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比較輔導書范文

時間:2023-03-14 10:41: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比較輔導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比較輔導書

篇1

[關鍵詞] 中職數學;校本課程 ;校本教材;現狀;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2-154-1

一、中職數學中校本教材的編寫現狀

當下,中職院校教育改革正在蓬勃的發展中,特級北京教師蔣乃平曾有觀點認為:教學的改革中最核心的任務就是課程的改革。各地的中職院校都掀起了教學改革的大潮,尤其針對原有教材嘗試著作了很多的改革。

第一,對中職的規劃教材一再更改;

第二,現今職業教育的迅速發展,規劃教材已經滿足不了現有的需求。多數院校都編制了適合本院校專業課程的校本課程教材;

第三,對中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改革,著重應用及實用,取消了復雜的公式推理和證明,更加適合中職學生期望的進行發展。

在中職數學的教材及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大幅度的縮小了教材要求同中職學生在數學學習能力上的差距,對學生主動學習方面的不足進行了彌補,但是對教材的時間性、整體性、可選擇性方的改革少之又少,仍然存在著諸多的不足。

(一)與初中相互銜接的知識內容相對缺乏。普通高中每年都在不斷的擴招,中職院校的門檻相對較低,相對來說中職院校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從開始進入中職院校在中職數學的學習中就出現了很多問題,中職數學的教材并不是簡單的降低難度就能解決的問題。

(二)中職數學課時較多,容量較大。對于中職學生實際面臨會考、高考的壓力,中職數學一直在減少理論,強化技能,減化計算的復雜性,并用增加課時數來彌補基礎差給數學學習帶來的進度慢,總的文化課課時所占比重過大,對于中職學校專業技能課的安排非常不利,沒有突出中職院校以專業技能為核心的學習原則,對中職院校專業技能知識為主,文化課基礎知識為輔的中心思想沒有很好地體現。

(三)中職數學的教材中沒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為核心。中職學生的想法、思維與普高的學生相比較,多數思維膚淺缺少想象力。

(四)專業課對中職數學知識的需求同現有知識內容有一定的差距。中職數學的知識并不分學生基礎的高與低、不分專業,是全校要求必修的課程。

二、對中職數學編寫的校本教材相關內容進行調整

(一)對中職數學的教學理念進行調整。中職數學的教學理念是:按照黨的教育政策,重視中職學生的素質提高,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基礎的精神,達到中職院校學生升學、就業的兩大任務。在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方面對專業需求的角度把原本中職數學的內容進行重新整理和增加刪減,對于能提升中職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展和能夠對本專業的技能學習必須具備的基礎性知識進行精選,按照中職學生學習的速度、學習的水平和專業的學習等各方面的不同,對可選擇的內容進行增加,充分滿足學習進度不等和各個專業對于學習中職數學不同的需求,在讓所有學生都能夠健康、全面發展的同時,教師還必須要建立以夠用和必需為標準,把應用作為主導思想,把數學的抽象性與系統性進行淡化,著重可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的基本教學方針。

(二)對中職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要想適應中職學生學習的需求,應該將中職數學教學的內容整合為四大方向,即銜接方向、基礎方向、專業方向、升學方向。

1.銜接方向是初中時已經學過的內容,同時也是高中比較重要的基礎知識與中職數學進行銜接。

2.基礎方向是中職學生在進入中職院校第一學期的必須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必修課程內容,這也是為中職學生為學習打基礎的最基本要求,為以后學次方程、二次函數、三角函數、不等式、計數原理、概率統計、集合基礎知識等打下堅實的基礎。

3.專業方向也是選修的課程,按照不同的專業去選擇不同的知識學習內容,如計算機專業可選擇學習進位制及換算、邏輯初步等,機械專業則可選修立體幾何、解析幾何等,可將課程安排在第二學期,某些專業的學生也可在第二學期也可直接加強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的學習,不選修數學課程。

4.升學方向是為需要參加高考的學生來準備的,是在基礎方向必修課程、專業方向選修課程的基礎上,按照高職院校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編制的,安排在第五、六學期進行選修。

三、對于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的編寫思考

校本教材的編寫和使用,多數的中職院校教師都是認可的,不過校本教材的“編寫―使用―實踐”的整個過程中,我們深刻的體會到還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中職數學校本教材與專業技能知識結合不緊密,有待加強。編寫中職數學校本教材的多數都是在校數學教師,對專業課程知識并不完全熟悉,雖然能兼顧數學知識的順序和專業課程的需求,但是并沒有全面的考慮到專業課程對于數學知識的需求,配套資源相對缺乏。

總而言之,校本教材的研發是一個系統性、長期性的大工程,中職數學的校本教材研發還處在一個最初的起步階段,理論修養和實踐的經驗相對缺乏,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要在繼續不斷的探索中去提高和完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