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和安全管理范文

時間:2023-09-21 16:58:1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應急管理和安全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應急管理和安全管理

篇1

摘要目的:持續改進護理質量,規范護理行為,有效規避護理風險。方法:運用品管圈手法,成立質量控制小組,實行護理質量檢查登記本,對存在的護理缺陷問題進行匯總、分析、評價和整改反饋。結果:開展品管圈活動,護理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質量安全意識增強。結論:推行品管圈活動,可減少各種護理缺陷,質量、安全、服務意識等方面有明顯提高。

關鍵詞 品管圈;急診科;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4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現場、工作性質相類似的基層人員,自動自發的進行品質管理活動所組成的小集團[1]。在自我啟發和相互啟發的原則下,運用各種統計學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全員參加的方式不斷的進行護理質量的管理,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急診科共有護理人員19名,對如何創新護理管理,提高大家工作積極性,凝聚團隊力量,降低護理風險,避免護理差錯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二級甲等醫院,急診科共有護理人員19名,男1名,女18名。年齡21~44歲。學歷 :本科1名,大專14名,中專4名。職稱:主管護師5名,護師7名,護士7名。

2方法

2.1創建品管圈護士長擔任圈長,由副護士長擔任副圈

作者單位:545002柳州市廣西柳州鋼鐵(集團)公司醫院急診科

鐘蕊憶:女,大專,主管護師,護士長

長,另選小組長3名,通過大家投票方式產生,也是護理帶班小組長。

2.2調查分析現狀急診科是醫院診治急危重癥病人的場所,是搶救病人生命的第一線。我院急診科除急診功能外還兼門診注射室、輸液室、觀察室、外傷處置等功能,但存在護理人員少、護齡短、技術不過硬、應急處理能力差、病人多、病種復雜、節奏快、壓力大、法律意識淡薄等現象。

2.3制定計劃制定QCC小組制度與職責,把日常護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分類,制定詳細的護理缺陷檢查表,每天及時記錄、現場反饋與整改;制定詳細的獎勵及考核制度,讓大家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體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4措施的執行

2.4.1成立護理質量安全管理小組設立護理帶班小組長,負責本班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護理安全、服務態度、投訴及糾紛等工作的監督和第一時間作出處理,協助解決護理業務疑難問題,遇突發重大事件及時逐級匯報并協助處理,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

2.4.2設置一級護理質量檢查記錄本對工作中存在的護理缺陷進行記錄、反饋并提出整改措施,每處不符合要求均記錄1次。每月進行護理質量匯總、分析、評價和整改反饋。護理質量和護理安全存在問題具體如下:

2.4.2.1日常工作細節輸液治療單上的生理鹽水要用紅筆畫圓圈,100 ml的葡萄糖要畫紅杠提醒,輸液查對牌的整理,廢紙簍、輸液塑料袋的整理等。

2.4.2.2三查七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做好病人姓名、藥名、濃度、劑量、方法、時間、醫囑、處置單的查對。

2.4.2.3各班職責履行情況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每一項的護理、治療、操作、處置、出診、搶救、醫院感染、床單元的整潔等均責任到人。

2.4.2.4“120”工作根據院前急救護士的崗位要求,每班負責對隨車急救物品的檢查、更換、補充、平車單元的干凈與整潔、出診記錄的規范書寫、急救技能的抽查演練等。

2.4.2.5消毒隔離制度手衛生制度的執行,一人一針一管一帶的使用率是否達100%,無菌物品的合格率、醫療垃圾的分類、儲存等。

2.4.2.6服務態度急診科是醫院的窗口科室,具有其特殊的工作性質:病人多、病種復雜、流動性大,護理人員多為被動服務,有求才應,機械服務,工作不積極主動,對病人缺乏愛心和同情心。為了改變服務模式,更好地為病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應加大檢查和考核力度,獎懲分明,讓大家用心去服務好每一位病人。

2.4.2.7帶教工作每年的實習同學將近100名,輪轉護士和新分護士都要求規范的管理和培訓制度,認真做好師帶徒工作,手把手教,放眼不放手。

2.5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可以讓制度管人,制度約束人,避免人管人的尷尬局面,急診科每一個檢查簽名及履行職責的護理工作均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并附有詳細的考核獎勵說明,不符合者均納入護理質量考核。小組長對日常護理工作的薄弱環節、關鍵環節進行控制,每月進行護理質量匯總、分析、評價及考核獎勵。

3結果

護理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增強,2010年1月至今,無1例護理事故發生, 2012年僅有1例護理投訴,只是因為病人等候輸液的時間過長(15 min),護理部和二級質控檢查各項護理質量指標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病人及家屬的滿意度在不斷上升,2012病人滿意度為99%。開展 QCC活動以后,每個班均有帶班的崗位要求,每班負責對隨車急救物品的檢查、更換、補充、平車單元的干凈、整潔、出診記錄的規范書寫、急救技能的抽查演練等。

4討論

4.1開展QCC活動有利于保證護理安全防范護理差錯和事故,確保護理安全已成為現代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2]。急診病人通常具有死亡率高、病情較為復雜的特點,這就對急診護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有效提高急診病人的搶救成功率。急診護理人員熟練的搶救技能和敏捷、快速的應急反應能力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急診的各項規章制度不僅能夠促進急診搶救的規范化運行,而且能夠大大降低病人與醫護人員之間各項糾紛的發生率,大幅度地提高整體的治療和護理效果[3,4]。

4.2開展QCC活動有利于持續改進護理質量QCC活動中,人人參與護理質量管理,大家互相監督,有效規避各種護理風險,把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對于存在的護理缺陷,及時進行總結和分析,讓大家從中得到一些經驗教訓,不斷的改進活動方式,細化檢查指標。

4.3開展QCC活動有利于提高團隊凝聚力通過QCC活動,不同層面的滿足護士愛與歸屬的需要,強化大家的團隊責任感,培養團隊的進取精神、協作精神,構建和諧的醫護、護護、護患關系,激發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責任心。通過開展QCC活動,加強了急診護理質量的管理,保證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最重要的是激發了大家參與護理質量的管理和加強護理管理制度執行力,是提高護理人員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方式[5],QCC理念在急診護理和安全管理中值得倡導。

參考文獻

[1]林榮瑞主編.品質管理[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157.

[2]李華,趙錦仲,陳文玉,等.品管圈活動在提高病人骨質疏松防治知識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4,19(9):60-61.

[3]馬真琴,苗鳳花,馬曉英.急診護理質量控制中的缺陷和對策[J].醫學信息,2010,23(11):212.

[4]閆君艷,路晶.淺談急診分層次護理質控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1):132-133.

[5]方桂珍.在護理人員中推行品管圈活動的探討[J].護理研究,2008,22(4):1103-1104.

篇2

深入貫徹落實、總理系列批示指示精神,認真執行區委、區政府和市局關于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強化“主動作為、嚴格履責、部門協作”意識,突出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舉措,堅持加強頂層設計與筑牢基層基礎相結合,整體推進與重點突破相促進,促進交通運輸安全發展,深入開展“平安交通”創建,繼續推進“三化”建設,探索建立以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為基礎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保障體系,嚴密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不斷提升堅守安全生產“紅線”的能力。

二、工作目標

確保轄區水上不發生重大交通責任事故和水域污染事故,確保全系統單位內部安全穩定。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深入推進平安創建。

按照交通運輸廳的統一部署,全面把握“平安交通”創建活動重點突破、全面推進階段的工作要求,圍繞創建活動總體目標,建立“平安交通”創建標準體系、目標體系和制度體系,培塑“平安交通”示范品牌。以“任務項目化、目標具體化、責任明確化”為基本原則,重點開展“四項行動”:一是由公路站牽頭開展平安示范公路創建行動。圍繞“暢安舒美”要求,開展平安示范公路創建行動,按計劃每年建成一批平安示范公路。二是由運管處牽頭開展平安港區創建行動。以石油化工港口碼頭、危化品罐區等為主要創建對象,確保不發生港口安全生產重大責任事故。三是由航道站牽頭開展平安航段創建行動,確保全省干線航道安全通暢,四是由質監站牽頭開展平安工地創建行動。以“防坍塌、防墜落、反三違”專項治理為抓手,確保在建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參創率達到100%,確保不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工程建設安全生產責任事故。

(二)強化行業指導,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宣貫指導,強化條塊協調,合力推進標準化工作。各業務主管部門要加強條線歸口指導,依據標準化建設實施意見確定的建設類別和達標時限等要求,及時印發組織推進工作方案措施,適時制定獎懲措施,督促加快企業達標實施運行進度。

運管處要牽頭負責推進危貨運輸企業、港頭碼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危貨運輸企業在5月底前全部完成達標考評;要在道路普通貨運、道路貨運站場、機動車維修等經營類別企業中選擇其中管理基礎較好的開展示范達標建設,力爭各類企業分別有20%在10月底前完成自評,12月底前完成達標考評。要確保所有石油化工港口碼頭企業在12月底前完成達標考評;要提前謀劃,認真調查摸清普貨港口碼頭企業數量和基本情況,選取重點普通貨物港口碼頭企業開展示范達標建設,力爭有20%的普貨港口碼頭企業在10月底前完成自評,12月底前完成達標考評。

質監站要牽頭負責推進交通運輸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建設,將標準化建設與“平安工地”創建相結合,以標準化建設促進“平安工地”創建,“平安工地”創建提升標準化建設水平。確保轄區內所有交通運輸建筑施工企業在6月底前完成自評,12月底前完成達標考評。

(三)強化履責意識,持續推進規范化建設。創新督查檢查方式建立長效制度。要延續實行暗查暗訪、突擊檢查等好的做法,并固化為暗訪暗查與突擊檢查制度,采取“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方式定期開展檢查,檢查時可視情況邀請新聞媒體,對企業安全生產情況予以曝光。各業務主管部門每年要開展不少于2次暗訪暗查或突擊檢查,檢查面要覆蓋全市。要重視第三方專家檢查作用,建立第三方專家檢查制度并定期開展,各業務主管部門每年要開展不少于2次第三方專家檢查,檢查面要覆蓋重點企業、重點車船、重點港站、重點在建工程。

健全完善安全工作點評考核制度。建立完善對各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目標考核制度,將各項安全工作任務分解為具體考核指標,年終對業務主管部門開展安全目標考核,并將考核與年度安全獎勵發放掛鉤。

(四)強化科技支撐,全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積極配合省廳推進省公路水路安全暢通與應急處置系統建設。實現省、市、縣三級運用。加強各行業條線日常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深化信息資源利用,提升日常安全監管信息化水平,提升應急處置服務能力。

(五)強化長效機制,建立風險管理體系。以隱患治理的“全覆蓋、零容忍”為目標,探索建立以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為基礎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建立事故隱患動態臺帳。結合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建立各類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隱患分類分級標準。通過事故隱患跟蹤管理系統應用,建立管理部門隱患跟蹤管理動態臺帳,實現各類危險源、事故隱患的監測預警、科學評價、統計分析、分級管理和動態管控的“全覆蓋”。強化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結合暗訪暗查與突擊檢查制度、第三方專家檢查制度、重大安全隱患掛牌督辦制度形成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合力;完善隱患整改評價制度,探索建立事故隱患每月分析、每季通報和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事故隱患排查整改的工作閉環,切實做到對事故隱患的“零容忍”。

(六)強化應急管理,完善保障體系建設。

建立應急預案管理制度。定期對行業各類預案進行評審和修訂,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體系。

開展港口安全重大風險調查。針對港口危險化學品作業場所,重大危險源的分布和特點,貨種的有害因素分析,作業和儲存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危險化學品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類型及其后果嚴重程度,現有應急救援機制和應急能力等情況開展調查,詳細分析港口危險化學品作業存在的主要風險和問題,為下一步開展應急隊伍建設、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機制建立、處置方案制定等研究奠定基礎。

篇3

一、城市大型建筑的運營現狀

我國建筑業長期存在重建設、輕運營維護的弊端,城市建筑物在長期運營過程中累積了諸多安全隱患,致使其安全運營事故頻發,引起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其中尤以受地下工程施工影響、圍護結構高空墜落最為常見,已嚴重危害到廣大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從“九五”期間,我國開始重視建設工程安全問題,以城鄉居民住宅工程、特種工程、城鄉建設為重點,解決建筑設計、產品開發、工程施工和管理中的關鍵技術難題,研究超高、大跨度建筑、城市地下空間和水下工程、隧洞工程等特種工程的設計方法、結構和施工技術。隨著各類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升級,國務院以及上海市政府都將城市公共安全作為重點發展領域予以關注,對城市預防公共安全事件及應付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不斷加大對公共安全領域的支持力度,重點開展重大工程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及誘變災害的機理、預測和防治研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就公共安全領域確定“國家公共安全應急技術保障工程”為重點項目,提出研究城市災害和工程事故類別及其應急救援措施和快速反應的指揮與裝備,提高城市生命線工程和地下空間的抗災能力。“十二五”期間制訂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圍繞社會安全等多個領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力爭實現突發事件預防控制、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關鍵技術的持續創新,形成公共安全核心技術與裝備的自主研發與工程技術能力,大幅度提升公共安全科技支撐突發事件的預防、準備和應對的能力。此外,《城鄉建設防災減災“十二五”規劃》提出了防災減災工作的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制定防災減災政策、安排防災減災工作的依據,指導公共安全領域基礎研究、技術研發、集成示范、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重點解決公共安全領域的共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形成公共安全綜合保障與應急處置關鍵環節的核心技術,構建多學科交叉的公共安全信息共享平臺。

綜上所述,“九五”期間國家將建設工程提到重點發展領域,“十五”以來逐步開展了工程安全的機理、預測、防治、應急等各個方面的研究,工程安全首次作為戰略任務被列入發展規劃;“十一五”將公共安全提升到新的高度,建設行業針對城市生命線、地下空間等重點工程的安全防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十二五”更是聚焦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的關鍵問題,強調突發事件預防控制、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等關鍵技術的持續創新,提升公共安全科技支撐突發事件的預防、準備和應對的能力。

雖然城市建筑運營階段的安全風險已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但重大安全運營事故仍頻繁發生,折射出我國城市建筑的安全運營保障技術落后、安全運營控制與預警響應方法和手段欠缺,不利于現代化城市健康運行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城市大型建筑運營安全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是十分困難和復雜的課題,與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直接相關,我國近幾年來的高速發展對城市大型建筑安全運營公共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如何提升城市建筑安全運營風險的評估、監測、預警、應急響應及安全保障水平顯得越來越重要,只有通過高效的信息化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風險管理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大型建筑安全運營風險,減少經濟損失、人員傷亡,切實降低社會負面影響。

二、城市大型建筑安全運營問題原因分析

城市大型建筑運營安全問題與人民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它以大型公共建筑為載體,涉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牽涉因素之多、突發能力之大,任何其它社會經濟問題均無法與之相比。

(一)城市大型建筑運營安全問題的特點

第一、大型建筑安全運營事故往往損失巨大、修復難度高、恢復期長,可能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與經濟次序的破壞以及生產系統紊亂等后果。大型建筑空間的集中性、人口密度的集中性和經濟的密集性決定了運營突發事件損失巨大的特點。一般城市建筑發生突發事件時,影響范圍小,其功能的基本恢復需要一個月以上,而對于大型公共建筑,一次突發災害可能影響整座城市的正常運行,恢復難度高,代價巨大。

第二、大型建筑安全運營風險種類多樣,原因復雜,包括建筑自身因素、外界環境干擾、人為因素等等。其中,由于城市災害的多樣性,使得城市大型建筑所受災害復雜,包括受地震、風災、海嘯、洪災、地質災害的威脅等。多種原因共同作用導致的運營風險往往難以控制。 第三、大型建筑安全運營風險連鎖性強,影響面廣。一方面,由于大型建筑依托城市功能網才能正常運行,城市功能網的整體性強,當一種功能失效時,常波及建筑中其他系統的功能;另一方面,大型建筑的災害鏈發生明顯,一種災害常誘發一連串的災害,如1995年神戶地震,由大型建筑的電力系統短路發生的火花引爆煤氣管網,導致煤氣泄漏,最終造成巨大的火災。

第四、大型建筑風險防范難度大。由于城市大型建筑不僅基礎設施等物理功能網復雜,而且組織結構也復雜,在防災減災措施或法律法規執行的程度很難保證達到統一標準,其中有些災害是由于操作不當、人為造成的,無法實現風險的前期預測和主動控制。

(二)城市大型建筑安全運營風險的原因

1.建筑

自身素質 所謂的建筑素質是指構成建筑的結構、設施設備、系統等等組成建筑實體的軟硬件條件。建筑自身素質是影響城市公共安全的因素之一,而且某種程度上代表城市建筑抵御公共安全問題的一種能力。影響建筑素質的主要因素包括建筑的設計合理性(空間設計、結構設計、防火設計、抗震設計等等)、施工質量、工程結構耐久性、設施設備條件(建筑內部給水系統、燃氣及熱水供應工程、建筑消防給水、建筑通風及高層建筑防排煙工程、供熱工程、空氣調節工程、電氣照明及設備安裝、檢測與控制儀表)、系統(管理體系、預警應急防范措施等軟件配備)等。

由于建設期施工質量不合格造成的建筑在運營期發生公共安全事件的案例數不勝數。1995年6月29日韓國首都首爾市三豐百貨大樓突然發生坍塌事故,造成501人死亡,910人受傷。事故原因調查表明,三豐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偷工減料:混凝土質量差;澆注立柱的沙子是從海灘運回的,因含有鹽份致使鋼筋腐蝕;樓頂混凝土預制板的厚度比當初設計的厚度大25厘米,造成大廈樓頂不堪重負。

運營期的建筑改造也會影響建筑結構的安全。住宅拆改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社會問題,如原設計無地下室改出來一個地下室,原來基礎變成了擋土墻,原來埋在地下的給排水管道暴露于外;原來符合抗震的建筑,由于增加了地下室,拆改了墻,可能不符合抗震設計要求。原來墻被拆掉、被鑿洞、被位移,樓下拆墻,樓上有的墻就等于作用在板上,有的開大門窗洞口,橫墻嵌入暖氣片,廚房、衛生間排氣道縮小嵌入橫墻內造成橫墻斷開。這就給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特殊荷載帶來潛在的危害,家庭裝修往往其荷載都比原設計超載,這種不利情況的組合加劇了安全問題的幾率。例如,衡陽大廈“11·3”火災事故中,大樓在救火過程中倒塌,致使20名消防官兵犧牲,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開發商擅自改變設計,并采用不合格材料。

2.外界環境影響

影響城市建筑公共安全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外界干擾,包括各種自然災害、人為災害、生命線工程災害,如火災、風災,水災(包括城市型水災、洪災等)、地震等,人為災害如恐怖襲擊,以及供水、供氣、供電、通信系統不作為的生命線工程災害等。

3.時間效應

對于城市建筑而言,建筑運營期遠遠長于建設期,長達數十年、上百年。隨著時間效應的增加,建筑結構自身素質漸漸下降,在經歷過數次外界干擾后,發生公共安全問題的概率會越來越高。例如,國家規范明確要求各省地市按抗震區劃圖進行抗震設防,同時提出未抗震設防之前的建筑加固問題,有關地市1994年開始抗震設防,但由于認識和財政資金方面存在問題,抗震加固幾乎沒有進行。在2008年發生“汶川地震”之后,暴露了我國抗震規范相關規定已不滿足建筑實際抗震要求,尤其是1990年代以前建造的建筑抵御外界災害的能力弱,是城市建筑中最脆弱的一環。

建筑耐久性下降導致安全問題也是運營期常見的案例。例如由于材料開裂、木結構腐朽等原因,建筑承載能力會不斷減弱,特別是在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里,這一趨勢更快更嚴重。建筑結構老化容易在一些不利荷載作用下發生突然破壞并造成災害。

三、城市大型建筑保障安全運營對策

根據我國的政策需求和城市大型公共建筑安全運營的特點,安全運營風險問題一方面需要站在戰略的高度進行宏觀的研究和判斷,以確定管理機制、政策、力量配置、資源儲備等多方面的宏觀決策;另一方面,公共建筑安全問題又是具體的,是由大量瑣碎的日常管理缺位、硬件老化、矛盾沖突等“隱患”與“缺陷”導致的具體事件表現。建筑運營安全的宏觀分析力求對城市公共安全的整體形勢、中長期發展走向、重大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顯現特點與規律、國家有關城市公共安全的法規與政策體系建設、各級政府層面的應對策略與力量配置等重大問題做出科學和客觀的判斷與建議。微觀分析則是針對具體的建筑運營安全隱患排查、風險分析、異常判斷、預防與預警、應急處置、善后處理等展開有深度的研究,力求分門別類地提出對具體風險事件管理的行動建議。大型公共建筑安全運營問題的宏觀與微觀研究相互間有著極強的關聯與支撐作用,缺一不可。

對于城市大型建筑運營安全風險管理而言,風險控制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于日常管理架構、法規制度、日常管理實踐,以及對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應對預案之中。因此,在對建筑物安全運營風險做出評估之后,如何抓住各類風險事件的防控關鍵因素做出合理的統籌部署,成為了城市大型建筑公共安全風險控制的關鍵問題。針對城市大型建筑運營安全問題給出以下建議:

(一)強化風險評估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系統評估運營安全風險

高效的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技術是城市大型建筑安全運營風險管理的基礎和保障。建筑物安全運營風險評估和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為了有效防范、化解和處置社會穩定風險,在建筑物運營過程中,需要根據建筑物運營的實際情況,對建筑物進行動態監測,更新識別的主要風險因素,評判風險等級,為優化完善風險防范、化解和處置措施提供基礎。建筑物安全運營風險控制需要從風險的識別和評估開始,根據建筑物功能特性、外界環境變遷、突發事件等動態變化,形成具有持續性、動態性的預控、預警、應急救援為一體的動態風險控制機制。準確識別風險是成功進行風險評估的基礎。風險識別是一個系統、持續的過程,應盡可能詳盡地占有和分析項目信息,包括項目方案、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資料、類似項目的管理經驗和教訓、已有的風險管理數據和模板等。通過對上述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有效識別出影響建筑安全運營的潛在風險。只有通過運行數據的實時監測,建立基于信息共享、協調控制、技術集成等于一體的城市建筑安全運營風險評估體系,對大型建筑各類運營安全關鍵技術和管理技術進行梳理和分類,集成應用大型建筑安全運營風險性狀跟蹤、監控、預警、應急等專項技術,才能提高建筑安全運營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技術水平,實現安全運營風險的系統評估,從而提升風險跟蹤監測與預警能力和應急管理水平,縮短預警和應急聯動控制反應時間。 (二)完善城市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體制,明確風險主動控制措施

應急管理是指對于已經發生的災害或突發事件,根據事先制定的應急預案,采取應急行動,控制或者消滅正在發生的災害或突發事件,減輕災害危害,保障系統的運營,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一般包括災前的減災、防備、預報、預警和應急,災后的應急、恢復與重建。應急預案的具體組成包括準備程序、基本應急程序和特殊應急程序等內容,具體體現在如下若干方面:(1)對災害或突發事件、事故的辨識與評價,確定響應的應急啟動機制及應急管理等級;(2)對人力、物質和工具等資源的管理、確認和準備;(3)指導建立現場內外合理、科學、高效的應急組織實施體系;(4)涉及應急行動開展的程序及戰術;(5)制定訓練及演習計劃;(6)針對特殊災害制定的專項應急計劃;(7)制定災后的現場評估、整理與恢復措施等。

以數據監測預警為基礎的主動控制措施是改善城市大型建筑運營安全問題的關鍵技術之一。建立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體制需要考慮多災種可能性及緊急事件的復雜性(風災、水災、火災、地震災害、恐怖襲擊),以及報警層次多(緊急事件報警、災害發生

報警、小中大災報警)等原因,須對各種報警信息進行分類與分級,以便準確地啟動各種聯動模式(火災聯動、區段聯動、災間聯動等)與各級應急預案。由于建筑通常有多個運營管理主體的客觀存在,預案啟動須考慮到災害的影響面,即集中救災力量至災害發生面,同時兼顧可能的蔓延面或影響面。 健全的應急管理體制能夠最大程度弱化突發事件帶來的后果。一旦發生風險預警后,由監控信息管理機構首先接受報警信息,立即通知應急管理中心和災害現場監測指揮機構在最短事件內確定災情,并趕往災害現場,應急中心根據反饋信息啟動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指揮與調度,并保持與現場應急救援聯系,對現場實施必要的管制,同時將相關信息向上級主管部門和相關人員,從支持保障機構調動應急所需的人員、技術支持和物質投入到災害現場救援工作,信息管理機構則同步為其它各機構提供信息服務,實現統一管理,分工協作,確保應急救援的快速、高效和有序。

(三)探索BIM技術和數字化管控技術應用,構建公共安全信息平臺

BIM技術應用的意義是使建筑信息在規劃、設計、建造和運營、維護各階段各參與方中充分共享和無損傳遞,為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管理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借助BIM技術和數字化管控技術構建基于數字技術的公共建筑安全運營管理系統,與大數據、物聯網相結合,形成公共安全信息平臺,從而實現對大型公共建筑的智慧運維和管理,包括設施空間實時狀態管理、實時構件健康監測信息反饋以及智能化運維預警。目前,有效的公共安全信息平臺應包括以下幾點功能:

1.公共安全信息平臺必須實現各類災害報警事件集中處理,歷史事件管理及查詢;預先設定各類事件聯動接口,并記錄所有樞紐運行緊急事件及處理過程。

2.通過公共安全信息平臺實現對事件進行聯動處理,用戶可定義報警事件的級別、報警聯動流程、報警事件處理流程、報警顯示與提示信息等;當重要報警發生時,實現集中顯示、報警定位、報警統一處理。

篇4

一、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經營三類以上班線、旅游客運企業*家、班線客運車輛*輛,危險貨物運輸企業*家,車輛*輛;三級以上客運站*個,12噸以上大型貨車*輛。

二、主要做法

今年,我局始終把道路運輸安全管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把“兩客一危”運輸企業整治及安全生產監管作為重要工作,始終堅持“一崗雙責”,夯實安全維穩工作基礎。堅持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加強對科技信息化運用,全市37家“兩客一危”企業都建立了動態監控平臺,實行了24小時值班制度,1829輛(不含掛車)“兩客一危”車輛全部實現4G動態視頻監控,農村客運車輛100%實現動態監控。重點車輛動態監控設備安裝率達到100%。堅持對重點監管對象一月一必檢,對監控平臺運營商服務質量和企業動態監控數據進行一月一通報。組織完成各類安全生產大檢查4輪次,下發安全監管通報7期。召開安全例會6次,安委會會議2次,舉辦“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控違規信息閉環處理基本規范培訓2次,安全全產約談會2次。按照企業按照“五種形態”方式處理駕駛員541人次,罰款27350元。(僅統計3-4月份數據)

一是建立責任清單。圍繞《湖北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安全監管責任清單》《湖北省道路運輸行業安全隱患目錄》和第三方監測平臺推送數據,狠抓落實。市局和各運管局(所)都將本級責任清單進行了上墻公示、上會學習、上門宣貫、進行了逐條落實。

二是積極提升重點監管車輛動態監管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省廳《湖北省“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控違規信息閉環處理基本規范(試行)》,將管理部門對企業和企業對駕駛員的“五種形態”認真落實到位。省廳出臺文件后,我市立即制定下發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召開了全市“兩客一危”車輛動態監控違規信息閉環處理基本規范培訓會,對所有動態監控的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和企業負責人,具體監控人員進行了全員培訓。建立健全了“政府—企業—駕駛員”之間的監管機制,管理部門和企業將車輛動態監控違規信息閉環處理基本規范和處理流程進行了上墻公告公示。強化了動態監控的力度,做到了管理部門對轄區企業的動態監控質量進行一月一通報,企業加大了日常動態監控的日常監控力度,強化了第三方平臺推送數據的核查清理力度,做到了對第三方推送數據進行全面核查,對查證落實的違規行為按照批評教育、停班學習、經濟處罰、辭退開除、聯合懲戒等五種形態方式的處理。現已處理人員541人次,罰款27350元。通過以上措施,駕駛員違法行為次數與去年同期比大幅下降,有效的較低了重點監控車輛的安全隱患。

三是要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市局和各局(所)主要領導帶頭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現場檢查。在“春運”、“清明”、“五一”、“端午”以及惡劣天氣期間和“3.21”“3.22”事故后,我局均制定專項的運力保障計劃和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整改工作,開展了安全生產檢查。

四是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管理部門建立健全了“雙隨機一公開”臺賬和重大安全隱患整改臺賬,明確了督辦人員、整改要求和時限。督促企業落實好安全隱患整治,做到了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并將整改結果上報管理部門進行銷號。

五是加強對客運車、旅游車、農村客運、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重點監管,對800公里以上的長途班線接駁車輛和市內重點線路進行重點監管,對客運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客運站依法經營等情況進行認真排查。市局組織專人對我市接駁車輛進行了全面清查,對達不到接駁要求的線路和車輛進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停發接駁證,停班整改,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取消線路。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礎比較薄弱。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個別客運站仍只有一個進出通道,建設和改造的任務非常艱巨。安全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況難以迅速扭轉,給道路運輸安全留下了一定隱患。

篇5

關鍵詞:小市政,雨污水,頂管,工程管理,高程測量,放坡

Abstract: the small municipal construction as the last and the whole building delivery rang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often become whole building in the lat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time, cost and safet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completes the small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become party a building finishing up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of management. Here in southeast X75 village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small municip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st and time limit, safety management work experience on some of the.

Keywords: small municipal, rain water, pipe jack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levation measurement, put slope

中圖分類號:K826.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項目概況:

X75小區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米,總戶數2331戶,共由20棟15—18層的高層板樓,一個7萬平米的雙層地下車庫和一些配套設施組成的中高檔住宅小區,其市政工程包括雨水管道2700米,檢查井132座,污水管線2500米,檢查井246座,化糞池8座,生活加壓給水閥門井9個,管線長度約1900米,生活低壓給水閥門井11座,管道長度約2200米,消火栓井30座,中水給水管線長約4000米,檢查井174座。熱力閥門井約8作,補償器40個,放氣閥13個,固定支架192個,DN200以上管線約1200米。10KV電力工程24座電力井,330米電力隧道,900米電力包封管線。380V電力工程51座電力井,1500米電力包封管線。弱電工程116個弱電井,管線2000米。道路總面積27000平方米,路緣石5932米。總投資約3000萬。設計計劃工期115天。

施工前準備:

由于小市政工程中管線較多,場地狹小,專業分散,在施工前,我司組織召開了多家相關單位的設計施工協調會,在會中我們首先明確了施工順序問題,既先深后淺,先雨污水無壓重力管線施工,后電力隧道施工,最后各種有壓管線及電力和弱電管線施工的原則。

其次,明確了各個管線的高程與交叉沖突的避讓原則,要求對沒有標高要求的電力井盡量埋深避讓雨污水管線,同時要求對標高及位置要求不高的弱電管線避讓其他管線。

施工材料的優化選擇:

由于小市政施工工期緊任務重,且集中在雨季施工,為了加快市政工程進度,我們提出了采用新工藝施工,將原有設計的混凝土現澆化糞池變更為了模塊式化糞池,將原有的砌筑檢查井變更為了塑料檢查井,將原設計的一級鋼筋混凝土承插管雨污水管線更改為HDPE雙壁波紋管,將原設計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更改為瀝青混凝土路面,以上材料的改進總體壓縮了近1/3的工期,將原設計所需的115天工期壓縮到了85天。

施工進度的優化管理:

由于現場施工場地狹小,土建有很多工作面沒有騰出。為此,我們要求各個小市政分包方進行分段作業施工,對可以開挖的部位先行開挖,并對每周的開挖工作按圖紙上報甲方,對不能開挖的工作面要求在圖紙中標明,并給出合理工期以及需要騰挪場地的具體時間,我方拿著反映問題及進度的圖紙向總包協調相關工作面的騰挪,很好的解決了市政缺少工作面的問題。

施工技術的優化管理:

首先: 小市政工程對各類管線的高程要求嚴格,這就要求在施工前必須熟悉圖紙,熟悉現場高程位置,合理放線,準確開槽。為此,我們要求總包的測量人員,先對現場紅線進行了復測,同時對各類大市政的接口進行相關測量,查詢其高程。同時,由勘察設計院重新進行了地塊的交樁,對各個樁點進行了高程的復核,對小市政內道路同大市政道路的高程差進行了對比統計,對各個樓進行了正負零高程的標注,對樓前出戶預留管進行了高程的標注與核準,嚴格按照設計對雨污水的管線進行放坡。在放線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相關設計,進行管線的深化設計處理,第一時間解決各種管線的沖突。

其次:由于存在市政管線中有隧道部分穿越施工現場的臨時變壓器的立桿處,同時穿越現場2個施工臨時低壓配電房,以及隧道距離樓邊過近,如深挖后已經挖至樓座基礎下50CM等問題,為了不影響樓房結構安全,以及拆挪變壓器造成的停工損失,我方同設計、施工、監理共同研究決定,采取先進的頂管技術進行小市政的隧道施工,直接壓縮了20天的10KV電力進線隧道的施工工期,同時保證了現場施工不停電,避免了大規模停電造成的損失。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作為小市政施工,質量好壞直接決定了整個工程的市政功能的實現,因此我方要求小市政施工方必須嚴把質量關,控制好各類質量通病的發生。

1 從設計上,我們要求各個管線的安全間距必須符合國家驗收標準,尤其是天然氣、自來水、電力同熱力、雨污水、以及樓建筑的間距必須滿足規范,同時對各類管線的檢查井設計必須達到相應的密度,并且對各個管道的材質必須按照相關規范要求設計。

2 從施工中,我們要求施工方的材料采取進場封樣制度,同時對重要材料進線復檢測試,只有達到質量標準方可下料施工。

3對回填土,我方要求土質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回填土密實度達經釬探到95%以上方可鋪設管材,敷設后要求必須分層回填夯實。

4質量驗收,在施工過程中,每個施工階段分類驗收,從基礎驗槽、綁筋驗收、隱檢驗收,混凝土旁站、到回填驗收,每個環節都要求監理、甲方、施工、設計進行驗收,為施工的質量提供堅實的保障。

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由于小市政施工涉及大量的土方開挖,對此我們制定了嚴格的安全保證措施,

1 對基槽開挖,我們要求必須保證放坡要求,如確實放坡有困難,我方要求施工發必須進行相應措施處理(錨桿掛網噴漿防護,設置圍檔)方可施工。

2 對所有重型機械操作員工的上崗證件進行復查,嚴禁違規上崗,同時要求各個施工單位對進場員工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同總包單位簽訂安全協議等。

3 對施工單位的安全設施不定期進行檢查,對不合格的消防器材進行更換,對各工種安全防護器材進行檢測。

4由總包設立安全應急預案,對各市政單位的安全員進行相關預案的職責分配,形成有效的安全聯動機制。

施工成本的管理:

為了達到成本的最優化管理,我們在施工前同合約、設計、咨詢公司、審計進行了多次施工成本的核定會,對施工中可能發生的費用進行了多次的預測,設置了合理的施工洽商預算,同時對施工中新技術、新工藝進行合理的費用測算,在保證不增加造價的前提下,同意使用相關技術,并且,在發生現場變更認量時,由現場甲方管理者會同合約部、監理、審計多方認可后,保留影響資料后方可施工,因而較好的控制了工程變更洽商的發生,杜絕了不合理洽商費用的產生。

篇6

【關鍵詞】三違;分級管理;化工安全檢修;應用

義馬氣化廠是一家以生產城市煤氣為主,聯產甲醇,二甲醚等化工副產品的煤化工企業,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危險特性。該廠自2001年2月建成投入生產運行,隨著工藝系統連續生產運行,各生產裝置的檢修周期也隨之減小,各裝置的檢修工作量和檢修頻率也相應增大,由于化工裝置檢修具有頻繁、復雜、危險性大的特點,因此如何做好化工裝置檢修作業過程中的安全工作,確保裝置檢修安全零事故,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就如何做好裝置檢修作業中“三違”分級管理在化工裝置檢修作業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三違”考核分級管理的研究機理

機修分廠擔負義馬氣化廠全部生產裝置設備檢修任務,各崗位人員所從事的設備檢修作業活動,如果出現作業“三違“現象,極易引發各類安全事故,會對員工造成傷害、對企業造成經濟損失。根據義馬氣化廠歷年來發生的事故案例進行分析,90%以上的責任事故是由“三違”作業造成的,目前,分廠對“三違”作業管理沒有一部統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比較籠統,執行彈性很大,對“三違”的檢查考核缺乏一定的依據。由于“三違”檢查考核沒有依據,沒有分級,缺乏現場針對性,結果造成員工現場作業“三違”了,被檢查發現考核了,考核力度和尺度不規范、不科學,檢修人員對“三違“作業的認識程度不高,對“三違”作業造成的后果認識不夠,形成下次作業仍然“三違”的惡性循環,從而使反“三違”工作遇上難題。分廠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在充分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征求各班組員工意見的基礎上,對常見的“三違”現象進行分類、分級,制定了《機修分廠“三違”分級考核管理制度》,在機修分廠范圍內實行“三違”分級考核管理,對于預防事故的發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項目采用的管理原理及管理技術分析

“三違”是指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三違”屬于“人的不安全行為”范疇,有效治理“三違”對于規范人的行為、建設企業安全文化乃至預防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在管理技術上突出人的因素方面管理,規范檢修主體的安全作業實施,發揮人規避風險的最大作用,形成制度約束人,人嚴格遵守制度的科學化檢修機制,“三違”分級管理,就是讓人腦海中形成作業“三違”后,對后果嚴重程度的強化認識,久而久之,人的認識上就會形成思維定勢,不該違章的絕對不能違章,違章就會造成事故,最后,人的自覺行動形成習慣,長期進行嚴格遵守。

三、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

3.1對于管理人員

因管理人員參與了本單位規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訂,應該最了解本單位規章制度制定的目的和依據,工作中要重點學習領會其他部門的規章制度。管理人員應掌握和實施以下主要內容:

(1)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依法制定有關規章;

(2)要了解企業文化精髓,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職工隊伍的安全素質和意識狀況,根據企業實際制定有關規章;

(3)在實施規章制度過程中應及時檢驗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針對有效性的不足要深入分析原因,系統改進,如果發現合理性上存在缺陷,要毫不猶豫,立即解決。

(4)熟悉和遵守勞動紀律。

3.2對于班組操作/檢修人員

因操作/檢修人員具體與設備設施打交道,要與相鄰崗位職工緊密配合,共同完成生產經營或施工任務。工作中要熟練掌握崗位操作規程(包括安全技術規程)、應急任務、員工守則等。同時要廣泛學習與工作有關的設備設施工作原理、基本電氣及儀表知識、工藝技術等,領會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基本宗旨,主動積極地遵照執行有關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

3.3治理“三違”的控制措施

(1)“三違”分級管理的實施辦法

分廠對所屬各崗位常見的“三違”行為進行了分級管理,制定了《機修分廠“三違”分級考核管理制度》,使分廠的“三違”檢查做到了有章可依。三違:指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根據違章情節劃分為嚴重三違、一般三違、輕微三違三個等級,并制定出詳細的等級實施細則。

(2)建立“三違”記分卡

根據歷次事故分析得出:習慣性違章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廠決定建立員工《“三違”記分卡》,全面治理習慣性“三違”問題。《“三違”記分卡》的記分分值分為:輕微三違2分/次,一般三違4分/次,嚴重三違6分/次,累計分值滿10分時,對其進行停工教育培訓,扣發一個月的安全風險抵押金。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三違”記分卡上的分值清零,重新開始記錄。

(3)卡片式管理

《“三違”記分卡》由分廠“三違”檢查考核管理小組進行管理,分廠安全員處備有電子版檔案。反“三違”檢查人員發現“三違”問題后,通知“三違”人員將“三違”記分卡交到分廠安全員處進行登記“三違”情況,卡片自己保存好,分廠備有相同的電子版檔案以備查用。每月由分廠安全員在分廠安全會議上通報本月分廠的“三違”情況。

篇7

關鍵詞:移動終端模式;港口企業;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設計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技術在現代港口企業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但目前一些港口企業的安全管理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管理狀態還停留在原始的狀態上,給港口企業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困擾。因此本文通過建立港口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平臺,改變港口安全管理的原始狀態,提高港口管理的效率。

一、港口安全管理模塊的功能性需求

港口安全管理是港口生產經營的重要保障,其主要的功能是確保港口的安全生產,保證港口的設施安保管理功能,建立應急管理備案和隱患排查制度,幫助港口企業提升對港口的安全監督,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在設計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時,該模塊的安全管理要滿足以下需求。

(一)安全文件備案:港口安全文件是上級部門的一些具有權威性的文件以及制定的一些制度性的文件,因此該模塊的設計要求顯示文件備案并允許上傳附件供用戶進行下載和瀏覽。

(二)隱患排查管理:隱患排查管理是保障港口安全生產的重要手段之一。港口企業要對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負主要的責任,需定期在港口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并保存在系統中進行公布。

(三)港口應急管理:港口應急管理包括多個方面的內容,需要建立相關的應急小組,設置應急的預案,準備各種應急的資源,定期進行應急演練等。應急預案的準備也就是對港口的安全管理實施安全文件,上級部門能夠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迅速的做出應急措施。

二、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移動終端的設計

港口安全管理信息移動終端是以計算機網絡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為基礎建立的一個安全可靠、高效職能、可擴展的安全生產監督、監察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它能為安全生產監督部門實現網絡化、數字化的協同辦公,進一步實現業務管理規范化、種學化、信息化。

三、港口企業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結構和功能設計

(一)安全文件備案管理模塊:在安全文件備案管理模塊中,行政部門的用戶可以通過系統上傳安全的文件提供給港口企業進行下載和瀏覽。用戶使用對應的賬號登錄以后,對相應的模塊進行判斷,港口企業可直接查看信息,行政單位用戶可以進入到安全文件備案中進行直接的操作,可以添加和刪除安全文件的信息。在添加安全文件時用戶可以直接使用賬號登錄系統,進入到安全文件備案管理模塊,如果具有查看安全文件的權限,那么進入系統可以直接查看上級部門的一些行政性的文件或者制度性的文件。

(二)安全隱患排查模塊:安全隱患排查主要是檢查人員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行安全隱患的排查工作,并進入到相關的模塊中,檢查相關的隱患類型,如常規檢查、交接班檢查等,選擇一項后系統會自動的加載該項的所有項目提供給檢查人員檢查。如果想要重新進行檢查時可以選擇相應的類型,系統將會自動加載該類型的相關項目,檢查人員可以根據檢查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所要檢查的內容。

(三)港口應急管理模塊:在應急管理模塊中,管理人員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進入到系統中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和應急小組,對應急資源和信息進行管理和維護。應急管理人員進入到系統中可以對各自負責的應急資源和信息進行管理和操作,可以添加應急的資源和信息,更新應急的信息和資源。

(四)移動終端的管理:在港口安全管理中,對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往往是在事后進行核算,因此對于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很難形成動態的追蹤,在人員的管理中出現了較大的阻礙。為完善管理人員的考核工作,且能夠較準確的反應出人員對安全隱患的應急措施的有效性。

四、系統的試運行

系統試運行過程中,結合企業原有局域網系統,將軟件安裝在已有的服務器上,組織使用人員進行專題培訓。系統試運行正式開始,技術人員與軟件使用人員組織了多次溝通協調會,對系統功能進行了一系列補充和修改,系統的運行基本達到預期效果。從系統開始運行至今,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在日照港的運行效果非常明顯,在系統運行之前,以1名普通安全管理人員為例,每月花費在文件整理歸檔上的工作大約占到其工作總量的46%以上,每月的工作時間大約在84工作時左右;在管理系統運行后這部分的時間被縮減至17個工作時,累計節約時間達到80%以上。

篇8

牢固樹立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和諧發展的理念,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突出安全基礎和長效機制建設重點,以“平安水域”創建活動為載體,落實安全責任、消除頑疾隱患、創新海事管理、推進應急建設、筑牢安全防線,構筑平安水域,實現轄區水路交通監管水域安全和諧目標,為保增長、擴內需創造更加安全的水上交通環境。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實現轄區監管水域零事故、零死亡、零經濟損失、零安全,船舶安全面100%。

具體目標:

1、監管水域不發生水上交通責任事故及船舶水域污染事故;

2、監管水域無“三無”船舶;

3、區政府、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行政村、船主建立四級安全管理責任機制健全,水上安全管理責任書簽訂率100%。

4、渡口經區人民政府批準設置率100%;渡口安全責任落實率100%;渡口設施完好率100%;渡運服務滿意度合格率100%;

5、客渡船安全適航率100%;船員持證適任率100%;救生衣足額配備率100%;乘客安全告知率100%;

6、涉渡鄉村群眾、中小學校師生安全受教育面達100%;有船鄉鎮的分管鄉鎮長、鄉鎮船舶管理員、渡口管理員及“四客一危”船舶船員安全教育培訓率100%;2005年后新增海事執法人員業務培訓100%;

7、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率100%;違章、違法行為依法處理率100%;

8、港航、海事執法人員持證上崗率100%;船舶簽證率100%;無違規執法、不文明執法事件發生;

9、推薦一家運輸或港口企業安全標準化達標試點申報;

10、建立轄區水上應急搜救基礎數據庫和應急處置社會應急聯動機制;

11、港航海事系統建立基層安全工作規范、安全工作效果評價機制和安全工作督察機制。

三、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全面落實水上交通安全責任

1、落實區政府與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鄉鎮(街道、開發區)與村、村與船主四級安全管理責任,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與鄉鎮渡船經營人渡運安全管理專項責任,全面完成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責任書的簽訂工作,建立水上安全管理責任制臺帳。貫徹落實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落實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機構、人員;(時間安排:5月底以前)

2、落實企業、個體船主(經營人)的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個體船主(經營人)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開展安全自查活動,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增加安全生產資金和設施設備的投入,保證船舶的維修、維護和日常安全管理所需經費的支出;(時間安排:全年)

3、推廣鄉鎮船舶安全管理示范鄉鎮。按照《市鄉鎮船舶安全管理規范》的標準,確定一個鄉鎮(街道、開發區)作為我區鄉鎮船舶安全管理示范鄉鎮,組織有船鄉鎮(街道、開發區)觀摩、學習。(5月底)

(二)開展鄉鎮船舶專項治理

1、開展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鄉鎮船舶安全管理專項檢查;(時間安排:4月20日完成)

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鄉鎮船舶安全管理機構、人員、職責、經費落實情況;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鄉鎮船舶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落實情況;2012年度渡鄉鎮船舶縣、鄉鎮、村、船主四級安全管理責任書簽訂情況、鄉鎮政府與鄉鎮渡船經營人渡運安全管理專項責任書簽定情況;農用船舶登記和管理狀況;各鄉鎮政府鄉鎮船舶安全管理宣傳教育和檔案管理情況。

2、開展鄉鎮船舶專項清理。部門聯動,對轄區鄉鎮船舶進行全面清理登記,并根據船舶主要用途和性質分類;(時間安排:5月20日前完成)

(1)清理登記。對轄區所有鄉鎮船舶的船舶名稱、所有人、建造時間、主要用途、主要航行水域、駕駛人員姓名、所屬鄉鎮(街道、開發區)和行政村組等進行全面登記、核實。

(2)定性分類。對清理登記的鄉鎮船舶,根據其主要用途和性質,按照鄉鎮運輸船舶、鄉鎮農用船舶、漁船和“三無”船舶分類。

3、開展鄉鎮船舶專項治理。制定分類治理方案,會同漁政(農業)、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等部門進行分類治理;(時間安排:10月底前完成)

(1)漁船或主要用途為漁業性質的船舶,交由漁政(農業)管理部門管理和處置。5月底前完成。

(2)鄉鎮運輸船舶或主要從事水路運輸經營的船舶,由港航海事部門嚴格依法管理和處置。對證照不齊、存在安全隱患的,責令限期整改。8月底前完成。

(3)農用船舶或主要用途為農村群眾生產、生活自用的船舶,交由所屬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管理和處置;港航海事部門督促、指導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對所屬農用船舶進行登記、編號、發證,農用船舶證牌由市港航海事局統一制作,免費發放各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使用;督促、指導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嚴格劃定農用船舶航行水域范圍、用途等,農用船舶航行水域范圍和用途須在農用船舶證牌中予以注明;督促、指導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加強農用船舶的教育和管理。8月底前完成。

(4)本著“疏堵結合”的原則,開展“三無”船舶專項治理。凡定性屬“三無”船舶的,一律責令停止航行,根據其性質和主要用途由所屬相應管理部門對其限期整改。認定達不到整改要求的船舶,報經區人民政府同意后,會同相關部門提請人民法院,對其強制拆解;達到整改要求的船舶,按相關規定進行規范。建立“三無”船舶預防監控機制,村民建造鄉鎮船舶,其所屬行政村組必須報所屬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鄉鎮政府根據船舶性質報相應部門備案。10月底前完成。

4、開展農用船舶駕駛人員技能培訓;(時間安排:8月底前完成)

由所屬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組織,邀請海事部門對農用船舶駕駛員進行集中培訓,培訓合格的發放培訓合格證,并對培訓結果進行登記造冊存檔。

(三)深化“平安渡”品牌創建

1、繼續開展“百校千村救生衣活動”、“百校千村送安全活動”、“十佳安全文明示范渡口”創優評比活動、“渡運從業人員安全再教育活動”、“渡口社會滿意度評價活動”,并作為渡口渡船安全管理和服務的基本制度予以長期執行;

2、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擴大進學校進鄉村的水上交通安全宣傳面。聯合安監、教育等部門深入到中小學開設水上交通安全課堂。發揮鎮、村水上安全管理員作用,利用群眾趕集、重大節假日時機,在重點碼頭和渡口集中展示展牌、播放警示片,通過宣傳教育,讓船員、學生、乘客自覺養成主動穿戴救生衣的習慣;

3、規范達標渡口后續管養機制。按照“政府補貼、鄉鎮督辦、船主實施、海事監管”基本原則,積極爭取政府補貼,督促渡口經營人加強渡口維護管理;

4、積極爭取西北口、尚家河等義渡正常運行所需的經費,解決好西北山區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6、開展渡口渡船安全專項整治驗收活動。對轄區渡口、渡船進行全面安全檢查,進行安全合格驗收。在此基礎上,建立、完善渡口渡船基礎數據電子檔案,繪制或修訂轄區渡口分布圖;(時間安排:6月底前完成)

7、積極創造條件,對轄區重要渡口實施視頻監控;(時間安排:8月底前完成)

8、實施渡運乘客安全告知制度。制作專門渡運旅客安全告知卡片、視頻、錄音,轄區所有渡船(含汽渡),一律嚴格實行旅客上船安全告知。督促渡運業主安裝視頻或廣播系統,進行安全告知視頻和錄音播放。(時間安排:6月中旬開展實施)

(四)開展“客運安全年”活動

1、開展客運經營人安全、經營資質綜合檢查。對轄區水路客運人的經營資質、安全管理狀況和客船安全技術狀況、船員配備狀況等進行全面安全檢查;

2、嚴格實施乘客安全告知制度。轄區所有客運船舶必須安裝視頻系統,進行乘客安全告知;(時間安排:6月開展實施)

3、客運實行現場簽證制度。轄區水域所有客船出港一律實行現場簽證;

4、強化港口安檢。開展客運、滾裝車輛安檢專項檢查,落實港口安檢職責。

(五)跟蹤整改水上交通安全隱患

1、建立和完善事故隱患排查、認定、整改及上報制度。明確隱患整改的責任部門和人員。對2011年隱患排查治理進行“回頭看”,重點查看隱患有無反彈。針對檢查、督查、舉報發現的新隱患,明確責任部門、單位及責任人,將隱患整改到位;(時間安排:5月底前完成)

2、開展“打非治違”專項活動。6月份開展重點水域、重點對象非法經營、違法違規生產等行為的專項打擊;

3、加大重點水域、船舶的隱患排查。開展在建跨河橋梁水上水下施工作業隱患排查,依法查處無證作業;開展挖砂船、客渡船隱患治理,取締“三無”船舶;(全年)

4、規范隱患排查治理檔案管理,隱患必須整改銷號歸檔。

(六)規范港口安全管理

1、完成危化港口危化項目清理,完成危化港口區域交通部門和安監部門監管責任分工和交接;(時間安排:4月底完成)

2、制定統一的港口安全監督檢查指導性規范,規范基層港口安全檢查行為。(時間安排:9月底前完成)

(七)加強應急能力建設

1、認真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應對法》,進一步完善水上搜救應急和演練預案,建立區政府統一領導下的各有關單位參加的協調聯動機制;

2、建立、完善轄區應急搜救基礎數據庫。對轄區具備水上應急搜救能力和條件的單位、個人以及設施設備進行登記建檔,建立和完善應急搜救數據庫;

3、組織水上交通安全應急演練。重點是開展庫區水上交通安全應急人命救助,船舶碰撞事故,船舶火災的應急反應演練。

(八)強化“雙基”工作

1、港航海事系統建立基層港航海事安全工作指導性規范和基層港航海事安全工作效果評價機制;

2、港航海事系統建立基層安全工作督察機制;

3、加強安全和技能業務培訓;

4、嚴格基層安全工作目標考核和責任追究。

(九)強化船舶污染防治

控制船舶排污,維護水域清潔。加大宣傳、監管力度,加強對船舶防污染設備的檢查,積極打造船舶“零排放”示范,確保黃柏河水域的清潔。

(十)強化管轄通航水域通航安全管理

1、對管轄通航水域通航設施和通航條件進行清查,需要進行通航管制的,制定通航管理辦法;

2、強化現場維護和動態監管。加強重點時段、重點水域、重點對象現場管理和維護,建立重大節假日、趕集日、學生集中放假等人流高峰實行現場維護制度。

四、組織領導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確保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局成立“平安水域”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平安水域”創建活動的具體實施。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宣傳,做好反饋,認真做好資料收集、整理和宣傳報道工作,及時宣傳和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并將活動進展情況及時上報。

(二)明確責任,各負其責。區交通運輸局負責全區水路交通“平安水域”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統籌和指揮“平安水域”創建工作;區港航管理局負責“平安水域”創建活動各項具體工作的指導、檢查和督辦,完成創建活動各項相應工作任務,并定期通報創建工作情況;區公路管理局負責抓好公路汽渡的安全監管工作;鄉鎮(街道、開發區)政府是鄉鎮船舶管理主體,要會同相關部門強化鄉鎮船舶專項治理,規范鄉鎮船舶管理,各交通運輸經營主體,必須嚴格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切實落實各項安全生產措施,確保生產安全。各部門要各負其責,上下聯動,切實抓好創建工作。

篇9

對比省級及以上級別的商業銀行,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村鎮銀行普遍存在信息安全基礎設施不達標、技術水平落后、運維能力薄弱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建立統一的信息安全基礎環境建設標準以及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不斷提高信息安全運維水平,有效防范區域性信息安全風險。

關鍵詞:

信息安全;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基礎設施

近年來,我國中小城市商業銀行不斷發展壯大,銀行業數據大集中趨勢越來越明顯,對于地級市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和村鎮銀行等小微金融機構而言,由于其存在規模小、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相對匱乏、信息安全建設資金投入較少、信息安全意識淡薄、信息安全風險防范能力不強等原因,風險日益突出。因此,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的信息安全管理應引起高度關注。

一、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信息安全管理現狀

以筆者所在城市最近5年的情況來看,新成立村鎮銀行有3家,商業銀行新設分支機構有4家(不包括新設營業網點),根據歷年綜合執法檢查的情況分析,這些銀行普遍存在機房基礎設施建設不達標、網絡綜合布線不規范、應急演練記錄缺失、應急預案與實際不符、信息安全運維人員匱乏、工作人員信息安全意識薄弱等問題。大部分分支機構的日常運維工作都采取外包服務的方式,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二、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信息安全存在問題

(一)信息安全軟硬件環境不達標。

一是機房、供電、綜合布線、防雷等安全保護措施等方面達不到相關標準,設備、介質等安全管理軟件欠缺。二是由于目前數據大集中趨勢,地市級銀行分支機構的網絡和主機審計、接入認證、系統授權管理等手段缺失,應對信息安全風險事件反應較慢。三是主機病毒防護、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身份鑒別、數據完整性、保密性等方面缺少必要的軟件,或相關安全配置工作不到位。四是大多數地市級銀行分支機構缺少整體的運維監控平臺,制約了應急響應處置能力。

(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

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分支機構綜合業務部負責。雖然人民銀行加強了“兩管理、兩綜合”檢查,對新成立的銀行分支機構開展了開業管理,并要求建立全面的信息安全長效管理機制,但在通過開業申請之后,制度執行力往往不夠,信息安全責任很難落實到位。應急管理注重形式,缺乏與實際的結合,盡管制定了應急預案,但應急實戰演練較少、涵蓋范圍不全,應急措施缺乏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

(三)信息安全管理意識不強。

一是管理層對信息安全管理重視度不高,對信息安全的投入往往只有在機構成立時的一次性投入,忽視了信息安全管理是一個持續長久的過程。二是信息系統的運維人員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看成是技術問題,過分強調信息系統的可用性,認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是網絡安全和核心主機安全。實際上,信息安全更多應該是個管理問題,信息系統的可控性和保密性是信息安全不可或缺的部分。三是大部分員工只關注計算機的便捷性,而忽視了做好相關安全措施。

(四)信息安全運維能力薄弱。

首先,地市級銀行分支機構科技運維大多采用外包方式,外包管理制度和約束不全面,使得系統運行風險及運維難度加大,村鎮銀行等小微金融機構大多并未配備科技人員,管理科技的人員往往身兼數職,很難對信息安全風險進行及時響應。其次,科技運維人員參加信息技術培訓較少,缺少完整、系統的信息安全知識,應對信息安全風險處置能力不夠。

三、相關對策和建議

(一)建立一套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信息安全軟硬件環境標準。

在不同等級的分支機構及營業網點建立相配套的軟硬件設施,特別是加強機房、供配電、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在設備選型、施工安裝和運行維護等過程嚴把關。同時,后期維護和管理也應持續遵循建設標準,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確保IT基礎設施安全穩定運行。

(二)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將責任層層落實。

一是要建立相應的信息安全領導小組,明確領導小組對信息安全管理和監督工作的領導,完善組織保障、協調機制,信息安全管理不只是科技部門的工作,應將信息安全管理納入機構管理范疇。形成各部門協調統一、齊抓共管的信息安全工作局面。二是實施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并與實際情況聯系,應急操作要有針對性、實用性,要通過定期的演練來驗證應急預案,并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評估和修訂。

(三)不斷提高信息安全運維水平。

一是各商業銀行應定期對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的科技人員及全體員工進行信息安全培訓,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培養信息安全業務骨干,提升分支機構的應急響應和應急處置能力。二是要建立統一的信息資產監控平臺,讓分支機構的科技人員參與進來,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三是要加強外包服務管理,簽訂相關的保密協議,同時在運維過程中要做好文檔管理,充分考慮外包服務的連續性。

(四)監管機構要加強對當地商業銀行和小微金融機構的信息安全管理指導和監督。

參考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商業銀行信息科技風險管理指引》和《人民銀行信息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引(試行)》,加強銀行分支機構開業管理和指導,定期對轄內銀行機構開展信息安全檢查,并納入全年商業銀行考評體系。

作者:李蘇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衡陽市中心支行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項目中,工程概況、施工技術資料、計劃統計、施工記錄、目標控制、現場管理、商務以及交工驗收、工程協調等方面上的信息都包括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之內。信息的搜集、整理、歸并、錄入在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信息化的過程中,都會耗費很長的時間,而建筑施工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在這個時間里只是發揮著報表的作用,但在進入施工成熟階段后的信息管理,是在信息提供報表的基礎上,對于全面信息的研究體現在綜合管理、協調、預防以及控制上。其中,企業施工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是一個關鍵的內容。通過應用現代的各種安全管理手段,使建筑施工的后臺管理和生產過程最大化的安全能夠得到保障就是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管理的目標,最具有價值核心的內容是制定安全事故的應急預案和控制危險源識別事故。

1、控制危險源識別事故

在目前,我國企業情況最簡單易行的安全管理手段中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基礎性功能。前期的工作方式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①來自各部門、崗位上搜集、辨識、發現的事故隱患,經過編碼、分析、匯總后進入系統。②通過紙質和電子的形式把各個不同崗位的標準安全檢查表發送到各生產崗位。③根據標準安全檢查表,由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④及時的把事故隱患反饋到安全管理主管部門,分類分級的匯總建立事故隱患檔案。

(1)安全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是危險源的辨識,在辨識危險源的工作上,對以往發生的傷亡事故資料要充分的分析,參照系統外部的相關信息資料,錄入、搜集、編碼各種危險點的事故隱患。

(2)根據危險源辨識中得到的事故隱患檔案確定標準安全檢查表。其內容要把設備檢點的要求和安全檢查融合于一個表中,全面、客觀、統一行使并且不同崗位具有不同的內容,方便一線人員減輕負擔。檢查內容、項目、結果、標準、人以及日期都包括在安全合規檢查表內。按照此表,各個崗位的安全員和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并且通過系統及時的把各個點的事故隱患反映給安全管理部門。

(3)體現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實質價值是安全隱患整改環節的工作對象,就是上面所述的安全合規檢查、危險源辨識等等,本企業根據其組織架構情況在此環節中,主體以設備動力、安全、運輸、生產等多個專業部門建立隱患整改機制,如:直接由設備動力部門解決的設備、電氣等方面的信息;運輸部門解決的交通車輛事故隱患等。這種分部門負責、按系統管理的方法對部門和人員的責任會起到明確的作用,使整改效率得到提高。

2、制定管理安全事故應急預定方案

綜合上述事故的隱患檔案形成分析依據,提前使發生的多個安全事故應急場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樹立和定義。制定級別不同的相應預案,規定不同的應急紅橙黃藍管理級別,一體化處置和管理要求要面向事前、事中、事后。在第一時間內,以多種手段統治各級維護和管理人員,快速的信息,應急調度資源以及協同指揮,并且對相關的培訓會議、比武練功演練等活動要實施管理。并且實施制定對施工企業員工根據指定的安全管理指標進行定期的考核。毋庸置疑,企業施工安全的支持保障就是一個施工安全信息成功的管理系統。但是就目前在很多企業的各個建筑安全信息系統中,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好經常出現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建筑施工安全信息系統中,出現了比較重大的安全事故,但是此系統并沒有給出預警信息或者說沒有監測到,那么如何避免建設建筑施工安全信息化系統工作中出現此類情況呢?本文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目前建筑施工領域是正在發展信息化的領域,安全信息管理工作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問題:a、帶來信息共享革命性的變化是信息技術,因此,做好安全信息的共享會在第一時間內,合適的發送給部門和人,在系統規劃的時候就需要形成明確的需求。同時又方便了檢索信息安全,此外施工管理信息化系統把語音、各類視頻和傳感技術等的綜合利用,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得以支持人員和車輛設備的實時交互溝通、調度以

指揮等等。b、建筑施工具有分散的作業點、負責的作業情況屬于室外作業。如何實時的、動態的將安全生產危險源、混凝土質量的信息等傳送給后臺系統呢?這需要重視與其相關的安全信息搜集過程,通過合理、規范化的流程,使共享、分類匯總搜集到的信息更加完整,實時性更強。c、在日常的信息管理中,安全管理系統要管理和建立安全生產基線信息,對安全合規的檢查過程和標準數據的生成要高度重視。如:通過相關的傳感器和系統的連接,隨時發現電力負載存在的容忍線情況,對動力環境出現的問題要盡早發現,并且對預警和整改意見要積極地提出來。d、為了確保安全預警的有效性,提高再次發生安全信息成果轉化的效率。把再次發生率降到最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保障安全生產,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企業領導重視的前提下,其中心要以系統使用者崗位的需求,以梳理和分析關鍵的安全管理需求為依據,其手段是以錄入和整合安全管理信息為切入點,進行統一規劃,分階段有序的實施。同時,技術手段和管理意識都不可缺少。

(2)在推廣工作中,安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和建設,具有共性建設規律。a、系統組成是軟件也是硬件+信息+軟件+企業生產過程、人員。系統中需要協調運作和軟、硬件相互動作等要素才能產生合力。b、在本企業的組織結構和實際情況上,劃分的系統角色和流程必須和其匹配,首先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要與組織結構和角色參數的配置、規則和流程的配置相適應。c、機遇劃分的工作崗位角色和定義的需求、構筑的系統能共享,角色要對應計算機系統,集合一組權限。在規劃建設的階段中,施工管理的領導和人員要充分參與,發表意見,以系統的事跡使用為中心,建設符合本企業實際需求切實可用的系統功能。

總結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信息管理具有艱巨性和重要性。關注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以及及時性,通過提高施工安全工作的管理能力,使安全隱患、事故發生的清查和減少能夠推動提升企業生產的管理水平。在市場競爭中,幫助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馬智亮,莫方彬,陳娟.建筑施工項目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面向對象建模.土木工程學報

[2]李建國.淺析施工安全生產及管理[j].民營科技,2011(05)

[3]石海霞,王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技術與市場,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