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課外閱讀計劃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5: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生課外閱讀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諸多調查顯示,初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量和閱讀時間與語文教育目標相距甚遠。時間管理不善是導致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導學生進行時間管理的策略是:增強時間意識,制仃一份詳細而可行的閱讀計劃;將計劃付諸行動,引導反思與總結。
《教育大辭典》指明,語文課外閱讀“是語文課外活動的一種,它相對于課堂閱讀而言,是指學生課外通過閱讀書報、影視、網絡等進行學習的方式。課外閱讀具有課堂教學和學科活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擴大、鞏固和加深課內所學知識,增強求知欲望,豐富精神生活,培養高尚情操,還能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課程標準多處對課外閱讀要求作過描述:“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初中三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但目前諸多調查顯示,初中生的語文課外閱讀量和閱讀時間與語文教育目標相距甚遠。天津教科院的調查顯示:(1)年級越高,課外閱讀量越少,小學生喜歡課外1閱讀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學生處于基本不閱讀課外書的狀態;(2)課外閱讀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學生每個月課外閱讀數量不超過2本書;(3)普遍對閱讀二三十萬字以上的大部頭文學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覺費勁、費時,有的情節描寫還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國初中生課外閱讀調查報告顯示:由于受學習壓力、家庭作業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三地學生的課外閱讀時間差異并不明顯。每周閱讀1至2個小時的學生,河北有40%,寧夏有34%,上海有44% o《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初中生課外閱讀量為:三年時間讀260萬字,每學期是40萬字,每天的閱讀量應是2300字,這得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每周的閱讀時間必須保證3個小時以上才能完成閱讀任務。2007年《廣州日報》對廣州市的6所中學進行了學生閱讀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雖然有74.5%的學生認為課外閱讀不可取代,但在現實中只有7.6%的學生每夭閱讀課外書時間“至少1小時”;77.8%的學生“想閱讀,但時間都被功課擠滿”。
時間管理不善是導致初中生課外閱讀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謂時間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規劃閱讀時間,以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閱讀效益。筆者的做法與經驗是:增強時間意識,制訂一份詳細而可行的閱讀計劃,將計劃付諸行動,引導反思與總結。
一、“只要你愿擠.時間總還是有的”—增強時間意識
“我們每天上課、做作業、預習復習都來不及,哪里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這是許多學生的心聲。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揮棒作用,現在的學生主要把時間與精力集中在與考試直接相關的課程教材和教輔材料上。學生的“正業”就是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課后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閱讀課外書,開展與課外閱讀的活動,不但沒有時間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務正業”,會沖擊正常的學科學習。在此,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高度認識課外閱讀對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意義,通過引經據典、講故事、說道理等方式將重視課外閱讀的種子植入學生心中。然后,引導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任務中想方設法每天抽一定的時間來閱讀。魯迅先生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一樣,只要你愿擠,總還是有的。”讓學生懂得課外閱讀不是沒有時間,關鍵是你肯不肯去擠。
二、“預則立,不預則廢”—制訂一份詳細而可行的閱讀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訂計劃是課外閱讀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證。時間管理“10/90”定律告訴我們:若你在事前花10%的時間做規劃,工作開始后就可節省90%的時間。教師指導初由生進行語文課外閱讀,提高閱讀效果,首先要指導學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教師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從教學目標出發,根據初中生的實際需要、接受能力、欣賞水平、興趣愛好和年齡特征等因素,緊密配合課內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統籌安排,制定一份詳細具體、切實可行的讀書計劃。這份計劃可以包括閱讀目標、閱讀書目、進度安排、閱讀地點、閱讀方式的選擇以及閱讀效果的預想等。閱讀計劃一般在每學年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制訂。如某位八年級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計劃如下:
三、“一個行動勝過一千打綱領”—將計劃付諸行動
將計劃付諸行動是管理好時間的關鍵環節。制訂了計劃,如果不執行,就是一紙空話,正如列寧所說:“一個行動勝過一干打綱領。”許多學生并不是一開始就不喜歡閱讀,相反他們可能有美好的計劃,甚至有具體的打算。但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如學業的壓力、父母的看法、人際關系問題等等,預先的計劃漸漸“縮水”了,后來就干脆沒了行動。由此看來,教師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活動,重點在于如何有效監督執行。我的做法是:
一是指導學生將計劃細分為一個個具體的步驟。如上面這位學生的閱讀計劃比較宏觀、籠統,操作性不強,真正實施起來有難度。我指導學生進一步制訂出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二是讓學生記錄下時間。即每次閱讀開始和結束時要求學生在課本適當地方分別寫下具體時間,如12點30分、12點48分。讓學生通過前后對照,清楚閱讀任務的完成情況。三是指導學生適當做筆記。“不動筆墨不看書”,事先教給學生做筆記的方法,讓他在閱讀時在書本上劃畫符號,做做批注,寫寫看法。這不僅有助于積累知識、促進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提高自我監督教育能力的方法。四是讓學生請他人(老師、同學或家長)幫忙監督提醒。
篇2
摘 要:對于農村初中生來說,在課外閱讀方面,他們缺少對應的閱讀資源和科學的閱讀指導。對當前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τΦ目甕庠畝林傅疾唄浴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閱讀指導
農村地區的初中生課外閱讀量比較少,這樣的閱讀現狀不利于初中生學習更廣范圍的知識,也不利于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情感。
一、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1.閱讀量低,興趣不足
農村學校的學生,不喜歡書,他們看書大都是因為老師或家長強迫閱讀,只要脫離了家長和老師的監督,他們似乎更愿意看電視、玩游戲,甚至在一邊發呆也不愿意看書。有時,雖然他們看似在閱讀,但是在完成閱讀之后,他們對書中內容的記憶已經全無,更不用提什么理解書中文章的含義、背景和寫作方式等更深一層的閱讀理解了,他們閱讀興趣的喪失,導致農村中學生的閱讀量少,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低,物質積累和閱讀質量不夠高。
2.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欠缺
課堂上的閱讀方法,很多學生不能輕易地遷移到課外閱讀過程中。閱讀參考書時,他們不會因為閱讀對象的不同而選取對應的閱讀方法,有的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精讀,什么時候略讀。需要精讀,但只是急于掃描,不采取筆記;只需要略讀時仔細研究不會放手,浪費了很多時間。因此,閱讀效果不明顯。
3.閱讀對象不合理,閱讀內容不廣泛
目前,各種書籍在圖書市場售賣,但更多的盈利目的使得商家去采購一些沒有營養的書籍。有的學生或家長因為沒有經驗,難以避免盲目選擇書本的行為。或書目過于單一,導致閱讀狹隘;或盲目聽取孩子的意見,選擇一些書,不同的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樣的;一些家長干脆將購買課外書籍的任務交由孩子,造成一些無益的學習書籍出現在學生的書桌上。很多書籍雖然具有豐富的內容,但寫作過于雜亂,毫無章法可言。因此,盡管閱讀量大,但仍然沒有很好的語感,詞匯不豐富,使得學生的文章寫作時常出現詞窮或亂用詞匯的問題。
二、提高農村初中生語文課外閱讀的閱讀質量
1.開拓書籍來源,創造閱讀條件
(1)家長的配合
學校應當經常性地召開家長會,并要求班級語文老師或班主任不定期地展開家訪活動,讓家長深入地了解課外閱讀的意義所在,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很多課堂以外的知識,更加有利于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
(2)學校的支持
農村初中也應該積極建立相應的圖書館、閱覽室,這對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圖書館必須定期開放,圖書要定期更新。讓學生的語文課外閱讀能夠擁有更廣泛的閱讀資源,避免反復地閱讀幾本書籍,造成閱讀疲勞,降低閱讀興趣。
2.施以正確的語文課外閱讀方法
(1)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努力做到:一是自己的書,你會選擇,只要選擇閱讀,你必須讀的,不要放棄;二是規律,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和閱讀時間的生活條件,不能全憑學生自己的喜好,想什么時候讀就什么時候讀,不想讀了就不去讀;第三,必須根據自己的閱讀能力,制訂學習計劃。這些習慣是在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和家長要提醒和監督。
(2)教給學生恰當的閱讀方法
課堂要嚴格訓練,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循序漸進地使學生能夠利用精讀和快讀等各種方法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我們可以開設課外閱讀指導課,如科普書籍閱讀教程,文學和藝術書籍閱讀教程,報刊閱讀教程,適合初中學生略讀童話閱讀指導,精讀科學故事閱讀教程,讀數據指導類書籍積累型。在閱讀過程中,使學生養成“閱讀與筆墨共生”的習慣。
3.激發閱讀興趣,培養自主閱讀能力
根據中學生善于形象思維的特點,老師可以選擇給學生配上優秀的插圖書,或者講故事設置懸念,讓學生猜結果。學生在被吸引后閱讀興趣會增加。但注意閱讀必須一步一步地進行。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習慣,我們還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舉辦“小蜂蜜”專題講座、“綜合學習”成績報告等活動。內容主要放在語言實踐活動中,聽、看、思、收集學習成果,向大家展示。教師也可以結合這一活動,開展新書《小問號》答疑游戲等,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師生雙向溝通,激發學生的啟迪智慧,挖掘出自己內心存在著巨大的能量。
農村初中開展語文課外閱讀指導應當根據當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避免強制逼迫學生進行閱讀造成學生反感,但也不能夠完全放松管理,讓學生自由進行。
參考文獻:
篇3
課外閱讀一直是國家課程目標中所強調的內容。2003年出臺的國家《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再次明確規定:“初中學生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養成良好語文素養的必要條件,也是學生個人成長、精神建構的關鍵因素。初中生處于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讀不讀、讀什么、怎么讀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然而,在現實中,初中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并不十分樂觀,尤其農村學生存在很大的課外閱讀障礙。對此,筆者進行了本次調查,以便為后續研究和教學提供相關指導。
二、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采用抽樣的方法,對城市中學南京市第十三中學初二(1)班45名學生和農村中學宿遷市孫園初級中學初二(4)班56名學生,一共101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101份,實際收回有效問卷101份,問卷有效率為100%。
(二)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自編《初中生課外閱讀情況調查問卷》,該問卷從閱讀活動的四個方面進行問題設計,共12題,包括10題封閉式問題和2題開放式問題。調查結果運用SPSS11.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并分析處理,對城鄉初中生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描述,用單因素x2檢驗分析兩者存在的差異。問卷由學生填寫并當場收回,為保證答題的客觀性,事前曾告知學生,本次問卷調查結果與學科成績評定無關,要求每人獨立完成,客觀答題。
三、結果與分析
(一)初中生課外閱讀量的城鄉差異(見表1)
城市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明顯高于農村學生。城市學生每人都有課外書,其中97.8%的人擁有20本以上;26.8%的農村學生沒有自己的課外書,藏書在10本以上的只占28.6%。城市學生周閱讀時間少于一小時的占8.9%,而農村學生占57.1%。一年中,10.7%的農村學生沒有進行課外閱讀,閱讀20本以上的農村學生占8.9%,城市學生占31.1%。
(二)初中生及其師長對于課外閱讀態度的城鄉差異(見表2)
大部分教師和家長都贊同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城市教師和家長的認同度要高于農村。學生基本都很喜歡課外閱讀,但原因各異。城市學生的閱讀興趣71.1%來自內部興趣,或者已經把課外閱讀自覺為一種習慣,或者認為有意思;而農村學生的閱讀興趣有60.7%源于外部興趣,認為可以提高作文水平。
(三)初中生課外閱讀途徑的城鄉差異(見表3)
城市學生有40%表示零用錢大多用來買課外書,這樣的農村學生只占14.3%,大多數農村學生很少自己花錢買書。城市學生的閱讀途徑較為豐富,最主要是自己買書讀,有24.4%的學生選擇利用圖書館資源,13.3%選擇在線閱讀,最后是向親朋好友借閱,農村學生的閱讀渠道相對單一,最主要是向親朋好友借閱,基本無法利用圖書館或網絡資源。
(四)初中生課外閱讀內容的城鄉差異
開放性試題中,學生列舉了自己最喜歡的三本課外書與教師推薦過的一本課外書。城市學生列舉最多的是外國經典名著,農村學生列舉最多的是四大名著,作文選也被多次提及。城市教師推薦最多的是《愛的教育》、《朝花夕拾》等,相對集中于中外文學名著。農村教師推薦最多的是《作文大全》、《唐詩三百首》等,相對集中于教輔類用書和古典文學。
四、討論
(一)農村初中生的課外閱讀特點
1.課外閱讀資源稀缺,途徑單一
就調查對象所在中學孫園中學而言,學校前后兩棟校舍,卻只辟了一小間辦公室作為圖書室。室內只有兩個書架一共三五百本書,其余空間都用于堆放雜物。圖書室終年關閉,形同虛設。對此,有教師稱:“農村的教育經費這么緊張,工資都難發,哪有閑錢去‘不務正業’?”校園外有一家新華書店,赫然在目的是新華書店里賣的竟是鞋子。書店老板介紹說,原來這里確實是新華書店,由于顧客少之又少,終于開不下去關了門,但換一個門面招牌又需要花費一筆,故而新華書店在眾目睽睽之下變成了“新華鞋店”。于是,校門口的小書店便成了唯一,其間有武俠和言情系列,更多的是教輔用書。
學校無法提供課外閱讀資源,而家庭更加無力負擔這一“額外”開支。被調查者的父母,90%都是農民,家境普遍不好,一些學生甚至上不起學。一名學生曾留言說:“我來自一個農民地區,我的父母都非常的窮,可是爸爸、媽媽和姐姐都在為我上學的事的錢擔憂,就緊緊為了上這個學校就東借西借。到了最后我姐姐終于把錢借來了。”(這是學生的原話,可以看出還存在錯別字和語病。)農村學生很少自己買書讀,親朋好友是他們最主要的圖書來源,但是,一樣身在農村的親朋好友,又能有多少藏書來填補這些孩子成長中的空白?
2.課外閱讀壓力過大,功利心強
被調查者的學習任務繁重。僅僅是初二,學校的作息時間就從7:20排到了21:25,學生回到家還要寫作業,一般到23:00才能寫完。除有形的課業壓力外,他們還承受著無形的心理負擔。與城市學生不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農村學生如果想跳出農門,就必須付出更多的艱辛。正如孫園中學的校訓所言:“讀書成就命運,刻苦改變未來。”在這樣的環境里,學習是改變命運的一條捷徑,一旦不能抵達未來的平坦通途,學習便被視為一種奢侈。在被調查的班級里,有一張課桌始終空缺。學生告訴筆者,那個女生成績中等,家境又不好,家長看她大學無望,權衡再三把她領回家了。
農村學生的壓力之大可見一斑。因此,他們的課外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也是為了提高作文水平,為了考試,這必然在無形之中給課外閱讀套上了“緊箍咒”,使得原本豐富多彩、自由馳騁的課外閱讀極易喪失其閱讀原動力。
3.課外閱讀范圍狹窄,缺乏指導
被調查者幾乎沒有接受過閱讀方法的指導。方法的障礙使得很多學生的閱讀事倍功半。
一個學生訴苦道:“我的語文成績不怎么樣,我也想多讀點課外書,有時下課,我也不出去玩,晚自習回到家也接著看書,我的腦海里整天裝滿了‘看書’,并且我已經行動了,但成績也沒提高,我究竟怎樣學習才能使成績提高?”
由于師資水平限制,農村教師普遍讀書少,閱讀經驗不足,又限于資源匱乏,難以給學生提供閱讀材料。對于學生課外閱讀的內容與方法的指導都有所欠缺。很多學生提到老師曾給他們推薦過的課外書就是教輔類用書:
S1:老師推薦的全是有關學習資料。
S2:老師推薦我們看過作文書,看些跟學習有關的書。
S3:老師沒有列舉書名,只是讓我們多看一些課外書,有利于提高作文水平,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知道更多的知識。
因此,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隨意性較強,不注重方法,往往難成體系,收效甚微。
(二)城市初中生的課外閱讀特點
1.課外閱讀資源豐富,途徑多樣
大多數城市學校各項硬件設施過硬,為學生提供了便利的閱讀條件。就調查對象所在學校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而言,學校按國家級示范學校的標準建成圖書館,擁有藏書近12萬冊,報刊260多種。館內寬敞明亮,環境優雅,文化氣息濃郁。圖書館每天開放,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自由借閱,而且學校還安排各班每周進館進行專題閱讀。此外,圖書館定期會有新書推介和經典導讀,并經常組織讀書筆記評展等活動,學校還花費不菲,聘請余光中、劉墉、李敖等作家、名家為學生做講座,形成了良好的閱讀氛圍。
十三中校門口也有一家小書店,主要銷售教輔類用書、青春流行讀物與休閑雜志。由于地處市中心,周圍書店較多,學生常常能在第一時間購買到新書。
被調查者家庭大多物質條件優厚,家長不僅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還經常主動給孩子買書。一名女生說:“我媽開學會給我買一次書,主要是參考書、練習冊之類,放假時候她會給我買課外書。媽媽總希望我多看點課外書。”一名男生說:“爸爸每天下班都會從單位帶一沓報紙回來,他也叫我跟著隨便翻翻。”而家庭電腦的普及,也使得在線閱讀成為城市初中生課外閱讀的途徑之一。
2.課外閱讀系統性強,指導得力
城市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與方法都得到了教師有力的指導。
從教師推薦書目可以看出,城市教師推薦的課外閱讀內容多為經典文學作品,且古今中外兼有,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各體齊備,系統性較強。
教師不僅要求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例如在授課中推薦閱讀篇目,同時還布置學生定期做讀書筆記。有學生坦言:“做的時候也會不屑和厭煩,但過后,覺得還是很有意義的。”每節課前五分鐘,教師會組織學生讀書交流,學生根據相關專題交流展示閱讀心得,相互啟發。而每周在圖書館的兩節閱讀課,教師也會給學生做專題講座或個別輔導。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十分有益的。
篇4
【摘 要】對于英語課外閱讀,我們知道這是初中生必須要學習的一門功課,也是英語課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成績的課程,很多中學生都是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還處于朦朧的階段,而且這個階段是學生能夠快速學習英語的最好時期,提高英語的閱讀對綜合成績有著顯著的效果。加強外語的指導,這對于幫助學生而言是一件培養其閱讀的好機會,首先我們要對初中生樹立一個熱愛閱讀的情感,這需要教師和家長的配合,對學生積極的培養,養成學生一個喜歡閱讀的習慣,強化對學生英語課外閱讀的指導,幫助學生在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然而對于農村初中而言,英語課外閱讀對于學生來說只是一個起步階段,很多閱讀教學內容都不滿足當下條件,在教學上也不能給予學生最好的學習氛圍,在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上的方法也不適當,這嚴重的影響了閱讀的效果,消極了學生閱讀的激情,從而阻止了學生閱讀能力。對于如何才可以將英語課外閱讀抓到位,使得學生真正喜歡上這門功課,筆者簡單的對此闡述了如下觀點和想法。
關鍵詞 初中英語;課外閱讀;實踐與思考
一、閱讀材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于一位中學生而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這是調節學生欲望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可以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內容。想要學生更好的學習課外閱讀,但是學習的內容必須要做到多樣化,還要有趣味性,以及時效性,而且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比較適中,不能夠太簡單,要一點點的對閱讀材料進行升級。
本人認為,在初中英語課外閱讀中,選擇一個雙語版的書是比較適合初中生的閱讀,比如一些時代英語報,或者一些學生雙語報,這些英語課外閱讀中包含著一些幽默的故事,內容比較富有哲理性,而且情感的故事也比較大一些,可以給予學生一些樂趣以及一些豐富的幻想。
在初中生學習英語課外閱讀初步養成計劃穩定后,老師應該對每個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教學計劃進行合理的安排。對剛進入七年級的初中生,我們必須要做到的是閱讀材料做到短小,但是要富有哲理有模性。而對于初中八年級,要選擇一些比較適合閱讀,具有時代性、具有代表性的閱讀內容,這些內容會給予學生一定思維空間思考。而且其內容大部分都是要與生活相關的,要符合學生生活的環境。對于九年級初中生來說,這一年無非是最后學習英文課外閱讀的尾聲,也是加強閱讀能力最好的一年,面對這一年,我們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使得學生能夠將興趣注重在閱讀上,對此也可以訂閱一些英語報紙,鼓勵學生閱讀學習,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良好的環境對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有著促進作用
建立一個有專門英語閱讀的圖書館,這對于學生學習英語有著促進的作用。教師也可以督促學生集體在班級中訂制一些有關英文的報紙,或者一些英文相關的其他刊物,這些刊物不但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最主要的是集體訂閱會使得學生們之間產生一種極有影響力的互動環境,短時間內科難呢過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長時間堅持下去,學生之間就會對英文閱讀產生一種積極性。有了英文圖書館后,可以使得學生經常去閱讀,我們所說的這個英文圖書館也可以是一個角落專門做英文閱讀的,可以在英文課外閱讀當中設置一些不同故事不同詞性的閱讀,幽默搞笑富有哲理性的閱讀內容也可以規劃為另一類,這可以增添學生課外閱讀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加強對學生的閱讀指導,培養英語閱讀能力
學生在閱讀上的好與壞,這與教師的指導也是分不開的,好的英語指導教師會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會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在閱讀上的能力。然而對于一些農村初中大多數的學校而言,教師們對于上好每一節課都十分的重視,雖然很重視,可是對于閱讀的重點,卻把握的不是很好,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而教師要做到的是,不能把指導教學的思想局限于課本,而是要用突破自己的教學指導能力,結合英語課外閱讀給予學生最好的教學方式,這也會使得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定時糾正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解決各類閱讀困難。
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掌握常規的閱讀策略:默讀、略讀、跳讀、預測、猜測詞義、細讀、尋找
關鍵詞 和主題句等方法,并教會學生“整體閱讀法”。保證學生能集中注意力于整個篇章的內容,而不是個別詞語。
四、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1.在培養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對學生閱讀習慣進行限制,比如訓練的速度,要定時給他們安排一些閱讀量,在有限時間內,必須要完成這些閱讀量,這會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課外閱讀的時候有一種緊張性,而且閱讀的內容也可以保持重復性的閱讀,學生在快速略讀“舊”的材料時,實際上是在學習如何讓眼睛以更快的速度移動。
2.對于英語課外閱讀,教師要時刻警惕學生審核好文章的標題。一定要以文章的題目作為中心,圍繞題目進行閱讀理解,這樣會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學生英語閱讀實踐當中經常采用的閱讀方法。
參考文獻
[1]何芃芃.如何創建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J]. 網絡科技時代.2011年12期
[2]徐訓康.英語課前應該注意的四個方面[J].中學教學參考.2011年01期
[3]許琳俐.如何營造良好的英語課堂學習氛圍[J].教育藝術.2011年12期
[4]王愛萍.讓學生陶醉在英語課堂學習美的勝境中——也談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J].現代教育論叢.2011年05期
[5]房金安.研究性學習與英語課堂教學[J].網絡科技時代.2011年07期
篇5
關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課外閱讀 指導策略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量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并沒有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因為教師不夠重視課外閱讀,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指導。所以,要想提高課外閱讀質量,對課外閱讀作用有正確的認識是前提。
1.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作用
對于作為課內閱讀補充的課外閱讀來說,首先要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語文是通過語言來表達思想和抒發感情的,詞語是文本的基本內容之一,雖然在課內閱讀中,學生可以接觸到很多詞語,但范圍是有限的,如果加上課外閱讀,則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詞語,從而累積更多的知識。如描述人物,通過閱讀《水滸傳》、《西游記》、《三國演義》、《我的大學》等小說,學生會積累、掌握更多的詞語。因課外閱讀量的增加,詞語積累效果更顯著。
其次,課外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初中教材內容來看,大部分都是比較經典的作品,由于課文容量有限,學生要想對這些作家的作品有進一步的了解,則需要課外閱讀來輔助。例如《水滸傳》中,一般的教科書選擇的是《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節(章),但要想對林沖的性格和其經歷有全面的了解,則需要通讀《水滸傳》全文,這就體現了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同樣,在初中課本中魯迅的作品也很多,要想進一步了解魯迅的思想,還需要分析他的散文集、短篇小說、詩歌散文、雜文等作品。通過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學生的語言能力會大大提高,尤其在寫作過程中,表現尤其明顯,這些都是課外閱讀帶來的好處。
最后,通過課外閱讀,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會有所提高。口語和寫作的基礎就是閱讀,看得多了,說的內容也就多了,能恰當地運用詞語,尤其在寫作方面,閱讀能使學生更靈活地運用詞語,從而提高表達能力。
2.初中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現狀
2.1影視文化代替了課外閱讀
雖然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學生的生活環境仍然缺乏文化氣息,大多數家庭的文化活動比較單一,僅限于看電視,影響學生最多的也是電視,以致不喜歡閱讀。因此,對于中學生來說,看電視比讀書、看報更有趣。本來課外閱讀時間就不夠,電視和網絡占據了學生的大部分課外閱讀時間。
2.2學生對名著經典敬而遠之
雖然中國的出版業還處于朝陽的發展狀態之中,全國每天大約有500種圖書出爐,但數量的多并不能遮蓋結構的殘缺:考試寶典、中考錦囊、英語四六級、雅思、托福、計算機等級考試等書籍遍布每一個角落,內容比較單一膚淺,書籍的形式也大體相同。其實,在應試的指揮棒下,閱讀變得不像閱讀,愈發功利,真正的經典名著叫好不叫座。孩子就好像面對一桌豐盛的晚餐,而患有偏食癥狀一樣,他們喜歡《夢里花落知多少》,卻不知道林黛玉;他們迷戀李宇春,卻拒絕關漢卿。真不知道這是文明的進化,還是退化?
3.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策略
3.1注重以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的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對于教學來說,常用的有每月(每周)讀書節、辯論賽、知識競賽、讀書比賽等(如有限時間內,誰完成得最好最快,給予獎勵),與此同時,老師可以提供一個話題或者觀點,讓學生對此展開討論。如“魯迅的筆”等。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與學校刊物或網站進行合作,給學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臺。
3.2閱讀對象要結合學生的興趣
在散文、小說、詩歌等領域內選取經典美文,以便引導學生閱讀。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閱讀文章,但老師應該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提出寶貴的意見,避免閱讀內容以感官享受為主,提高學生的文學修養和道德品質。在方法上,除了對單詞和句子的積累外,還可以通過寫讀后感等方式分析閱讀內容。閱讀時從人物、情節、背景等方面進行。
3.3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開展多元閱讀
目前,大部分初中生對網絡都有一種親切感,教師應利用多媒體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閱讀,由此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教師應善于利用課堂視聽設備,給學生播放精彩生動的影像資料,引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除此之外,還應該利用學生熱衷的網站對課外閱讀進行推廣,使其在學生之間形成競爭閱讀,形成良性循環。
3.4指導初中生確立課外閱讀目標
“義務教育語文課標標準”明確規定了七到九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要求:“學會閱讀規劃,廣泛閱讀各種書籍,課外閱讀量不低于260萬字,適當閱讀名著。”新接班的老師應在了解七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讓學生適當安排課外閱讀時間,按照計劃完成任務,保證每名中學生都能達到課標規定的閱讀量,促使學生養成“每日必讀書“的課外閱讀習慣。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中學生課外閱讀質量,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時間要提供保障,給孩子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推薦優秀的適合的報刊讀物,并且對孩子的課外閱讀效果進行檢查,豐富孩子的知識,提高他們的素養,促進文化的傳承,廣泛地培養情感。
參考文獻:
[1]李新強.中學生閱讀心理及教學對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
篇6
關鍵詞:加強;農村;初中生;課外閱讀
筆者在農村初中任教語文學科多年,深深體會到農村學生在課外閱讀方面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如何加強課外閱讀呢?筆者結合自己多年實踐,提以下幾點意見。
一、多渠道為學生創設課外閱讀條件
(1)學校方面。為了讓學生有個良好閱讀環境和氛圍,學校圖書室應盡量配齊《語文課程標準》中所要求的讀物,合理安排圖書館閱覽室的開放時間,充分發揮圖書室閱覽室的功能,最大限度地解決讀書難、借書難,無書讀的問題。這也是增加學生閱讀量的一個有效途徑。
(2)家長方面。家長也應支持孩子的課外閱讀,應該努力地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豐富孩子的讀書量,為孩子的發展奠定人文基礎。
這樣,學校、家庭聯合起來,為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條件,讓我們的學生有書可讀,樂于閱讀,將會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
二、語文老師加強指導,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課外閱讀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獨立自由地進行課外閱讀,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保證閱讀質量,提高閱讀效率,順利達到閱讀的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
1. 指導學生制訂讀書計劃
為了克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隨意性,教師應指導學生認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督促學生堅持閱讀,每天不少于30分鐘的閱讀時間,并每天給予檢查登記,養成良好的勤讀書習慣,提高閱讀欣賞能力,從而提高語文素養。
2. 指導學生選擇閱讀材料
每個學生的語文基礎與閱讀能力不盡相同,審美趣味、性格特點也存在著差異,在閱讀材料的選擇方向上應各取所需,各得其所。指導學生擴大閱讀的廣度,提高閱讀效率,培養學生的速讀能力。
3. 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查閱資料的習慣
使用工具書、查閱資料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良好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使用工具書、查閱資料的知識和方法,在課堂閱讀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4. 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
質疑在學生課外閱讀中非常重要,清學者陳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學習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出為什么、怎么樣的過程。所以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會質疑,培養學生質疑的習慣,包括文句是否流暢,立意是否新穎深刻,思想是否健康積極,知識信息是否準確合理,感情是否真誠高尚。教給學生發現、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其他的閱讀習慣,如愛護書籍的習慣,閱讀衛生的習慣等。
三、開展有效的課外活動,提高閱讀效果
為了提高課外閱讀效果,教師要善于創設條件,為學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如:開展制作手抄報和讀書筆記展評活動、故事會、詩歌朗誦、口語交際課等。這樣學生的課堂學習得到鞏固,自主學習得到了延伸,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多練習,多活動,增長知識,開拓知識視野的平臺,發展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
總之,通過對農村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現狀的調查,筆者發現農村學生的語文閱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而閱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學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我認為,課外閱讀雖為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獨立自主地確立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讀書指導;激發興趣;言傳身教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32-0-01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7―9年級)的學生閱讀做了具體的要求:“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然而,根據這個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初中生,我發覺很多學生沒有達到這個要求,大部分學生很少閱讀課外書籍,因為他們缺乏閱讀的興趣。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打開學生課外閱讀心扉的鑰匙。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把課外閱讀的金鑰匙交到學生的手中。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推薦適合的書,使學生愛讀書
初中生年紀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較差,而如今的課外讀物包羅萬象,良莠不齊,并不都適合中學生閱讀。作為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向學生推薦一些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讀物。比如七年級學生比較好動,好奇心很強,可以推薦一些通俗易懂,趣味性比較強的讀物,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話》和一些少年圖書。對于八年級學生,認知水平有所提高了,也不那么好動了,就可以推薦一些有一定知識性、思想性的讀物,如莫言的一些小說,莫言的名人效應會引起學生的關注,有利于普及讀書。而對于九年級的學生,思想各個方面都比較成熟了,就可以推薦閱讀一些歷史名著,如《水滸傳》、《紅樓夢》等。當然,除此以外,我們要把閱讀選擇的權利交給學生,盡可能為學生提供輕松自由的閱讀環境。閱讀是一種求知行為,也是一種享受。因此,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注意觀察、了解和引導,除了需要對真正有害于學生的書刊進行控制外,不應對學生所讀書刊的內容、類型和范圍進行人為的約束和控制。
二、加強課外閱讀方法指導,循循善誘,使學生會讀書
初中生的心智還不健全,在課外閱讀的時候,他們往往還不善于思考,讀書過程會比較迷茫,對書籍不能深入閱讀,閱讀完后問他們都看到了什么?有的學生只記得故事情節,甚至有些學生可能什么印象都沒有,更不用說看懂了。因此,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正確的方法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首先,要引導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說:“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讀書過程摘抄是一個重要環節,讀書要眼到,手到,才能做到心到。手到,就是要求學生摘抄優美的詞語、句子和段落,并寫讀后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其次,要引導學生學會精讀和泛讀。秦牧說:“精讀,好像牛吃東西似的。吃了以后再吐出來,慢慢反芻、消化。泛讀,就好像鯨魚張開大口似的把小魚小蝦都吃下去,漏一些也沒關系。”所謂精讀也就是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然于心,以便吸取精華。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泛讀就是一種粗略讀書的方法。也就是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這樣也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
三、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想讀書
讀書要活,不能死讀書,死讀,只能讓學生感到乏味、疲勞、毫無樂趣可言。因此為了避免死讀書現象,教師就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巧妙引導學生多讀書,引導他們讀好書,好讀書。我在引導學生讀書時主要采取以下幾種辦法,實踐的結果,成效比較明顯,學生普遍提高了語文成績,培養了課外閱讀興趣。
一是課前三分鐘演講。我堅持每節課上課之前用大概三分鐘時間,讓學生輪流上臺,交流課外閱讀中搜集的語言材料,讓大家各展才華可以說一則新聞,或者講一件趣事,或者背一首古詩,甚至可以讀一段好詞好句。普通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興趣。
二是在教學過程中,不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在教學《端午的鴨蛋》后,我說汪真祺的小說語言是這樣的平淡清新而又韻味十足,你還想不想再讀讀他的小說《受戒》?又如在教學《爸爸的花兒落了》之后,我布置學生去閱讀《城南舊事》,但又擔心他們是否自覺去讀,于是,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先欣賞《城南舊事》的電影片段,這樣引起了他們強烈的興趣,下課后他們就會忙著去找這本書來讀……
三是堅持做手抄報。組織學生4人一小組自辦手抄報活動。手抄報的內容豐富多樣:國家大事、校園生活、安全教育、科幻世界等。學生根據需求,收集整理材料,獨立設計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圖。如圍繞學習雷鋒60周年這一內容,學生就辦出了《助人為樂的雷鋒》、《雷鋒在我心中》、《社會上的活雷鋒》……
四是組織競賽活動。我不定期舉行辯論賽、知識競賽、手抄報比賽活動等,使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是在教室設置讀書角,隨時推薦好的書目和好的文章給學生,營造讀書氛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篇8
一、課外閱讀對學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界定語文科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這一點體現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基本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長。課外閱讀是實現語文科人文性的重要途徑。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以上說明明確了課外閱讀在語文課程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階段,是一個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對整個人生影響尤為深遠。而此階段思想的多變性、不穩定性增加了教育的難度,學校就必須利用不同的形式對學生開展教育。但是,純粹課堂教育模式往往讓學生產生厭倦情緒,收不到實在的效果;二是這種教育是一種相對被動的教育,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升;三是這種教育是斷續的、不連貫的;四是這種教育是形式上的,缺乏內在的動力。基于以上不足,我們必須找到另外一種形式,來更好地實現教育對人靈魂的塑造。在這里,“加強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習慣”是一條重要途徑。課外閱讀具有以下優點:(一)通過課外閱讀獲取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閱讀是讀者、作品、作者的心靈交互,必然產生共鳴,這種影響是內在的,也是有力量的。(二)課外閱讀讓我們的學習形式多樣化,學生的閱讀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家里,充滿著自主性、開發性。(三)課外閱讀這種學習是長期的,如果養成了好的閱讀習慣,那么將受益終生。
高爾基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課外閱讀對學生知識結構的建立和人生價值觀的形成至關重要。
二、初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堪憂
新課改的推行,給地方和學校在教材的選擇上提供了自由,但是受到現行考試制度的影響,學生課外閱讀課程的推行成為空中樓閣,多數學校放任自流,甚至語文課本推薦的名著也沒有落到實處。
筆者對本校八年級共800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不容樂觀:
從閱讀興趣看,40%的學生基本不課外閱讀,30%的學生偶爾課外閱讀,只有30%的學生經常課外閱讀,而這30%的學生中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課外閱讀的只占10%。
從課外閱讀類型看,更是觸目驚心:100%的學生首選教材輔導讀物,80%的學生讀報刊雜志,60%的學生讀武俠、言情等通俗小說,30%的學生讀文學名著。
從課外閱讀方式看,有新的變化:學生網上閱讀的比例不斷增大。
造成以上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這里不作論述,關鍵是這種現狀阻斷了學生健康成長的途徑,讓學生畸形發展。更令人揪心的是通俗小說等逐漸成為學生閱讀主流,讓學生的思想受到嚴重侵害,暴力化、庸俗化、成人化傾向越來越嚴重。“少年強則國強”,面對現狀,改變迫在眉睫。
三、加強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的策略
要改變當前初中生課外閱讀糟糕的現狀,我們必須在《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學校與教師(特別是語文教師)共同努力,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構建校本課外閱讀課程體系。
1.積極開發課外閱讀課程
學校要積極開發語文課程下的子課程——校本課外閱讀課程。明確目標,制定整體計劃,組織好監督、評價。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閱讀指導課,讓學生在初中階段的整個課外閱讀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
2.幫助學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思想、品質、意志等的形成期,根據此年齡學生的心理特征,語文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一是初中三年的長計劃,二是每學期的短計劃,三是月、周、日計劃,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方向感。教師應督促學生落實閱讀計劃。
3.幫助學生選擇有品位的課外讀物
新《課程標準》提到教師應鼓勵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就是要求學生有選擇地閱讀。初中生的認知能力、辨別能力、欣賞能力還未形成,而當前社會讀物良莠不齊,受經濟利益驅使,低俗文學、快餐文學泛濫,如不把好這一關,課外閱讀不僅收效甚微,甚至會讓學生誤入歧途。語文教師應聯系課本推薦的名著,給學生制定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經常與學生討論“應該讀什么書”等核心問題,有條件的學校可集體訂閱一些優秀期刊,作為學生的必讀書目。
4.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指導
“好讀書,讀好書”還要加上“會讀書”,正確的讀書方法是確保課外閱讀效率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開設的閱讀指導課“授之以漁”。(1)對經典文學名著宜采用精讀法。經典文學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底蘊豐厚,學生應細讀,從思想性、藝術性等多方面吸收營養。(2)對一般書籍、刊物宜采用瀏覽法和跳讀法。我們正處在一個信息社會,鼓勵學生課外閱讀,目的之一是拓展視野,豐富知識,但學生不可能有很多時間用于課外閱讀,因此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大膽取舍,為我所用。(3)課外閱讀應做筆記和寫讀后感。知識結構和閱讀能力的形成必然有一個過程,語文教師應鼓勵學生做好摘錄,撰寫讀后感,定期接受教師檢查,定期參加讀書座談會。
5.創設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樂之者。”要讓學生經年累月保持旺盛的課外閱讀興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校和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辦法。
(1)學校應定期組織活動,如讀書報告會、讀書知識競賽會、讀書辯論會等,推進課外閱讀的開展。(2)班級應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辦墻報,組織文學社團,成立讀書小組等,不斷激發學生興趣。(3)語文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開設網上讀書交流平臺,利用QQ空間、微博、微信與學生不定期交換讀書心得。
6.幫助學生解決課外閱讀材料來源問題
篇9
關鍵詞:鄉鎮初中 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11-0000-01
全國各地的鄉鎮初中是新課改教育推行的薄弱地區,學校的教育資源相比之下比較匱乏,教育教學受到嚴重阻礙。對此,筆者對北京、吉林、河南、貴州四個不同發展程度省市的鄉鎮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做了問卷調查,調查顯示,鄉鎮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令人堪憂,必須引起社會的重視。
一、鄉鎮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
1.閱讀時間有限
目前我國的考試壓力不斷增大,學生將大部分時間獻給了作業和考試,并沒有多余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家長、學校更加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所以并不積極倡導學生進行廣泛閱讀。以筆者的問卷調查數據來看,四個地區中,閱讀時間每次在0.5至1小時的學生占大多數,而貴州省更是達到了86%的比例。數據顯示,大部分同學都是利用節假日進行課外閱讀,在校期間的課外閱讀時間微乎其微。因此,鄉鎮初中生課外閱讀的時間非常緊缺,每次不到一個小時的閱讀遠遠不能達到新課程標準中“課外閱讀量不少于260萬字”[1]的要求。
2.閱讀資源不足
首先,社會資源不足。鄉鎮地區經濟比較落后,因而圖書資源比較緊缺,學生沒有便捷的閱讀渠道。調查顯示,貴州省鄉鎮初中的圖書資源充足情況為“不充足”,其它三省鄉鎮初中的圖書資源充足情況“一般”。并且大多數省市鄉鎮并沒有圖書館和報刊點等能為學生提供便捷閱讀的場所。其次,學校資源不足。許多學校為了簡化教學,讓學生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書本知識和應付考試上,一些圖書館并沒有對學生開放。最后,家庭資源不足。一方面,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同學得不到過多的閱讀機會;另一方面,大多數家長的文化水平較低,家中藏書量極小,并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讀書條件和氛圍。
3.缺乏閱讀興趣
與20世紀80年代的中學生相比,現在的初中生更喜歡上網聊天,網絡交友,玩網絡游戲,看電視電影等,因而對閱讀缺乏興趣,把閱讀當成一種負擔,甚至連語文課本的文章都沒能做到精讀。
4.閱讀能力低下
閱讀速度慢、效率低。由于平時缺少閱讀訓練,不少學生閱讀非常費勁,猶如外國人讀中文。在閱讀的過程中“讀”占用太多精力,導致頭腦應付不過來,無法理解和記住閱讀材料的內容,出現“讀了后句忘了前句,讀完后頭腦一片空白”的現象。
連續閱讀時間短。大多數學生不能堅持不懈地看完三千字的文章或進行一小時的連續閱讀,能做到“如饑似渴”閱讀的則更少,而“如癡如醉”閱讀的就寥寥無幾了。這樣的閱讀程度,根本無法達到新課標所要求的“能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
5.閱讀方法單一
學生閱讀沒計劃,閱讀時單純地瀏覽故事情節,沒有豐富的閱讀方法。根據筆者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吉林、河南三個省份的大多數學生表示“偶爾有課外閱讀計劃”,而貴州省“沒有閱讀計劃”的學生更是占大多數,樣本數據顯示竟然高達64%。無論是學生卷還是家長卷和教師卷,關于是否了解新課標對于課外閱讀的要求,所有數據顯示“非常了解”沒有超過10%,令人擔憂。在閱讀時,四省大部分學生均表示自己只是單純地瀏覽故事情節,并沒有勾畫摘抄,寫讀書筆記等行為。
二、應對策略
1.社會方面
國家可以通過宏觀調控,根據不同鄉鎮的經濟發展狀況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援,建設或重建圖書館、書店等基礎設施。相關專家可以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文化特征及學生整體的文化素質提出一些課外閱讀推薦活動,給出一定的讀書計劃,設定合理的閱讀時間,定期進行考察。
2.學校方面
學校是學生學習最主要的場所,而現在竟然會出現學校的圖書館只是一個擺設的現象,所以應大力倡導學校開放圖書館,增加課外閱讀書目。學校還可以進行相應調整,開設相關課外閱讀課程,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時間;同時語文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語文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及檢測,不斷豐富班級讀書角,開展讀書漂流、課外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激發學生們的讀書興趣,提高學生們的閱讀積極性,最終提升學生們的閱讀質量。
3.家長方面
改變傳統單一的成績評價標準,將孩子的綜合素質納入評價范圍,同時為孩子提供閱讀資源、加強監督,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應該站在孩子長遠發展的角度上,不因中考等短期目標忽視孩子的綜合發展。另外,家長也要加強家校合作,多與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和閱讀情況,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質量。
4.學生方面
學生本身自己要端正心態,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瀏覽、圈點式、批注式等方法,采用自讀與合作的方式,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課外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不能有太強的功利性,要求自己在短期內得到一個豐富的閱讀成果。同時,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是關鍵,在閱讀過程中,學生要學會勾畫記錄,隨時作讀書筆記,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的質量。
新課改下,培養和提高學生們語文課外閱讀能力勢在必行,而鄉鎮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所呈現出的一些問題需亟待解決。只有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學校家長配合督促、社會大力支持這幾力于一役,才能提高學生們的課外閱讀水平。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鄉鎮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現狀一定能有所改觀。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閱讀策略 課外閱讀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在前期對本地某中學初二學生的問卷調查中筆者發現被研究者絕大多數沒有養成課外閱讀的習慣,閱讀量小,閱讀策略的使用不全面,閱讀方法需要得到提高。①因此認為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之余,對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及策略使用進行系統的指導,使學生克服英語閱讀的心理障礙,從而培養學生長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加強其自主閱讀能力,轉變學生應試教育的固有思維模式,讓學生通過多閱讀實現對不同文化、風俗習俗,宗教等較為全面的了解,體會從不同的方式和角度看問題,培養多方位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 而對策略的學習也在英語課程修訂組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具體內容中重點提出②(詳見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修訂具體內容中第二部分中第一點下第三條(2012))。但是,對閱讀策略的研究以及如何培養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研究相對較少,少數研究者雖探討了閱讀策略,如張翼飛(2009),③黃志萍(2011)④等,卻并未對中學生閱讀策略意識和策略培訓做實證研究。因此,基于這樣的背景,作者擬通過對本地區某中學同一年級的兩個自然班進行實證研究以了解閱讀策略培訓對初中生課外閱讀的影響,具體作法如下:
實驗前,設計實驗所需的教學內容、教學材料和教學方法。為控制好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以及保證實驗結果的可信性,教學內容以各大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為主,但在選取上重視內容的多方位性,涵蓋文化、習俗、經濟、政治等。在教學中對兩個自然班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其中一班中的30人(控制組)采用做題再講解的方式,而對另一班的30個學生(實驗組)采用先對受試者進行閱讀策略培訓,再讓他們做閱讀理解題的教學方式。課堂外給兩個組的同學布置同樣多的課外閱讀量,其中實驗班的學生要求在閱讀過程中使用老師介紹的策略進行課外閱讀,老師抽樣后會發現問題(如策略使用不當),再講解問題。控制班則只要求閱讀并理解,然后老師帶著實驗對象回答文后的問題。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筆者在同事的幫助下首先對兩個班的同學進行了前測。前測由三篇題材不同的閱讀理解題構成,共十個選擇題,共20分。在測試過程中,為確保學生認真參與,學生將對實驗的重要性有大致了解。測試的成績按成績由高到低的序號排列,不列出人名。在前測完成后,30個學生將被分別從兩個自然班中抽選出來參與實驗教學。抽選方式為把學生成績按分數高低排列,再掐頭去尾,然后選擇三十個學生,并使兩個班的同學的成績大致相同,以保證實驗教學后的兩個班的出現的可能差異是實驗的結果帶來的。其次,同一教師對兩個班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驗教學,教學方式如所設計的一般。 在對實驗組的教學中,教師有目的的,按計劃對閱讀策略進行培訓。所培訓的策略有:(1)瀏覽全文,了解大意,預測內容。( 2)在閱讀中,參照語境,利用上下文銜接關系、圖示、表格、文中注解等輔助信息幫助理解;(3)對文中生詞詞義進行猜測和聯想;(4)恰當使用略讀、跳讀等方式;注重使用筆記和標記;(5)能區分觀點和事例,找出主要信息;(6)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自我監控、糾正錯誤;實施自我鼓勵行為、減少焦慮和激勵閱讀的情感策略。(7)對文章分析總結, 并反思自己在閱讀中所取得的進步和不足。
在為期十二周的教學實驗后,學生進行了后測。測試的內容和題型與前測保持一致。在后測結束一周后,兩個組中每組各5個受試者參與了半開放式訪談,以了解學生對教學手段,方式等的看法和建議,并為實驗提供數據。
筆者在同事的幫助下,對前測和后測成績進行核對,并對半開放式訪談做好記錄。然后對收集到的測試數據進行定性分析并給予成因分析。在Excel 2003和SPSS12.0的測量統計下結果顯示:在前測中,兩個組的成績沒有顯著差異,而在實驗教學結束后,雖然兩組的學生相對于前測都取得了進步,但是實驗組的學生在后測中的成績比控制組的學生的成績好,平均分多2.16分,并具有顯著性差異。這一實驗結果受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第一,實驗組的學生由于內部和外部原因在實驗教學中的積極性較高。其次,實驗組的學生在老師的培訓下能夠有效地自我評價,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加以調整,這有助于認知能力的提高,這在訪談中得到驗證(實驗組的學生能細說他們所取得的進步之處,以及影響他們進步的因素在哪,而控制組的學生只能說個大概,認為是自己的語感)。此外,控制組的學生因自我評價無法很好地體現,有可能對自己的不足注意不夠,積極性受影響。這一實驗結果說明教師很有必要對初中生進行閱讀策略培訓。針對性地對學生閱讀策略進行培訓后,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這將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他們在教師的課外英語閱讀指導和輔導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同時,能在課外閱讀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樂趣,從而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然而,本研究也有其自身局限性。其一,參加此實驗的學生較少,僅60人。其二,由于實驗時間短,有些影響實驗結果的潛在因素沒有顯示出來。比如,后測中實驗組成績的標準差比控制組的大,這說明有一部分實驗組學生在實驗中沒有明顯的進步,這還需要進一步討論。其三,學生實驗前幾乎沒有課外閱讀量,詞匯基礎差,這對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制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閱讀策略的培訓對學生課外閱讀有著積極的影響。
基金項目:遵義師范學院2012年度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立項編號:12ZYJ005)
注釋
① 李靜.對初中生課外英語閱讀現狀調查與分析——以遵義市第六中學為例[J].英語廣場,2013(4).
② 英語課程標準修訂組.凸顯英語學習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英語課程標準修訂解讀[J].基礎教育課程,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