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民俗文化范文

時間:2023-09-25 18:25: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西方的民俗文化,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西方的民俗文化

篇1

【關鍵詞】地方戲曲;當地民俗文化;密切關系;粵劇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6-0043-01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地方戲曲是源自于民間風俗文化的土壤開始萌芽生長,同時伴隨著當地的民間風俗而不斷發展和成熟。而地方戲曲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斷豐富了當地的民俗文化。由此可見,當地民俗文化與地方戲曲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相輔相成,而又相互作用。

一、當地民俗之于地方戲曲

從我國戲曲的發展史來看,在戲曲的發展過程中曾多次受到了正統階層的反對與禁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戲曲演出的特點。從當時的情況看來,戲曲的演出不僅會浪費錢財,而且還具有傷風敗俗、影響農事的情況發生。特別是從元代時期開始,對戲曲頒布了禁止的法令。但戲曲卻依然在群眾中廣泛傳播,由此可見,戲曲的產生與民間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時也體現出了當地的民俗文化構成了勞動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地方戲曲依附于當地的民俗文化。每一個地方的民俗文化都蘊含了當地勞動人民豐富的生活文化,而戲曲中文化的產生很多時候都是由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鑄就的。在面向社會的戲曲中,有很多的內容都與當地的民俗文化相關聯,通過對大量民俗文化內容的借鑒,從而使得戲曲染上了深厚的民俗色彩。以粵劇為例,其最初源自于南戲,不僅融合了廣東的昆山腔、梆子等民間音樂形式,同時也有著唱念做打、戲臺服飾等的表演藝術元素。再如廣州荔枝灣所設立的一個傳統粵劇戲臺,不僅有效地把地方戲曲與當地的民俗文化進行了延伸,而且對于傳統的優秀文化也是一種傳承。

(二)戲曲文化中滲透著當地民俗文化。地方戲曲活動在演出過程中,往往會融入很多當地的民俗活動,而且當地的民俗文化是構成地方戲曲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地方戲曲中對當地方言俗語的大量使用也是比較明顯的一個特點,因而使得地方戲曲具有了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

二、地方戲曲之于當地民俗

我國古代戲劇的演出多是在民間的重要節日里,其中以農村表現得最為明顯。戲劇的演出往往需要很多的觀眾,否則將會影響戲曲的演出。而對于居住比較分散、交通不方便的農村,只有靠時代所傳承下來的民間節日方能產生巨大的號召力。因此,民間的節日為地方戲曲提供了便捷的演出平臺,同時,戲曲節目又豐富的民間的節日。

(一)儀式戲劇的產生。反映搬仙、送子等情節比較簡單的節目,往往是與當地的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行喜慶演出的。通過在節日里增加戲曲節目表演,更能夠營造出喜慶的氣氛,再加上一些祝福的吉祥語,這些儀式劇的產生,有效地增強了當地民俗節日文化的儀式感與莊重感,并使得這些儀式節目成為了節日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營造熱鬧的氛圍。地方戲曲的演出主要面對的群體是民間老百姓,由于觀眾群體的特殊性,使得地方戲曲表演時一般會選擇在廣場或者廟會上。廟會通常情況下是為祭祀神靈而設立,選擇在廟會上表演地方戲曲,多為突出節日的喜慶、廟會的熱鬧景象。同時,對于地方戲曲的表演,也多采用夸張的表演形式,例如高亢的唱腔,熱烈的鑼鼓,從而營造出一種熱鬧的演出氛圍,以此來吸引更多的觀眾。

(三)地域性差異。由于我國的民族多、地域遼闊等特點,因而使得中國民俗文化也呈現出非常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正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差異為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影響。中國的戲曲具有劇種多樣、地方特色鮮明等特點。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三百多個戲曲劇種被傳承下來,而地方戲曲的形成融合了政治、經濟等眾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粵劇,也被稱為了廣東梆子、廣東大戲,是廣東省具有代表性的戲曲之一,在粵劇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漢劇、微劇等不同劇種的影響,經過多種劇種的融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并與傳統的蚯文化一脈相承,從而使得粵劇具有了濃厚的嶺南文化色彩。

三、結語

地方戲曲的形成往往都具有非常鮮明的民俗文化色彩,粵劇經過了三百多年的發展,不僅具有了獨特的唱腔與表演風格,同時也沉淀了本身的民俗文化傳統。由粵劇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每一種地方戲曲都是在當地民俗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漸漸形成,并隨著民俗文化而得到了廣泛傳播。與此同時,地方戲曲內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了當地的民俗文化,地方戲曲與當地民俗文化呈現出相互作用、相互輔助的密切關系。

參考文獻:

[1]毛建舟.地方戲曲的傳承與發展探討[J].黃河之聲,2013(22).

篇2

【關鍵詞】湘西民俗;文化翻譯;《邊城》英譯本

一、理解民俗

1、民俗的定義

西方歷史上對于民俗的概念存在四種觀點:文化遺留物說、精神文化說、民間文學說和傳統文化說,其中傳統文化說是西方普遍流行的觀點,即把民俗僅限于傳統之中,將生活中不斷涌現出來的新民俗排斥在外。在前蘇聯,民俗僅指勞動人民的口頭創作。在中國,由于種種原因,過去研究得比較多的民俗現象,也主要是民間文學。(鐘敬文 1998:緒論4)

美國民俗學家多爾遜(Richard Dorson)1973年把民俗(folklore)的“俗”界定為可用“民間文化”、“口頭文化”、“傳統文化”、“非官方文化”等范疇來表達的對象。“俗”(lore)一詞指人民群眾在社會生活中世代傳承、相沿成習的生活模式,它是一個杜會群體在語言、行為和心理上的集體習慣。(鐘敬文 1998:緒論1,2)英語中“民俗”一詞的“民”即民眾,民俗的“俗”即通俗;由薩克遜語中的folk和lore合成的,意思是“民眾的知識”或“民眾的智慧”(烏丙安 1999: 1)。民俗是各種群體的基本的文化構成,是人們日常的、年復一年的、以至時代相傳的生活方式,是人們的基本活動的文化模式;即民俗是群體內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高丙中 2009:導論7)

2、民俗的分類

關于民俗文化的分類有兩種分類方法:綱目式,按照邏輯以大綱同屬細目;平列式,按材料分量定類,不管類與類之間是否具有邏輯并列關系。

中國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1999)將民俗分為:經濟的民俗、社會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藝的民俗。高丙中(2009)將民俗分為三大類8部分:1)物質生活民俗,包括生產民俗、工商業民俗、生活民俗;2)社會生活民俗,包括社會組織民俗、歲時節日民俗、人生禮俗;3)精神生活民俗,包括游藝民俗和民俗觀念。

二、民俗文化的英譯

沈從文作為中國現代鄉土文學作家,他的小說生動真實、豐富具體地體現了湘西古樸獨特的風俗畫卷;可以說離開了湘西民俗,沈從文小說的魅力就會大打折扣。在他的文字里,我們不難從中找到那屬于湘西特有的影子,那里的山清水秀,沉淀著湘西多年文化的風俗民情,涉及到湘西苗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湘西民俗世界,同時也真實鮮活地體現著湘西世界“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本文將根據高丙中教授的三分法,選取湘西特色的衣食住行、社會習俗、價值觀念三個方面的實例,對比戴乃迭和金介甫的譯本,探討湘西民俗文化的翻譯問題。

1、衣食住行

物質生活民俗方面在《邊城》中主要體現在衣食住行上,比如湘西的本土服飾文化以“尚銀,繡花”為代表;服飾是精神的外在符號,銀飾在湘西服飾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潔白無暇的銀質飾器品,象征著苗家姑娘的心地純凈善良,質樸無暇美好,也是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

比如食物“燒酒”是與邊城的人們形影不離的,戴譯作rice wine,金譯作clear liquor,“燒酒”是指以谷物為原料發酵而成的純色酒,在西方沒有這種釀酒方式,屬于中華特色文化,譯作wine即葡萄或者水果發酵的飲品勉強可以接受;而liquor指的是烈性酒,一般是蒸餾得來的,酒精含量很高,當地人民生產水平有限,不能制造出如同西方的“liquor”,金介甫的翻譯不能體現出湘西人民的生產生活。

《邊城》中描寫湘西人家的住房是吊腳樓建筑,戴乃迭將其譯為house built on stilts overhanging the water,再現了這種建筑的構造,讓讀者很容易想象出真實的圖景,認識到當地人民居住環境的特點,再現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而金介甫譯成dangling-foot houses,會讓讀者不知所云,不理解何為“懸掛著腳的房屋”,無法傳遞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點。

2、社會習俗

在嫁娶方面,沈從文以天保和儺送對翠翠的求婚向我們展示了湘西提親走車路和走馬路的兩種習俗,天保選擇走車路,即由他的父親順順做主,請了媒人提了紅紙封的點心很正式的到老船夫家里說媒;而走馬路就是像儺送那樣由自己做主,站在渡口對溪高崖上,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一切由翠翠做主。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求親方式,一種代表了封建的最普遍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而后一種卻比較人性化,更接近于我們現代社會的自由戀愛,而且更具浪漫色彩。

例:車是車路,馬是馬路,各有走法。(沈從文 2011: 107)

戴譯本:Chess has its rules: the castles and knights have to move in different ways. (ibid: 106)

金譯本:In a game of chess, the chariot---the rook---moves one way and the horseman---the knight---another. (Kinkley 2009: 90,91)

“車路”和“馬路”源自中國象棋的說法,與象棋中的走法沒有太大關聯。戴乃迭將其歸化為國際象棋中的名稱,便于英文讀者接受,雖然傳達了意義,但多少流失了中國文化特色,不利于文化特色的保留;金介甫采取中國象棋的譯法,并加以國際象棋的解釋,既利于讀者接受,又能保持特色文化身份,兩全其美。

3、價值觀念

湘西人民拜儺公和儺婆為人類始祖,為人類帶來平安、五谷豐登、兒孫滿堂、凡事興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當地習俗,如遇家有兇事或遇豬瘟、雞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儺神佑福,年終隆重祭祀。《邊城》中船總順順為兒子取名就體現了其中的信仰崇拜。

例:由于這點不自覺的死心,他把長子取名天保,次子取名儺送。天保佑的在人事上或不免有齟齬處,至于儺神所送來的,照當地習氣,人便不能稍加輕視了。(沈從文 2011: 29)

戴譯本:He had a soft spot in his heart for the younger, giving him the name Nuosong, his brother that of Tianbao. (ibid: 28)

金譯本:This unconscious preference led him to name the elder son Tianbao (Heaven-protected), and his younger brother Nuosong (Sent by the Nuo Gods). He who was protected by Heaven might not be so favored in the worldly affairs of humans, but he who was sent by the Nuo gods, according to local understanding, must not be underestimated. (Kinkley 2009: 28, 29)

戴乃迭直接翻譯這兩個人名,并省譯文中關于人名的解釋,這樣在西方讀者看來,這兩個名字僅僅是普通的名字,不會體會到其中深層次的含義,更不會聯系到當地人民的民俗信仰上,無疑是沒有傳遞原文的文化內涵,再現湘西人民的文化身份。而金介甫的翻譯,拼音直譯兩人名,其后添加解釋說明其深層意義,并闡釋這種思想的根源,使得西方讀者能夠體會到當地獨特的民族信仰和習氣,這樣的翻譯很好地保留了湘西民族的文化特色。

三、總結

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步擴大,民族間的差異逐步減少,容易使民俗的文化特色變得模糊,尤其是如同“邊城”之類的處于“邊緣”的少數民族少數人群文化。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民族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征、保持民俗文化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要保持民族文化,首要是保護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受到損壞(李慶本 2004)。在民俗的翻譯上,譯者不能隨心所欲地把西方民族民俗移植到中華民族民俗中,否則就會造成文化身份模糊、錯位的后果(蔣紅紅 2003),反之亦然。為了避免文化替換和篡改,直譯是常用的翻譯方法,適當時候加以解釋說明。然而,民俗鮮明的文化個性及其濃郁的民族特色給民俗文化的翻譯帶來重重困難。明辨文化特色是基礎,這樣才能確保采取恰當的策略,避免文化移植;聯系文化語境,通曉文化背景,再現出民俗文化獨特的韻味特征,重構民俗文化。

【參考文獻】

[1]Kinkley, Jeffrey C. (2009) Border Tow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高丙中.中國民俗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蔣紅紅.民俗文化翻譯探索[J].國外外語教學,2007(3):52-57.

[4]李慶本.全球化語境下文化身份的認同與建構[J].東方叢刊,2003(2).

[5]沈從文.邊城:英漢對照(The Border Town)[M].楊憲益,戴乃迭,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篇3

關鍵詞:日本現代設計;設計影響;日本文化

雖然日本的現代設計在當今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常巨大,引導著世界設計理念和風格的發展方向,但即使在明治維新的早期其任然采用固有的設計方式和風格應用到其設計及藝術領域。雖然日本設計在明治維新后受到西方新藝術運動和工藝美術運動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但是對日本設計的現狀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質上的影響。在1953年以后,日本的經濟快速復蘇并且作為美國的扶持國在其巨大的影響下,其現代設計高速發展并為之后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設計從對西方發達國家的模仿和融合中逐漸鉆研出了一種與本國傳統文化相互包容的設計風格,從西方國家的設計中汲取設計理念、工藝技法和表現形式等元素并結合本國的民俗文化,最終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設計風格。

一、日本傳統設計特點

自然樸素和繁復奢華的對立性,抽象浪漫的形態與現實主義色彩的兩面性造就了日本設計獨特的之處。其的本土的民俗文化的單一特點使得社會各個階層都能包容和理解,具有高度的社會統一性和辨識程度,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能較為容易保留其獨特性和文化特征,同時也能夠方便與外來文化間的相互交叉融合。

二、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背景

二戰過后,日本戰敗成為美國的扶持對象,綜合國力嚴重倒退同時物資資源匱乏,因此對外貿易便成為了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所以國家的經濟命脈直接同設計的好壞相掛鉤。日本政府認識到,在經濟發展中的設計的重要助推作用,因此制定了相關的政策舉措以此來刺激設計的發展。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背景與西方相比而言差異性很大,對當時的日本而言經濟發展的動力就是直接來源與設計。戰后為了開拓海外市場,日本政府必須發展其現代設計以迎合國際市場的需要。

三、日本現代設計發展的關鍵原因

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具有重要的主導地位,政府利用設計來促進經濟發展,并讓其成為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其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為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基礎。在社會經濟和設計的發展中,國家充分認識到設計人才和設計教育的重要性,因此為培養大批優秀的設計人才,政府建立了完善的設計教育體制,讓設計師具有重要的社會地位,也為設計界的長遠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動力。二戰后日本作為美國的扶持國,其現代設計受到美國的影響非常巨大,從設計方面來講美國的文化輸出對日本的現代設計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同時在發展過程中,日本設計對于科技技術的重視和利用,讓其工業設計發展迅速,設計和科技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四、日本現代設計的特點

日本的經濟、政治和設計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使得政府與民間的合作十分密切,為設計界的發展營造了一系列良好的環境和政策。雖然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比較深刻,但是其現代藝術、設計和文化等諸多方面仍是基于本國民俗文化基礎上同外國文化相融合,并沒有完全照搬西方的設計理念和風格。日本設計發展與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經濟密切相關,具有十分鮮明的地域特色。日本民眾喜愛制造標準化、功能多樣、設計簡潔的產品這是由狹小居住空間所決定的,這恰恰與現代設計的需求相契合。日本的資源匱乏以及內在的資源危機也使日本人形成了很強的環保意識,因此最大限度的利用資源和綠色環保的理念成為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重要的思考領域。日本人善于對傳統民俗文化和西方的設計理念進行相互融合和繼承,把西方現代設計的優勢與自己的傳統文化相互融會貫通,對外來文化的汲取包容,并結合自身實際的需要,形成東西文化相輔相成的獨特設計特點。日本設計師非常重視科技對設計的影響,對科技的推崇和運用使日本設計具有高度科技智能化的特點,讓功能和審美高度結合從而使設計始終與社會發展緊密關聯在一起而具有強勁的生命力。

五、日本設計當前時代特點

80年代中期日本的經濟發展逐漸進入低谷,日本的現代藝術設計師們開始關注設計的本質和社會性的問題,并努力通過設計來改善人們的生活觀念,為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積極探索。探索現代生活的新需求,突破傳統與束縛。他們將各種領域的先進的思想相提取出來并融入到設計中,去思考設計的本質,去思考設計與人性、設計與生活的關系。

六、結語

經濟發展促使日本現代設計的發展,從借鑒到自成體系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才開始具有本國的獨特的人本理念進和取得在設計界的重要地位。其成功的發展及風格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國際環境的影響,也有本國政策的因素,設計促進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繁榮,同時也為其社會環境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在發展進程中,沒有摒棄傳統也沒有停滯不前,堅持現代與傳統有機結合相互依托,這是是日本現代設計最重要的成功因素也是最引人矚目的特點。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吳文佳.日本現代設計與日本傳統文化精神[J].藝術百家,2007.

篇4

【關鍵詞】 中國民俗藝術 文化溯源 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國民俗藝術國際論壇”的基本情況回顧

1.1 開幕式及專題報告

2011年10月15、16日,“中國民俗藝術國際論壇”開幕式及專題報告會在北航舉行。此次國際論壇的學術主題為:現代性與民俗藝術、中國民俗藝術的保護與傳承、民間信仰與民俗藝術、現代教育與民俗藝術等。出席論壇有30余位專家學者,分別來自國內及法國、英國、日本的高校與相關研究機構,學術研究涉及社會學、人類文化學、藝術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民俗藝術收藏與研究等方面。

懷校長在開幕式的講話中指出:中國民俗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是充分體現民族精神的文化遺產,是激發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和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研究以及發掘蘊藏其間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是文化傳承和建設的重要使命。

在隨后的專題報告中,田青、鄧啟耀、范華(法國)、大田尚作(日本)等與會專家發表了專題的學術報告,報告的內容涵蓋現代保護民俗藝術的必要性和難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藝術運用到現代的教育當中去以及切實貫徹保護民俗藝術的步驟和方法。兩天的報告聽下來,頗受感動,內心對于民俗文化的喜愛更為強烈,迫切地希望能夠追隨專家學者們的腳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藝術,在即將面臨消逝的民俗文化邊緣能撿起一些文明的碎片。(圖1)

1.2 “超越與創作――移動的古代祭祀壁畫”展覽(圖2)

整個的民俗藝術論壇,最令人震撼的當屬“超越與創作――移動的古代祭祀壁畫”展覽,展出的80幅古代繪畫和200個古儺面具特別震撼人心,這是顏老師幾十年如一日在平時細心收集、整理、修復和裝裱的一些民俗杰作,這也是顏老師收藏的一批塵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畫的精品,這些祭祀壁畫均為傳承下來的工筆畫真跡,跨地域范圍廣闊,包括貴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時間上橫貫明清、民國等幾個時期。內容多為天、地、水、陽四界古往今來的歷史英雄、祖先親眷、神仙鬼怪、動物與草木精靈,包含巫術、道教、佛教、祖宗神靈信仰和儒家教義等文化與情感內容。

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灘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渾厚,各個祭祀壁畫又嚴謹、深沉,堪稱傳統美術的好范本,畫作的精細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顏老師說:“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對神圣美好與他者悉心分享、相互慶賀告慰, 面對天災人禍自我鼓舞、自我療救的人情與人性關懷,展示了前人以藝術方式自娛自樂, 以無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顯浪漫精神, 以藝術創造的方式敬畏生態自然、超越功利實在、延展生命時空、升華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標的恢宏態度。”是的,這些至今仍保留著我們祖先的提問的民俗藝術作品,向我們傳遞著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無盡的想象力。

1.3 沅陵縣原生態民俗歌舞專題展演

民俗藝術論壇還特邀了湖南沅陵縣藝術團于15晚在北航學術交流廳進行了主題為“四季飆歌”原生態民俗歌舞展演,分為“春之聲”、“夏之夢”、“秋之喜”、“冬之情”四季篇章。

沅陵的歌舞藝術表演是集沅陵民間歌舞于一體的一種藝術形式,有酉水船工號子、盤木號子、打夯號子、車水號子,有精彩腔調的山歌演唱,有詼諧的小調表演,有民間喜慶點子,還有古老習俗之舞《哭嫁歌》等。整個的演出把我們帶回到原生態的民間,放縱在山川和大地之間,徜徉在小河和田埂之上,讓我們去感受那種來自于原生態的無窮的生命力和濃郁的民俗風情。

2 民俗藝術的覺醒對設計藝術文化的影響

當下中國的設計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設計屆開始經受日本和歐美設計的影響,模仿、抄襲、嫁接日本和歐美的設計,導致了創新文化意識的匱乏和民族語言的缺失。但隨著現代民族意識的逐漸清醒,民間的元素逐漸被藝術家挖掘,設計業陷入一個茫然的混合發展的狀態。

我們現在不會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樣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設計,因為西方的設計是立足在他們的發展基礎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國的設計,曾經盲目地學習反而使我們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認同感。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設計,都不可能從別的國家移植中的來,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藝術精神的繁衍下成長,都要立足于本國的國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為這些才是文化發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藝術長期發展的基本沃土。一個設計師如果沒有本民俗的傳統文化修養和沉淀,那么他所節后的設計文化只能說是一種比較膚淺的表面的文化,這種嫁接的“無根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只能曇花一現。

篇5

關鍵詞:民國;民俗文化;傳播生態;當代;傳統藝術;藝術傳播

中圖分類號:J02 文獻標識碼:A

一、文化背景與研究意義

作為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中華民國存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其間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出現了新舊大交替和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民國時期堪稱為承上啟下時期。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民國風俗同樣呈現出積極的變革和改良態勢,民俗特色表現明顯。民國時期出版發行的報刊、雜志對當時民俗生活的文獻記載以及民眾的口述記錄等也使得對于民國民俗文化的考察具備了豐富的資料文本。

民國時期反對封建經學、反對盲目尊孔和封建禮教,以嶄新的姿態向陳腐的封建文化宣戰,各種新思潮和新思想伴隨著的發展和新興階級的成長,競相涌入中國,政治、文化、經濟等各方面變革強勁地沖擊中國人的思想觀念。這一時期的社會文化類型呈現出多元色彩,城市文化活動并未全部波及農村,民間文化仍大多固守著傳統的態勢,城市和鄉村的文化差異懸殊。

民國時期的民俗文化正是植根于這種大的文化背景之中。此間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風俗范式必然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具體地說,整個國民生活表現為在封建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一些現代文明結構。隨著西方文明和生活觀念的不斷涌入,民國時期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是那些不合時宜的民俗事象,雖然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被遺棄和禁止,民俗文化更多的則是表現為徒有現代的外殼。社會的不穩定滋長了不穩定的風俗,所以它具有明顯的過渡性質。

相較于清末資產階級的風俗改良運動,民國時期民俗文化的演進正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推進的,而又比清末的改良之風更加徹底。“這種新的社會潮流”被人描寫為:“共和政體成,專制政體滅;中華民國成,清朝滅;總統成,皇帝滅;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槍炮興,弓矢滅;新禮服興,頂翎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盤云髻興,墮馬髻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愛華兜興,女兜滅;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卡片興,大名刺滅;馬路興,城垣卷柵滅;律師興,訟師滅;槍斃興,斬絞滅;舞臺名詞興,茶園名詞滅;旅館名詞興,客棧名詞滅。”①

上述內容,涉及當時人們日常生活禮儀、社會風貌、風俗變遷等各個方面,可從中窺出民國初年民俗文化的新氣象和新變化,民國風俗改良突出強調了社會習俗的時代性、變異性和改良風俗的政治意義,顯示了當時完成移風易俗之決心。有研究表明,實際上在晚清末年西學東漸的文化啟蒙時代,民俗學的思潮和理念就已經從西方傳到中土來了,而伴隨著民國時期民俗事象的變遷,中國民俗學研究也逐漸興起。如果說民國之前的民俗歷史承繼與存在狀態是源自于民間民眾自發形態的歷史延續,那么自民國開始,中國的民俗文化開始納入學術研究視野,可以說,民國的誕生與中國民俗學研究的興起是同步的。當時許多文人學者投身于民俗的調查與研究工作,周作人應是民國時期較早涉足民俗學研究的學者,早在1914年他在談到兒歌童話時就指出:“兒歌童話,錄為一編以存越國土風之特色,為民俗研究兒童教育之資料。” ②1922年他在《歌謠周刊》的“發刊詞”中又提到歌謠作為民俗學上一種重要的資料,應輯錄起來,以備專門的研究。雖然其后1926至1927年間,由于段祺瑞政府的黑暗統治和對知識界的殘酷彈壓與文化查禁,一些民俗學者紛紛轉到廣州,又重新將《歌謠周刊》的旗幟樹立起來,并與1927年在中山大學創辦了《民俗周刊》。此后常任俠、岑家梧先生對于民俗研究做出的卓越貢獻更是豐富了民國時期民俗文化研究的文本,并初步形成了注重理論闡發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民俗研究學術傳統。

民國時期民俗特色處于如此大變動的文化背景中,既承繼了舊的風俗傳統,又有新的風俗變革,破舊立新中的民國民俗文化就是在這樣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的形態,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傳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續,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就在每個民眾的身邊。特別是在與新興文化思想以及外來藝術文化的交流、對話與碰撞中,其風俗特色就會更加凸顯出來。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顯示出民國時期民俗文化自身的力量及其影響力,以及交流與傳播的重要性。傳播這個名詞最早在文化研究領域的應用出自泰勒(Tylor,E.B.)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在此以后,傳播已成為人類學中的關鍵性詞語和概念,并且也成為民俗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民國時期民俗文化由于其自身特質之所在,在對其研究應愈來愈關注和重視的同時,也應該關注此間民間風俗的傳播及其生態問題,以此來考察民俗文化如何在傳播生態層面保持其生命力與影響力的。因此,從傳播生態視域切入對民國時期民俗文化的研究,可拓展民俗文化理論研究的視野。

“傳播生態”是美國傳播學者大衛?阿什德(David L.Altheide)提出的一個概念。“傳播生態指的是情景中的傳播過程”③,它是指社會傳播行為發生的整體系統環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術媒介的特性、傳播的開放性和易接近、易獲取性、易交流性等,在這個互動傳播過程中就會形成“傳播生態環境”,并對現實環境產生影響。關于“傳播生態”的概念,主要可從三方面來加以理解。首先,傳播生態是研究傳播符號在人類事務中所扮演的主導角色,看重的是傳播符號的演化過程;其次,把傳播生態看作是在20世紀以來社會迅速而劇烈變遷的背景下對復雜的傳播環境的研究;其三,傳播生態考察傳播媒介怎樣影響人類的感知、理解、情緒和價值,以及傳播環境如何影響或促進我們的生存機會。由此可看出,無論是對于傳播符號演化本身的研究、還是對于具體社會語境下人類生存狀態的研究,傳播生態終究離不開對于環境的研究。民國時期民俗文化的傳播生態研究,正是以此為理論引導,把民俗文化置于20世紀這個特殊又斑駁的時代背景中,研究當時環境對于民眾生活、民間習俗、風俗面貌所構成的影響,同時探究民俗作為特殊的傳播符號在特定歷史時期的演化變遷和文化涵義。這里的傳播生態,首先看作是一種視角,對媒介、信息及傳播活動過程與關系進行可持續的生命關照;另外,民俗文化中的傳播生態也是一個領域,它可將傳播學、生態學、藝術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進行綜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領域。

二、民國民俗文化的傳播生態特征

民俗文化涵蓋的領域極廣,從生產勞作到衣食住行,從人生禮儀到信仰禁忌,從歲時節日到民間戲曲,無不滲透著民俗文化。截取民國時期的民俗文化進行考察,可有助了解民國時期歷史、民眾心理特點、思維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民俗文化“不僅要研究俗民們傳遞了什么,即研究所傳的民俗符號的內容與形式,而且更重要的還要研究俗民們是怎樣傳遞那些用民俗符號構成的民俗文化信息,亦即研究“傳”的活動本身。” ④民俗文化不僅要關注其本體特征,也應關注文化受眾的生活環境和活動特質,不僅要研究民眾怎樣傳遞民俗文化信息,還應重視為何要如此傳遞民俗信息,也即“人―環境”作為探析民國民俗文化的兩個重要元素,對于其傳播生態考缺一不可。民國時期,還僅是現代傳播媒介出現的濫觴期,在大眾傳播媒介尚不發達或傳播手段較單一的傳統習俗環境中,民俗文化信息“傳”的傳統形式是如何與大眾傳播的現代傳播形式形成碰撞和重整融合的,對于民國時期民俗文化的傳播生態研究,正是要研究民國社會中的各種活世態,要立足于具體歷史環境對民俗文化的生存狀態與發展變遷進行思考,關注點簡而言有三:首先,傳播生態關注民俗文化傳播過程和互動中的各種關系;其次,傳播生態研究為民俗傳播中的話題提供一個空間和關系的基礎,使它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相互聯系;再次,民俗文化傳播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是變動的,傳播生態研究考察民俗文化生長的環境及對人們的影響,揭示傳播與民俗文化變遷不可分割之密切關系。下面以民間戲曲藝術的演變為切入點來透視民國民俗文化的傳播生態特征。

民間戲曲藝術,作為民俗轉型中的藝術傳播,“民國時期的戲曲藝術發展有以下特征:一是隨著上海、天津、廣州、武漢、重慶、成都等沿海、沿江大都市的興起與繁榮,一些曲藝藝人紛紛流入城市行藝,在競爭中使演唱水平得到提高,促進了戲曲藝術在城市的繁榮與發展。二是為適應城市各階層文化娛樂的要求,茶樓、書館、戲園、雜耍園子遍布,為城市曲藝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三是隨著反帝、反封建斗爭,尤其是,愛國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出現了大量反映抗戰愛國的新作,順應了民心。四是受“五四”的影響,曲藝這一屬于大眾人民的藝術吸引了一批專家學者加入其間,并有許多人進入了戲曲藝術研究領域。” ⑤

清康熙以來,在民間產生的如“梆子戲、皮黃戲、秧歌道情戲、花鼓戲、采茶戲等地方戲曲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起來”⑥,這些新的聲腔發展勢頭迅猛,有研究者認為清光緒至之前的近現代,是我國地方戲發展的黃金時期,這其中當然包括有民國時期。無論從創作題材、語言風格、還是舞臺表演、故事模式上看,民間戲曲的表演風格較為簡單、形式輕松活潑、生活氣息濃厚,但也存在藝術性較為粗糙等特點。源自于民間舞蹈與民間說唱的民間戲曲大多是在會社、燈會或鄉村集會上表演,魯迅的小說《社戲》中就有對這種曲藝表演形式與場面的描寫:“最惹眼的是屹立在莊外臨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戲臺,模胡在遠處的月夜中,和空間幾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畫上見過的仙境,就在這里出現了。這時船走得更快,不多時,在臺上顯出人物來,紅紅綠綠的動,近臺的河里一望烏黑的是看戲的人家的船篷。”多美的一幅“社戲”場景!

清末的地方戲受到底層勞動人民的強烈歡迎,它以通俗易懂,貼近民眾的大眾藝術表演形式解構著封建階層所構筑起的道德規范和倫理制度,因此遭到自康熙以來到雍正、乾隆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嚴控甚至禁毀。但更多的較為遠離社會意識形態的民間小戲仍在民國期間得到了發展和沿襲,如流行在云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等地的花燈戲,則是利用每年正月十五鬧花燈的時節,結合人們的歲時民俗文化,邊唱邊跳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清纂民國修《湖北通志?風俗二十一》中記載:“正月十五為燈節,前數日為試燈,十六以后為續元燈……有所謂花燈者,妝飾男婦,沿門唱楊花柳曲及荷花、采茶等歌、尤敝俗也。”民國時期,隨著末代王朝的滅亡與以來反侵略的革命運動,社會形態與民眾觀念發生了激烈的變化,西方外來新學說對國人學術思想的沖擊、傳統的封建思想文化的遺存,以及在夾縫中生存以求一席之地的民間文化,多種社會思想與文化觀念都處于動蕩搖擺期。社會與文化環境的變化使這個時期的民間戲曲創作與表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傳播出相應的信息內容,民間曲藝所負載的信息傳達著民國時期民俗真實的時代政治內容。這個時期的民間戲曲藝術的傳播承載著其民俗文化轉型中所透視出的時代社會變遷與審美意識形態的屬性。

清末到民國時期直至建國初期,我國約有300多個地方劇種,上演的劇目則更多,而時至今日尚在存活的地方戲只有幾十種了,活力較強的則更少。比如建國初期僅山東省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劇種就有十余個之多,山東地方劇種的代表首推柳子戲,中國古代四大聲腔劇種“南昆、北弋、東柳、西梆”中的“東柳”就是指山東柳子戲,但柳子戲的發展受到了各種因素的制約,之后在數百年的傳承中,柳子戲幾近消亡。究其原因,應該是地方戲曲類的民俗在社會轉型期的文化傳播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找到解決的辦法。的確,任何文化都需要傳播,而任何文化傳播都面臨歷時性傳播與共時性傳播兩個方面,就歷時性傳播而言,我國許多傳統文化面臨傳承難以為續的問題,有學者尖銳指出:“近現代戲曲作家數量少,而且大多數以整理改編舊戲為職,新創作的戲曲文學名著寥若辰星,接收歐風美雨洗禮的文學巨匠多致力于追逐現代品格的小說、詩歌和話劇創作,少有人涉足戲曲文學創作。新時期戲曲文學仍然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熱衷于搭乘政治快車,簡單配合現實;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覺意識;剿襲導致少數作品雷同,趨同導致對作家藝術個性的遮蔽;部分作品出語粗疏,詩性品格喪失。”⑦這是從民間戲曲創作主體的缺失層面痛感戲曲藝術品種與個性化風格的喪失,原因源自近現代以來的民間曲藝傳播生態的“歐風美雨”環境、到新時期仍把其傳播看作為政治意識形態的附屬,由此所造成的作為創作主體的人對于藝術感知與價值的變異。就共時性傳播而言,又涉及到傳播受眾的文化接受問題,同樣在社會環境不斷變遷、異域民俗文化不斷沖擊本土的文化語境中,我們的文化受眾是否樂于接受本土民俗文化,還是熱衷于國外民俗文化的崇拜,傳播媒介和生態環境的營造應在此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從傳播主體到傳播環境再到傳播受眾,如何協調各種關系,以達到民間戲曲藝術在民俗轉型中的藝術傳播的生態平衡,是一個值得深思并深究的問題。

三、對當代藝術傳播的啟示

在當下社會,傳統藝術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傳統藝術對社會責任主動擔當的表現,大量傳統戲劇類節目的展出,能夠積極傳播社會主流文化。在傳播生態學中,傳播生態系統重要的生態因子除生態學上界定的氣候、土壤、地形等五類生態因子外,還有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受眾等。對中國傳統戲劇藝術而言,最重要的影響因子莫過于政治、經濟、創新、受眾、審美這幾類。

隨著科技進步、經濟發展,以信息科技為核心的后技術時代,藝術傳播正發展為一種以形象或圖像作為文化主因的視覺文化傳播,當然,實際上戲曲在相當程度上還是屬于聽覺藝術。傳統藝術傳播在順應當代文化的走向時,就會呈現出這樣的狀況:“目前居‘統治’地位的是視覺觀眾。聲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組織了美學,統率了觀眾。在一個大眾社會里,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⑧傳統藝術的當代傳播有多種影響因素,而人的需求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高雅藝術往往對其欣賞者提出要求,能夠欣賞一定的藝術作品往往是欣賞者個人素養的一種檢驗方式。馬克思說過:“對于非音樂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⑨如果你不能欣賞美的音樂,那并不能證明我的音樂不好,只能證明你的耳朵是“非音樂”的,是缺乏藝術素養的。而在藝術的當代傳播中,文化的權利與藝術品的質量檢驗標準發生了轉移,文化精英的趣味不再成為唯一標準,大眾成為舉足輕重的力量。傳統戲劇藝術在經歷過歷史的興衰變遷之后,也要以大眾消費者為服務對象,能否贏得一定數量的消費群體,是傳統藝術當代傳播成功的一個標志。傳統藝術的現代生態傳播需要創作者與欣賞者二者的結合,共同發力,即既需要培養欣賞者的藝術鑒賞力,藝術作品也需要在此基礎上贏得觀眾,使傳統戲劇藝術的美學追求與受眾的審美心胸都能得到提升。受眾的需求把握住了,傳統戲劇的價值空間才能得到更大的擴展。因此,創新因子,是傳統藝術與現代傳媒接軌,實現戲劇藝術當代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書籍、報紙、雜志、廣播、電影、錄音與電視等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形態在現代科技的帶動與支持下,已經發展出新的傳播形式與途徑,電子書報、網絡廣播與電視、網絡論壇、微博等新媒介層出不窮,且越來越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在昆曲的創作和傳播過程中,就應積極尋找當下社會熱點話題與傳統藝術表現方式的共契點,“以社會的熱點包裝昆曲藝術的亮點”,江蘇省昆劇院就把高鐵和昆曲二者做了巧妙的結合,打造了“高鐵昆曲”這樣一個全新概念,“高鐵大概是現在最快速的生活節奏,將最快速的生活節奏和最從容的生活態度結合起來,將最現代的科技和最傳統的藝術結合起來,將須臾縱橫千里的空間感受和瞬間穿越千年的時間體驗結合起來”。⑩不論大眾傳播媒介如何變化,它仍要傳遞和交換信息,它所要傳達的都是人的觀點的延伸。正如麥克盧漢把傳播當作是一種總體意義上的文明現象,我們雖不似麥克盧漢所認為的傳播中最本質的事情是媒介自身,但媒介在現代傳播中所承擔的表述功能,或可把媒介看作是人的思想的延伸。在傳統戲劇藝術的傳播中,現代傳媒就是傳統文化藝術信息與思想的傳遞中介。如“環球昆曲在線”的創辦,就是一個昆曲的“網絡電視臺”,正如江蘇省昆劇院院長柯軍所言:“因為未來就是網絡的時代,信息都通過網絡傳輸,……我們在南京的每一場演出都是通過網絡向全球直播的。”

當下社會,人們常常把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文化樣式的衰落,歸咎于文化開放和文化的市場化,在抱怨戲曲等傳統藝術門庭冷落的時候,就會說是由于年輕人普遍地選擇時尚的、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娛樂,而冷落了本土的傳統樣式,從而導致傳統文化樣式與藝術市場的萎縮。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文化的市場化是一把雙刃劍,文化藝術的開放在拓寬國人眼界的同時,也使國人更全面的了解作為支撐我國這樣文化資源大國的傳統文化的豐富性與重要性。另外,傳統藝術樣式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歸咎于過去幾十年的政治環境,歸咎于對于這些文化樣式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上世紀50年代以后國有化的院團體制,抑制了藝術家的熱情,妨礙了演出市場的發育,由于體制原因導致的傳統藝術樣式與傳播形態的退化,在新的世紀里隨著政府搶救和保護傳統曲藝的政策扶持,傳統藝術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篇6

論文摘要:作為有著數千年農業立國歷史的國家,“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在農村,文化的多樣性也在農村”。而隨著現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新農村的文化建設成為時代的要求,如何將此要求與優秀民間文化建設結合起來,這既符合文化傳承的一半規律,也是現今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必由之路。

1優秀民間文化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的建設目標和要求中明確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穩步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勾畫出了美好藍圖。這個思想體系中,文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素。農村文化中的民俗、民族語言、生活民居、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戲劇、民間曲藝、民間雜技和各種傳統技藝等豐富的民間文化更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新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是農村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今的農村文化出現了一種尷尬的局面:一方面,豐富的傳統民間文化資源被忽視,遭到冷遇,走向衰落;另一方面,農民的文化生活極為單調、貧乏。

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提出,“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在農村,文化的多樣性也在農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財富之一,是民族歷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因此保護和傳承民間文化不僅是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需要,更是保護我國的文化多樣性,保存我們民族的文化根基的迫切需要。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研究的重點轉向對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民間文化保護和傳承的研究。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走遍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個民俗文化集中呈現的省份,而一些有悖于我國民間文化傳統文化保護的現象讓他痛心疾首,因此他振聾發聵地提出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把‘新農村’變成‘洋農村’”,要注重民間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很多有研究者提出,民間文化是新農村文化的根基;民間文化形式多樣,有利于豐富和活躍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民間文化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有利于彌補農村文化建設專業工作人員的不足的困境,便于農村文化活動的開展;加強傳統民間文化建設有利于發展農村民辦文化;傳統民間文化建設需要的經費投入少,可以減輕政府農村文化建設的資金壓力。因此,新農村文化建設必須以傳統民間優秀文化為支撐。

那么,如何結合民間文化在農村中的生存現狀,開展民間文化的保護,以真正促進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內涵,這是我們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

2民間文化在農村面臨的困境

2.1經濟全球化威脅民間文化多樣性存在

經濟全球化對民間文化的沖擊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對文化價值體系的沖擊,我們無法回避一個事實,當前全球化是伴隨著西方的經濟理念、管理模式、價值觀念等內容共同推進的。為了在全球化中取得優勢,我們必然要求自己在宏觀和微觀中都按照當前最先進的相對統一的經濟、文化理念生存和發展,甚至按照與此一致的價值觀進行思考。從這一點這就能解釋為何現今好萊塢的大片可以在全球大行其道,麥當勞、肯德基、沃爾瑪在全世界分店林立。經濟全球化對民間文化的另一個沖擊是過度商業化,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較快地區,民間文學、戲劇、曲藝、詩歌、音樂、舞蹈、繪畫、工藝美術、建筑、服飾、器具及傳統節日、慶典活動和民間工藝、民俗活動等等,已經發生了巨大變遷。商業化的過度開發和濫用,人為的損毀和扭曲,個別地方甚至已損害到“面目全非、慘不忍睹”的程度。

2.2農村人口結構變化堵塞民間文化的傳承通道

農村人口結構的改變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二是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大軍的產生。前者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農村人口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按照“存在決定意識”、“生存方式決定思維方式”的原理,城鎮化無疑取消了傳統民間文化的存在土壤。

同時,大量農村青壯年人口以農民工形式涌入城市后,使得農村的“留守”人口以老人和兒童為主,對于民間文化而言,出現了最為直接,也最為嚴重的損失,它失去了傳承者,老一輩的藝人、工匠無法通過傳統的“口口相傳”、“手手相傳”方式將自身的技藝傳下去。

2.3民間文化自身“現代化”變革不足

理論上來講,面對上述兩個困難,民間文化并不意味著必然的萎縮和消亡,作為一個名族最為深刻的印記,文化根植于民族本身。故而,振興民間文化不能一味要求國民以“懷舊”的情緒面對民間文化,其生存和發展有待于自身的“現代化”變革。當然,在此筆者需要指出,這種“現代化”變革絕對有別于上文提及的過度商業開發,而應將民間文化的內涵形式與“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在這一點上,韓國(以“江陵端午祭”為例)的許多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3促進民間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以江蘇鎮江為例

鎮江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是一座著名的江南文化名城,也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著“真山真水”的獨特風貌,自古便以“天下第一江山”而聞名遐邇。

鎮江具有以白蛇傳傳說、《華山畿》和華山傳說為代表的民間文學,以南鄉田歌、古琴藝術為代表的民間音樂,以揚劇為代表的傳統戲劇,以玻璃雕繪畫、上黨挑花、揚中竹編為代表的民間美術,以鎮江恒順香醋釀制技藝及唐老—正齋膏藥制作技藝為代表的傳統手工技藝,以金山寺水陸法會為代表的民俗。以針作筆的正則繡、工藝精湛的竹編、“亂趣”的郵貼畫更是稱為鎮江民間工藝品“三絕”。可以說鎮江的民間文化底蘊深厚,品種豐富、源遠流長。

如何使得這些優秀的傳統民間文化有效融入現代的新農村建設,筆者認為應該加強一下幾點:(1)加強農村民間文化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要堅持地域性、傳統性、生活性、“百花齊放”、“原汁原味”、“棄粗取精”等原則;(2)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3)加強領導重視程度,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合理保護開發民族民間傳統文化;(4)加強農村民間傳統藝術人才和文化骨干隊伍建設,傳承和發展民間傳統文化;(5)鼓勵、扶持以傳統民間文化為主的農村民辦文化;(6)發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經濟杠桿調動社會積極性;(7)加強立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訂民俗文化保護政策,科學合理地制定文化保護規劃;(8)加快民俗博物館建設,提高民俗文化保護的技術含量;(9)采取的措施保留和改善民俗文化活動場所,舉辦相關民俗文化活動;加(10)強民間文化的調查,加強宣傳,提高保護意識。

參考文獻:

[1]梅亮.論城市旅游文化資源的開發策略,江蘇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2):20

篇7

在20世紀世界現代藝術運動影響下,中國的當代藝術已經進入了一個繁榮階段。這不僅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現代產品設計的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像現代西方的概念超現實主義、結構主義、抽象主義,如新的藝術和動畫藝術等方面,中國的傳統藝術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強大的挑戰,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沖擊和影響。這種情況會影響該國創造的現代產品設計和追求的一部分。

多元化藝術發展的今天,我們必須繼續尋求的途徑現代產品設計的創意改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去思考中國的發展現代產品設計的問題。努力融入當地文化,學習現代產品設計中使用的傳統民間藝術的元素。從感覺上和藝術起動風格的創作。

二、傳統民間藝術元素及文化價值

民間藝術是民俗文化,是公共生活和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藝術是勞動人民直接反映其獨特的生活樂趣,其中包括代人的審美理想的深刻的社會和歷史信息。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多樣,是人們的精神生命是寶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間藝術是密切相關的人們的基本需求,這也直接豐富人們的生活內容。民間藝術為載體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動,它的形象緊緊地握在一起。由于民間藝術的特殊形態特征,民間藝術和民間形成了文化的互補互動關系。首先,這是因為民間藝術和民俗形式的豐富內涵;其次,民間藝術和民俗活動依賴于長期的傳播,因而不會被歷史所淹沒,都與不同形式的民俗文化。

生活中最簡單原始的方式體現了美學和審美追求公眾的理解和不斷改進的做法。民間藝術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功能性和美學融合,民間藝術,或與母公司的文化藝術形式。龐大的民間藝術系統,幾乎涵蓋了每一個環節涉及到人們的生活,從廣義上講,包括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劇,是滿足人民群眾和他們的生活審美需求,創造藝術門類;分類狹義上指的是民間藝術的形狀,包括從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民間工藝品和民間藝術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我們知道,民俗是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它在社會,創建國家和民族是一種文化現象與民間文化遺產的物質文化和精神力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遺產,人類社會生活的情感理解與表達。

三、現代產品造型設計及發展趨勢

早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工藝品,工藝,還是這些手工藝品是否相當不錯的形狀。隨著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物質生活,農業,手工業,畜牧業已經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工業快速發展,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所以現代產品設計中占有社會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不僅要考慮功能和結構設計,還要考慮它的獨特性,價值和創新。這些功能對產品的外觀性能,使文化傳統的延續,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方式。

設計是生命,關心人民生活的本質,生活創造一個更加理性的方式,提高人類生存質量。對于現代工業設計的重點則不會創建任何東西,但適用于各種中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人的需要,什么都能滿足。它位于關懷和尊重的人,其目的是提供多種人類可能性的選擇,從解放出來的各項規定人民通過自由的事情建立一個更和諧的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以及市民控制呈現自身的尊嚴。

現代產品設計開發背景在當今時代,這種趨勢主要體現在一:生理需求的“人性化表達”,不僅要滿足產品的功能,與產品帶給體現人文關懷;二:心理學需求的“情感共鳴”在很好地滿足了功能要求,同時也要求產品讓人產生共鳴的心智認知。

1.色彩

色彩是一種語言,是信息傳輸的視覺效果之一。顏色可以顯示的對象,空間位置和整體效果是最直觀的設計性能元件的形狀。產品的設計,并通過色彩的視覺效果,以顯示之間的關系外觀形象。有色人種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沖擊,靚麗的色彩會產生愉悅的心情,但如果產品過于單調的顏色,形狀,然后在美國,即使它是很難把握消費者的心。顏色和形狀應互相影響,而設計師應該使“形”與“色”的協調。

2.形態

外形是由點、線、面的組合來確定和卷構成的平面的基本特性也構成。形式的產品建模結果的整體影響的一個重要因素,它是通過獲得連通,無論是平面或三維設計可以被人感知到獲得以引起相應的情感的產品外觀件的環境中,空間或性能。形式不應局限于本身,其比“形”的整體意義是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四、傳統民間藝術元素對現代產品造型設計的作用

(一)民間藝術元素為探索現代產品設計的重要資源

經濟全球化更多的時代,設計得更加本地化。現代設計從根本上離不開民間藝術的滋養。因此,我們應該轉移的現代產品設計元素的關注民間藝術,民間藝術,探索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匯點,使之成為一個產品的設計和造型特征具有中國特色,這是工業設計發展的未來趨勢。

(二)融合民間藝術元素是現代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

在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國家,民族日益一體化的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產品設計是獨一無二的市場,不僅技術先進和功能,而且還需要體現創新的文化特色。設計不僅僅是一個市場,經濟行為,但也反映了文化和美麗。設計師只使用在民間藝術的設計元素,強調的特色和風格,技術的獨特性和創造性,使產品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篇8

關鍵詞:現代剪紙;文化符號;西方剪紙;藝術啟示

剪紙藝術作為農耕文化背景下的視覺產物,它帶著深厚的民俗理想和精神祈盼邁入工業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會是個什么樣的生存境況呢?雖然,傳統剪紙藝術在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的時候,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國傳統民間剪紙在藝術表現形式上缺乏理性的思考,從文化寫意走向了一味的追求寫實,剪紙中那份濃濃的吉祥意蘊、寄寓生活美好的期盼的意象化語言卻變得平淡無力,僅僅只有極個別的民間剪紙工藝美術大師能突破既有的模式化造型方式,用新的視角來詮釋傳統剪紙藝術中的文化內涵,這種尷尬局面是可想而知的。同時,西方文化觀念的強勢侵入,以及諸多歷史原因引發了現代中國人在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上發生的陡然的轉變,傳統剪紙的審美方式也發生了悄然變化。

一、庫淑蘭剪紙藝術的特點

中國現代剪紙藝術在如此邊緣化的生存窘境下,如何突破世俗的審美習慣,如何與現代生活產生積極的聯系,讓剪紙能承載現代藝術的文化內涵傳遞出現代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需求呢?許多出身邊遠農村的剪紙藝術大師諸如庫淑蘭、祁秀梅、王老賞等等的剪紙作品給予了我們為之一顫的視覺沖擊,讓我們仿佛又體味了鄉土民俗的審美情趣還是那么沁人心脾、那么的人情味十足、那么的意味深長,民俗生活中的點滴都被圖形的魅力,無邊的想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庫淑蘭剪貼畫中是畫中有詩、詩中有歌、歌中有舞、相映成輝的立體文化藝術。觀賞庫淑蘭的剪紙過程,不聽她的動情歌唱,不感受她的生存心理,她的剪紙的生命情趣就大打折扣,她的作品在表現技法和語言上是傳統的,但不同顏色蠟光紙的運用和粘貼,使她的作品整體上已脫離傳統的剪紙樣式,成為帶有明顯個人風格的新圖式。其作品在空間處理上是二維平面的,豐富的圖像元素,被她無遮攔的置于同一畫面之中,構成了她作品的飽滿、和諧與燦爛。她善于利用色相對比,將對比的色塊相互間隔,特別是在白底色上經營復雜的色彩,使其作品顯得清新明快極富節奏感,這些新的視覺表現語言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剪紙作為了一種藝術形式更加趨于自由思想、自我精神愉悅的表達。她的剪紙已不滿足于傳統的龍鳳呈祥,福祿壽喜等紋樣,而是幻化出她內心的絢麗和燦爛,趨向了生命精神表現的境界。她的作品充滿了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艷麗明快的藝術精神世界里總是充滿了歡樂與祥和,庫淑蘭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人深省的“剪花娘子現象”。

二、外國剪紙的藝術特點

民間剪紙藝術并非中國所特有,在西方及日本,同樣也有其融匯濃厚地域文化風格的剪紙藝術。西方剪紙重寫實,構圖務求形似,題材多為經典西方裝飾紋樣的組合、自然生活的再現,在貴族婦女的生活娛樂中較為流行,不夠普及和平民化。日本剪紙重教化,在設計思路上似乎也是繼承了中國注重意象化造型語言的表現方式,構圖簡單,線條柔軟,較普及和平民化,在這種不同的藝術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東方的寫意風格與西方的寫實自然主義風格就展現出不同的審美情趣,也為后來剪紙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多樣的設計思路。

三、現代剪紙藝術的設計思考

自工業革命以后,西方文化以強勢的姿態占據了世界主流藝術話語權,現代西方藝術觀念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同時,對中國傳統審美觀念也造成了持續性的強勢沖擊;一方面,基于這些西方社會意識形態和消費文化的侵蝕,現代中國人的審美趣味都是一致的崇尚新、奇、快。另外,對于傳統的哲學思想和藝術美學缺乏應有的認知和理解,中國傳統剪紙藝術與時代審美需求的融合出現了斷層。這些客觀原因對于傳統剪紙藝術的發展和改良提出了中西方剪紙藝術語言如何交叉,傳統剪紙符號與現代造型方式怎樣同構等多種現實問題。通過對大量中外剪紙藝術的視覺資料的分析、整理,以及中西方現代剪紙藝術發展現狀的比較,我對中國剪紙藝術未來發展進行了以下分析和討論。

首先,從現實的社會、人文環境和思想意識形態入手,深刻挖掘現代生活方式中人對于物質的心理需求,發揮設計師的想象,突破單一的造型模式,沖破傳統與現代的壁壘,營造出具有現代生活韻味的視覺效果,將藝術的核心價值圍繞現代人的日常生活理想和審美趣味。伴隨著西方寫實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我們開始關注現實生活、自然場景的描繪,一味的追求寫實,形似,追求純粹的華麗裝飾效果,的確很好的迎合了快速的藝術消費市場的需求,但是淡化剪紙藝術中深刻的人文內涵,重點將剪紙陰陽組合的造型方法當做一種特殊的藝術表現語言加以發展,使中國現代剪紙逐漸失去了延續千年的意象化造型語境,這種藝術形式也是缺乏藝術根源的,是對傳統文化延續性的誤讀。如何正確的處理傳統中的意象化造型語言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的合理并置是當今設計師們應該深刻思考的文化問題。

其次,從經典的傳統剪紙作品中提煉出極具意象化造型韻味的吉祥符號,將吉祥的題材重新演繹,重新組織傳統剪紙藝術中的象征圖式,在現代設計語境中使其構圖自由舒展、造型上細膩柔美,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并具有一定的人文內涵和文化傳承感,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標準。運用現代的設計手法表現傳統意象符號中的民俗寓意,使圖形更具親和力,讓表現的對象更加生活情趣化,打破原有單一的紅、黃、綠等色彩在剪紙中運用的意識束縛,運用豐富的色彩對比,形成新的視覺沖擊點。現代人的審美需求是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的文化要求,這些吉祥的期盼仍舊在百姓的內心中萌動著,對于剪紙的題材選擇上關鍵是在于這些傳統語境中的吉祥祈福語言在現代再設計中的表現形式是否符合現代的室內家居裝飾要求,是否符合現代生活用品的整體設計感覺,巧妙的將傳統藝術融入現代生活方式中。

最后,從二維走向多維度的視覺體驗,讓傳統形式在保持原有的風貌上更具時代感。中國的傳統圖形的造型思維注重散點透視,采用移動視線,相等距離觀察所表現的對象一律平視,不表現頂部與底部,形的大小變化依據內容和主題排列,可以人大于山、牛大于樹,形與形之間不遮擋,構成形與形之間的和諧、統一局面,增加畫面的韻律和情趣。現如今人們的視野開闊,審美需求多樣化,西方的后現代藝術形式的新、奇、變無時不刻的刺激著我們的視覺神經,西方現代剪紙藝術在空間、色彩、題材上成功的嘗試,為我們提供了廣泛的參考例證,中國現代剪紙藝術也應該找到一個新的設計思路,突破單一的平面造型語言,將意象化造型語言的精神拓展到多維度,融入更多的現代藝術思想,呈現新時代的剪紙風貌。

篇9

The Chinese New Year is very similar to the Western one, rich in traditions, folklores and rituals. It has been said that it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Western Thanksgiving, Christmas and New Year. This is hardly an exaggeration!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itself is centuries old - in fact, too old to actually be traced. It is popularly recognized as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celebrations last 15 days.

Preparations tend to begin a month before the date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similar to a Western Christmas). During this time people start buying presents, decoration materials, food and clothing. A huge clean-up gets underway days before the New Year, when Chinese houses are cleaned from top to bottom. This ritual is supposed to sweep away all traces of bad luck. Doors and windowpanes are often given a new coat of paint, usually red, then decorated with paper cuts and couplets with themes such as happiness, wealth and longevity printed on them.

The end of the New Year is marked by the Festival of Lanterns, which is a celebration with singing, dancing and lantern shows.

At the Festival, all traditions are honored. The predominant colors are red and gold. "Good Wish" banners are hung from the ceilings and walls. The "God of Fortune" is there to give Hong Baos. Lion dancers perform on stage continuously. Visitors take home plants and flowers symbolizing good luck. An array of New Years specialty food is available in the Food Market. Visitors purchase new clothing, shoes and pottery at the Market Fair. Bargaining for the best deal is commonplace!

中國新年有一個偉大的歷史。在過去,人們住在一個農業社會和全年工作。他們只休息后收獲和播種前種子。這正好和農歷新年的開始。

中國農歷新年非常類似于西方,豐富的傳統,民俗文化和禮儀。有人說,這是一個結合西方的感恩節,圣誕節和新年。這不是夸張!

農歷新年的起源本身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了——事實上,老被追蹤。普遍認為是春節,慶祝活動持續15天。

準備開始傾向于一個月前中國新年的日期(類似于西方的圣誕節)。在這期間人們開始購買禮物,裝飾材料、食物和衣服。一個巨大的清理開始在新年的前幾天,當中國房子清潔從上到下。這個儀式是為了掃除壞運氣的痕跡。門和窗戶玻璃通常是給定一個新的漆皮,通常紅色,然后用剪紙和對聯裝飾主題如幸福、財富和長壽印刷。

篇10

“本土化”藝術設計理論不是一種簡單“復古”,也不是一種狹隘、片面的對傳統的崇尚。海南平面設計本土化視覺語言指的是在海南本身所特有的歷史文化、生存環境、民族因素基礎上形成的屬于海南本土的藝術設計語言和表達方式,也是基于對原有歷史文化積極汲取傳承的結果。海南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豐富的熱帶特產資源,海南全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達二百多處,海南地域文化特色及人文景觀將海南文化元素展現得淋漓盡致。海南地域文化主體是民族民俗文化。海南民俗文化是由海南人民經過日積月累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沉淀而成的。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錦為代表的黎族文化,黎錦圖形中不論是人物、動植物圖案還是幾何、文字圖案,都洋溢著黎族人民的情感與智慧。此外,海南島有著聞名全國的自然景觀、人文藝術和熱帶海洋文化。此外海南的民俗風情、民族器具、特色建筑、遺跡和紀念物均可作為平面設計本土化視覺語言好題材。如:黎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黎族船形屋;竹編工藝;紅色娘子軍遺跡和紀念雕像等。這些特殊地域文化元素都是海南本土化平面設計創作源泉,均為平面設計創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和資源。

二、海南本土視覺語言挖掘與應用

對海南本土視覺語言挖掘與應用,重在對傳統文化資源所展現的人文情感、民間工藝、圖案符號、審美情趣挖掘與應用。它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拆散、拼接過程,而是一個對傳統圖形表現形式進行借鑒,對素材進行選擇、提煉、加工過程,也是對傳統造型符號的再創造,是將傳統視覺符號與新的表現技術和設計理念相結合過程。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平面設計本土化視覺語言是建立在國際旅游島建設背景下的,在強調本土化同時,兼顧國際化思維,無疑可以讓視覺語言本土化視野更加開闊。那么,如何實現海南本土視覺語言的挖掘與應用?我們通過對藝術手法、形式元素的分析和概括,最后將眼光放在地域特色圖形符號的運用、本土色彩語言的延續、在傳統藝術意境熏陶中建立本土文化意識這三大要素上。

(一)地域特色圖形符號運用

對海南本土視覺語言挖掘首先從地域特色圖形符號運用展開。海南傳統圖形演變歷經數千年歷程,積累了勞動人民創作出的大量豐富多樣圖形語言,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地域圖形符號。這些傳統圖形有著不同語義,如黎錦織繡藝術中的圖式紋樣,其構圖講究,展現了文字圖形和人們生產、生活圖景,反映出農耕文明下海南不同的人文形態。黎錦圖案圖形符號包括人形、自然形、動物形、植物形等,蘊涵著較深刻的象征意義。這些圖案強調主觀表觀,甚至用幾何形對自然加以夸張、概括、變形等,形成特定的含義。對這些地域特色圖形符號提取、概括、重組和加工,將這些傳統的優美形態放入平面設計中,使設計作品呈現獨具一格的人文意義,這種造型手法與現代設計所追求的單純、簡潔、形象的純粹性也不謀而合。在圖一關于黎錦文化的一系列海報設計中,筆者將黎錦紋樣中的圖案符號提煉出來,并結合哈、杞、潤、賽、美孚幾個漢字,使黎錦圖形風格融入了漢字設計。再融合黎族五方言區民族服飾的抽象變形,將現代設計手法與本土審美情趣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二)本土色彩語言延續

在平面設計視覺語言中,色彩語言的表現起著重要作用。它能營造醒目、個性、豐富的視覺效果。海南傳統文化有著獨特的色彩表現方式,如黎錦熱烈艷麗的色彩。黎族織錦用色也講究色彩的象征性與色彩的強烈對比,黎錦有五色之分,紅、藍、黃、黑、白五色各有不同表意作用。紅色象征博大至上、尊嚴權貴;藍色象征智慧廣博、美好祥和;黃色象征健美威武、性格剛強;黑色象征莊嚴大方、吉祥平安;白色象征圣潔美好、真善永恒。要善于利用地域文化資源色彩元素,同時也要考慮地域色彩符合所要表達的色彩主題。圖二是黎族原生態民歌演唱會的節目單設計。為了突出黎族特色,筆者大膽使用了黎族人民鐘愛的黑色。黑色大面積使用會在設計上略顯沉悶,但通過紙張和印刷工藝的選擇,能避免色彩單一所帶來的弊端。最終,通過黑卡紙上面的文字燙金工藝,再搭配布紋紙上色彩豐富的黎錦紋樣印刷,使黎錦文化韻味在視覺和觸覺上都得到了延續。

(三)在傳統藝術意境熏陶中建立本土文化意識

在平面設計領域,設計師運用的設計理念都是包豪斯時期建立的西方現代設計理念,對中國傳統藝術經典的學習應用相對比較少。尤其是在海南,很多設計師片面理解設計為西方的東西,認為我們傳統的設計作品只是工藝美術。要改變這種觀念,就要將優秀民族藝術融入到設計中。黎錦中很多獨特圖形,能引領人們發揮想象,體現意境美。潤支系黎族雙面繡中的龍紋,其嘴、角、爪、尾等往往被高度變形處理,形成了裝飾性極強圖形,表現出古樸粗獷、嚴峻稚拙的原始性美學風貌和意境美。很多成功作品大都從傳統圖形中汲取營養,借用傳統圖形“形態”與“意境”深化平面設計主題和內涵。圖三是筆者設計的黎歌CD包裝,采用黎族主色調黑色與金色搭配,結構設計上采用歌詞本嵌入形式。在封面圖形上沒有過多設計語言,而是直接選取最具代表性、最富意境美感的大力士圖案,將結構的趣味性與黎族圖形神韻結合起來,傳達出含蓄而又質樸的傳統藝術氣息。

三、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