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實施的護理模式

時間:2022-01-11 15:27:38

導語: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實施的護理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實施的護理模式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實施連續護理模式的價值及臨床應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初試時間為2020年1月,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均為此段時間本院接受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共13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例,組中65例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作為對照組,余下65例采取連續護理,作為觀察組。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各方面數據均得到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以自理能力最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反復發作率明顯降低,且患者的依從性較高,接受范圍更加廣泛,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中實施連續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當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到顯著的提升,且患者的反復發作率明顯下降,健康狀況更為穩定,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連續護理管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老齡化時代也在逐漸的來臨,對于慢性病管理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加[1]。慢性病雖然不具有傳染性,而且在短時間之內也不會對患者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脅,但是患者在長時間患病的狀態中[2]。身體各功能都會受到一定的損害,還容易導致并發癥的發生,對患者的正常生活節奏和身體健康造成影響[3]。由于慢性病的形成和治療屬于一個長久的過程,在此階段當中患者的依從性較低,治療效果也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一直未能夠達到理想的臨床效果。鑒于此,本文就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中實施連續護理模式的價值進行探討,詳細討論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此次研究初試時間為2020年1月,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均為此段時間本院接受的慢性病老年患者共130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例,組中65例采取常規護理干預,作為對照組,余下65例采取連續護理,作為觀察組。觀察組男女構成比例為42∶23,年齡范圍控制在45~78歲,均齡(63.23±3.87)歲;對照組男女構成比例為43∶22,年齡范圍控制在46~78歲,均齡(62.96±3.81)歲。兩組的基線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對比無明顯差異性(P>0.05),可作對比討論。1.2方法1.2.1對照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常規為患者建立慢性病管理檔案,提供基礎的健康咨詢服務,跟蹤患者的預后康復狀況。1.2.2觀察組觀察組采取連續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由于患者之間存在文化或者職業方面的個體化差異,患者入院后統一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讓患者認識到疾病的原理及危害,理解到護理干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盡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講解,可以通過圖片或者小視頻等生活形象的方式集中宣講,并對患者提出來的問題耐心解答,增強患者的信任感。護理人員也需要統一進行護理管理,經過培訓后方能上崗。組建老年慢性病管理小組,全科醫師擔任培訓責任,增強組內護理小組成員對慢性病的認識,建立會診制度,針對患者的不同病情狀況展開對應的護理方案。②患者在入院后統一展開階段性調查,存在認知障礙的患者,安排專人輔助照料患者,滿足患者的日常所需。隨之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科學合理安排患者的飲食結構,督促患者養成一個良好的作息規律,并且對患者可能影響慢性病康復的危險因素展開分析,并總計出相應的康復訓練計劃。③為患者制訂的護理康復計劃當中,需要將詳細的康復訓練步驟、時間、內容、對象、以及方案綜合考量,根據患者的實際展開進行調整,特別是需要長時間臥床修養,運動較少,有高鹽飲食習慣的,更是需要保持高度重視。對患者的預后康復統一進行管理,定時進行隨訪,掌握患者慢性病管理狀況,并對花在哪喝的飲食、作息、以及活動進行科學的指導。結合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腳步,建立微信群,定時推送和慢性病管理的知識宣傳,提高患者的警覺性。1.3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在不同護理模式下自我效能的改善差異,分別從患者的自理能力、飲食習慣、自主服藥、以及壓力應對幾個方面進行觀察和對比,總分100分,分值和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程度成正比。②分析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狀況,分別從患者的反復發作率、依從性、及護理滿意度幾個方面進行觀察和對比。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χ2檢驗,以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模式下自我效能的改善差異觀察組患者的自理能力、飲食習慣、自主服藥、以及壓力應對評分分別為(91.34±2.56)分、(92.24±1.29)分、(92.38±2.45)分、(90.24±2.13)分;明顯高于對照組(87.54±4.23)分、(89.63±1.24)分、(88.47±1.86)分、(85.63±3.52)分;得出結果(t=6.196、11.759、11.506、13.143;P<0.05),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各方面數據均得到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以自理能力最佳,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分析兩組患者的各項臨床狀況觀察組反復發作率為7.69%(5/65),低于對照組27.69%(18/65),得出結果(χ2=13.736;P<0.05);觀察組依從性為(92.37±6.54)分、對照組為(82.67±6.38)分,得出結果(t=8.559;P<0.05);察組護理滿意度(95.24±3.37)分,對照組(85.33±5.21)分,得出結果(t=12.876;P<0.05);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的反復發作率明顯降低,且患者的依從性較高,接受范圍更加廣泛,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慢性病的類型復雜多樣,最為常見的就是心血管疾病或者高血壓、糖尿病等,由于慢性病屬于一個長期作戰的過程[4-5]。怎么樣才能夠更好的穩定老年慢性病的病情狀況,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也逐漸成為了臨床和大眾的一致關注重點。在以往的護理工作當中,常規的護理干預相對比較單一,基本上都是以治療為主,對于患者的健康護理并沒有得到一定的重視[6-7]。連續護理則是在傳統護理基礎上不斷經過改良和優化的一種創新性模式。首先需要讓患者正確認識到連續護理的理念,了解到通過本次護理干預所能夠帶來的改變和效果[8-9]。然后通過護理節奏的運用和落實,不斷分析和總結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的效果,對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討論,并給出相應的優化方案[10-11]。最后則通過護理開展中所獲得的臨床經驗,對患者的護理內容展開針對性的設計和安排,在提升臨床護理水平的同時,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2-14]。在本次數據分析中發現,觀察組患者的自我效能各方面數據均得到較好的改善效果,其中以自理能力最佳,這表示患者對于疾病的認知度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進而加強了對慢性病管理的力度,這有利于更好的穩定慢性病的持續發展,減輕疾病對患者造成的影響。同時,患者病情狀況反復發作的概率也有所減少,健康狀況得到了改善,患者在后續的健康管理當中,依從性也較高,對于護理模式的滿意度也明顯提升,接受范圍更加廣泛,臨床效果較為理想。綜上所述,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中實施連續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當中,患者的自我效能各方面均得到顯著的提升,進而改善了患者的慢性病管理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百花.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中的作用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20,20(10):263-264.

[2]馮艷寧,王雪.連續護理模式在軍隊療養院老年慢性病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9):97-98.

[3]王艷鳳,梁珍偉,葉芳飛.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9,27(3):127-128.

[4]王雪,何建影.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患者護理管理中的作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8,25(9):138-139.

[5]邱旭芳.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6):39,47.

[6]聶晶,韓莉,劉雙.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6):83,93.

[7]薛燕.連續護理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和自理能力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5):247-248.

[8]李濤,于宏達.連續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病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4):114-115.

[9]李春平.慢性病護理管理對社區慢性疾病患者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2):127-129.

[10]郭麗,付華.基于互聯網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觀察[J].貴州醫藥,2021,45(8):1336-1337.

[11]周娜.社區老年慢性病護理管理中醫養結合護理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16):181-182.

[12]施海芳.慢性病健康管理應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護理工作的效果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2021,30(6):148.

[13]蘭巧斯,李發娟,陶品月,等.老年慢性病患者延續性護理健康管理需求及影響因素研究[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1,26(2):205-207.

[14]趙艷玲.社區慢性病病人行醫院-社區-家庭互動護理管理模式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14):147.

作者:朱淑惠 單位:廈門市思明區開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