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區域經濟管理范文

時間:2023-09-20 17:55: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村區域經濟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村區域經濟管理

篇1

關鍵詞:農業經濟;現狀;問題;發展趨勢

1太和縣農業經濟發展現狀太

和縣是一個較典型的農業經濟大縣,全縣農村人口在157.9萬,年增長1%左右,可耕地12萬hm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9.2億元,年增長3.7%以上。糧食總產103.6萬t,年增長0.5%以上。肉類總產量9.96萬t以上,年增長2.1%以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8元,年增長8.7%以上。全縣擁有農業科技示范園區13家,總面積0.112萬hm2,農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合作社、家庭農場)3856家,市級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6家。

2農業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農業經濟管理模式、方法上存在著諸多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因素,必須進一步研究,加以解決,創新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來解決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農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2.1管理體制不夠完善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無法緊跟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節奏,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沒有及時改革和更新,導致了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國經濟體制不相符,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阻礙了國家整體經濟水平的更好發展。亟待相關單位制定一套系統科學的適應現代農業的方案,以便更好地推進農業經濟良性發展。

2.2相關管理人員認識不足

為更好地發展我國的農業,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一系列的惠農政策,但有些農業管理人員固守著傳統的管理理念,不接受和嘗試新的管理方式,不與時俱進,在處理一些相關事務過程中,執行力相對低下,使得管理效果不夠理想。另外,管理人員缺乏實際工作經驗,缺乏專業的培訓,不能滿足市場經濟對農業的要求。因此,必須加強相關管理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認識,提高管理人員對相關管理的重視程度。

3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趨勢

3.1構建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

為幫助農民更好地進行農產品銷售,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在農業經濟管理中需要構建一個新型的農產品銷售體系,實現營銷主體的規模化、組織化,交易方式的現代化,批發市場的功能齊全化,物流配送系統的高效化,以連鎖超市為主體的銷售常態化。

3.2加大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為適應時代的潮流,應努力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逐漸將信息化技術滲透到農業經濟的各個環節中,充分發揮各種信息技術手段的作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大力提高農業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培育優秀的人才投入到信息化技術生產中,提高工作效率;增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意識,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規范農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及時向農民反應市場運行情況,促進農業穩定持續高速發展。

3.3改進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以農村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通過提供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以及與農業經營有關的技術、信息等服務來實現成員互助的組織,合作社的成立節省了農業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了農民市場談判地位及抵御風險的能力,為更好地進行農業經濟管理,需要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相應的改革。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人力因素、制度因素、物質因素、商譽因素等關系到合作社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商譽因素與物質因素影響顯著。要打好信譽戰,創名優產品,做強品牌效應,提高市場占有率。對合作社的盈余,除一小部分留作公共積累外,大部分根據合作社成員與合作社發生的交易額的多少進行分配,實行按股分紅與按交易分紅相結合,要做到讓每戶農戶滿意。對農民合作社的物質資源進行適當增加,提高農民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及自身的服務能力。

3.4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體制

管理思維要與時俱進,改變以往落后的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農業管理理念,不斷更新管理意識,消除管理體制與農業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實行規范化管理,定期進行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知識教育和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農業經濟管理水平。創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克服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障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建立適應時展需求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加大對農業經濟的扶持力度,制定相應的保護制度,推動農業經濟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完善相關管理體系,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進步與發展。

3.5實行農業經濟產業化

篇2

關鍵詞:公路交通運輸;國道省道;經濟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F542【文獻標識碼】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6.243

引言:公路交通運輸是城市內部和外部的重要連接,對城市的經濟發展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公路交通運輸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于其經濟管理需要提高關注力度,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工作,提高經濟管理質量,才能保障我國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的良性發展。本文將依照經濟新常態下,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重要作用展開討論。

1關于經濟新常態下加強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1.1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各地區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基本上在每個地區都會存在的問題就是城市與農村發展不平衡,偏遠的農村等地區由于公路交通運輸非常不方便,交通運輸作為經濟發展的命脈,如果得不到發展就會阻礙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新聞爆出偏遠的農村地區種植的農作物等都比較多,但是由于沒有健全完善的公路運輸經濟,所以導致偏遠農村地區的農作物等的滯銷,導致偏遠農村地區越來越落后。目前很多地區公路鐵路等越來越多,這在很大一個方面上促進了這個地區的發展,使其走在了經濟發展的前列。我們從這些現象中總結出一個經驗,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對一個地區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在新經濟常態下,整個交通運輸管理的發展是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和重要保證。

1.2公路交通運輸經濟能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公路交通運輸不僅能夠使各區域的經濟生產活動有序進行,從時間和空間上合理配置和利用各生產資源,同時還能夠促進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經濟交流,實現各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進步。公路交通運輸是區域經濟活動的主要載體,是提升國民財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使各區域勞動分工更加快捷、便利、成本低,勞動效率和勞動效果都能得到顯著提升。生產、消費、交換、分配等環節是社會經濟生產的必要環節,公路交通運輸能將社會經濟生產的各環節相互連接,使整個社會經濟生產更加完整化、全面化,促進社會經濟生產的有序進行。

隨著國家經濟的現代化發展,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等,各類形式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交通運輸業的幫助和扶持。公路交通運輸業在整個交通運輸業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最常見、最主要交通方式,其不僅能夠保證各類生活物資的運輸及人們日常出行等活動的正常開展,同時也幫助和促進各生活工作項目設施的建設,進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2經濟新常態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舉措

2.1健全公路運輸管理

公路運輸經濟管理部門需要肩負起自身的職責,從現實情況入手,對公路運輸的特點進行全面性分析,在詳細掌握的基礎上,制定出完善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制度,為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應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建立完善的管理責任制,將各項工作落實到具體負責人,保證每人有事做,每事有人管,以此強化人員的責任意識,保證管理的針對性,避免出現重復化和堆積化現象。在落實的過程中,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能力,細化現有的管理制度,采取針對性的方式,保證工作方法的最佳化,提高各項工作的效率,強化管理的最終質量。另外,可以適當運用扁平化管理方式,減少中間層的數量,簡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模式,進一步提升管理幅度,增強管理的細致化,同時能夠加強管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防止出現信息閉塞、相互推諉的現象,從長遠角度促進公路運輸行業的發展。

2.2創新建設運營機制,解決資金方面的問題

篇3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措施

我國是農業大國,推進農業發展有助于提升國家經濟實力。農業經濟管理作為我國農業改革的關鍵,直接影響到改革成效。需要提高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關注度,選擇合適的著手點,合理規劃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實現農業經濟有序發展。

1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農業經濟管理是農業經濟持續運轉的前提。必須科學發展農業產業鏈,提高農民發展農業經濟的積極性,促使農業經濟高水平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提高農業收益和農民收入。在我國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是農業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促進農業經濟持續發展,能夠有效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在農業經濟過程發展中,應當深入探究農業經濟發展趨勢,及時剖析農業經濟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與新狀況,最大程度體現農業經濟發展效果。農業經濟管理應當與國家惠農措施相結合,構建出具備可行性的制度體系。

2新農村建設對農業經濟管理的影響

人多地少是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要問題。自然耕地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新農村建設能夠改變傳統農業的生產模式,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助力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1]。

2.1提升自然資源利用率

對于有限的自然資源而言,提升利用率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因素。新農村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農業生產中的污染問題。通過對農業生產污染源頭的控制,合理利用農業生產資源,可以實現對資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資源的使用率,為后續農業發展提供力量,有助于提升產業規模、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2]。

2.2推動農業生產結構調整

農業快速發展離不開科學發展方案。就市場需求而言,要明確農業產業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區域農業發展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發展方案,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可以通過市場采集樣本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確定適合本區域的農業發展模式。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待區域發展,提升自然資源利用率,擴大農業生產效益[3]。

2.3建構多方投融資體系

新農村建設是我國的重點工作之一,是符合時展需要的舉措,為吸收外來投資提供了便利條件。政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開辟相應的綠色通道,充分支持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能夠進一步提升農民收入,加大農民的資金投入力度。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發展不僅受到國內相關人員的關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外來投資者的青睞。這樣一來,我國農業發展拓寬了市場,進一步鞏固了局面,也從側面反映出新農村建設的前景。政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財政扶持、降低稅率以及設立綠色基金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推動新農村建設[4]。

2.4加速農業的整體發展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水平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應用科學技術時,需要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區域形成特色。根據內部環境的具體情況,結合農業發展方向,及時對生產方案進行調整,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同時,應該充分分析外部環境,充分利用當前國家政策,積極吸收外部資金和資源,提升發展規模,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推動現代農業整體發展[5]。

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策略

3.1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就日常的農業生產而言,需要加強農民對農業生產知識的學習。加強技術指導,針對性解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需要充分挖掘各地特點,采取相應措施發展農業,既要保證生態效益,也要保護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當前,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可以根據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狀況,積極開發農村生態旅游項目,通過開展綠色旅游滿足人們的需求。從生態生產線擴展到生態旅游線,可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擴大經濟效益。開發農業旅游,既能保護生態環境,還能發展農業經濟,從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3.2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

在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不論是應用新興技術還是建立現代管理模式,都需要人才的支持。利用政策效應吸納人才,在農業生產中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可以通過人才研討會,結合民生、社會、農村、環境、文化及經濟等方面研討,為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提出好的方案,更好地解決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應建立并完善基層信息收集渠道。新農村建設工作勢必會遇到各種問題。只有保證信息收集渠道暢通,才能及時接收農業工作人員提出的意見并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反饋,保證農業工作人員保持良好心態應對日常工作。對管理人員的工作職責進行明確分工,確保行政工作及時、有效、公開、公正,提高工作透明度,有效避免貪污、腐敗等行為滋生。在出現利益糾紛或者責任問題時,明確職責劃分有助于找到相關負責人,了解事件經過,避免浪費時間導致問題擴大化。針對新農村背景下的農業經濟發展問題,政府部門應建立相應的機制,維護農業工作人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保證利益維護機制平穩、有效運行,在維護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的基礎上,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提升其生活水平。

3.3聯合當地企業,加強綠色發展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需要重視與企業的合作。由政府部門牽頭,全面關注環境保護工作與經濟發展。從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停止高污染的工程項目,降低對環境的破壞。積極推廣宣傳當地特色的綠色農產品,吸納社會資本,打造綠色品牌,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嚴格把握生產流程,確保品質,杜絕破壞品牌形象的情況出現。企業與政府合作維護區域品牌形象,充分發揮區域品牌的作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信用貸款模式能解決傳統信貸存在的問題,降低信貸過程中的風險。通過信用貸款,實現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升貸款人的誠信意識和守信能力,培養并引導信貸參與者養成誠實守信的好習慣。

3.4提高農村內生驅動力

首先,要喚醒農民的主人翁意識。采取一系列惠農措施以及加強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宣傳,激發農民對農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以及內心深處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吸引農村年輕生力軍主動回鄉建設。其次,對于回鄉建設以及留鄉創業的有志青年,政府部門應給予政策支持,搭建渠道,創建機會。只有讓農民真正看到鄉村發展的前景,農民才能鼓足干勁,繼續奮斗。相關部門一定要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利益,以推進農村發展、農民共同富裕作為出發點和著手點,實現增產增收。再次,新農村建設中一定不能缺少農民參與。要加強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全面提升村民對農村事務的關注度和參與熱情。政府部門需要組織一批專業人士定期下鄉,為農民提供知識普及、文化傳播以及宣傳表演等。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幫助村民提升文化生活水平,使農民成為有理想、有素養、有目標的新型職業農民。

3.5做好普惠金融宣傳

用戶良好的金融素養是營造良好金融環境的基礎,也是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根本途徑。受農村地區教育水平的影響,普惠金融發展受限。鄉村地區要提高金融教育供給,提高農村居民對普惠金融的認知。首先,合理規劃農村地區金融教育,有序開展金融教育。鄉村地區發展存在差異,居民金融知識掌握也存在差異。各地區需要主動摸查農民對金融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序、高效開展金融教育。其次,做好普及性金融知識教育。鄉村地區要構建完整的金融教育體系,邀請專家開展金融知識宣講,逐步提高農村居民金融素養。適當增加基礎教育中關于金融知識的比例,提高農村地區中小學生的金融素養,繼而提高家庭金融素養。再次,全面發揮農村金融機構的教育作用。信用合作社及鄉鎮銀行要開展金融宣傳及教育工作,利用各種宣傳渠道與方式提高用戶風險意識,夯實普惠金融發展的基礎。

篇4

為了掌握各區、縣實施“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的工作情況,根據勞動部《關于印發〈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實施計劃〉的通知》(勞部發〔1996〕137號)的有關要求,勞動部及市勞動局將組織對各地執行《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實施計劃》(以下簡稱《實施計劃》)的情況進行檢查。現將這次檢查工作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此次檢查內容為《實施計劃》中提出的五項具體任務的完成情況。其中,第一、第五全面落實流動就業憑證管理制度及流動就業統計工作為對區、縣檢查的重點內容;關于建設三大區域勞動力信息網的情況不列入對區、縣的檢查范圍。

二、檢查工作分為自查和抽(互)查兩個階段進行,以自查為主,抽(互)查為輔,自發文之日起至12月20日為自查階段,96年12月11日至12月20日勞動部將從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部門抽調人員進行抽查。北京市作為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有序流動的重要輸入市將是被抽查的重點,請各區縣勞動局做好準備,認真積極配合。

三、檢查工作完成后,各區、縣勞動局應將《實施計劃》的完成情況,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擬采取的措施和建議等形成書面報告于12月25日前報市勞動局就業管理處。

勞動部關于印發《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實施計劃》的通知

(1996年4月22日 勞部發〔1996〕13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自1994年實施以來,進展順利并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就業的基本制度、信息系統和服務網絡,特別是在1995年和1996年春運期間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組織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有序流動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從根本上解決流動盲目無序的問題,還需經過艱苦努力。繼續實施“有序化工程”是“九五”期間勞動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將全面推進這項工作。為此,我部研究制定了《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實施計劃》,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并切實抓好落實,以保證各項任務的完成。

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實施計劃

一、工作目標

(一)初步形成跨地區就業的農村勞動力(以下簡稱“民工”)按需流動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單位跨地區招用的新民工80%實現證卡合一,持證就業。

(二)新民工有組織地輸出、輸入的比例和老民工有組織地探親、返崗的比例明顯提高。

(三)初步建立與跨地區流動就業相關的服務制度和服務規范,持證就業的民工憑證享受服務。

(四)1997年春運期間盲目外出的新民工明顯減少,基本消除因民工流量過于集中而造成的交通客流嚴重積壓現象。

二、具體任務

(一)全面落實流動就業憑證管理制度

1.勞動力輸出地普遍對新民工實行外出前憑輸入地勞動部門認可的用工信息登記發卡的制度。勞動力輸出地區勞動部門根據輸入地區的管理要求制定簡便易行的工作程序,建立監督機制,使大部分外出民工納入管理;逐步提高勞動部門組織輸出的比例。

2.全國各主要城市和重點勞動力輸入地區嚴格實行新民工憑卡辦證、持證就業的制度,同時繼續與勞動力輸出地配合,為1996年春節以前就業的老民工補發證卡,力爭在1996年12月31日前使所轄單位使用的外省民工領到標準式樣的外來人員就業證,并做到證卡合一。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跨地區流動就業憑證服務制度,制定并公布憑證服務和跟蹤服務項目,明確輸入地和輸出地各級勞動部門的服務職責。

4.爭取制定統一的流動就業有關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在全國統一標準未出臺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部門應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制定本地區統一的收費標準,并對有關收費的程序和用途明確規定,嚴格管理。

(二)建設三大區域勞動力市場信息網

1.保證足量、準確的信息上網,并做到信息傳輸順暢。北京、上海、天津市要做到勞動部門新批準跨地區招用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網(已招到的注明);廣東省今年聯網的市要做到新招外地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網(包括就地招收轉換職業的外地民工,已招到的注明)。各省級站保證一定數量的跨地區求職人員群體和個體信息上網,最低數量由三大網中心協商各省級站確定;主要輸出地要做到全部由勞動部門組織輸往外地的人員情況以群體信息上網。建立用工和求職信息的修正制度和程序,保證網上信息的準確性。

2.各入網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地、縣級信息站和信息收集、傳報制度。廣東、上海、北京對本地各區、市級信息站建立跨地區用工信息傳報制度。其他入網省年內至少建立5個地級站,其中至少2個站使用計算機聯網,其他站以傳真方式傳報信息,并建立跨地區求職信息和勞動部門組織輸出人員信息傳報制度。各主要輸出地區至少建立一個縣級勞務基地,根據用工信息開展培訓,建立勞動力資源庫,并做到基地勞動力資源信息上網。

3.勞動部就業司與信息中心聯合建立三大網信息監測分析制度,由信息中心具體實施監測。從1996年7月1日起,對三大網網上信息每兩周匯總分析一次,并隨時對各省級站信息上網情況進行抽查。就業司和信息中心向各中心和省級站定期分析數據。

4.各入網勞動力輸入省、直轄市與勞動力輸出省、自治區相互配合,探索建立以信息引導為主要手段實施宏觀調控民工流動總量的機制和制度。

(三)發展服務網絡,開展流動就業各環節的服務

1.大力發展鄉鎮勞動服務機構。年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對鄉鎮勞動 服務機構的現狀進行一次摸底調查和分類,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對已建立的鄉鎮勞動服務(管理)站、所加強管理,落實職能,切實將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落實到基層。鄉鎮建站比例達到80%以上的地區,重點完善機構,強化職能,使鄉鎮就業服務工作取得明顯進展;鄉鎮建站比例未達到50%的地區,重點在輸出勞動力較多和鄉鎮企業較發達的地區發展機構,年內爭取使建站比例提高5-10%,并通過建立中心站擴大服務的覆蓋面。

2.整理跨地區勞務工作機構。各輸出地對駐外地勞務工作機構進行一次整頓,明確職責,提出規范性要求;三大勞務協作區分別制定跨地區勞務工作機構管理制度;各主要輸入、輸出地共同總結推廣跨地區勞務工作機構的典型經驗,指導其開展跟蹤服務,協助當地勞動部門搞好跨地區就業民工管理,保障民工的合法權益。

3.開展對持證民工的服務。輸入地與輸出地勞動部門加強配合,以多種形式為已領到流動就業證卡的民工服務,廣泛宣傳服務內容,并協調有關部門為持證民工提供各種優惠和服務,爭取讓每個持證民工了解能夠享受的服務項目,并憑證享受服務。

4.加強對民工的培訓。各地勞動部門將提高民工素質作為實現勞動力有序流動的重要措施,列入計劃,作出具體安排。輸出地勞動部門發揮鄉鎮勞動服務機構的作用,在民工外出前加強有關知識教育,并根據用工單位的需要,積極開展就業訓練;輸入地勞動部門指導企業對民工進行必要的教育,組織民工根據工作需要參加各類培訓。勞動部門舉辦的培訓班對持流動就業證的民工可給予優惠。

(四)做好1997年春運期間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

1.各主要輸入、輸出省、自治區、直轄市對1996年春運期間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進行認真總結,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向地方政府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和1997年春運期間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方案。

2.在堅持前兩年各項有效措施的同時,1997年春運前集中力量做好民工返鄉、返崗的組織工作。指導企業分期、分批安排民工休假;輸入、輸出地勞動部門共同對民工返鄉、返崗進行登記、預測;加強與鐵路、交通部門的信息溝通,擴大預訂團體車、船票的比例,盡量使春運期間民工客流量保持均衡。

3.下大力氣做好宣傳工作,加大管理、監察力度,盡可能減少春節后一個月內新民工外出的人數。

(三)加強流動就業統計工作

1.將證卡發放與登記、統計工作相結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相應的統計制度,充分利用登記資料,較準確地掌握勞動力跨地區流動就業的情況。

2.按照勞動部《就業與失業統計報表制度》(勞部發〔1995〕436號)中“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情況統計表”的要求,落實責任,逐級做好統計工作,保證報表質量,按時將報表匯總后報勞動部。

三、保障措施

(一)落實目標責任。勞動力輸入、輸出較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勞動人事)廳(局)確定主要領導牽頭,專人負責“有序化工程”的實施;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部門指定專人負責落實憑證管理制度、鄉鎮勞動服務機構建設和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工作。上述各項具體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級勞動部門,并列入工作考核指標。

(二)加強部門間協調。勞動部和地方各級勞動部門與有關部門建立協作關系,主動協調政策,開展合作,爭取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和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就近開發就業的政策措施。

(三)制定工作計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實施計劃制定具體工作計劃,作出各階段工作的安排,并報勞動部備案。

(四)建立檢查制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于1996年7月底和12月底前對所轄各地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并寫出階段小結和總結報告。勞動部就業司將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作進展情況進行抽查。

(五)補貼工作經費。對積極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并按時報送計劃、總結、報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部門,根據工作量和目標完成情況給予少量工作經費補貼。

四、活動安排

鑒于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工作與“有序化工程”實施聯系緊密,故將有關活動作出統一安排:

5月10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報實施有序化工程工作計劃。

6月30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報鄉鎮勞動服務機構基本狀況調查報告及典型材料(調查的具體要求另行通知)。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省上報試點工作總結報告和試點縣、市經驗材料(試點總結的要求另行通知)。

7月31日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報流動就業憑證管理制度落實情況小結。

8月下旬,召開全國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會,總結交流試點地區促進農村勞動力開發就業和各地開展鄉鎮就業服務工作的經驗。

10月下旬,勞動部對各地實施“有序化工程”情況和1997年春運期間組織民工有序流動工作準備情況進行檢查。

篇5

1.1總體水平不高

經過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我國2014年的GDP將高達10萬億美元,雖然近年來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直在增長,但是總體水平不高,我國仍然處于發展中階段,收入處于中低水平。

1.2各地區發展不平衡

國西部、中部的經濟發展長期不如東部、南部沿海城市,反映出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且情況比較嚴重,數據顯示,經濟水平最低的城市甚至不如經濟水平最高城市的十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平衡不僅是鄉鎮和城市之間的,而且是城市和城市、地區和地區之間的。

1.3工業化水平低

雖然在數量上我國工業在經濟中占據的比例已經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當前國家工業化程度是從工業化附加增值效率反映出來的,而不僅僅是工業化數量。工業效率提高才能帶動經濟水平提高,人民才有更強大的消費能力,以此帶動諸如服務業等行業的增長。因此我國的工業化水平仍然不高,特別是在計算機、汽車等高科技領域,基本上都是依靠國外知識產權和先進技術,核心技術并不屬于我們。

1.4城市化水平不高

我國的城市人口數量在2012年超過了農村人口,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不平衡現象,由于城市建設占據了大量耕地,農民不得已進入城市從事薪資很低的艱辛工作,這并不能稱之為城市化,實際上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

1.5人民生活壓力大

物價上漲是現在人民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前段時間燃料價格也在上漲,這也說明很多行業、物品價格也會隨之上漲,這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生活壓力。

1.6自然資源負擔重

我國人口數量急劇增長,人口密度也在不斷加大,但是可用土地是有限的,因此人均耕地面積越來越小。目前我國的淡水資源是每人2160立方米左右,而世界平均水平為每人7000立方米,還有我國的石油已經很難滿足自身需求,大部分石油需要進口。

2.劃小經濟管理范圍的重要性

我國的經濟體系正處于轉型時期,人均GDP僅是世界人均GPD的一半左右,造成社會發展和國家組織管理結構不相適應,因此必須劃小經濟管理范圍,才能達到管理的目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和成熟,中西部和中部發展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些都制約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劃小經濟管理范圍,施行適合區域實際的經濟發展計劃;我國沿海地區的科技水平較為先進,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各種新技術和新產品,而相對的我國中西部由于缺乏先進技術的支持,生產力不及沿海地區,因此劃小經濟管理范圍才能實現經濟協調發展。

3.劃小經濟管理范圍的實際情況

3.1放眼世界,針對實際

要做好劃小經濟范圍管理工作,必須立足實際和本地,放眼世界,必須要充分了解每個地區的人文狀況和地理情況,才能針對當地實際經濟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對自身的缺點和優勢有充分了解,才能抑短揚長。

3.2加強沿海和內陸城市的合作

我國內陸城市經濟水平不及沿海城市,因此內陸城市要在劃小經濟管理范圍的基礎上,首先明確發展目標,和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開展合作,爭取獲得更多的投資,讓沿海城市帶動內陸城市發展,最終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3.3把握機遇,開拓市場

要充分實施劃小經濟范圍管理工作,應該發揮地區優勢,加強發展地方產業。例如廣西河池有一個小縣城叫天峨縣,水資源豐富,當地居民原先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產業大都是種植果樹和沙木,經濟水平不高。隨后意識到該縣豐富的水資源,在這里建立了龍灘水電站,這也是亞洲最大的水電站。而該縣的旅游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整個地區的經濟水平都得了大幅度提升。

3.4促進經濟穩定健康發展

篇6

關鍵詞:人力資源投入;區域經濟;可持續增長

一、引言

伴隨著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趨勢,對我國區域經濟的研究也愈來愈重視,愈來愈多的公司開始注重人力資源的建設,并將其并入公司發展的戰略計劃中去。人力資本在區域經濟增長模型的研究中又稱為無形資本,指體現在勞動者身上的投資,如勞動者的文化技術、健康狀況等,人力資本的投入對于區域經濟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的。人力資源方面的大量投入主要是未來提高各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間接促進區域的經濟發展,形成良好的區域人才文化,保證人才良好的流動性。

二、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增長的基本概念

1.人力資源。人力資源開發指的是通過增長人員的知識及能力,滿足公司當下及未來發展的要求,主要側重于強調長期的需求。通過對公司內部人員進行激勵調整以及培訓的一系列過程,實現職工工作積極性和自身潛力的開發。我國自從加入WTO之后,各區域內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念與外國大型公司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我國需要堅持發揚人本精神,加快各層級人員開發的步伐,才能跟得上國際人才培養的趨勢。隨著各種管理思想的宣傳,公司管理人員開始愈來愈重視自身職業能力的提升,關注如何能夠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2.區域經濟增長。狹義的區域經濟增長指區域內社會總財富的增加,用貨幣形式來表示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用實物形式來表示就是各種產品生產總量的增加。而廣義的區域經濟增長則還包括對人口數量的控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以及產品需求量的增加等。從區域經濟增長的特征來看,產值的增加并不意味著能夠說明一個地區生產水平的總體的提高,也不意味著代表一個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只有把經濟總量的提高、人口規模、人均GDP和產品需求量的增加結合起來,才能正確理解區域經濟增長的含義。區域經濟增長是一個長期的時間序列過程,有時我們必須從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來觀察,才可能發現增長的長期趨勢。區域開發有明確的開發主體,這個主體自始至終都控制著開發過程。區域開發是以特定區域為對象,對這個區域未利用自然和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利用,對已利用的進行再利用。所以,區域開發是保持區域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和諧統一的前提下,求得對區域內資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經濟的最大限度增長和社會的進步。

三、人力資源和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作用關系

1.人力資源的投入與開發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一個地區物質、自然資源的匱乏是不會阻礙其逐漸從落后水平至先進水平的發展,但是如果區域內的人力資源尤其是人才的儲備量的滯后、跟不上,將會直接導致雖然該區域擁有眾多的物質資源也難以在整體的經濟叢林中崛起,也就是說區域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之一就是人力資源的投入與開發。首先,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相關研究成果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勞動者的文化程度與其產出產品的生產率有著非常高的相關程度,同未接受過系統教育的文盲勞動者的生產率相比,小學學歷的勞動者可將其提高45%,初中學歷則是109%,大學文憑則更是高達300%。高等教育的人才則可以更好的回饋區域經濟,更好的將其所學、所掌握的知識、技能等運用與工作中,為公司提供更好的管理思路,創造更多的生產力、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人才的教育程度也是衡量一個區域內人力資源開發、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標,因此一個高等教育的人才所回饋給區域經濟的部分我們要引起加倍的重視。另外,人力資源的投入還會在技術創新能力方面有著很高程度的體現,大力培養人才的區域往往也擁有著相對先進的技術,在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包括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的教育水平普遍高于內部地區,因而其技術的發展較為快速,經濟的發展較為持續。按照經濟學的新古典模型進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區域經濟的生產要素包括資本、勞動力和技術,有了這些要素的投入,地區的經濟就能夠實現增長,這是區域經濟增長的必要條件。人力資源的投入將會在技術方面對區域經濟增長實現持續的作用,為區域經濟的穩定、可持續增添動力。

2.穩定增長的區域經濟更容易引入、留住人才。首先,穩定增長的區域經濟將會給有能力的人才發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告訴他們這個區域內公司、企業的發展狀況良好,崗位眾多機會眾多,等等這樣的一些暗示都將有利于該區域內公司的招聘以及人才的不流失。其次,良好的增長態勢為人才在工作中發揮所長提供了優質的外部基礎,優越的工作學習氛圍、良好的基礎設施配備、和諧的工作環境,這些都會成為區域經濟增長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方面,有了這樣優越的外部環境作保障,擁有著高端技術、優質能力的人才才會蜂擁而至。第三,優質人才對于薪資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如果不能保證其滿意程度,將很難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讓其為公司誠心服務,這將極大的損害公司的利益。而一個穩定增長的區域經濟則為此提供的堅實的保障,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帶來財富的增加,這樣的信號對于各方面人才的吸引、留住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四、對于如何實現人力資源投入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根據上述對于人力資源與區域增長的關系分析,將對如何獲取高端素質人才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結合區域發展制定多元化的人才激勵制度。各個省市應當根據其不同的經濟發展特點劃分新的區域,不僅僅局限于現有的省市縣,然后根據各地發展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人才引入制度,對人力資源的培訓、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時,各大企業應當明晰人才激勵制度的多元化趨勢,不僅僅在于經濟報酬,給予員工足夠的薪酬獎勵,還應當使得其員工在其他更高層次的需求上得以滿足,比如榮譽感、成就感、安全感等方面的激勵。另外各個公司需要明確獎懲措施,保證賞罰分明,營造出一個公平、和諧的工作環境。

2.促進各區域內人力資源的分配及流動。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各區域之間也暗濤涌動,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促進各地人才交流學習不失為一個好對策。可以組織一些各個公司之間的參觀學習,促進其共同發展的腳步。各區域之間如果不能夠實現良性的交流學習,將會固步自封、停滯不前,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3.注重各區域內部人力資源的培養。區域內部要根據不同的需求,有針對性的培養不同的人才,資源型區域要培養勘探、冶煉、營銷等的人才,而高新技術產業區域則更多的需要培養技術骨干、管理人才,對于特殊工程項目要培養特殊知識型人才,盡量做到專、精。目前全球人才競爭愈演愈烈,僅僅依靠引進人才已經很難以滿足各地區發展的需要,區域內應當注重自行開發和培養獨特的人才,這樣才能在世界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擁有最強有力的資本。

參考文獻:

[1]謝波,陳仲常.自然資源、人力資本異質性與區域經濟增長——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經驗分析[J].人口與經濟,2011,04:35-44.

[2]李慧娟.人力資源開發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22:58-59.

[3]楊莉莉,邵帥.人力資本流動與資源詛咒效應:如何實現資源型區域的可持續增長[J].財經研究,2014,11:44-60.

[4]翟翠霞,吳宏偉.人力資源開發與我國經濟增長——基于教育及三次產業的實證分析[J].科技與經濟,2012,04:70-75.

篇7

Abstract: Is imbalanced as a result of our country economic development's interzone as well as the local intern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ic growth way is very difficult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form the effective demand to caus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to get employed the question. The affable university student gets employed the area of concentration employment density; Transforms the regional economies growth way, speeds up the readjustment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enhances to university graduate's buying in ability.

關鍵詞:區域經濟差異 大學生 就業 對策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differenc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

作者簡介:王麗娜 女,河北省唐山市人, 唐山師范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經濟學碩士

一、我國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對大學生就業流向的影響

自21世紀初期,我國每年的應屆畢業生正在以越來越龐大的規模涌向吸納能力相對較強的北京和東南沿海大城市,形成了一股由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的“大學生潮”。據有關數據顯示,200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分布在大中城市工作的占70.7%,在鄉鎮的占5.5%,在農村的僅占1.9%。這樣長時期的一邊倒的就業流向,使得這些城市對大學生的需求逐漸趨于飽和,而對于急需要大學生的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嚴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和工作崗位空缺同時存在的矛盾局面。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在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實行了重視沿海地區發展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力圖把區域間發展的不平衡轉化為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動力。80年代傾力打造長江三角洲,90年代又重點建設了京津唐及渤海三角地帶。這種發展戰略使全國經濟實現持續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區域之間明顯的不平衡,區域經濟差距顯著。由于勞動力報酬和發展空間的巨大差異,使得大量人才流向了發達區域,進一步削弱了貧困地區的發展能力,形成惡性循環,這就在客觀上也加劇了畢業生就業的困難。

二、區域經濟增長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不大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

1、經濟增長對勞動力吸納能力存在產業差異。經濟增長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通常用就業彈性來分析。就業彈性是指勞動力就業的增長率與經濟增長率之間的比率,它反映經濟增長對勞動力吸納能力的強弱。一般來講,就業彈性越大,表明該經濟體系吸收勞動力的能力越強。在第一、二、三產業中,三次產業經濟增長對勞動力吸納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第三產業是是勞動就業的主渠道。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勞動已占總勞動的60-70%,而中國,從2002年到2006年,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從41.7%下降到39.5%,第一產業吸納過多的勞動力,而第一產業對作為高級人才的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是最低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問題。

2、經濟增長對勞動力吸納能力存在地區差異。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的農村從業人員中,東部地區占36.9%中,從事第一產業的占52.4%,西部地區占29.1%,從事第一產業的占86.3%;而在整個農村勞動力資源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1.2%。這說明西部欠發達地區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低于東部發達地區,并且西部地區吸納的不多的勞動力中有大部分吸納的是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不高的第一產業生產者,可見,對大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欠發達地區比發達地區要低,存在著地區差異,加劇了大學生就業流向發達地區,加劇了大學生的就業競爭。

3、經濟增長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存在著行業差異。據有關研究表明,金融保險業的就業彈性最高,第二位是房地產業,其后依次是交通運輸郵電倉儲業、衛生體育福利業、等。可見,對大學生的吸納能力最強的是一些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較高的服務性行業,如房地產業、金融保險業,而我國的服務業總體規模小、服務水平不高,在經濟中的比重過小,造成經濟增長對大學生的需求有限,加劇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

三、破解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對策

1、實施宏觀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縮小區域經濟差距,舒緩大學生就業集中度。

首先,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傾斜力度。隨著總體經濟實力的增強,國家應拿出更多的資金促進落后區域的經濟發展,從產業政策、投資政策、金融政策等多種宏觀經濟政策方面,逐步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政策傾斜力度,逐步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到欠發達地區發展。其次,積極推進欠發達地區城市化建設,促進欠發達地區的城市化進程,提高欠發達地區對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城市化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促進城鄉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市場信息、政策措施、生態環境保護、社會事業發展的一體化,逐步達到城鄉之間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上協調發展。促進城鄉居民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相互融合,減小城鄉差距,緩和大學生就業一味流向發達地區的趨勢。第三,促進非國有經濟的發展,增加欠發達地區的活力,為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

2、轉變區域經濟增長方式,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對大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

促進產業結構與就業結構協調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實現勞動力充分就業的根本途徑。而現代服務業具有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點,是吸納大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也只有在這些行業,大學生才能體現出應有的價值、展示出應有的風采,從而既可以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又可以避免大學生就業中的人才浪費。

參考文獻:

[1] 劉慶利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與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3)

篇8

[關鍵詞] 農村金融; 區域差異; 泰爾指數; 新疆

[中圖分類號]F832.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國家一系列促進新疆大發展政策的密集出臺,新疆農村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據統計,至2012年末,新疆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500元,比2009年增長了1.69倍。新疆農村金融也進入了一個跨越式發展階段,截至2012年11月,新疆基本實現了空白鄉鎮100%農村金融服務覆蓋。但由于受新疆地區資源分布、經濟發展程度、技術水平等因素影響,農村金融發展區域差異顯著,不利于新疆跨越式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因此,本文試圖從實證角度分析新疆農村金融區域差異,并進一步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為自治區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對降低農村金融風險、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對金融與經濟關系研究已比較成熟,但有關農村金融差異的研究并不多見,基于新疆的研究更是較少。從研究內容方面可分為農村經濟金融相關性、區域金融差異和區域金融發展收斂性三類:

(一)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關系研究

King和Levine(1993)利用77個國家數據研究顯示: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穩定的、強正向關系;Luigi Guiso等(2002) 通過設計新金融發展指數,得出多數金融發達地區人均GDP增長速度比不發達地區快1%;Genevieve Boyreau-Debray(2003)運用GMM面板模型研究得出:銀行擴張信貸抑制經濟增長,但銀行分支機構越多經濟增長越快;趙洪丹(2011)基于1978-2009年樣本數據研究得出:農村金融規模對農村經濟發展有負效應,農村金融效率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正效應有滯后性。

(二)區域金融差異研究

錢水土等(2011)利用中國23個省1988-2008年面板數據,引入地區和時間兩個虛擬變量:發現中國農村金融的收入效應具有地區和時間差異;呂勇斌等(2012)通過空間計量模型,實證分析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存在強烈區域不平衡性和空間依賴性,且空間依賴性逐年增強。

(三)金融發展收斂研究

張勝林等(2002)研究發現:農村民間借貸與金融服務優劣有顯著關系,在服務“三農”機構缺失、信貸服務不到位的區域,民間借貸機率較高。李敬(2004)研究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表明,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長期動態路徑可能呈現草帽型特征;黃文等(2011)采用2006-2009年1875個縣(市)數據,得出我國農村地區金融發展不存在收斂性,但呈β絕對收斂的特征,即農村金融發展落后地區潛在發展速度更快。

二、新疆農村金融發展區域差異分析

(一)指標的選擇與處理

本文參照已往研究,同時考慮數據可得性、科學性和全面性等原則,最終選取的經濟金融指標如下:選取人均一產GDP體現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為剔除地區人口差異對農村金融的影響,選取人均農業貸款余額(即農業貸款余額/農業人口總數)反映金融發展數量效應;農村金融發展效率指標,農村貸比率為農村貸款與農村存款的比率;金融相關度=農村金融資產總量/農村增加值,其中農村金融資產總量主要由農村存款和農村貸款構成。大多文獻采用人均農業增加值代表農村經濟發展情況,由于新疆未統計農業GDP數據,一產GDP中包括農業GDP,且兩者相關性較強。農業貸款包括農業貸款與農信社集體農業貸款、農戶貸款、個體經濟戶貸款之和;農村(業)存款為國家銀行除去信用社轉存款后農村存款與農信社鄉鎮企事業存款、承包及個體戶存款、其他存款之和。實際上農村金融資產包括農村存款、農村貸款、證券和保險等,考慮到證券和保險占比較小,且缺乏相關數據支持,因此用農村存貸款之和代表農村金融資產總量。

本文借鑒司正家(2004)將新疆15個地州市劃分為五個經濟區域:1.天山北坡包括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石河子、昌吉;2.北疆西北部區主要包括伊犁、塔城、阿勒泰、博州四個地州;3.南疆東北部區包括巴州、阿克蘇兩地州;4.東疆部區,包括哈密和吐魯番地區;5.南疆西南部區,包括克州、喀什、和田三地州。

(二)差異衡量工具介紹——泰爾指數

泰爾指數,由泰爾(Theil,1967)利用熵概念計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由于泰爾指數將差異分解為區域間和區域內差異,并測算各種差異對總差異的貢獻度,深入分析引起差異的原因。因此通常被用來對多組樣本差距分解,當區域分成k組時,泰爾指數T(0)可分解為:

(4)中, 表示區域內差距, 代表區域間差距,所以 代表區域內差異對總差異的貢獻率, 指區域間差異對總差異的貢獻率;泰爾指數是取值在0-1范圍的正向指標,指數值越大則農村金融區域差異越大,反之亦然。

(三) 新疆農村金融發展區域差異比較分析

1.新疆農村區域經濟差異情況

運用泰爾指數測算新疆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總差異、區域間和區域內差異貢獻率,詳見圖1。

新疆農村區域經濟差距呈波動式擴大。以泰爾指數衡量的新疆農村經濟差距波動呈兩個階段:2004-2006年區域經濟發展差異迅速擴大,是新疆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初顯成效階段,支持政策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2007-2010年,隨著市場機制不斷完善,經濟推動由政府拉動轉向投資拉動和消費拉動,新疆各區域農村經濟差異逐步回升,但增速明顯削弱。

區域間差異是農村經濟差異的主要來源。區域間差異貢獻率較大,新疆經濟區域內差距較小(泰爾指數在3%以內),且泰爾系數頻繁波動,呈現波動上漲趨勢。

2.農村金融區域差異情況

(1)農村金融發展差異分析

①2006-2009年新疆人均貸款總差距呈倒V形。從圖2看出,人均農村貸款總差距先擴大后縮小,區域間差距和總差距波動趨勢基本相似,區域內差距的變化是V型的趨勢,貸款總差異有明顯緩和。近年來,隨著新疆農村金融體系的不斷完善,機構功能不完備、扶持政策不到位的短板問題正逐步解決,推動主體由政府向農信社和農戶過渡,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始嶄露頭角,新疆農村金融地域性差距縮小。

②新疆農村金融區域差異主要來源于區域間金融差異。區域間差異對總差異貢獻率明顯超過區域內差異貢獻度,但新疆各區域農村金融差異仍逐年縮小,但因為北疆各地州間的貸款差異擴大,出現了“馬太效應”。

(2)農村金融發展效率分析

①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效率趨于平穩。從銀行盈利的角度來看,農村貸存比越高越好;但從風險角度分析,貸存比過高則資金的流動性風險越大。圖3顯示,五個區域中1992年南疆東北部農村貸存比達到最大值12.31, 1995-2009年新疆農村貸存比基本平穩,貸存比保持在2左右。

②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效率呈草帽型。1978-2009年新疆各經濟區農村貸存比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貸存比不斷上升,以天山北坡區域為代表的農村貸存比率先達到最高點,南疆東北的農村金融效率最低;第二階段農村貸存比迅速下降,貸存比從最高點迅速降至平衡水平;第三階段是農村貸存比基本平穩(1994-2009年),五個經濟區域的農村貸存比差距不大,波動明顯減弱。這與李敬(2004)研究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的長期動態路徑可能呈“草帽型”特征基本相符。

③北疆西北及東疆區域農村金融貸存比率高于其他區域,但差距不斷削弱。從圖3可以看出,尤其是新疆實施西部大開發政策以來,天山北坡繼續保持農村金融良好發展勢頭,東疆把握政策先機,放大政策效應、順勢直追,貸存比不斷優化。

(3)農村金融相關度分析

①新疆農村金融相關度增強。1995年新疆天山北坡、北疆西北、南疆東北、東疆和南疆西南農村相關度分別為59.85%、14.37%、21.24%、35.24%和11%,至2009年各區域農村金融相關度達到118.08%、36.7%、77.08%、57.72%和47.79%,增長速度最快的是南疆西南地區,為11.06%。

②天山北坡區域經濟發展與金融相關度明顯較強。1995-2009年,天山北坡農村金融資產與一產GDP之比持續保持新疆五個區域前茅,農村金融相關度明顯強于其他四個區域,但金融相關度差異逐年縮小。

③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區域農村金融相關度偏低。樣本期間,新疆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區域農村金融相關度明顯低于其他區域,在2002年差距最大;北疆西北和南疆西南農村金融相關度最大,分別為36.7%和47.8%。

三、新疆農村金融區域差異原因分析

1.區域經濟差異

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不僅導致農村人均收入的差距,而且在金融業發展、社會基礎設施、科技與管理人才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距。相比而言,經濟發達地區具有農村金融發展的有利條件。楊國中等(2004)研究發現資金流向是從農村到城市,從落后地區到發達地區,信貸資金的非均衡流動將導致資金的低效配置。近幾年,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成立,如村鎮銀行、貸款公司等大多集中在北疆和東疆地區,南疆的弱勢經濟難以獲得金融資源青睞,金融機構比較匱乏。

2.資源和地域優勢差異

天山北坡區域煤、石油及天然氣儲量豐富,新疆政治經濟中心(烏魯木齊)對農村金融發展起到了輻射作用;東疆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是新疆連接內地的交通要道,也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依托交通樞紐的優勢及礦產開發,東疆的經濟基礎不斷得到鞏固,農村經濟也受益于本地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天山北坡和東疆地區交通便利、經濟基礎好,兩區域的農村金融得到優先發展,而南疆農村市場化程度低。

3.政策與信貸機制差異

汪興隆(2000)認為資金區域配置失衡是導致區域金融差異的重要原因。金融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的市場準入條件嚴格,資本金要求高,而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在金融機構設立成本上處于劣勢;另外,商業銀行設立分支機構的標準是盈利能力,農村地區資源貧竭,新設機構實現盈利周期長,鑒于此,商業銀行新增機構會向發達地區傾斜,造成機構資源配置區域失衡;中央銀行實施無差異的貨幣政策,不能根據區域金融與經濟發展現狀進行調控,再加上貨幣政策傳遞效應在經濟落后地區不通暢,進一步加劇了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性。

四、結論及對策建議

(一)結論

1.區域間差距是農村區域金融總差異的主要來源。根據本文區域劃分,區域內各地區經濟基本相似,區域間經濟差異明顯,因此,區域間農村金融發展差異較大。

2.新疆農村金融發展效率呈草帽型。1995年以來,新疆農村金融貸存比基本保持在2左右;新疆農村金融區域間差異逐年縮小,區域內差異不斷擴大。

3.新疆北疆西北和東疆區域的農村金融效率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北疆西北和東疆地區依托地理優勢、豐富的煤炭資源和發展成熟的特色農牧業,促進了農業貸款總額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并未采取傾斜性金融政策,農村地區擁有相應的投資項目,因而農業存款的規模相對減少。

4.天山北坡區域經濟金融相關度明顯較強。位于天山北坡區域的昌吉、石河子、克拉瑪依,依托烏魯木齊金融資源的輻射,并且由于烏昌一體化的逐步展開、石河子兵團政策支持以及克拉瑪依石油資源優勢等原因,能夠在政策層面上獲得更多的金融資源。

(二)對策建議

1.促進經濟發展區域平衡。經濟發展差距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金融發展差異,新疆各地州應加強區域間資金、人才和技術的互補與合作,努力實現新疆農村金融平衡發展。

2.實行差別化的金融政策,培育多元化農村金融服務市場。統一的貨幣政策在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地區的實施效果不同,亟需多層次、梯度化的農村金融制度和差異化的授信審批政策,培育多元化農村金融服務市場,增強金融機構服務農村的能力和效率。

3.加快發展農村保險與證券業。目前,新疆農村金融主要以銀行信貸為主,保險業與證券業發展相對滯后,但發展前景較好,因此,新疆應以發展農業保險業和農村證券業為突破,提升農村金融發展質量。

4.積極引導民間資本,有效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監管部門要積極引導民間資本的流向,增加農村金融服務供給,滿足多層次的農村融資需求,緩解銀行信貸不足的矛盾。

[參考文獻]

[1]King, Robert G. and Levine, Ross.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J]. Qua- rterly Journal ofEconomics ,1993:17-38.

[2]趙洪丹.中國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J].經濟學家,2011(11):58-63.

[3]呂勇斌.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性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2(19):111-116.

[4]張勝林.交易成本與自發激勵:對傳統農業區民間借貸的調查[J].金融研究,2002(2):125-134.

[5]謝瓊.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了嗎? [J].經濟評論,2009(3):61-68.

[6]趙偉,馬瑞永.中國區域金融增長的差異―基于泰爾指數的測度[J].經濟地理,2006(1).

[7]汪興隆.貨幣資金區域配置失衡的考察及其調整一金融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思考[J].財經研究,2000(6):60-64.

[8]溫濤.中國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J].經濟研究,2005(9):30-43.

篇9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S-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69

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三農工作,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主要工作之一,已經進入攻堅階段。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入,農業經營模式亟需從傳統模式轉變為現代模式,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待優化。在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下,各地政府積極出臺各項惠農支農政策和措施,不斷加大三農產業投入力度,積極推動農業技術現代化改革,加快農業經營管理優化進程。但由于惠農政策和強農制度執行力的缺乏,基層政府沒有建立起切實可行的農田基礎設施體系,農業生產技術和科研水平以及農業科技裝備也沒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進,這就制約了我國農業綜合生產力的發展,制約了城鄉一體化戰略的實施,制約了新農村建設戰略目標的實現。

1 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制約因素

1.1 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是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和機制建設相對落后

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模式還停留在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式承包作業模式,農業生產力相對落后,而現代農業要求機械化的大規模生產作業[1]。在我國農村,強壯勞動力日益減少,沒有太多富余勞力。農業生產主要勞動力是留守老人和婦女,勞動力處于緊張的狀態,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這一現象,從根源上講,是我國舊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和機制,無法滿足現代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而造成的。由于我國農村正在逐步向城鎮化轉變,原有的農民不愿再進行農業生產,而是選擇進城務工,這就導致農田荒蕪,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由于我國農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制約,土地流轉缺少制度保障,種田大戶和專業化農民手中沒有聚集足夠的土地資源,土地大規模經營受到限制。

另外,我國目前農業生產企業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生產帶動力不足,直接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業生產企業規模普遍偏小,難以與當地農戶建立較高的業務關聯度,無法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農業機制。由于農業生產企業對農戶利益輸送不足,農戶對農業生產企業信任度低,雙方未能建立合作共贏生產協作關系,未能形成企業帶動農業的集約化發展模式。

1.2 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國農業產業金融體系和產銷連接機制建設不足

目前,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下,我國農業產業正在從人力密集型向技術和資本密集型轉化。這一轉變需要大量金融資金的支持[2]。但是,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水平較低,農業經營管理者沒有對農業金融產業做出系統化的安排,農村金融機構沒有充分發揮其惠農支農功效,致使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缺少金融資源支持,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受到限制。

另外,農業經營者也沒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農產品產銷聯結機制。由于農業經營者對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缺乏科學的長期的規劃,沒有通過農產品產銷聯結機制增加農民受益率,進而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農產品流通機構與農產品生產者沒有建立有效的組織機制,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信息也無法及時傳遞到農產品生產者手中。導致生產者盲目生產,無法按照消費者終端市場的需求調整生產結構。從而制約了農業生產結構的優化升級。

1.3 我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遲緩,農業生產技術缺乏創新也是制約我國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發展的重要因素

農業經營管理者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不足制約著農產品生存率的提升。目前,各級地方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有限,支農資金規模較小,需要建設的農田基礎設施卻很多,這就勢必造成投資效能低下的問題。

我國的農業產業雖然擁有強大的農業科技與教育團隊,但仍面臨農業生產技術缺乏創新的困境。由于各級政府對農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有限,農業科研機構人才短缺,后勁不足,加上農業技術設備投資周期較長,收益率低,農業科技發展受到限制,科技水平提升緩慢。

2 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

2.1 建立健全農業發展機制,從而適應新農村建設環境

針對現階段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積極建立創新制度,促進農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轉。各地政府部門須做好農村土地承包權、經營權確切登記工作,在此基礎上,依法建立當地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健全土地承包檔案管理制度,推動征地制度改革,對于部分被納入城鎮建設用地的土地流轉項目,要嚴格規范管理。此外,在信息技術日益普及的當代,農村經營管理也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實現網絡化管理,促進農村土地集約化高效利用,保證農民土地合法權益。

各地政府部門要適時發展農業生產集約化的經營模式。引導農民規范土地流轉程序,自主、自愿、合理、有序的進行土地經營權流轉;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大力扶持農業生產企業,以企業帶動農業;匯聚農村資金資源,引進農業技術人才;積極發展農業合作社組織,解決單個農戶生產力薄弱的問題,并擴大農業合作社發展規模[3]。

2.2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適應新農村建設要求

農業經濟管理者應改變以往側重農作物生產水平管理的傳統模式,優化產業結構。以往的一元化產業結構只強調糧食生產,這種管理模式制約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升。為了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農村經濟管理者應力圖建立多元化的產業結構。各地政府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利用勢資源,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支持特色農產品規模生產、銷售,逐步形成區域農產品產業特色優勢。

農業經濟管理者應著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促進農副產品的生產,以這種方式拉長農產品價值鏈。初級農產品一般價格較低,農民收益不高。對此,農業經濟管理者應當積極引導農產品深加工工業的發展,適時推廣農副產品倉儲技術、包裝技術,降低農副產品損耗率,建立農產品加工業價值鏈,讓農民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農業經濟管理者還需大力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規模化發展,積極促進加工企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高類型企業區域聚集度,形成規模較大的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集團,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2.3 提高農業科技裝備技術水平,助力新農村建設

農業經濟管理者應著力建設農業基礎設施,積極改造農田基礎設施,積極建設農機道路網、農業輸變電配套等設施,為農業機械化作業提供基礎保障。對于缺乏水利設施的部分農田,農業經濟管理者應強化建設農田水利工程,并采取相應措施保證其平穩運行,發揮基本農田水利設施穩產效益。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經濟管理者應快速增加農產品機械裝備總量,并努力提高其質量水平,提升機械化作業能力,盡量節約農產品種植和收獲時期的勞動力資本耗費,加快促進區域農產品機械化作業的生產模式。對于難以適應機械作業的農產品,如棉花、油菜等,農業科技工作者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研發與其種植和收割技術相適應的機械設備。農業經濟管理者在努力提高各類農產品的機械化作業水平的同時,要嚴格執行農業機械設備的安全鑒定制度,確保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安全,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水平,并著力規范農業機械維修市場,打造農業機械專業化供給機構,建立健全農業機械社會服務體系。

3 結語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下,為增加農村經濟發展活力,有效實施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推進我國新農村建設戰略,農業經濟管理者需積極優化管理策略,努力健全農業發展新機制,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業技術水平,創新農業科技裝備,積極推動農村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以適應我國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向陽.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農業經濟,2015(12):23-24.

篇10

[關鍵詞]產業集群化;欠發達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產業園區

[中圖分類號]F207;F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12)10—0064—03

一、產業集群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實踐證明,產業集群本身可以帶來外部經濟,包括外部規模經濟和外部范圍經濟[1];產業集群還能發揮區域各種資源要素的整合作用以及區域發展要素中資源整合的協同效應;產業集群使企業相互靠近,可以在長期的交往中,逐漸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和保障這種信任關系的社會制度安排[2]。

目前,世界范圍內,產業集群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中作用明顯,最典型的是“第三意大利”現象,[3]如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業、30%以上的就業、40%以上的出口量都是在近200個產業集群地完成的。國內最典型的有江蘇、浙江、廣東、山東等地產業集群發展較快,這些地區大多數縣域形成產業集群,2011年的“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顯示,江蘇、山東、浙江進入全國百強縣數量為29、26和24個,分別占其縣域總數的55.8%、28.6%和40.6%。

因此,在我國產業集群與縣域經濟呈現互相聯系、互相促進的關系。

1.產業集群與縣域經濟競爭力的關系。從本質上來講,縣域經濟發展過程就是工業化過程,就是城鄉二元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化的過程,欠發達地區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就要發展特色產業,形成空間集聚的新型工業發展格局。特別要培育和發展產業集群,通過相關產業的橫向拓展,繼而擴展成關聯度高的企業集群和完整的產業鏈,使聚集在一起的相關企業促進專業知識的傳播和創新擴散,形成良好的創新基礎和條件,提升縣域經濟的創新能力[4]。

2.產業集群與縣域工業化、城鎮化的關系。縣域經濟發展要借助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的強勁動力,走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區域中心城市、縣域地區與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縣域經濟與農村建設共同發展的機制。農村實現城鎮化必須依靠產業作為支撐,以產業化推動農村工業化[5],以農村工業化推動縣域地區城鎮化,而實現農村工業化重要的途徑就是營造創業的氛圍,給農民就地創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如發展小作坊、家庭手工業,甚至創辦小企業,這種小企業的聚集會促使產業集群的形成,而產業集群反過來由于技術溢出和衍生企業的便利性,又能夠促使小企業發展,有效地彌補農村企業的先天不足,從而加快縣域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6]。

二、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劣勢與優勢

縣域經濟是一省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與發達省份相比,遼寧經濟發展的差距在縣域。2006年,遼寧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包括實行財政鼓勵支持政策、擴大縣(市)經濟管理權限、實施稅費優惠政策、加強金融服務、改進建設用地管理、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加大科技和人才支持力度、加大對欠發達縣扶持力度等10項政策;2008年,遼寧省委、省政府確定以發展縣域經濟為載體,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思路;2009年遼寧縣域經濟發展迅猛,生產總值超百億元的縣(市)30個,超百億元工業產業集群9個,成為拉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2010年5月26日遼寧縣域經濟現場會在開原市召開,遼寧省委、省政府明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意義,肯定過去較落后的開原市發展縣域經濟取得的成績,為欠發達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起到示范作用;2011年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關于縣域經濟重點任務是“以縣域經濟為載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提升縣域工業化、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十一五”期間,遼寧省縣域經濟異軍突起,實力明顯增強,2010年與2005年比較,全省44個縣(市)生產總值由2579.8億元增加到8483.2億元,接近全省半壁江山。2011年8月的《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縣域科學發展評價報告》顯示,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中遼寧省有10個,占遼寧省縣域總數的22.73%,,在全國百強縣中排列位次大幅前移,發展較快,被稱為“遼寧現象”。

但是,阻礙遼寧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具體表現為:縣域農業產業化水平、工業集約化程度仍然很低,政府基礎設施投入不足,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不強;縣域工業化進程相對緩慢,園區建設中招商力度不夠大,對大項目和大資金的吸引力不足;政府服務功能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