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啟蒙教學重點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6: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鋼琴啟蒙教學重點,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樂器之王鋼琴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傳入中國也有將近二百多年的歷史了。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鋼琴教育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彈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學齡也越來越小。這些現象雖然推進了鋼琴教育的發展,但對教授鋼琴的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鋼琴教育是一門非常專業的藝術學科,特別是在幼兒鋼琴的啟蒙教學上,則更具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可以激發孩子最大限度的學習熱情,因此,在鋼琴啟蒙教學中,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是第一位的。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依據孩子的性格特征,采用引導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音樂興趣。對幼兒鋼琴啟蒙教育來說,首先應當讓孩子對音樂表現出較高的喜好,通過興趣的培養,來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學習彈奏手型的時候,老師不妨用形象的語言去“打比方”,可以將半圓的手型比方成小屋子,手背是房頂,手指頭是房子的大柱子,房頂是圓形的,因此手背要向外隆起,而柱子要穩就需要手指頭的有力支撐,否則小房子就會倒了。
二、營造和諧的音樂環境
好的音樂環境可以使孩子舒服的、順其自然的受到音樂的熏陶,因為這類感受是多方面的。良好的環境可以營造舒適的氛圍,當這種作用反應到孩子身上時,他們就會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音樂也能對對幼兒的身心有很好凈化與熏陶的作用。假如家里面擺設一架鋼琴,孩子在同齡人當中就會有一種優越感,如果親手彈奏出動聽的樂曲,對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他各門功課的學習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因此,培養孩子對鋼琴的喜好,應該最大限度的提供給他們諧的學習環境和培訓。
三、規范的教學方法和多樣化的教學模式
在鋼琴教學的啟蒙階段,教學方式要規范,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給孩子打好堅實的基礎, 所以鋼琴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運用科學合理,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與認識的教學方法。幼兒的模仿能力極強,所以,教師演奏時的動作、手型、姿勢、表情都會使兒童受到極大地感染,通過模仿與理解就會比較準確快速地學到新知識,并且能夠熟練的掌握一些技能技巧,運用到演奏的過程中。基于此,教師就應當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比如使用PK的形式進行回課;開展學生與家長的交流活動會,讓學生之間談談學琴的體會,家長之間說說怎樣才能讓孩子練好琴等等,另外還可以用競賽的方式調高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具有互相比拼的意識。
四、計劃科學的練琴方法
運用科學合理的練琴方法,找到適合于孩子自己的練習途徑,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反映出孩子練琴態度的積極性,鋼琴教師在幼兒教育階段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一)開始的時候要慢練。幼兒在剛開始學的階段,彈奏的能力比較弱,練習新曲子的時候,切忌急躁。慢練能使孩子對曲譜當中的各種要求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應,讓大腦、手指和鍵盤有足夠的時間來相互統一協調。最重要的一點是,慢練能夠夯實學琴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出現錯指法和錯音的機會與頻率。
(二)分段練。在學習比較長的曲子時,如果沒有掌握方法,就會感到很吃力的,也影響到識記曲譜。所以,將曲譜分成小段來練習,可以降低難度,增強孩子的理解與把握。
(三)難點與重點單獨練習。相對于這一點,對幼兒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首曲子當中出現的一些技術難點與重點,一定要反復練習,如果沒有掌握這些要點,彈奏時就會出現整體的節奏不協調、不統一。不反復練習,難點的問題就會變得越發突出,掌握起來比較困難。
(四)分手練習。為了對每一個聲部都了如指掌,有些曲子在練習時一定要分手練,因為只有通過這樣的練習,才能夠取得化難為易的效果。
五、家長的配合與輔導
篇2
【關鍵詞】啟蒙階段;鋼琴;音樂教學;教學強化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2-0206-02
在當今文化的熏陶下,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在啟蒙階段中融入鋼琴這門音樂課程的重要性。所以為兒童提供科學合理的方法,增強其學習鋼琴的能力非常必要,能夠為他們以后的發展打牢基礎。鋼琴學習屬于音樂教學范疇,在啟蒙教育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個人的音樂素養都應該從小開始培養,但是很多家長和教師都誤認為學鋼琴就是反復練習,這種做法反而使得兒童產生抵觸情緒,本文通過分析兒童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兒童鋼琴學習的興趣。
一、鋼琴教學中影響兒童音樂興趣的因素
(一)孩子淪為學習的機器
在中國社會環境的影響下,所有家長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鳳、望子成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家長們在孩子啟蒙階段就給孩子報很多的培訓班,一個孩子可能要同時上4到5個培訓班,包括:音樂、美術、奧數、國際象棋和語文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徹底淪為學習的機器,對任何科目的學習都產生厭倦情緒,即使孩子原來對鋼琴感興趣,也沒有精力和心情去學好。
(二)教學模式落后
相對于國外,我國在音樂啟蒙發展上比較晚,而且目前使用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適用于現階段鋼琴的學習。如今,我國鋼琴教學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對一,即一個老師教導一個兒童,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給兒童提供針對性的教學,但是卻不利于培養兒童創新能力,很多兒童對于這種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學的模式不感興趣。
(三)師資力量薄弱
啟蒙教育階段,對兒童影響最大的是教師,因此,在兒童鋼琴學習,其啟蒙老師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國內兒童音樂教師師資力量比較薄弱。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當今社會對鋼琴啟蒙老師需求大,而啟蒙鋼琴教師缺少,很多啟蒙培訓機構和家長找不到優秀的老師,只能退而求其次,導致很多沒有受過專業啟蒙教育培訓和素質較低的人成為鋼琴啟蒙老師,這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兒童音樂興趣培養的欠缺。
二、培養兒童鋼琴學習中興趣的必要手段
(一)培養兒童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在面對兒童的啟蒙教育時,應該保持理智,不跟風不隨波逐流,聽從兒童意見,給兒童合理報培訓班。鋼琴是樂器之王,其優美的旋律會吸引很多兒童的注意,促使兒童學習樂趣的培養,只有這樣,兒童才能夠對鋼琴的學習抱有積極的心態。
(二)豐富教學模式
我國的鋼琴啟蒙老師,應該摒棄陳舊教學模式,不斷思考、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創新,以豐富鋼琴啟蒙教學模式。例如,鋼琴啟蒙老師可以以日本鈴木音樂教育理論為創新基礎,鈴木教學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在20世紀中葉,由日本著名音樂家鈴木鎮一創立。該教學法強調使用樂器有效的表達感情,培養兒童的音樂素養以及完善兒童的人格,同時,該教學法認為鋼琴的學習不是單調的反復練習,而是應該為兒童多創造聽的機會,即以聽為主,促使兒童先學會模仿和聽,這樣孩子才能更深入的接觸音樂、認識音樂和學習音樂,進而激發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
(三)打造具備專業素養的教師
教師專業素養表現在很多方面,例如:專業知識素養、教學素養、師德素養和心理素養,因此,打造具備專業素養的教師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該引進國外優秀的鋼琴教師,以培養出更具有專業知識素養的教師。其次,借鑒國外優秀理論,用來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例如,降奧爾夫音樂教學理論運用到鋼琴教學中,該理論極具獨特性,認為音樂教育應該采用全新、反傳統的觀念和方法。同時,該理論認為,兒童不應為學而學,應以提升自我的音樂修養為目標,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音樂表現力,教師如果能夠靈活運用這套教學理論,那么一定能夠使孩子的鋼琴啟蒙受到更好的教導。再者,教師一定要把自我師德培養好,尊重兒童,不因任何原因有差別的對待兒童。最后,教師應該加強心理素養,秉承著教書育人這個神圣的使命,同時,以豁達的心態、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百折不撓的勇氣、樂觀向上、樂于助人等品質影響兒童,并以熱愛生活、積極的人生態度帶動兒童。
(四)創新培養兒童音樂興趣教學模式
1.合理編排課時。鋼琴課程設置一般為每周2個課時連續授課,從單次學時來說,90分鐘教授一個內容是很充分的;但是從周課時來說,大部分兒童認為一周只有2個課時時間相對較少,使得每次學習結束,并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技能復習與練習,導致兒童新內容忘了舊內容,教學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鞏固,不利于兒童的發展。因此,在不影響其他課程教學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增加鋼琴教學的周課時,例如,每周增加一個課時或者每兩周增加兩個課時,專門抽出一些時間安排舊內容的復習、練習,提高教學效果。
2.優化教學組織實施方式。教學的組織實施形式關乎兒童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目標是否能達成,因此需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兒童性別、鋼琴功底、兒童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學計劃安排等。具體教學組織過程中,對基礎不同的兒童,因材施教,實施分層式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兒童在其能力范圍之內都能學到最多的鋼琴知識。對鋼琴功底較弱的兒童,將其單獨編組進行多次、重復教學,通過強化訓練提升其能力。
3.拓寬教學內容。現階段,大部分的兒童均認為,鋼琴課程內容是偏向技能訓練,對音樂美學、藝術欣賞等與鋼琴有關的周邊內容涉及較少,這對于培養兒童鋼琴教學中音樂興趣的目標是不相符的。因此,教學中不但要重視鋼琴技能學習,也要增加理論知識教學,例如選擇一些鋼琴欣賞、音樂欣賞等內容,使得兒童能夠趨向于全面發展,有利于其學習興趣的培養。
4.創新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手段,在重技能的同時也能增加教學趣味性。以音樂為切入口,引導兒童深入感知、體驗各類音樂,進而伴著音樂節奏做出有節律的肢體動作,使其能充分感受鋼琴之美。另外,可以采用觀看歌舞劇或鋼琴游戲等方法,激發兒童對鋼琴的學習欲望,達到將“要我學”轉變“我要學”的教學目的。
鋼琴啟蒙教學不再單純以學為主,而是以培養音樂欣賞能力和興趣為主,教師們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聯想、模仿,從而激發其興趣,調動其學習主動性,促使孩子體會到鋼琴之美。鋼琴的啟蒙教育屬于音樂領域,所以,為了強化兒童鋼琴教學興趣的培養,教師應該從音樂入手,首先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其次采用創新的教學模式,體現教師的專業素養,促使孩子把兒童鋼琴學習當成興趣愛好來學習,而不是強逼的去枯燥、反復練習。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能把孩子的鋼琴教好。
參考文獻:
[1]李榮輝.淺析音樂教學中游戲的意義和作用[J].遼寧教育,2010(06).
[2]黃亞萍.學前兒童鋼琴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11).
[3]李艷.淺談兒童音樂學習心理特點與音樂教學方法的改進[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0).
[4]夏煒焱.兒童學習鋼琴現狀分析及對策[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7(04).
[5]盧蕾.論兒童學習鋼琴[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6(S1).
篇3
關鍵詞:高師鋼琴;《鋼琴基礎教程》;》《高等音樂(師范)院校鋼琴分級教程》;《鋼琴》;教材改革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2172(2017)01-0137-05
隨著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育的迅速發展,教師和學生對鋼琴教材的要求也日益增強。區別于鋼琴表演專業的教材,專門為師范類學生編寫的系統全面的鋼琴教材并不多。筆者通過對國內多所高校高等音樂師范專業的電話隨訪,了解到目前最常用的還是1983年版的《鋼琴基礎教程》。近年來,又有多套高師鋼琴教材陸續問世,不過均沒有得到全面普及。本文選取其中較具代表性的三套教材,也是四川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近十年來運用得較多的三套教材:1983年由韓林申等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師范院校試用教材《鋼琴基礎教程》(以下簡稱《基礎教程》);2004年由楊鳴主編,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高等音樂(師范)院校鋼琴分級教程》(以下簡稱《分級教程》);2006年由李和平等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和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教材《鋼琴》(以下簡稱《鋼琴》)進行研究,從教材編排結構,教學材料選擇等方面對三套教材進行對比評析,通過對這幾套教材的研究凸顯作者的編寫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對高師鋼琴教材的進一步改革提出新的設想。
一、三套高師鋼琴教材的對比評析
(一)基本概述
《基礎教程》共4冊,每一冊都由淺入深地精選了各種類型和體裁的曲目多首。教材的內容和進程是按1981年頒發的《高等師范院校鋼琴教學大綱(草案)》編排的,從出版至今已30余年,是多年來高師鋼琴專業最常用也是沿用時間最久的教材。編者在后面又做了幾次修訂再版,本文暫不把修訂版列入研究范圍。
《分級教程》共6冊,分11個級別來編排,每一級都分別精選了基本練習、練習曲、復調曲、大型樂曲、中小型樂曲和四手聯彈幾種體裁的曲目多首。此教材是順應新時期音樂師范專業學生的增多和學生水平的提高而編寫的。“這套教程由預備級入門,有針對性地在曲目編排和教學方法上做了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力求給高校的鋼琴‘白丁’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新作品,其中有些是首次發表,并在曲目的難度和多樣性方面上作了進一步的拓展。
《鋼琴》共4冊,每冊8個單元。每一單元循序漸進地安排了鋼琴基礎知識、鍵盤練習、基本技術練習、練習曲、樂曲、四手聯彈,鍵盤和聲練習、歌曲伴奏以及不同時期流派鋼琴音樂的簡介和鋼琴曲等內容。這套教材是在21世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編寫的,在教學材料組織、范例選取、活動設計、練習要求等方面,力求突出教材的“師范性”。教材吸收了國內外現代鋼琴教學的先進理念,注重課程之間的相互滲透,曲目選擇也更加多元化。
(二)三套教材編排結構對比
1.《基礎教程》(一至四冊)按學年分冊的結構方式來編排,每年使用一冊。每一冊把本學年要學習的練習曲、小樂曲、復調曲、大型樂曲、歌曲伴奏改編曲、四手聯彈等曲目混編在一起。這種編排結構,有效地針對了大學生的學習特點,便于教師和學生按學習進度來選擇曲目,對于高等師范專業的學生特別適用。但是教材中沒有把曲目進行歸類,順序也有些混亂,選擇曲目時比較耗費時間。
2.《分級教程》(一至六冊)按預備級到十級分級數的結構方式來編排,沒有具體指定哪個學年彈幾級,鼓勵學生按自己的程度靈活選曲。在每一個級別中,除了預備級按斷奏部分、連奏部分、踏板、合奏練習幾個板塊來編排,一級到十級每個級別都分為基本練習、練習曲、復調曲、大型樂曲、中小型樂曲、四手聯彈幾個板塊,每個板塊都精選了數首曲目。這種編排方式條理清晰,生在選擇曲目時更容易一目了然。
3.《鋼琴》(一至四冊)選用了更加靈活的編排結構,它跟《分級教程》一樣以曲目體裁為主線來劃分版塊,同時又加入了新的結構編排元素。首先按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地分為4冊,其次每一冊又分別包含了約8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結構安排上,每一冊又各有不同,各冊各單元設計安排的內容豐富多樣,既有相同板塊,又隨進度作相應增減。如第一冊第一單元中以基本知識的講解和鍵盤練習來編排,然后逐步增加音階、練習曲、樂曲;第二冊開始減少了音階,增加了鍵盤和聲;第三冊增加了歌曲伴奏;第四冊又按音樂史的時間為序、音樂風格對曲目來進行編排。這種新穎的編排方式,與音樂史的學習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曲目的同時,又對各個時期音樂的風格和流派加深了解,可謂一舉兩得。
總之,三套教材在編排結構上都體現了編者的清晰思路,雖各有特點、自成體系,但均具有由淺入深的邏輯性。
(三)三套教材選用教學材料的對比
傳統的鋼琴表演專業教材,一般包含基本練習及四大件(練習曲、復調曲、中小型樂曲、大型樂曲)幾部分內容,而高師鋼琴教材在此基礎上,還需要針對專業特點增加師范性的選材。
這三套教材在傳統的教學材料基礎上,均增加了師范性的教學材料且各有側重。下面就此具體進行比較評析。
1.啟蒙階段教學材料的選擇
高等師范音樂專業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甚至在進校之前從未接觸過鋼琴。所以三套教材都針對啟蒙階段的學生安排了相關學習內容。
《基礎教程》在第一冊的開始部分安排了音符鍵盤對照表,從兩首單手的斷奏練習和三首雙手的斷奏練習開始,然后就進入連奏、雙音練習了。相比于之前表演專業傳統啟蒙教材(如《拜厄鋼琴基本教程》),此教材選材非常精煉且重點突出,特別是在有些曲目的前后有簡短的文字講解,非常有利于學生結合老師的講解對樂曲進行理解。可惜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中對彈奏姿勢、手型、指法都未做文字和圖示的講解,斷奏、連奏的練習曲目偏少,學習進度顯得稍快了一些。
《分級教程》花在啟蒙階段的篇幅相比起來就要多一些,整個預備級整整32頁都是針對啟蒙階段的學生安排的內容。一開始有指法標記圖、鍵盤音符圖,然后是斷奏部分的演奏姿勢講解和圖示,單音、雙音斷奏和跳音練習,接下來是連奏的文字講解和圖示及16首連奏的小曲,這部分編者給了相當多的比重。
接下來編者的創新點是在啟蒙階段引入了踏板。在傳統的表演專業教材中,因為啟蒙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個子小,夠不著踏板,所以較晚才引入踏板練習,而在《分級教程》里,編者針對高師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了他們身體的成熟和理解能力強的優勢,在啟蒙階段就開始踏板的學習,對學生迅速掌握鋼琴技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此教材中有踏板的圖示,踏板用法詳細的文字講解及3首練習踏板的曲目,學生在學習了這部分內容之后,對鋼琴踏板的用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以后的學有裨益。
預備級的最后一部分是合奏練習。有四手聯彈、與老師的合奏、鋼琴二重奏。這些練習對啟蒙階段的學生來說,既呈現了多聲部音樂的層次性,鍛煉了學生的多聲思維能力,又展示了音樂形式的多樣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鋼琴》第一冊的第一、第二單元共24頁都是啟蒙階段的內容。與前兩套教材相似的內容有:鍵盤音符對照圖、鋼琴彈奏基本姿勢與手型講解、手型圖示、指法標記圖示、以及非連音、連音、跳音的文字講解和練習的曲目。
此教材選材創新之處是在啟蒙階段專門講解了黑鍵和白鍵、升降號,而且特別進行了專門的黑鍵練習,并引入了“五指音型”這個概念,把啟蒙階段的手指練習和調式調性的學習相結合。這樣選擇教學材料充分利用了高師學生音樂理論知識基礎的優勢,讓學生在學習鋼琴技巧的同時加深了對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促進。
2.基本技術練習的選擇安排
音A、琶音、和弦等基本技術練習是鋼琴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基礎教程》由于篇幅的限制,除了第一冊啟蒙階段有少數幾首手指連奏的基本練習外,沒有其他基本練習的內容。師生需要從另外的教材中補充基本技術練習使用。
《分級教程》把基本練習作為重要的內容,從第一級到第十級每一級都安排了相應程度的音階,琶音,從C大調、a小調的音階,主三和弦琶音開始逐漸加深難度,直到最后的24個大小調三度、六度、八度音階,屬七、減七和弦琶音,每一級的彈奏速度均有詳細的量化標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對學生系統地掌握調式調性知識和手指基本技術的提高有極大幫助。
此教材從一級到六級還安排了非常具有“師范性”的內容:I-IV-V-I和弦連接的練習,并詳細地標注了指法。此項內容把高師鋼琴課、和聲課與即興伴奏課的學習巧妙地融合起來,既練習了和弦彈奏的基本技術,又熟悉了和聲課中基本的和弦連接,并為編配即興伴奏打下堅實的基礎。
《鋼琴》在基本技術練習的內容安排上比重雖不是很重,但更加注重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更加強烈地體現出“師范性”。從第一冊第二單元開始,手指練習就和調式調性的學習結合起來,首先在鍵盤的不同音區上彈奏大調前五音,然后安排了練習音階前五音和主和弦的小曲,要求學生分別用連音、跳音與非連音方法彈奏,邊彈邊唱,記憶各調的鍵盤與音高位置。這部分內容讓學生在啟蒙階段學習基本的觸鍵方法的同時也接觸到了調式調性與和聲連接,讓學生同步進行理論和實踐的學習。
第三、第四單元進入音階練習之前詳細講解了音階的音程結構,和弦練習更是詳細地列出了I、IV、V級和弦及其轉位,每個和弦都有和聲標記和指法標記,特別適合初學者。五單元開始基本練習移到了附錄,指法、和弦標記仍然一一標注。進入第二冊音階琶音和弦練習逐漸向鍵盤和聲練習過渡,鍵盤和聲這部分在下一節進行論述。
三套教材在基本技術練習教學材料的安排上,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隨著高等音樂教育專業的發展,高師鋼琴教材越來越需要符合自身專業特點的選材,充分地體現“師范性”特征。
3.“四大件”的選擇安排
練習曲、復調曲、中小型樂曲、大型樂曲在鋼琴教學中通常被稱為“四大件”,是鋼琴學習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學習內容。三套教材中“四大件”都是比例最重的部分。
《基礎教程》所選曲目,從歐洲的巴洛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到中國作品等都普遍涉及,近現代作品偏少。《分級教程》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之前不常見的作品,如勒穆瓦勒、雷斯霍恩、拉克、泰勒曼、漢吉維爾德、梅西安、亨德米特等外國作曲家的作品,以及周靜、常平、馮石、陳怡、宋迪等中國作曲家的作品,近現代作品比例增多,曲目難度有所加大,曲目的數量也有所增加。《鋼琴》除了上述兩套教材所選各個時期的曲目之外,還特別增加了爵士風格的鋼琴作品。
從三套教材“四大件”鋼琴曲目的選擇中可以看出,高師鋼琴教材在選曲的廣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斷拓展。今后,音樂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需要更多的不同類型和風格的鋼琴作品充實高師鋼琴教材。
4.鋼琴合奏練習的安排
四手聯彈,雙鋼琴等合奏練習,能鍛煉學生的多聲部思維能力,并增加學習的興趣。三套教材都安排了少量的合奏練習。
《基礎教程》的第一、第二冊均在末尾部分有幾首四手聯彈的曲目。《分級教程》從預備級到第四級每一級都安排了合奏練習,以四手聯彈為主,還包括與教師合奏、鋼琴二重奏和簡單的室內樂,第七級中還有一首雙鋼琴作品。《鋼琴》第二、第三冊每單元有一首四手聯彈曲目。
三套教材對鋼琴合奏的曲目安排均稍顯單調,曲目少、類型單一,對雙鋼琴、室內樂、鋼琴協奏等內容幾乎沒有涉及。
5.“師范性”教學材料的安排
高師鋼琴教材區別于表演專業教材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體現出“師范性”特色。高等師范音樂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工作,能為歌曲彈奏、編配伴奏和自彈自唱是他們需掌握的極為重要的能力。這三套教材在教學材料的選擇上都專門安排了鍵盤和聲、歌曲伴奏、自彈自唱、伴奏編配等提高伴奏能力的“師范性”教學材料且各具特色。
《基礎教程》雖沒有專門列出歌曲伴奏的板塊,但是專門選擇了一些可以當作歌曲伴奏練習的鋼琴曲,其中有些本來就是一首伴奏曲。如第一冊的《老黑奴》,第二冊的《啊,我的太陽》《桑塔?露琪亞》《馬賽曲》《嘎達梅林》,第三冊的《重歸蘇蓮托》《桂花開放幸福來》《滿江紅》《歌唱祖國》,第四冊《跑馬溜溜的山上》《同志們,勇敢地前進》等都是直接練習伴奏的曲目。在練習這些曲目時,學生會接觸到常用的和聲連接、柱式和弦、分解和弦及半分解和弦等基本的伴奏織體,為自己編配伴奏做準備。
《分級教程》也沒有專門的歌曲伴奏板塊,但有些曲目也是專門為伴奏能力提高編選的歌曲改編曲。如第一級的《采花》,第二級的《公爵的歌》(選自歌劇《弄臣》)、《夏日最后的玫瑰》,三級的《崖畔上開花崖畔上紅》,六級的《敖包相會》(內蒙民歌)等。練習這些曲目同樣有利于學生熟悉基本的和聲連接和伴奏音型,為歌曲伴奏的學習打好基礎。
《鋼琴》曲目編排中也同樣安排了多首歌曲改編曲,如第一冊第六單元的《故鄉的親人》,第七單元的《嘎達梅林》《費加羅的詠嘆調》,第八單元《小鳥》,第二冊第三單元《在北京的金山上》,第五單元《茉莉花》,第七單元《我親愛的爸爸》。第三冊第六單元《愛情的喜悅》,其中多首是高師聲樂課的常用曲目,還有中小學教材的曲目。此套教材的亮點在于:從第二冊開始,安排了鍵盤和聲的板塊,每一單元的和聲練習后都有幾首歌曲的伴奏編配練習和移調練習。這部分內容將樂理、和聲課,即興伴奏課與鋼琴課教學有機結合,對學生提高鍵盤運用能力有很大幫助,并為學生編配即興伴奏和彈奏歌曲伴奏打下基礎。進入第三冊后,還專門安排了歌曲伴奏的板塊,這部分的伴奏均是正譜伴奏,有些曲目還要求學生自彈自唱并進行移調練習。
從三套教材的對比中,可以看出《鋼琴》大大增加了歌曲改曲、鍵盤和聲、伴奏編配、歌曲伴奏等“師范性”教學材料的比重。“師范性”內容在高師鋼琴教材中比重的增加也是高師鋼琴教育日益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高師鋼琴教材改革設想
從以上對三套不同時期的高師鋼琴教材的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音樂教育工作者順應高等師范音樂專業的發展和學生學習的需要,在教材的編寫中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和創新,大大推進了高師鋼琴教材建設的發展。當前在新形勢下,高師鋼琴教材需要不斷發展與改革,筆者在此提出幾點改革設想。
(一)加強各學科間的交叉融合
在近年新編的高師鋼琴教材中,編者已經開始重視學科交叉融合的問題,如《鋼琴》中鍵盤和聲、歌曲伴奏等板塊,把樂理、和聲、即興伴奏等課程的學習內容與鋼琴課學習相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受益匪淺。今后,學科的交叉融合應進一步加強,除了樂理、和聲、即興伴奏外,還可以跟曲式、歌曲寫作、中外音樂史、聲樂等課程交叉融合,特別是之前的教材和聲樂課結合的很少,但恰恰高師學生彈唱能力的培養又是重中之重。因此,建議在教材中多增加彈唱相結合的訓練。
(二)選編中小學音樂教材內容入教材
高師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就要進入中小學實習,畢業后更是長期接觸中小學教材。如能把中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音樂欣賞等內容,選編進高師鋼琴教材中,讓學生提前熟悉它們,對教學實習和今后的工作會有幫助。如人教版初中《音樂》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要給學生講授“音樂家的故事:貝多芬與《月光奏鳴曲》”,在高師鋼琴教材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編月光奏鳴曲的一到三樂章,讓學生在練習的同時熟悉此曲的背景和貝多芬生平,為今后的教學做好準備。
(三)增加備選作品
鋼琴作品浩如煙海,高師鋼琴教材篇幅有限,只能精選部分代表性作品。建議今后的教材中增加備選作品目錄,這樣既節約篇幅,又讓師生選擇面更寬。無論是按級、單元來編寫,還是按曲目的時間順序或體裁編寫,教材都可在每個部分末附上幾首備選作品目錄,還可分重點練習和非重點練習(視奏或泛彈)的層次。如《鋼琴》第四冊中,每個單元是不同風格流派的幾首樂曲,書中每一單元約有6、7首曲目,在這些曲目后可增加幾首備選曲目。如第五單元印象派作品編人德彪西的《亞麻色頭發的少女》和拉威爾的《幽谷鐘聲》,這兩首曲目篇幅都較為短小,可在之后再列出一些印象派的經典作品目錄供學生學習參考,如德彪西的《月光》《焰火》《水中倒影》《歡樂島》,拉威爾的《水之嬉戲》《夜之幽靈》等。
(四)增加音頻視頻學習的資料
隨著互聯網網絡的高速發展,學生可以非常方便地查找各種音像資料。高師鋼琴課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通過欣賞音頻和視頻來增加他們學習作品的質量和數量。
高師鋼琴教材的作品后面可以附上建議欣賞的音頻視頻的演奏者和演奏版本資料,便于學生課余自行查找學習,并在課堂上和老師交流學習感受。同時在教材中也可列出一些補充曲目及版本,通過音頻視頻來學習,這樣也可擴充學生的學習內容。
結語
篇4
關鍵詞:啟蒙教學 聲音訓練 節奏訓練
蘇聯鋼琴家、教育家涅高茲曾說:“音樂是聲音的過程,正是作為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瞬間,也不是停滯的狀態,它在時間上是進行著的。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合乎邏輯的結論:這兩個范疇——聲音和節奏——在掌握音樂、掌握音樂表演這一問題上是主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能決定其余一切的首要要素”。聲音的掌握是每一個鋼琴彈奏者應該解決最首要的一個技術問題,就是要注重發音,彈奏得不科學就會發出不好聽的聲音,只有科學的彈奏方法和技巧,才能奏出美好的聲音。音樂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非常豐富,節奏就是其中之一,體現出音樂的時間組織形態,節奏對于音樂而言就像脈搏之于人的生命一樣。因此聲音和節奏的訓練在啟蒙教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在啟蒙階段為學生種下一顆優良的種子。
一、聲音訓練
聲音包括音高、音強、音色及音強等。在此討論的重點集中在放松、正確的彈奏出圓潤豐滿的聲音訓練上。正確發音的彈奏,主要的前提是放松,只有放松了,力量才能順暢的運送到指尖,彈奏出圓潤的聲音。彈奏者的手指落鍵后,要立刻找到放松的感覺,指尖站在鍵上,指尖以外的部位和其他不用的手指、手臂均處于放松狀態,不需要繼續施加壓力,這樣彈奏的聲音就自然、飽滿。學生放松程度因人而異,有些琴童天生較放松,相對容易掌握放松的狀態;有些琴童因緊張或機能原因較難做到完全放松,教師應該幫助其找到指尖的支撐點,支撐點站穩,手臂等關節才可以放松。如果肘部、腕關節和掌關節的不放松,力量就不能全部集中在指尖上,彈出來的聲音就會虛和不穩定。
從發聲學來講,鋼琴發音屬于物理現象,通過人敲擊琴鍵帶動榔頭敲打琴弦發聲。鋼琴發出什么質地的音色完全取決于觸鍵的動作。在這一瞬間里,使用什么樣的觸鍵方法直接影響到鋼琴的發音,手指離鍵的高低和運動的快慢也會影響發音。用敲打的力量彈奏,我們聽到的是打擊的聲音;用懶散的力量彈奏,鋼琴會發出軟綿綿的虛的聲音;用正確的彈奏法彈奏,鋼琴回饋給我們的是圓潤飽滿的聲音,三種聲音的區別就需要彈奏者靠耳朵去辨別,幫助自己找到一種延續音較多、聽著較自然的彈奏方法。因此最初學習階段,都從全音符開始彈奏,讓學生在時值保留時充分放松,并養成“聽”的習慣。
啟蒙階段三種最基本的觸鍵方法為非連音、連音和跳音。非連音的幾種彈法中,啟蒙階段接觸到的是肘關節自然上下彈奏的非連音。要求學生大臂自然下垂,以肘關節帶動手臂、手腕,力量集中在指尖自然下落在琴鍵上,并保持夠音符的時值,讓學生學會借助手臂力量彈奏,控制手指、手腕、手肘之間的協調。控制觸鍵力度,發出響亮、渾厚的聲音;連音通弧線來表示,線內各音從頭到尾保持連奏,要求學生從第一個音下鍵后,不要重新抬起手臂,而是用抬指的方法彈下一個音并同時放開前一個音,音和音之間要銜接流暢、指法過度自然、力度適中,強調歌唱性在連音彈奏中的重要性。跳音是在音符頭上用 “·”來標記,跳音和非連音的下鍵力量相同,區別在于非連音下鍵后停留在琴鍵的時間長,而跳音下鍵后停留時間短,至于短到什么程度,需根據具體的作品內容決定。跳音幾種彈奏方法中,初學者最先接觸是手臂跳音、手腕跳音、手指跳音,跳音彈奏法的選擇,也需要根據作品內容來決定。
教師在講解鋼琴彈奏的基本技巧如基本手型、手指力度、放松、手指觸鍵等問題后,一些彈奏中相關的基本因素也就隨之出現。如:對節奏型的了解與掌握、彈奏中節奏的準確性、左右手的配合、連貫的彈奏、手指的獨立性、手指彈奏的力度、音色的控制等。
例1
在《電貝司》這首八小節的曲子中,三種基本彈奏方式都出現了。首先要求彈奏者先看清楚譜號、調號、拍號,弄清楚手位及用什么樣的力度、速度彈奏。然后分析曲子結構,這首曲子的旋律線出現在左手,伴奏在右手,這就要求彈奏者控制左右手音量對比。教會學生用自然音量彈奏,根據曲子風格選定要求的速度和力度。這些都一一讓學生理解后教師就可以根據要求邊講解邊讓學生彈奏了。
二、節奏訓練
奏 節奏可以說是音樂的靈魂、骨架,是構成音樂的基本因素。節奏在音樂中的作用是必須掌握的。它包括速度、節拍等,始終支配著整個音樂進行以及音樂的表現。對于啟蒙階段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建立準確的節拍概念和培養具有音樂表現力的節奏感是非常重要的。節奏感的培養要建立在準確的節拍基礎上,它貫穿于鋼琴彈奏的始終,如果節奏問題不能夠很好地解決,那么對學生今后的鋼琴學習會有很大的影響。在啟蒙階段教學中如何訓練節奏呢?
邊數拍子邊彈邊唱是最基本的方法。除此之外,筆者在這里介紹兩種節奏訓練方法。第一種數拍子彈,拿到一條旋律,先不急于上琴彈,看清楚拍號后,先分析節奏,在琴上任意找個音(可暫時不用具體音高),按照譜子上的節奏型先彈出節奏,嘴上同步跟著數拍子:1 2 3 4 或者一拍兩拍三拍四拍,待熟練后再加入具體音高。第二種打拍子唱,第一步先訓練學生手上打拍子,要求只有第一拍兩只手掌心相對,后幾拍都是手背,這樣一來,4∕4拍就行成了強弱次強弱的效果,同樣3∕4拍就形成了強弱弱的力度變化。第二步教學生練習用嘴唱出各節奏型(也可以暫時不要具體音高)。第三步把前兩步結合在一起,這對于協調能力較弱的小孩存在一定難度,需要由淺入深,從較為簡單的小曲子練起。
以上兩種方法均適用于任何節奏型。下面例2圖示為一般的節奏型,比較容易掌握。在例3的三連音節奏型中,可以先教學生數一個小節四拍的三連音節奏,讓他們體會三連音節奏,再按照譜面的節奏進行訓練,這時需要在第一拍心里預數出第二拍三連音節奏,為第二拍的出現做準備。在例4的弱起節奏型中,雖然彈奏從第四拍開始,但是要求學生數拍子從第一拍開始。兩種節奏訓練法也都是從第一拍開始。
例2,一般節奏型
第一種:嘴上數節拍: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手上彈節奏:da-da-da da--da da da da da da da X
第二種:手上打節拍:手心 手背 手背 手背(如此反復三次)
嘴上唱節奏:da-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da X
(此處以da代表有音高的音符,X代表休止)
例3,三連音節奏型
例4,弱起節奏型
參考文獻:
[1][蘇]涅高茲.論鋼琴表演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篇5
關鍵詞:兒童;鋼琴教學;創造性思維;培養
在對兒童進行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遵循鋼琴教育家列昂尼德·巴倫博伊姆提出的三個基本要求,即培養兒童彈鋼琴的技能;注重兒童在教學過程中的聽覺,發展其音樂思維;培養兒童的創造性能力。這三個基本要求在實踐教學中得到了業界人士的廣泛認可,但是很多教師則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應用這三個要求。
一、啟蒙階段是兒童鋼琴教學的關鍵階段
筆者認為,在對兒童進行鋼琴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著重強調的是兒童學鋼琴的啟蒙階段,在這一階段,教師必須要加強培養兒童對藝術的興趣以及即興演奏和創作的能力。在不同的時期,兒童學習鋼琴演奏也有很大的差別。
首先,在17、18世紀期間,人們在對兒童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兒童成為一名音樂家,因此在對其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求兒童能夠演奏各種音樂作品,還要求他們能夠 對音樂作品進行第二次的創作,使其在不同的場合同樣能夠演奏;
其次,在十九世紀,人們在對兒童鋼琴教學的過程中,重點要求兒童的彈奏技能要非常高,使他們面對不同難度的音樂作品都游刃有余;
最后,自上個世紀以來,對于兒童音樂的教育越來越普及,在這一階段,人們不僅要求兒童具有較高的演奏能力,還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音樂鑒賞能力以及創造性表演能力,將兒童潛在的能力激發出來。
二、培養兒童創造性音樂思維的措施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音樂家在演奏某一音樂作品的過程也就是一種創作活動,它主要是將各個音符復雜的聯系在一起,一般來說,聽者的心理感受都是由鋼琴演繹者決定的。而鋼琴演繹者的個性特點、文化內涵、知識水平、藝術趣味等是作品演繹成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音樂會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是一種抽象的事物,那么鋼琴演繹者可以采用各種方法將這一抽象的事物表現出具體的內容,使人們更夠直觀感受到。目前,人們在對兒童鋼琴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培養兒童的演繹技能,反而忽視了培養兒童創造性的音樂思維,這就無法真正提高兒童的藝術水平。那么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兒童創造性的音樂思維:
1、充分調動兒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
技術能力的培養是鋼琴教學中的基礎環節,但是我們還需要重視的是兒童對作品的在創作能力。一個成功的鋼琴演奏者,演奏技術必然重要,但是還需要在演奏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將自己的情感以及文化內涵融入在其中,這樣才能夠使音樂深入人心,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從而具有藝術感染力。在啟蒙階段,我們更加需要對該素質的培養加以重視,否則就會導致兒童只懂得彈奏而無法感染到人們的內心。
2、提高兒童的信心與興趣
在對兒童鋼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各種方法來充分調動其學習興趣。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應該逼迫學生練習鋼琴,而是讓他們在課堂當中喜歡鋼琴,與鋼琴交朋友,讓他們習慣練習,這樣才能夠培養兒童的能力。
培養學生持久、穩定的學習需要,必須要使學生能夠不斷地體驗到成功的愉悅。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良好地設計自己的教學進程與步驟,盡量讓學生少走彎路、少受挫折,以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給學生新的曲子時,不僅僅要注意新曲子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還要考慮到學生最終是否能夠完成這一曲目,是否能夠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一方面要求鋼琴教師非常熟悉鋼琴教材,在自己的頭腦中有一個良好的教材組織結構,了解不同教學進程中前后銜接的教材在音樂知識、彈奏技術、音樂感培養方面的內在聯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必須了解學生已有的鋼琴水平及個性特點,從而使教學活動的安排保持從易到難,循序漸進,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體驗,形成良好、持續的學習動力。
3、有針對性的對兒童進行教育
兒童音樂表現的動機各式各樣,而且還因年齡而異。所以鼓勵兒童音樂表演刨造力的方法也應該多樣化,并與多種情況相適應。在這些情況中圣蘭伯爾強調的學員的個性和成功與不成功行為的具體情況。在當代,要求客觀、全面地分析學員音樂表現的呼聲很高。對學生成績和錯誤進行明智而善意的分析,可以成為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促進其音樂思維發展的有利因素。一般說來,每個教師,在他夸獎或者責備一個兒童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他的個性,至少當事情涉及到某個年齡的學生時,夸獎可能使其從此更加努力,也有可能使其變得更加自負。不適宜的責備同樣會產生有害的結果。總之,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學生出錯的原因是什么一一是過于著急,還是由于不應有的馬虎;要弄清楚,兒童為什么成績上不去一一是因為能力差,還是偷懶等等。
此外,對勤奮、扎實的兒童要多加鼓勵,同時也要注意培養他們即興發揮的能力;對天資聰穎的兒童則要注意加強技術練習,在不扼殺他們的藝術創造力的同時讓他們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對年齡偏小的兒童要注意選擇明快的作品,注意更換練習的內容和掌握學習的節奏對年齡稍大的兒童則要注意讓學習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與深度。
以給學生安排作業為例,對鋼琴學習興趣較高的學生往往樂于接受或容忍較難的作品,而學琴興趣較差的學生則不愿意接受那些需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達到成功的作業。有的學生成就感意識較強,希望通過鋼琴學習的成就獲得心理滿足,這樣的學生往往把駕馭一首非常難的作品看做是獲得更大滿足的條件,因此愿意教師給更難的樂曲;反之那些成就意識較低的學生則沒有很多目標的吸引力,因此對較難的樂曲往往覺得是一種負擔。這些兒童個性心理特征的差異都應該是教師在決定作業難度時的參考因素,否則就會由于受到動機方面的阻力而影響整個教學安排與可能達到的學習效果。總而言之,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是我們在培養兒童創造性音樂思維時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三、結束語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還需要對各種教科書、鋼琴教學方法加以分析,從而總結出鋼琴演奏入門教育的一些有借鑒意義的經驗。當然,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兒童鋼琴教學的基礎是不盡相同的,因此還必須作出大量的輔助研究。首先,要選擇好適合中國兒童音樂意識程度的音樂和語言材料;要確定歐亞傳統音樂語言的基本規律,以便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被兒童掌握;還要顧及現代中國兒童在藝術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社會對學校提出的目標等等。總之,深入地分析、適當的借鑒一定會有助于提高我們鋼琴教學質量的。
參考文獻
篇6
那么什么是項目教學法呢?項目教學法起源于美國,盛行于德國,尤其適合于職業技術教育。其基本特征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的學習形式來開展;有明確的任務予以激勵學生的學習;其教學的內容是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教學項目,圍繞著項目組織和展開教學,使學生直接參與項目全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擔任促進者、指導者或者參與者的角色;讓學習者掌握在遇到問題并能解決問題這個技能[2]。鋼琴教學方法很多,把項目教學法引入到鋼琴教學來,借鑒項目教學法的優勝之處,筆者對項目教學法和鋼琴各種教學法進行比較研究之后,以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基礎課為例,采用小組課教學,并在教學中實施“項目化”教學,目前已有兩個學期,初見成效,在此與各位同行進行探討。
一、學前教育專業鋼琴基礎課實施項目化教學的原因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情況。
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基本都是高考的三A線大專生,這類學生都是出自高中的文科班,其特點是比較文靜,自我約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較強,文化基礎稍好,理解能力較強。但對音樂感受能力及反應能力比較遲鈍,左右手的平衡與協調力稍弱,對鋼琴認知是空白的,零接觸,是進入學院才開始接觸鋼琴,對鋼琴的學習還處于一個啟蒙階段。在校期間,鋼琴基礎課開設是三個學期,每周兩次課,每次課是2節課連堂,因此就以每次課作為一個課時來設計教學內容。一般每個班有35—40人,實際情況決定了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授課形式只能是小組課或是集體課。
(二)分解項目教學法各項特點,與鋼琴基礎課教學掛鉤起來。
根據“項目教學法”的基本特征,化解貫通到鋼琴基礎課中:①以學生為中心;②8、9人一組;③相同的教學內容:內容即是項目、任務;④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分成若干個教學項目,解決好了這些項目,教學重難點就解決了,教學目的達到,學生彈奏的樂曲就成型了;⑤練習法:學生直接參與這些項目練習的全過程,鋼琴課堂教學的最重要的基本方法;⑥教師引導學生:即是教師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擔任促進者、指導者或者參與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可見,在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中進行鋼琴啟蒙教學,采用小組課的授課形式,使用“項目化”教學是可行的。
二、選定教材,制定好教學計劃及教學項目
(一)精心選定教材。
普遍的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進校前對鋼琴的認識都是一張白紙,沒有不良的觸鍵習慣,考慮到她們的自身特點,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較強的自我約束力和意志力,可直接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基本技術訓練上,例如良好的觸鍵習慣:手指在鋼琴的站立觸鍵點正確到位;手型端正;某個手指站立時腕部會放松,其他手指自然貼鍵,手型不變,不僵緊等等;考慮到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比較文靜,自我約束能力和意志力比較強,文化基礎稍好,理解能力較強,就從三方面去訓練和開發她們的手指機能,即手指獨立能力上,技巧上,綜合能力的成品小型樂曲表現上。雖然鋼琴啟蒙的教材極多,但最后選定的教材是:《哈農手指練習》手指獨立能力的訓練;《車爾尼Op.599》鋼琴觸鍵技巧能力的訓練;《高師鋼琴基礎教程一、二》成品小型樂曲的訓練。
(二)科學制定教學項目,做好課時安排。
廣東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基礎課開設3個學期,共98學時,每周四課時,分兩小組上課,約上48—55課時,劃分《車爾尼Op.599》內容上24課時,《高師鋼琴基礎教程一、二》內容上24課時,《哈農手指練習》貫穿到每次課時中進行,要求每次到鋼琴上就必須要練習。《車爾尼Op.599》的學習,不必像少兒學生那樣每首都必彈,根據課時計劃,在100首的練習曲里面挑選,精彈約24首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練習曲。同樣在《高師鋼琴基礎教程一、二》的教材里面也精彈24首樂曲,與《車爾尼Op.599》技術相當程度進行配餐調節。
三、項目教學法在鋼琴小組課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一)鋼琴課教學一般的步驟
鋼琴課教學一般的步驟就是手指練習(哈農練指法)回課(檢查上周作業)新課教學(下周作業)小結,其重要的就在回課和新課教學環節上。
1.手指練習:只是為了鞏固好手型,加強手指的獨立性,在彈奏中臂部、腕部的放松。
2.回課,也就是檢查上周作業:①根據上周作業完成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和新的要求:背譜,完整,流暢性,樂感。②讓學生在課堂糾正彈奏中錯誤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觸鍵上的,節奏上的,音色力度的把握是否到位。③讓學生對改進的要求再做一次檢查彈奏。
3.新課教學,也就是下周作業:學生分析作品訓練節奏和節拍(速度)教師示范講解再指導分析作品,指導學生怎樣視奏,分析作品,解決技術問題練習,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小結,先讓學生復述一遍上課的內容,存在哪些基本問題,課后需要加強練習哪些重點部分,然后教師再補充學生總結中有不足和遺漏的地方。課堂教學是鋼琴教學中的一種基本教學形式,大致有講授法、談話法、指導法、示范法、觀摩鑒賞法、練習法、發現法[3]。下面筆者以新課《車爾尼Op599》No45教學為例,將鋼琴教學中的幾種方法融合進“項目教學法”中,使鋼琴多種教學形式與項目教學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貫通和融合。
(二)確定項目名稱和內容: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難點等。
1.項目名稱:學彈《車爾尼Op599》No45。
2.執行時間:學前教育專業第二學期第十四周
3.項目目標:掌握以下四種節奏音型及熟練彈奏此練習曲。
4.學時安排:2學時
5.必備知識:各個手指的獨立性好,熟悉G、D大調音階,正確彈奏跳奏,左跳右連奏法,右跳左連奏法,落提動作在樂句中的表現。
(三)項目設計:即教師組織教學過程。
1.教師提出任務,此環節教師示范彈奏《車爾尼Op599》No45。
2.學生分析曲譜,找出彈奏難點。
3.教師帶領學生解決難點:
首先從鋼琴譜的節奏上進行分析:是左手和右手的“一對一”,“一對二”“一對三”,“一對四”還是與之相反的“四對一”,“三對一”,“二對一”的節奏音型,并逐一練習;以四小節一個練習單位,讀①②③④節奏譜,并把鋼琴譜的全部節奏抽取出來讀,能把這些節奏用左右手拍擊出來;其次是旋律分析:左手指法訓練,哼唱低音譜旋律;右手指法訓練,哼唱高音譜旋律;兩手合奏,可念讀節奏,心里哼唱高音譜的旋律。此環節教師示范慢彈,也同時強調要求學生也要慢練。最后是觸鍵時注意跳奏和連奏的區別,休止符,21—24小節左手指法和連奏動作。學生自己進行小結。
(四)項目實施:即學生練琴過程。
1.練琴要求,第一步讀節奏譜,對①②③④節奏型的把握到位;用左右手拍打節奏練習。第二步,慢練,注意彈奏時區分好跳奏和連奏,及樂句的動作要求,以四小節為一次練習單位,左,右手分手反復練習,再雙手合奏。第三步,慢練,擴大到八小節練習,也就是1—8小節,9—16小節,17—24小節,25—32小節共四次練習。第四步,慢練,再擴大到1—16小節A段,17—32小節B+A′段練習。
2.學生的練琴計劃,填寫在實施過程中任務卡:課后保證每天練琴時間不低于45分鐘,按照上述練琴要求執行,填寫每天的練琴進度等。教師在評價中要參考的一個任務卡。
(五)項目評價:即隔周回課。
回課,采用觀摩鑒賞法,學生經過一周的練習之后,相同的練習曲已經很熟悉旋律,每個學生之間的彈奏差異性就很容易聽出來,一組學生中讓每一個學生輪流演奏相同的曲子,讓其他同學聽完后進行評價,指出其存在的問題,給分。這樣執行可以鍛煉學生的耳朵的聽辨能力及鍛煉學生膽量。教師登記下表。適當地鼓勵有進步的學生,表揚其勤奮練琴的精神,對樂感好的學生也要給予肯定,也以鼓勵為主;對音樂感受能力比較弱的學生要多引導其音樂樂感的訓練,如走路時自己心里可默念“一二一二”,聽音樂時身體跟著節拍舞動等辦法去解決。動員和號召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反復地慢速練習一首曲子,每天能夠保證足夠的琴點時間才能更好地完成項目任務,提高自己的鋼琴技能的訓練和學習。
篇7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學生培養
學前教育工作者在幼兒啟蒙教育中有著極其重要作用,而且學前時期的也是幼兒啟蒙培養的黃金時期,這就需要學前教育教師能夠不只掌握相關的文化知識,還能夠掌握一定的音樂演奏技巧。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相關的樂理知識以及相應的樂器演奏技巧也是現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所必備的知識素養。并且怎么能夠行之有效的提高幼兒教師鋼琴課程教育效果,也成為了現代教育的關注重點。在實際的鋼琴課程教學之中逐漸探索出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1培養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揮
1.1重視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樂感
為了能夠培養出學會出色的演奏技巧以及良好的音樂素養,首先就要引導學生產生良好的樂感。通俗來講,樂感就是人在聽到音樂之后所激發出來情感以及相應的內心感受,每個人因為成長經歷、個人素養、性格特征的不同,在音樂中所產生的樂感也不盡相同,而樂感是對音樂進行理解的第一步,也是以后音樂演奏的重要基礎。在鋼琴教程之中主要通過聆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樂感,畢竟音樂是聽覺方面的藝術,鋼琴的演奏也是通過聽覺進行情感交流的。在對學生的進行鋼琴培養的時候不能夠一味要求進度,要充分的重視學生的興趣,充分的利用浩如煙海的鋼琴曲目,針對學生對于音樂興趣的不同,用不同類型的音樂對其進行引導。
1.2循序漸漸傳授鋼琴技法
鋼琴演奏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在鋼琴的發展之中也孕育了難易程度不一的演奏方式,在教師對學生進行演奏技法教學的時候,要充分的做到循序漸進。經過長時間的教學總結,現在最常見的教學方式是在培養學生樂感的同時,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生感興趣的曲目中尋找難度適中的,對學生進行教學講解,這樣能夠保證學生對于曲目能夠有充分理解吸收,也能夠使學生學習演奏技巧的動力更加充足,促進學生對于鋼琴演奏技法的記憶。
1.3多方面的實施鋼琴教學
在傳統的鋼琴演奏中,教師的教課環節往往只停留在課堂,而對課下學生的學習、練習情況重視程度不足。通過大量的教學調查,以及教學總結發現,想要達到良好教學效果光是課堂上的教學不夠的,還要的充分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鋼琴演奏的練習,而且調查結果顯示,往往課下練習的要比課上教學更為重要。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師的教育工作更側重于對學生的引導,也就能夠吸引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課下對自己喜歡的曲目進行練習。并且還可以通過介紹作曲家的風趣故事、創作經歷、性格特征來進一步吸引學生。
1.4多形式的組織教學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不順暢,使得學生遇到的演奏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也是造成學生鋼琴技術增長緩慢的一個因素。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能夠靈活的運用現代的電子科技,建立QQ群或者微信群,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互相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的予以糾正。
2訓練學生聆聽與思考
音樂不僅僅是人類用音符、旋律、節奏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體的精神產品。叢林中鳥雀的婉轉啼鳴,山間流水的淺吟低唱,以及江河大海的轟然澎湃,都會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樂作品更能直接打動人的心靈。可以說,音樂是通過“聽”才可以掌握的一種藝術,而鋼琴彈奏在“聽”這一方面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在教學中比較注重訓練學生的聽覺能力,并從以下兩方面去增強學生的音樂想象力。
2.1聽自己彈琴的錄音通過學生聽自己彈琴時候的錄音,能夠有效的使學生客觀的感受、評價自己的優點長處以及不足之處,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學習方向、練習方向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有助于學生的長足發展進步。
2.2加強理解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對彈奏作品進行思考、分析,并展開討論。幼師生比起少兒在思考方面更有優勢,如好好利用這一優勢,便會受益匪淺。我建議學生采取“觀想”的方法,把彈奏的曲目在腦中像實際演奏一樣過一遍。然后,針對某一問題反復體會,找出“癥結”。通過嘗試,這種方法在實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些學生的“痛疾”就是這樣醫好的。思考后就要進行分析,分析創作的時代背景、曲式結構、和聲手法、演奏風格等。在分析過程中,我常讓學生展開討論,舉一反三。
3務實創新,豐富和完善鋼琴教學的內容
3.1教材的選用和自編需要突出兩個原則其一,貼切原則: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應該注意到,大多數學生其實在音樂與演奏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很少,在鋼琴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更是缺乏。由此看來,選用或使用鋼琴教學的資料理應按照非音樂專業學生的要求進行鋼琴教學,盡量降低鋼琴教學的難度,所選用的鋼琴曲目也要盡量采用改編后的少兒歌曲,以免因為鋼琴曲目的難度而減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二,實用原則:中職學生特別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相對于將來所從事的幼兒教育工作來說,學習鋼琴更多地會運用在伴奏方面。可見,在教學中應適當增加伴奏的曲目,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多提供一些練習伴奏的機會。
3.2強化鋼琴教學方法的教授。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幼兒教師。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今后的職業取向,大多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因此,她們必須認真扎實地學習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熟練地運用鋼琴演奏方法。作為鋼琴教師,要加強鋼琴教學方法的教學或傳授,要教育學生學會主動學習獲取教學經驗,同時需要教授學生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如何解決在學前兒童鋼琴學習教材中可能遇到的音樂與律動的編配問題或其他疑難問題,使學生熟練掌握在演奏鋼琴時可能遇到的一些教法常規問題的解決方法。
4結束語
鋼琴素養已經成為了學前教育工作者的必備要素,并且對于幼兒的音樂啟蒙培養也是極其重要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擔負著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在為其一年的教學調整中,學生們積極配合教學,有的逐漸找到學習鋼琴的樂趣,更有的在幼兒園學習實踐中,充分的運用上該課程所學,每每有學生反映自己這種感觸時,筆者堅定了結合專業特色的鋼琴教學道路,也更堅信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各個方面全面貫徹專業特色,能培養出合格的學前教育人才。
作者:梁志宏單位:佳木斯師范學校
參考文獻:
[1]張莉,夏艷萍.關于提升音樂課堂有效性的方法———以學前教育樂理教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12):161.
篇8
【關鍵詞】鋼琴;集體課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 (2012)01-0183-02
中等職業學校幼兒藝術專業培養對象是未來的學前教育及幼兒園教師。鋼琴作為中職幼兒藝術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它的教學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藝術專業的學生主要來源于我縣各鄉鎮的初中畢業生。她們中的絕大多數在入校前不會彈奏鋼琴或僅受過一些不規范或短期的訓練。由于學制所限,鋼琴課程僅有兩年的開設時間。這么短的時間,要培養出上崗快、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是幼兒藝術專業,鋼琴集體課的重要課題。
傳統的鋼琴教學采取“一對一”個別授課的教學方法,但在鋼琴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鋼琴師資嚴重短缺,在幼兒藝術專業的低年級中,鋼琴開展集體課教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按傳統的鋼琴教學法則和程序,初學者從啟蒙到能得心應手地彈奏,往往需要接受十余年系統而又正規的訓練。而幼兒藝術專業的鋼琴教學要在兩年內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學任務,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是難以勝任的。因此,就必須更新概念,提高效率,盡量簡化學習過程中不必要的環節,尋求新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和改革課程結構。鋼琴集體課便是一種較好的授課方式,經過實踐證明,它具有以下一些優點:
1 激發興趣
集體課中因為有彈、有聽、有問、有答、有想、有議,既調節了課堂節奏,為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也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給他們創造了獨立思維、在共性中發展個性的機會,也解除了學生的身心緊張情緒。師生共同點評,體現了示范性與參與精神,改變了過去單純由老師講授、示范,學生被動學習、模仿的陳舊教學模式,也促成了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提高效率
由于學生多老師少,個別授課給教師造成過大壓力,導致教師只能三言兩語、一帶而過。集體課教師便可對于共同的知識、技巧、樂曲處理、音樂表現等問題不必重復多次,實現了資源共享,精煉教學環節,改革原有課程結構的目的。對于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也能在彈奏的比較和點評中重點講授,使其他學生避免同一錯誤,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3 比學趕幫
集體課的學生往往在開課前,根據其程度,按等級分組上課。但每學期期末,根據其進步的幅度大小,進行“優升劣降”的重新組合。這樣使學生產生了危機感和緊迫感,共同的曲目和練習目標在同組的學生和異組的學生中都形成了競爭機制,也引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和上進心,造就了學習中團結奮進、不甘人后的良好氛圍,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良性的刺激,比學趕幫的學習浪潮也順其自然的形成。
4 因材施教
由于集體課的分組,同組的學生程度基本一致,我們便可因材施教,并給教師作業的布置、備課和指導帶來了諸多方便。從而避免了個別課要根據每個學生來選擇教材,工作量太大的弊端,既利于教學進度的統一和教學計劃的完成,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其主導作用,解決那些普遍的、具有共性化的問題,使教學過程也變得更為流暢、簡練而富有效率。
5 培養能力
集體課采取師生共同點評的方式上課,學生的點評既是他們學習積極性和能力的顯現,又可從中看出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消化理解和運用的程度。通過點評,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辯證能力、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又能讓學生結合已學的樂理知識,對各門有關學科知識融匯貫通地加以實踐運用,實行教學各環節的正向遷移。在點評中教師還可對學生的疑點、難點及重點進行研究,這是學習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只有不斷提問,才能引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培養他們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長此下來,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自學能力及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他們也能自覺的、積極地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來。
6 鍛煉機會
集體課中,學生一個個回課的過程,也相當于在臺上演奏。演奏活動既是學生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展示,又是對學生心理活動的一次考驗。有的學生因心理素質較差,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完整地彈奏。因此,教師應把幫助學生克服緊張情緒有意識地納入到教學內容中,積極地鼓勵和指導學生在技術逐步完善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全神貫注、充滿自信、排除雜念、全身心投入的演奏狀態和穩定健康的心理素質。
鋼琴集體課教學對鋼琴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時就不能是僅僅熟悉樂曲和講課的內容,同時要周密地安排和設計好整個的教學過程。先講什么,后講什么,什么時候示范,什么時候要學生彈,怎樣講解要點和難點,如何總結,是集體課組織教學的關鍵。要能把整堂課時間都安排得極為嚴密,把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過來,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能隨著教師的要求而轉移。在選擇教材的過程中,在練習曲和樂曲的安排上,既要突出重點、難點,大膽、果斷地取舍,又要顧及到教材的全面性、系統性和連貫性,還要注意各種技術、風格的聯系,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差異,以保證教學質量。
在教學中盲目地過分強調基本功和技巧,精彈細練幾首作品的方法,這種模式顯然是不適宜的。由于學習范圍的片面和狹窄,勢必造成學生思維單一,能力受到局限,而幼兒藝術專業學生的要求可概括為淺而全。因此,上述教學方法不適應日后的實際教學和工作需要。
如何使學生的理性思維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這是教學中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每節課的內容首先應有明確的理論依據和相關知識為指導,然后才是鋼琴上的彈奏。也就是先動腦,后彈琴;理性認識在前,感性認識隨后。這是集體課教學應強調的特點。除了應當重視理論知識及必要的基本功、技巧訓練,更應強調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主要是指能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彈奏技巧,獨立為兒童歌曲配即興伴奏。這一能力的訓練必須從初學階段開始,密切配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進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貫穿始終。即興伴奏訓練不僅會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進行培養,也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在鋼琴集體課的教學中,即要教授鋼琴彈奏技巧,又要教授即興伴奏手法,還可結合各種伴奏織體手法與音樂形象的統一,啟迪實際運用知識的經驗與能力,使學生能夠反復比較,正確取舍。
總之,鋼琴集體課教學,要不斷培養學生對鋼琴和音樂的興趣,開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真正將學生引入美妙的音樂殿堂,讓他們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無窮樂趣。
參考文獻
篇9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相關概述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由德國音樂學家卡爾•奧爾夫創立,其理念是“訴諸感性,回歸人本”。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可以將所有能夠被利用的元素都融入到音樂之中,使音樂保持原始性。例如,在詩朗誦、演唱等活動中加入音樂元素,使孩子們的行為與音樂相聯結,提升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并營造一個綜合性的音樂學習環境。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提倡尊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幼兒主動學習音樂知識,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護孩子的天性,尊重他們的原始想法,充分發揮其想象力進行音樂創作,展現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鋼琴教育中的運用
(一)節奏教學
節奏是音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在學前鋼琴教育中,節奏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節奏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聲勢和語言兩個方面。聲勢,就是將人的身體作為樂器,通過動作使身體發出聲響,以表達自身的情感的手段。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聲勢的教育是將節奏表現為特定的動作。例如將八分音符表現為捻指,將十六分音符表現為拍腿等。將節奏與聲勢相結合,既符合了幼兒好動的天性,又能夠使加深幼兒對節奏的理解,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提升學習興趣。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提出了將語言融入音樂教學的節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朗讀不同的字詞,通過對其中節律的感受,形象的認識節奏。在學前鋼琴教育中,教師可以將樂譜變成幼兒熟悉的事物,使音樂節奏更加具體形象,有助于開發幼兒想象力,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演奏技術教學
演奏技術教學是學前鋼琴教育中的重點、難點,只有擁有熟練的演奏技術,才能夠使幼兒演奏的音樂更具穿透力,音色變化更加豐富。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幼兒利用自身的感覺去體會音樂,用手指去感受節奏。由此可見,在鋼琴技術教學中,認識和體驗正確的感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在學習中單單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正確捕捉聲音的感覺,并在演奏中表現出來。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運用,能夠將動作與音樂相結合,實現幼兒的身心協調,感性與理性平衡,深刻體會到音樂中的感受。例如在學習“力度”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幼兒模仿跳跳糖、羽毛等物體,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彈跳、飄動等不同感受,同時將音樂也轉化成不同的動作,鼓勵幼兒通過動作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展現出來,使演奏技術中的動作具體化,記住演奏技術所需要的身體感受。
(三)創造力培養
現階段的音樂教育,十分注重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采用灌輸的教育方法,幼兒的演奏風格等都是對教師的模仿,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幼兒的思想,不利于創造力的培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運用,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性。例如,奧爾夫教育體系中的語氣游戲,選擇幼兒熟悉的詞語,要求每個幼兒都要將詞語重復一遍,但是要用不同的語氣表達,這種游戲方式能夠使幼兒的思維得到拓展,本身就是創造性的表現。
(四)民族化音樂教學
篇10
關鍵詞: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鋼琴教育
曾經有一位從事鋼琴教育多年的專家說:“鋼琴家的飯碗是教琴。”這段話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示:絕大多數鋼琴學習者成為不了著名的鋼琴演奏家,他們今后更多地會成為新一批的鋼琴教育者。這段話還給了我們另外一個重要的提示:培養著名的演奏家也許并不是鋼琴教育的最終目的,在高校,我們應該改變我們的教學思路、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以適應新時期下高校鋼琴教育的現狀。
一、高校鋼琴教育的尷尬與思考
據教育部統計,早在2004年,全國就有國民教育系列的大中專普通高等院校3782所,成人高等院校2913所,遠程網絡教學院校62所。在這些高校中,幾乎一半以上的高校都開設有音樂教育專業。由此,鋼琴課這項音樂教育專業中的重點內容,其設置的廣泛程度可見一斑,其對教育資源需求的程度同樣不難想象。
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了解決長期以來我國中等學校音樂師資缺乏的狀況,全國各高師音樂系科幾乎都擴大招生規模。然而始料不及的是,為了解決中師后備力量缺乏,高校采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引發了一些問題,如:師資力量薄弱、硬件設施滯后、教學模式一成不變等諸多“不適應癥”開始日益凸現。于是大家開始關注這樣的問題:當今社會對于鋼琴人才需求的結構到底怎樣才最接近理性和真實?傳統的鋼琴教育模式是否適應社會對鋼琴人才培養的需求呢?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對鋼琴人才需求的層次發生不斷分化,我國的高等教育正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不斷轉變和發展。從行業需求的視角看,音樂院系的培養對象應該是全面發展的、潛能大、素質高的新一代音樂教育人才,而且國家在《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中,要求高校要面向21世紀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的發展,改革我國高等教育中不相適應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因此,肩負這一歷史使命的非音樂學院高校鋼琴教學,亟待根據培養復合型鋼琴音樂教育人才的新需要而進行重新定位,以改變傳統鋼琴教學的注重技能培訓,內容相對單一、偏窄、偏專的問題。傳統鋼琴教學幾乎都是采用一對一的個別授課方式,從教學實踐來看,這種個別授課方式是與只對少數人開放的精英教育相適應的一種教學形式。在眾多以培養演奏者為重要目的的音樂學院中,這樣的鋼琴教學模式至今仍然顯示著不可替代的優勢,而對于非音樂學院的高校來說,這樣的模式未必就是優勢。兩類學校之間多方面的差異,決定了它們對鋼琴教學變革的不同要求。
二、專業音樂學院和非音樂學院高校在鋼琴教育上的幾點差異
1.生源基礎條件不同
音樂學院的學生大多從小開始學習鋼琴,從當初啟蒙到考進音樂學院,很多同學都有10年左右的琴齡,鋼琴彈奏基礎相對要好。而非音樂學院高校的這些學生卻起步晚、基礎較差,需要從頭學習掌握基礎訓練、練習曲、大型樂曲、復調樂曲和中外名曲五大塊內容。
2.學生培養方向不同
鋼琴教育雖然一直是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重點,但非音樂學院高校與專業音樂藝術學院的鋼琴教學不同。比如,中國音樂學院鋼琴系的教學宗旨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中國的鋼琴音樂舞臺培養一流的演奏家”。而非音樂學院高校音樂教育的培養目標是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音樂教育工作者,即培養具備一定鋼琴教學基本技能和演奏技能的中小學音樂教師,而不是鋼琴獨奏人才。所以這類高校音樂專業的鋼琴普修課一般只開設兩年。
3.學生要求掌握的基本能力不同
對于非音樂學院高校的學生來講,他們未來的工作走向,要求他們更需要掌握的是即興伴奏、自彈自唱和教材教法。在教學的側重點上,音樂學院注重培養學生專業演奏的表演能力,而非音樂學院高校鋼琴教學,則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如一般性的演奏、范奏和伴奏等綜合能力。
三、數碼鋼琴教學是非音樂學院高校鋼琴教學的理性選擇
在找準了非音樂學院高校關于鋼琴教學的定位、教學重點、培養人才的方向等綜合目的之后,我們應審視現階段的鋼琴教學的手段、配套教材、方式方法是否是最優化、最合理的。不難發現,傳統的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更適合在為培養演奏者而教學的音樂學院鋼琴專業科系。而此時一種既能夠滿足保持鋼琴教學本質不變,又能彌補非音樂學院的高校諸多教學條件不足的教學模式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數碼鋼琴集體課。
數碼鋼琴集體課這種教學模式,在國外被稱為21世紀鋼琴普及教育的主流。它的教學形式是由一個老師同時對數名學生進行教學,讓若干個學生共同聽課、練習、彈奏和復習的綜合教學活動。主要針對那些鋼琴程度在中級以下的學生,以及非鋼琴專業的學生,如聲樂、器樂、舞蹈、音樂學、作曲和一些成人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這種模式是現階段非音樂學院高校鋼琴專業教學的一項理性選擇。
具體來說,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優勢在于:
1.從學校投入情況看
采用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學校在硬件設備上的投入無疑能夠有所節約,成本相對會有所降低,(轉第73頁)(接第80頁)特別是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緩解非音樂學院高校師資力量不足的窘況。
2.從教學效果情況看
數碼鋼琴集體課能夠充分體現“數碼優勢”和“集體優勢”。“數碼優勢”表現在鋼琴功能上的拓展,如旋律配和聲、伴奏配旋律功能、電子節拍器功能和錄放音功能,這些能將樂理、和聲、即興演奏、即興伴奏等多項教學內容放到課堂上完成,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集體優勢”則表現在對于觸鍵方式、力度要求、演奏方式、放松狀態等公共內容采用一次性講述,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因為減少了老師多次重復帶來的心理麻木,還會對教學的規范性和完整性有良好的幫助。特別是集體練琴互不干擾更是將“數碼優勢”和“集體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
3.從師生雙方感受看
因為老師重復講課的次數大幅降低,這對教學的激情、備課的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在集體課上,學生在有人彈、有人聽、有人問、有人答的活躍狀態下,消除了“一對一”教學方式固有的心理壓力,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同時上課,能夠讓同學們了解自己在班級中的“地位”,這能夠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
當然,數碼鋼琴集體課同樣存在著無法回避的問題:其一,對于學生的知識接受,數碼鋼琴集體課只能抓大放小、,針對性較弱。其二,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數碼鋼琴集體課在教材上并沒有完備嚴密的分級課程設置,這對于教學雙方而言,在系統性和嚴密性方面都存在一個很難判斷效果的尷尬。其三,數碼鋼琴作為一件全新的教學工具系統,并不等同于傳統意義的鋼琴,其自身有很多新的功能,它的操作以及操作對于教學過程、結果產生的影響,均取決于對它熟悉和掌握的程度,實際上就是取決于教
學者的操作新教學系統的水平等。
聯系非音樂學院高校鋼琴教育的實際情況,同時圍繞這類學校鋼琴教育的明確目的,我們應針對數碼鋼琴集體教學實行合適的學員分級、合理的課程設置、及時的演奏點評、有梯度的作業布置等,力圖從各方面解決數碼鋼琴集體課的弱點帶來的問題,以保證數碼鋼琴集體教學能最大限度地揚長避短,讓同學們在有限的鋼琴集中學習的環境條件中,接受到盡可能多的教育。
實踐表明,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模式,是一項適應高校擴招背景下,能有效緩解非音樂學院高校鋼琴專業教育需求的理性選擇,是對傳統鋼琴授課方式的一種有力、有益的補充。數碼鋼琴以及數碼鋼琴集體課的推行,必將開創鋼琴教育的新格局。
參考文獻:
[1]連蘋.中國鋼琴音樂教育改革的新動力.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9月,第3期.
[2]余文珠.高師鋼琴集體課與分級教學.麗水學院學報,2006年6月,第28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