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危機的成因及啟示范文
時間:2023-11-03 17:5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債務危機的成因及啟示,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歐債危機;影響;啟示
中圖分類號:F81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4-000290-01
一、歐債危機形成的原因
(一)受世界經濟危機沖擊,歐洲各國財政長期高赤字
由于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歐盟各國陷入了嚴重的經濟衰退。歐盟2009年至2014年GDP增長率分別為-4.4%、2.1%、1.7%、-0.5%、0.1%和1.3%。歐元區國家2009年普遍出現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3%的情況。在危機的沖擊下,失業率不斷攀高,就業條件日趨惡化。對于歐債危機的起始地希臘來說,經濟結構不合理,嚴重依賴旅游業和航運業,更難以抵御金融危機的沖擊。為了刺激經濟,各國不得不使用高赤字的財政政策。
(二)歐元區貨幣和財政政策二元結構為債務危機埋下禍根
歐元區實施統一的貨幣政策,但與其關聯緊密的財政政策框架卻未能形成。歐盟1997年通過的《穩定與增長公約》規定了歐元區的各國年度財政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但這一規定沒有充分考慮歐元區各成員國經濟發展的差距,故這一規定始終未能得到嚴格執行,關于債務的標準實際上喪失了約束力。因而,歐元區國家失去了利率和匯率兩大工具。只能依靠財政政策來調節各國的經濟。且一些國家遇到經濟困難時只能依靠成員國彼此之間的互救互助,歐洲央行卻不能對某一國家實行單一的救助。
(三)歐元區各國經濟結構失衡
歐元區各個國家經濟發展不平衡。德國、法國等國經濟發展較發達,德國一國的GDP就占歐元區GDP總量的20%。而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國經濟相對落后,且這些國家在經濟體制與運行方式上與德法等國也有較明顯的差別。在歐元區成立之后,德法等核心國利用制度、技術和資金優勢,享受了地區整合和單一貨幣區域的好處,壟斷了歐盟對外出口的絕大部分份額。強國和弱國之間的優勢與劣勢越來越明顯,甚至出現了經濟發展的兩極分化。經濟強國無法帶動弱國發展,經濟弱國的放緩同時拖慢了強國發展的腳步。發展后勁不足,又要籌措資金償還不斷到期的債務,所以歐債危機愈演愈烈。
二、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一)外匯儲備縮水,外債風險增大
根據相關專業機構的統計數據分析,中國投資于歐洲的外匯儲備的收益率近年來已降至零,甚至一度出現負的收益率。用真金白銀換來的外匯儲備因為主權債務問題貨幣當局超發貨幣和該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下降而縮水。根據渣打銀行的統計,中國外匯資產中歐元占比達到25%,因歐元貶值使我國損失達到了350億美元。
(二)影響中國的出口貿易
歐盟沒能有效的遏制希臘債務危機,使得現在債務危機已經波及到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大有席卷全歐之勢,使經濟危機之后的歐洲經濟復蘇難上加難。西方國家持續高失業率、高通脹、內需不足,各國政府對本國經濟的干預不斷加大,貿易壁壘手段層出不窮。而歐盟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這對中國的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造成了很大影響。而中國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出口又受到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經濟造成很大壓力。
(三)金融市場受到沖擊,金融安全受到影響
投資者對歐洲債務危機的擔憂愈加嚴重,從而使國內金融市場短期內受到很大沖擊。歐債危機實質上是信用的過度擴張。與歐盟聯系緊密的中國國內企業即及銀行面對的風險也會隨之加大。此外,中國巨額的地方政府債務存在較大的隱患,很容易受到金融體系震蕩的影響。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等金融監管部門也進一步加強了觀測和預警,并采用了對沖等手段確保中國經濟不受大的沖擊,確保金融市場能夠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三、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幾點啟示
(一)正視地方債務風險,逐步化解地方債務問題
2015年中國地方債務大約為16萬億人民幣,約占GDP的24%。隨著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不斷從銀行取得信貸,加大對公共項目的投資力度,偏好于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希望以此拉動GDP增長。而這些項目投資回收期較長,自償能力較低,這就給地方政府留下了未來的債務負擔。這樣的做法,無異于歐元區較為貧窮的國家如葡萄牙等國通過實施過于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赤字來拉動經濟。再加上我國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較低,更使得部分省份財政收不抵支。因此,我國有必要高度重視地方債務問題,以及由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引起的信貸風險,嚴防由此轉化為系統性經濟金融風險。在運用略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過程中,逐步化解地方債務問題。
(二)外匯儲備多元化,降低外匯儲備縮水風險
中國具有高額的外匯儲備。主要投資于美國、日本以及歐元區發達國家的國債,但當前歐洲債務危機的現實說明這種做法也不是絕對安全的。歐元貶值直接造成了我國外匯儲備縮水。故在外匯儲備的結構管理上,要發展多元化的投資方式,除了購買發達國家國債,也可以讓外匯儲備機構參股國際上的優質企業。此外,還要注意外匯儲備的規模管理,過于龐大的外匯儲備規模使我國易受到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推進金融市場監管改革,保證金融業健康發展
篇2
關鍵詞:希臘債務危機;勞動價值論;市場經濟
始于2009年希臘的歐洲債務危機直到今天不但沒有解決,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了解清楚危機爆發的背景和原因對研究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有著極大的意義。
一、希臘債務危機爆發的背景
自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世界各國都普遍采取了貨幣與財政雙寬松的刺激政策。這在一定時期內有效地抑制了全球經濟的下滑;但與此同時,由于大規模舉債,各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大大提高,特別是歐洲一些因人口結構等因素本來就債臺高筑的國家更是雪上加霜。歐洲債務危機正是在這種特殊的背景下必然地爆發了。希臘便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2011年10月,希臘政府試圖通過“公投”來解決因處理債務危機而導致的財政緊縮。因為緊縮的財政政策這意味著公共服務的嚴重削減、更高的稅收、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提高,甚至實際收入的下降。習慣了高福利的希臘民眾怨聲載道,街頭抗議此起彼伏。
二、從勞動價值論看希臘債務危機的成因
希臘爆發債務危機并不是突如其來的洪水,在其背后既有著冰川融化似的主要來源,又有著許多涓涓細流的推波助瀾。用勞動價值論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我們觀察、分析此次歐債危機,就不難發現其深層次的原因。歐盟國家脫離實體的經濟政策衍生出養懶漢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國民不愿意勞動乃至不懂得如何勞動。包括希臘在內的大量歐盟成員國因缺乏對勞動力市場、產品市場和服務市場的重視, 把經濟增長的落腳點放在房地產開發、金融領域的擴張等容易形成泡沫的領域。結果是一個沒有實體經濟支持的國家必然造成了經濟結構的失衡與經濟增長的不可持續。具體說來包含以下幾點。
1.虛擬經濟在國家經濟中比重過大
希臘是典型的過度依賴周期性較強的產業,導致國民經濟在危機面前顯得脆弱異常。希臘經濟增長主要靠旅游業、造船業、文化業和農業,因此“國際金融海嘯”的襲來使希臘經濟遭受嚴重打擊。忽視了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長期背離實體經濟的模式最終導致經濟的崩潰。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導致的財富兩級分化衍生出畸形收入分配制度緩解矛盾。
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就決定了財富必然向少數人手里集中,而為了緩解社會矛盾,二戰之后,歐洲各國紛紛建立了以高福利為特色的社會收入分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但是,畸形的收入分配制度積累了大量危機隱患。一是工資水平,歐洲各國以“高工資”著稱,就連希臘這樣一個在歐洲較為貧窮的國家,社會工資水平一直在高速增長。二是社會福利,歐盟各國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等各類福利制度,涵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希臘人有著世界上最昂貴的養老金體系。高昂的社會福利使得人們不愿意工作,失業人口的增加也限制了政府的稅收收入的增加,造成多年的入不敷出。財政收入的勉強維持與工資福利持續攀升的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3.歐盟有統一的貨幣卻無統一的財政。
歐盟的成立使歐洲多國似乎進入了大一統的時代,然而僅僅是貨幣的統一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對歐元區各國來講,單一貨幣制度有著降低成本、增加貿易便利性、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優勢。但是它的先天缺陷對于危機應對卻更加被動。
首先,歐元區各國在充分享受統一貨幣低成本的同時,也讓渡甚至喪失了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主動權,因為歐元區國家實行統一的貨幣政策,意味著不論窮國富國,財政狀況和進出口形勢如何,都將實施“一刀切”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秉承“盯住通貨膨脹”的單一貨幣政策,崇尚“無通貨膨脹的經濟增長”模式,這使得希臘享受到近十年的低廉借貸成本,維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但同時也掩蓋了其生產率低但勞動成本高等結構性問題。其次,在單一貨幣制度和歐洲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一國債務危機往往會通過傳染效應向其他國家擴散,各國為了各自的利益必然通過對本國有利的財政政策卻不會顧及其他。歐洲中央銀行在危機前面顯得形同虛設,不能對成員國進行救助。
4.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國際市場投機行為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融危機期間,市場投機行為打著創新的旗號,通過金融衍生品等渠道來謀取利益。2001年希臘加入歐元區時,由于不符合《馬斯特里赫條約》,美國著名投資銀行高盛集團便為希臘政府設計出一種“貨幣掉期交易”方式,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賬面上符合了歐元區成員國的標準,而高盛集團也因此收到希臘高達3億歐元的傭金。不過高盛集團為防止自己的投資落空,便向德國一家銀行購買了20年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以便在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由承保方補足虧空。隨著貨幣掉期交易到期,希臘的債務問題便暴露出來,歐元緊跟下跌、希臘評級降低、融資能力下降、成本劇增,對希臘支付能力承保的CDS價值翻番上漲,高盛集團從中再次牟利。由此看出,國際市場投機行為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
三、歐洲債務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啟示
我國的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建立之初也學習了歐美國家的“先進”經驗,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已經過時的言論也曾經從某些學者的口中說出。但是歐債危機如同一記警鐘敲響在我們的改革路上。我們應當理性地看待歐洲債務危機的給我國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來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1.歐洲債務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
對歐盟的出口市場的萎縮。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占到總出口量的20%,其地位比美國市場還大。自2009年12月以來,人民幣對歐元的實際匯率已升值了15%以上。中國出口商的利潤在10%左右,就意味著出口商如果不能成功漲價,利潤將大幅下降;但如果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漲價,中國商品又會在歐盟遇到困境。出口的影響會傳導回國內至實體經濟或及金融市場。
2.歐債危機對中國有利的一面。
中歐雙邊投資的增長前景仍可期待。歐盟是中國吸收外資的第四大來源地和中國最大的技術引進來源地。從最新的情況看,中歐雙邊投資并沒有受到歐洲債務危機爆發的不利影響。另外,自歐債危機爆發以來,越來越多的歐洲國家向中國企業和投資者示好,希望借助中國資金提振其疲軟的經濟。預計將有更多的中資企業以此為契機,通過參與項目、并購等形式進軍歐洲市場。
自歐洲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全球對歐洲經濟和歐元的前景充滿了擔憂,對歐洲的投資信心也處于低谷中。但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歐洲的債務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歐元制度也會得到保持和鞏固。因此,在與自身長期戰略相契合的前提下,在全球對歐洲普遍持悲觀和質疑態度的時候進入當地市場,相當于“雪中送炭”,更易得到對方監管當局的歡迎和支持,從而加快監管審批流程。
3.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幾點啟示。
(1)在出口方面,未來的歐盟出口市場的持續萎縮。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這是中國逐步轉型的必然結果,中國的出口產品應當逐步轉向低資源消耗、高智力消耗的方向。
中國一直在追求轉變增長方式,走精細化發展的道路。因此,在中國的初級物質生產水平已經很高的情況下,必須停止資源消耗性的生產,生產過剩的情況也略有顯現。而近年來轉變增長方式卻一直緩慢,歐債危機卻加速了這個轉變過程。歐債危機不僅是歐洲的危,也是中國的機。目前國內種種中小企業危機,是轉變過程必然要發生的。
(2)引以為戒,在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中要全面審視債務問題。
這其中就需要重視地方債務問題,據統計,截止2011年6月,地方債務已達7.66萬億元,遠遠超過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而接下來的3年期間,大量地方債將進入還款期,城投債風險會在未來兩三年集中爆發,而今后兩年內地方債務的積累仍然會維持在很高的水平。因此,為防止出現違約風險,對一些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的臨時性債務風險要高度重視,確保債務安全,促進宏觀經濟的平穩進行。
(3)歐元危機對人民幣的國際化提供了啟示。
由于缺乏與統一的貨幣政策配套的財政政策,造成了歐元體系的失衡。因此,人民幣國際化需要進一步完善貨幣財政政策的制度建設。同時,利用此次契機,加大國際的人民幣使用量,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良好基礎。而且本次危機暴露出的歐洲體系問題,為亞洲貨幣合作提供了借鑒。亞洲危機以來,在亞洲成立共同區乃至“亞元”的呼聲高漲。但是從希臘加入歐盟的教訓來看,只有成員國在要素自由流動、經濟趨同等情況下,加入共同貨幣區才會帶來福利增進,條件不成熟卻勉強加入可能得不償失。所以,亞洲設立貨幣共同區的條件還未到來。
總而言之,此次歐債危機的本質是經濟發展脫離價值基礎而造成的。為了維持“繁榮”的假象擴張虛擬經濟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可以帶來利潤,但沒有抽象人類勞動的凝結,就不能夠創造出價值。我們應當引以為鑒,如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上選擇適合的方式是值得不斷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資本論(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劉曉玉:從金融危機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J],群文天地,2010(20).
【3】張尚斌:希臘債務危機——美國未來十年的榜樣[N],證券市場周刊,2009,(12).
【4】張銳:希臘債務危機的成因與影響[U],中國貨幣市場,2010,(3).
篇3
摘要:歷時近兩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愈演愈烈,世界其他地區和經濟組織紛紛向歐元區諸國施壓,要求歐元區盡快拿出解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方案和承諾。本文結合前人已有的研究,從外部壓力,自身政策設計缺陷和歐元區成員國經濟不對稱性三方面分析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革財政政策,加強歐洲央行“最后貸款人”的作用,根據經濟規模設定不同的準入標準等政策建議。
一、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因分析
2009年出現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使歐盟國家頻頻陷入經濟困境,愛爾蘭和希臘已經深陷其中,葡萄牙和西班牙也開始告急,如今美國和眾多IMF成員國呼吁歐盟需要緊急處理歐元區債務危機問題,否則將拖延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甚至會拖累全球經濟再次陷入整體衰退中。伴隨金融海嘯引發多家銀行破產,最終使愛爾蘭陷入債務危機。高盛等多家評級公司降低希臘政府的主權信用,繼而引發希臘陷入主權債務危機。近期,國際金融市場將注意力逐漸從愛爾蘭轉移出來,開始關注歐元區一些較小國家所面臨的財政挑戰,葡萄牙就在其中。可以看出,“歐豬”國家受危害較大,歐元區其他大國如德國、法國等,雖然本國實體經濟影響不大,但是金融市場也受到債務危機的沖擊。
(一)外部壓力導致歐洲債務危機加劇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使得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中。受次貸危機影響,歐元區國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危機引發的通脹影響。2009年年底,高盛曝光希臘政府利用貨幣掉期交易和信用違約掉期合約違規操作,同時宣布下調希臘主權債務信用等級,之后多家分級機構紛紛做出同樣的決策。本次危機后,一些學者提出歐元區將走向終結。作為欲與美元相抗衡的區域貨幣,經過多年的努力,歐元確實取得了較高的國際信譽。但是由于存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歐元區本次債務危機將集體陷入主權信譽危機。
(二)歐洲央行統一的貨幣政策與歐元區松散的財政政策和監管機制
歐洲以外的眾多學者將此次債務危機的矛頭指向了歐洲經貨聯盟的合作機制,認為“統一的貨幣政策,分散的財政政策”的機制設計是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2011年歐元區成員國由最初的11個擴展到現在的17個,歐元區的逐步壯大更加證實了統一貨幣對區域經濟的增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然而由于各國的貨幣政策交由歐洲央行統一決定,各國只能運用財政政策來調節各自的經濟。歐元區針對成員國財政政策的調整先后提出了兩個重要條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后文稱《馬約》)和《穩定和增長公約》(后文稱《穩約》)。
《馬約》和《穩約》對欲加入和已經加入EMU的國家設定了財政趨同標準,這些財政趨同標準在一些國家加入EMU時就不被嚴格遵守。財政紀律缺失造成“搭便車”行為。歐元區各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而各國實行財政政策時只會考慮本國的利益,各國單獨的財政政策與歐元區單一的貨幣政策不能相互協調,不論是對成員國經濟增長還是對歐元區域經濟增長都是很不利的。
(三)為了滿足歐元區的政策標準,各成員國的經濟不對稱性不斷加劇
歐元區各成員國的初始經濟是不對稱的。特別是在經歷了十多年的一體化進程后,歐元區的不對稱性在逐步加大,而不是逐漸消除。在未能嚴格按照財政標準、財政紀律要求的情況下,各成員國的經濟不對稱性卻越來越凸顯,歐元區的現實發展出現了與理論自相矛盾的現象。在經濟繁榮時,歐元區各國更愿意加強貿易往來、金融往來,從中獲利頗豐;而在衰退時,歐元區各國的團結明顯不夠,甚至有學者提出放棄危機受損嚴重的國家以保證自身不受波及(歐元區對危機的處理有明確的“不救助”條款)。一旦危機來臨,首先受沖擊的是小國,而小國受損又會拖累大國,這樣就使得整個歐元區陷入危機的困境。
二、應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幾點建議
(一)改革財政政策,提高財政紀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歐元區松散的財政政策以及過于嚴格的數量標準需要改變。針對財政赤字,應該不僅考慮短期平衡,還要考慮中長期的經濟平衡。這樣就不會將關注點過多的聚集在經濟衰退時期,衰退期之后會有一段低速增長階段。在這個時期,應該允許年度財政赤字的增加。另外在公共債務低于上限時,要允許年度財政赤字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而公共債務方面應該考慮債務的可持續性, 要允許各成員國最大限度的運用匯率和利率等貨幣手段來調節短期金融市場,在中長期通過提高自身經濟實力來補償債務損失。另外,各成員和歐洲央行應該設立一項“特別基金”,這種基金既能起到遵守財政紀律的激勵作用,也能幫助政府將經濟繁榮時期的財政盈余轉移到經濟蕭條時期。
(二)加強歐洲央行“最后貸款人”的作用
針對各成員國的債務問題,歐洲央行應及早拿出解決方案。債務危機國在接受IMF和其他國家救援的同時,區域內大國更應積極行動起來,但是一些質疑的聲音反復出現,給歐元區市場造成了信任危機。以價格穩定為目標的歐洲央行及德國,對于這次債務危機的反應比較緩慢,他們似乎不很樂意進行救助。雖然他們是在爭取更多的時間拿出更合理有效的應對辦法,但是針對短期內重振歐元的信譽,緊急救助是唯一的辦法。想要依靠危機成員國本國經濟的自身調整和經濟復蘇來解決債務危機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三)根據經濟體規模設定不同的準入標準
既然歐元區的建立在最開始主要考慮的是大國的利益,那么不妨要求小國在形成一定經濟規模時才可以加入。這個經濟規模是要與歐元區的大國經濟體形成互補或者能與大國協調發展。這需要歐洲央行從實體經濟,銀行業,證券業多角度考慮,制定嚴謹的審核體系,進行嚴格的審核才能通過。在設定準入標準時,可以采取分層次實現目標的形式以滿足不同經濟體的經濟發展要求。對于大國來說,準入標準與財政紀律的要求可以嚴格一些,而對于希臘、愛爾蘭等小國,準入標準與財政紀律的要求可以寬松一點。另外,已有的財政紀律和趨同標準的嚴格的數量標準肯定是不合理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
(四)提高自身經濟實力,適度調整福利水平
歐元區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在一體化的指引下,各國應該利用一體化帶來的優勢吸收別國的成功經驗發展本國經濟。其中人才和技術的交流非常關鍵,各國應該積極創造本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樹立核心競爭力。歐元區國家可以結成產業聯合伙伴,進而增強創新能力,在提高本國經濟實力的同時,努力實現經濟一體化。歐元區諸國大多是高福利的國家,這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但是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高福利不一定意味著高的經濟增長,高福利也意味著高的社會負擔,各國在提高自身經濟實力的同時可能更應該對于高福利的現狀進行調整。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結構所產生的內在矛盾,可能的調整方案是在繁榮時期積極儲備,以便到蕭條期可以用來應對困難。
三、結語
歐元區的出現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準備,是歐洲諸國以區內和平,共同發展,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目標而設立的,其承載的政治經濟價值和歷史使命重大而又深遠的。貨幣的統一、關稅的減免、貿易壁壘的降低,頻繁的經貿、金融往來使得區域內各國經濟總量增加,區域經濟總量增加,對外統一的歐元信譽的提升等等都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好處。在繁榮時期給歐洲大陸帶來了數不勝數的優勢,如今到了艱難時期,要讓歐洲諸國放棄多年來努力的成果并不現實。而這種困境是歐元區必然會面臨的挑戰,不論是從內部還是外部的沖擊來看都是不可避免的。歐元區雖然是目前世界上程度最高的區域貨幣一體化地區,但是離理想的貨幣一體化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歐元區不可回避的動蕩期即將到來,這對世界其他地區的貨幣合作和一體化進程具有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①楊偉國.歐元生成理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篇4
關鍵詞:最優貨幣區;歐元;亞元;歐元危機;債務危機
一、引言
“最優貨幣區理論”首先由“歐元之父”蒙代爾提出,并經過麥金農、凱南、英格達姆等經濟學家補充發展。該理論認為,在經濟比較開放,商品、勞動、資本流動資源、產業結構不同而經濟發展水平和通貨膨脹率比較接近,經濟政策比較協調的地區,形成獨立的貨幣區,實行單一的貨幣政策有利于協調各成員國利益的一致。
在最優貨幣區理論的指導下,歐盟各國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2002年歐盟12個成員國成功啟用歐元,從而開創了國際貨幣的新紀元。歐元的成功啟用,是歐洲隨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回應,創造出了一個與美元相同地位的貨幣,提高了歐洲在全球的戰略地位。統一的貨幣帶來更穩定的匯率、較低的交易成本、較高的價格透明度,從而減少了信息成本,提高了歐盟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了歐元區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加強了歐元區國家的相互合作,有利于共同應對經濟危機。
早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亞洲就開始探索區域內的貨幣合作機制。當時一些國家或地區提出了亞洲地區貨幣合作機制的設想,擬模仿IMF成立一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這個方案在2000年演化為中日韓與東盟10國之間的一個貨幣互換協議清邁倡議,由簽署雙邊協議的國家之間互相提供短期資金支持,以化解流動性危機。
2003年,蒙代爾曾建議,設立由亞洲地區某一組貨幣組成的共同貨幣,爭取在每個國家不放棄本幣的情況下,能讓一種叫做“亞元”的區域性貨幣在亞洲流通。10多年之后,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亞洲地區的金融合作更為迫切,統一貨幣的意義更加凸顯。然而,近期愈演愈烈的歐元危機卻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以歐元為范例的最優貨幣區理論的正確性,及其對亞元藍圖構建的鏡鑒作用。要了解這些,我們有必要先對當前的歐元危機的成因做一個探討。
二、當前的歐元危機及其成因
(一)當前歐元危機簡介
自去年12月份希臘爆出債務危機以來,債務危機越來越像脫韁的野馬,大有失控之勢――歐洲除了保加利亞的赤字在3%的“警戒線”以下之外,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20國出現赤字超標問題。有數據顯示,希臘2009年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過12%,愛爾蘭占10.75%,西班牙也超10%。此外,2010年歐元區總體赤字可能會超過GDP的7%。隨著歐元區國家債務危機愈演愈烈,國際評級機構標準與普爾于四月底繼調低葡萄牙的信貸評級之后,又將希臘的信貸評級調低三個等級,降至BB+垃圾級。消息傳來,全球股市為之重挫,一片愁云慘霧。 壞消息還不只這些。緊接著,標準普爾又以經濟增長疲軟為由,宣布把西班牙的債務評級降至“AA”,還指出西班牙的前景評級為負面,即未來六個月內可能會進一步調降評級。
歐洲債務危機讓歐元匯率受到嚴重打擊。在去年12月初歐元兌美元匯率曾經再度突破1比1.5的歷史高位,但隨著希臘債務危機的爆發,歐元匯率急轉直下,兩個多月來降幅約為10%。截至目前,希臘政府降低赤字的措施尚未取得各方的信賴,歐元還在繼續經受沖擊。很多人開始擔心,希臘債務危機已開始演變成歐元的危機。
(二)導致歐元危機的主要原因
隨著由希臘債務危機引發的歐元危機在是世界范圍內的影響不斷加大,對于導致此次危機的原因探討也層出不窮,其主要觀點包括以下幾點:
1、歐元設計存在體制、機制甚至制度上的缺陷
首先,政治和經濟缺乏相輔相成。歐洲從統一大市場到統一貨幣政策,成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但是,歐元區并非政治聯盟,歐元創始人之一奧特馬爾?伊辛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指出,歐元的設計宗旨就是歐元區成為一個貨幣聯盟,而非政治聯盟。因此,歐元區國家在政治上缺乏相互支持的約束力。相互獨立且競爭的國家使用了無錨的“超貨幣”造成的后果是一旦受到沖擊,各國家的利益涇渭分明,各自采取政策,歐洲中央銀行形同虛設,無能為力。
其次,歐元區政策工具的“跛腳”。正如美國國投資家索羅斯所說的,任何一種成熟完善的貨幣體系都需要央行和財政部一同保駕護航。危機來襲之時,央行提供流動性,財政部處理公共債務。而歐元區只設有歐洲央行,卻沒有統一的“歐洲財政部”。歐元區缺乏與共同貨幣政策相對應的共同財政政策,影響了歐元區內部經濟政策的有效協調和實施效率。
最后,貨幣紅利和貨幣責任不對等,“搭便車”現象突出。以希臘為例,在歐元的“大傘”之下,多年來希臘政府得以維持低利率借貸的長期融資便利,債務規模遠超其經濟承載能力。也就是說,希臘這樣的國家享受了歐元貨幣的好處,卻逃避應當承擔的責任。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不容易暴露,一旦經濟大環境出現問題,債務危機就變得非常突出。
2、歐元區內部經濟發展不平衡
希臘債務危機充分暴露出歐元區內部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弊端。一方面,像希臘這樣的成員近年來經濟競爭力相對下降,過度消費和房地產泡沫等經濟隱患嚴重,加之出口少進口多,在歐元區內長期存在貿易逆差,導致資金外流,從而舉債度日。根據歐盟的規定,歐洲各國在加入歐元區時必須達到“財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超過3%、公共債務在GDP中的比例不高于60%”的要求。而希臘現在的財政赤字率是12.7%,公共債務率則高達113%經常項目赤字不斷累積。當金融和經濟危機襲來時便成為薄弱一環,極易拖其他國家的后腿;另一方面,以德國為代表的部分成員經濟競爭力相對上升,出口強勁,經常項目盈余不斷擴大。
這種宏觀經濟失衡局面由于金融和經濟危機而正在加劇。然而作為單一貨幣區,內部經濟失衡給執行統一貨幣政策制造了障礙,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區內成員經濟發展步調不一更給它們攜手走出危機增添了難度,因為執掌歐元區統一貨幣政策的歐洲中央銀行在實施“退出”策略時很難找到一份適合所有成員的時間表,導致危機愈演愈烈。
3、國際金融透明度太低
國際金融透明度太低,南歐等債務嚴重的問題國家自然而然成為了投機者攻擊的對象。早在2001年希臘加入歐元區時,就請美國高盛公司利用當時歐盟財務規定上的漏洞,對本國尚未達標的財務狀況進行了巧妙掩飾,雖然獲得了一時之利,順利加入了歐元區,卻為日后的財政危機埋下隱患。而高盛等投資機構當然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在一系列衍生品的幫助下,不論希臘乃至其他歐盟國家是否會出現債務危機,高盛集團都可以坐收漁利。因此,像希臘政府這樣的的財務危機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其根本原因還在于華爾街投資銀行串通一氣,在國家財政預算上弄虛作假因此,必須先徹底清理希臘乃至歐洲其他國家的金融衍生產品,最大限度地減少或者廢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合同,使歐元的經濟基礎保持透明合理狀態,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4、歐元缺乏靈活性
相對于其他經濟學家一直關注歐盟成員國的債務和赤字,并一致認為當前的歐元危機是由于政府的赤字開支引起的;諾貝爾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卻認為引發歐元區危機的真正原因在于歐元缺乏流動性。該觀點認為,在歐洲大陸遠未具備推行單一貨幣的條件之前就推行統一的歐元是危機的真正來源。以西班牙為例,在危機之前一直是財政支出方面的典范,債務也較低。當房地產泡沫迅速增長,導致了西班牙物價的上漲遠遠超過了歐元區其他國家的增長,不斷攀升的成本導致西班牙的出口貨物越來越沒有競爭力,而當房產泡沫破裂,西班牙深陷預算赤字之中。然而,由于沒有自己獨立的貨幣政策,西班牙政府并沒有多少可以改善局勢的措施。倘若西班牙依然使用的是過去的貨幣比塞塔(peseta),它就可以通過貨幣貶值的方式迅速解決問題。但是,西班牙不再擁有它自己的貨幣,這意味著它只能通過緩慢的、無休止的通貨緊縮進程,重新獲得競爭力。在各國還沒具備實行單一貨幣的條件下強行推行歐元,而歐元缺乏靈活性,導致成員國在危機時只能處于被動地位,協調困難。
三、歐元危機給“亞元”的啟示
雖然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后,關于在亞洲推行統一“亞元”的呼聲不斷,但亞洲各國在經濟發展水平、政治合作意愿方面的差距表明亞元的推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一直作為亞元推出范本的歐元發生危機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探索、構建屬于我們亞洲特色的統一貨幣方案。而歐元的先行先試及失敗教訓為我們構架亞元藍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一)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要統一
歐元區各自獨立的財政政策和統一的貨幣政策是導致歐元危機最根本的制度原因。而這一機制在現存各種不同版本的“亞元”即亞洲區域貨幣一體化方案中同樣存在,甚至更嚴重。然而,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亞元區”各國間差異、隔閡更多,對和自主性看得更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實施貨幣一體化而缺乏必要配套措施,當類似希臘危機的事件發生時,亞洲各國所面臨的壓力和威脅,將同樣甚至更加嚴重。因此,推行亞元,需要的不是照搬歐元機制,否則只會適得其反,陷入更深的危機中。
(二)經濟和政治要相輔相成
歐洲在缺乏政治聯盟的情況下實現貨幣聯盟,雖然超貨幣是一種革命性創舉,但一旦危機爆發,問題也同樣突出。這就要求亞洲國家在推行亞元時,要充分考慮到政治聯盟先于貨幣聯盟的重要性,雖然這樣在亞洲實行起來會困難重重。然而,這次歐元危機充分說明,只有在政治和經濟上相輔相成,才能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和幫助陷于困境的國家擺脫危機。
(三)構建亞元區要循序漸進,不可一蹴即就
只有成員國在資本和要素流動性、經濟開放度、經濟互補性、市場一體化、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趨同的情況下,加入共同貨幣區才可能帶來最大的福利增進,在條件不成熟時勉強加入可能得不償失。希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希臘在其經濟發展水平與歐元區其他國家相比有較大差距的急于加入歐元區,導致其經濟跟不上其他國家,財政赤字不斷高漲,最終引發債務危機。亞洲應以此為鑒,充分考慮到當前亞洲各國經濟政治存在的差距,循序漸進,逐步是實現貨幣統一;切不可盲目跟風,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強行推出亞元,那樣只會陷入比歐元更深的危機中。
(四)增加國際金融透明度
相比于歐元區各國,亞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更為不平衡的客觀事實要求亞元的推行要在一個國際金融透明度更高的條件下進行。只有這樣,才能盡量地減輕投機者的攻擊。而要想增加國際金融市場的透明度,僅僅依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不夠的,還有必要建立一個讓新型發展中國家有更多話語權、信息高度透明化、金融交易便利化的國際金融穩定組織。該組織的設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亞洲乃至世界各國不斷地探索。
四、結論
當前歐元危機還未見底,歐元命運前途未卜。亞洲各國應時刻關注歐元動態,探析歐元體系中存在的優劣勢,從歐元危機中汲取經驗教訓,為構建更為穩定可行的亞元藍圖提供理論依據,爭取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早實現貨幣統一,共享其帶來的經濟騰飛!
參考文獻:
[1]張明如.最優貨幣區理論和中國貨幣統一[J].長江大學學報.2006(4)
[2]張馨木.歐元與“亞元”[J].金融廣角.2007(10)
[3]劉坤.希臘債務危機折射歐元區經濟狀況[N].中國青年報.2010.04.25
[4]李長久.歐元危機延續唱衰聲音 設計存在機制性缺陷[N].經濟參報.2010.04.22
[5]歐元危機應給“亞元”藍圖以警示[EB/OL].聯合早報網.2010.02. 25
[6]債務危局,歐元危機[J].南都周刊.2010.03.13
[7]張海冰.解開歐元危機背后的謎團[N].新民晚報.2010.03.12
篇5
[關鍵詞]我國高校;債務風險;成因
[中圖分類號]G64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29-0130-03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高校已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而高速發展必定需要高額投入,但在財政撥款和其他融資渠道有限,無法滿足高校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對資金的需求時,銀行信貸就成為我國高校高速發展的重要資金來源,由此導致我國高校債務風險日益凸顯,它已對我國高校的長期穩定發展埋下了隱患。因此,分析我國高校債務風險的成因進而控制其債務風險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我國高校舉債投資起初目的是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銀行貸款通常用在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需要的投資資金數目大并且投資回收期很長。2000年我國高校招生人數220多萬,2010年招生人數竟然達到657多萬,十年之間我國高校招生人數擴大了近三倍。如此一來,我國高校因迅速擴招帶來了一系列教學需求,有些高校通過相互合并解決資源配置產生的資金問題,而大部分高校通過購買土地建設新校區來解決擴招的資源需求。但是,我國高校屬于非營利性事業單位,自有資金較少,完成擴建項目需要國家財政投入大量資金,然而財政撥款大多無法提供我國高校擴張所需的全部資金,因此不足的建設資金只能依靠銀行貸款。與此同時,我國高校因極速擴張而產生的銀行貸款在如何運作和如何歸還上缺乏科學的可行性分析論證,無法準確把握未來的經濟效益,部分高校所貸資金超過自身實際的償債能力,很可能產生不能按期償還銀行貸款的現象,從而導致債務風險的形成。下面具體分析我國高校債務風險的形成原因:
1管理層債務風險意識淡薄,對債務風險認識不足債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債務風險,目前,我國高校各級領導普遍缺乏風險意識,對風險認識不足,風險控制弱化是我國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最大潛在風險。財務管理是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必須有專業人才進行管理,但是我國高校重學術輕管理的思想突出,我國高校領導中有財務知識背景的較少。由于缺乏相關財務專業知識,最后項目決策中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占有較大比例,使得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我國高校的債務風險決非朝夕之間產生的,往往是由于我國高校管理者對債務風險的認識不足,對危機前的種種征兆重視不夠,未能及時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機來臨,措手不及。同時我國高校債務風險具有隱性特點,使人們對我國高校債務風險認識不足。另外,國內普通高校是公立制教育機構,所有權歸國家擁有,與通常的企業相比,我國高校管理層不夠重視投資項目,風險估計不充分。同時,在擴大辦學規模的過程中甚至會出現我國高校之間互相攀比的現象,又因為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經費主要來自國家財政撥款,公辦高校已習慣了無償使用資金。因而出現“反正學校是國家的,銀行的錢不貸白不貸,萬一還不起貸款,國家不會見死不救”的心理,貸款自然是多多益善,導致我國高校沒有樹立債務風險意識,出現債務危機。
2大規模擴招和提高教學水平增加了我國高校債務風險一方面,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大規模擴招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較為普遍的現象。我國高校蓬勃發展的同時使得我國高校教師、食堂、宿舍等教學資源超負荷運轉,有的學校甚至將部分學生安排在校外租住,給學校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生活帶來了諸多的困難。由于學校的現有面積有限,面對增加基礎設施和建設教學科研用房的強烈需求,我國高校必須擴建校園,因此建設第二校區成為大多數高校的燃眉之急。站在此角度看,某些學校盲目的擴張,是導致我國高校債務負擔加重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國高校為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以滿足長遠發展的目標,必須改善現有教學條件,諸如教室與實驗室改造、計算機機房建設、網絡建設等,這些都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尤其近年教育部開展的本科教學評估工作,其評估指標對教學投入、生均教學設備值、生均校舍面積、生均運動場面積、生均用地面積等都有明確的規定,在我國高校大量擴招以創造規模效益的情況下,面對新的評估指標,為了保證學校評估過關,又不得不加大對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與此同時,在高等教育規模數倍擴張的過程中,國家基本建設投入和財政補助卻沒有相應地跟進。據測算,全國公辦普通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后,為滿足基本辦學需求,需要安排基本建設投入約10385億元,而同期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入(包括國債資金)僅840億元,不到10%。從財政補助水平看,教育部直屬高校基本辦學的生均標準定額約為2.67萬元,2005―2007年三年平均生均基本支出為1.91萬元,按目前中央高校本專科生均撥款定額(平均6878元,未包含專項撥款)計算,財政生均定額撥款僅為生均標準定額的25.76%,為實際生均基本支出的36.01%,生均定額撥款與生均標準定額和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
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張,事業發展與事業經費短缺的矛盾逐漸突出,我國高校必須拓展融資渠道才能維持下去并尋求發展。面對教育競爭國際化和實現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的目標,我國高校都或多或少參與了彼此間的激烈競爭。在國家財政撥款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我國高校只能選擇其他的籌資渠道實現超常規發展,比如,與銀行合作求得貸款。因為教育是對國民經濟有先導性、全局性的基礎性朝陽產業,建立教育投資理念給銀行信貸業務開辟了全新領域。我國高校大規模利用銀行貸款等改善辦學基礎設施條件,的確解決了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困難,但是也從此背上了巨額的債務負擔。我國高校大量貸款問題的產生離不開擴招后教育資源的短缺與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矛盾,這是高等教育發展在特定時期的必然結果。
3財政撥入資金結構不合理引發我國高校債務風險財政撥入資金結構是指國家財政撥入資金總額中生均撥款和專項撥款各自占有的比重。專項撥款是指有專門用途的資金,學校不能隨意安排更不能用于償還債務。隨著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對教育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大部分是以專項經費名義下撥的,在生均經費增長不大,學校可自由安排的資金增加不多。這在客觀上增加了我國高校償還債務的難度。削弱了我國高校償債保障,從而加劇了我國高校債務風險程度。
4我國高校債務危機責任制度不明確
我國高校基本上屬于公立性質,其資產屬于國家所有,貸款的形成自然也屬于國家所有。因此,我國高校不可能像企業那樣通過從事經營活動獲得利潤來償還債務。從法律法規的角度來看,現在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對我國高校銀行貸款產生的資產歸屬權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沒有把我國高校的貸款行為納入監管范圍,沒有建立債務風險的預警系統,也尚未明確我國高校債務危機責任的界定。
5我國高校缺乏科學的債務風險預警系統
債務風險預警分析是利用財務報表及相關資料上的財務數據和非財務數據,在我國高校現有會計核算基礎上,設置一系列相關指標,對我國高校財務活動中將可能發生的風險發出預警信號,為學校領導提供決策依據。但目前多數高校由于技術、人員素質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都未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甚至未認識到這道“防火墻”的重要性。另外,已經建立財務預警系統的學校,其預警系統存在著很大的局限性,工作仍停留在表層上,因而無法準確估算出我國高校能承受的債務極限。
6我國高校內部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的會計核算主要是“核算型”、“報賬型”的模式,已經遠遠落后于我國高校改革進程,并與市場經濟發展相脫離。現實中,有些高校的財務工作重點仍停留在記賬、算賬、報賬等方面,過多注重服務職能卻忽略了內部管理職能。在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高校經費全部是政府撥款,財務管理的目標僅僅是把錢用好,使得在現有環境下,一部分財務人員缺乏使用“經營型”財務管理的理念,教條執行國家財政法規制度。
雖然我國高校事業發展較快,但財務管理體制依然落后于教學、科研事業的發展。由于高校財務管理制度和監管制度不完善,我國高校資金使用過程中常常發生操作不規范、核算不合理、審核不嚴格等問題,從而造成教學科研資源和資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同時由于我國大多高校財務管理力度有限,沒有及時核對和催收往來款項,使之形成較大的呆賬,從而使我國高校的資金使用缺少有效監管,不能對債務風險做出及時的控制和處理。
7現行我國高校財務制度的固有風險
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科研經費和基建建設經費是分別核算的。其中一套是核算教學科研經費;另一套是核算基本建設經費。而我國高校基建建設資金大多來自銀行借款,目前部分高校的基建財政撥款連支付利息都不夠。這樣導致基建投資核算體系演變為我國高校核算銀行借款的賬外賬,隱藏了實際的我國高校債務風險。
8我國高校學費收入不足風險
隨著我國高校的擴招,至2010年的招生規模即已經達到657萬人。但這種增長規模是不可持續的,隨著我國幾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增長已得到控制,目前計生委和人口學界公認的我國的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的孩子數)只有1.8左右。即使今后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穩定在2010年的657萬人,那么今后會怎么樣?當年我國高校為了擴招而修建的教室、購買的設備所獲得的貸款款項可能會由于以后生源的下降導致無法償還,部分地方高校甚至面臨破產境地。2006年7月10日,中國臺灣主席在回答美國《時代周刊》的問題時說:“允許大陸學生在臺灣大學入學,因為我們招生能力過剩,而他們則非常短缺”。可見臺灣也注意到了大陸生源的情況。與此同時,現在香港的大學紛紛轉向內地招生,分析其原因是什么?如果大陸生源不夠,而又被香港、臺灣以及國際的大學吸引部分(同時轉移走大量學費),因生源減少導致的學費收入下降,也會加大部分高校的債務風險。
同時,我國高校收費制度經過幾年的改革,目前已初步形成高等教育經常性成本分擔機制,學費收入占學校收入的比例達30%左右,其中部分地方院校的比例則更高,能達到50%左右。資金籌集渠道的改變,使我國高校資金供應更加依賴于生源市場。目前,畢業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追求名牌院校、重點院校是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的選擇。這都對部分較低層次的高校生源產生了嚴重沖擊,使學費收入受到一定影響,從而加大了這部分高校的債務風險。
隨著國家財政化債政策的實施,目前教育部所屬的高等學校債務危機已經得到緩解。但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各種原因,其債務危機仍未得到徹底緩解。因此對我國高校債務風險形成原因的分析,對今后高校防范債務風險仍具有借鑒意義。
篇6
【關鍵詞】 銀行危機; 預警系統; 平衡計分卡
一、問題提出與文獻回顧
“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于無形”。雖然近年來中國銀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整體規模、資產質量、盈利水平、風險控制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但是銀行業面臨的復雜風險環境仍不容忽視。金融危機以來為了提振經濟、擴大內需,政府主導的大量投資刺激了銀行信貸規模的井噴式膨脹,雖然之后隨著管控力度的加強增幅有所回落,但長期以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形成的地方債務在經濟下行的風險中不斷被暴露了出來,特別是在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持續發酵的背景下,不良貸款率上升的風險將對銀行業提出嚴峻的考驗。因此,居安思危,構建科學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時刻監控銀行的風險狀態,避免美國式金融危機,則顯得尤為重要。
銀行面臨的風險主要源自銀行的內部系統和外部環境。國內外的學者研究表明:銀行自身的脆弱性及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是銀行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而宏觀經濟波動(如經濟周期、通貨膨脹、利率匯率變動等)對銀行的沖擊則是銀行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從內部系統看銀行風險,Fisher(1933)認為銀行體系的內在脆弱性主要表現在:信貸膨脹刺激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催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間接鼓勵借貸活動,直到“過度負債”狀態,即沒有足夠的流動資產來清償到期債務的狀況,從而引起一個連鎖的債務緊縮過程,并導致銀行危機。Diamond and Dybvig(1983)指出銀行資產與負債結構的不對稱性以及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羊群效應(HerdBehavior)”使銀行很容易遭受擠兌。葉望春、夏清華(2001)認為商業銀行資產配置戰略失誤是銀行危機產生的直接原因;王愛民等(2005)則指出引發銀行危機的內部因素主要有內控機制薄弱、貸款過于集中、銀行投機行為等。
從外部環境看銀行風險,經濟繁榮時就已經埋下了金融機能失常和金融動蕩的種子。Demirguc-Kunt and Detargiache(1998)研究表明,低GDP增長率、過高的真實利率以及高通貨膨脹率都增加了系統性銀行危機發生的可能性。Eichengreen and Arteta(2000)發現國內信貸額的快速增長、銀行負債相對儲備金的過度增長、國內金融的自由化都對系統性銀行危機的發生有很強的影響力。沈坤榮、李莉(2005)的研究則表明放松銀行市場的準入限制,允許銀行涉足證券、保險等業務,有可能誘發銀行危機。陳雨露、馬勇(2008)認為,一個國家對銀行混業經營的限制越少,該國的金融體系越趨于穩定,發生銀行危機的概率也越小。
上述研究為銀行危機預警模型的構建奠定了基礎,預警指標體系既要關注銀行內部系統的風險,也要關注銀行外部環境的風險。然而當前國際上最主流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CAEMLS評級體系卻只是考察了銀行資本(C)、資產(A)、管理(M)、收益(E)、流動性(L)和對市場風險的敏感程度(S)六個內部要素,而對宏觀環境、制度、傳染機制等因素未予充分考慮,從而降低了預警模型的準確性。此外,CAEMLS更多地關注了銀行“此刻如何”的結果性財務指標,而對導致結果的源頭性、驅動性指標(如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創新)關注不足。這容易導致銀行危機預警的時效性滯后,即便準確發出預警,銀行也來不及采取措施。基于此,筆者嘗試在平衡計分卡(BSC)的框架下,構建我國商業銀行全過程、多維度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
二、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銀行危機預警模型基本結構
從風險傳遞的路徑分析銀行危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兩種情形:一是溫和蔓延型,銀行內部機制僵化、缺乏產品創新和差異化服務、對員工的業務素質提高和職業發展關注不足(學習與成長方面),從而導致銀行內部控制不健全、操作風險蔓延、業務流程不合理、綜合效率低下(內部流程方面),并進一步導致客戶滿意度下降、客戶用腳投票、市場份額流失(顧客方面),最終表現為各項財務指標惡化,公司績效越來越差(財務方面),沒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保證員工提高和產品創新。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直至危機爆發。二是事件引爆型,看似合理的銀行戰略、治理結構和內控體系下,銀行也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水平、資產質量、流動性和資本充足性,但在偶然事件(如操作風險)或外部沖擊(如宏觀經濟惡化)的影響下,銀行突然爆發危機,前者如巴林銀行的倒閉,后者像雷曼兄弟的破產。
當前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以資本充足率為主線的快速糾偏預警模型,二是以CAEMLS為代表的銀行評級預警模型,三是基于回歸分析、LOGIT分析、類神經網絡等方法的數理統計預警模型。從預警指標選取的范圍來看,上述方法主要是關注銀行內部可量化的財務、金融指標,部分模型雖然也涉及了宏觀環境方面的預警指標,但對銀行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顧客等風險驅動的源頭性指標卻鮮有關注。
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戰略管理和績效評價的工具,較好地關注了銀行內部價值創造的過程,并進行有效評價,使之更符合銀行戰略,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因此我們認為,將平衡計分卡應用于銀行危機預警具有現實可行性:因為價值創造的過程同時也是風險產生和傳遞的過程,預警的前提就是要評價,并且平衡計分卡的評價貫穿了價值創造和風險產生的全過程,因此更加全面也更加及時。同時,考慮到外部環境變化對銀行危機的顯著影響,應在平衡計分卡原來四個維度的基礎上增加外部環境維度。
因此,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銀行危機預警模型將由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外部環境五個預警子系統構成。對于溫和蔓延型的銀行危機,可以在風險萌芽的初級階段,通過學習與成長、內部流程及顧客預警子系統盡早發現問題,及時發出預警。對于事件引爆型的銀行危機,可以通過外部環境預警子系統,持續關注宏觀環境的變化及其對其他預警子系統的影響,以便在外部沖擊或偶然事件爆發的第一時間發出預警,給銀行盡可能多的緩沖和應對時間,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避免風險的快速蔓延。至于財務預警子系統,是銀行面臨各種風險的集中體現,發出的預警信息精確度最高;但因其是風險傳遞的末端環節,往往只能提示危機的結果,難以厘清風險的成因,也無法保證預警的及時性。因此,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銀行危機預警模型,主要特點在于從風險產生的源頭及其傳遞的路徑著手,重點監測銀行危機早期的風險特征,以便對癥下藥,及時應對。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三、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指標體系設計
四、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的綜合風險度量
(一)預警指標的權重分配
指標權重的確定對預警模型的準確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實踐中可以采用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首先,應由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和相關專家、學者組建預警評估專家團隊,深入了解銀行自身特點及平衡計分卡的實施情況。然后,參照Satty的九級標度法設計調查問卷,由各專家根據具體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賦值打分。綜合多位專家的意見構造各層次兩兩比較的判斷矩陣,并利用和積法或冪法求得最大特征值及其對應的特征向量,對這個特征向量作歸一化處理后即可計算各指標的權重,最后進行一致性檢驗。經計算,指標體系及其權重分配結果如表1所示。
(二)單項預警指標的風險度量
(三)綜合預警系統的風險度量
(四)基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案例分析
運用上述方法,依據2011年中國銀行業外部宏觀環境相關指標的現實數據及四大國有商業銀行2011年年報資料,計算整理各商業銀行綜合預警分值及各子系統預警分值,結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見,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銀行危機預警系統能夠更全面地揭示銀行面臨的風險。從財務角度看,各家銀行各項指標安全狀況良好,除累計外匯敞口頭寸比例外,得分均值均在90分以上;除中國銀行外,預警分值均在92分以上,表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整體運行良好、風險較小。中國銀行得分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其外匯敞口較大、外匯風險較高,此外工商銀行的流動性比率偏低,也應引起足夠關注。
但如果考慮外部環境及其他三個預警子系統,各家銀行的綜合預警分值則出現戲劇性、顛覆性的變化,財務評價最優的農業銀行綜合表現變為最差,各家銀行的分值均出現明顯下滑,均值下降16分之多,說明在光鮮的“財務外衣”之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也隱藏著較為嚴重的局部風險。從顧客角度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雖然保持了較好的客戶增長率和利潤率,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市場份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此外農業銀行整體的客戶利潤率偏低,可能與其低端客戶比例偏高有關。因此,維系良好的客戶關系,努力開發高端客戶應是各家銀行的當務之急。從內部流程角度看,營業網點平均業務量偏低、成本收入比率偏高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通病,表明其整體效率不高、內部流程尚有較大的改善空間,其中以農業銀行最為突出。從學習與成長角度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整體的人才戰略、人才結構較為合理,對員工的培訓和成長比較關注。但其中農業銀行的表現較為弱勢,在員工培訓、高學歷員工比率、人均利潤貢獻率等方面均有較大差距。從中國銀行業所處的外部宏觀環境來看,貨幣化程度較高、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快,是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和沖擊,特別是在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財政懸崖不斷惡化、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強的背景下,實體經濟對金融系統的沖擊將逐步顯現,之前過快的投資和信貸膨脹所帶來的風險將在地方融資平臺、房地產相關行業及部分實體經濟領域持續發酵。因此,各銀行應予高度關注和警覺。
結 語
將平衡計分卡應用于商業銀行的危機預警是一種嶄新的理論探索,本文僅就其研究框架、路徑進行簡單示例,在預警指標的選取、權數的分配及預警臨界值的確定等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望能拋磚引玉。
【參考文獻】
[1] Fisher.The debt 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J]. Econometrics,1933(4):337-357.
[2] Dianmon,D.W and Dybvig,B.H.Bank runs, deposit Insurance, and Liqudity[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3):401-419.
[3] Demirguc-Kunt and Detragiache.The Determinants of Banking Crises in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IMF STAFF Papers, 1998(1):45.
[4] Eichengreen and Arteta. Banking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Presumptions and Evidence . Center for Interna
-tional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2000.
[5] 葉望春,夏清華.銀行危機對商業銀行資產配置的啟示[J].世界經濟,2001(9):69-72.
[6] 王愛民,朱啟貴,屠梅曾. 商業銀行危機成因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5(12):62-65.
篇7
一、金融危機的生成機理綜述
按國內學者劉園和王達學的觀點,金融危機是指整個金融體系的動蕩超出金融監管部門的控制能力,造成其金融制度混亂,進而對整個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的過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經在其1948年5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將金融危機分為四種類型:貨幣危機、銀行業危機、債務危機、系統金融危機。
(一)早期金融危機的生成機理研究
周才云(2007)認為金融風險形成、積累和轉化為金融危機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演變過程。這個轉變過程也就是相關的經濟狀態從均衡轉向失衡的過程,而這中失衡又分為國際收支失衡、經濟結構失衡和資本借貸失衡三個方面。
在早期的研究中,邁克爾?佩蒂斯認為,始于發達國家的大范圍的資本流動性收縮是導致金融危機的根本原因。Calvo(1998)通過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研究發現,大規模的外資流入并通過銀行業信用過度擴張,風險貸款增加,使一國的金融體系脆弱性增強。當一國外資流入過多導致外債過度時,在內外部沖擊因素的作用下,外資的流入會出現逆轉,這是導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
(二)美國金融危機發生過程
陳華、趙俊燕(2009)認為美國金融危機是金融風險長期積累瞬間爆發的結果。其過程是:(1)美聯儲的降息與房地產市場的降溫。(2)金融衍生產品的催化作用。(3)信息披露不充分導致風險的不確定性因素大大增加。(4)政府監管不力,忽視了信貸風險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發展也超越了金融監管的范圍。
張明(2007)在分析美國次貸危機成因時把危機的演進邏輯概括為三個環環相扣的風險鏈條,即房地產市場繁榮導致抵押貸款標準放松和抵押貸款產品創新、證券化導致信用風險由房地產金融機構向資本市場傳遞,以及基準利率提高和房地產價格持續下跌成為危機爆發的導火索。Fisher(1933)從實體經濟角度研究了這次危機的成因。他認為,當經濟陷入衰退時,企業產品銷售下降,使其清償能力喪失,借貸者為了清償債務被迫低價拋售資產,從而使企業償債能力進一步下降,造成債務負擔加重和清償能力下降的惡性循環,金融危機就此爆發。
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存在著內在邏輯(張羽嗚,2008),包含金融體系的內在因素,結構性信貸產品以及發起-分銷的商業模式在危機中的作用不容置疑。另外,在這場危機中,相關各方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金融危機的傳導路徑與理論
金融危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危機經常在許多國家同時爆發,或先在一國爆發后,迅速傳導到其他國家。這一現象引起了學術界對金融危機傳導機制的研究,并揭示出危機在傳導的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的邏輯聯系。
(一)金融危機傳導理論與機制
金融危機的傳導,實際上是一個金融風險形成、積累、轉化和擴散的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陳華、趙俊燕(2009)金融危機的傳導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金融危機的傳導主要是指接觸性傳導,是貿易和金融溢出效應的結果,即一國金融危機發生后,由于實體經濟或金融方面的相互銜接,使得局部或全球性的沖擊在國際間傳播。廣義的金融危機的傳導泛指一國金融危機的跨國傳播與擴散,導致許多國家同時陷入金融危機。這可能是源于貿易金融關系密切的國家間所產生的接觸性傳導,也包括貿易金融關系并不密切的國家間的非接觸性傳導,這種非接觸性傳導可能是由于共同的沖擊產生的“季風效應”,也可能是由于投資者預期變化引起自我實現的多重均衡,即傳染效應。
高薔(2003)認為推動金融危機傳導和擴散的因素很多,其中:恐慌心理的傳播是金融危機傳導和擴散的重要動力;某些不同類型金融市場的關聯性、互動性是金融危機傳導的重要機理;某些國家和地區之間經濟結構的相似性是金融危機在不同地域傳導的重要媒介;某些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過于密切形成金融危機在不同國家之間傳導的紐帶;國際間金融協調與干預機制跟不上國際金融業的發展步伐,為金融危機傳導擴散提供了條件。么崢 譚艷平(2008)分析認為,金融衍生品在危機傳導中的起著媒介的作用。危機蔓延是由于非理性的繁榮造成了市場的泡沫,而投資者的心理預期遵循“羊群效應”使得金融恐慌進一步蔓延。
張韶明(2003)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是由投機者、本國公眾、本國政府、外國公眾、外國政府、國際組織等多方參與者參加的多方非對稱信息動態博弈。危機的傳導導致博弈各方的實力對比、利益格局變化、所獲信息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必將導致博弈均衡的變化,從而導致危機的迅速擴散。孫立平(2009)進一步認為,完整的危機要經過兩步的傳導過程,第一步是從金融危機到經濟危機的傳導;第二步則是經濟危機向社會危機的傳導。
(二)金融危機的傳導路徑
高薔(2003)當一國宏觀經濟基礎未因外來沖擊而改變,只是因為他國危機的影響而爆發金融危機時,此時的危機傳輸就傳染。安輝(2004)分析得出,金融危機傳導的主要渠道包括:(1)國際貿易渠道―貿易溢出效應;(2)國際資本流動渠道―金融溢出效應;(3)經濟全球化―季風效應;(4)自我實現的多重均衡―凈傳染效應。
而金融危機的傳導過程可以分為兩個層面(陳華 趙俊燕.2009):一個是危機在不同市場或不同領域之間的傳導與擴散過程;另一個是危機在不同地理空間上的傳導與擴散過程。
1、金融危機在國內的傳導
金融危機的國內傳導主要表現為危機在貨幣危機、資本市場危機、銀行業危機之間的相互傳遞,進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機演變的過程(周才云,2007)。實際上,貨幣危機與銀行業危機和資本市場危機的擴散是雙向的,在某些情況下,貨幣危機可能擴散至銀行業和資本市場,在另外一些情況下,銀行業危機、資本市場危機也可能導致貨幣危機。
(1)貨幣危機向銀行業危機的擴散。Kaminskyand and Reinhavt(1999)的研究發現,許多發生了貨幣危機的國家也發生了銀行業危機。其原因在于:在面臨匯率壓力時,若中央銀行采取大幅度提高利率的對策,就會使銀行立即陷入利率風險之中,貨幣危機就會向銀行業危機擴散。Chang and Velasco(1998)認為,新興市場國家金融危機產生的主要根源在于銀行系統的國際流動性不足。當超額借貸的外匯頭寸大到銀行系統自身難以軋平時,任何負面的經濟信號都會導致銀行業危機的發生,并產生貨幣危機的連鎖反應。
(2)銀行業危機向貨幣危機的擴散。許多研究討論了銀行擠兌導致貨幣危機的因果關系。Gonzalez-Hermosillo(1996)指出,在金融市場欠發達的經濟體中,銀行危機更有可能導致貨幣危機的發生,這是因為市場交易者在銀行危機發生后,更偏好于持有外幣資產而非本幣資產。如果市場主體大量拋售本幣資產,必然對本幣幣值的穩定造成巨大壓力,若短期內本幣急劇貶值,貨幣危機的發生就難以避免了。Kaminsky and Reinhavt(1999)研究了1970―1995年幾十個國家的26次銀行危機和76次貨幣危機,認為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世界上許多地區金融市場的放開,銀行危機與貨幣危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一般說來,銀行方面問題的出現總是要早于貨幣危機,反過來,貨幣錯配和資本外逃又加重了銀行危機。
(3)資本市場危機向銀行業危機的擴散。資產價格的大幅度下跌,通常會造成銀行體系的不穩定,嚴重時會引發銀行危機,導致金融體系的崩潰。Banerjee and Abhijit(1998)認為,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銀行難以有效監督借款人的行為,從而使借款人將借入資金投向股市和房地產等高風險領域,以取得高投資回報成為可能,這種情況的存在使銀行承擔了大量風險。由于借款人遭受嚴重損失,大量借款不能按期歸還,商業銀行的資產風險暴露于市場,在銀行資產損失嚴重和流動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導致銀行危機發生。
張明(2008)在描述這次危機的傳導機制時,將其概括為:第一,基準利率上升和房地產價格下降引爆了危機;第二,次級抵押貸款的證券化、金融機構以市定價的會計記賬方法,以及以在風險價值為基礎的資產負債管理模式,導致危機從信貸市場傳導至資本市場;第三,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市場的萎縮導致商業銀行被迫向特別投資載體提供信貸支持,以及受損商業機構不得不通過降低風險資產比重來重新滿足資本充足率要求,導致危機從資本市場再度傳導至信貸市場,造成持續的信貸緊縮;第四,財富效應、托賓Q效應、金融加速器機制、持續的信貸緊縮、次貸危機直接造成房地產投資下降等因素,導致危機從金融市場傳導至實體經濟;第五,在經濟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危機將通過貿易和投資等渠道從美國傳導至全球。
2、金融危機的國際傳導
李小牧(2001)廣義的金融危機國際傳導泛指金融危機在國與國之間的傳播和擴散,它既包括危機國內傳導的溢出,也涵蓋單純由外部原因導致的跨國傳導,既有存在于貿易金融關系緊密的國家間的接觸性傳導,也有存在于貿易金融關系并不緊密的國家間的非接觸性傳導。而所謂接觸性傳導就是狹義的金融危機國際傳導,它是指在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經濟要素的變化引起其他要素變化,最終引起經濟金融的某些側面或整體變化,以致引發、擴大、緩解金融危機的跨國作用過程,也稱溢出效應。
貿易溢出和金融溢出是金融危機國際傳導的主要途徑(傅建源 張世林,2008)。溢出或者擠出效應是指一國或某市場的投機性沖擊造成本國或本市場經濟基本面(如貿易赤字、外匯儲備)的惡化,它的惡化從而導致另外的國際或者市場的經濟基本面受到沖擊的壓力。它的實現主要依賴于國與國或者市場與市場之間的經濟貿易、資本市場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出現短期互動現象。
張韶明(2003)把金融危機的國際傳導歸結為波及效應的傳導,即指一個國家發生的危機惡化了另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基礎,如貿易赤字擴大、外匯儲備下降,從而導致另一個國家發生危機;此外也包括“凈傳染”,即指一個國家的貨幣危機影響到投機者的信心與預期,誘發了另一個國家的貨幣危機。
以Baneriee(1992)為代表的許多學者將金融危機的國際傳導機制分為三類:(1)危機傳導的波及效應。當一個國家發生危機時,同時也惡化了另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基礎,從而導致另一個國家也發生危機。(2)危機傳導的季風效應。即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動必然會對許多發展中國家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3)危機傳導的貿易效應。當一國發生危機通常會導致本國貨幣貶值,必然使該國出口競爭力增強,對其貿易伙伴國的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導致貿易伙伴國的貿易赤字增加,經濟情況惡化。
一國發生貨幣危機后,投資者對其他類似國家的心理預期變化和投資者信心危機造成的投資者情緒的改變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傳染機制(李小牧,2001)。“傳染效應”形成的關鍵在于投資者認為一些國家之間存在某種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包括的范圍非常廣,常見的有宏觀經濟基礎的相似、政治與經濟政策的相似和文化背景的相似,相應地,存在基于經濟基礎相似的傳染、基于政治與經濟政策相似的傳染和基于文化背景相似的傳染。
三、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傳導過程
陳紅泉(2009)分析認為:次貸危機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貿易傳導機制、產業聯動效應和金融傳導機制產生的。第一,由于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需求下降和國際貿易增長放緩。這其中首當其沖影響最直接的顯然是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出口部門。第二,金融危機通過產業的結構性震動效應和存貨的加速原理兩個方面,向我國蔓延和傳導。第三,次貸危機的金融傳導機制是通過銀行信貸市場和股票市場兩個方面沖擊中國的實體經濟的。首先,國內部分商業銀行因持有美國債券而在次貸危機中遭受直接損失。其次,次貸危機對中國銀行業和實體經濟的主要影響。不是銀行業在次貸危機中的直接損失.而是擔心次貸危機導致的國內經濟衰退而出現的惜貸現象。
趙曉輝(2008)金融危機在全球的“輻射效應”日益顯現的同時,也大大地影響了我國的經濟發展。按照虛擬經濟的特點,它必然會通過實體經濟之間的傳導、價格傳導作用、關聯企業之間的傳導、金融領域的傳導、心理傳導等方面來影響我國的經濟。盧盛榮(2009)的研究同樣發現,金融危機將通過匯率與外貿、流動性需求、市場預期、產業聯動效應傳導途徑影響我國經濟。
楊萬東(2008)在研究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傳導路徑時將其歸結為:第一,外貿傳導。第二,香港市場傳導。第三,估值水平引導。第四,合力性影響。第五,投資性虧損。
參考文獻:
【1】周才云.金融危機的生成、傳導及治理.經濟研究.2007,4:67-69
【2】陳華 趙俊燕.美國金融危機傳導過程、機制與路徑研究.
【3】張明.次貸危機的傳導機制. 國際經濟評論.2008,7-8:32-37
【4】張羽嗚.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及傳導.中國證券期貨.2008,11:42-45
【5】趙曉輝.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中國財經信息資
料.2008,33:20-23
【6】高薔.金融危機的產生、傳導及對我國的啟示.吉林會計.2003,12:7-9
【7】么崢 譚艷平. 金融危機發生的內在機制與思考――以美國次貸危機與亞洲金融危機的比較為例.商業現代化。2008,7:366
【8】張韶明.金融危機傳導的示范效應與競爭性貶值效應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03,3:36-40
【9】孫立平:從金融危杌到社會危機.經濟研究信息.2009,1:4-6
【10】安輝. 現代金融危機國際傳導機制及實證分析――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 財經問題研究.2004,8:45-48
【11】李小牧.論金融危機的傳導性問題.投資研究.2001,10:45-49
【12】傅建源 張世林.金融危機的國際傳導機制研究.商業時代.2008,3:29-30
【13】陳紅泉.次貸危機影響中國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與對策. 深圳大學學報.2009,1:92-96
【14】盧盛榮.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 東南學術.2009,1:34-42
【15】楊萬東.美國金融危機與中國的應對策路.經濟觀察.2008,11:37-38
【16】Calvo Cuillermo A.1998:“Capital Flows andCapital―Market Crises:The Simple Economicsof Sudden Stops”,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CEMA),November:35-54.
【17】Krugman P.Bubble,Boom,Crash:Theoretical Notes on Asia’S Crisis『J].Mimeo,1998.
【18】Fisher Irving.The Great 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Eeonometriea 1,1933,10:337-357.
【19】Kaminsky,Graciela and Carmen Reinhart.The Twin Crises.The Causes of Banking and Balance―of―Payments Proble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 999a, 89(June):473―500.
【20】Gonzalez-Hermosillo,Brend.Banking Sector Fragility and Systemic Sources of Fragility[J].IMF Working Parer 1996,No.96/12.
【21】Kaminsky,Graciela and Carmen Reinhart.The Twin Crises.The Causes of Banking and Balance-of-Payments Proble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a,89(June):473-500.
篇8
關鍵詞: 開放;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當人們還沒有從十年前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沖擊的噩夢中完全解脫出來的時候,又陷入了以美國次貸危機為導火索引發的一場規模更大、影響更深遠的全球金融危機的漩渦,如何才能對金融風險進行準確的預警再次成為近一段時間以來人們最關心的話題。正在快速融入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的我國,當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構建一個完善的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的內涵
關于“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的內涵目前更沒有統一的界定,筆者認為“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應該是政府應對金融風險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系統( 包含了內部組成關系) 。具體來說它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組織結構及人員配備,包括統一的應急指揮平臺、四通八達的信息網絡、先進的預測設備等要素;二是有一個符合國情的全面的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三是預警結果付諸實施的各項配套措施與制度安排,包括信息披露規則、職業道德水平、管理機制、各種應對措施、相關配套立法等。總體來說,建立和完善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的最終目標是主管部門與各有關職能部門之間保持科學、合理、暢順的相互關系,能對金融風險及時準確地進行預測,一旦發生風險事件,各相應工作部門就能夠各就各位,自覺履行各自職責,協同配合,從而能夠高質高效地化解和應對面臨的金融風險,從而實現防止金融風險向金融危機轉化的目標。
二、我國現行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存在的主要缺陷
1、金融風險預警的組織機構不健全,經濟金融信息共享機制尚未建立,風險預警的基礎工作難以開展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個確定的組織或者機構對金融風險預警進行系統的監測、協調和研究,尚未建立統一的信息共享機制。預警機制的建立涉及人民銀行、金融監管機構以及政府相關的經濟綜合部門如發改委、財政、物價、統計等部門,但是缺乏一個將這些部門的信息進行收集處理的機構。同時,由于職能的不同,人民銀行、各監管機構以及政府綜合經濟部門之間的信息渠道也不夠暢通,沒有建立起信息共享機制。因此,在既沒有一個統一的組織和機構來進行協調,又沒有金融風險預警信息共享機制的背景下,金融風險監測和預警等工作的開展存在相當大的難度,也就談不上對金融風險進行準確的早期系統的預警了。
2、缺乏一個全面覆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預警指標體系
引起金融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可能有來自于商業銀行系統,也有可能來自于股市;既有可能來自于債務危機,也有可能來自于外國金融危機的沖擊等,雖然各部門均建立有符合本行業特點的預警指標體系,但是,有可能會出現從各部門看來影響和沖擊不大,整體影響卻比較大的情況,如果有一個全面覆蓋的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那么對金融風險做出的預警可能就會更為準確。
國內已經有不少學者對預警指標體系進行了研究,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研究,其一是唐旭等,他們通過對預警方法、指標、模型、制度安排與管理信息系統幾個方面的綜合研究,提出了建立中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的構架,該架構應該說是比較完整和全面的,但是有些指標的數據在我國目前還難以獲得,要利用這個指標體系對金融風險進行預警難度極大;另外一個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陳守東、楊瑩和馬輝等,他們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從宏觀經濟、金融市場、泡沫風險三個角度選擇16個指標作為度量金融風險的原始指標,通過因子分析得到反映宏觀經濟風險、金融市場風險和企業融資風險的三個公共因子,但是該指標體系的不足之處是指標偏少,預警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立一個全面覆蓋的預警指標體系刻不容緩。
3、金融風險預警信息不夠細致準確,反映不夠靈敏
我國金融市場統計體系在歷經十幾年的發展后,目前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市場統計指標體系。我國的金融監管信息體系主要側重于對市場總體概況的描述和對市場運行若干重要方面的分類統計,對風險監測和預警的支持作用比較有限,遠未達到《巴塞爾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所提出的“準確、有意義、及時且具有透明度”的標準,這嚴重制約了監管當局及時發現金融體系中所存在的問題。
4、缺乏對資本流動的有效控制手段
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近幾年飽受游資沖擊之苦,但是在對游資流動的控制上,效果不明顯。自2003年開始,由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大量國外投機資金通過非正規渠道進入我國,使得外匯儲備的規模急劇擴張,同時,也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進一步加大。另一方面,由于對國內信貸資金的流向監控不到位,導致大量資金進入股市和樓市,加劇了泡沫經濟的風險。
5、缺乏相應金融風險預警的糾偏措施
目前,我國各部門應對金融風險的前期準備不足,只有當風險發生時,才會想到怎么去處理這些問題,這對于金融風險的防范和預警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機會稍縱即逝,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建立有一套完整的金融風險糾偏措施,一旦出現問題立刻就有相應的應對策略。
三、構建我國全面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的構想
1、成立金融風險預警委員會,使得對金融風險的預警制度化和規范化
為加強金融風險預警的統一協調,建議成立金融風險預警委員會,專門負責金融體系風險預警等相關事宜。因為商業銀行是金融風險的主要來源地,因此可考慮由人民銀行或銀監會牽頭,成員組成可以考慮三個部分,其一是政府金融管理部門的負責人,主要是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發改委、統計局、海關等相關管理部門的負責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業內人士與學者的提議,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設計和不斷完善相關的預警機制,對金融風險的預警工作進行實際操作;其二是金融業界人士,他們具有非常豐富的實際市場操作經驗,他們每日都在市場工作,沒有人比他們更熟悉市場實況,對金融市場的變化非常敏感;其三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學者,他們一方面可以提供理論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還可以協助政府管理部門進行機制的設計。
2、構建全面的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構建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的目的是提高對金融風險預警的可操作性,有效預防潛在的金融風險向金融危機轉化。一般來說,一個開放型國家的金融風險主要來自于宏觀經濟不健康、銀行壞賬累積、泡沫經濟、外資沖擊、債務危機等幾個方面。
一個完善的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既要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又要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既要能對短期的金融風險進行預警,又要能夠對中長期的風險進行預警,這里,筆者試圖在借鑒國內外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針對我國金融體系的開放進程不斷加快的特點,根據金融風險的主要來源,設計基于全面開放條件下滿足我國金融業健康運行的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在選取反映金融風險的指標時,我們充分吸收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金融風險的特殊性和數據取得的可能性,遵循指標體系小而精的原則,從宏觀經濟環境、銀行體系、泡沫風險、外部沖擊風險以及債務風險等五個方面,選擇了二十二項指標構建了一個較為全面的金融風險預警指標體系,見表1。
3、構筑分層次的預警系統
除了設立金融風險預警委員會負責全國的總體金融風險預警外,還應該構筑分層次的預警系統,在此基礎上,實行由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不同層次的預警系統所構成的垂直型監測預警,即由金融風險預警委員會負責的宏觀預警系統,各大區人民銀行、銀監局及相關地方政府機構組成的區域性中觀預警系統,由各市級人民銀行、銀監局、各地方性金融機構及相關地方政府機構等組成微觀預警系統。這種垂直型系統符合我國現行的經濟金融管理體制,操作起來較為方便。
具體說,宏觀預警系統主要負責對全國金融系統的宏觀監測預警,對中觀和微觀預警系統實行管理和領導,并及時接收來自中觀層和微觀層監測系統的各種信息,對其進行處理后將防范金融風險的各種決策和措施及時傳輸出去。中觀預警系統是通過建立與金融風險預警委員會相銜接的區域性系統,具體負責本轄區金融體系運行狀況的監測預警,接受宏觀預警系統的領導和管理,對轄內中心城市各類金融機構實行監督控制和咨詢服務,傳遞上級各種決策和措施。微觀預警系統的職能是根據上級各部門的預警監管指令,加強對基層金融狀況的早期預警,及時提供科學的預警信息。將三級預警系統構成網絡體系、協調動作,實行垂直的風險監測預警。
4、建立反應靈敏、渠道暢通的預警信息系統
建議在現有的統計體系中逐步增加描述市場總體風險和金融機構風險的指標,一方面使得整個市場統計指標體系更加完整,另一方面也為風險監測和預警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持。應建立嚴格、完善的財務報表上報制度和完善的數據采集體系。制定嚴格的監管數據采集內容與格式、采集方式與方法、采集渠道,以及保證監管數據真實性的措施。金融機構所上報的資料,必須經過專業會計師或審計師的審計,如發現金融機構有蓄意拖延和弄虛作假行為,監管部門將給予其重罰。
5、廣泛開展國民風險教育,培育風險意識,提高全體國民防范和控制金融風險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金融市場充滿了各種風險,尤其是在我國,金融市場還是一個正在興起的新興市場,各種交易制度、交易程序還極不規范,市場價格經常大起大落,波動性強,投機性強。因此,加強風險教育,培養理性投資行為,減少投資風險,將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市場風險,提高和增強投資者的風險防范能力和承受能力。
6、加強對游資流動的監管,確保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虛擬經濟產生于實體經濟系統,又依附于實體經濟系統而存在,但是,游資的泛濫容易造成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嚴重背離。例如,游資的進出會造成匯率波動,如果入境資本不能被經濟系統吸收,則會轉化為外匯儲備,迫使國家擴大基礎貨幣發行量,誘發通貨膨脹。同樣,虛擬經濟系統中的風險,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政府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國際游資的監控,防止大量投機資金通過各種地下渠道進入我國,沖擊我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國內資金尤其是信貸資金流向的監管,嚴格控制信貸資金盲目進入股市和樓市,防止形成泡沫經濟。
7、對有問題金融機構建立快速預警糾偏機制
盡快完善與風險處置相關的配套政策,如對合并、重組關閉的金融機構制定減免法律訴訟費、財產過戶費及稅收優惠政策,為及時處置風險創造條件。對虧損較為嚴重、流動性非常差的金融機構,由中央銀行暫時接管,通過注入資金、內部整頓,使內部問題解決后再令其重新開業。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建立和完善以資本充足率為主線的快速預警糾偏機制。
對于出現支付困難,但還沒有到破產、需要重組或者關閉程度的金融機構,可以由中央銀行直接提供低息貸款,以解決威脅銀行安全的支付能力問題,或者由存款保險機構提供資金幫助出問題的金融機構度過難關,或者由規模較大的銀行救助小銀行。
近年來,中銀信托、海南發展銀行、廣東國投等一些金融機構相繼關閉或破產,我國問題金融機構的樣本已增加,應有系統地分析不斷出現的問題金融機構的財務資料,指出導致其發生問題的原因,以作為預警糾偏的樣本。
8、加強金融領域里的國際合作,及時掌握國際金融市場的動向
為了爭取一個相對有利的國際環境,我國必須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組織的相關活動,使自己的利益在這些組織的規章和國際金融秩序中得到承認和保護。就我國而言,要加強與日、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性金融組織和機構的聯系和協調工作,建立有效的相互溝通機制和對話機制,加強同各國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流,關注國際投機資本的動向,監控任務必須落實到具體機構和組織。密切關注和跟蹤觀察世界各國正在發生的各種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科學評估各國的金融風險程度及其對我國的影響,嚴密監管國內金融機構在海外的分支機構的風險狀況,嚴格監管國際金融風險輸入我國的途徑、方式和方法。一旦波及影響過大,就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把負面影響盡可能降到最小限度。
當然,建立健全金融風險預警管理機制,還要考慮我國的特殊情況: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金融秩序和金融危機防范與治理的一個要點是在國家內部加強金融規范,以確保更高的政策透明度和監督能力,并能憑借現代金融科技手段在關鍵之時及時采取校正措施,在關注加強防范國內金融風險的同時,必須更加注意防范外來風險。
本文是安徽省高校省級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開放條件下我國金融風險預警機制的理論與實證研究”(項目編號:2010sk076zd)的階段成果。
參考文獻:
[1]唐旭.論建立中國金融危機預警系統[J].《經濟學動態》.2002(6)
[2]陳守東、楊瑩、馬輝.中國金融風險預警研究 [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7)
[3]董小君.建立有效的金融風險預警機制 [J].《金融時報》.2004年11月16日
[4]步新.金融風險的成因與防范對策[J].《甘肅金融》.2000(4)
[5]董小君.美國金融預警制度及啟示 [J].《國際金融研究》.2004(4)
篇9
可以說,債務問題是許多上市公司形成重組內在需求的主因,同時也成為了重組最主要的障礙。
重組中債務問題的典型案例
與資產同時剝離或置換
將債務與相關資產捆綁同時與另一方進行置換是最為常用的一種債務解決方案之一,尤其是對于那些原業務經營難有起色的公司。因此,這種方法常見于企業賣殼上市、公司業務完全改變的操作中。公司進行部分資產連同債務的置換也有,但總體上屬于少數,而且大多數是與大股東的關聯交易。
如果是整體置換,則公司債務問題的解決將較為徹底,上市公司幾乎成為一個全新的業務主體,財務狀況也將發生根本的改變,通常財務質量大大提高。若是進行部分置換,由于多數屬關聯交易,往往只能短期改善公司的賬面財務狀況和資產質量,公司本質難有改變。
從理論上來說,債務與資產同時剝離或置換是一種操作較為簡便的解決方案:整體置換,新進入的資產、業務與過去完全沒有關聯,幾乎不存在日后糾纏不清的遺留事項;如果是部分置換,關聯交易的性質使得此間協商、操作的過程更為簡易。在當前實際運作中,由于國內經濟、政治環境的特殊性,如上市公司大股東往往是國有性質、公司對當地利益具有較大影響力等一些非經濟因素成為股權轉讓的制約。隨著各種環境的改變、市場化程度的提高,這些非經濟影響的影響呈弱化趨勢。
案例分析:中訊科技(000669)
債務形成原因及時間:原吉諾爾電器業務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債務,包括長、短期借款、應付款、應付工資、預收賬款、預提費用等等。
涉及金額:約4.4億元,幾乎為全部債務。
參與各方:吉林萬德萊通訊設備公司、吉諾爾電器(集團)。
1999年11月,將吉諾爾股份公司與冰箱生產相關的資產與負債向吉諾爾電器集團公司出售并將剩余的部分資產與吉林萬德萊通訊設備有限公司進行置換。吉諾爾股份公司冰箱生產資產價值與其債務的差價作為吉諾爾電器集團對吉諾爾股份公司的應付款。
經過此次重組,股份公司的財務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對重組后經營的跟蹤看,重組使股份公司的業績和資產得到了較大的改觀。
中訊科技(000669)的資產置換應該說是較為成功的一個案例。但是,現實中出現了不少用意不善的資產置換,如ST億安(000008)、中科創業等就是突出的代表,大股東為了種種目的通過只產置換的關聯交易達到粉飾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情況也不鮮見。
無論如何,就本身來說,通過資產置換改善上市公司的負債狀況以改善其經營,還是一種較好的問題解決方案。如何使之在實際運用中不偏離正常的目的是另一個需要談到的問題。
擔保責任和債務轉移
理論上說,為任何企業擔保都具有潛在的財務風險,都有造成直接承擔債務的可能。當被擔保方到期無力償還債務時,就會造成擔保方的債務問題,此時作為擔保方的上市公司要么直接償還,要么只能轉移擔保責任,兩個必要的條件是,
一、債權人同意。
二、必須要有人來承接。由于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的特殊性,這個承接人往往就是與上市公司有密切利益關系的大股東。同時,其它債務也可以用這種方式解決。
案例分析:ST白鴿
債務問題成因:1993年8月8日,公司前身第二砂輪廠為兆峰陶瓷彩釉磚(河南)有限公司向中行鄭州分行借款550萬美元出具了不可撤銷擔保書,兆峰陶瓷彩釉磚(河南)有限公司到期未履行還款義務,債權人訴至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該院判決:公司對上述550萬美元及利息、罰息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截至1998年9月20日,本息合計7,338,494.05美元。(摘自公司2000年年報)
債務問題的解決:2001年4月,原債權人和債務人和白鴿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和解協議:同意將原債務人的擔保債務轉由白鴿集團有限公司承擔,清償金額按7,776萬元計算,履行期間為2001年5月20日至2002年11月30日,白鴿集團有限公司經鄭州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同意將持有本公司的國家股3900萬股作為上述債務履行的保證。(摘自公司2001年年報)
問題得到解決的關鍵因素:
大股東白鴿集團具有較強的償債能力。
首先,2000年,白鴿集團獲批進行“債轉股”,一次性解決了34775萬元的債務,償債能力加強。其中還包括從上市公司轉移過來的15174萬元債務。
其次,白鴿集團持有上市公司的國有股,可以作為還款保證。
債權人銀行是國有商業銀行。
法院在達成和解協議過程中的作用。
效果:實際上這筆債務的轉移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公司的債務負擔,僅僅是將可能為公司造成債務的風險轉移給大股東,而且如果大股東以國有股抵債,公司勢必發生股權的轉移和進一步的震蕩,失去大股東的支持,ST白鴿其余債務問題的解決可能發生相當大的困難。但為債務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思路。
ST白鴿的債務重組過程給我們的啟示是,通過大股東債轉股和債務轉移來解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債務問題是一個可資借鑒的手段,必要條件是:
股東債務的相關債權已由國有商業銀行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
獲得國家相關部門審批通過的可能性較大。
大股東本身須具備一定的償債能力。
上市公司的債權人是國有商業銀行。
同時我們看到,在ST白鴿的債務重組中,還結合了債務延期、分期支付的手段,由于這種方式完全取決于債權人的態度,在此不作詳細分析。
以資產或股權抵償(拍賣后現金抵償或直接抵償)
對于負債累累而又缺乏資金的上市公司而言,變賣旗下的資產或者是子公司的股權,即可獲得一定數額的資金,由于此種辦法適用于各種債權人、各種債務,因此是處理債務問題的最常見辦法,目前在我國被廣泛應用。另外,如果能夠獲得債權方的同意,直接用股權或者資產向債權方抵償。通常,能夠用于直接抵償的股權與資產都是上市公司較為優質的資產,而債權人以企業居多。另外,房地產公司或者擁有擁有房地產類資產的企業,在以這類辦法進行的債務重組中擁有一定的優勢。
案例分析:深達聲
債務問題成因:公司僅1999年對賽格達聲現代之窗大廈新增投入就達12049.54萬元。其間,為解決建設款不足,大股東賽格股份公司以及關聯單位賽格日立、賽格三星多次為深達聲提供借款。2000年由于公司視聽業務收入大幅下降近70%,公司面臨嚴重的資金匱乏,原本預計2000年下半年交付使用的現代之窗大廈不得不延期交工。由于多項銀行貸款到期,而公司又被多位業主以及施工單位,要求歸還現代之窗的購房款或建設款并支付利息、罰金,公司資金鏈條斷裂,陷入了困境。
債務問題的解決:2000年12月公司賽格股份以8680萬元向新疆宏大房地產公司轉讓28%的深達聲股份,新疆宏大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股權轉讓后,公司將部分經營不善的子公司股權向大股東以及其關聯公司進行了剝離,對由于轉讓而由原內部往來款形成的其他應收款,受讓方分別承諾作債務擔保。隨后,2001年公司利用股權轉讓款解決了資金瓶頸,終于完成了進行現代之窗的開發并交付使用。2002年,賽格達聲先后數次利用這一寫字樓對債務進行了抵償。
除此之外,深達聲2002年上半年還用現金647.89萬元償還了部分對賽格三星股份公司、賽格日立和賽格股份的欠款。
問題得到解決的關鍵因素:首先,對經營不善的子公司的股權實施轉讓,使得深達聲獲得了寶貴的資金;其次,利用股權轉讓的資金將現代之窗開發完成,不僅該項目開始實現銷售收入,同時還利用房地產直接清償了債務。
效果:利用房地產對應付帳款進行直接抵償,大大緩解現金償還債務的壓力,同時實現了公司的房地產業經營成果。2001年按收入的確認原則已向賽格日立抵債2151.43萬元,另向賽格股份以樓抵債的金額為7056.01萬元,扣除樓宇成本、營業稅和所得稅后,相應產生的稅后利潤100.92萬元和1355.51萬元,按規定作為債務重組收益進入資本公積。同時,公司預計2002年全年凈利潤與2001年全年相比,可能會出現50%以上的增長。
深達聲通過轉讓股權獲得資金,然后以房地產直接抵償債務的辦法,給我們的一個利用股權、資產償債的很好的例子。債務負擔沉重的企業,對于能夠升值的資產不妨千方百計先注入一部分資金,然后在進行轉讓。在上面的案例中,如果深達聲直接將未完工的房地產項目拍賣或者轉讓,那么債務重組的效果會比目前要差,公司將付出更高的成本。
債務豁免
這種方法經常用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債務問題的解決,主要針對逾期銀行貸款,之所以能夠操作是由于我國各主要商業銀行的國有控股性質和政府部門的行政性干預。由于逾期貸款通常會引訟,因此這種方式成功的關鍵在于國有股東、上市公司、司法部門和銀行四者之間關系的有效協調。
案例分析:農墾商社(600833)
債務問題成因:銀行貸款逾期、為子公司擔保連帶責任,經訴訟被強制執行。
債權人:中國農業銀行等16家銀行與金融機構、上海石化等5家公司和上海市財政局。
參與各方:公司大股東上海農工商(集團)總公司、關聯公司上海農工商浦東總公司和農工商商貿總公司、各債權人、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
涉及金額:780,984,549.23元
解決方式:大股東、關聯公司、上市公司與債權人簽署《債務重組協議》,債權人同意豁免債務本金加利息共計780,984,549.23元,法院終止執行。
債務問題特點:
債務規模大。債務本息和是重組前總資產規模的4倍多。
債權人多,涉及面廣,協調工作量大。共有10家商業銀行(20多個分行)、1家政策性銀行、5家非銀行金融機構、5家企業、1個政府機構。
債務結構復雜。主要是銀行貸款,還有應付票據、擔保責任、票據糾紛、購貨款。
訴訟事項繁雜。共涉及訴訟83起
解決的關鍵:市、區政府、大股東支持,法院調解。
效果:豁免的債務本息作為債務重組收益記入資本公積金,公司負債下降到1300余萬,股東權益由負變正,為后續資產置換鋪平道路,2002年5月摘掉PT帽子,重新恢復正常交易。
從農墾商社的債務重組過程可以看出,盡管在結果上債務直接豁免可以一次性的解決公司的債務問題,但從過程上是極端困難的。如果不是在上海市政府主導的國企重組的大背景下,不是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我們認為這種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這種方式帶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在實際的市場化操作中不具有借鑒意義。
折價以現金買斷
這種方法就是債務雙方通過協商,對債務總額進行一定比例的折價,而后債務方按照商定的付款方式和日程買斷所有債務和連帶責任,結清債權債務關系。這種情況下,付款方式大多是以現金一次性支付,或者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以現金分次支付,以體現債務的快速解決。此方案的核心要義就是以“金額換效率”。
這種債務解決方案,從絕對金額上看對雙方是不平等的:債權人承受了損失,而債務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債務減免。但是在國內三角債普遍、企業負債沉重、不太可能按期全額償付的情況下,用較小的代價在短期內結清債務取得現金,將有利于提高這部分現金的使用效率,這比長期拖欠更有利于債權人繼續日后的正常經營和發展。
對于債務人,可能面臨短期的現金流壓力,但除了得到債務減免“收益”外,即時解決這類債務,也有利于債務人維系正常的業務關系,使經營得以持續。
這類的債務大多數表現為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應付賬款,而且金額在其負債總額中也不是大比重,否則債務人以現金支付的意愿或能力將大大降低-債務人常常本來就嚴重缺乏短期支付能力。
案例分析:ST閩閩東(000536)
債務形成原因及時間:一年內應付貨款。
參與各方:ST閩閩東、上海矽鋼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五鋼有限公司。
涉及金額:19,145,128.68元,占應付賬款總額的44.00%,占債務總額的6.14%。
ST閩閩東(000536)原欠上海矽鋼公司和寶鋼集團上海五鋼公司貨款共計19,145,128.68元。2001年底和2002年初,公司分別與這兩家公司簽訂了和解協議書:其中上海矽鋼同意該公司在2002年1月22日前付清1,200萬元后,剩余款項和其他所有義務全部免除;上海五鋼同意其首付80萬元后,剩余120萬元,每月支付20萬元,到2002年6月全部付清后結清所有債務和責任效果:通過上述債務重組,ST閩閩東可以增加資本公積5,145,128.68元,相應增加等額的公司所有者權益,同時負債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公司的負債狀況。從公司2002年中報看,這個方案的實行對公司貨幣資金存量也影響甚大:貨幣資金由期初的5,491萬元減少到期末的2,933萬元,支付債務的款項占了減少額的54.72%。
實行方案的關鍵:債權人的意愿,債務人是否有足夠的現金能力支付。
債務問題的成因
債務的形成在企業經營中本來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企業在任何經營階段都有可能由于“信用”-包括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的使用造成負債,但“信用”的不正常使用或過度濫用也為債務最終成為“問題”埋下伏筆,而后投資的低效、經營狀況的惡化成為導火索,最終引致“債務危機”的爆發。
總結起來,債務負擔和信用濫用超過了企業所能承受的限度是引發債務問題的最根本原因。
按債務形成的初始原因看,最主要有以下幾類:
1、銀行經營性貸款
這是最常見的債務形式,是企業滿足經營性資金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2、承擔擔保連帶責任
也是上市公司中較為普遍的現象,成因是被擔保方無力履行償債義務,導致擔保方被迫履行還款責任。
3、應付款
主要包括采購款和項目(以房地產項目為主)建設工程款,通常是企業為應付暫時的資金不足或由于行業內一般約定造成的延期支付。
4、資產置換差價款
一般發生于資產置換時,換出資產價格低于換入資產價格并且暫時無力補償,例如張家界和鴻儀投資的資產置換。
5、發行債券
債務重組解決方案
上市公司的債務重組中,應對債務以及債權人的特點具體分析,并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債務重組的方式,然后妥善制定解決辦法。
債務重組的目標有二:一是承擔損失,二是盤活資產。其中盤活資產是企業起死回生的關鍵,企業經營困難和虧損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債務負擔沉重本身,更多的是不良資產或者低效資產影響了企業的獲利能力。當企業的收入不足,缺乏足夠的現金流量來維持經營資金的正常周轉,最終導致企業進入資金不足-經營惡化-資金進一步短缺的惡性循環,從而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已經造成的損失是盤活資產的前提,按照主要承擔損失的對象不同,可以將債務重組分為外部重組和內部重組。所謂外部重組就是主要利用政府或者大股東等外部力量對債務進行重組,而內部重組則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清償債務。無論是外部重組還是內部重組,只有債務重組中每個參與者進行一定讓步,然能使得債務重組順利進行,每一個參與者的損失才會減少到最低限度。新晨
在債務重組具體的處理上面,可以做出許多精彩的方案,但萬變不離其宗,債務重組的目的是要盤活企業資產,或者使企業的資產得到某種改良,使企業脫離惡性循環而步入良性循環。一個完整有效的債務重組方案應至少具備以下內容:
1、債務結構的調整:通過債務結構的調整,改善企業的長短期債務結構,減少近期的債務本息支出的壓力和風險,使已經形成的損失得到一定的分擔、消化和吸收,使企業能夠贏得時間,緩解短期負擔,來做不良資產的處置和盤活工作。
篇10
【關鍵詞】融資性貿易 貿易融資 風險防范 應對策略
一、案例背景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重創。2009年,希臘等歐盟國家爆發的歐洲債務危機,再次對世界經濟產生深遠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鋼鐵行業持續產能過剩、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鋼貿行業競爭日益加劇,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盈利空間被不斷壓縮,再加之其固有的體制、機制,企業經營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企業資金被牢牢地固化在上下游的漫長產業鏈上。此外,中小民營鋼貿商強烈的擴張欲望,利用自有資金和通過質押、聯保貸款等獲得的資金,已經無法滿足其發展擴張的需求。但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具有良好的銀行信貸優勢,通過企業信用以貿易形式給中小民營鋼貿商融通短期流動資金以賺取類似“傭金”的固定收益,通過不斷加速周轉,以此來解決其利潤來源。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中小民營鋼貿商的共同利益需求,催生了鋼貿業融資性貿易業務的發展。隨著整個鋼貿業融資性貿易業務規模越做越大,風險敞口累積的風險也不斷加劇,資金鏈隨時存在斷裂的風險。在運作中,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缺乏完整、嚴密的風控體系,監管上也是力不從心,僅能依托有限的保證金及部分抵押物抵御一定風險,一旦貿易鏈條某一環節出現問題,資金鏈斷裂,就會引發整個鋼貿行業的系統性風險。資金鏈斷裂也就成為了鋼貿業危機爆發的“導火索”。
融資性貿易業務,是以貿易為形式、融資為實質的“貿易”業務,是業內通常所說的“托盤”業務模式之一,是中小民營鋼貿商將一定數量的鋼材以銷售合同的方式轉移貨權給一些有實力的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從而獲得短期流動資金融資。中小民營鋼貿商通過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的良好銀行信用從中獲得流動資金融資,國有或上市鋼貿企業則扮演“二銀行”或者“影子銀行”的角色,獲得類似“傭金或資金占用費”的固定收益。融資性貿易業務,不同于銀行開展的服務于國際及國內經濟貿易的短期資金融通業務。貿易融資是銀行短期融資產品,是以企業真實商品貿易為背景,基于商品貿易中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資產的短期融資業務,具有合法性,受法律保護;而融資性貿易業務不涉及銀行方,有著一定隱蔽性,具有貿易合同主體存在關聯關系或同屬于同一實際控制人、貿易合同簽約時間接近、標的物為同批貨物且不發生位移、合同收益固定、中間貿易商不承擔轉售交易風險等顯著特征,是以簽訂貨物購銷合同之名掩蓋企業間借貸之實質業務,購銷合同屬非法無效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二、典型案例
鋼貿業危機爆發而引發的司法案例不勝枚舉,但審理結案卻有一定時間性,筆者根據已審理判結的河北中儲物流中心(以下簡稱河北中儲)與河北金鯤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鯤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典型案例,進行融資性貿易業務的識別分析與探討。
2008年1月31日,河北中儲與金鯤公司簽訂《購買協議》,協議約定,金鯤公司每月向河北中儲銷售價值不低于1 250萬元的鐵精粉,并按雙方另行簽訂的訂貨單中確認的品質、數量按時供貨。同日,河北中儲又與與河北奇石麟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石麟公司)簽訂《銷售協議》,協議約定,以河北中儲與金鯤公司所簽訂的合同中的品質、數量等為基礎,再加價2.4%由河北中儲銷售給奇石麟公司,奇石麟公司在合同簽訂后的1個月內付款,奇石麟公司付款前的貨物所有權屬河北中儲。按照三方協議約定,1月至5月期間,河北中儲、金鯤公司及奇石麟公司三方共簽訂6筆除數量和價款不同,其他合同內容基本相同的買賣合同。前5筆合同以相同的模式履行完畢,且各方均無異議。第6筆合同,河北中儲于6月26日向奇石麟公司開具了第6筆合同的增值稅發票,奇石麟公司由于資金困難,未能在合同約定的6月底前的期限內向河北中儲付款。經與河北中儲協商同意,奇石麟公司于7月10日將貨款2 000萬元支付給河北中儲,履行了第6筆合同項下的應付款項。同日,河北中儲向金鯤公司開出2 000萬元轉賬支票一張。7月11日,當金鯤公司到付款行提示承兌該轉賬支票時,因河北中儲的銀行賬戶余額不足,系空頭支票遭拒付。7月14日,金鯤公司收到銀行同城票據交換退票理由書,金鯤公司所持支票因已被掛失故而被退回。金鯤公司認為河北中儲的行為涉嫌經濟詐騙,遂向石家莊市公安局報案并向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訟。一審法院經審理后,判決河北中儲支付金鯤公司票據款2 000萬元及利息,并承擔賠償金、案件受理費及保全費。河北中儲遂向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經審理后,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河北中儲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再審,最高人民法院經審理后,將案由定性為票據追索權糾紛,認定河北中儲與金鯤公司、奇石麟公司之間以簽訂買賣合同為名,進行企業間借貸融資,違反《合同法》第52條第(3)項“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規定,認定買賣合同無效。2011年1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下達民事終審判決,撤銷一審、二審民事判決,駁回金鯤公司訴訟請求并由其承擔一審、二審案件受理費及保全費。
上述案例中,盡管金鯤公司向法院提交了其不斷供貨給河北中儲的證據,證明其存在實物貨物流轉,但其并不能否認河北中儲與金鯤公司、奇石麟公司之間以簽訂購銷合同為形式,進行企業間借貸融資的事實。從河北中儲采購合同上游金鯤公司和銷售合同下游奇石麟公司為關聯公司、采購與銷售合同同天簽訂、河北中儲不承擔貨物驗收義務與轉售風險、河北中儲1個月內收回貨款并獲取固定收益回報等方面來判斷,該業務具有融資性貿易業務的明顯特征,屬于典型的融資性貿易業務。上述案例中,融資性貿易業務不僅使得國有企業形象與信譽受到了損害,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慘痛的教訓與損失,融資性貿易業務使得企業面臨法律風險、信用風險與財務風險,防范融資性貿易業務風險是我國鋼貿業上市公司和大型國企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應對策略
河北中儲與金鯤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案的融資性貿易業務典型案例,給眾多鋼貿業上市公司和大型國企敲響了警鐘,鋼貿企業應認清并重視其給企業帶來的風險與影響,強化風險管理,積極采取應對策略,防控融資性貿易業務風險。
1.強化風險管理意識。鋼貿企業要不斷關注國家宏觀經濟走勢、國家財政與貨幣政策、行業產能、產業經濟特點及金融機構信貸政策的變化,準確研判,認清形勢,將強化企業風險管理納入企業日常管理機制當中。企業通過宣傳、培訓、考核、監督、檢查、排查等形式,逐步牢固樹立企業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徹底從思想上轉變觀念。鋼貿企業定期通過召開座談會或培訓會,組織公司決策、業務、財務、業管、運營、審計等相關部門人員,學習交流融資性貿易業務發生的背景、成因、特點、影響及對策,提高員工風險防范意識,提升甄別能力,從思想意識上防范風險,強化風險管理。
2.健全優化全面風險管理機制。鋼貿企業要根據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及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相關規定,逐步健全優化企業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從風險管理目標與原則、風險管理組織架構與職責分工、風險管理階段與流程、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風險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持續強化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建立企業重大風險預警及風險防范應急預案,不斷優化完善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機制。根據企業業務特點,建立企業各業務板塊風險防范手冊與風險管理操作指引,作為企業日常業務操作的風險防控指南,從業務端對業務的操作進行日常評估,形成一套科學有效的評估體系。
3.強化重大合同評審。鋼貿企業應進一步強化業務前期項目可行性分析與市場調研,強化重大合同評審制度,嚴格審查貿易商、倉儲商及運輸商資質,加強對上下游客戶、倉儲商、運輸商、擔保商的主體資格信用調研與審查,建立事前的風險預控機制。定期召開企業重大合同評審管理工作會議,重大合同由企業財務、業務、業管、運營、法律、審計等多部門聯合參與評審并發表意見,形成重大合同評審議事機制,有效防控貿易前期風險。
4.提升業務質量與效益。融資性貿易業務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業務,鋼貿企業應嚴禁無真實貿易背景的融資性貿易業務。企業應從業務源頭抓起,著眼于長遠發展的戰略目標,努力提升企業業務發展質量與效益,優化業務模式與結構,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并尋求新的業務利潤增長點,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回歸鋼材貿易傳統主業,緊貼市場變化,積極“走出去”,拓展市場,延伸加工、配送、倉儲、運輸、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深挖產業供應鏈條價值。
5.強化檢查監督。鋼貿企業應強化內部財務與審計的服務與監督職能。財務部門應滲透業務、參與業務并把控業務,把業務風險防控端口前移,對執行中的合同進行跟蹤管理,及時發現并糾正合同執行過程中的問題與風險點,發現重大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審計部門應定期對業務合同執行與跟蹤情況進行監督評估,并定期聯合風險防控部門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與全面排查,對于檢查與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并落實責任人,防控風險,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與作用。
四、總結與啟示
我國鋼貿業發展歷經風霜雨雪,融資性貿易業務規模的不斷壯大發展而累積的風險給我國鋼貿業帶來了深遠影響。鋼貿業企業不能只顧眼前利益,需放遠眼界,制定長遠戰略規劃,未雨綢繆,嚴控并禁止融資性貿易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有效防范并采取應對策略防范融資性貿易業務風險,深入做大做強傳統鋼材貿易業務,從而實現我國鋼貿業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
(作者為財務總監、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