標,從航天產品加工生產現場的諸多方面進行探討,在日常加工過程中注意質量控制,保障質量的可靠性,以確保航天產品又快又好地完成。

參考文獻:

[1]宋冬.航天產品制造過程的質量控制[J].國防制造技術,2013(01).

篇7

遨游太空是人類自古以來夢寐以求的美好夢想。經過祖祖輩輩千百年的奮發努力,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終于使載人航天的夢想在20世紀變成了現實,并成為人類航天事業中最輝煌的一個里程碑。

在這樣的一個航天夢里,沒有國界。面對未知的宇宙,地球人是一個團隊,即便這團隊之間也存在競爭,但這競爭無疑是在朝著互相促進的方向良性而行。無論路途多么遙遠,無論征程多么兇險,人類卻鍥而不舍地要掙脫地球的引力,親身去投入到太空的懷抱。在美國“發現”號停留于空間站期間,女機長柯林斯曾以詩文紀念先驅――“敢于探索未知陸地者,將了解前所未見之事;敢于探索海洋者,將了解前所未聞主事;但在靜默之翼上探索天空者,那些天空的探險家,將了解從未夢想之事……”朝向這曾經“從未夢想”的方向,升騰起夢想的火焰,照亮無垠的宇宙,必定比之陸地的堅實與海洋的廣闊,更能交代出整體人類的前途與命運。在“阿波羅1號”事故中喪生的航天員格里索姆曾說:“如果我們死去,我們想讓人們接受這一事實――我們所進行的是一個冒險的事業。我們希望,如果我們發生了意外,這一計劃將不會因此而延誤?!比祟惖挠率浚瑧驯А拔覀兒湍銈冇泄餐膲簟钡臎Q心,而義無返顧地踏上征程。

曾看勇士出征,當思英雄安歸,等待一個凱旋的答案――因為仰首星空的我們,和探索天空的他們,也有共同的夢。在這份感動與共鳴中等待,自然祈愿人類放飛的夢想此番不再折翅。通往星空之路雖然困難叢生,但夢想不死,便風雨無阻。

一、載人航天史的悲歌

引言:我們絕對肯定,今天人類航天事業已經取得了無比輝煌的成就。然而,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并不輕松,每一步成功都伴隨著巨大的痛苦和艱辛。畢竟,“挑戰者”號爆炸的火球、“哥倫比亞”號失事時劃過大氣層的強光依然閃現在我們的腦海,“火星氣候探測者”、“火星極地著陸者”、“獵兔犬2號”消失在外太空的遺憾仍無法抹去。不過,誠如參加2003年2月4日“哥倫比亞’’號遇難宇航員追悼會的各界人士所說的,“將地球、空氣和重力拋在身后,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不會因“哥倫比亞”號的失事而被舍棄,人類不應該、也不會放棄飛向太空的夢想。

NO?1:“阿波羅”未升空先著火

1967年1月27日,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進行地面聯合模擬飛行試驗時,飛船指令艙意外起火,幾十秒內3名宇航員就被燒死在艙內。這3名宇航員是弗吉爾?格里索姆上校、愛德華?懷特中校和羅杰?查菲少校。

NO?2:“挑戰者”號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開始了它的第10次太空飛行。72秒后,因右側助推火箭密封裝置出現問題,飛機發生爆炸,7名宇航員當場遇難。這7名為人類開拓新疆域而獻身的勇士是:新罕布什爾州康科德中學37歲的女教師克里斯塔?麥考利夫、46歲的機長弗朗西斯?斯科比、40歲的駕駛員邁克爾?史密斯、36歲的朱迪斯?雷斯尼比、35歲的羅納德?麥克奈爾、39歲的埃利森?奎恩和41歲的格雷戈里?賈維斯。

NO?3:“哥倫比亞”號解體

2003年北京時間2月1日晚10時左右,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返航過程中爆炸墜毀。這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后,人類在開發和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遭受的一次重大失敗。

NO?4:其他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

(1)人類航天史上第一位遇難的宇航員:1961年3月23日,被確定為前蘇聯首航太空的宇航員邦達連科在充滿純氧的艙室里進行緊張的訓練。休息時,他用酒精擦完身上固定過傳感器的部位后,隨手將酒精棉扔到了一塊電極板上。結果,艙內燃起大火,他被嚴重燒傷,10小時后死亡。

(2)人類航天史上第一位在執行空間飛行任務時獻身的宇航員:1967年4月23日,前蘇聯宇航員科馬羅夫上校乘坐聯盟1號飛船進入太空后,飛船屢次出現故障,幾經努力難以修復。在返回地面過程中,飛船降落傘失靈,致使飛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沖向地面,科馬羅夫當場被摔死。

(3)1971年6月30日,前蘇聯聯盟11號飛船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在太空實驗室中工作了創紀錄的24天后,在再入大氣層前實施返回艙與軌道艙分離時,連接兩艙的分離插頭分離后,返回艙壓力閥門被震開,密封性能被破壞,返回艙內空氣泄漏,艙內迅速減壓,致使3名宇航員因急性缺氧和體液沸騰而死亡。

NO?5:險些造成人員傷亡的嚴重事故

(1)美國水星1號飛船返回時未能落入預定水域,營救人員尋找了近3個小時才把宇航員救回。

(2)前蘇聯上升2號飛船返回時落在茫茫的雪地里,營救人員花了4個多小時才找到并救回宇航員。

(3)前蘇聯聯盟T10號飛船在發射后1分多鐘時,火箭爆炸起火,船內宇航員啟用逃逸裝置彈離事故現場才獲救。

(4)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1981年11月在太空飛行時,其燃料電池發生了故障,艙內溫度升高,功能失常,威脅到宇航員安全,結果不得不中止飛行,提前返回地面。和平號空間站內還曾因制氧裝置故障而引發火災,但很快被撲滅。

結語:載人航天的影響已經遠遠超出了科技領域,它不僅僅、是一項科技活動,同時也是一項極其重要的社會文化活動,它承載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甚至全人類的夢想,很難有一項事業像載人航天這樣使得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而太空探索過程中那些英雄們的大無畏精神,將對我們的子孫后代產生著巨大

二、載入航天歷史之最

引言:向往飛行、向往太空,是人類數千年來的夢想。幾十年來,人類在太空創下了一項又一項史無前例的紀錄。載人飛船、航天飛機、空間站的出現,已使近1000人次的航天員遨游太空,其中有12名航天員登上了月球。

NO?1:飛行始祖――火藥箭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發明火箭的國家?;鸺钤缙鹪从谖覈纬耖g的一種玩具:起火。這種“起火”是將火藥綁在竹竿上,點燃以后,竹竿借火藥噴火的反沖力,直沖到天空中去。火箭最早是用于戰爭,在世界上第一次進行火箭載人飛行嘗試的,是明代一個叫萬戶的中國軍官。公元14世紀,萬戶制作了一把“飛天椅”,椅子后面捆了47枚火箭。萬戶坐在椅子上,手持兩只大風箏,讓別人點燃椅子后面的火箭,希望能借助火箭的推力騰空而起。可惜一聲巨響之后,萬戶連同他的飛天椅一起被炸得粉碎。500多年后,國際天文聯合會為紀念這位世界上第一個用火箭作動力飛行的中國古代探險家,將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

NO.2: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加加林

前蘇聯宇航員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宇宙飛船載著他圍繞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軌道飛行。在這次長達108分鐘的旅行中,他飛越了40,000千米。但這是他進入太空的惟一一次旅行。不幸的是他于1968年為另一次飛行作訓練時因墜機而死亡。

NO?3:進行太空活動第一人:列昂洛夫

阿利塞?列昂洛夫是進行太空活動的第一人。1965年3月,他與俄羅斯宇航員帕維爾?別列耶夫(1925年―1970年)一起乘坐“上升2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10年后,列昂洛夫又進行了第2次飛行,他的“聯合號”宇宙飛船與美國“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對接,兩國宇航員在太空中會合,列昂洛夫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NO?4: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乘“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登上月球,成為在地球之外的天體上活動的第一人。他的月球之行,是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對此他曾說過一句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p>

NO?5: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雖然這顆衛星只會在太空噼啪作響,但它標志著人類的活動疆域已經從陸地、海洋、大氣層擴大到了宇宙空間,人類從此打開天門,放眼宇宙。

NO?6:在太空連續工作時間最長的人

1995年3月22日,俄羅斯宇航員波利亞科夫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在“和平”號空間站上連續工作了437天17小時58分17秒,創下了人類歷史上宇宙飛行時間最長的紀錄。

NO?7:人類首次無安全索太空行走

篇8

關鍵詞:數學的重要性 應用的廣泛性 樹立信心 培養興趣

磨刀不誤砍柴工。對于高職新生來說,剛剛讀完三年高中,進入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心情是怎樣的?幾多歡喜幾多愁。有憧憬,有期待,也有疑惑。新的學習環境,上第一次數學課,意義非同凡響。如何上好高職第一堂數學課,值得我們深思。成功了,學生會很順利的進行后繼的學習,弄不好,學生就更加厭學,沒有任何長進,老師的工作就成了對牛彈琴。 我們面對的是有思想、有主見、有個性的學生,而且他們的數學基礎、數學能力差異很大,參差不齊。就這些年來的高職數學教學第一次課,深有感觸。以下是我的幾點思考。

一、強調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應用范圍非常之廣,滲透到各個領域,自然科學直至社會科學。物理、化學、航天技術、地質學、天文學、氣象學、經濟學、生物醫學、遺傳工程都是需要數學方法來解決問題,以及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華羅庚(我國數學家華羅庚因家境不好,讀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18歲時患傷寒病,造成右腿殘疾。他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馮若伊曼(計算機之父)說:“數學處于人類智能的中心領域”。計算機科學與數學相輔相成。希爾伯特說“數學是調節理論和實踐、思想和經驗的差異的工具。它建起了一座連通雙方的橋梁,并在不斷的加固它。事實上,全部現代文明中有關理性認識和征服自然部分都有賴于數學”。

齊民友教授斷言:“一種沒有相當發達的數學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個不掌握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沒有“現代的數學就不會有現代的文化。沒有現代數學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如果沒有數學的相應發展,搞清楚天體運動是不可能的。牛頓證明天體在橢圓軌道上運動,靠的就是微積分的知識。牛頓是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在數學上創建了微積分,在物理學上建立了經典物理學理論體系,在天文學上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是近代科學的集大成者。

數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一種語言。真正使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獲得知識、形成方法、感悟價值、提升精神的生命歷程。使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糾正學生“數學難學又無用”的錯誤觀點。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自覺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首先應該看得起自己的學生,用慈祥信賴的目光與他們交流。要了解和分析學生在學期開始時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學會如何去尊重學生,尊重生命。告訴學生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是可以挖掘的。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人需要自信。數學難學,但并不是高不可攀,想辦法消除學生對課程的疑慮,甚至恐懼心理。

很多人在電視上看過舟舟,他是一個弱智兒。舟舟的爸爸是位指揮家,他從小耳聞目染喜歡上了指揮,雖然舟舟的智力只有正常人的百分之三十,但是他很有音樂天賦,可以上臺指揮交響樂,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不識樂譜的指揮家。當他指揮樂隊表演了兩首著名的樂曲后,觀眾們給他報以熱烈的經久不息的掌聲。

2010年高考數學考8分的學生,曾經問我“n!”感嘆號是什么意思,然后她自己解釋說,以為是“哇”的意思,笑倒一片同學。就她也學會了矩陣的乘法運算,會利用矩陣的初等行變換解線性方程組。她就是覺得“我數學老師好可愛的”。能學懂的就堅持學了,會了。真的是親其師信其道。她的數學期末考試得了70多分,基礎差不可怕,一分耕耘一份收獲。

只要肯花時間花功夫而且不怕吃苦,勤于思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在個人生活中缺少不了堅持,因為沒有堅持,才會使你半途而廢,因為沒有堅持,才會讓你離成功越來越遠。樹立民族榮譽感和民族自信心,堅持、協作、探索,啟發學生去獨立思考和主動學習。

三、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課堂上要滲透數學文化,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的氣息。教師的文化科學知識即文化素養,它是對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認識和理解,對人性的完善和提高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只有教師講課時將文化科學知識融通于實用的技術知識之中,才會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喜歡那些學識淵博、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教師有上課的激情,才能感染學生的學習激情。

高職數學教育如果把數學教活了,教得所有學生都有感覺了,是我們數學教育永恒的話題。不追求高難知識,但求知識背后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源于數學而超越于數學的東西:數學理念、數學習慣,將數學溶透至學生的思維深處,讓它永不褪色。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還能找到數學的靈感和啟示。

楷模的力量是無窮的。通過對名人事跡的了解,讓學生走近名人,了解他們的成長經歷、成就貢獻、治學精神、人格品質。學習他們堅韌、堅持、鍥而不舍的頑強毅力,堅強不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從他們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切合自己的實際,樹立理想、建立信念。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斷地努力。尤其對于高職學生,很多同學家境不是很好,了解數學家的早年的苦難,可以克服他們的自卑心理,增加自強的信心,克服困難,刻苦學習。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今天的學習質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質量。

營造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有積極向上的情緒,師生有良好的心境、精神體驗和情緒波動。教學充滿無拘無束的氣象,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都能夠自由地呼吸,展開思維的翅膀。數學學習一旦使學生感受到了思維的樂趣,使學生領悟了數學知識的豐富、數學方法的精巧、數學思想的博大、數學思考的美妙,那么,數學文化的價值必顯露無遺。

教師要向學生“交底”,介紹本課程的性質、地位、作用、學科基礎、主要內容、知識結構、學習方法和應用前景,學期目標,自己的教學計劃等等,能很好地反映自己較高的學科水平,也能讓學生對要講的課程產生興趣?,F代教育理論認為: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積極主動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提出課前課中課后要求

要求:上課前書、筆、草稿紙必帶,(很多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課堂隨時可能練習,缺一不可。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能為目標,數學不再有中學的地位,也不會要學生花太多的時間,課堂尤其要抓緊,積極思考。

全期大概8次作業,使用一個作業本,一定要如質如量的完成,不能抄襲。每一次作業都有登記,計入平時分。

告訴同學們,相互間一定要相處好,尤其是一個寢室的。友誼可以給你力量和幸福,也是今后人生的一筆財富。

教師要提前進入工作狀,努力認識和了解自己的學生,真切的關心他們,為他們教好書,樂意和愉快的和他們相處。終生備課,點點滴滴。加強自身的科學文化以及專業知識的學習,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充滿信心,給學生一片藍天一片陽光。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彩燈藝術;年節文化;城市景觀;公共藝術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4-0139-01

彩燈藝術,是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裝飾藝術。這樣的彩燈都是設計師使用造型和色彩塑造各種形象,加工制作成營造了特定的藝術意境和氛圍或展示一定的故事情節,具有形、色、光、聲、動等藝術效果的藝術作品,通常體量大、表現內容豐富、氣氛熱烈、氣勢宏大、生動形象、場面壯觀、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是精良的技術與民族文化完美結合的產物。

一、彩燈溯源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學會使用火。?在距今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遺址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不少炭屑,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用火證據。先民對火的崇拜產生了火圖騰,成為燈文化肇始與發軔的誘因與內驅力。

從戰國的文獻記載和出土實物表明我國至遲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和使用了燈?!冻o?招魂》有云:蘭膏明燭,華鐙錯些。鐙通烴,這說明戰國時已有了燈。鐙字由金和登組成,可以說,從戰國時起,燈就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用具中不可或缺的照明用具。

上元日燃燈的習俗起源于上元燃燈之前,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在他加工的楚國民歌中,有一首《東皇太一》,描繪了民間祭祀太一神的情景?!顿Y治通鑒―隋紀》中寫道:正月十五日夜晚洛陽端門一帶“戲場默默五千步,執絲竹者萬八千人。聲聞數十里,自昏至旦,燈火光燭天地,終月而罷,所費巨萬?!睆膫鞒芯€路、節日主題、活動內容、規模形制、社會各層面的參與程度看,中國的元宵燈節在隋代已完全形成并基本定型。此后又經過唐、宋、元、明、清各朝的發展,形成了中國年節文化有的元宵燈會和燈節。

二、彩燈藝術的發展

(一)彩燈藝術在題材上的發展

彩燈藝術的傳統題材多是融合了中國文化的名人典故、神話傳說、吉祥圖案等,如八仙傳說、嫦娥奔月、西游故事,還有關于十二生肖的典故等。還有一類就是記錄世俗社會的生活場景,展現當時風貌的題材,如清宣統年間的自貢舉辦的燈會中就有娃娃撤尿、胖婆洗澡等趣味燈。

近幾年來, 隨時代的變化, 題材也與時俱進,不斷充實, 出現具有時代性、教育性、趣味性的題材,表現自然環境的如侏羅紀動植物的仿真燈組;表現時事和科技的航天題材、奧運題材;還有兒童喜聞樂見的卡通動漫題材,并且將電子、建筑、機械、遙控、聲學、光導纖維等新技術、新工藝用于彩燈地設計制作, 把形、色、光、聲、動相結合,制作出有動感的卡通形象。

(二)彩燈藝術在現代展示中的發展

近幾年來,彩燈藝術從策劃、設計、施工、布展都考慮彩燈的審美要求和藝術特色, 而燈與景交融的布展形式也促進了彩燈藝術的發展。彩燈通常選擇公共游樂場所進行因地制宜的布展,無論是精巧別致的工藝燈, 還是宏偉壯觀的大型燈組, 布置于園林山水之中, 與湖光山色、亭臺樓閣融為一體, 形成燈中有景、景中有燈、燈景交織、燈燈相映的美妙景觀。而且,在世界各國大型慶典活動游行隊伍中的亮點――彩車、彩船;又或是節慶晚會的舞臺布景都可以彩燈的藝術形式制作。如自貢海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受中華情欄目委托,以彩燈的藝術,每年為晚會制作部分舞臺布景,極大地豐富了晚會的表現形式,并通過雙語直播,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彩燈藝術的魅力。

彩燈藝術在景觀展示中也能更好發揮其特色。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如今彩燈藝術也可以結合城市景觀和公共藝術,成為一個城市的特色景觀,強化城市形象的作用。如四川省自貢市的城市景觀中,彩燈藝術就占據一席之地,也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城市名片。

三、結語

彩燈藝術長久地受到民眾的青睞和喜愛,是一項傳承著年節文化的藝術,通過彩燈, 人們可以重溫民族歷史, 整合民族感情, 傳承民族文化,并從中體會到一種文化源遠流長的深邃感, 由此得到慰藉, 感到自豪。因此彩燈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發展壯大,創造新的具有中國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的藝術。

參考文獻:

篇10

科學家尋找地外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首先是在靠近太陽系的附近尋找有沒有生命的跡象,比如生命化石或水。當然這腳步從未停止,現在還在探索過程中。

最大的進展是在2009年3月之后,美國發射了開普勒空間望遠鏡。通過開普勒空間望遠鏡觀察,科學家抽樣檢查發現,銀河系里有2 000億顆恒星,其中有500億顆恒星可能有行星,5億顆可能存有生命,86顆溫度比較適合。這是人類尋找地球以外適合人類生存星球的重大發現,也是一項驚人的進展。

2011年2月19日,美國天文學家宣布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結論:在銀河系里,每2顆恒星中就有1顆擁有行星,每200個恒星擁有的行星中就有1個行星處于宜居帝。當然,這還只是一個保守的估計。

現在,這 類的尋找計劃基態上是各國各顯神通,沒有統一的計劃或行動。在這一類尋找計劃上,美國和歐洲發展得最好,但他們也沒有統計劃。

Q: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這次在太陽系外找到了一個“備份地球”,這件事除了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對此討論一番,有什么實際意義呢?

“備份地球”的發現將使得尋找地外生命和外星人的可能性增大了。找到了“備份地球”,下一步工作便是尋找“備份地琢”上是否存在生命或外星人。

Q:現在找到的許多星球,其實環境并不完全適合我們人類生存,要把它改造成真正能居住的地方,非常困難,我們現在有實力把另一個星球真正建造成第二個地球嗎?

要想把“備份地球”改造成第二個地球,從目前看,火星最有可能成為第候選星球。因為火星的溫度不是很高,也存在一些火星空氣,而且改造火星的計劃,科學家已經在一步步規劃中。當然要把個星球改造為第二個地球也不是近期就能實現的事,但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努力。首先人類要能登上火星。估計30年后,人類有望登上火星。對于中學生而言,完全有可能看到人類登上火星的那幕,甚至有些同學還可能成為登上火星的宇航員。雖然現在人類還沒有實力將火星變成第二個地球,但我估計幾百年之后,人類還是有可能將火星改造為第二個地球的。

Q:真正意義上的移民行動,您預計會在何時開始?如果人類真的能移民外星,那地球上這么豐富的物種,那些動物植物,是不是能一起帶走?

真正意義上的移民行動,如永久性移民到火星,那得到幾百年以后。至于要想移民到太陽系以外行星,那得是兩千年以后的事情。

人類要移民外星,先出發的肯定是無人飛船,執行的是探路的任務,這時候是不需要帶動植物的。即使等到各項條件都允許,真正開始移民的話,也不用帶走那么多動物、植物,只要帶上動物的、卵子和植物種子就可以了,當然帶一些活的動物也是有必要的。另外,還要考慮那個星球的情況,它是不是有自己的生態系統,帶去的動植物不能破壞它的體系,不能變成入侵生物,肯定要先搞一個試驗區吧。

Q:現在科學家正在熱衷尋找第二個地球,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花了很多的資金,這種行動是否真的有必要?

尋找第二個地球的行動,看起來花的錢很多,比如“開普勒計劃”就花了6億美元,但是和全世界國家總的幾大開支比如軍費等比較,連個零頭都不到,就是在科研經費中,它也不算是最多的。但這種行動卻是很有必要的,一是人類不可能永遠只呆在地球上;二是這種尋找行動以及對這些星球的研究,對地球的保護也是有指導意義的。

舉個例子,科學家探測火星后就發現,火星早期也是有水的,但是現在為什么會沙漠化?這對地球也有參考性。再比如金星,被譽為地球的姐妹行星,它與地球大小差不多,距太陽也不算太近,但是金星的溫度卻達到400多攝氏度,大氣壓力相當于90個標準大氣壓(相當于地球海洋1千米深處的壓力),真稱得上是“水深火熱”。地球和金星,就像是雙胞胎,一個走向“天堂”,一個卻走向“地獄”,這難道不值得研究一下嗎?所以,尋找、研究“備用地球”,對于地球的“長治久安”是很有意義的。

人類終究是要走出地球的,所以人類需要開拓視野,尤其是中國人。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為什么發展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人對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不夠大,不如西方人。鄭和下西洋時,有200多艘艦船、2萬多人,航海技術也是一流,但發現新大陸的卻不是中國人,因為鄭和下西洋只是去揚天朝之威。哥倫布只有3艘輕帆船,但他敢于探索,最終發現新大陸的榮譽還是被他獲得。

Q:通過尋找第二個地球的行動,我們會找到外星_生命嗎?如果那個星球上也有“人”生活,他們會歡迎我們去那里住嗎?如果他們的科技更先進,他們不會反過來入侵地球嗎?

通過尋找第二個地球的行動,我們是會發現外星生命的,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會找到外星生命的跡象。如果那個星球上也有“人”,我想他們會歡迎我們去那里交流的。

當然,現在有個關于外星人是好意還是惡意的爭論,霍金是持“外星人”的?;艚鸷苈斆?,但他的有些看法還是值得商榷的。比如,他認為在恒星內部也有智慧生命,至少在這方面沒有實際科學依據。霍金為“外星人”舉的例子,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后,西方殖民者掠奪美洲各種財富、資源的那段歷史。我也可以舉個例子,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到了今天,如果我們又在哪個偏遠角落發現個原始部落,是會去保護它、研究它呢,還是去掠奪它、統治它呢?既然外星人能夠到達地球,他們的科技應該是很發達的,能源和材料問題早已解決,還有必要把我們的石油和礦產搶走嗎?其實地球上的礦產資源并不豐裕,而且當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能源問題不應該成為這些發達星球的困惑。所以霍金的這個理由,我覺得并不充分。至于好萊塢科幻電影里的各種外星人侵略地球、統治地球人的情節,那純粹是為了吸引人眼球的,或者是地球人危機意識的表現。

Q:是什么原因讓您立志從事天文研究工作,幾十年都熱情不改?

我們小的時候,功課沒現在這么重,小孩的好奇心都很大,那時候就覺得天文很神秘。我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有次在操場上聽人家說,等“天開眼”的時候,把鞋子扔上去,掉下來時就變成金鞋子了。那時候我半信半疑,但對天文就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后來我搞科研的時候,也研究過“天開眼”,其實這就是隕石落下來的時候,因為很亮,就像是天上突然多了只眼睛。不過我可沒找到什么金鞋子,而是隕石。

到了初中時,有一次學校搞科學活動,另一個班的同學就做了一個火星人模型,他想到火星上干燥、風沙大,重力比地球小,于是他設計的火星人模型,皮膚干巴,鼻子很大,還有很多鼻毛可過濾沙子,腳也要大一些,這樣才站得穩。這雖然不是我想的,但我覺得比較有趣,這些活動其實就是想象力的發展。

到了高中之后,1956年,正逢火星大沖,也激發了我對天文的興趣。而且那時,我喜歡數學、物理,所以高考的時候我就在物理系、數學系里選,后來我選了物理系,因為物理系的課程里還包含數學,這樣就把我的兩個特長都包括進去了。我上的是北京大學物理系。很巧的是,沒多久系里新開了一個天體物理專業,老師就把我們一幫人全轉到天體物理專業了。

其實搞天文,有趣也很辛苦。比如說要通宵觀測,現在條件好多了,坐在控制室里就可以了,以前半夜打開天文臺圓頂,還是很冷的。還有一次去外地找尋隕石,住的公社招待所,條件很差,就是稻草鋪在炕上,晚上就在上面睡,跳蚤還特別多。因為是小地方,只能坐到最破最擠最慢的火車,不僅沒有座位,就是找個站的地方都很困難。那時的農民都很樸實,把扁擔橫在兩個座位之間,我就坐在扁擔上。

條件雖然艱苦,但我仍然喜歡天文工作,宇宙是個很開闊的天地,可以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力去做一些事,每一點成果都會激發自己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