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意識范文
時間:2023-10-13 16:55: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市場經濟意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契約意識;市場經濟;價值取向
一、什么是契約意識
(1)契約意識是最基本的交易觀念。隨著人類的不斷進化,生產力的水平也有了提高。人們不再僅僅滿足于自給自足,他們開始用自己吃剩或用剩的東西與別人進行交換,這是最初的交易模式。契約意識在西方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猶太人在神話時代就提出“遵守契約,尊重契約,你獲得將不只是尊重”,他們認為自己是與上帝簽約的民族,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與上帝簽訂了契約,違反契約就會遭到懲罰,但如果信守約定則會得到上帝給予的幸福,這是契約意識的萌芽。(2)契約意識是協調人際關系的基本方式。“人”作為一個自然生物,其本能便是求自保,求生存。當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不能使人們都同時滿足時,人的利己天性必然會引起相互斗爭或是進行連續不斷的戰爭。這時必須有一個東西來出面協調,那就是契約。人在自私自利的天性下通過理性的思考訂立起相互約束的契約,以使一切趨向和平。這是霍布斯在其《利斯坦》中的觀點。隨著時代文明的進步,人們的維權意識也逐漸增強,契約自由的法治觀念和制度逐步取代了以身份定命運的荒謬。英國法學家亨利·梅因曾在他的《古代法》一書中將此精辟概括為“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這種過渡使人們生活的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二、契約意識與市場經濟的相互影響
(1)契約意識體現了近現代社會的價值取向。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與此同時人們的思想也躍上了新的高度,維權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也都被重視起來,這些都是對契約意識的體現。這種想法同時體現了近現代社會人們的價值取向:一是對自我個人利益的充分肯定,強調個體獨立意識的重要性,強調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人們對個人利益持有肯定的態度,也就是說人們承認個人財產的合法性,并給予充分的尊重。只要是通過合法手段得來的利益,那就是合理的,是應當給予尊重的。所以這個想法極大提高了人們投資賺錢的積極性,市場經濟也相應活躍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這種行動中來。他們通過契約互相約束監督,又在這種契約中得到自己應利益,同時又使市場經濟向前發展,可謂收獲頗多。二是平等意識。所謂的平等意識既指買賣雙方也指合作雙方抑或是同行之間。在產生買賣關系時,雙方地位是平等的。如果我們要產生合作關系,那么我們雙方是平等自由的個體,不能以強凌弱,逼簽不平等條約。市場經濟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只要大家都能遵守平等原則,即將會省去很多麻煩。三是公正意識。尤其是合作的雙方,大家除了遵循上面所提到的平等的原則外,還要意識到大家都是平等合法、獨立的主體。這種公正意識的增強使商品經濟更加有序,并促進了其德繁榮增長。四是把法制作為協調社會關系,人與人之間相互交往最基本的依賴,而且我們應該形成道德共識。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也是社會關系變得極其復雜,人們到處都充當著不同的角色,或是買方,或是賣方,或是生產者,或是行政者。這種錯綜復雜就要求必須有一個規范來統領它。這就是契約的最高形式——法律。大家把自己的權力和力量托付給這個集團,也就是法律機關,然后讓他來約束大家的行為。人們在權力受到侵犯或產生矛盾的時候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進行解決。長此下去人們也會形成道德共識,形成良好的市場風氣。(2)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契約意識不斷增強。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各種問題也會接踵而來。人們會在高利潤的驅動下做出不合乎道德甚至是違法的行為。各種假冒偽劣、廣告欺詐、合同欺騙等屢見不鮮。國家開始頒布各種法律法規對市場經濟進行規范,人們也開始關注自己的權益是否受侵犯,或者去學習法律,或者看電視了解現在國家對于消費者賦予的權力,或者去法律事務所咨詢有關的信息。最重要的是人們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進步使市場經濟的信用程度大大提高。企業開始重視自己的信用,認識到人無信不立,企業更是如此。正是這兩者間的相互制約與平衡才使經濟向更高的方向發展,同時也使人們在契約意識不斷增強的同時提高生活水平。
三、面對中國現狀,我們該怎么辦
篇2
[關鍵詞]市場經濟 統一 建設 發展
一、統一市場的內涵及其特征
統一市場,下意識是一個與市場分割相對應得空間上的概念。從廣義上說,是指一個高級的市場經濟形態,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市場主體平等活躍,市場客體融通發達,市場介體成熟健全;二是地區與行業部門間貿易流通壁壘,商品要素自由流動,信息透明完全,競爭公正有序,市場充分發揮基礎性資源配置的功能;三是中央宏觀管理與調控政策統一實施,較少干預與管制,市場規則與制度完善,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有效銜接。市場的統一性是現代化市場體系的核心與靈魂。表現為市場規則的一致性、市場的自由流動性、統一市場價格的均衡性、不同市場價格之間的關聯性等。中國市場化的進程,就是一個不斷走向市場統一的過程,就是要實現即內部市場統一又對外開放并與外部市場有機銜接的現代市場經濟形態,即努力建設成為開放性經濟。
早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的學術界曾針對改革計劃經濟體制,構建市場經濟體制,提出過建立國內統一的社會主義市場問題。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統一的市場必須是一個完備的市場體系,它不僅包括商品市場,而且還包括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信息等要素市場:二是要統一的市場必須在區域合理分工和消除地區、部門障礙的基礎上,實現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以及生產者之間的平等競爭。前一項的內容是針對計劃經濟單一的商品市場格局提出要建立完整的市場體系框架。因此,本質上是在原有的盡管不完善的商品市場基礎上,擴大市場類型,形成完整的市場體系問題。而后一項的內容是針對計劃體制中的各種制度規則,在經濟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過渡的過程中,要轉變資源配置的方式,特別是要由雙重資源配置的方式并存的格局轉向統一市場資源配置的格局。
我國統一市場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統一性。統一市場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的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的體系。統一性意味著在經濟活動主體按照統一的規則進行分散活動的條件下,必須有權威機構能從總體上利用各種市場調節工具區彌補市場機制本身功能的缺陷。
競爭性。在統一市場中,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動必須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下進行才能有效地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公平、公開和公正的競爭本身排斥對市場的壟斷干預、貿易障礙和歧視待遇。
有序性。在統一市場中,商品的流通、資源的流動以及公平競爭,要求有序地運行。有序的進行意味著市場要有統一的規則,這種規則維系市場活動的秩序,保證資源、商品流動和公平競爭。二,建設國內統一市場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建設國內統一市場,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實現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方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也是我國建設開放型經濟的基本要求。它是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攻堅階段必須解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
1 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階段性要求我國現階段必須建立國內統一市場
從市場經濟發展的歷史性階段可以看到,市場經濟從初始狀態發展到現代狀態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實現這一過程從本質上說就是市場的發育過程。從一般意義講,市場的發育程度要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只有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市場才會逐步發達起來。當前深化改革的實踐要求打破原來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國內統一市場,可以說這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從另一方面看,目前的國際市場已經具有發達的市場體系,并日益朝全球統一化方向發展,從而與國際市場接軌。
2 建立統一市場可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提供基礎
市場經濟即是以市場作為資源的主要配置者,使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起基礎性調節作用的經濟運行方式。簡而言之,社會生產所需資源主要由市場來安排和配置,就是市場經濟。從統一市場的內涵來看,市場之所以要建成國內統一市場。其目的在于打破國內市場的任何空間限制和人為阻隔,使各市場主體彼此之間能夠在更廣闊的范圍內自由的開展交換活動。所以統一市場的建立首先需要創造更規范的市場主體,并使這規范的市場主體在國內企業普通化。
3 建立統一市場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
價格改革是市場發育和市場體系形成的關鍵。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市場價格及其變動來引導和實現的。經過二十幾年的價格改革,我國的價格體系巳取得重大的實質性進展。但是,到目前為止,生產要素的市場價格未完全形成,尤其是資金、勞動力、土地的市場價格更是如此,這就限制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的發揮。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在于各種價格調整或放開而帶來的價格信號的變化,而這樣一種市場機制未能形成的原因又在于目前整個市場體系中各類不同市場發育的不協調。因此,加快統一市場的建立與發展是深化價格改革的迫切需要。
4 建立完善的統一市場是宏觀管理方式專柜的迫切需要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把經濟活動主體從政府轉到企業。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實體。多年來在深化企業改革方面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已有了很大的的改變,但是深化改革仍面臨著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的問題。因此,只有建立起統一市場,才能實現國家間接宏觀調控體系與方式的形成,促進市場運作的有序進行。
三、中國市場統一市場的建設進程
發達國家成熟的市場多年的發展證明,市場統一與現代化是市場化的發展方向。是發達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是一個國家經濟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我國的市場化建設經過“漸進式”發展,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但要走向統一、走向現代化,估計還要較長的時問。實現市場統一與現代化,對于進一步推動經濟改革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回顧改革開放以來市場化即統一市場建設的漸進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行政性分權改革與市場發育(1978-1992)
(2)“雙元共存”的市場成長階段(1992-1997)
(3)“雙軌過渡”中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形成(1997至今)四,統一市場建設與規范化市場主體
市場主體是各類市場上交易主體的總稱。它是社會主義國內統一市場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微觀基礎。如果沒有多元化、規范化的市場主體的存在,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運行機制。市場經濟運行機制作用的發揮,實質上就是依靠各類市場主體在市場上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價格機制是市場運行機制的核心。它是一種引導要素配置的信號,而市場機制的作用能夠準確傳導這個信號,從而引導要素的配置和流向。
市場
主體的規范化即是市場經營中的主要角色,它處于市場經營活動參與者和支配著的地位。從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要形成社會主義國內統一市場,必須構建規范化的市場主體,并要使其具有普通性品格。這是我國國內市場形成的內在要求。
規范化的市場主體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1)必須有明確的產權,(2)市場主體必須是獨立自主的經濟法人實體,(3)市場主體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
篇3
我的意思是說,隨若觀察問題的視野的拓寬.對于依法治稅,不能僅僅從稅收征納或稅制運行的角度加以理解,而須在此基礎上上升一步。將稅收和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聯系起來,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框架出發,作全面而系統的宏觀思考。一方面,要著眼于稅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讓稅收扮演起它應當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稅制本身的運行規律,把該征的稅盡可能如數征上來。具體而言,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國的依法治稅應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這就是:拓展稅收的作為空間,消除稅收“缺位”’;抓好稅制的完善,減少稅收流失。兩個方面互為聯系,彼此依存,可以說是“一體兩翼”,共同構成依法治稅這項系統工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本文關于依法治稅問題的討論,即要圍繞著這樣兩個線索而展開。
“費大于稅”集中揭示了
收”的收入(盡管放在預算外,但征收管理以國務院、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等部門頒發的行政性文件為依據),制度外收入則是由各部門、各地區“自立規章、自收自支”的收入。這部分收入的渠道較亂,很難得到精確的統計認字。根據1997年的有關數據推算,制度外收入至少要占到gdp的5%。除此之外,大約占到gdp的4%的財政收入退庫,可以算作政府收入的第四類。上述幾類收入相加,目前我國政府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實際已達到25%以上。
現在,我們終于有了上面所說的兩個困惑問題的答案了:財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續下降與政府機構的迅速膨脹和政府支出的高速增長之所以能夠同時并存,原因就在于,我們所說的財政收入只是政府收入的一部分。政府機構的運轉及其支出,除了規范性的財政收入之外,還有其他非規范性的資企來源的支撐;企業負擔重和宏觀稅負水平低之所以能夠同時并存,原因就在于,規范性的稅收只是企業負擔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各種非規范性的政府收入同樣來自于企業。稅收方面的負擔和其他非規范性政府收入方面的負擔相加、才是企業所須承受的來自政府部門的總體負擔。
問題在于,如果以全部的政府收入作為百分之百,那么,在其中,只有40%多一點兒屬于規范性的預算內收入。其余的近60%則由游離于預算之外的各種非規范性的政府收入所構成。預算內的收入,基本上是稅收收入。游離于預算之外的非規范性政府收入,主要來自于各種各樣的、形形的政府收費。如行政事業性收費、基金性收費、對農民收取的鄉統籌和村提留、各級政府的集資攤派,等等。由于政府從收費渠道取得的收入規模和份額上均多于通過稅收征得的收入,所以說,日前我國的政府收入格局是“費大于稅”。
其實,“費大于稅”并非只是對目前我國政府收入格局的形象性描述,它還隱含著另一層意思:“費大于稅”的政府收入格局不正常。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資料(《政府財政統計》1995),各國中央政府稅收收入在全部政府收入(不含債務收入)中的占比情況是;美國92.53%(1994),英國91.15%(1993),法國93.28%(1994),加拿大88.60%(1992),德國93.64%(1993),意大利97.24%(1994),韓國88.12%(1995),印度尼西亞92.18(1991),菲律賓89.57%(1994),泰國90.66%,俄國93.17%(1994)。從上述的數字中,可以得到這樣一種印象:稅收收入往往要占到各國政府收入的絕大比重。而且,越是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稅收的占比越大。相比之下,我國稅收的占比是明顯偏低的。
必須解釋這樣一個理論問題:為什么稅收收入要在政府收入中占絕大比重?
無論那一種形式的政府收入,從根本上說來,都是用于滿足政府支出的需要的。政府支出的性質,自然決定和制約著與其對應的政府收入的性質。改革以來,我國財政支出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為顯著的是,基本建設支出的占比,由1979年的40.4%一路下滑到1996年9.6%,而且,1998年,中央一級基本建設支出還要在1997年執行數的基礎上再下調6.8%。這說明,我國的財政支出格局已經越來越帶有“公共財政”的特征。那么,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就大的方面說,這是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一個變化。因為,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根本區別就在于,資源的配置主要依賴于市場,政府的任務則是拾遺補缺。凡是可以通過市場解決或通過市場可以解決得更好的事項,政府就不去介入。凡是不能通過市場或通過市場解決得不能令人滿意的事項,政府才必須涉足。具體而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職能事項大體有三個方面: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調節收入分配和促進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只要稍加分析,便不難發現,政府用于履行這三個方面職能而花費的財政支出,具有一個共同的性質。這就是,它都是處于“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這一層次的。它通常只有投入,沒有產出(或幾乎沒有產出)。換句話講,用于彌補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支出的資金,基本上是“有去無回”的。
政府的哪一種收入形式能夠和支出的這種性質相對應呢?目前
收入的主要形式。
——政府收費是以交換或提供直接服務為基礎的收入形式。收費同稅收的根本區別在于,前者以交換或提供直接服務為基礎,后者則以政治權力為基礎。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部門都有收費。不過,從總體上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化的收費只有兩類:一是規費(fees),另一是使用費(user charges)。規費是政府部門對公民個人提供特定服務或實施特定行政管理而收取的工本費和手續費。如行政規費(護照費、商標登記費、律師執照費等)和司法規費(民事訴訟費、刑事訴訟費、結婚登記費等)。使用費是政府對公共設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標準收取的費用。如高速公路通行費、橋梁通行費、汽車駕駛執照費。可以看出,無論規費,還是使用費,都不能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支出的主要收入來源,而只能在政府收入體系中居補充或輔助地位。這是因為,規費的收取,(1)須限定在政府部門提供或實施的特定服務或行政管理的領域,其收取范圍狹窄。(2)要限定在工本費和手續費的額度內,其收取標準不高。使用費的收取,(1)須以公共設施為依托,不是所有的公共物品或服務都可收取使用費。(2)要貫徹受益原則,誰使用誰交費,不使用不交費。(3)要實行基金化管理,專款專用。其收入只能用于公共設施的維修與建設。(4)收取標準不能高于提供公共設施的平均單位成本。
——國債顯然可以作為政府收入的一種形式,但由于受到如下兩個限制,它亦不能成為政府收入的主要財源。其一,國債的舉借,要建立在認購者自愿承受的基礎上。認購者買與不買或購買多少,完全聽憑其意愿,不能強制攤派。所以,政府通過舉債取得的收入的量,就不那么穩定可靠。其二,國債是有償的,通過舉債取得的收入,不僅到期要還本,而且要按認購者持有時間長短加付利息。由此而形成的還本利息支出,對于政府,很可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對三種收入形式進行比較分析的結果,我們看到:稅收,只有稅收,才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收入的基本來源。至于收費和舉債,只能作為補充或輔的財源。也許正因為如此,歷史上的許多人都對稅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馬克思曾形象地說過,“賦稅是喂養政府的奶娘。”丘吉爾也曾講過:“世界上只有兩樣東西是永恒的,一是死亡,另一就是稅收。”
相對于稅收所應當具有的地位和應當發揮的作用來說,“費大于稅”的政府收入格局現狀,是不正常的。“費大于稅”集中揭示了
委托垃圾渣土清運費、垃圾消納費、門前三包責任書鏡框工本費,等等。五花八門的收費,使得本已陷入資金不足、機制不活、產品不適銷對路、人員負擔過重等困境之中的國有企業,雪上加霜,不堪重負。國家經貿委的調查還表明,國有工業企業的各種不合理負擔,大體占到當年其實現利稅之和的20%,甚至超過了當年實現的利潤。處于如此重負之下的國有企業,怎么能不陷入困境?不解決政府收入機制不規范的問題,國有企業又怎么能走出困境?
——對于政府機構膨脹和行政管理費支出增勢迅猛的問題,人們通常把它歸結為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滯后。其實,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政府的收入機制不規范。我的意思是說,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政府收入機制不規范而弱化了政府部門的預算約束。常識告訴我們,政府部門往往是喜歡多支出的,但喜歡多支出并不等于可以不受約束地隨意多支出。問題是可供其使用的收入究竟有多少并且有無變通的可能?在政府收入機制規范化的條件下,每年可取得或可供其使用的收入便是一個既定不變的量。其支出的規模,便不能不受其收入規模的約束。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就現實來說,對政府支出約束最強的因素就是稅收。稅收所具有的特性之———“數額的相對固定性”,實質是一把雙刃的劍。一刃是針對納稅人的,即要求納稅人把該交的稅全部如數交上來。另一刃則是針對政府的,即征稅的額度必須控制在法律所允許的范圍之內,不允許有超越法律之外的征收。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稅收對政府支出的約束是強的,但政府部門可以突破稅收的限制,在稅收之外通過收費取得收入,各種收費還可以自立章法,按需而征。規范性的稅收與非規范性的收費同時存在,后者又大大多于前者,且可在相當程度上“隨意”上調。有了如此寬松的環境,政府機構的膨脹和行政管理費支出的迅猛增長,便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進一步說,倘若政府收入機制不規范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即使我們在行政上下大氣力壓縮了政府機構編制并相應削減了行政管理費支出,由于政府部門收入的調節(顯然只能是“上調”)余地仍然存在,在我國,曾有過數次反復歷史的政府機構編制的膨脹之風,很可能會再一次刮起。行政管理費支出的擴張之勢,也很可能會再一次出現。
——這些年,在政府部門財力分配上所存在的“弱干強枝”現象,一直困擾著我們。所謂“弱于強技”,無非是將政府部門的財力分配格局比喻為一棵樹,這棵樹的“樹干”是弱的,經不起風吹草動;而它的“樹枝”繁茂,致使頭重腳輕。這種分散的財力分配格局,不僅存在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而且,在各個不同級次的政府與其所屬的職能部門(如省一級政府與其所屬的各廳、局)之間,甚至每一級次的政府與其下屬級次的政府(如省一級政府與市、縣級政府)之間,也都有類似的表現。
的政府收支。
順便指出,在實行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度里,一般不存在所謂“預算外資金”。我國現在使用的預算外資金概念,還是建國初期從前蘇聯東歐國家那里引進、并從計劃經濟年代沿襲下來的。即便不作更深一步的考察,也會發現,預算外資金同計劃經濟密切相關,而與市場經濟不相容。就這個意義講,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在
――財政稅務部門總攬政府收支。也就是,所有的政府收入完全歸口于財政稅務部門管理。不論是稅收,還是收費,抑或其他別的什么形式的收入,都要由財政稅務部門統一管起來。即便出于工作便利的考慮,把某些特殊形式的收入,如關稅、規費交由特定的政府職能部門收取,那至多也是一種“代收”、“代征”。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要切斷各個政府職能部門的行政、執法同其經費供給之間的直接聯系,從根本上鏟除“以權謀錢、以權換錢”等腐敗行為的土壤。
――政府收入以稅收為基本來源。前面說過,以政治權力為基礎、能夠帶來穩定可靠的收入,且可無償使用的稅收,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支出格局(以“滿足社會的公共需要”為主體)是一種對應關系,必須作為政府收入體系中的“主力隊員”而居于主導地位。至于其他的政府收入形式,如以交換為基礎的收費,只能作為輔助或補充財源而擔負起遺補缺的職責。
四個方面的標志,歸結到一點,就是依法治理各種政府收入。其中的中心內容,就是我們討論的主題――依法治稅。既然目前我國政府收入機制的不規范主要表現在“費大于稅”的政府收入格局上,采取相應的改革舉措對之加以糾正,并代之以規范化的政府收入格局,肯定是當前依法治稅所必須著力完成的中心任務。
本著這樣的認識,前面也說過,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國依法治稅的任務,應當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這就是:拓展稅收的作為空間,消除稅收“缺位”:抓好稅制的完善,減少稅收流失。兩個方面互為聯系,彼此依存,可以說是“一體兩翼”,共同構成依法治稅這項系統工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比如,沒有稅收“缺位”現象的消除,“費大于稅”的政府收入格局得不到糾正,依法治稅的社會環境就不可能真正確立起來,稅收流失的規模也就不可能減少到最低限度。反過來說,稅收流失的漏洞多,該征的稅不能有效地征上來,稅收的應有地位和作用就難以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稅收的“缺位”現象也就難以真正得到消除。
說到這里,不難看出:
社會保障稅)是其收入的基本來源。其二,以收費的形式取得收入,并且,收費在收入結構中占有相當的比重,通常發生在地方各級政府那里。其中的原因不難解釋,前面說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規范化的政府收費只有兩類,一是規費,另一是使用費。無論規費,還是使用費,所具有的一個共同特性是:收費項目與家庭、企業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連,且具有一種直接的服務報償關系。毋庸贅言,同家庭、企業日常生活密切相連的公共事項,本來就是地方(非中央)政府的職責范圍。
有鑒于此,“費改稅”的工作,可以也應當從中央一級政府做起,既然實行市場經濟體制國家的中央一級政府基本沒有收費,那么,我國中央政府各部門現存的收費項目,經過清理,絕大部分都可以納入“費改稅”的范圍。而且,追根溯源,在我國,非規范性政府收費的興起,最初也是發生在中央一級政府(如“預算調節基金”和“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只要中央政府帶了頭,率先實現了中央一級政府收入機制的規范化,“費改稅”便可依次延伸到地方各級政府,從而在全國范圍內逐步推進。
第二,“費改稅”與“規范費”同時并舉。政府收入機制的非規范性,固然主要反映在“費大于稅”這一特殊的矛盾現象上,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費”都應改為“稅”。也絕不是說,“費”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實際上,稅有稅的內涵和外延,費有費的地位和作用。兩者之間,并不能互相替代。對那些具有稅收性質或名為“費”實為“稅”的政府收費項目,可以通過“費改稅”的辦法,納入稅收的軌道。或擴大現有稅種的稅基,將其并入現行有關稅種統一征收:或根據其性質,改設新的稅種另外征收。對那些本來即屬于收費范疇或名與實均為“費”的政府收費項目,則須通過“規范費”的辦法,納入規范化的收費軌道。或作為規費,按照規費的內涵和外延加以管理。或作為使用費,依照使用費的原則和標準加以征收。
第三,先清理,后規范,逐步納入統一預算。首先,對現存的各種政府收費項目,進行全面的清理。在清理的基礎上,區分為必要、合理的收費和亂收費兩大類。將那些已經構成政府部門運轉的必要前提而且征收性質比較合理的收費項目,作為規范的對象保留下來;把那些既不必要也不合理、純屬亂收費的項目,堅決取消掉。其次,對作為規范的對象保留下來的收費項目,通過“費改稅”和“規范費”的辦法加以規范。以此為基礎,將“費改稅”納入稅收軌道和通過“規范費”分別作為夫費和使用費管理與征收的政府收入,先采取過渡辦法,暫時單獨編制預算――由財稅部門統一管理和征收,但收入全部返還各有關政府職能部門使用。然后,逐步創造條件,將全部政府收入納入統一的政府預算。
――抓好稅制的完善,減少稅收流失。
在我國,稅收流失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而稅收之所以會出現大面積的流失,人們通常把它歸結為納稅人的納稅意識薄弱。后來,又加上了一條:稅務部門的征管機制和市場經濟的要求存有距離。這些年來,在強化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稅務機關的征管機制方面,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一度的稅法宣傳月,納稅人的納稅意識,總是我們的主要著眼點。與此同時,稅務機關的征管改革也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然而,從總體上看,到目前為止,稅收流失的問題并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治稅的社會環境也仍不理想。
究其原因,從根本上說來,稅收流失和治稅環境的不理想,同治稅觀念的調整落后于經濟體制的改革步伐,恐怕有一定的關系。眾所周知,對于老百姓為什么要納稅、政府為什么要征稅的道理,我們一直是用“公民應盡義務”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來解釋的。這樣的說法盡管不錯,但過于原則,過于籠統。而且,同市場經濟的環境不相適應。
市場經濟通行的準則是權力與義務相對稱。講到誰負有什么義務,要相應說明他擁有怎樣的權力。講到誰擁有怎樣的權力,同樣要說明他負有什么樣的義務。納稅人的納稅義務與其納稅之后所享有的權力,政府的征稅權力與其征稅之后所負有的義務,在市場條件下,同樣是一種對稱關系。
日常生活中,人們所需要消費的物品或服務,可以分作兩類。一類是由個人或家庭分別消費、單獨受益的一般物品或服務,如食品、衣物、家具等等;另一是由社會作為整體共同消費、聯合受益的特殊物品或服務,如社會治安、環境保護、能源交通等等。前一類物品或服務,在理論上被稱作“私人物品或服務”,可以由企業生產并拿到市場上出售,人們可以“直接”用錢從市場上買到;后一類物品或服務,在理論上被稱作“公共物品或服務”,企業不愿也無能力生產,只能依賴政府以非市場的方式來提供,并且,人們要通過納稅的途徑“間接”購買。
有位美國朋友閑談時向筆者講過這樣一件事:一天,他家養的貓爬到房頂上,自己下不來了。焦急中,他打電話向警察局求助。警察特意跑來,搬梯子上房,幫他把貓抱下來。當筆者為此感到奇怪,問他為什么警察可以管這種事時,他不加思索地反問道:“為什么不可以?他們花的是我們納稅人的錢!”由美國朋友的這句話,想到納稅人和政府之間的關
系。從某種意義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實質是一個特殊的產業部門(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正如人們到商店買東西需要為之付款一樣,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服務也不是“免費午餐”。只不過是為消費公共物品或服務的付款,是以納稅的方式來完成的。這實際上是說,只要納稅人依法繳納了稅收,便因此擁有了向政府部門索取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權力。只要政府部門依法取得了稅收,便因此負起了向納稅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的義務。納稅人之所以要納稅,就在于換取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消費權。政府部門用于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務的資金,就來源于納稅人所繳納的稅收。
有鑒于此,應當下大氣力在全社會范圍內培育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治稅觀,并以此規范納稅人(居民和企業)、征稅人(稅務機關)以及用稅人(各級政府部門)的行為。
第一,對納稅人,要正面宣傳和嚴管重罰同時并舉。在講清納稅人為什么要納稅道理的基礎上,致力于形成一種不利于偷漏稅者的社會氛圍和嚴管重罰的機制。
第二,征稅人,要嚴格執法和完善稅制同時并舉。在堅持嚴格執法的同時,稅務機關要從完善稅制入手,著力于堵塞各方面的稅收流失漏洞,將稅收流失的可能性減少到最低限度。
篇4
文化環境內涵或是單指精神文化環境、物質文化環境、制度文化環境的一種,或是其中的兩種加以組合。比較全面揭示文化環境內涵的觀點應該是文化哲學學派,該學派認為文化環境是指人類活動得以展開的具體現實的社會文化,它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當下處境。這樣看來,與人相關的物質環境、社會環境、精神環境都從屬于文化環境。這種全面揭示文化及文化環境要素的觀點,其優越性在于可以使我們更加深刻地梳理出兩者的相互關系,建構出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環境。表面上看,單純地從文化與文化環境的構成要件分析,文化與文化環境確實有其交融點,物質內容、精神內容既構成文化,也是文化環境的組成部分,就連構成文化的制度也是社會中的一部分,這兩個概念容易混淆,甚至多數情況下會變成一個概念。這種理解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與文化環境定義的抽象化和表面化,造成兩者區分困難甚至混淆。如果將文化具體化,兩者之間的關系可以清晰地呈現出來。
文化本身是文化的內部構成部分,文化環境則成為文化的外在環境。這種文化“內”與“外”之分的著力點在于“人”,內涵于人的就是文化,外在于人但仍然與人發生緊密聯系,構成文化成長、變革條件的就是文化環境。此外,兩者的特性更能夠將二者加以區分,有學者這樣分析道:“文化環境是具體的、當下的,是現實性概念;而文化是具體與抽象、歷時和共時、結果和過程的統一。”這樣看來,文化環境必定是某一階段的文化環境,它一旦與歷史時期相聯系,就會呈現出固定性、常態性。文化則不同,它時刻處于變動過程中,其變動的過程和結果都是文化。文化和文化環境的相互結合也體現在對于文化和文化環境特性的理解中。就人類社會的發展狀況而言,文化環境的當下性包含具體的文化環境,如文化背景、文化氛圍、文化機制、文化體制、文化方式,這些文化環境因素通過“人”這個發力點,作用于其內部觀念、認識等意識形態,從而構成文化產生、發展和完善的客觀條件,最終培育出特定文化環境下的文化內容。
文化環境的作用力并不能影響文化影響力的發揮。文化環境是歷史和現實文化交互作用的產物。文化的歷史支撐和歲月積淀是文化環境產生、發展和求變的首要前提條件,現階段文化環境的特質是歷史文化因素累積的結果,文化的內需力支撐文化環境的作用力。“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的生產力總和,人與自然以及個人之間相處的關系,都會遇到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反面,它們也預先規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4〕。文化環境的每一階段都汲取、揚棄歷史賦予的條件,歷史的文化有可能在改變后成為現實的直接文化環境,也有可能為時代拋棄,為人們所遺忘。傳統民間習俗、精神內涵、民藝民粹,在與現代化的對抗中,直接被重建到歷史的長河中。文化與文化環境的相互作用,是人類實踐活動中必須重視的重要關系,在現實文化體系的建構中,認真研究文化發展的現狀,深刻理解現實文化的邏輯內涵,建構與文化良性互動的文化環境體系,是現階段文化發展的主要任務。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內涵
第一,從經濟價值取向的角度來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倡導“義利共生”。在中國傳統封建小農經濟文化中“義”是內涵極廣的道德范疇,本文討論的“義”是作為傳統社會中評價社會成員的道德準則,是中國仁人志士共同的價值取向,“義不容辭”、“見義勇為”、“舍身取義”反映了人們追求義的不同層次實踐活動,他們為了取義,用行動代替言語,甚至以不惜放棄自我生命為代價,提倡對義的絕對追求。對于“利”的價值取向,人們普遍表示否定。對于“義”的無底線價值追求和對于“利”的全面否定的現狀,在社會道德的弘揚過程中,雖然倡導了道德的純粹性,無疑也忽視了人的合理性需求,遮蔽了人的現實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倡導“義利共生”,對利和義作出了層次性劃分,使之成為層次分明的極具現實基礎的概念。學者光將道德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單純的為己利己的自利行為,既不損人也不利人,是不妨礙他人的自私自利,這是最低和最起碼的道德要求,即‘倫理底線’;第二層次是為己利人或利己利人的互利行為,這是最普遍的道德要求;第三層次是為人利人、無私奉獻的最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要求。”〔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倡導社會道德風尚相結合的方式,取代了絕對化的取“義”和舍“利”的行為,等級化的取“利”原則在守住道德底線、弘揚社會風尚的同時,也保證現實社會中個人的合法權益和利益訴求,是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倡導的經濟價值取向。
第二,就倫理價值取向的立場而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謀求“文理并存”。所謂“文理并存”,就是指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應該適度權衡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賦予科學理性以人文精神,形精神和理性精神緊密結合的局面。在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階段,科學與技術結合使人類社會推動經濟生產發展、社會生活充實、人類素質提高。隨著現代化的深入發展,科學技術的過度迷信和絕對推崇導致人文精神的喪失,割裂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統一,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和社會問題,產生了“異化”問題。人類被自己所生產出的成果所控制,逐步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喪失自我意識,成為科技的衍生物,對自然的絕對破壞危及到人類社會的長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所倡導的倫理價值取向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關系的和諧統一,出路就在于“科學建制”和“科學氣質”,“科學建制”既是推動和鼓勵創新的制度安排,也是發現和消除謬誤的嚴格程序。“科學氣質”,按默頓的說法包括“普遍性”、“社團性”、“不謀私利”以及“有組織的懷疑”四方面要素,這是創新精神與求實精神、理性精神的具體體現”〔6〕。因此,應通過在全社會范圍內積極宣傳科學氣質和精神,系統建立科學機制和組織,預設性防止人類異化,避免科學技術凌駕于人之上產生的惡果,保證人類社會的繁衍生息。
第三,從作用機制建構的視角來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推崇“法德并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是德治經濟,倡導法律規范力和契約的執行力,也注重社會成員自覺遵守法律規范,用自身的道德力量和外在法律規范并驅的方式在經濟活動中倡導公平競爭、合法經營、誠實守信,化解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矛盾和沖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作用機制是法律和道德并驅的機制建構。道德和法律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的產物,兩者對于社會建設具有積極效應,也存在自身的缺陷。法律制定和運行主體的人為性,并不能保證法律本身的純粹理性化,人類的非理性總會作用于法律,影響法律的公平性;就法律的效力而言,針對某個領域發揮作用的法律手段,著力的范圍具有局限性,單純依靠法制建設也會加重整個社會運行的成本。德治的非強制性特點會減弱自身的效力,無法實現道德的作用,其本身的多元化也會混淆視聽,加大執行難度,單純依賴道德力量也不是社會發展的明智之舉。同志指出,在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對一個國家的治理來說,法治與德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內涵起源于“義利共生”的經濟價值追求,它合理地提出了解決道德和利益關系的措施,成為市場經濟文化內涵的邏輯起點。“文理并存”的倫理價值取向,是市場經濟良性運轉的理念保證,不斷調解異化造成的矛盾和沖突,是市場經濟文化內涵的著力點。“法德并驅”的制度建構,在人與物之間建構起合理的橋梁,合理作用方式保障了市場經濟的良性運作,是市場經濟文化內涵的必備條件。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環境的建構
良性運轉的文化環境是保證文化健康發展的外在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新自覺要求準確定位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合理內涵,并在此基礎上建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環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主要從文化理想、文化制度、文化方式方面出發,全面地建構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內涵的文化環境。
(一)文化理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靈魂和目標。
文化理想孕育著文化最深層的底蘊,是建筑文化長城的基石,是體現文化靈魂的關鍵。“一種文化的獨特魅力,首先表現在其特有的文化理想之中”〔7〕。文化理想的建構也不是脫離社會實踐基礎和人類社會發展目標的空洞的文化發展目標。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封建社會,儒家學說提出“天下大同”社會理想基礎上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理想;在革命年代“翻身求解放”社會理想下,提出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文化的文化理想;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傳統觀念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遭遇西方文明的沖擊,道德和文化面臨重塑的境遇,社會的紊亂連帶促動個體道德的倒塌、文化的徘徊及心理的迷惑。參透中國當代市場經濟文化深層的意蘊,必須首先領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理想的內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理想應該是“共同富裕”社會理想下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長期目標和終極目標,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階段性文化理想,脫離共同富裕基礎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缺乏凝聚力的空洞口號。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應該處理好多元文化的關系,用文化引領眾多社會思潮,引領社會主義文化新風尚;平衡文化公益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用文化產業帶動文化公益事業的發展,實現文化共享的新局面。
(二)文化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原則和保障。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需要文化制度的引導,邏輯順暢、組織緊湊的文化體制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重要文化環境,文化體制是建立在文化制度方向性把控基礎上的體制機理:“一般說來,制度比較原則,是一種抽象的存在,體制比較具體,是一種現實的存在,體制是制度的具體的和現實的存在形式,制度是體制的原則的或本質的規定。”〔8〕保障市場經濟正確運行應該從文化制度入手。文化制度作為社會制度的一部分,必須反映出社會制度的特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之上的市場經濟,文化制度的首要原則就是保障文化制度的社會主義性質,避免形成脫離社會制度的文化制度。人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文化制度理應保障人民群眾公平、自由進出市場經濟,維護其合法權益,避免不合法權益對其的侵害。建設先進文化的社會呼吁,暗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賦予文化制度的先進性特質。文化制度的先進性不僅體現在其努力保障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更注重經濟建設過程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三)文化方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模式和動力。
文化方式也就是文化的模式問題,是社會成員行為選擇遵從的最高價值標準,它構成社會全部價值觀的基礎。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先后出現過的文化模式主要包括個人本位、群體本位和倫理本位。個人本位是西方社會文化模式,倡導個體價值的最高追求,意味著社會運行中對于個人利益的合法保護,產生了契約文化以及對個人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在東方文化熏陶下的文化模式是群體本位,中國將這種群體與血緣聯系在一起,形成了政權和經濟緊密勾結的關系本位社會“,官官相護”“、”、“商商互結”的局面就是傳統文化推崇倫理本位與“關系本位”相結合的文化模式。這種文化模式在小農經濟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與市場經濟卻是格格不入的。重群體輕個體的價值傾向擾亂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市場主體自由出入的秩序,成為市場經濟發展的障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生長于中國文化中,必然附加著倫理價值傾向,這種傾向是與契約制度和信用體系緊密結合、信奉個人能力至上的文化模式,以個人綜合素質作為價值的最高標準,通過城鎮化過程中的人員流動,突破傳統的關系模式,建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個人本位的倫理文化模式。
篇5
關鍵詞 醫學生 醫德教育 市場經濟問題與對策
當代社會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對醫療衛生行業和醫務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未來醫療衛生事業主力軍的醫學生,必須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奉獻精神。大學期間是醫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塑造良好醫德的重要時期,把握這一關鍵時期對醫學新生進行良好的醫德教育,對培養醫德高尚的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的戰略認識
醫德教育是醫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醫學人才德、識、才、學、體諸要素形成的基礎,是醫學生立足社會、自身成長的需要。醫學院校要抓好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就要對當前面臨的形勢、任務和教育對象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一)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是培養全面合格醫學人才的需要。德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醫德教育是醫學院校德育的核心內容。醫學院校肩負著培養專門醫學人才的重任,不僅要培養醫技良好的醫學生,更要培養醫德高尚、具有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的醫學專業人才。因此,醫德教育是培養全面合格醫學人才的需要。
(二)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是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根據醫學學科科學性強、實踐性強、服務性強的特點,結合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的實際,加強醫學生的德育工作,必須充分認識市場經濟形勢下加強醫學生醫德教育的緊迫性。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老百姓的維權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人們包括醫務人員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也發生深刻的變化,社會道德體系趨于多元化、功利化,由此產生的思想觀念的碰撞,給醫學生的德育教育帶來了新挑戰。
(三)加強醫德教育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關鍵。醫德教育對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推動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醫療衛生工作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培養醫務工作者優良的行業作風是我國醫療行業的一項緊要任務。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必須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這不僅要從醫療衛生隊伍的精神文明抓起,關鍵要從醫學生就開始進行培養。因為我國醫務工作人員的主要來源是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加強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醫德醫風建設的根本途徑。要想使醫學生在未來的醫療活動中能自覺遵守醫德義務,在校教育階段就必須注重醫德醫風教育,使其形成穩定的、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
二、醫學生醫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隨著我國醫療改革的深入發展,醫德教育被置于一個廣闊的多維空間,德育內容應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做出相應的調整。當代大學生面對的是價值多元化的社會環境,而醫學院校在進行醫德教育時缺乏針對性與靈活性,醫德教育內容的陳舊、目標單一,再加上一些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一)在德育教育上,缺乏長效性的醫德培育機制
目前,我國醫學院校普遍開設了醫德教育課程,學生的醫德意識有所提高,但是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系統、實踐性較強的醫德培育機制,并且比較忽略醫學生道德心理的培育。醫德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道德,對醫務工作者有很高的要求。所以醫學生的醫德教育必須是長期性、系統性、制度性的。然而,目前我國各醫學院校在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方法、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之處。
(二)在學校定位上,醫德教育地位邊緣化
目前高等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多是通過理論教學實現的,課堂上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不能調動學生的知、情、意等多種學習因素,很難將職業道德規范內化為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其次,醫德教育的一些概念和原理過于抽象,沒有結合臨床案例分析,實例研討,這種教育形式單一、呆板,使得醫學職業道德教學的效果甚微。
(三)在教學實踐上,醫德教育效果說教化
醫學技術的巨大進步,要求醫生具有更高的專業技術水平,不僅要掌握傳統的望、問、聞、切等診斷技術,還要使用先進的診療手段,如CT、核磁共振、EBT等。導致學校教育唯醫技醫能至上,忽視了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學生專業技術過硬而人文素質欠缺,職業道德缺失。特別是進入臨床即將畢業的醫學生,面臨就業、升學諸多壓力,學生的職前教育更是一片空缺。
三、強化醫學生醫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而良好的醫德醫風是靠教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的自我修養樹立起來的。醫學生還未步入社會,思想相對比較單純,可塑性很強。因此要運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手段,堅持正面教育,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他們,使他們明辨善惡,自覺抵制不良思想風氣的影響,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敬業精神,提升職業道德。
(一)通過多種形式強化醫德教育。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形式的醫德醫風教育,是把醫學生培養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醫務工作者的有效途徑。例如開展專項教育和專題講座,對醫學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采用報告、演講、展覽、聲像教育等形式,用先進人物的模范事跡教育學生,樹立榜樣,對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著重要作用;開展創建文明班組活動,將醫學生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指標,從而促使醫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
(二)在師資隊伍建設中強化醫德教育。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加強醫德教育的重要基礎。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比任何教材都重要,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和醫德醫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醫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和醫德風范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教師的人格力量更能令學生信服,特別是臨床帶教老師不僅要傳授醫學專業知識,還應以身作則,引導學生敬業奉獻,將學生培養成為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因此,醫學院校要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教師的師德和敬業精神,使其做到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真正在傳授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正確做事、做人的態度,而這首先取決于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和人格示范作用。
(三)在社會實踐中強化醫德教育。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社會實踐是進行醫德教育的有利時機,在社會實踐中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吃苦耐勞的素質。醫務工作者最需要合作精神,如一臺手術的實施需要幾個人的參與,一項新技術的開展需要許多人的團結合作,而當前大學醫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往往欠缺團結合作意識,所以,在社會實踐中要嚴格要求,正確引導,通過開展進社區、醫療扶貧活動,參與附屬醫院的比賽,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醫學生在參與實踐中親身感受到醫德醫風的重要性。
(四)在臨床實習中強化醫德教育。臨床實習既是醫學生通過臨床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醫學生接觸社會,服務患者,強化醫德,確立信念的關鍵時期。醫學生進入實習期,勢必受到來自不同渠道和負面的濡染,造成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和心態失衡。通過加強臨床實習期的醫德教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身邊的非道德現象,督促實習生從新的平衡中找到發揮自己人生價值的坐標,樹立良好的醫德觀念,顯得尤為必要。
(五)在校園文化中強化醫德教育。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對學生醫德形成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校報、宣傳欄、海報、條幅,特別是校園網等有效手段,大力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宣傳醫德高尚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或直接邀請他們給學生作報告,使新生親身感受榜樣的高尚醫德和崇高人格,加深對醫德的理解和體悟。
(六)在網絡平臺中強化醫德教育。目前,隨著網絡的普及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網絡已經成為當今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主要載體。在這種情況下,醫學院校應充分利用醫學院校園網絡平臺,開辟校園主流網站,建立“醫學生醫德醫風資料庫”,以文字、圖片和多媒體資料的形式展現醫德醫風現狀、醫患關系、中國醫療體制改革、中國醫療衛生狀況及醫學最新進展等多方面內容,再逐步建立“醫學生醫德醫風教育網”,并開展網上咨詢、輔導和討論。切實抓好德育教育網絡化的工作,充分發揮網絡的功能,不斷增強醫學院校網絡的教育功能,使醫德教育從課堂延伸到社會,融入醫學生的文化生活之中。
總之,醫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多元的教育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個人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發揚中華醫學的優良傳統,建設新型的社會主義醫德,使大學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尚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醫德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醫學教育的全過程,是醫學院校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探索醫學生醫德教育的新途徑、新思維、新方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全方位的引導與示范,使醫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孟繼賢.醫學倫理學簡論.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
篇6
關鍵詞:市場經濟;醫院;后勤管理;改革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9-0062-02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醫院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速后勤模式的改革,醫療服務市場門檻的降低,對醫院后勤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市場經濟環境下的醫院后勤管理正是本文所研究的問題。
1 當前醫院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醫院后勤管理的含義
醫院后勤管理是指后勤管理者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統籌計劃和調動人力、物力、財力,以最大效益為一線醫療、教學、科研、預防提供后勤保障,包括醫院經濟(財務)、資產、能源、環境、安全、生活及其它后勤需求的綜合服務。
1.2 當前醫院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
1.2.1 組成人員素質較低
從目前醫院后勤隊伍現狀來看,一是人力資源遠遠不足,組成人員中部分是醫療醫技崗位不能勝任的人員,部分是醫護人員的家屬,因此,文化素質普遍較低,年齡偏大,相對工作能力也較差;二是不少后勤部門的管理干部,學歷低,相對缺乏醫學知識,對醫院的醫療性質、特點了解不夠;三是醫院后勤相對缺乏空調、電力、水暖、醫療設備維修維護的專業技術人才;四是缺乏能適應高科技開發型人才,如管理流程的優化設計人員、計算機軟件設計人員等。
1.2.2 制度建設不夠完善
醫院以往的后勤管理較為混亂,規則制定也不夠完善,后勤職工就形成了吃大鍋飯的思想,認為干多干少都一樣,沒活時到處轉,有活時又互相推諉,消極怠工,有的工作無人管,有的人閑著無事干,正式職工侃大山、不干事,而依靠大量的臨時工來維持日常工作的運轉。這種沒有制度單憑經驗的管理方式,不能達到充分調動及有機使用人、財、物,以少投入、多產出,發揮更大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的目的。
1.2.3 醫院領導對后勤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有的醫院領導認為后勤光花錢不賺錢,光消耗不創造,人難管活難干,挨罵受氣地位低,看不到后勤管理在醫院整體管理中的重要性,后勤管理是服務,服務管理出效益,后勤管理得好,能省錢、省心、省力,能為醫院增加附加值,能賺小錢,也能賺大錢,能增強醫院的核心競爭力。
2 醫院后勤管理社會化的必要性
所謂后勤管理社會化,從宏觀上看,要求社會辦醫療,而不是醫院辦“社會”,搞“小而全”。從微觀上看,醫院后勤部門中能獨立核算的,可單獨承包經營,實行企業化管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醫院后勤管理社會化顯得尤為必要。
2.1 有利于衛生產業化的發展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衛生事業是公益性質的,是由國家財政支持的。然而,從市場經濟的角度審視,衛生事業不僅具有公益性質,而且也具有產業性質,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依賴于產業化能力的提高。我國已經加入WTO,衛生領域的對外開放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須牢固樹立以發展衛生產業來推進衛生事業的觀念,打破壟斷,引入競爭,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探索促進衛生事業發展的路子,促進衛生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有利于減員增效和提高勞動生產率
實施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有利于減員增效和提高勞動生產率。醫院要提高效益,首先必須降低成本。要達此目的,減少人力資源上的閑置和浪費是當務之急。作為醫院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是臨床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其它人員其工作性質都是輔助和服務性的。實施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醫院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在信息、資源和服務方面的各種優勢,把許多可以也應該由社會承擔的服務職能還給社會,醫院則可通過市場,選擇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服務,減少醫院在人員和管理上的支出,達到減員增效的目的。
3 完善醫院后勤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應正確把握醫院后勤管理發展的方向,循序漸進地推進醫院后勤服務社會化,只有這樣,才能使醫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良好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真正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
3.1 轉變觀念,增強科學管理意識
針對醫院后勤的特點和現狀重新認識,認真分析,抓學習教育,做好后勤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醫院的重點工作是醫療,那么后勤部門就要把保證以醫療為重點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作為立足點,在內容上要突出為病人服務,為醫、教、研服務的原則。在方法上要緊密聯系后勤工作的實際,將外出參觀學習兄弟醫院后勤管理的經驗和改革信息通過科務會傳達到各班組,進行學習、討論,強化服務理念,講求質量和效率。后勤管理人員要高標準、嚴要求,以身作則為職工當好表率,經常深入班組,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在職工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我院后勤管理者與職工之間、班組之間、職工之間都能相互溝通,團結協作,使后勤工作部門成為有較強戰斗力、凝聚力的和諧集體。
3.2 加強后勤人才隊伍建設
要努力克服維持現狀,不思進取,求穩怕亂等思想障礙,一方面,加強崗位培訓,隨著各類后勤設備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對后勤職工培養教育力度,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鼓勵員工參加各類技術培訓、進行等級及職稱考試,采取多種形式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提高后勤管理人員的工作技能,一專多能,更好地完成后勤服務工作。另一方面,在選拔后勤管理干部時,也要考慮到從專業技術人員中選一些熱衷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同志充實到后勤管理部門,增強醫院后勤的管理力量。
3.3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完善的工作制度是醫院后勤保障服務處于良好工作狀態的基本保證。制度建設是醫院各項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度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發展,也體現醫院的管理水平。后勤管理是一項非常艱巨而繁瑣的任務,涉及到醫院的方方面面。作為醫院特別是大型綜合性醫院,如果沒有健全的后勤管理制度,那么后勤工作就很難井然有序地進行。要把每一項規章制度的執行職責落實到科室和個人,對制度執行的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獎優罰劣。要狠抓主要制度的落實。對物資供應管理制度以及環境衛生制度等要集中力量、集中時間抓貫徹落實,以帶動后勤保障服務的全面改善。對脫離實際和難以執行的制度要及時調整和修改,制度不全面地要補充。
3.4 利用經濟手段進行管理
核心是把經濟責任和物質利益結合起來,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將分配、獎懲與各類人員的業績考核直接掛鉤,體現獎優罰劣、兼顧公平的原則,不斷健全執行機制,使二次分配真正成為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有效杠桿。許多醫院的實踐證明,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對提高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有很大的作用,報酬與勞績掛鉤,就能調動后勤職工的積極性,達到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節約開支的目的。
3.5 利用現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
我國醫院后勤管理和服務工作具有內容多、服務面廣、任務艱巨、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將電子計算機運用于醫院后勤管理工作中,對于提高后勤管理整體水平,改變后勤管理方式和面貌,提高效率和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后勤工作中,要高度重視醫院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設工作,充分利用信息資源,依托電子信息平臺和網絡資源優勢,建立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絡終端系統,建立數據庫,只有充分利用智能化、網絡化等信息化手段改進工作方式和運作模式,才能及時地了解后勤各部門的信息,同時通過軟件系統進行相關數據的匯總、統計,就可以迅速地為醫院的管理層提供決策依據,將會跨越式提高醫院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4 結語
總之,醫院后勤管理是一個系統而龐大的管理體系,是醫院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涉及醫院內的方方面面,在醫院管理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努力培養后勤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有效地發揮后勤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創造力、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臨床一線服務”的意識,才能全面提高后勤服務水平,更好地促進醫院改革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一)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尚不完善,影響市場經濟貿易水平。如今,我國的區域經濟規劃仍然不盡完善,經常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影響了我國市場經濟貿易的運營水平。比如,不同類型層次的區域經濟規劃內容或交叉或沖突,使規劃的制定未能具備針對性和確定性,使經濟發展規劃無法切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也有一部分規劃的內容過于關注政績,反而背離了經濟規劃的作用,規劃顯然成為了抓牢政績的一項手段。這些不良現象必然影響我國市場經濟貿易水平,影響貿易運營效果。
(二)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尚不科學,仍需加以完善。目前,在市場經濟貿易運營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很多各種名目的專項轉移支付項目,而一般性的轉移支付項目較少。出現這些落差的原因在于專項轉移項目規模較大,涉及的資金支付也較大。因此,在市場經濟貿易發展運營過程中,相關政策未能建立一套完整系統的支付機制,影響了經濟貿易布局的有效調整。
(三)公共服務資金投入不多,影響市場經濟貿易發展。市場經濟貿易的發展,往往會反作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然而,這種反作用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來完成來體現。我國社會公共服務方面的資金投入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于很多地方政府對經濟發展形勢尚未弄清,使公共服務能力處于低洼狀態。一旦公共服務領域不景氣,社會負擔就會越大越多,對市場經濟貿易的發展也是一種隱形的挑戰。
(四)地方保護主義明顯,抑制市場經濟貿易步伐。市場經濟貿易的發展最忌諱地方保護,然而,現實中確實存在大量地方保護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市場經濟貿易的步伐,使市場經濟貿易的方向有所偏離,使經濟貿易的發展目標變得模糊,使地方的經濟效益被放置于至高無上的位置,缺乏了地方地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不利于區域之間經濟貿易的合作互惠。最終,地方經濟貿易會長期處于“關門過日子”的狀態,反而使地方經濟貿易發展的腳步過于緩慢。
二、市場經濟貿易實現有效運營的對策
(一)政府發揮好自身職能作用,大力完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一是各地政府部門應當意識到自身的職責所在,并對自身的權力有清醒的認知。一旦職責明確,權力運營妥當,就可以使自身的職能作用實現正常的發揮,以此來滿足市場經濟貿易的需求,使經濟貿易在政府的正確指引下健康運營。二是政府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要有全盤的考慮,而不應孤立地看待地方經濟貿易問題。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大力完善區域經濟的發展規劃,使發展規劃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理性科學。如此,規劃內容才能以市場經濟貿易發展為核心內容,摒棄那些不必要的政績內容,使政府擺正自身位置和經濟貿易發展規劃的位置,為經濟貿易發展水平的提升減少麻煩。
(二)建立健全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實現經濟貿易布局有效調整。市場經濟貿易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轉移支付項目,這些項目也是經濟發展的必要環節。但是,我們必須重視這個環節。因此,必須建立健全項目轉移支付機制,使資金支付做到有據可依,使資金支付的來龍去脈都能確保真實客觀。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也有利于杜絕違法亂紀犯罪現象,使經濟貿易的發展格局更易于調整,使經濟貿易資源達到優質配置整合。
(三)加大公共服務資金投入力度,為市場經濟貿易發展創造機遇。市場經濟貿易的發展與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密切相關。而社會公共服務領域更是經濟貿易發展水平的一個縮影。因此,公共服務能力是經濟發展的自然流露。我國必須以社會保障的高度,來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確保社會公共服務質量和效率。社會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社會負擔會相應減少,也會反作用于市場經濟貿易,為市場經濟貿易的穩步運營提供機遇。
(四)徹底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加快市場經濟貿易步伐。地方保護主義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市場經濟貿易的發展步伐。因此,若想實現經濟貿易的順暢運營,就必須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充分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確保市場經濟貿易步伐邁得穩邁得遠。這樣,必然是以市場經濟貿易運營目標的明朗化為前提,有利于客觀評價地方經濟的地位,實現地域經濟發展中的有效協作和互惠互贏,使各個地域之間的資源實現高效共享,實現生產因素的良性流動,從而全面推動市場經濟貿易的發展,徹底告別閉門造車的局面。
三、結語
篇8
關鍵詞:市場經濟;醫院財務;強化措施
1醫院財政管理的重要性作用
1.1提升醫院管理水平
醫院的財務管理是醫院所有工作內容中重要的基礎保障,財務管理工作出色,會使醫院其他各方面的工作水平得到提高,優秀的財務管理水平,將對醫院相關資金投入進行科學管理、合理支配,極大程度上縮減了醫院的成本支出,保障了醫院基本利益,為醫院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基礎。
1.2促進醫院經濟效益
醫院每天工作都異常繁忙,因為太多不確定因素造成的人員身體出現狀況,這種情況使醫院每天的治療接連不斷,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入。因此加強財務管理,可以有效保障醫院資金充足,合理利用,必要時可以及時采購新推出的醫療設備,輔助醫院的治療水準更快提升,促進醫院企業單位的經濟效益。
1.3推進醫療事業發展
醫院的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是專業金融管理人員,并不是任何醫院工作人員都可以勝任的,專業知識豐富,管理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可以有效的對醫院各部門資金使用進行嚴格監督。這樣嚴格的檢查與監督,可以促進醫院每個科室共同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治療水準和服務態度,為社會大眾帶來更好的就診感受,因此可以推進醫療事業的發展及醫院整體的進步。
2市場經濟環境中我國醫院財務管理現狀
2.1內部制度不完善
我國目前很多醫院內部制度并不完善,存在很多問題和危機,主要是醫院沒有相關重要財務研討小組和審查規定、醫院投資時的決定過于隨便、沒有制定醫院重大醫療項目的責任制、對采購的醫療設備及藥品資金沒有嚴格審查及沒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審控制度。
2.2財務管理意識薄弱
私立醫院與公立醫院最大的本質區別就是經營性質不同,私立醫院主要還是關注自身企業的經濟效益狀況,主要以增加企業的利潤為主要目標,缺失社會責任感。為了在這種激烈競爭中更好的發展,公立醫院近些年,更注重提升t療水平,解決更多大眾身體的各種棘手病癥,從而忽視了財務管理,這種片面的發展,由于醫院領導在發展過程中,對財務管理意識薄弱,是導致醫院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3管理缺少專業人才
目前在我國公立醫院中,醫院相關科室領導都是從基礎的崗位隨著工作年限及經驗,進行一點點提拔上來的,對于財務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掌握甚少,根據市場調查結果來看,醫院大多數醫護人員對財務管理知識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匱乏,并沒有專業學習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員。
3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強醫院財政管理措施
3.1制定內部財務體系
嚴格完善的財務體系是醫院財務管理部門重要的參照依據,要想解決目前醫院財政管理不嚴格、體系不完善的問題,首先要加強對財務部門的管理,給予財務部門一定的權威,嚴格監管醫院各科室的資金情況,制定嚴格規范的財務體系。在醫院有大型項目進行時,要進行領導開會集體進行決定,任何個人都不可以也沒有權利自作主張的決定醫院的重大事件,要取決于集體研討后的最終結果,對醫院設備及藥品采購時,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把控并且要審核來源,是否正規渠道,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消除不必要的隱患,對醫院收費站嚴格管理每一個環節,確保正常收費,提高掛科工作效率,避免較少醫院資金流失等情況的發生。
3.2增強財政管理意識
隨著醫院事業逐步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加上私立醫院近幾年的出現,對公立醫院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公立醫院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不斷加強院內的醫療技術水平和服務態度,但卻忽略了醫院財務管理的發展。沒有真正意識到財務管理對醫院的重要性,甚至影響醫院整體的發展速度,醫院應該全面發展,首先明確財務管理的積極作用和自身價值,在發展醫療水平同時,增強對財政管理的意識,發揮財政管理的作用及權利,注重財政管理部門的發展,確保醫院各項資金運營正常,讓財政管理貫穿醫院各個部門,促進醫院事業的發展,增加醫院企業單位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
3.3提升財政管理者專業素養
我國醫院現在的財務部門都是負責簡單的資金支配工作,并且缺少真正強的專業財務管理的工作,財務管理其實不僅是對資金的把控,更重要的是管理。隨著我國經濟制度的不斷改革與進步,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醫院的發展形式要適應當前市場經濟的新結構,加強醫院財務部門管理水平的提升,改變現有的財政部門工作形式,聘請專業人員用專業的財務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負責醫院資金管理,保證醫院經濟效益最大化。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會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做出科學嚴謹的財務管理制度方案,利用專業知識對醫院的資金來源及支出進行嚴格把控,精準的計算、分配,縝密的分析、決定,使醫院的各項費用都能有真正用處,杜絕資金的浪費和流失,保障醫院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能及時采購最新先進設備,并且正確引導決策醫院每一次的重要投資,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促進醫院全面發展。此外,醫院對財務部門現有員工,要定期培訓專業金融知識和管理經驗,了解當前市場經濟發展趨勢,明確財務部門真正的職能,從而培養醫院綜合素養高的財務管理團隊。
篇9
關鍵詞:市場經濟 醫院經濟管理 加強
中圖分類號:17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2-175-01
中國加入WTO,它使我國融入了全球經濟軌道,但我們也應看到,加入WTO后,雖然說有近lf3的國有企業面臨國際競爭,但是,作為醫療衛生部門同樣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特別是醫院,更應該看到存在的競爭和危機,中外合資醫療機構,甚至還可能開辦有外國獨資的醫療機構等都將充斥著整個現行的醫療市場。由此可以看出,在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醫療補償機制還不完全到位的情況下,該如何把握市場,加強醫院經濟管理,進行成本核算,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加強成本管理
醫院沒有一定的衛生資源的投入,就不可能有一定量的醫療服務產出,要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就要使醫院成本最小化。而且制訂合理的醫療收費標準,也必須以成本為基礎,降低成本有利于遏制醫療費用的上升,減輕各方面的經濟負擔,所以加強成本管理是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
1.增強成本意識。醫院要設置必要的經濟管理部門,建立經濟管理制度和運作程序,規范經濟行為,培養造就一支政治思想強、經濟管理知識豐富、懂業務和醫療衛生服務技術的管理專家隊伍,使其確立“降低成本潛力無窮盡”的概念,本著艱苦創業、勤儉辦院的精神,千方百計降低醫療成本,從而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新鄭市第一人民醫院近幾年改革中,逐步加大經濟管理力度,對內部經營管理實施監督,拓展對外合作,增加醫院收入。同時進一步加強了對采購、工程等經濟行為的監督,強化了醫院支出的計劃性和效益性,取得較好的效果。
2.避免不必要的成本。醫療成本中有些是必要的勞動消耗,有些是不必要的可避免的成本。如:過度的、重點的、無效的檢查,采用高價的,非必要的藥物,提供與治療無關的消費品,雇傭超過工作需要的工作人員等,這些可以避免發生的成本費用,必須堅決避免。
3.建立成本管理責任制。醫院應建立以節支降耗為主要內容的成本管理責任制。將成本管理落實到科室、崗位和個人,增強職工的經營意識,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效地充分利用資源。
4.提高成本效益。醫院的資源總是有限的,如何使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是經濟管理的核心。醫院將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應用于衛生計劃和方案的制訂。對促進醫院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經營形式
在市場經濟中,醫院要面臨自負盈虧,要實現價值補償和價值增值,創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衛生事業發展模式,即按照福利與經營相結合,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服務模式。要達到這個目的,醫院就必須不斷改善環境條件,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等就診條件。因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要面向市場,搞活經營,必須建立靈活多樣的經營形式,拓展外延,擴太醫院功能和社會影響。本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多方位的技術聯合、城鄉聯合、經營聯合、資源聯合、中外聯合等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發揮市場作用,合理配置資源
醫院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遵循衛生事業的自身規律,醫療服務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也不同于一般的服務行業;它是一種含有福利行為的公共服務,市場不可能對衛生資源進行合理的有效配置,也不可能對醫療服務進行公平有序的分配。市場對醫院有正面積極的作用,也有負面消極的作用,其正面作用表現在:促進醫療技術的進步與發展。醫院通過市場引進人才、技術裝備、吸引資金、交流信息、科技合作來提高學科水平,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技能;對醫患雙方進行雙向調節。醫院通過基本醫療服務,非基本醫療服務,特需服務等滿足各方面、各層次的醫療需求,適度拉開不同級別醫院的收費標準,引導患者合理分流。患者則根據需要選擇自己滿意的醫院;提高了醫院經營與經濟管理的意識。醫院在經營管理中必須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和健全經濟管理的秩序。其負面作用反映在:重治療,輕預防;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擴大了醫療消費差距,影響了基本醫療服務。
篇10
關鍵詞: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滑坡;傳統道德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723(2013)01-0006-02
傳統文化凝聚著民族的向心力和生命力,對于民族的發展與進步具有極為重要的精神導向和倫理垂范價值。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精華部分更是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極強生命力,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因此,針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出現的道德滑坡現象,繼承和弘揚傳統道德中的精華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一、市場經濟背景下出現的道德滑坡現象
當今中國,已基本完成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重要歷史時期,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完善,“摸著石頭”走過一段不平坦的道路后,又面臨著新的困惑:在開放的市場經濟中,生機勃勃的經濟活力卻與道德的滑坡共生。隨著經濟的較快發展,非道德行為和現象日益增多。具體表現為:(1)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滋長。極端個人主義和以自我為中心打破了傳統的道德利他性原則,使人性中自我部分被最大限度的夸張化,個人主義極度膨脹;享樂主義打破了傳統的“嚴以律己”的生活態度;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打破了傳統的“道德至上”的觀念,許多人在物欲的強烈驅使下為了一己之利不惜觸犯法律違背道德。(2)道德目標下移。有人認為,在現代化的市民社會,應當告別道德的理想主義和絕對主義,走出孤立的自我主題,主張將道德目標下移,或只提倡最低限度的倫理規范,如不偷盜、不殺人、不違法等。(3)處事冷漠。少惹是非、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為許多人的生活信條,處世冷漠、見死不救的現象屢見不鮮。面對殘害群眾的暴力,多數人選擇旁觀、逃避、沉默。(4)不吃虧箴言傳流。不吃白不吃、不貪污白不貪污、不受賄白不受賄、不坑人白不坑人、不騙人白不騙人等等不吃虧箴言,為相當多的逐利者所津津樂道和奉行。(5)誠信危機、惡意競爭泛濫。受不勞而獲、少勞多獲這種“精明”意識的驅使,假冒偽劣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有些企業甚至通過不合法不正當競爭來謀取利益的最大化。(6)腐敗行為衍生。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來謀私利,以致在權錢交易中陷入了越來越深的腐敗的泥沼。
通過對上述道德滑坡現象的分析,人們不禁要思考,所有這些是不是發展市場經濟難以避免的現象?發展市場經濟是不是一定要以犧牲道德為代價?當然不是。中國經濟體制的轉軌、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不能以道德淪喪為代價,相反必須以道德完善為前提,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呼喚著優秀的傳統道德
作為一個民族,它的成長要靠民族文化的滋養,這是為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所證明的。中國作為一個文化根基異常深厚、哲學慧根十分發達的泱泱古國,在歷史上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民族文化的自我認同。今天的中國,是一個經過改革、對外開放的中國,它正處在重要的轉折關頭,要實現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同樣需要以民族傳統文化為依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呼喚著優秀的傳統文化。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及主體“道德人”的塑造,呼喚著優秀的傳統道德
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具有不同于一般市場經濟如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它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實行國家的宏觀調控,市場引導企業。從而對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提出了更高的目標,這便是兼顧效率與公平。
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兼顧效率與公平的特殊性需求,決定了以利益最大化為其行為準則的“經濟人”已不具備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的條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必須是兼有追求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目標的“道德人”。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主體“道德人”的塑造,除了賦予其追求經濟利益的經濟職能外,顯然還需要他能夠把對社會、對他人的貢獻建立在自覺地基礎上,當做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具體來說包括三個方面的精神轉變:把貪欲財富的物質沖動、單純謀利的經濟動機,轉變為一種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成就感,使全民族的經濟行為有一個更高尚的動機;把以鄰為壑、損人利己的觀念,轉變為一種互補互利、全體共享的觀念;把安逸、享樂的生活態度,轉變為一種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價值和生活意義的生活態度。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求利行為的規范,呼喚著優秀的傳統道德
以市場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手段的市場經濟,其最大的特點,是以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的產出。通俗地講,它的外在標志就是對利益的追求。縱觀我國經濟轉型時期求利者的求利行為,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白色”求利行為。即在國家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各項政策指引下,依靠科技、信息優勢,發揮經營管理才能,以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獲取經濟利益。二類是“灰色”求利行為。即不通過從事直接或間接創造社會財富的勞動,而依靠某種特殊機巧獲取經濟實利。如經濟活動中的回扣、炒股、獲取巨額存款利息。三類是“黑色”求利行為。即非法獲利。如偷稅漏稅、放高利貸、生產偽劣產品、非法經營、貪污、受賄、搶劫、聚賭、走私、詐騙等等。
作為經濟轉軌時期一種特殊現象的“灰色”求利行為,它既不違反國家法律,又不像白色行為那樣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而是輕松地靠某種特殊形式在經濟領域獲取利益。而且,灰色行為的出現,在社會生活中已經產生了部分“灰色效應”,成為“投機取巧”的代名詞。同時由于它不受國家法律約束,更成為道德淪喪、社會失衡的重要病源。如何將其規范為一種只是對白色行為創新而不向黑色行為演進,這就需要法律之外的一種理性的約束,即存在于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習慣等內在約束機制的作用。而這種內在約束機制的建立,離開了義、德、仁、信等中國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底蘊,無異于空中造樓。如,孔子強調的“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見利思義”思想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熱衷追求的“唯利是圖”觀念的有力抑制;傳統道德一貫宣揚“朝聞道,夕死可矣”以及“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種為追求真理而勇于獻身的精神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重功利輕理想的價值取向的有力糾偏;“成由勤儉敗由奢”的勤儉觀念是對追求享樂、奢侈糜爛生活方式的有效化解。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呼喚著優秀的傳統道德
“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一種法制經濟,它追求經濟發展的規范、有序與健康、協調。而中國傳統文化恰恰為這種法制經濟的有序化發展提供了一塊肥沃的文化土壤,在這種濃厚文化氛圍里孕育成長起來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定擁有異常的生機和活力。”傳統文化倡導“重人事、輕鬼神”的積極奮發態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銳意進取的精神,有利于加速市場經濟競爭機制的形成;孔子將“恭、寬、信、敏、惠”作為個人為仁的五要素,其中誠實守信之“信”成為傳統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這一思想觀念有利于為市場經濟創設公平、誠實、正義的競爭環境;傳統道德中有關“位卑未忘憂國”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傳統美德,有助于化解市場經濟條件下“唯我主義”的不良傾向,為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關系,協調社會需要和個人需要間的矛盾提供了良好的倫理氛圍;傳統道德有關“義重于利”的道德原則,有利于人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擺正理想與奉獻、金錢與道德間的關系,從而保證市場經濟在正常的倫理軌道上發展;傳統文化有關“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廉潔奉公、律己寬人的思想,有助于市場經濟法制化進程的發展,它反對一切為謀一己私利而貪贓枉法的行為,在市場經濟中提倡市場行為的自律性和市場競爭的平等性。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呼喚著優秀的傳統道德
持續發展,是現代經濟社會追求的目標。處于經濟轉軌時期的社會主義中國,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毫無疑問是大力發展生產力,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根本。但是,我國現行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及其效果說明,我們的發展觀還存在著嚴重的片面性。我們的持續發展概念“并沒有根本突破現展的藩籬,即仍然把經濟增長當做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國傳統道德強調“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和諧,主張順應而不是違背自然規律。“唯天地,萬物父母”;“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四時有明法”,“萬物有成理”。當然,現代文明的推進,不可避免地要突破天人之際的原始平衡,這是市場經濟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由此導向人與自然的相互對抗。人類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反復證明,單純以人類為中心,無視自然規律,把征服、改造、攫取作為對待自然的一貫行為準則,必然導致生態惡化、能源短缺,最終威脅人類的生存。因此,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時,必須把人類當作宇宙整體中的一員,使人與自然的關系始終保持適當的和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儒家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傳統觀念,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的倫理基礎,并可以轉化為一種實用的行為準則。在這一準則指導下,變只把自然當成勞動對象、資源對象的意識為人與環境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意識,勢必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我國傳統道德有助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克服自身已有的負面文化因素的干擾,避免價值觀念的淪喪和道德水平的滑坡,從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風險”。
參考文獻
[1] 沈廣斌.市場經濟·傳統文化·西方文化[J].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2000,
(3):2-3.
[2] 盧風.應用倫理學——現代生活方式的哲學反思[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236-237.
[3] 趙人偉.對我國經濟改革二十年的若干思考[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9,(3):66-67.
[4] 周良沱.“白灰黑”:求利行為與犯罪控制[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
[5] 方立天,薛君度.儒學與中國文化現代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6] 厲以寧.經濟學的倫理問題[M].三聯書店,1999.
[7] 曹孟勤.人性與自然:生態倫理哲學基礎反思[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8] 張今聲,張悅.儒家文化與現代科學管理[J].社會科學輯刊,1996,(4).
[9] 楊翰卿,李保林.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轉換[J].中國社會科學,1999,(1).
[10] 于文軍.弘揚傳統美德的思考[J].求是,1997,(13).
[11] 張洪高.價值多元化時代的中國道德教育變革[J].教育科學研究,2006,(12).
[12] 李永勝.多元化背景下的價值沖突與價值整合[J].寧夏社會科學,2006,(4).
[13] 王穎.轉變觀念,構建現代化的主流價值體系[J],思想教育研究,2006,(4).
[14] 藺子榮,民.中國傳統文化與東方倫理型市場經濟[J].中國社會科學,1995,(1).
[15] 王忠.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J].長春大學學報,2006,(11).
[16] 楊耀坤.科學價值理性的詮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7] 程.論市場經濟的文化倫理現象[J].中國社會科學,1995,(5).
[18] 李振連,左偉清.當代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趨勢[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