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如何學習理科數學范文

時間:2023-09-15 17:31:2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中如何學習理科數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中如何學習理科數學

篇1

【關鍵詞】高中數學 習題教學 效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8.029

數學習題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它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理解能力。習題課的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有針對性地教學,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與運算能力得到加強,為了使學生扎實掌握所學知識,教師要制訂合理的習題課進度。數學思維的靈敏度很大程度上要靠習題的幫助,利用習題強化訓練學生的數學感覺,對于學生數學水平的提升有著重大作用。但是,高中數學習題課的教學方式中還有許多不足,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尋找習題教學的有效方法,探究應該如何把高中數學習題課做到更加完美的層次上,使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提高。

一、首先要精心挑選例題

1.例題選擇要有針對性,即要針對教學目標、針對知識點、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2.例題選擇要注意可行性,即應在學生“最近發展區”內進行選擇,不宜過易也不宜過難,要把握好“度”。尤其針對本校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在選習題時建議先從課后題中選若干代表性題目,改變數據或添加條件做強化練習。3.例題選擇要有典型性,要克服貪多、貪全,既要注意到對知識點的覆蓋面,又要能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規律,達到“以一當十”的目的。4.例題選擇要有研究性,選擇例題要精,要有豐富內涵,既要注重結果,更要注重質量,以期“一題多解,達到熟悉;多解歸一,挖掘共性;多題歸一,歸納規律?!?.例題選擇要具有層次性。習題的編排必須符合從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使之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6.例題選擇要注意對課本例題的挖掘,課本例題均是經過專家多次篩選后精品,教師要精心設計和挖掘課本例題,編制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用的例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注重靈活選擇教學方法

在習題課教學中,主要是通過對典型問題的分析與討論以及練習,使學生加深對相關概念和規律的理解,總結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能,從而達到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在習題課教學中,應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一)講-練結合法

“講-練結合法”是習題課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教師對典型例題的詳細分析和講解,總結歸納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在此基礎上給出新的問題讓學生練習,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練習,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二)分析-討論法

“分析-討論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對某一具體的數學問題,邊分析、邊討論,逐步解決問題,最后得出正確結論。它適合于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并能l現學生分析問題的錯誤思路、方法,及時予以糾正,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討論-歸納法

“討論-歸納法”是選擇一些學生容易出錯的典型問題,先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暴露出各種錯誤思路、結論,然后教師針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得出正確結論。

三、充分發揮習題課的作用

(一)在習題課上,教師要有層次和梯度地設置學習計劃

第一,要讓學生知道學習的目標;第二,要有明確的技能目標,有針對性地設置例題。幾道典型的、具有解題規律的思想方法的例題就能讓學生理解,然后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解題思想。通過由易到難地設置習題方法,會提高學生的解題自信,從而引起學生對數學習題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此設置高中數學習題,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因材施教

在高中數學習題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習心理和學習水平,開展層次化、梯度性教學,從而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同時,提升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學習圓與直線的關系時,教師可以讓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做一些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方程來研究直線與圓的位置等基礎性強、難度系數小、易操作的習題;而對于學習能力高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思索用什么方法可以有效判斷直線與圓的位置并輔之以靈活性高、發散性強的習題,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做拓展訓練,圓與圓相交會是怎樣的情況呢?讓學生課下去尋找相關題目進行練習。

(三)培養學生思維觀察能力與思維逆向能力

在數學習題教學中,學生的觀察能力是習題教學的關鍵,尤其在解決題目的過程中,老師要針對習題的特點,有意引導學生解題,在解題的同時向學生講解有用的知識點,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教習環境下擴展學習思維,減輕自身的應試負擔。教師在進行習題教學時還應主動引導學生從逆向角度去思考問題本身涵蓋的解題思路,讓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充分地認識到解決問題的對策,這也是鍛煉學生探索思維、猜測思維的有效方法。

(四)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加強習題解后評析與總結

及時的習題評析不僅有助于學生及時理清解題思路,溫習解題過程,還能訓練學生思維分析能力。加強習題評析,還應引導學生領悟習題內涵、深化習題訓練,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深化知識層面,并逐漸鍛煉學生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能力。在習題解答后進行評析與小結時,要及時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強化指導,并令其系統化,同時對習題類型、解法步驟進行整合歸納,總結整理出常用的解題方法、一般規律及容易出現的問題等,并在掌握一般思路與方法的基礎上,探求更加巧妙快速的解題新方法。

(五)避免采用題海戰術,注重解題方法的滲透

篇2

一、要不斷改進閱讀的基本條件

1.要掌握數學常用的名詞和概念。閱讀數學教科書就是通過閱讀,在有關名詞、俗語、定理、公式、性質等相關的問題中獲取信息,再根據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找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如果不掌握這些相關的信息,那么閱讀數學課本就一無所獲。

2.要理解數學文字語言、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間的相互關系。學生在閱讀數學課本(讀題)后,除了認真梳理有效信息、理解關鍵詞語、分析題意外,還要重視題中的文字語言與符號語言以及圖形語言間的互譯。

3.重視數學概念的回收和利用。所謂的回收,就是對以前學過的概念進行回憶和收集,起到鞏固所學,促進自覺應用的目的。

二、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閱讀

具備了基本的閱讀條件后,要想不斷地提高和充實自己,就得向課外讀物要效益。面對眾多的課外輔導資料,往往會感覺這本也不錯,那本也很好。閱讀時這本翻翻,那本看看,浪費了大好時間。資料的選擇要和課本配套,課外資料是課本的拓展和延伸,在閱讀時可以進行相互對照參考,也可以用于課后的鞏固和提高,達到課內外優勢互補。若將課外資料只當作課本中習題的參考答案,則是不可取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三、要勤于思考。在閱讀中思考時,常常會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而局限于表面的東西,不善于分析、類比、轉化、聯想。常常因某一知識點未考慮到,而出現思維受阻,失去思考的興趣,挫傷閱讀思考的主動性,導致讀而不思,嚴重制約著閱讀能力的發展。

閱讀中思考要做到以下幾點:

1.力求理解。閱讀數學課本時,應當邊讀邊思,力求理解,弄懂書中所說的每一個概念的含義和題中已知、未知及其相互關系。邊讀邊畫邊思考。在題讀完之后,再聯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找出相互間的聯系,或通過類比、回憶、猜想以便問題解決。

篇3

針對許多教師缺少對習題課的深入研究及精心設計這一問題,首先應該從習題的選擇入手。對于每一位數學教師來說,習題的講解在其教學過程的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能更好地鞏固新學知識,熟悉、掌握并且合理的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必不可少的習題顯得尤為重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實際,對每一堂課的習題內容做精心的安排。從容易的開始向有難度的過渡,使各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提高。數學習題課在選題方面的原則是要求符合教學大綱及教材的要求并且合乎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對基礎知識的鞏固有利的題目,同時要考慮到充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選擇習題要在所學的知識范圍內進行,并且為了能更加緊密的配合知識點的學習,選擇時要經過再三的思考和斟酌,所選的習題的解法也都要符合情理,恰到好處。

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水平及能力怎樣,最終都能在解題上體現出來,由此看來,讓學生完成一定量的題目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習題選擇的合理性會直接影響到練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選擇題目時必須多加思考,盡量做到準確、合理。

1 選擇與原則

1.1 實際性原則。

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確定習題選擇的起點,最開始的習題必須要按當堂習題課的最低要求來選擇,通常是對定理、公式直接運用或對例題的簡單模仿,習題的層次基本屬于單純記憶的階段,不單是簡單,還應該是例題中思想方法的再次重現。以這樣的方法來挑選擇習題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基礎題型的理解,也能達到增加基礎較差學生的聽課興趣的目的,對于學困生只要他們能認真聽課,他們就能解答一些比較基礎的題,從而促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更認真的聽課,而認真聽課又能使他們的學習得到提高,長此以往基礎較差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從而使他們擺脫數學學習的困難,樹立信心。

1.2 層次性原則。

習題課和新授課的區別常常在于,為了能達到有效的訓練目的,教師在習題課上采取訓練為主的方式,因此在對習題進行選擇時,應當針對具體的教學目標、相關的知識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習題的選擇,而萬不可隨意及盲目的選擇。同時需考慮到對教學情境創設的有利性,精心的分析確定學生的練習檔次和練習順序,使所選的習題最大程度的實現深刻理解和掌握新知識,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習題課教學效果的作用。根據教學目標及教學規律,從淺到深,從簡到繁,從易到難,階梯性地選擇習題,做到逐步提升,由此達到使全體學生均可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對于過于容易的題目反而會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得不到充分的展現,無法達到習題應有的鼓勵作用;同時,習題的難度過于大也容易傷害到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不能體會到數學學習中成功的喜悅,長久持續,會導致使學生喪失數學學習的信心。因此,在習題選擇的層次性方面需要注意到如下幾點:

1.2.1 習題的安排要圍繞課題的中心內容, 從而實現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的目標。

1.2.2 習題的安排要在難度上要有層次性,讓學生能從淺到深逐漸的掌握知識要點。

1.2.3 習題的安排還需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小練習,使得幫差拔尖的工作深入到習題課中去。比如,在圓錐曲線教學結束后,可以安排由易到難三組習題,在做題時, 讓學困生只做第1組題,并且選做第二組題,中等生必做第1及第2組題,并且選做第3組題,而優等生對于三組題必須全部做。這樣可以使得不同層次的每個學生都能有適合自己的習題進行練習,從而體會到數學學習中的快樂,增強每位學生的學習信心,以此來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成績。

1.3 典型性原則。

教師在習題的選擇時常遇到題目太多太復雜,感覺這個題目好,那個題也很合適,于是都想給學生講解一下,于是使得習題課的題目量過多。我們注意到典型習題在解題思路及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其普適性,因此其可以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教師在對課程內容進行習題安排時,首先需要認真研究教材,關注知識點的相互關系,仔細研究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的知識的關鍵點,從而使所選取的習題具有代表性并且使其最能體現知識,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充分發現習題的潛在功能,使學生進一步鞏固重點、攻克難點、掌握解題思路、培養解題能力。

1.4 實效性原則。

對于教師來說,對數學習題的認真研究是上好數學習題課的前提及基礎。鑒于數學習題種類多,題量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分辨各類習題的特點,從對學生如下四個基本能力的提高入手,為上好數學習題課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1.4.1 計算能力。

要想解好數學習題,最基本的能力就是要靈活運用數學計算方法快速并且準確無誤的計算出結果。

1.4.2 邏輯思維能力。

對邏輯思維有要求的一般以證明題為多數,其要求學生由已知條件出發,運用推理證明的方式來驗證命題的真實性。

1.4.3 空間想象能力。

立體幾何與解析幾何的習題中,大部分都以培養學生作圖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為目標,它們均以給出圖形條件為特點,讓學生運用幾何作圖的方法和理論,準確的做出與條件匹配的圖形來。

1.4.4 實際問題的分析及解決能力。

對數學習題中較為典型的應用題來說,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應用數學方法去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體會到怎樣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來分析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5 全面性原則。

因為數學的學習過程是需要一步一步進行的,并且任何一個步驟都是下一個步驟的基礎,無論哪一個步驟出現錯誤,都會影響到后面步驟的進行。因此,想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那么教師就要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及時對其改正,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經常收集學生在練習中的代表性錯誤,因為這些錯誤通常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或著是教學過程中的漏洞所在。需要教師一遍又一遍的反復選擇同類型的相應的習題給學生練習(同類型的習題不能單純的改變數字,而應該選取同樣考查這個知識點但稍有變動的習題),使得學生在有問題的知識點上反復的查漏補缺。讓學生在錯誤訂正再錯誤再訂正的過程中發現錯誤的本質所在,挖掘錯誤的源頭,從而吸取教訓,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保證在考試中不會再出現相同的錯誤。

篇4

一、引導學生學會提問

美國的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所遵循的最高的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被布盧姆稱之為目前教育制度中最浪費和最有危害的一種。而學生學會提問無疑是擺脫這種傳統教育的一種良藥,也是開啟學生自主性學習的一把“金鑰匙”。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的方法有:

1.解題問

就是引導學生看到課題后,學會提出想了解的問題。好的提問往往用精準的詞語,對教材內容和主旨作富有特色的濃縮和概括,立意高妙,引人入勝。例如,《正余弦定理》引導學生針對題目進行提問,解三角形學過什么定理?能解決所有的三角形問題嗎?如果遇到一般的三角形呢?解決問題的落腳點是什么呢?一系列問題既覆蓋了本章知識的內容,又高度概括了本章的主題內容。

2.疑惑問

就是要求學生預習后,針對不理解的地方發問。“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币苫笫屈c燃學生思維的火種,這種問題是教學中最常態化的,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疑惑問。

3.模仿問

就是根據教師的提示,模仿性提問。例如,教學《等比數列》這一課,教師應誘導學生解題從而產生疑惑:等比數列是一個特殊的數列,它與等差數列有何異同呢?是否所有等差數列的性質等比數列都有呢?如果不是,哪些是共性的,哪些又有區別呢?此問題不僅勾畫出本章的大意,而且明白了教材的重點、難點所在,更重要的是弄清楚了易錯易混點。從而有效地直奔教學目標,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到后面學習“圓錐曲線”時,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利用類比的思想提出類似的問題。

二、引導學生學會討論

所謂“討論”,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眾多的學生間的對話,相互交流,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方法,它是一種群體性的合作學習。討論法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單向信息傳遞的束縛,能夠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信息傳遞。有效的討論應該從這幾方面入手:

1.消除膽怯,大膽質疑

黑格爾曾經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苯處煈喙膭顚W生發表獨創性的見解,這就要求學生不是被動地掌握現成的知識、結論,而是積極地參與到對知識的內容和形式的構建中。如,教學“圓錐曲線”時設問:根據幾種圓錐曲線的學習,三種特殊的圓錐曲線是否有一個統一的形式呢?這一有爭議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一下子挑起了學生的思維沖突。俗話說:“燈不拔不亮,理不爭不透。”通過激烈的討論,然后經過教師精辟的歸納講解,學生加深了對圓錐曲線方程一般形式的認識和理解。

2.討論主題,理解題意

把握好討論的主題,既決定著討論的方向,又關系到討論的價值,可以說是討論組織藝術之魂。例如,教學“雙曲線的標準方程”時,為了更好地掌握雙曲線的定義: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討論,“請大家結合上節課橢圓的定義,獨立探究雙曲線的定義,注意定義成立的條件,若把條件做幾個變式,又會得到怎樣的軌跡呢?”學生經過對比、分析和討論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最后讓某學生上來做實物演示、驗證。不但使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學習,更重要的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親身體驗了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

3.篩選要點,恰當表達

信息的傳送方式一般是接受信息到輸出信息,接受有一個篩選的過程,輸出有一個怎樣表達的過程,如果說接受信息是聽的過程,那么聽后會說、會寫、會做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學生的輸出過程是多樣化的,只要是能確切表達清楚的語言,教師要給予表揚和肯定,不一定非得跟書本或參考答案一模一樣。

三、引導學生學會“動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單純的勞動,不能算會做。只能算蠻干;單純地想,只是空想,只有將操作、思維相結合,才能達到操作的目的?!?/p>

1.動手畫

數形結合思想是數學四大核心思想之一。其涉及的內容就是動手畫一畫的良好素材,教師在講解這類題型的時候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契機,讓學生動手先畫圖,然后學會讀圖,最后用圖。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數缺形時少直觀,形缺數時難入微?!?/p>

2.動手演

“圓錐曲線軌跡”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幾何畫板這一先進的教學環境。讓學生演示軌跡,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把抽象的語言文字符號轉化為形象、具體、直觀的東西。這樣學生不僅從直觀上很好地把握相關知識,更能從本質上理解該內容。

3.動手練

訓練是由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中介。俗話說:“眼高手低”,缺的就是練一練這個環節。因此訓練應當貫穿于數學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而不應該僅僅是一個環節。知識會在訓練中獲得,能力會在訓練中形成,技巧會在訓練中掌握,智力會在訓練中發展。

篇5

【關鍵詞】 信息技術 高中政治 課程整合 創新能力

1.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學整合的內涵

所謂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程整合是指在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思想政治課程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程的整合,不是簡單的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政治教師用于演示的工具,而是要實現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的有機融合,不僅僅是表現為內容上的交叉、滲透、綜合,更重要的是所表達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在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情感激勵工具、教學環境的創設工具、課程整合的探究工具等,并將這些"工具"運用到教學中去,使各種教學資源、教學要素、教學環節及其各成分經過重新構建、有機聯系、互相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凝聚效益,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式,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2.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程整合的必要性

2.1 政治課的自身發展尋求整合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政治學科教師習慣于讓學生劃、背、默,教學手段機械死板,教學方法陳舊,學生死記硬背,機械作答,"上課劃條條,課后背條條,考后全忘掉',課上毫無生趣。于是,政治學科成了不受學生歡迎的科目,其地位每況愈下。政治學科要得到生存和發展,政治教師要取得自身的地位,就必須自我加壓、自找出路。而很好地使用信息技術并使之與政治學科整合,能使政治學科占據有利地位,從而迅速搶占學科教學的制高點。

2.2 信息技術的發展支持整合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得近年來校園計算機網絡從無到有,學校的計算機軟件、硬件環境也不斷得到改善。許多學校的網絡教室不僅可供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而且具備儲存、傳輸學科學習資源,使學生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的條件。同時現代信息技術具有資源的海量化、形式的多樣化、活動的交互性、學習的主動和共享、動態、超媒體、開放性等特性,這些都為信息技術與政治學科的無縫整合創造了有利條件。

2.3 新課程改革實踐呼喚整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課程實施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傳統的"教師-學生"的政治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課程改革的需要,迫切要求政治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師-媒體-學生"、符合課改理念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3.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

3.1 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是整合的前提

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是課程整合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信息技術只有真正同學校的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緊密聯系在一起時,它才會發揮出巨大的教育價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對教學過程重新設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師學生"單向模式轉變為"教學、媒體、學生"三維互動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使得以講授為主的傳統的班級教學發展為班級教學、小組教學(小組媒體教學法、微型教學法)、網絡教學(交互式網絡教學法、遠程教育)并舉的局面。這些變化都要求教師必須首先轉變教學觀念,研究新型教學模式,將信息技術與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尤其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教育價值,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

3.2 教學平臺的整合——構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網絡平臺

構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網絡平臺.提高思想政治課課堂效率,是十分必要和比較理想的。構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網絡平臺,可以提供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高效率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網絡教學中的教育教學信息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存儲、傳輸、處理的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的信息資源,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同時,網絡將這一系列能夠為教學所用的資源按知識點有機融合在一起.并按照符合聯想思維的超文本結構組織起來,形成科學的邏輯體系。因而,特別適合高中生進行自主學習,為其發散思維、創造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孕育提供條件。網絡技術可以在人和電腦之間提供一個極為自然的學習、溝通方式,它可以形成人機互動、相互交流的操作環境以及身臨其境的場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在網絡中通過BBS、網絡聊天、E-mail、MSN、留言板、博客等形式進行交流合作??梢允箤W生在網絡課堂上隨時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且不影響他人聽課.使自己的知識面更廣,思路更開闊。例如,對高一經濟生活中的"貨幣升貶值"問題,結合經濟社會的熱點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在網絡上搜集人民幣升值和美元、日元貶值的相關資料,再去粗取精、整理、歸納,分小組編輯主題手抄報進行展示。這樣,既可發揮其主體性,拓展其知識面.又可提高他們關注時政熱點的熱情和合作能力.而且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是一個特殊的教學過程,思想政治學科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必須一如既往的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必須一如既往的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來貫徹灌輸與疏導相結合的原則。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豐富的網絡資源為思想政治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并可嘗試通過網絡教學這種學生喜愛的教學方式和靈活的教育手段對學生實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改變了傳統的思想政治課的灌輸模式,給學生提供探究性學習的條件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接受的基本理論。作為新時期的政治教師,應該也必須認真掌握和實踐,把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教學與思想政治課整合起來。

篇6

《新大綱》的教學內容分三部分:必修課,限定選修課,任意選修課。

1.必修課

必修課共11部分內容,安排252課時,占必修課時的90%,另外28課時作為教學的機動時間,占必修課時的10%。

(1)集合、簡易邏輯(16課時)

①簡易邏輯內容包括命題,邏輯聯結詞,四種命題,充要條件。命題、四種命題均為初中移到高中的內容,要求沒有提高。

②充要條件原來在解析幾何中講授,安排較靠后,學生訓練時間短,教學效果不理想,移到數學課開始學習,既作為數學的語言來學習,又可以在后續課中得到廣泛使用和訓練,這樣效果更好些。

③邏輯聯結詞只要求理解或、且、非的含義,而且這三個詞原來分散在高中數學內容中使用,沒有集中系統講授。這次集中的目的一是明確其含義,二是有充分的例題說明,對于提高數學素養有積極作用。而對于量詞(如每一個、某一個等)仍然隨教學內容只使用,不專門明確講授其含義,這樣不會因學生學習名詞過多,影響集中講授教學的效果。

(2)函數(30課時)

①刪去了冪函數、換底公式、簡單的指數方程和對數方程。

②指數概念的擴充、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對數、對數的運算性質為初中移到高中的內容。 但為了講指數函數、對數函數的圖象和性質,主要講授有理指數及其運算性質、對數及其運算性質,而不講根式的運算。常用對數及其利用常用對數進行計算等,這些內容在引進計算器以后都可以刪減或簡化。

③增加了函數的應用舉例。這一方面增加了數學的應用內容,另一方面將原來較弱的內容,如函數圖象及其變換的初步知識,可以通過應用舉例的形式讓學生初步了解。

(3)不等式(22課時)

①在教學目標中對掌握“兩個正數的算術平均數不小于它們的幾何平均數”的定理的程度進行限制,不擴展到3個乃至n個的情形。這是降低要求的限定。

②不等式的證明,指出了只限于用分析法、綜合法、比較法等幾種常用方法,這也是一種降低要求,防止教學上任意擴大內容的提法。

③因為初中不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所以不等式解法應包含在這部分內容中,它也是學習其他簡單的不等式解法的基礎。

(4)平面向量(12課時)

①平面向量的內容集中安排在我國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還是首次,第一,這部分知識很重要,第二,它是數形結合的橋梁,可以將形的內容轉化成數的運算,第三,它可以在后續內容中廣泛的使用。

②平面向量的這些內容多數在高中數學教學內容中都有,它們分散在代數的復數單元和解析幾何的起始內容中,由于向量具有很好的運算性質和與代數相似的運算律,所以并不難學。

③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是新增的內容,這也是為了應用的需要,而有物理知識和幾何內容作為背景,學習起來也不困難。

④平移實際是向量的一種重要的性質。這節內容實際是原來平面三角中圖象的平移和解析幾何中坐標軸平移內容的合并,這樣既讓學生了解幾何的初等變換的初步知識,又解決兩處平移講法角度不一致而使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的問題。

(5)三角函數(46課時)

①刪去了余切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半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三角函數的積化和差與和差化積。

②由于任意角三角函數的余切、正割、余割只要求“了解”,這樣同角三角函數的八個基本關系式只要求掌握其中的兩個,誘導公式也只限于掌握正弦、余弦的誘導公式,這就使恒等變形的內容將大大減少,要求降低。

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舉例是由初中移到高中的內容。由于解斜三角形只限于舉例,并且借助計算器,學習難度降低。

④增加了實習作業,其內容是以解斜三角形為素材,以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6)數列、數學歸納法(16課時)

①數列的極限及其四則運算移到限定選修課。

②選學內容的函數極限及其四則運算、極限的簡單應用移到限定選修課,與相應的內容合并 。

(7)直線和圓的方程(24課時)

①刪去了直線方程的斜截式與截距式。

②增加了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區域、簡單的線性規劃問題、實習作業,這些都是為了增添 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

③將直線、圓的參數方程由原來選學內容改為必學內容,一是為了分散參數方程內容的難點,降低要求,二是將參數方程的內容提前講授,以便后續內容的學習可以運用參數方程的思想。

(8)圓錐曲線方程(20課時)

①刪去了橢圓、雙曲線、拋物線的尺規畫法。

②將橢圓參數方程由原來的選學內容改為必學內容。

(9)直線、平面、簡單幾何體(36課時)

①大綱給出了A、B兩個方案。方案A的內容包括原《立體幾何》中《直線和平面》一章的內容,《多面體和旋轉體》一章的棱柱、棱錐和球的內容。方案B在方案A的基礎上,增加空間向量的初步知識。教學中在A和B兩個方案中只選一個試驗,待試驗結束時再確定其中之一寫入《新大綱》。

②兩個方案中均刪去了棱臺的概念、性質、畫法及其表面積,圓柱、圓錐、圓臺的概念、性質、畫法及其表面積,旋轉體,球冠及其面積,體積的概念與公理,球缺的體積等內容。

③教學目標中保留棱柱、棱錐的概念、性質和畫法的教學要求,刪去了柱、錐的表面積的教學要求。義教初中數學教學大綱已有“圓柱和圓錐的側面展開圖、側面積”的教學內容及其相應內容的教學要求;棱柱、棱錐、棱臺的體積已分散在小學、初中及高中有關的章節,圓柱、圓錐的體積移到理科的限定選修的“旋轉體的體積”(積分)內容中講授。

④方案B是利用空間向量作為工具處理傳統的綜合幾何的改革方案,空間向量的內容是將平面向量的有關知識推廣到三維空間,因而安排的課時較少。

(10)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18課時)

這部分內容與原大綱一致。

(11)概率(12課時)

①這部分內容為原大綱選學內容,現改為必學內容。將原大綱中復數內容分為兩個層次,分別移到理科限定選修和文科(實科)限定選修內容中。

②原大綱中選學內容的反三角函數與三角方程已刪去。原大綱中選學內容“極坐標”已刪去,在理科限定選學內容的積分中有簡單介紹,選學內容的“參數方程”部分內容分散到直線與圓的方程、圓錐曲線方程中,但只限于直線參數方程、圓的參數方程和橢圓的參數方程。 

2.限定選修課

理科限定選修課共5部分內容,安排84課時,占理科限定選修課時的80%,其剩余20課時作為教學的機動時間。文科(實科)限定選修課共3部分內容,安排42課時,占文科(實科)限定選修課時的80%,其剩余10課時作為教學的機動時間。

3.任意選修課

任意選修課的內容可以選學有關數學應用、拓寬知識面、數學歷史等方面的內容。如數學在經濟生活中的應用,增長率的模型及其應用,數學在計算機中的應用,簡單的最優化問題,矩陣知識簡介,組合數學初步,《九章算術》的光輝成就等。

(五)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說明數學教學要以普通高中課程計劃為依據,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實現數學教學目標,這是總的教學原則和指導思想,然后提出如下幾方面:

面向全體學生

加強思想品質教育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

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和能力的培養

正確組織練習

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六)教學測試和評估

測試與評估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

《新大綱》中對測試與評估的目的提出三點:一是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二是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三是及時反饋,以便教師改進教學。

《新大綱》指出:“要控制考試次數”、“試題要體現教學重點,難易適當,不出偏題、怪題和助長死記硬背的題目”,這些提法都是針對當前教學測試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期望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新大綱》規定必修課內容作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訂高中數學會考標準的參考。必修課內容加理科限定選修課內容,作為理工農醫類高考的數學命題范圍;必修課內容加文科限定選修課內容,作為文史類高考的命題范圍。

三、新大綱的特點

《新大綱》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精簡內容

在保證基礎知識教學、基本技能訓練、基本能力培養的前提下,進一步刪減了傳統的初等數學中其次要的、用處不大的,而且是學生接受起來有一定困難的內容。如刪減了冪函數、指數方程、對數方程、部分三角恒等變形公式、反三角函數、三角方程,立體幾何中的面積與體積計算等,將復數由必修改為限定選修,降低某些內容的教學目標等,據此編寫的教材也要相應刪減部分定理及繁難證明,刪減偏怪的例習題等。

我國現行高中數學課程教學內容陳舊,理論要求偏高,方法落后?,F行高中數學教學大綱中的必學內容中除集合思想有所滲透外,其他基本上只包括17世紀以前的代數、幾何的內容,其他國家在高中數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概率、微積分初步,以及有廣泛應用的向量、統計等內容均未列入我國高中必學的教學內容。可以說,與國外相比,我國高中的教學內容是最陳舊的。另一方面有些內容又講得貪多求全,如冪函數在很多國家的中學不講,甚至在我國的高等數學中也只是形式化的給出定義。而我們的高中教材中不僅分情況進行討論,而且對其性質及其證明追求全面、追求“嚴謹”,這種處理方法,對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將來不是專門學習數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是不必要的,要求上也是不適當的。很多國家中學數學在引進向量后,利用向量作為工具處理某些內容,既直觀又易于接受,而我們仍然是傳統講法,幾十年不變。因此,不僅我們的教學內容陳舊,講法也落后。

(二)更新部分知識內容和講法,更新教學手段

這次《新大綱》增加部分新的知識。如簡易邏輯、平面向量、空間向量、概率統計、微積分初步等,這些知識都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也是有著廣泛應用的數學知識,實踐證明也是中學生能夠學習的內容。

更新傳統內容的講法和部分數學語言也是這次《新大綱》的特點,如更廣泛地使用集合語言、邏輯聯結詞,以及使用向量工具處理某些傳統內容等。引進向量后,可以改變用綜合法處理立體幾何的傳統講法。

更新教學手段也是這次制訂《新大綱》予以重視的問題。高中數學應當使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初中階段已將計算器列為教學內容,高中數學中的計算、統計等內容的學習應該廣泛使用,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借助計算機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以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理解。 

現行教學大綱是在1978年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制訂的,1983年以后幾次刪減教學內容,降低教學要求,造成現在的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偏少,知識面狹窄。與解放后的幾個主要數學教學大綱相比,其內容是最少的。教學內容偏少,知識面過窄,使多數學校三年課程兩年學完,用一年的時間復習,搞題海戰術,摳難題怪題,造成許多學生現在學的沒有用,而將來有用的現在又沒有學,這樣不僅僅浪費了寶貴時光,而且對提高民族文化素質極為不利。

(三)增加靈活性

根據學生畢業后的不同去向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新大綱》實行三種不同的要求,高中一二年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相同,作為共同的基礎。高中三年級分三種不同的水平,即文科、實科、理科三種水平,打好分流基礎。

現行高中數學課程結構單一。80年代以前的高中數學只有必修一種單一的課程。根據國家教委1990年高中教學計劃調整意見,各學校實行由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的三個板塊構成的課程結構,高一高二又有單科性的選修課。但是由于高校招生考試制度沒有相應地進行改革,多數學校的選修課實際上變成以“應考”為目標的必修課的延伸,這有悖于選修課發展學生特長的宗旨,選修課等于虛設。

(四)重視數學應用

《新大綱》增加所學數學知識的應用,如增加有著非常廣泛應用的概率統計等,并在有關內容學習后,安排實習作業,促進學生參與數學活動,在任意選修課內容中,有數學應用的專題,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四、幾點建議

課程改革不能只孤立地改革課程本身,它必需與考試制度的改革,教師培訓工作,教育科學研究等同步進行。為此,提出如下三點建議。

(一)要使考試制度的改革有利于課程改革方案的實施

應該承認,我國全國統一的高考對于“兩個有利”起到良好的積極作用。高考和教學,內容和涉及的范圍必須一致,“學什么,考什么”這是大家已達到共識的一條基本原則。但是不可否認,當前高考確實對中學教學有著指揮的作用,尤其在升學競爭十分激烈的情況下,“ 什么,學什么”的現象非常普遍,從而導致選學內容形同虛設,教學上分層次的課程設想完全落空。應該看到,脫離課程改革的高考改革會引起教學秩序上的混亂,影響中學的教學質量,會給高校選拔人才造成障礙。而脫離高考改革來研究課程改革,實踐證明是根本行不通的。應該把兩項改革結合起來考慮,共同協商,聯手前進。在這方面,單獨強調哪一方面的作用都未免有些偏頗。考試制度的改革應積極推進課程的改革,課程改革應該有利于人才培養,有利于人才的選拔,使兩項改革都能取得成功。

(二)要根據課程改革的要求積極培訓教師

要改革課程,教師是關鍵。很多國家的改革方案之所以難以貫徹實施,與教師對新增內容不熟悉,對課程設置方案的思想不理解密切相關。80年代初各地教研部門、教育學院,以至高等師范院校數學系為1978年教學大綱全面實施作過一番準備,使得當時新增加的內容在有些少數學校一度被重視,開設的效果也得到某些學校的承認。這說明教師培訓對于課程改革有積極推動作用。因此這次數學課程改革應該通過有計劃、有步驟的教師培訓工作,力求在《新大綱》全面實施之前,掌握其基本改革精神,熟悉新增加的內容。當前一種可以借鑒的經驗,就是教師培訓工作與新的教材試驗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在試驗的實踐中培訓數學教師,在教師培訓中總結新的課程改革設想的可行性。

(三)搞好數學課程的研究和教材試驗工作

篇7

【關鍵詞】 高中地理 理科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7(b)-0099-01

在當前的文理科設置中,地理學科屬于文科生高考的必考科目,而對于理科生而言,則是名副其實的“副課”,學生只要通過學業水平測試便可與該學科“絕緣”。因此,理科班地理教學一直深受冷遇,令地理教師頗覺尷尬(誠然這種現象其他小學科亦存在)。那么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如何去應對,如何使理科生也愛上地理課呢?筆者試圖通過對當下理科班地理教學現狀及成因進行分析,進而為理科班的地理教學提出幾點淺陋的建議。

1 高中理科班的地理教學現狀

文理分科后,理科班的地理課時就會相應減少,一般由原來的每周3個課時壓縮到每周2個課時,這就使得原本不充足的課堂時間更加捉襟見肘,只能以“我(教師)”為主的“大講特說”式、閃電式、走馬式進行教學,否則無法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任務。如此教學,無法顧及學生的切身感受,課堂上沒有了師生的互動交流,也沒有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去思考探究,最終導致學生對地理課興趣大減。

在理科班的地理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意識不強,專注度不高等情形屢見不鮮。只有極少數學生是在主動學習,認真聽課,多數都是迫于老師的壓力被動應付,或是基于對授課老師的尊重。這樣下來,其課堂效率如何便可想而知。所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學生地理學科知識上的嚴重缺陷,更重要的是影響到地理學科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了嚴重的排斥現象,使學生形成這樣一種誤解——在理科班開設地理課是多余的。

2 理科班地理教學現狀的成因

2.1 理科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缺乏

由于高考指揮棒的無形存在,理科學生只要通過地理高中學業水平測試,無需參加地理科高考考試,這樣便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同時也“毫不留情”地打擊了地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給理科地理教學設下了一道無形的不可逾越的門檻。地理課遭受冷遇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2.2 學校、家長都不重視理科班的地理教學

在理科班,包括政治、歷史、地理在內的文科小科目的地位都是非常低的,是學校、家長眼里的所謂的“邊緣學科”。在當前的高考體制下,在文理科還未真正回歸大學科制的情況下,學校在追求高升學率,及早地培養了學生文理科對立的思想意識,導致學生在思想深處不重視選讀學科以外的小科目;在家長看來,子女要把時間、精力都花在所謂的“主科”上,“副科”及其他活動(包括社會實踐等)一律不得涉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政史地是理科生的“副科”,學不學沒有任何關系,無礙于高考大局。學校和家長對理科地理的不重視(或者說漠視),使得理科班地理教學成為某種意義上的“笑話”。

2.3 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流于形式

學業水平測試考的大多數是基礎題,題目缺乏實踐性,而且題量少,難度低,難以檢測出學生地理學知識的深厚,因此學生的關注度不是很高,理科生更是體現明顯。這種流于形式的學業水平測試未給學生施以任何學習的壓力,使學生陷入了這樣一種認識誤區,“平時學不學無所謂,關鍵在考前幾天抓突擊”。

2.4 理科班地理教師教學缺乏動力和激情

學校、學生和家長都未對理科地理教學引起足夠重視,而且地理科學業水平測試也只是形式大于內容,那到最后所剩下的只有地理教師在理科班的講臺上唱獨角戲了,而且每每遇到的是下面的“觀眾”逐漸散場,得不到認同與欣賞,長此以往,教師丟失了教學的動力,失去了教學的激情,理科班的地理教學成為地理老師的“夢魘”。

3 針對理科班地理教學現狀的幾點建議

3.1 引導學校和家長解放思想,高度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

人們常用“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來形容某人知識的淵博,由此可以看出地理學科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生產活動、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各個方面,與全面學習地理知識的關系日益密切。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規模日益深入和廣泛,人類生活的范圍已從地表擴大到太空,并深入到海底。為了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自然環境,使學生全面學習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學校和家長應科學地引導學生去學習好地理學等其他理科高考非應試科目的知識,特別要引導學生認識地理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引導學生不斷汲取其他學科精華,全面完善知識體系和學科結構,培養愛學、善學各類學科知識,做一個知識結構全面、思想豐富的好學生。

3.2 改革高中理科地理畢業評價方式

通過參閱有關資料,筆者建議,高中理科班地理畢業學業水平測試的評價方式可以考慮分三部分:筆試成績占40%、課外實踐占40%、課堂表現占20%。筆試難度要低,只要學生掌握基本地理知識、地理原理即可;課外實踐可每學期進行一次(各占20%),涉及的面盡量廣,諸如縣城交通狀況調查、河流水質分析、從垃圾看生活水平變化等課題都可以作為實踐內容;課堂表現由任課老師把握(包括學習態度、學習積極性、答問、作業等)。這樣理科學生在地理課上會更認真、更投入,對地理知識會更有熱情,而且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3 教師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業務水平和個人魅力

篇8

1、你的實力。有些同學認為自己實在讀不出理科,而轉向文科,這種現象是很多的。因此,擇文科還是選擇理科,還要注意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好好分析一下你的現實情況,看看你的優勢在哪里。在每次大考中你是憑什么取勝,又是什么拖了你的后腿,這就要認真分析,整體把握。如果你的物理化學,遠遠強于你的政治歷史,你就去讀理科,因為成績本身就反映了很多問題,比方你的興趣,你的思維方式,智力優勢等。

2、你的興趣。興趣是學好一門功課的重要因素。有了興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三學習變的多姿多彩。有了興趣,才可以讓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而不會抱怨聲不斷。因為你興趣所在,所以你的學習是為你自己學,而不是因為是父母讓你讀這個科目而顯得壓力重重。

3、你的志向。讀文,讀理,對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響的。因為現在盡管有的專業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還是分開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將來會從事什么職業。比如喜歡文學,將來想做記者,編輯,或者對政治經濟感興趣,將來想從政或研究經濟等等,這樣的一般選擇文科。對自然科學感興趣或者對科技感興趣的,將來想當工程師,或者技術人員等等,一半選擇理科。所以,你的志向也是決定你選擇文還是理的一大考慮因素。

4、你的態度。既然選擇了到底讀什么,就要一門心思的去讀好。不管怎么樣,選擇好了,就應該去做好,不要再心猿意馬,想想是不是如果我換一門讀,是不是會讀好呢?不要這么想。所謂“愛一門,鉆一門”。態度端正,相信是可以把你所選的科目學好,學扎實的。同學們要學會獨立思考自己的問題,要有勇氣正視自己心底里最真實的想法。在擇文擇理時,有的同學會被另外一些原因所困擾。比方說,舍不得自己的班主任,舍不得自己的同學。這些問題要正確對待,它們不應是擇文擇理的原因,生活中有很多方式去延續師恩與友情,不一定非要學習生活在一起。

建議大家要結合目前的學習狀況、興趣以及志向,以務實的態度選擇。通過高中第一學年的學習,各科孰強孰弱,有無偏科現象,大家心中已經有數了,因此可以區別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具體建議如下:

1、科目優勢比較明顯的應該揚長,即理科強的選理、文科強的選文。

2、凡總體成績一般,科目弱勢比較明顯的應該避短,即理科弱的選文,文科弱的選理。

3、凡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并對文史類沒有特別興趣的一般應該選理。因為學理不僅報考時選擇院校及專業的余地更大,而且以后考研、就業的范圍更廣,就業機會更多,適應崗位的能力也更強。須知學理的今后若從事文史類專業的工作大多能夠勝任,反之則不一定。

篇9

首先,教師要端正思想,要格外尊重這類學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興趣和愛好,況且數學究其學科的特點,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嚴密性,它要求學習者除了連貫地掌握數學知識,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還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大家從一些名人,特別是一些作家的傳記中,不難找出他們中對學數學同樣很吃力的例子??磥?,學校不可能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數學方面的能手,除了數學,學生可能在另外許多方面非常出色,在那些方面他們同樣可以成長。由此,我們要愛護每一位學生,堅決不能對他們在學習感到困難時,表現出厭煩的情緒,損傷他們的自尊心。

然而,由于數學是基礎學科,加上高考的壓力,在這類同學數學學習感到困難的情況下,又該如何提高呢?

第一,文科生的數學教學,應更加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很多學生是因為在數學學習中遇到困難,或者覺得學習枯燥無味,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沒有了積極性。為了喚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備課上要多下工夫,在教學中,盡可能多聯系實際,多舉例子。多層次設問,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還可加強直觀操作,多讓學生探索規律,手腦并用。要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從一點一滴中,從一個小題,一個步驟的成功中,體驗“有趣”。教師要及時鼓勵和表揚,讓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第二,對文科生的數學教學,必須從實際出發,不可好高鶩遠。應從課本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多下工夫。教師在講授每個知識時,要多復習以往知識,不要僅說:“初中,我們學習過——”,一語帶過,在啟發思考的基礎上,講細、講透。對練習、作業的布置,要精選,多做中、低檔題,如遇到難題,可提前給以提示,要對作業采取多方式講評,多讓同學討論,多分析錯誤原因。

篇10

【關鍵詞】提高;高中學生;數學成績

目前我國高中生學習數學的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學生害怕數學,也有學生一直在努力,數學成績卻沒見提高,不是學生對數學失去了希望,談到數學成績,就讓很多同學臉色大變。提高同學們的數學成績,對于高中生來說,非常占優勢。

一、目前高中學生學習數學情況

1.付出沒有收獲

同學們也意識到高中數學的重要性,據觀察發現,大部分數學成績不好的同學也曾經做過多方面的學習和努力,然而數學成績卻不見起色,沒能夠做到付出更收獲成正比,讓許多同學對數學感情泄氣,一次次地打擊學生的信心。對于普通高中學生學生來說,一次大型數學測試,全班及格的同學沒幾個。

2.帶有消極心態

很多同學從剛進入高中已經聽說高中數學很難,心存敬畏,進過接觸之后,也感到數學知識比較難理解,空間想象辛苦,成績老是提高不了,并且數學課程跟不上老師的進度。經過多次練習和測試之后,,便帶有消極的心態去學習數學,甚至不再愿意花更多時間在數學學習上。

3.難以理解新知識

整個高中數字,出來程序流程這模塊知識在學生剛接觸時不覺得難之外,其他知識在學生剛剛學習時都有很大壓力。由于知識理解難,導致做練習比較慢,一般做三四道數學大題就要花高中學生一個小時,讓學生感到時間不夠,也擔心影響其他科目。

從上面三點來看,高中生學習數學問題很嚴峻,需要老師們用心研究如何提高學生數學成績,提高同學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二、數學難的原因

高中生數學成績差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可以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1.知識多 學生不容易跟上教學進度

高中數學老師需要趕進度,往往不是老師不想慢一點,而是經常慢一點的話,到高三復習時也教不完所有內容,在接收高中數學教學的老師往往會發現,有時候進度是趕得很急,特別是看到其他兄弟學校的數學教學進度超過自己學校的時候,就容易加快速度。很多時候學生還沒完成當節課的相關聯系時,數學老師就要上下一節課了。

2.抽象內容較多 學生難以想象

高中數學含有許多函數、立體幾何、集合等等抽象的知識,學生在大腦中無法對這些知識形成實體圖會影響到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能力。然而類似函數、集合這些東西,數學老師也很難用具體物質來描述,通過畫圖形來描述并不能讓學生很好地理解。在空間幾何知識上,許多女生缺乏想象力,部分女生怎么也想象不出題目中描述的幾何圖形,對他們處理這些幾何題有一定難度。

3.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

高中數學不像政治歷史那樣背一下課本就能做題,高中數學需要很好的邏輯思維去分析題目的表達意思,明確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同時挖掘隱含的條件,甚至一道大題要聯想到三、四方面的知識才能解答出來,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讀不懂高考數學最好一題的最后一問的意思,同時對于難題,也不容易想出題目要求我們運用什么知識。這無疑給學生帶來困難。

4.高中科目較多傾向文科學習思維

數學是典型的理科學習思維的科目,然而在高中教學階段,大部分科目都傾向文科學習思維,例如語文、英語,在理科中的生物和化學也傾向記憶,而不像數學那樣記憶內容少,邏輯思維要求高。這樣下來,學生更加習慣文科學習思維的科目,并且不能把學習生物、化學、政治、歷史的思維運用到數學上面。

三、提高高中學生數學成績

1.化抽象成為具體

在數學教學上,老師可以盡量把抽象內容轉化為具體,例如空間幾何教學,老師最好能夠帶來柱體、椎體、四邊形等等多種形狀的空間幾何物品,用不同方式把他們重疊、挖空等等,訓練同學們對空間幾何體的想象力。遇到相關題目時,最好能夠做出一個相關的幾何體,幫助學生想象。

2.適當的針對性練習

教完一節課,老師需要布置適當的針對性練習,過于簡單和過于難的題盡量不要布置,讓同學們多練習接近高考的題目,從剛接觸新知識開始,就培養學生如何做高考題。過多的練習會讓同學們沒有時間應對其他科目,而過少的練習題又不能讓同學鞏固剛剛學過的知識,最好是教學完一類知識后,讓同學做每一類相關知識的題型。

3.把灌輸式教學轉變為互動式教學

大部分數學老師采用自己在黑板上講課的教學方式,學生在下面有沒有學習到什么知識老師也不清楚??梢圆捎脦熒?,老師讓同學上黑板做題,并進行手把手指導等方式,確保部分學生掌握教學知識。

4.站在系統地高度進行教學

在評講試卷時候,老師不僅僅是在評講一道題,而是需要站在一個系統地角度,擴展到遇到該知識其他題型時如何解答。例如平均三角函數,往往測試只是測十多種三角函數公式中的兩、三種運用,數學老師可以多出幾道題,把三角函數其他公式包含進去,教會同學們舉一反三。

5.選擇適合同學的試題

數學老師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要布置不能難度的題目,對于基礎較差的,可以選擇難度稍微低于高考的題目給同學做練習,對于基礎好,成績也較好的同學,可以選擇比較難的模擬題和高考題來鞏固學生的知識。

四、結束語

提高高中生數學成績絕不是一兩天便能做到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不能因為自己教的學生短期成績沒有提高便泄氣,教育是個長期過程,除了老師們要長期研究創新教學方法外,也要有耐心去教學,相信經過長期智力和汗水的付出,最終能夠得到回報。

參考文獻:

[1]鄧新如.加強基礎教育以提高高中生數學成績[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2,(12):84-85

[2]唐金榮.如何提高高三藝術生的數學成績[J].學園:教育科研,2012,(3):167-167

[3]封平平.如何提高高中生的數學成績[J].新課程.中學,2012,(11):127-127