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定義范文

時間:2023-09-19 16:50: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調查報告的定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調查報告的定義

篇1

2016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

中國首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近日引來廣泛爭論和質疑。報告稱:中國家庭凈總資產高出美國家庭21%,城市戶口家庭的平均資產已達247萬元,全國的自有住房擁有率高達89.68%。

這些數據是如何出爐的,為何中國家庭資產會超出美國?中國之聲近日專訪了《報告》團隊領軍人、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院長甘犁。

采訪中甘犁說,不曾想到一份《報告》的會引起如此廣泛的爭論和質疑。他首先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數據結果來自全國性的抽樣調查。

甘犁:抽樣方式和美國美聯儲抽樣方式是一樣的。第一,我們在全國隨機抽了8438戶進行入戶調查,在很多宏觀數據上,我們都進行了比較。第二是數據的資產,包括了所有資產,有房產、家庭的金融資產,就是銀行存款、股票市場、各種債券甚至黃金等。還包括了家庭的汽車、家庭的工商業、土地。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資產總量的描述。我們的資產描述跟美國的資產描述也是具有可比性的。

在質疑者看來,盡管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但要說中國家庭凈資產比美國高出兩成以上,他們并不認同了。對此,甘犁的解釋,中國家庭總資產超越美國,很大程度上來自房產的估值。

甘犁:中國家庭的房產占總資產比例的70%,美國只有30%。我們愛買房子,房產又漲的比較快,而美國在金融危機以后房產縮水比例很高。所以美國的資產在縮水,我們的資產因為房產的原因在增加。然后我們的家庭人口越多,人口基數比較大,所以全國所有家庭資產加起來超過了美國全國所有家庭加起來的資產的總額,但是人均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

中國家庭總資產中金融資產只有5%,而美國是38%;反過來,中國家庭總資產70%都是房產,而美國卻只有30%左右。這樣一種家庭資產結構在甘犁看來,風險很大。

甘犁:20年前的日本因為房產泡沫,導致了日本全國總資產遠遠超過了美國。但是泡沫破滅了以后,日本到現在為止的全國總資產只有美國的60%,比我們低更多了。

談到為什么中國住房擁有率會近90%時,甘犁說,這與計算方式有關,更與家庭定義有關。

甘犁:城市是全國平均,農村現在90%多的家庭是有房子的,所以這樣平均下來,城市就只有85%-86%擁有住房。我們根據了國際上調查機構擁有的家庭定義,有幾種情況是覺得自己沒有住房,但我們把他算進住房。一是人屋分離的情況;二是啃老族。

篇2

【關鍵詞】品格證據 未成年人犯罪社會調查報告品格背景證據

一、品格證據新解

英美證據法上品格證據規則是指,關于某人品格的證據不能用來證明該人在特定場合下的行為與該品格有一致性,也就是說品格證據不具有相關性。但英美法對品格證據的界定卻存在較大的分歧。

(一)品格證據概念的重新界定

根據英國1898年《刑事證據法》第1條,品格(character)包括聲譽和以某種特定方式行為或思考的傾向。墨菲(Murphy)認為,品格指一個人在其所居住的社區或熟悉他的人群中所享有的名聲;或者指一個人以某種特定方式行事的性格傾向;或者指某人生活中的具體事件。美國《聯邦證據規則》和普通法都沒有給品格下定義。據《布萊克法律詞典》解釋,品格證據是關于一個人個性特征的證據,是基于名聲或者意見確立的,關于一個人在社區中的道德地位的證據。麥考密克(McCormick)認為,品格是對某人性情的一種概括性描述,或者是對性情的某種一般特征如誠實、性格溫和或者愛好和平等的概括性描述。

上述詮釋的區別主要有兩方面:首先是品格的范圍不一致。麥考密克和《布萊克法律詞典》的品格證據僅指性格特征的證據,只不過《布萊克法律詞典》指明了性格特征的表現形式;英國《刑事證據法》里的品格證據指名聲和傾向;墨菲的品格證據范圍最廣,包括名聲、性格傾向和具體事件。其次是定義的方法不一樣。麥考密克采用提煉品格證據實質的方式,《刑事證據法》和墨菲采用描述品格證據形式的方式,《布萊克法律詞典》兼采實質和形式的方式。兼采實質和形式的方法既有助于把握品格證據的本質特征,又能夠非常直觀地把握品格證據的范圍,有助于正確區分品格證據和非品格證據。

因此,本文認為對品格證據的界定兼采實質加形式的方式比較適合。對品格證據的實質的觀點比較統一,一般認為品格證據是證明一個人性格特征的證據,關鍵是如何恰當地劃定品格證據的外延。我們評論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必然是通過觀察其所實施的一個個具體的行為而得出的。具體事件的累積,會形成具體的證人對該人的性格特征的意見。一定范圍的人,都對該人的性格特征有相同的評價或意見,就會形成關于該人的多數人評價或名聲。本文之所以采用公眾評價或名聲的用語而不采用通常所用的社區名聲,是因為社區名聲這個概念固有的弊病,即社區的范圍已經不再像早期那樣容易確認。而多數人意見則可以采用多數人作為意見證人出庭或書寫書面證言的方式方便地確認。而至于一個人依據其性格特征在特定情形下行事的傾向,只是其他人依據其品格進行的一種推論,并不屬于品格本身。因此,本文認為品格證據是指能夠證明一個人性格特征的特定事件、單一或多數證人的意見或評價。

(二)品格證據與其他行為證據、品格背景證據

首先要區分品格證據和其他行為證據。英美證據法區分品格證據和其他行為證據,其他行為證據主要是指本案中被指控的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錯誤或行為的證據。這類證據不能用來證明一個人的行為與其品行的一致性,但由于其行為中的一些細節部分本身就與被告人被指控的罪行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如在時間或情節上與被指控犯罪有緊密聯系,或者與當前被指控犯罪具有驚人相似性,因此,可以用來證明動機、機會、意圖、準備、計劃、明知、身份,或用來證明沒有過失或不屬于意外事件等。

其次應該區分品格證據和品格背景證據。除了品格證據以及其他行為證據,還有很多能夠證明一個人品格形成原因的證據,包括未成年人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現階段的思想狀態等。這類證據經常會在出示品格證據時出現,甚至以品格證據的形式出現,但實際上并不屬于品格證據。對這類證據,可以單獨歸類、命名,以方便對其進行研究運用。本文采用品格背景證據這一用語,既可以區別現有概念,也可以直觀地表明這類證據的證明對象。

由于品格證據證明力較低并轉移對主要問題的注意力、容易引起不公正的偏見、根據一個人的品格而不是行為來定罪被認為是一種道德上的錯誤等方面的原因,品格證據一般不具有可采性。但被告人的品格證據有三項例外,一是被告人自己提出的證明自己品格特征的證據,二是控訴方提出的用于反駁被告人提出之品格證據的證據,三是在被告人提出被害人品格之證據時,控訴方提出的用于證明被告人具有相同品格的證據。其他類似行為不能用來證明被告人在當前案件中有實施類似行為的傾向,但可以證明動機、機會、意圖、準備、計劃、明知、身份等事項。品格背景證據一般只有量刑的意義,但在少數情況下也可以影響到定罪。

二、我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品格證據”之形式及梳理

我國立法上并沒有品格證據這個概念,但實務部門卻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廣泛地運用著“品格證據”。為規范品格證據的使用,需要對各種“品格證據”進行梳理,分析其證據資格,探討其與品格證據的關系。

一是非羈押措施可行性評估報告。根據2006年《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以下簡稱《檢察院規定》)第12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應當根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事實、主觀惡性、有無監護與社會幫教條件等,綜合衡量其社會危險性,確定是否有逮捕必要,慎用逮捕措施,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實踐中,衡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社會危險性的方式之一是進行非羈押措施可行性評估報告,這種報告被作為品格證據在使用。但是,由于檢察機關審查批準逮捕的時間只有7天,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查,往往是通過未成年人的前科劣跡材料,再結合社會調查報告、心理測試結論得出評估意見,評估具有明顯的走過場嫌疑。這種走過場的評估報告完全可以由社會調查報告或心理測試結論所包含或替代。

二是未成年人心理測試結論。心理測試結論是由未成年人在心理測試問卷調查表上做書面問卷調查,再由特定部門分析犯罪動因及性格特征,預測再犯可能性,為選擇強制措施、決定是否提供參考,也會被作為品格證據移送法院成為定罪量刑的依據。這種心理測試只是在上海市試行,還不具備代表性。而且,筆者認為,心理測試結論并不具備證據資格。(1)缺乏客觀性。未成年人心理測試采用填寫問卷調查表的方式,調查表采用的是上世紀80年代設計的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檢查表,測試題不符合當代情況也不適合我國的被測試人,而且,測試程序也不規范。一項科學測試,必須有標準測試程序,具備可重復檢驗性,既保證測試的準確性,也為日后的復測提供條件,但未成年人心理測試卻缺乏標準的測試方法。(2)不具備合法性。首先,進行心理測試缺乏法律依據。未成年人心理測試是依據辦案單位和測試部門簽訂的協議來進行的,而進行心理測試有可能侵犯被測試人的意志自由和隱私權,是涉

及到訴訟參與人基本權利的事項。依據程序法定原則,需要有法律的明文規定,而不能由司法機關自行決定實施。其次,心理測試的測試人不符合法律規定。心理測試結論要作為證據使用,只能是以鑒定結論或者專家意見的形式出現,則測試人必須滿足法律對鑒定人或專家證人的要求,而目前的測試人員并沒有統一的資質。

三是社會調查報告。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21條規定,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者自行進行調查?!稒z察院規定》第16條第4款規定,審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可以結合社會調查,通過學校、社區、家庭等有關組織和人員,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長經歷、家庭環境、個性特點、社會活動等情況,為辦案提供參考。據此,社會調查報告在判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危險性以決定是否、是否有罪、判處何種刑罰以及刑罰的執行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而2009年實施的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判決書樣式則明確規定了被告人情況調查報告在判決書中的表述,社會調查報告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確認?!缎淌略V訟法修正案(草案)》第271條也規定,在法庭調查中,人民法院應當對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教育改造條件進行了解。社會調查報告的基本內容包括個人概況、性格特征、家庭情況、道德品行、成長經歷、在校表現、社區表現及社會交往情況、犯罪后的表現、犯罪原因、就量刑及后期的幫教矯治措施提出的建議等。

一般認為,社會調查報告是被法律明確認可并得到實踐部門廣泛認同的品格證據形式。但也有觀點從社會調查報告欠缺關聯性的角度認為,社會調查不是對犯罪嫌疑人作案事實的調查,從法律意義上說不是定罪量刑的依據,而是法院在定罪之后依法量刑時選擇最有利于被告人改造的刑罰執行方式的參考。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關聯性并不是一個事物自身內在的屬性,而是一個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間的一種聯系。確定證據是否有關聯性,首先要看證據所試圖證明或指向的對象是什么。只要有這個證據和沒有這個證據相比,待證事實存在或不存在的,可能性更大或更小的,就是有關聯性。社會調查報告作為全面反映量刑事實的證據,與量刑事實的關聯性是不容置疑的。更何況,社會調查報告中也不乏與定罪有關的事實。如根據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條,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如果是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或者是全部退贓、退賠的,可不作為犯罪處理。此處,是否是年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是否全部退贓退賠等犯罪后的表現,是影響到罪與非罪的事實問題,而年齡和犯罪后的表現都是社會調查報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社會調查報告是與犯罪事實有關聯性的。在現代刑法強調懲罰是與犯罪人相適應而不是與犯罪相適應的背景下,容許品格證據尤其具有正當性。

綜上,目前呈現多樣化的“品格證據”其實是一種假象。非羈押措施可行性評估報告和未成年人心理測試結論都不具備證據屬性,只有社會調查報告屬于證據。但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非常廣泛,并非全是品格證據的內容,也不限于量刑的事實,需要對其分解適用。

三、社會調查報告的分解適用

對社會調查報告的分解,首先要明確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并不全是品格證據,要從中分離出品格證據和非品格證據的內容;其次要分清定罪事實和量刑事實,恰當進行舉證和質證。

社會調查報告和品格證據既有相似性也有明顯區別。第一,二者的適用對象具有包容關系。社會調查報告只適用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而品格證據則適用于所有人,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被告人、被害人和證人。第二,二者的具體內容呈現交叉關系。社會調查報告除了有品格證據的內容,還包括個人概況、家庭情況、身體特征、健康狀況、興趣愛好等其他行為證據和品格背景證據的內容。而品格證據里有關被害人、證人和成年被告人品格的內容卻是社會調查報告所不能涵括的。第三,二者的適用都有保護被告人利益的意圖,但品格證據被賦予了更多的訴訟價值期求。采用社會調查報告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度保護未成年被告人利益,而排除品格證據主要是為了嚴格限制品格證據的可采性,防止不公正的偏見。排除品格證據在防止偏見的同時其實也就保護了被告人的利益,只是品格證據的排除還有更多的意圖,如防止審判的主題發生偏離以及訴訟的拖延等。第四,在品格與被控罪行的相關性要求上,與未成年人各方面的品格有關的內容都可以包含在社會調查報告里面,但是只有與被控罪行相關的品格才可以構成品格證據的內容。如根據品格證據的構成要件,在傷害案件里不允許提出是否誠實的品格證據。

篇3

(1)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責任主體是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柳南區食安委啟動食品安全事故IV級應急響應并未通知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響應不是疾控中心任務。

(2)依據《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疾病預防控制技術機構作為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專業技術機構,應當在衛生行政部門及有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組織領導下開展應急處置相關工作?!读菔惺称钒踩鹿蕬鳖A案)》中把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列入檢測評估組,實施檢測,綜合分析各方檢測數據,從技術角度查找事故原因和評估事故發展趨勢,預測事故后果,為制定現場搶救方案和采取控制措施提供參考。應急響應中,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協助相關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并對與食品安全事故有關的因素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2疾控中心在此次食品安全應急處置中的業務定位

(1)此次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流調工作啟動是由市藥監局(食安委)指令開始的,而不是由市衛計委通知進行。

(2)疾控中心參加此次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是配合相應工作,獨立開展流調工作。經衛生局同意,及時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系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網絡報告食物中毒事件初步、進程、結案情況。

(3)轄區政府啟動食品安全事故IV級應急響應未邀請疾控中心評估事故等級、發展趨勢。

(4)疾控中心根據流行病學、食品衛生學調查及實驗室檢測結果及時向市衛生局出具食物中毒事件評定意見,由市衛生局報告市食安委。

(5)食物中毒事件結束一周后,疾控中心向市衛生局提供“金龍寨潭西店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同時通過“食源性疾病爆發報告系統”網絡報告這起食源性疾病情況。

3此次應急處置當地政府與疾控中心之間存在問題

(1)報告時限不統一。此次食品安全事故柳南區政府啟動了食品安全事故IV級應急響應,按報告時限2小時上報了市政府,市政府報告了自治區政府。轄區政府啟動應急響應未通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在衛生局討論后同意上報,滯后2天才通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系統”報告。

(2)報告病例數不一致。疾控中心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工作規范》、《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學調查技術指南》,確定病例數24名,而食藥監部門根據就醫情況,確定病例數25名。

(3)轄區食藥監局要求把這起食物中毒定義為食源性疾病,疾控中心出具評定意見為一起食物中毒。

4討論與建議

(1)疾控中心在食品安全事故處置中處于從屬地位,是配角工作?!妒称钒踩鹿柿餍胁W工作規范》表明,流行病學調查是食品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接到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通知后方可開展事故調查。疾控中心不能積極主動去調查,也不能消極應對開展調查,而應在自已職權范圍工作。

(2)新修訂《食品安全法》要求疾控中心及時向衛生行政、食藥監部門提交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這個及時期限,衛生部《突發中毒事件衛生應急預案》要求是結案報告應當在應急響應終止后7日內呈交。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當于實驗室結果出來后當日提交。

(3)食品安全事故處置報告時限,《柳州市衛生系統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中發生較大(Ⅲ級)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由市衛生局2小時內向市人民政府報告;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由市衛生局根據事件發生的規模與程度,決定是否報市食安辦。較大食品安全事故處理后10日內,市衛生局組織專家進行分析、評估總結,寫結案報告,報市人民政府和食安辦。

(4)病例確認,臨床醫師根據診療規范做出的臨床診斷病例和疾控的流行病學資料完整且相符可以確定中毒人數。當兩方面資料有出入時,應以流行病學調查人員核定的中毒人數為主。

篇4

一、兩者相同的地方

1.都較重視“義理”教育。“義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拔囊暂d道”是我國語文教材一個鮮明的特色。不過,近年來,我國語文教材已由“義理”本位逐漸過渡到“語言”本位,但滲透“義理”的選文在語文教材中仍占較大的比例。美國語文教材同樣重視“義理”教育。例如,六年級文學教材第二單元主題為“英雄”,教材的選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說《勇敢點,戴納》、《兒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實故事》、詩歌《搶救》;勇敢和善良:小說《卡羅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說《數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瑪吉》、小說《澤利》、詩歌《婦女》。教材通過這些英雄人物的介紹,旨在教育學生要像他們那樣沉著冷靜、不畏困難、勇敢地挑戰困難。

2.兩者都很重視學生的閱讀與寫作。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國衡量語文教學質量的一把重要標尺。因為,若閱讀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諸如歷史資料、科學報告和經濟技術文件之類的重要資料,就無從下手進行研究性學習。同樣,在美國人看來,寫作水平差,也勢必影響學術研究、經商和專業工作等。所以,美國語文很重視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我們從六年級教材《文學寶庫》中就可以窺見一斑。教材除了課堂閱讀外,每個單元還開列了“書架”,用于推薦書目,簡要介紹書目的內容。如第一單元的“書架”推薦了五本書:(1)《整天》(大衛.麥考德),(2)《代王子受罰的男孩》(悉德.弗萊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羅伯特.C奧布賴恩),(4)《六年級借宿生》(伊芙.邦庭)(5)《聰明人范西利莎》(約瑟夫.謝爾曼整理)。這些文章指在通過大量的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樣,我國的語文教材也很注重培養學生這兩方面的能力,對國內的語文教材,大家都比較熟悉,在此就不進行分析了。

二、兩者相異之處

1.兩者編排體系不一樣。美國的語文教材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大類。語言類的內容主要指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包括語言技能、實用寫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學類的內容主要有美國和英國各主要歷史時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歐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譯作品,包括當代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歐洲文學等等。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以語言和文學并重,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以文學為主。而我國的語文教材將語言知識、文學的學習都融于“選文”中,沒有截然分開的語言和文學兩大類教材。在編排體系上,兩者也各有特色。美國的文學類語言教材主要有三種類型的編排體系。(1)按文學作品主題編排。如六年級文學教材《文學寶庫》第三單元按“遠方的文化”主題編排,“遠方的文化”這一單元又細分為非洲探險、跨越時間、跨越國界三個小主題,分別對應的選文是,非洲探險:科學小品文《緊閉的門后》,小說《模仿樹和葉子》;跨越時間:童話《鴿子王子》、科學小品文《城堡》;跨越國界:小說《橫渡太平洋》、詩歌《東方地平線》、人物紀實《名字:諾姆貝瑞斯》。(2)按作品體裁編排。如八年級文學教材《文學》(銀級)按短篇小說?戲劇、紀實、散文、詩歌、美國民間文學、長篇小說分單元進行編排。(3)按歷史時期編排。而我國的語文教材大多按作品體裁進行編排,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言、詩歌、文言文、文學評論等單元。

2.美國語文教材重研究能力的培養,我國語文教材在這方面有所欠缺。美國是一個崇尚創新的國家,其語文教材也很重視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以凸現學生的自主性、實踐性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的語文教材,都對此有要求。試以六年級《語言》教材為例,六年級《語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單元共有七篇課文,其中第一課介紹調查報告的定義及其結構,第二課講解如何尋找調查報告要回答的問題,第四課介紹如何利用資料獲取信息,第五課讓學生評估獲得的信息、留下與調查報告內容相關的材料,第六課教學生總結概括所獲信息,做成筆記,第七課則要求學生運用分類、縮寫、排序等技能組織筆記上的內容,寫出提綱,完成調查報告(或論文)。教材注重“初選課題一重選課題—制定計劃—資料分析—調查研究—實驗研究—論文撰寫”等研究歷程,讓學生獲得實踐研究和學習語言的切身感受。而我國語文教材在這方面有所欠缺,同樣是調查報告,最多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調查報告、怎樣寫調查報告,給兩篇范文讓學生“依葫蘆畫瓢”,很少像美國語文教材不厭其煩地要學生親自調查研究。不過,國人已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近年來,上海就較強調研究能力的培養。如上海楊浦高級中學的《漢語新外來詞的現狀與發展研究》就搞得比較成功,深受學生的喜歡。

3.美國語文教材注重跨學科知識的綜合,而我國語文教材卻未體現。

篇5

問卷調查報告范本

本次調查的目的有2個:

1.分析調查結果,進而探索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主流方向,并對其中出現的問題做探究與分析,最后給出當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合理化建議。

2.通過本次調查,讓同學們再一次準確認識到目前(尤其是次貸危機發生后)大學生就業形勢的變化與發展趨勢。

本次調查的主題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

具體有以下2個要點:

1.職業生涯規劃的定義是:個人結合自身情況、眼前的機遇盒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方向、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理,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

2.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尚處在職業生涯的準備或起步階段,正因如此,一份科學,完善,可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生涯是十分必要的。

本次調查的形式為:

1.問卷調查(隨機抽取在校大學生調查,網絡調查)。

2.向輔導員,職業規劃師和學長詢問意見建議與心得體會。

3.查閱相關資料(來源:網絡、圖書館)。

二.調查過程及結果

一共設計了三道關于大學新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問題。并從大一的學生和網絡問卷中隨機調查了150份樣本,得到以下實驗數據:

問題1:您認為大學生應該把重心放在?

a.全力學習,為以后的事業、深造做準備

b.以學習課程為主,兼顧社會鍛煉

c.著重參加學生會等,為以后進入社會做準備

d.直接參與社會

選項 a b c d

數據 14 118 13 5

問題2:您是否對本專業進行深入了解?

a.已有深入了解

b.了解一般

c.基本不了解

選項 a b c

數據 7 99 44

問題3:您將來的職業規劃是什么?

a.畢業以后就業

b.畢業以后考研

c.畢業以后出國深造

選項 a b c

數據 44 83 23

三.調查結果分析

從問卷的結果中可以初步看出,在大學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88%)依然將學習放在第一位。由此可見,總體來說,大一新生認識到了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并將繼續學習以獲得更高的學識來增加自己在未來就業中的身價砝碼。但與此同時,只有9.3%的同學選擇盡全部精力學習,而更多數同學選擇了以學習為主,兼顧社會鍛煉這一方式進行大學生活的安排,可見同學們普遍接受了大學生活是我們走向社會的一個階梯這一觀點,但同學們依然能清醒地認識到學習的主導作用,做到了本沒有過分夸大所謂能力的作用而放棄學習。

在第三道題目中,我們直接向受訪者詢問了他們大學畢業以后的初步打算,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選擇了考研的道路,將近三成的同學選擇了直接就業,還有15.3%的同學選擇了出國進修。由此可以得出同學們在大學期間把重心放在學習上的意義:一是在院系中取得優異的成績,以在職業市場中使自己更具競爭力;二是為將來的深造做準備。

篇6

選擇一家優秀的市場研究公司如同尋找一個戰略聯盟,是件十分細致的工作。一般來講,企業可按照以下兩個步驟來遴選市場研究公司。

首先,企業可從現有的名錄中選出幾家重點對象,以備進一步接觸。但就目前而言,市場上還沒有一份完整的市場研究公司名錄。因此,企業應注重日常的收集。有不少市場研究公司在媒體上發表文章、刊登調查報告。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一條有效的渠道,企業還可從中看出各市場研究公司的水平及專長。此外,朋友推薦也是一種常見的方法。企業在收集到一定數量的備選對象后,便可根據自己的要求與標準來縮小選擇范圍。

在遴選結束后,企業就要與這些市場研究公司開始進一步的接觸。常用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電話或傳真等方式聯系,另一種就是登門拜訪。前者對那些常做市場調研的企業較為適宜,他們有固定的,互為了解、彼此熟悉,運作起來較省時有效。那么,對于那些不經常做市場調查或正在尋找新的市場研究的企業來說,登門拜訪則是必要的。通過拜訪,企業可以了解到這家市場研究公司的規模(包括人員多少、辦公環境、設施等),研究人員的專業素質、經驗等方面的信息,對其有一個整體的印象。這種感性認識將對企業選擇理想的市場研究公司有所幫助。

企業要想全面地了解一家市場研究公司,文字資料是必不可少的,這些資料會成為企業舉措的依據。這些資料包括:公司簡介、人員簡介、項目運作流程、收費標準、客戶名單等。專業的市場研究公司還應為客戶提供所做過的一些范本,如策劃書、調查問卷、執行手冊、訪問工作記錄、抽樣圖、抽樣記錄表、編碼原則、調查報告等。如果想或得更具針對性的資料,企業就應該提供市場研究公司一些委托要求及項目背景介紹,這樣市場研究公司在準備資料時會有側重點,資料則更具參考價值。

企業與市場研究公司之間的溝通是項目實施中的第一步。有些企業對市場研究很熟悉,知道其目的是什么,甚至對調查方法和一些具體的操作都了如指掌,只要提供市場研究公司一份"調查綱要"(ResearchBrief),再為其介紹一下此次調查的背景、目的、所需數據和數據的應用就可以了。然而,也有一些企業并不清楚調研項目的目的,他們可能只有一個很籠統的想法,這時就需要與市場研究公司進行面談。面談時,企業提供的信息越多就越有利于市場研究公司了解和定義客戶所面臨的問題,即此次調查的目的是什么?要獲得哪些數據以及這些數據有哪些用途。有時企業不愿為市場研究公司提供過多的信息,因為有些信息會涉及到企業的機密。企業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為保護其利益不受損害,在調研項目開始之前,市場研究公司應與企業簽訂保密協議。為企業保密是市場研究公司的一項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如有必要,企業可在向調研公司提供資料之前與其簽訂保密協議。

市場調研公司通常要求企業提供的信息有:

充分的背景資料

調查目的是什么

需要什么樣的數據

調研結果的作用

項目預算

時間要求

市場研究公司正確定義企業的問題是調研項目成功的基礎。當雙方就問題的定義達成一致后,企業就可以要求市場研究公司根據項目的具體要求擬定"調研計劃書"(ResearchProposal)。市場研究公司所提交的計劃書的內容一般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可能采用的調研方法

完成整個調研工作所需要的時間

篇7

關鍵詞:社區 美術教育 課程資源 教學策略

一、問題的提出

我國的《美術課程標準》明確地提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辈⒅赋雒佬g的學習應“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反思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課堂缺少整體創新,學生缺乏對美術作品的文化背景的理解,審美觀察與思考停留在表層;而我們生活的社區環境中蘊涵著原生態的豐富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自由、人文的和多樣的美術教育空間。

利用社區美術資源,首先要明確什么是課程資源。課程資源不等同于教材和教科書,有學者將課程資源定義為“課程資源指供給課程活動并滿足課程活動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構成課程目標內容的來源和保障課程活動進行的設備和材料。”①我國課程專家吳剛平則將課程資源按其功能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大類。②按空間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是形成課程實施課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條件。社區,是一定地理區域內人們共同生活、學習、工作、棲息的一個有秩序的空間群落。由許多相互影響的附屬部分構成,是一個動的體系。

在基礎教育改革進程不斷推進的現階段,對于傳統課程資源匱乏的普通農村初中來說,對課程資源的再認識以及社區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在此背景下筆者和同事開展了課題《初中美術教學中開發應用社區資源的策略研究》,對本地區的美術教學資源進行了初步的搜集整理和教學實踐研究,希望以此促進農村初中美術教學和教師的自我成長。

二、開發應用社區美術教育資源要把握的原則

(一)處理好課堂教學和開放性教學的關系

應用社區教育資源的美術教學場所因教學時間等的局限性,因此更多的可以“請進來”,在課堂教學中引進社區中的人、物或無形文化三類資源。

(二)處理好美術的學科特色與綜合性的關系

在社區資源利用教學中,原生態綜合的美術資源往往與社會知識、生活知識整合在一起,難免良莠不齊,必須認真甄別和選擇高質量的與美術學科聯系緊密的課程資源,避免上成語文或歷史課。

(三)要處理好美術課的人文性和視覺性的關系

在運用社區資源的美術教學中,既不能太偏重美術的人文性的解讀,把美術課上成歷史課,又不能拋開文化把美術課上成美術技法課。例如,筆者在上《民間剪紙》一課時引導學生了解本地民間剪紙中既有趨吉辟邪的傳統觀念,也有簡練秀美、萬剪不斷的視覺風格。

三、開發應用社區美術教育資源的途徑和策略

(一)通過美術課堂教學途徑,開發應用社區資源的策略

以美術國家課程教科書為基礎進行社區課程資源的開發應用,往往表現為對課程內容的延伸和拓展。如果說美術為主的綜合實踐活動是“走出去”,那么通過美術課堂教學活動途徑,開發應用社區資源就是“請進來”。筆者把社區美術教育資源歸納為“人”、“物”、“無形的文化”三類資源?!拔铩钡馁Y源:例如地區的特色工藝品、秀麗的自然風光、古鎮建筑、學校、地區特產、紀念館、博物館。筆者在上《泥塑》一課時,由于農村初中購買陶泥不便,于是我就帶領大家找到本地可用于雕塑的泥。如在筆者上的課題公開課中,就實地拍攝了本地優質資源博物館和恐龍園中的圖表,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人”的資源有:各類設計人員、藝術家、手工藝人、民間藝術的繼承者、流行文化傳播者。可以請進來的社區美術教育資源也包括“無形文化資源”:風俗習慣、歷史傳說、等。例如,筆者就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了多個本地傳說和習俗展開連環漫畫教學。只要我們對教材內容進行比較深入的解讀,提高課程資源開發意識,同時具備開闊的眼界和心胸,會發現可以吸納進來的社區資源異常豐富。

(二)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途徑,開發應用社區資源的策略

在社區中進行的綜合型美術實踐課對學生意義,在于提供了人與社會、人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在原生態的審美情境中欣賞、判斷、交流、創新,自由地快樂成長。

1.利用學校綜合實踐活動,進行開發應用社區資源的美術教學

對于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教師應盡量利用學校統一外出活動時進行。如筆者和另一位實驗教師就以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為依托,在07年組織了以美術活動和家鄉傳統文化的調查為主要內容的《水鄉古鎮南楊橋》綜合實踐活動、《家鄉的變遷》綜合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對家鄉水鄉古鎮進行調查研究,寫生、攝影和采風。

2.利用暑期學生小課題組實踐活動,進行開發應用社區資源的美術教學

在07年暑期,我針對社區中各種美術形態和文化傳統,指導學生開展了一次暑期調查研究活動。首先,是教師準備階段。我先對本地美術教育資源作了大量的收集和分類工作,還設計了《學生暑期課題研究指導方案》、《如何進行社區美術資源調查與訪問》,以及空白調查報告表格、空白調查問卷表格和學校介紹信。其次,是學生前期準備階段。我利用美術課對學生加以培訓,每班成立一個小課題組,并選出組長。在暑期調查開展過程中,學生按課題小組、確定采訪人群設計問卷、實施考察、測量、調查和訪問,寫調查報告等,在學校的兩個回校日,教師對學生的研究展開了檢查、交流和調整。暑期過后,各小課題組上交整理好的調查報告及其他成果,教師對課題進行整理總結和展示。經過師生努力,活動形成了多種作業成果調查報告、調查問卷及分析、攝影、書畫作品、剪紙和實物等。促進了師生對生活于其間的社區和對本地傳統文化和美術形態和知識的了解,也促進了學生的社會交往和解決問題能力。

(三)通過校本課程途徑,開發應用社區資源的策略

筆者主持了以美術活動和家鄉傳統文化的調查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水鄉古鎮南楊橋》的開發,對應用社區美術資源的教學研究成果予以了總結。圍繞水鄉古鎮楊橋的建筑、風俗、文化、環境編寫了校本教材,形成了應用社區資源特色的校本課程。

在研究實踐中筆者感到利用社區教育資源,教師要注意應盡量取得學校領導和其他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充分準備和合理的組織,對社區原生態的美術資源認真甄別和選擇,轉變觀念及提高理論、知識技能和研究能力。利用社區教育資源,指導學生從興趣點入手,使學生在社區這個綜合原生態的美術教學場所中思考、辨析、溝通、表現,從文化角度看,有利于學生主動地參與文化的傳承、交流和創新,從視覺藝術角度看有利于學生提高對生活中各種原生態的視覺藝術影像思考、解讀、辨析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范兆熊.課程資源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篇8

一、明考綱要求

實用類文本閱讀考綱要求: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本。了解訪談、調查報告、新聞、傳記、社科論文等實用類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本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二、明文體特征

(一)人物傳記:傳記是遵循真實性原則,用形象化的方法記述人物的生活經歷、精神風貌及其歷史背景的一種敘事性文體。傳記的文體特點是真實性和文學性。真實性是傳記的第一特征,但傳記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歷史記錄,它需要用藝術的手法加以表現,以達到傳神的目的。

(二)新聞:新聞是對新近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或者早已發生卻是新近發現的有價值的事實的及時報道。新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包括消息、通訊、特寫、電視新聞等;狹義的專指消息。新聞的基本特點是迅速及時、內容真實、語言簡明。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窘Y構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標題、導語、主體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結語有時則包含在主體里面,結語有時可省略。標題要求準確、凝練、新穎、醒目。導語多為消息的第一句話或第一段話,以凝練簡明的語言,概述新聞的主要內容或事實,鮮明地揭示新聞的中心。主體對導語內容進行展開和補充,是消息的軀干。結語為消息的最后一句話或一段話,對全文內容作概括性小結。

(三)訪談:訪談主要指的是對個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個問題,進行專題性訪問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咎卣魇轻槍π浴n}性、典型性。

(四)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根據特定目的,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對某一客觀事物進行調查研究之后寫成的書面報告。調查報告由開頭、主體和結尾三部分組成。開頭一般就調查目的、對象、經過、時間、方式、方法和結果等一些情況作簡要說明,使讀者先形成一個總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主體是充分地表現主題的重要部分。在內容安排上,主要采取縱式(按照調查的順序、時間的順序或是根據事件發生的先后過程來寫)、橫式(按調查的內容分為幾個部分)和對比(把兩個不同對象加以對比寫)三種形式。結尾可以是總結全文,深化主題;可以是展望未來,提出希望;可以是歸納主題,強調意義;也可以沒有明顯的結尾,全文由總到分,說完了事。調查報告的寫作要求材料真實、對象典型、敘議結合、針對性強。

(五)科普文章:科普文近乎科技說明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學及技術方面的文章。科普文的主要特點是知識性,語言要求準確而又生動形象。說明的順序一般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列數字、畫圖表、引資料(詩文)等。

三、明類型方法

盤點近幾年高考實用類文本閱讀共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客觀選擇型

1.明特點,重整體??陀^選擇題涉及文體基本特征、主要表現手法、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等很多方面,所以一定要明了該體裁的基本特點,還要有整體意識,不能管中窺豹。

2.看局部,細比較。此類題還會從詞句理解、信息篩選等小的方面設題,所以還要看局部,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信息點,認真進行比較,從而選出正確答案。

(二)篩選概括型

1.理結構,定區域。解讀實用類文本,理清結構是解題的前提。從大范圍上要理清全篇文章的結構,從小范圍上要理清自然段的結構。

2.篩要句,提要詞。選好答題區域后,接下來就該篩選關鍵句,提取關鍵詞了。

3.善整合,分點答。篩選出關鍵詞后,要善于結合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分要點整合出來,寫出較為完美的答案。

(三)解釋語句型

1.摘要詞,釋詞義。做此類題,一定要善于篩選關鍵詞,關鍵詞解釋清楚了,整個句子的含義也就明白了。一般情況下,指代性詞語、主要修飾語、動詞性短語、運用修辭語等都是應該重點注意的詞語。

2.重語境,平實答。解釋重點詞語時,一定要結合上下文的語境,甚至是整篇文章的內容,以達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要求。表述時應把運用修辭、修飾語的生動語句或含蓄的哲理性語句轉化為平實直白的句子。

(四)語段作用型

1.明文體,看位置。不同文體、不同位置語段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新聞、調查報告相應位置的作用一定要結合文體的特點。人物傳記、科普文、訪談等文首作用多為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引起下文,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等;文中多為過渡,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照應前文等;文末多為總結全文,深化主題,點明中心,升華感情,照應開頭,畫龍點睛等。

2.研內容,析結構。答此類題時既要研習內容,答出內容上的作用,又要分析結構,答出結構上的作用。如2013年山東卷19題讓回答“第②段介紹‘我’與定和初見時的情形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的第一個要點“交代了定和選擇音樂的過程和原因”是內容上的作用,第二個要點“引出‘音樂迷’的由來,呼應題目,為后面寫他對音樂的癡迷作鋪墊”是結構上的作用。

(五)鑒賞技巧型

1.點手法,簡分析。表達技巧一般分為三個方面:(1)表達方式,議論、抒情、描寫、記敘、說明等。(2)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夸張、引用、雙關、借代等。(3)表現手法,有對比、襯托、正側結合、抑揚、虛實、象征等。點明手法后,還要結合文本做簡要分析。

2.聯主旨,答效果。點手法,簡分析后,還要結合文章主旨,答出運用該手法的作用和表達效果。

(六)概括形象型

1.觀描寫,聯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時要根據對人物的敘述或描寫,理清人物做了哪些事,觀察其言行,揣摩其心理,還要結合時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社會環境中去考量。

2.先概括,后分析。整合答案時先用形容詞或動詞短語概括形象,然后結合具體的事例或描寫進行分析。

如2011年高考廣東卷20題(④⑤⑥三段文字寫出了梁宗岱在文學活動中的哪些性格特點?)就是此類型。參考答案是“為人富有激情(概括),尤其在辯論時更能顯示雄辯的才華(分析)。隨性灑脫(概括),朗讀起來氣勢磅礴,任由性情勃發(分析)。治學嚴謹,才華橫溢(概括),一個字一個字計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譯作品達到接近原著”(分析)。

(七)鑒賞語言型

1.觀文體,明風格。做此類題時應先看是哪種文體,明確該文體的常見語言風格,并思考文本和常見語言風格的異同。實用類文本常見的語言風格有準確、平實、華麗、幽默、辛辣、自然、口語化、清新質樸、凝練簡明、含蓄深沉、生動形象、寓莊于諧、富有情趣、地方色彩較濃等。

2.定特點,析例子。答題時應先點明特點,再舉例分析,然后答出表達效果。

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15題的參考答案示例二:本文語言生動,善于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對象的特征(點明特點)。如笫⑤段“它們的鳴,和南歐人在戀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戀歌”一句(舉例分析),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雄蟋蟀發音器官發達、發音富有技巧、所發的聲音對雌蟋蟀具有誘惑力(表達效果)。再如,第⑥段“這時的鳴聲……直至雌的自愿接受為止”這幾句,綜合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地說明了蟋蟀戀愛過程中“極端的雌尊雄卑”( 再舉例分析+表達效果)。

(八)開放探究型

篇9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中學生 科學素質 科學能力

2006年國務院下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指出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度窨茖W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把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提高放在首位,為了提高中學生科學素質,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增設了包括研究性學習在內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主要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研究性學習課程是新課程里的一門面向全體高中學生的必修課,占15個學分。在2008~200年度我校在高中一年級開設這門必修課,真正進入學生的課表,并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課程目標。

筆者有幸成為我校第一個專職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師。研究性學習的實施一般分為四個階段:進入問題情境階段、實踐體驗階段、表達交流階段和評價階段,每一階段都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現就我校開展該課程的過程和方法以及成果介紹如下。

一、指導學生如何選題――問題情境階段

該課程所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指導學生選題。選題是否合適直接影響到學生課題實施的過程、最后活動成果的質量和課程的目標是否能達到等一系列問題。在學生選題階段應著重解決三個問題:第一,要讓學生知道課題的基本類型,為選題做好準備。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社會調查型,即是學生對某種現象或是某個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然后撰寫調查報告;創造發明型,指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踐,認真進行科學發明的嘗試,并取得一定的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中的最高層次;知識探究性,指學生就某一方面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拓寬學習的方位,獲得學習體驗,最后形成學習報告,這是研究性學習中的較低層次。第二,學生明確選題的原則,主要有自主性,選題一定要自主自愿,以自己的興趣和較為擅長的方面為出發點,所選的課題還要符合學生的內在需求,這樣學生完成課題的成功性就有了保障;同時學生的選題一定要考慮可行性,包括課題進行過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知識基礎、時間和精力等各個不同的方面,不能只考慮興趣,如果學生的選題太難或條件無法滿足,這樣的課題只能停留在選的基礎上,而根本就談不上繼續往下發展,還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還有就是考慮課題開展過程中學生都學到了什么,不要一味的追求創新性、科學性和嚴密性,課題只是載體,關鍵在于學生是否獲得某種學習方法,掌握某種學習技能,思維得到鍛煉和提高等等方面。第三,研究性學習的組織形式主要有三種類型: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其中小組合作研究是課題開展經常采用的組織形式,所以要解決好小組協作問題。

在課堂上筆者主要采取兩大類不同的選題實踐,第一大類主要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選題。即筆者先在班內介紹和布置研究性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這門新課程的內容,并根據自己的興趣點出發不確定范圍自由的選題,然后各自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活動,用幾個月到半年時間完成相應課題。選題內容包括課題的題目、選題的原因、選題的意義或實用價值、創新點和課題實施的可行性等5個不同的方面。然后給每個學生到講臺說課題的機會,下面的同學充當評委給其提出問題和建議,這樣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修正和豐富學生的想法,有利于課題的立項。這種方式我選擇高一年級的一半班級進行實踐,效果很好,發現有些學生的想法確實很獨特,最后經過學生和教師的共同商議評選出部分優秀的課題進行實施階段。例如,高一(1)班的劉超逸是全班第一個在研究性學習課上發言的同學,題目是《方便大型重物運上樓梯的裝置》,當看到同學和老師一起快速轉動大腦為他提供建議、議論層出不窮的時候,他有種自豪的感覺!于是這樣的動力指引著他在今后的課堂中認真思考,積極動腦,很多想法一個個出爐了,算是個高產“發明家”。

第二大類,筆者首先在班級內營造一種問題情境,確定研究大的方向,學生自己提出和選擇相應子課題。比如“關于中學生學習壓力的調查和解決”這個問題,我從現在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在校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晚上寫作業的時間越來越晚以及一些實例等。讓學生分析原因。學生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他們有來自學校、老師、家長和社會等不同方面的壓力。他們被4座大山壓得喘不過來氣,這樣一下子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想了解更多學生的眼里以及怎么解決或緩解壓力等問題成為學生討論的焦點,最后在這個班里成立“關于中學生學習壓力的調查和解決”課題組。接下來筆者引導學生從那些方面進行研究,班里學生討論的非常激烈,最后定下7個子課題分別是:對在校的初、高中六個年級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通過網上、圖書館查找如何緩解學生的壓力;請天津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到學校作相關內容的報告;請校內心理輔導教師成立“調節學生壓力辦公室”長期給學生咨詢;征文活動;尋找校內部分同學介紹親身體驗給其他同學以幫助:可以在校廣播時間定期給學生講故事以緩解其壓力。確定子課題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結組,選好組長之后就可以進行實施階段了。

第一輪選題結束后,全校高一年級12個班的選題結果涉及到調查報告50多項,最后立項進行研究的有39項;涉及到小發明和小制作120多項,最后綜合考慮項目的可行性和創新性,最后留下來進行立項研究的有98項,其中學生有能力獨立完成63項,需要尋找相關科技輔導員的項目35項。在這一階段由于筆者事先給學生

大量的例子,包括以前學生獲獎的項目?、以前我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資料、在外聽專家講座的例子、從專利之家網站下載的大量作品圖片等,這些資料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學生選出質量高的課題。

二、課題實施階段

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僅要重視學生探究活動的結果,更要重視學生的實踐研究過程,即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樣開展研究、通過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要研究的問題等等。這樣學生選好課題后就要進入具體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實踐、體驗,形成一定的觀念、態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本階段,實踐、體驗的內容包括:(1)搜集和分析信息資料。學生應了解和學習收集資料的方法,掌握訪談、上網、查閱書刊雜志、問卷等獲取資料的方式,并選擇有效方式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資料;要學會判斷信息資料的真偽、優劣,識別對本課題研究具有重要關聯且有價值的資料,淘汰邊緣資料;學會有條理、有邏輯地整理與歸納資料;最后綜合整理信息進行判斷,得出相應的結論。這時要反思所得結論是否充分地回答了要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必要采取其他方法獲取證據以支持所得結論。(2)調查研究。學生應根據個人或小組集體設計的研究方案,按照確定的研究方法,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調查,獲取調查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應如實記載調查中所獲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記錄實踐過程的文字、音像、制作等多種形式的“作品”,同時要學會從各種調研結果、實驗、信息資料中歸納出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或觀點。并反思對是否獲得足以支持研究結論的證據,是否還存在其他解釋的可能。(3)小制作和小發明。這些課題的研究過程要求學生動手動腦能力較強,根據自己的設想先是畫出原理圖。并不斷的修正。然后根據設計的需要尋找材料,此處我們提倡廢物利用,不主張學生花錢購買材料。在學生動手操作過程中,體現創新。(4)初步的交流。學生通過收集資料、調查研究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組內或個人之間充分交流,學會認識客觀事物,認真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正確地認識自我,并逐步豐富個人的研究成果,培養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

在具體指導學生課題時,由于課題數量比較多,難易程度又有很大的差別,根據實際情況,筆者采取不同的輔導策略。調查報告一類的課題,我的出發點就是學生在整個調查研究過程中要占95%以上的工作,即是在選好課題、清楚如何設計調查問卷的情況下,由小組成員自己商量起草調查問卷的內容。之后在課堂上由該小組派出代表給全班同學分析問卷,讓班內所有的同學提出問題和建議以及優缺點,集思廣益,最后我再提出參考意見,小組成員根據大家的意見進行內容修改,直至最后定稿。根據學生自己的要求印制問卷數量,一般在500~2000之間不等,之后就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發問卷、收問卷和統計數據等基本工作。最后,根據課堂上所講的如何撰寫調查報告等相關內容,小組成員商量如何分配任務,最終提交成文的調查報告。根據學生撰寫的情況,筆者對學生的作品提出相應修改意見,讓其逐一進行修改,直至大家最后都滿意為止。寫好調查報告后還要把它轉化成幻燈片在課堂上進行論文答辯。

小制作和小發明這一類課題要求學生動手能力較強。筆者把他們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比較簡單的小制作,學生完全有能力獨立完成的。例如。3班姚怡穎同學制作的“防哈氣的口罩”,4班李品一同學“家用防臭型方便垃圾桶”,5班曹友霖同學“DIY墻上自定義掛袋”,12班蒲禪姝同學“盲人倒水器”,7班葛奉天同學“簡易單詞杯”,7班梁秋實同學“遙控自動窗簾”等等。另一大類就是有一定難度,涉及到物理和勞技等學科內容,據此情況。筆者找到相應學科的科技輔導員。讓他們認領自己領域且感興趣的課題,以便協助學生完成課題。例如,10班馮晨同學“魚的自動喂食器”,1班劉超逸同學“方便大型重物運上樓梯的裝置”,2班武嘉臻“感應式洗手液瓶”,9班武磊同學“環保手動充電的小風扇”等等,還有很多課題目前正在進行中。對于學生已經做好的作品我們要給其充分課堂展示的機會,使其具有成就感。

三、表達和交流階段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將取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總結提煉,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成果的表達方式要提倡多樣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寫實驗報告、調查報告以外,還可以采取開辯論會、研討會、搞展板、出墻報、編刊物(包括電子刊物)等方式。學生通過交流、研討分享成果。這是研究性學習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交流、研討中,學生要學會欣賞和發現他人的優點,學會理解和寬容以及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也要敢于、善于申辯。

四、綜合評價階段

對活動的評價,主要采用激勵性評價,就是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激勵,都有成功的體驗,都擁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進步。所以,在評價階段主要分三個方面進行。

1 過程評價

建立小組的活動手冊,學生把每一活動后的感受、收獲、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及解決的辦法、創新的想法等都記錄在冊,用照片和錄像做好過程記錄,教師可以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即興評價。

2 定量評價

成果評價,學生最后的宣傳冊,材料、倡議書、漫畫等等。

3 總體定性評價

篇10

國際海事組織在2008年5月在IMO第84次海安會上通過了《海上事故或事件安全調查國際標準和推薦做法規則》(以下簡稱《規則》),并納入《SOLAS公約》第Ⅺ章1部分。《規則》的制定是為了船旗國、沿岸國、IMO以及整個航運業的利益,而便利海事調查。

《規則》的主要內容

《規則》由總則、強制標準和推薦做法三個部分共26章組成,其中第Ⅰ和第Ⅱ部分屬于強制性實施,第Ⅲ部分為屬于推薦性做法?!兑巹t》第Ⅰ部分為目的、定義以及第Ⅱ部分和第Ⅲ部分的章節的適用范圍;第Ⅱ部分包括海事調查機關、通知、重大海上事故的調查要求、協商實施海事調查、調查權力以及海事調查報告等11章內容;第Ⅲ部分包括管理職責、調查原則等12章內容。《規則》明確了5個重要定義:

海上事故:系指與船舶營運直接相關,并導致以下任何后果的一個情況或一系列情況:人員死亡或重傷;船上人員失蹤;船舶全損,推定全損或棄船;船舶實質性損害; 船舶觸礁、擱淺或喪失航行能力,或船舶碰撞;船舶外部的基礎構造實質性受損,導致有可能危及到本船、他船或人員的安全; 船舶受損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或潛在的嚴重環境污染。海上事故不包括意在造成對船舶、人員的安全或環境損害的故意或放任行為。

海上事件:系指除海上事故外,與船舶營運直接有關的或者處置不當將會危及船舶、船上人員或任何其他人員或者環境安全的情況或一系列情況。海上事件不包括意在造成對船舶、人員的安全或環境損害的故意或放任行為。

海事安全調查:系(通常指一國)針對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而開展的旨在預防事故再次發生的調查或詢問。此種調查包括證據收集、分析,原因因素界定以及在必要時提出安全管理建議。

海事安全調查國:系指船旗國或依據本規則經多方協商決定負責海事安全調查的有關國家。

實質利益國:系指下述國家: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中當事船舶的船旗國;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發生地的沿岸國;由于海上事故,該國的環境受到了嚴重污染(包括國際法規認可的該國內水或領海);海上事故或海上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該國或該國有管轄權的人工島嶼、裝置以及構筑物等嚴重損害;海上事故造成該國人員死亡或重傷;海事安全調查國認為該國控制著對事故調查有用的重要信息;海事安全調查國出于其他理由認為該國涉及到重要利益的。

《規則》實施后我國海事調查可能產生的問題

《規則》就海事安全調查、船旗國與其他實質利益國協商實施海事調查、海事調查權力、對待船員以及事故調查報告等諸多方面做出了規定,鑒于第Ⅲ部分屬于推薦性做法,我國海事調查方面在符合其規定上存有一定的時間和余地,本文僅重點對《規則》生效后第Ⅰ和第Ⅱ部分作為強制性實施部分對我國海事調查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

海事調查范圍發生變化?!吨腥A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規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調查部門是實施中國沿海水域內海上交通事故調查的主管機關;同時也明確海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設施發生的下列事故:碰撞、觸碰或浪損;觸礁或擱淺;火災或爆炸;沉沒;在航行中發生影響適航性能的機件或重要屬具的損壞或滅失;其他引起財產損失和人身傷亡的海上交通事故?!洞拔廴臼鹿收{查處理管理規定》規定了中國海事部門是中國管轄水域內發生船舶污染事故的調查處理機構,并明確了船舶污染事故是指由船舶直接或者間接地把物質或者能量引入水環境,產生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體健康、妨害漁業和水上其他合法活動、損害水資源使用素質和減損環境質量等有害影響的事故。除去上述,其他與船舶營運直接有關的情況,包括船員工傷、水上安全生產事故等,并不在海事部門的調查范圍之內。而《規則》規定的海事調查范圍幾乎涵蓋了與船舶直接營運有關的一切情況,已經超出了現有海事部門海事調查的范圍。

海事調查性質發生變化?!吨腥A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安全法》規定船舶、設施發生的交通事故,由主管機關查明原因,判明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規定港務監督應當根據對海上交通事故的調查,做出《海上交通事故調查報告書》,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判明當事人的責任; 構成重大事故的,通報當地檢察機關。從多年的海事調查實際來看,我國現行的海事調查既是安全調查,同時又是行政調查,海事部門出具的事故調查報告通常作為司法裁定的主要證據。而《規則》海事安全調查旨在為查明事故發生原因和事實,提高海上及人命安全,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同時,《規則》還明確了海事安全調查應分離并獨立于其他類型的調查。雖然《規則》也規定不排除任何其它形式的調查,但判明或區分責任并不是《規則》強調的海事調查目的。

《規則》給出“海事安全調查國”概念與海事安全調查的國際合作。發生海事后,船籍國與實質利益國家均可參與調查,并通過協商決定哪個國家為主要負責調查國家。同時,《規則》還規定船旗國有責任保證重大海上事故按本規則規定進行調查并得以完成;有關國家應將事故信息及時通知有關海事實質利益國家;海事調查國在依據本規則進行海事調查時,應不妨害其他實質利益國進行其獨立海事調查的權力等。然而,我國國內尚未立法對作為船籍國參加在中國籍船舶于我國沿海水域外發生事故的調查行為以及我國作為海事實質利益國與船籍國或其他海事實質利益國之間的海事安全調查國際合作做出規定。近年來,我國已經陸續與日本、韓國等國家簽訂了海事調查國際合作協議,也嘗試與其他一些亞洲國家簽訂合作協議,并實際與一些國家開展了海事調查國際合作,但缺少了國內立法和配套的海事調查國際合作制度的支持,《規則》實施的一段時期內,我國海事調查在國際合作方面一些應有的權利很可能得不到保障,同時《規則》規定的我國參與海事調查國際合作的義務也可能履行不到位。

船員享有不自證其罪和保持沉默的權利?!兑巹t》在“海員取證”一章中對海員不自證其罪和保持沉默的權利做出了規定。根據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的替代案文,該權利應理解為:海事安全調查向海員取證時,必須向海員說明該事故調查的性質和基礎,并說明所取得的證據是否會在將來用于追究責任,是否存在自證其罪的風險以及為海員提供何種保護。如果存在海員自證其罪的風險,調查機關必須告知海員享有保持沉默、不自證其罪的權利。然而,我國法律法規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行政處罰法》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均沒有明確沉默權、不自證其罪的法律原則,但明確要求當事人應當如實回答詢問或如實陳述??梢哉f,《規則》對于海員沉默權、不自證其罪權利的規定,將對我國現行的法律原則形成一次沖擊,為適應《規則》做出的調整勢在必行。

適應《規則》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立法或修改現行法律法規將《規則》國內法化?!兑巹t》主要由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負責起草,這些國家都有一整套完備的海事調查法規,如英國已經頒布了《商船航運法》,澳大利亞于2003 年通過了《運輸安全調查法案》,德國早就實施了《聯邦水路法》、《聯邦海上運輸法》和《聯邦事故調查法》,美國立法有《1974年獨立調查團法案》。為保證我國海事安全調查工作全面符合《規則》要求,特別是《規則》明確規定的與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存在沖突的部分,理想的做法,首先是及時出臺與《規則》一致的法律法規,并配套出臺保證其有效實施的一整套制度程序;其次是對現行法律法規做出適當修改,將《規則》的相應條款要求采納其中,但這種做法涉及面廣,修改難度大,同時對今后的海事安全調查工作順利開展也將造成極為不便。為有效履行《規則》,規范海上事故或事件安全調查工作,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已于《規則》生效前后出臺了若干規范性文件,包括明確《規則》規定的海事安全調查與國內法律法規規定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之間的平行關系等。然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我國法的淵源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等,并不包括規范性文件。作者認為,以國家行政機關頒布的規范性文件將國際公約的條款納入國內法律體系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