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的流程范文
時間:2023-10-10 17:28: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案例教學的流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國際營銷 案例教學 課前準備 課堂的組織與實施 課后評價與反饋
注:此文章為內蒙古財經學院校級課題《案例教學法在營銷類課程中運用的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研究》(JX1136)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X1018)的成果。
國際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和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上的應用科學。在國際市場環境中,它研究滿足國際范圍內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企業目標的整個商務活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上延到產品的研制開發、市場定價、產品包裝,下延到產品的售后服務,具有全程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根據這門學科的特點以及社會對營銷類應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在國際營銷的教學中,應積極倡導和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即案例教學方法,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實踐應用能力,適應社會的需求。
一、案例教學法和傳統教學法的比較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促動式教學方法,師生共同參與,改變了傳統的說教方式給學生帶來的厭倦,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各自特點,便于個性能力的培養。我們將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特點進行了對比分析,具體內容見下表一:
表一 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比較
[項目\&案例教學法\&傳統教學法\&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授理論知識\&教學形式\&課堂討論式為主\&講解――接受式為主\&教學情境\&仿真的實踐教學情境\&孤立的人工情境\&教學媒體\&多媒體、視聽錄像設備\&單一媒體\&信息傳遞\&立體互動\&單向傳遞\&學習方式\&主動、探究、合作\&單向傳遞\&學習內容
\&根據教學目標,以案例為載體,創設
相應的問題情境,將理論與實踐相互
滲透\&確定的、純粹的理論知識,少
量的課堂練習
\&課堂活動\&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角色\&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和咨詢者\&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傳授者\&]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法是適應社會對營銷類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教學方法,在國際營銷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案例教學在國際營銷中應用的意義
(一)激發學習興趣, 調動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的教學中, 教師處于主導地位, 學生處于被動地位, 學生一味聽老師的講解,以講解――接受為主。在案例教學中,學生處于主動地位,案例分析大多是以小組的形式加以討論, 由同學自己去分析, 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案例中所涉及的行業、跨國公司及產品有很多是同學們的生活中接觸到的或是當下的一些熱點問題, 很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二)鞏固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開闊視野
現在市場上國際營銷學教材多是以條條框框的理論為主,如:國際營銷的4P理論, 學習起來枯燥無味而且不容易理解。國際營銷案例大多來源于一些大型跨國公司的實踐,描述具體的情況與事實, 有的還具有一定的情節性。案例中所涉及的不僅是跨國公司產品營銷方面的知識, 還包括行業發展情況及其他方面的知識,這對于沒有接觸過社會和沒有實踐經驗的大學生來說大大開拓了他們的視野。
(三)培養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所用的案例是綜合性案例,所給出的資料是具體的,多方面的,需要同學們自己把握資料的性質,決定其相對重要性, 權衡取舍。有時候一些重要的資料在案例中沒有給出, 需要同學們自己去動手查找,再進行分析,要把案例分析到位, 僅靠一兩個知識點是不夠的, 要把多個知識點串起來連成一條線, 然后再把這些線編起來形成知識面, 加以靈活運用。這樣既有助于同學們將原來散亂零碎的知識變成一個系統的體系, 又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提高溝通能力, 培養團隊協作精神
國際營銷案例教學中大多數案例是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在討論過程中, 既需要同學們相互啟發, 從多個角度提出不同觀點與看法, 又需要同學們將自己的觀點展示給他人, 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 說服他人。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而且提高了他們的溝通技巧。另外,對一些大型、難度稍高的案例往往還需要小組的同學進行分工協作, 共同查閱資料完成一份分析報告, 這些活動的完成培養了同學們的團隊協作精神。
三、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的設計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法在國際營銷中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設計國際營銷案例教學的流程呢?合理的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的設計對于提高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完整合理的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的設計應該包括課前準備――課堂的組織和實施――課后的評價與反饋。
(一)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設計的首要環節,課前準備充分與否涉及到案例質量的高低、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等,課前準備既涉及到教師的準備又涉及到學生的準備。
1.教師的準備
(1)案例篩選
針對某一國際營銷理論進行案例的篩選是案例教學法的首要環節和步驟。案例篩選好壞關系到案例教學的成敗。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所講的理論從大量的同類案例中篩選出難易程度相當、典型、時效性比較強的案例用于教學。因此,所選擇案例應該具有以下特點:
案例要具有典型性。選擇的國際營銷案例要能反映不同國家營銷環境的本質及變化規律, 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使學生學習后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目前跨國公司營銷事件層出不窮, 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 在選擇時應該經過嚴格討論和篩選,選擇具有典型性案例。
案例要具有真實性。好案例是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根據客觀情況編寫的案例, 寫作過程中不能加入作者的主觀意圖,或夸大或掩蓋某些方面。只有寫實的案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使學生在討論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現場練兵的感受。因此, 國際營銷案例的選擇必須能夠提供比較真實動態的國際市場環境, 讓學生用系統和動態的眼光分析跨國企業市場營銷的戰略戰術。
案例要具有時效性。由于各國市場營銷環境具有變化快、不穩定、不可逆等特點,案例發生的時間一般不能太久遠, 案例發生的營銷環境與當前的市場環境比較要沒有特別大的變化,這樣的案例更有利于學生在現實工作中參考借鑒, 因此最好選擇當年或近年發生的事件采編成教學案例。當然,一些被世界各地商學院公認的經典案例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這些案例還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目的選擇使用的, 但時效性較強的案例應在教學中占有較大比重。
案例要具有有效性。有效性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教學案例能夠為當前和未來的營銷實踐提供有效的參照和指導。二是案例對授課教師和參與討論的學生都必須是有效的,不能超越教師的駕馭水平和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選擇教學案例既要對當前和未來的營銷活動具有借鑒意義, 又要符合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適應當前的教學水平。
(2)課件的制作
課件是用于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軟件的總稱,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案例教學越來越依賴于多媒體課件,同樣國際營銷案例教學也離不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制作一個理想實用的案例課件,也成為案例教學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案例教學時,必須重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盡量做到有聲有色、動靜結合,這樣既感染課堂教學氣氛、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節約時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學生的準備。
學生應根據老師預先布置的案例,充分利用網絡、圖書館等資料庫搜集與本案例、跨國公司、產品有關的資料,以便更好地理解案例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點,對案例進行自我分析和思考。對以小組形式討論形式的案例還要要求學生課前先進行小組討論,并完成書面的案例分析報告。
(二)課堂的組織與實施
課堂的組織與實施是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設計的重要環節,完整的課堂的組織與實施的基本過程概括為:案例引入――創設問題情境――案例討論――總結。
案例引入:因為在案例討論之前,學生已經對涉及到該案例的相關理論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而且,學生也已經在討論前了解與案例、產品、跨國公司有關的資料,因此在案例引入的時候,首先讓每個小組展示他們收集到的信息,并要求做簡單分析。
創設問題情境:創設問題情境即進入情境和獨立探索,即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并讓學生獨立探索。案例教學的實質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研究型學習”,案例中包含了多個問題,同時也包含了問題的多個解決方案。教師要向學生提供緊扣教學目的、能引起學生討論興趣、訓練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問題,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邊看案例,邊進行思考,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案例教學的課堂就像是隨著一連串問題不斷深入的“頭腦風暴”的課堂,我們可以用圖一呈現這一過程:
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啟發探求思路引導簡答上升為理論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程序:提出問題 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 理性歸納 新的問題……
學生:接受問題挑戰 探究與討論 完成簡答 形成新的認識結構、學會學習
圖一 創設問題情境圖
案例討論:分組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主要方式。我們的做法是,把學生們分為幾個小組,一般來說,在人數上,小案例3~4人即可,大案例可能要涉及到8~10人。在討論時間的分配額上,小案例一般進行5~10 分鐘的討論,大案例要進行30~60分鐘的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上臺發言,表述各小組對問題的看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當然對于發言者還沒有闡述明白的問題,可以由同組的其他成員補充,另外,在發言過程中要回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達到互動的目的。如果爭議分歧較大,可以再組織討論。最后由任課教師進行總結,對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表述清楚的小組或代表予以表揚,對思路不清、方案不合理的指出他們的錯誤所在。
在課堂討論和代表發言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和配合,提供一個活躍的課堂氣氛,鼓勵同學們積極發言,暢所欲言,支持同學們的創新精神,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的方案,因為,國際營銷案例有些沒有標準答案,許多方案不存在明顯的錯對之分,只有最優、次優和不優的區別。另外,教師在必要的時候,例如在小組之間爭論不休的時候,應該因勢利導,把握討論的大方向。
總結:教師歸納總結是國際營銷案例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現實教學中,由于時間緊張等原因常被忽略。在案例討論結束后,教師要留出一定的時間對學生討論情況進行歸納總結,既充分肯定其優點,也要指出不足之處。一般來說,教師的總結要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國際營銷理論功底和較好的實踐經驗。得當的歸納總結,會使學生對案例研究產生意猶未盡的感覺,同時進一步提高案例教學的效果。
(三)課后的評價與反饋
案例教學的評價與反饋應體現在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是整個案例教學過程必不可少的內容。課后的評價與反饋能夠及時發現偏差,對案例教學進行調整與修正,減少以至消除實際案例教學與教學目標的偏差。課后的評價與反饋在案例教學中的位置如圖二所示: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國際營銷案例教學課后的評價與反饋不只是單純評價本次案例教學效果的好壞,而是糾正偏差,以至于更好地改進,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的課后評價與反饋分為課后評價和課后反饋。
圖二 國際營銷案例教學的流程圖
1.課后評價
通過課后評價,形成學生成績,對于學生來說,成績仍是一種重要的激勵方式。成績的評定要力求做到全面、客觀、公開,調動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那么如何使評價全面、客觀、公開呢?
評價的標準要全面、透明。對案例教學的評價,教師應結合知識創新的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進行多方面的考核。對于一些難以量化的標準,教師可以將標準再進行細化,以解決問題能力為例,教師可將標準分解成:沒有解決問題、基本解決問題和很好解決問題三個標準。教師應自始至終嚴格按照同一標準打分,避免按照主觀印象打分,盡量做到公平公正,使學生更加信服,增加他們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
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國際營銷案例教學不僅要重視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取得的結果,而且要重視案例教學時學生參與的全過程。過程評價可用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態度、團結協作的能力等來評價。結果評價可通過學生制作的PPT 課件,書面報告等形式來評價。
多方評價相結合。為更好地進行全面與客觀的評價,可用采“自評”、“組評”與“師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一般情況下,“自評”要各小組組長根據各人貢獻大小給予不同的分數;“組評”時小組成員將得到同樣的分數,激勵小組成員互相合作;“師評”是教師根據小組各成員在準備、討論過程中的表現給予不同的分數。當然,課后評價并不是不變的,教師需要針對特定情況,靈活掌握評價標準。
2.課后反饋
有評價就會有反饋,否則評價也就失去了意義,通過評價可以找出問題所在,而通過反饋才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和途徑。國際營銷案例教學課后反饋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教師對案例教學的反饋,教師通過評價,對整個流程有了整體的認識和掌握,形成重要的反饋信息,如: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流程有哪些問題,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欠缺等等。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案例教學的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填寫調查表、面談等形式,課后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對案例教學的看法,這些反饋信息將對未來改進案例教學流程,提高教學質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學雖然在國際營銷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無法替代傳統的理論教學。案例一般應當在學生掌握了國際營銷營銷基本理論后進行,也可以與國際營銷理論教學同步展開。國際營銷案例教學是一種實踐的教學方式,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國際營銷案例教學作為營銷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手段,目前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模式,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案例教學的流程不斷探索,不斷改進,更好地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綜合的營銷能力與素養。
參考文獻:
[1]付曉丹.案例教學法在國際市場營銷教學中運用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0(24)
[2]許海清.提高《國際市場營銷學》課程案例教學質量的思考[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0(3)
[3]武靜.市場營銷案例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11)
[4] 彭筱星.案例教學法在市場營銷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6)
[5]李益民.《國際市場營銷學》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10)
篇2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物流學概論 應用
物流學概論課程的教學注重知識和實踐相結合,這樣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就變得越來越重要。從物流學概論課程目前的學習狀況來看,學生要在較短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時教師采取單純的講解也會使課程變得非常枯燥,因而案例教學法在該門課程中的應用就被提上了日程。
1 案例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
1.1 案例教學可以擴展視野并開發學生潛能
案例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物流學概論理論知識點學習的興趣,加深對物流相關理論的理解,從而啟蒙并引領學生對物流管理的入門與認識。案例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交流與獲取,學會通過傾聽其他人的意見、觀點與評論,進一步地思考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并進行主動的自我學習與研究。例如我在講授物流管理的意義這個知識點時,我就加入了關于北京現代汽車物流管理的案例,使得學生不僅理解了物流管理的意義而且也擴展了對于汽車企業物流運作的認識,不僅擴展了學生的視時視野而且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
1.2 案例教學有助于學生理解抽象物流理論
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使得學生不再是被動地聽而是積極地參與思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與他人溝通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具體案例的閱讀分析,把抽象的原理、概念進行具體化。比如我在講授物流流通加工這個知識點時,我就展示了關于阿迪達斯公司物流流通加工的案例,使學生比較形象直觀地理解物流流通加工的運作,使得流通加工這個物流的專業運作變得異常的生動,易于理解,好與過多的語言描述,學生的反響非常好。
2 案例教學法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經典案例太少
由于物流管理專業是一個新興的專業,相關的教學資料比較少,其中適合做課堂教學的物流案例不多,尤其是經典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物流學概論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案例大多是通過關鍵詞在互聯網上進行搜索而得到的,案例的數量有限且經典案例太少。例如,我在講授裝卸搬運運作這個知識點時,可以查得到的案例就非常的有限,沒有非常有針對性的企業案例,若查得到的案例也是運作不專業,沒有體現物流學概論中的相關理念,并且多數裝卸搬運的案例介紹得很簡單,這就造成了案例教學法在該知識點中不能很好地應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案例就有了很大的難度。有的案例離學生生活很遙遠,專業術語太多,過于生硬,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導致學生參與案例分析的熱情不高,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造成了“曲高和寡”的局面。
2.2 案例的時效性差
目前物流學概論教學中在互聯網上可以搜索到時效性比較強的案例,其可靠性比較差,數據不是很準確。并且企業實踐的發展非常快,尤其是隨著現代物流的發展,課堂討論的陳舊案例已經過時,課堂上討論的案例已經不能反映物流管理與運作發展的實踐,對學生走出學校進入企業的指導性就顯得不足了,不具有指導性與前瞻性,這些都不利于學生未來發展。比如我講到一個有關于沃爾瑪配送的案例,案例中所述沃爾瑪在中國大陸地區只有兩家大型的配送中心,其實目前來看已遠遠不止兩家,所以在時效性上不能真實地反映實際的運作,對學生們造成一定的誤導,不利于學生全面而真實地理解沃爾瑪的物流運作,明顯具有滯后性。
2.3 案例介紹殘缺不全
由于案例介紹不完整,教師不能很好地了解案例的詳細內容,斷章取義,進而在指導學生運用理論進行案例分析上存在難度。比如我在講授物流配送這個知識點,引用了一個在互聯網上查到的有關于“送鮮花一樣送啤酒”的案例,因為相關的企業背景殘缺不全,且沒有深入過這些企業,就不能靈活運用這個案例來分析抽象的物流配送理論,從而使得這個案例在課堂教學上存在一定的難度。在教師不能深入理解案例的情況下,案例分析課就變成了案例講解課,一個字一個字的去解讀案例是沒有效果的,從而也使得案例教學法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3 應用中的解決對策
3.1 深入物流企業搜集最新素材
物流專業教師應該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多深入到物流結點企業中去,有針對性地在企業實踐中搜集課堂教學所需要的最新案例,專業教師到企業運作實踐中去,搜集物流企業中最新的案例資料。同時學校需要加大力度搭建企業實踐平臺,加大投資,建立相應的物流企業見習與實踐基地,使得教師有機會、有時間深入到企業中去,更好地充實教學,做到教學相輔。比如我們學校就建立了大量的物流實踐基地,不僅專業教師有機會去深入到物流企業,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課上的見習,五·一、十·一的社會實踐深入到物流企業中去,在做中學,達到一個教學相輔的效果。
3.2 定期邀請企業物流管理人才到學校做報告
學校邀請物流結點企業的專業物流管理人才走進課堂,將其多年的物流管理實踐經驗向學生做以介紹,讓學生直接和物流企業物流管理人才面對面地交流。物流管理人才的企業管理實踐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專家們在管理過程中的親身體會,會促使學生運用所學到的物流管理理論對物流企業的物流現狀進行分析,針對性強。例如我校在每個學期都會邀請知名的物流企業經理與中高層管理者到學校來做報告,學生可以通過聽講座更多地了解到物流管理實踐,在與專家一問一答中更深入地體會到課堂上案例分析的相關內容,效果很好。
3.3 科學且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
物流學概論課程案例選擇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在物流學概論教學案例選擇上,要與課程的相關教學內容關系密切,盡量避免泛泛而談或過于冗長的內容, 以防止案例討論中出現達不到應有效果的局面。在案例資料上應注重豐富和詳盡,要有相當份量的材料,案例中的數據資料應當基本符合邏輯和規律,防止因材料不足或不當理解將分析與討論引錯方向。
②在案例資料的表現形式上要做到簡潔醒目。可采用統計圖表、流程圖等方式,盡可能地調動學生運用所掌握的分析方法,深入且細致地分析案例資料。
③在案例結構上,可以按案例資料的原有狀態做簡單陳述,但不要對學生做太多的限制,可以做適當的引導,這樣有利于學生對于案例的探索與理解。教師最好按相關的順序對資料做結構編排,使資料本身具有規律性。同時要注意案例的長度適當,否則學生的興趣會大為減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4 培養學生強烈的主動參與意識
物流學概論課程案例教學要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學生積極地參與。
首先在課前教師要盡量將案例提前下發給學生,學生在課前要仔細閱讀教師提供的案例材料,進行認真分析與思考,并得出相應的結論。其次學生在課堂上要積極發言,進行辯論與分析。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在參與中可以從中得到訓練,加深理解。
總之,“案例教學法”有助于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同時也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最終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案例教學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促進物流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和加強素質教育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鐘波蘭.案例教學法在物流管理教學中的運用的運用[J].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1.
[2]劉雙.案例教學若干問題的辯析[J].教學與管理.2003,(6):31—32.
[3]鄭文昭.試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成人教育,2006,(11).
篇3
關鍵詞:教學法;法律;課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6-0275-02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傾向于系統完整地講授法律制度理論知識,學生習慣性地、被動地接受和記憶這些被視為“圣經”的制度與理論。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校各法學院系紛紛學習國外先進經驗,開始注重案例教學,編印案例教材,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批判精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長期以來,案例教學仍然局限于這樣的一種傳統模式:講授-案例-講解,并未能讓案例發揮其能動作用。
一、我國傳統案例教學法的弊端及新形勢下教學方法的發展趨勢
1.我國傳統案例教學法的弊端。我國傳統的案例教學法,一般采用的是將講解和案例連續進行的方式,即“講授-案例-講解”的案例教學模式。相對于枯燥的理論堆砌,這種結合案例的教學方法有其先進之處,但在本質上并未改變理論堆砌的狀況,而只是在后續階段加上了案例,使之從表面上看起來接近于西方的案例教學法。教學中,教師要么先講解理論再以案例鞏固,要么階段性理論講解完后,以案例作為加深印象的環節。這樣的傳統案例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弊端:(1)案例永遠是和授課內容分開的。對于大多數學生尤其是高職層面的學生來講,這一種教學模式,需要學生將知識和案例對號入座,某種程度上,造成了案例和教學內容的脫節,達不到教學效果。(2)案例永遠和職業環境脫節。大多數法律專業教學中采取的都是教學案例,來自于各類教科書,是“為了教學而教學”編寫的案例,和職業環境嚴重脫節。學生既感受不到職業情境,也不能理解真正的職業任務。(3)學生永遠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傳統的案例教學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理論后,被動地將理論與案例掛鉤,這是最大的弊端。案例教學之所以被眾多大家看中引入中國,在于其精髓就是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但我國長期以來這種講解后案例的所謂案例教學法,嚴重違背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宗旨。
2.新形勢下法律專業教學方法改革的發展趨勢。基于這一現狀,近十年來,不斷有學校與一線教師開始摸索一些新的形式的案例教學方法。在這些研究中,大家不約而同地看到了目前我國傳統案例教學方法的缺陷,并探索了一些新的方法。在不斷出現的新方法中,最根本的宗旨就是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為教學的追求、以最大化的教學效果為教學目的。具體而言,法學教育,尤其是法學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教學方法,體現出如下趨勢:(1)傳統的先講授后講解已經不適合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需求,應該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與能動性。傳統的先講解后案例的方式,學生在整個學習中處于被動地位,學習積極性無法提高,需要有新型的案例教學模式來予以突破。(2)教學案例的設計不應脫離實踐,應該能夠和職業角色及具體任務相結合。所選取的案例應來源于實踐中本課程領域或學科領域具體的角色,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能通過對案例的解決,來仿真式地接觸實踐。(3)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問題引導應成為教學環節設計的核心。案例的展開應摒棄傳統的先敘述后問題的方式,整個案例的設計應以角色為前提,以問題為主線,通過情節的展開、問題的拋出,來一步步引導學生主動進入思考模式。(4)在教學評價中,應注重過程的評價。在整個教學中,倡導的是學生的主動和創新思維以及參與程度,因此過程的評價應是最重要的。
二、“六步案例教學法”的基本理念及內容
六步案例教學法是作者在6輪的刑事訴訟法教學中摸索和總結的一套新型教學方法。其具體內容為:
1.六步案例教學法的理念。六步案例教學法最基本的理念在于三個方面:(1)最大限度地與職業情境結合。在教學方法上,實現“職業任務進課堂、職業案例進課堂、職業角色進課堂”的三進理念。在教學方法具體運用中,首先對于案例的選擇,就要求教師應自己根據在律師工作等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自己編寫最貼近職場的教學案例。其次,在案例編寫中,引入職業角色,使學生在學習中具有“扮演”感覺,能夠有“身臨職業情境”的感覺。(2)案例與教學內容的結合上體現高度同步性。具體而言,在教學中,運用一個實踐案例,設置一個職場角色,然后將教學內容分解為若干職業任務,交由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解決。案例即任務、問題的解答即教學內容的完成,實現同步性。(3)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六步案例教學法在理念上,以促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終極目標。因此,在教學環節設計上,通過小組討論、拓展提高、課后實踐任務的完成等環節,能夠最大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六步案例教學法的具體內容。六步案例教學法是指“案例導入,設置角色-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分組討論,完成任務-師生互動,知識解析-拓寬視野,拓展提高-課后實踐,鞏固深化”的六步法教學模式。
第一步,案例導入,設置角色:在第一步中,以一個能夠貫穿教學內容的設計案例為引導,導入一個職場角色;在這一部分,對案例要求是能夠切合職場并且能夠貫穿教學內容的;對職場角色,要求必須是以法律職業人為主,能夠使學生產生強烈的仿真訓練的感覺。
第二步,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在第二步中,根據所設計案例的案情進展,提出若干問題與任務;在此部分,問題與任務對應的即是教學的內容,但是通過任務形式出現,能夠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步,分組討論,完成任務: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并記錄;在此部分,學生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完成任務。討論的過程,既是對思維、語言和辯論能力的訓練,同時,任務完成的過程,也是學生自主學習教學內容的過程。
第四步,師生互動,知識解析:教師根據學生代表回答情況,進行知識解析,并形成師生互動;在此部分,首先,學生代表回答問題,教師根據之前討論和此時學生代表回答情況予以記錄,形成過程評價中教師評價的依據;在學生代表回答完畢后,教師歸納學生代表回答情況,并對相關知識點有重點性地進行講解,并給出前述案例的答案。
第五步,拓寬視野,拓展提高:在此部分,介紹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前沿信息,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分析與思考問題的能力;法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學科,不斷會有新的法律法規及理論出現,教科書中的內容難免有落伍之處,同時,對于國外一些法律理念,高職層次的課本也不會涉及,但這些內容對學生法律修養的形成至關重要。在此部分主要由教師補充此類信息。
第六步,課后實踐,鞏固深化:在此部分,教師布置課后實踐性作業,要求學生以實驗或課后論文等形式完成,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深化。傳統作業都是以問答選擇或案例解答等習題形式出現。六步案例教學法要求學生完成的實踐性作業,必定是以職業情境為基礎的。
三、六步案例教學法的創新之處
六步案例教學法在刑事訴訟法教學中形成了一個以“角色設置、問題引導、過程評價”為核心的新型教學模式,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教師填鴨為教師引導,變遠離職場為引進職業角色、仿真職場情境練習。主要特色與創新之處如下:
1.改變目前學習的現狀,將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六步案例教學法旨在通過教學環節中參與環節的設置,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在整個的教學中,教師成為一個引導者和互動者,讓學生在整個任務的解決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自行去發現與解決問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2.以“角色設置、問題引導”為核心,形成科學有效的教學環節,設計實用的教學案例。為解決目前教學中案例老舊或者脫離教學和脫離實踐的現狀,六步案例教學法要求編寫的教學案例必須能貫穿大部分教學內容,將職業任務融入問題中,將職業角色引入案例中,形成完全與教學內容同步切合的教學案例。
3.探索科學的過程評價體系。傳統法學專業考核方式為以各種題型的期末試卷,進行一次性考核。六步案例教學法在教學環節設計中引入小組討論、小組互評和師生互動,因此在評價方式上實現了多樣化與過程性考核。學生最終成績以小組互評加教師評價加期末考核作為最終判定成績的標準,
4.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通過提前布置任務和課后實踐任務,但又不局限于傳統的作業題,使得學生的思維與解決問題能力不僅在課堂上,而且在課后得到鍛煉。
四、六步案例教學法在法學其他專業課程教學中推廣的可行性分析
篇4
關鍵詞:現場教學;三化四現場;三學兩講解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4-0205-02
一、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提出及教學原理
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現場教學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及其干部院校深受學員歡迎。教學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上開展或實施,教學地點在教室往往被稱之為課堂教學。作為教學地點的“現場”以及作為教學環境的“現場”,實物形態和環境背后還深深地刻著歷史的進程和時間的脈絡,這里的“現場”提供了教學的素材。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有賴于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主要是來自學員的親身體驗、感受和交流。把“現場”素材加工為教學案例,將案例教學方法融入到現場教學體系中,通過對案例的解讀、研討,尋找領導干部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干部教育培訓從知識傳授型向問題解決型轉變。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是指教師使用案例,以團體小組討論、角色扮演和撰寫案例等方式來增進成員之間的對話,引發參訓學員省思,增強實際練習的經驗,以及引導學員使用某種特別的思考方法的教學方式。
二、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特點
1.案例素材豐滿。和一般案例教學一樣,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也必須撰寫案例,提前發放給學員,但案例內容和傳遞給學員的教學素材則更為豐富。一方面現場本身就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素材,另一方面案例撰寫過程中更多關注到現場素材的不足之處以及學員在現場感性認知基礎上對教學素材的更高要求,從而使案例更為豐滿。
2.信息獲取直觀。直觀性主要體現在學員獲得信息的渠道不只是來自案例及教師的教學導入,還來自學員從現場的觀摩體驗、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的介紹等。此外,和一般案例教學不同的是,案例研討的教學地點不是安排在學校教室,而是設在了現場教學基地的會場,所見所聞都能獲得大量的教學相關信息。
3.互動研討多元。一般案例教學互動研討能夠實現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間的相互啟迪和提升,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還引入了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能夠實現教師、學員及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三者間的互動研討,實現教師與學員、教師與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學員與學員、學員與現場教學基地工作人員的相互啟迪與提升。
三、我院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當前,我院在“五月田”有機農場實施現場教學,將案例教學的形式融入到現場教學中,開啟了現場教學形式創新新篇章。在“五月田”有機農場案例中,現場教學將教學地點設置在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是教學地點,是教學素材,也是教學案例。
干部教育培訓實效性有賴于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主要是來自學員的親身體驗、感受和交流。把“現場”素材加工為教學案例,將案例式、情境模擬、研究式等教學方法融入到現場教學體系中,通過對案例的解讀、研討,尋找領導干部解決問題的方法,實現干部教育培訓從知識傳授型向問題解決型轉變。
現場教學流程設計必須按照三個基本思路來探討。一是現場教學流程設計是講授式、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組合,不能把現場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隔離、割裂;二是現場教學流程設計要根據教學對象差異、教學目的差異體現“現場教學”教學的層次性;三是現場教學流程設計中“現場”體驗是環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現場教學”在形式上的“標簽”。從“現場是教案”的語境理解,任何一個現場教學流程都需要教學教案,即有著現場教學鮮明特色的教案,因而下文不再從“教案”的現場視角開展相關論述。
我院設計了三大類現場教學流程。一是現場觀摩體驗式,“現場”主要提供教學地點。二是現場交流互動式,“現場”既是教學地點,也是教學素材。現場交流互動式流程是在現場觀摩體驗式流程基礎上,融合其他類型教學方式,包括交流式、調查式、訪談式等,如目前在蔣巷村開展的現場教學流程。三是現場研討分析式,“現場”是教學地點,是教學素材,也是教學案例,如目前在“五月田”有機農場探索的現場教學流程。
案例式教學需要關注三個細節:一是至少提前1天把案例發給學員;二是需要與培訓主辦方提前溝通,讓培訓主辦方協助我院實施好教學;三是現場教學組織與控制。
四、現場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應用
1.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案例教學中,教師的職責仍然是傳道、授課、解惑,但角色定位是導演,由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變為組織引導者。案例教師就是使教學發生的人,其主導作用總的體現在對案例教學目的的設計、教學案例的編寫和選擇,案例展現形式的確定、案例分析討論的組織以及對學員發言的點評、總結、歸納等環節。教師作為導演首先要選擇好的劇本,即符合需要的案例,然后使學員入場,進入被描述的管理情景現場;接著要使學員入戲,扮演管理者的角色,探索組織成敗得失的經驗與教訓,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問題。在案例討論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具體體現在導氛圍、導注意力、導問題、導結論的“四導”上。
2.調動學員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培訓班學員的積極性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重要因素。要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教師必須對案例研討問題設計上做到“三結合”。一是結合學員特點,針對我院培訓對象各級各類的領導干部,年齡跨度大、崗位跨度大、級別跨度大,專業儲備、知識儲備、能力儲備及學習風格等差異,現場研討要根據每個人的差異、每個人對自身的理解、每個培訓班學員的特點來選擇善于提出富于啟發性的思考題,使學員有深入思考、發表意見的廣闊天地。二是結合干部教育培訓特點。我院作為一所以基層干部培訓為主要定位的學院,培訓對象的培訓期通常較短,一般為3~7天,在討論交流中,教師主要通過啟發、誘導,使干部培訓班的學員以行政決策者的身份進入“角色”,獨立研究案例中描述的情況,為解決存在的問題做出決策。三是結合教學目的,要結合現場教學目的,善于引導學員圍繞案例展開分析、研討,避免脫離主題的“泛議”,要善于發現學員發言中的差異、矛盾和不同觀點,并及時明確指出,引導大家討論、辯論。教師要認真聽取學員的發言,了解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分析和判斷,必要時可挑出關鍵的問題讓學員辯論,以調動積極性。
3.案例教學的總結。現場討論的小結決非“即興”發言,教師事前要做好充分準備,要圍繞研究案例所要解決的問題,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進行深入分析,并注意充分反映討論中學員的正確意見和閃光思想,對其認識的偏頗,則應明確提出,適當剖析。簡而言之,現場案例教學對教師有以下三個基本要求:第一,要充分準備,即資料的占有要豐富,教學過程的設計要縝密;第二,對現場的控制和對學員的引導要恰當,如調動學員的積極性,控制時間,控制研討的方向,等等;第三,對研討進行總結和概括,課下補充相關理論。
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基礎,編寫現場教學案例是進行現場案例教學的邏輯起點。我院雖然整理了一些典型案例作為案例教學的內容和參考,但是整個案例庫的案例還沒有細化,案例庫的更新機制還沒有建立,不能很好的適應現場教學的需要。現場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是干部培訓方法的一種創新。通過對現場案例的教學,學員們既加深了對課題教學的理解,又身臨其境地了解到當年發生事件的全過程,有助于開闊學員在以后的工作中的思路和方法,增強其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我院應該大膽實踐,認真總結現場案例教學的經驗,探索現場案例教學的規律。
參考文獻:
[1]陳玉蕓.高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探討[J].大眾科技,2008,(07).
[2]陳敏.高職院校案例教學的應用現狀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5,(10).
[3]周海燕,王麗輝.淺析案例教學對教學效果的提升[J].石油教育,2009,(01).
篇5
關鍵詞 報關實務 案例教學實踐
一、《報關實務》教學現狀
伴隨我國外貿進出口業務的增加,尤其是天津濱海新區的蓬勃發展,報關員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以往的國際貿易專業都重理論而輕實踐,因此國際貿易專業有必要開設報關實務等實踐類課程,以提高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海關報關實踐能力,從而能夠成功獲得報關員資格認證。報關員是技能型的崗位,除要求畢業生具有一定的外貿進出口、報關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外,更需具備熟練的實務操作能力。然而,我們發現目前的報關實務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學生認為這門課程的知識繁雜,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無味,而講授《報關實務》的教師則感到由于知識點較多,手中的教材缺乏實際案例,通過相關網絡資源也難以找到適合教學的案例,所以備課難度較大,我們結合報關實務課程的特點,深入分析,認為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報關實務相關課程知識之間缺乏聯系和交叉,導致學生知識條塊分割,難以融會貫通,統籌利用。報關實踐操作需要綜合運用所學到的國際貿易知識、國際貨物運輸知識以及報關知識,而目前的教學按照書中固定的章節進行,海關監管貨物各自獨立,難以系統化,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差。
(2)報關實務教學重理論輕實踐。涉及眾多的復雜的貨物報關流程,有其不同的特點,而目前的教學僅僅是書本中報關程序的再現,沒有直觀的形象的信息,很難使學生掌握實際的報關流程,而且過于理論化的教學,也使得很多學生雖然學完報關實務,仍然不懂實踐操作。
二、《報關實務》課程案例教學研究思路
提升學生的進出口實踐能力是當今社會對國際貿易本科的基本要求,是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需求,實現自身價值的保障。本研究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出發點,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為目標,構建了重要知識點,案例庫和實景流程課件為主體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重要知識點是實景課件和案例庫的理論基礎,案例庫綜合了海關監管貨物的特點及報關流程該體系,啟發學生理解進出口報關的操作實踐,最后通過實景課件和習題集鞏固強化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掌握,從而成功提升學生報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報關實踐操作能力。如下圖所示。
三、《報關實務》課程案例教學研究內容
(一)《報關實務》重要知識點總結
本課程具有知識點多、知識關聯面廣、實踐性強等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實踐經驗缺乏,感性認識不足,知識面狹窄等原因,對課程內容的接受困難較多,成為課程學習的難點。重要知識點是實景課件和案例庫的理論基礎,結合歷年報關員考試真題和實踐操作,課題組總結了所有的海關監管貨物報關流程(包括一般進出口貨物、保稅加工貨物、保稅物流貨物、特定減免稅貨物、暫準進出境貨物和其他海關監管貨物)的重要知識點,這樣便于學生系統的掌握海關監管貨物的報關流程,啟發學生基于重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式學習、從而對海關監管貨物的報關流程有初步了解。
(二)《報關實務》案例庫
報關實務課程重點介紹不同海關監管貨物的特點及報關流程,內容繁瑣復雜,目前的教學按照書中固定的章節進行,不同的海關監管貨物是完全割裂開的,使得學生難以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差。因此,有必要引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案例教學,案例教學是結合理論和實踐展開的,而且一個案例往往包含眾多的知識點,與書本理論教學相比,較易為學生接受,并且一旦學懂之后,將比傳統教學得到的知識更加牢固。傳統教學,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案例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對報關實際流程的分析,發現案例中蘊含的報關相關知識,能夠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筆者基于重要知識點廣泛搜集海關進出口監管過程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報關實務案例資料,為《報關實務》案例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并在此基礎上確定了案例庫的具體內容。對案例素材等資料進行分類匯總,精心斟酌、去粗取精,選擇綜合性強,包含眾多海關監管貨物知識點,并且較為典型的案例素材,加入案例描述和案例解析,制成貼近海關監管貨物報關實踐的PPT形式,共完成35個案例的編制。
(三)《報關實務》實景課件及習題集制作
報關實務課程的核心在于提升學生報關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應從原有的重理論概述,逐漸轉變到對學生技能培養。將課堂教學的內容落實到“實務”上。本研究構建了重要知識點,案例庫和實景流程課件為主體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案例庫綜合了海關監管貨物的特點及報關流程該體系,啟發學生理解進出口報關的操作實踐。為了進一步鞏固案例教學的效果,強化學生的理解,課題組編輯制作了針對海關監管貨物報關流程的習題集。搜集、拍攝并整理了海關監管貨物的相關圖片,系統歸納總結了不同海關監管貨物報關流程,完成了PPT形式的實景課件。通過實景課件的展示,便于學生形象地掌握報關實務重要知識點,提高學生報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報關實踐操作能力。
四、結論
本研究已經在我校《報關實務》課程中進行了推廣和應用,成功的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在近年的學生評教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今后,筆者將會根據海關監管的新變化,繼續補充完善實景課件和案例庫。近年來,國際貿易專業開設了大量以提升學生進出口實踐能力為目的的專業課程,比如《報關實務》、《國際貨物運輸實務》、《進出口單證實務》等,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同樣可以應用于上述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去,構建以理論知識為基礎,案例庫和實景課件為主體的教學體系,以切實提升學生的進出口實踐操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陳龍江.普通本科院校報關實務教學中的困境與化解之道[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09,(11).
篇6
關鍵詞:技術案例;案例分析;建構;活力課堂
一、巧借生活性的技術案例,建構活力課堂
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的記錄員,而是主動的建構者,他們根據先前的認知結構主動地、有選擇地知覺外在信息,構建當前事物的意義。在教學中通過技術案例教學后給出一定的問題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先前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和經驗,對后來的學習才是深刻的、有效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技術案例分析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活力課堂。
巧借技術案例1:在“設計的一般原則”教學中,我通過手機變遷的技術案例創設情境把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創新、實用、經濟、美觀、道德、技術規范、可持續發展都融入手機變遷這一技術案例,通過一個技術案例達到通觀全局的作用,因為手機是學生非常熟悉的日常生活通訊工具。
在教學過程中我采用提問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提問問題銜接自然,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把設計一般原則的七個原則利用手機變遷這個貼近學生生活的技術案例進行教學使學生輕松掌握所學重難點知識,因是學生熟悉的技術案例,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所以在教學中巧用技術案例可以輕松地解決學生所學重難點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選擇技術案例時要注重基礎,聯系實際,盡可能考慮全體學生都熟悉的內容,針對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基礎和興趣愛好,選擇貼近生活的事例,讓學生感受技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這樣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對技術的興趣,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技術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使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讓學生的情感在生活氛圍中得到陶冶,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構建活力課堂。
二、巧借趣味性的技術案例,建構活力課堂
給學生提供開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強的、參與度高的技術案例,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新的課程理念也將不再首先強調是否向學生提供系統的知識,而是更為關注的是是否向學生提供具有技術思想的技術案例,包括他們生活中的技術案例,他們感興趣的技術案例和有利于他們學習成長的技術案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巧用趣味性的技術案例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
巧借技術案例2:作為教師,我在教“流程與設計”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要把大象放到冰箱里分哪幾步,作為引課問題引入課堂,因為這節課學生要學流程和構成流程的兩個要素,學生對于這個無厘頭的問題當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有的說冰箱太小放不下大象,有的說大象活的要放冰箱里是不可能的,有的說把大象殺了分成小塊放入冰箱等,答案五花八門,討論爭論聲此起彼伏,課堂氣氛相當活躍。于是我抓住機會趕緊播放的小品《鐘點工》片段。看完小品所有學生都爭著回答“把冰箱門打開,把大象放進去,把冰箱門關上”,通過觀看小品這個無厘頭的問題迎刃而解。雖然這是幽默笑話,但是學生在哄堂大笑中明白“時序、環節、步驟”這些流程要素和流程含義,把大象放到冰箱分哪幾步這個流程雖然滑稽但流程步驟很清晰,學生立馬就知道流程就是為了一定目的去做事情的順序,做事情要有步驟,要有先后順序,把大象放冰箱有三個環節一清二楚,自然而然地就不知不覺認識了流程和了解了流程含義,理解了流程二要素時序、環節,于是乎流程這一重點知識在這個幽默搞笑的趣味性視頻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巧用趣味性技術案例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但在課堂教學中巧用社會熱點的技術案例往往可以引起師生共鳴,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
三、巧借熱點性的技術案例,建構活力課堂
巧借技術案例3:在“技術性質”“控制與設計”教學中,我就利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機器人這一熱點性技術案例構建課堂教學。
2016年中央電視臺的猴年春節聯歡晚會的新意依舊不少,比如在歌手孫楠演唱《心中的英雄》時就安排540個機器人同時登臺表演,一出場就博得了全場觀眾的狂熱喝彩,當節目演進過程中,機器人陣營拼出“沖向巔峰”四個大字時,更把氣氛推向了。
熱點性技術案例的引用往往可以引起師生共鳴,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巧借技術案例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能夠構建高效活力課堂,但是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完美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學生水平和教學條件等,采取最適宜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各種教學方法相互交叉,需要對其綜合考慮。
巧借技術案例教學法,同樣需要發現、體驗,對技術案例中涉及的具體問題也需要進行分析與解決,只有這樣才能構建高效活力課堂,才能把課堂教學推向,教師才能教得舒心,學生才能學得快樂。在通用技術教學中巧選巧用緊貼學生生活、生動有趣、聚焦社會熱點、體現學科特點、發揮教師特長的技術案例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構建師生互動、與時俱進、技術含量、教學相長的高效活力課堂。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審計學教學模式研究實踐案例
依據課程教學要求,結合授課對象特點,選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審計學》課程作為經濟管理學科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一般為相關專業三、四年級本科生開設,屆時學生已學習過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具備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并具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這為筆者開展基于《審計學》課程的多樣化教學模式提供保障。鑒于《審計學》教材涵蓋審計理論與實務的內容設置,結合《審計學》課程教學特點,筆者嘗試采用多樣化教學模式開展相關章節的教學實踐,即研究型教學模式、實踐型教學模式、案例型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審計學》課程的研究型教學模式
1、研究型教學的基本流程
研究型教學的基本流程包括:(1)確定教學目標,即教師根據教學目標, 篩選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素材,構造特定情境, 向學生提出待研究范圍, 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需探討的問題;(2)設計研究過程,它是研究型教學中一項基本任務,借助目標分析掌握學生對給定研究主題能夠做什么,以及達到何種程度;(3)學習成果展示與評價,即在上述研究完成后,要求學生以課堂討論或其他形式交流研究成果, 并對不同意見進行探討,在該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觀點沖突等, 并作深入細致地思考。
2、《審計學》課程研究型教學實踐
《審計學》課程開篇幾章,理論性較強,僅只依靠教師講授一種方式,難免會使學生有《審計學》課內容枯燥之感,不能激發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筆者對《審計學》課程第三章審計規范體系這章開展研究型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主題的設計思路如下:
2.1確定研究性學習主題和學習目標――審計規范體系的構成;
2.2設計教學活動過程。具體安排各環節應完成的研究任務和內容, 包括小組內分工、制定計劃、搜集信息、形成結論、撰寫報告、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示研究成果――我國審計規范體系構成和美國審計規范體系構成對比;
2.3提供支持服務。介紹本章需要的學習材料, 包括硬軟件技術、文字材料、網絡資源及其他資源。
2.4確定評價的指導思想,設計和制定評價表。通過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 規范、控制研究性學習的各個環節, 以實現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和教師預期的教學設計目的。
此外,授課過程中, 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和學術界的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布置寫作小論文。論文需要學生花一定時間去閱讀和查詢資料, 然后對資料進行整理, 再把自己的想法結合所查的資料寫成論文。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鍛煉閱讀和寫作能力,鞏固所學知識。
二、《審計學》課程的實踐型教學模式
1、實踐型教學的界定
對于實踐型教學,一方面指學科問題的生活化、情景化及社會化,另一方面指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生活實踐。知識來源于實踐,應用于實踐,實踐認識再實踐是人類認識的兩次大飛躍,要發展學生思維,實踐在其中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審計學》課程設置應將本學科與學生的學習實踐、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按照學生的實踐整合課程體系,同時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中發展,只有這樣,我們所培養的人才是實踐性人才。
2、《審計學》課程實踐型教學實踐
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課堂實踐平臺,加深他們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中應盡可能地做到以下幾點:
2.1構建課堂實踐環境。課堂實踐環境應主要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室的建設應仿照實際的工作環境、按照真實的工作過程需要來設計,要配備足夠的設備及實踐材料。會計實驗室應具備電算會計應具備的軟硬件環境,以及與會計、審計工作相關的其他物資環境。
2.2課堂實踐教學方式。在多媒體教學中, 教師在演示和講解基本理論的同時, 可以掃描大量的會計憑證、賬簿和報表, 比較真實地再現審計實務過程,這就既避免了單一講授理論的枯燥無味, 同時又滿足了學生急于實踐的心理。在安排學生觀看了演示資料之后,教師應給學生創造條件進行實踐操練。比如,在講授審計工作底稿時,教材中介紹了工作底稿的種類及所包括的各項內容,我在講課中展示了幾種不同類型的真實的審計工作底稿,告訴學生在什么情況下填制,怎么填制,然后讓他們動手填制,這樣做學生就會感到直觀實際,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2.3重視審計程序,重視實踐環節。模擬操作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例如,模擬編寫審計計劃、審計報告,模擬會計報表審計等。這樣的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有利于理論聯系實際。
三、《審計學》課程的案例型教學模式
1、案例型教學的基本流程
案例型教學的基本流程包括:(1)教師準備案例。審計案例選擇的難點主要在于如何選擇那些既符合審計教學目標,又適合學生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教師還可以選取與教材配套的審計案例錄像帶,使得案例教學更加栩栩如生,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2)學生準備案例。學生首先要仔細閱讀案例,然后進行分析,還應進一步閱讀和查找相關資料來支持自己的分析,并做分析筆記;(3)教師組織課堂討論。先請一位同學說明案例,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請其他同學從不同角度分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分別從自身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闡述自己的看法,形成熱烈的探討問題的氣氛。教師則努力把握和指導好案例討論,要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討論的方向,使學生緊緊圍繞著案例的主題;(4)分析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種見解進行評析,學生在充分討論后,應根據自己的觀點寫出案例分析報告,對以前的分析與討論作以總結,加深理解。
2、《審計學》課程案例型教學實踐
案例教學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要求教師要提高課堂時間的利用率, 并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學生可以自由組合, 也可由教師指定小組對案例展開討論, 以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 培養其職業判斷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團體協作能力等。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習題課等時間,專門進行審計案例的講解,通過一些案例的討論,側重解決審計理論與實踐結合問題。如教學中引入“安達信對世界通信的審計失敗”案例,“安然事件”等,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總結分析審計失敗的原因。通過對案例的討論分析,輕松自由的討論氛圍中對審計獨立性、審計風險、審計證據等重點、難點問題有較深的理解。
總之, 發展學生的審計實務技能、增加他們的審計實踐經驗, 彌補學生實踐經驗的缺乏,這是對傳統審計教學進行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高校會計課程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地質教育, 2006 (1),117
篇8
【關鍵詞】國際結算 案例教學法
【基金項目】本文系東南大學成賢學院教學改革與建設基金項目,課題編號:110130007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244-02
1.國際結算課程的特點
國際結算課程主要以國際貿易的支付方式和支付工具為授課內容,要求掌握各種支付方式的特點、流程和風險,會運用合適的支付工具完成國際資金轉移,并利用各種結算規則和慣例解決實際問題。該課程所涉及的知識極為廣泛,是金融、貿易、保險、法律的多邊交叉學科,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由于內容太多、太細,難以整體把握教學深度與精度;而對于從未涉足實務的學生而言,理論教學尤顯空泛。除內容繁雜細瑣外,該課程還需要培養學生實際的業務操作能力。對于習慣了“死記硬背”的學生而言,就顯得相對難以把握,考核時,拿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擬操作這類的大題。鑒于國際結算課程的特點,有必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
2.國際結算案例教學的特殊性
要打破“教師講、學生記”的滿堂灌式教學,就必須將學生置于真實的經濟活動中,讓他們身臨其境地作為某一當事人去思考,因此有必要選用國際結算業務中,真實發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作為案例,采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授課。在國際結算課程中運用案例教學法具有以下特殊性:
2.1案例參與者眾多,涉及內容復雜
國際結算的案例涉及參與者眾多,包括銀行、進出口商、物流企業、保險公司、海關等。這些參與者之間形成了復雜的業務網絡和利益關系,在閱讀案例時首先必須理順關系才能進行討論。其次,案例涉及的業務流程復雜,包括貿易履約流程、貨物運輸流程和結算流程。不同的貿易方式、結算方式和支付工具其流程差異大,同時各流程之間相互影響,因此學生必須梳理案例中的流程。第三涉及的國際慣例多且復雜,案例分析不僅僅涉及結算慣例的運用,還涉及國際貿易慣例和國際商法,因此學生必須全面了解清楚這些慣例才能很好地分析、解決問題。[1]
2.2案例教學是理論與實驗的橋梁
傳統的國際結算課程分為:理論講解和實驗操作。教學中往往把理論講解在前,實驗操作在后,因此學生在學習理論時沒有進行過實驗操作,無法理論聯系實踐;而進行實驗操作時又會忘記理論知識,不能靈活運用理論指導實驗。運用案例教學法后就可以將兩個教學環節連接成整體,通過案例分析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并鍛煉學生綜合運用知識進行實驗規范性操作的能力。案例教學是理論學習與實驗操作的最好橋梁。
2.3充分發揮教師在討論中的引導作用
案例教學的整個過程關鍵點是教師如何推動討論的深入開展,這要求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指導者和推動者,對趨于一致的意見進行總結,對偏離方向的意見進行疏導,讓其回歸正途。如在講解L/C中賣方是否應該接受限制轉船條款時,學生的意見分成兩派,都無法說服對方。這時若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利用“春節放假買票”的例子,讓學生明白為實現貨物按時到達,在運輸存在不確定因素時,采用轉船是最好的方法。簡單又形象地推動學生作出了明智地選擇、取得一致的結果。這個過程教師始終沒有利用權威性去告知學生應如何做,而是利用知識引導推動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思考。因此學生是主體,教師是推動者,這是案例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2]
2.4中英文結合貫穿于整個案例教學過程
該課程案例模擬的環境大多是西方發達國家,使用的語言以英語為主;同時結算活動參與者出具、辦理、傳遞的單證、票據和函電也均使用英文制作,而且存在大量專業術語和簡寫。在進行案例教學時常常遇到由于語言的不同理解而引發爭議的情況,例如某案例中爭議焦點就是該英文的理解“The shipment changed to 150 M/T of Yellow Sesame seeds from Dalian to Rotterdam and 150 M/T of Yellow Sesame seeds from Dalian to Amsterdam instead of original stipulation.”
因此在進行這類討論時必須將原始的英文呈現給學生,而為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英文水平,講授理論和案例討論中教師使用了大量英文,有意識地訓練其掌握專業英語,為其畢業后適應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同時又不可以全部都采用英文授課,對于初學該課程的本科生而言,基本的游戲規則都還不太清楚,如果再加上語言的難度,往往會打擊學習熱情,所以采用中英文結合的方式效果更好。
3.實施案例教學的注意事項
許多教師都曾在國際結算課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案例教學的實施過程來說,主要分成案例教學前的準備、案例的選擇、案例的初步分析、案例的討論和總結幾個步驟。本人在實施案例教學時其過程也是如此,但是為了取得較好的效果,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3.1理論教學是案例討論的基礎
案例教學法是以案例簡介、分析和討論為主體,但是學生畢竟是第一次接觸該課程,許多學生對于基本的結算方式的內涵、特點、各方當事人的關系還都不是很理解。如果貿然地進行案例分析討論只會讓學生手足無措,打擊其信心。因此我認為理論教學還是必要的,并且是案例討論的基礎,必須讓學生牢固掌握。所以,課程安排時在每一個新的章節開始都進行必要的理論教學,之后再通過案例討論加深學生們對于理論的理解和提高運用理論的能力。[3]
3.2 針對性案例與綜合性案例配合使用
案例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一般應選具有代表性、新穎性、參與性和靈活性的案例。而有些案例具有針對性,有些則是綜合性的。針對性的案例往往短小精悍、簡潔明了;綜合性的案例則長篇累牘、錯綜復雜。在進行案例討論時,針對性案例只需學生掌握關鍵知識點即可一針見血、迅速解答,而綜合性案例需要聯系各種知識才可剝繭抽絲、詳細解讀。所以應選用針對性案例來說明某一具體理論、慣例或規定,放在理論教學中穿行。而選用綜合性案例來拓寬學生的思維、全面提高能力,應放在各章結束時進行。針對性案例與綜合性案例配合使用方可各取所長、相得益彰。
3.3典型案例多次回顧、貫穿教學與實驗全過程
國際結算課程中有許多要點是必須讓學生掌握并能運用的,即理論教學和實驗中會多次提到,而這些要點往往都會配有典型案例,這些典型案例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進行分析和討論總結。但是僅僅在課堂中進行討論還不夠,在實驗操作中還應該進行回顧。實驗操作時學生大多是在計算機模擬軟件中進行單據的填寫,為了考核的方便模擬軟件都設有惟一正確的答案。而學生做實驗時也都是在追求答案相符,并不會思考其背后的原因,所以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例如軟件只會給出惟一的匯票填寫方法,而教師可以請學生列出可行的所有方法,并區分其中的風險。這正好和理論教學中該節的典型案例相吻合,因此可以再次回顧典型案例幫助學生完成實驗。典型案例多次回顧、貫穿于教學與實驗的全過程可以反復加深印象,取得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國際結算課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可以很好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抽象的、生硬的概念生動并具體化,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融合貫通,幫助學生畢業后順利從“校門”過渡到“行門”。
參考文獻:
[1]吳磊、戴瑩星.國際結算案例教學探析[J].中國商界,2008年第7期:28-29.
[2]張玉琴.《國際結算》案例教學嘗試[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2004,20(S1):354-356.
[3]周錦.案例教學在國際結算課程中的應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7,3:148-149.
篇9
案例教學是1920年代美國哈佛商學院率先實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成為案例教學法的發源地。在此之后的數十年里,這種先進有效的教學方法漸漸被應用到其他的大學、高中甚至是中小學的課堂中。1986年,案例教學法被正式寫入報告《準備就緒的國家:二十一世紀的教師》(A Nation Prepared: Teachers for the 2lst Century),并大力推崇。1990年以后,案例教學法才傳入我國被推廣運用。
課堂使用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是什么?哈佛大學總結的非常精辟: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討論。而我使用案例教學法的目的主要有五點:
1.了解全球企業的各種資訊,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案例學習的對象往往都是全球頂尖的杰出企業,在教學過程里拓展學生的眼界,鼓勵學生從現在開始努力提高自己,未來加入這個企業,或者成為創造下一個神話的傳奇人物。
2.通過案例學習理解相關的理論知識。理論學習是枯燥的,學生對著密密麻麻的頁面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師生之間也難有互動。利用案例的真實性融入理論,學生通過學習理解理論知識就容易多了,對于學習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另外一方面也要善于吸取、借鑒前輩們的寶貴經驗。
3.給予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機會,讓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案例學習,老師可以更加直接的引導學生思考。
4.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鍛煉學生溝通能力。使用案例教學法的時候,我采取的是隨機小組學習制,每節課按座位就近原則劃分學習小組,共同討論案例,完成課堂任務。通過討論的過程不單可以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改變“我和他不太熟悉,沒說過話”的狀態,也有利于改善班級氛圍。
5.最后一個目的是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隨著一次次的案例學習,學生最先能夠建立一套思維步驟,建立在這個思維步驟基礎上,慢慢的分析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我將分享案例教學的兩個技巧:
第一個案例教學的技巧,給案例化妝,保障產品的吸引力。在案例教學時,我通常都會精挑細選出看著比較有趣比較新鮮的案例,最主要的來源是課本教材,我喜歡選外國作者寫的書作為教材,理論通俗易懂,案例比較新鮮,有針對性。那如果課本案例不合適的情況下,我會選擇課外資料作為案例教學的素材,添加在PPT頁面。
課本案例基本上是在課本章節的開頭,或者結尾。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一兩頁字。基本上在我選定案例教學的素材之后,我會給案例化個妝,讓課本的案例讀起來感覺開心一點。
步驟一,我會選擇先貼上企業的LOGO照片,清晰,直接,一目了然。然后就是公司的背景,如是哪個國家的,它在這個行業的地位如何。還有最重要的,曬出老板或者CEO的照片,在學生樹立遠大理想的時候有個想象對象。
第二個步驟就是案例企業的發展歷程,當然在歷程當中可以穿插各種新聞或者是老板的緋聞,讓整個案例企業的形象更加生動,學生會笑就說明有在聽。
最后一個步驟就是在原有的課本案例基礎上設置2-3個問題,讓學生有更多的討論機會。
案例教學的第二個技巧,用有效的銷售流程來保證產品的銷售額,基本上在案例有了一個好賣相之后,會需要一個有效的教學流程來支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有機會主動的領略產品的美好,從而保證良好的銷售額。
典型的案例教學流程,首先老師講解相關的理論,完成之后安排學生進行案例學習,過了20分鐘,老師開始提問,最后老師點評給出正確答案。
我是按照這樣的流程進行案例教學,首先介紹與案例學習相關的理論作為基礎,然后裝扮案例介紹企業一些背景信息,我會先給學生按照座位就近原則進行分組,安排小組案例學習,老師隨機參與小組討論,進行適當的引導。接著是總結各個組的亮點,熱情的贊美學生是如何有創意,老師太吃驚了等等可以讓學生自信心瞬間膨脹的贊美,讓我的學生顧客覺得哎呀我原來是個人才啊!最后邀請我覺得完成的比較優秀的幾個小組進行發言,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
實際情況是大家歡聲笑語,認真完成各自的任務。大部分時間我會坐在討論組最中間的位置,離她們更近,從姿態的平等開始,我想傳達的是我是你們中的一員,請向我敞開心扉接納我,信任我,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第二點,面對面,一對一的交流是最有效率的溝通方式,我可以直觀的了解并掌控學生討論進度,同時可以很好的引導她們。
篇10
關鍵詞:財務會計;案例教學;財務報表
良好的財務信息決策能力是每個經管類學生的必備素養。目前,財務會計教學以了解會計工作流程、編制會計分錄為主,對于財務報表并不重視。在以往的教學中,財務報表作為單獨的教學內容,在整體教學效果上不突出,不符合應用型本科的要求。只有先從整體上認識財務報表,以“財務報表”為起始,再落腳到財務報表上,才符合目前“業財融合”環境下對業務人員的要求。只有真正理解業務的本質及準則內涵,才能了解報表中每一個分錄的真實含義,才能將會計知識從理論學習轉為實踐。因此,對財務會計的教學改革應側重于財務報表的運用,以財務報表作為學習的開始,最后落腳到財務報表的教學上,把財務報表的案例融合到教學中。
1財務會計教學現狀
目前,財務會計教學以講授理論知識為主,講解借貸記賬法、會計憑證填制等,內容比較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現在的教學改革依賴于案例教學,案例教學一個突出的缺點是不能夠將會計知識進行串聯,有一些會計案例脫離了實際,學生不感興趣。財務會計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1.1教學脫離實際業務
傳統的會計教學方法只讓學生學會借貸的會計分錄,脫離了實際業務,學生基本上只學會了理論知識,不理解財務報表的含義,不知道具體的科目和財務報表的關系。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在實務操作過程中,只能硬套理論知識,遇到復雜一點的問題不能靈活應用。
1.2教學脫離認知規律
目前教學脫離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很多學生對會計的學習比較吃力,易混淆會計科目。很多學生不了解經濟活動的實質,只是機械地記住會計分錄,這不利于以后會計科目的綜合運用,一旦離開學校到了工作崗位,發現業務依舊不會處理,而且會計的準則更新比較快,如果脫離了財務報表,單純地學習準則制度,會讓學生難以接受。
1.3學生興趣不高,學習效果差
財務課程理論性較強,學生常常感到枯燥無味、晦澀難懂。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生動現實的案例,教師也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學生對理論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只是機械地記憶知識,很容易喪失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習效果的體現。
1.4教學方法單一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簡單地學習會計要素含義、借貸復式記賬法原理、幾大類型的業務處理。教學方法單一,一般都是教師講例題,學生練習會計分錄。學生對業務知識的理解比較模糊,處于比較抽象的階段,不太理解會計的整體循環,故急需創新教學方法。
2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改革的意義
目前,會計學的教學改革大多數都是以案例教學為主。案例教學法多是單一的案例,教學的知識不成系統,起到的作用僅僅是增加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吸引力。而采用“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興趣,且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增加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更加接近實務要求。
2.1案例系統化
“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在編寫案例時,要更加注重案例的系統性,不再以某一章節的知識點為依據搜集案例,而是將財務報表項目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每一塊的內容對應的財務報表位置,將知識系統化,并且用同一個案例貫穿教學的始終。
2.2理論與實踐結合
“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改革在原有案例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豐富的公司報表內容,并且在編制報表的過程中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教學時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更加緊密結合,符合應用型本科的教學要求。
3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改革目標
3.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財務會計系列課程以“填鴨”教學為主,學生缺乏主動性。在當下案例教學中,所謂的案例都是單獨一個一個的案例,不能將所有的知識串聯起來。“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法不僅會引入上市公司的案例,還從財務報表著手,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此外,“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還可以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實用化。
3.2提高教學的實踐性
傳統的會計教學把會計理論知識和實務操作知識割裂開,教師單獨講解會計憑證的填制,學生單純學習會計分錄的編制及會計賬簿的填報,這不利于學習知識的系統化,學生的財務會計知識僅停留在理論層次。以“財務報表”為導向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解決了目前財務會計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
3.3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
目前,教學集中于會計分錄學習,一般學校的會計實訓里也多是重復的會計憑證填制業務。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會計教學不再把財務報表的編制作為最后一個課程內容,而是將財務報表的學習貫穿到整個學習環節,這樣更加容易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不僅可以編制報表,還可以簡單地分析報表。
4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改革內容
以金課“兩性一度”的建設標準為指導,財務會計的教學改革以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相結合。在知識與技能方面,需要學生掌握會計實務中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在過程與方法方面,形成一套適合應用型本科教學的財務會計案例庫,設置完善的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改革主要包括案例改革和課程設置改革。
4.1案例改革
目前,編制案例的教師大多是教學崗位的人員,缺少實務鍛煉,且案例都比較老舊,單獨的案例不成系統,不符合“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要求。另外,教師的教學任務比較重,科研壓力也比較大,缺乏時間和精力專注于教學改革上。故改革案例是學校的首要任務。
4.2課程設置改革
目前,財務會計的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沒有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而應用型本科教學要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要在財務會計教學改革中明確學生的位置,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因此,在課程設置上,通過學生建立財務小組,教師講課為輔,能夠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在課程設計時,以小組為單位,采用實務案例,以會計活動為主線,最終形成財務報表。
4.3課程效果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大多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在客觀評價學生學習過程時,要側重于課程三大教學環節的過程性評價,而不僅僅是期末結果性評價。在教學中要適當提高學生平時作業的分值,對最后形成報表的完整度進行考核。課程的評價機制不再是單一的平時考勤加上期末考試成績,而是滲透到學習的過程中。
5財務報表為導向的案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5.1案例編寫
首先,財務會計教研室應組建專業團隊,充分重視案例庫的編寫,成立相應的案例編審委員會,將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和會計教師納入案例委員會,同時聘請會計一線人員以及一些企業的財務負責人參與案例的編寫和審核。其次,做好案例設計的總體布局,結合相關的會計實務活動循環編寫實際案例。在財務會計中的相關課程中明確每位教師的職責。每學期對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案例進行回顧和總結,提出修改建議,經完善后編入相關業務內容的案例庫。已經編寫好的案例及時發送給相關任課教師,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需要不斷提出修正意見,完善案例,要時刻結合會計準則以及財政制度,不斷調整案例的相關內容。
5.2課程改革
整體課程改革可以進行五個模塊的設計。模塊一,學生分組組建公司,以內容比較全面的制造業為主,用同類型的經典的公司報表讓學生觀察,重點引入報表,展示會計信息查找過程和報表項目,講解反映財務成果所對應的報表及其聯系;模塊二,設置過渡模塊或是理論講授模塊,講解基礎會計的理論知識,包括會計科目、借貸記賬方法等;模塊三,日常業務核算,從籌資業務、供應業務、生產業務、銷售業務到利潤分配業務等主要的業務流程,學習會計分錄的編制、會計憑證的填寫、會計賬簿登錄等,在學習業務流程的課程中,要了解日常企業和銀行之間的業務流程,了解票據的形式,并且要熟悉基本稅務知識,學會簡單的報稅環節;模塊四,落腳到會計報表的具體編制方法和分析方法上,將所有發生的經濟業務事實整合到財務報表中;模塊五,結合典型的會計案例,學會閱讀報表、分析報表和決策管理,形成閉合學習思維。
5.3課程內容的具體設置
在課程具體內容設置上,既要滿足傳統教學任務的要求,也要具體實現財務報表的作用。財務會計教學的具體改革思路見表1。
6結束語
目前,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對經管類人才的要求,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財務會計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只有建立以學生為主導,將實務活動貫穿其中,模擬公司情景,以財務報表為學習啟示,落腳到財務報表上,才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好地完成培養目標。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財務會計教學改革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教學的實踐性,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這需要涉及到課程案例改革,課程內容改革以及課程效果評價改革,具體可以從案例編寫、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具體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周瀅.非會計專業以“財務報表為導向”的基礎會計教學改革思考[J].市場觀察,2020(9):50.
[2]高惠.基于“財務報告分析”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當代會計,2020(13):14-16.
[3]任慧敏.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問題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12):69-70.
[4]王曉軍.《財務報表分析》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情況及效果分析——以延安大學為例[J].財會通訊,2020(9):165-168.
- 上一篇:有效教學課堂教學案例
- 下一篇:電影藝術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