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2023-09-18 17:59: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慢性病綜合防控工作計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慢性病; 社區健康管理; 綜合防控; 策略; 效果分析
doi:10.14033/ki.cfmr.2017.5.08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5-0151-02
慢性病主要是對一類隱匿發病,且病程較長、遷延不愈的疾病的總稱,常見慢性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惡性腫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已經給人類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據相關調查統計,截止2005年有大約61%的人死于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1-2]。且就目前我國發展趨勢,本病發病率逐漸上升,已經給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3]。慢性病具有一定的可防控性,本研究主要針對社區健康管理用于慢性疾病的防控策略構想及其效果展開探究,詳細分析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筆者所在區管理的400例居民作為本次研究的調查對象,隨機對其進行編號(1~400號),其中1~200號為研究組,其中男109例,女91例,年齡39~81歲,平均(58.56±4.62)歲,其中高血壓16例,糖尿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惡性腫瘤6例,其他5例;201~400號為對照組,其中男111例,女89例,年齡41~78歲,平均(59.87±4.96)歲,其中高血壓17例,糖尿病2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惡性腫瘤8例,其他5例。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僅予以常規社區管理。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健康管理策略,詳細內容,(1)提高社區健康管理主動性及積極性:首選應明確慢性疾病的綜合防控關鍵,分析慢性疾病防控相關政策,并探究針對性防控策略;明確慢性疾病防控涉及的部門職責及相關部門防控工作現狀,并分析期間存在的問題,從慢性病防控的特點及需求出發,按照各職能部門的大小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提高社區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通過從籌資、支付方式及激勵機制和服務模式等幾方面入手;同時還可參照健康管理組織運行機制,并成立社區慢性疾病防控的補償及激勵機制,提高醫療保險有效使用率,繼而控制醫療費用,維持雙方利益。此外,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活動,提高居民對慢性疾病防控相關知識的認識,繼而提高其自主性和積極性。(2)提高慢性病防控受體主動性及積極性策略:慢性病防控管理的受體除患者外,還包括其家屬,不僅需要針對已經患病者進行健康管理,同時還應注意監測高危人群的情況。目前主要采用的措施,如:針對醫療報N制度進行改革,全面分析城市居民醫保、城市職工醫保等相關制度和規定,進一步分析慢性病門診報銷規定的可行性,制定相應計劃。此外,對于受體而言,采用有效社區健康宣傳及營養健康促進的方式,提倡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繼而降低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暴露。同時應詳細了解社區居民健康素養狀況,分析目前存在的優勢和不足。(3)社區居民電子檔案管理策略:電子檔案的建立和管理是社區健康管理工作的重點,要保障所有有效電子檔案的采集及管理,應建立電子檔案,評估居民的健康狀況及危險因素,并追蹤指導,針對患者近幾年的危險因素展開討論。根據電子檔案評估結果,予以正規性管理,如,針對心腦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相關危險因素的管理;針對健康人及高危人群應予以心理指導,并結合動態追蹤結果,評價其干預效果。同時社區健康管理工作技術人員應熟練掌握慢性病防控策略,并予以有效處理方式,完善電子檔案產生的差距。并加強社區電子檔案與醫療機構之間的聯系,做到資源共享,進一步使一級醫療機構在短時間內掌握患者的病情,并制定治療計劃,提高確診率和臨床療效,同時還能有效避免患者入院后進行重復檢查的項目,繼而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4)慢性病防控分階段干預策略:鑒于健康人、高危人群及患者之間的護理和工作重點的不同,所以應確定干預的關鍵,分析總結各種技術的差異及優勢與劣勢,繼而奠定基礎,針對存在的危險因素予以控制,實現早診斷、早治療,并根據居民的特點制定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本次研究主要觀察兩組新發病率、疾病控制率、居民滿意度及患者不良情緒等情況。焦慮、抑郁情緒采用SDS、SAS評分,0~100分,50分為臨界值,分值與情緒之間呈負相關。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17.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新發病率及疾病控制率對比
結果顯示,研究組中新發病例數為19例,新發病率為14.07%(19/135),對照組57例,新發病率為43.18%(57/132),研究組少于對照組(P
2.2 兩組居民滿意度調查
結果顯示,研究組滿意度為98.00%,高于對照組的72.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SDS、SAS評分對比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不良情緒顯著較對照組輕,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發展為目前對人們生命安全及利益造成嚴重威脅的疾病,鑒于其可防控性,臨床表示社區健康管理可顯著提高疾病防控率[4-5]。目前對于慢性病的控制尚缺乏健康管理理念及綜合干預思想,可能進一步導致慢性病產生的醫療費用較高[6-7]。國內外也有大量研究表示,很多慢性病存在相同的危險因素,如,不良的生活習慣、缺乏運動、不合理膳食等,所以可通過綜合控制干預措施,降低疾病發生風險,同時減輕家庭負擔,節省人力物力[8-9]。
通過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通過提高慢性病防控主體、受體主動性、積極性策略,以及建立社區電子檔案和分階段合理綜合防控干預等措施后,慢性病新發病例明顯較對照組少,同時疾病有效控制率較對照組高,滿意度比較也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楊金俠,王章澤.基于社區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綜合防控策略構想[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7):67-69.
[2]徐小明.基于社區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綜合防控策略構想[J].醫學信息,2015,29(19):14.
[3]戴碧茹.社區健康管理與慢性病控制分析[J].當代醫學,2012,19(29):25.
[4]梁小華,李大興.慢性病及老年人社區健康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3,34(1):55-57.
[5]梁小華,朱坤.我國高血壓社區健康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9(6):413-414,438.
[6]高金麗,朱吉偉,黃紅兒,等.社區健康管理對代謝綜合征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1):124-125.
[7]鮑勇,孫煒.中國社區健康管理實驗基地主要慢性病控制現況與對策研究[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5):302-305.
[8]張璐,徐文麗,彭金陵,等.社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綜合防治中應用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技術的效果[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47(4):556-559.
[9]楊金俠,馬青連.我國社區慢性病綜合防控戰略框架構建[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7):55-58.
篇2
一、疾病控制和婦幼保健進社區工作內容
(一)疾病控制進社區內容
1、社區傳染病管理:傳染病登記、傳染病報告、結核病轉診與管理;
2、社區計劃免疫接種:建立健全轄區計免檔案,保持冷鏈正常運轉;
3、社區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
4、社區開展健康教育。
(二)婦幼保健進社區內容
1、婦女保健:掌握轄區婦女基本情況并分類建檔,建立圍產期保健手冊并正常運轉,協助或做好產前診斷。產后訪視及新生兒訪視,做好母乳喂養指導及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等防治知識的宣傳及健康教育工作;
2、兒童保健:掌握轄區適齡兒童基本情況并分類建檔,做好嬰幼兒系統管理和“四二一”體檢工作,做好兒童四病(肺炎、腹瀉、佝僂病、貧血)防治及相關知識的宣傳及健教活動。
二、工作職責
(一)市、區(東風公司)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責。
1、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分級負責社區計劃免疫、傳染病管理、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統一使用預防接種卡、兒童預防接種證、疫情報告卡,按照《計劃免疫技術管理規程》,有計劃、高質量地組織開展預防接種工作。
2、根據工作需要,分級開展培訓,市疾病控制中心培訓到區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級負責本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必要時,市疾病控制中心要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集中開展培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每年對每名專業人員培訓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市區兩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按照傳染病管理、計劃免疫等業務工作規范,定期開展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督導檢查和業務指導,市級要指導到區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必要時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區級要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具體內容包括:制訂工作計劃,提供所管轄業務工作所需的表、卡、冊、報表等,堅持例會制度,深入中心、站開展業務指導,開展傳染病漏報率調查和接種率調查,分半年、全年業務工作檢查評比。
(二)市婦幼保健院和區(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機構職責。
1、市婦幼保健院和區(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機構分級負責社區婦幼保健工作,全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統一使用孕產婦、嬰兒系統管理手冊(卡),按照兩個系統管理運轉方案統一管理,對篩選的高危孕產婦實行統一管理,接受住院分娩。
2、根據工作需要,分級開展培訓,市婦幼保健院培訓到區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級負責本轄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必要時,市婦幼保健院要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統一開展培訓。市、區婦幼保健院每年對每名專業人員培訓都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天。
3、市區婦幼保健機構按照兩個系統管理要求,定期開展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督導檢查和業務指導。市級要指導到區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必要時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區級要指導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具體內容包括:制訂工作計劃,提供所管轄業務工作所需的表、卡、冊、報表等,堅持例會制度,深入中心站開展業務指導,分半年、全年業務工作檢查評比。
(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掌握本社區居民的總體健康狀況、疾病流行態勢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發現、登記和向區疾病控制機構上報傳染病疫情;督促結核病人轉診和化療;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開展以向居民講課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建立規范化接種門診,實行日接種門診制度。
2、掌握轄區孕產婦、兒童基本情況,為轄區孕產婦建立圍產期保健手冊,督促其定期到產科門診進行產前檢查,督促產婦進行42天檢查,篩選高危孕產婦,實行專案管理,促進住院分娩,開展產后訪視。
3、開展嬰幼兒系統管理,實行“四二一”體檢,對篩選出的高危兒、肥胖兒、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做好兒童四病(肺炎、腹瀉、佝僂病、貧血)防治;認真做好轄區產后訪視及新生兒訪視,積極宣傳母乳喂養,提供母乳喂養技術指導。
4、及時向區疾病控制與婦幼保健所上報相關報表。
5、指導和督促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預防保健工作。
(四)社區衛生服務站
1、掌握本社區居民的總體健康狀況、疾病流行態勢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發現登記和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報傳染病疫情;開展慢性病防治工作;開展以向居民日常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為主要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據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劃,建立接種站,每月定期開展預防接種;不承擔接種任務的,要負責社區內接種對象的管理和免疫預防健康教育工作,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兒童免疫接種工作。
2、掌握社區內孕產婦、嬰幼兒基本情況(包括流動兒童);
協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孕產婦、嬰幼兒系統管理。建立轄區7歲以下兒童花名冊,為3歲以下兒童建立兒童保健手冊,督促其進行“四二一”體檢。對懷孕婦女登記造冊,督促早孕建冊、產前檢查,做好母乳喂養指導工作。做好兒童營養、兒童疾病防治、兒童安全防護等知識的宣教活動。做好婦女常見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的宣傳活動。
三、運轉程序
1、疾病預防控制,傳染病管理,計劃免疫接種運轉程序不變;
2、兒童系統管理按有權出具《出生醫學證明》并建卡的管理運轉程序不變;
3、孕產婦系統管理—“圍保冊”的建立及運轉作如下調整:
第一,市婦幼保健院、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所、兩區婦幼保健所分轄區負責圍保冊的管理及運轉。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市太和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東風公司婦幼保健所負責本系統(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兩區婦幼保健所負責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第二,經費由上述四家分別管理,單獨結算。
第三,各種報表上報運轉,按以前規定不變。
四、工作方法與步驟
(一)5月上旬,三區及東風公司提出免疫接種點設置意見,市衛生局根據意見進行免疫接種機構調整,確定設立免疫接種門診(點)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二)5月中下旬,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婦幼保健院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專業人員分兩批進行培訓。同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免疫接種機構建設,市衛生局根據培訓和建設情況進行資格準入。
(三)5月份,市疾病控制中心和市婦幼保健院制定各種工作制度和規范,確定工作程序,并下發到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同時開展業務指導。
(四)5月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做好本轄區基本情況的摸底和宣傳工作。同時,按照市區疾控機構的要求,規范傳染病管理程序和要求,制訂健康教育內容,正式開展傳染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強督導。
(五)6月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始建立圍保冊(卡),正式開展兩個系統管理,市區婦幼保健機構加強督導,協調地段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業務關系。
(六)7月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第一輪次預防接種,市、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加強督導,協調其與地段醫院的業務關系。
(七)XX年底進行檢查評價,總結表彰。XX年進一步調整鞏固提高。XX年實現規范管理,確保絕大多數預防接種任務和所有孕產婦、嬰幼兒系統管理工作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承擔,并建立良好的管理機制,保持較高的工作水平。
五、保障措施
1、市衛生局將婦幼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要求納入對三區衛生局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納入市直醫療衛生單位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年底檢查工作完成情況。實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級評審制度,將婦幼保健和疾病控制工作內容納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級評審的主要內容之一,年度進行專項檢查,并根據檢查情況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獎懲。
2、市、區(東風公司)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院對所有預防保健業務人員進行輪訓,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素質,保證其勝任工作。每月要檢查指導基層一次,指導面不低于30%,并及時向市衛生局反饋情況。同時,制定獎懲措施,合理分配利益,激勵基層單位完成工作任務。
篇3
我們高度重視疾控工作,年初制定了全區疾控工作計劃和鄉(鎮)衛生防疫工作方案及考核評分細則,明確了工作目標和職責。加強了督導、檢查,分別于3月、8月對全區各醫療機構人禽流感、霍亂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進行了二次專項督導和檢查,5月、8月、9月對全區免疫規劃工作進行了3次專項督導和檢查,有力促進了我區疾控工作。定期召開與醫療機構聯席會,全年共召開聯席會6次,及時上報、交換各項疾控信息。
二、傳染病報告管理及疫情處理
我區縣以上醫療機構及各鄉(鎮)衛生院疫情報告均采用網絡直報,配有專用計算機,有專人管理,網絡運行正常。今年1月至今報告法定傳染病1073例,無甲類傳染病報告。經抽查,未發現缺、漏報現象。區防疫站配備了網報專用計算機,指定專職人員負責直報審核和傳染病監測資料分析工作,每月編制疫情分析報告并及時向市疾控中心匯報。制定了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霍亂等傳染病應急處理預案,成立了相關領導小組和應急處理機動隊,并進行了一次演練。通過自籌資金、儲備了足夠的應急物資、設備。
2012年我區最初報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例,我區均及時向市CDC報告,同時積極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流調,提出防護要求,參與會診,配合醫療明確診斷,最終均已排除,并對密切接觸者47人進行追蹤調查和醫學觀察。其它疫情均及時進行流調處理,流調率100%。本年度未發現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免疫規劃
從《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實施以來,我區制定了實施方案,認真落實《條例》有關規定。冷鏈運轉正常,今年運轉20次以上,每日兩次監測冰箱溫度并做好記錄,疫苗運輸、貯存、分發規范。切實抓好免疫規劃工作,提高接種率,經抽查,五苗接種率分別為卡介苗99.04%,卡疤率95.51%,脊灰糖丸96.15%,百白破疫苗97.12%,麻苗94.23%,乙肝疫苗96.47%,乙肝疫苗首針及時率95.83%,流動兒童、留守兒童五苗接種率均達95%以上;今年9月份提交了以鄉(鎮、街道)為單位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0%目標綜合評審的申請,12月上旬省衛生廳組織專家組對我區免疫規劃接種率進行了綜合評審,給予了較高評價。
加強免疫規劃疫苗相關病及AFP病例主動監測工作,堅持每旬到各哨點醫院主動搜索病例并及時、準確上報。新破、脊灰、麻疹等發病率均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今年共報告AFP病例3例,均進行了個案調查,1例采集了合格糞便標本送省CDC檢測,2例因在我區治療時間短,未解大便,無法采集標本送檢。
四、艾滋病防治
我區制定了艾滋病防治工作計劃,并成立了性艾科,著力開展暗、公安監管人員檢測和娛樂場所全國HIV綜合監測等工作,本年度未發現艾滋病病例和感染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率、治療率增為100%。娛樂場所外展干預覆蓋率145.45%。區站和市第一人民醫院建立了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點,VCT任務完成率49.81%。積極開展防艾知識宣傳活動,經抽查,衛生系統內人員防艾知識知曉率達100%。娛樂場所從業人員、大中學校學生、農民工防艾知識知曉率均達85%以上。
五、結核病及絲蟲病防治工作
積極配合市結防所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每月督導鄉(鎮)衛生院結防工作,較好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絲蟲病防治通過了省衛生廳驗收合格并受到表彰。
六、慢性病防治、健教及實驗室工作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防病知識宣傳等工作,計免宣傳日、艾滋病宣傳日均組織人員上街(下鄉)開展宣傳活動,全年共刊出宣傳欄6期,下發、張貼宣傳畫10000余張。印發宣傳單3000余份,免費咨詢2500多人次。實驗室檢測能力達到衛生部規定的80%以上,近期將通過省計量認證復審。
篇4
一是建設工作不平衡,有的村衛生室規范化程度較高,個別村衛生室只停留在低層次的達標驗收上。
二是醫療網點的布局還存在一些問題,部分村衛生室不在所在村中心地帶,群眾就醫不方便。
三是少數合并衛生室存在一定問題,存在合人不合心的矛盾。
四是部分村委會仍不能提供業務用房,造成陣地不穩。
二、主要做法
1、領導重視,措施有力,營造村衛生室發展良好氛圍
農村衛生工作是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部分,村衛生室是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的網底,村衛生室的規范化建設,直接關系到農村三級服務網絡的完善,關系到廣大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有效解決,今年我局搶抓機遇,積極營造村衛生室發展的良好氛圍。一是區委書記、區長、組織部長等對全區衛生工作進行專題調研,重點就農村衛生工作發展思路、人才培養等問題作出指示,落實了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明確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履職的重要一項是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并常年安排村衛生室建設配套經費8萬元,使村衛生室建設管理得到政策保證,消除了各鄉鎮衛生院的后顧之憂。二是切實強化了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管理職能。每個鎮衛生院明確了具體分管領導,負責村衛生室日常監督管理工作,村衛生室管理一體化工作作為局里對各鎮衛生院年終目標管理考核的重要內容。
2、精心組織,強化培訓,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
今年5月份對聘任的40名鄉村醫生繼續進行集中免費培訓,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聘請市一醫院、愛爾眼科的專家講授院內感染的控制、常見眼病篩查等內容,并請區疾控中心、區婦幼所、區衛生監督所的專家講授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識、基層婦幼工作內容,培訓后考試全部合格,同時于12月組織全體鄉村醫生參加了市一醫院組織的社區(鄉鎮)適宜技術培訓班,使村衛生室的公共衛生服務意識進一步強化,同時扎實提升了全體鄉村醫生的服務能力。
3、規范行為,嚴格考核,強化村衛生室管理
在村衛生室的管理模式上,變“院辦院管”為“村辦院管”,對村衛生室嚴格實行“六統一”和“六有”的管理模式,即機構統一設置、人員統一調配、藥品統一進購、財務統一監管、工作統一考核、制度統一上墻;看病有登記、發藥有處方、收費有依據、進藥有憑證、收支有明細、傳染病有報告。為確保村衛生室規范管理措施落到實處,一是重點督促落實公共衛生服務各項工作。今年在禽流感疫情、手足口病疫情、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處置,尤其是麻疹強化免疫、乙肝查漏補種工作中,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圓滿完成上級要求,另外在結核病、血吸蟲防治、農村聚餐信息報告、孕產婦的管理、死亡病例報告、送醫送藥下鄉組織等相關通知和健教資料的發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政府出錢購買的公共衛生服務得到落實,體現了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同時,今年由區衛生局統一印制管理制度和村衛生室藥品與醫療服務價格標準上墻進行公示,各鄉村醫生認真執行各項醫療操作規范,認真為村民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到目前為止,村衛生室沒有出現較大的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
二是健全落實了村衛生室各項管理制度。出臺了《*市*區關于村衛生室績效考核實施意見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確考核主體為區衛生局、各村委會和鄉鎮衛生院,今年組織對村衛生室進行了4次考核,其中衛生局評分占30%,鄉鎮衛生院評分點60%,村委會評分占10%,突出鄉鎮衛生院管理,做到了鄉村醫生聘任與職能履行掛鉤、任務下達與質量評價掛鉤、考核結果與勞務報酬掛鉤,形成了以行政管理為保證、以村衛生室服務管理一體化為手段、以質量控制為重點的管理模式,不斷強化村衛生室管理,規范鄉村醫生從業行為。
4、“全面推行”,建檔建冊,拓展村衛生室職能
今年在全區全面開展了建立農民健康檔案試點工作,全區共建立了近8萬余份個人健康檔案,開展婦幼保健、老年病、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咨詢等服務,全面掌握農民健康基本情況,并上門為農民測量血壓、體重,宣傳衛生知識等,讓本村農民切實感受到實惠,促進了農民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并為村衛生室逐步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積累經驗。
三、明年工作計劃
一是進一步提升村衛生室的綜合服務能力。按照“一村一室”的標準,進一步完善村衛生室用房,爭取1—2年內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全部由村部提供。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重點落實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婦幼衛生、農村食品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職能,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提高農民群眾健康保障水平。
二是充分發揮鎮衛生院的樞紐功能。嚴格執行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績效考核,繼續深化鄉鎮衛生院管理年活動,進一步促進村衛生室建設,不斷強化鎮衛生院的管理職能,充分發揮其在區域內的中心地位和樞紐作用,逐步推行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基本用藥配送制度制度,把住藥品的入口關,凈化農村藥品市場,保障農民群眾的用藥安全,促進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絡整體功能的發揮。
篇5
一、質控原則
實行分管院長領導下的護理部-護士長的二級質量監控,加強專項質控和安全管理,促使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二、工作目標
1、護理人員“三基”考核合格率(合格分70分)≥100%
2、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3、護理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合格率≥95%
4、優質護理質量考核合格率(合格分90分)≥95%
6、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7、消毒隔離合格率100%
8、健康教育覆蓋率100%
9、健康教育有效率≥90%
10、醫療廢物處理合格率100%
11、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一消毒執行率100%
12、注射室護理質量考核標準合格率(合格分90分)100%
13、手衛生依從性≧90%
14、核心制度執行率100%
15、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90%
16、護理差錯發生率<0.5%
17、導醫導診出勤率100%
三、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管理實施方案具體如下:
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護理質量評審標準》及《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患者十大安全目標、》《平安醫院建設》等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質量標準,提高門診服務水平。
1、加強導醫導診、分診護士服務能力的培訓,體現我院良好精神風貌。上崗著裝整潔、規范,佩戴胸卡,醫務人員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熱情,尊重患者,體現良好醫德醫風。合理配置門診大廳人員,有效引導和分流患者。
2、保持環境整潔,營造溫馨就診環境。做好就診區域環境衛生整治,加強候診區、診室、衛生間等環境管理,保持安靜、整潔、安全、舒適。達到公共場所無吸煙要求。
3、設置醒目標識。路標、樓層、科室、安全標識指引醒目易于辯認。
4、提供便民設施。完善自助預約、掛號、查詢等服務,為患者提供飲水、應急電話、輪椅、紙、筆等便民設施;完善無障礙設施。
5、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落實優質護理要求。門診全覆蓋:導醫、分診、注射室等部門,責任護士全面履行護理職責,根據所負責門診患者的疾病特點和生理、心理、社會需求,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注重人文關懷,心理疏導。加強醫務人員人文教育和培訓,提高溝通能力和服務意識。
6、分診護士做好分診工作。執行“一室一醫一患”診查制度,在門診診室、治療室、檢查室設置私密性保護設施。保護患者隱私。
7、加強社工和志愿者服務。配合醫院完善社工和志愿者隊伍專業化建設。積極開展社工和志愿者服務,優先為老幼殘孕患者提供引路導診、維持秩序、心理疏導、健康指導、康復陪伴等服務。充分發揮社工在醫患溝通中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8、妥善化解醫療糾紛,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規范門診投訴管理。提供有效途徑方便患者投訴。由門診主任、護士長負責患者投訴處理和反饋,對于患者反應強烈的問題及時處理并反饋,對于患者集中反應的問題有督促整改、持續改進。
9、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相關知識培訓,認真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加強皮膚科治療室、門診外科檢查室、門診注射室幾個重點部門院感管理。嚴格落實醫療核心制度及技術操作規范,預防院感及差錯事故的發生。
10、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教常見病多發病及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慢性病和各類傳染病防控知識。
11、加強安全生產管理。為危險、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設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加大應急處置能力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安全教育,以提高門診病人的人身安全防范意識。告知報警及投訴電話。門診的應急處置主要是突發火災、地震、停水、停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暴發流行。首先做好應急的培訓,做到一旦發生應急事件能正確處理,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按全管理領導小組,制定好全年護理安全管理工作計劃,不斷完善門診部護理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及各項應急預案。
12、加強各級護理人員的三基培訓及急救能力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及危急重癥的搶救配合能力。
13、認真落實兩級質控職能職責。科室質控小組每周質量自查,護士長每月檢查一次,護理部每月進行全面護理質量檢查。每次檢查有記錄、反饋和改進措施,并對重點問題跟蹤檢查,保證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14、嚴格按醫療文書書寫要求,完善各種文書及表格登記。
15、加強質控人員和護士長能力培養,會應用:五常法、QCC、PDCA等質量管理工具,持續改進護理質量。
篇6
一、基本目標
1、總體目標:建立適應我縣實現小康社會發展水平的農民健康保障體系,農村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更加健全,功能更加完善,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到2010年,我縣農村公共衛生狀況進一步改善,農民健康和衛生事業主要指標達到全省中等水平。
2、具體目標:以鄉鎮為單位,到*年和2010年,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達標率分別達到80%和85%以上。
二、服務對象和內容
1、服務對象: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對象為我縣的常住人口(包括外來人口在當地連續居住6個月以上的)和外來流動人口(指在當地連續居住6個月以下)。
2、服務內容:現階段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服務,保證農村重點人群享有重點服務,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安全保障等三大類十二項內容(詳見附件一)。
三、機構職責
1、衛生局成立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負責項目業務工作方面的組織、協調、管理等工作。包括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程有關實施方案、細則的制定;建立健全農村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絡;提高農村基層衛技人員服務能力;對項目工程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管;組織對項目業務工作的考核評估;整理、收集和匯總、上報項目工程的資料、信息。
2、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兒童免疫規劃、傳染病預防和控制、慢性病和精神病人的管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水質檢測、除“四害”等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中有關人員業務培訓、項目業務工作督查指導和評估,制定具體工作計劃,及時有效控制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核實、統計、分析基層上報的有關信息,并上報上級有關單位。
3、縣衛生監督所負責食品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和醫療機構的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制定具體工作計劃,及時有效處置食物中毒、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準確上報相關信息。
4、縣婦幼保健所負責項目工作中的孕產婦與兒童系統管理、婦女病普查、婚前醫學檢查等保健工作有關人員業務培訓、項目業務工作督查指導和評估,制定具體工作計劃,及時核實、統計、分析基層上報的有關信息,并上報上級有關單位。
5、縣級醫療機構負責本院內健康衛生知識普及、傳染病疫情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診療與報告、新生兒免疫接種與疾病篩查、就診孕產婦登記建卡與報告、高危孕產婦篩查與追蹤管理等疾病預防控制和婦幼保健工作;為農村基本醫療服務提供技術支撐。
6、鄉鎮衛生院(包括中心衛生院,下同)負責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程具體實施。確定農村社區責任醫生,向轄區農民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受縣衛生行政部門委托承擔轄區公共衛生管理職能,組織對責任區工作督查指導和考核,原則上每兩個月召開轄區責任醫生工作例會,聽取各責任醫生工作匯報,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和幫助指導責任醫生解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及時準確上報項目工作信息。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服務,為農民家庭實行健康教育、體格檢查、社區巡查和基本醫療惠民服務,并分步建立動態健康檔案;保證農村重點人群享有重點服務,為農村婦女、兒童、60歲以上老人以及困難群體分別提供系統保健、預防接種、婦女病檢查和定期隨訪等服務,對農村結核病、愛滋病、精神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進行社區管理;保證農民享有基本衛生安全保障,協助衛生監督機構對學校、醫療機構、企業、農村食品、飲用水衛生等進行檢查。
7、村衛生室等村級醫療機構要接受村“兩委”、鄉鎮衛生院的管理和指導,主要承擔責任區域內的人口出生死亡、流入流出、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改水改廁等信息收集、登記與報告,常見病的初級診治,健康宣教,協助上級單位做好建立健康檔案、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和愛國衛生等工作。
四、主要工作與措施
1、建立健全社區(駐村)責任醫生制度
鄉鎮衛生院與鄉鎮防保站、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員,以鄉鎮衛生院為龍頭,整合鄉鎮預防保健站、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等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建立社區(駐村)責任醫生制度。根據當地實際,推行聯村醫生、駐村醫生等多種形式的責任醫生制,建立“條塊結合、分片包干、團隊合作、責任到人”的工作機制。
各鄉鎮衛生院要按照服務人口每1000-2000名農村居民(或1-3個村居)的標準,確定1名責任(駐村)醫生,使每個農民家庭都有自己的社區責任醫生,建立與服務對象一對一的親密關系。
鄉鎮衛生院負責各自轄區責任醫生的聘任,責任醫生原則以鄉鎮衛生院醫護人員為主,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醫護人員為輔,如果單位現有衛技人員不夠,可以公開向社會招聘或委托社會素質好的執業(助理)醫師,充實社區責任醫生。責任醫生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具有臨床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資格的人員;
(2)具有注冊鄉村醫生資格的人員;
(3)在本縣注冊的執業護士。
責任醫生做到定期家訪,平時有求必到,積極開展基本醫療服務、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公共衛生信息收集與報告等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實行每月有7-10天時間在責任區服務,按時參加衛生院召開的工作月會,及時向衛生院匯報、分析責任區公共衛生服務情況;要有專門的服務日記,為自己的服務對象建立起動態健康檔案,通過信息化手段對不同健康狀況人群實行分類歸檔,重點對結核病、愛滋病、肝炎等傳染病和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分類管理,制定個性化治療和健康促進措施,真正使農民的健康檔案成為實施健康促進和提供服務的有效載體;協助預防保健人員做好計免、婦保、兒保工作;配合協助衛生監督員對“五大衛生”的監督管理;宣傳發動組織責任區村居開展改水改廁、除“四害”、環境衛生整治等愛國衛生運動。
責任醫生個人照片、通訊聯絡方式、免費服務內容和上門服務收費標準及基本職責向責任區居民公布,做到人人認醫生,醫生識人人。責任醫生基本職責:
(1)掌握責任區內服務人口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及時督促服務對象按規范要求接受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婦女病檢查、計劃免疫、慢病管理;
(2)建立和管理責任區內所有家庭的健康檔案,開展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腫瘤等重點對象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干預;
(3)及時收集、核實、報告責任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死亡及傳染病等,并協助完成調查處理;
(4)協助開展責任區內食品衛生、公共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托幼機構、飲水衛生檢查及管理;
(5)對責任區內的衛生村創建、改水、改廁及除“四害”等愛國衛生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參與衛生檢查與評比活動;
(6)健康教育進村入戶,以講課、咨詢、發放健康處方等形式向服務對象提供面對面的服務;
(7)按照規定的預防保健服務項目,根據家庭成員的具體情況,上門落實相應的工作任務。
2、深化鄉鎮衛生院運行機制改革
擇優聘用鄉鎮衛生院院長,采用多種形式在更大范圍內公開招聘、選拔符合條件的優秀人才擔任院長,實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
實施“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改革用人制度,推行人員聘用制和人事制,因事設崗,按崗聘人,競爭上崗,擇優錄用。
實行檔案工資制度,推行以崗位工資制為基礎的績效工資制。在核定的分配方案范圍內,可根據對職工的技術水平、服務態度和勞動貢獻等進行綜合考核,自主確定職工的收入和福利分配,并向社區責任醫生和業務技術骨干傾斜,合理拉開分配檔次。
3、加強鄉鎮衛生院硬件建設
按照規范化標準和高效便民的要求,加強鄉鎮衛生院的基礎設施和基本裝備建設,提高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水平。
4、開展社區衛生服務
轉變鄉鎮衛生院服務模式,積極推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把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成為合格的社區衛生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點),努力開展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連續、有效、上門的社區衛生服務,使農村居民就近獲得醫療衛生服務。向農民提供便捷、連續、有效的基本醫療服務,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鎮、大病及時救治。
5、加強農村基層衛技人員服務隊伍建設
嚴格農村衛技人員的準入與管理。對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站)的衛技崗位上沒有執業資格的人員進行逐步分流、清退。鼓勵農村衛生技術人員參加學歷教育,不斷提高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的從業人員比例。強化全科醫生崗位培訓、全科醫學知識轉型教育和鄉村醫生全科醫學規范化培訓,引導有資歷的醫生通過培訓轉型為全科醫生并參加全科醫生職稱晉升,嚴格執行衛生部《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培訓暫行規定》,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至少每5年到上級醫療衛生機構進修一次,時間不少于3個月,進修內容以提高常見病臨床、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為主。使鄉、村兩級的衛生技術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和處理直接面向農民的12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
6、規范預防接種保健工作
嚴格執行《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通過正規渠道采購疫苗,規范預防接種行為,預防接種點必須達到合格以上,其中規范接種點達到50%以上,積極創建示范接種點。
實行鄉鎮衛生院(防保站)預防接種點定點接種制度。偏遠山區、學校可以按照程序到現場定點接種。
社區(駐村)責任醫生一般負責組織工作,偏遠山區可以由經過培訓合格的村衛生室或者社區(駐村)責任醫生負責接種。
7、加強孕產婦和兒童系統管理
縣級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就診的孕婦資料,應當及時轉到轄區衛生院,發揮鄉鎮衛生院的作用,力爭提高早孕建卡率和高危孕產婦的篩查率,重點落實外來人員、經濟貧困地區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婦女、兒童系統管理技術服務應當由婦產科或者婦幼專業醫生承擔,社區(駐村)責任醫生協作。
兒童體檢與預防接種結合起來,在預防接種的同時開展兒童健康檢查,提高工作效率。
8、加強健康檔案管理
充分利用參合農民的健康體檢等資料,建立農民健康檔案。對健康體檢發現的健康問題和存在的行為危險因素及時采取干擾措施,重點開展吸煙、飲酒、不合理飲食、體力活動等的干預指導。對查出的精神病、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疾病病人,落實隨訪,要求每年分別達到4次以上。
9、突出重點疾病管理
結核病管理實行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對艾滋病病人實行“四免一關懷”政策,對海洛因成癮者進行美沙酮替代治療,對公共娛樂場所的從業人員、在羈押的吸毒、等高危人群進行艾滋病病毒抗體(HIV抗體)篩查和防控知識的宣傳,對公共娛樂場所安全套的放置進行監督檢查,在婦幼保健機構開展艾滋病母嬰阻斷系列工作。
10、強化衛生監督管理
衛生監督所根據“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實施方案”要求,開展餐飲業、食品生產加工業、學校食堂衛生監督檢查。
認真落實縣政府“食品藥品安放心工程實施方案”有關衛生監督職能任務;全面加強對食品、企業、學校、公共場所、醫療機構等衛生監督管理,提高農村衛生安全保障水平。
廣泛深入開展有關衛生法律法規宣傳,對從業人員進行科學有效的相關衛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
11、深入開展愛國衛生工作
結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宣傳、發動與指導衛生村鎮創建活動;結合“千萬農民健康飲水”,積極引導農村開展衛生安全改水;結合“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采取多種形式普及科學衛生知識,增強農民健康意識,引導農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教育基本做法:
(1)建立縱橫向健康教育網絡,各村居、單位有專(兼)職聯絡員;
(2)建議鄉鎮政府村村建立健康教育宣傳欄,定期刊出衛生健康科普知識,宣傳資料由各鄉鎮防保站提供;
(3)責任醫生上門宣傳,戶戶發放宣傳資料;
(4)各村居每年舉辦一期健康知識培訓或講座;
(5)結合每年不同的衛生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6)督促指導每所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
12、落實農村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
加強與公安、人口和計生、教育、人事保障等部門及鄉鎮政府之間流動人口信息交流,掌握流動人口服務對象。
各醫療衛生機構把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納入常住人口管理,各鄉鎮衛生院(防保站)把來自本鄉鎮轄區以外本縣內的流動人口納入本鄉鎮常住人口管理。
流動人口公共衛生服務重點做好預防接種、婦幼保健和外來務工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等工作。
13、落實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報表工作
報表工作職責分工如下(報表內容見附件二):
(1)縣疾控中心做好全縣健康資料戶覆蓋率、計劃免疫接種率、肺結核病規范管理率、精神病人綜合管理覆蓋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時到位率、疫情和突發公衛事件規范報告率、農村飲用水水質監測率和重點傳染病監測合格率的核實、統計和上報;
(2)縣婦幼保健所做好全縣兒童系統管理率、產前檢查率、產后訪視率和婦女病檢查率的核實、統計和上報;
(3)衛生監督所做好全縣從業人員體檢率的核實、統計和上報;
(4)鄉鎮衛生院做好患者在鄉鎮及以下醫療機構就診比例、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和老人、困難群體保健體檢率及農民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的核實、統計和上報;
(5)財務科做好全縣專項資金使用的統計和上報;
(6)縣愛衛辦做好農村糞便無害化處理率的統計和上報。
局有關職能科室各自做好報表統計工作的督促、指導與核實。患者在鄉鎮及以下醫療機構就診比例、農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和老人、困難群體保健體檢率、農民滿意和基本滿意率由醫政科負責;專項資金使用統計由局財務科負責;其他的由局衛生監督科(愛衛辦)負責。
報表上報時間:有關單位和局職能科室在每半年度結束后4日內上報縣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再由縣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統一上報市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五、考核辦法
建立縣、鄉二級量化考核評價機制,將服務到位情況和農民滿意程度作為考核評價的主要依據,每半年組織檢查、績效評估,年終進行全面考核。
1、衛生局對鄉鎮衛生院考核評價
衛生局制定對38個鄉鎮衛生院(防保站)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考核細則(見附件三)。
對鄉鎮衛生院考核組織形式(另定)。
2、鄉鎮衛生院對責任醫生考核評價
農村社區責任醫生考核細則由各鄉鎮衛生院(防保站)根據局對鄉鎮衛生院的考核細則,結合各自實際,制定本轄區責任醫師的考核細則。
對社區責任醫生考核的結果與年終經費補助掛鉤。
六、獎懲機制
衛生局設立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獎勵資金。對考核分名列前若干位的鄉鎮衛生院極其領導給予經濟獎勵;對考核不合格(暫定小于70分)的,在全縣衛生系統予以通報批評,并對單位領導和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告誡、降職、免職等處理。
七、項目經費補助
衛生局撥付鄉鎮衛生院項目補助經費:根據衛生局抽查考核最后確定的得分情況,結合服務人口與區域差別撥付項目工作補助資金。
各鄉鎮年補助經費=服務人口數×鄉鎮補助標準(見我縣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考核得分(%)。
鄉鎮衛生院對責任醫生經費補助:每位責任醫生年補助經費=每位責任醫生服務人口數×責任區補助標準×責任醫生考核得分(%)。
責任區補助標準由各自鄉鎮制定。
八、加強組織領導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實施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程是政府加強農村公共衛生,減輕農民負擔,使農民享有更好的衛生服務和衛生安全保障;堅持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大重要舉措,各有關醫療衛生單位務必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確保直接面向農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程取得實效。
2、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涉及各醫療衛生單位的職責,本細則作了明確的要求,各單位必須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履行各自職責的同時,單位之間還要密切配合,做到相互溝通,相互協助,形成一種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點干預、廣泛覆蓋、依法管理的原則,充分發揮多部門職能作用,全面加強精神疾病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提高綜合服務管理水平,減少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禍行為的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一)建立縣、鄉、村三級精神疾病防治服務網絡。
(二)縣、鄉兩級精神衛生機構建設得到加強,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高。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有效管理治療率年達到60%,年達到80%。
(三)開展精神疾病社區康復服務的鄉鎮(社區)年達到70%,年達到85%;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康復服務的比例年達到60%,年達到80%。
(四)將重性精神病人全部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規范化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檔案,年達到60%,年達到80%。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指導、心理行為問題預防和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能力顯著提高。居民獲得心理健康指導的比例年達到80%。
三、工作內容
(一)建立以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為主體,綜合醫院為輔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依托的精神疾病防治服務網絡
1、在縣醫院開設精神病專科門診,并設立康復病區。主要負責一般精神疾病的預防、治療和康復工作。
2、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立公共衛生科,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指定公共衛生服務人員。負責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開展精神疾病患者隨訪評估和健康體檢,實施精神疾病患者分類干預及宣傳教育工作。
(二)加強精神衛生工作隊伍建設和培養
1、在縣醫院精神病專科門診配備3-6名精神心理疾病專科醫師。
2、逐級組織開展精神疾病治療專業人員知識和技能培訓,鼓勵在崗精神疾病治療專業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重點提高基層醫護人員在精神心理疾病預防、篩查、評估、診治、康復等方面的專業水平。
(三)規范開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項目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在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納入管理的時候,記錄家屬提供來自原承擔治療任務的專業醫療機構的疾病診療相關信息,為患者進行一次全面評估,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2、定期隨訪。對于納入健康管理的患者,通過預約患者到門診就診、電話追蹤和家庭訪視等方式,每年至少隨訪4次。根據患者病情的控制情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訓練等方面的康復指導,對家屬提供心理支持和幫助。
3、健康體檢。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進行1次健康檢查,可與隨訪相結合。內容包括血壓、體重、空腹血糖,一般體格檢查和視力、聽力、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有條件的可增加血常規、尿常規、大便潛血、血脂、眼底、心電圖、B超等檢查。
4、分類干預。
(1)對病情穩定(精神癥狀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復,社會功能處于一般或良好,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軀體疾病穩定)的患者,若無其他異常,繼續執行上級醫院制定的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
(2)對病情基本穩定(精神癥狀、自知力、社會功能狀況至少有一方面較差,處于“病情不穩定”和“病情穩定”之間)的患者,若無其他異常,醫生可在現用藥物基礎上在規定劑量范圍內調整劑量,必要時與患者原主管醫生取得聯系。調整過一次劑量后,可連續觀察4~6周,若患者癥狀穩定或雖然癥狀明顯但比上次已有好轉,可維持目前治療方案,3個月時隨訪;若仍無效果,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隨訪轉診結果。若同時伴有軀體癥狀惡化或藥物不良反應,要查找原因對癥治療,2周時隨訪,觀察治療效果。若有必要,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隨訪轉診情況。
(3)對病情不穩定(精神癥狀明顯,自知力缺乏,社會功能較差,有影響社會或家庭的行為,有嚴重藥物不良反應或軀體疾病)的患者,建議轉診到上級醫院,2周內隨訪轉診情況。
(四)組織開展心理咨詢服務與宣傳教育
組織精神疾病防治專業人員編制影音、圖片、文字等形式的宣傳資料,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文藝活動等多種途徑開展精神心理疾病宣傳教育。定期組織專家深入社區、鄉村、學校等開展精神心理衛生知識宣講普及活動,預防精神心理疾病發生。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精神疾病患者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有關工作的組織、協調和重大事項的決策與部署等。
(二)明確職責分工
衛生部門
1、衛生行政部門
負責建立和完善精神疾病防治服務網絡,制訂精神疾病防治工作計劃與方案,組織成立精神疾病防治專家組,組織開展精神疾病管理服務監督檢查。
2、專業醫療衛生機構
(1)縣精神疾病專科治療機構
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診療服務,向精神疾病防治機構提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承擔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應急醫療處置任務。
(2)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責
在衛生行政部門領導下,組織開展精神疾病防治服務管理和心理衛生教育工作。
3、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
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定期隨訪、信息收集與報告,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提供患者服藥及家庭護理指導,開展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健康教育工作。
財政部門
負責按照公共財政的要求,落實相關財政補助政策并安排有關經費。
民政部門
對符合民政部門醫療救助條件的人員,及時予以救助。
發展改革部門
負責將精神疾病防治納入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根據國家投資計劃,安排精神衛生建設項目。
人社部門
根據實際情況,將重性精神疾病納入慢性病管理范圍,按規定報銷藥品費用,保障病人門診和住院治療。
篇8
一、各項重點工作穩步推進
(一)社區衛生服務質量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一是高度重視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年初,區政府召開了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年活動動員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以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為目標,以“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為重點的工作任務,區政府印發了《關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質量提高年活動的實施意見》和《泰山區“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標準》,特別是區委、區政府將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列入今年的實事項目后,區衛生局高度重視,研究制定了《關于落實區委區政府為民所辦實事項目,提升社區衛生服務水平的實施方案》,實行局班子成員包保責任制,每周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困難和問題。兩次召開全區社區衛生工作現場觀摩調度會議,推動和促進了實事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二是強力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①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水平有新提高。今年以來,先后投資1830萬元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了配套改貌建設。目前,全區已建成達到省級示范標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64個,已有13處社區衛生服務站經考核被授予“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并達到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服務規范的“全省一流”標準。②社區居民的衛生服務受益率和覆蓋率進一步提升。開展了社區居民健康查體,健康調查和隨訪服務全面開展。③社區衛生助理員制度得到全面落實。目前,全區所有社區衛生助理員已經全部經培訓后上崗,制定了社區衛生助理員職責,完善了考核評價標準,對提升社區衛生服務質量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④加強了人員培訓。舉辦全區全科醫學培訓班5期,舉辦社區中醫適宜技術培訓班1期,由大醫院專家對全區社區衛生人員進行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⑤ “健康教育進社區”和“大醫院進社區”落到實處。組織由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專家組成的健康教育宣講團,深入31個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組織41位大醫院專家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展坐診、健康咨詢活動3300余人次,深受社區居民歡迎。⑥全面實行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管理”。建成了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網絡中心,以社區衛生服務站為終端的微機網絡管理系統,并召開了全區“衛生信息化管理”現場會議。
今年以來,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副局長吳剛、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社區衛生處副處長劉利群、副省長王隨蓮、衛生廳長包文輝、副廳長仇冰玉、省財政廳副廳長阮鳳英、省中醫管理局局長于淑芳、市長李洪峰、副市長徐恩虎等領導先后到我區視察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并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較高評價。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健康運行。從鞏固提高“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先進區”入手,不斷加強管理,努力提高服務質量,積極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一輪試點。一是認真做好新農合醫療與服務。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規范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全面搞好對參合人員的醫療服務,修訂了新農合補償方案,提高了報銷比例。在全區開展了為參合農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2010年,共為參合農民免費健康體檢74262人。二是加強對定點醫療機構的監督。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新農合管理的規定》,區新農合辦公室定期不定期對定點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對定點醫療機構擇優劣汰動態管理,實行末位淘汰。10月份,經檢查對邱家店鎮一處村衛生所取消了定點醫療機構。三是全面推行信息微機網絡管理。多方籌集資金,在全區基層醫療機構全面推進醫療衛生信息微機網絡化建設與管理,將藥品經營、合作醫療、社區衛生服務和醫療機構管理全部納入微機網絡監督與監管。所有村衛生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安裝管理軟件,以街道、鎮為單位設立局域網,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設立信息網絡中心,負責信息監管與匯總,并與區新農合管理網絡連接。參合病人用藥由微機自動審核報銷,并將信息上傳至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予以時時審核監控,防止了套取新農合基金現象的發生,切實管好用好了農民的救命錢。
2010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行政村覆蓋率仍保持100%,參合農民為14.34萬人,參合率達到了98.5%,共計報銷醫藥費953.51萬元 。
(三)農村衛生工作規范運行。一是鄉村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進一步規范。在全區深入開展了一體化管理規范活動,按照“項目化、指標化、責任化”的總體工作要求,實行局領導包保處鎮責任制,每位局領導包保一個處鎮,每周下基層調研、督導、檢查工作進展情況,一周一調度,遇有問題及時解決。在全區開展了新一輪鄉村醫生競爭上崗,人員結構更加合理,使一批有德、有才、有能的充實到衛生隊伍,全區一體化管理運行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得以規范提高。二是基層衛生機構改貌建設進展加快。積極開展“星級”衛生所創建活動,制定下發了《泰山區“星級”衛生所標準》。2010年,累計投資256.6萬元,新建村衛生所12處,改貌建設10處村衛生所。邱家店中心衛生院遷址建設已經完成,并投入使用。2個鎮衛生院達到衛生院規范化建設標準,群眾就醫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三是藥品器械集中采購健康運行。在全區規范藥品器械統一采購供應制度,對全區所有基層醫療單位藥品實行集中比價采購,由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藥庫零加價配送到衛生所,藥品降價率26%以上。2010年,藥品器械集中采購1258.9萬元,比去年增長6%。 1
區衛生局衛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
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工作總結
疾控中心鼠疫監測工作總結
2010年關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總結
婦幼衛生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2010年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衛生工作總結
上墩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紅鷹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返回 欄目列表】
(四)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得到加強。一是以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為中心,狠抓了以非典、流感、人禽流感、霍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結核病、艾滋病防治為重點的傳染病防治工作,較好的實現了“一個確保”的任務目標。3月中旬、4月下旬,我區先后為全市、全省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成功地提供了觀摩現場,受到了與會領導和代表的好評。3月,省衛生廳為我區頒發了“全省結核病防治示范縣”獎牌,區衛生局被授予“全市結核病防治工作一等獎”(考核得分第一名)。區疾控中心被評為“全省結核病防治工作先進集體”。二是大力實施衛生監督力量下沉。區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的意見》,在泰前、上高、徐家樓三個街道和省莊、邱家店兩個鎮設立衛生監督所。聘任了10名衛生監督員和108名村衛生監督助理員、63名社區衛生助理員,建立了覆蓋全區社區和行政村的公共衛生管理和服務網絡。5月29日,全市衛生監督力量下沉工作現場會在我區召開,副市長徐恩虎出席會議,來自全市各縣市區5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三是積極開展赴川抗震救災。四川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我區先后派出14名衛生監督員奔赴一線積極投身抗震救災工作,他們不怕犧牲、不畏艱險、連續奮戰、恪盡職守,先后有2名同志在抗震救災一線火線入黨,有8名同志分別受到國家、省、市記功表彰。
(五)中醫藥事業有了新的發展。將中醫和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工作納入衛生工作總體規劃,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醫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推廣應用50項中醫適宜技術的通知》等規范性文件。先后投資400余萬元,對中醫二院病房樓進行擴建改建,新設中醫專科病床,更換新上了先進醫療設施和設備,改建新建了制劑中心、查體中心、門診輸液觀察中心和餐飲服務中心,優化美化了就醫環境同時。以中醫適宜技術推廣及康復理療為特色,投資500多萬元在原泰山區衛生防疫站舊址籌建了治未病中心,在1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了“中醫治未病”試點。2010年1月21日,治未病中心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家第一批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4月12日,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副省長王隨蓮、衛生廳長包文輝的陪同下,視察了中醫二院治未病中心工作開展情況。
(六)行業作風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是按照區委、區政府總體安排和部署,在全區衛生系統深入開展了“轉變思想作風大討論活動”、“入黨為什么、在位謀什么、走后留什么集中教育活動”、“向區法院、市區國稅局學習活動”、“加強作風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主題教育活動”、“爭創服務、創新、爭先型機關及行業活動”等一系列活動。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了治理商業賄賂長效機制。三是開展了紅十會“溫暖送千家,博愛在齊魯”送溫暖活動,走訪慰問貧困戶100戶,發放慰問金XX0元;與陽光貝貝兒童用品專賣店聯合舉辦了“關愛貧困兒童愛心援助活動”,向15名住院貧困兒童發放了價值5000余元的慰問物品。四是在全區衛生系統開展了面對面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先后召開4次面對面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大會,從衛生局長、區直醫療衛生單位主要負責人、各處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衛生院長)到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衛生所長),依次上臺述職,特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機關(村、社區)干部等社會各界作為評委,大大促進了全區衛生系統整體行業作風的加強和提高。在2010年12月底舉行的全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活動中,區衛生局取得了經濟和社會管理類第五名的好成績,區衛生監督局列行政執法類第一名。五是加強了衛生宣傳報道工作。充分利用泰山區衛生局網站,將衛生局有關文件、公告、通知在網站上及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積極撰寫衛生新聞稿件,及時報道衛生局及各單位的衛生新聞動態,積極宣傳各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今年以來,在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衛生、泰安日報、泰安電視臺等報刊新聞媒體上發表新聞稿件200余篇。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衛生事業發展步伐滯后。面對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環境,醫院面臨生存與發展的壓力加大。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醫療人才匱乏,技術落后的問題比較突出;區直和處鎮公立醫療機構規模受限、房屋陳舊、設備技術落后,個別村、社區沒有集體舉辦的衛生站所,難以擔負起公共衛生職責,部分偏遠落后農村衛生所房屋破舊、設施落后。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技術、人才、服務和環境條件方面加快改善,以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保健需求。
二是社區衛生經費仍顯不足。目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資金短缺問題十分普遍,資金缺乏困擾著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項目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指導等都是公益性無經濟效益的工作,盈利的空間相對較小。雖然區財政、辦事處、社區居委會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基礎設施方面的給予扶持,但比起實際需要的社區衛生經費投入還有一些差距。
三是衛生人才匱乏。引進人才的機制不活、政策不優惠,真正的人才難以入編和兌現工資,導致衛生人才、尤其是高層衛生技術人才引進難,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鄉鎮衛生院近幾年來,基本沒有安排分配本科畢業生。 [2] 區衛生局衛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
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工作總結
疾控中心鼠疫監測工作總結
2010年關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總結
婦幼衛生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2010年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衛生工作總結
上墩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紅鷹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返回 欄目列表】
四是中醫重點專科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綜合服務、中醫藥綜合開發與應用水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五是疾病預防控制任務日愈繁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日益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廣大人民群眾對疾病預防控制日愈關注,工作要求越來越高,疾病預防控制任務日愈繁重,工作壓力越來越大。
六是衛生監督執法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食品衛生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多數中小餐飲單位衛生條件差,消毒設施不全,消毒措施不落實。無證經營現象仍然存在。食源性疾患和食物中毒仍是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職業衛生隱患仍然存在,防控工作難度很大。
三、2010年工作思路、重點和措施
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民生工程為突破,大力加強公共衛生、社區衛生和農村衛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進中醫事業發展和科技興醫戰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強化醫德醫風建設,推進衛生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一)突出抓好衛生民生工程。把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衛生民生工程作為衛生部門的頭等大事,擺上十分突出的位置來抓。實行衛生民生工程目標管理,加強督導,明確責任,分級負責,落實任務,確保完成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重大疾病醫療救治三大衛生民生工程任務。
(二)不斷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認真落實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省級重點聯系城市各項工作,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創新提升活動”,在社區衛生規劃、籌資與補償機制、運行機制、績效考核、人才吸引、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和創新。進一步加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服務能力建設和制度建設,年內新建財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生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開展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創建活動,年內五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達到30個。實行“中心管站”一體化管理模式和健康教育進社區、慢病防治進社區、婦幼保健進社區、殘疾人康復進社區、計劃生育指導進社區、信息技術進社區的“六進社區”服務模式。開展社區居民免費健康查體,60歲以上老年人查體率達到95%。建立健全內部財務收支管理制度,開展收支兩條線管理試點。大力開展“專家進社區”、“衛生職能進社區”及“中醫藥進社區”活動。年內創建為國家級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先進區。
(三)不斷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鞏固提高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成果,進一步完善合作醫療服務制度和管理規范,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督管理,全面推行新農合信息微機網絡管理,推行統一藥品價格制度和單病種限價收費規定,不斷提高群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滿意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業人口覆蓋率99.8%。
(四)加強疾病防控工作。完善疾病防控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加強對嚴重威脅人民群眾健康的傳染病、地方病、職業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預防控制和監測;進一步落實艾滋病、結核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措施,實施“第五輪全球基金流動人口結核病防治二期項目”。抓好預防接種門診規范建設和疫情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提高預警預測能力,有效控制疫病的流行和傳播。
(五)推進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深化衛生監督體制改革,不斷完善衛生執法運行機制和保障機制;加強農村衛生監督體系建設,在全省、全市率先實行衛生監督力量下沉到處鎮、到農村,完善農村衛生監管網絡,強化農村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加強監督監測實驗室裝備,進一步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和衛生全行業監管,建立食品衛生長效監管機制;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大力促進食品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活動。
(六)切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區級醫院為龍頭,處鎮衛生機構為骨干,村衛生室為基礎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逐步完善處鎮衛生機構管理和運行機制,全面推進處鎮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加大村衛生所改貌建設力度,年內進行省莊鎮衛生院改擴建,規劃新建村衛生所28處。大力開展星級衛生所創建活動,年內五星級衛生所達到15個。繼續開展基層藥品統一采購供應,集中采購供應達100%。完善鎮(處)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服務整體水平。
(七)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全面實施婚前保健、孕前及孕期保健和嬰幼兒系統保健“三期保健”,提高孕產婦和兒童保健覆蓋率,進一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和孕產婦、嬰幼兒死亡率,提高婦女兒童保健水平。
(八)加強中醫和科技興醫工作。認真做好“國家級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工作,大力加強治未病中心內涵建設和服務能力建設,積極開展“中醫治未病進社區活動”。積極籌建泰山區中醫預防保健醫院,年內開展“全省首批社區中醫預防保健建設項目”。繼續推進中醫“名醫、名科、名院”和中醫“進農村、進社區”戰略,大力加強中醫人才隊伍建設、中醫機構內涵建設和專科專病建設。加快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推進重點學科建設,加快適宜衛生技術推廣應用,強力推進全區科技興醫工作,年內創建成“全市護理服務示范病房”。
(九)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繼續深入開展創建“服務、創新、爭先”型行業活動;樹立行業典型,積極開展“人民的好醫生”、“十佳醫務工作者”等評選表彰活動,以先進典型帶動全行業作風的轉變;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保持“市級文明機關”稱號,行評位居前列。
(3) 區衛生局衛生工作總結相關文章列表:
鎮創建國家衛生鎮工作總結
疾控中心鼠疫監測工作總結
2010年關于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總結
婦幼衛生工作總結與工作計劃
2010年創建衛生村工作總結
2009--2010學年度第一學期衛生工作總結
上墩小學衛生工作總結
篇9
組織社區保潔員開展清理家園公共衛生活動,公共衛生就是鑄就健康之路。使社區衛生環境再上新臺階。下面是小編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于2020社區衛生工作總結范文,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
2020社區衛生工作總結范文一
社區的城建衛生工作,始終堅持“務實、不懈、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認真落實市、區、街辦有關部門文件精神,在這一年里以“三城聯創”為工作中心,進一步加強社區街道及背街小巷環境衛生的管理,現將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建立完善機制,加大宣傳
社區始終堅持以主任一手抓,分管干部責任制,建立健全了以社區為領導,以轄區單位和居民組為實體的落實網絡。一年里利用辦黑板報5期、宣傳欄7次,發放《文明市民標準》手冊10余本,發放“三城聯創”宣傳單100余份等方式,廣泛宣傳了城建衛生工作內容。
二、落實各項基本工作,突出抓重點
1、開展退耕還林春季義務植樹;在今年三月份,社區組織轄區單位職工及社區居民共60人,在處種植株樹苗,共退耕畝地,在植樹的同時宣傳了城市嚴禁開荒種地的有關政策常識,有效的遏止了居民和外來流動人口亂開荒種地現象。
2、防火抗災的監管;社區建立了護林放火管理機制,組織居民學習防火會議2次,安排專人專班在火災高發期對山體進行巡視。在兩季上墳前,組織護林員及社區干部上山割沿路及墳頭的枯草,每年年初在各個重要山頭上山路口刷防火標語10余條,一年來未發生森林火災一起。每逢雨季來臨,社區干部挨家挨戶走訪轄區的磚瓦土房戶,逐一對每戶居民進行走訪,排查每一戶險情。
3、愛國衛生月活動;每年四月份是愛國衛生突擊月活動,今年是“三城聯創”實施的第一年,結合此次活動,在愛國衛生月中組織轄區單位4次,組織轄區居民60人,聯合上級進駐社區的干部10余人,共組織大掃除大治理10余次,共疏通下水道200余米,清理衛生死角20余處,共清運垃圾合15噸左右,清除野廣告400余張,同時投放滅鼠藥200袋,在做好愛國衛生月活動的同時有序的開展好了春季的除“四害”工作,杜絕了鼠疫的發生與蔓延。轄區在亮化的同時也使周圍的居住居民提高了自身環境衛生的意識。
4、每月開展市民學校學習活動,做好社區衛生工作計劃,廣泛宣傳法律知識和市民文明守則。
5、建立健全健康教育檔案,會同社區醫務室定期免費為社區居民、老人檢查身體,組織開展好三八婦女節、重陽節活動,共邀請太和醫院專家四次坐診醫務室免費為200余名老人、婦女、兒童檢查身體。
三、加強“門前三包”管理
社區繼續穩抓“門前三包”工作,把環境衛生落實到責任單位,今年共簽定“門前三包”責任制份。建立了衛生保潔員的考核辦法,建立工作臺帳和考核臺帳,從去年路段的移交到今年逐步完善的管理,從保潔員數量的增加到現在路面保潔質量的良好保證,使轄區的環境衛生工作得到了良好的改進,也確保了“三城聯創”工作的有序開展。社區每日至少一次的對保潔路段進行巡查,對保潔員上崗情況進行考核,在環境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內解決掉,保證了路面的干凈整潔。
四、“三城聯創”工作
今年是“三城聯創”的第年,社區圍繞街辦和上級指令,整體行動管理街道衛生及市容環境,共集中整治2個多月,累計清理流動攤販400余個,治理衛生死角20余處,退耕還林10余處,配合上級做好了奧運會和武當武術節期間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
五、其他工作
社區居民三組11號樓屬于銷售處搬遷樓,該處居民屬于農轉商住戶,由于居民年數較大,早年在樓前樓后搭建了柴棚導致下水道化糞池被壓,下水道的堵塞成為了遺留問題,在今年11月份,社區聯合“武當武術節”活動,請了專業清理下水道化糞池人員6人,動用3臺車,花費3000余元免費為居民解決了遺留問題,共清理了垃圾4余噸。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會做好下半年工作計劃,爭取將各項工作開展得更好。
2020社區衛生工作總結范文二
隨著各級政府對社區工作的高度重視,市、區二級衛生局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扶持,社區居民的日益信賴狀況下,我站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健康、穩步的發展,在20的一年里我們著重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優越性,讓群眾深刻感覺到社區服務的好處,幾年來我站開展以誠信為宗旨,以社區居民為中心的服務模式,要求醫務人員做到“五心”服務(熱心、關心、耐心、虛心、放心),對來就診的病人主動熱情、親切關懷、悉心照料,如有的病人,由于很多原因不能來我站就診,我們都上門為他們就診。為了方便患者就診,我們在形式上做了許多有效的措施,比如電話聯系、發聯系卡、下鄉走訪,為病人送醫送藥上門,使患者感覺到我站的方便、快捷的優越性,讓社區的居民真實感受到我站的存在和服務的宗旨。
二、“幫忙困難群眾,促進社區居民的身心健康、使貧困居民享有初級衛生保健”,是黨和國家發展事業的即定方針,也是金昌市委、市政府十分關心的問題,為解決社區特困居民看病難的問題,我站作了超多卓有成就的工作,如從我站成立之日起,就對我站管轄社區群眾承諾:下崗工人和困難戶來我站就醫的,一律只收成本費,特困戶到我站就醫的,醫藥費全免,根據市、區政府、衛生局領導的指示精神,切實做好傳染病與實發性衛生事件的預防工作,加強腸道傳染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在上級領導的指導下,我們全站醫護人同群眾努力,完善了傳染病報告制度,設立了傳染病報告小組,并設立了獎罰制度,每月做疫情報告,認真落實省衛生廳、市衛生局傳達的上級指示精神。
三、抓好健康教育、計劃免疫、計生指導工作實現社區六位一體的功能,基礎免疫事關國家的未來,我站始把這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由專人負責。但任沒有打到理想的效果。
計生指導是社區衛生工作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也是我站的一個薄弱環節。目前為止,由于條件限制,我站和居委會一齊不能很好地對圍邊地區的育齡婦女進行優生、優育指導,對孕產婦例行檢查,幫忙其做好產前、產后的自我保健帶給衛生咨詢,解決孕產期心理、生理上的一些問題。
四、我站對群眾的健康教育工作一向很重視,因為只有讓群眾認識到疾病的預防觀念,才能提高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為此,我站每月出宣傳欄一期,每季一次健康講座,還不定時為群眾發放宣傳材料,同時開展疾病防治知識宣傳講座。
五、醫學理論的學習技能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業務素質,提高醫務人員的業務素質,是搞好社區服務的條件,今年,我站組織全體醫務人員學習全科理論知識,參加市、區衛生局、疾病控制中心培訓人次數達15次以上,崗前次數達20次以上,從而大大提高了醫務人員的素質,為搞好社區衛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六、智能管理、社區衛生服務管理網絡。我站目前有兩臺電腦,對社區居民的健康檔案、高血壓病等慢性病、50歲以上的老人及孕婦進行系統管理,為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管理打下了基礎。
七、實現雙向轉診,確保醫療服務質量,資源共享的互惠合作關系,確保提高了社區衛生服務的質量。回顧建站以為社區衛生發展過程,我們深切感覺到黨和政府對社區衛生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是推動社區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生命力,我站能有這天的規模和成績,是與市、區領導的支持分不開的,雖然在過去的近兩年的實踐中,我們積累了一些經驗,取得了一些成績,得到了上級的認可,群眾的好評。
我們有決心,在新的一年里,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如智能化管理才剛進步,部分醫務人員的業務潛力、與人溝通潛力等綜合素質還須進一步提高,深入社區深入家庭還做得不夠,這一切,有等在新的一年里改善,提高。我們相信,在上級高度重視、部門的正確指導下,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本站,在職工的不斷努力下,我站的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必須會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2020社區衛生工作總結范文三
2019年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在街道領導的高度重視和社區居民的大力支持下,社區衛生工作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和社區年度工作計劃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了清理家園活動、衛生宣傳活動和多次滅蟑、滅蠅等活動,這些衛生活動均取得了預期效果,受到了社區居民的好評。現總結如下:
一、開展清理家園活動
組織社區保潔員開展清理家園活動,在這次活動中保潔員共計清理垃圾雜物等高達2于噸,從而凈化了社區的衛生環境,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贊揚。這次以開展清理家園為主題的活動中,增強了保潔員們的榮譽感與責任感,使他們能夠在自覺自愿的狀態下盡職盡責的完成好社區的保潔工作,有效的提升了社區保潔工作的服務質量。
為使社區的衛生環境再上一個新臺階,讓喜迎國慶的人們在干凈整潔的社區環境中晨練、唱歌、散步、交談……做到干干凈凈迎國慶。我要求保潔員對社區的衛生死角,樓道,樓門口,扶梯,窗戶等地進行徹底打掃和清洗,對完成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對完成質量進行評比。絕不走形式走過場,高質量嚴要求的完成了這次環境衛生治理工作。
二、全年開展多次滅蟑、滅蠅活動
從世界衛生組織到我國衛生組織都非常重視對傳染病的防控工作。作為國家和社區的基層衛生工作人員,深知自己工作在第一線的重要性,抓好社區衛生環境工作從基層做起,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為此,我先后多次組織了在社區開展滅蟑、滅蠅活動,每次的入戶率都是高達90%以上。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為減少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我安排社區保潔員對筒子樓,車棚、垃圾站、衛生死角等容易孳生細菌地方進行每月至少兩次的噴藥和消毒工作,重點消除蚊蠅,傳染病等隱患的再次孳生。
三、廣泛開展衛生宣傳工作
作為社區衛生工作的負責人,廣泛開展衛生健康宣傳工作,普及衛生知識,抓好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是我的職責。年4月份,組織開展了以“愛國衛生活動月”為主題的衛生宣傳活動,通過普及衛生知識、開設健康講座的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的個人衛生意識,城市衛生意識和環境保護衛生意識。
四、加強管理及時改進
為創建和諧社區,保障居民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同時也以服務社區,環保社區,健康社區為宗旨,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宣傳,落實各項工作,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的群眾滿意度,使社區衛生工作做得扎實有效。我堅持做到每周定期巡邏檢查社區的衛生環境,發現問題立即進行有針對性的清理和整改,杜絕各種衛生隱患的發生。
五、爭創衛生先進社區
總結2019年社區衛生工作,我感到確實做了大量工作,也感到還存在一些困難。特別是目前我社區的保潔工作還存在經費少、人員少、任務重的情況,但這些都未影響到社區衛生工作的開展,我在克服困難的同時,把社區居民的衛生環境放在第一位。一年來所做的工作,切實給社區居民帶來了整潔衛生的生活環境,在有效避免季節傳染病發生的同時,也為爭創衛生先進社區做出了貢獻。
2020社區衛生工作總結范文四
今年鼓樓區社區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于推進社區建設的精神,實行衛生城市專業管理,推進社區環境衛生,美化社區環境,創整潔、優美和諧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領導下,在轄區各共建單位、社區志愿者、居民班組長的努力下、支持下,愛國衛生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績。今年總結如下:
一、以創建文明城區為目標,鞏固衛生先進城區創建成果
1、衛生工作是社區的一項重要工作。為加強社區環境衛生管理,鞏固創建文明城市,更好的落實長效機制。社區還成立了環境衛生周末評比督查小組,每周組織督查小組成員對社區歡聚衛生進行安全檢查。
2、社區組織了社區干部、居民班組長、社區志愿者先后50多次,堅持周末衛生日大掃除。清理社區新村樓道、居民住宅的衛生死角;清洗亂張貼、亂涂畫的墻壁。
3、進一步完善以動態保潔為核心的城市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對各類實施動態保潔、巡回保潔的道路加強監督檢查,針對流動攤販、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等現象,組成了二十多名文明勸導隊進行監督,提高市民衛生意識。
二、廣泛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通過經常性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加大公共衛生、健康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力度。使廣大群眾提高衛生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全年召開衛生工作會議12場,出“除四害”專刊4期,健康教育專刊4期,我們還舉行了幾場大型的健康教育、環保宣傳活動;還做了很多宣傳版面,發放宣傳品3000多份,小冊子500本;舉辦專題衛生健康教育講座5場,強大的宣傳攻勢,提高了居民衛生健康的知曉率,并做好二次供水清洗工作,讓居民能喝上放心水;我們還成立了控煙領導小組名單,開展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發動群眾,人人參與禁煙活動。
三、以環境治理為本,繼續鞏固除四害成果
狠抓滅害防病工作,為確保滅鼠、滅蟑工作的成功。我社區積極組織居民開展了大規模的滅鼠(蟑)活動,并成立了一支由社區干部和居民班組長、社區志愿者組成的滅鼠(蟑)活的隊伍。
我們先后開展了春季滅鼠、夏季滅蚊、冬季滅四害等宣傳。還利用了社區的宣傳欄宣傳滅鼠(蟑)的注意事項,同時還發放宣傳單,使廣大居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滅鼠(蟑)的重要性。全年“滅四害”孳生地。
四、積極開展參加社會衛生公益活動
篇10
關鍵詞:南京都市圈;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
當前,全國上下都在貫徹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各項工作。南京也在加快推進第二階段全市綜合改革工程,2014年1月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實施綜合改革工程第二階段重點任務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南京都市圈要積極創建全國區域協調發展體制創新試驗區,對都市圈體制機制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南京都市圈已經在機制建設上做了很多努力,有了良好的基礎,但要創建在全國有示范意義的區域協調發展體制創新試驗區,還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關制度,初步思考可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機制建設:
一是完善城市發展聯盟合作機制。以2013年8月3日召開的南京都市圈城市發展聯盟成立大會為新起點,建立強有力的跨省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南京都市圈跨省行政區域發展的重大問題,指導南京都市圈建設。進一步完善南京都市圈決策、協調和執行三級運作機制,健全都市圈黨政領導聯席會議、市長聯席會議、專委會工作會議等政府間多層次協商機制,加強專委會、項目合作和項目監督等制度建設,提高決策效率和執行力,切實推進都市圈建設。充分發揮都市圈第七屆市長聯席會議上成立的五大類16個專委會在項目推進方面的主導作用。加強各市黨政主要領導定期互訪、會晤,就創建試驗區的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與決策。各市應成立推進都市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協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創新項目建設、重大戰略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等問題。各市聯合努力積極向國務院上報《南京都市圈區域規劃》,爭取將都市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爭取國家層面賦予南京都市圈在跨省都市圈合作方面先行先試權。堅持以《南京都市圈區域規劃》為指導,精心編制都市圈產業規劃、綜合交通規劃、公共服務一體化規劃和毗鄰地區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不斷完善規劃體系,在規劃體系框架內,系統、合理、有序地統籌都市圈合作項目,推動各領域合作協同發展,形成都市圈建設健康持續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還要逐步修正和統一各成員城市的地區性法規和政策,研究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此基礎上,商討建立有利于都市圈區域經濟合作的法律法規。鼓勵行業協會、企業協會等跨區域合作,建立全方位、多領域的民間交流合作機制。
二是健全跨區域市場化整合機制。建立統一開放的人力資源、資本、技術等各類要素市場,實現生產要素跨區域合理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清理和修訂阻礙要素合理流動的法規和政策,努力營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統一規范的市場環境。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新一輪經濟改革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南京都市圈地跨蘇皖兩省,區域行政壁壘客觀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統一市場的形成和完善。因此,要充分發揮都市圈各市的資源稟賦優勢,準確把握市場脈搏、順應市場需要,多打造一些符合市場需求、具有發展潛力的合作項目,全面激發區域經濟的活力和創造力。積極探索跨區域園區共建以及企業兼并重組后的增加值統計歸屬、財稅利益分成機制,通過股份制運營方式實現合作共建園區的利益分割。探索港口股份合作方式,由各地市出資組建港口集團,統籌港口建設與發展;建立激勵細則,鼓勵港口資產重組,實現港口資源整合與優化配置。共同組建區域通投資公司,統籌推進都市圈跨界交通設施建設,推進城際軌道交通網建設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銜接,解決城際公路“斷頭路”和“瓶頸路”。組建跨區域公交集團公司,鼓勵相鄰城市相互開放線路,推進市場化的公交企業兼并與重組;探索相鄰城市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模式。
三是健全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機制。基礎設施項目協調難度大,建設周期長,社會關注度高,應重點推進跨界交通項目,確保按時間節點建成通車,同時加快推進重大樞紐工程建設,通過基礎設施先行更好地實現資源互融。要進一步加快推進城際軌道交通、公路交通網絡建設,加快同城化客運公交和換乘樞紐建設,推進都市圈交通同城化。進一步加快實現快速道路、軌道交通、水資源保護與開發等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通信設施同城化,推進都市圈公益性文化體育、重大科研、環境監測網絡等基礎設施的相互開放與共建共享。在跨區域、非經營性的基礎設施領域,建立規劃統籌化、建設一體化、資源社會化的建設和使用制度;在區際經營性和準經營性基礎設施領域,推進經營主體市場化,建立投資者受益、使用者付費和管理者獲補償的利益共享機制。將社會設施開放工作納入相應管理部門年度工作計劃和考核指標體系,建立都市圈公益性文化體育設施免費開放與管理制度以及各類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市場化開放與管理制度。以水、大氣質量監控為重點,建立都市圈環境監控網絡共建機制;以“就近服務、付費共享”為原則,探索股份合作方式,建立跨界地區環境設施共建共享制度。建立數據共享的成本-利益分擔分享機制,推進各城市地理信息庫、人口信息庫以及企業法人信息庫三大數據庫建設,協同共建數據交換中心。推動共建共享電子商務平臺、物流信息平臺、技術產權交易平臺、投融資信息服務平臺、生態環境與公共事務平臺等行業領域信息平臺。在做好基礎設施先行的同時,要將合作項目從基礎設施建設向產業、科教、文化、環保、民生事業等領域拓展延伸,實現多領域、多重點、有深度的全面合作。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積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的同時,在靠市場機制難以解決的公共產品的生產方面,如公共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教文化、民生事業等一些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合作項目上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真正使“都市圈”建設惠及百姓、惠及民生。
四是健全區域產業分工合作機制。充分發揮南京的科教資源優勢,鼓勵南京高校院所與都市圈各市開展技術對接,共建產學研聯合創新載體。切實加大科技創新合作力度、創新產業合作模式,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實力整體提升。深化都市圈產業分工合作,根據各市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探索合作共建園區的利益分享機制,鼓勵政府、園區、企業等多層面對接,促進要素流動,推進產業聯動發展和轉型升級。探索合作共建園區的利益分享機制,鼓勵多層面對接,消除要素流動的行政障礙,實現園區共建與合作發展,推進區域產業聯動發展和轉型升級。以優勢互補推進區域產業分工,轉型提升片在培植研發和營銷等產業鏈高附加值環節的同時,引導加工制造環節在其他片區集中集聚布局,鼓勵科技創新成果向其他片區擴散轉化與大規模生產。以集群構建推進區域產業合作,實現園區共建與合作發展,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圍繞鋼鐵、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車及裝備、電子信息、航運物流等優勢產業,打造若干產業集群,以集群為引領推動區域聯合發展。整合各地優勢資源,加強產業集群縱向一體化發展,形成相互關聯的產業鏈空間網絡,促進信息、原材料和產品在轉型提升片和產業轉移承接片之間傳遞和流動。以載體和園區共建推進區域產業聯動發展,引進先進理念和成功做法,創新園區合作共建機制和方式,鼓勵與其他沿海地區政府、開發園區、戰略投資者和中央直屬企業合作共建開發園區和科技城,推進組團式承接產業轉移。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幫扶援建、委托管理、股份合作、產業招商等方式共建開發園區。建立利益分享機制,協商議定合作方式和稅收分成,明確責任義務和經營期限,形成風險共擔、成果共享的區域聯動發展新局面。
五是健全聯合執法合作機制。建立都市圈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執法合作機制,推進都市圈農產品、食品標準相互認證與質量安全監管合作,加強跨界環境污染聯防聯治和聯合執法。建立都市圈環境保護協調機制,加強跨界環境污染聯防聯治和跨界環境違法行為聯合查處,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態競爭力,建設環境友好的南京都市圈,提升都市圈可持續發展能力。建立突發事件監測、預警以及聯動處置機制,實現應急救助系統聯網聯動和統籌調度。建立都市圈統一的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共同提升流動人口服務水平。聯合建立食品藥品安全執法合作機制,推進農產品、食品標準相互認證與質量安全監管合作。建立勞動爭議仲裁受理、審理、裁審標準一致機制。制定在維護穩定、打擊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理、警務指揮等領域廣泛合作的長效機制。建立跨界污染聯防聯治機制,加強項目審批的溝通合作,統一審批尺度;加強跨界環境違法行為聯合查處。建立都市圈城市管理跨地區聯動工作機制,協同加強跨界地區的城市綜合管理。成立跨界水體協調管理、整治機構,建立水務一體化管理機制;探索建立水權和排污權交易制度;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級管理制度。在金牛山水庫、石臼湖等備用水源地保護規劃編制工作中,加強資料共享。建立長江水源地突發水污染事件的應急通報制度,上游城市江段發生水污染事故時,立即告知下游城市,并定期通報交換水質監測信息,加強防范能力建設。建立慢性病、職業病以及新發傳染病的聯合防控機制。
六是健全公共服務共享機制。建立公共服務互惠機制,推進都市圈公益性文化體育、重大科研設施、環境監測網絡、水源地保護等方面的相互開放和共建共享,推進都市圈醫學檢驗互認、教育資源合作、社保體系銜接,建設惠及百姓的幸福都市圈。統籌教育均衡協調發展,鼓勵南京將中等職業學校跨市招生計劃優先投放揚州、鎮江兩市,再逐步投放其他城市。探索建立中高職課程銜接、分段教學、學分互認、學歷提升的創新機制,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深化學校師資結對交流,定期安排教師互派掛職、跟崗培訓。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共享,推進醫療機構合作辦院、設立分院、組建醫療集團,促進醫療水平共同提升。建立高層次醫療人才共享機制,推進疑難疾病聯合攻關、重大疾病聯合會診等。積極促進就業和人才流動,建立統一的就業服務信息平臺,推動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就業指導、崗位推薦、職位信息、政策咨詢等就業服務對接。推動職業技術培訓資源共享,逐步實現互認培訓和鑒定結果。建立跨區域勞動人事爭議信息共享、協同處理機制以及仲裁機構聯席會議制度。逐步推進技能人才自由擇業,探索建立戶口不遷、關系不轉、身份不變、雙向選擇的人才流動機制。推進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先期探索實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關系無障礙轉移。加快推進社會保險參保繳費年限互認,實現流動就業人員社會保險關系的有序銜接。推進養老服務同城化發展。深化文化體育交流合作,推動圈內文化的交流與合作,通過文化的融合發展增強同城化認同感。共同建立文化體育資源信息服務平臺。統籌規劃新增公共文化、體育場館。推動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和服務協作,鼓勵體育場館雙向免費開放。合作舉辦各類群眾性文化演出、體育比賽,共申共辦全國性、國際性重大文化體育活動。今年,都市圈城市將攜起手來,按照“南京都市圈,共辦青奧會”的目標,共同將青奧會辦成享譽中外的體育盛會、文化盛會、青春盛會。
- 上一篇:兒科醫學課程
- 下一篇:環境保護調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