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學的發展史范文

時間:2023-10-24 17:37: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運籌學的發展史,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運籌學的發展史

篇1

關鍵詞:信息管理 運籌學 對策論 排隊論

運籌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它廣泛地運用現有的科學技術知識和數學方法,解決實際中提出的專門問題,為決策者選擇最優決策提供定量依據。系統工程是一種設計、規劃、建立一個最優化系統的科學方法,是一種為了有效地運用系統而采取的各種組織管理技術的總稱。運籌學為系統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提供了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信息管理作為一個系統工程,無疑與運籌學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因此,探討運籌學與信息管理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為運籌學與信息管理的合作與交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運籌學的發展

Operation Research原來的意思是操作、作業、運用、作戰等的研究,譯作運籌學,來源于《史記》“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一語中“運籌”二字,既顯示其軍事的起源,也表明它在我國已早有萌芽。運籌學是一門應用科學,是應用分析、試驗、量化的方法,它使用許多數學工具(包括概率統計、數理分析、線性代數等)和邏輯判斷方法,來研究系統中人、財、物的組織管理、籌劃調度等問題。它對管理系統中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進行統籌安排,為決策者提供有依據的最優方案,以期發揮最大效益。作為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它在經濟建設和管理中的前景是非常輝煌的。運籌學的思想方法在我國古代就有過不少的記載。如田忌賽馬、沈括運軍糧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我國在早期不僅有過樸素的運籌思想,同時也在生產實踐中實際運用了運籌方法。但運籌學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的,當時主要是用來解決復雜的戰略和戰術問題。二戰之后,從事這項工作的許多專家轉到了經濟部門、民用企業、大學或研究所,繼續從事決策的數量方法的研究,運籌學作為一門學科逐步形成并得以迅速發展。戰后的運籌學主要在一下兩方面得到了發展,其一為運籌學的方法論,形成了運籌的許多分支,如數學規劃(線性規劃、非線性規劃、整數規劃、目標規劃、動態規劃、隨機規劃等)、圖論與網絡、排隊論、存儲論、維修更新理論、搜索論、可靠性和質量管理等。1947年由Geroge Dantgigtichu 的求解線性規劃問題的單純形法是運籌學發展史上最重大的進展之一。其二是由于電子計算機尤其是微機迅猛地發展和廣泛地應用,使得運籌學的方法論能成功地即時地解決大量經濟管理中的決策問題。世界上不少國家已成立了致力于該領域及相關活動的專門學會,美國于1952年成立了運籌學會,并出版期刊《運籌學》,世界其他國家也先后創辦了運籌學會與期刊,1957 年成立了國際運籌學協會。作為管理五大職能之一的決策過程,往往是通過定性或定量的方法來進行。為了提高管理者的決策能力,可以通過管理者的實踐和經驗的積累,不斷提高其定性分析的能力。而其定量分析能力的提高則需要學習管理運籌學的思想與方法,管理者掌握了管理運籌學,并了解了管理運籌學在決策過程中的重要地位,這將對提高其決策的能力水平有極大的幫助。運籌學在管理中的應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觀察。一是運籌學的應用所涉及的方面;二是以企業實際使用的頻率來看運籌學的應用情況。

二、運籌學與管理信息系統的聯系

運籌學的專家們認為,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是促進運籌學發展的一個新的機會。從狹義上看,管理信息系統是一個運行系統,而運籌學主要面對運行系統,所以這種發展存在著可能性。管理信息系統的專家們認為,運籌學將成為推動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并使其成為一門學科的基礎理論,與運籌學的結合將大大有助管理信息系統科學化的過程:

第一,面向企業的戰術執行層,如生產調度、供應與銷售、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第二,以信息為運作對象,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儲、加工、傳輸和使用。第三,是企業功能系統的一個映射,是由計算機硬件、軟件、數據庫及其管理系統、工作規程和操作人員組成的一個系統。

上述三點包含了管理、信息、系統三個要素,說明管理信息系統有三個理論支柱,即:管理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及系統理論。

三、策論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舉例

有兩個信息服務部門:一個是新興的、思想意識先進、具有開拓精神的一群人組成。我們稱之為局中人1,另一個則是具有悠久歷史、基礎較好、有較好的固定投資的部門,我們稱為局中人2。這兩個部門都想開拓市場,為本地區1000家企事業單位提供信息服務。他們可以分別采用電話聯系、登門拜訪、網上聯系這三個策略,而這三個策略又不能同時采用。且這1000家企事業單位只能接受一個局中人的信息服務,不能同時接受兩個。我們把策略1代表電話聯系,策略2代表登門拜訪,策略3代表網上聯系,則支付矩陣是:

在這里矩陣中的數字表示局中人的支付數目。比如局中人1采用第1種策略,局中人2采用第1種策略,矩陣的值a11=0,則表示局中人1和局中人2取得的信息服務用戶相同。局中人1采用第1種策略,局中人2采用第2種策略,矩陣的值a12=-500表示局中人2比局中人1多擁有500個信息服務用戶。以此類推。如果有n個信息服務部門,則是非合作n人對策,模型要復雜得多,在此不贅述。對策論的引入,是要提醒各信息服務部門抓住機遇,選好策略,搶占市場,否則就沒有立足之地。

四、排隊論在信息管理中的應用舉例

某圖書館有讀者5000,日來館借書在100-300人次之間。該館圖書實行開架借閱。設置100個代書板,每人限拿一個代書板借書。則庫內最多人數限為100名讀者。每人平均在庫內逗留時間為10分鐘。則該館日容納讀者量為100×60÷10×8=4800。就是說該圖書館基本上能滿足全校讀者同日到館的情況。也就是說即使在人流最多的時候,也能滿足接待任務。在這里100個代書板相當于100個排隊系統。每個10分鐘的逗留時間相當于服務時間的分布,也就是服務速度。這表明每10分鐘該館平均可接待讀者100名。而每日讀者來館的人數只有100-300名。可見該館讀者稀少。造成資源閑置浪費。因此該館應廣開門路,吸引更多的讀者。而該館的還書口只有1人,設平均每分鐘接待1名讀者,則該館日接待還書讀者量為1×60×8=480。雖然該館日還書接待能力只有借書接待能力的1/10,且讀者的到館時間也經常很集中,但從用戶到館的速度(A=10060×8-30060×8)和服務的速度(S=1)來看,S>A,服務設施可有1-AS的空閑時間。所以暫時還不需要增加還書設備和人力。

總之,運籌學是運用科學的數量方法,研究對有限的人、財、物、時、空、信息等資源進行合理籌劃和運用,尋找管理及決策最優化的綜合性學科。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飛躍,運籌學也不斷的發展完善成為近代應用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是將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事件中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運籌問題加以提煉,然后利用數學方法進行解決。運籌學將為決策者提供定量、定性分析結果,有助作出全局優化決策。

參考文獻

[1]車濟炎,林德宏.新知識詞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87

[2](美)哈姆迪?阿?塔哈著.運籌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篇2

引言摘要:當今,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信息已成為現代生產體統中,最重要的投進。治理職員和決策者所面臨的新題目是如何把信息看做是一種有價值的基礎性資源,熟悉信息在物質社會中的先導功能。建立計算機治理信息系統是完成這個使命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步驟,它已成為經營治理和決策部分的客觀需要,也是一種基礎性建設。

一、 前言

1.1 治理信息系統簡介

治理信息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簡稱MIS.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新型學科,MIS的定義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進步也在不斷更新,在現階段普遍以為治理信息系統MIS是由人和計算機設備或其他信息處理手段組成并用于治理信息的系統。

治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傳遞、信息的儲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維護和信息的使用五個方面組成。完善的治理信息系統MIS具有以下四個標準摘要:確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和可加工、可以通過程序為治理職員提供信息、可以對信息進行治理。具有同一規劃的數據庫是MIS成熟的重要標志,它象征著治理信息系統MIS是軟件工程的產物. 治理信息系統MIS是一個交叉性綜合性學科,組成部分有摘要:計算機學科(網絡通訊、數據庫、計算機語言等.、數學(統計學、運籌學、線性規劃等.、治理學、仿真等多學科。信息是治理上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源,治理工作的成敗取決于能否做出有效的決策,而決策的正確程度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信息得質量。所以能否有效的治理信息成為企業的首要新題目,治理信息系統MIS在夸大治理、夸大信息的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得到普及。治理信息系統在治理現代化中起著舉足重輕的功能。它不僅是實現治理現代化的有效途徑,同時,也促進了企業治理走向現代化的進程。

1.2 治理信息系統概述

20世紀,隨著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眾多經濟學家紛紛提出了新的治理理論。20世紀50年代,西蒙提出治理依靠于信息和決策的思想。同時期的維納發表了控制論,他以為治理是一個過程。1958年,蓋爾寫到摘要:“治理將以較低的本錢得到及時正確的信息,做到較好的控制。”這個時期,計算機開始用于會計工作,出現數據處理一詞。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給剛剛出現的治理信息系同一詞下了一個定義摘要:“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在合適的時間向經理、職員以及外界職員提供過往的、現在的、猜測未來的有關企業內部及其環境的信息,以幫助他們進行決策。”在這個定義里夸大了用信息支持決策,但并沒有夸大應用模型,沒有提到計算機的應用。

篇3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傳統會計;會計理論;影響

一、緒論

目前,我國會計電算化的發展已具有相當規模,普及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會計電算化發展到今天,已不是單純的會計與計算機的簡單結合,而是已經發展成為一門延伸到通信學、企業管理學、市場運籌學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正朝著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方向發展,甚至發展成為不同企業之間跨地區、跨行業相互鏈接的大型網絡化會計信息處理系統。現在很多企業都積極參與會計電算化工作,應用會計電算化改變會計核算方法,數據存儲形式,數據處理程序和處理方法,擴大會計數據領域,提高會計處理信息質量,并改變會計的內部控制和審計方法和技術,從而促進了會計理論的進一步完善,會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改善和促進會計管理改革,使得會計管理制度在理論研究和會計實踐中發生根本變化。會計電算化是現代化社會大生產和新技術革命的必然產物,它不僅是傳統會計數據處理手段的變革,而且也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二、“會計電算化”含義的理解

會計電算化是指在會計工作中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是一門融系統工程學、電子計算機技術等諸多學科知識于一體的邊緣科學,其目的是運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現代化的電子計算機工作取代傳統的手工記賬、算賬及報賬,以及替代人腦完成對會計信息的分析和判斷,它是使會計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和提高會計核算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會計發展史上的一場變革。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使會計人員從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使會計數據處理的速度加快了,使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為管理者更好、更快的提供所需會計信息。目前,我國的電算化會計系統僅是對手工會計系統記賬、算賬及報賬全過程的模仿,隨著計算機網絡經濟的發展,將逐步實現網絡電算化,即會計電算化的高級階段——會計信息化。

三、會計電算化對傳統會計理論的影響

1.改變了會計核算手段和環境

會計電算化的使用不僅會對會計工作產生影響,也會對核算手段和工作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會計電算化是電子計算機和會計結合的產物,是一門融入多學科的綜合學科。它的出現給會計理論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內容,對傳統會計理論結構內容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擴充了內容的寬度。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中,由于會計人員手工操作等原因容易出現錯誤,可靠性相對較差,在信息開發和處理方面還達不到一定的要求。而在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中,能夠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及相關軟件,再加上以及網絡的優勢,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處理的能力,為會計處理提供一定的有利條件。

2.拓寬了會計對象范圍

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進行會計信息處理時各種程序比較復雜且人工處理的能力有限,不能有效地將經濟信息進行全面綜合,只局限于會計核算等小范圍。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使信息處理的速度加快,提高了信息處理的能力,使會計信息和企業的其它經濟信息充分的結合在一起,從而更有效地為企業的經濟活動服務,擴大了會計的對象,使會計對象擴展到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當前,手工會計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是有限的,單做資金運動就相當困難。會計電算化具有處理數據信息快、效率高的特點,可以對資金運動以外的非資金運動如實物運動采用多種計量單位進行科學的核算,提供完整準確的信息,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社會信息發展的要求。

3.促使會計職能的全面發展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會計的內在職能增加,使會計核算和信息分析工作都通過計算機來完成,極大提高了信息處理的準確性、時效性。會計人員能夠利用充足的時間來進行經營管理,更好的完成會計工作。會計電算化的使用改變了原有的會計方法,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改善了會計核算質量,使會計核算的內容擴大。會計工作由過去主要是對外報送會計報表轉向利用會計數據進行分析,并支持和參與企業內部的業務管理和生產經營活動;由過去單純的事后核算轉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全面管理。會計人員的角色由為領導提供信息資料轉變成為給領導提供決策方案,更多地從事經濟活動的預測、決策、分析和控制。未來的會計人員將充當管理角色,其主要任務是為管理部門收集、過濾、分析經濟資料,并解釋信息。另外,會計電算后,所有經濟業務發生時,實時形成會計資料,在經濟業務的執行過程中就能由各有關部門實行有效控制,會計監督職能得到延伸。

篇4

關鍵詞: 數學素質教育 高校數學教師 素養拓展

一、數學素質的涵義與特征

素質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結構,是決定其主體活動功能、狀況及質量的基本因素。數學作為一種客觀抽象出來的自然科學,屬于社會素質的范疇。人的數學素質是人的數學素養和專業素質的雙重體現,按照當前數學教育界比較一致的公論,數學素質大致涵義有以下四個表現特征。

1.數學意識。即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分析和表示各種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關系和數學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識和良好的數感,進而用數理邏輯的觀點來科學地看待世界。如數學教育家馬明在觀看電視轉播的世界杯排球比賽時,從場地工作人員擦地一事想到,如果用一米寬的拖布把整個場地拖一次至少要走多長路程的問題,并用化歸法原理把所走的路程(長度)轉化成了場地面積來計算,這是一般人很少注意或不屑一顧的事,卻是數學家運用數學的良好機會。

2.數學語言。數學語言作為一種科學語言,是數學的載體,具有通用、簡捷、準確的數學語言是人類共同交流的工具之一。

3.數學技能。數學的作圖、心算、口算、筆算、器算是數學最基本的技能,而把現實的生產、生活、流通乃至科學研究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達到問題解決、形成數學建模的技能的目的,這是數學的創造。在用數學技能解釋、判斷自然或社會現象及預測未來的同時也發展與創造數學本身。眾所周知的歐洲十七世紀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無解的結論就引出了一個新的數學分支――圖論。

4.數學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抽象、概括、歸納與推理等形式化的思維,以及直覺、猜想、想象等非形式化的思維,都是數學思維方法、方式與策略的重要體現,數學直覺思維、數學邏輯思維、數學辯證思維都是人的高級思維形式。

二、數學素質教育的內容

教學大綱規定的數學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形成數學能力,發展個性品質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育與整個普通教育一樣偏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因而使學生的數學素質停留在低層次上,削弱了數學素質在人的綜合素質中所占的成分。因此,在確定數學素質教育內容時,教師要從整體教育觀上,挖掘專業素質教育的內涵與外延。

1.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數學素質教育應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放在顯要位置,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促進全面發展,使學生學會冷靜、沉著、嚴謹的處事方法,形成獨立創新意識,并從數學的發展史觀上領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2.科學文化素質教育。數學素質教育要把文化素質與專業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構成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數學基礎知識、數學思想方法、數學綜合能力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質的要素,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內容。

(1)要改革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過去的應試教育導致的題海戰術的教學模式,強調了學生的機械識記,忽視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素質教育應加強數學概念和數學命題的教學,注重概念形成過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過程,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與問題解決的過程。教師應力求講精、講透,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結構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

(2)加強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教師首先要重視數學思想的教學。數學思想即數學的基本觀點,是數學知識最為本質的、高層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導地位,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指導原則。其次要加強數學基本方法的教學。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思想的具體化,也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如配方法、待定系數法、分解與合成法等恒等變換方法,換元法、對數法、判別式法、伸縮法等映射反演方法。最后要加強數學思維方法和數學邏輯方法的教學。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再學習的能力,在數學中要運用的主要思維方法有分析法、綜合法、比較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等。

(3)培養數學能力。現在公認的數學能力,主要是運算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判斷推理論證能力、抽象與概括能力、數學學習與再創造能力等四種能力,根據現代科學需要,各階段學生都要有學習使用和應用計算機等信息科學的技能。

3.生理心理素質教育。人的心理素質是由人的心理活動所反映的,它包括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心理素質的發展必須與生理發展相適應。

(1)智力素質是心理素質教育的主體,在數學教育教學中著重是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與想象力,其中思維力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在培養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獨創性與批判性、靈活性與敏捷性、邏輯性與形象性等諸方面下功夫。

(2)非智力素質(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數學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實踐證明導致學生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存在差異,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培養興趣、激發動機、建立情感、增強意志等四個方面進行非智力素質培養,重點是要設計好的教學情境,增強學習興趣的主動性,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三、實施數學素質教育對高校數學教師的素質拓展

在進行數學素質教育的同時,人們對教育現代化的主體――教師提出了更為迫切的要求,對高校教師同樣如此。促進高校數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增強高校數學教師自身的專業修養、提升高校數學教師的專業地位,以及提高高校數學教師的教學質量,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需要高校數學教師進行以下的素質拓展:

1.高校數學教師應該具有較強的數學科學素質。數學科學素質是高校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素質要求中最為核心的素質,包括具有系統的數學知識、較強的數學技能和能力。數學教師是通過傳授數學知識,把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個體的知識結構來完成教學任務的,所以沒有一定的數學科學修養要完成教學任務是不可能的。

2.高校數學教師應該終身學習不斷拓寬理論知識。當今時代科技發展異常迅猛,知識的更新傳播、學科的融合交叉不斷出現,教師更應該通過不斷學習來拓寬知識面,保持本學科專業知識的前瞻性,實現自身發展的良性循環。

3.高校數學教師應該具有相應的人文素質。數學中包含著科學精神、哲學精神、審美情趣、歷史發展觀等大量的人文元素。數學教師不僅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培養解題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精神、求實的本質及良好的心理素質。

4.高校數學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數學建模能力。數學建模,是指通過對實際問題的抽象、簡化,確定變量和參數,運用某些規律建立起變量、參數間的確定的數學問題,并求解該數學問題,解釋和驗證所得到的解,從而確定能否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多次循環,這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數學建模作為一種創造性活動,要求建模者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良好的想象力,以及靈感和頓悟,較強的抽象思維和創新意識,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開設這個課程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5.高校數學教師應該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意識包括:問題意識(教師需要對問題的提出和構建傾注更多的熱情),方法意識(數學方法本身就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思想方法,揭示、接受并掌握這些思想和方法是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應用意識(數學教學提倡“為應用而教”,這樣即使數學思維最差的學生也能理解數學中最基本的原理)。

6.高校數學教師應該具有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組織教學的能力。數學教師必須熟練操作計算機,利用多媒體、數學軟件、統計軟件、運籌學軟件等現代教學手段,有效與課本整合,正確指導學生檢索信息獲取知識解決問題。教師創造性地進行開放式教學,會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德全.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12):73-76.

[2]吳波.數學學科和素質教育.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

篇5

關鍵詞:管理科學;成本管理會計;產生;發展;影響

眾所周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等高科技設備的功能不斷增強,這對簡單的事后核算的財務會計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原本依靠人腦、紙筆、不斷重復計算才能完成的賬務處理工作,現在通過計算機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傳統的會計工作方法及模式正在受到沖擊。這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素質要求,成本管理會計的作用日趨凸顯。我國對成本管理會計的重視也在不斷加強。成本管理會計是新形勢下管理會計和成本會計結合的新領域,也是管理學與會計學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門新學科。現代管理科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對于成本管理會計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可以說,成本管理會計在每一時期的發展變化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相應管理理論的影響。本文主要以管理學發展中的三個階段——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管理科學理論以及戰略管理理論為脈絡,探討管理學對成本管理會計的深刻影響。

一、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

任何理論的產生都是由當時的社會背景所決定的,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也絕不例外。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從農業國轉變成為工業國,許多小工廠都開始變為生產各種產品的大企業,但這些大企業在當時的管理都十分落后,他們亟需一套完備的管理理論。另外,在當時,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過5次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危機,其中有3次起源于美國,經濟危機使得企業的生產力大幅下降,失業人數劇增,勞資關系緊迫,矛盾不斷激化,為了增強抵抗危機的能力,大企業不斷出現并逐漸形成壟斷組織,社會迫切需要管理職能的專門化,為此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機制以穩定資本主義的社會關系。同時,隨著美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大批移民涌入,帶來大量勞動力,如何管理大量的員工成為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形成了。1911年,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泰羅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該書講述了應用科學的方法確定從事一項工作的“最佳方法”,即通過對各級生產和工作實行標準化,來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盡可能減少一切可以避免的損失和浪費,從而提高企業的利潤,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企業在管理上必須實行“最完善的計算和監督制度”。這種“最完善的計算和監督制度”滲透到企業經營的各個方面,當然會計也不例外。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競爭不斷加劇,實行事后核算的成本會計越來越不能滿足企業的管理需求。新的時代背景為成本管理會計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企業的成本核算由簡單的事后記錄逐步過渡到具有規劃未來的作用,這使得成本管理會計具有了事前規劃的新職能。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讓成本管理會計具有了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方位的功能,這是成本管理會計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成為成本管理會計發展的轉折點,為其服務于企業管理開辟了新的道路。

二、管理科學理論

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迎來了新的社會環境——“戰后期”。在這一階段,科技迅速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技術更新換代的頻率不斷加快,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此時,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弊端愈發凸顯,其主要缺陷有兩個,首先,泰羅對工人的看法是錯誤的,他堅持“經濟人”假設,把人看為機器的附屬品而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泰羅制”僅解決了個別環節、個別具體工作的作業效率問題,而沒有站在企業整體的層面上解決企業的經營管理問題。因此,在這個時期不斷涌現出了大量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本文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科學理論為例加以闡述。管理科學理論是泰羅科學管理理論的持續和發展,由于該理論引進了數學模型與程序,它又被稱為數理學派。管理科學理論對于成本管理會計的影響如下:一方面,管理科學理論使成本管理會計朝著定量化的方向發展,它將運籌學、線性規劃、概率論等數學方法和理論模型引入到成本管理會計體系中,促進了成本管理會計的進一步發展,使會計科學越來越多地利用自然科學的方法和成果。另一方面,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企業的更方面經營信息得以共享,當然財務信息也包括其中,這為企業的經營者提供了與決策有關的信息,促進了企業的發展,也使得成本管理會計的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推動了成本管理會計的向前發展,讓成本管理會計愈發成為企業經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戰略管理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著名管理學家錢德勒出版了《戰略與結構:工業企業史的考證》一書,開辟了研究企業戰略問題的先河。之后在20世紀80年代初,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成為戰略管理理論的主流。在這種戰略管理研究的熱潮下,戰略管理會計的概念被提出。1981年,英國學者西蒙發表了論文《戰略管理會計》,在這篇論文中他首先提出了戰略管理會計的的概念。“戰略管理會計是明確強調戰略問題和所關注重點的一種管理會計方法,它通過運用財務信息來發展卓越的戰略,已取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從而更加拓寬了管理會計的范圍”,這是美國會計學者威爾遜在其《戰略管理會計》一書中對戰略管理會計所下的明確的定義。我國學者認為,“戰略管理會計是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與企業戰略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并據此來幫助管理當局者確立戰略目標,進行戰略規劃、評價戰略規劃業績的一個管理會計分支”。總而言之,戰略管理會計是以獲得企業整體競爭優勢為主要目標,考察企業的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加以整合,全面分析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及競爭優勢,建立預警分析機制,以外部性和長期性為核心特征的管理會計形式。與傳統管理會計相比,戰略管理會計的特點在于強調戰略。傳統管理會計主要集中精力于對于企業內部環境的分析,沒有考慮外部環境變化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然而,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對于企業的發展前景是至關重要的,外部經濟形勢、國家政策、消費者的心理預期等等,這些外部條件都會對企業的發展帶來影響。因此,戰略管理會計發現了傳統管理會計的這一缺陷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和發展,它從服務于企業戰略經營出發,包括戰略分析、戰略決策分析、編制全面預算等成本管理的內容,采用價值鏈分析、作業成本計算、競爭對手分析等方法,將戰略管理的理論引入到管理會計當中。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成本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理論的影響。時代背景的變化會帶來人的思想認識的變化,人的思想認識變化、對于管理理論的研究探索又會反作用于時代的發展。具體在成本管理會計中的體現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不斷涌現的問題帶來了人們對于管理理論的思考,管理理論的發展不斷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方面,進而帶來了成本管理會計的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唐漢森.管理會計(M).第4版.王光遠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趙振智,劉廣生.成本管理會計(M).第2版.山東: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2

[3]楊依華.管理科學的發展對管理會計產生與發展的影響(D).山東建筑工程學院,2004

[4]葛家澍,林志軍.現代西方會計理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篇6

【關鍵詞】崗位需求 ;衛生信息管理 ;人才培養模式

一、探討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現實意義

國外學者認為,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衛生信息管理類專業教育的名稱廣泛涉及到衛生信息管理、醫學信息管理、醫學信息學等,其中以“醫學信息學”居多。為了促進各國間對醫學信息學的相互交流,早在1976年就成立了國際醫學信息學會(IMIA);它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認可的非政府組織,其政治宗旨是致力于推動世界醫學信息學的發展。目前,美國、加拿大、法國等眾多國家在醫學信息學教學方面已做出了相當的成績。

從國情分析,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指出:高職院校要及時跟蹤市場需求的變化,主動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根據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并特別強調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

從醫情分析,根據衛生部制訂的《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要求逐步建成比較完善的以公共衛生信息系統為重點的國家衛生信息系統,進一步推進醫療服務信息化和其他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發展,而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衛生事業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從發展史看,自20世紀70年代起,我國有十幾所衛生學校相繼開辦了衛生會計與統計、病案管理等相近專業,培養了大批衛生信息管理人才,對地方經濟及衛生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到90年代中期,國家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化解金融風險,實施了財政緊縮政策,市場人才需求形勢發生了變化。上述專業分工過細,專業面向狹窄,已經不適應市場職業變化的需求。跨入21世紀信息、網絡時代以來,社會需要“高素質、寬知識、強能力”的實用型職業勞動者。將以上專業調整合并為“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符合“深化職教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題精神,符合21世紀社會衛生人才的需求形勢。

綜上所述,并結合初步調研情況分析,目前我國開設的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在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均有不盡人意之處,與社會需求和崗位需求存在明顯的脫節,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供非所求”。因此,我們認為,急需進行適應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適應崗位需求的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課程改革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

二、改革適應崗位需求的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課程體系

(一)明確培養目標與細化基本要求

根據黨的教育方針和衛生工作方針,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培養的是面向21世紀我國衛生行業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專科層次實踐型信息技術人才。所培養的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精神,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熱愛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具有必備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掌握現代衛生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同時根據培養目標提出了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的具體要求(限于篇幅從略)。

(二)精選主干學科與規范技能實驗內容

目前人文精神的缺失是醫學教育的漏洞,而人文教育卻是醫學教育中的重要一環,其作用不可小覷。為此,在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中,將課程分為“素質基礎課程模塊”、“技術基礎能力課程模塊”和“專業技術能力課程模塊”,在每個模塊中設置相應的課程,將必修課的各模塊明確規定課程、課時,選修課各模塊規定課程范圍、基本課時和基本學分,這樣有利于培養既具有人文關懷又具有管理型、技能型信息技術人才目標的實現。

完善技能實驗內容和訓練方法,如Office辦公軟件、SPSS軟件,病案軟件管理系統;社會醫療保險實踐,數據庫和數據表的創建與維護,查詢、報表、窗體的建立;硬件故障檢查與診斷,計算機系統安裝,網絡管理系統、路由管理系統、服務器管理系統。

(三)優化實踐教學環節與完善效果評價模式

根據職業崗位需要整合教學實驗(訓)內容,通過模擬實訓和到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控制中心等進行見習等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訓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工作習慣。崗位實習一般為40周,其中二甲以上醫院(病案室、信息科、醫務科、辦公室等)和疾控中心等為32周,電腦公司或網絡中心8周。學生要按照實施性實綱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完成實習活動。目的是在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提高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工作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積累工作經驗。實習的主要科目進行出科考核,學生實習完后由實習單位進行實習鑒定。最終由學院和系部構建成綜合優化效果評價模式。

三、探索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新模式

根據現代衛生信息管理的要求改革并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明確不同課程集群的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與醫藥衛生行業的多層面、多渠道等軟硬教學資源,開展“活用教材”、“項目教學”、“工學交替”等教學新模式,培養學生整體能力和綜合素質。

(一)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校醫合作”往往是指學校圍繞醫藥衛生行業第一線對人才的職業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要求,通過建立一種由醫藥衛生行業單位全程參與學校人才培養過程的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學校和衛生行業的兩種不同環境及其教育資源,有計劃地采用校內課堂教學與校外參加實際工作的有機結合來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 這是一種將學習過程和實際工作過程有效結合起來,使學生能學到課堂中學不到的東西,并接受一定的職業訓練,取得一定的工作經歷,從而順利地進入職業生涯,有利于今后更好地發展的“適應崗位需求的”教育模式。

(二)根據不同類別課程選用相宜培養模式

對統計類、軟件技術類等課程,宜采用“項目教學”培養模式。而衛生管理、病案管理類等課程,宜采用“工學交替”培養模式,如學生根據學習相關課程進度,適時適量到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病案管理工作,到疾病控制中心、衛生局、藥廠、藥店等參與衛生管理工作、掛任職務助理等。

(三)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現實意義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四個新突破:將學生成績考核轉化為“行業式考核”;強化了教師的行業素質和實踐素質;師生實現真實的工作崗位“零距離實踐”;實現教材內容與工作實際的“無縫對接”。

四、構建教學評價督導體系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不同于一般的醫學專業或衛生管理專業,該專業培養的是面向衛生行業的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專科層次技能型信息技術人才。

(一)在教學新模式中遵循“四種意識”的結合

首先,教學始終遵循專業培養目標,明確“以學生為中心”的專業服務行動領域及其對應的學習領域。其次,不同組課程集群,淡化學科意識,形成跨學科、多學科和整合性課程(如《醫學基礎概論》是由解剖、病理、內外科等多門課整合而成),依據其課程目標、教學類型、模式,運用多種有效的策略及方法,組織學習活動,培養學生整合性的專業能力與態度。再次,專業課程教學中,實踐體驗或情景模擬,實施行動導向教學,特別是項目教學。最后,重視團組合作學習。

(二)在教學管理中構建相應的教學評價與督導體系

(1)綜合運用“運籌學與系統工程” 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多種方法,根據“完備性、獨立性、和諧性、可測性、一致性、科學性和發展性”等原則,構建教學評價體系。(2)以“系統工程學”的思想原則(整體性、有序性、動態性、開放性、最優化等)作為方法論基礎,總結概括教育教學規律,以“教務處、系部、教研室”三個子系統為“經”,以“目標、內容、途徑、方法、管理、評價”六個分系統為“緯”,縱橫貫通、依序銜接、條塊結合、內外聯系,構建教學實施體系、操作體系和督導體系。

五、轉變教學理念與優化教改步驟

(一)教學改革的技術路線圖

(二)轉變教學理念

轉變教學理念的基本思路是:(1)強化學生、專業與社會崗位需求三者統一;(2)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的典型任務(項目)為主線設計專業核心課程;(3)明確教學結果是學生表現的專業行為;(4)明確“學生―教師―教材”(教學資源結構與形式)三者的角色與互動關系。

(三)改革教學模式

強化“實踐教學”模式;打破“以教為主”和“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建立“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建立“模塊教學”方式與“模塊考試”方式。對部分專業核心課程引進網絡教學平臺,建立網絡教學資源。

(四)優化教改步驟

教改步驟的優化思路是:構建課程體系擬訂教學大綱完成教材精選選準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實踐摸索教學方法總結教學成果再次教學實踐完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

(五)注重學習引進

向同類院校學習取經,“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

六、結束語

在衛生信息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培養適應崗位需求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不斷加強學校教育質量管理,提升具有產品屬性的學生素質,強化高職院校“產品與質量”的新理念,培養高素質的學生,工作任重道遠,值得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張建輝.職業學院新設高職衛生信息管理專業論證報告及人才培養方案.衛生職業教育,2011(22).

篇7

1.1名稱的發展情況

有些教材以《微積分》命名,指出可以供文科學生以及其他科目學生使用;而更多具有針對性的直接為文科生打造的數學教材,雖然名稱也有細微的區別,但是一定會在命名中含有“文科”字樣.通過對這23本教材的統計,發現常用名稱有“大學文科數學”、“大學文科基礎數學”、“文科高等數學教程”、“大學文科高等數學”、“大學文科數學教程”、“文科高等數學”、“文科數學”、“文科數學基礎”,其中“大學文科數學”占15本,是最常見的名稱.第一本采用“大學文科數學”名稱的是教材4,該書摒棄了傳統的“高等數學”一詞,因為其編者認為“高等數學”是從前蘇聯引進的,幾十年形成的傳統理解是微積分,這早已不適用于當今大學數學的現狀了,而“大學文科數學”或“大學普通數學”之類的名詞更為貼切.既然針對的都是文科生群體,那么教材是否應該有個統一的名稱?

1.2主體內容構成的差異

文科生需要學習哪些大學數學知識?專家們的觀點不盡相同,導致教材的內容各有特色.這23本教材的必有內容是一元微積分,對于教材10而言,也是僅有內容,因此它也是調查樣本中包含內容最少的一本教材.常規內容還有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其中線性代數在除教材10之外的22本教材中都有出現,而概率統計是除教材10、教材19、教材22之外的20本教材中都有出現.僅含有微積分的是教材10;僅含有微積分與線性代數的是教材22;僅含有微積分、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的有10本,分別是教材3、教材7、教材8、教材13、教材14、教材15、教材17、教材20、教材21、教材23.剩下的11本教材內容都各有不同的添加章節內容:教材1中有線性規劃與模糊數學;教材2中有非歐幾何與新學科概觀;教材4中有邏輯;教材5中有數學模型與數學技術;教材6與教材16中有幾何以及無窮的比較;教材9中有運籌學方法;教材11與教材18中有邏輯初步與數學實驗;教材12中有模糊數學與圖論;教材19中有命題邏輯與謂詞邏輯.內容添加的各不相同,說明編者的偏重各不相同,問題在于:添加的內容的根據是什么?是針對群的專業特征還是編者自己的擅長與愛好?到底應該添加哪些內容?文科大學數學教材是否應該統一內容?如果統一的話,應該選擇哪些內容?

1.3新舊版本之間的差異

通過特意的選取,這23本教材中包含了3對新舊版本:教材2與教材7、教材6與教材16、教材11與教材18.通過新舊版本的對照,可以發現編者對側重點的轉移以及對細節的完善.首先,教材2與教材7對照.教材2是山西師范大學的張國楚先生等人于1993年12月出版的《文科高等數學教程》.全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重點介紹了一元微積分,下冊介紹了多元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初步以及幾個學科介紹的內容.約十年后,在2002年8月以教材2為藍本,推出了第二版,更名為《文科高等數學》,即為教材7,依然是上下冊,但壓縮了內容,刪去了抽象的戴德金分割、繁瑣的臺勞公式、篇幅較大的函數作圖,以及無窮級數和幾個新學科簡介等章節.在解析幾何中補充了簡單的向量代數知識.考慮到新世紀對文科專業學生在素質方面的諸多要求,增加了對策論概述,補充了一些應用實例,添寫了數學與創造等專題.考慮到一些高中已經講授微分和概率初步知識,以及多數高校文科專業數學課程學時較少的現實,對原來上下冊內容重新做了編排:把概率統計由下冊移至上冊;把解析幾何由上冊移至下冊中多元微積分之前.上冊作為必修課,下冊作為選修課.再來看教材6與教材16的對照.教材6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高等師范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的研究成果,由張飴慈先生、焦寶聰先生、都長清先生與王匯淳先生聯合主編,于2001年6月出版.本教材包含6章內容:微積分大意、隨機數學的基本思想、線性代數初步、幾何、無窮的比較和應用舉例.2008年張飴慈先生對該教材進行了修改,推出了《大學文科數學》第二版,即為教材16.該版本包含4章:微積分大意,隨機數學的基本思想,關于代數和幾何的幾個專題,無窮的比較.其中第一章、第二章和第四章與原版的相應內容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張先生認為對于文史哲類的學生,應該更強調數學的思想,減少技術與操作方面的東西,所以為了讓文科學生更多了解數學的思想、方法在人類思想史中的地位,體會數學在人類文明進步中的作用,他將有關代數、幾何、數學應用的內容刪去,重寫了一章,即為第三章代數和幾何的幾個專題,專題包括:矩陣與變換、布爾代數、三等分角、數學與密碼、幾何的公理化體系非歐幾何.比如,在第三章第四節“數學與密碼”中,編者更看重各種密碼體制的思想,而不是具體密碼的構造.在第三章第二節“布爾代數”中,編者更看重確定布爾函數時用插值法體現出的那種通性解法,看重它的思想作用;其中最為看重的是,從具體的開關電路、命題演算抽象出布爾代數,又能把它應用于其他領域的這種最一般的思想和能力,希望學生由此能初步體會抽象代數體系的作用和意義.這幾個專題大都是關于代數的,幾何只有一節.矩陣一節雖然涉及幾何,但主要也是關于代數的.由于想減少技術與操作方面的東西,有時會缺乏必要的練習.例如,第三章第五節“幾何的公理化體系非歐幾何”,對學生來說,有些像數學史講座,但是它給出了更多地哲學和歷史思考.本書和傳統教材有很大不同,即使是矩陣,其講法也和傳統的教材不同.作者希望能拋開技術上的細節,直達數學的本質.最后看一下教材11與教材18的對照.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課題組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設想,并在1998年10月教育部“數學教育研討班”(香山會議)上正式公布了方案,把數學實驗作為理科非數學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一部分.理科可以,文科呢?20世紀80年代后期,南開大學曾自編過文科數學講義,1995年、1999年分別出版過兩種文科數學教材.根據多年來教學實踐,同時吸取許多兄弟院校的經驗,對原有教材進行修改和補充后,在教育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委員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制作了《文科數學基礎網絡課程》,2003年8月由陳吉象先生主編的教材11就是該網絡課件的配套文字教材.內容有離散的線性代數、連續的微積分、隨機的概率與數理統計,然后是邏輯初步,最后用數學實驗作為結尾.在此教材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2009年11月由戴瑛先生主編的《文科數學基礎》第二版面世,即為教材18.經過壓縮與刪添,全書分為5章,第0章是僅有三頁的“數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第一章“微積分”,第二章“線性代數”,第三章是“概率統計”,第四章“邏輯初步”,第五章“數學軟件Mathematica簡介”.它與第一版的區別在于:首先,內容壓縮——原來帶星號的內容全部刪除,還將第五章作為選學內容;其次,內容調整——將“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兩章交換次序,將線性代數中“行列式”與“矩陣”交換次序;再次,內容改變——原版的第五章是“數學實驗”,介紹Mathematica軟件應用及差分方程與分形等內容,新版的第五章只介紹Mathematica軟件及其應用;最后,內容增加——主要增加了數學文化,如增加了第0章“數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在第一章微積分中增加了一節“國際數學組織及數學問題簡介”、在極限一節中增加了“極限思想的歷史淵源”.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新舊版本的不同大多體現在減少一些較為復雜的數學知識或者增加一些數學文化這兩個方面.

1.4相關前沿知識的使用

社會在持續發展,科學在不斷進步,對微積分的研究也不斷有新成果的出現,而大部分教材中都沒有體現出對新成果的任何關注.唯有教材8在這方面先人一步,使用了微積分改革的前沿知識,它是于2002年12月由林群先生主編的《大學文科數學》一書.林先生近十幾年都致力于微積分內容的簡化改革,獨辟蹊徑地用求山高的一張圖將微分與積分的關系呈現出來.該教材將此思想融入,第一章是“用初中知識導出微積分思想”,在這18頁內容中,以“樹有多高”引出直角三角形求高問題,繼續深入,以“過山車爬高”引入曲邊三角形求高問題,經過分析給出微積分的思想方法,為微積分畫像:“微分——一個直邊三角形求高;積分——近似于一串直邊三角形,再加在一起;微積分基本公式——加起來的最終結果等于曲邊總高.”這樣將大學微積分當做中學三角測量的自然延續或必然產物.微積分實際上是無數次三角測量之和.這種將大學的新知識(曲邊三角形求高)建筑在無數個中學舊知識(直角三角形求高)之上的方法才是認識新事物的可靠方法.

1.5數學文化滲透方式的差異

既然是針對文科生,數學文化的滲透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同教材的滲透方式與滲透程度是不同的,可將其分為3類.第一類:數學文化缺乏型.如教材1、教材5、教材11、教材14,它們幾乎沒有含有數學文化方面的內容.第二類:數學文化羅列型.大部分教材都是將數學史實或數學家生平羅列成塊,只是擺放的位置有所不同而已.如教材2、教材3、教材4、教材7、教材8、教材10、教材15、教材21、教材23,它們是在每章內容的后面附設了數學文化專題;如教材9與教材13,它們僅是在開篇第一章給出“數學概論(觀)”;如教材12,在每章開頭有相應的數學史介紹,有些章節在中間穿插小段數學史介紹;如教材17,在每部分開頭有相關數學史介紹;如教材18,第0章是“數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在第一章微積分中有一節“國際數學組織及數學問題簡介”、在極限一節中有“極限思想的歷史淵源”;如教材19,在每章首頁的腳注中添加了數學家簡介;除此之外,還在文中穿插了一點簡介,如在函數定義部分中例1下方有函數發展史簡介;在函數的微分部分,定義后有微商符號的來歷.第三類:數學文化與教學內容融合型.中國古典園林中小園包大園的數學原理及其折射出來的哲學思想”,介紹了蘇州古典園林的線性結構分析、以有限的面積造無限的空間、造園意境、東西方園林藝術的主要差異.再如第四章第五節“傅里葉級數的應用舉例”中介紹了天鵝湖舞曲與傅里葉諧波的聯系.第五章第一節“簡單的微分方程及求解”中介紹了用阻滯模型模擬歷屆奧運會男子撐桿跳高冠軍紀錄及預測.教材22中,其數學文化滲透到具體內容之中.如在“函數的概念”處,寫道,“一條幾何曲線可以用某個函數來表示,這是在笛卡爾(法國數學家,1596—1650)創立直角坐標系以后的事情.也正是笛卡爾,將代數和幾何結合在一起,建立了解析幾何.代數(公式)和幾何(圖形)的相互轉化,極大地促進了數學的發展,同時也大大增加了數學的應用性.在這之前,代數和幾何是兩碼事,沒有代數幫忙的歐氏幾何(中學稱為平面幾何),大家都已經領教過它的困難!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是近代數學的起點,為微積分的創立打下了基礎.”文字右邊附有勒奈•笛卡爾(ReneDescartes)的圖片.又如,在“函數的基本性質”處,介紹“有界與無界”的定義后面增加了“欣賞:宋朝葉紹翁《游園不值》中的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從文字的意境表達了無界的含義:再大的園子(閉區間)也無法將所有的春色(函數值)關住,總有一枝紅杏(某個函數值)跑到園子的外面.詩的比喻如此恰當,其意境把枯燥的數學語言形象化了”.再如,在第二章第二節“數列極限的數學定義”的最后,寫道“莊子《天下篇》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莊子有些頹廢,人的一生雖然不能窮盡所有的知識,但是人的創造性思維,卻能跨越無限,用可以操作的有限來表達無限.極限這一定義,是在牛頓——萊布尼茨發現微積分后的200年經過很多數學家不斷完善、總結得到的.正是其嚴格的數學化表示,奠定了微積分發展的基礎”.在“介值性定理”與其例題之間插入“欣賞”內容,包含峨眉山見佛光、抽屜原理、臨床實驗與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古詩聯系“存在性”.在“導數概念”處,先給出導數的常規定義,后以例題中的形式給出牛頓在《求積術》一文中關于導數的計算方法,并與定義進行比較,引出“第二次數學危機”的簡單介紹.在微分定義后插入“欣賞:無窮小量的故事”,介紹了法國數學家費馬運用無窮小量得到令人驚奇的正確結論的過程.

1.6計算機科技融入的差異

如今的時代是“.com”的時代,計算機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那么教材中是否要滲透計算機知識,如何滲透呢?大部分的教材對此沒有做出任何反應,教材20卻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傳統教材不同,該教材更多地以數值、圖形及數學實驗的表現形式表達大學數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適應了文科生富于感知的特點,也有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在內容上側重文科專業的需要,編入了人文、社科、經管等方面的諸多實例.以數學軟件Maple13為平臺,設計了數學實驗,使高等數學的學習成為感受、實踐和體驗的過程.全書包括一元函數微積分學、級數和微分方程,簡單講述了線性代數與概率統計初步.書中部分章節編入了作者的建模研究案例.全書側重于應用,側重于與計算機的結合使用.每章末附有Maple實驗,共計7個實驗,例如第二章“導數及其應用”末附設的實驗是“導函數計算及圖示、曲線分析、微分中值定理及其應用”,第五章“微分方程簡介”末附設的實驗是“歐拉方法”,第七章“概率統計初步”末附設的實驗是“排列組合與事件的概率的計算方法;平均值、中值、方差和標準差的計算方法;常用的幾種分布的概率值求法;對統計數據作圖的方法”.除此之外,章節中也有相應的滲入,以第一章函數為例,第一節“函數”,包含概念、性質、初等函數、常見線性函數與指數函數、數學建模——建立近似的函數關系.其中數學建模部分,包含線性函數模型、回歸曲線、利用回歸曲線作預測、回歸直線的斜率、用回歸方法計算最佳擬合的含義、非線性關系時的回歸曲線,共計長達4頁的簡介.再如第三章第二節“積分的基本性質及計算”中介紹了矩形法與梯形公式等數值積分法來進行定積分的近似計算.教材中有些安排比較獨特,如第一章第二節“逼近、極限與連續”中包含極限的定義和性質、函數的連續性、常數項級數簡介及應用.這里很少見地安排了常數項級數內容,介紹了常數項級數的定義與和,用部分和的極限來求和,并給出復利與年金兩個經濟學中的例子.3.8課后習題差異大部分教材課后習題均為計算題,也有的含有填空題,還有的含有思考題.按照題型的不同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僅含有計算題:以教材5為例,在“導數和不定積分的計算”一節后,列有79道計算習題;第二類是還含有填空題:以教材8為例,每節內容后面都分為“邊讀邊練”與“練習題”兩種,其中“邊讀邊練”基本為填空題、“練習題”大多為計算題與證明題;第三類是還含有思考題:以教材2為例,課后共有兩部分,一是計算證明題,二是思考題.如“導數與微分”一章后附有兩個思考題,一是“變量變化率——導數的數學模型是怎樣的?簡述求導數過程中的辯證法”,二是“什么是第二次數學危機?它對你有何啟示?”第四類是還含有實驗題:以教材11為例,每節內容后面都有練習題、思考題或實驗題.如“參數估計”一節后面,習題3.7.2是“設總體X~B(m,p),(,,,)12nXXX是從總體中抽取的一個樣本,求未知參數p的矩估計量”;思考題3.7.20是“矩估計是否有唯一性?請舉例說明”;實驗題3.7.23是“隨機從班中抽取n名同學(n≥50),測得他們的身高,得到樣本數據,根據樣本數據,對于給定的置信度,計算全班平均身高的置信區間”.

2思考與建議

2.1中學與大學銜接

文科生的基礎薄弱,對數學沒有足夠的興趣和信心,這是不爭的事實.在教材中如能顧及到文科生的基礎,在進入高等知識之前,先給出相應的中學知識的概略內容,就相當于幫助文科生設立了一個個臺階,幫助其從已知到未知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走入高等知識的殿堂!除了中學內容的復習概略之外,將知識進行層次化、階梯化教學也是相當好的方法.如微積分部分,張景中院士與林群院士一直致力于將微積分的內容簡單化、直接化,更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如能將這些前沿思想方法合理地引入,將有助于為微積分輸入新鮮血液;同時,比較新舊發展思路,也有利于學生對微積分本質的加深理解.

2.2教材內容的設定

如今教材雖然很多,但有些存在針對性不足的問題.既然針對的是同樣的大學文科生群體,首先,建議統一名稱,以正視聽;其次,建議統一內容,至少針對相同的專業要統一內容,否則各種教材內容呈現的多姿多彩,只會讓一線教師們無所適從;最后,在進行教學試驗之后選擇最優的順序,將內容的安排方式統一化.將教材內容設定標準化、規范化、一致化,這需要數學家與教育家的共同磋商探討.

2.3數學文化的滲透

數學文化表現為在數學的起源、發展、完善和應用過程中體現出的對于人類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方面,文科教材中究竟應該滲透哪些數學文化,是數學史實,還是數學家生平,還是數學思想的應用?以什么樣的方式滲透?這是需要細細研究的問題,但至少方向性是確定的,那就是數學文化的滲透應該是整體性的而不是點綴的、有機的而不是附著的、恰如其分的而不是鋪天蓋地的、水到渠成的而不是牽強附會的、畫龍點睛的而不是長篇大論的.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不應是“兩層皮”的分離關系,而應是“一體化”的融入關系.如果把數學知識比作“水”,數學文化比作“乳”,則應盡可能做到水融.

2.4計算機科技的融入

常見的教學中對科技的使用大多體現在使用多媒體課件來取代板書上,適當的使用的確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在教材內容中也可以適當融入.如Hughes-Hallett版本

的Calculus中,以Maple等數學軟件為工具,采用了更多的圖形演示和數值表現,使得原來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直觀,因而更便于理解.可見,只要融入恰當,計算機科技也可以成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數值地、圖像地學習數學,又與現代科技應用接軌,與時代共同進步.

2.5課后習題的設置

篇8

關鍵詞:設計藝術;城市化;藝術創作;文化建設;審美觀念

中圖分類號:J502文獻標識碼:A

Analysis upon Problems of Artistic Design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ZHU Guang-yu

對于設計藝術,過去往往僅局限在比較窄的專業領域和操作范圍之內,設計師所用到的也不過是比較單一的學科知識和技能,而傳承的途徑也比較單一,多是以師承關系確定這門技藝的延續軌跡。但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社會變革的逐步加劇,城市人口的急速擴張等因素的加入,這種單一的設計生產方式逐步無法滿足社會化大生產的需要,也就暴露出種種在變革過程中的弊端。這種弊端的表現不僅僅在設計藝術領域中,它們也和相應的社會環境的發展和變革緊密相連。

20世紀50至60年代,這一狀況開始得以轉變。這種轉變得益于發生于20世紀40年代中末期興起,并廣泛傳播并迅速發展起來的“控制論”、“運籌學”和“系統工程”,這為設計藝術進入真正的科學領域奠定了一條理性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對于一系列哲學和心理學問題在設計領域下關注,引導著設計藝術向更加關注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再次,東西方文化的交流的急劇增強豐富了設計藝術更多理性的決策機制。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的現代設計藝術學科,無論在單一學科的技術性局限上,還是普通設計活動的相關性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真正將“設計藝術”引入到了現代科學的范疇而加以探討。

設計藝術,既然是一門以“人為事物”作為研究對象的科學

①,他就必然要涉及到物質和精神的兩方面問題,而歸根結底,這種針對人為事物的創造活動還是建立在思想層面的。在這一點上,東西方的理解還是有些許不同的。西方是以笛卡爾的二元論哲學理念發展起來的一條主張世界有精神和物質兩個獨立本原的哲學學說。在這條道路的指引下,西方的理性主義和分析的思維方式占據主導,進而發展出“重分析”的思維模式,這也就決定了西方的設計藝術中理性分析的成分占據主導,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在18世紀中葉的出版,更是將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以契約的形式固定下來,為西方社會的設計事業的發展指明了“契約”在整體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這更進一步地加強了理性分析能力在整體設計中的重要地位。東方則是以老莊的道家思想發展起來的一條強調對于事物的感性認識和整體觀念的思維模式,這種混沌的思維模式直接引導著東方古代設計思想中“重經驗”的研究方法和理解方法,在這種家族傳承式的理念引導之下,“家族觀念”通過歷代王朝的更替,在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個層面上得以加固,使得人們對于傳統的設計事物的理解更多地關注于其所體現的思想內涵上。“家族”,“親情”的觀念始終支配著傳統設計藝術發展的腳步。

在工業社會時期,西方重視分析性的思維和機械性的標準形成了當時普遍的社會價值觀。這種重視物質基礎的工業社會的進步,其局限性在于就“物質”本身來進行設計分析,進而展開設計,而忽視了系統性的“結構”內在的制約力。隨著城市擴大化建設和工業化建設腳步的加快,這最終導致了全球性的資源和能源的逐步枯竭,環境污染問題逐步凸顯,經濟活力不足等一系列問題。而“理性分析”是否能解決設計過程中的諸多問題也廣受質疑。而東方以系統設計中的均衡性為設計理念的“整體性”思維,適時地彌補了理性設計的不足,特別是在網絡信息化如此發達的當今社會,信息交互通過互聯網的技術手段支持,正以極高的效率和質量改變和沖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設計藝術也越來越多地表現出對作品中“精神性”內涵的注重,它要求設計師不僅能夠駕馭設計中的技術性和物質性的環節,更能從整體的“經濟系統”、“環境保全系統”、“制度結構系統”等各個部分適應與自然和諧的社會發展方向。當然,東西方在思想領域的不同由來已久,這種思維模式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其設計觀念和發展路徑的變化。

批評設計藝術中的“唯理性觀”:赫伯特•A•西蒙于196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設計科學”的概念,并于1981年出版《關于人為事物的科學》一書,奠定了現代西方設計科學的理論基礎。該書的主要從傳統的自然科學領域以及工程設計規范這兩個方面,將當時已經初見端倪的設計科學加以概括,歸納和總結。今天,我們再次考察赫伯特•A•西蒙的理論,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設計藝術”和“設計學”是有區別的。前者還要求設計師更多地掌握一些藝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種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修養,往往更有助于設計師理解設計藝術的內涵,進而更有利于定位自己的設計方向和研究路徑。

設計學作為一門研究人為事物的科學,其研究對象的覆蓋面是非常寬廣的。不同學科對于設計的定義必然包含不同的理解和差別,而和藝術相結合的設計藝術,其研究對象必然是包含有藝術成分的人造物。這也可以看作是設計學在藝術領域的一種變異,而這種變異使得設計學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同時,借助現代的科學技術手段和信息化網絡技術的發展,結合著聲光電等電子器材的支持,設計藝術正在通過多媒體的手段,以嶄新的面貌刺激著人們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乃至味覺,這也和藝術作用于人的基本方法有著微妙的共通之處。意大利設計師弗朗索瓦•布爾克哈特曾針對20世紀60年代德國“合理化賦予理性、系統性以及邏輯近乎無限的統治權”

②提出批判:“與唯理論的、實證主義觀點相對立的思維方式同樣影響到設計,這種人文主義的思維方式產生于對靈魂深處世界及對自我的尋找過程,這是帶有理想化和主觀色彩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將感情和感覺推到首要位置。藝術性的生產是人類自由發揮的典型,在藝術家當中傾向于個性發揮。”

就現代主義階段來說,設計科學中的“唯理性觀”確實在其存在的歷史時期,給予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的發展以有力的推進作用,例如1927年在德國生產的法蘭克福整體廚房,它為緩解當時德國的住房短缺問題,以及傳統廚房與餐廳分離的空間浪費問題提供了合理的解決方案,整體廚房的空間利用率大大提高,設計師瑪格麗特甚至在設計廚房色彩的時候,也是通過色彩測試得到統計數據,進而選取蒼蠅最不喜歡的藍色來設計廚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廚房的衛生問題。在整體廚房已經普及的今天,個性化的因素越來越多地融入到設計過程中來,業主不但可以根據自己生活習慣定制整體廚房的規劃方案,更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材質和色彩。可見,這種依靠理性分析的方法進行的設計方案,固然可以使得設計的適用性的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但同時它也抹殺了主觀情感和人文情懷的文化氣息。時至今日,個性化的設計方案越來越多地被大設計公司所采納,用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

“市場”在設計藝術中的重要性:當前社會,設計師更加需要根據人的不同需求決定不同的設計方案和市場營銷策略。因此,對于市場的重視也直接決定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的表達,在我們這個日益擴大的城市化進程中的市場認可度。但是,市場的認可是否就意味著成功的設計?設計師的作品不但應該考慮“迎合”市場的問題,更多地還應該考慮到“引導”市場的走向。而這種“迎合”與“引導”的前提,當然是以市場調查的準確定位為依據的,沒有準確的市場定位,不用說引導,連起碼的迎合都未必能夠成功,這當然也是設計方案的無法通過或直接導致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美國設計師羅威(Raimond Ferdinand Loewy,1893-1986)“在闡述藝術設計特征時,強調藝術家、工程師、經濟學家和消費專家的勞動不可分割地聯在一起。在藝術設計中,特別重要的是要考慮到消費心理,因為產品即使設計完美、制作精良、價格合理,仍然可能銷售不旺。只有當消費者確信需要這些產品時,需求才會產生。羅威把藝術設計師說成是特殊的社會活動家,其目的是發現劣質產品,以改進的產品替代它。”

④20世紀30年代,美國正流行“流線形造型”的設計風格,羅威所設計的流線型冰箱也將這種圓角弧面的造型風格引入其中,但冰箱頂部的弧線并不適宜于美國家庭主婦從冰箱中取出物品暫時放置于冰箱頂蓋上的習慣,羅威在后來的設計方案中發現了這一缺憾并改正了他的設計方案,使得流線型冰箱在美國熱賣。據此他也勸誡他的雇員“不要盲從時尚,脫離功能的形式,不論怎樣美麗,也是毫無價值的。”由此可見,對于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的把握,不但可以促進設計的完善和改進,更可以引導市場的走向。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到現在也不過才經歷了十幾年的時間,很多市場經濟的運作機制和法制建設還很不完善,這也同時影響到了設計藝術的“市場運作環節”。不重視市場經濟大環境的建設,而一味地停滯在技術層面的探索,必然導致設計方案的盲目性和市場運作效果不佳的狀況。在針對設計藝術的市場化方向進行研究的同時,各種面對消費者和消費心理研究的設計理論應該也引起設計師足夠的重視。我們知道,就單個的人來說,其需求大體可以分為“個體保存”和“追求”兩個不同的層次,在個體保存的前提下追求審美愉悅是市場大眾的普遍消費準則。從蒙昧時代逐漸走向文明社會的我們,逐漸由個體保存發展出“集團保存”,用來保護集團的整體利益不受侵犯,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團就要通過各種手段來維持本集團的利益。當這種利益達到平衡時,雙方可以相安無事,但當利益平衡被打破時,便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戰爭。而戰爭帶來了環境的破壞和重建。設計師正是在這種往復循環的過程中發揮作用的。無論是建筑師、工業設計師、平面設計師還是藝術家,其生存的環境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著他們創作的過程,這就更要求設計師有著長遠的和發展的設計眼光,準確地對自己所處的時代(時間軸)、生存的社會環境(物質軸)和相關的制度體系、法律體系(制度軸),以及當時人們的消費心理和設計師應該具備的足夠的思想層面的知識儲備(精神軸)等有所把握,只有在這種多重軸向的分量定位中,才能真正做到“把握時代的脈搏”,做出更好的,符合實際情況的設計作品。

我國在設計藝術教育方面的探索工作,自20世紀初期以來,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得益于前輩藝術家和設計師的不懈努力,我國對于設計藝術教育方面無論在西方設計思想的引入,還是在本土化設計思想的延伸和發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了廢科舉、興學堂的命令。1906年,南京兩江優級師范學堂(東南大學和中央大學的前身)創立,開啟了中國新式美術教育的先河。當時仿照西方和日本的藝術設計專業設置的課程,在圖畫手工科開設了素描、水彩、油畫、用器畫、圖案畫,中國傳統繪畫等專業課,手工課還有金、木、竹、漆等門類的手工藝課程,其他課程還有外文、中文、以及與測繪有關的一些物理、幾何課程等。此后,各地相繼效仿兩江優級師范學堂的做法,先后出現了保定優級師范學堂圖畫手工科、杭州的浙江優級師范學堂圖畫手工科、廣州的廣東優級師范學校圖畫手工科等等。1918年,我國第一所由國家興辦的美術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前身)成立,當時學校設立了中國畫、西洋畫和圖案三個系。1928年,杭州成立了國立藝術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1929年,學校又更名為“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設有繪畫、圖案、雕塑三個系。

在我國早期的設計藝術教育方面,一些留學海外的學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陳之佛于1918年留學日本,隨后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即今東京藝術大學)工藝圖案科學習,1923年回國后曾在上海、廣州、南京等地擔任圖案設計科的教授工作,引入了日本對于設計藝術的一些先進理念。劉既漂、龐薰、雷圭元等留學法國,并陸續回國擔任圖案設計教育的工作,他們引入了歐洲的一些對于設計藝術方面的理論思想,都為我國的現代設計藝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⑤。

我國早些年把“設計藝術”稱之為“圖案”、“工藝美術”或“美術工藝”。這里有必要對這幾個概念進行澄清,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設計藝術”的概念在我國的切實意義。“圖案”,顧名思義,即是“圖形化的設計方案”之簡稱,《辭海》藝術分冊中對于“圖案”條目的解釋是:“廣義指對某種器物的造型結構、色彩、紋飾進行工藝處理而事先設計的施工方案,制成圖樣,通稱圖案。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結構,別無裝飾紋樣,亦屬圖案范疇(或稱立體圖案)。狹義則指器物上的裝飾紋樣和色彩而言。”《現代漢語詞典》中“圖案”的條目解釋則是:“有裝飾意味的花紋或圖形,以結構整齊、勻稱、調和為特點,多用在紡織品、工藝美術品和建筑物上。”

⑥我國二十世紀早期的著名圖案設計家陳之佛先生于1928年應廣州美術專科學校聘請,擔任圖案科主任,并在廣州舉辦了第一次圖案作品展覽會,同年他也提出:“換言之,即使我們要制作用于衣食住行上所必要的物品之時,考慮一種適應于物品的形狀、模樣、色彩,把這個再繪于紙上的就叫圖案。”

⑦雷圭元先生在其《圖案基礎》一書中對于圖案的定義綜述為:“圖案是實用美術、裝飾美術、建筑美術方面,關于形式、色彩、結構的預先設計。在工藝材料、用途、經濟、生產等條件制約下,制成圖樣,裝飾紋樣等方案的通稱。”

⑧俞劍華先生更是在1929年出版的《最新圖案法》總論部分寫道:“圖案(design)一語,近始萌于吾國,然十分了解其意義及畫法者,尚不多見。國人既欲發展工業,改良制造品,以與東西洋相抗衡,則圖案之講求,刻不容緩;上至美術工藝,下迨日用什器,如制一物,必先有一物之圖案,工藝與圖案實不可須臾離。”

⑨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對于“圖案”的理解,在過去和現在的理解上是有偏差的。過去,我們沿用了日本學者手島精一提出的“圖案”的概念,這是為了改變傳統手工藝中制作與設計混為一體、隨意性強的做法,從而在工業生產中把圖案(設計)和工藝明確地區分開來。

⑩這種對于圖案這一概念的理解,顯然不能完全適應當時的機械化生產的需要而逐漸被“工藝美術”(或稱“美術工藝”)這一概念所取代。

陳之佛先生對于20世紀初期歐洲和日本的設計運動比較熟悉,他曾先后撰寫《現代表現派之美術工藝》(1929年)、《現代法蘭西之美術工藝》(1932年)和《歐洲美育思想的變遷》(1934年)等文章,介紹了西方的工藝美術運動和第一屆世界工業博覽會的情況。“工藝美術”這一概念也隨著歐洲“工藝美術運動”的思想逐步引進到我國。嚴格意義上來說,“工藝美術”是一個復合詞,工藝在我國古代有專指,所謂“工”泛指工匠藝人、手工業勞動者。在古籍中單獨用“工”字時,有工藝、工巧、精巧、精致、擅長之意。又作為官名,有時還特指從事音樂藝術的樂師。而“藝”呢,最初意為種植,后也指才能、技藝、準則、限度。美術則是一個外來的詞語,泛指造型藝術。因此,在工藝美術一詞的使用之初,還同時存在著圖案、實用美術、實用藝術等異形同質的概念,人們試圖對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進行解說,而其本質和趨向則是一致的。而此時,中國正是新興而薄弱的大機器工業化生產時期,工藝美術又在某種程度上被植入了“工業設計”的概念。當然,“工藝美術”和“設計藝術”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共通的屬性:其一,從內在屬性講,它們都表現出技術與藝術的融合,需要一定的技術加工手段、物質材料和能源的支持,這就使得二者都表現出需要自然學科支持的態勢。其二,從外延屬性來講,它們都受到特定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藝術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表現出人文內涵的屬性。

無疑,現代設計藝術的概念是隨著工業革命的成果――機械化大生產這一經濟模式發展起來的,以傳統的“圖案”、“美術工藝”或“工藝美術”來限定“設計藝術”的概念已經不再夠用了,盡管設計藝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曾經以不同的面貌在我國出現,但是今天“Design”(設計)的含義愈加寬泛了,可以說凡是具有目的性的改造人為事物的活動都能稱之為設計。因此,在這一背景下,將傳統的“圖案”、“工藝美術”(或“美術工藝”),甚至于伴隨著機械化大生產而發展起來的“工業設計”的概念相互區分開來,更有助于理解“設計藝術”在當代視野下的發展狀況。

傳統的工藝美術與現代化大生產背景下的現代設計藝術之間,既存在著明顯的區隔,也在某些層面有互通之處,厘清二者的關系能夠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當代我國設計藝術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今天為社會所普遍接受的觀念是,設計為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它是與工藝美術或傳統手工藝直接對抗的。1851年在倫敦舉辦的第一屆世界工業博覽會上,暴露出了機械工業產品的粗制濫造,造型丑陋且無人情味的諸多弊端,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創始人威廉•莫里斯(1834-1896)提出了“只有藝術家動手做出的東西才是真正完美的”理論,由此直接引發了新藝術運動,而且也對歐美大陸的現代設計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近展起來的機械化大生產的特點是以分工協作的“流水線”式的作業系統為基礎的,這種作業系統的優越性是能夠借助機械化的力量,快速高效地生成工業產品,以批量生產來滿足社會最廣泛的需求;然而,其缺憾也在于此,由于生產工序的僵化,工人生產方式的變化,原先存在于傳統手工藝美術中那種溫情脈脈的人文氣息逐漸被抹殺,而造成了“工人”與“藝術家”的分野。

我國的現代設計藝術在不斷地認知傳統工藝美術和不斷地揚棄20世紀以來的工藝美術理念中獲得的,而這個過程從藝術院校的系名變化中也能窺見一斑,最先是工藝美術系,下設專業稱為實用美術,有別于“純藝術”(國、油、版、雕),包括:裝潢設計、服裝設計、染織設計、工業設計、環藝設計等,其后是設計系,現在是設計分院,而其下設專業基本保持不變。隨著我國高考擴招政策的全面展開,設計類專業每年的報考學生數不斷攀升,慕名而至的學生更是人數眾多,但是在眾多的設計類院校的學生中,恐怕對于傳統工藝美術和現代化機械大生產背景下的現代設計藝術之間的關系的理解,還是混沌的多于清醒的,工藝美術與設計藝術之間的這種互為依存、互為價值的,甚至可以說是休戚與共的關系,依然沒有引起眾多的從事設計藝術工作的設計師們的重視。因此,“對于傳統的、經驗型的工藝美術教育而言,設計教育新模式的建立具有革命和創造的意義。舊有的工藝美術教育帶有濃厚的經驗成分和偏重‘美術’的思想,不能適應大工業化社會對設計人才的培養的需要,畢業學生更多地偏向于‘藝術型’而不是‘設計型’,傳統的工藝經驗與以繪畫代替設計的思想成為這種設計教育不能適應時代要求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明確為大工業生產提供設計、提供設計人才的方向應當是設計教育的目標,如果培養的不是設計師而是畫家,培養的不是面向大工業生產的設計師而是新的手工藝工作者,這種設計教育就應當是值得思考的。在設計教育中,必須樹立設計的觀念,即必須拋棄以美術為基礎的教育方式,高度重視技術、科學、經濟、生產條件等各方面的因素,確立為大工業生產提供設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提供設計人才的方向,在培養和造就學生的創造能力、動手制作能力、設計能力上下功夫。”

B11當然,這種“傳統工藝美術教育”和“大工業生產的現代設計藝術教育”之間的區別有時并非界限明顯。工藝美術在藝術研究中不斷被肯定,展現出獨有價值的同時,也成為藝術結構分析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和參照系。從18世紀的工業革命后出現純藝術與實用美術的分野,一直到20世紀的藝術理論家發出“藝術在某一層次上就是技術”的論述,使我們逐漸認識到對藝術的起源、藝術發展史、藝術家,甚至某些藝術現象的分析都不能完全分離對工藝美術的研究,因為它已經成為一面透射現代設計藝術發展的鏡子。它在物質性層面與現代設計藝術的互通,能更清楚地反映出一個時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特色,這時的工藝美術不再局限在造物藝術的框架之內,它的枝蔓已延伸到民俗學、藝術學、文化人類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使人們從文化的角度對工藝美術有了―個全新的認識。這對于設計來說無疑又打開了一扇拓展思路之門,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設計也是工藝美術體現存在和藝術價值的手段和方式。因為我們無法擺脫傳統工藝美術思想的影響,而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又必需適時適量地對傳統工藝美術思想進行修正,因此只有在工藝美術和現代設計藝術中間找到一種可以相互磨合的平衡點,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國當代設計藝術的優勢。

毋庸置疑,當前的設計藝術是從“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中走出來的,因此,對于當代視野下的設計藝術,要理解它的深刻內涵,更需要從“現代主義”設計,甚至更早的工業革命時期的歷史維度中去尋求發展的脈絡。這不僅涉及到設計藝術自身的定位問題,更是每個設計藝術工作者體現其設計風格,把握自身發展方向的必由之路。

① 赫伯特•A•西蒙著,楊礫譯《關于人為事物的科學》,出版社,1985年版。

②李硯祖編著《外國設計藝術經典論著選讀(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頁。

③同上。

④凌繼堯、徐恒醇著《藝術設計學》,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頁。

⑤同④,第210-212頁。

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85年版,第1161頁。

⑦陳之佛《陳之佛文集》,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頁。

⑧雷圭元《圖案基礎》,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版,第3頁。

⑨轉引自李硯祖《建立中國的設計藝術學》,《設計藝術學研究》,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