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式教學案例范文
時間:2023-10-11 17:23:5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研討式教學案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研討;案例;機械;教學模式
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是運用生產現場情境作為典型教學案例,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高其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工程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自覺性,因而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比較適合專業性較強的課程。
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教學內容專業實踐性強,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前期實踐經驗才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然而這些實踐經驗也正是學生所缺乏需要補充加強的教學內容,基于此矛盾,課題組將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應用到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打破課堂內外的時空界限,全方位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
一、構建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優化機制方向專業課教學體系
(一)形成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技術路線
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具體實施技術路線如下圖所示:
(二)加強校企聯合,優化案例教學內容,構建案例教學資源庫
教學中所選案例多來源于學生熟悉的周邊企業,并將收集到的素材整理,歸類構建制造加工現場案例集、夾具應用案例照片集、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網絡教學平臺、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網絡實踐教學平臺、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網絡創新教學平臺,結合相關網絡教學系統,應用于具體的實際教學中。逐漸形成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體系。
(三)優化基于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的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程教學體系
應用案例時,首先需優化理論教學和課程設計、生產實習、課程試驗等實踐教學環節的組織過程,使分散的教學內容合理配置和有機結合,保證教學全過程的相對完整和連貫。其次通過一些開發性綜合實驗,對理論知識進行綜合應用。最終使機制方向專業課教學體系不斷得到優化。
二、優化教學手段,落實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用,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針對傳統的教師“滿堂灌”式教學方式,優化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主要采取案例分析法、討論法、模擬法等教學方法,并結合網絡平臺,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解決課程實踐性強、學生實踐經驗少、理解困難的矛盾。
(一)用案例驅動法,展開教學內容
用案例驅動法逐步展開教學內容,一環扣一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把學生吸引到問題中去,可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六點定位原理、加工原始誤差的組成、定位誤差的分析等知識點的引入,先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桌子大多是四條腿的,而三角架總是三條腿,且腳很尖?從而引出定位原理的概念。
(二)用案例模擬法,加強學生大工程意識的培養
通過機械制造過程中的加工安全案例、經濟糾紛案例、工程產品質量案例,讓學生模擬其中某個企業的身份,討論分析機械加工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如利用汽車質量不過關導致市場流失事件、水污染事件等案例,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經濟意識、質量意識及環保意識。
(三)用案例討論法,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將機械制造工藝學教學難點分成若干討論課題,在網絡教學平臺中布置討論任務,學生采用合作小組的形式,在任務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討論,最后教師總結,使學生由傾聽者變成了思考者和參與者,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以榜樣案例激勵學生,營造濃厚的校園工程文化 文化教育與技術教育必須融合協調才能使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大環境中,順其自然地發揮其工程創新潛能。針對此,將榜樣案例展示在教學過程中及網絡課程中,確定以競賽引導學生的機械工程競賽機制,具體做法為:在高年級學生中,通過競賽引導其進行各級別機械工程競賽活動,對已取得成果的學生進行公開表揚宣傳,鼓勵更多的低年級學生進入到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競賽中去,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充分結合的同時,加深其對機械工程涵義與價值的理解。
基于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的機械制造方向專業課教學體系,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充分參與為指導原則,促進學生的專業意識和崗位技能在“實踐――理論――實踐”的循環中形成和提高,為學生提供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各高校在進行專業課教學時,可多采用研討型案例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俊霞,張文雪. 新生研討課:一種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7(06):1-2.
[2]黃愛華.新生研討課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10(04):58-60.
篇2
關鍵詞:實驗室 檔案 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45
高校實驗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的重要場所。實驗室檔案是實驗室在正常的運作過程中產生的原始資料,它有效、全面地記載了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以及發展變遷,是高校在實驗教學、科學研究以及實驗室建設管理經驗的結晶,是相關部門對實驗室各項工作的考察評估及以后進行的科學研究最真實可靠的依據。只有對實驗室檔案進行規范化管理,才能更加有效地對實驗室進行建設和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以及搞好教研和科研工作。
1 實驗教學中心檔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為教學水平評估、專業評估和實驗室評估提供支撐材料
高校實驗室檔案真實記錄了在實驗室里開展的各項實驗教學活動和科學研究項目,準確、全面地反映了學校實驗教學各階段的情況。當前在高校開展的各項教學水平評估及專業申報評估中,無論其指標體系如何確定,都對實驗室檔案有明確的要求。通過查看實驗室檔案,對實驗室開展的實驗教學情況、儀器設備的使用情況、實驗室開放情況等各項指標進行定量分析已經成為教學水平評估、專業評估和實驗室評估采取的重要手段。
1.2 為合理購置實驗教學儀器設備提供參考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檔案詳細記錄了各臺儀器設備在各項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活動中的使用效率,從而客觀、系統地反映了該儀器設備的性價比和利用率。通過查閱實驗儀器設備檔案可以使有限的實驗室設備經費得到科學地充分利用,避免了購置新設備時的盲目性。此外,高校實驗室的絕大部分儀器設備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復雜性,儀器設備檔案可以為實驗室工作人員提供設備的型號、操作規程、保養維修情況以及生產廠商等一系列參考資料。
1.3 為促進實驗教學改革提供最可靠依據
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活動和科研項目研究的重要場所,實驗室檔案真實記錄了實驗教學中包括實驗項目、實驗方法、實驗結果以及實驗分析等一系列寶貴資料,它是教學經驗的結晶。通過對實驗室實驗教學檔案的收集、整理和歸檔,有助于探索更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實驗教學改革提供經驗和依據。
1.4 為高校實驗室的科學規劃和正確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實驗室檔案真實地記錄了實驗室從建設到發展的整個過程,它真實、完整、及時地反映了高校在實驗室建設管理、實驗教學質量以及科學研究成果等方面的情況,是高校對實驗室進行合理規劃和正確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2 實驗教學中心檔案管理內容
實驗室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平臺。實驗室檔案是指在實驗室的建設管理以及在實驗室進行的實驗教學管理、科研研究以及社會服務等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材料、計算材料、圖表、影像材料等。
實驗室建設材料:包括實驗室批準建立的文件;實驗室的建設發展規劃、實施計劃、年度工作總結;實驗室用房情況;實驗室撤銷、改組的文件;實驗室各類規章制度;與實驗室相關的考核評估資料。
實驗教學材料:包括實驗教學工作規劃;實驗教學大綱、實驗指導書、實驗教學計劃表、教師自編的實驗教材、學生實驗報告、試卷及試卷分析、實驗成績單;實驗項目庫,實驗項目更新、淘汰,開出情況,人時數統計表;優秀學生拍攝作品;教學監控、評估材料等。
實驗儀器設備管理材料:包括固定資產及低值耐用品的明細賬、卡,儀器設備的使用、調撥、維護或報廢等記錄;貴重儀器設備的論證報告,訂貨合同,安裝驗收報告,技術資料,使用、檢修以及故障記錄等;儀器借用損壞賠償制度;儀器設備操作規程等。
實驗室科研、社會服務材料:包括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研究項目申報書、研究計劃、研究數據、研究報告等;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研究項目獲獎證書;實驗室人員發表的實驗教學與實驗技術研究論文;社會服務記錄資料等。
實驗人員基本情況材料:包括實驗室崗位設置及其職責,實驗人員考核辦法,實驗室人員變更情況,實驗教師首次實驗試作登記表,實驗室技術人員培訓情況以及實驗室專職人員考核、晉升、獎懲情況;實驗室工作日志。
3 如何更好地做好實驗教學中心的檔案管理工作
實驗室檔案來源于實驗室正常運行中的每一項工作,因此實驗室檔案數據具有分散性,如果實驗室工作人員缺乏足夠的檔案管理意識,收集歸檔不及時,就會造成資料大量流失。參考國家對高等院校實驗室評估標準和實驗室檔案工作規范的要求,在日常的實驗室管理工作中應注意如下幾點:
3.1 增強實驗管理人員的檔案管理意識
學校領導應重視實驗室檔案管理工作,對實驗室工作人員進行不定期的檔案知識普及,根據實驗室檔案工作的內容,將實驗室檔案管理落實到日常的實驗室管理工作中。只有意識到實驗室檔案的重要性,實驗室工作人員才能在日常工作中認真、主動地做好相關材料的收集和歸檔工作。
3.2 制定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健全的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實驗室工作人員對實驗室檔案的日常管理就會缺少相應的規范和約束。制定一套健全的實驗室檔案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防止實驗室工作人員在檔案管理過程中的隨意性,從而實現實驗室檔案的規范化管理。
3.3 管理手段信息化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實驗室的各項工作也越來越多地依靠信息手段來完成,高校實驗室檔案管理工作也已經逐漸從原來的紙質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和保存向電子檔案信息管理轉移。電子資料不僅容易保存、便于查詢,而且可以節約紙張、減少廢紙,更好地體現了辦公過程的經濟意義和環保價值。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高校實驗室檔案現代化管理,從而更好地發揮高校實驗室檔案的作用和功能,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的探索和規范。
4 結束語
近些年,高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于實驗室建設和發展投入了大量的教學經費,實驗室功能和實驗教學內容迅速拓展。隨之,在高校實驗室建設管理、實驗教學活動以及在實驗室開展的科研項目研究的過程中必然產生許多相應的實驗室檔案信息資料。作為重要的歷史資料,實驗室檔案對于高等院校加強實驗室建設管理,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以及進行科研項目研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增強實驗教學中心檔案管理意識,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積極促進實驗室檔案更好地為學校教學改革和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魏偉,林少波,何湘民.加強檔案建設促進實驗室規范化管理[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8,6(2):141-143.
[2]陳小東,許婉玲,歐陽玉祝.高校實驗教學中心檔案資料建設與管理的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2):152-154.
[3]梁國華,武曉峰.高校實驗室檔案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6(29):206-211.
[4]陳建銳,何增穎.高校實驗室檔案建設與管理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8(30):224-227.
[5]張斐.加強高校教學檔案與評估檔案建設[J].浙江檔案,2007,(4):51-52.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
0 引 言
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是高等院校電氣信息類學科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基礎課程,既有自身的理論體系,又有很強的實踐性,還是數字電路系統設計的先導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案例驅動教學法將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并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已有的知識和個人體驗提出解決方案并最終解決問題。
1 實驗平臺
數字電路/ARM7嵌入式系統多功能教學科研平臺如圖1所示。該平臺以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s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為核心,以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為導向,具有豐富的外設接口以及豐富的設計資源。借助該平臺,學生可以使用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技?g實現復雜的數字電路設計,不僅能強化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1],而且能使設計風格更靈活、設計效率更高。借助該平臺,可以進行一系列數字電路綜合實驗設計,借助于案例驅動教學法,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2 “LED點陣顯示”案例驅動教學
“LED點陣顯示”案例驅動教學需根據任務驅動五步教學法實現,分別為理論講解(聽)、案例教學(看)、強化訓練(做)、歸納總結(思)和實戰應用(查)。
2.1 理論講解和案例教學
數字電路/ARM7嵌入式系統多功能教學科研平臺中8×8 LED點陣顯示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由圖2知,要想點亮LED燈,只要LED的陽極接高電平、陰極接低電平即可。假定要實現第1個LED燈亮,令DISP-CS7=0,DISP-CS0~DISP-CS6為1,則PNP管(Q9)導通,Q9發射極的3.3V電壓即加到第1列LED的陽極,令DISP-D0=0,DISP-D1~DISP-D7為1,則第1個LED燈亮。假定要實現第1列LED燈亮,令DISP-CS7=0,DISP-CS0~ DISP-CS6為1,令DISP-D0~ DISP-D7均為0,則第1列LED燈亮。
2.2 強化訓練
根據理論講解和案例教學,學生能學會如何控制某一個或某一列LED燈亮,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點亮任何一個或者任何一列(行)LED燈。通過實踐練習,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點亮LED燈。這個簡單的點燈實驗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設計電路的自信心,滿足學生設計電路的成就感,激發他們對設計復雜電路的渴望。
此時,教師可以適當加大實驗難度,如實現LED點陣按列(行)依次點亮。這時,學生會根據自己的想法控制LED點陣按列(行)點亮,教師的角色則應該由教變為導,參與學生的設計中并且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一定的引導。如果學生能夠想到可以令DISP-D0~DISP-D7為0,而將DISP-CS0~DISP-CS7輪流置為0,就可以實現LED點陣按列點亮;或者令DISP-CS0~DISP-CS7為0,而將DISP-D0~DISP-D7輪流置為0,則可以實現LED點陣按行依次點亮。此時,教學過程已經從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
一旦學生意識到這個關鍵的技術點,他們就會立即想到由計數器加上譯碼器實現LED點陣的依次點亮,因為上述案例和跑馬燈的設計非常相似。74154實現數碼管和LED點陣的控制原理圖如圖3所示,其原理可以參考文獻[1],學生可以用74154芯片(電路板上芯片)和計數器(由FPGA實現)實現案例設計。LED陣列按列點亮原理圖如圖4所示,其中的插圖即為某列LED燈點亮圖。在這個案例中,學生可能會對系統時鐘clk頻率(49.152 MHz)進行不同的分頻,此時,教師應該將任務具體化為肉眼能夠分辨出LED點陣是按列點亮即可。
此時,教師可以再次加大實驗難度,如實現LED點陣按燈依次點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①假定DISP-CS*為0,設置DISP-D0~DISP-D7輪流為0,可以實現LED點陣第*列LED燈依次點亮;②假定DISP-CS0~DISP-CS7輪流為0,且DISP-CS*為0的時間剛好可以實現第*列LED燈依次點亮完畢;③假定條件成立。一般情況下,學生基于前面的設計體驗再加以教師的適當引導,就可以想到借助74138實現LED點陣按燈點亮。
LED點陣按燈點亮原理圖如圖5所示。當disp_sel[2:0]為0時,74138的輸入端會在000~111之間變化一次,此時,co[1]~co[8]便依次出現低電平,則DISP-CS0所對應的LED列就會依次點亮;當disp_sel[2:0]在000~111之間變化時,可以實現LED點陣按燈依次點亮。此時,教學過程已經從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為主的互動式教學理念。
2.3 歸納總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通過案例驅動式教學,學生要將自己習得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感悟內化為自己的能力,通過歸納總結得出設計規律,拓展設計電路的種類,提升自己設計的能力。
2.4 實戰應用
在案例驅動的最終步驟實戰應用中,教師須要求學生根據相應的資料和提示用LED點陣實現字母和數字顯示。資料包括:①PCtoLCD2002的使用;②用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創建ROM的方法;③LED點陣的動態顯示原理。提示包括:①使用PCtoLCD2002生成字母或數字的字模,其中字模中1為點亮的LED燈,0為熄滅的LED燈;②字模放在ROM中等待調用;③LED點陣行線DISP-D0~DISP-D7由字模控制,LED點陣列線DISP-CS0~ DISP-CS7則由disp_sel[2:0]控制;④LED點陣要穩定地顯示字母和數字,需要LED點陣的行和列以極快的頻率掃描,基于視覺暫留現象和LED點陣余暉,便得到穩定的設計字符。8×8 LED點陣實現字母和數字的原理圖如圖6所示,其中插圖部分是實現顯示的數字9、7和字母Y、D。
一般情況下,大約10%的學生可以根據資料和提示設計出電路圖并利用試驗箱完成設計任務,而這10%的學生又可以迅速將設計分享給暫時沒有解題思路的學生,從而形成團結緊張、拼搏鉆研的學習氛圍。
篇4
關鍵詞: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教學案例;模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9-0216-02
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和鍛煉學生的分析、表達和團隊合作等能力,同時大大增加學生信息量的攝取。至20世紀初,哈佛大學創造了案例教學法以來,案例教學在法學、醫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教學中廣泛使用,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案例教學效果的好壞還取決于“案例”質量的高低。目前,有關農學類教學案例還很匱乏,“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的編寫才剛剛起步,編寫難度較大,而且沒有明確的撰寫模版。為順利進行“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建設,規范農學類教學案例的結構和格式、提高編撰案例的質量,本文對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撰寫模版進行了探討。完整的“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撰寫模版包括案例封面、案例正文和案例說明書三部分,具體如下。
一、案例封面
以河南科技大學“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撰寫模版為例,案例模版封面內容如圖1。
二、案例正文
案例正文即案例的主題和核心部分,包括標題、正文、參考文獻、附錄等內容。案例主題必須正確,而且要集中、鮮明和深刻。
案例的主題即案例所表達的基本思想或核心觀點,它提供的豐富信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因此,確定主題時必須以案例事件為基礎,從案例事件最突出、最重要、最鮮明的內容中提煉主題,不能脫離事件隨意確定;另外,主題角度要新穎,富有創新性,能引起讀者共鳴,給讀者帶來啟示;同時案例主題要有利于解決教學中急需解決的難點、關鍵點等問題。
1.案例標題。案例標題即案例題目,案例的標題應具有吸引力,讓學生看后即產生興趣,渴望繼續閱讀下去,選題時一般可在包含案例所發生單位的名稱及案例所反映問題等信息的基礎上采用一些技巧吸引讀者,使其有興趣閱讀正文。案例題目要包含中文題目和英文題目,題目下面緊接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約300字左右,包括案例的基本內容,結構及基本信息。關鍵詞通常3―5個,反映案例的主題和中心思想。
2.案例正文。正文部分包括引言、案例的發生過程及結尾等。正文可根據需要分節,以便層次分明。①引言。主要介紹案例發生的背景及涉及的人或機構的具體情況。案例中的事件總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發生的,完整地把握事件的原委離不開背景,且不同背景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會有較大的差異。同時,交代背景也有利于讀者在分析案例時參照背景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出評判。②案例發生過程。重點敘述農業生產、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思路和措施,措施實施后的效果。案例必須是來源于農業生產、管理中真實存在的問題,能體現農學類研究生今后所從事專業的相關情境。實踐證明,只有來源于現實生產中的案例,才能使學生的討論和分析具有真實感,對學生學習和生產實踐才具有指導意義。案例素材的來源主要是教師與農業產業界的聯系互動,如各種縱橫向農業課題、農業企事業單位的咨詢、各種農業協會等召開的會議、農業企業的實踐等。③案例結尾。對正文進行概況性和精辟的總結或結論。也可包括案例作者對解決問題策略的評論,目的是點明案例的基本觀點和價值。
3.參考文獻。主要指在案例撰寫過程中引用過的專業資料,包括參考書目、期刊文章、網絡資料等,是案例學術思想的源泉和理論依據。
4.附錄。是指案例在撰寫和使用過程中的涉及的一些輔助圖片、影像或視頻資料、較大的數據表格等支撐材料。
三、案例說明書
案例說明書又叫案例使用說明書或教學指導書等。它是為了方便使用該案例的教師備課時參考使用,含有使用中要了解正文中未提及的背景等信息或注意事項等內容,是有案例撰寫者在寫作案例的同時撰寫的,且沒有權威性的約束力。主要內容包括教學目的及用途、啟發性思考題、分析思路、理論依據、背景信息、關鍵要點及課時安排等。
1.教學目的及用途。①適用范圍。包括適用的專業、課程等。②教學目的。通過案例的討論和學習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課程的相關理論或技能,同時提出具體的學習目標。
2.啟發性思考題。①針對事件發生的背景提出一些政策性、原理性、概括性的問題,使學生從整體上學習、理解、掌握教學中出現的重點、難點、熱點等問題。②圍繞事件發生的具體原因、解決問題的思路、結果的分析等內容提出一些針對性強的問題,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中需要講授的概念、理論、技術措施等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
3.分析思路。即案例分析的邏輯路徑,可以圍繞提出的啟發性思考題展開分析。
4.理論依據和分析。明確案例所揭示的某種概念、理論、技能、策略等內容,案例分析后要解決的知識點等。
5.背景信息。即需要學生事先掌握的背景材料,包括案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基本情況,以及案例發生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等。
6.關鍵要點。通過案例的討論和分析,學生應掌握的主要內容、技術關鍵等。根據案例的相關知識點提出解決問題的可供選擇的方案,推薦解決問題的方案及具體措施。
7.建議課堂計劃。包括本案例教學的學時數及學時分配、教學內容分配及安排、教學組織形式等。①課時安排。根據案例內容及該課程總的課時及安排確定本案例的課時分配及時間分配。②課前計劃。要求學生在授課前認真閱讀案例材料,根據提出的啟發性思考題進行初步思考,并查閱與案例有關的其他背景材料,初步形成關于案例中問題的原因分析和解決方案,可分小組或個人寫出發言稿或制作PPT初稿。③課中計劃。主講教師先介紹相關理論,使學生明確案例主題;然后按不同的討論方式如小組式、情景模擬或辯論式等進行討論,若按小組式可開展組內交流與討論,明確發言要求,進一步思考、調整、深化案例分析,然后各小M代表發言;根據各個小組重點討論且比較集中的問題和處理方式等由教師進行課堂總結。④課后計劃。要求學生以組等為單位提交案例分析的書面報告,以此評定學生的掌握情況。
⒖嘉南祝
[1]建華,宋楚主.怎樣撰寫教學案例[J].江西教育,2014,(8):6-8.
[2]劉愛梅,李紅梅,高歡玲.護理院校推廣案例教學的現狀調查[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17):149-150.
[3]王璐,趙士德,胡永政.財務管理案例教學之創新實踐――基于大學生創業計劃的思考[J].商業會計,2010,(16):78-80.
[4]朱軍.案例教學法在城鄉規劃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4.
[5]史美蘭.體會哈佛案例教學[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5,(2):84-86.
[6]丁楓華,周聆靈,張宏圖.地方院校課程案例教學法探析[J].麗水學院學報,2011,(2):97-99.
[7]王蘭,劉軍,王亞娟,等.案例模板教學法在軟件工程學科中的應用[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392-394.
篇5
關鍵詞:現場教學;三化四現場;三學兩講解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4-0205-02
一、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提出及教學原理
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現場教學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及其干部院校深受學員歡迎。教學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上開展或實施,教學地點在教室往往被稱之為課堂教學。作為教學地點的“現場”以及作為教學環境的“現場”,實物形態和環境背后還深深地刻著歷史的進程和時間的脈絡,這里的“現場”提供了教學的素材。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有賴于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主要是來自學員的親身體驗、感受和交流。把“現場”素材加工為教學案例,將案例教學方法融入到現場教學體系中,通過對案例的解讀、研討,尋找領導干部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干部教育培訓從知識傳授型向問題解決型轉變。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是指教師使用案例,以團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撰寫案例等方式來增進成員之間的對話,引發參訓學員省思,增強實際練習的經驗,以及引導學員使用某種特別的思考方法的教學方式。
二、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特點
1.案例素材豐滿。和一般案例教學一樣,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也必須撰寫案例,提前發放給學員,但案例內容和傳遞給學員的教學素材則更為豐富。一方面現場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素材,另一方面案例撰寫過程中更多關注到現場素材的不足之處以及學員在現場感性認知基礎上對教學素材的更高要求,從而使案例更為豐滿。
2.信息獲取直觀。直觀性主要體現在學員獲得信息的渠道不只是來自案例及教師的教學導入,還來自學員從現場的觀摩體驗、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的介紹等。此外,和一般案例教學不同的是,案例研討的教學地點不是安排在學校教室,而是設在了現場教學基地的會場,所見所聞都能獲得大量的教學相關信息。
3.互動研討多元。一般案例教學互動研討能夠實現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間的相互啟迪和提升,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還引入了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能夠實現教師、學員及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三者間的互動研討,實現教師與學員、教師與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學員與學員、學員與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的相互啟迪與提升。
三、我院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當前,我院在“五月田”有機農場實施現場教學,將案例教學的形式融入到現場教學中,開啟了現場教學形式創新新篇章。在“五月田”有機農場案例中,現場教學將教學地點設置在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是教學地點,是教學素材,也是教學案例。
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有賴于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主要是來自學員的親身體驗、感受和交流。把“現場”素材加工為教學案例,將案例式、情境模擬、研究式等教學方法融入到現場教學體系中,通過對案例的解讀、研討,尋找領導干部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干部教育培訓從知識傳授型向問題解決型轉變。
現場教學流程設計必須按照三個基本思路來探討。一是現場教學流程設計是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組合,不能把現場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隔離、割裂;二是現場教學流程設計要根據教學對象差異、教學目的差異體現“現場教學”教學的層次性;三是現場教學流程設計中“現場”體驗是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現場教學”在形式上的“標簽”。從“現場是教案”的語境理解,任何一個現場教學流程都需要教學教案,即有著現場教學鮮明特色的教案,因而下文不再從“教案”的現場視角開展相關論述。
我院設計了三大類現場教學流程。一是現場觀摩體驗式,“現場”主要提供教學地點。二是現場交流互動式,“現場”既是教學地點,也是教學素材。現場交流互動式流程是在現場觀摩體驗式流程基礎上,融合其他類型教學方式,包括交流式、調查式、訪談式等,如目前在蔣巷村開展的現場教學流程。三是現場研討分析式,“現場”是教學地點,是教學素材,也是教學案例,如目前在“五月田”有機農場探索的現場教學流程。
案例式教學需要關注三個細節:一是至少提前1天把案例發給學員;二是需要與培訓主辦方提前溝通,讓培訓主辦方協助我院實施好教學;三是現場教學組織與控制。
四、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應用
1.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職責仍然是傳道、授課、解惑,但角色定位是導演,由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變為組織引導者。案例教師就是使教學發生的人,其主導作用總的體現在對案例教學目的的設計、教學案例的編寫和選擇,案例展現形式的確定、案例分析討論的組織以及對學員發言的點評、總結、歸納等環節。教師作為導演首先要選擇好的劇本,即符合需要的案例,然后使學員入場,進入被描述的管理情景現場;接著要使學員入戲,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探索組織成敗得失的經驗與教訓,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案例討論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具體體現在導氛圍、導注意力、導問題、導結論的“四導”上。
2.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培訓班學員的積極性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因素。要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對案例研討問題設計上做到“三結合”。一是結合學員特點,針對我院培訓對象各級各類的領導干部,年齡跨度大、崗位跨度大、級別跨度大,專業儲備、知識儲備、能力儲備及學習風格等差異,現場研討要根據每個人的差異、每個人對自身的理解、每個培訓班學員的特點來選擇善于提出富于啟發性的思考題,使學員有深入思考、發表意見的廣闊天地。二是結合干部教育培訓特點。我院作為一所以基層干部培訓為主要定位的學院,培訓對象的培訓期通常較短,一般為3~7天,在討論交流中,教師主要通過啟發、誘導,使干部培訓班的學員以行政決策者的身份進入“角色”,獨立研究案例中描述的情況,為解決存在的問題做出決策。三是結合教學目的,要結合現場教學目的,善于引導學員圍繞案例展開分析、研討,避免脫離主題的“泛議”,要善于發現學員發言中的差異、矛盾和不同觀點,并及時明確指出,引導大家討論、辯論。教師要認真聽取學員的發言,了解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分析和判斷,必要時可挑出關鍵的問題讓學員辯論,以調動積極性。
3.案例教學的總結。現場討論的小結決非“即興”發言,教師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要圍繞研究案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進行深入分析,并注意充分反映討論中學員的正確意見和閃光思想,對其認識的偏頗,則應明確提出,適當剖析。簡而言之,現場案例教學對教師有以下三個基本要求:第一,要充分準備,即資料的占有要豐富,教學過程的設計要縝密;第二,對現場的控制和對學員的引導要恰當,如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控制時間,控制研討的方向,等等;第三,對研討進行總結和概括,課下補充相關理論。
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基礎,編寫現場教學案例是進行現場案例教學的邏輯起點。我院雖然整理了一些典型案例作為案例教學的內容和參考,但是整個案例庫的案例還沒有細化,案例庫的更新機制還沒有建立,不能很好的適應現場教學的需要。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是干部培訓方法的一種創新。通過對現場案例的教學,學員們既加深了對課題教學的理解,又身臨其境地了解到當年發生事件的全過程,有助于開闊學員在以后的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增強其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我院應該大膽實踐,認真總結現場案例教學的經驗,探索現場案例教學的規律。
參考文獻:
[1]陳玉蕓.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探討[J].大眾科技,2008,(07).
[2]陳敏.高職院校案例教學的應用現狀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5,(10).
[3]周海燕,王麗輝.淺析案例教學對教學效果的提升[J].石油教育,2009,(01).
篇6
關鍵詞:案例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330-01
中學地理案例教學是通過對一個具體的地理教學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觀察、調查、分析、討論、實踐、思考和歸納的一種開放式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有傳授學生“知識”的方法,還包括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即教“知識”的同時滲透“學知識的方法”;在讓學生學“知識”的同時學會“學習的方法”,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教法和學法的有機整合,符合地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新型教學形式,與傳統的教學形式互補互進,使地理課堂教學變得異彩紛呈,生機勃勃。筆者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一點想法,跟同行們一起探討交流一下。
一、中學地理案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使用的案例質量不高,缺乏合適的教學案例
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是案例教學的基礎以及依托,也是師生之間交流和互動的教學平臺,案例教學的內容是師生進行共同探討和知識交流的平臺,通過教學案例的閱讀、思考、交流和探討,從而實現思維的碰撞、智慧的啟迪等效果,案例教學中案例的質量對教學的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學特別是高中地理的教材中,涉及很多的知識點和很多章節的內容,要求的教學案例也很多,而實際可供選擇使用的案例并不多,目前的高中地理的教學存在單一知識點的案例較多,綜合案例較少,簡單的案例也難以發揮輔導教學甚至引導教學的作用。所以中學地理案例的選擇帶有一定的局限性。
2、學生適應能力不強,積極性不高
案例教學的實現應通過教師有效的教學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來實現,案例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相應的經驗和閱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已經根深蒂固,形成了被動的學習心態。因此,不能建立有效的學生學習模式,當然也難以形成積極有效的課堂教學。
3、教師的教學專業技能以及實踐經驗不足
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組織和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和指引的作用,案例教學法對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實踐經驗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和技術性較強的課程,教師應具備較強的案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實現對地理教學的有效組織和控制,但由于大多教師缺乏相應的地理教學經驗,學校以及相關教育部門也未能建立有效的教師實踐的培訓,從而難以建立有效的案例研究、教學判斷和思考的教學。一些教師在課堂上引用了案例,但教學方式依然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有些教師把案例教學當作講故事,招呼學生漫無邊際的議論一番,并未把握問題的實質。這些情形集中反映出教師對案例教學法的組織實施過程不了解。
二、有效提高中學地理案例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精心尋找高質量的地理教學案例
中學地理教師應通過多途徑多渠道選擇地理教學案例,可以通過書籍、報紙、網絡等方面收集適合教學的地理案例,從而擴展地理教學的范圍,也能通過積累經典的教學案例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課堂的教學效果。不僅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思考積累案例,教師還可基于對教材以及學生教學特點的理解改編和自編案例。教師自編的案例能形成創造性以及更針對所教學生的實際,適應性更強的地理案例教學,對教師的課程掌握程度以及教學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高質量的教學案例應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實踐才能形成。
2、注重歸納遷移,拓展案例
地理案例只是以圖表、圖片,或者文字材料形式出現的素材,關鍵在于利用辨析、討論等教學形式。在地理案例中,通過探究歸納出地理規律和地理原理,并在此過程中獲得一定的地理技能。學生通過學習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需要在遷移運用中鞏固。遷移運用的途徑可以是單個地理原理、規律的應用,也可以是問題分析。拓展案例研究方法,可以設計一些微型案例讓學生在課后完成。
3、提高學生的課程適應性,增加學生參與程度
在案例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而教師則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引導者和啟發者。案例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討論和思考為啟迪,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知識點的理解和串聯,學生的參與程度對案例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的引導,創設出積極有效的案例教學課堂,從而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學會學習的方法。
篇7
論文提要:案例教學模式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尤其是在管理學中普遍推崇和倡導的教學方法。但由于受灌輸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還存在一些阻礙與問題,使其教學效果并不令人滿意。本文針對這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
管理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較高素質,能有效、高效地進行管理活動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學模式重在實際操作能力,與一般的理論教育是有區別的。
管理學最重要的教學模式是案例教學模式,它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方式。案例教學模式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國哈佛商學院,最初用于工商管理,現已擴展到管理學的各個領域,成為現代管理教育的重要方式。它借助管理實踐中的案例,將學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給予恰當的引導,為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和與“實戰”極其相近的實習氛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促進其相互交流與溝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質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讓學生真正接近甚至融入真實的管理世界。大量的實踐已證明,案例教學對于確保管理學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的主要阻礙問題
近年來,我們在本科生管理課程教學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學法,并收到較好的效果。但由于我國管理學起步較晚,管理案例教學相對落后,因此我們在案例教學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阻礙與問題,有待于理論研究和在實踐中探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教師的實踐和教學能力不足。采用案例教學法的前提條件是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較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由于大多數教師是“校門”到“校門”,沒有實踐經驗,教師又不能長期深入企業,各商學院又缺乏對教師實踐方面的培訓,因而無法有效地對案例進行研究、判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習。在此情況下實施案例教學,只不過是在課堂教學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為教學的補充和說明,案例啟發角度比較單一,案例點評不夠深入、全面,影響案例教學的效果。
2、學生的知識面窄,學習方法存在問題。案例教學是具有較高難度的教學模式,在對教師要求較高的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高。案例教學要取得較好的效果,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論知識、廣泛的背景和較豐富的社會閱歷,從而在案例教學過程中能展開討論,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開拓思路。但管理學課程的開設安排在一年級下學期,此階段的大學生僅僅掌握一些基本的經濟學知識,管理學知識尚未涉及,社會閱歷較少。此外,對于長期接受傳統灌輸式教學方式影響很深的大學生來說,盡管對案例教學方式產生濃厚的興趣,但對待案例中提出的問題束手無策、答非所問,不能利用所學的管理理論去研究和解決實際問題,導致學生參與較少,學習效果不甚理想。
3、選擇管理案例質量不高。目前,管理教學案例主要來自于一些著名大企業發展的得失成敗中提煉出來的經典案例,經典案例往往篇幅過長、背景過于復雜、問題的難度過大,而教學對象是沒有工作經歷和缺乏社會經驗的學生,因其知識儲備不足可能會無從下手,喪失參與的興趣,因而難以達到案例教學應有的效果。另外,管理案例有的來自新聞報道、報紙、雜志改寫的實例。此種案例內容較新,學生感興趣。但這些新聞、報道的材料,由于缺少加工,不能達到一定的深度,且帶有偶然性,很難用正常的理論分析出來。
4、案例教學時間比例把握不好。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類課程中,大多數課程都采用案例教學方式,而且案例教學課時數所占計劃課時數的比例較高,有的課程高達90%以上。而在我國的管理學教學中,由于把握不好運用案例教學的時間比例,總感覺理論講授的時間不夠;同時,案例教學也未能深入開展,以致運用案例教學時好似蜻蜓點水,針對案例往往只能一帶而過。
5、基礎設施薄弱。管理學案例教學不等同于課堂上的案例討論,而是一種模擬式的教學實習,因而需要一定的教學投入并建立專用的教學設施,才能適應案例教學的需要。然而,現行的管理案例教學中,除少數高校的案例教學設施比較先進以外,大多數高校至今仍缺乏專門的案例教學教室、缺乏足夠的信息資料、缺乏多媒體教學工具和高質量的課件等。不僅教學經費投入少,而且教學基礎設施不完善,不利于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不可能達到案例教學的質量和要求。
三、跨越案例教學模式阻礙的對策建議
1、采取多種途徑,發展師資力量。案例教學是一種技巧性、難度性較高的教學方法。教師既要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要具備激發學生廣泛參與討論的能力,要能引導學生對案例的理論提升,能使其對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獲得更透徹的理解。教師應加強培訓,盡快更新觀念,并掌握從事案例教學所必需的各種專門技能與技巧。為此,學校應有計劃地選派任課教師接受系統的案例教學法的培訓與學習;親自參與企業管理活動,熟悉企業經營環境,了解企業運作程序,在管理的實踐中收集典型案例以豐富管理案例教學內容,提高案例教學質量;組織教師開展“產、學、研”活動,使教師在為企業服務過程中提高實踐能力,達到教師與企業管理人員的雙向溝通、優勢互補,以豐富教學經驗。
2、引導學生改變學習習慣,更新學習觀念。為了改變學生總是習慣于教師單方面在臺上講,學生被動地聽,希望教師能夠為每個案例提供一個唯一的絕對準確的答案,對管理工作的不確定性和多變性無法理解的現象。因此,在管理學教學中推行案例教學,就必須更新學生的學習觀念和改變他們老套的學習習慣。首先,要求學生在教學前,必須進行積極準備。學生應大量儲備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論知識,認真閱讀或傾聽案例的背景材料及相關內容,要善于從錯綜復雜的案例情境中尋找問題,再從不同角度,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在案例教學當中,學生應以案例中“扮演者的角色”去觀察與思考案例中的問題,鍛煉學生面對復雜多變的情況,能夠通過積極參與案例分析討論,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再次,要求學生認真總結,提出解決方案。學生必須總結自己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對案例理解和理論上的收獲,并形成書面解決方案。最后,把案例教學中的學生表現情況納入最終成績,并占較大的比重。
3、重視案例的選擇。一是教學案例的內容應盡可能涉及所授的理論知識,達到管理學的課程目標;二是確保所選案例應該是真實的,是管理實踐中所發生的真實事件,是現實工作中常見的、復雜的問題,這樣的案例才有研討價值。否則,就會降低學生參與案例的積極性,也不能起到指導實踐的作用;三是問題的難度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漸進,盡量使難度呈梯度增加,使學生由簡入手,在逐步獲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四是多選擇貼近生活和我國企業實際的案例,尤其是那些身邊的案例,如本單位、本地企業,越是學生熟悉的案例越具有感染力,這樣既可以使案例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投入程度,提高了教學效果。
4、合理分配案例教學的課堂時間。原則上,確定并掌握合理的時間比例需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考慮歷史文化所形成的差異。案例教學模式的發展是有其歷史和文化背景的。首先,它的發展是以實用主義哲學為基礎的,它的出現是對教育領域形式主義學習方法的反叛。其次,案例模式在管理教學培訓上的應用,主要基于這樣的一種邏輯:管理的成果靠正確的決策,正確的決策靠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靠正確的生產,所以學習應以實踐為基礎。正是基于這種以實踐、經驗的方式和對待社會生活的態度,案例教學模式在西方的管理學中被廣泛地使用,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案例模式的使用往往是有限的,體現在效果上也是有差異的。二是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案例教學并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學方式。管理學教學中,講授、演講、實踐教學等都可以綜合安排使用,尤其對于剛從中學升入大學的低年級學生的教學而言,還有一個轉換思維方式的適應過程,因而采用案例教學計劃數的50%左右,高年級學生可適當提高比例,研究生的案例教學比例可以達到90%以上,甚至完全的案例教學。
5、配備好必要的教學場地與設施等物質條件。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視,而又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教學場地與設施等物質條件的安排。
教學場地條件主要是指實施案例教學的教室條件方面。對于大型案例討論,如果具備一些單獨、小間的案例研討室,案例研討的效果會更好些。對于大多數學校而言,一間大的教室也足夠進行分組案例研討;不過,需要給每個小組配備必要的課桌椅,等等。另外,每個小組或者課堂的課桌椅的排列也是至關重要的。傳統的“秧田”式講課桌椅排列適合于開辦講座,溝通方式主要是單向的,講臺上的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難以充分地參與。而案例的討論主要是進行雙向交流,需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這種傳統的講課桌椅排列方式是不利于案例教學的。案例教學場地的常用排列類型有“圓桌形”、“方形”、“矩形”、“六邊形”,等等。這些排列類型能夠保證所有參與者都是平等的,都有機會參與研討活動,并且彼此可以面對面地進行交流,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并能讓教師清楚地看到和聽到學生的反應。
必要的設施條件包括案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到的講臺、板書、軟板、投影、麥克風、幻燈機、活動掛布等各種輔助設施。與教學場地設施條件有關的一個問題就是案例教學班級和研討小組的規模問題。什么樣的班級規模和案例研討小組規模較為適宜呢?不同的老師可能對“理想”的案例教學班級規模有不同的判斷。根據我們管理課程案例教學的實際,班級人數盡可能控制在40人以內。案例研討小組的規模則定在4~8個之間比較合適。這個規模可以讓小組成員之間充分地交換意見,有利于對需要共同努力以提出解決案例問題的方案進行充分地討論交流。
參考文獻:
[1]歐陽桃花.論工商管理學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開管理評論,2004,(2).
[2]馬新建.工商管理案例教學與學習指南[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
[3]葉祥鳳.管理學案例教學的八種誤區[J].經濟管理教育教學研究,2007,(4).
篇8
【關鍵詞】《中外名記者》 中美案例教學法 比較
美國案例教學法以“哈佛案例教學法”為代表,國內案例教學法則以《中外名記者》為課程載體。
哈佛管理案例教學不同于國內學科的案例講授方法,它不是為了給學員一個標準答案或者解決具體問題的辦法,而是側重于理論應用,需要學員積極參與討論,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這與國內案例教學模式是一致的。
《中外名記者》的課堂采取案例式教學模式,打破了國內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教學方法,將傳統的課程觀轉變為“實踐性課程觀”。這轉變了教師與學生的課堂角色,教師不再是單一地傳授知識,學生不用被動地接受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案例以書面形式被展現,是學生剖析的對象。因此,教師和學生要共同直接參與對名記者案例的分析、討論、評價,進而總結不同記者的新聞理念與采訪技巧。
一、教師角色與學生角色的設置區別
現在,不論國內外,案例教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授課形式,相比較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它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選擇、準備高質量的教學案例,自身還必須具備深入剖析案例、總結與回歸教學重點與要點的能力,將案例分析的能力提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教師不僅是課堂的主導者,也是案例教學過程中的課堂導演, 不僅要“導”,而且要“導好”。教師甚至可以將講臺變為舞臺,對課堂投入全部的熱情,成為一個激情澎湃的演員。同時,教師還必須控制好自己的課堂,不僅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還要為學生在課堂上設置發言交流的平臺與時間,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使課堂靈活而有效率。
在哈佛案例教學中,學生在課堂上充當不同的社會角色。在轉變角色之前,就要求每位學生在課前閱讀大量的教學案例并從案例中總結出要點與分析思路,進而歸納出自己的發言要點。在國外的案例教學中,學生必須爭取發言的機會,因為其課堂參與度是學期末成績評定的主要依據。這就完全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相比較于國內的案例式教學,這里以黃河科技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開設的《中外名記者》為課程載體。《中外名記者》的案例式教學并無墨守成規,雖然尚處于初級階段,卻力求在保持課程特色的前提條件下,汲取“哈佛案例教學法”的優勢。但案例教學法在國內實施的過程中,在教師與學生角色設置方面卻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教師在《中外名記者》的課堂上雖著力采取案例教學法,但并沒有完全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陋習,在課堂上的部分有效時間段內,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導力量,學生仍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比較少。此外,在《中外名記者》課堂上踐行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學生會出現思維惰性與行為惰性的狀態。這就導致了課堂無法跳出傳統教學模式的怪圈,方式比較保守,形式比較呆板,所謂的案例教學實質上變成案例的羅列與講解,尤其是學生對案例的分析和總結不足。當然,《中外名記者》的案例教學只是國內案例教學模式的一個縮影,它在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設置上存在一定的區別,這也反映出國內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
二、中美課堂教學組織的比較
與國內案例教學模式不同的是,哈佛商學院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管理知識、創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學生如何去發現問題與思考問題。它要求學生必須以領導者的角色去考慮問題,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性與蘇格拉底式的學習方法。但在國內,案例教學模式存在無法實現的現象,或者說它并沒有完全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怪圈。例如,在《中外名記者》的課堂教學組織中,案例教學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點名提問為輔;學生在課前對教師所講授的名記者知之甚少,他們在課下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資料收集與查閱。但哈佛強迫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因此學生成立課外學習小組來緩解自身的學習壓力。學生為了能夠順利畢業,他們必須發揮自身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要點與見解。相反,在國內卻出現了截然不同的教學現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不是很明顯,學生依舊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缺乏思維能力與問題意識。由此可見,國內案例教學的課堂設置存在學生沉默的現象。但在《中外名記者》的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進行著探索與實踐,引入經典案例,積極組織課堂討論,著力打破學生在課堂上的失聲現象。
三、中美案例教學效果的區別
哈佛的學生自信且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哈佛的課堂案例具有國際化視野,不僅具有美國本土案例,還有大量來自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教學案例,@就培養了學生的全球化視野。此外,哈佛學生成績的評定是以學生的發言次數、參與程度以及對案例的破解能力為依據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課下要認真閱讀案例,否則會造成與教學進程脫軌的現象。因此,哈佛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學習主動性。
國內的案例教學效果不如美國。在國內,案例本身存在局限性,大多以中國案例為主,這就導致學生形成了狹隘的視野。在期末成績評定過程中,平時成績只是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這與哈佛的案例教學模式是相反的,這也是國內教育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但《中外名記者》的案例教學則完全打破了這種局限性,至少在案例的選擇上更具有國際化視野,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國外記者為主,例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愛德華?默羅、沃爾特?克朗凱特、丹?拉瑟等,意大利晚郵報的奧莉婭娜?法拉奇,美國廣播公司的芭芭拉?沃爾特斯等。因此,在《中外名記者》課堂上所提出的教學案例具有國際化視角。學生在掌握了大量的國外新聞記者的新聞理念、采訪技巧、新聞思想之后,可以將其與國內著名的新聞記者相比較,梳理出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向與規律,進而總結出報道新聞事實的最佳新聞角度。
四、中美案例在課堂教學中各自所占比例的區別
在國外,在正式將案例引入課堂之前,都要經過反復的研討,以確保案例的多樣性和全面化。并且,國外的案例分析占教學內容的80%以上,學生甚至要在兩年的時間里分析800多個案例,一個案例通常要占據到兩到三節課的教學時間,而每節課為80分鐘。
但在國內,案例教學只占整個課堂的5%,教師甚至可以在一節課的時間內講述5~6個教學案例,案例講解的量多卻缺乏精辟。因此,從比例上來看,國內的案例教學并不注重學生的思考,只是簡單地為某一個理論知識點服務,對案例的分析過于膚淺,缺乏深度,也導致了學生的參與意識薄弱。但教師在《中外名記者》的課堂上試圖改變這種現象,引入了國內外大量的著名記者的案例,講述不同記者的生平資料、新聞理念、采訪方式等,旨在引導學生能夠在諸多的名記者案例中總結出新聞采訪的方式與技巧。
【參考文獻】
[1]王青梅,趙革.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研究綜述[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03):7-11.
篇9
案例是包含問題和情境的真實而典型的事例。案例教學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要求,引導學生對具有完整情景的案例進行剖析和研究,進而生動呈現教學內容、深刻揭示地理規律、有效訓練學生能力的情景式教學法。
地理教材中的經典案例,地域覆蓋廣,適用性強,有著顯著的地理意義和教學價值。但很多時候學生對案例的地理背景比較陌生,要花大量時間來了解背景知識,沖淡了地理原理和方法的學習,影響案例教學的有效實施。來自身邊、來自生活的鄉土教學案例,地方色彩濃郁、內容鮮活,對激發學習興趣、形象解讀地理原理、降低學習難度、突出對地理原理和方法的把握有重要意義。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多渠道收集、選編鄉土地理案例。
鄉土地理教學案例開發屬于課程資源開發的范疇。新課程鼓勵教師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地理新課標在“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建議”中指出,“充分開發、合理利用地理課程資源,對于豐富地理課程內容、增強地理教學活力,具有重要意義”。在開發內容上,新課標要求“教師要結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利用學校已有的地理課程資源,以及可用于課堂教學的師生自身的經歷和體驗。合理開發校外地理課程資源,學校所在地區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觀、主要地理事物等,也是學校地理課程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發方式上“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聯系,尋求多方合作,合理開發利用校外地理課程資源。要組織和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參與社會實踐,開展參觀、調查、考察、旅行等活動,邀請有關人士演講和座談”。提倡“建設學校地理課程資源庫以及校際間地理課程資源的共建和共享”。
蘇州地處長三角腹地,環境優越、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來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20世紀90年代以來又是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最迅速、吸引產業投資最多的地區,在經濟、社會、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環境保護與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為地理教學提供了大量鮮活生動的課程資源。筆者以蘇州市(主要指我校所在的蘇州市區,兼及蘇州大市范圍,包括下轄的昆山、常熟、太倉、張家港)為例,進行了鄉土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取得如下經驗供借鑒。
二、鄉土地理素材的獲取
編制鄉土地理教學案例需要相應的鄉土地理素材。獲取鄉土地理素材主要有以下途徑。
1.新聞媒體
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電視、網絡與報紙是我們重要的信息來源。蘇州經濟發達,信息化程度高,媒體信息豐富多樣,為獲取鄉土地理素材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渠道。
(1)城市聯合網絡電視臺
從2012年1月開始,蘇州電視臺與廣播電臺各頻道的節目實時上網。登陸“城市聯合網絡電視”蘇州臺http:///(可切換到深圳等28家網絡電視臺),可收看蘇州電視臺與廣播電臺直播,也可以免費查詢、觀看往期蘇州本地視頻新聞。如查詢蘇州受臺風“海葵”襲擊的相關新聞報道,可在“新聞”->“蘇州”欄目下,選擇“更多”,輸入關鍵詞“海葵”進行站內查詢。也可以按日期查找2012年以來的所有新聞視頻。
(2)本地門戶網站
名城新聞網http:///是蘇州的重要的門戶網站,有圖片、文字、視頻多種形式的資料,分為新聞、家居、旅游、理財等8個頻道。網站具有強大的站內搜索功能,按資料屬性可以在對應頻道下輸入關鍵詞查找。蘇州新聞網()是蘇州市政府重點新聞網站,也是蘇州市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之一。注冊登錄蘇州新聞網新版數字報平臺,可以查閱、下載2009年1月以來蘇州日報、城市商報、姑蘇晚報及旗下專刊的新聞稿件及配圖。進入歷史數據查詢平臺可以查詢蘇州日報創刊以來的所有高清PDF版面及稿件內容。
(3)搜索引擎
日常瀏覽網頁時,應留心適合于地理教學的信息并及時收錄。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有目標檢索時,可以按需要搜索網頁、視頻、圖片等類型的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新聞媒體所使用的關鍵詞與地理教學不太一致,檢索時可以限定較少的關鍵詞,從搜索結果中再進一步篩選。
2.職能部門網站
蘇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政府網站“中國蘇州”http:///,鏈接了部門網站與下屬市區網站,可以根據需要進入相應政府職能部門網站查詢。如查詢蘇州城市規劃與功能分區情況,可以進入蘇州市規劃局網站;查詢氣候與天氣資料,可以進入蘇州市氣象局網站;蘇州市統計局的蘇州統計年鑒能反映社會經濟發展的各方面狀況;登錄蘇州市環保局網站,可以查詢每年的蘇州市環境質量報告,以及最新的環境監測報告。
3.書籍文獻
《蘇州地理》是由蘇州市地學會聯合十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由徐叔鷹等高校人員主編,蔡明等中學地理教師參編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它以地理學的視角詮釋和解讀蘇州,融科學性與普及型與一體,對中學地理教師全方位了解蘇州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狀況很有幫助,可根據教學需要對書中資料進行加工整合。
4.調查與考察
以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師生圍繞某專題進行調查與考察,不但能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對增強學生的實踐與創新能力也有積極意義。外出活動應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和訪談提綱,爭取學校和家長的支持,確保安全。為了解蘇州市中心商務區觀前商圈的功能與區位優勢,興趣小組采取網絡查詢、調查走訪的方式獲得店面租金,商場,公交線路,書店、影院、酒店、銀行、郵政等服務機構的信息。
三、鄉土地理素材庫的建設與分享
積累的鄉土地理素材應合理有序存放。為便于查找和更新,應按教材章節順序分類存放。可將某次收集的素材及說明文檔放入文件夾中,按內容命名,并在名稱前部加上適用的章節代號。如適用于必修二教材第一章第三節,可加前綴bx213,按名稱排序時同類文件就集中在一起。素材說明文檔應該記錄素材來源、收集時間等信息,便于信息的核實與素材的更新。
同一教研組內部可以通過校園網或者網盤實現資源共享。盛大網盤、金山快盤、115網盤等都是十分流行的免費網盤,支持圖片、音樂、視頻的預覽和在線播放,可以在多臺電腦上安裝客戶端或者網頁登陸。網盤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以自動同步指定文件夾里的文件,非常方便快捷。任何人只要輸入密碼登陸網盤,都有權管理刪除文件,因此上述方式只適合于小范圍使用。
借助博客能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鄉土地理素材的共享與交流。將網盤中的文件夾設置為共享,把共享地址復制到博客上。訪問者可以下載分享,并可通過留言、回復、引用通告等功能與資源庫管理者及其他訪問者互動交流。提供新素材、交流案例或發表教學體會,促進鄉土地理教學素材庫的動態完善和創生[。
四、鄉土地理教學案例的編制
對某一教學主題而言,鄉土地理素材可能來自多個渠道,數量較多,根據需要對鄉土地理素材進行甄選、加工與整合,編制成教學案例,才能運用于案例教學。編制鄉土案例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真實
案例教學法就是通過分析真實的案例,領悟地理原理和方法。源于可感可證的鄉土地理案例的結論更令學生信服。鄉土地理教學案例必須來源真實,數據可靠,不能為編制案例而編造杜撰。但可以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從教學需要出發,適當綜合、提煉,去除無關信息,凸出特定的教學主題。如以學校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為例學習城市功能分區時,可對用地狀況進行概括簡化,突出交通干道、金雞湖等影響因素,得到園區用地狀況簡圖,便于分析研究。
有時鄉土地理案例與地理原理并不完全一致,體現出地理原理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教師應引導學生運用地理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如觀前商業圈作為蘇州的中心商務區,地價昂貴,卻沒有高層建筑,垂直方向上分異不明顯。原因在于蘇州為了保持古城風貌,限制老城區建筑高度。運用地理原理分析鄉土地理現象,在深入理解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家鄉的獨特性,是應用鄉土地理案例的獨特意義。
2.典型
鄉土教學案例不但能說明特定的問題,在同類事物中還具有典型性。學習“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一節時,筆者曾以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一個典范——全國百強縣之首蘇州昆山作為案例,通過分析早期的產業轉入和后期的產業升級、產業轉出對昆山發展的影響,整合了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等全部學習內容。相比于人教版教材中分散的多個東亞地區案例,更好地體現了課標所要求的“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這一主題。對中西部較為落后地區而言,產業轉移的鄉土地理案例恐怕不夠典型。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本地都有合適的鄉土案例,切勿為了追求使用鄉土教學案例而牽強附會。
3.鮮活
課本案例受篇幅限制,往往省略對事情詳細背景的交代,使缺少感性認識的學生在理解上產生較多的困難。相比于教材案例言辭簡約,偏重于地理事實和概念,編寫鄉土案例應對背景與情境有較完整的描述,讓學生對問題的來龍去脈有完整的認識,能在特定情境中設身處地的思考、決策。張同學家從事螃蟹養殖,學習農業區位因素時,請她做了一個調查并整理成教學案例,生動體現了農業的區位因素。
陽澄湖蟹歷來被稱為蟹中之冠,與陽澄湖的特殊生態環境有關。水域百里方圓,碧波蕩漾,水質清淳如鏡,水淺底硬,水草豐茂,延伸寬闊,氣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長最理想的水晶宮。
我家以前在蘇州郊區跨塘,長期養魚供應蘇州市場,2000年因蘇州工業園區的開發而拆遷。螃蟹養殖收益高,當時陽澄湖的螃蟹養殖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當地政府鼓勵有技術的農民承包湖面大力發展。正好有親戚在養殖螃蟹,可以提供技術上的指導,我家就承包了50畝湖面開始創業。政府為了做大這個產業,每年舉行美食節、休閑旅游等活動,還在陽澄湖附近集中興建了螃蟹交易市場和美食城。長三角地區高速便捷交通網的形成,吸引了上海等地的大量客戶來交易、休閑美食。現在陽澄湖螃蟹聲名遠播,規模很大,收益很好。
生動鮮活的鄉土案例將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以真實自然的方式反映出來,凸顯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體現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身邊有用地理的新理念。
4.直觀
鄉土地理素材的呈現有文字、圖表、視頻等多種形式。編制案例時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轉換,以適當的方式呈現,應特別注重地理圖像、統計表格、視頻形象直觀傳遞信息的作用。尤其來自媒體的視頻,真實感強,信息量大,對學生身臨其境地感知抽象事物很有幫助。為說明交通最優的商業中心布局原則,我們選取蘇州市區主要的建材商城華東裝飾城、華東電器城、橫塘建材大市場為例,通過百度地圖查詢與實地考察,把相關信息用地圖形象地展示出來。
圖1 蘇州主要建材商城分布
5.時效性強
現實世界不斷變化,尤其是人文地理方面的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城市發展、環境變遷情況不斷更新,鄉土地理教學案例需要具有較強的時效性。那些正發生在身邊的事件、急待解決的問題最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當地的突發事件、社會熱點更是很好的案例材料。學習氣旋反氣旋時,筆者以不久前蘇州剛剛經歷的臺風“海葵”為例,借助圖片和視頻回顧臺風帶來的影響,提出探究臺風實質、了解防御措施、做好安全防范的學習主題,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利用衛星云圖上臺風的旋渦狀云系、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現象,“分析”出臺風中心氣壓低、四周氣壓高的氣壓形勢,以及中心區域空氣強烈上升的氣流運動狀況。很好地實現了課標“運用簡易天氣圖,簡要分析低壓、高壓特點”的要求。
6.問題精當
教學案例提供了情境和信息,還需要有精當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探究欲,引領學生去體悟案例信息,圍繞問題展開自主探究和合作研討,在問題的支架作用下獲得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和知識。案例是圍繞問題而組織的,配套問題是案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優秀的鄉土地理教學案例必須有精當的問題,案例的呈現也應該與問題巧妙組合。
五、結束語
教師自身的教學理念、知識貯備和教學風格不同,不同的學校學生情況有差異,鄉土地理教學案例也是內容形式不同,風格各異的,彼此應加強交流與借鑒。社會不斷發展、鄉土地理素材不斷更新,鄉土地理教學案例也應該與時俱進。結合本地區特點,師生一體化開發鄉土地理教學案例,對教師參與課程資源開發,實現從理念到行動的轉變,促進專業成長;對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增強實踐與創新能力;對有效實施案例教學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鄉土地理教學案例的開發是深入推進新課程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篇10
近年來,國內各個高校在增強《基本原理概論》(以下簡稱“原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說服力、實踐性和針對性等方面做了許多新的嘗試。案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的醫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領域已經被廣泛運用,案例庫的研發和建設也成為這些學科領域重點支持的研究內容之一,有專門的教材和期刊介紹案例教學新方法。然而,案例教學在“原理”課中的運用起步相對較晚,還沒有形成模式化的案例教學方法和體系。如何將抽象的原理和理論轉化成具體事例和問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掌握的精神實質,運用它的立場、觀點、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1],讓“原理”課成為學生真正熱愛的課堂,需要結合“原理”課的特點,設計“原理”課案例教學方法的基本程序和主要形式。
一、“原理”課的總體特點
“原理”課通過系統的講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大學生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什么是基本原理,了解產生的必然性,培養和提高大學生運用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規定,“原理”課的授課對象是大學二年級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養成階段,逐漸具備更強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時也帶有這個年齡階段青年人特有的叛逆特征。同時,“原理”課的內容是中學政治課程的擴展和深化,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前經驗”[2],他們對于“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模式表現出抗拒,更希望能夠掌握分析具體問題的能力。如何更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理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①“原理”課教??嘗試了許多新的教學方式,包括專題式教學、對話式教學、情景式教學、問題式教學、參與式教學、敘事性教學、案例教學等。其中,案例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比較符合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需求[3],它將抽象性和學理性較強的內容用具體、直觀、通俗和真實的案例表達出來,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通過案例分析,讓老師了解學生掌握和理解基本原理的程度。同時,理論是以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為分析對象,案例教學與理論的特征具有內在的一致性。
“原理”課是以基本原理和主要理論為教學內容的課程,由哲學基本原理、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這三大板塊構成一個整體性的課程體系,向當代大學生重點講授唯物論原理、唯物辯證法理論、認識論原理、唯物史觀、勞動價值論、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剩余價值理論以及科學社會主義原理這八個方面的內容,課程內容豐富而寬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思想性和理論性最強、也是最抽象的一門課程[4]。
二、“原理”課案例教學的目標
案例教學通過具體的事例,組織學生對事例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達到深入理解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并且能夠運用理論分析具體問題的教學目的。
1.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適用于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容易產生強迫他們接受一種理論觀點的結果。運用案例教學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國外高等教育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案例教學實踐理論體系。在“原理”課中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夠有效增強課程的針對性、實效性、說服力和感染力。研究《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案例教學”方法,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和思考性,通過學生對案例分析的討論,讓教師了解學生理解和運用理論的能力。實施案例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將知識點和價值觀教育結合起來,通過案例討論,引導學生掌握基本原理,并自覺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思想問題、社會問題,包括認識各種社會思潮,以及理性辨別微信、微博等新媒體中出現的各種社會言論。
2.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學習理論的目的在于運用理論。“原理”課的強理論性特征,使其看起來遠離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讓學生有一種“我學不學這個課程,還是照樣過我的生活”①的想法,加上理解難度較大,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案例教學將傳統的老師“教”,轉化成學生的“思和說”并行,將抽象的原理和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問題,案例本身也傳遞著理論的現實解釋力和實用性。
當代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表達欲望,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塑造的關鍵時期。許多學生在高中階段已經學習過“物質與意識”“聯系與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等“原理”課的內容。由于應試的需要,許多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更是熟記于心。到了大學階段,學生正處于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接受了更多的信息和資料,隨著自身知識儲備的增加,具備了更強的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傳統的“知識灌輸式”授課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代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需求,很難激發學生對“原理”課程的興趣,甚至先入為主地理解成這是一門強迫他們接受“一種理論觀點”的課程,從而產生逆反心理。案例教學強調師生互動和學生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案例分析中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透過具體的案例看到問題的本質,并幫助學生理解基本原理解析某個問題的思路。在此過程中,教師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導演,學生則是參與案例研討的主角。
3.增強知識點的融會性
案例教學具有明顯的目的性、啟發性和客觀性特征。理論是一個龐大而完整的理論體系,這個體系包括基本原理、世界觀和方法論,許多思想、理論和觀點是由“具體論斷”的形式展現出來的,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并相信這些論斷的科學性和真理性,而案例教學可以給學生帶來“經驗式”的學習體驗,學生在參與案例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不斷識別、判斷各種案例場景中的議題,通過與其他觀點的交鋒和磋商,不斷重建自己的認識并形成新的經驗。通過案例教學達到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需要基于案例研究的教學案例編寫,案例研究和教學案例可以實現相互轉換,從教學案例起步,逐步加深和擴展研究范圍,進入更高更深層次的學術型案例研究。案例庫建設要體現不同章節之間的知識點聯系,內容最好雜而精,有側重點。
“原理”課包含的理論知識點寬泛而豐富,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不可能對所有的知識點做面面俱到的講解,“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理論知識點講解多反而重點不突出,而舉例說明和討論時間少會給學生留下空洞說教、乏味和枯燥的課堂印象,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每節課圍繞一個主題選擇一兩個案例討論的素材為宜。
三、“原理”課案例選擇和設計的基本原則
設計和選擇恰當的案例是成功進行案例教學的前提,結合“原理”課的授課特性,以教學大綱中的“教學要點”為主線,以“學生導向、時代導向、教學導向”三個基本原則研究和建?O適用于原理課堂的教學案例庫。
1.學生導向
案例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學案例的選擇和設計首先要體現“學生導向”的原則,多選擇一些與大學生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學習實際和成才實際密切聯系的事例[5],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和投入,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如果只選擇一些宏大敘事的案例,學生會認為離自己的生活比較遠,由于缺乏相關的背景知識,難以充分展開討論,從而讓案例教學流于形式。比如,講授“資本主義的本質”時,請同學們分析當下廣受青年人喜愛的新興科技軟件Uber、Airanb所推動的“共享經濟”,通過讓人人成為資本的所有者是否從根本上沖擊了資本主義“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模式,分析其是消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突破口,還是資本主義形式的一種變形。教師可以組織小組辯論的形式讓學生分析上述問題,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需要對資本、商品、商品生產和交換、私有制等基本概念做進一步的理解,讓學生認識到這些抽象的概念其實與自己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日常案例的導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具體問題,以達到認清資本主義本質的授課目標。
2.時代導向
理論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這要求將的經典論斷放在當下的歷史環境中來認識。此外,追求實用、時尚、個性、新穎成為95后大學生的普遍特征,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要充分體現“時代感”,結合當今社會的新發展來選擇案例。教師平時應該多留意和積累當下發生的時事新聞,擴充案例教學的素材庫。例如,2016年被稱為“虛擬現實”(VR)元年,許多虛擬現實的新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人預言人類未來的社交方式也可以通過“虛擬現實”來實現。同時,2016年3月16日發生了震驚哲學界和科技界的“AIphaGo戰勝李世石”的事件。這類題材是探討“物質與意識”關系的現實案例,可以讓大學生從當今社會發展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理論,同時破除那種認為“理論已經過時”的偏見,調動大學生學習基本原理的主動性。
3.教學導向
以法學、商科等實踐性學科案例教學中使用具體的企業管理、法律事件作為案例分析的對象,訓練的是學生用專業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原理涉及自然、社會和思維三個大領域[6],其教學目的并不是讓學生掌握一門專業知識,而是對學生進行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育。相關視頻資料、時事資訊、名家經典、思想實驗均可以成為案例教學的素材,但是需要轉化為教學內容。教師要明確每一個案例素材使用的目標,設置一系列相關問題,引導學生在案例建構的“現實場景”中思考問題。有的案例使用是為了佐證,有的是為了進行一次思想實驗,在此過程中訓練學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在講授“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時,筆者課前要求同學觀看《宇宙與人》《時間簡史》等視頻資料,對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的起源有一個基本認識。在課堂上再講古代先民是如何探討這個問題的,他們又做出了哪些具體的解釋。結合課堂講述和視頻資料請同學們思考:人類社會對于宇宙的形成有哪些觀點?你更贊同哪種觀點,并用3~5句話闡明你的觀點;認識世界的本源/本質,對我們有什么啟發?在同學們充分打開思維之后,再引導學生回到什么是物質、世界的本源是物質的、世界統一于物質、客觀實在、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等哲學概念的理解上來。科普性視頻資料的使用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但是卻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有助于學生理解哲學物質觀的科學內涵。
四、“原理”課案例教學實際運用中的注意事項
1.嚴格控制案例教學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
案例教學的形式通常包括案例呈現、小組討論、代表發言、教師總結這五個基本環節。由于“原理”課課堂的“課容量”比較大,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原理”課通常為90~100人,也有的學校達到了200人左右的規模。如此規模的課堂,給案例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性,要求教師做好案例教學的組織工作,把握好案例教學的“時間度”。案例分析和討論的時間過長,學生認為教師對理論知識的講授不充分,是否是教師“投機取巧”有意縮短授課的時間;案例教學時間過短,則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于90分鐘的課堂,案例教學所占比重應控制在30分鐘左右為宜。例如,案例呈現的時間無論是閱讀文字材料,還是觀看視頻內容,應以3~5分鐘為宜;學生分組討論時間應控制在8分鐘以內。如此規模的課堂,不可能每次案例分析都能讓所有小組有平等的發言權,可以首先選擇2~3個小組,由小組代表用盡量精練的語言(3~5句話)闡明小組討論的情況,教師根據發言情況,決定是否再由其他小組做補充發言,學生發言環節控制在5~8分鐘以內。教師對于討論的情況需要做總結性的點評和知識內容的補充,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和下一步學習的興趣。
2.學生發言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案例教學的方法是改變以教師和內容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模式。在案例教學中的角色是導演和總策劃,將現實場景引入課堂,學生則是場景中的主角,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教師需要密切關注小組討論的情況,及時介入偏離主題的討論,有意向地將討論重心引導到理論點上去。學生分析案例的方式可以是陳述式和辯論式,前者重在考查學生對理論的理解程度,后者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水平。教師對學生發言的內容進行點評,并且表明教師對案例內容的看法,此時可以引證經典進一步佐證教師的觀點,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將自己的觀點與教師的觀點進行比較,激發學生主動去經典原著中尋找答案。對于分歧?^大的觀點,教師需要做進一步的延伸討論,了解分歧產生的原因,從而達到啟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水平。
3.理論知識和價值觀教育相結合
案例教學要進行系統設計,將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價值觀教育有效結合起來。以教材中的知識點為主線選擇合適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通過案例分析能夠呈現經典原著中的話語體系,實現知識性的傳授,更要引導學生去反思馬克思解析某個具體問題的思維過程,實現價值觀上的引導。案例教學可以出現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可以做理論講解之前的“導入式”案例教學,也可以做課堂講解過程中的“佐證式”教學,以及在理論知識點講授之后的“總結式”教學,旨在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 上一篇:談談對信息安全的理解
- 下一篇:文學的美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