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醫學現狀范文

時間:2023-10-20 17:26: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精準醫學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精準醫學現狀

篇1

關鍵詞:電廠 在線化學儀表 測量 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TM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3)012-154-02

電廠的在線化學儀表主要是為了檢測水汽品質是否合格的設備,其水汽品質的好壞會直接的影響到電廠熱力設備的腐蝕情況、積鹽情況和結垢情況等。如果電廠的在線化學儀表測量的不夠準確,不能夠及時的發現水汽品質的變化,就會使電廠的熱力設備發生以上所說的情況,最終影響到電廠鍋爐的省煤氣管、過熱器管、水冷壁管以及再熱器管等出現爆裂等情況,影響電廠熱力設備的運行效率,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對此,提高電廠的在線化學儀表的準確性,對電廠的水汽品質進行有效的控制,則對于電廠熱力設備的安全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 在線化學儀表測量準確性的現狀

在電廠中,用于對水汽品質檢測的在線化學儀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pH表、導電率表、鈉表和溶解氧表。本文對于這幾種在線化學儀表分別進行了檢測和試驗。

1.1 在線pH表測量準確性現狀的檢測結果

本次檢驗中對30家電廠的198臺在線pH表的測量準確性情況進行檢測,在198臺在線pH表中,測量誤差嚴重超標的有150臺,其超標率為75.7%其中主要誤差類型包括,溫度補償的附加誤差(整機)誤差儀表數量5臺(3.3%),二次儀表的表示值誤差數量為1臺(0.67%),靜電荷和液接電位的誤差儀表數量為121臺(80.7%),管道泄漏誤差儀表數量為1臺(0.67%),電極老化和損壞的誤差儀表數量為(8.0%)。

從檢驗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線pH表測量不準確的常見原因是靜電荷和液接電位等測量誤差,此外,溫度補償的附加誤差(整機)對于在線pH表的測量準確性也有一定的影響。

1.2 在線導電率表測量準確性現狀的檢測結果

本次檢驗中對30家電廠的476臺在線導電率表的測量準確性情況進行檢測,在476臺在線導電率表中,有直接導電率表共221臺,有氫導電率表225臺。其中,直接導電率表的檢測中,測量誤差嚴重超標的有90臺,其超標率為40.7%;氫導電率表的檢測中,測量誤差嚴重超標的有160臺,其超標率為62.7%。

從檢驗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導電率表測量不準確的常見原因在于氫交換柱的附加誤差,而像溫度補償的附加誤差、電極常數的誤差以及二次儀表引用的誤差則是導致導電率表測量不準確的三大主要原因。

1.3 在線鈉表測量準確性現狀的檢測結果

本次檢驗中對30家電廠的75臺在線鈉表的測量準確性情況進行檢測,在75臺在線鈉表中,測量誤差嚴重超標的有57臺,其超標率為76%,其中包括靜電荷和液接電位的誤差、標定誤差儀表數量為50臺(87.7%),電極損壞、堿化不足、儀表故障誤差儀表數量為4臺(7.01%),電極老化數量為3臺(5.29%)。

從檢驗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線鈉表測量不準確的常見原因在于靜電荷和液接電位的誤差、標定誤差。而像電極的老化損壞、堿化不足以及儀表故障等問題,也影響著在線鈉表測量的準確性。

1.4 在線溶解氧表準確性現狀的檢測結果

本次檢驗中對30家電廠的115臺在線溶解氧表的測量準確性情況進行檢測,在115臺在線溶解氧表中,測量誤差嚴重超標的有62臺,其超標率為53.9%。

從檢驗的結果中可以看出,造成在線鈉表測量不準確的常見原因在于標定誤差。此外,傳感器異常誤差問題也影響著在線溶解氧表的測量準確性。

2 提高電廠在線化學儀表測量準確性的途徑

2.1 使用正確的檢驗方法進行檢測

根據目前所使用的DL/T677-2009的《發電廠在線化學儀表檢驗規程》中對在線化學儀表的正確檢驗方法的確定,明確了對在線pH表、在線導電率表、在線溶解氧表以及在線鈉表等在線化學儀表的在線檢驗標準。如果根據該規程進行在線化學儀表的檢測,則能夠將之前不能夠檢驗出來的干擾因素、二次儀表誤差因素以及純水干擾因素等檢驗出來,并能夠真實可靠的反映出水汽品質的情況,從而保證了電廠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為在線化學儀表裝備在線檢驗裝置

對電廠的在線化學儀表添加在線檢驗裝備,可以有效的對在線化學儀表進行檢測,是提高電廠在線化學儀表測量準確性的有效途徑。對此,本文推薦由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發的YHJ-V型移動式的在線化學儀表檢驗裝置。這個裝置可以對上述的四種在線化學儀表進行準確的檢驗。其次,該裝置使用方便,攜帶輕便,能夠減輕檢驗的工作量,提高檢驗的效率。此外,該裝置是我國國內唯一一個能夠根據檢驗規程進行在線檢驗的裝置。

2.3 強化對在線化學儀表的管理

給電廠的在線化學儀表安裝完檢驗裝置后,還需要根據檢驗標準等對在線化學儀表進行定期和定項的檢驗,這才能夠保證在線化學儀表測量的準確性。其檢驗的周期和檢驗的項目如表1所示。

除按表1進行定期和定項的檢驗外,還需要對在線化學儀表維護的人員進行定期的維護培訓,并在獲得檢驗員資格后,持證上崗。只有對在線化學儀表檢驗按照正確的標準,由專業的檢驗人員根據準確性高的檢驗裝置,對在線化學儀表進行定期定項的檢驗,才能夠切實的保證和提高在線化學儀表測量的準確性。

3 總結

在對電廠在線化學儀表測量準確性的檢驗中可以知道,30家電廠的864臺在線化學儀表中,有518臺在線化學儀表存在著嚴重測量誤差的問題,其超標率為60%。其中,參與在線pH表測量準確性檢測的有198臺,存在嚴重測量誤差的有150臺,超標率為75.7%;參與在線導電率表測量準確性檢測的有476臺,存在嚴重測量誤差的有250臺,超標率為52.5%;參與在線鈉表測量準確性檢測的有75臺,存在嚴重測量誤差的有57臺,超標率為76.9%;參與在線溶解氧表測量準確性檢測的有115臺,存在嚴重的測量誤差的有62臺,超標率為53.9%。這些數據已經表明,目前電廠在線化學儀表測量誤差問題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電廠水汽品質化學監督和控制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了。電廠在線化學儀表測量誤差問題,最終可能導致鍋爐結垢、積鹽,影響和降低電廠的運行效率,更嚴重的情況會導致電廠熱力設備受到腐蝕,影響電廠運行的安全性,造成經濟損失。對此,電廠應該裝備在線化學儀表的檢驗裝置,并對在線化學儀表進行定期的檢驗,以保證在線化學儀表的測量準確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篇2

在21世紀,新一代生物分析平臺不僅具有單細胞檢測功能,還有實時動態圖像系統,能夠為生物醫學研究提供大量的數據信息,在對海量數據中的深刻規律進行研究時,必須保證大數據的3特征,即數據量大,處理數據效率高、速度快,數據源要有多變性。通過借助大數據的這些特點,可以實現大數據的分析和預測。

與其他科學大數據一樣,生物醫學大數據也呈現出典型的“3H”特點,那就是高維性、高度計算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高維性指的是生物醫學大數據不僅能夠對樣本進行多重分析,還能夠使用多組數據,樣本量較多,這些特點使多維數據的索引成為了可能。例如,近年來一時興起的“智慧醫療”的概念,是通過建立健康檔案區域的醫療信息平臺,使用大數據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將患者和醫療服務商、保險公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種醫療方案。通過高維數據的分析,實現對數據規律的剖析,但數據整合與分析的難度是較大的。高度計算復雜性指的是由于生物醫學中存在不同的數據,對系統性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樣本的對比需求也是必備的。生物醫學研究的樣本來源不一樣,這就使研究對象難以確定。大數據的研究與以往的邏輯推理研究有著本質的差異,因為大數據研究需要對龐大的數據進行多項分析歸納和相關性分析。

二、大數據思維變革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一)生物醫學領域大數據

正確認識大數據,我們需要從數據來源、類型和量化等方面入手。之前美國科學家Weston和Hood(2004)首次提出“4P醫療”觀點,提倡進行個體化預測、預防和醫療,個體化醫療需要將每位患者的各種信息綜合分析,針對個體患者的疾病診斷和治療中信息數據龐大。同時,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完成促進了對人類基因的研究,在基因組數據庫中分析基因表達、基因變異與疾病的相關性對臨床治療有很大的意義,收集到的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學、脂類組學、糖組學等數據非常龐大,還有人類對古人類基因組的研究也不斷深入(劉瑞濤等,2015)。

(二)生物醫學大數據的挖掘

生物醫學大數據不僅可以應用于組學研究及不同組學間的關聯研究、識別生物標志物和研發藥物、實施健康管理等,而且還能實施更強大的數據挖掘,例如對數據挖掘進行關聯分析、聚類分析、分類分析和異常分析等,對生物醫學大數據挖掘能夠增加把握度并且有發現弱關聯的能力,例如對TCGA數據庫信息的挖掘,對現有研究數據進行分析。利用大數據思維挖掘TCGA數據庫中有用的信息在臨床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TCGA數據庫的數據挖掘掃描全基因組范圍內與肺腺癌預后相關的甲基化位點,可以發現對肺腺癌預后相關的基因,就能作為預后研究的生物標志物(王可等,2016)。或者可以直接研究目的基因與癌癥的相關性,從TC-GA數據庫中收集癌癥數據集,下載基因表達譜資料與臨床信息資料,就可以分析目的基因與癌癥臨床病理學參數的相關性和對癌癥預后的影響(王碩等,2016),也可以對癌癥相關的miRNA和mRNA進行聯合分析、構建共表達網絡圖進行聯合分析,找出與臨床相關的基因或miRNA做進一步研究。

(三)大?稻菔貝?的疾病風險評估與健康指導

提升大數據分析與共享的實用性,首先要建立起適合風險評估計劃進行的現場環境,觀察各個控制系統中所存在的問題,以及設計方案中需要繼續深入完善的內容,通過建立起綜合控制環境,并觀察在控制方案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可以實現疾病評估目標。達到預期的風險控制效果。精準醫學大數據系統為健康指導提供了準確的數據參照,通過數據分析也能夠了解到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能夠根據個體不同時期的變化來加強分析,更能將不同個體的信息進行參照整合,從而綜合評比健康指數,以及需要注意的相關健康問題。將各個時期的體檢結果輸入到大數據分析系統中,形成一個健康指導數據庫,當不同時期數據庫中的信息超出了安全范圍,在系統中會自動作出提醒,將風險評估結果整理顯示出來,有關于大數據時代下的疾病風險評估,更應該充分結合健康指導來進行,觀察數據系統中存在的不同問題,并通過綜合控制方案來提升最終的風險預防效果。

(四)精準醫學藥物研發及用藥指導

數據庫系統開發完成后,所進行的各項藥品研發以及疾病治療用藥都能夠在此指導下進行,將醫學方面的安全控制體現在數據庫方面,實現用藥指導更為精準的開展。精準醫學大數據共享系統中的信息,具有極強的用藥指導價值,構建出適合現場工作內容開展的體系后,臨床用藥也可以參照共享系統中所記錄的內容來進行,避免產生用藥安全隱患,對臨床醫學能力提升有很大幫助。醫藥研發中需要大量的臨床精準數據作為支持,通過對精準醫學大數據展開分析與共享,可幫助醫學人員在短時間內搜集到更多的信息資料,包括不同醫學領域的內容。在大數據分析技術支持下,提升了數據環境的使用開發效果,為醫藥研發以及藥品應用建立更適合的現場環境。在用藥指導中也可以參照精準醫學方面的大數據來進行,提升用藥安全性。如果能堅持推廣精準用藥的臨床醫學指導,可望能有效避免卡馬西平、氯吡格雷、別嘌醇、甲氨蝶呤、巰嘌呤等藥物的嚴重不良事件,減少藥品的無效使用和醫保的不必要支出。

篇3

[關鍵詞]教育,醫學,研究生;基于問題的學習;急診醫學

2015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1]。急診醫學是研究急性病、慢性病急性發作、急性傷害和急性中毒診治的學科,作為一門新興的、多界面的臨床醫學專業二級學科,也必然進入了精準醫學時代[2]。精準醫學的發展離不開卓越醫學人才的培養,急診醫學研究生作為未來急診醫學的中堅力量,不僅要有扎實的急診醫學專業理論知識的儲備,同時也要具備縝密的急診臨床思維及科研創新能力,更需具備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如何在精準醫學時代提高急診醫學研究生教學水平,成為了急診醫學專業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究和解決的問題。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源于建構主義理論、整合專業課程學習與科研訓練的有效學習機制,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模式;與“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lecturebasedlearning,LBL)的傳統教學模式相比,PBL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建構知識、解決問題、團隊合作、自主學習等能力,非常適于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3-4]。因此,為培養創新研究型和臨床應用型高素質急診醫學人才,運用現代教育教學理念,遵循醫學教育規律,將PBL教學模式引入急診醫學研究生教育中勢在必行。自2015年,我們嘗試應用將PBL教學模式引入急診醫學研究生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作報道。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蚌埠醫學院急診醫學專業2014級與2015級研究生23名為研究對象。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對照組(2014級10名)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方法進行授課;觀察組(2015級13名)采用PBL教學模式授課。男13名,女10名,年齡22~26歲。2組學生性別比、年齡、學習基礎等一般資料均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LBL傳統培養模式,即“以教師為主體,以主題為導向”。觀察組采用PBL教學培養模式。以4~5名研究生為一個學習小組,每組民主推選1名組長,負責組織討論與記錄。在導師的指導下,以臨床真實病例為出發點,根據教學大綱要求提出問題,圍繞問題通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對一個病例的臨床診斷、鑒別診斷、臨床治療、相關基礎知識、臨床研究進展做系統梳理并整理匯報。具體實施過程如下:(1)設計問題。教師根據教學計劃與教學內容,精心準備典型的臨床真實病例,問題設置包括臨床表現、臨床檢查、臨床診斷、治療方案、發病機制等內容,匯集成書面形式,課前1周紙質版提供給學生。(2)自主學習。每組圍繞教師提供的病例及相關問題開展自學,通過教材、參考書、網絡數據庫等手段查閱資料,獲取疾病的相關知識,分析、討論、解決這些問題,再進行歸納總結,以講稿和PPT形式在課堂上展示。(3)集中討論。先由教師利用較短時間概述相關疾病的臨床特點、基本概念、最新研究進展、急救基本原則等內容,然后進行集中討論。討論結束后,各組學生推選1名代表,以PPT的形式闡述該組對所提問題的看法和提出一些急救方案,其他小組同學對該小組的發言內容提出問題并進行討論,通過辯論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內化;若出現爭議較大的問題,可由教師引導分析并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起啟發和引導的作用,控制討論的范圍及時間,協調各組之間的關系。(4)歸納總結。學生討論完畢后,由對各組提出的問題及討論意見進行歸納總結,闡明思路,總結歸納本課程的重點難點,并對各組的學習情況予以評價,指出不足之處,提出今后改進的要求。

1.3教學效果評價

通過綜合考核和問卷調查,評估PBL教學培養模式的教學效果。(1)綜合考核。臨床思維能力、臨床技能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3項考核指標(分值分別為30分、30分、40分,總分為100分),統計分析2組學生的成績,評價2種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2)問卷調查。課程結束后分別對2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便進一步優化與改進PBL教學方法。內容主要包括: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問卷集中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調查問卷23份,收回有效問卷2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t(或t')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2組學生綜合考核成績比較

觀察組臨床思維能力考核成績、臨床技能能力考核成績、解決問題能力考核成績及總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

2.22組學生教學效果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觀察組學生在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性、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以及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方面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0.01)3討論醫學研究生教育是醫學高等教育的最高階段,其核心是培養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5],目標是培養臨床應用型醫學人才。醫學人才的培養已經從“批量生產”進入了“個性化精英培養”時代。卓越急診醫學研究生應當具備堅實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儲備、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與創新能力、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與臨床實踐技能、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科學的信息管理能力,是能夠適應未來醫學科學的發展和人類健康事業發展的高素質臨床醫學專門人才[6-7]。LBL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過度注重知識的單向傳遞,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傳統教育模式培養出的醫學研究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濃厚,自主性探索學習的能力不足,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科研創新能力較低、臨床思維能力薄弱等現象。因此,隨著急診醫學的迅速發展,遵循醫學教育規律,轉變教育理念,革新醫學教學模式勢在必行。PBL教學法,是基于實際情境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PBL醫學教育是以問題為基礎,以醫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輔導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從而獲得知識的學習過程[8-9]。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先把PBL引入了醫學教育領域[10]。1983年Schmidt教授詳細論證了PBL教學方法的優點,倡議在醫學教育中使用PBL作為傳統教學的補充。據WHO報告,全球目前有1700余所醫學院采用PBL模式,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11]。PBL教學模式通過真實情境中臨床病人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運用科學手段收集相關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學習問題背后所隱含的科學知識,梳理分析,得出最佳的解決方案,并在此過程中逐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縝密的臨床思維方式及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終身性學習打下夯實的基礎,同時也為成長為優秀的臨床醫生而奠定基礎。PBL教學模式的關鍵要素包括:作為導向的臨床實際問題、教師引導、自主學習與團隊合作、自我評價與小組評價、知識總結梳理;PBL教學模式的精髓在于發揮臨床實際問題對學習過程的導向作用,高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8-9,12]。本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思維能力考核成績、臨床技能能力考核成績、解決問題能力考核成績及總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由此可見引入PBL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急診醫學研究生的臨床思維,拓寬科研思路,激發科研創新性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可使多學科知識交叉與融合,以適應和促進急診醫學的迅速發展。另外,本研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在激發學習興趣與自主性、提高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提高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科研創新能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提高團隊協作能力方面的滿意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0.01)。作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急診醫學是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與許多邊緣學科相結合的一門獨立的綜合性學科。在急診醫學研究生教學過程中,采用PBL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利用學生儲備的醫學知識,在特定的醫療場景中,通過實際臨床問題開展討論,重新構建急診醫學相關知識體系與臨床技能,符合多專業交叉綜合的學科特點;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激發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與溝通能力,是促進學生思考與學習,培養高素質卓越急診醫學人才的有效教學手段[13-14]。綜上,在急診醫學研究生培養中引入PBL教學模式,可有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研究生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的科研創新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以及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可在培養精準醫學時代高素質卓越急診醫學人才中發揮重要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REARDONS.Precision-medicineplanraiseshopes[J].Nature,2015,517(7536):540.

[2]譚光林,李東.開啟急診醫學精準治療新時代[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5(6):743.

[3]楊春梅.PBL:研究生課程學習與科研訓練整合的有效機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7):28.

[4]GALVAOTF,SILVAMT,NEIVACS,etal.Problem-basedlearninginpharmaceuticaleducatio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ScientificWorldJournal,2014,2014:578382.

[5]李杰,肖子曾,盧芳國,等.高等中醫院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21(1):117.

[6]黃堅,熊鳳珍.醫學研究生教育淺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20):91.

[7]包孟,付玉榮,伊正君.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3):109.

篇4

現狀:探索中前行

近年來,一種通過分析DNA來預測人們罹患癌癥等多種疾病風險的新技術悄然興起。相比傳統診療手段,這種手段具有精準性和便捷性。一方面通過基因測序可以找出癌癥的突變基因從而迅速確定對癥藥物,省去患者嘗試各種治療方法的時間,提升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基因測序只需要患者的血液甚至唾液,無需傳統的病理切片,可以減少診斷過程對患者身體的損傷。

各國政府紛紛力挺這一技術的發展與落地。2012年,英國政府就已經發起了“10萬基因組計劃”;2015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出了“精準醫學”計劃,呼吁美國增加醫學研究經費,推動個體化基因組學研究,依據個人基因信息為癌癥及其他疾病患者制訂個體醫療方案。

在我國,相關主管部門對利用新技術進行癌癥早期篩查也表現出了積極態度。今年4月1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于競進在例行新聞會上透露,目前國家正在組織專家研究制定2016-2025年癌癥防治中長期規劃,對于那些符合成本效益的早期癌癥篩查、干預和適宜技術,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加大推廣力度。

“癌癥基因檢測”正逐漸成為我國醫學診斷與高端體檢領域的熱點。據了解,早在2012年深圳市人民醫院就曾建立“深圳高發惡性腫瘤易感基因早期篩查平臺”,旨在評估受檢者患腫瘤的風險大小,對惡性腫瘤進行早期預警。

據深圳華大基因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癌癥基因檢測技術可以幫助高危人群了解自身基因缺陷,預測腫瘤發生風險。以此結果為依據,由專業的遺傳咨詢師給出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案,也可以做到癌癥未病先防。”

未來:任重而道遠

目前,基因檢測并未納入國家醫保,而基因檢測收費都是各檢測機構自己定價。據了解,在深圳市人民醫院進行一次乳腺癌易感基因BRAC的基因檢測,費用在4000~5000元。“做一次基因檢測的費用不低,沒有醫保報銷,很多人不愿意自己花錢來做檢測。”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價格壁壘并非不可攻破。”

限制基因檢測發展的壁壘除了價格較高之外,就是對其準確率的爭議。對于基因檢測技術的準確性爭論,正反兩方都據理力爭。

篇5

精準醫療和基因測序正在全面爆發

未來五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的規模將快速增長,據西南證券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2015-2020年期間增速可達15%,是醫藥行業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約45億美元,2013-2018年復合增長率為21.2%,而中國和印度2012-2017年復合增長率為20-25%。從醫療技術的角度來說,精準醫療離不開基因測序,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至于精準醫療在全球范圍內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大因素。

1、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去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015年國情咨文中宣布:將重點支持精準醫療發展,投資2.15億美元建立數據庫及基因篩查等。而在中國,針對于精準醫療的利好政策也頻頻出現,科技部甚至召開國家首次精準醫學戰略專家會議,計劃在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

2、基因檢測技術的興起,極大地促進了精準醫療的快速發展。相比傳統的醫療技術而言,精準醫療不單純只是局限于對于疾病的治療方面,它在降低疾病的發病率,有效預防并治療病人病情方面具有更高的準確率和效率。

3、隨著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斷提升,老百姓們對于自身身體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正在步入人口老齡化的中國來說,醫療問題正在成為全社會日益重視的問題,老百姓對于精準醫療的需求也在日益攀升。

精準醫療還需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然而在整個國內,目前精準醫療的普及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實際上整個行業還是存在諸多痛點。

精準醫療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數據收集的問題,對于很多用戶來說,他們個人健康信息的數據是一項保密的內容,他們不愿意將自己的健康數據透露給他人。這就給精準醫療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精準醫療需要基于大量數據基礎之上,沒有這些數據基礎,精準醫療也就難以做到精準。

第二個難題是成本上的難題。類似基因測序這種技術,它的成本雖較之前已經大幅降低,但就現階段而言,仍舊沒有達到普及的水平,絕大多數的精準醫療項目都需要付出高額的成本,這對于一些較小的醫療機構來說,是難以承擔的。此外,基因檢測與分子靶向治療的藥物價格也不菲。

第三個難題是對于醫生以及很多中小醫療機構來說,如果精準醫療成為了日常健康醫療的一部分,這些醫生就需要具備深厚的分子遺傳學和生物化學功底,他們不僅需要解釋遺傳測試結果,還需要了解這些信息如何對應到后期的治療或前期預防當中,并向病人準確地傳達這些信息。去年針對北京協和醫院醫生做的一項調查表明,醫生對遺傳學知識的個人評分平均只有2.1分(4分為滿分)。

第四個難題是精準醫療的支付問題。精準醫療的價格能否被普通的老百姓們所接受,這個也是需要考慮的。如果大多數的老百姓買不起精準醫療藥物,那么精準醫療最終就難以走向大眾市場。此外,醫療保險能否覆蓋精準醫療也是很關鍵的一步。

第五個難題則是精準醫療如何區分病人群體的異質性。即便區分開了,還需要涉及到制藥業的切入,如何才能夠開發出針對特異群體的靶向乃至基因藥物,這并非那么輕松,且藥物從臨床到應用的諸多環節也需要考慮。

而精準醫療所面臨的一個最核心最根本的難題實際上還是源于技術本身,如何對大數據進行更準確的分析,還需要更高的效率來實現。比如在基因檢測運用最為成熟的NIPT領域,就面臨著精準度、檢測周期、假陰、假陽現象等諸多難題,這也是目前全球各國精準醫療所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

行業急需不斷創新變革,精準醫療才有希望

要想推動精準醫療逐漸走向普及,就必須推動精準醫療的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如此一來才能解決精準醫療的基因測序、數據分析、區分病人群體的異質性問題等,而精準醫療的治療費用也就可以逐漸下降。

2000年,人類第一個基因組開始,基因檢測以摩爾定律的方式進行快速革新,這加快了基因檢測的個體化精準醫療運用進程。

2015年,為了能夠滿足復雜的基因測序數據處理和高性能計算能力需求,英特爾推出了至強融核協處理器(Xeon Phi),它能夠提供多達61個內核、244個線程、1.2萬億次浮點運算性能。但基因序列分析具有高IO密集和高計算密集的特點,還需要常規加速方法以外的特殊手段。

2016年,精準醫療進入到了算法階段,高效的數據分析變得越來越重要,它也是精準醫療所面臨的一個最核心最根本的難題。人和未來生物科技公司推出的基于FPGA的GTX One生物計算加速平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效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通過高能算法極大的提高了基因檢測樣本的比對和分析效率。

從速度上來說,GTX One加速產品能夠讓無創產前DNA檢測(NIPT)的數據比對分析效率提升100倍。比如,GTX One處理器(FPGA芯片)能在一個超過20億個條目的海量數據字典(近90GB的數據量,即超過22張DVD數據量)中,創紀錄的完成每秒860萬次的查詢,比一臺運行Redis(公認最快內存數據庫)的20核Intel Xeon E5 CPU的服務器的查詢速度快17倍。

從成本上來說,GTX One系統可以將一臺擁有20核Intel Xeon E5 CPU的高性能服務器24小時的計算任務,壓縮至半小時內完成。這不僅極大地降低了數據分析的時間成本,還能極大降低服務器集群的采購和運維成本。與此同時,GTX One整機滿負荷功耗只有89W,是20顆Intel Xeon E5 CPU物理核服務器整機功耗的1/5,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

從效率上來說,GTX One處理器也帶動人類精準醫療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它專門針對序列比對和突變分析算法的并發和訪存瓶頸,面向FPGA高計算性能特性,充分考慮算法各階段流水,重新設計了生物信息分析的核心算法。其優化設計甚至細化考慮其訪存可能引發的DDR控制器事務數量、DDR3顆粒內部Open Page的時間特性等,使得GTX One處理器能夠在一個雙通道的8G板載DDR3內存中,從壓縮的海量數據記錄里,輾轉騰挪,僅僅通過最多不超過4次訪存的情況下,在30億堿基長度的基因組上定位序列片段。

不過GTX One加速平臺還僅僅只是人類精準醫療戰略實現的第一步,人和未來正將這項新的技術運用到全基因組、轉錄組、表觀遺傳等數據分析上,持續不斷豐富GTX One加速平臺上的分析應用產品。只有不斷提升高能算法和大數據分析的能力,才能真正全面提升基因檢測全產業鏈條的整體效率,從而大幅降低檢測成本、時間以及精準度,真正建立大數據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未來大數據下,將全面進入精準醫療時代

不論從何種角度來說,基于基因測序和大數據基礎之上的精準醫療,將會成為人類未來醫療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精準醫療能夠極大地提升對病人治療的有效性,也能夠提供更為精準的醫療服務,這個對于當前的醫療水平發展現狀來說,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此外,精準醫療的出現,還能夠降低一些非必須藥物的副作用。

其次,隨著精準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它能夠減少很多無效的治療檢查,大幅降低治療的時間。最為重要的是,隨著精準醫療技術的提升,它的費用也能不斷降低,同時還因為減少了其他的治療檢測項目,能夠大幅降低醫療的成本。很多傳統醫療單項費用看起來并不高,但實際上卻浪費了很多醫療資源。

篇6

摘要:就目前的放射腫瘤醫學而言,其中包括兩方面內容,其一是放射腫瘤診斷,其二是放射腫瘤治療。在醫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同時,放射診斷設備也在不斷的進行更新,有最初簡單的X線診斷機到現在的CT以及DSA等多種影像技術,這些影像技術的應用,使得放射腫瘤醫學診斷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改變,同時也使得診斷結果更加精確,為腫瘤治療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放射腫瘤醫學;科技發展;展望

作者:張英浩王瑩(浙江省人民醫院,浙江杭州310000)

目前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各行各業都將計算機引入到管理中,尤其是放射腫瘤醫學對計算機的應用更為普遍,計算機的應用使得腫瘤治療的手段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診斷的結果也更加的精確。而在放射腫瘤醫學中,所涉及到的內容涵蓋了方方面面,這些內容之間只有緊密配合才能夠使得放射腫瘤治療效果得帶明顯的體現。就我國目前的放射腫瘤醫學的發展狀況而言,其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在臨床中還需要不斷的研究拓展,隨著放射腫瘤醫學的不斷發展,未來的腫瘤治療效果會更加的突出。

1放射物理學研究

醫學中放射物理學是一種交叉的學科類別,能夠利用物理學的相關知識對腫瘤疾病進行詳細的診斷,并且根據診斷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治療。隨著放射物理學的發展,X射線技術出現,放射腫瘤醫學中逐漸將X射線技術引入,使得放射診斷的結果更加的精確,同時為治療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據。就目前放射腫瘤所采用的設備現狀來說,所采用的放射診斷設備在性能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其中在現代放射腫瘤診斷中,主要采用的診斷設備為核磁共振成像以及數字減影儀、X線診斷機等影像技術。這些影像技術的應用,使得影像思維得到了拓展,影像技術的更新,使得影像學向著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功能化影像學的出現,使得各種細微的形態學都能夠得到良好的觀察結果,而且在掃描的速度上以及在影像清晰度的呈現上,更加具有優勢,為放射腫瘤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由診斷機衍生出來的治療機種類也在不斷的豐富,在目前的放射腫瘤治療中,主要使用的治療機為射頻治療儀、超聲聚焦刀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治療技術雖然各有不同,但是無論是何種治療技術,都屬于物理學腫瘤治療技術范疇。

2影響診斷技術的應用

在進行腫瘤放射治療時,采用影像技術已經成為了共識。影像技術貫穿于放射腫瘤治療的全過程中,對放射治療起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利用影像技術可以對腫瘤治療的各個階段進行具體的信息分析,從而能夠得到準確的信息,對放射腫瘤醫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出現了不同種類的成像技術以及影像信息源,并且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極大的推動了放射治療技術的發展。而在新一輪的發展中,有出現了組合型一體化設備,這些組合型一體化設備的應用,為腫瘤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使得腫瘤的臨床治療效果得到極大的突破,并且極大的改善了醫學影像與診療效果之間的傳統界限,使得兩者之間的聯系性不斷的加強,對影像診斷技術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3線性能量傳遞治療機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Y線能量與X線能量得到提高,在利用兩者進行放射治療時,能夠有效的殺死大量的癌細胞,阻止癌細胞的擴散,從而增強治療的效果。但是,當著兩個射線進入到人體之后,會沿著軌跡行進,其傳遞能量比較的小,被稱為低LET,在靜止期細胞、缺氧細胞方面,要通過低LET將其殺滅是不可能的。為此,人們開始注重對高LET射線的研究。對于細胞分裂、細胞氧含量各期的依賴,高LET射線的生物效應程度比較的小,即使在低氧、缺氧的狀態下,殺滅腫瘤細胞都是可以實現的。

近年問世的儀器包括重粒子、快中子、質子等,雖然已開始應用于臨床,但多為研究階段。在國內,臨床對中子刀的應用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治療經驗。而質子的治療還處于試運階段,由于器械的造價較為昂貴,為此在短期內普及還比較困難。在高LET治療中,能量釋放最為猛烈的是硼中子俘獲治療系統,它是利用原子核爆炸,將腫瘤細胞內的腫瘤細胞摧毀,得到有效治療的一種手段。在治療過程中,對一種含非放射性的自然元素硼進行注射,其與腫瘤細胞的親和力非常的強,作為一種特殊的化合物,其進入人體后能在腫瘤細胞內迅速凝聚,之后借助超低能中子射線進行照射,硼元素在腫瘤細胞內與中子射線發生核反應,而一種具高線性能量轉換的α粒子由此得到釋放,即使α粒子的釋放是少量的,也能夠起到殺死腫瘤細胞的作用。

4近距離治療(后裝機)

自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了鐳(Ra)元素之后,1905年開始了第一例組織間Ra插植治療。1930年Paterson和Packer建立了Ra針插植規則及劑量計算方法,正式開始了近距離治療。直到20世紀80年代近距離放射治療技術(后裝機)取代了傳統的近距離放射治療。后裝機采用遠距離操作,計算機控制,能夠勾劃出清晰的圖像和劑量曲線分布。無論從安全性、可靠性、防護性和病人舒適程度考慮,明顯提高了精度和治療效果,從而迅速推廣。

近距離治療有多種方式,因腫瘤位置或解剖結構的差異,可采取不同的照射技術,空腔臟器常用腔內治療,實質性腫塊采取組織間植入,近幾年又開展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術,配合其他治療手段治療前列腺癌、胰腺癌、甚至某些類型的肺癌、腦瘤等,取得良好效果。這也是繼近距離放療后的進一步發展,過去有些模具或敷貼器治療現在已為淺層X線或電子束所取代,術中置管術因受條件限制,國內僅有少數單位作過報道。

近距離治療常用的核素種類繁多,源型各異,(管、針、液、膠囊等劑型)能量和半衰期也不同,除鈷能量較高外,多數為低能含γ和β的混合線。放射線經金屬外殼過濾后成單一的γ線能譜。它照射的范圍有限,損傷危險性很小,是重要的輔助放射治療工具。

5結論

總之,放射腫瘤醫學科技在不斷的發展和創新之中,使得腫瘤疾病的診斷依據更加的精準,治療效果得到極大的提升。通過放射腫瘤工作者長時間的研究和改進,各種診斷技術以及治療技術出現,使得腫瘤的治愈率逐步提升,放射治療和診斷也能夠對人體中的各個部位進行有效的診斷和治療,但是就目前的放射治療技術來說,其還是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其也只能起到局部的治療效果。因此,還需要專家和學者對其進行詳細的研究,對放射腫瘤醫學中的各項科技進行拓展和創新,這對腫瘤工作者而言是一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包尚聯,張懷嶺.醫學影像物理和技術[J].中國醫學影像技術,2004,2(01):118-120.

篇7

關鍵詞: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思考

一、檔案管理在繼續醫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繼續教育科學管理的必然需求

妥善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是提升繼續教育科學管理的基礎和前提。目前,人類社會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新時期背景下,主要是以人才為核心,并以知識經濟為特征,繼續教育逐漸成為了教育的關鍵和重心,同時也成為了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各項繼續教育工作都與檔案材料息息相關,因此,一旦檔案管理滯后或檔案精準性、真實性得不到保障,便會對全局性的管理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具體如衛生部門下發的與繼續醫學教育相關的雜志、文件、學術資料、數學講座等,這些都能夠為繼續醫學教育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最大限度發揮出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價值。

(二)是繼續醫學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需求

檔案的價值主要是對過往進行總結,同時為現階段發展提供服務,展望未來。妥善的做好檔案管理工作,能夠為繼續醫學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對以往的不足和成果進行總結,同時也包括以往經歷中的失誤和經驗,從而對未來的工作加以指導和啟發,為各項工作的連續性提供保障,同時也為能夠為各項政策的實施和制定提供可靠依據。

二、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現狀分析

在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檔案意識直接關系著檔案管理質量。但就目前實際發展現狀來看,發現大多數工作人員都存在著檔案意義和作用認識不足的問題,未能將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同時也無法實現統籌安排,并認為這項工作可有可無、無足輕重,使繼續教育檔案保存不完整、授予學分不規范等問題長期存在。此外,在當前的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中,由于未能建立起完善可行的檔案管理工作制度,因此,常出現人員分工不明確的問題。與此同時,由于缺乏與檔案工作相關的責任制,也會使大量的資料、文件檔案處于雜亂堆放的狀態,從而也會對檔案后續應用產生影響,降低工作效率,同時也阻礙了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提高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水平的有效建議

(一)提高對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要想提高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水平,首先就是要求相關管理部門提升起對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使每一位工作人員都能具備良好的檔案意識,以此為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鑒于上述情況,還要妥善做好宣傳工作,將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納入到科技檔案之中,之后將其作為一項長期性和基礎性的工作來抓。總之,只有得到管理人員的重視,才能真正的做好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

(二)建立完善可行的檔案管理制度

通過建立完善可行的檔案管理制度,能夠推動著繼續醫學教育檔案工作朝著現代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還要明確立卷歸檔的范圍,對檔案信息進行妥善收集,及時建檔,之后根據科技檔案的分類方式進行合理分類,另外,也可結合檔案文件的時間、年度和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和整理,提升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水平。

(三)對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進行充實

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屬于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作,因此也會對檔案管理人員提出更高要求。實踐過程中,檔案管理人員必須要對這項工作有深入全面的認識,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只有這樣,才能為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質量提供保障,最大限度發揮出其作用和價值。

(四)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提高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水平,不僅要提升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同時還要強化對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將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到整體發展規劃之中。實踐過程中,一般可從政策和財政兩方面入手加強管理:例如,在財政方面,可對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資金進行設立,用來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所需的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進行完善,對于硬件設備,可對其擴展性進行充分考慮,在軟件系統開發過程中,要與醫院的檔案管理工作相互契合,遇到問題后及時的進行更新和修補。在政策方面,更要營造出溫馨良好的工作環境,使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夠認識到繼續醫學教育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配合管理人員妥善做好檔案管理工作。

篇8

關鍵詞:醫學檢驗;準確性;治療;檢驗手段;干擾因素

醫學免疫檢驗方式作為現代醫學臨床診斷的重要內容,具有積極的治療作用和醫學檢驗意義。目前,許多事實證明在醫學免疫檢驗的過程里,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很難實現合理的控制和確定,因為對其干擾的因素復雜難測[1]。如何加強醫學免疫檢驗的結果精準性,值得我們探索。本文將試著進行研究分析,通過我院的122例患者的血清樣本研究檢驗,分析受到的干擾因素,研究解決對策,提高醫學免疫檢驗的準確性,希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下文具體檢驗方式和過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試驗的檢驗對象為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122例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比檢驗,對照組有61例,使用常規方法;觀察組有61例,使用強化免疫檢驗方法。其中對照組男44例,女17例;年齡范圍在28至48歲之間,均齡是36.8±1.5歲。觀察組男41例,女20例;年齡范圍在26至52歲之間,均齡是38.8±2.4歲。這些數據內容對比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的61例患者使用常規方式進行醫學免疫檢驗,觀察組的61例患者使用強化醫學免疫檢驗方式進行。試驗對采用強化醫學免疫檢驗法進行的樣本中的胰島素、胰島素抗體數、甲狀腺數值、甲胎蛋白的均數統計記錄,對其結果的差異比對,探究準確性。首先,做好血清標本的管理準備,保證標本的新鮮度、無病毒感染,做好質量監督。對醫學免疫檢驗的相關設備質量監控,設置好標本監控的時間節點。其次,準備好消毒的止血帶,使用時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采血時擺好正確的姿勢,然后進行采血。備好恒溫箱、水箱等相關儀器工具,使用前檢測到位,確保質量合格,性能完整[2],反復調試儀器的指數精度,保證零失誤和零偏差。最后,臨床免疫檢驗的時候,按照相關標準,對樣本的胰島素、胰島素抗體數、甲狀腺數值、甲胎蛋白進行試劑檢驗,進一步將結果統計分析,記錄下來計算出均值,兩種方法的結果進行對比研究。

2結果

2.1兩組臨床醫學免疫檢驗對結果準確性的比較本次醫學檢驗結果顯示,強化醫學免疫檢驗方法的準確性高于常規方法的結果。試驗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詳情見表1.2.2兩組樣本的平均差異指數檢驗對比本次醫學檢驗對兩種樣本進行比對研究,內容包括胰島素、胰島素抗體數、甲狀腺功能檢測、甲胎蛋白的均數,四類數值分別是46.6±3.8、39.9±5.9、39.4±1.8、28.8±3.7,各數值都低于對照組(P<0.05),對比差異產生統計學意義。具體分析如下表2

3討論

強化醫學免疫檢驗的方式對臨床診斷具有可靠的結果準確性和數據客觀性,對醫學檢驗實踐的效果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本次醫學檢驗通過對比分析,認為此次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檢驗的結果表明強化醫學免疫檢驗的方法強于常規檢驗方法,效果更加科學合理,值得推廣使用。綜上所述,強化醫學免疫檢驗管理方法對于檢驗結果給的真實準確率有所提高。醫學免疫檢驗專業屬于新興醫學檢驗門類,從開始的不為人知到現在備受關注,可見其重要性和臨床價值,雖然它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積極的價值,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我們相信隨著這種檢驗方法的不斷完善,日后會為醫學檢驗提供更大的幫助,畢竟從實踐意義講,具備了這種可能性。

參考文獻:

[1]馬洪濱,王晗,劉立明,等.質量控制在臨床免疫檢驗中的作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4):114-115.

[2]趙海建,張傳寶,汪靜,等.全國腫瘤標志物不同檢測系統質量水平分析[J].檢驗醫學,2014,12(5):545-548,552.

篇9

關鍵詞:醫院;人力資源;信息化

1引言

醫院是集科研醫療等功能為一體的知識密集型單位。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對人才隊伍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將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醫院管理工作進行緊密結合,構建更加規范、專業、高效、統一的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已成為醫院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努力方向[1]。將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化技術進行巧妙結合,可進一步提升醫院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從而讓醫院人力資源部門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逐漸解脫出來,將工作的中心轉移到為醫院職工服務和支持醫院發展管理的戰略上。

2人力管理現狀分析

目前,很多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依然使用Office、WPS等辦公軟件進行處理,缺乏系統性的維護管理功能,容易造成數據遺漏,影響數據準確。有的醫院雖然有信息化管理系統,但仍是單機模式,功能單一,與醫院其他管理系統缺乏信息融通,各自形成信息孤島,無法實時共享,在與其他部門聯合時,顯得比較笨重,費時費力,是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痛點”[2]。而這種“痛點”的癥狀,同樣反映在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人力資源模塊未使用過系統,基本上是通過Excel表進行手工核算,數據統計較為困難。人員電子檔案主要通過Excel表進行手工統計,需要應用到報表時較為困難,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共享程度低。(2)人員信息表單較為簡單,系統預制字段基本滿足需求。現階段系統預制字段還有很多不能收集統計,數據較為滯后。(3)各部門需要人員花名冊時,雖然人事科能夠提供,但是這些部門也有自己的一套人員信息數據。該數據庫的部門職務、職稱等字段比人力資源數據滯后,人事科有些字段數據又是由其他部門提供,如職稱需要黨辦提供、所屬科室由院辦提供。這就造成數據混亂繁雜。(4)考勤數據只需提交每月最終考勤數據即可。該數據由下級科室提交,最終到人事科考勤專員匯總,形成考勤月報,交由薪酬同事做薪資。考勤模塊不用進行排班考勤。休假數據也不需要在系統中進行提交統計,只需要在考勤月報中錄休假情況即可。(5)薪資模塊數據有相應的標準表,有兩套薪資體系,一套是針對在編人員,一套針對聘用人員。它們相對于薪資項目較為統一,表內計算公式較為簡單,需要在系統中直接算出每月薪資數據,不要導入數據。薪資模塊報表有幾張,較為簡單,需要在系統中設計。

3信息化解決方案

在醫院環境中,HERP能夠幫助醫院加強管理能力,包括提高組織之間的協調和協作能力[3]。針對存在的以上問題,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引進“望海”HERP軟件系統,在軟件實施的同時,規范醫院管理流程,完善基礎數據。

3.1搭建軟硬件實施環境

硬件環境:WEB服務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處理器)RM16GB;數據庫服務器,IBMx3650M4intel(R)Xeon(R)CPUE5-2630v2@2.60GHz2.60GHz(2處理器)RM16GB。軟件環境:WEB服務器操作系統: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數據庫服務器:2008Enterprise+Sp2、JDK1.6,0.12、TOMCAT5.0.25;數據庫,SQLServer2008。

3.2組建一體化信息平臺

由于科室字典、職工基礎字典、供應商字典、物資材料字典、資產字典沒有進行有效的統一管理,信息之間無法通過基礎信息進行有效傳輸,存在多個科室的系統單獨維護相同的基礎數據。參照醫院信息化整體發展思路及建設標準,在東軟系統基礎平臺上與HERP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中建立的基礎信息平臺,統一核算單元字典、職工字典、供應商字典、物資字典等,保證內部系統的統一。在HERP系統中建立完整對應關系,如科室字典、收費字典的對應關系,實現與HIS前端收費系統對接,達成業務數據的無縫鏈接。梳理基礎字典信息維護歸口部門,確定維護流程及規范,保證各業務系統基礎信息一致,提升數據采集的準確性。一是建立醫院人事檔案管理,包括學歷信息、教育經歷、職位變動信息等一系列附件信息的管理,統一職工編碼,規范人員信息管理。二是啟用考勤管理,保證數據信息的共享,并通過其提供的數據進行薪酬計算,實現人力資源管理薪酬和會計核算工資業務的整合。三是依據系統流程,對醫院現有人事管理流程進行優化調整,淘汰手工時代部分落后管理模式,以適應系統;保留本醫院原有的優秀的管理做法,調整系統流程設置,以適應原有管理模式。

3.3功能模塊劃分

主要劃分為以下功能模塊:科室管理、人事檔案管理、合同管理、薪酬福利管理、考勤管理、報表管理[1]。系統主要基于日常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的統計分析和人力成本分析,通過考勤管理提供的準確工作量為成本核算系統的人力成本分攤提供準確依據。依靠薪酬福利、考勤管理直接向會計核算系統的工資發放提供薪酬福利考勤數據,并與HERP平臺的績效獎金系統實現數據共享,從而實現HERP系統將醫院人、財、物三大核心管理要素融為一體的設計目標。基礎設置:人力資源系統基礎數據維護,包括代碼設置、結構設置、事務設置、權限設置、考勤項設置、人力資源啟用年月設置等。科室管理:主要是科室信息的展現,包括科室編制人員、附屬信息、屬性等。人員管理:人員的基本信息、附屬信息、合同信息的全面管理。其中,人員信息建立醫院的職工基本信息,包括崗位、職位、職稱、學歷、人員照片等信息。附屬信息保存職工的工作簡歷、職稱變動、職位變動、學歷變動、個人培訓等各種歷史信息和家庭成員信息等其他相關信息。合同信息管理職工合同的簽訂、續簽、終止,并通過合同到期提醒為合同管理人員進行合同的續簽提供方便;提供批量合同簽訂操作。報表管理:報表模板設置、自定義報表設置、報表打印。考勤管理:準確記錄人員在各科室每天的工作量、加班、缺勤、請假休假等信息。月末各科室考勤員將本科室正常考勤和輪轉考勤信息匯總得到月度考勤匯總表并提交人事部門審核。審核完成的數據可作為薪酬中考勤工資的計算依據。薪酬管理:基于醫療衛生行業崗位薪級工資標準和套改政策在系統中內置崗位薪級工資標準和套改政策查詢,并建立醫院需要的其他工資標準。人員薪酬可以根據管理要求對不同人員類別靈活設置薪酬項目和計算公式。薪酬項目包括基礎工資項、福利項、考勤項等與工資計算有關的項目。通過計算公式可以自動獲取薪酬變動中產生的當月薪酬變動信息,也可以自動獲取考勤管理中產生的考勤數據,實現工資與考勤的聯動;通過接口可以自動將人事部門確定的薪酬信息自動轉入財務的工資發放,實現人事薪酬與財務工資發放的聯動。工作提醒:對職工的生日、合同到期進行提醒。期末結賬:月末結賬后,才可進入下一個月的薪酬計算和考勤。

4信息建設成效分析

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綜合運營管理系統”中的“人力資源”模塊于2019年3月試運行至今,經過不斷地實踐,取得以下成效:(1)提高醫院工作運轉效率。系統運行以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實時、精準。以往增加、修改人員數據時,需要調整多個統計表格,而且不能即時同步到各個部門,存在時間差、信息差,難免出現錯漏。現在,人力數據完全歸口人事科管轄,承擔數據的“源頭”,只需一鍵“更新”,通過集中平臺的接口傳輸,數據便通達醫院各個業務系統,非常方便省力,部門間再也不用手工對接數據,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提升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通過信息化管理模式,減少手工作業形式出現數據丟失的錯誤現象,有效地將各時期、各方面的數據統一起來,確保人力數據全面、準確存在。同時縮減人力部門的工作量,避免日常重復勞動,減少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3)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通過采集到的詳實、準確的數據,系統提供各個維度的查詢、統計、篩選功能,并得到相應的結構化數據,以便智能化地分析醫院人力資源現狀,為人力管理決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醫院人力資源實現從“粗放”到“精準”管理的轉變。

篇10

關鍵詞: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分辨率問題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4-0189-02

在獲取信息時,通常都要識別某領域內的圖像。精確處理圖像,關系到設定決策的精確性。最近幾年,圖像處理日益融匯于全方位的生產及日常生活。判斷并且識別圖像信息,才能用來處理某一問題。航拍影像照片、層析用到的射線圖、電視的圖像等,這些都源自計算機處理得出的圖像。圖像是否精確,密切關系到圖像本身的分辨率是否優良。由此可見,若要在短時段內獲取完整且精準的圖像信息,就要提升分辨率,快速識別并且獲取可信的圖像信息。

1 圖像處理的根本技術

計算機協助的圖像處理采納了如下技術思路:針對于選定的圖像,借助微機用來處理并且解析。經過全方位處理,獲得符合需求的新圖像。計算機輔助下,圖像處理即為新式的影像處理,采納了新階段的計算機手段。通常狀態下,處理各類的圖像都配備了掃描儀、數字性攝像機。具體在采樣后,可得二維性的數字數組并且構建像素。采樣可得二維的整數數組,由此產生灰度值[1]。從處理流程來看,圖像處理可分成如下:對圖像的壓縮、復原以及強化、匹配各類的圖像、識別并描述圖像。

在這之中,壓縮圖像是必要步驟。數字化處理后,經常獲得較大量的圖幅數據。典型狀態下,數字圖像都含有多個像素。某些圖像呈現為動態性,同時也附帶了更多量的像素數據。由此可見,妥善存儲并且壓縮圖像是尤為必要的。從算法來看,壓縮圖像包含了近似算法以及不失真的方式。常用的流程為:在時間空間上,針對于鄰近像素值予以編碼,而后求出差值。例如壓縮可得精確的游程編碼,即為典型實例。與之相比,壓縮圖像配備的近似算法可借助交換圖像,經過余弦變換可得圖像。這種典型即為MPEG類的新式處理,此外還可選取傅里葉的快速變換。對于動靜態這樣兩類的圖像,都是很適用的。

選出了待處理的某一圖像,還需再次去復原或增強。這樣做,是為從根本上改進圖片,提升影像的質量。復原及增強可選的方式包含了去模糊性、去除噪聲、強化對比度、減低幾何性的畸變。復原圖像則先要設定噪聲模型,估測并推斷得出原先的圖像。增強圖像的方式為空間域或頻率域,把圖像化作可識別的信號,通常為二維信號。在這種基礎上,再去強化信號。去除圖像噪聲,可選傅里葉變換的途徑,但它僅適合于頻率偏低的信號。高通濾波用來強化頻率較高的圖像信號,影像將更為清晰。典型性算法為:算出局部影像的平均值、計算出空間域、選取中值濾波的方式。經過這些處理,都可縮減直至除掉噪聲。

2 圖像處理的必要性

在各個領域中,都不可缺失信息。圖像信息相比來看更具備直觀性,更易識別判斷。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就要借助直觀性的圖像信息用來獲得判斷,收獲信息來源。然而,原始影像經常是模糊性的,很難借以估測某些必要信息。唯有經過處理,才能顯示出隱含的某些信息,圖像更加清晰。在現今階段內,計算機輔助下的多樣技術都獲得了進步,尤其圖像處理。在微機協助下,人們即可更便捷且精確地處理影像,進而獲取更精準的清晰圖像[2]。這樣做,便于給出決策,或者獲取信息。

日常生產中、科研等領域中,都需接觸各類的影像。新階段內,圖像拓展了含義,包含遙感影像、醫學拍攝的光片、清晰度更高的照片等。認知客觀世界,不可缺失這些圖片。計算機擁有更大容量及更高的實效性,也提升了原先的處理速度。在這種狀態下,可處理的圖像日益變得多樣化。與此同時,攝像裝置也擁有了高精度,趨向于小型化,這就在根本上改進了畫面的總體質量。由此可見,現今的圖像處理可以憑借于小型微機,提升處理的實效。

信息化時代內,圖像處理日益融匯于多行業。例如醫學影像,可用來分辨出機體內的斷層;技術性的圖像,可用來調控并且監管生產。面對于復雜的圖像,還需快速判斷可提取的信息,作為處理根據。生成數字圖像,也可借助計算機予以實現。最近幾年,計算機配備的軟硬件都正在改進,推進了全方位的圖像處理手段更新。在廣闊領域內,都用到新階段的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的新式圖像處理擁有了小型化,也加入了更優的實時性及遠程性。

3 設置圖像分辨率

從根本上看,圖像整合了多層次的信息,表現出全面性。在各類介質上,還可再現原先的信息。作為集合體,圖像可用來集成并處理信息。對此,就有必要設置并匹配分辨率。具體而言,設置分辨率要注重如下事項:

3.1 選取分辨率

選定分辨率過程中,先要確定最適當的影像掃描率。初期在構建圖像時,若設定了較低分辨率,那么掃描得出的影像也并不很精確。從這種角度看,單獨提升像素并非必然可獲得更為清晰的影像。導入掃描的過程中,針對特定圖像還需設定匹配性的分辨率,這種分辨率被看成掃描階段內的分辨率。若分辨率設置得很高,掃描可得優質影像。然而,這種設置也并非完美,也是有局限的。這主要是由于,掃描儀本身就表現為局限性,制約了分辨率。此外,要設置掃描的分辨率,還需兼顧給出來的處理目的[3]。

3.2 具體設置方式

設置分辨率時,要把它限定于最佳范圍內,不可超越范圍。條件準許時,若有必要放大固有影像,則還需篩選更大分辨率。然而各步驟中,都需控制于最吻合的分辨率之內。在軟件幫助下,可再次予以放大。從現狀來看,處理圖像可借助多款的軟件。選取了最佳軟件,對應著的處理實效也會變得更優。同時,插值算法也密切關系到圖像處理。插值算法可用來具體放大圖像,進而判斷出某一最相符的掃描分辨程度。經過掃描之后,要依托某種媒介用來輸出,還要視情況予以放大原圖。

在某些情況下,屏幕可用來顯示出掃描后的影像,可至網頁。具體顯示時,應能維持恒定的圖像規格尺寸。通常來看,可設置于70dpi的分辨率。若有必要放大,那么借助如下公式用來確定分辨率:掃描時的分辨率=72*影像的各邊長/最初的邊長。

掃描之后,需要輸出并予以打印,這樣才可獲得易辨別的影像。具體打印步驟中,要維持最初的邊長及尺寸。在這種基礎上,最便捷的方式即為篩選分辨率,輸出打印線的總數。如果需要打印,還需依照如下思路來設定分辨率:輸出線頻率*圖像處理后的各邊長/最初圖像邊長。

3.3 匹配不同的分辨率

打印的過程中,分辨率應當是可以匹配的,這種匹配是指圖像本身及打印機二者的分辨率。打印機產生了某種輸出,這種狀態下即可算出最精準的分辨率,然后用來計算。輸出打印之前,需要妥善匹配合適的分辨率。需要注意的是:打印設備及圖像本身并不需要設定完全同樣的分辨率,只要匹配即可。經過詳盡的匹配,才會確保輸出得到的圖像是優質的。某些作品設定為較高分辨率,針對于這類作品先要妥善予以保存。預留必備的備份,依照打印機來選取分辨率。

圖像分辨率可設置為雙倍的打印機線頻率。在這時,可自主予以定義。打印的步驟中,需要舍掉冗余性的某些圖像。這是因為,打印出來的影像并不需要添加繁雜的細節,這些細節也會拖延更長的打印時間。打印機設有自身的分辨率,單位為各英寸內的圖像點數。具體打印過程中,若沒能明確某一個打印機的精確線頻率,那么還可大體予以匹配。同時,應當優選適合的紙張用來打印。因為在不同材質上,打印得出的分辨率其實并不相等。

4 處理中的超分辨率

從總體來看,依照輸出及輸入的不同算法,可設置組合性的不同超分辨率。重構超分辨率的微機圖像,借助于信號處理來轉變原先較低的分辨率,變為高分辨率。這種技術目前正被廣泛選用,用于打印圖像、構建視頻監控、解析刑偵案件、構建衛星成像或醫學影像等。超分辨率關系著各類處理,例如根本性的圖像處理、微機輔助的視覺性處理[4]。重構超分辨率時,也需要先期壓縮圖像、提取圖像的特性、評價圖像質量。需要提取獨特的圖像特征,優化得到最佳的某類算法。

超分辨率的構建中,重要步驟應為處理頻域。唯有經過頻域處理,才能構建精準的超分辨率。在頻域范圍內,可以用來卷積圖像、旋轉或平移圖像。經過全面處理,即可轉變成更易辨認的計算方式。分辨率領域內,頻域方式擁有更高層次的直觀優勢。對于此,還可選取傅里葉變換。假定某一生成模型,經過連續性的變換即可構建線性的頻域關系。

此外,超分辨率還會用到插值方法,這種方式針對于不均勻的圖像。在重構超分辨率時,插值方式是更為簡易并且直觀的。對于非均勻性的處理圖像,插值方法包含了如下流程:對于輸入視頻,配準為給出來的平面圖像。經過轉換之后,再設置對應性的圖像約束。從本質來看,這種重構圖像即為整合性的插值,可用于各階段內的圖像生成或處理。

5 結語

圖像處理源自新階段內的微機技術,經過處理以后,應能獲取最佳的圖像效果。通常來看,這類處理技術要符合設定的分辨率,易于辨別且可提供決策的參照。圖像處理包含了多樣的復雜要素,要全方位衡量并且判斷,這種基礎上得出精準的結論。從目前狀態看,圖像處理的相關性技術仍沒能達到完善,有待持久的改進。未來的實踐中,還需繼續摸索,歸納圖像處理的經驗,服務于各領域內的計算機處理。

參考文獻:

[1] 蘇衡,周杰,張志浩.超分辨率圖像重建方法綜述[J].自動化學報,2013(08):1202-1213.

[2] 王志芳,劉玉紅,王穎,等.基于數字圖像處理的人類視覺對比度分辨率限制測定[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2012(05):99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