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通訊技術范文
時間:2023-10-16 17:38: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即時通訊技術,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7-0050-02
收稿日期:[HTSS]2006-11-06
作者簡介:柳延東(1967-),男,廣西賀州人,講師,從事多媒體教學研究。
信息時代的教育將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教育。即時通訊(Instantmessaging)技術作為網絡技術中最活躍的技術之一,將會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內容和方法,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我們的學習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一、即時通訊綜述
即時通訊是一個終端服務,它允許兩人或多人利用網絡對文本、語音、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信息進行即時交流。即時通訊軟件整合了電話的簡單、即時和電子郵件的圖文精確的特點,并且具備即時通訊、電子郵件、短信傳送、視頻對話、文件共享、影音播放等諸多功能。它具有六大特點:交流活動的實時性、間接性、自由性、主動性;交流角色的平等性;交流方式的靈活多樣性;交流對象的多樣性;交流通道的獨立性、可拓展性;信息呈現的多媒體性和易保存性。即時通訊技術的諸多特點使它對現代學習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即時通訊技術對現代教學的影響
即時通訊技術在現代教育教學中是以學習的工具、學習的對象、學習的環境等多種角色面貌出現的,它沖擊著傳統的教育和學習方式,從多方面影響著傳統的學習行為、教育模式和培養方式。即時通訊技術的出現使主動建構的、探索式的、協作式的、個性化的學習成為可能。
1.學習模式的轉變。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外界信息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知識不是學來的,而是學習者按自己的需要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建構完成的。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由于教學手段的限制,教學活動主要是在教師、學生、課本、教學環境間進行的,教學信息的傳遞方式比較單一和遲緩,學生提問和教師答復都要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信息量只能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學生根本就沒有進行信息選擇的余地,只能被動接受。課堂上,往往是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學習模式以接受式學習為主,學習者知識體系的自主建構很難實現。將即時通訊技術引入教學,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交互性環境,可以幫助學生與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習者討論交流,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并可廣泛地接觸不同的觀點和思維方式,接受各種不同思想文化的啟發;將即時通訊技術引入教學,可以大大增加教學的信息量,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提高教學效率;將即時通訊技術引入教學,為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協商式、合作式、探究式學習模式成為主要的學習模式。這些,都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建構。
2.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傳統學習中,知識呈線性排列,計算機技術使知識呈非線性的立體式網狀結構排列,這種信息組織,是由結點和表達結點之間關系的鏈組成的網,可分成不同的關系和思維單元,符合人類認識記憶的規律。學習的方式也從線性轉向非線性。學習者利用即時通訊技術在進行瀏覽、查詢、注釋等操作時,不必按教材原有的模式進行,可以任意組合、跳轉,這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自主學習方式。
3.學習環境的轉變。即時通訊技術為個別化學習提供了更寬松的環境。傳統的班級授課制講求整齊劃一,步調一致,因材施教成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話。即時通訊技術支持下的教學能夠充分照顧個體的個性差異,以學習者為中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可操作的自主學習環境,實行比較徹底的“異步教學”。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興趣、能力和水平確定學習進度。他們就像走進了“自助式餐廳”――要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全由自己掌握。學習者完全掌握學習的主動權,他們不再是教學內容的被動的接受者,而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的主人。
4.學習時空的轉變。在傳統教學中,學習時空受到很大的限制,互動與交流活動常常局限于一個班級教室內,交互活動的人數及地域都受到限制,很難進行有效的協作學習。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基礎好的學生去幫助和指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很難有機會從基礎較差的學生那里獲得幫助。因此,這種“互相幫助”、“協作學習”、“合作學習”,是以優等生的片面奉獻為特征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協作、互助與合作,學生的協作熱情必須在教師的不斷要求和刻意鼓勵下才能得以維持。即時通訊技術被引入教學后,學習的交互活動不僅僅局限在一間教室里,甚至不局限在一所學校、一座城市、一個國家內,只要網絡連通的地方,都可以成為學習與交互的場所。交互對象不受人數、地域和身份的限制,交互對象可以是教師群體、學生群體以及其他的網絡訪問者。互學習可以在同學―同學、同學―教師、同學―在線專家、同學―課件、同學―資源庫等之間展開,在這個平臺上的學習是真正意義上的互助的、協作的、多向互動的、自發的、開放的,也是高效的學習。
5.角色的轉變。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著“教”的行為展開的。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統治者、主宰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在即時通訊環境中,交流的角色是平等的,QQ、MSN等群里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平等關系,兩者間不再有義務、責任等的約束,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別,對于同一個問題,兩者是本著共同探討的態度進行討論的。教學由“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化,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角色將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和平等的學習伙伴。教師的任務主要是為學生的自主建構提供各種支持。在這里,每個學習者既可以是學生,也可以同時是其他學習者的老師。或者說,在這里,已經沒有了學生和老師的區分,每個學習者都具有多重的身份,即既是知識和信息的分享者,又是知識與信息的提供者。
6.交互方式的轉變。傳播學中有一個“沉默的螺旋”的概念,其含義是人們為了避免成為異類,陷入孤獨,往往在大眾媒體或輿論活躍分子發表了意見之后,不再表達自己與之不同的觀點。在傳統教學中,交互活動共用一個交互通道,學習者必須按順序發言,同步交互,交互活動是完全公開的。這必然使一些“膽小者”為避免人前出丑而盡可能逃避發表與眾不同的言論,導致“沉默的螺旋”現象的出現。這正是傳統教學中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即時通訊環境下,交互活動具有多樣性、間接性、隱蔽性、自由性等特點,交互通道具有獨立性和可拓展性。即時通訊環境中的交流活動多數是點對點的對等通訊(Peer To Peer)。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自主地選擇交互的方式和時間,交互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是隱蔽的,可以是同步的實時的也可以是異步的延時的,它使人與人的溝通突破了時空極限、等級極限、環境極限、心理極限……交流環境是寬松的,允許和鼓勵“不同聲音”的存在。在即時通訊環境下,每個學習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而不相互干擾,可以很好地避免“沉默的螺旋”現象的出現,這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能力。
7.學習體驗的轉變。學習應該是一種快樂的事情,學習過程應該是一種快樂的體驗。然而,由于傳統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模式僵化、教學環境封閉等原因,致使許多學生存在厭學的心理,在他們看來,學習是枯燥的、令人厭惡的和讓人恐懼的。即時通訊技術支持非線性實時多向交流活動,即時通訊中的交流具有實時性,信息呈現具有多媒體性和易保存性的特點。它不僅能傳遞文字信息,還能夠傳遞語音、圖片以及視頻等,信息內容逼真、形象、豐富而完整。信息還原程度高,更具有真實感,可以為學生的自主建構提供真實、豐富和復雜的情境,可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各種感官把一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生動化,使對信息的接受和理解更容易,記憶更深刻,而且所有的信息數據都可以保存下來,為以后的復習和整理提供了方便。即時通訊技術真正地實現了寓教于樂,使學習變得更輕松,更有趣。
三、反思
近年來,我國教育技術基礎理論研究有了較快的發展,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已成為我國教育技術的基本理論之一。作為一種學習的哲學,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是不能傳遞的”,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通過意義建構而獲得的。建構主義者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既強調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他們認為,教師應該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或被灌輸的對象。基于這種觀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出了以下教學原則:(1)科學知識的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這是建構主義關于教學本質的明確表達,他們強調自主的意義建構是學習者知識形成的唯一途徑;(2)科學探究是學生建構科學知識的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強調讓學生自主尋找用于解決問題的信息與方法,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知識;(3)重視學生的原有知識經驗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強調依靠背景知識進行自主建構;(4)重視提供真實復雜的情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建構知識;(5)提倡合作與互助學習,為知識的社會建構提供機會;(6)重視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必須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支持條件。然而在傳統教學條件下,建構主義的這些教學主張是很難實現的。要想實現建構主義學習論所要求的教學環境,推行建構主義學習論所提出的教學原則,必須引入新的教育技術手段。
即時通訊技術之所以能夠被引入教學,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支持。同時,即時通訊技術的諸多特點也恰好可以滿足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教與學的要求,反過來支持了建構主義所推崇的教學原則,在客觀上推動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發展。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支持下,即時通訊技術被引入教育教學領域后,使教學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及學習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時通訊技術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倡導的理想的學習環境提供了物質基礎,使建構主義關于教與學的主張的實現成為可能,使主動建構的、探索式的、協作式的、個性化的學習成為可能,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驗證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優越性,對我們培養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創造性思維力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我們的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鐘啟泉.信息化社會與教學技術現代化[J].上海教育,1997(8).
[2]陳琦.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幾點思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5).
[3]李秋洪.電腦網絡:新生活的開始[J].百科知識,1999(1).
[4]鐘志賢.學校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新思考[J].中小學電教,2000.(5).
[5]王松濤.論網絡學習[J].教育研究,2000(3).
篇2
【關鍵詞】通訊網絡;安全;重要性;技術維護;措施;研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這為通訊網絡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基礎,以及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因此各種工具也就變得越來越多,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1]。目前,通訊網絡的應用范圍,其為廣闊,極大的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其還存在著通訊網絡安全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網絡信息環境的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對通訊網絡進行不斷的維護,有效的保證人們的通訊網絡使用安全。
1通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分析
人們借助通訊網絡,可以進行信息的有效的傳輸與交流,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在推進信息化、數字化社會平穩發展的過程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其也給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平穩增長,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但是目前通訊網絡,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對于人們的信息安全,有著極大的危害,因此亟待對其加強維護[2]。產生通訊網絡安全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原因,或者是意外原因,以及病毒的干擾、操作服務系統其自身存在技術漏洞等。因此從通訊網絡安全角度來看,我們需要重視這一問題。通訊網絡安全問題,其直接關系到人們信息交流的安全,以及社會穩定,經濟增長的安全,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一問題,為其塑造一個穩定的通訊網絡環境,使其能夠滿足用戶的各項需要,避免其遭受危害[3]。
2通訊網絡安全的技術維護措施研究分析
2.1加強防火墻建設
加強防火墻建設,是目前通訊網絡安全維護中,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是通過內部網絡,以及外部網絡,聯合構造了一個安全系統。這個安全系統,可以有效的保障用戶使用網絡、進行信息交流傳遞的安全,因此為了更好的對通訊網絡安全加強維護,需要對其加強防火墻建設。但是,防火墻的建設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其需要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目前已經存在的破譯方法,對防火墻的安全性加強更新和維護,不斷提高其維護的水平,以及提高防護防火墻的檢測技術(圖1),使得防火墻的防御能力不斷提高,使得通訊網絡,能夠一直在防火墻的保護下,更好的保障使用者的信息安全。
2.2設置高級的密碼系統
目前的通訊網絡中,各個運營商,以及用戶,都對其信息進行了密碼設置與保護,通過這樣的密碼設置,可以對外界的各項干擾因素,進行有效的抵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密碼設置在很多情況下,還會被黑客破譯出來,因此需要我們不斷使用高級的密碼系統,使得密碼設置的防御功能更進一步。通訊網絡安全的維護,其主要目的就是更好的對人為破壞因素,以及外界病毒、黑客攻擊、密碼破譯等行為進行抵抗,因此簡單的保護措施并不能有效的對其各種入侵行為進行抵御,此時就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與時俱進,不斷的學習先進的防御技術,以便更好地設計出更為高級的密碼防御設置技術,有效的避免用戶的信息遭到泄露。
2.3加強對于病毒的防御
病毒的入侵,是造成通訊網絡出現安全問題一個重要原因,其會通過病毒對計算機的數據進行破壞或者摧毀,也會數據進行篡改,或者是將計算機中的機密數據,故意泄露出去,進而造成通訊網絡安全問題,因此需對病毒加強防御。具體而言,就需要對計算機打好補丁。目前的許多計算機病毒,都會通過用戶使用的系統,所產生的漏洞,將病毒輸送進去,因此做好這一工作十分重要。同時還需要對即時通訊工具中,收到的各種信息不明鏈接,以及郵件中附錄的不明鏈接,加強重視,在不了解其是否安全的情況,切勿對其進行點擊。如果用戶點擊后,病毒將會通過鏈接,入侵使用者的電腦,進而使得計算機中病毒。因此,用戶在接到不熟悉的信息與郵件時,不要對其陌生鏈接進行點擊,首先需要對其鏈接進行病毒的查殺掃描,確認無誤之后,再進行點擊,一旦掃描后,確認其文件中含有病毒,需要及時進行刪除,避免計算機遭到病毒。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信息隔離機制。用戶在電腦中,可以安裝一些具有查殺病毒功能的應用。例如:360殺毒軟件、百度殺毒軟件、小紅傘等。還需要通過安裝的查殺病毒軟件,定期對電腦的安全性,進行檢查,避免其出現漏洞,使得病毒有可乘之機。此外,用戶還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對于安全性能不明的圖片、文件、信息、郵件,應該做到不打開,或者經過軟件查殺安全后再進行打開,定期修改密碼,不斷加強使用密碼的安全級別,針對不受信任的網站,切勿從中下載任何文件信息,有效的保證計算機的通訊網絡安全。例如:目前的許多有害病毒,都會通過QQ、微信或者手機短信進行傳播,因此用戶在使用這些通訊工具時,需要提高警惕,面對不明的鏈接,堅決不要去點擊,避免造成信息的泄露,以及財產的流失。
2.4使用漏洞掃描技術
網絡是十分復雜的,因此造成通訊網絡安全問題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僅僅依靠網絡管理員的監控,來進行風險的預防,是不夠的,還需要使用漏洞掃描技術,更加及時、準確的找出計算機使用系統存在的各種漏洞,之后對其漏洞進行有效的修補,使其更好地維護用戶通訊網絡的安全。利用優化系統配置、補丁等方式,有效的對其漏洞進行修補,或者在安全程度較低的情況下,可以借助黑客工具,對計算機進行模擬的網絡攻擊,使其盡快找到通訊網絡的漏洞。
2.5采用先進的通訊網絡安全維護技術
采用黑客入侵防御技術,以及加密技術、用戶管理員登錄認證技術、VPN技術等先進技術,加強對于通訊網絡安全的維護。這些先進的維護技術,可以有效的避免人工維護時出現的種種弊端,有效的對其加強維護,保證用戶使用時的信息安全。
3結束語
當前的社會發展中,通訊網絡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人們工作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效的改變了人們信息溝通交流的方式,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機遇,同樣也存在著挑戰。通過通訊網絡,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價值,以及經濟價值,而且其也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通訊網絡在進行信息的傳輸交流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將會使得人們的工作、生活信息遭到泄露,嚴重的情況下,會給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因此通訊網絡的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意義。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研究通訊網絡的安全維護技術,并將其有效的應用到工作學習中去,使得人們的各項信息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使得通訊網絡,更夠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中,發揮更過多的助益。
參考文獻
[1]田勇,徐閩斌.通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與技術維護[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10:84.
[2]陳慶暉.探討通訊網絡安全的重要性與技術維護措施[J].通訊世界,2013,17:1~2.
篇3
1 移動通信技術研發發展趨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移動通信新技術研發方向,決定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總的發展趨勢,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企業對核心技術的掌握程度,是其產品升級換代的關鍵,更是企業開拓更加廣泛市場的法寶。而專利擁有量的多少是表征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一項重要指標。圖1是移動通信領域專利申請發展趨勢。表1移動通信領域專利申請逐年發展趨勢一覽表。從圖1和表1 可以看出1994年以前,在我國移動通信領域,新技術研發一直處于低靡狀態,專利申請量很少,這個時期正是我國移動通信業的起步階段。進入1995年后,人們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新技術研發熱情逐年走高,專利申請量也是逐年上升。1995年的年申請只有101件專利,而到2006年,其年專利申請量高達1877件,是1995年的18倍。這說明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自進入1995年后就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2006年至今是我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黃金期。
2 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專利的國、省分布
據信息產業部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7月份,全國移動電話用戶累計凈增7083.5萬戶,達到92983.7萬戶。12月份,全國德律風用戶凈增961.8萬戶,其中固定德律風用戶減少130萬戶,移動德律風用戶凈增1091.8萬戶。全年累計凈增德律風用戶11802.4萬戶,總數到達 12.71億。其中,固定德律風用戶減少922.6萬戶,到達2.85億戶,其中無線市話用戶減少1076.2萬戶,到達1787.0萬戶;移動德律風用戶凈增12725.1萬戶,到達9.86億戶;3G 移動德律風用戶凈增8137.2萬戶,到達12842.4萬戶。如此龐大的移動通信市場,無疑加劇了移動通信技術市場的競爭。表2是移動通信技術研發前十強國、省專利擁有量一覽表。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的廣東和北京申請的關于移動通信技術方面的專利,均超過了韓國和日本;位居第一和第二名;排名第五的上海專利擁有量也超過了美國、芬蘭、瑞典;浙江和山東位居前十強的第八和第九名。由此說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在移動通信領域,已掌握了大量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經濟強國在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市場的壟斷。就拿排名第一的廣東省來說,這些年來在移動通信領域主要從事的研究有電話通信;無線通信網絡;圖像通信等方面,其代表性的專利有:在移動通信中協助導航的方法及移動終端;一種移動網絡電話系統及無線接入點;電視系統、移動通信終端與電視系統的通信方法;一種移動通信終端;在移動通信中獲取信息的方法及移動通信系統;一種移動通信網絡業務接入系統及方法;對本地IP數據進行管理的方法及移動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終端的網絡接入方法及移動通信終端;基于WCDMA核心網實現移動通信的系統及終端接入方法。
3 移動通信技術研發涉及領域分布
移動通信行業主要有通信標準制定、芯片制造和協議軟件、電路元件供應和系統組裝三個環節。所有關于移動通信的技術研發都是基于以上幾點進行的。表3是移動通信技術研發技術領域專利申請量一覽表,從表3可以看出,近年來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技術主要研發方向和熱點是:H04Q (選擇);H04B(傳輸);H04L(數字信息的傳輸);H04M(電話通信);H04W(無線通信網絡);H04J(多路復用通信);H04N(圖像通信);G06F(電數字數據處理);G01S(無線電定向;無線電導航;采用無線電波測距或測速;采用無線電波的反射或再輻射的定位或存在檢測;采用其他波的類似裝置);H05K(印刷電路;電設備的外殼或結構零部件;電氣元件組件的制造)。其中最為活躍的研發領域是H04Q(選擇),其代表性的專利有;移動通信系統中終端接收 MBMS業務的方法;第三代移動通信協議棧系統中防止 RRC資源配置沖突的方法;移動通信網絡信號監測終端一種移動通信自動巡檢撥打測試系統;一種基于信令中繼技術的移動通信號碼攜帶的系統及方法;移動通信終端機;移動通信網絡管理聲光告警系統。
篇4
一、檢索
數據庫的選擇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檢索平臺。
關鍵詞:(即時通訊 or 即時通信 or IM 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or 騰訊科技(北京)有限公 or Tencent)
通過閱讀摘要、部分閱讀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篩選出國內專利357件,國外專利68件。國外專利中有43件事國內專利的同族專利。
二、騰訊公司即時通訊專利申請量年度趨勢
圖1說明了騰訊即時通訊專利申請的年度發展趨勢。從圖中可以看出,從整體上看,2001-2007年來,騰訊的即時通訊專利申請量呈現不斷增長的發展態勢,2007年之后就呈下降趨勢。
1996年7月成立的公司Mirabilis于同年11月推出了全世界第一款即時通訊軟件ICQ,此時是世界即時通訊的元年。1999年剛成立的騰訊即模仿在ICQ推出的款即時聊天軟件命名為QICQ。在2000年之前由于即時通訊技術處于起步階段,此時的騰訊公司主要靠模仿別人技術,因此沒有專利申請。進入2001年之后,騰訊公司通過前2年的發展,騰訊的QQ即時通訊平臺基本上已經占領了中國在線即時通訊接近100%的市場,基本上已經鎖定了勝局。此時的騰訊已經有足夠的資金和物力來投入即時通訊的技術開發,因此出現了2001—2007年的專利申請量的高速增長。2007—2010年(爆發了世界金融危機,在此期間騰訊公司的專利也出現了申請量下降的趨勢。
三、騰訊即時通訊專利的國家分布
圖1反映了騰訊即時通訊專利申請的國家分布情況,騰訊公司公司在中國申請的即時通訊專利最多,占其即時通訊專利總量的84%, PCT和美國申請分別占9%和7%。
由此可見,騰訊公司主注重的是中國,較少有涉及國外。究其原因有兩方面,第一是即時通訊有本土化的特點,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區對即時通訊有著不同的需求,故土生土長的騰訊在中國有天然優勢,但在異國文化之下就喪失優勢了;第二方面是,在在國外已有MSN、ICQ等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使騰訊難以在國外打開市場。
四、騰訊即時通訊專利IPC構成
從圖2可以看出,騰訊公司的即時通訊專利分布于G、H部,其中涉及H部的專利申請數量分別有337件,占其專利總量的87%。而通過深入統計可以看出,騰訊公司在H部申請的專利主要集中于H04L上,其它H部技術的分類比較分散。騰訊公司即時通訊專利申請在數字信息的傳輸(H04L)中,主要分布在數據交換網絡(H04L12).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知,騰訊公司即時通訊專利主要集中于H04L上,具體到大組是H04L12數據交換網絡領域中,共申請專利316個。圖3說明了騰訊公司即時通訊專利涉及的主要IPC小組。從圖中可以看出,在騰訊公司即時通訊專利申最多的是H04L12/58(消息交換系統),共有專利申請198件,其后的是H04L12/16(向分局提供特種業務的裝置)21件, H04L12/18(用于廣播或會議的)18件,H04L12/54(存儲轉發交換系統)11件及其他。可見出騰訊公司比較關注H04L領域的創新和專利保護,并得到了較多的創新成果,具有相當的競爭優勢。
五、騰訊公司即時通訊專利發明人
通過對發明人的專利申請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特定技術領域內的主要發明人及其研發創新能力和研發陣容。騰訊公司擁有較為強大的即時通訊技術研發陣容,有至少352名發明人為即時通訊的發展貢獻過自己的力量。其中有339個發明人,申請了少于5件的專利,而專利數量達5件以上的,共有13人。
六、總結
騰訊進入即時通訊領域的時間較早,僅僅在互聯網即時通訊被發明2年后就進入即時通訊領域,發展到今天已經取得了中國市場的絕對壟斷地位。騰訊有大量的專利申請量,已經掌握了即時通訊領域的核心技術。但從專利申請的地域分布來看,騰訊目前主要還是注重中國市場,對國外市場少有涉及。
另外,騰訊公司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專利技術主要集中在對字信息的傳輸的研究上,其研究團隊同樣將字信息的傳輸作為主要的創新方向。
篇5
【關鍵詞】應用層 即時通訊 JAVA語言 功能 總體設計 關鍵技術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將進入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網絡信息化的出現,導致大多數企業都在進行即時通訊的構建,企業智能即時通訊安全可靠、并且通訊界面清晰、簡單操作,其受到了人們的極大親睞,因此,本文對基于應用層的企業智能即使通訊系統的JAVA語言實現進行探討。
1 即時通訊系統的客戶端和服務端功能分析
企業智能即時通訊是企業內部員工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在即時通訊系統中,員工之間可以實現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通訊,其不需要連接Internet,只需要企業內部網絡連接就可以實現網絡通信。對于即時通訊系統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用戶登錄驗證、添加與刪除好友功能、文本信息與文件的發送與接受功能等,其都是在客戶端實現的,為了使即時通訊系統更簡便,其實現了智能的功能提示,而即時通訊的服務端主要是負責接受授權的客戶端連接,即通過線程,從而對客戶端的信息進行處理。企業智能即時通訊主要以JAVA語言的雙通道通信機制開發出來的,其可以有效解決通信擁堵的現象,只要登錄企業內部網絡,就可以實現網絡通訊。對于客戶端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常規界面操作、登錄功能、客戶信息顯示功能、聊天功能、聊天記錄、信息顯示功能等,而用戶的常規界面操作可以為用戶提供便利,同時也可以防止系統的破壞,用戶打開即時通訊系統,首先顯示一個登陸界面框,登陸界面具有登陸顯示錯誤或成功的功能,同時也提供用戶信息注冊界面入口,而服務端主要功能包括:向各個客戶端系統信息、聊天信息、申請信息、用戶下線、接受各個客戶端信息等功能,另外,服務器端可以對客戶端所傳來的數據進行檢查,避免因病毒入侵而破壞整個系統,使服務器安全運行。
2 企業智能即時通訊系統的總體設計分析
企業智能即時通訊系統主要包括客戶端、應用服務器層、數據庫服務器等三層結構,如圖1所示,圖中很好的體現了即時通訊的三層結構,對于客戶端,其主要為用戶提供相關的界面操作,根據服務器端所返回的數據,實現通訊驗證的正確顯示;對于系統的應用服務器層,通過對客戶端的請求作出響應,并采用線程的方式進行客戶端數據庫的連接和操作,從而將處理的信息反饋給客戶端;對于系統的數據庫服務器,其主要是進行相關數據的存放。即時通訊系統有兩類工作方式,包括客戶和服務器方式、瀏覽器和服務器方式,一般情況下,客戶和服務器方式應用最多,其工作原理是客戶方發出的動作通過Socket通道去接受服務方作出響應的結果,但是,這種方式需要用戶安裝相應的客戶端軟件,而瀏覽器和服務器的工作原理是發送方通過Web瀏覽器的驅動去引發Web服務器作出相應的結果,這就要求Web服務器一直處于接受監聽狀態下,但是這種方式不能實現直接通訊,為了實現Web瀏覽器和Web服務器間的通信,可以通過Web服務器上的JAVA應用程序進行轉接,這樣就可以實現智能即時通訊系統。
對于客戶端、應用服務器層、服務器端等三層結構,第一,用戶可以任意選擇即時通訊系統的兩種方式,若用戶選擇客服端和服務器端的方式,則需要安裝客戶端軟件,而服務器方需要負責監聽用戶所發出的訪問申請,并且采用線程的方式進行信息處理,最終將處理的信息返回給用戶;第二,客戶端和服務器端方式是JAVA實現的基本方法,其主要是實現對象間的互訪,但是,瀏覽器和服務器方式是最簡單的方法,方便用戶之間的相互交流,其是直接由Web瀏覽器完成信息通訊功能;第三,服務器端實現了信息的控制,由于服務器端有一個專門的線程控制系統,這樣就可以進行客戶信息的接受控制,并將信息返回給客戶。
3 企業智能即時通訊系統的關鍵技術分析
以JAVA語言的套接字通訊機制實現的企業智能即時通訊系統,通訊技術包括數據庫訪問、數據通信處理、消息設計等,對于數據庫訪問,其主要通過JAVA語言中的JDBC來實現的,其是一種為數據庫提供統一訪問的技術,數據庫訪問可以采用JDBC-ODBC橋的方式進行數據庫的連接,從而實現系統的數據庫訪問功能。對于數據通信處理,為了實現智能化的通訊系統,采用JAVA語言的雙通道通信機制,即在服務器端分別設立兩個不同型號的Socket端口,并且通訊系統的所有客戶端需要與服務器端設立的兩個Socket相互連接,從而實現數據通信處理。對于消息設計,消息設計是整個即時通訊系統的主要工作,不僅服務器端需要擔任消息處理工作,而且客戶端也要擔任消息處理的工作,對于協作方式的消息處理,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可以明確分工,即客戶端進行消息的處理,而服務器端經處理的信息轉發給用戶。
4 結束語
通訊系統是人們日常生活交流的軟件,為了使企業投資效益最大化,開發企業智能即時通訊系統,從而方便企業內部之間的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進而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林建兵,鄒金安. 基于應用層的企業智能即時通訊系統的JAVA實現[J]. 西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3:52-55.
[2]高山. 基于融合通訊的移動社交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浙江大學,2013.
[3]高立江. 即時通訊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4]張春節. 基于SaaS平臺的通用即時通訊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3.
作者簡介
樊國根(1979-)男,湖南省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廣東省華立技師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軟件。
篇6
【導語】進入8月,吉林中考錄取即將進入尾聲。同學們也將陸續拿到報考各個高中的中考錄取通知書。還沒有收到中考錄取通知書的同學不要太過于著急,各地2018中考錄取通知書的領取方式很不同,今天就跟大家說說《2018吉林中考錄取通知書領取方式》,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五種查詢方式
方法一:吉林中考錄取通知書主要會以通知書的形式發到初中時學校,由班主任下發。方法二:你可以到錄取你的學校的官網上查詢;登錄學校網站點擊進入查詢系統頁面輸入考生登記號(14開頭的7位數字組成)輸入密碼(報名信息表上登記的身份證件號碼最后6位,如有字母需大寫)根據提示輸入校驗碼系統顯示查詢結果。一般學校都會公式錄取人員的姓名和EMS單號的,這樣就可以在網上和電話追蹤了。方法三:直接撥打EMS的客服電話;報上你的姓名+郵寄地址+大約的郵寄時間就能查詢到你的EMS單號,在網上和電話追蹤了方法四:吉林中考錄取通知書主要會以通知書的形式發到初中時學校,由班主任下發。方法五:高中直接電話通知本人,或者撥打班主任電話進行咨詢。
篇7
關鍵詞:即時通訊;組織溝通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29-0272-02
對于組織而言,溝通是一種重要的組織行為和管理手段,每項管理活動和管理職能都包含了某種形式的溝通。除了會議、文件、電話等傳統溝通方式,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又為組織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溝通媒介,如電子郵件、視頻會議等。本文將要討論的即時通訊是一種源起于20世紀90年代末的通訊服務。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簡稱IM,是一種終端服務,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絡即時傳遞文字、文檔、圖像、音頻以及視頻信息,人們借助即時通訊工具(Instant Messaging Tool),例如QQ、MSN等等,滿足即時溝通的需求。
1996年11月全世界第一款即時通訊工具ICQ問世并立刻風靡全世界。之后,微軟、雅虎、騰訊等公司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即時通訊軟件。易觀國際的《2011年第2季度中國即時通信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2011年第2季度中國即時通訊市場活躍賬戶數已達到9.88億。近兩年,商務辦公場所對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增長。以上數據顯示,目前即時通訊正在逐漸成為一種組織內部溝通的重要方式。
一、即時通訊工具對組織溝通的積極影響
(一)降低組織溝通成本,提高組織溝通效率
相較于傳統的組織溝通方式,即時通訊最顯而易見的優勢就在于它極大地降低了組織的溝通成本,同時提高了溝通效率。因即時通訊能夠超越空間限制實現多人同時互動溝通,降低了會議成本,提高會議的效率。其次,即時通訊還提供了文字、文檔、圖片等各種信息的傳遞功能,實現了無紙化辦公。另外,對于已接入互聯網的組織而言,即時通訊工具并沒有額外增加企業的通訊成本。
(二)提升信息的共享性、平等性
研究表明,組織成員對組織溝通的滿意度、對組織當中信息透明度的滿意度、以及公平感均與其工作績效和對工作的滿意度呈顯著正相關的關系。即時通訊打破了以往組織中信息必須按照隸屬關系層層傳遞的慣例,實現了信息同時地、公平地、完整地在不同層級的所有人群中的傳遞,避免了信息傳遞中出現失真的現象,提升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和效率,并在組織當中營造出一種公開透明的氛圍和開放共享的組織文化,有效提升了組織成員的工作滿意度和工作績效。
(三)擴大管理幅度,降低管理的層級。
在過去的組織中,由于缺乏先進管理手段的支撐,管理者能夠直接控制的下屬數量有限,管理幅度較小,管理層級較多。即時通訊的出現則為組織的扁平化管理提供了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通過即時通訊管理者能夠實現同時與多名下屬的互動溝通,擴大了管理幅度,減少了管理層級,進而提高了組織的運營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
(四)滿足組織成員社交的需要
首先,即時通訊拉近了組織成員的空間距離,特別是對于分散辦公的組織而言,即時通訊工具有利于消除組織成員的孤獨感,提高成員間的交往的頻率,使得成員間更易于形成親密的關系,從而促進合作。其次,即時通訊使得組織成員更易于在共同興趣和認識的基礎上形成一些開放的非正式組織。而這些開放的非正式組織又進而滿足了組織成員情感的需要,使組織成員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產生和加強合作的精神。
二、即時通訊工作對組織溝通的消極影響
首先,在實際使用中,通過即時通訊工具進行的聊天內容大部分都與工作無關。大量的閑聊分散了組織成員的注意力,使他們難于集中精力來解決工作中的復雜問題。即時通訊工具的過度使用也很容易造成信息過載,進而引發個體的緊張、焦慮和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另外,當組織中的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即時通訊工具進行閑聊時,由于從眾心理,組織內部很容易形成一種社會惰性傾向。由此可見,毫無約束地使用即時通訊工具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組織成員的工作效率。
其次,研究表明,面對面的溝通往往較書面溝通能夠傳遞更多、更真實的信息,因為肢體語言、表情等非語言符號有時候比語言或者文字本身更能真實地反映人的情緒、個性以及語言文字表層下的信息。利用即時通訊工具,人們主要進行的是以文字為主的非當面性溝通,無法表達出非語言符號能夠表達出的所有信息。即時通訊信息載體自身的局限性,有可能在溝通中造成信息不能夠完整的、真實的傳遞到接收方,所以,即使通訊并不能完全取代其它的溝通方式,特別是面對面的溝通。
第三,目前在大部分的組織中即時通訊并不是一種正式溝通渠道,通過即時通訊下達的正式命令可能會因為途徑本身的非正式性而削弱其權威性、嚴肅性。另外,通過即時通訊工具所的信息本身能否有效到達接收者,還取決于接收者在信息的當時是否接入網絡。其三,即時通訊打破了按隸屬關系層層溝通的慣例,但這種溝通在某些時候如果缺乏溝通雙方上級管理者的認可和支持,可能會成為一種“不合法”的越級溝通,從而破壞了管理的統一性原則,削弱了管理者的權威。
三、如何正確利用即時通訊工具促進組織溝通
鑒于即時通訊現實存在的弊端和可能引發的問題,有的組織不得不使用技術手段禁止安裝和使用即時通訊軟件。但這種做法有可能招致成員各種方式的抵觸,同時也無視了即時通訊可能為組織溝通帶來的積極影響。可見單純的放任或者禁止都是一種不可取的方式。那么該如何正確利用即時通訊工具以促進組織溝通呢?
首先,應通過相關規章制度,明確組織內部的正式溝通渠道,明確重大信息責任機制,以避免即時通訊本身的非正式性所導致的對信息重要性、權威性的削弱,避免對組織信息安全所造成的威脅,同時保障所有組織成員對組織信息的共享。當然,對于有條件的組織,也未嘗不能把即時通訊納入組織的正式溝通渠道,但前提是必須有相關的制度保障,使得信息能夠準確、即時地被目標成員所接收。
其次,由于每一種溝通渠道所能夠承載的信息數量和質量都有所不同,渠道的選擇是有效溝通的關鍵因素,所以在組織溝通中應恰當地使用不同的溝通渠道。由于即時通訊工具所能承載的信息量較小,因此只適用于不太重要的、日常事務性的溝通。
第三,在強調即時通訊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同時,也要注重疏導組織成員間由于面對面溝通減少而帶來的情感疏離,不能忽視其它溝通方式對成員深層次的社交需要的滿足。一種健康的、富有團隊精神的組織文化將有效彌補高科技時代所帶來的情感缺失的弊端。
另外,當前對即時通訊的使用較多地集中于組織的基層成員之中,而高層管理者則較少參與。但實際上管理者的加入能為管理者了解基層員工的思想、展示管理者親和力、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提供了一種媒介或者手段,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減少工作群中的閑聊現象和小道消息的傳播。
目前很多即時通訊工具提供商已開始轉向企業即時通訊工具的開發。相信隨著人們對即時通訊認識的深入和技術的發展,即時通訊一定能夠在組織溝通中發揮其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 大學生即時通訊孤獨感
一、問題提出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世界日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所提供的服務也越來越多。許多研究者嘗試合并相似的互聯網服務項目研究,Hills和Argyle(2003)將其區分為工作服務、娛樂服務、社交服務和在家庭中的使用;李秀敏和陰國恩(2004)將其區分為信息類、技術類、休閑娛樂類、刺激類內容等;雷靂和柳銘心(2005)通過因素分析提出互聯網服務包括社交服務、娛樂服務、信息服務和交易服務四種。不同種類的互聯網服務的功能不盡相同,對使用者的影響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單獨考察各種互聯網服務對使用者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即時通訊(instant messaging, IM)是指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實時的、(近似)同步性的、一對一的文本溝通方式。QQ、UC、MSN等都是受中國用戶歡迎的即時通訊工具。它的實時性、同步性、匿名性等特性,使其成為大學生喜歡的人際溝通工具。隨著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手機網民規模繼續擴大,即時通訊對大學生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大學階段是個體自我意識形成、自我同一性確立、個性品質優化的關鍵期。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危機理論指出,大學階段個體發展任務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獲得親密感并避免孤獨感。孤獨感被認為是一種由于獨自一人或被孤立,認為自己在需要別人卻不可得時產生的一種負性情緒體驗,長期的孤獨感對個體有不良的影響。以往的許多研究發現互聯網的使用會增加個體的孤獨感水平,影響個體的正常生活,但是這些研究均沒有區分不同的互聯網服務類型,即時通訊作為一種便利的以計算機為媒介的人際溝通工具,可能會對使用者有不同的影響。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抽取安徽省某師范類高校在校本科生285名,其中男生75人,女生207人,3人沒有填寫性別,大一學生90人,大二學生96人,大三學生99人。被試年齡在18-2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0.24±1.14歲。
(二)測量工具。
1.自編的即時通訊偏好調查問卷。
采用雷靂和柳銘心編制的《青少年互聯網服務使用偏好問卷》中的即時通訊服務偏好項目。由于中國用戶最常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集中在QQ、MSN上,因此本研究中的即時通訊軟件包括QQ、MSN等,同時加入了用戶較常使用的UC、人人桌面及飛信。該問卷要求個體在5點量表上評估對即時通訊服務的使用偏好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個體越偏好使用即時通訊服務。
2.UCLA孤獨感自評量表。
UCLA孤獨量表主要用于評價由于對社會交往的渴望與實際水平的差距而產生的孤獨,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有4級程度評分:(1)我從未有此感覺;(2)我很少有此感覺;(3)我有時有此感覺;(4)我常常有此感覺。本研究使用UCLA第三版。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1)從不;(2)很少;(3)有時;(4)一直。
(三)程序與數據處理。
由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系本科生擔任主試,以公開課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施測,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一)對即時通訊及其工具的使用情況。
如表1所示:(1)女生比更男生更偏好使用即時通訊,差異顯著(t=-2.909,p=0.004
表 1即時通訊服務及其工具的使用情況
注:* p0.05 ,** p0.01 ,*** p0.001,下同
(二)在校大學生孤獨感檢出率。
據UCLA孤獨感自評量表的測驗結果,較高孤獨感人數明顯高于較低孤獨感人數(見表2)。本測驗中所有被試孤獨感得分平均值為43.18分,標準差為8.30。如表3所示,經t檢驗可知其平均水平顯著高于常模(t=12.29,p=0.000
表 2孤獨感得分的分布情況
表 3孤獨感得分與常模比較
(三)在校大學生即時通訊使用與孤獨感的相關程度。
如表4所示,年齡與對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存在顯著負相關;然而年齡與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并無顯著相關。不同年級與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及其工具的使用數量之間均不存在顯著相關。在與孤獨感的相關研究中,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與孤獨感顯示出顯著的負相關。然而對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與孤獨感并無顯著相關。
表 4即時通訊使用與孤獨感得分的相關系數
四、結論
(一)女生比男生對即時通訊偏好程度更高,并且在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種類數量上,女生顯著多于男生。
(二)農村學生比城鎮學生對即時通訊偏好程度更高;兩者在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上并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上存在顯著差異。
(四)該學校本科生孤獨感平均值顯著高于全國常模,但孤獨感在性別、生源地和年級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
(五)年齡與對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存在顯著負相關,與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并無顯著相關。不同年級與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及其工具的使用數量均不存在顯著相關。
(六)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與孤獨感顯示出顯著的負相關,即個體使用工具的數量越多其孤獨感越低。然而對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與孤獨感并無顯著相關。
五、討論
本研究發現,女生比更男生更偏好使用即時通訊服務,且女生的使用種類顯著多于男生。在Loyd[8]等進行的研究中發現,男生和女生雖然在使用時間上不存在性別差異,但是女生使用即時通訊服務的人數多于男生。因此,這在一定程度支持了本研究結果的合理性。導致這種差異的可能原因是男生更喜歡玩網絡游戲,女生則更喜歡使用QQ、MSN等即時通訊工具進行網上聊天。
數據顯示該學校本科生孤獨感平均值顯著高于全國常模,但孤獨感在性別、生源地和年級上均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已有的相關研究結果并不一致。根據李林[9]對大學生孤獨感現狀的分析研究,女生比男生體驗到更多的孤獨感,而來自農村的被試比來自城市的被試感受到更強烈的孤獨感。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被試的差異。然而本研究發現:女生在即時通訊偏好程度及其工具使用數量上均顯著高于男生,農村學生也比城鎮學生對即時通訊服務的偏好程度更高,結合李林的研究結果可提示孤獨感與即時通訊服務的使用可能存在某種內在聯系。
本次研究顯示,年齡與即時通訊的偏好程度顯著負相關,與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無顯著相關。這可能是因為畢業臨近生活壓力增大,大學生不得不將其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工作和考研上。在即時通訊服務的使用和孤獨感的相關研究中發現,即時通訊工具的使用數量與孤獨感顯著的相關。或許這正是因為即時通訊服務軟件給使用者提供了一個與朋友自由交流的理想平臺,滿足了大學生維持友誼的需要和從屬于同伴群體的需要,從而降低了其孤獨感。
參考文獻:
[1]Hills P, Argyle M. Use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 59-70.
[2]李秀敏,陰國恩.大學生上網行為與人格特質相關性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20,(1):34-37.
[3]雷靂,柳銘心.青少年的人格特征與互聯網社交服務使用偏好的關系[J].心理學報,2005,37,(6):397-802.
[4]Grinter R, Palen L. Instant messaging in teen life.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 Retrieved October 15, 2004,
[5]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et al. Internet paradox: 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 53,(9):1017-1031.
[6]劉加艷.大學生孤獨感與網絡使用特點關系的研究.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12,(3):286-288.
[7]Boneva B, Quinn A, Kraut R, et al. (In press). Teenage communication in the instant messaging era. In R. Kraut, M. Brynin, and S. Kiesler (Eds). PCs,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The soci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篇9
【摘要】隨著即時通訊功能的日益豐富,即時通訊的發展開始走上了細分市場的專業化應用道路。從ICQ到貿易通到阿里旺旺,我們用心記錄著IM從大眾化到專業化一步步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即時通訊軟件專業化ICQQQ貿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時通訊的概念
即時通訊(Instantmessaging,簡稱IM)是一個終端連往一個即時通訊網路的服務,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路即時的傳遞文字訊息、檔案、語音與視頻交流。即時通訊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談是即時的。大部分的即時通訊服務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顯示聯絡人名單,聯絡人是否在線上與能否與聯絡人交談。即時通訊比傳送電子郵件所需時間更短,而且比撥電話更方便,無疑是網絡年代最方便的通訊方式。目前中國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國外主要使用ICQ、MSN。在當今社會,即時通訊軟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滲透蔓延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發了即時通訊軟件業內連年的廝殺與混戰。
二、即時通訊的發展歷程
ICQ是即時通訊當仁不讓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輕人開發出了極具傳奇色彩的ICO“壞小子”,這個可供網上尋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誕生,并創造了因特網時代的又一個新的神話,或者,我們可以說是,ICQ開啟了一個IM新的網絡時代。IM應用憑借其實時在線交互的特性迅速風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國在線公司收購ICQ,投入4億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斷發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戶已經逾1.5億,在全球擁有廣泛的用戶支持,但缺乏中國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點。
在眾多實力公司爭相效仿ICQ的過程中,中國的QQ憑借其良好的地緣優勢,迅速脫穎而出。QQ是中國國內即時通訊的龍頭老大,用戶數量穩坐其位。與其他中文通訊軟件相比,騰訊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設計、良好的易用性、強大的功能,穩定高效的系統運行,贏得了用戶的青睞。
MSN是即時通訊領域的又一領軍人物。MSN在全球約有5000萬用戶,在中國用戶量則位居第二。事實上,MSN更多的偏重于辦公階層用戶,其簡單的操控性讓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它的使用要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功能就是把漢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圖片,在占用資源上比同類軟件優勝、穩定性超強、語音與視頻質量上佳。因此MSN成為企業職員們相互通信的首選工具,且用戶群體還在日益擴大。專家分析,資本的介入,加快了行業的發展,導致了競爭的加劇,并將催化即時通訊市場走向細分。
飛信的到來似乎如期而至。飛信是中國移動推出的一項業務,可以實現即時消息、短信、語音、GPRS等多種通信方式,保證用戶永不離線。實現無縫鏈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讓您隨時隨地都可與好友保持暢快有效的溝通,亦掀起了一場專業化勢頭顯著的“飛熱”。
根據易觀國際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國即時通信市場季度監測》顯示:2008年第2季度中國即時通訊市場九個主要IM產品(QQ\\阿里旺旺\\MSN\\飛信\\等)總注冊賬戶數達到13.3億,同比增長25%,其中活躍賬戶數達到4.25億,同比增長13%,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達到5351萬,同比增長40%。從這一連串的數字中,我們就能深刻體會即時通訊發展之迅猛,用戶數量連年呈幾何級數遞增,確實,我們必須承認,即時通訊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轉
三、即時通訊的專業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電視商務服務商阿里巴巴開發了“貿易通”(阿里巴巴將其命名為AliTalk),這是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費商務溝通軟件。“貿易通”的發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領先的B2B電子商務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旗艦業務。阿里巴巴通過旗下三個交易市場協助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買家和供貨商從事網上生意,三個交易市場形成一個擁有來自24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500萬名注冊用戶的網上社區。
阿里巴巴“貿易通”出現的意義在于,第一次將網上即時通訊技術應用于商務領域,使即時通訊走出了單純聊天的框架,真正實現商務價值,是一款完全在辦公環境中應用的網上即時通訊服務。“貿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戶群是企業及其員工,還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戶管理系統、商友速配等實用功能。“貿易通”強大的功能和鮮明的定位,使得電子商務和即時通訊服務完美結合,標志著即時通訊走上了商業化應用的發展方向。
而目前“貿易通”升級版的“阿里旺旺”則發展勢頭更為明顯,其用戶已經超過一億。這是繼騰訊QQ之后,我國第二個用戶過億的即時通訊平臺。這樣,在全球用戶過億的即時通訊中,中國獨占兩席,另兩個分別是微軟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據著名調研機構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時通訊市場研究報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寶版月度覆蓋人數上超過MSN,僅次于QQ;在網上交易市場上,阿里旺旺的市場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總數已超過250萬,再次刷新互聯網上商務性及時交流社區的總規模數。依托于阿里巴巴平臺創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寶旺旺和貿易通地多重優點,對客戶需求了解也有著天然優勢,已成為商務人士進行即時交流的首選。同時報告顯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對阿里旺旺商務特性中“便捷的商務功能”認知度遠遠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萬注冊用戶,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實現了連翻五番的神話,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繭成蝶地蛻變”。阿里軟件市場總監王冠雄表示,“在競爭激烈的IM領域中,作為最有價值的即時通訊平臺。”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攜手前程無憂,推出“亮燈計劃”。從一個單純的在線通訊工具成功滲透到商務人士的求職方面,當然,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旺旺的上升空間還十分之大。旺旺已經不僅僅定位于IM軟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個IM平臺,盡可能地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富有鮮明的專業化應用特點。
早在5年前,就有業內人士預測,新的國際資本將為即時通訊軟件指明下一個熱點,即商務應用。賽迪顧問也認為,未來中國即時通訊市場將會逐漸向綜合化、專業化、互聯互通和安全化發展,從而帶動市場持續快速的增長。從ICQ到貿易通到阿里旺旺,我們用心記錄著IM從大眾化到專業化一步步的發展歷程。
參考文獻:
[1]新思維工作室.QQ與MSN實用趣味手冊[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篇10
【摘要】隨著即時通訊功能的日益豐富,即時通訊的發展開始走上了細分市場的專業化應用道路。從ICQ到貿易通到阿里旺旺,我們用心記錄著IM從大眾化到專業化一步步的發展歷程。
【關鍵詞】即時通訊軟件專業化ICQQQ貿易通阿里旺旺
一、即時通訊的概念
即時通訊(Instantmessaging,簡稱IM)是一個終端連往一個即時通訊網路的服務,允許兩人或多人使用網路即時的傳遞文字訊息、檔案、語音與視頻交流。即時通訊不同于e-mail在于它的交談是即時的。大部分的即時通訊服務提供了presenceawareness的特性——顯示聯絡人名單,聯絡人是否在線上與能否與聯絡人交談。即時通訊比傳送電子郵件所需時間更短,而且比撥電話更方便,無疑是網絡年代最方便的通訊方式。目前中國最流行的有QQ、MSN、GoCom、POPO、UC、LAVA-LAVA等,而國外主要使用ICQ、MSN。在當今社會,即時通訊軟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滲透蔓延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也由此引發了即時通訊軟件業內連年的廝殺與混戰。
二、即時通訊的發展歷程
ICQ是即時通訊當仁不讓的鼻祖程序。1996年,四位以色列的年輕人開發出了極具傳奇色彩的ICO“壞小子”,這個可供網上尋呼的“小玩意”,使得IM的概念由此誕生,并創造了因特網時代的又一個新的神話,或者,我們可以說是,ICQ開啟了一個IM新的網絡時代。IM應用憑借其實時在線交互的特性迅速風靡全球。不久之后,美國在線公司收購ICQ,投入4億多美元的重金,使之不斷發展,臻于完善。目前,全球ICQ的用戶已經逾1.5億,在全球擁有廣泛的用戶支持,但缺乏中國本土化支持仍是其最大缺點。
在眾多實力公司爭相效仿ICQ的過程中,中國的QQ憑借其良好的地緣優勢,迅速脫穎而出。QQ是中國國內即時通訊的龍頭老大,用戶數量穩坐其位。與其他中文通訊軟件相比,騰訊QQ以其漂亮的界面、合理的設計、良好的易用性、強大的功能,穩定高效的系統運行,贏得了用戶的青睞。
MSN是即時通訊領域的又一領軍人物。MSN在全球約有5000萬用戶,在中國用戶量則位居第二。事實上,MSN更多的偏重于辦公階層用戶,其簡單的操控性讓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它的使用要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功能就是把漢字做成彩色的表情圖片,在占用資源上比同類軟件優勝、穩定性超強、語音與視頻質量上佳。因此MSN成為企業職員們相互通信的首選工具,且用戶群體還在日益擴大。專家分析,資本的介入,加快了行業的發展,導致了競爭的加劇,并將催化即時通訊市場走向細分。
飛信的到來似乎如期而至。飛信是中國移動推出的一項業務,可以實現即時消息、短信、語音、GPRS等多種通信方式,保證用戶永不離線。實現無縫鏈接的多端信息接收,讓您隨時隨地都可與好友保持暢快有效的溝通,亦掀起了一場專業化勢頭顯著的“飛熱”。
根據易觀國際近期《2008年第2季度中國即時通信市場季度監測》顯示:2008年第2季度中國即時通訊市場九個主要IM產品(QQ\\阿里旺旺\\MSN\\飛信\\等)總注冊賬戶數達到13.3億,同比增長25%,其中活躍賬戶數達到4.25億,同比增長13%,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達到5351萬,同比增長40%。從這一連串的數字中,我們就能深刻體會即時通訊發展之迅猛,用戶數量連年呈幾何級數遞增,確實,我們必須承認,即時通訊給了我們無限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便捷。21寫作秘書網
三、即時通訊的專業化
2003年10月,著名的電視商務服務商阿里巴巴開發了“貿易通”(阿里巴巴將其命名為AliTalk),這是為商人度身定做的免費商務溝通軟件。“貿易通”的發展源于阿里巴巴公司的定位,阿里巴巴是全球領先的B2B電子商務公司,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旗艦業務。阿里巴巴通過旗下三個交易市場協助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買家和供貨商從事網上生意,三個交易市場形成一個擁有來自24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4,500萬名注冊用戶的網上社區。
阿里巴巴“貿易通”出現的意義在于,第一次將網上即時通訊技術應用于商務領域,使即時通訊走出了單純聊天的框架,真正實現商務價值,是一款完全在辦公環境中應用的網上即時通訊服務。“貿易通”具有QQ\MSN的常用功能,其用戶群是企業及其員工,還整合和阿里中文站的全部操作,包括阿里助手、客戶管理系統、商友速配等實用功能。“貿易通”強大的功能和鮮明的定位,使得電子商務和即時通訊服務完美結合,標志著即時通訊走上了商業化應用的發展方向。
而目前“貿易通”升級版的“阿里旺旺”則發展勢頭更為明顯,其用戶已經超過一億。這是繼騰訊QQ之后,我國第二個用戶過億的即時通訊平臺。這樣,在全球用戶過億的即時通訊中,中國獨占兩席,另兩個分別是微軟公司的MSN、雅虎公司的雅虎通。根據著名調研機構iResearch的《2008年第二季度即時通訊市場研究報告》表明,2008年1-7月份阿里旺旺-淘寶版月度覆蓋人數上超過MSN,僅次于QQ;在網上交易市場上,阿里旺旺的市場率位列第一。截至目前,旺旺“群”總數已超過250萬,再次刷新互聯網上商務性及時交流社區的總規模數。依托于阿里巴巴平臺創立的阿里旺旺,兼具了淘寶旺旺和貿易通地多重優點,對客戶需求了解也有著天然優勢,已成為商務人士進行即時交流的首選。同時報告顯示,阿里旺旺的品牌知名度比第一季度上升6.4%,使用者對阿里旺旺商務特性中“便捷的商務功能”認知度遠遠高于其他IM。
“同比2007年1月的2千多萬注冊用戶,旺旺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實現了連翻五番的神話,快速高效的完成了破繭成蝶地蛻變”。阿里軟件市場總監王冠雄表示,“在競爭激烈的IM領域中,作為最有價值的即時通訊平臺。”
2009年5月,阿里旺旺攜手前程無憂,推出“亮燈計劃”。從一個單純的在線通訊工具成功滲透到商務人士的求職方面,當然,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旺旺的上升空間還十分之大。旺旺已經不僅僅定位于IM軟件的角色,而是提升到一個IM平臺,盡可能地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富有鮮明的專業化應用特點。
早在5年前,就有業內人士預測,新的國際資本將為即時通訊軟件指明下一個熱點,即商務應用。賽迪顧問也認為,未來中國即時通訊市場將會逐漸向綜合化、專業化、互聯互通和安全化發展,從而帶動市場持續快速的增長。從ICQ到貿易通到阿里旺旺,我們用心記錄著IM從大眾化到專業化一步步的發展歷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